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对抗制因素及其公道限度

时间:2023-03-23 22:14:47 法律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试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对抗制因素及其公道限度

  对抗性的增强是新刑诉法的一个突出特点

  日本学者野田良之在法制史和中国法文化时,夸大了中国诉讼文化的非对抗性,他将中国传统的刑事诉讼称为上诉或保护性诉讼模式,而将西方的诉讼模式称为竞争性诉讼模式〔1〕。 日本学者滋贺秀三教授进一步将中国传统诉讼形态回纳为“父母官诉讼”〔2〕。 我国法文化学者梁治平先生也指出,对抗需建立在某种文化的共叫之上,而维持整个的***,构成了中国古代法的出发点。〔3〕

  家国传统与***精神,使中国传统诉讼文化缺乏竞争和对抗的要素。正是由于这种传统,加上当时的“情境因素”,近中国的诉讼形式,虽采用了控辩审分离的近现代诉讼形式,但具体的道路,是倾向于欧洲大陆的诉讼形式,具有明显的“职权主义”即非对抗制特征,仍然缺乏对抗制因素。

  在现代刑事诉讼中,两种基本的诉讼结构——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即对抗制与非对抗制,存在重要的差别。所谓职权主义的非对抗制模式,其特征是夸大国家机关的职权作用,由侦查阶段主张国家具有单方面侦查权的侦查职权主义,到审判阶段由法官直接调查积极审判的法官职权主义,都显示出一种国家主义倾向。它夸大国家机关正确解决社会冲突的职权和责任,要求这些机关依据其责任查明***,最大限度的保护各种应当受到保护的社会利益。我国过往的刑事诉讼,从包大人打坐开封府问案,到按照1979年通过的新中国第一部刑事诉讼法审案,固然由于不同在诉讼程序的技术性设置上有重要区别(如是否答应“大刑伺候”——刑讯取供),却都是采取国家司法官员依职权主动审问的方式。在这种诉讼方式中,可能因社会的进步赋予被告人自行辩护或委托他人(如律师)辩护的权利,但在法官审问和推进诉讼的条件下,诉讼的对抗性较弱,由于法官把握诉讼的命运,被告人原则上不能也不宜与法官对抗,而因法官在庭审时直接调查案件事实,也缺乏控辩双方进行诉讼对抗的充分条件。

  另一种被称为当事人主义或对抗制模式,则是以控辩双方的诉讼对抗和法官的中立听证为审判结构的基本法理。其特点是将诉讼双方视为法律地位同等的诉讼当事人,并以抗辩即诉讼对抗的方式推进诉讼,并从诉讼对抗中发现案件真实和妥当解决争讼。首先,从诉讼关系上看,在这种结构中,检察官已从法制的“守护人”的角色走下来,实际上成为代表国家执行犯罪控诉职能的一方当事人,并与另一方当事人——刑事被告及其辩护人形成一种法律地位同等、诉讼权利对等的相对关系。其次,从诉讼双方的任务和职能看,控诉方承担在法庭上对有罪指控进行举证的责任,辩护方则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利极力进行辩护举证并抨击控诉方的立证,从而使诉讼抗辩成为庭审的基本。再次,从查明案情所采取的证据调查方式看,对案件事实的调查不再采用法官直接审问的方式,而是主要依靠控辩双方进行“交叉询问”——在证人出庭的情况下,由一方作主询问,另一方针对主询问再作询问,以图抵消主询问的作用,主询问与再询问可以循环多次。这就是抗辩式证据调查。

