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的论文

时间:2023-07-21 15:44:15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关于电子政务的论文15篇[通用]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电子政务的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电子政务的论文15篇[通用]

关于电子政务的论文1

  摘要:目前我们处于数字信息化时代,政府也处于电子政务的新时代,电子政务将提高政府的运作效率,并不断增加政府的竞争力。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与质量,进一步促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为服务型政府提供坚强的后盾。本文将知识管理与电子政务相结合,以知识管理理论为基础,借鉴系统集成和信息集成,研究设计了基于知识管理的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云平台模式。

  关键词:有关电子政务的论文

  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政务信息的工具,即通过网络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集成优化,超越于各部门的分隔限制,将最优质的服务于管理提供社会大众。政府间电子政务(G2G)、政府商业机构电子政务(B2G)、政府与公民电子政务(C2G)是政府电子政务的主要形式。知识管理是一种指导思想,对电子政务的开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引领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电子政务与知识管理思想的融合更能够促进政府电子政务的发展。

  1知识管理下的电子政务信息整合体系概述

  现如今出现的电子政务建设的问题有,各个部门的网络各自为政,结构布局多样,一个统一化的电子政务网络还未形成;政务部门网站首页建设有待提高,各个类型功能更新不及时;业务应用于社会需求有较大的差距,有些事关群众生活的各类型业务系统还未进行建设,各个部门政务系统不能实现互通和互联;信息资源开发滞后,虽城市网站发展速度加快,但是资源交换比较少,存在资源信息总体规模小和共享程度低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电子政务管理部门将获取的各类资源进行整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广泛传播与共享,发展知识管理型电子政务可以极大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化,加快电子政府的向前发展。信息资源整合要改变传统的电子政务模式,建立适合新时代的电子政务。在建立新模式的电子政务核心在于把知识管理放到电子政务的首要位置,将知识管理核心中的知识共享、技术挖掘等手段充分应用。信息资源体系利用知识管理的高效共享性也将进一步让电子政务体系越发完善,发挥电子政务在新时期的最大化作用。

  2知识管理下的电子政务信息整合目标

  知识管理下的电子政务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将知识管理的核心进行发挥可以提高政府间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更好的为社会提供服务,因此可以说知识管理是电子政务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从电子政务建设比较成功城市来看,有越发重视知识管理的趋势。电子政务信息整合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1)将电子政务统筹建设,把电子政务搭建在政务系统的底层。(2)实现行政电子政务的电子审批和阅览。(3)扩容数据库建设,不断增加数据库容量以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4)完善电子政务安全防范体系,确保电子政务系统可以安全运行。(5)制定电子政务制度与标准,以实现电子政务长效规范化运行。

  3基于知识管理下的电子政务共享云平台模式

  3.1分层共享模式的搭建

  电子政务系统中实行统一的政务共享平台是电子分组和知识流程的综合表现,政府信息门户是最外在的表现,电子分组是政务信息门户中各类知识的逻辑展现。知识逻辑处理与有序的知识中心是知识处理逻辑和底层知识存储在电子分组中的实现。我们可以把这个信息共享模式分为数据层、应用层、表现层。在数据层主要是将政务信息资源库中的信息在规范的交换格式的支撑下实现异构数据汇集、多维数据加工、政务信息合成,现如今大部分采用云计算平台,云计算平台具有成本低和可靠性强的特征。在应用层将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有机统一。在政务内网内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办公,政务外网实现一网式的服务和一表式的服务。在表现层中,政府要搭建政府信息站、政府公务人员服务网、社会企业服务网相同一的GIP即通用信息门户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的底层信息资源库的建设是构成有序政府知识的`重心,是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集中体现,支撑着整个应用层和表现层。应用层的一站式和一网式服务将是整个政务系统的发展方向。

  3.2政务知识的分类逻辑

  GIP应划分出企业、政府、公众三个不同的入口,企业入口可以进行行业划分,数据信息由法人单位提供。政府入口也可以按照行业进行划分,例如有研究机构、教育机构、社保机构等,这部分的数据有数据库提供支持,公众入口的可以按照年龄、职业、区域进行划分,为公民提供一个个性化和全方位的指导与服务。知识分类必须有关键词作为基础,因此在数据收集、知识挖掘、内容管理过程中要注重主题的应用。电子政务主题词表示是整个信息资源库和资源交换的基础,在电子政务资源目录中发挥着基础和核心的作用。

  3.3政务流程重组与政府知识中心建立

  在政府电子政务实施的过程中要对知识管理为基础进行政府业务重新梳理,按照用户最便利的原则进行重组。对于政府知识中心的建立要规范标准,第一要建立规范的信息采集机制,对各部门收集的数据进行统一协调,对能够归并和共享的信息要及时处理,在后台应用软件上要走一条标准化的道路,让信息收集系统规范化运作。第二要制定统一的分类编码标准,让单位名称和网站信息采用统一标准名称,在检索栏中实现时间和类型字段的合成编码,方便信息检索。最后要采用与数据管理模式相对应的信息共享机制,可以采用内部集中管理和外包等形式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形成对政府决策有帮助的数据支撑,为政府提供最为优化的共享信息。

  参考文献

  [1]吴延卯.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中心的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xx(03).

  [2]尹霞,周明昱.云计算在省级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思路浅析[J].现代电信科技,20xx(10).

  [3]鲁俊杰,侯卫真.面向信息资源整合的电子政务云平台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xx(13).

  [4]柳琰,范伟,黄伟庆.国外政府电子政务云应用探析[J].保密科学技术,20xx(04).

关于电子政务的论文2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

  社会信息化的程度愈来愈高,电子政务的发展速度也愈来愈快,然而法制法规对于电子政务发展的限制也愈来愈显明。譬如说,电子签名是否以及纸质签名拥有一样的法律效力等,就需要专门的法律去加以限制以及说明。

  二信息维护的多重矛盾

  对于于电子信息的维护,历来就没有特定的标准,这就致使在防护的进程中呈现了良多的矛盾,例如:防护不到位以及防护过度之间的矛盾;防护软件以及使用软件之间的矛盾;杀毒软件研发以及获得效果之间的矛盾等。跟着时期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电子政务的防护系统也要不断的进级;眼下,为了减少挪动设施对于电子政务系统带来的安全隐患,1般杜绝在系统上使用挪动设施,这确定会对于电子政务系统的实用性带来必定的不便,这就又造成为了其安全性以及实用性之间的矛盾。

  三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安全部系建设

  三.一网络物理层面的安全保障

  从这1层面来讲,网络物理隔离卡的研发业已经相对于完美,虽然其有良多不同的品种,然而其根据方面基本1致,都是凭仗脱离了TCP/IP协定的内网系统,在电子政务网络内部自成1个网络系统,以及互联网络断开连接,维护内网资料的相对于安全。除了了在内网以及外网之间进行隔离,在内网内部还要进行必定的隔离。

  三.二网络利用层面的安全保障

  三.二.一登录身份验证这是1种最简单的安全保障方式。依托对于用户名以及登录密码的设置,对于那些不相干的人员进行隔离。眼下,骇客的损坏能力逐步增添,简单的用户名以及密码很难限制那些别有居心的人员,所以,良多的电子政务网络都开始采取动态口令技术对于政府的电子政务系统进行更详实的'维护。

  三.二.二使用权限矩阵电子政务系统是政府以及民众之间的交换平台,这就注定了走访这个系统的人员会有两种身份:系统管理者以及1般民众。对于这两类使用者咱们要区分对于待,给予他们不同的使用权限。系统管理者可以对于系统内的信息进行添加、删除了以及保护,对于总体资料进行必定的调剂;然而1般民众就只能对于信息进行阅读,不能做出任何的变动。

  三.三从操作层面进行维护

  使用者使用的操作体的安全性,对于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也存在着很大影响。因而,要尽量使用正版的、不乱的操作系统。在使用进程中,定时对于系统进行病毒查杀以及系统完美。总之,因为我国电子政务的不断推动,其政务服务类型更为的丰厚多样,网上咨询、在线交换等服务内容不仅拉近了政府以及民众之间的瓜葛,而且大大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力。电子政务网络业已经成为1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本论文对于电子政务网络构建进程中安全方面呈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对于如何保障电子政务网络的安全做出了探讨,但愿对于电子政务网络的安全起到必定的防护作用。

关于电子政务的论文3

  电子政务,顾名思义,它包括了电子和政务两方面内容,一味地强调电子和一味地强调政务都是不足取的。前者只是政府信息化建设的一次“改动”,简而言之就是“以前用墨水,现在用键盘”;后者则仅仅是意识形态上的一次“假革命”,并没有根本意义上的变革。电子政务,应该是一项以政府行政管理为主,信息化产业建设为辅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既要电子,又要政务”。

  关键词:电子政务 政府体制 职能

  要电子,不是简简单单地将政府办公的流程计算机化,它是以打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为目的的,因此,这里所说的“电子”,是要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更新、共享与维护。针对“孤岛型”电子政务的产生,在设计之初,电子政务的整体构架就要将信息资源的上述四个环节全部考虑进去,其中数据开发由信息资源开发商完成,管理和集成则依赖于平台集成商,从而终结信息孤岛。

  要政务,就是要以政务流为主线,逐个环节地实现政府业务流的信息化,以避免固化或强化现有的政府结构和通过信息化实现政府重构的不良后果。这很象“筛沙子”的感觉,首先筛细沙,就是将最急需的政府业务流筛选出来,然后换筛网再筛粗沙,反复几次后,将粗细有秩的沙料逐一加工,即逐个环节地实现业务流的信息化,而那些最后剩下的“砾石”部门就是最后要调整的政府机构了。这样的好处也显而易见,那就是既可以防止“一刀切”、“一次性否定”的恶果,又可以避免全盘并构的不良影响,从而抵制“克隆型”和“冒进型”电子政务的滋生。

  电子政务给政府体制与职能带来的转变

  所谓电子政务的体制条件,是指我们在推进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切不可将现有的政府管理、运作的框架简单地搬到网络上,或者按照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将电子手段加入其中。而要按照电子政务的要求,对现行的政府管理职能、组织以及行政流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从而为电子政务的推进创造好的体制条件。特别在加入 WTO后,这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在这方面,关键要解决好职能的科学配置、组织机构的整合以及行政流程的重组等三个问题。

