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伤行政确认案件的司法审查

时间:2023-03-24 04:44:21 法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工伤行政确认案件的司法审查

  提要:本文作者针对工伤认定案件审理中碰到的进行了和,重点就工伤认定案件的原则、对劳动部分自由裁量权的审查、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界定、司法审查的程度及处理方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论工伤行政确认案件的司法审查

  关键词:工伤,认定,司法审查

  近几年来,山东省东营市法院受理的涉及劳动保障的行政诉讼案件,90%以上是对劳动行政部分作出的工伤认定不服起诉的案件。及时深进地总结、研究这类案件审理中碰到的新情况、新题目,对充分发挥行政审判工作的职能作用,监视支持劳动行政部分的依法行政,保障劳动者的正当权益,维护稳定均将起到积极作用。

  一、工伤案件认定及司法审查的法律原则

  《宪法》明确规定,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劳动保护,《劳动法》将“保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摆在立法宗旨的第一位。而《工伤保险条例》也处处显现出立法者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倾向,这些足以可见,我国在劳动立法方面针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不同地位赋予了他们不对等的权利义务,法律重在保护与用人单位相比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的正当权益。笔者以为,立法者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理念体现在了其制定的法律和法规的条文当中。而作为执法者,是不应带有任何倾向性的。执法者所应遵守的首要的法律原则应是严格依法办事。在严格执行法律的过程中,将立法的精神、立法的原则付诸实践,并使其价值真正得以实现。但作为成文法国家,我们所依据的法律条文不可避免存在局限性,立法中的空缺地带大量存在,制定法和法律文件的用语也不可能做到尽对明确。这种立法本身的缺陷和滞后性,即使刚刚施行的《工伤保险条例》也难以幸免,比如它不能穷尽认定工伤或非工伤的所有情形。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执法者,亦不是仅基于保护弱者或劳动者的利益进行判定,而是应当结合有关工伤保护的法律原则、立法本意或法条背后所隐含的法律精神以及法律价值来进行认定。

  二、关于劳动关系的认定

  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是认定工伤的基础。依据《劳动法》第16条的规定①,劳动合同应是认定存在劳动关系的最明显标志。但在实践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非常普遍,在乡镇、私营企业、个体组织内尤为突出。1995年劳动部正式颁发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题目的意见》中,提出了“事实劳动关系”概念,指出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与劳动者之间,没有签定劳动合同,但劳动者本人事实上已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成员,并为其提供了有偿劳动,亦认定形成劳动关系。关于劳动关系,界尚未形成一个明确、同一的概念,造成了实践中对这一关系的理解和把握的不一致。笔者理解的劳动关系应是一种相对稳定、规范的用工关系,劳动者接受用工单位的治理,付出劳动,由用工单位领取报酬。以下就实践中经常碰到的有关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以及劳动关系和承包关系的有关题目,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界定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界定的现实意义在于,前者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只要认定为工伤事故,则不考虑雇主有无过错,雇主须对工伤事故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后者适用民事侵权的过错责任原则,须证实责任人有过错,才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即劳动者假如不能证实其受伤是因用工者的侵权行为所致,该风险就只能自负。关于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界定。

  1、根据主体双方是否需符正当律规定进行界定

  劳动关系的主体包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用人单位,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应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即只要是在国家工商行政部分登记注册、取得营业执照的各种经济组织和经营单位,均是劳动关系的适格主体。未依法登记的非企业或非个体经济组织,如疏松性建筑队、农村承包经营户,不能认定为劳动关系主体。而劳动者应年满十六周岁。假如用人单位招用了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那么该未成年人与用人单位间就不能形成劳动关系。若在工作中受伤,亦不能认定为工伤。《工伤保险条例》从保护这部分劳动者的角度考虑,制定特别规定,该类情形不能认定为工伤,但伤者所在单位应给予伤者一次性赔偿,赔偿标准不得低于《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而劳务关系则对主体无禁止性规定,对用工方,可以是依法登记的主体,也可以是未进行登记的主体,可以是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也可以是个人。对提供劳务的一方亦无年龄等相关限定。