  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既有价值上的考虑,又有技术上的动因。前者是基于这样一种熟悉:我国原刑事诉讼结构存在对公民个体权益保护不足的弊端,因此应强化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诉讼权利,同时为他们创造行使这种权利的机会和条件。后者则是以为原诉讼结构以检察官移送的侦查案卷为审判的基础,而且法官在正式审判前将全面阅卷,对案件作实质性审查,这样既轻易形成有罪熟悉的先进为主,又使法庭的公然审判流于形式,形成所谓的审判“走过场”。“走过场”即制度虚置,而人们普遍以为,法庭审判,是以公平和公然的方式寻求公正诉讼结局的最重要的制度设置。这次修改刑诉法采用了由控辩双方向法庭举证的所谓“控辩式”诉讼形式,也就是说,在法庭上,讯问被告、询问证人、出示物证、宣读鉴定结论等,都不再以法官为主进行,而主要由检察官和律师从事这些活动。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控诉和辩护双方可以相互辩驳(过往只能在法庭辩论阶段进行辩驳)固然保存了法官调查证据的权利,但以控辩双方的举证和辩论为庭审中查明案情的主要方式,已经大大加强了对抗制因素,检察官在庭审中有某种当事人化趋势。这实际意味着以弱化职权主义因素、强化对抗制因素为基本特征的诉讼结构的根本性变革已经开始发生。

  进一步而言,这种以当事人举证为主要的庭审方式变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由于尽管修正案对庭审的规定有一些弹性,为法理解释和司法实务留下了一定的变动空间,但法庭举证主体已发生变化,“控辩式”庭审已基本确立,这一改变不仅法庭审判制度,而且势必导致刑事诉讼内在机制的转变。由此而引发侦查、起诉、审判程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重大的变化。庭审是诉讼活动的中心,也是对全部诉讼活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庭审的改变,对抗制诉讼方式的贯彻,将使诉讼双方趋于同等,使被告方获得较之非对抗制诉讼大得多的维护自身权利的条件和机会。而且它将促使侦查起诉方式或早或迟作相应改变。由于要让辩护方能在法庭有效举证,就必须赋予他相应的调查能力,被告辩护方的辩护性调查可能与国家侦控机关的犯罪调查同时展开并互相监视。同时,实行司法令状主义,由法官把握搜查、扣押、逮捕等强制性侦查措施的决定权尤其是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的决定权,可能成为下一步变革的方向之一,这将促使侦查中对抗性的增强。当然,从看,侦查模式目前大体未变。固然已答应律师在侦查阶段参与诉讼,但尚有较大限制,目前还谈不上采取以“***制”侦查观支撑的对抗制侦查方式,但律师的参与和嫌疑人在侦查中地位的强化,使侦查中的对抗性显然增强,这一点却是不能否认的。

  关于增强对抗性的正负效应

  增强诉讼的对抗性必须伴随观念的转化。对抗式诉讼形式的设计以某种“裁判”为支持。它有两个要点,第一个是“相对主义”,或称“相对制度”,即夸大相对和对立面的设置,由相对式抗辩,“使案件置于正反意见之间悬而未决,以防止任何轻率的结论,直到主事者可以探索它的一切特性和微妙差别为止。”并由此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以抵御官僚弊端,防止国家对个人权利的漠视和侵犯。第二个要点是“辩证”思想。即以相互对立观点的交锋,即抗辩求证为寻求真理的最佳途径。由于法庭审判的任务要求获得某种确定性的结论,因此这种“辩证”方式有一个条件,即必须存在一个居于其间、踞于其上、中立客观并具有权威性的“评判者”,这就是法官的角色。

  刑事审判是一种维护秩序,保护和公民,解决社会冲突的重要机制,而将非对抗制与对抗制诉讼相比较,二者在对公民权利的保护方式上有重要区别。前者给予国家的犯罪控制机关以更大的信任和更多的权力,同时将保护公民权益包括不冤枉无辜的责任也更多地托付予它。而后者则体现出对国家权力的某种疑虑,从而将权利更多地赋予公民个人,夸大个人与国家在诉讼中的同等和对等关系,以抗辩的方式制约国家的犯罪侦查与公诉机关,保护个人权利。

  相比之下,应当看到,对抗制的突出优点在于能够对国家机关的行为进行更有力的监视,从而更有效地保护当事人的权利。人们往往以为对抗制在程序上显得比较公正。其一是作为诉讼对抗的条件和条件的相对制度与“辩证”,有利于从不同侧面观察案件事实,做到“兼听则明”,防止司法熟悉的偏颇;其二是进步了被告人一方的诉讼地位,使诉讼双方的诉讼地位趋于同等,使被告人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为自己辩护,这有利于保护被告人的正当权利;其三是使法院成为更为中立的听证——裁判者,可以防止控审不分,有利于树立法院的公正形象;其四是将程序控制权回于当事人,使争议各方对通过自己的行为而产生的后果轻易感到公平和满足。对此,有关的调查和实验表明,无论实际上的利弊得失如何,人们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偏爱当事人主义的对抗式程序。〔4〕