  从政府职能的科学配置来看,核心是要按照市场经济和发展电子政务的要求,以及我国加入WTO面临的客观环境,重新定位政府的角色,减少政府不必要的干 预。要实现这一目标,至少有三个问题急需解决:首先,要树立“科学管理、优 质服务”的职能意识。其次,在行政体系内部,要合理界定和划分政府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加强管理与服务的有效性。再次,在重新界定政府职能中,要把政府职能的转变放在关键地位。在某种意义上说,上述三个问题解决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电子政务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从政府组织机构的整合来看,关键要按照电子政务的要求,深化政府机构改革,通过组织整合,使政府机构的运行更加符合电子政务的需要。

  从行政流程的重组来看。电子政务不是单纯地将原来手工完成的任务交给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电子政务的核心是“政务”,“电子”只是系统的基础和使能条件。应该利用电子政务实施的时机对政务流程进行重新的审视、思考和再设计。从而带来政府运作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指标上的提高。这方面可以借鉴的理论有BPR(经营过程重组),BPI(经营过程改进)等管理方面的理论和技术。在电子政务的实践中,要对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传统行政流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使政府管理和服务更加符合电子政务“简便、透明和高效”客观要求。在这方面关键要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首先,要建立统一的政府部门工作规范;其次,对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进行深化改革;再次,要制定有关政务公开的具体实施办法,提高政府管理的透明度;最后,要认真清理收费项目,改革收费管理制度。只有在上述四个领域的改革取得显着成效,行政流程的改革才有可能真正深入下去。

  电子政务自身的发展制约

  电子政务为我国政治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在充分肯定我国电子政务取得重要进展,给政府体制与职能带来改变的同时,其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

  (1)建立统一的政府信息网问题。美国政府信息网络基本上都是在公共电信网络上建立虚拟专网。联邦政府机构正着手建立统一的联邦政府信息网络。在州政府一级已规划或实施了统一的连接州政府各个机构以及各大学和图书馆的网络。目前我国统一的政府信息网络还未形成,以此为目标的金桥工程进展并不理想。要实现电子政务须首先建立各级政府的信息网络。虽然一些部门如广播电视、铁路、航运、民航、公安等已建立一定规模的网络,但距统一的政府信息网络还有相当距离。

  (2)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可靠性问题。美国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非 常完善,星级宾馆和饭店都有专门的上网接口,就连机场的公用电话也有上网接口,只要你手中有台电脑,就可随时上网。这是美国建立电子政务不可缺少的硬件设施。而我国远达不到这一水平。因此,必须先发展我国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尤其是中小城市和县镇一级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并提高其质量和可靠性。

  (3)安全与保密问题。网络的安全对于政府和用户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应仿照发达国家的做法,从技术和立法两个方面提高网络的安全与保密性,以使政府和用户对电子政务充满信心,并保证网络的安全运行。

  (4)标准化问题。标准化是电子政务网络互联互通、安全可靠及网络互操作性的保证。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应在有关部门的统一指导下规范有序地进行。

  (5)电子政务网络的管理与电子政务法规问题。美国政府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政府信息化组织与管理体系。所有联邦政府部门均设有直接面向部门主要领导的信息主管和办事机构。我国政府各个部门也应制定本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战略”,在电子政务网络的管理方面借鉴美国成功的经验,并制定相应的法规。

  针对问题,必须有效的解决办法:

  1)加强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考虑到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特点,同时借鉴美国在电子政务上成功的经验,我国的电子政务应由政府统一组织领导。

  2)构建统一的网络平台。在我国应逐级建立政府部门网站和网络平台,从国家一级一直到省、地、市、县级。

  3)实现互联网产业化运作。美国信息产业兴旺发达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市场为杠杆进行驱动。互联网的产业化是加快我国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电子政务工作效率、减少政府开支的必由之路。同时,产业化也提高了信息技术产品的质量、降低了成本。

  4)制订相关标准。为了确保电子政务网络的无缝连接及电子政务的互操作性、有序性,应在我国标准化主管部门的领导和组织下积极开展电子政务标准化活动,并尽快制定有关标准。

  5)建立和完善我国电子政务的法律和法规体系,尽可能地与国际相关法律和惯例接轨。同时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应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法制教育。

  6)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应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和公民的计算机培训,提高计算机的普及率,使公民能通过网络与政府部门互动。

关于电子政务的论文4

  论文摘要:分析了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电子政务的特点,列举了主要的电子政务手段和方式.并具体论述了电子政务对科技、教育、卫生及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等主要的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说明电子政务将极大地提高这些领域的服务水平。

  论文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电子政务;服务型社会

  转变政府的行政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改革一直努力的方向。作为行政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事业的管理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因此,提高公共事业管理的服务范围和水平将直接影响我国行政改革目标的实现,直接影响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化进程的日益普及与提高,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企业的逐步信息化带动了政府行政部门的日益信息化,利用先进的技术来提高各个领域的工作效率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公众对公共事业管理实现电子政务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一、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概述

  目前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主要包括科技事业管理、教育事业管理、文化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体育事业管理以及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等部分。这些领域直接关系着公众的日常生活,决定着我国行政管理的实施效果。

  二、电子政务的优势

  电子政务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应用同传统的服务方式相比,在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增强管理质量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极大地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节约行政管理成本

  在电子政务办公模式下,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准确度都将得到极大地提高,这对实施公共事业管理的政府行政部门而言,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质量。同时,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化的普及,还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减少实施公共事业管理的成本,降低我国行政管理的费用。

  (二)提供公众更好的服务.使行政管理能真正体现以公众为中心的管理内涵

  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的普及,能改变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每天八小时的工作制。通过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公众可以在世界的任何地方和在一天中的任意时间享受到来自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提供的各种电子政务。这种不受任何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服务,真正体现了以公众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实现了无缝隙的公共事业管理,是构建服务型社会的途径之一。

  (三)缩小公众与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的距离,让管理更加贴近公众实际需要

  通过各种电子政务,公众可以直接与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的各级领导直接交流,改变了传统的层层上报的工作模式;同时,各级领导也能够通过信息网络及时了解公共事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相应的调整,使管理更加人性化。这样的管理模式能够极大地提高政府部门公共事业管理的效果,增强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与凝聚力。

  (四)缩小地区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性

  由于我国地区发展的不均衡,部分偏远地区还享受不到来自某些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的相关服务,社会公平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是,随着网络化普及的范围日益扩大,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率不断提高,这一问题将得到不断缓解。通过各种先进的通信设备,这些公民在家中同样也能享受到同大中城市相同的来自公共管理部门的服务,例如远程教育、科技资讯等。这些电子化的服务将有利于缩小地区差异,促进社会的均衡发展。

  三、电子化服务的主要手段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电子政务提供了多种途径,这些日新月异的.技术手段将为进一步优化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网站服务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日益扩展,计算机已经成为广大公民查阅资料、接受各种网络服务的主要途径。借助于在Intenet网上建立相应的服务网站,公共事业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这种手段来满足公众的服务需求。在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建立的网站上,公众可以查询相关的政策法规,最新的新闻资讯等信息,还能通过网站提供的各种互动操作来享受比以往更方便更快捷的各种服务;同时,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网站反馈信息了解公众的实际需求,及时解决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服务水准。

  (二)电子邮件(E-Mail)服务

  E-Mail同传统的信件相比具有方便快捷、费用低廉等优点,因此,成为很多信息传递者的首选。美国的相关政府部门就是通过E-Mail向目标用户提供诸如缴税详情、环境质量等信息的。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部门也可通过E-Mail方式向特定用户发送相关的信息,例如城市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可以向用户发送当月的水费、电费通知单等,这可以弥补传统用纸张下通知单容易丢失的不足,节约纸张费用,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率。

  四、电子政务对各领域的主要影响

  电子政务将对改变传统的公共管理部门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并能弥补传统管理中相对薄弱的环节,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下面将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几个主要领域中电子政务的内容加以说明。

  (一)科技事业管理

  当今一个国家发展的原动力在于科技事业的发展,科技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化为科技的竞争。利用前文中提及的各种信息手段,科技管理相关部门可以提供更好的科技信息服务,为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首先,可以通过相关的网站向有需要的公民提供详细的科技政策和制度,为公民进行科技研究提供相关政策信息;其次,信息网站还可以提供交流平台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供求双方沟通的桥梁,帮助科技成果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转化为产品,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同时,针对信息反馈结果能够及时调整相关的制度为科技的不断提高提供保障;最后,信息化手段还将有利于科学技术市场的管理,保障整个科技市场的良性发展环境。特别是通过网站和手机短信等电子化方式,还可以向有需求的公众特别是广大农民发送最新的科技信息,提高农业产品的产量的质量。

  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还能及时地在科技工作者之间传递信息,对提高我国整体的科技水平,避免重复劳动,加强科技工作者间的不断交流和共同研究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教育事业管理

  如果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么教育就是科技的基础,只有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平才能保证我国的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在许多高科技领域,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要想缩小差距,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教育的作用举足轻重。

  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在教育领域的电子化服务应首先可集中在大力发展远程化教育,这样即使是身处偏远的山区,学生也能够享受到来自大城市重点学校名师的授课和指点,享受到同他们相同的教育资源。同时,偏远地区的教师也可通过远程教育培训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和教学能力,缩小与城市教师的区别。

  其次,公共管理部门通过相关信息手段可以及时发布各种教育政策和制度,为规范教育市场提供保障,促进国家的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三)卫生领域

  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80%集中在城市和大医院,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严重不足。要缓解这种局面,电子化手段将是一种解决途径。通过公共管理部门的信息网络,公众可以方便地查询各个地方的卫生资源,并可通过网络预定诸如专家门诊等服务,缓解某些地区的看病难问题;同时,通过某些技术手段,实现网上看病等服务,弥补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相对不足;并且,通过网络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可以监管整个医疗市场,及时发现诸如假药、医生收红包等违法违规行为,并予以及时处理。

  (四)城市公用事业管理

  水、电、煤气等生活资源是与城市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这些资源的管理将直接影响公民的日常生活。电子化的服务可以支持公民随时查询自己这些资源的适用情况,缴费记录等信息以及相关资源的额定价格及缴费方式;同时,电子化服务还将有利于政府部门监管这些资源的使用情况,合理调配资源,为构建节约型社会而努力。

