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的论文

时间:2024-05-24 15:32:05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工商管理的论文15篇【优选】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工商管理的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工商管理的论文15篇【优选】

工商管理的论文1

  论文题目: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 学 站 __ ____

  专 业 _____ _

  学生姓名 ______ _

  指导老师 ______ ____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选题的背景: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产物,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MBA开题报告展,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自身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6万多个内部审计机构,18万名内部审计专(兼)职从业人员。全国的内部审计机构每年完成审计项目50万个左右,通过查处违纪违规、损失浪费等问题,促进提高经济效益约1 000亿元,为国民经济快速健康有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虽然如此,但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目前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看,内部审计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和完善。

  研究意义: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在维护国家财经法纪,促进增效节支,以及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等方面,起了一定积极作用,但也存在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审计工作缺乏规范性等问题。应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使之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的决策者要求使用的信息必须及时、准确,这给内部审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研究的思路与主要内容

  本文结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完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提出一些建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 内部审计的概述

  2 我国内部审计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

  2.1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

  2.2内部审计法规不健全,职员素质不高

  2.3审计质量不高

  3解决我国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的主要措施

  3.1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和治理

  3.2树立风险意识,为建立内部审计文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3.3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才能保证审计的公正性

  3.4进步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3.5建立一套完整的赏罚制度

  3.6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加快内审法规建设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二、毕业论文的主创观点或新颖之处

  本文从企业内部审计的'概念内涵、特征以及国内外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展开分析,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具体分析了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和方法。本文认为,健全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不能搞形式主义,在改善和调整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提升其内部地位,并切实加强公司管理层对其价值的认识,化形式于实质,才能使内部审计机构真正成为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臂膀,掌控各类潜在经营风险,进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写作进度安排

  1、20xx年7月6日至7月28日,完成开题并提交开题报告。

  2、20xx年7月29日至8月20日撰写毕业设计初稿.

  3、20xx年8月21日至8月31日撰写中期报告并提交中期检查报告。

  4、20xx年10月8日撰写毕业设计终稿并提交指导教师评阅论文。

  四、写作目标

  现代内部审计从“监督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的功能定位转变是内部审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必然趋势。为适应这种转变,内部审计师更应当作好组织内部的咨询师,而不能只是单纯的检查员。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我国内部审计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因为我国现代内部审计法规体系不太健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等主要问题,因此,就以上问题,本文对我国内部审计问题展开分析,提出改善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和方法,只有健全我国内部审计制度、调整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才能使内部审计机构真正成为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臂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参考文献

  [1]刘实.企业内部审计论[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xx.

  [2]姜建宏.经济全球化的内部审计应对策[J].商业会计,20xx.(07):12-15

  [3]李文超.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与思考[J].现代商业,20xx.(05):61-63

  [4]王凯.刍议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xx.(35):23-25

  [5]段惠萍.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强化措施[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xx(12):56-57

  [6]韩中辉.浅谈企业的内部审计[J].财经与会计,20xx.(06):78-79

  [7] 李雪梅. 谈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J]. 财会月刊(综合) , 20xx (12) :115-117

  [8] 迟旭升,崔刚. 发挥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作用[J]. 国有资产管理, 20xx (11):34-36

  [9] 金锋. 我国内部审计现状及未来发展[J]. 中国内部审计, 20xx (4):78-79

  [10] 李天舒.浅议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财经论谈,20xx(12):15-17

工商管理的论文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企业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发展的同时,很多企业的管理理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逐渐都意识到了工商管理的培训对整个企业的重要性,但是盲目的制定培训计划和方案只能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因此本文对企业的管理培训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培训意见和建议,希望对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能够有所帮助。

