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对全面预算治理应用的调查与分析
近年来,全面预算治理作为一种先进的治理,正日益受到界和实务界的重视。为了了解各类性质的实行全面预算治理的情况,我们对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民营企业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在规定时间内收回有效问卷75份,回收率为37.50%,其中:国有独资企业37份,占49.33%;国有控股企业34份,占45.33%;民营企业4份,占5.34%。本文试对这次问卷调查的结果作一些粗浅的和思考。一、调查结果分析
(一)关于企业对全面预算治理的了解和熟悉程度
调查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有88%的企业知道什么是全面预算治理,有12%的企业不知道什么是全面预算治理;从企业性质来看,国有独资企业仍有8.33%的企业不知道什么是全面预算治理,国有控股企业仍有17.65%的企业不知道什么是全面预算治理。调查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有89.33%的企业以为需要实行全面预算治理,有10.67%的企业以为不需要实行全面预算治理;从企业性质来看,国有独资企业仍有8.11%的企业以为不需要实行全面预算治理,国有控股企业仍有14.71%的企业以为不需要实行全面预算治理。
(二)关于全面预算治理在企业中的普及和程度
为了调查全面预算治理在样本企业中的普及和应用程度,共设计了10个,调查结果如下:
1.关于全面预算治理普及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国有独资企业是54.05%,国有控股企业是47.06%,民营企业是50%。
2.关于是否编制财务收支预算的调查结果表明:未实行全面预算治理的国有独资企业都编制财务收支预算,未实行全面预算治理的国有控股企业有88.89%的企业编制财务收支预算,未实行全面预算治理的民营企业只有50%的企业编制财务收支预算。
3.关于是否设置全面预算治理工作的专门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国有独资企业为37.84%,国有控股企业为26.47%,民营企业为零。
4.关于从哪个月份开始编制全面预算或财务收支预算的调查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全面预算或财务收支预算的编制起始时间一般集中在11月份(占33.33%)和12月份(亦占33.33%)。从企业性质来看,全面预算或财务收支预算的编制起始时间为11月份和12月份的,国有独资企业均为32.43%,国有控股企业均为34.38%,民营企业均为33.33%。
5.关于编制预算程序的调查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对于全面预算或财务收支预算的编制程序,样本企业采用得最多的是“先自上而下,后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程序(采用率为40.28%),其余依次是“自上而下”的程序(采用率为29.17%)和“先自下而上,后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程序(采用率为26.39%),采用得最少的是“自下而上”的程序(采用率仅为4.17%)。从企业性质来看,国有独资企业采用得较多的是“先自上而下,后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和“先自下而上,后自上而下,上下结合”这两种程序(采用率分别为35.14%和37.84%);国有控股企业采用得较多的是“先自上而下,后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和“自上而下”这两种程序(采用率分别为50%和31.25%);而民营企业则100%地采用“自上而下”的程序。
6.关于预算方法的调查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全面预算或财务收支预算的编制方法,样本企业采用得最多的是“固定预算”(采用率为52.78%),其次是“弹性预算”(采用率为47.22%),再次是“零基预算”(采用率为29.17%);采用得最少的是“转动预算”(采用率为13.89%),其次是“概率预算”(采用率为15.28%)。从企业性质来看,不管是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采用得较多的都是“固定预算”和“弹性预算”(比率分别为:国有独资企业51.35%和45.95%,国有控股企业50%和46.88%,民营企业100%和66.70%);采用得较少的是“概率预算”、“零基预算”和“转动预算”。
7.关于全面预算或财务收支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是否调整的调查结果说明:大多数的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都对预算进行了调整(比率分别为86.49%和84.38%),而民营企业却没有一家对预算进行调整。
8.关于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视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都大约有2/3的样本企业对全面预算或财务收支预算的执行过程进行了严格监视,而民营企业则有2/3的样本企业没有进行严格监视。
9.关于年度终了后是否编制年终决算报告的调查结果表明:国有独资企业有16.22%的样本企业、国有控股企业有18.75%的样本企业不编制全面预算或财务收支预算的年终决算报告,而民营企业则都编制年终决算报告。
10.关于对全面预算或财务收支预算的执行结果是否进行严格考核的调查结果表明:从企业性质来看,对全面预算或财务收支预算的执行结果进行严格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员工薪酬密切挂钩的样本企业,国有独资企业最多(占样本企业的72.97%),国有控股企业次之(占样本企业的65.63%),民营企业最少(仅占样本企业的33.33%)。
(三)企业实行全面预算治理取得的主要成效
这个题目设计了“公司收进增加了”、“公司本钱降低了”、“公司用度下降了”、“公司效益进步了”、“公司治理水平提升了”、“公司经营目标更明确了”、“职能部分工作目标更明确了”、“员工劳动积极性更大了”、“员绩考核更具体了”、“员工薪酬更公道了”共10个选项。调查结果从总体上看,选择率最高的是“公司用度下降了”(61.11%),其次是“公司本钱降低了”、“公司治理水平提升了”和“公司经营目标更明确了”(三者均为55.56%),再次是“公司效益进步了”(50%)和“职能部分工作目标更明确了”(45.83%);选择率最低的是“员工薪酬更公道了”(23.61%),其次是“员工劳动积极性更大了”(27.78%),再次是“公司收进增加了”(29.17%)。