  五、小结

  总之,实现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的电子政务将有利于行政管理部门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有利于政府管理费用的不断降低,有利于公众享受到更方便更快捷的政府服务,有利于提升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利于促进城乡的共同发展,有利于加快我国的发展步伐,有利于构建服务型的社会,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取得更大的进步。

关于电子政务的论文5

  摘要: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关注对象。它有效地为数字化档案管理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数字化档案管理,是电子政务系统下档案管理面临的重要挑战。随着目前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将在政府的数字信息化建设中,对数字信息进行优化与高效管理。本文基于电子政务系统的内涵,提出了电子政务系统环境下传统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阐述了数字化档案管理在今后的改进方向,以此来促进数字化档案管理具有更好的服务功能。

  关键词:电子政务;数字化;档案管理

  引言

  电子政务系统的有效应用,打破了传统相关行政部门在时间管理与内部部门管理等方面的制约,并推进了政府部门相关工作的信息化与公开化,从而使电子政务系统为社会提供了高效、广泛的个性化服务。现阶段,科技不断发展,档案管理也逐渐形成信息化管理模式。数字化档案管理基于电子政务系统环境模式。我们应从现代科技出发,有效发挥档案信息管理的'资源效益,为社会提供资源一体化共享的良好服务,以此来推动国家电子政务系统环境下数字化档案的有效管理。

  一、电子政务系统内涵

  电子政务系统是以互联网为载体,面向政府机关的信息服务与信息处理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利用现代的高科技技术,对政府内部的信息化系统进行改造,从而有效提升政府部门系统信息化的依法行政水平。电子政务系统的主要职能就是将社会经济管理、市场管理与公共服务进行电子网络化,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政府内部的信息化进行改革创新。它所具有的突出特点包括工作效率高,工作时更加公开、简洁透明,可以为企业和居民提供良好的服务,有效地使企业和居民更好地参与到政府的管理工作中等。电子政务系统包括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它是以信息为对象的处理系统。电子政务可以使人机相互合作,且工作时具有统一性、开放性,可以自动进行工作流程,是智能型的信息系统。

  二、电子政务模式下传统档案管理的问题

  (一)人员专业技术不高

  数字化的档案管理建设与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相比,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身心素质都具有较高要求。在现阶段,我国对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教育与高等专业教育的专业知识培训内容都显得陈旧,更新缓慢,并没有满足现代社会对数字化档案管理人才的要求。档案管理人才专业知识教学不注重当代高科技的培训,对计算机技术与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不给予重视,结果就出现人员在岗位工作时,缺乏计算机与数字化档案管理的知识,不能有效推动数字化档案管理的进步。

  (二)安全因素没能保障

  档案馆与图书馆中的信息管理最大的不同在于,图书馆中的信息是可以面向公众的,而档案管理的信息则是有严格要求的,某些档案是要严格控制传播范围,保证机密的。但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例如,计算机的防火墙设施不完善,外界病毒系统可以非法入侵,对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体系造成了一定伤害;管理人员毫无戒备之心,随手打开来历不明的软件,导致档案信息存在外泄的风险。目前看来,传统的档案管理,已经不能严格保证档案信息不会外泄。档案信息的安全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信息化不能有效地更新,会使档案信息存在一定的风险。

  三、电子政务系统环境下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建议

  (一)提升人员专业技术

  在电子政务系统环境下,数字信息化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已被列为首要的工作任务。我们严格地制定了相关的数字化档案管理规则,在专业技术人员考核中将其设置为重要考核目标。数字化档案管理建设工作综合了多学科的高科技技术。但是,数字化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不强,很难确保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的有效发展。因此,现阶段,数字化档案管理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管理人员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培训,并积极引进相关专业技术人才,以有效地使数字化档案管理在电子政务系统环境中良好开展。

  (二)积极完善安全管理措施

  在电子政务系统背景下,数字化档案管理在建设开展中必须要对档案信息的安全做到有效保障。数字化档案管理要积极对网络系统进行安全优化,加强计算机防火墙设备与外来入侵病毒检测系统的完善。在数字化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中,还应注重思想上以防守为主,积极建设一套完善的防盗体系,不要随意点开来历不明的软件。同时,关闭数字化管理系统中不需要的服务网站,经常给数字化管理系统增加安全补丁,有效隔离一切可能感染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的因素,从而做到对数字化档案管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四、结束语

  在电子政务系统模式下,档案管理信息的资源整合运用关键在于数字信息化的有效建设。但数字信息化技术只有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安全保障,才能有效地对档案信息进行采集与管理。数字化档案管理人员要增强档案信息资源的服务能力,并基于电子政务系统,保障档案信息资源的稳定、可靠,努力发挥其最大管理效益,更好地促进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章邺.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管理综合运用[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xx,36(05):110-112.

  [2]黄凡珏,闭线林.电子政务环境下高校档案管理及利用实践探析[J].兰台世界,20xx(08):59-60.

  作者:葛继红 单位:如皋市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处

关于电子政务的论文6

  电子政务系统对于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些地区的综合竞争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运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电子政务系统在处理数据方面以及系统的运行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欠缺。因此,经常会遭受到一些恶意篡改以及网络攻击,致使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受到了较大威胁,也使得电子政务的效率与便利没有办法得到有成效的保证,进而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威胁。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加强对信息安全技术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运用分析力度,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能够健康平稳的发展。

  1 电子政务系统运用信息安全技术的需求

  电子政府系统给我国的政府部门提供服务,政府一般会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用信息化对管理以及服务进行加工,进而在网络系统里面将工作程序与结构组合在一起,全面拜托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继而给政府部门或者是社会上的一些专业合法机构提供最高效、最优质的管理与服务。就我国当前社会的发展从现状,电子政务系统在运用信息安全技术时,对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第一点要求就是要对使用者的身份进行相应的识别。主要是识别实体与通信数据的来源是否真实。电子政务系统运用时是否拥有较高的安全性,这对于各个单位或者是个人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关系到使用者自身的利益,要想保证电子政务系统可以顺利运行,识别信息系统管理的对象非常关键。第二点要求则是需要有效地控制访问权限。对访问权限进行控制是安全信息技术服务的内容,是为了阻止一些没有经过授权的资源被访问到,避免某些不合法的信息被储存,做好访问权限的控制能够给电子政务系统增设一道有效的防护墙。第三点是要求确保相关的数据资料不会被外来非法分子截获,杜绝相关资料出现外泄。在电子政务系统里面,会有很多数据资料是与政府部门与各个单位的机密文件有着联系。因此,信息安全技术必须要阻止没有经过授权的使用者得到数据资料,将控制访问系统以及机密相关系统融合在一起,就可以进一步为电子政务系统加设另外一道防火墙[4].

  2 电子政务系统运用过程当中存有的问题

  2.1 对信息安全技术没有足够的重视

  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我国很多政府部门也开始关注网络系统的建设,十分看重网络给工作带来的便利,但是部分政府部门在运用网络系统时,并未将网路的安全考虑在内,甚至是直接忽视了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致使信息安全技术一直停滞不前。电子政务系统的运用至今还不是特别的成熟,有很多重要的资料文件并未直接上网,加之安全技术涉及到的范围较广泛,无法用具体的指标对其进行合理的量化,存在较大的间接性与不可见性,导致使用者对信息安全技术的关注程度不高,也没有足够的重视,信息安全技术在管理上存在较大缺陷,最终导致安全漏洞进一步扩大。

  2.2 电子政务成系统本身存在缺陷

  政府部门中使用的计算机本身就是十分脆弱的,换句话讲就是电子政务系统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系统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通过具体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中的操作系统一般是运用Windows 20xx、XP 以及 NT、等等,但是运用的系统一开始就存在很多漏洞。除此之外,运用的网络设备以及通信等也存在较多弱点。政府部门的内网、外网以及涉及到的公共服务网,这些网络环主要就是利用 TCP/IP 协议建立起来的,而该项协议的基础就是自由与开放,但是这项协议在网络管理、服务模式以及合理规划等方面全部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可以看出电子政务系统本身就存在缺陷,还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协议方面、系统方面以及设备方面等做出科学的改进。

  2.3 信息安全技术在管理方面存在欠缺

  由于网络系统的推广与运用,部分政度部门已经开始重视起信息安全技术的重要性,但是却忽视了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未充分意识到信息安全技术的关键是人为因素。管理体系的建设就是将人为因素与技术因素二者融合在一起,然后将安全技术的保障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事实上我国现在的保卫工作以及安全管理工作都是比较弱的,许多政府部门的内部并未真正在制度方面、人员方面以及技术方面建立起很好的防范机制,没有合格的保护措施。内部人员基本上都会有对系统进行访问的权限,能够较为容易的躲过很多访问控制布置的障碍;很多网络维护者没有网络安全的意识,有的使用者甚至会不遵守安保的'相应规定,把内网直接和因特网进行连接,以上这些情况都会给网路系统的安全带来较大的隐患[3].

  3 电子信息安全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3.1 有效保证服务器安全

  有效保证服务器的安全,主要表现在加密服务与应急方法两个方面。当管理员要对网站进行相应的管理与维护时,一定要先进行身份的识别,防止一些不法分子钻了漏洞,如果管理员在认证账户密码时,超过三次没有将密码输入正确,可以把该账户进行及时的锁定。此外,使用者所应用的密码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更换一次,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地保证账户密码不会被泄露。如果出现系统受到外来侵袭致使数据资料产生破坏等情况时,系统的应急系统应该马上启动,并发出相应的警告,也可以直接关闭服务器,降低破坏所造成的损失。

  3.2 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

  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是电子政务系统安全防护的重中之重,所以在分析问题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到最合适的处理方法,尽可能地保障系统数据的安全。例如使用者在进行访问权限核实与审查的时候,需间隔一段时间就对电子政务系统做全盘扫描,把部分重要文件与机密信息全部存储到对应的服务器里面;提升对电子政务系统管理员对账户密码进行有效管理的力度,如果遇到网络攻击能够及时地做好各项备份工作。以上这些方法都能对网络正常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政务信息窃取、恶意攻击与数据丢失等等突发情况进行预防与解决,就算是发现系统受到了破坏,也能够将不良影响降到可控的范围内[1].

  4 结束语

  通过上述文章内容,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现如今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非常快速,而网络技术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信息技术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涉及到的公文、保密信息也逐渐增多,但是因为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系统的安全问题,如果系统的安全问题受到了影响,那必将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带来威胁。所以,需要将信息安全技术运用到电子政务系统中,做好系统的安全维护工作,进而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继鹏。浅谈信息安全技术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xx,5:82+84.