  一、加强工商管理培训的意义

  工商管理培训指的是通过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提高管理人员在工作岗位中通过运用各项知识的能力,来加强经营管理活动的水平和能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是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的。一般来说,企业管理水平的竞争,就是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竞争,因此在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的前提和背景下,工商管理的培训就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由于我国大部分的企业管理人员学历情况总体属于偏低的水平,因此专业技能的掌握不是很全面。通过工商管理的.培训,可以更好的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相关的管理知识的培训,更好的完善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同时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我们也要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强工商管理培训的力度,不断地培养出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的三高管理人才,更好的适应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现阶段工商管理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的重视力度不够。一些企业没有认识到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忽视了系统的培训,因此对培训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在—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培训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一些企业没有组建高素质的专业培训队伍,因此即便是经常开展培训也得不到明显的效果,因为培训的整体师资力量还相对比较薄弱,一些培训教师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并且整体的学历还比较低,因此培训起来效果很不好。培训方式比较单一。现阶段我国的培训形式往往比较单一,培训的形式和内容上创新和进步,因此也难以取得良好的培训成果。

  考核方式落后。工商管理的培训和在学校的考核模式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以笔试为主,但是这种考核方式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最后变成培训是为了应对考试,违背了最初培训的意义。

  三、加强管理人员的工商管理培训

  (一)转变思想,提高对工商管理的重视程度

  想要更好的加强工商管理的培训,首先要做到端正思想,从企业的领导到员工都要正确的认识到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加强培训意识,从整个企业的内部出发,把工商管理培训的意义灌输到每个人的思想当中去,提高大家对工商管理的重视程度。企业同时也要把工商管理的培训当做一项投资,通过加强培训,从根本上提高人的思想观念,挖掘人的潜能和水平,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增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加强工商管理培训的总体质量适合师资水平有着重要联系的==想要更好的提升师资水平,就要建立严格的资格认证体系,对于申请工商管理的教师必须有一个也弄个的认证过程。对教师的综合能力和培训水平进行严格的考察和评估,定期组织教师参加集体培训,巩固教师的水平和能力,这样教师才能更好的进行培训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也要加强驾驶的责任感,对培训的企业和对象要高度负责,为更好的开展工商管理培训提供有力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保障。

  (三)深化改革方式和培训内容

  一般来讲,工商管理的培训工作有着一定的难度。因此现代化的企业要向多元化和现代化的培训方式相结合,理论和实际要一致,着重确立培训的内容和相对灵活的培训方式,让人接受起来更加适应,有针对性、有现实意义的培训内容会更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的培训需求。所以要求教师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相应的调整培训的方式和内容,做到培训的内容时刻与时俱进,培训更加专业化。

  四、结束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意义和对企业发展带来的好处。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还能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加强国家体制的转变脚步,所以我们说工商管理管理培训的意义十分重大。通过分析,文章中也提到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和改进的方式,希望对今后企业的发展能够有帮助的作用,更好的帮助企业优化自身的管理水平,在社会的进步中,不断发展和进步。

工商管理的论文3

  由普通本科高校按照新机制与社会力量联合举办的独立学院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系的重要主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商管理教育逐步兴起,大多数独立学院均开设了该专业。由于独立学院及其自身生源特点,其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有着独特竞争优势的应用型人才。而在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诸多现存的问题干扰着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认为,重视学生的个性、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有利于实现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研究型人才。主要表现在独立学院的学生录取分数在普通本科与普通专科之间,因此这批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缺乏主动性,自我控制能力差,但独立学院的学生往往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在适当的引导下仍然能学有所成。另外,独立学院由于学费较高,因此学生和家长对知识的实用性有更高的期待。因此,独立学院不能定位于培养研究型人才,而需要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另外,由于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较广,因此现有的同质化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对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素质多样化的需求。加之独立院校学生个性更加突出,个体意识更加强,性格特长更具多元化。因此,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具备独特竞争优势更容易让他们获得用人单位认可,从独立学院的角度出发,培养各具特色的人才,更能提高学生的有效就业率,增加本校在就业市场的好评度与知名度。

  因此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备独特竞争优势的应用型人才显得更为合适。

  二、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由于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基本按母体学校的模式运作,因此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亦不可避免地存在母体院校人才培养方面遇到的问题。同时,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出于节约教学成本有限的考虑,使得其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一)现行的课程体系明显体现出专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一般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仅将目标定位于满足某一个岗位的专门人才。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专业课程设置过细、过专、过窄,对必修课的重视大大超过选修课,选修课不仅课时少,课程类别也比较单一,培养出来的学生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事实上,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领域较为广泛,不分情况的进行专才教育限制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多样化的就业能力的培养。[2]

