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治理的理论结构

时间:2023-03-20 23:33:29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财务治理的理论结构

【摘要】财务治理的理论结构是已经研究成熟的理论观点的合乎逻辑的构思,是财务治理理论的系统性概括,也是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的基础。本文从我国财务治理的理论结构出发,通过和西方财务治理理论的对比,提出我国财务治理理论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财务治理 理论结构
  
  一、我国财务治理的理论结构
  
  我国的财务治理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大约是从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的。财务治理理论是根据财务治理假设所进行的科学推理或对财务治理实践的科学总结而建立的概念体系,其目的是用以解释、评价、指导、完善和开拓财务治理实践。
  财务治理的理论结构,又可称为理论构成、理论框架、理论体系,是已经研究成熟的理论观点的合乎逻辑的构思,是财务治理理论的系统性概括。财务治理的理论结构是指财务治理理论各组成部分(或要素)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王化成教授(2000)的观点,我国财务治理的理论结构可以这样设置:以财务治理环境为出发点,财务治理假设为条件,财务治理目标为导向,是由财务治理的基本理论、财务治理的应用理论构成的理论结构。以下扼要分析几个要素:
  
  1、财务治理理论的逻辑出发点
  关于财务治理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主要观点有:财务本质出发点论、假设出发点论、本金出发点论、目标出发点论、环境出发点论等,尚无共叫。笔者以为王化成教授提出的环境出发点论是公道的,由于从财务治理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理财环境对财务治理目标、财务治理方法、财务治理内容等其他要素具有决定作用,有什么样的理财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理财模式,财务治理总是依靠于其生存发展的环境。
  
  2、财务治理的目标分析
  多年来学者们提出的财务治理的目标有利润最大化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还有人以为财务治理目标应当是多元的和具体的。近年来在我国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支持。汪平教授(2002)以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截止到目前财务理论中最为公道(正确)的理财目标函数。通过这一目标函数,可以将理财行为与企业的持续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企业价值是一个前瞻性质的概念,它反映的不是企业现有资产的历史价值或帐面价值,不是企业现有的财务结构,而是企业未来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及其风险的大小。
  
  3、财务治理的假设
  财务治理假设是财务治理实践主体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对未确切熟悉或无法正面论述的财务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做出的公道推断,是进行财务治理活动的条件。现有财务治理假设主要有:财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理性理财假设、资金市场假设等。
  共同的熟悉是财务治理的假设并非一个而是一组,但对其组成持有不同看法。
  
  二、西方财务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理财学界普遍以为,1958年美国米勒教授和莫格迪莱尼教授关于资本结构无关论的研究论文的发表,标志着现代理财学的诞生。从那以后,现代西方财务治理理论大体包括这样一些内容:
  
  1、有效市场理论
  说明的是金融市场上信息的有效性,即证券价格能否有效地反映全部的相关信息。有效市场理论给财务治理活动带来了很多启示,如既然价格的过往变动对价格将来的变动趋势没有影响,就不应该根据股票价格的历史变化决定投资或融资;既然市场价格是正确和可靠的,对企业状况的人为粉饰也就不会长久地抬高企业的价值等。
  
  2、证券投资组公道论
  这一理论给出了关于证券投资组合收益和风险的衡量办法,即:在一定的条件下,证券投资组合的收益可由构成该组合的各项资产的期看收益的加权均匀数衡量,而风险则可由各项资产期看收益的加权均匀方差和协方差衡量。
  
  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该理论用于对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价值的评估。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某项风险资产,比如某股票的必要报酬率,即是无风险报酬率加上风险报酬率。
  
  4、套利定价理论
  该理论提出了一种比资产定价模型理论更为通用的定价学说和方法,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扩展。这种理论以为,风险资产的报酬不只是同单一的共同因素之间具有线性关系,而是同多个共同因素具有线性关系,从而将资产的定价从单一因素模型发展成为多因素模型,这样就更好地适合了现实中的复杂情况。
  