  但在另一方面,增强对抗性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从结构功能,向对抗制可能带来几项弊端,其一,当事人倾向。由于对抗制度将诉讼双方设定为诉讼态度相互对立的诉讼当事人,双方出于当事人态度不可避免地要采用各种手段实现胜诉。在这里“胜诉”是最重要的,而实现正义,即对犯罪予以适当的制裁和对无辜者予以保护,则往往轻易被忽视;其二,由于诉讼被当事人推进,诉讼结局受双方的诉讼技巧影响较大,一般以为,它较之法官职权主义,不利于查明案件的实质真实,而查明真实是刑事诉讼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任务,也是实现正义的先决条件;其三,由于对抗制带来的“牙科医生式的诉讼作业”,即反复进行法庭调查和辩论,以及由当事人推进诉讼,必然降低诉讼的效率,“从重从快”难以贯彻;其四,大大增加了指控的难度,在目前我们的司法能力和司法条件之下,对打击犯罪不利;其五,增加了国家的诉讼负担,目前刑事司法的资源可能难以支持;其六,辩护举证受被告人经济状况影响较大,可能使法律在金钱下倾斜,辛普森案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证。

  也许正是考虑到这些,新刑诉法保存了相当的职权主义因素,如不采“起诉一本状主义”,要求移送主要证据复印件和证据目录;不承认法官的完全被动,而赋予法官相当的调查和控制审判的职权。这些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对抗制的弊端。当然,反过来也可能恰恰因此而致使庭审实务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原状。在诉讼制度改革尤其是在对抗制和非对抗制之间作出取舍时,应当看到两种诉讼结构的利弊依附性,对某一种制度,用其优点也必然要承受它的不足,“择优结合”、“用利往弊”的说法固然动听,但难免有画饼充饥之嫌。因此在诉讼制度改革时不能苛求有利无弊,更不能奢看完美。

  确立对抗制因素的公道限度

  利弊共生的情况下,关键在于价值观和价值选择。首先要对原体制作一个基本的估价,应当承认它的主要弱点在于忽视了对进进诉讼过程的公民个人的保护,以此为基点,在推进某种***化改革的同时应当承认某些“必要的丧失”。在这个题目上要留意“大处着眼”,即宏观评估。因此而言,在原有诉讼模式的基础上增强诉讼的对抗性是必要的,这种增强,是要保证在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双方,尤其是辩护对公诉方,能够发挥为保证案件的正确处理尤其是保证进进刑事诉讼的公民个人的权利所必须的制约能力。也就是说,应当形成一种“他律”的公道机制,而不能仅仅依靠或基本依靠国家机关的“自律”。而且,这种“他律”,主要是一种“权利”制约“权力”的机制,即“民”对“官”的制约机制。