  (二)教学方法陈旧,方式单一。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出于节约教学成本,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等,在教学模式上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的传统模式,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课堂讲授。而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应是启发式、讨论式的。陈旧而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不能因材施教,

  (三)重理论,轻实践。在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注重理论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实践资源更为缺乏,导致独立学院在实践教学环节更显薄弱,结果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远达不到预期。加上独立学院学生对于理论学习的兴趣较弱,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培养出来的多是理论功底不扎实、实践能力又不突出的毕业生,不是工商管理教育应该培养的职业经理人。[3]

  三、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个性化培养的方案探讨

  结合独立学院及其生源的特点,面对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采取因材施教的人才个性化培养方案不仅能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问题,并且能有利于达成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应用型人才。

  因材施教的人才个性化培养模式并不是彻底反对现有的专才教育,而是反对不顾学生兴趣、特征的对其进行专才教育。个性化培养主张个体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在适合自己的某方面突出地发展创新潜能。高校要树立人才个性化培养的教育观念,必须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学生的个性特长,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自我责任意识,为具有不同兴趣、爰好与个性的大学生创造多样化的成长环境和成才之路。

  笔者认为,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个性化培养可以参照以下模式: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逐步构建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个性化培养方案:

  (一)引导学生发现自身兴趣与优势。首先,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必须将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爰好放到突出位置。具有强烈兴趣的人能以苦作乐,激发潜能。其次,要通过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树立自信与强烈的自我意识,持续发现自身优势。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获得认可是人的一项高层次的需求。当学生受到的鼓励较多时,便会更有动力维持已有优势并发现自身新的优势。兴趣和优势的发掘为人才个性化培养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区分教师专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从事管理工作的综合性技能,因此工商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应该着眼于建设一支多学科、多门类相结合的综合性师资队伍,教师专长领域应涵盖经济、营销、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元化的专业背景,要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另外,为了满足人才个性化培养的`需要,在专业研究领域,教师应该各具所长。所以在引进教师时,要注意与现有教师的专业互补性。另外要通过鼓励学习与进行实践锻炼,提升教师在各自专业领域的精通性。

  (三)实施师生互选的导师制。在区分人才特长与教师特长的基础上,依据“个性化”原则开展导师制,既重视学生需求的个性化,也尊重教师的专长的个性化。由于独立学院专职教师人数相对于全体学生数目一般比较少,因此要求所有学生参与到导师制当中并不现实。可以在学生自愿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身兴趣与特长,结合本系老师的专业研究领域的区别,实施师生互选的导师制,由导师在课外时间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指导。[4]

  (四)实行学分制培养方案。学分制的实施,不仅是用学分计算学习量的教学管理手段的变革,也是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通过学生选课的行为与自主学习,最终达到形成不同的知识、结构、能力,使得不同的兴趣、爰好、特长得到相应的有区别的发展。

  (五)通过各种方式扩充选修课容量,压缩必修课容量。选修课是学分制下学生个性化修读方案的重要组成。在独立学院较为有限的教学资源下,可以结合对选修课的重新界定、修订选修学分认定规则,扩大选修课课程资源。比如:修读本系其他专业的课程取得的学分,可计为院级选修课学分;修读其他系的课程取得的学分,可计为公选课学分等。这样不仅提高了现有课程的效益,丰富了课程资源,更从政策上保障了学分制度下学生个性化培养模式的有效执行。[51

  (六)广泛开展校企合作,打造形式内容丰富的实践教学平台。一方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另一方面,人才的个性化培养要求教学模式不能再局限于单一化的课堂讲授型教学,应该结合同学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向其提供多种企业实践的机会,广泛的校企合作能够为同学们创造多样化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同学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平台,增强实践能力。再者,校企合作也能为工商管理专业老师提供深入了解企业、研究管理的机会,能更好的满足师生互选导师制对老师专业水平的要求,更好的满足同学们个性化的专业指导需求。

