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企业团体财务控制模式及其选择
关键词:团体 财务控制 折衷控制模式摘要:本文了企业团体财务控制三种模式的和适用性,以为我国企业团体应倾向于选择折衷型财务控制模式,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企业团体类型、集权与分权、团体治理能力。最后,文章提出实行折衷型财务控制模式应留意控制主体、控制手段和控制方式等。
企业团体是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由多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组成的联合体,企业团体一般包括团体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和关联公司。依产权关系建立的***公司关系是企业团体生存和的基础。企业团体财务控制的本质就是团体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其一直是学术界、企业界关注的重点题目。本文重点探讨企业团体财务控制模式的选择及其应留意的题目。
一、企业团体财务控制模式
企业团体财务控制是为了保证企业团体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治理活动和手段。财务控制实质上是对企业中利益相关的组织、职员行为以及财务资源的控制,即通过控制财务活动中的组织、职员行为和财务资源,来协调各方的目标,实现企业财务价值最大化。财务控制系统既包括事前、事中的监控手段,也包括事后的监控措施。
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样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任何模式都代表具体的、客观的、实在的事物,财务控制模式也不例外。但是,模式也有其抽象的一面,即它所反映的不是事物所有组成部分的集合,而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选择事物的一定属性和特定组成部分,而忽略了事物的其他属性和组成部分(毛伯林、赵德武 1990)。本文按照治理权限的集中程度,将企业团体财务控制系统分为集权摸式、分权摸式和折衷模式。
1、集权型财务控制模式
在集权模式下,企业团体的各种财务决策权均集中在母公司,所有子公司都必须严格执行母公司的决策,各子公司只负责短期财务规划和日常经营治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1) 母公司同一制定资源规划系统,一切重要经营活动所消耗的财务资源都纳进规划,子公司业务必须符合团体发展战略。(2) 资天职配以支持团体总体战略为标准,子公司没有投资决策权,是利润或本钱中心而非投资中心。(3) 具体规定子公司应达到的业绩标准(财务与非财务业绩),并严格考核。(4) 子公司的财务部分是母公司治理总部的派出机构,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经理的聘用、提升、解聘等有终极决策权。
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业务关联度强(如横向一体或纵向一体化)的企业团体,亦即产业型企业团体。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各子公司之间较强的业务协同性,使得总部协调功能发挥所得收益大于协调本钱,如总部同一采购和营销、同一对外筹资等经营或财务战略,会进步公司整体效益。目的在于通过集权型财务控制方式,来强化总部财务规划功能,理顺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之间的财务关系。
2、分权型财务控制模式
在分权模式下,母公司只保存对子公司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权或审批权,而将日常财务事项的决策权与治理权下放到子公司,子公司只需将决策结果提交母公司备案即可。在这种模式下,子公司相对独立,母公司不直接干预子公司的生产经营与财务活动。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1) 在分权制下,母公司先对子公司制定明确的目标与治理要求(如投资报酬率等)并赋予经营者责任与权利。子公司及其经营者,一方面要对子公司的经营情况全面负责,另一方面要向母公司报告实在施或落实责任的全部计划,由母公司对其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并对其结果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价。(2) 分权制不即是对子公司的所有权利都下放。为了进步企业团体的核心竞争力,母公司对子公司拥有重大财务事项决策权,如资本投资等。(3) 子公司财务机构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不是母公司的派出机构,但要接受母公司财务的业务指导并对子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定期报告。
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子各公司间业务关联度较低、协同效益差,母公司将自身定位于从事资本运作的实体,以股东的权利来行使其买进—持有—卖出决策的企业团体,亦即资本型企业团体。在这一定位下,母公司更多考虑的是子公司的业绩是否达到母公司期看,因此,母公司的财务控制体系是基于业绩上的控制而做出的。
3、折衷型财务控制模式
极真个集权轻易使团体的财务机制僵化,子公司没有任何积极性;相反,极真个分权必然导致子公司及其经营者在失控状态下过度追求自身经济利益,从而腐蚀团体整体利益。集权与分权的适当结合,既能发挥团体母公司的财务调控职能,激发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有效控制经营者及子公司风险。集权与分权结合旨在以企业团体整体经济效益为中心,将重大财务活动决策权集中于母公司,同时赋予子公司自主经营权。其内容为:(1) 团体负责制定主要政策,如发展规划以及同一的内部治理制度,各子公司应遵照执行,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加以补充。(2) 根据团体战略和子公司发展规划,按照团体整体最优化原则确定团体资源分配顺序以及子公司的职责权限。(3) 子公司编制和上报业务计划,由母公司负责审批下达并严格进行评估与考核。(4) 财务机构接受母公司财务的业务指导并定期报告子公司的经营业绩,财务经理的聘用、提升、解聘等报母公司批准。