  基于上述考虑,在程序运作中,有几个要点应予留意:一是律师的及时和有效的参与以及对侦查、起诉和审判的制约。刑事诉讼中,由于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所受的地位、环境和行为条件以及知识技能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其辩护权的行使不能不较多地依靠于辩护律师。辩护律师在诉讼中的及时参与,对于防止和纠正侦查的封闭性以及所带来的某种片面性和侦查越轨,是有积极意义的。对此,新刑诉法已经确认,但现在的题目是要在司法实践中切实贯彻这一立法精神。而这个题目至少在是值得引起留意的。这是由于:其一,由于我国强大的国家司法传统和相对弱小的“民间势力”,尤其是重视安全和安定,夸大打击和控制犯罪的价值观,使得公民权利易被国家权力所压制,加之我国目前律师制约机制不健全的现实,更为这种压制找到了比较公道的说法。其二,从目前的一些方案和实际部分的心态看,也比较倾向于从严从紧控制律师的参与,尤其是侦查阶段的律师活动。如会见的时间、次数限制,利用“涉密规定”禁止律师在侦查阶段参与等。其三,我国刑诉法的有关规定易生岐义,实践中可能不利于立法精神的切实贯彻。例如国家秘密条款,从字面理解,所谓国家秘密,应该是指国家保密法所确定的秘密事项范围,刑事侦查中的保密事项和材料等司法秘密亦应包含其中。如此解释,就可能将律师基本排除于侦查程序之外。这显然与立法精神分歧。这里的国家秘密应当作限制性解释,至少应排除案件本身。利用某些条款限制律师权利的题目在不少国家都曾出现。如日本刑诉法第39条第3款鉴于在押嫌疑人的调查时间有限, 为协调辩护人会见与侦查上的必要之间的关系,规定在侦查上有必要时,可以指定上述会见的场所和时间。过往,侦查机关利用这一规定,采用“一般指定”和“具体指定”制度大量限制律师会见嫌疑人,但90年代以来情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变,律师会见权进一步得以实现〔5〕。日本的例子可以为我们所鉴戒。

  二是对强制性诉讼行为尤其是强制侦查的司法控制。在刑事诉讼中,强制性诉讼行为即诉讼中的强制措施,主要是指侦查、检察和审判机关为了发现和保全证据,控制和“保全”嫌疑人,而依法采取的各种具有强制性的。依强制客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对人的强制措施和对物的强制措施,前者如拘传、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以及逮捕,后者如搜查、扣押、冻结等(我国刑事诉讼中通常只将对人身的强制称为强制措施,而将对物的强制称为“专门调查工作和强制性措施”)。强制措施对于刑事司法说来,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但同时却又会或多或少地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及其他权益造成侵害,因此,强制措施必须控制在必要限度内。在刑事诉讼中,近现代人权思想的,主要就是以刑事程序中强制措施的抑制或公道化为中心展开的。主要的办法是对强制措施的适用实行控制,尤其是司法监视,即实行强制措施适用的“司法令状主义”,要求强制措施在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由独立的司法官员审批后签发的“司法令状”才能实施。

  随着人权的保护制度的和完善,为防止犯罪控制机关滥用强制权,加强对强制措施的司法控制是完全必要的。尤其是考虑到诉讼中对抗制因素的增强对司法控制的要求进步了;而且这种增强可能带来的“当事人化”(即角色偏向)的消极,也需要加强司法控制对其予以防止。例如,对新刑诉法规定的拘留措施在几种情况下(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等)可以延长至一个月才报捕的规定,学者们颇有微词。这里的不在于将一名嫌疑人关押时间的是非,而在于这个较长的关押时间未获得司法的审查和监视,我国刑事诉讼中采用的对侦查活动的检察监视对这一块实际上是不能控制的,对抗制原则在这里也是不适用的。固然立法上确有弥补收审取消而带来的手段欠缺之意,但从总体上看似乎超出了一个必要的限度。再如侦查中的搜查措施,完全由侦查机关自行确定,随意性较大,今后的方向是可以考虑加强对这种措施的司法控制。

  具体的司法控制方案在我国情况下可以考虑仍用对侦查活动实行检察监视的方案,由于这种做法有宪法和刑诉法奠定的基础,而且也比较现实,对侦查活动所带来的影响也比较小。尤其是我国刑事赔偿制度的建立,对强制措施的使用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比较明显的如逮捕,由于涉及对检察机关的法律监视的职责与形象以及赔偿的可能,检察机关的批捕十分慎重。1996年3月, 人大修改刑诉法的决定修改了逮捕条款,放宽逮捕条件的立法意图十分明显,但就是这样,检察机关目前仍倾向于从严把握逮捕,由于仍然存在形象与赔偿题目。当然,随着我国司法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今后不排除将某些最重要强制措施的审批权交给更中立和独立的审判机关行使。