  (七)个性化培养方案的补充内容。实行“教师挂牌上课开学初,将同头课程所涉及的授课教师和授课地点公布,学生在开学一周内可任意选听开课教师的课程,然后根据自身兴趣与特点自主选择该课程主讲教师;少数优秀学生可以在入学一年后改选专业;在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工商大类基础理论课中,根据学生的入学成绩或者前期专业课成绩,结合自身意愿,开设不同层次的教学班级,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学进度计划以及教学方式,使学生接受更为适合自身特点的理论教学方式。

  (八)改革对学生的考评方式,以促成实践教学立体平台的形成,使以上人才个性化培养方案能够落到实处。应在学分制的前提下对考评方式进行改革,规定每一位同学在校期间需要修完一定学分的实践课程,而实践学分可以通过参与各类课外实训、学科竞赛和校企合作项目等多样化的方式获得该学分。

  四、结论

  面对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人才个性化培养模式能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矛盾,促成培养目标的达成。依据上文的探讨,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个性化培养方案可以概括为:

  一个定位,将独立学院工商类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培养有着独特就业优势的应用性人才,保证各项培养活动始终目标明确。

  两个结合,结合学生特长、结合教师专长。在此基础上优化各项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培养的前提保障。

  三个优化,具体通过开展“个性化”学业导师制优化教学方式;通过学分制,压缩必修课,增加选修课,优化课程体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选择;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优化教学方式。三个优化将个性化培养落到实处。打造实践教学立体平台。在学分制的前提下,采取灵活考评的方式,保障实践教学在落到实处的同时呈现多样化与个性化。

工商管理的论文4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同样很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生职业胜任力低下,要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

  一、职业胜任力内涵

  职业胜任力是个体获得工作,并能较好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1.职业胜任力包括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场行为等方面的素养;2.职业胜任力包含专业能力和基本能力两个层面的能力。专业能力是大学生从事并做好某专业工作的能力,与特定的工作和岗位有关;基本能力是大学生从事并做好各种工作和岗位都必须具备的能力。3.职业胜任力不仅包括寻找并获得工作的能力,还包括在工作中做出良好业绩的能力。

  大学生职业胜任力与专业有关,不同专业类型其指标体系有别,国家政策、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形势、社会文化等都影响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结构。不同行业和工作职位对职业胜任力结构有不同的要求,如传统制造业领域一般需要更多的专业技能,而新兴服务产业可能需要更多的非专业技能。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培养应考量这种需求差异性。

  二、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情况分析

  为了了解山东省工商管理类高校毕业生职业胜任力情况,本研究对山东省内30所各类高校、25家用人单位、10场招聘会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683份,其中毕业生及在校生3391份,用人单位807份,学校485份。

  (一)职业胜任力指标重要性分析

  本次调查要求毕业生评定各项职业胜任能力对目前工作的重要程度(重要程度依次为:1、2、3、4、5分)。在26项职业胜任力指标(见表2)中重要性居前十位的指标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重要性排名居前的职业胜任力指标基本属于个人基本能力,如倾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还有社会适应力,如学习能力、压力承受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之后,随着工作的深入,个人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表1 重要性居前十位的指标

  (二)毕业生职业胜任力与市场需求的差距

  图1列出了大学生刚就业时职业胜任能力最重要的10项指标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差距。可以看出,这10项指标与用人单位的差距都很明显,说明高校在人才基本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提升毕业生人才基本素质与社会适应力应该成为高校教改的重点。

  三、提升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措施

  (一)将职业胜任力植入课程

  职业胜任力教育应该整合进课程中,否则职业胜任力是琐碎的,不完整的。当职业胜任力被整合到课程时,职业胜任力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英国一些高校在这方面的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非常有效的'。

  将职业胜任力植入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首先要根据劳动力市场对工商管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特点以及目前工商管理类专业职业胜任力现状,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指标体系,以此为指导设置通识课、专业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等课程体系,使所有的课程都与职业胜任力有关,都以提升学生职业胜任力为目标。其次,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请企业家、高级员工参与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可由学校、行业协会、企业家、高级员工、学生代表等组成咨询委员会,共同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提供意见和建议。同时,聘请企业家、高级员工到校为学生授课或举办专题讲座,并且参与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与评价。

