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论文
【摘要】地理教学在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不确定的学科,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地理学科的“待遇”也不尽相同,就河南省而言,在上世纪90年代,有几年高考不考地理,地理成为会考科目,在高中教学中,地理地位一落千丈;后来变成大综合,地理则作为调味品,摆上了高考的“宴席”。
【关键词】新课标;地理教学;学习兴趣
地理教学在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不确定的学科,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地理学科的“待遇”也不尽相同,就河南省而言,在上世纪90年代,有几年高考不考地理,地理成为会考科目,在高中教学中,地理地位一落千丈;后来变成大综合,地理则作为调味品,摆上了高考的“宴席”。进入21世纪,河南省进行高kao改革—“3+综合”,地理学科的地位才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在高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但中招仍然不考地理,这种状况持续至今。现在,地理学科又面临教学改革,在不同的地市,又有不同的教学版本,人教版、湘教版、鲁教版……使得河南省的地理教学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无疑多种版本的出现加大了高考的不确定性,也加大了高中地理教学的难度。
那么,在新的形势下面临新的问题,作为一线的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怎样搞好地理教学呢?
1.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之传统的'教育思想,我国教育过多地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即强调知识的记忆,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学生过多地依赖教师指导,缺乏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具体知识的获得,忽视知识形成的过程,造成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现代教学论认为:21世纪的中学地理教学要顺应国内外教学改革的潮流,教会学生学习。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也就是说让学生会学。古人也讲教师的职责应该是“授人以渔”而不是“受人以鱼”,说的都是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纯粹地让学生获得书本知识,《基础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的改革课程,应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的过程,这也是现代教学理论的新思想,新课改的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应有两事两不应的要求:
1、学生不应死背大量知识内容,而应有相当程度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
2、学生不应被要求什么都知道,而应知道如何寻求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方法,如科学地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地理学的功能则是通过学生的学习获得与生活有用的知识,并且能把这种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解释生产中的现象和规律,这才是地理教学的最高境界。
新的地理教学大纲及新教材改变了这一传统做法,不论是哪个版本的教材,都是给出的结论少了,活动多了,死答案少了,探究多了。这就给我们老师的课堂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即在课堂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而是要立足教材,面向学生。用巧妙的问题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再通过教师的点播和讲解来满足他们的欲望。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和素质。
2.充分利用教材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兴趣
旧教材中地理事实偏多,有些内容又较深,超过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因而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新教材中,课本明白直观的结论少,而活动和问题较多,充分利用这些活动和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就容易抓住他们的兴奋点,化繁为简,如在讲“洋流”一节时,教师先引导他们看洋流模式图,再提出问题“中低纬度的洋流是什么方向的?”让学生找出规律:北半球的洋流是暧流还是寒流?引导学生看出东寒西暧,最后教师总结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北顺南逆,东寒西暧;这样水到渠成,既避免了教师讲,学生烦的情况,又巧妙的解决了难点问题,既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又达到了教学的目的。教材中类似的问题和探究比较多,只要我们能够把学生的思维和兴趣调动起来,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恰当利用教具进行直观教学
地理教具是传授地理知识的重要媒体,是获取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地理教具可分为图像、影视片、模型、标本等,模型标本能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增加感性知识;影视片、幻灯片、录像等电教手段形象生动具有增大知识容量,信息反馈迅速的特点,向来为学生喜闻乐见,但大部分的幻灯片影视片制作起来难度较大,一般的地理教师每一节课有针对性地运用这些还是较不容易。因此,地理插图就成了最实用而又简便的教学工具。新教材中大量的地图示意图、景观图与课文紧密配合相得益彰,是垂手可得的好教具,应充分利用,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中学地理课本中的插图一般分两类,一类是原理图,如风的形成图,势力环流图及洋流模式图,这样的图要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师要充分利用讲解原理,最好把它们画到黑板上,边讲边画,直到学生能讲会画。第二类是景观图,它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如在讲自然带时,课本给了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和亚寒带针叶林三幅景观图,通过观察树木,学生就能体会到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从而造成植被的种类和分布的不同。
4.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辅助和延伸,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也是新课标中的要求。第二课堂能把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和生活中的现象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课本内容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地理的兴趣。如讲自然带时,让他们到野外,观察家乡的树木土壤等,引导他们分析家乡的自然带类型及成因;在讲工业布局时,让他们调查在自己所在城市的工厂分布,结合本地实际,运用课本理论,分析他们是否合理,不合理之处应该怎样改进等。这样,学生通过调查分析,既了解了社会,又学会用课本理论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一举多得。
【论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