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加强和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方法
摘要:事业单位不同于其他企业,其在资金运作上需要国家支持,在财务管理上也更需要严格规范,以避免国有资产的不当使用。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种种弊端不但需要单位的自律守法,更需要我国有针对性地制定关于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唯有如此,事业单位财务行为才能更加规范,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益才能提高。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暴露出了不少弊端,因此,分析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对我国事业单位意义重大。
关键词:财务管理;事业单位;加强改善方法
一、引言
事业单位是指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体制下服务于广大人民的社会机构,一般不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具有非盈利性和公益性质的单位。它们当中的大多数单位,有的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有的虽有部分收入,但不能抵补本身的全部支出。因此,它们所需的经费全部或部分由国家财政补助,即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指事业单位在执行事业计划和开展业务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及其体现的经济关系。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包括有关经费的筹集、领拨、缴纳、运用等,经济关系包括国家与单位的经济关系,单位与单位的经济关系、单位内部的经济关系等。事业单位虽然一般不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它们所从事的工作却是社会主义建设不可缺少的。事业单位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在教育、科学、文化、医疗卫生等领域做出了很大贡献,而完成这些工作需要消耗一定的物质资料,需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这就需要相应的资金作为保证。然而事业单位不是直接的物质资料生产部门,除一些单位在开展工作,进行业务活动时可取得部分非经营性收入外,大部分依靠财政补助为其主要资金来源。在我们国家还不富裕,国家财政提供的财力还很有限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各单位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和事业计划的完成,各单位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合理地安排资金,认真地执行财务预算,努力增收节支,严格财经纪律,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
(一)预算管理形式僵化
事业单位在现阶段的预算管理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全额,差额以及自行收支管理。这些预算管理方法在改革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合理组织收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从几年来的执行情况看,尤其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三种预算管理形式的划分却暴露出了日益明显的问题:一是三种预算管理形式不能准确反映各类单位的实际。如规定经费自给率在30%以下的为全额预算管理单位,在30%以上的为差额预算管理单位。由于国家对三种预算管理形式单位的有关政策不尽一致,使一些单位对对财政支持过度依赖,致使我国财政改革推行困难。如有的单位收入较多,经费自给率已经达到了较高程度,但仍要求国家财政的全额支持,这种做法显然不利于资金的有效利用。
(二)预算内外分割,收支管理脱节
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的资金被人为地划分为“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两大块,并对其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事实上,各单位特别是一部分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早已构成单位财务收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已超出预算内资金的数额。现行制度的这种划分显然割裂了预算内外资金的内在联系。这也是造成许多单位全部或绝大部分支出用财政拨款来安排,而利用国家提供的资产、资金、技术、特许权利等组织的收入却作为预算外资金管理,逃避财政监督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支出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大
改革开放以前及初期,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基本上是财政拨款。在这种单一的资金来源方式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支出的管理还有章可循,也较为严格规范。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事业体制改革的进行,事业单位资金来源渠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各种非财政拨款收入逐渐增多,但对这部分收入所形成的支出管理却相对弱化。同时,在新的形势下,事业单位业务活动范围逐渐扩大,活动内容逐渐复杂,而国家政策又难以面面俱到,使得很多单位的财务预算随意性较大。另外,有些事业单位开展了一些生产经营活动,而对这类活动没有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生产经营支出与事业支出相互混淆,生产成果难以得到真实反映。
三、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政策建议
(一)要尽快颁布行业财务制度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则》是对一般事业单位财务活动所做的统一规范。但是事业单位类型多样,特别是某些行业的事业单位相对复杂,其行业业务特点也相对突出,而《规则》又不可能把所有行业活动突出的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完全涵盖进去,有必要根据这些行业的业务特点来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使之更具操作性,更好地加强财务管理。因此,应尽快颁布有关行业财务制度。《规则》作为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行为规范,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独立性。但是事业财务制度能否贯彻落实,与有关政策有关,如工资政策、税收政策、公费医疗政策等。现行的工资政策、公费医疗政策等都与原制度的三种预算形式有关,财政部门以此对不同类型单位采取不同的财务政策。在新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则》实施后,“三种预算形式”随之取消,就应尽快出台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则》相适应的政策制度,以便更好地加强财务管理。
(二)逐步完善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办法
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办法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则》和行业财务制度的补充。由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则》和行业财务制度不可能对事业单位每项财务活动都做出具体规定,而事业单位从强化自我管理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就一些财务活动做出规定,这就有必要在遵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则》和行业财务制度的前提下,根据单位内部的具体管理情况以及管理目的,对一些财务活动做出比较详细的规定,以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约束机制,促进事业发展。
(三)培养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
如今我国的财务管理人才仍然不能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专业财务人员的需求,而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是改善单位财务管理的关键所在,其对于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工作效率都有巨大的作用。因此,要改善财务管理工作就必须要有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而高素质财务人才的表现一方面是职业技能的娴熟,一方面是职业道德恪守,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要足够深刻。单位和社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财务人才的建设:首先,在行业准入上,财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通过从业资格考试,而从业资格考试的设计一方面要涉及到专业知识的考核,另一方面则要考核到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平和法律基础。其次,在从业人员的管理上,要定期组织对最新法律法规的研究学习,以保证从业人员的知识更新跟得上外在环境的发展变化。最后,建立考核机制,对于不再符合执业要求的人员可以实行淘汰机制,对于优秀人才要予以奖励。对于违法违纪徇私及舞弊的行为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比如行业禁入,涉及犯罪的应该追究其刑事责任。相信从业人员在完善的制度下其专业素养将越来越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也会更加成功。
四、结语
事业单位作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组织机构,健全自身财务管理架构对于事业单位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改革过程中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但是只要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加上国家法律法规的适当指引,相信事业单位将会在未来发展地越来越好,越来越稳健,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郭玲.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探索[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2).
[2]皮静林.加强和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方法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3(06).
【加强和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方法】相关文章:
浅谈私立和公立幼儿园的管理区别和方法06-10
关于船舶电站容量确定和计算方法05-04
卫生统计主体的评审与改善05-25
英语教学加强整体效应探析06-01
关于加强对我县妇女工作的思考05-12
努力加强我国物流管理的新水平05-16
加强指导,引导护生顺利就业05-11
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档案工作的领导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