  2、根据是否形成规范的用工关系进行界定

  所谓规范的用工关系,一是体现在关系双方建立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长期的合同关系,劳动者提供劳务的过程要接受用工单位的监视、治理,用工单位应定期给付报酬,即双方存在一种支配、控制关系。二是规范的用工关系,更注重的是劳动的过程而不是劳动成果。劳动者只要付出了劳动,不论能否得到预期的劳动成果,用工单位均应给付劳动报酬。而劳务合同关系是受民法、合同法调整的一类民事法律关系,它不受《劳动法》的调整。一般具有临时性的特点,劳动者一次性提供劳动成果,用工方一次性结算劳动报酬。在劳务关系中注重的是劳动成果,至于劳动者以怎样的劳动形式取得该成果,并不受用工方的约束。劳动成果作为交换条件,未取得劳动成果则用工方一般不予支付报酬。

  (二)关于劳动关系与承包关系

  企业承包有内部承包和外部承包之分,所谓内部承包,即企业将部分工作承包给企业自己的职工,内部承包实际是企业的一种治理行为,对该职工的行为应认定是代表企业行使的职务行为。由此,对该职工自行招用的职员应认定与企业间存在劳动关系。外部承包中劳动关系的认定则应区别不同情况。假如承包方是进行了工商登记具备经营资格的独立主体,则承包方招用的职员是与该承包企业形成劳动关系,与发包方无劳动关系。假如承包方是人,一般情况下,该自然人与发包企业间是承包关系,与其所招用职员间是劳务关系,即承包方及其招用职员与发包企业间不存在劳动关系。但对于有些工作比如建筑工程,是需要具备一定资质才可以承揽和施工的,但有些具备资质的企业如建安公司会将其承包的部分工程非法转包给没有资质和经营资格的农村闲散包工队,这些包工队并无建筑施工资质,所以其对外施工只能是以该建安公司的名义,对此建安公司也是默许的,而且建安公司终极对该工程质量负责。基于此,笔者以为,从严格责任的角度,完全可以认定包工队职员系建安公司因施工需要而招用的,即包工队的职员与建安公司间存在劳动关系。

  以下有关劳动关系的二个案例,也是目前存在于建筑行业中的较为普遍的二类情形。

  案例1:王某与某建筑公司签定了一份合同。合同中约定王某为建筑公司加工一批空心砖,建筑公司按王某提供产品的数目、质量与其结算。王某在与建筑公司签完合同后,招收了部分民工,王某按民工们提供的劳动量支付劳动报酬。后一吴姓民工在工作中右手受伤。吴某以为自己是在为建筑公司加工空心砖时受的伤,请求劳动行政部分认定其受伤是工伤。劳动行政部分以为,吴某与建筑公司没有形成劳动关系,故不能认定工伤。本案中,王某与建筑公司间形成的是经济合同关系。因王某系非法用工主体,王某与吴某间形成的应是一种劳务合同关系。故吴某与建筑公司间并未形成劳动关系,劳动部分的认定是正确的。

  案例2:某建安公司承揽了一综合楼建设工程,承包了该工程后,该建安公司将其中的水热安装工程交由蒋某进行施工。双方口头约定,公司提供设备、材料及负责工程验收,验收合格,支付蒋某人工费30000元。蒋某一般在农闲时带领几个人做些水热安装活,并无营业执照及施工资质证。口头合同订立后,蒋某组织宋某等人到该综合楼施工,后宋某在施工现场用电钻钻角铁时被电击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宋某的母亲向所在县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该局认定宋某与建安公司间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故宋某死亡为工伤。建安公司对该认定不服,向复议机关申请复议,经复议,复议机关以为县劳动局认定宋某与建安公司间存在劳动关系证据不足,撤销了县劳动局作出的工伤认定。蒋某即以复议机关为被告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本案中,很明显蒋某与建安公司间形成的是承包合同关系,而蒋某与宋某间是劳务合同关系。但依据《建筑法》第十三条的规定,从事建筑活动的建筑施工企业,只有在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而建安公司将部分工程转包给既无营业执照又未取得资质证书的蒋某的行为,应认定属非法转包。蒋某在对该工程进行施工时,其对外应是以建安公司的名义,建安公司也要终极对该工程质量负责。同时《建筑法》第四十五条也明文规定:施工现场安全由建筑企业负责。故从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建筑业健康的角度,该类案件的风险责任应由建安公司承担,应认定宋某等人与建安公司间的关系是一种用工关系,即双方存在劳动关系。

