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市常见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3-10-17 13:15:25 春鹏 地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北流市常见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措施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措施是指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方式、方案、途径,可以分为非常措施、应变措施、预防措施、强制措施、安全措施。什么样的措施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流市常见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欢迎大家分享。

  北流市常见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

  摘要: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北流市近年来地质灾害发生比较频繁,各镇不同程度受到灾害威胁,灾情较为严重,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本文分析了北流市地质灾害现状,并对本市常见的几种地质灾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地质 灾害 防治 措施

  1、北流市地质灾害现状

  北流市近年来地质灾害发生比较频繁,各镇不同程度受到灾害威胁,灾情较为严重,灾害经济损失较大。如西埌镇西冲村大竹根泥石流(BL-049),造成死亡14人,毁房40间,直接经济损失27万元;塘岸镇金城村红日岩崩塌(BL-348),造成4人死亡;新圩镇覃冲村旺庙脚滑坡(BL-035)造成5人死亡;大里镇冠塘村佛子冲滑坡(BL-029)造成4人死亡,毁房30间,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大里镇林垌村斗田肚滑坡(BL-026)造成3人死亡,毁房15间,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民乐镇石垌村文魁田滑坡(BL-062)造成5人死亡,3人受伤,毁房30间,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民乐镇萝村村黄岭山滑坡(BL-055)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毁房30间,毁田30亩,迫迁6户,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六麻镇六美村根竹滑坡(BL-209)造成3人死亡,毁房8间,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

  2、北流市常见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

  据调查统计结果,北流市地质灾害主要以人为引发地质灾害为主,灾害种类有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2.1 滑坡

  2.1.1 滑坡影响因素 滑坡形成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①人类工程活动: 人类工程活动对滑坡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建房削坡:北流市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市,山地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85%,因此广大农村农民建房多于坡脚挖坡修建,一般形成高5~20m,坡度将近直立的边坡,使边坡上土体处于临空状,在降雨作用下极易产生滑坡。前述滑坡多与该活动有关。b修筑公路:在修筑公路过程中,普遍高角度切坡,形成高边坡,导致边坡岩体结构受到破坏,岩体裸露,加速岩石风化,岩石力学强度体降低,加上坡体临空,支挡、护坡措施失当,边坡失稳。如北流市至容县一级公路滑坡。

  可见,人为工程活动强度与滑坡形成关系密切,是滑坡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②降雨: 北流市降水充沛,降雨量集中在5~8月份,根据调查统计,滑坡大多在丰水期时发生,其中7~8月滑坡发生的频率最高,发生滑坡159处,占滑坡总数的91.9%。而降雨量少的1、2、3、4、9、10、11、12月份,滑坡极少发生,有的月份甚至没有发生。滑坡数量与多年月平均降雨量、时间关系见图1-1。

  2.1.2 滑坡防治措施 滑坡的防治要贯彻“及早发现,预防为主;查明情况,综合治理;力求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结合边坡失稳的因素和滑坡形成的内外部条件,治理滑坡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着手:

  ①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 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具体做法有: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或挂钢筋网喷混凝土。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加以选择。常用的方法有:a水平钻孔疏干;b垂直孔排水;c竖井抽水;d隧洞疏干;e支撑盲沟。

  ②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 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

  常用的措施有:a削坡减载;用降低坡高或放缓坡角来改善边坡的稳定性。削坡设计应尽量削减不稳定岩土体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体不应削减。此法并不总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要在施工前作经济技术比较。b边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修筑挡土墙、护墙等支挡不稳定岩体;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预应力锚杆或锚索,适用于加固有裂隙或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体或土体的强度;SNS边坡柔性防护技术等。

  2.2 泥石流

  2.2.1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丰富的固体物源、充足的水源和有利的地形,因此,泥石流的形成受地形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气象条件的控制。

  ①地形条件 泥石流形成区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个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势陡峻,沟床纵坡大,地形上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堆积区的地形较平坦开阔,利于碎屑物质的堆积。

  ②地质条件a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复杂,断层褶皱发育,造成岩石破碎,岩石风化强烈,为泥石流提供了物质条件。b地层岩性:地层是泥石流松散固体物质的物源。区内花岗岩表层风化强烈,上部第四系残坡积层松散,遇水极易崩解,产生滑坡、崩塌,为区内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如大竹根泥石流。

  ③水文气象条件 水是泥石流的组成部分,又是搬运介质的基本动力。泥石流的形成与短时间内突然性的大量流水密切相关。同时降水入渗软化岩土体,引发岩土体的滑坡、崩塌。

  2.2.2 泥石流防治措施 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滑坡泥石流发生的规律和活动强度,全面规划,采取远近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等方式,进行综合防治。近期目标是:严禁乱砍滥伐、乱采乱挖、乱堆乱倒等不良行为;远期目标是:对从事地面和地下资源开发的单位和个人,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认真落实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尽量减少植被破坏,减少人为水土流失。

  2.3 岩溶地面塌陷

  2.3.1 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 岩溶洞隙的存在,一定厚度的覆盖层和地下水活动是塌陷形成的必要条件。多种外界动力因素的作用,影响着土洞的产生、发育和塌坑的形成。

  ①必要条件

  a 岩溶 岩溶洞隙是岩溶塌陷赖以产生的基础,它为塌陷产生提供了物质运移空间。质纯灰岩岩组易被溶蚀,在浅层部位可形成连通性好的洞隙网络系统。在不纯灰岩和白云岩岩组的局部地段,由于构造影响和地下水迳流条件较好,岩体洞隙也很发育,亦可形成塌陷。

  b 松散履盖土层 调查区的第四系土层具有一个特点:厚度小、松散、欠固结、孔隙度大、强度低、含砂量大、易崩解,因此其抗潜蚀、抗崩解、抗塌能力弱。

  c 地下水活动 地下水活动是形成岩溶地面塌陷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又十分活跃的因素,能产生多方面的作用和效应:

