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略探企业“超额利润增长率”绩效评价方法
,我国采用的绩效评价主要有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在国际上,由美国学者和实业界提出的“平衡记分卡”和“增加值”(EVA)评价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这三种绩效评价方法虽各有长处,但笔者认为,每一种方法在企业绩效评价中还存在一些缺陷。结合我国企业特点,坚持以效益为核心、多因素全面评价原则和定量与定性评议相结合的原则,笔者在此提出一种新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超额利润增长率”评价体系。一、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综述
1.我国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财政部于1999年颁布了《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并于2002年进行了修订,建立了“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这一指标体系由绩效评价制度、绩效评价指标、绩效评价标准、绩效评价组织四个子系统构成。其中,绩效评价指标包括企业财务状况、资产运营状况、偿债能力状况、能力状况四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由若干个指标构成。绩效评价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测算的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企业各个指标的标准值,每个企业以自己的实际指标值与对应的标准值对比,便可对自己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
笔者认为,这一指标体系对于我国企业而言,主要存在四个:第一,这一指标体系是对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价,它强调国有资本的保值和增值。但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和外资向国有企业的注入,现有的国有企业将很快形成包括外资在内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企业格局,此时将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用于所有企业的考核,显然不合适。第二,虽然这一指标体系在“绩效评价标准”子系统中按不同行业近三年的行业平均值设计了不同行业指标的标准值,但这一标准值是静态的,并且不同时期的平均收益、行业平均收益及其他指标的标准值是不一样的,无法根据不同年份的行业平均值做相应的调整。第三,这一指标体系仍以利润作为各项指标的依据,以会计利润为考核会带来经营者的许多短期行为,他们会以各种手段创造利润,甚至以牺牲企业的未来以满足目前评价的需要。第四,2002年新的绩效评价体系包括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共有24个评价指标,这些指标中大多数是利用已有的财务数据计算的财务指标,虽然也设计了8个非财务指标,但这些非财务指标一是数量太少,二是与财务指标的互补性差。
2.“平衡记分卡”业绩评价体系。“平衡记分卡”业绩评价体系是上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并在世界很多国家大型企业应用的一种企业业绩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将企业最终收益的因素分为财务目标、市场经营、内部管理和企业成长等四个因素。在这个体系内,不同企业可根据不同情况设计不同评价指标。这里,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要能够体现企业在这一时期的经营目标、战略选择、技术特征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特征。事实上,“平衡记分卡”在将财务目标作为企业最终目标的同时,始终强调一个系统的管理理念,即强调平衡财务目标、市场经营、内部管理和企业成长四个因素对企业最终收益的影响。一个成功的“平衡记分卡”是要通过对以上四个方面的考核来透视一个企业的发展潜力的。
笔者认为,尽管“平衡记分卡”业绩评价体系没有针对某个具体的行业,但它以财务指标作为企业业绩评价的核心,同时强调市场、内部管理和企业成长等几个因素在企业业绩增长过程中的作用,这一思想是值得我们吸取和借鉴的。
3.“经济增加值”(EVA)业绩评价体系。“经济增加值”业绩评价体系是上世纪90年代美国实业界提出的一种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经济增加值”是指企业收益与资本成本的差额。具体计算公式为:经济增加值=税后经营利润-(投资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经济增加值”的特点在于用经济利润代替了会计利润,将开发费用、顾客与市场开发、人力资源培养等方面支出由费用化调整为资本化,并在受益年限内摊销。同时,向管理者灌输了新的资本增值理念,即强调只有当投资于现有资产上的实际收益大于资本供应者的预期收益时,资本才得到了增值。企业以经济增加值为基础建立特有的报酬计划,使管理者和员工在为投资者着想的同时也像投资者一样得到了回报,引导管理者更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
