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环境法治的伦理构建

时间:2023-03-21 23:04:48 法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现代环境法治的伦理构建

【摘 要】环境德治对环境法治具有重大的补足作用。本文在分析现行环境法治的伦理缺失的基础上,从伦理学的视角提出了促进现代环境法治实现的若干途径,并提出应当将人与人及人与自然的双重***确立为现代环境法治的终极目标,以期能为中国的环境法制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环境德治 环境法治 伦理缺失 实现途径 双重***

法治本是法学领域里经久不息的话题,但人们在探讨法治时又经常涉及伦理道德题目。就法治最初的涵义而言,其中就已包含了伦理道德的意涵:法治是“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1]”。即法治是“普遍遵法”和“遵守良法”结合。“良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具有道德公道性的法律,也是内含着同等、正义、自由等道德价值的法律”,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法治本身就蕴含了道德的追求[2]”。环境法治作为抽象法治理念在环境法领域内的具体化,亦不可避免地与伦理道德题目具有某些相关性。特别是现代环境法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与环境伦理之间发生了密切的源流关系,环境法治题目因此也带上了更为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环境伦理乃是环境法治的基础,是环境法治的价值内核[3]”。在法学界高度关注环境法治的同时,伦理学界也提出了环境德治的题目。“德治与法治的内在联系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但这不仅在于德治与法治的共存,也在于德治对法治的重大补足作用[4]”。本文从环境德治对环境法治的补足作用进手,在分析现行环境法治的伦理缺失的基础上,从伦理学的视角提出了促进现代环境法治实现的若干途径,并提出应当将人与人及人与自然的双重***确立为现代环境法治的终极目标,以期能为中国的环境法制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一、现代环境题目的法治与德治
法治和德治是众多社会治理模式中最为基本的两种方式。然而在解决作为社会题目的环境题目时,人们却非常注重前者而往往忽略了后者。实在,依法治理环境题目存在着诸多局限,而这些局限恰能通过环境德治加以弥补,因而在日益注重环境法制建设的今天,环境德治也同样不可或缺。理想的环境题目治理模式应当是“德法同治”。
(一)依法治理环境题目的局限性
不可否认,法律的确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里最为权威的社会控制手段。但法律不是万能的,它仍然存在着诸多局限,这些局限在环境法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广泛性是环境法的一个突出特点[5]”,它突出表现在保护对象、调整范围和涉及主体等方面;而法对社会生活的涵概性和适应性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限度,环境法再完备也不可能将社会中与环境有关的所有题目一概无余。再如“环境法具有不同于其他部分法的突出特征,即较多地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6]”,这就对环境法的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实在施所需职员、精神和物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环境法的作用是不可能充分发挥的。更何况无论是就世界还是就中国而言,环境法都属于不甚发达、完善的新兴法律部分。这就决定了仅靠环境法解决环境题目是极不现实的,环境法治的局限需要其它社会调整方式来弥补。
(二)环境题目同样需要以德治理
环境题目的实质是伦理题目,它实际上是人际利益冲突与矛盾在人与自然领域里的体现。“伦理学的基本题目,就是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题目[7]”,利益是道德的产生根源与存在基础。当今的环境题目之所以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在于,某些人甚至整个人类为谋求自身物质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惜牺牲后代人、其它非人类存在物甚至整个自然及的利益。而环境伦理以道德教化的形式劝导人们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其目的在于以非强制手段规范人之行为并进而平衡环境利益。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主要方式而非调惟一方式,它的不足必然由其它社会调整方式补足。概括言之,环境伦理对环境法的补足作用主要体现在节约环境治理的本钱,以自律方式实现环境道德的约束、调节和激励功能以及环境道德的可普遍化等三方面[8]。环境伦理与环境法之间并非仅是互补关系,在后者很多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也可时常见到前者的身影。由此可见,环境伦理是比环境法更为重要的环境治理手段,尽管它也存在着种种缺陷与不足。