  [2]何佳。电子信息安全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分析个人信息[J].科技资讯,20xx,5:31-32.

  [3]温正卫。信息安全技术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xx,6:158-160.

  [4]牛雨。分析信息安全技术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xx,20:148-149.

关于电子政务的论文7

  【摘要】“政务”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关于政治方面的事务,也指国家的管理工作”。详细来说,电子政务指各级政府机构的政务处理电子化,包括内部核心政务电子化、信息公布和发布电子化、信息传递与交换电子化、公众服务电子化等。

  【关键词】电子政务;档案信息化

  引言

  国务院刚成立了工业和信息化部,这些都说明了党和政府加快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信心和决心。而档案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信息化也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1.电子政务的基本含义

  电子政务是社会不断发展、网络逐渐普遍的直接需求,其产生的基础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知识和信息是其发展的关键性资源,不断深化的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是其外部的推动力。电子政务一般指政府机构为优化工作流程和重组政府组织结构,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建成的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简单来说,电子政务模型可概括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政府部门内部运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兑现信息化管理、自动化办公、科学化决策;一种是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运用网络信息平台进行信息共享,增强群众监督,提高办事效率,增强服务职能及促进政务公开等。

  2.电子政务系统相关技术

  2.1 B/S 技术

  B/S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B/S结构基于“网站”的形式。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如Internet Explorer,服务器安装Oracle、或SQL Server等数据库。浏览器通过Web Server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互换。

  B/S 结构具有如下的特点:

  B/S 建立在浏览器上,能更加丰富与生动的表现方式和用户交流;

  B/S 建立在广域网之上的,不一定是专门的网络硬件环境,租用设备、信息管理,有比 C/S 更强的适应范围,一般只要有操作系统与浏览器就行;

  B/S 建立在广域网之上,对安全的控制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面向的是不可知的用户群;

  B/S 方便构件个别的替换,实行系统的无缝升级,系统保护开销减到最小,用户在网上自己下载安装就可以达成升级;

  2.2 关系数据库技术

  2.2.1 一个关系数据库包含了进入预先定义的各类之内的一组表格。每组表格(有时被称为一个关系)包括用列表示的一个或者更多的数据种类。每行包罗唯一的一个数据实体,这些数据是要被列定义的种类。还有的一个表格会描述一个订单:产品、客户、日期、销售价格等等。数据库的一个使用者可以获得适应了该使用者的需要的数据库的观点。

  2.2.2 关系数据库(relational database)的定义造成元数据的一张表格或者造成表格、列、范围与约束的正式描述。重要的关系数据库:oracle是oracle公司的,中文名称是甲骨文公司,还有SQL,access;db2是IBM的,中文名称叫国际商务机器公司。现在主流的关系数据库还有微软的sqlserver,Sybase公司的sybase,(英孚美)软件公司的informix和免费的my sql等。

  2.3 工作流技术

  2.3.1 工作流程的计算模型、即将工作流程中的工作如何前后组织在一起的逻辑和规则在计算机中以恰当的模型进行表示并对其实施计算的就叫工作流(Workflow)。通过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去定义、执行与管理工作流,协调工作流执行过程中工作之间和群体成员之间的信息交互的就是工作流管理系统(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 WfMS)的主要功能。在最顶层上,WFMS 应能提供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支持:

  (1)模板定义功能

  对工作流过程及其组成活动定义和建模;

  (2)实例驱动功能

  在运行环境中管理工作流过程,对工作流过程中的活动进行调度;

  (3)运行交互功能

  指在工作流运行中,WFMS与用户(业务工作的参与者或控制者)及外部应用程序工具交互的功能。

  2.3.2 工作流引擎是适应现代办公多样化的一个核心模块,通过它可以满足日常业务办公的流程变化、人员变化和业务变化的需求,满足业务重组和快速定制的需求。其主要功能包括:

  (1)流程模板定制,包括流程的期限控制、人员控制、要件控制、步骤定义、线索控制、事件控制、表单控制等定义。

  (2)流程实例驱动,包括流程实例化、流程运转、条件分支驱动等。

  (3)流程实例监控,包括流转状态监控、流转人工干预、统计分析等。

  3.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的现状分析

  3.1.1 我国电子政务的主体是各级政府机关,如党的.机关、国家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等广义上的政府机关。因此,广义的电子政务既包括政府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能,也包括国家立法、司法机关以及其他一些公共组织管理活动的开展和事务的处理。狭义的政府机关通常专指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即国家行政机关,这也是我国目前电子政务的主要实施机关。

  3.1.2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需要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通信传输技术结合起来,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这就需要一个对专门对系统进行开发和维护的队伍,但政府部门不管是从自身职能上还是有关编制、体制上,都不可能供养这样一个队伍,一些负责技术开发和网络维护的公司应运而生,这些公司开发出相应的信息安全系统后,通过有关部门的鉴定和评估后,形成这一类系统解决方案的国家标准和范本。

  3.2 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存在的问题

  3.2.1 由于没有统一的电子政务管理机构,使得同级部门间横向交流难、沟通难,下级部门间纵向政令不畅通,要想实施涉及跨级别、跨行业、跨部门的项目更是困难。二是缺乏规范化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配备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和认证机制等,是电子政务 信息安全的要求。但各级政府一般只从技术层面上采取措施,去保障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却忽略了建设规范的管理体制。

  3.2.2 世界上还没有统一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没有统一的信息安全标准与协议,而这些系统存在的漏洞往往为黑客和病毒入侵提供平台,使得在安全性与网络性能之间难以兼顾。由于网络建设规划缺少安全设计以及前瞻性的系统规划,再加上政府电子政务网络建设资金往往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使得电子政务在具体运行中,由于多个瓶颈限制网络流量,缺乏统一规划的 IP 地址。

  3.2.3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使用范围涉及面广,环节多,涉及人员多,流程复杂,有的系统内有上千台计算机终端。由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起点不高,许多政府工作人员没有受到过有关电子政务方面的教育培训,对电子政务缺乏科学、正确的认识,信息素养总体水平不高,不适应信息化办公的要求。很多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工作人员希望管理和服务更加专业化、网络化,追求办公手段的现代化和自动化、办公效率的提高,却不重视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问题,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等安全保密意识不强的行为常常为电子政务系统带来安全隐患。

  4.结语

  电子政务,实质上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网络上实现政论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家保密局教材编写组.保密工作概论[M].北京:金城出版社,20xx.

  [2]张振,王惠芳.电子政务安全体系结构研究与设计[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xx(11).

  [3]赵衍.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安全保障策略[J].上海管理科学,20xx(4).

关于电子政务的论文8

  1、电子政务安全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1方面,因为信息安全技术是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中衍生出来的1门学科或者技术,本身的发展有必定的滞后性,遭到社会广泛关注需要时间累积。国内虽已经有1批专门从事信息安全基础钻研、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工作的钻研机构与高科技企业,但至今尚无象网络通讯行业那样呈现华为、华3等这样知名并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企业,以支持我省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业务的发展。另外一方面,因为信息安全技术专业性太强,所需知识面无比广,技术门坎高,致使我国专门从事信息安全工作技术人员严重短缺。安全产品的作用基本上是堵防已经有的安全要挟而不能预防未知危险,部署安全产品带来的成效患上不到显明的体现,乃至短期内没法浮现价值,致使厂商、用户不愿意对于信息安全过量投入,更多的是扛扛红旗、讲讲理念、喊喊口号,点到为止。这两方面缘由是客观的,短期内没法扭转的。电子政务发展要在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获得必定成效,需要在多方面展开工作,尤其是在软硬件总体部署及专业人材吸纳方面多投入。

  2、全面强化电子政务安全发展

  人材上,要踊跃引进安全专业人材。国内目前这方面的人材比较难求,可用必定的待遇引进人材,并可尝试与国内知名安全试验室或者厂商合作共建,展开安全产品的研发利用以及安全人材的培育等,为安全发展贮备能量。思想上,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首要性的学习,努力提高全省信息系统的安全意识,并切实落实到行为上,养成安全使用办公电脑的习气。PC机上,要加强个人办公电脑的安全软件安装配置,统1单位个人办公电脑的安全软件配置。安全体门要反复实验,举荐出1套或者两套机能完美的`安全套餐模板,并提供上门服务匡助,加固个人办公电脑的安全。软硬件上,加强安全产品的总体以及系统部署,完美网络与利用的分级分域维护。与国内知名安全厂商树立紧密的联络、展开深刻细致的交换,要系统深刻的挖掘实际网络、利用及系统安全上的软硬件需求,防止安全产品盲目堆砌。部署互联网出口流量节制及数据包监控分析装备,普及政府部门使用身份认证系统,完美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总体构建省域电子政务的网络以及信息安全屏障。机制上,要树立健全网络以及信息安全规章轨制,树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制定全省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加强与政府安全及保密部门的联络,如有可能与之树立会商轨制,树立全省电子政务安全监督检查轨制,对于全省信息系统的安全工作进行按期检查、指点、培训,与国内知名安全厂商树立广泛的联络、展开深刻细致的交换、追求技术上的支撑以及匡助。管理上,要规范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管理,落实每一个岗位的具体安全保护管理权限以及职责,公道划分网络安全域、谨防网络以及挪动介质泄密,对于数据以及信息按性质划分安全等级、并履行等级维护,做到“涉密信息不上网,上网信息不涉密”,严格执行国家的安全规定,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的规范管理,新建的信息化项目务必要斟酌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措施。总之,安全体应与网络部以及利用部加强沟通、相互信任,网络离不开安全、安全离不开网络,利用需要安全、安全需要利用。安全体、网络部、利用部相辅相成,共同打造高效、安全、不乱的电子政务。

关于电子政务的论文9

  信息技术已经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实现政务的电子信息化,建立一个网络办公平台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措施。所谓的电子政务就是政府的相关工作结合了网络信息技术的一个产物,政府可以通过这个信息电子平台为群众提供网络在线服务,打破了繁琐的政府办公机制,形成一个网络虚拟的办公政府,为人们提供全方位的办公服务。

  1 信息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引用需求

  1.1 物质基础设施的建设

  各个国家都将建设电子政务的步伐加快,以应对人们快速增长的生活需求,和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在电子网络的建设方面还比较落后,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这也直接导致在电子政务方面的工作不能全面落实,阻碍了政府在网络上创建政务平台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应认清信息技术的发展形式,重视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应对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也使我国的电子政务工作得到快速发展。

