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礼治秩序
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以为西洋是法治的,我们是“人治”的社会。实在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很清楚的。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实在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
论法理的学者中有些极重视人的因素。他们留意到在法律于实际情形时,必须经过法官对于法律条文的解释。法官的解释的对象虽则是法律条文,但是决定解释的却包含很多因素,法官个人的偏见,甚至是否有胃病,以及社会的***都是极重要的。于是他们以为法律不过是法官的判决。这自是片面的说法,由于法官并不能任意下判决的,他的判决至少也须被以为是根据法律的,但是这种看法也告诉我们所谓法治尽不能缺乏人的因素了。
这样说来,人治和法治有什么区别呢?假如人治是法治的对面,意思应当是“不依法律的统治”了。统治假如是指社会秩序的维护,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靠什么气力就可以维持,人和人的关系可以不根据什么规定而自行配合的。假如不根据法律,根据什么呢?看文生义的说来,人治好象是指有权力的人任凭一己的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的意思。我很怀疑这种“人治”是可能发生的。假如共同生活的人们,相互的行为、权利和义务,没有一定规范可守,依着统治者好恶来决定。而好恶也无法猜测的话,社会必然会混乱,人们会不知道怎样行动,那是不可能的,因之也说不上“治”了。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的所用的气力,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可是所不同的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是“无法无天”,或者说“无需”。的确有些人这样想过。返朴回真的老子觉得只要把社区的范围缩小,在鸡犬相闻而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里,社会秩序无需外力来维持,单凭每个人的本能或知己,就能相安无事了。这种想法也并不限于老子。就是在现代之下,全世界的已密切相关到成为一体时,美国还有大多数人信仰着古典经济学里的自由竞争的理想,反对用人为的“计划”和“统制”来维持经济秩序,而以为在自由竞争下,冥冥之中,自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会为人们理出一个合于道德的经济秩序来的。不论在社会、、经济各个范围中,都有以为无zheng府“是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所谓”无zheng府“决不是即是”混乱“,而是一种”秩序“,一种不需规律的秩序,一种自动的秩序,是”无治而治“的社会。
可是乡土社会并不是这种社会,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这社会的秩序,由于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让我先说明,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象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在印度有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得在葬礼里被别人用火烧死,这是礼。又好象在缅甸有些地方,一个人成年时,一定要往杀几个人头回来,才能完成为成年礼而举行的仪式。我们在旧小说里也常读到杀了人来祭旗,那是军礼。
-礼的内容在现代标准看往,可能是很残酷的。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子贡欲往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学,我爱其礼。”恻隐之心并没有使孔子同意于取消相当残忍的行为。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假如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气力。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行为规范的目的是在配合人们的行为以完成社会的任务,社会的任务是在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人们要满足需要必须相互合作,并且采取有效技术,向环境获取资源。这套并不是由每个人自行设计,或临时聚集了若干人加以规划的。人们有的能力,上一代所试验出来有效的结果,可以教给下一代。这样一代一代的累积出一套帮助人们生活的方法。从每个人说,在他出生之前,已经有人替他预备下怎样往应付人生道上所可能发生的题目了。他只要“学而时习之”就可以享受满足需要的愉快了。
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那一个社会,尽不会没有传统的。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由于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了现代社会愈甚。那是由于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乡土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的活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变更。一年一度,周而复始。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实有效的,也愈值得守旧。于是“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
我自己在抗战时,疏散在昆明乡下,初生的孩子,整天啼哭不定,找不到医生,只有请教房东老太太。她一听哭声就知道牙根上生了“假牙”,是一种寄生苗,吃奶时就会发痛,不吃奶又饿。他不慌不忙的要我们用咸菜和蓝青布往擦孩子的嘴腔。一两天果然好了。这地方有这种病,每个孩子都发生,也因之每个母亲都知道怎样治,那是有效的经验。只要环境不变,没有新的细菌侵进,这套不必讲学理的应付,总是有效的。既有效也敢不必问理由了。
象这一类的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我们说“灵验”,就是说含有一种不可知的魔力在后面。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玻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了。
假如我们在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成了我们普通所谓“仪式”了。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礼字本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示是指一种仪式。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回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利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显然是和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遵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选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自得。道德是社会***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吐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假如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分歧、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是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曾子易簧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礼治在表面看往好象是人们行为不受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实在自动的说法是不确,只是主动的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的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无意所构成的秩序了。
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题目为条件。乡土社会满足了这条件,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尽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往是怎样有效,假如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往应付新的题目了。所应付的题目假如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题目,就得有个气力来控制各个人了。
这实在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
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象人治一词那样轻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由于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礼治秩序】相关文章:
儒家礼治思想与社会内在和谐11-21
宇宙的秩序与无秩序(一)03-01
伦理秩序的形成机制03-20
人类理性对秩序的探究12-21
秩序问题与社会哲学的主题11-22
遵守秩序的乘客享有优先乘坐权03-07
诚实信用与民事诉讼秩序的保障03-19
论国际私法中的公共秩序保留问题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