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多媒体与地理教学的论文
篇一: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广泛地运用于教育领域,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并逐渐从城市学校辐射到乡村学校。多媒体技术已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在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地理教学课程整合
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及内容决定了它具有空间性、综合性及区域性的特点,研究范围宽广,研究内容复杂、抽象,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是初中生认为比较难的一门课程。而现代教育中最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形成过程等,通过情景再现或创设情境,动画演示等方法都能予以很好地解决。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它的主要优势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传统教学形式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显得单调乏味,这样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甚至有些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多媒体教学组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投影、录音、电视、VCD等媒体,“声形并茂”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把他们带入形象的世界。
学习《西双版纳》,播放一段西双版纳的旅游宣传片,学生全被其中丰富奇异的热带自然景观以及多样的民族风情所吸引,然后将世界同纬度的北美洲南部、非洲北部、西亚等地区干旱的自然景观用图片的形式一一展现出来,西双版纳与这些地区自然景观的差异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在感叹同纬度地区自然景观差异如此之大的同时,更是激起继续学习的兴趣——“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介绍《长江的治理》一课的课前两分钟,可以播放长江的一段影视片断,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集中到课堂上来。由此可见,在地理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运用多媒体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原本枯燥的地理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的学习氛围,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
地理学的认知范围很大,许多都是学生无法亲见和亲身体验的,也有许多重点、难点,比较复杂抽象,有时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比较费力,而多媒体地理教学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易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比方说《地球的运动》这一节内容比较抽象,而初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空间思维能力有限,因此学生对于地球如何自转和公转,以及在自转公转的过程中会产生什么现象等问题不容易理解,这时如果教师利用Flash制作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来演示这一现象,学生通过观看演示的情况,就能很容易的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周期、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原因等知识。
又例如学习“等高线地形图”,传统教学中教师口头讲解半天,即使加上板画,很多学生还是难以理解。而多媒体技术制作的Flash动画可以轻松突破这个学习难点。首先画面是拥有陡坡和缓坡的一座山脉,显示山脉上不同地点的海拔高度,相同海拔的各点闪烁并连接成线,出现不同海拔的等高线。然后山脉消失,各条等高线投影至水平面形成等高线地形图。短短几秒钟将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表现得清清楚楚。最后山脉实体图出现在等高线地形图的上方,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很快得出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赫巴特曾说过:“真正的感觉观察比单纯的描述更可取。”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主要教具是挂图、课本插图和一些投影,由于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学生便难于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而多媒体教学能利用计算机强大的交互功能,在短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通过观察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这样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发挥了学生的能动作用,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
例如:在介绍我国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时,我们可以先放一段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影视,再用动画演示“地上河”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了解它是由河流泥沙淤积形成的。原来是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支流也多。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了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入下游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来,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就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和影视,既促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四)结语
总而言之,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中,抓住教学目标,整合、优化教学资源,从学生实际出发,恰当运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它的辅助作用,这样就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丰富多彩,从而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1]《现代教育技术》:江苏电化教育馆编著、苏州大学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196-280页
[2]《谈初中地理的兴趣教学》中华少年教学版张冬2011年1月
[3]《多媒体教学在地理教学中运用的原则》新课程教师版李书敏2007年08期
篇二:地理多媒体教学
近日,地理组推出了一节公开课,崭新的授课形式,生动活泼的课堂组织模式,给听课师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地理组在授课前认真学习了熊校长《我对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解》,进一步认识到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组织集体备课,对照先进找差距,根据内容定思路,研究学情找方法,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尊重学科特点,研究地理教学规律,重新思考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定位等诸多问题,重点研究学法指导。经过反复研讨,最终确定由备课组长组织授课,按照构建梯级问题课堂模式设置课堂结构,让全班同学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发展。
本次公开课,得到听课师生的高度评价,为探索学科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课后评价中得到普遍认可,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所谓的梯级问题就是首先充分了解学情,根据不同学生现有知识、能力进行分类,再根据学生的“就近发展区”设置不同问题,简单、中等、较难,简单问题让成绩暂时较差一点的学生来回答,中等学生来点评;中等问题让中等学生来回答,让成绩好的学生点评;难度大的问题让成绩好的同1
学回答,现有成绩好的点评,不能点评出的教师点拨,目的让目前不同情况的同学都能得到发展,找到成功的支点,当然暂时成绩差的或中等的学生可分别挑战中等题目或难度较大一点的题目,让他们在成功的支点上能够不断挑战自我,从而找到学习的乐趣、信心和勇气。
为了使课堂上所有同学都能够学到知识提升能力,教师注重方法的点拨:让学生去认真读题目、图表中涉及的信息,并且理解好设问,提取最有用的信息找到问题的切入点准确的去解答问题,这应该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方法;我们更注重逻辑思维与发散思维的培养,逻辑思维重在对点少且推理问题上使用,发散思维重在对点多面广问题的使用。另外我们更注重学科思想的培养——始终灌输学生的人地关系思想,这需我们教师精心集体备课,并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用高屋建瓴的学科思想来引领学生的思路、学习方法、探究方法,用正确的解题方法、良好的思维习惯、准确的地理学科思想去把握课堂。
我还注重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自信心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因为地理本身就是一门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很密切的学科,注重的是事易时移变化易亦,通过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思考和对知识的应用、践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灾难的预防、对环境的保护、对人类的负责、对地球的呵护与思索!从思想上改变,从行动上落实、境界上升华,为我们的人地关的和谐发展尽我们的力量!