  1.2 信息技术应用的可行性

  现代化的生活中,先进的科技技术层出不穷,人们也希望能亲身去体验,但政府总是不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我们总是把一些理论上的新技术去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而可行性却非常差,使信息技术的项目与现实的需求脱节,也浪费了人力和财力。还有一些政府部门将电子政务工作当成了简单的计算机去使用,只是为了做好面子工程,追赶社会的'潮流,而把正在的电子政务平台当成了摆设,没有发挥其实际的作用,也完全没有意识到在现代化的社会中电子政务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现在还有很有群众对政府在网络上提供的各种电子服务认识不够,对一些简单的求职招聘、查询信息等服务比较关注,应用的也比较多,而真正适用于我们生活,能帮助我们的医疗、建筑等服务认识不到位。这样来看,我国在电子政务中应用的信息技术还是不够完善,很多技术领域都不能满足于真正的政务需求,导致了人们应用的可行性也比较低。

  2 信息技术的应用成本和电子政务的实施

  2.1 交易成本

  政府在实施电子政务的同时也会产生相关信息技术的成本,向信息技术的供应商去支付大量资金。现在有很多政府部门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投入到电子政务中,所以政府与信息技术的开发机构建立一个友好的协作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即便是这样,也会有很多公共的电子政务平台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再加上要花费大量的人员和技术去维护网络信息等技术,这期间产生的交易成本也是比较大的,也间接的给政府的投资带来风险。

  2.2 投资成本

  政府创建网络电子政务平台就是一种投资,其中也伴有一定的风险存在。主要是一些比较大的项目,投入的规模越大,产生的成本也就越大,相应的投资风险也就越高;还有使用新型的信息技术的风险,很多工作人员对新技术都掌握的不娴熟,在操作的过程中就有可能造成信息系统的损坏,也有很多的项目并不适用于政府的办公系统,这也是一种投资的风险;再有就是我国在处理电子政务的技术上也没有足够的经验,在进行信息技术的评估和机构的设立上也会有缺陷。这些因素所产生的电子政务成本,加上信心技术在应用上带来的风险都是阻碍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建设,也影响了电子政务平台的发展。

  3 信息技术的有效性和电子政务的评估机制

  在应用电子政务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否能起到有效的成果,这是要通过电子政务的评估机制去检测的,评估检测也是治理信息技术项目的有效手段。应用电子政务的评估是不容易把握的,这也和信息技术的本身有一定关系,通常都是信息技术的实施不能达到人们的预期效果,使评估的机制在建设上比较困难。这种评估的机制不仅是对 " 电子 " 进行评估,也是对 " 政务 " 进行评估的机制,也就是说评估检测的主要内容就是电子政务在实施建设上的完善和相关政府履行职能程度的综合体现。

  4 信息技术应用的问题和电子政务的运行

  信息活动在给人类带来效率与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的问题。电子政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实现还依赖于众多从社会问题到技术问题的逐步解决与完善。电子政府所提供的服务面临某些威胁、风险和不利条件,这些服务大多涉及敏感的个人信息。敏感信息和交易处理过程需要更大的安全保证。因此,电子政务系统解决迫切需要建立信息资源的安全计划的可行性,以建立一个安全的平台管理活动。

  4.1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措施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安全、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等。其特征是针对计算机网络本身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实施网络安全增强方案,以保证计算机网络自身的安全性为目标。 计算机网络安全措施主要包括保护网络安全、保护应用服务安全和保护系统安全三个方面,各个方面都要结合考虑安全防护的物理安全、防火墙、信息安全、Web 安全、媒体安全等等。主要从保护网络安全、保护应用安全、保护系统安全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规划网络平台的安全策略,制定网络安全的管理措施,使用防火墙,尽可能记录网络上的一切活动,注意对网络设备的物理保护,检验网络平台系统的脆弱性,建立可靠的识别和鉴别机制。在安装的软件中,检查和确认未知的安全漏洞;技术与管理相结合,使系统具有最小穿透风险性。

  4.2 信息技术引起的道德行为失范问题

  信息技术领域的道德行为失范,主要包括:(1)有意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2)侵犯知识产权。(3)信息与网络安全题目。(4)侵犯隐私权。道德行为失范的题目还有很多,包括信息污染,即有人有意地制造和发布有害的、虚假的、过期的和无用的不良信息而导致的危及人类健康生存和信息活动低效率的状况。现代信息活动中突出的信息污染题目有虚假信息、种族歧视信息和无用信息。因此,技术应用引发的道德题目在精神层面上影响了电子政务的发展。

  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都对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发展带来影响,其信息技术是关键的影响因素。现在有很多的电子政务没有成功实施并非是信息技术所导致,还有相关人员应用水平有限的间接原因。要想使我国的电子政务工作走向更高的发展层次,就要先完善信息技术的建设,同时还要对操作人员在技术上提供给予扶持,最大程度地提升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陈荣艺.电子政务中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研究[M].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xx(5)

  [2]张继鹏.浅谈信息安全技术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xx(2)

  [3]丁丽.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研究[M].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xx(6)

关于电子政务的论文10

  摘 要:本文首先对电子政务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以往研究经验,设计了针对北京市的电子政务评价体系,并根据该评价体系对北京市所辖的各区县进行了分析,从而找到北京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成功之处以及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北京电子政务论文

  1.发展现状

  随着电子政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电子政务绩效评价逐渐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是根据电子政务的建设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在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从建设、运行、管理和效果等几个方面对电子政务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其目的在于及时发现政府电子政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一定的解决措施,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指导方向。

  然而,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忽视社会效益评价、评价指标体系不全面、缺乏定量评价、评价方法不够灵活等误区[1],极大地影响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分析,从评价角度和评价方法两个方面展开研究,进而发现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2.评价角度

  2.1 基于公众满意度角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价

  电子政务公众满意度评价指标的选取主要是基于电子政务公众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因此,确定电子政务公众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显著程度是电子政务公众满意度评价的基础。学者们依据技术接受模型方法得出电子政务公众满意度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感知有用、感知易用、感知自我服务能力、感知服务质量、感知互动等方面[2-5];史达[6]根据顾客满意度理论确定了公众期望、感知质量、信息、互动性、公众满意、政府形象和公众忠诚是影响公众满意度的关键指标;C.Lee[7]等根据客户关系管理理论,从政府的公众关系角度出发,提出在公众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中,需求的满足程度、互动交流和分段服务可以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陈强、赵钰[8]对推荐净值理念(Net Promoter Score,NPS)进行分析,认为NPS可以作为绩效评价的补充指标;刘燕、陈英武[9]同样依据技术接受模型确定了公众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不同的是,二位学者运用神经网络偏最小二乘法进一步证明了公众满意度同各评价指标之间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和较低的预测误差。公众满意度的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公众满意度的评价指标

  选择方法 评价指标 补充指标

  技术接受模型 感知有用、感知易用、感知自我服务能力、感知服务质量、感知互动 推荐净值

  顾客满意度理论 公众期望、感知质量、信息、互动性、公众满意、政府形象和公众忠诚

  客户(公众)关系管理理论 需求的满足程度、互动交流和分段服务

  2.2 基于服务能力角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价

  提高政府服务能力是政府实施电子政务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政府服务能力对电子政务进行评价,对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电子政务发展以及电子政务服务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应用不同的方法,电子政务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可以有不同的选取方式,H.Hussin [10]将客户关系管理理论与平衡计分卡相结合,选择服务透明度、服务质量、信息质量为评价指标,尹怀琼等 [11]同样基于这个理论将评价指标选为企业认知维度、企业互动维度、企业价值维度、企业满意维度;K. Karunasena [12]从公共价值理论出发选取公共服务、服务效果、公民信任、服务的有效性为评价指标;胡广伟[13]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将政府服务分为服务内容、服务方法、动态能力三个维度;闫培宁[14]根据技术接受模型,从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功能的构成与公共服务需求角度出发,将评价指标选为信息咨询、政务服务、沟通反馈以及网站应用情况。具体指标选择如表2所示:

  表2 政府服务能力评价指标

  选取方法 评价指标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与平衡计分卡相结合 服务透明度、服务质量、信息质量

  企业认知维度、企业互动维度、企业价值维度、企业满意维度

  公共价值理论 公共服务、服务效果、公民信任、服务的有效性

  专家意见 服务内容维、服务方法维、动态能力维

  技术接受模型 信息咨询、政务服务、沟通反馈、网站应用情况

  2.3 基于成本效益角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价

  基于成本效益对电子政务进行评价是指通过对政府应用电子政务所投入的成本和所获得的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来检验电子政务的实施效果。对于电子政务成本效益的评价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投资、更好地监督政府行为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是政府自身和社会公众的需要[15]。

  对电子政务成本效益指标的选择,则要注重政府在电子政务上的投入以及由这些投入所得到的收益。陈岚[16]从平衡计分卡理论出发,从客户、财务、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4个方面选择了能够体现电子政务收益的指标。另有学者根据专家意见选取评价指标,张新香[17]从绩效评价的本质出发,选择系统成本、效益以及系统本身的性能质量三个维度作为评价指标;江超等[18]从电子政务绩效的关键域及核心评价指标出发,选择了基础建设、保障建设、人力资源建设、投资绩效和应用效果作为评价指标。具体指标选择如表3所示:

  表3 电子政务成本效益评价指标

  选取方法 评价指标

  平衡计分卡理论 客户、财务、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

  专家意见 系统成本、效益、系统本身的性能质量

  基础建设、保障建设、人力资源建设、投资绩效、应用效果 2.4 指标选取方法的评述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基于经典理论的指标选取方法,如技术接受模型理论、顾客满意度理论、客户关系管理理论、公共价值理论以及平衡计分卡理论等;另一类是根据领域专家的意见进行选择。下面将从全面性、科学性、客观性和实用性[19]4个方面对两类评价方法进行评述。

  2.4.1 全面性

  由于经典的理论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因此基于经典理论所选取的评价指标具有较高的全面性,能够较为完整的覆盖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的各个方面;而专家意见可能存在主观性和零散性,基于领域专家意见的指标选取方法在全面性方面会存在一定的不足。

