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并报表信息特征的财务决策

时间:2023-03-22 04:15:18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基于合并报表信息特征的财务决策

报表信息是财务决策、控制和业绩评价的主要依据。但是现行财务治理技术和分析指标都是对于单个的普通财务报表而言的。然而团体企业的普及和使合并报表成为报表的主体类型。由于合并会计报表编制基础、过程处理、使用、程序繁琐等诸多方面的特殊性,所以,合并报表的财务决策也就有其不同之处。本文旨在分析基于合并会计报表的财务决策与控制的几个特殊,旨在引起大家的特别关注。

  一、合并报表信息对不同类型的团体决策有用性具有明显差异

  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主体是企业团体,但是从资本和产业关系分类团体具有多样性。比如就控股型团体来说,其母公司只具有纯粹出资型功能。在这类团体里母公司即出资人,作为核心企业,实在质是从事资本运作,即以较小的资本规模控制着大量的资本及资产资源。母公司经常是一个多元化的控股公司,其下属子公司彼此业务互不相干,产品结构属无关产品型,在经营上有较大的独立性,公司总部并无明确的总体发展方向和战略,其资源配置主要取决于子公司在财务上的表现。母公司的经营方式类同于投资机构的基金治理。

  二、从合并报表来审阅团体内部的股权层次与组织结构安排

  1.股权层级与组织层级对合并报表的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企业理财的目标。就团体公司而言,公司经营治理和财务决策必须留意:(1)母公司的股东收益和财富增加是团体治理的最主要目标,尽管我们也要关注控股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团体内员工、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2)团体内部整个各级决策必须优先保证团体整体利益最大化,追求子公司局部利益必须有助于提升团体整体利益而不是毁损团体整体价值。(3)团体下属子公司及其经营者必须重视母公司作为出资人的股东意识。母公司是所有被纳进合并报表范围子公司的大股东。

  根据上述这些要求,再对照一批团体合并报表资料分析,我们发现和现实结果有点大相径庭。表1是我国××上市公司近年的合并利润表数据资料,我们来以此说明企业团体股权层次安排及其链条的是非对合并报表利润数据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该团体的净利润占整个团体利润总额的比例趋势明显。在2000年这一比例为50.52%,2002年则降为29.61%,而少数股东权益占整个利润总额的比例却从2000年的39.69%上升为2002年的62.65%.这样在团体合并利润表中,少数股东权益在利润总额中反而成为了主要部分,占据了“多数”。

  这种“多数股权配置少数利润”的颠倒现象在企业团体普遍存在。显而易见,按照合并报表的原理对在一个只有单一***公司产权结构的团体公司来说,假如报表上出现了“多数与少数颠倒”的利润结果,肯定是报表出错了。然而,当企业团体的股权超过两层,或者说层次很多,每一层都由于少数股东权益的存在而降低了属于团体总部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率。比如,母公司占子公司股权比率60%,该子公司再拥有孙公司60%的股权,拥有控制权,很明显该孙公司的利润只有36%并进团体合并利润表的净利润项目,孙公司64%的利润被列为合并报表中的“少数股东权益”。股权层级越多,所属控股企业的利润稀释程度就会越严重。

  这种“多数股权配置少数利润”的颠倒现象完全是由团体内部股权层级和组织结构决定的。反过来,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充分说明我国的团体组织结构有明显缺陷,至少不是以“团体母公司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设计内部股权比率。据2003年9月18日《21世纪报道》,国内一些大型团体,其层级结构的主要特点为“团体子公司的层级结构表现为”二级为主、三级为辅、多级并存“。即所出资企业的主营业务和主要资产集中在子公司(二级企业);孙公司(三级企业)数目最多,部分企业还有更多层级的企业结构,例如中建总公司拥有子公司43家、三级法人企业403家,四级法人企业291家、五级法人企业125家。2002年196家中心企业所属三级以上企业就有11598户,其中中小企业占78%。层级过多会带来链条太长、资产回属模糊、信息传递不及时、治理失控、经营效率低下等题目。遗憾的是一批企业团体固然已经意识到这个题目的严重性,但在战略上重点不是梳理现有产业、压缩层级链条,还是多元化投资扩张,使更多层级企业出现。看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战略和组织直接决定合并会计报表。简化的股权结构和扁平化的治理体制不仅能缩短产权链条,避免信息在组织内部不必要的流转和迟滞,强化组织执行力;更明显的效果是直接确保和提升团体母公司及其股东的净利润占整个团体利润总额的比重,实现财务基本目标。