  三是审判活动中对抗制因素的确定。这主要体现在控辩式庭审需在一定程度上切实贯彻对抗求证的精神。目前控辩式庭审的大框架虽已由立法确认,但具体的方式却还有待摸索,其完善与成熟无疑还要有一个过程。在庭审程序的具体设置和把握上,应当留意使控辩式不流于形式走过场。例如,庭审调查可以鉴戒国外对抗制庭审的基本证据调查:交叉询问——区分控方举证和辩护方举证阶段,证人由提出一方作主询问,另一方作交叉询问,可以再询问,提出证人一方享有最后询问权。这种方法已经为长期的对抗制庭审实践以及大量的和实证证实是以控辩双方举证为主的诉讼形式中查明案情的基本的、不可缺少的方法。这种方法集中体现了对抗制诉讼抗辩求证的精华,使证据的各个侧面能够得到比较充分的显现,而且能够真正贯彻“质证原则”,使证据的真伪、可信度得到检验。

  然而,在另一方面,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对抗制因素必须留意控制其限度,以防止其消极影响,而且留意对抗制因素与我国司法制度及刑事诉讼制度的价值要求,基本构架与运作机制相协调。首先,我们不能忽视目前由于传统、价值取向、心理特征,以及现实的结构所形成的这块土壤。在一块典型的适合于职权主义生长的土壤上移植一种异质的诉讼结构,假如不留意双向改造以求相互适应,就很可能发生“南橘北枳”效应。我们与日本、意大利究竟还有很大的区别(首先是一种大背景的区别)。中国目前条件下,就增强诉讼对抗性尚缺乏一些基本的制度环境和实际条件,处于中国的现实环境和社会条件下的立法者和司法者都不能走得太远,否则会带来一系列题目。由于重视安全、依靠国家权力的保护作为一种国民性格特征和社会心理具有较为恒定的性质,这个社会必然要求国家有效地发挥其“***职能”,确保正常的社会秩序以及公民人身、财产的安全。尤其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刑事犯罪更为严重,而且呈现出更强的智能化和组织化的趋势,这种情况下,假如诉讼中对抗性太强,犯罪控制机关将更难完成他们的社会使命。在这种现实压力下,为了保证犯罪控制的效率和效益,中国的审判制度改革向对抗制的跨度不应太大。具体要求是对抗制因素不能对国家的刑事司法能力造成较大的损害,要基本保证侦查、检控犯罪的有效性,以维护社会的安全与秩序。这在制度设计和操纵上应当留意:

  其一,仍要充分肯定检察机关的客观公正,而应努力避免其当事人化。

  检察机关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应当客观公正地履行职务,这是司法制度对检察官的基本要求。可以想见,拥有公诉裁量权、侦查权与一定的监视权的检察机关假如不能持客观态度,公正履行自己的职责,对公民权益和利益无疑会造成巨大损害,而公正的审判也势必难以实现。

  检察官客观公正地履行职务,就是要求检察官不是单纯地站在追诉者的态度,而应站在的态度,作为“***者”,保证切实正确地实施法律。他必须着力于发现案件客观真实,在诉讼过程中,必须以客观态度既留意对被告不利的方面,又留意对被告有利的方面,一旦发现被告受到不公正待遇包括不适当地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则应当为之作出纠正的努力,包括撤销起诉以及为被告利益提出抗诉等。

  由此可见,“客观公正”,是刑事诉讼的根本价值所系,也是对检察官执行职务的根本要求。不过,任何一种原则的贯彻都必须有实际条件支撑,检察机关的客观公正固然需要检察官在实在践活动中的自律,同时也需要司法和诉讼制度为之提供条件和保障。为此应留意两点:一是维护检察官的司法官员和对执法活动的实行监视的监视官员地位,反对将其“当事人化”。所谓“当事人化”,是指简单地将检察机关视为与被告相对应、相对立且地位同等的诉讼原告人,而否认或忽视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机关、尤其是负有维***制的同一和切实贯彻,负有客观公正地执行职务义务的法律监视机关这种“超当事人”的性质、职能和地位。二是可以在侦查中引进诉讼结构观,确认检察官在刑事侦查过程中的“司法”作用。所谓“诉讼”,即由原被告双方和居于其间踞于其上的司法官所构成的一个“三角结构”。而侦查阶段的“诉讼结构”,指侦查官员与嫌疑人分别作为原被告,而由检察官作出诉讼裁决这样一种构造。在我国,对侦查行为的法律控制主要的不是通过预审法官制等法院控制,而主要是通过审查批捕、审查起诉、侦查活动监视等检察监视方式实施,因此,前述侦查之诉讼结构可以说在我国条件下更具基础。