  2.4.2 科学性

  由于经典理论是经过多年研究与实践验证的、成熟、客观的理论,因此,基于经典理论的指标选取方法更具科学性。而基于领域专家意见的指标选取方法所涵盖的专家主观因素较多,其科学性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4.3客观性

  就客观性原则来说,基于经典理论的评价方法由于不包含领域专家的意见,基本上排除了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客观性方面要明显优于基于专家意见所选取的指标。

  2.4.4实用性

  指标选取方法的`实用性主要表现为复杂度,基于经典理论的指标选取方法的复杂之处在于如何将经典理论科学地同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相结合,而基于领域专家意见的指标选取方法的复杂之处在于如何将众多专家的意见有效地整合,形成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以上分析,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价进行的过程中,如评价客体具有较强的特殊性,而评价主体拥有较为专业的评价专家,可以采用基于领域专家意见的指标选择方法;对于客观性要求较高的评价客体或评价角度,采用基于经典理论的指标选取方法更为合适。

  3.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是指在构建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的模型中所采用的构建方法,是整个电子政务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支撑。根据评价方法中是否加入评价者的主观因素,评价方法可以分为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

  3.1主观评价法

  主观评价法的主要特点在于在进行绩效评价模型构建的过程中加入了专家的主观因素,通过专家的先验知识对评价模型中的评价指标赋权重。层次分析法是根据指标的层次结构,按照下一层指标相对于上一层指标的重要程度分配权重,张向宏[20]、张亚明[21]、庄成桂[22]、杨兴凯[23]等学者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模型。费军、余丽华[19]、张新香[17]等指出了层次分析法的不足,进而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模型;梁丽芝、白文静[24]用专家自信度对层次分析法进行了修正。除层次分析法外,王芳等[25]应用德尔菲法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指标赋权重;朱红灿、陈能华[26]、唐美丽等[27]应用粗糙集方法构建了基于电子政务服务能力的评价模型;何海波等[28]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基于电子政务成本效益的评价模型。

  3.2客观评价法

  客观评价法主要依赖数学模型和数学方法,在应用中不受评价者主观意向的影响,是更为科学的评价方法。在客观评价法中,数据包络分析法是应用较为广泛的评价方法,如李虹来[29]应用只有输出的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政府电子政务的投入产出进行了评价;陈岚[16]结合因子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了电子政务成本效益评价模型;Luna[30]、王立华等[31]同样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了电子政务成本效益评价模型。由此可以看出,数据包络分析在对电子政务成本效益的评价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外,焦微玲[32]应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电子政务公众满意度评价模型;刘燕[33]分别将结构方程建模(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同广义最大熵(Generalized Maximum Entropy,GME)和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s,NN)相结合,构建了基于GME-SEM方法的公众满意度评价模型和基于NN-SEM方法的公众满意度评价模型;刘燕,陈英武[9]应用(Neural Networks Partial Least Square,NNPLS)方法构建了电子政务公众满意度模型;江超、冯向前[34]应用熵权(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法为基于成本效益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模型中的评价指标赋权;何彦彬、白庆华[34]应用条件价值评估法构建了电子政务成本效益评价体系。

  3.3评价方法评述

  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的评价方法众多,而各评价方法的特点与适用性具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价中应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以保证绩效评价的有效性。

  3.3.1 可靠性

  基于主观评价法建立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模型由于加入了专家的意见,在评价模型的构建过程中容易受到专家主观因素的影响,在可靠性方面具有一定的限制。相比之下,客观评价法排除了专家主观因素的影响,在可靠性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对于绩效评价中涉及较多客观数据的评价,如基于成本效益角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价较为适用。

  3.3.2 复杂度

  主观评价法主要基于专家的建议,因此无论在指标权重赋予还是数据处理方面,理解难度、操作复杂度和计算量都比较小;而对于客观评价法,由于涉及到复杂的数学模型和数学方法,不利于评价主体的理解和操作,而且需要大量的计算工作,通常需要借助专业的软件加以辅助,实现难度较大。

  3.3.3数据收集

  在模型构建的过程中,主观评价法所要做的数据收集方面的工作在于专家调研,即通过采访专家的意见来构建评价模型,操作相对较为容易;应用客观评价法进行模型构建的过程中,由于涉及到数学模型的建立,因此需要以大量的基础数据为依托,在数据收集方面的工作量较大。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对于较为依赖专家先验知识的评价角度,如公众满意度角度、政府服务能力角度,应用主观评价法更为合适,而对于客观程度要求较高和对专家依赖程度较低的评价角度,如基于成本效益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价,则应选择客观评价法。

  4.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的研究方向

  国内外学者对于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的研究已经取得的一定的成绩,从某些评价角度已经建立了较为科学的评价模型,并通过实证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可用性,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就目前的研究来看,仍有些许不足,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完善。

  4.1拓展评价角度

  就绩效评价的角度来说,目前国内外对于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众满意度、政府服务能力以及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本效益三个方面,对于电子政务外部绩效的评价要明显多于对电子政务内部绩效的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的广泛性,进而影响了评价的效果。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扩展评价角度,在兼顾电子政务外部服务绩效评估研究的同时,将评价角度扩展到电子政务内部的绩效评估,完善整个评估体系。

  4.2统一评价体系

  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学者们对于电子政务绩效的整体构成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研究各有偏重,使得应用不同评价方法所得到的评价结果也各有侧重,造成了评价结果无法进行对比的问题,给电子政务绩效评价带来了一定的难题。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逐步提高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的认识,从整体上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研究,建立一套统一的覆盖面广、适应性强且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价奠定完整的理论基础。

  4.3完善验证方法

  对于绩效评价模型合理性的验证,国内外学者大多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政府电子政务的绩效进行评价,验证所构建绩效评价模型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评价者的主观性,不利于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在今后的研究中,应着重建立科学的计量模型,对各指标进行相关度分析和效果回归分析,进而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模型进行验证,使模型更为科学、合理。

  4.4增强评价指导

  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的目的在于通过绩效评价,发现政府在实施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有针对性的改进,完善政府电子政务,强化政府实施电子政务的效果。目前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着重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的模型进行了研究,并对部分政府电子政务的绩效进行了评价,而对于得出评价结果以后所要进行的合理改进并没有提出理论性的指导,从而影响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目标的实现。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针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的结果以及表现不足的指标,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进而增强电子政务绩效评价实施的意义,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的作用。

  此外,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评价模型的构建上,而评价模型只是电子政务绩效评价体系的一部分,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评价体系还应包括电子政务评价机制,即评价主体、评价规模、评价客体以及评价方式等,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仍不够完善,是今后需要加强的一个方面。

  结语

  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研究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工作,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电子政务项目的不断扩大,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研究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得电子政务绩效评价工作更加有效、评价体系更加完善,是亟待探索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相关专家学者在评价角度的拓展、评价体系的统一、验证方法的完善、评价指导的加强以及评价机制的构建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研究。

关于电子政务的论文11

  1、文献回顾

  1.1国内相关研究

  1.1.1针对电子政务实验教学意义、必要性及原则的研究部分学者通过分析目前电子政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目的、意义以及重要性进行理论探讨。例如:王元珑(20xx年)从电子政务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实验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安翔(20xx年)则在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目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开展实验教学的具体途径和措施。田钦(20xx年)首次谈到了电子政务实验课程体系,并说明了建立高校电子政务实验课程体系的应该遵循的原则、建设思路,但对于其体系的具体内容没有进一步研究。张战勇(20xx年)从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内涵的角度,指出了创建电子政务实验室的目的及应注意的几个特殊问题,并分析了目前电子政务实验室所应面对的任务。卜质琼(20xx年)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在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教学等方面探讨了创新教育在电子政务学教学中的实施。总的说来,这部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原则性和建设思路上,并没有明确提出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体系的具体内容。

  1.1.2论述具体学校的电子政务实验教学还有部分学者主要针对自己学校开设的电子政务实验课程进行了简单论述,比如: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高燕妮(20xx年)就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学模式,讲述了公共管理实践教学实验课程的“融合”设置、实验内容的“模块”建设、“模拟体验式”的实验教学方法。刘劲宇(20xx年)则介绍了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电子政务实验室具体的建设情况,阐述了目前存在的困境和对策。徐越倩(20xx年)则以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电子政务实验课程为实例,从教学硬件与软件、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和教学时量四个方面对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情况进行了阐释。这些研究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其研究结果更多的是结合了某一具体的软件厂商的软件来设计教学内容,没有相关的教育学理论的支持,因此不具有广泛意义上的推广性。

  1.2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对此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相关的研究相对较少,基本可以分为两类:

  1.2.1从技术角来阐述电子政务实验模拟教学主要从技术的角度来进行电子政务的教学模拟,如:Janssen(20xx年)针对电子政务中政府流程重组、职能、职责,在实验室来使用新的IT技术进行角色模拟。而从教学角度针对本科生教学则没有相应的研究。KlievinkB(20xx年)则从模拟游戏的角度来研究和评估提供公共服务,发现基于技术的游戏有利于问题导向的学习和参与者改善公共服务提供的合作。

  1.2.2以项目促研究、以项目促教学国外对于电子政务实验的研究,较多是研究“以项目促研究、以项目促教学”的方式。其实验室教学主要集中于某一个具体的政府管理创新项目。如: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的政府信息技术中心(centerfortechnologyingovernment,CGT)承担了不少政府管理创新的相关课题,以课题促进教学和研究。其教学模式不局限在某一个具体的实验室进行电子政务实际操作的模拟。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为他们更加注重与实践的结合,能够直接带来社会效益,同时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基于以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分析,本文认为,应该在相关理论基础上构建一个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体系,并在其具体内容设置上借鉴国外的方式,使电子政务实验教学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可以解决目前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和实践脱离的现象。

  2、基于PBL理论的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教学体系的设计一定要“以问题为导向”。与传统教学理论相比,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PBL)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并将学习与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问题中;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1电子政务实验相关的问题体系

  (1)公共服务。电子政务中最主要也是遇到问题最多的,可能就是政府部门对公众服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由于服务对象的千差万别,其需求也各有差异,导致政府部门公共服务的提供也面临不同的需求。公共服务中问题的解决需要依据新公共管理中的相关理论作为支撑。

  (2)部门协作。主要指政府部门之间协作、共享信息以及联合办公中遇到的问题。这部分内容涉及部门内部办公的常规性问题,需要学生了解一些具体操作性的内容。部门协调中问题的解决需要依据组织理论作为支撑。

