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论《故乡》绵长的灰色美
毕业论文
论《故乡》绵长的灰色美
张晓红
摘 要:感受《故乡》就是感受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感受鲁迅的内心世界。而《故乡》呈现给我们是1种灰冷的色调,是1种绵长的灰色美,1种忧郁的美。
关键词:灰色美 忧郁美 悠长美 沉重美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728–2462(2008)02 -0026-02
《故乡》取材于作者亲身经历的小说。鲁迅自1912年随民国教育部北迁赴京供职之后,曾于1919年底返回故乡,将全家迁居北京。他当时的生活经历、思想状况以及和童年时代的朋友——农民章运水见面的情景,在小说《故乡》中都有如实的反映。
1、深刻的主题蕴含的忧郁美
主题,是统领全文的思想,它能把作品中的全部人物都有机地串联起来,说明1个共同的问题,而《故乡》的主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来体会其中所蕴含的忧郁美。
1、“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
以“闰土”为例,少年闰土1012岁,活泼刚健,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1个银项圈,有1双红活圆实的手,动作干脆利落,在我面前也是无拘无束的,和“我”建立纯真的友情。
而中年闰土,不仅仅是外貌变了,他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他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特别是见到我竟恭敬地叫我“老爷!……”
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这样变化的原因文章里也有提及: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1个木偶人了,这是表层原因,其深层原因,和中国当时的社会苦难深重的境况有关,既受着封建主义的压迫,又受着帝国主义铁蹄的践踏,也正是因为这样,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
2、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
从闰土父子和杨2嫂身上,可以看出这样轮回的影子:
闰土:少年—→中年—→?
水生:少年“正是1个210年前的闰土”—→中年
(现在的闰土)?—→?
杨2嫂:年轻—→中年—→
[1]
【论《故乡》绵长的灰色美】相关文章:
论科学美及其美感03-18
论科学美及其美感 203-18
论科学美及科学审美作用03-18
简评“美的境域性缘发构成”美论03-06
论美剧《欲望都市》标题翻译初探03-02
灰色理论在风速预测中的应用03-07
文化美、前文化美与复合美01-06
唯光论与单子论12-11
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