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那些多元化混合经营的企业团体,它试图将上述两种类型的上风整合在一起。折衷型介于集权型和分权型之间,是一种比较灵活的机制,是部分集权和部分分权的同一,是企业团体治理的主要方式。折衷模式摆脱了“事无巨细”的集权模式的不足,同时也避免了“粗放治理”的分权模式的诸多缺陷。
二、我国团体财务控制的基本取向
财务控制已成为我国企业治理的一种重要机制。财务控制模式的划分一是出于的方便,二是便于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基于以下三方面的熟悉,笔者倾向于我国企业团体选择折衷型财务控制模式。
(l) 从企业团体类型看。我国企业团体的组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先后确定了两批共100多家试点企业团体,这些企业团体都是典型意义上的产业型企业团体,而纯粹资本型的企业团体还为数未几。对于产业型企业团体而言,其组建的基本动机是为了规范团体业务关系、进步内部业务协调能力和增强团体整体效益。因此,采用分权型财务控制模式不可能成为这类企业团体治理之首选。
(2) 从集权与分权角度看。企业团体的产业结构与组织模式间存在很强的关联性,假如将企业团体产业结构分为单一产业、主导产业、相关产业和无关产业四个层次的话,则治理模式上所采用的集权与分权程度也顺次选择高度集权、相对集权、高度分权和完全分权四个形式。我国企业团体内部产业结构大都介于主导产业和相关产业这一区间,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折衷型模式就成为选择对象。
(3) 从母公司的治理能力看。母公司治理控制能力是在集权型和分权型间进行选择的重要决定因素。如前所述,集权型财务控制模式要求母公司是全能式的,而这一点在我国很难做到,况且它存在较多负面(如子公司积极性不易调动等)。折衷型财务控制模式对母公司提出的要求会更高,但所要做的工作量并未加大,它关注团体战略、重点业务规划和结果考核,母公司并不替换子公司进行直接治理,而是在集权基础上分权控制。因此,这一模式适合我国当前现实。
三、折衷型模式下需留意的几个
1、控制主体—团体董事会
根据代理理论,“代理关系存在于一切组织、一切合作性活动中,存在于企业内部的每一个治理层次上”。代理关系产生的基础是公司股东向经营者授予经营治理权可降低公司的经营本钱。但代理关系的确立必然招致代理本钱。这种本钱不仅终极由股东承担,而且它的存在会影响公司经营效率,甚至可能威胁公司的生存。在企业制度下,法人治理结构架构中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董事会对经营者财务约束和控制的强化。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的董事会的职权来看,轻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公司治理结构以董事会为中心而构建,董事会对外代表公司进行各种主要活动,对内治理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只有董事会才能全方位负责财务决策与控制,从本质上决定公司的财务状况(汤谷良 2000)。夸大董事会在现代企业财务控制中的主体地位,决不是否认经营者在财务控制体系的一定地位,企业存在多层代理关系,财务控制的主体也是分层次的和多层次的。在企业团体财务决策和控制中,董事会处于企业战略决策层次,经营者处于战术执行层次,在企业价值创造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2、控制方式—激励机制与约束手段的同一
为了降低代理本钱,实现财务目标,必须设计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手段。激励机制包括:清楚界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之间的决策权、控制权的界限;解雇或替换表现不佳的经营者;奖励制度中体现奖励方式的交叉性与多样性,把精神奖励和物资奖励、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结合起来,利用年金计划、股权、期权、声誉等多种激励方式;实行预算治理,设定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并严格考核;建立内部定期审计制度等。约束手段包括:企业团体可以成立内部劳务市场或利用外部人才市场进行职员调节,一个理性的经营者、员工在人才市场的影响下,对自己的行为会有所顾忌;控制权市场上潜伏购并者的威胁;政府的;资本市场上的监管者,如政府、中介机构等。
3、控制手段—信息系统的建设
根据代理理论,企业团体进行治理的一个主要题目是母公司与子公司间信息不对称,即子公司比母公司更了解自己、把握着一部分“私有信息”,进而产生代理本钱。企业团体应用机、技术及财务治理软件,建立一个财务信息传递和处理系统,通过企业团体财务治理信息系统这一平台向控制系统提供实施控制和行为评价的数据资料。通过该系统可以全面及时掌控企业的资金活动状况,强化并完善企业资金治理,及时汇总企业团体财务信息,动态评价财务经营状况等。同时,与团体其他业务子系统相链接,企业团体就能以全面预算控制和业绩评价为中心,实时、完整、正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治理状况,对公司的经营活动实行全过程治理和控制,并提供完善的分析、猜测和决策支持。
四、小结
通过对企业团体财务控制模式的分析,以及模式的选择,为我国企业团体财务控制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想法。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更为具体的题目,尤其是集权与分权“度”的把握,可以根据团体的战略、治理理念以及企业文化灵活解决。
[1]毛伯林、赵德武.治理模式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0,4
[2]汤谷良.财务控制新论-兼论现代企业财务控制的再造[J].会计研究,2000,3
[3]王斌.企业团体组建与运行中财务与会计题目研究[M].经济出版社,2002,3
[4]席酉民.企业团体发展模式与运行制比较[M].机械出版社,2003,3
[5]王风彬.团体公司产权治理中几种组织模式比较[J].改革,2000,5
[6]覃斌.企业团体控制机制及模式设计的制度解释[J].经济题目探索,2002,11
【企业团体财务控制模式及其选择】相关文章:
企业团体预算控制模式及其选择03-21
企业集团预算控制模式及其选择03-02
论我国企业团体财务控制模式的选择03-21
隐性企业团体模式及其在我国的构建03-24
企业团体财务治理模式选择及实现03-21
我国企业团体财务治理模式选择与构建03-23
金融团体财务治理模式选择03-22
企业营销渠道模式选择及其效率评估03-24
小型私营企业外延成长模式及其选择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