  (3)政府决策。这部分内容主要针对可能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应急事件以及长远规划等问题。比如:传染病暴发、突发的自然灾害等。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政府决策中问题的解决需要决策理论作为支撑。

  2.2基于问题的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体系设计

  (1)基础性实验课程。实验问题来源主要是部门协作中遇到的问题。这部分实验将按照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政府不同部门间业务流程进行设计,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及角色扮演,使学生以各种不同的角色进行电子政务模拟系统的实际操作,主要目的是加深对课程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理解。实验主要内容包括:“档案管理”“政府办公系统”“公文传输平台”以及“国有资产管理”等。

  (2)设计性实验课程。实验问题主要源自政府对公众服务以及政府决策。这部分实验设计将按照理想的政府机构的结构和政府运行方式,建立模拟的一体化电子政务体系等。将最成熟的电子政务理念、技术、方法集成到一起,力求使学生通过这个环境深入理解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产生的影响。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政府门户网站如何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政府如何应对突发的自然灾害,其流程如何?如何做出相关的决策此外,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定位不仅要体现当前政府的业务运作模式,更要走在政府创新与技术发展的前沿,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内容还应该考虑未来政府在进行国家治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基础性实验中可以增加电子监察系统,设计性实验中增加电子选举系统、智能决策系统等。在两大类实验中,所有的实验均应该设计成角色模拟的,由一组或几组学生共同完成。其中设计型实验是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重点,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能大大提高学生利用多种资源进行思考问题的能力。

  3、结束语

  为了加强学生对于电子政务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必须有效地开展电子政务实验教学。而实验课程体系应该是“问题导向”的,基于电子政务实验教学问题的三个不同来源,可以将实验课程设置为基础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同时考虑到目前和未来的政府业务流程。这种课程体系的设置思路能够解决目前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也能摆脱电子政务实验被软件厂商牵着鼻子走的局面,使学生真正做到的学以致用。

关于电子政务的论文12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也越来越多得应用到了我们的日常工作当中,简单地说电子政务就是政务工作的电子化。是指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的办公业务的政务工作中,或者应用到公共管理和服务的政务工作中。电子政务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公共关系管理的成效,在社会公共服务中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办公和管理可以有效提升管理的成效。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化的迅猛发展,电子政务对各个领域都带来了冲击和影响。电子政务利用先进的技术优势来提高各个领域的管理效率已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公共事业管理实现电子政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电子政务的优势

  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政府服务也有新的要求,例如希望以自己选择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与政府打交道,这是各国政府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电子政务是基于时代的发展发展而来,也是现代政务的主流发展趋势,顾名思义,电子商务就是利用网络实现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交流,并为人民大众办理高效、优质的服务。电子政务中的顾客关系管理模式发生了质的转变,实践证实,电子政务有以下优势:

  (1)电子政务在政府结构的设置和政府工作流程上起到了有效的优化作用,使得各部门之间的交叉、审批功能结合地更加紧密

  (2)电子政务使得政府工作的运作更加透明,避免了人为的黑箱操作,遏制了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同时公众的参与也加大了对政府的监督力度。

  (3)电子政务有效实现了资源共享,使得政府信息资源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应用。电子政务为政府信息提供了共享交流的平台,使得资源得到了统筹管理,有效避免了资源的闲置和重复建设,节省了工作成本。也有利于资源的传播和存储,为我们的政务工作带来更多的便捷性。

  (4)电子政务有效提高了政府的监督力度。电子政务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利用网络快速地、大规模的提取数据,对数据进行综合性分析,从而实现了跨区域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及时处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监管者的核对、监管能力。

  (5)电子政务大大加强了政府的服务功能。电子政务有效促进了政府由管理控制职能向宏观指导的转变,推动了传统的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6)电子政务有效降低了管理陈本,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网上办公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节省了异地交通、食宿的成本,有效帮助政府部门节约开支。同时,政府通过网络与公众直接交流,及时搜集公众意见,可以提高政府的反馈速度。

  二、电子化服务的主要手段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的技术手段为电子政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网站服务

  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计算机已成为大众家庭获取各种网络服务的主要途径。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借助Internet网成立各种服务网站,通过这种方式,公众可以及时了解到政府政策的变动,关注政府发布的新闻资料。政府也可以调查公众实际生活中的困难和需求,增进了政府和公众的交流程度,打破了政府和公众交流的空间限制,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2)电子邮件(E-Mail)服务

  电子邮件是一种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换的方式,它最突出的有点就是通信快捷、方便,价格低廉。而且与传统的信件相比,电子邮件增加了对视频和声音的传播功能。这些特点都使得电子邮件迅速发展起来。

  三、电子政务模式下公共关系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电子政务是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对于政府办公和管理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好处,它的运行特点也改变了传统的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但是电子政务模式下的公共管理也存在着诸多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提升了公共关系管理效率

  公共关系管理要想与公众之间沟通信息,必须借助大众媒体和公众传播方式来沟通和交流,利用网络媒体播放丰富多彩的内容。“网络空间”的兴起,使人们之间沟通实现了零距离、零时差互动能真实体验。随着电子政务的推广,信息技术和网络优势将会呈现高效、互动、参与和低成本的特点。

  (2)公共关系管理的复杂化和多样化

  电子政务模式下的公共关系管理活动,开辟了一条参与公共关系管理的新途径,而且具有传统公共管理不具备的'特征,体现了公共关系管理复杂性、困难性。

  (3)透明回应型政府开始显现出来

  民主和效率一直是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中对公共管理活动中的必然要求。实现民主就是要实现,变政府控制为“受众控制”,以利于公众对公共权力的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公众能通过政府公开政务信息,了解各部门机构工作状况及进展,也可留言进行评价和提出意见。电子政务的发展拓宽了政务公开的途径和范围。使公众对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过程有了清醒的认识。高速、高效的网络也决定了电子政务时代的政府必然会成为透明政府、回应型政府。

  (4)革新了传统的政务形式

  电子政务的发展目的就是为了改革传统公共管理模式,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虽然电子政务已经在多个地区得到实施,但是其成效依然不容理想。电子政务的实施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高度普及的网络技术、人们成熟的心理机制等。从本质而言,电子政务无疑有效促进了公共管理活动的发展,成为了公共管理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实践显示,就我国的情况来看,电子政务的发展会还是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举例来说,在经济水平发展滞后的农村与偏远地区,电子政务的实施还任重道远,且现实与虚拟心理因素的反差也让人们对电子政务的时效性产生怀疑,因此在这一阶段,还需要重点解决上述问题。

  四、结语

  总之,电子政务发展的过程,将原先的公共管理与时下流行的信息模式紧密结合在一起。时代在发展,电子政务的发展也需要人们不断摸索和改良,最终打造出一个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公共管理形态,构建一个服务型的管理社会。

关于电子政务的论文13

  1、电子政务的项目外包

  电子政务是1个无比专业的领域,1个政府部门不管从职能仍是体制上,都不可能单独培育1个队伍来进行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以及保护。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说,电子政务是1项面向社会、造福社会的系统工程,是1种公共责任,理应动员全社会气力来共同完成。近几10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层见叠出,而大部份政府部门又缺少精晓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员以及信息系统建设的实践经验,有些时候显患上莫衷一是。跟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刻展开,系统建设范围更大、规模更广、技术更新,对于工作人员的请求也从仅请求技术违景向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材过渡,相应的政府部门更显患上难以判断以及选择,造成为了良多问题。

  电子政务建设应充沛施展市场作用,既实现政府管理水平的逾越式发展,又带动产业,施展市场对于资源的高效配置作用。鼎力推广市场化,实现不同角色的精肯定位:出资方角色应通过招标肯定,赋与特许经营或者优惠政策;系统集成方、运行保护方、监理方3个角色应通过公然招投标介入系统建设;政府是制订标准、支付运行保护费或者使用费的使用方角色、进行监管的监管方角色。政府部门最佳不承当出资以及建设运维等角色,为了有效制衡,出资人以及系统承建者最佳是不同主体。

  履行整体兼顾负责制,对于包含电子政务在内的重大信息化利用工程,在招标的基础上,按市场机制承包给企业来建设、运营,政府负责支付运营保护费用,其他费用在资源、政策外包基础上支撑企业自筹。这1做法有益于政府集中精力做好计划、提出需求,加强政策贯彻,统1宏观管理、监控以及服务;防止树立庞大的专业队伍;把技术工作交给专业化公司,把政府从具体的技术工作中摆脱出来,使其集中于城市的管理以及服务,也有益于资源同享,降低本钱,这类方式就是外包。

  该模式的优势在于:政府部门既节省了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又可在瞬间万变的信息技术发展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而企业也能够从项目承建以及保护中患上到相应的回报,这样构成了共赢的局面,使电子政务建设进入1种可延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中。

  2、信息孤岛

  目前,在我国多数之处,政府的委、办、局等机构都有自己的内部办公系统。但因为没有统1的战略计划,办公系统的建设时间不同[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建设厂商不同,采取的技术装备不同,相互之间使用着不同的数据库格式,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的利用软件以及用户界面。致使这类局面的缘由是:国内不少政府机关认为将政府事务搬到互联网上去就是电子政务。这个观念错在把信息化这1电子政务的手腕当做了目的。受此过错观念驱使,不少政府机关提供的电子化对于外服务完整依照传统的各部门行政职能划分以及传统的工作流程进行,只是将信息传递的方式由传统方式变为了电子方式。例如,对于于1个开餐馆的申请,申请者需要知道工商、税务、卫生、城管等各部门对于此的审批以及管理权限,随后依照传统的办事程序到各部门的网站递交申请,患上到审批结果后再到另外一网站重复一样的工作。这类不贴近用户需求,完整依照过去行政划分以及工作流程建设的电子政务是僵化的电子政务。这样的电子政务给用户带来的效益是及其有限的,迷失了方向电子政务的真实目的.应当是完整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打破政府机关行政划分,从新组织工作流程,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1站式的政府服务。一样是对于于开餐馆的申请,在真实的电子政务环境的证明材料齐全,然后在后端自动联接上述各部门办好各种手续,最后通知申请者全体手续已经经办理终了。即所有政府官僚体制被屏蔽,用户只需在某1点提出请求,并在同1点患上到结果。

  3、政府信息资源公然

  提起我国的信息化水平,人们往往会想到在世界上均列第2位的电脑总量以及网民总数。但是,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日前发布的《二00三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讲演》显示,我国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其实不让人乐观。