  其二,在实际操纵中,发挥制约作用,保持诉讼结构的必要“张力”固然重要,但也应十分留意在刑事诉讼主体之间协调性手段,如协商、协调、沟通、调节,调解等,避免诉讼关系的僵化,以求程序运行更为有效,诉讼结果更加公道。刑事诉讼是一个“多元化”的机制,包括主体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等,在主体的各“元”之间,无疑存在而且十分需要一种制衡的关系,以利于法律所认可的多种利益的协调。但在具体运作中,协调性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协调处理的意义,首先是一国刑事诉讼总体上的同质性所决定的。由于任何国家所设定的刑事诉讼程序,都是为了保障法律所确认的利益,都是为了维护特定的法律秩序,而且由于司法界职员,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律师),他们所遵循的法律行为规范是同质的,他们的法律教养在价值和技术上也是基本同质的,因此也可能形成一种相互协调的关系。第二,这种相互协调性对于司法的运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只有一定程度的协调才能保持司法的效能。否则刑事司法就会在无停止的相互掣肘、摩擦、扯皮中耗尽司法资源,同时很难实现司法的效率与效益。而且这种不协调对保证案件的公道处理包括案件当事人的正当权益也是不利的。尤其在检控官员与辩护律师之间,假如互相视为仇人冤家,只讲相互防范和相互攻击,不讲彼此的协调,完全是不必要的,由于从根本上看,均属“法曹”,负有维护司法公正的共同职责,通常没有必要搞得关系紧张,以敌相待;同时这样做对被告也往往是不利的,由于事实证实,辩诉双方的充分沟通和协商,有利于避免司法手段和司法资源的浪费并使案件获得公道的处理,使嫌疑人、被告人的正当利益得到必要的保护。第三,从国际刑事司法的情况看,留意协调处理也是普遍的做法。如国外大量采用的简易程序,其适用基础就是诉讼各方的协调,因而导致程序的简化,使案件采用更灵活的方式得以处理。美国事最典型的实行对抗制诉讼体制的国家,但以多方协商、协调为特征的审判前解决程序在诉讼中占了重要地位,甚至处理了大部分案件。这应当引起我们思考。第四,从我国刑事诉讼的制度结构和文化、背景看,协调性处理方式尤其值得留意。从政治和社会因素看,我国社会的同一性与同一性较强,这是不可否认的;从文化的因素看,我国文化的***传统也难以适应那种高强度对抗的日常行为方式;再从司法的结构看,宪法奠定的司法结构基础还是公、检、法三机关互相制约、互相配合型的,司法至上在法律和实践中尚未被认可,在缺乏一个具有充分权威的机关处理和裁决争议的情况下,过分的对抗因素只会造成不断的扯皮,很难产生多少利益。而且在多年的实践中,司法各主体之间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习惯性的协调性做法,为新的诉讼机制下案件的协调处理提供了一定基础。