  (二)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职业胜任力指标体系

  依据社会和企业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要求以及目前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现状,工商管理类专业职业胜任力指标系统设置四组指标:个人基本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职业素养与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表2 工商管理类专业职业胜任力指标内容

  (三)构建以提升职业胜任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1.实践教学设计——以职业胜任力为核心

  在实践教学设计环节中,明确地方应用型定位,着力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中高级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设置1—2个实习学期,延长实践教学时长。将职业胜任力指标分解到相应的实习模块中,实施能力模块化实践教学方案,达到学生经过特定模块的学习就可获得相应的岗位工作能力的目标。

  2.校内实验——模拟真实工作环境

  没有企业化的环境,学生找不到企业岗位工作的感觉。因此,要在工商管理专业校内实验教学中引入模拟实验教学。工商管理模拟实验教学就是一种模拟真实工作环境的教学方法,它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技术营造企业经营管理情景,把企业真正“搬进”高校的实验中心,让学生在实验中心完成模拟实习训练,熟悉企业运作流程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经济管理水平、信息技术水平和 综合能力。

  3.校外实践——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撰写毕业论文采用“真题真做” 模式,毕业论文的真题来自毕业生前期实习过程遇到的实际问题;或校内模拟实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实习单位现实工作遇到的问题等。毕业生根据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在学校的教学实践基地中选择合适的实习单位,安排相应的工作岗位。毕业生结合实际工作,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自己的选题,然后撰写毕业论文。专业课教师与实践基地优秀员工共同组成毕业论文指导小组,给予理论、技能等方面的指导,根据毕业生选题解决的程度及质量评定论文质量。

  (四)发挥企业在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让企业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中获得经济或社会利益是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关键,从政府及学校角度考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教育部门牵头联合宣传、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设立一个国家级的奖项,大力表彰、宣传为校企合作办学培养人才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及企业。让企业家意识到,参与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不仅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之一,而且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会增加企业美誉度和知名度,对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2.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是一种互惠型的共生关系。因为教学科研层次低的高校很难与行业地位高的企业形成共生体,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要尽力与行业地位高的企业合作,要加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研究,提高服务企业的能力。

工商管理的论文5

  所谓公司工商管理是指公司内部制度的优化和公司面向市场竞争时所采取的战略方法。公司的工商管理不仅包括公司的整体定位、运营,还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合作、财务管理等各个方面。熟练掌握工商管理技能,不仅能够提高公司管理者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更能够准确掌握分析市场动向,做出明智的判断,当公司面临危机或者竞争压力时可以迅速制定可持续合理的应对措施。

  良好的工商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企业成本,合理规划公司运营细节,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对工作人员进行有效配置,合理规划,促进公司健康有序的发展;可以为公司制定明确目标,确立公司的发展方向,让公司少走弯路,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为公司制定合理的人事行政制度,适当奖惩,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潜能,提升公司的工作氛围和工作效率;可以明确财务制定,帮助公司明晰资本情况,保证公司顺利运营。

  一、公司工商管理发展的现状及不足

  1.管理水平低,管理粗放

  经济迅速发展,公司的经营管理也在不断更新,但目前众多公司的工商管理仍存在着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亟待解决,公司的工商管理水平尚待提高。比如,公司目标定位不明确、管理理念陈旧、缺乏管理制度、管理缺乏人性化、冗工冗员、员工积极性不够、执行力不强等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公司的正常发展,久而久之将会造成公司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最终将被命运所淘汰。

  公司管理者缺乏科学的工商管理意识,管理水平较低,大部

  分公司管理处于一种较为粗放的状态。这种粗放的管理模式必然会影响整个公司的运作和发展,要想公司能够在当代竞争压力巨大的形势下良好发展,公司的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工商管理的重要性,而不是依据个人情绪进行公司管理,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企业难以长久。另外,许多公司直接照搬其他企业的管理,缺乏创新意识,抄袭别人的管理制度未必会适应本公司的发展,使得企业管理已然落后,公司竞争力下降,不仅没有推动公司工作的有序开展,反而导致公司的经济效益的降低。