  三、对工伤认定案件中自由裁量权的司法审查

  所谓行政自由裁量权,就是、法规赋予行政机关在行政治理活动中依据立法目的和公正公道的原则,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判定行为并自行决定实施其行为或不作为以及如何作为的权力。即行政自由裁量权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根据一定原则可以自由行使的权力。

  关于自由裁量权的产生笔者以为主要有二方面的原因:1是成文法的局限性。任何一部法律,无论它如何周密,都不可能规范当时相应生活的一切方面,更不能规范其未来将要发生的变化。2是法律语言表达的局限性。法律语言是法律的载体和表达形式。但作为语言它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导致了一些法律在对具体的权利义务的表达上的障碍。如《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八条第(一)项“在紧急情况下”,第(四)项“工作紧张”,如何界定“紧急”“紧张”呢?《工伤保险条例》中亦有“工作时间前后”的表述,那么这个时间如何把握呢?甚至包括如何界定“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实践中都会有不同的熟悉。

  笔者受理过这样一个案件,原告是某装饰公司,被告是某县劳动局,第三人李某是伤者。第三人与原告有劳动关系,第三人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突发脑溢血,经第一次抢救后丧失劳动能力。被告对第三人作出了工伤认定,以为第三人已50岁,发病时站立在1。5—1。8米高的木架子上用电动机切割瓷砖,工作难度大,噪音大,符合认定工作紧张的条件,依据《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八条第(四)项的规定,认定李某为工伤①。原告起诉到法院后,当时形成二种意见:第一种意见以为第三人切割瓷砖的工作并不能构成工作紧张,且脑溢血这种病随时有发作的可能,与工作情形无必然联系;第二种意见以为,被告认定的“工作紧张”,有其事实和理由,也相对公道,基于“工作紧张”本身很难界定,故应尊重行政机关的这种自由裁量。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本案劳动行政机关认定第三人的这种工作状况能构成“工作紧张”,是其综合各方面因素做出的认定,其中不乏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对自由裁量权应如何进行司法审查呢?笔者以为把握好审查的“度”非常关键。对自由裁量权的正当性的审查,其“度”必强。应严格审查行政机关是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授权行使职权,是否超越法律法规授予的裁量权限等,对违法的自由裁量行为应依法予以撤销;而对自由裁量权的公道性审查,其“度”有限。对于行政的自由裁量行为,法院即使以为不适当不公道,也应保持克制,在最大程度上尊重行政机关的选择。除非被诉行为不公道情形属下列情形之一的,法院则应依法予以撤销或改变。即:一是有证据证实,行政机关实施裁量行为是出于非法的目的;二是有证据证实,实在施的自由裁量行为是出于主观武断、严重过失,或显系缺乏公道性。

  四、工伤认定案件的司法审查程度和处理方式

  对工伤认定案件,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一般就是劳动行政机关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书。司法审查的重点就是该决定书认定事实的证据是否充分,适用法律是否正确,程序是否正当。在这儿,笔者重点就证据的审查提几点自己的看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规定了对具体行政行为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的情形,第1目是“主要证据不足的”。“主要证据”是指行政机关认定事实必不可少的证据。行政机关认定事实除了主要证据外,通常还有其他一些次要证据。主要证据不足,将使事实认定不成立,而次要证据缺少则不会案件基本事实。具体到工伤认定案件,主要证据应包括,认定双方具有劳动关系的证据,医疗机构的诊断书,企业的工伤报告或劳动行政部分的调查记录。有这样一个案例②,某劳动部分仅依据当事人提交的***部分作出的“事故受伤证实”就认定了申请人受伤害的事实,并作出了认定为工伤的决定。该认定行为显然就缺乏了“医疗机构的诊断书”这一主要证据。

  2、审查“主要证据”是否充分无须通过重新查证认定事实。从上讲,通过看诸法定事实要件是否都有相应的充分证据证实来判定主要证据是否充分是办得到的。在具体行政行为主要证据充分,严格遵守了程序规则,并且无滥用了职权嫌疑的情况下,即使这些证据材料假如由法官认定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法院也不应撤销行政机关的事实认定。