讲课过程中对问题的设计也是本着落实基础、提升能力的原则,将其分成难易不同的问题,对于高一的同学以较易和稍难的知识为主,关键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落实好基础、做大地盘,对高二和高三的同学将难易度不断的调整,既可以培养高材生、也可以注重大多数学生的升学,可操作空间比较大。
多媒体教学,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的教学表现形式,能够将抽象的、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它增加了信息传递量,扩展了课时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三是它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巩固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寓学于乐。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似乎走进了一个误区,即只要是使用多媒体的课就是一堂好课。多媒体课件用的过于累赘多余。它代替了板书、板画,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只是给大家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多媒体教学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而是作为一个附属品依着与地理课上。那么如何能将多媒体有机的融入地理课堂呢?教师应该正视多媒体的作用,它和黑板、粉笔一样也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服务的教学工具,使用多媒体要恰到好处,使地理课堂真正活起来。
一、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营造氛围
多媒体能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化无声为有声,化枯燥为生动,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比如在介绍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时,说起了中国也位于火山地震带上,也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那么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如何采取避难措施呢?我采用了一个flash,表示在不同地点我们应该选择不同的避难位置。这样学生们就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加强了教学的生活性。
二、多媒体教学突出重点、易化难点
地理课中有许多重点、难点,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比较费力,而且一些学生容易走神。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例如:《地球的运动》利用课件把地球的自转及地球表面的昼夜长短变化、极昼极夜现象表示的淋漓尽致,学生通过构建的宇宙空间,亲眼看到了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自然现象形成的原理。这样克服了学生的空间障碍,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从而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把视觉、听觉等调动起来,集中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三、多媒体教学解释原理、举一反三
在地理教学中有许多的等值线地图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地形图、气温分布图、降水量分布图、等压线分布图。那么我们在阅读这类型地图时应该把握哪些地理规律呢?这就要求我们了解等值线地图的绘制过程。但是绘制过程仅仅依靠口头描述或者是简单的图片演示,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奥秘所在。所以我采用了flash的演示其制作过程中,面对精彩的画面,学生产生听觉、视觉上的强烈刺激,使教育信息形象而生动地传输给了学生,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教师可根据学生反馈来的信息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节自己的教学节奏,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多媒体教学分出层次、因材施教
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高低,思维能力有强弱,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深度、广度和进度,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取知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比如在讲授《黄土高原》时,第一层次为记忆能力,它适用于全体学生。通过读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的景观图,让学生熟悉并区别三种地貌特征的不同之处;第二层次为理解能力,它要求90%以上的学生具备这种能力,教师通过播放水土流失的视频,让大家理解水土流失的自然、人为原因;第三层次为情感的升华,它要求80%以上达到这一境界,通过播放水土流失给人类。
【多媒体与地理教学的论文】相关文章: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06-29
物理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论文11-02
多媒体技术在钢琴教学中应用论文04-28
物理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论文(8篇)11-03
物理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论文8篇11-03
地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论文04-16
地图在地理教学的有效应用论文(通用7篇)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