从企业性质来看,国有独资企业选择率最高的是“公司用度下降了”(64.86%),其次是“公司本钱降低了”(54.05%)和“公司治理水平提升了”(51.35%);国有控股企业选择率最高的是“公司治理水平提升了”(65.63%),其次是“公司经营目标更明确了”(62.50%)、“公司本钱降低了”(59.38%)和“公司用度下降了”(59.38%);民营企业只选择了“公司效益进步了”、“公司经营目标更明确了”、“职能部分工作目标更明确了”和“公司本钱降低了”、“公司用度下降了”(前三项选择率均为66.67%,后两项选择率均为33.33%)。
(四)企业实行全面预算治理碰到的难点题目
这个题目我们设计了“领导熟悉不足,不支持”、“职能部分熟悉不同一,不配合”、“职员素质不高,做不好”、“市场可变因素太多,预算难以正确”共4个选项。调查结果从总体上看,选择率最高的是“市场可变因素太多,预算难以正确”(66.67%),其余依次为“职能部分熟悉不同一,不配合”(38.67%)、“职员素质不高,做不好”(26.67%)和“领导熟悉不足,不支持”(12%)。从企业性质来看,国有独资企业选择率最高的是“市场可变因素太多,预算难以正确”(64.86%),其次是“职能部分熟悉不同一,不配合”(37.84%);国有控股企业选择率最高的是“市场可变因素太多,预算难以正确”(67.65%),其次是“职能部分熟悉不同一,不配合”(35.29%);民营企业中,“市场可变因素太多,预算难以正确”、“职能部分熟悉不同一,不配合”和“职员素质不高,做不好”三者的选择率均为75%,“领导熟悉不足,不支持”的选择率也有50%。
二、调查结果思考
(一)对全面预算治理的了解和熟悉是实行全面预算治理的首要条件
对全面预算治理的熟悉应该包括三个层次,即高层职员的熟悉、中层职员的熟悉和基层职员的熟悉。全面预算治理作为一种“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治理活动,只有企业高层职员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它还要求企业各个职能部分的中层职员和基层职员人人都要重视、人人都要参与。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一些职员往往以为全面预算治理只是财务部分和财务职员分内的工作,与其他部分和其他职员无关。这种错误的熟悉是导致全面预算治理无法在这些企业实施或实施效果不佳的最初动因。因此,进步企业内部高层治理职员、中层治理职员和基层治理职员对全面预算治理的熟悉,是企业实行全面预算治理的首要条件。
(二)治理难度大是企业放弃实行全面预算治理的最主要的原因
全面预算治理是一种综合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全员参与、全方位参与和全程参与”。从预算治理的范围来看,它既涉及企业各个职能部分及其职员,又涉及企业上下各个核算单位及其职员,是一种全员的治理,需要各个职能部分、核算单位及其职员的密切配合、积极参与;从预算治理来看,它包括营业活动预算、投资活动预算、筹资活动预算和财务活动预算,是一种全方位的治理,需要各项经营治理活动的互相协调、综合平衡;从预算治理环节来看,它包括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预算的调整、预算的监视、预算的考核和预算的赏罚,是一种全过程的治理,需要各个治理环节的紧密相扣、层层落实。因此,全面预算治理是一种治理难度较大的治理活动,只有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才能管出水平、管出成效。
(三)市场可变因素太多、预算难以正确是企业实行全面预算治理碰到的最大困难
从预算的具体对象来看,全面预算包括实物量预算和价值量预算两个方面。实物量预算包括销售量预算、采购量预算、耗用量预算、用工量预算等,价值量预算包括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预算(如收进预算、用度预算等)和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如现金收支预算)。在市场条件下,无论是实物量预算还是价值量预算,都会受到市场可变因素变动的直接。因此,如何保证预算的正确性就成了企业实行全面预算治理过程中难以解决的一道困难。我们以为,预算执行的偏差固然不是或不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但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予以实施控制。这种控制需要企业具备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对市场信息的获取和利用能力,二是对企业内部经济运行过程和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能力。只要具备了这两方面的能力,要做到预算的相对正确也不是一件难事。
(四)编制程序和编制的选择是影响全面预算治理水平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经营治理特点;不同的经营治理特点,适合采用不同的全面预算编制程序和编制方法。能否找到一种最适合企业特点的编制程序和编制方法,是影响企业全面预算治理水平的重要因素。俗话说,企业只有根据自身经营治理的特点来选择适当的全面预算编制程序和编制方法,才能有效地进步全面预算治理水平。
(五)严格的监视和考核是增强全面预算治理效果的有力保障
监视和考核是全面预算治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个环节。全面预算治理是一种全过程的治理,假如没有严格的监视和考核,这个过程就会不完整,治理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从调查结果来看,还有约1/3的企业不重视预算的监视和考核。尤其是民营企业,有2/3的样本企业对全面预算或财务收支预算的执行结果不进行严格考核,即使考核,考核结果也不与员工薪酬挂钩。
【对全面预算治理应用的调查与分析】相关文章:
矿山环境治理中3S技术的应用实践分析论文(精选9篇)07-30
我国活动商贩的治理实质分析及展看04-28
浅谈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论文04-20
企业绩效管理综合模型及应用分析05-02
大力推进预算治理 细化财务控制06-03
本量利分析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论文04-22
谈向家山滑坡成因分析及其综合治理研究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