  2.缺乏公司文化,品牌意识较差

  当前的公司管理者和工作人员过多的重视公司的经济收入情况,从而忽略了公司的内部文化和品牌形象。许多管理者缺乏建立公司文化的意识,公司工作环境沉闷,工作效率低下,大大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时代在进步,公司不仅追求经济效益,同时也要注重社会效益。而目前许多公司并没有认识到公司文化和品牌意识对公司发展前景的影响。公司的发展进步不仅需要靠业绩的增长,可观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公司的口碑和公司的对外形象。此外,企业的管理者没有认识到企业的文化对于企业员工管理的重要性,一个良好的积极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的缺乏导致企业内部缺乏凝聚力,自然无法形成一个强大的团队,更不用说建立自身企业的品牌。

  而同时,公司的品牌建设对于公司的业务拓展以及公司的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一些公司的领导人只顾眼前利益,不注重产品的品牌打造和售后服务,大量的销售业绩增加的只是一时的经济收入,而不是公司的长久发展。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公司想要寻求立足之地,就必须打造公司文化,树立品牌意识。

  3.人力资源流失

  “二十一世纪最珍贵的是人才”,这是一句老生常谈的话,但是仍有许多公司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而“留不住人”、“招不来人”,其中很大一方面原因是出在公司自身的工商管理制度方面不健全。只有不断吸收优秀的人才,公司才能更好更快地进步。许多具备真正能力和优秀技能工作人员的离开,多是因为工作环境不理想,工作状态较为压抑,长此以往,许多员工无法坚持;另一方面,工作能力得不到上司的肯定。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每个人都想越做越好,越做职位越高。但是,许多企业制度的不合理,导致优秀人才的期望无法实现,他们就能选择跳槽,去寻找更能实现自己理想的公司。

  人员的流动性较大造成了公司发展的不稳定性,一个健全的公司管理制度在对人才的管理上不仅仅是不断地寻找优秀的人才,而是在所具有的人才中留住人才并将他们培养成公司发展的专业化、全面发展的人才,与此同时给他们提供发展的空间与平台,让他们主动的留在公司发展公司。公司培养人才不容易,想要留住人才就需要管理者知道合理规范的工商管理制度,让优秀的骨干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4.经营模式适应性不强

  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节奏快、变化快、更新换代快的时代。但是,许多公司并没有意识到我们的需求变化到底有多快。所以,很多企业都会出现经营模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情况。公司的经营不能仅仅生产产品,而不去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盲目的生产形式,造成许多企业产品滞销,浪费原材料,进而公司难以为继,宣告破产的'状况。公司的经营发展与市场需求息息相关,如果企业无法根据市场需求,无法适应市场变化,那便是对公司的致命打击。一成不变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盲目的固步自封只能使企业走向灭亡的道路。

  5.国际化发展意识不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国际化经营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一个企业想要走的更远,必须重视国际化发展,树立国际化发展意识。对于我国当前许多公司来讲,公司定位不明确、战略不清晰缺乏国际化经营的魄力和能力,所以,大部分公司仍然选择本土经营,发展空间越来越窄,企业竞争力越来越小,对公司的发展前景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经济全球化已经形成,各大企业都在通过扩大自身的规模来实现企业的规模化,试图实现与国际经济接轨,实现企业的对外贸易。国际化发展意识的缺乏使得企业只能在目前的经济发展条件下逐渐的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公司工商管理发展路径分析

  1.实现人性化、科学化的管理

  近年来,公司员工的跳槽率越来越高,人才的流失和员工流动性过大,都不利于公司的稳定发展,甚至一些员工的离职,带走了公司大量的客户,对公司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巨大经济损失。如何让员工死心塌地的为公司尽职,很大一方面取决于公司管理制度是否人性化和科学化。缺乏人性化的公司决策严重受老板或者领导心情影响,老板或领导只手遮天的公司容易造成员工心理压力大,害怕工作,害怕出错,对员工的心理造成“此地不宜久留”印象。管理模式混乱、甚至出现重复工作,浪费劳动力,员工个个怨声载道,难以形成公司凝聚力,严重影响公司的正常发展。