  A 改变土的容重,增加土层的有效重量,改变土的塑性状态和力学强度。

  B 水位下降可发生渗流潜蚀作用。

  C 水位急降引起洞隙中负压力产生吸蚀作用,带走洞隙充填物,加速土洞垌壁土体的剥蚀和崩解,同时加强渗流潜蚀,作用在土洞顶板,成为附加致塌力。

  ②动力因素

  a 降雨 其效应为使土层增重和降低土体强度。

  b 抽汲地下水 其效应主要是产生渗流潜蚀,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频繁波动,造成地下溶洞中的充填物被淘空,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对岩溶空腔上的土层产生反吸作用,诱发地面塌陷。

  ③荷载与振动 荷载与振动使地面变形,土洞顶板变形下陷诱发地面塌陷。

  2.3.2 岩溶地面塌陷防治措施 岩溶塌陷的防治措施包括控水措施、工程加固措施和非工程性的防治措施。

  ①控水措施

  a 地表水防水措施:防地表水进入塌陷区,可以:清理疏通河道,加速泄流,减少渗漏;对漏水的河、库、塘铺底防漏或人工改道;严重漏水的洞穴用粘土、水泥灌注填实。

  b 地下水控水措施 根据水资源条件,规划地下水开采层位、开采强度、开采时间,合理开采地下水,加强动态监测。危险地段对岩溶通道进行局部注浆或帷幕灌浆处理。

  ②工程加固措施

  a 清除填堵法:用于相对较浅的塌坑、土洞。

  b 跨越法:用于较深大的塌坑、土洞。

  c 强夯法:用于消除土体厚度小,地形平坦的土洞;

  d 钻孔充气法:设置通风调压装置,破坏岩溶封闭条件,减小冲爆塌陷发生的机会。

  e 灌注填充法:用于埋深较深的溶洞。

  f 深基础法:用于深度较大,不易跨越的土洞,常用桩基工程。

  g 旋喷加固法:浅部用旋喷桩形成一“硬壳层”,(厚10~20m即可),其上再设筏板基础。

  ③非工程性的防治措施

  a 开展岩溶地面塌陷的风险评价。

  b 开展岩溶地面塌陷的试验研究,找出临界条件。

  c 增强防灾意识,建立防灾体系。

  3、结束语

  地质灾害会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务必重视地质灾害工作,针对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北流市常见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

  一、2023年汛期我镇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一)主要发生灾害区域预测

  根据我镇的地质特征、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地质灾害地理环境的特点以及近年对地质灾害的调查结果,结合我镇历年灾害发生情况的统计、分析,划分出我镇地质灾害易发区,又以高岭土化为常见,表层以沙岩粉砂岩及高岭土化玄武岩、花岗岩为主,地质构造复杂,主要有如下地质灾害易发区。

  1.六荣、龙安、六行、河泉、白须、六地坡等山区村是山体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易发区域。

  2.新城、印塘、勾漏村属喀斯特地形地貌,是岩石崩塌和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易发区。

  3.凉水井、大燕塘、松花、甘村等四个村,是人为诱发(过量抽取地下水)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易发区。

  4.各类建筑周边,相当一部分工程建设项目不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有的甚至是强占强建,破坏了周边地质的稳定性,人为诱发土体崩塌、滑坡的地质灾害,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

  根据前段时间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的检查及镇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的调查资料统计,我镇辖区范围内目前尚存在多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这些隐患点大多数处于不稳定状态,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

  二、地质灾害防治主要措施

  (一)各村和镇直有关单位要认真领会和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玉林市和北流市关于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预防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指示精神,以及《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主管领导负责制,确保一方平安。

  (二)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提高全民防患意识和法律意识,积极组织各村和镇直有关单位人员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区(点)进行深入详细的调查,并对其潜在地质灾害危险性作出初步的分析、判断,制定预防措施、避险和治理方案。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网络,全民参与,重防重治,完善地质灾害预测、预警、预报系统,将地质灾害排查、监测、预报工作层层落实到各村和镇直有关单位。

  (三)落实汛期值班、险情巡查、灾情速报制度。在汛期,各村和镇直有关单位应建立汛期值班制度,要派专人对辖区内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观察,及时捕捉收集发现地质灾害突发性的前兆和迹象,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必须迅速报告镇政府,同时报告镇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值班电话:

  (四)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内,从事生产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诱发地质灾害。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禁止爆破、削坡、进行工程建设以及从事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

  (五)对各类建设工程项目用地,在选址建设前应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避免地质灾害发生或减轻其发生的可能性,以免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

  (六)理顺关系,强化管理,建立健全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发动群众对地质灾害进行群防群测群治;对危险性大的地质灾害点做好监测预报和防治管理工作。

  (七)镇政府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使经济建设与防灾减灾工作协调进行,对于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地质灾害点应及时有效地开展治理工作。

  (八)实行地质灾害责任追究制度。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因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得力,不执行有关命令的,都要严肃处理;因责任不落实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重大损失的,要严格依法依规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北流市常见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相关文章:

浅析对公路工程中常见地质灾害的分析及防治05-23

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以及裂缝防治措施06-27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03-22

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与防治论文03-30

探析谈钢筋混凝土梁裂缝的防治措施06-10

樟子松容器育苗造林技术及病虫害的防治措施04-10

谈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的原因和防治措施05-30

钢筋混凝土天面裂缝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03-21

浅谈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及局限性05-23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