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企业成长研究的理论评述
摘要:
关键词:企业成长 交易费用 知识
一、企业成长理论的思想起源
1、 亚当·斯密的企业成长思想
亚当·斯密(1776)在《国富论》中指出,“劳动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以及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并进一步指出,“引出上述许多利益的分工,原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果,……它是不以这种效用为目标的一种人类倾向所缓慢而逐渐造成的结果,这种倾向就是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 [1]斯密有关企业成长的思想可以概括为规模和分工程度决定了企业成长,即不同行业因分工不同,企业成长的机会将不同,因而市场--技术结构决定企业成长及其规模。
2、马歇尔关于企业成长的论述
马歇尔将企业成长的因素归结于“外部和内部经济”。[2]所谓外部经济是指企业成长有足够的外部市场空间;内部经济则是指企业内部的制度和能够带来较高的效益。假如企业一切尽如人意,企业最终可以成长到某一行业占垄断地位。但马歇尔并不认为企业成长一帆风顺,企业的成长很大程度受到创办企业的企业家个人的生命和能力的限制。在创办人的寿命结束之前,使用一种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有可能突破企业成长与企业家个人寿命有限这一障碍。
二、传统企业成长理论的主要观点
1、交易费用理论的企业成长思想
科斯(Coase,1937)在其著作《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企业与市场是两种不同的、并且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调配体制。市场上的交易是由价格机制,即“看不见的手”来协调的;而企业是将许多原本属于市场的交易“内化”了,即资源调配的动力由“权威”取代了价格机制。并指出由于存在着“管理收益递减”的因素,企业将倾向于扩张到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另一个企业中组织同样的交易成本为止。
威廉姆森从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效率三维度定义了交易费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边界确定的原则。[3]他认为,企业是一种连续生产过程的纵向一体化实体,这个连续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之间如果通过市场交易关系相联系,就需要签订一系列的合约,而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签订的合约不可能是完全合约,这就给经济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条件,这样就会导致专用性资产事前不足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企业会通过前向或后向一体化,把原来属于市场交易的某些阶段纳入企业内部,这种情况下的企业成长就表现为企业纵向边界的扩展。因此,威廉姆森认为,企业纵向一体化的关键因素是资产的专用性,资产专用性程度越高,纵向一体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2、 产业组织理论的企业成长思想
美国家贝恩把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效果三个范畴和国家的产业组织政策联系起来,规范了产业组织理论的体系。他提出,在市场竞争中,市场结构(Structure)决定了该市场中企业的竞争行为,而企业行为(Conduct)则进一步决定了市场的运行效率,即市场绩效(Performance)。
以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1980,1985)为代表的竞争优势理论学派,将企业竞争优势和企业成长归于企业的市场力量与产业拓展。波特将特定产业中的市场力量归纳为五种,即买方、卖方、竞争者、潜在进入者和替代品的力量。企业在产业内的成长取决于该产业内物种市场力量的对比,以及产业的发展状况。为了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波特提出通过对本企业的价值链分析,可以采用差异化、低成本和集聚三种战略。
三、现代企业成长理论的主要观点
1、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
彭罗斯对企业成长理论的主要观点有:第一,企业是“建立在一个框架内的各类资源的集合”,其功能是“获取和组织与非的赢利性,并向提供产品或服务”;第二,由于资源本身的不可分割性、资源间的不平衡性、理性和能力的有限性,企业因此总是存在未利用的资源。企业的成长便是不断地挖掘、利用资源的无限过程;第三,企业成长不仅仅指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内部性的积累,规模经济只是成长经济的一种副产品。第四,企业扩张的方向必须从“继承的(inherited)”资源,即以前获取的资源,和从市场上新获取的资源之间的关系来理解[4]。
2、 爱迪斯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爱迪斯认为企企业可分为成长阶段、再生与成熟阶段、老化阶段。成长阶段包括企业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再生与成熟阶段包括青春期、盛年期;老化与消亡阶段包括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和死亡期。爱迪斯认为,企业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都会面对不同的问题,企业必须克服这些问题才能顺利成长。
四、 企业成长理论的评析
古典的理论论证了分工和专业化对提高企业生产率的作用,但并未论及企业的本质是什么,更谈不上对企业成长问题做出系统的分析。马歇尔关于企业是一个生命有机体的论述引导了以后许多学者的研究方向,并指出企业成长是由企业外界和内部资源相互协调发展的过程。交易费用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企业的出现,强调合适的制度安排及制度创新对企业成长的重要性,并采用交易费用这个工具分析了企业最佳规模。产业组织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也都局限于从外部来分析企业成长的制约因素,没有考虑到企业内部的资源差异对其持续成长的影响。以彭罗斯为代表的现代企业成长理论学派摆脱了企业成长追求规模经济的思维限制,指出企业成长追求成长经济而不是规模经济,并强调企业内部的独特资源是企业成长的根本推动力。这种理论着眼于企业内部资源,为企业成长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遗憾的是他们的理论并没有没有考虑外界环境变化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也没有说明如何才能有效地形成企业的供给,因而他们的理论也是不彻底的。
总的来看,现有企业成长理论在以下两个问题上存在不足:首先,这些理论对企业成长的研究都有所偏颇,没有能够清楚地阐明企业成长的路径问题。传统企业成长理论侧重于企业最优规模的确定,强调外部环境对企业规模的影响,而忽视了企业内部资源的作用;现代企业成长理论突破了企业成长追求规模经济的限制,指出企业成长应追求成长经济,但该理论又过于关注内部资源的作用,而忽视了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其次,这些理论都是基于市场竞争关系的企业成长理论,都是通过击败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来实现自身的成长,没有考虑都与竞争对手共同成长,即基于“竞争-合作”关系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14页。
[2]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25页。
[3]Oliver E. Williamson,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 New York: Free Press, 1985, pp.280-281.
[4] E. Penrose,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pp.15-25.
【企业成长研究的理论评述】相关文章:
哈特企业产权理论评述03-20
组织变革理论研究与评述01-10
创业企业持续成长理论研究综述03-19
消费体验理论评述06-18
中国企业治理结构与绩效研究的评述11-21
评述中药药理的研究方法03-18
关于自然力理论的文献评述03-21
基于企业生态位理论的企业竞争策略研究03-19
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研究初探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