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书馆馆藏书目数据的质量控制

时间:2022-11-27 05:19:13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图书馆馆藏书目数据的质量控制

  馆藏书目数据作为一种资源是支撑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主体,也是图书馆开展业务工作及读者服务工作的基础。每一种书拥有一条书目数据,每一册书占有一条馆藏信息。采访人员通过馆藏信息来分析确定是否需要采购或增加副本;流通管理人员必须依据系统目录来完成日常业务工作;读者通过馆藏书目检索系统来查询书目相关的馆藏信息。馆藏书目数据库是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能否全面投入使用,各个功能能否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障。

浅谈图书馆馆藏书目数据的质量控制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因素,书目数据的质量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不采取有效措施,会严重影响到馆藏数据库的质量和使用,影响书目查全率和查准率,影响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可信度。如何对馆藏书目数据质量进行有效地控制,笔者结合在实践工作中的一些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馆藏书目数据质量问题表现

  馆藏数据质量问题往往是长时间积累起来的,并且有一定规模,而且建库以来积累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在增加,其数据主要表现在:

  (一)著录字段信息有误。MARC数据各字段以及子字段都有可能录入错误。在审校过程中会发现价格录入错误;题名字段错字、漏字的现象;图书载体类型错误,比如精装误为平装;随书光盘、附件忘著录等导致数据不规范。

  (二)再版图书、多卷书、丛书种次号错误。在编目中书商数据加工人员由于赶时间完成定额任务,没有查重检索出多卷书的其他卷册、再版书的其他版本,致使多卷书、再版书种次号取错,使同一套书、再版书被分散;同书异号,同号异书的现象。

  (三)分类标引错误。书商数据加工人员流动性大,承担着多个图书馆的编目任务,对各个馆的编目细则未能熟练掌握,容易混淆,因此导致在分类标引方面出现问题。例如《中译日笔译教程》分类号H365.9,而实际馆藏字段却著录为K365.9,图书内容跟分类号完全不符。

  (四)馆藏地点及流通类型不符合本馆规则。馆藏地点和流通类型录入错误。例如小说、散文类图书依据我馆典藏规则馆藏地点录入“自主学习中心”流通类型为“外借图书” 而输入时将流通类型错录为“样本图书”势必在流通时会产生拒借现象。

  二、馆藏书目数据质量问题分析

  近些年来,民办高校和独立院校的兴起,招生人数和办学规模成倍扩张以及教育部门对学校的评估,使得没有达标的学校必须在短时间内购买大量的图书资料。按照常规的采编模式显然无法做到。这时图书馆借助书商的力量,将馆内编目加工工作外包给书商。

  (一)编目外包的隐患。从编目外包实践看,它的优点是卓见成效的:弥补人力不足;提高了编目效率;加速了新书上架速度。虽然外包具有诸多优势,但数据质量存在着一定的隐患。①编目业务外包主要是由书商提供的免费服务,书商追求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外包加工人员的工作量均采用记件或计时方式,可想而知,加工人员追求的是速度而忽视了质量;②书商所雇佣的编目人员稳定性差,更替频繁;每变动一次,双方沟通加大,重新投入精力培训指导新人,使得工作效率不能够达到预期效果。③书商内部集体协调沟通不畅通,业务流程衔接性差。这也形成了外包加工人员的利益与工作质量之间的矛盾。

  (二)外包加工过程中的监督疲软。编目外包可分为图书外部加工和书目数据加工工序。图书外部加工包括开包核对清单、贴磁条、贴条码、贴书标、盖馆藏章。监督人员认为认为加工技术含量不高,简单重复容易做,加工人员上手快,其实要将这些工作做到准确、美观、整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在图书开包验收过程中,会发现倒装、缺页、缺光盘的问题图书;无订购、不符合本馆藏书规则的图书;馆藏章盖在图书哪个位置、条形码贴的是否端正、磁条夹的位置是否隐蔽等细节工作都是引起馆藏书目数据质量的原因之一。编目外包数据加工包括机读目录各字段的著录、财产号的分配、馆藏地点、流通类型的录入、给分类号、索取号。由于一些数据加工人员变动频繁,衔接不畅,工作人员疲于讲解规则,这些稍微大意就会出现错误,影响馆藏书目数据质量。

  三、馆藏书目数据质量控制的措施

  馆藏书目数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环节众多,要形成“量大”“质优”的图书馆馆藏书目数据库,源头就在采编外包质量上加以控制。

  (一)选择适合本馆特色的外包模式

  我馆自2010年以来,通过招标的形式委托书商对招标的纸质图书进行免费编目加工。在交货前要求书商把这批图书的电子清单及编目数据发给采编部门,采编部门再根据图书分编进度和积压情况、场地等实际情况要求书商加工人员入馆进行加工的模式。

  (二)制定详细规则

  图书馆除了要严格遵守国家标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外,还根据本校的专业特点、本馆的藏书性质、馆舍条件制定了相应的细则。包括有中文纸质图书验收加工细则、书商工作人员分编操作流程、图书典藏细则等。

  (三)专人监督,人工审校与系统审校相结合

  在进行图书加工时,我馆将书商的每批图书分成若干个小批次,这样便于清单及价格的核对。每个工序开始之前按本馆的各项规则、细则进行培训,每个批次都要求加工人员填写“图书验收分编加工报告”记录表。由审校人员对入馆加工人员的外部加工进行抽样检查,发现错误立即纠正;数据加工进行逐一审核,重点核查分类号和种次号;再根据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ILASIII提供的统计功能导出Excel数据表格,进行分类校对、馆藏地点、流通类型等各个指标的筛查,最后进行批审校。人工审校与系统审校相结合,不仅速度快,大大减少盲点出现的机率,如数量不匹配、条码号重复、漏验必备字段等,这是保证数据质量、减少审校所用时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馆藏书目数据维护制度化

  采编在源头上进行质量控制,即时发现及时修改。当时无法进行修改的在馆藏维护记录本上做好相关记录,集中一学期进行一次总的维护和修改。并记录相关情况,为质量分析做好依据;杜绝出现重复错误。

  参考文献:

  [1]曹秋霞,陈如好.美国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经验及启示.图书馆学研究,2009(5)

  [2]温泉.编目外包数据质量分析及控制对策.现代情报,2012(9)

  [3]毋新梅.编目外包中意外因素的出现及对策.农业网络信息,2012(9)

  [4]徐月华.广州市高校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现状研究,2008(7)

  [5]李宝燕.论图书馆的文献审校工作,2008(5)

【浅谈图书馆馆藏书目数据的质量控制】相关文章:

探析改进大专院校图书馆书目数据库质量之我见06-02

谈中学图书馆藏书布局与管理08-24

浅谈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精选7篇)04-26

浅谈用“数据文化”创造新的管理思维06-01

浅谈物流成本控制中的包装管理的论文06-05

浅谈成本控制管理论文09-23

城市GPS控制网施测质量控制措施探讨05-28

浅谈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藏书建设06-01

浅谈软件开发项目的成本控制论文04-18

论通信设计质量的科学控制方法论文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