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校企合作式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运用

时间:2023-03-22 01:59:39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校企合作式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运用

摘 要:校企合作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不仅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又培养了一定的实践技能。通过对校企合作式的特点以及商务英语专业实际情况分析,论证校企合作式培养模式是商务英语专业可采用的有效途径,通过其达到本专业的课程优化设置、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目的。
  关键词:校企合作式;商务英语;人才培养
一、校企合作式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简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过去传统的加工制造业企业正快速向多元化服务型企业转变,企业内部的发展与行业整体的提升催生了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随着沿海发达城市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如何形成一支高素质、高效的管理团队就成为经营者必须解决的头等大事。目前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懂技术不懂市场,懂产品不懂策划和谈判,更不懂英语,因此具备高素质涉外商业/商务技能的人才必然受到欢迎。近年来调查发现,在广州和深圳等地形成了常年依靠为各种博览会提供翻译、商务贸易接洽等服务的职业团体,这些为能适应企业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提供了大量的可贵的就业机会。
  因此,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商务英语人才日益成为高校教育的热门话题。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大多运用订单式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按需培养、企业录用, 以明确的教育目标、专一的教育内容、模块化的教学体系在一定时期内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但在长期实践中发现该模式缺乏较为厚实的基础教育,导致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狭窄和单一,从而形成对就业订单的过分依赖。我院采用了2 + 2培养模式,但在实践运用中发现学生缺乏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和运用能力, 最终结合各种教育模式的优缺点,形成2 + 1 + 1新型合作教育培养模式:学生在入学后的前两年按照专业大类打通培养,以实基础,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第三年进行专业课程及专业方向课程,使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面,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第四年主要进行实习实训,突出培养实践应用能力,实现具有基础宽、知识面广、实践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此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校学习的职业针对性、商务英语知识的运用性以及就业岗前培训的问题,提高效率。按照2 +1 +1的培养方式,第四年进行一系列的实习实训,突出学生的实战性,特别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需要一定的企业实习经验,才能适应工作单位的岗位要求。比如,商务谈判,在理论教学中,学生把一些商务谈判技巧牢记在心,并且英语基础知识也不差,但是真正面对外商、面对真实的场景时,心理上还是感到陌生,有时会无法开口,这就需要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校企合作式的思路为学生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二、校企合作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一)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主动适应企业需求,适时调整专业设置,这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基础。专业是社会企业与学校的结合点,从学校的社会接受力来看,专业是学校社会竞争力的关键点之一,是学校发展壮大的评价标准之一,从学校服务于社会的角度来看,专业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闪光点,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依据所在。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的要求,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因此,商务英语专业的设置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专业人才培养以市场为导向往总体口径宽的方向发展, 为毕业生从事商务贸易工作提供优势的教育。
  当然,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不同于高职高专专业设置。在本科教育中,专业主要用于说明大学在传授学科知识方面的教学组织管理形式,是针对进行专门训练、培养专门人才系统工作而产生的一个概念。在高职高专教育中,专业的主要功能是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并指导学生就业。从此可以看出,专业设置要放入一个系统关系网中来考虑。首先,专业设置要符合时代的需求,才能推动教学工作的进一步进行,因此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商务英语专业需开设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写作等课程,这些课程内容增长学生的国际商务知识和英语的书面表达能力,满足众多企业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加强校企合作。其次,专业设置要考虑企业的特殊需求,在商务英语专业中不仅是传授商务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了解企业的运作,因此在专业设置中鼓励学生参加国际贸易专业的单证员、报关员考试。再次,专业设置要考虑学生全面素质的拓展,作为本科院校不同于高职高专,那种单一的技能型教育不适合其教育发展,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在本科生中更具有竞争力,专业设置中除了一些商务英语本身的专业课外,还增添了诸如公共关系、公共礼仪、实用英语翻译等课程,从而不断增强本专业设置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二)以校企合作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学方法上,校企合作式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出以职业为导向的全面素质教育。这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重视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二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运用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学方法从传统的课堂讲授法转变为合作式案例教学法。合作式教学法是指根据商务英语课文内容的需要,精心挑选一个或两个与商务英语相关的案例,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前分析、讨论、研究案例,引导学生在课上进行交流思想,分享智慧,展开辩论,启发思维,并以小组为单位评价学生成绩。此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商务英语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其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为校企合作奠定了基础。另外,课堂教学可以从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法向模拟现场教学转变,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做好各种工作现场的模拟图片,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逐步培养学生的员工意识,为学校教育与上岗工作需求零距离提供了条件。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主要是突出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根据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计划,本科学习的最后一年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投身到企业实习中去,在不够条件的情况下,可采取教师带队、让学生观看实践操作、进行模拟学习以及讨论的形式来完成。通过大量的实践学习,加快毕业生的适应工作能力的速度,最好最快地向社会提供高质量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应用型本科的实践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的理论教学与实际的结合,而是培养学生形成岗位特色要求的知识- 能力- 素质结构的一种教育过程。因此商务英语实践教学分为三大模块进行教学,包括基础语言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此三大模块与校企合作培养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基础语言知识实践涉及英语听、说,将促进校企合作工作中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专业技能实践涉及英语能力的各方面,包括口语、毕业论文写作、语言学及商务谈判,这属于专业知识的运用,同时也是全面彰显外语能力的部分,通过这部分的实践,将促进高校教育不断地适应企业需求的发展变化;综合素质实践是涉及专业知识外的能力,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单位设置节目、完成作业,加强学生的组织能力以及相互间的沟通能力。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可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活动报告的形式认真进行总结,并把建议反馈到企业单位,并且还可以聘请企业专家来学校观看,参与课程实践教学,使得校企合作真正成为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三)以校企合作为目标的师资队伍建设商务英语校企合作式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师资队伍建设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也投入实践学习,了解非教育类单位的工作性质以及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状况,提高现场经验和实际运用能力,在校企合作式培养实践中总结经验,将学科发展的前沿技术和经验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与企业共同进行课题研究,引导校企深度合作,企业比较有系统地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特别是商务英语专业,需要一定量的实习和实训,如果教师与企业共同开发挖掘人才,通过引入企业资源、实行校企资源共享等方法,学校也能较好地解决实训基地建设中的困难,改善实训条件,提高实训质量。当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也可通过从企业中引进多位具有实践能力的商务英语人才充实到教师岗位,他们将实际工作所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的方法带到课堂,日益培养切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三、总结合作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大优点就是通过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避免高校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的矛盾。首先,要实现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必须尝试专业设置调整,以适应企业和市场对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
  企业的发展决定了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不能是英语知识和商务知识的简单相加,同时还要涉及谈判技巧、法律法规等相关辅助知识,要求学生既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又要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才能满足社会需求。此外,商务英语人才创新能力及专业技能的培养必须突出实践教学,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不能适应人才培养要求,必须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采用合作式案例教学的授课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增加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
  同时,教师也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了解企业运作规律将实践经验带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社会,满足社会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

论校企合作式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运用

【论校企合作式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运用】相关文章:

旅游管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浅析论文04-15

论高校行政管理中绩效考核的运用06-13

浅谈校企合作下的高职院校继续教育06-04

校企合作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探析05-16

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论文(精选14篇)05-12

浅析“点圆式”工作法在高校德育管理中的运用05-28

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04-21

浅谈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在诗歌中的运用05-29

论谨慎性原则的利弊及其正确运用04-16

生物技术在制药中的运用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