(三)德法合治:理想治理的模式
环境题目的涉及面甚广且极其复杂,仅单靠环境伦理抑或是环境法往往难以奏效。既然环境法治与环境德治都是不完整的,那么只能将其结合起来进行“德法合治”。“德法合治”的治理模式既有理论渊源又有现实依据。庞德以为道德、宗教和法律是实现社会控制的三大手段,即使法律已成为了现代社会首要且终极有效的社会控制手段,但它仍离不开其它手段的支持。“假如法律在今天是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那末它就需要宗教、道德和教育的支持[9]”。但“德治与法治的结合,不仅是由于道德与法的不可分割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10]”。市场经济、***政治和公意文化的发达使得人们选择了以法治为主的社会治理模式,但“选择法治作为我国的基本社会控制模式,只是起到了治标的作用,而加强良好道德对社会的引导和调节作用,进一步进步社会的文明程度,增强人们的遵法意识,进步人们维护社会秩序的自觉性,才是社会治理的根本”,“法德并举的社会控制模式才是我国社会控制模式的最佳选择[11]”。况且,环境伦理与环境法存在着自然的血脉联系,“德法合治”的治理模式更凸现了其重要性。
二、现行环境法治中的伦理缺失
道德是法律的灵魂,法律必须体现一定的道德精神,即法律应当具有道德性。任何被称之为“良法”的法律都必须具有丰富的道德内涵,道德内容是为任何被称之为“良法”的法律所不可或缺的主要成分。“越文明发达、法制完善健全的国家,其法律中体现的道德规范便越多[12]”。在此笔者将研究的视野集中于现行法领域,试图找出其中的某些缺失以为今后的环境法制改革寻找方向。
(一)重技术规范,轻伦理规范
法律规范从社会学角度划分主要包括伦理性规范和技术性规范两大类。伦理性规范“凭社会主体的简单常识和伦理判定就可确定其行为性质,而并不需要当事人必须有丰富的法律专业知识和专业判定能力[13]”,而技术性规范却恰好与之相反。环境法是法与自然科学特别是环境科学交叉重叠的产物,“是一般法律规范和法律化的科学技术规范的综合体[14]”,其间包含了大量反映生态规律要求的技术性规范。环境法中的技术性规范主要表现在“由有关的国家机关颁布各种环境标准和其它技术性规程”,“在法律条文中明确规定技术要求”,“在法律、法规中列出专门条款,对技术名词、术语进行法定解释”和“利用法律法规附件的形式规定技术要求”等方面[15]。综观我国现行的环境法律,“大多是对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的限制性和禁止性规定[16]”,这些规定大多是技术性的而非伦理性的。伦理性规范的缺失使得现行环境法难以为普通民众所接受,从而增加环境遵法和环境执法的难度,规避、抗拒环境执法的现象之所以在我国时有发生恐怕与此不无关系。
(二)重部分利益,轻社会利益
争夺部分利益是加剧我国环境题目的人为瓶颈,它既是法律题目也是道德题目。作为环境基本法的《环境保***》在“立法上采取的‘宜粗不宜细’的原则,导致了在环境与自然资源立法中对法律条文的规定过于原则和抽象[17]”,用于具体操纵的单行法律、法规制定权被交给了各部分。这原本是基于环境题目特殊性的考虑,但利益的存在使得各部分在立法中对涉及自身利益的,要么争相规定、要么回避规定,不仅造成整个环境立法的状况混乱与资源浪费,而且由于其互相矛盾的规定,造成实际操纵中的困难重重;各部分在环境执法中,在利益驱使下,无穷制地从抽象规则中推导出与己有利的具体规范,为所欲为地选择任意性规范,甚至对有的规定秘而不宣,故布陷阱[18]。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各部分高度重视自身利益、轻视甚至忽视社会利益的结果。然而遗憾的是,法律上的这种不足并没有得到道德上的补足。我国环境保护部分的执法道德题目至今仍令人堪忧,由于治理体制的题目甚至可能还没到达一般部分的普遍水平。究其根本原因,这恐怕不仅是行政道德缺失所致,更是环境道德缺失所致。
(三)重法律强制,轻道德自律
不可否认,依靠外在强制抑或是内在自律的确是德治与法治的区别,但这并不意味着德治对强制的放弃,更不意味着法治对自律的排除。“法律被遵守的主要原因在于团体的成员从信念上接受并在行为中体现法律所表达的价值。人们效忠规则是由于规则能够表达人们参与其中的共同目的,而不是靠强制实施所必然伴随的威胁[19]”。强制的存在是法律得以实施的主要原因而并非唯一原因,在强制被排除的大多数情形下,法律得以实檀越要是源于人们对法律的尊重与信仰。尊重与信仰法律是法治与德治的共同要求,法治的实现离不开道德的支撑。就现状而言,我国环境法的实檀越要是依靠环境法中的强制规定和行使环境行政权。这不仅徒增了环境法的实施本钱,更轻易引起了人们的抵触与反感情绪,从而给环境法治的实现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夸大道德教化高于法律强制是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但我国环境法在实施过程中却并未重视环境道德的教化作用。实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并不乏丰富而深邃的环境伦理思想[20],西方环境伦理思想也并非在中国没有得以传播,关键是我们没有将环境道德教化与推行环境法很好的结合起来。
三、现代环境法治的伦理实现
法治是当代中国的治国理想。法治蕴涵着人类对普遍的伦理理念价值与终极关怀目的之追求,它不仅仅是冷冰冰的规则体系与制度的客观组合,而且还包容了人类在熟悉与改造主客观世界过程中对自身生活目的和价值理想的情愫记载。法治是极富伦理意涵和布满道德意蕴的概念,在法治构建中不可能也不应当排斥伦理道德的内容。