笔者认为,EVA虽然引导管理者注重资本成本理念和企业的长远发展,使管理者利益与投资者利益融为一体,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涉及多项调整事项,大大增加了计算EVA的复杂性和难度,使EVA的应用受到了极大限制。就目前我国企业管理水平而言,获取EVA的成本太高,可操作性不强。但它强调资本成本和用经济利润代替会计利润、引导管理者注重企业长远发展的思路,在上是一种突破,也值得我们在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中。
通过上述分析,并根据我国企业管理特点,笔者设计了一种评价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新方法——“超额利润增长率"评价体系。
二、评价体系核心指标——“超额利润增长率”
“超额利润增长率”评价指标体系由若干个指标构成。笔者借鉴了经济增加值(EVA)评价方法中“资本增值”的核心理念,以“超额利润增长率”指标作为评价体系的核心。“超额利润”是指超过包括资本成本在内的纯粹利润或经济利润。其计算公式为:超额利润=会计利润-(资本成本×行业平均利润率)。“超额利润增长率”是超额利润增长的速度。其计算公式为:超额利润增长率=(本期超额利润-上期超额利润)÷上期超额利润×100%。该评价体系设计了全面评价企业的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企业的财务状况、市场实力、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创新与发展能力。每一个评价内容由若干个指标构成。这四个方面的经营成果最后体现在“超额利润增长率”指标上。
三、“超额利润增长率”评价体系的特点
1.强调资本增值的理念。利润只确认和计量债务资本成本,并将其在利润之前扣除,而将资本成本作为收益分配处理,收益多了就多分配,少了就少分配,没有就不分配。然而,资本不是免费的,占用资本会产生机会成本。按照风险与收益匹配原则,资本成本还应高于债务成本。也就是说,要将资本成本也作为债务成本去看。企业经营中只有在取得超额利润的前提下,才能在补偿债务成本的基础上补偿资本成本,真正实现资本增值。通过计算超额利润指标向企业经营管理者灌输资本增值的理念,增加了经营者的压力,打破了传统的资本免费观念,真正达到了资本收益最大化的目的。
2.体现全面评价企业的原则。一个企业是一个综合体,任何一个指标或一组指标都无法全面评价一个企业。同时,无论财务指标或是统计指标,也只是对企业过去基本状况的一种评价。笔者运用“平衡记分卡”的基本原理,以互为因果、环环相连的四方面评价作为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结构的组成部分。虽然“超额利润”和“超额利润增长率”是以财务指标形式反映的,但企业取得超额利润及其增长的基础是企业较强的市场实力、的内部经营管理优势和持续的创新与成长能力等利润要素。同时,企业市场实力、内部经营管理、创新与成长能力最终又会以“超额利润”和“超额利润增长率”指标表现出来。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以财务目标作为绩效评价焦点,强调企业的市场实力、内部经营管理、创新与成长能力等利润要素对财务指标的支持作用,实现了定量与定性评议的有机结合。
3.突出企业持续的理念。会计利润和超额利润是与企业年度目标相联系的静态财务指标,只强调企业在特定期间的经营业绩,不能对企业经营战略实施过程做出公正、客观、准确的评价,从而弱化了企业战略目标,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操纵财务指标而采取种种与企业经营战略不一致、甚至是背道而驰的短期行为留下了空间。例如,经营者可能只注重当前利润的增加,不重视企业综合实力的增强;只注重当前的考核指标,不重视发展能力的提高;只注重能产生短期收益的项目投入,不重视产生长期收益的项目开发。因而,笔者在企业绩效评价中,引入了“超额利润增长率”的概念。同时,以其作为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核心,将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薪金报酬与该企业超额利润增长率相挂钩,可增强经营者对该方法的认可度。
4.“超额利润增长率”指标计算方法简便,操作性强。它不需要以会计数据为基础进行调整;计算过程简单,可操作性强。会计利润数据可直接使用相应的报表数据,资本成本可以行业平均利润率或银行贷款利率为。另一方面,超额利润是绝对指标,超额利润增长率是相对指标,两者结合便于企业自身纵向比较和同业之间横向比较,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略探企业“超额利润增长率”绩效评价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略探企业“超额利润增长率”绩效评价方法】相关文章:
环境问题与环境道德意识探略03-25
清代江南人口与住房的关系探略03-20
证实标准价值略探-种实效的眼光03-22
浅析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方法03-07
论中国道家生命伦理思想探略03-17
浅探企业税收筹划12-06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略12-09
浅探高考英语阅读技巧与方法03-19
浅探企业物资电子采购03-18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