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探企业技术创新激励与约束机制
摘要:由于缺乏有效的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致使相当部分国有企业缺乏创新的热情和责任,不能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只有尽快建立相对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才能保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企业 技术创新 激励机制 约束机制
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之际,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咄咄逼人的国际国内竞争,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乃至国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础。然而,我国企业至今还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相当部分的企业既缺乏创新的热情,也缺乏创新的责任,致使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形势相当严峻。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主要专业生产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26.1%;国有重点企业的关键设备,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5%,近70%的设备属于国内一般水平或落后水平,尚有15%以上的设备在“超期服役,,。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缺乏有效的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能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动力则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加速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是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核心问题。
一、激励与约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机制
对市场经济的理解,我们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认识过程,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不再简单地认为市场经济只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不仅在是否用价格实现资源配置,更本质的是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不同,简单地说,市场经济通过制度安排给予广大的人民对生产和对创新提供了非常强有力的激励;同时它又对每一个经济决策者有约束,这种约束使得他要对自己的经济决策的后果负责。正是市场经济特有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构成了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的经济活动包括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创新理论最早是由美籍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者说是生产要素的一种新组合.创新并不是单纯的技术或工艺发明,而是一种不息运转的机制。技术创新是科学技术成果商品化过程中的技术经济活动,这一活动的实施,需要有良好的动力机制,即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励就是通过诱发企业内部的动力源.调动人们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促使科技成果商品化过程的不断加速。没有积极性,一切经济发展都无从谈起。约束是指企业能自觉、主动、有效地制止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一切不合理行为,保证创新活动的有效率和合理化。激励与约束两者缺一不可,但又是非对称的,尤如汽车的动力机制一样,激励就像汽车的发动机,汽车要起动,须要有发动机,但是仅有发动机汽车照样也不能开上路,还必须要有刹车装置,这就是约束,所以激励与约束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只有建立相对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才能保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健康运行。
二、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路径选择
激励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主导部分,构成企业内部动力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经济利润驱动力、企业社会价值驱动力、经营管理者成就驱动力、创新人员社会价值驱动力等等。要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内部动力,关键是要建立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建立涉及到企业内部因素和企业外部环境,以下主要从企业内部因素分析:
首先,通过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利润最大化来充分激发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企业技术创新受利润最大化经营目标的支配,即经营目标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机。企业创新动机并不是为创新而创新,也不是追求一般利润,而是为获取作为创新收益与创新成本之间差额的超额利润。市场经济存在两个必须遵守的最基本法则:竞争法则和利润法则,企业必须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把握和赢得技术机会和市场机会,向用户推出所需的新产品,特别是那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较高技术附加值和市场竟争力的名牌产品,有利于替代进口和改变外贸出口结构的高新技术产品,才能开拓和占领市场,获取相应的利润。同时企业自身利润最大化,企业的持续发展,既是经营管理者的成就,又是企业良好社会价值的体现,也与广大员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要使所有企业形成一个共识,要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和持续发展,必须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从“要我创新”转向“我要创新”,进而自觉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其次,企业应积极探索和设计自身的产权结构,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能有效激励创新的产权制度。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不够明晰,产权形式是国有产权,产权的转移变化主要是经营权的变更,其产权的二重化所采取的是委托管理模式,即国家委托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再委托投资主管部门,各投资主管部门再委托企业,这种层层委托代理使各委托或受托主体仅作为代理人,并没有与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建立真正联系,自然也不可能建立起相应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党的十五大已明确把非公有制经济纳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并提出了公有制可以而且应该有多种实现形式,为企业进行产权结构的调整和探索新的产权形式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此,国有大中型企业应积极主动探索自身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结构调整,寻求有效激励创新的产权制度。近几年,我们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和《公司法》的实施,使不同劳动者和股东拥有不同的产权,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对调动起各方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起到较好的效果。在这方面,合肥荣事达集团为我们提供了典范。荣事达集团面对日愈激烈竞争的家电市场,从资本运作人手,通过产权制度创新,先后与香港地区、日本、美国合资和引进技术,形成由内地单一投资主体向日本、美国、香港地区和内地多元投资主体的转变,成功地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多元化产权结构,寻求到有效激励创新的产权形式,使集团走上“引进—消化吸收—独创,的良性循环道路,资产规模从合资前的1.4亿元猛增到25亿元。1995年以来,连续三年居全国洗衣机行业产销量第一。
第三,加快企业进人市场的步伐,使国企成为真正的独立法人,通过市场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活力,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尤其在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只有加速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使企业成为真正的独立法人,依据市场规律求生存和发展,惟有这样,企业才能感到市场的压力,进行技术创新。同时,也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使企业获得技术创新收益,从而吸引企业进一步进行技术创新。云南玉溪红塔集团从80年代中就以市场为导向,紧紧依靠技术创新,不断抢占技术制高点,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创出一个个受市场欢迎的名牌香烟,集团也一跃成为亚洲第一,世界排名前五位的现代化烟草企业。1998年实现利税突破200亿元大关,1999年红塔山无形资产价值攀升到423亿元,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第一品牌。形成了市场激励企业创新,创新收益又不断开
【浅探企业技术创新激励与约束机制】相关文章:
浅探室内陈设05-29
《左传》修辞方式浅探05-03
浅探作为自由的平等05-28
浅探音乐教育之路04-29
浅探具象与意象的深度连接05-29
浅探张之洞实业教育思想05-30
浅探适应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建设05-29
浅探电子时代艺术的异化05-31
“醉酒驾驶”量刑考虑情节浅探08-15
浅探巷道快速掘进影响因素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