(一)促进环境法律的伦理化
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是研究道德与法律互动关系的两大视角,前者主要是指将道德理念、道德规范和道德规则以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后者主要是指对既存的法律加以伦理化的改造使之更富有伦理性。道德法律化是自然发生的客观历史进程,而法律道德化则必须通过人的主观意志加工,因而后者较之前者具有更高的层次。针对我国环境法存在的现实题目,对后者展开研究更有实际意义。实现环境法治的要件之一,就是“要有一套体现环境正义,符合环境道德和生态伦理的,正确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旨在促进人与自然***共处的环境法律[21]”,而我国现行的环境法似乎并未体现环境法治的上述要求。“环境法的困惑在于缺乏环境伦理的内部支持[22]”。环境法律的伦理化是使环境法内化为更高的伦理权利与义务的过程,是使环境法得以被社会主体普遍遵守乃至信仰的过程。就实在质而言,环境法律的伦理化是将人类的环境伦理理念内化为环境法的精神追求,从而使之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且更富人性化。
(二)执法司法注重道德考虑
由于我国的环境保护主要依靠行政机关进行,执法因此成为了环境法实施领域里的关键题目,对此有学者将其系统的回纳为依据、环境、体制和监视机制等方面[23]。这些固然是造成环境执法不力的原因,但其间的道德缺失题目也不应为人们所忽略。环境执法领域里的道德缺失主要针对执法职员而言,既包括作为其职业道德的执法道德的缺失,也包括作为其个人性德的环境道德的缺失。同样的题目也出现在了环境司法领域里。尽管“由于环境法是近30年发展起来的新兴法律部分,司法处理的环境案件数目很少,对保证和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十分有限[24]”,但从西方经验和世界潮流来看,司法在环境纠纷解决领域大有替换执法的趋势。这对司法职员不仅提出了环境法律知识上的高要求,而且也提出了司法道德和环境道德上的高要求。要扭转环境执法不力的局面,加大环境司法处断的力度,对有关职员除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外,还必须加强环境道德教育。就我国的现状而言,环境执、司法职员基本上未接受过正规、系统的环境道德教育,因而环境道德意识极为淡薄。私德的欠缺很难保证公德的健全,加强环境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三)普法工作道德教化并重
环境意识在环境法的实施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5]。但令人遗憾的是,当代中国民众的环境意识并不发达,他们普遍漠视环境题目、环境科学知识贫乏且消极对待环境保护活动,这给我国环境法的实施带来了诸多困难。“目前中国在环境保护上的最大障碍,是全民的环境意识还不够高……我们存在的一切题目都与此有关[26]”。要改变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必须将普及环境法律知识同进行环境道德教化结合起来。由于环境法具有技术性等特点,为人们所接受的难度较大,普及起来较为困难;而环境道德与现实生活更为贴近,为人们所接受的难度较小,普及起来较为轻易。普及环境道德是实现环境德治的要件。“以德治环境,首先,是通过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使人们接受并树立起人与大自然高度***的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把是否有利于人类群体和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作为自身和他人行为善、恶的评判标准,并用以规范自己的行为”,“通过生态伦理道德教化和公民的主观道德评价,强化其内心信念,使热爱和保护环境成为公民的一种内心的自觉的活动[27]”。道德为法律的先导,普及环境道德应当成为普及环境法的基础。
四、***:现代环境法治的目标
法的价值取向因法的部分不同而有所差异,法治的目标也因法的部分不同而有所侧重。笔者以为现代环境法治的具体目标应当是***,但这种***并非仅是指人与人在环境题目上的***,而且还包括人与自然在环境题目上的***。通过法治促进人际以及人与自然的双重***是构建***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环境法治应当追求的价值目标。“环境法以实现双重***的发展机制为终极关怀,***必然会成为整个环境法的主导精神[28]”。然而这种双重***却不能单纯只依靠法律实现,道德特别是环境伦理在其中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以追求人与自然、社会***为主题的生活方式也应当是生态伦理学在当代中国向人们传播的生活理念[29]”。环境伦理在中国的日益普及将加深民众对人与自然***的理解程度,从而进一步推进环境法治向纵深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环境法治的构建应当德法并举,将环境道德建设置于与环境法制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

