- 相关推荐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转型的实践研究论文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我校“专业综合改革、深度转型发展”的五个试点专业之一。专业转型的目的就是使专业教育更好地满足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需要,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提供合适的软、硬环境。近几年来,我们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体制机制建立、培养模式探索、培养方案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人才培养目标
采取宽口径、强能力、重应用的模式,立足常德、面向湖南、辐射全国,培养和造就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具备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测试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高层次、高素质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应用性创新人才。
2体制机制改革
2.1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材料人才培养机制
我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置的基本宗旨就是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因而专业发展方向应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趋势相适应。近些年来,湘西北地区在材料加工制备方面发展很迅速,形成了高分子通用纤维与高分子特种纤维、塑料管道、复合型材、过滤器件、各类无机粉体材料、陶瓷等方面的集群产业。以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确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对应的人才培养方向,因此,我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确立了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两个培养方向。
利用我院与地方40多家相关企业签署的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实习实训基地,构筑了以学校为主社会参与的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打破了制约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将“产业一专业一就业”(即“三业”)三者密切关联起来,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同时,在校企“供需”合作中真正形成了“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的多赢局面。
2.2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机制
培养和造就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材料专业转型发展的基本保证。然而,我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招聘的博士基本上从学校直接到学校,企业中实践经验不足。为此,需要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机制,即要求每位专业课的老师联系一到两个企业,并不定期地到企业中参与生产实践,保证每位专业教师每年在企业的时问不低于2个月,为企业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同时,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此外,还聘用了一批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为学生上课,特别是为学生上实践训练课,指导学生设计、创新,与师生一道研究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1优化课程体系,实施“3十1”人才培养模式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要按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合理设置课程平台和课程模块,调整课程设置,整合教学内容,打破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技术轻素质等片面的教育观念。我院以往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较注重学生学术研究素质的培养,而在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相对比较薄弱。材料专业转型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大了学生实践教学的权重,使专业实践能力训练课程占整个大学专业课程的50%以上。建立了“3+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学校接受理论与基本实验课程教学3年,最后1年将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及设计结合在一起,半年在校内训练,半年在工厂里实践;强化了课程模块、课程群的设置与建设,加大了教学内容的改革与调整力度,使教学训练尽可能“突出(地方)特色、突出现代应用、突出基础理论、突出技能训练”。
3.2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实习基地
按照我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院安排了三大类实习,即需要学生初步了解的低层次的认知实习、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的生产实习、具有职业素质综合培养的高层次的毕业实习。同时,不同的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企业进行实习。因此,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实习基地是非常必要的。我院用3年时问建立了20余个的省级、市级(校级)多层次、多类型的实践实训基地,较好地满足我院材料专业200人以上的实践训练。同时,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开展与材料类企业、协会和社会团队的横向联合和深度合作,3年内建立了5个省、市级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创新训练平台,强化技术集成与创新,既提高了师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又提升了我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3.3完善教学管理,建立监控系统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能否顺利实施,除了有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外,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实验课教学评价体系及实践与实训教学教、考、评体系。即要在校、院两级建立教学管理与监控系统。建立课堂听课与实践检查制度,使校与院以最直接的方式获取课堂和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利用教学督导组,对教学过程的各环节进行监督,及时纠正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学生评教机制,掌握教师教学的状况;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及时反馈和解决教与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
4.1课程体系构建
材料专业转型后的课程体系分为大类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和专业特色课程平台。整个课程体系中,实践环节58个学分,占整个课时的35.4%,其中,集中实践有军事训练、金工实习、认识实习、创新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安排学生在基地(企业)集中训练的时问为28周。
4.2课程内容改革
①专业课程。转型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其专业基础课程中四大基础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勃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部分内容重复。结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设有高分子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特点,在课程内容改革方面,着重强调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基本知识教学,删除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部分重复内容。对于部分理论性比较强而实践中难以应用到的内容与课程,如“固体物理”,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再出现。“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科学基础”和“材料工程基础”为专业主干课程,在加强专业基本知识教育同时,增设工程案例分析方面的内容,每门课程不少于8个课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②专业特色课程。专业特色课程的设计结合学生自身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就业适应能力。根据地方院校的特点,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课程内容改革的重点是拓宽专业基础课的覆盖面,使学生毕业以后不管到材料专业的任何领域工作,都能通过自学来掌握所需的知识。以往,有许多专业基础理论,在不同专业方向的工艺课中都重复出现,此次改革中,我们把工艺课中理论性强、各专业方向都涉及的内容都集中到专业基础课来学习,这就为大幅度地减少专业课学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3教学方法改革
①校内理论教学与校外企业实践教学相结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培养对象应具备较强的材料与产品设计、制造的实践运作技能。这种偏重于校内理论讲授的教学模式,虽然对学生掌握材料科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却得不到相应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材料人才相差甚远。在课程尤其是专业主干课程教授时,抽出10% -20%的课时,由老师带领学生深入到产学研基地,面对实物(生产工艺过程和设备)教授,必要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而且可以聘任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人员为授课教师。通过校内理论教学与校外企业实践教学相结合,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和知识运用能力。
②传统教学与研究性教学相结合。传统教学的目的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是以继承前人积累的知识为主的“继承性”教学。而研究性教学是激发学生思考、运用基本知识进行创新的一种教学方法。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都具有自身的特点,研究性教学必须以知识积累为基础,传统教学对学生知识的积累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知识积累后不运用与创新,则失去知识本身的价值。将传统教学与研究性教学相结合,在掌握扎实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创新能力。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分子物理”已被校列为研究性教学课程,今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每年申报1-2门课程为研究性教学课程,努力提高学生知识运用与创新能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转型的实践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工程教育下物联网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论文12-04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论文11-21
生物工程专业建设实践教学论文11-09
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论文11-14
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的策略研究论文11-20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11-08
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论文04-30
工业工程在制造业转型中的应用研究03-04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探讨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