  协调处理,包括侦查、检察、审判以及辩护等各方的彼此协调。这里尤需夸大的,是控辩协调以及侦、检、审三大有权机关在案件处理上的协调。

  首先是控辩协调。这里需留意,一是控辩沟通,包括案情沟通与意见沟通。控辩双方虽有诉讼态度的区别,但以适用同一,尊重法律的价值以及保持行为的正当性及正当性为条件,控辩双方完全可以谋求对双方态度和诉讼行为的相互理解,并保持彼此行为的基本协调。而且,应当看到,在一种相对性制度中,彼此的制约是实现法律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一个明智的检察官对律师的正当参与应当而且也完全可以持一种开明的欢迎态度。甚至可以说,即使双方可能在案件处理上存在这样那样的分歧,但基本的协调不仅可能,而且是一个具有对抗制因素的司法制度有效运作的必备条件。否则只会在无停止的诉讼对抗中耗尽彼此的精力而于事无补。而且我们相信,随着法制的健全以及在操纵上的逐渐“磨合”,这种协调性将更为明显。因此,在律师参与提前后,检察官和律师都毋须彼此过分戒备,而应当在正当与公道的基础上需求共叫,寻求对案件正确处理的方式。因此,只要双方都留意行为的正当性与公道性,那么在案件信息上可以进一步的彼此沟通,在案件处理上以正当为条件可以通过协商找到更为适当的处理方式。为此,需要进一步健全案件信息的沟通制度,如通过法律或规则确立证据开示程序,要求对凡是预备用于法庭的证据,除某些不起重要作用的补强性证据以外,均需事先在庭前向对方展示。也就是说,律师所取具有诉讼意义的证据应事先向检察官告知其,检察官对律师的看卷也可以扩大范围,使其能在开庭前阅览全部基本的诉讼证据。

  这里,有的同道也许会批评上述说法和做法有理想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实际。由于现实生活中,尤其是的条件下,律师,以及司法官员都是不完全理性化的个体。确实如此,我们在留意协调处理的同时,也要留意实际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不正当与不公道的行为并对其予以防范。实际上此次刑诉法修改也是充分考虑了这种非理性化状态而给予了一些限制(可以说,在相当规范化和理性化的法律操纵中,诸如侦查阶段律师会见时侦查职员可以在场,律师会见被害人及其证人需得***或法院同意等限制都完全是不必要的)。而且在实际操纵中,控辩双方也不能不留意对方行为的不适当与不正当性而采取适当对策,有的时候不排除采取激烈的方式。如律师对侦查中的某些强制行为提出控告,或***追究律师作伪证的法律责任等。另一方面,也要采取措施防止在所谓的彼此协调中丧失法律原则,甚至出现司法***。这可以加强监视和司法审查等方式予以解决。

  再就是有司法权的国家机关之间的协调。这里的司法权是从广义上讲,指侦查、检察和审判的权力。司法权的协调在我国有充分的宪法和法律的基础,这主要是指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的制度。可以说,相互配合,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指对案件的协调处理。三机关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以客观公正与符正当律为条件,求得对案件的共叫,有效率的处理刑事案件。当然假如不具备这个条件,则应当利用制约机制往争取正当与公道的结果。为此,目前尤须留意两个,一是在新刑诉法的操纵实践中,司法机关之间应基于正确、严格执行法律的同一目的留意彼此的协调,减少扯皮,以实现诉讼的效益和效率。二是从的实际出发,在坚持法律的原则性的同时,相互之间应多通气、及时和经常的交换意见,用协调的办法可以减少冲突,争取更大的诉讼效益。例如,对疑难案件的处理,检察机关可以与法院事先通报情况,征求初步意见(很多国家都有在侦查起诉阶段法官即参与作司法控制的制度——不过这种法官一般不再参与庭审)。在一定阶段,同时可以请律师参加,检察、审判和律师在庭下以讨论、、协商的方式使案件的疑难题目得到较好的解决。也就是说,强化诉讼的对抗性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协调性处理方式在诉讼中的作用。不过应留意坚持两条,一是严格执法,原则题目上不调合;二是保持程序的严格性,庭下协调只能为案件的解决作预备,不能代替以公然庭审的方式解决处理案件。

  注释:

  〔1〕野田良之:《比较法文化学》,《比较法》1987年第4期。

  〔2〕滋贺秀三:《法文化考察》,《比较法研究》1987年第4期。

  〔3 〕梁治平:《寻求秩序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参见《程序模式的实验效应》,《中外法学》1992年第3期。

  〔5〕详见孙长永著《日本刑事诉讼导论》第1章第3 节“被告人及其辅佐职员”,重庆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试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对抗制因素及其公道限度】相关文章:

浅谈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申诉06-02

我国刑事诉讼中管辖权异议制度建立设想06-08

试论诚信及其价值06-01

试论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06-07

《家族》中苦难叙事的意义及其限度的阐述05-11

试论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承担05-05

试论我国的公司资本制度12-29

试论我国内部审计职能06-07

试论我国法院的调解制度06-02

试论优先权在我国物权法上的取舍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