  5、资本结构理论
  最初的理论以为,对于企业价值来讲,资本结构是无关的。在放宽了一些假设条件,进一步考虑个人所得税之后,得出的结论是:负债企业的价值即是无负债企业的价值加上负债所带来的节税利益,而节税利益的多少依所得税的高低而定,于是企业的资本结构仍与其价值无关。这些理论引起了很多讨论,产生了一些新的熟悉,诸如“权衡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等。
  
  6、期权定价理论
  期权定价研究的是期权签出方补偿价格的确定题目。很多现代投资和融资活动都带有期权的性质,因此期权定价在投资、融资治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7、股利理论
  股利理论是关于企业采取怎样的股利发放政策的理论,分为股利无关论和股利相关论两类论点。
  上述理论支撑着西方财务治理的体系,但也在不断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理论熟悉有了新的进展。一类是针对以上理论的假设条件,其中一种被称为行为财务的新理论,将认知心理学引进财务研究,对于以上财务理论赖以生存的基本假设之一 ——理性预期假设,以为在经济社会中至少有部分市场参与者在某些时间不能完全理性行事,由于人们总会存在认知偏差。当这些认知偏差广泛存在并具有系统性时,就会影响证券价格。另一类是针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大量的实证研究证实,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不完全,β系数不能完全解释资本资产的定价,最典型的是股票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比可以很好地说明股票报酬率的变化,其解释力远高于β系数。
  
  三、中、西方财务治理理论的比较
  
  中、西方财务治理理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关于研究对象和内容
  西方财务治理理论研究的对象是财务活动本身,着重研究资金筹集、投资行为(主要在市场上)和股利分配,研究工作偏重于财务治理实务。研究的内容是这些财务活动如何开展,具有哪些规律,如何往做会更好。而我国财务治理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财务活动中的财务关系和财务概念,研究工作偏重于财务治理的上层建筑。研究的内容主要为:财务关系应当是怎样的;财务治理应当建立哪些概念,这些概念应当如何表述,相互关系如何等等。
  
  2、关于研究方法
  西方财务理论研究较多地采用实证的方法,上文提及的各种理论大都是以实证研究结果为依据建立起来的。我国财务理论研究以前则较多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直到近几年才开始广泛应用实证研究方法。
  尽管近年来我国财务治理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对支撑财务治理理论的内外环境差异重视不足,缺乏对中国特有的财务治理环境的系统研究;研究内容仍主要局限于传统领域,缺少对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等新题目的分析与探讨;对团体化公司中存在的控制权题目和内部资本市场题目重视不够;基于投资者及治理层心理特征的行为财务研究还未展开等等。
  因此,认清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有选择地吸收西方财务理论的精华,在研究理念、研究体系、研究内容上积极创新,是我国财务理论研究面临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王化成、佟岩、卢闯、刘亭立、黎来芳:2006:《关于开展我国财务治理理论研究的若干建议》,《会计研究》第8期。
  [2] 王化成:2000,《论财务治理的理论结构》,《财会月刊》第4期。
  [3] 王庆成:2004,《关于财务治理理论结构的思考》,《财会通讯》第8期。
  [4] 汪平:2002:《论理财学理论结构:财务估价观点》,《财经理论与实践》第3期。
  [5] 吴明礼:1997:《西方财务理论的发展与鉴戒》,《财贸研究》。
  [6] 王庆成、孙茂竹:2003:《我国近期财务治理若干理论观点述评》,《会计研究》第6期。

【财务治理的理论结构】相关文章:

财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与基本框架刍议06-02

财务理论结构的逻辑出发点与基本框架刍议06-04

论国有独资保险公司的治理结构06-0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06-03

浅析家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演化05-02

财务管理论文11-19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07-29

高校财务治理机制的转变与完善06-0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物资采购及库存管理论文05-28

企业财务危机治理探析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