  人性化的管理,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尊重员工的意志,保护员工的自尊心,是将员工的工作和心理放在同等重要地位的管理模式。人性化的管理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有助于将员工的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公司的经济效益统一起来。科学化的管理是完善公司工商管理的必要方面,较为科学的管理方式应做到各尽其责,而不是每个人都习惯指手画脚,也不是对每个人都指手画脚;公司的管理者懂得科学化的管理,知人善用,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将人力资源发挥到最大程度,有助于完善公司的运营和发展机制,可以有效提高公司管理者的能力,提升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构建和谐、健康、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

  2.建立公司文化,树立品牌意识

  首先,公司文化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公司是由创立者来创办的,而公司的发展与运行是由公司的员工来推动的。因此可以说,没有人员的组成公司也将不复存在,而人员的构成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聚在一起,即便是简单的相聚与此,那也必然存在让他们相聚的原因与信念,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企业存在的核心之一,是公司员工的信念与精神支柱。建立企业文化,可以使得企业的员工能够将劲头儿凝聚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前行。

  再者,就是公司的品牌意识。目前公司所提倡的品牌战略已经成为各大公司所追求的又一新的战略模式。品牌也就是公司的形象代言,品牌的形成代表着公司已经为大众所熟知。如今,依靠品牌效应的公司已经数不胜数,品牌效应给这些企业带来的收益也是相当可观的。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公司的品牌形象决定着公司的经济效益,是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足的关键软实力。建立企业文化,树立品牌意识对于公司的发展以及工商管理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重视对人员的管理

  人才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公司在对人员管理方面不仅要重视其工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关心员工的思想状态、心理需求及对日常生活的细节。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有助于公司提供工作效率、节约公司成本,进而提供公司效益。公司对于员工的妥善管理,让员工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提供员工专业技能,发挥更大的个人价值,为员工提高理想的舞台,有助于长期留住优秀的人才,促进公司长远发展。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竞争力,公司做好对

  于人员的管理将会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都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现实中我们仍然离不开人类的作用,科技显然也是人创造出来的。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发展,而一个企业的发展不仅仅在于人才的多少,而是将人才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善于利用人才,留住人才,有效的管理人才,才能帮助企业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4.灵活经营,朝国际化方向发展

  市场经济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全球化,故而公司的工商管理理念和方式必须跟随时代的进去朝国际化方向发展。在国际经济的洪流中,查漏补缺,取长补短,增强公司的整体竞争实力,不断开拓市场,做到更大更强的企业。许多行业的国内市场已经趋向饱和状态,公司仅仅依赖国内市场远远满足不了长远发展目标。所以,公司必须走上更大的舞台 - - 全球经济舞台,必须打破常规,不断创新,培养国际型人才,充分利用市场,紧跟时代发展,朝国际化道路进发。迎接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企业跟进时代经济发展的脚步不断的前进发展,逐步的容身于国际经济发展的形式中,实现企业的国际化贸易,扩大企业规模,是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

  三、结语

  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各种环境以及变动,都会使得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众多的困难,种种问题的出现都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而企业在工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将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本文总结公司工商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即实现科学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建立企业文化、树立品牌效应,完善人员管理模式,灵活经营实现企业规模的最大化,走向国际化发展的道路。

工商管理的论文6

  一、实施基于应用能力导向的工商管理实践教学模式所应具备的条件

  (一)需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

  教师是专业教学质量提高的核心与关键因素。通常而言,教师队伍的教学理念、水平和能力,对于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最终对于专业教学效果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所以,要构建并顺利实施工商管理实践教学模式,必须要培养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他们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把握现代教育规律,而且更要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能够把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可以说,实施实践教学,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前提和基础。

  (二)配置使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手段

  要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必须要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实施基于应用能力导向的工商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必须要建设工商管理实验室,依托如ERP实验室、市场营销软件演练室、人力资源模拟沙盘实验室等,能够使专业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和深入,同时也可以转变专业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由原来的居于主体地位的主要讲解者,变为设计、指导学习活动的导演,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机器”,转变为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操作,发现、理解、掌握知识的求知者。