  到二00二年底,全世界网上信息资源总量为一三0亿个网页,我国网上信息资源的增长速度尽管很快,但在全世界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只有大约二.四%,这从1个方面反应了目前我国信息化水平在全世界的位置。

  由于缺少信息资源,电脑对于不少人而言远远没有施展应有的“倍增器”作用,充其量只是个看点网上新闻的“阅读器”或者“游戏机”。可以说,信息资源开发应用的滞后已经影响到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质量。

  在每一1个国家,政府是信息资源的最大具有者。1些学者认为,政府掌握的信息乃至到达全社会信息总量的八0%。我国信息资源开发滞后,很大1个因素是直接或者间接掌握

  在政府部门手中的信息资源没有及时公然,使患上“宝藏”闲置在档案馆、资料室中,有的乃至从入档之日起就躺在麻袋中“睡大觉”。

  我国国家信息化体系有六大要素,分别是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以及产业、信息化人材队伍、信息化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目前,其他五大要素的工作已经初见成效,而鼎力推动信息资源开发应用正当其时。

  二00二年八月,《政府信息公然条例专家建议稿》发布,并征求各方意见。这部条例的出台,将为政府信息公然扫清障碍。相信跟着该条例的正式颁行,掌握在政府手中的信息“宝藏”将会逐渐数字化,并放到网上供全社会同享,其价值将不亚于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

  二00四年八月,在第3届中国电子政务技术与利用大会期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流露,为推进信息化特别电子政务建设的健康发展,国家有关部门近期将出台信息资源开发应用指点意见。其中,信息资源分为政府性信息资源、公益性信息资源以及商业性信息资源;对于于政府性信息资源而言,推动信息资源开发应用主要是推进信息公然以及跨部门的信息同享。(有改动!)

关于电子政务的论文14

  立体网络肃清电子政务障碍

  一.甚么是人道化的立体网络?

  在回答甚么是人道化的立体网络以前,咱们首先看看甚么是立体网络。在目前传统的计算机网络建设中,咱们首先要建设IP数据网络,实现文件的网上传输,收发邮件及网上阅读等功能,这可以比喻为1维网络。伴同全世界Internet使用的普及,人们的工作糊口愈来愈离不开网络,所以人们将语音载入网络实现数据语音相融会的网络发展2维阶段。数据语音的融会大大利便了人们的网上交换,节省传统话音的开支及网络的运营费用。每一1次新技术的引入,1方面,带给人类新的变化,带来社会的进步。另外一方面,伴同人类对于新技术的采取及熟识,反过来又对于新技术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请求。网络技术的发展印证了这个道理。当网络用户熟识数据以及语音相融会的网络时,人道的简洁与直观对于网络提出了实时可视互动的请求,将现代网络的'发展推到了3维的网络发展空间即:数据、语音、实时动态可视,实现人道化的立体网络。

  二.人道化的立体网络怎么肃清电子政务的障碍?

  大家都知道,电子政务的胜利与否取绝决于政务利用的胜利使用。那末如何才能使电子政务的利用胜利进行呢?从技术的角度斟酌,当使用政务利用的用户遇到政务问题或者技术问题时,他们可以通过语音网络的政务专家系统,政务利用软件的专家系统进行电话沟通,解决政务利用中的疑问问题。对于于通过网络、通过电话不能够解决的问题,可以采取网络实时可视互动的人道化网络平台,与政务专家、政务利用软件专家实现远程零距离的“面对于面”的沟通,而且也能够将用户电脑的屏幕推送到“专家的眼前”,解决在政务网络利用中遇到的“数字鸿沟”问题,推进电子政务利用的顺利使用,获得电子政务的胜利。

  甚么样的网络有助于电子政务的胜利

  通过上面的介绍咱们看到,3维立体人道化的网络有助于电子政务的胜利。下面咱们比较详细地介绍1下怎么建设立体人道化的网络:

  咱们以电子政务外网为例:

  尽人皆知政务网络的胜利症结在于政务业务,所以,政府工作人员的主要精力以及工作重点将放在政务利用上,放在为企业以及百姓的服务方面。所以,请求网络平台简单、可靠、高速、不乱、具有强大的扩大能力,在这方面咱们采取北电的Passport八六003层路由交流机为中心,采取Baystack五五一0或者Baystack四二02层以太网交流机作为边沿,实现大楼或者园区网络的建设。对于于远程分支机构咱们可以采取Contivity一一00/六00通过ADSL等路线与中心的Contivity 二七00/五000相连接,实现远程网络的连接。

  在上面树立了1维数据网络以后,为了解决用户利用的问题,可以依据政府利用数据库的情况树立相应的呼唤中心政务利用专家系统,便可以采取北电的BCM产品树立小型的政务利用语音呼唤中心平台,然后将政务利用的专家系统与呼唤中心相结合,实现用户遇到问题时,通过电话实现专家对于问题的自动指点。或者者采取Succession一000/一000M或者M一为网络范围较大型的政府树立相应的语音呼唤中心平台。对于于2维网络平台,BCM/Succession一000/一000M和M一/ITG支撑的网络电话为政府以及企业带来网络通话费用的节省以及网络运营本钱的节省。

  如果但愿到达实时可视,实现远程零距离的“面对于面”的沟通效果,咱们可以在政府的中心机房安装北电MCS五一00(多媒体通讯服务器平台),该平台采取服务器以及用户端(Client/Server)的结构在IP网络上支撑动态可视、实时语音以及IP的传输等功能,为电子政务构树立体人道化的网络平台。此外,MCS五一00产品也能够做为中间件与电子政务的利用相结合,在相干的利用中添加“可视匡助”的按键,实现远程“零距离”的动态可视、可据说、可进行页面推送、文件传送的立体网络平台,解决电子政务利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文秘站:解除数字鸿沟的障碍。

关于电子政务的论文15

  1电子政务系统规划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问题的确立,即政府对全球信息化建立目标的确立、资源策划问题的确立和发展实施战略问题的确立。政府在分析自身状况和社会状况的同时,还应该结合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确保电子政务系统可以与政府各个部门顺利的沟通和交流。在电子政务系统规划之前,必须要做相关的调查和研究。第一调查研究国家相关信息化政策,明白电子政务主导的中心思想,了解国家有关电子政务发展的策划方案,掌握国家某些电子政务示范单位的信息。向他们学习丰富的经验,为将来规划电子政务系统做准备。

  第二,把调查好的结果作为依据,开始制定实施策略,把好基础关。制定实施方案必须要考虑到信息技术、信息应用以及各个机制等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我国为了更快速的实行网络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推出了电子政务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的中心环节在于电子政务系统的策划、制作和管理。本文就针对于电子政务系统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并且提出了应对每个环节的主要方法和建议。摘要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本着统一策划、统一达标、统筹合作的原则,把各要素之间的层次缕清、突出中心、有条理的实施方案。依据各地方现实中的调查结果,设计出实施方案,并作出统筹计划。

  第三,聘请专家组来验证结果。政府部门可以聘请有关信息技术的专家或者有关的资深人士组成专家组,对结果进行充分的论证,保障最终规划方案是最合理、最科学、最切合实际的。

  2电子政务设计建设

  2.1应用原则电子政务系统的设立是为了政府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所以,电子政务的主要指引方向是需求。在实践活动中,广泛的应用电子政务系统,就越能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应用的过程是优化电子政务系统最佳的方案,也是设计电子政务的基本前提。我们必须坚持应用的原则,落实相关部门管理、使用以及问题反馈等综合业务与职能。

  2.2发展方向每个国家和地区在面临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现代化的同时,都会决定建立电子政务系统。从宏观角度来说,电子政务的规划建设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具有指引未来政治发展方向的作用;从微观角度来说,电子政务的规划建设关系着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

  2.3效益原则目前国内和国际上都开启了电子政务评价系统,评价系统中最重要的三大指标就是关于电子政务的建立、运行以及成本费用,关于电子政务带来的经济成效和社会利益,社会大众对电子政务服务的满意度。电子政务是不是建立的成功,主要看电子政务的效益,电子政务的社会经济效益好,证明受到广大公众的认可。所以在建设电子政务的同时,应该把效益作为基本原则,把最大化实现电子政务系统价值作为终极目标。

  2.4规划、实施、监理相结合原则电子政务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任务,并且具有一定的战略性。电子政务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电子政务系统的建立和维护。所以,我们必须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好、监管好、运行好,保证电子政务系统迅速的持续下去。电子政务最基本的工作就是规划,规划好才能指引电子政务向快速的发展方向前进,才能具体的实施规划战略,电子政务的建立是否成功,直接由实施过程中的质量决定着。建立了电子政务系统,需要顺利的实施和长期的维护,那么,具体如何使之持续发展下去呢?据研究证明,电子政务具有可行性,其可行性不但包括系统本身具有可行性,而且包括业务也具有可行性,两者是相互依赖相互生存的。电子政务的管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赋予系统生命力、促使健康快速发展、完成基本功能。很多因素都决定了电子政务未来的发展状况。稳健的组织,系统需要人来操作管理,需要更多的人组织成团队来进行管理;建立激励的制度,通常情况下,采取激励的措施可以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运转的更好,可是在政府部门工作中,有时候付出加倍的努力也换不来成果,这样直接打消了政府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热忱度,因此,政府管理部门必须要建立激励机制,带动工作人员积极性,保障电子政务工作顺利的实施。

  3结束语

  目前,电子政务管理中面临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人员管理问题。把各个方面的用户、参与者都团结起来,多一个人多一份力,大家拧成一股绳积极的迅速发展电子政务系统。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信息化发展的当代,各个国家的政府积极的构建电子政务系统是必然的趋势。而且,电子政务不仅可以让政府更快捷的为人民服务,同时也是对信息资源的调节和整理。构建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大家组合成一个大家庭各抒己见,充分发挥自己的意见和才能,为构建良好的电子政务系统共同努力,使电子政务系统能更好的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社会。

【电子政务的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电子政务的论文07-20

关于电子政务的论文07-21

关于电子政务的论文13篇[经典]07-21

关于教育论文的论文11-06

关于教育论文的论文8篇11-06

论文写作中的公文和论文的区别03-31

英语的论文12-28

论文摘要与论文提纲怎么写10-12

论文的规范格式06-21

论文开题报告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