  3、关于对主要证据“充分”的审查。审查应包括证据的证据资格和证实力。关于证据资格和证实力的审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的规定》中做了较具体的规定。在这里,笔者重点就审查行政机关在作出认定时是否考虑了反证题目谈一下看法。在进行工伤认定过程中,行政机关应听取利害关系人陈述、申辩,调取正反两方面的证据,在对正反两方面证据进行综合考虑的基础上认定事实。对于行政机关未给相对人申辩和提出反证的机会的,应认定行政行为程序违法;对行政机关已有反证但未予考虑的,则应认定行政机关对事实和证据的认定有瑕疵;对行政机关在事实认定中充分考虑了反证的,那么即使在诉讼中法院以为反证和行政机关的证据是势均力敌的,也应维持行政机关的事实认定。

  我们接触过这样一个案例,原告孙某系某橡胶厂职工,该橡胶厂为了给车间降温,使用了一台较大的排风扇。孙某因感觉风扇正对着他吹不舒服,就想将风扇调一下角度。在搬动风扇的过程中,手被叶片打伤,造成残疾。县劳动局在作工伤认定时,采信了橡胶厂提供的该风扇的照片,照片上的风扇四周有防护栏且挂有警示标志。而孙某向法院提交的数份证人证言均证实,事故发生时,该风扇无任何防护措施和警示标志。但县劳动局的证据中并无这方面的反证,故应认定其作出的工伤认定程序违法。

  关于工伤认定案件的裁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五十四条的规定应作维持或撤销判决。那么依据该条第(二)项的规定,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的,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那么工伤认定案件在判决撤销劳动部分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书的同时,是否必须判决重作呢。笔者以为,不必同时判决重作。法院撤销的是劳动部分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书,该判决一旦作出,意味着劳动部分对该工伤的认定程序返回到了申请阶段,劳动部分当然应重新调查、搜集证据,重新作出工伤认定。实践中发现,一是有些劳动部分会以法院没有判决重作为由而不再做工伤认定;二是有些劳动部分要求相对人必须重新写出工伤认定申请,否则不予认定。

  笔者以为针对第一种情形,劳动部分的行为已经构成了不作为;针对第二种情形,劳动部分实际将其败诉的后果转嫁了一部分给相对人,这对相对人是不公平的,同时劳动部分也有拖延时间,规避工伤认定的时限规定之嫌。所以劳动部分假如不能在判决生效之日起3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则应认定其程序违法。

  关于工伤认定裁决的第二个题目是法院能否直接认定伤者构成工伤或不构成工伤。司法实践中确也存在这样的情形,法院依据所查明的事实,以为已能够认定工伤或非工伤了,但劳动部分作出的是相反的认定,对此,法院只能以证据不足为由予以撤销。但撤销后,劳动部分只是往搜集一、二份无关紧要的证据,再次作出同样的认定。所以一种意见以为,在查明事实的情形下,法院可以直接作出认定是工伤或不是工伤的判决。否则司法审查将走向脱离现实的法律形式主义,公民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障。但笔者以为,法院对行政行为所进行的司法审查,应首先是建立在相信行政机关能够依法办事的基础上,象上面谈到的情形,究竟是少数,而且某些情形可能也不是行政诉讼能够解决的了的。所以,法院一般不应越俎代庖。我们知道市级以上劳动行政部分是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工作的主管部分。法院的职责只是对劳动部分作出的工伤认定进行正当性审查。而且法院囿于人力、财力和审限等方面的原因,不可能做到具体查证。所以假如法院以为劳动部分的举证并不能得出其认定的结论,也不应直接以自己的认定结论代替劳动部分的认定,而应以劳动部分提供的证据不足以支持其观点为由予以撤销,这样劳动部分可以继续调取正反两方面的证据,作出认定。假如法院直接进行确认,事实上也就是法院代行了行政机关的职权,属超越了职权,“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很轻易滥用权力”,则司法审查权也将面临着被滥用的可能。

【论工伤行政确认案件的司法审查】相关文章:

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审查08-10

论行政与民事交叉案件的程序整合06-04

刑事司法正义论06-05

论我国行政法规范解释司法审查的反思与重06-05

论司法权的独立与制约06-02

关于行政机关法解释的审查基准06-03

行政检查行为性质论06-09

论高校学生受教育权的司法救济06-08

在审查逮捕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05-31

关于自侦案件与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关联考察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