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辽宁省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实证研究
摘要: 基础设施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2000-2013年辽宁省城市基础设施现状的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构建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标体系,并以全国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作为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了解辽宁省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的现状,提出相应的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辽宁省 主成分分析 基础设施承载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正面临着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等诸多问题。而基础设施则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辽宁省城市人口剧增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设施对促进经济增长、保障社会平稳运行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具有重要经济意义。本文通过构建辽宁省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标体系,对辽宁省基础设施承载力的状态进行判别分析,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辽宁省城市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辽宁省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本文以交通设施、供水设施、燃气供应、医疗设施、城市绿化五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对2000-2013年辽宁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反映辽宁省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情况,并对各分量进行量化分析,了解当前的发展现状。
1、交通设施发展概况
辽宁省城市民用汽车拥有量2000-2013年呈现逐年上涨的态势,由2000年的78、61万辆上涨到2013年的457、05万辆,增长了3、8倍。08年之前增长速度较为平缓,之后几年内增长速度有明显的提升。
城市每万人口拥有公共交通车量达到14标台以上才能达到全面向康社会的标准,辽宁省2001年达标率最低,仅达到标准的52、5%,至2013年有一定的提升,达到79、9%,但从整体来看,城市公共交通车辆发展仍较为滞后。
2、供水设施发展概况
根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供水规划,全国城市平均供水普及率到2010年应达到92%,2020年达到98%。辽宁省城市用水普及率在2004年就已达到规划中2010年的指标,2011年提前达到2020年98%的规划指标。整体来看,辽宁省城市用水普及率水平较高,城市供水建设发展较为完善。
3、城市燃气供用情况
《全国城镇燃气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十二五”期末,我国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4%以上。辽宁省城市燃气普及率在2001年下降16、3%,在随后的十多年中大体以增长的态势稳步上升,在2010-2013年普及率均在94%以上,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指标。
4、医疗设施水平
床位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核心资源要素,是医疗机构提供服务重要供给指标之一。2010-2011年城市人口增长约为3、3%,而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大幅增长,达到14、2%。2012-2013年,辽宁省城市人口增长速度为2、6%,城市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则下降12、3%。辽宁省城市医疗卫生服务基本达到《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中到2020年,我国每千人口床位数达到6张的标准。
5、城市绿化概况
辽宁省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2001至2005年增长率达到49、5%,但2005年仅有7、49平方米,未达到《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建设的通知》中8平方米以上的指标。2006-2013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稳增长,辽宁省通过旧城改造增绿、中心城区添绿、新区规划建绿,城郊造林扩绿等多种形式,推动城市绿化发展,到2015年有望达到12平方米以上。
二、辽宁省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的构建
1、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从辽宁省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将辽宁省基础设施归纳为交通设施、供水设施、燃气供应、医疗设施、城市绿化等五个范畴,构建辽宁省基础设施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2、辽宁省2000-2013年基础设施承载力的测度及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求出给定指标变量的若干主成分,建立多指标综合评价值的线性加权函数模型,根据方差贡献率大小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利用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操作分析,得到的表达式如下:
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述指标进行综合,得到主成分得分,即为历年辽宁省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ICCI。本文选定全国同年份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作为基础,采用相同指标体系,计算全国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即ICCI。将辽宁省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同全国承载力指数进行相应的比较分析,用ICP表示基础设施承载压力度,即: 。
对辽宁省基础设施承载压力度进行分析,当ICP>0时,基础设施承载力处于“低载”状态;当ICP=0时,基础设施承载力处于“平衡”状态;当ICP<0时,基础设施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
2000-2013年间,辽宁省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基本以平稳的状态上升,表明辽宁省基础设施对各类承载对象的承载力正在逐步改善。通过与全国情况的对比,可看出二者承载力指数呈现出大体一致的发展趋势。但通过观察可知,2006-2009年、2011-2012年辽宁省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高于全国,而2001-2005年、2010、2013年间其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要低于全国水平,反映近年来辽宁省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最近几年辽宁省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有所减慢。
通过辽宁省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与全国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进行作差比较,得到图3-1 辽宁省基础设施承载力压力度(ICP)。2001-2005、2013年间,辽宁省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高于参照区水平,基础设施承载力处于“低载”状态。2006-2012年间(2010年除外),其承载力指数要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可推测辽宁省各项基础设施正在高负荷运转,基础设施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
三、结论
2000-2013年辽宁省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受人口数及公共交通车辆数量的影响,整体来看,城市公共交通车辆发展较为滞后;辽宁省城市用水普及率高,节水潜力巨大,有进一步缩减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的能力;辽宁省燃气普及率较高,基本覆盖各个城市;近年来辽宁省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医疗床位数方面已基本达标准,但也需更好的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以满足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随着辽宁省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后劲不足。总体来看,辽宁省城市基础设施尚不能满足各类承载媒体的需求,出现超负荷运行状态,要达到基础设施与城市的协调发展的状态仍需加大投资管理力度。
四、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建议措施
1、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高承载能力
对教科文卫等多领域进行合理分配并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多方面促进辽宁省城市化进程,且在此基础上提高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结束基础设施“超载”状态。
2、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协调好区域经济发展,统筹规划,全面协调可持续,监控辽宁省各市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着力加强城市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统筹城际间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推进周边城市的同城化发展。
3、合理控制人口发展及城市化进程
加大对辽宁省基础设施的调控,根据城市人口、经济发展现状适时调整基础设施发展规划,促进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与承载状态实证研究. 赵楠、申俊利、贾丽静. 城市发展研究. 2009年04期
[2]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综述. 傅鸿源、胡焱. 城市问题.2009年第5期
[3]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综合评价与分析.王宇峰.浙江大学图书馆,2005:3-4
[4]城市安全风险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金磊.城市问题, 2008(2): 35-40
[5]关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若干理论问题的认识. 谭文垦,石忆邵,孙莉.资源与环境, 2008(1): 40-44
[6]城市综合承载力理论与实证研究.李东序.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2008.
[7]辽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创新.张霓.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
【辽宁省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实证研究】相关文章:
审计风险的实证研究12-06
整体上市效应的实证研究03-05
核心业务测度及实证研究03-21
家族企业审计需求的实证研究03-24
CAPM模型对青岛海尔股票的实证研究03-21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关系的实证分析12-07
西方实证会计理论与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12-04
从个案调查到分类研究─乡村政治实证研究的现状与路径03-18
关于广西生态城市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