  2.团体内部股权结构不同配置对合并报表利润的影响

  对于同一股权层次,不同的股权结构安排也会对合并报表利润产生重大的影响。母公司拥有同样的资金,子公司的盈利状况也相同,仅由于股权结构不同,合并报表的利润就有可能大相径庭。假如股权结构的安排不公道,就算子公司大部分都盈利,合并报表也体现不出来。也就是说合并报表可能只是微盈,甚至还有可能亏损。下面我们举例说明:某团体公司用相同的资金进行投资活动,投资于A、B、C、D四家子公司,四家子公司股本总额都是1000万,母公司共投资3000万,对所有子公司均达到控制。如分别采取三种投资方案,各方案对子公司的投资额如表2:

  在表2中,方案一的均匀总资本报酬率为6.6%,方案二仅为0.63%,而方案三则为-1.4%,而这一切仅是由于股权结构不同造成的。现在我们有些团体有类似的题目,其子公司经营业绩大部分都还不错,但整个团体的合并业绩却并不理想。其原因就是由于股权结构的安排不公道,造成子公司的利润上不来,从而在团体的合并报表中也就体现不出来。

  三、基于合并报表的融资决策、资本结构与风险控制

  1.合并报表与团体复杂的股权融资决策

  团体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的财务上风主要包括四方面:(1)用较小的资本控制较大的资源,并保持对附属子公司的控制权。以少搏多,以小博大。(2)便利股权运作,通过“买进——经营——卖出”而获取资本利得。通行的做法是,在初始阶段由控股公司通过吞并与收购来取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然后交由职业经理往从事对目标公司的经营与重整,使其获利,并提升其市场价值。在经过这一系列重整与经营之后,伺机将目标公司出售,从而取得资本收益。(3)锁定风险。在团体中,控股母公司与下属被控股企业间、各子公司间等都是独立的法人,均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从而分散和锁定整个团体的各种风险。(4)母公司和各子公司可能都是独立的融资主体,使整个团体内部具备多个融资主体,大大拓宽了团体融资方式和渠道。比如被称为“××系”的公司;有的团体母公司刚刚在大陆A股融资成功,又大举分拆一个子公司到香港资本市场IPO.在这里我们给读者留下一道思考题:合并报表数据能反映整个团体股权融资的规模需求,以及与此相配比的负债融资能力吗?

  2.合并报表中负债能力的金字塔式杠杆效应

  一般地,一个公司的负债能力依据其自有资本、还款可能性和提供的担保而定。但是企业团体在负债能力上具有杠杆效应。这种杠杆效应产生控股使企业规模日益庞大,并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控制体系。这种一层一层连锁控股导致多次运用同样的永久资本、同样的不动产,取得不同的借款,从而导致负债的可能增加,对其控制的资产和收益发挥很大的杠杆作用。假设处于金字塔底层的数家孙公司共有8000万元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投资各为4000万元。处于子公司地位的控股公司可以把孙公司的股票作为其公司资产,2000万股本加负债2000万。而拥有子公司股票的母公司可以用1000万股本加负债1000万形成。这样母公司以1000万元资本控制8000万元的营业资产。只要孙公司赚钱,并能向控股公司缴付股利,所有控股公司都有利可得,不过控股公司的负债率很高7000/8000

【基于合并报表信息特征的财务决策】相关文章:

财务报表分析论文12-26

下放决策权05-12

基于信息安全的企业经济信息管理论文06-26

浅析会计报表审计06-06

财务报表分析论文参考文献03-02

有关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03-20

基于业务和财务视域分析企业IT预算管理05-16

别让沉没本钱误导决策04-30

浅析新会计准则中财务报表的变化06-08

新会计准则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基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