[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99.
[2] 曹刚.法治和德治的边界[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2).9.
[3] 高利红.环境资源法的伦理基础[A].环境资源***丛(第一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304.
[4] 李建华.法治社会中的伦理秩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4.
[5] 王灿发.环境法学教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21.
[6] 陈泉生.环境法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25.
[7] 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11-12.
[8] 钱箭星、肖巍.环境的“法治”与“德治”[J].道德与文明,2001.(4).32-33.
[9] [美]庞德著、沈宗灵等译.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0] 李建华.法治社会中的伦理秩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53.
[11] 张洪涛.德法并举的社会控制新论[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7.
[12] 王一多.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J].哲学研究,1997.11.
[13] 赵万一.民法的伦理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5.
[14] 吕忠梅.环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85.
[15] 王灿发.环境法学教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23.
[16] 杜万平.环境行政权的监视机制研究[A].环境资源***丛(第六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47.
[17] 金瑞林,汪劲.中国环境与自然资源立法若干题目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1.
[18] 详见拙作《中国环境法的法典化题目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1).120-121.
[19] [美]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J].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27.
[20] 详见拙作《中国环境法的本土资源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6).115.
[21] 蔡守秋.论环境法治[J].
[22] 高利红.环境资源法的伦理基础[A].环境资源***丛(第一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304.
[23] 钱水苗.论环境行政执法存在的题目及对策[J].浙江学刊,2001.(4).
[24] 杜万平.环境行政权的监视机制研究[A].环境资源***丛(第六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45-46.
[25] 鄢斌.社会变迁中的环境法—以环境意识为中心的社会学阐释[A].环境资源***丛(第二卷)[C].法律出版社,2002.
[26] 曲格平.我们需要一场变革[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287.
[27] 王清荣.论生态伦理与以德治环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32.
[28] 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101.
[29] 李培超.自然与人文的和解——生态伦理学的新视野[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268.

【现代环境法治的伦理构建】相关文章:

生命周期评价与环境伦理论文05-01

对药品营销伦理的思考08-22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述略05-29

论可持续消费伦理观05-31

医学伦理论文(通用7篇)09-23

浅论弗洛姆科技伦理思想初探05-11

论朱熹生态伦理思想探析04-29

试析佛教律学伦理思想05-09

浅论现代城市环境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04-14

企业文化构建措施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