  (三)通过校企合作建设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提高实际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也可以有效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建立稳定的校外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不但能够丰富专业教师的实际操作和管理经验,而且可以使学生近距离地接触管理工作的实际,对于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大有裨益。因此,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有必要加强校企合作,通过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实现产、学、研结合,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全面的学生。

  (四)构建有效科学的学业成绩考核评价机制

  基于应用能力导向的工商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其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管理能力,而不是只通过卷面考试来获得理论知识,因此就需要客观合理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成果。鉴于此,必须要对目前大多数高校采取的以期末考试成绩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做法进行改革,科学构建起能够全面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机制。这一评价机制一定要体现以下两方面的特点:第一,合理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成果;第二,适应课程教学目标设置能力开发项目,并采取有效的评定成绩的方式来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五)学校要给予政策方面的支持

  学校的政策支持主要体现在:要给予专业课教师自主选择课程教学的地点、手段和方法,并给予他们足够的专业教学改革的空间,支持鼓励他们立足于课程教学内容,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适当地进行调整。同时,学校和二级学院要制定科学的教师绩效评价标准和完善的薪酬分配制度,从而鼓励引导专业教师自觉主动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不断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二、基于应用能力的工商管理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

  (一)建立导师团队

  学校要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的专业导师,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科学精神,指导学生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导师对于学生而言,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在教学过程中,导师要对于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进行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并及时与辅导员交流沟通,加以有效解决。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还可以考虑聘请合作企业中的富有经验的高中级管理人员,充实到导师团队中,作为学生的兼职实践导师,对于学生在企业的调查与实践活动进行指导。

  (二)丰富专业教学环节

  在课内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一是要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式,教师选择典型的工商管理案例,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分析案例鼓励引导他们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二要针对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立足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管理人才这一总体目标,精心选择专业教学内容,构建科学完备的专业课程体系;三要依据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人力资源课堂上可以利用沙盘进行训练,市场营销课堂上可以利用相关的营销软件展开演练,战略管理课堂上可以选择利用商道软件进行练习,这样学生可以综合分析课上所学的管理知识,如营销、财务、生产、战略、人力资源等,从而不仅专业知识得到了巩固,而且综合分析能力也会得到有效的提高;四要根据目前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即虽然把全部经济与管理的核心课程都囊括其中,但是自身专业特长不足,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学校可以考虑在学生前两年完成所有管理学课程和一部分选修课程的基础上,再自主地根据个人的学习状况和兴趣选择如经济、会计等方向的课程进行选修。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1.观看教学录像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入校起,就坚持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的企业及管理的录像,从而使学生在了解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热爱企业,从企业的成功经验中感悟工商管理理论。

  2.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专业实习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首先由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确定调查的目标,制定调查计划,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深入工商企业开展调查研究,然后以调查报告的形式解决实际的工商管理问题;在专业实习方面,定期组织学生深入实习基地进行专业实习,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工商企业管理活动中充分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切实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举办关于工商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讲座聘请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企业家、企业经理人、高级管理人员等,来学校开办专题讲座,介绍经营管理中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的对策。

  4.组织学生编写工商管理案例或者发表专业论文结合所学的专业课程,以及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的结果、查询的有关资料,以及通过暑寒假进行的社会调查实践,要求学生必须在大三阶段撰写2篇工商管理案例,并在正规刊物上发表1篇专业论文。

  5.组织学生撰写好毕业论文学生大四撰写毕业论文,是对个人大学四年学习效果和学术水平的一次全面总结。为此,要求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必须要保证论文内容与企业的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而且必须是在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实践的基础上,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

工商管理的论文7

  [摘要]工商管理是经济类学科的重要分支和核心组成部分,对现代社会进步,特别是相关行业的发展影响深刻。高校是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摇篮,如何培养出符合市场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工商管理专门人才是各个院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指出了当前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及其改革创新中的典型问题,阐述了教学手段改革和模式创新的意义与必要,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完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手段与模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工商管理;课程教学;手段改革;模式创新

  随着国内经济的蓬勃发展,工商管理及其相关知识被广泛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工商管理人才的集中诞生地,包括职业院校在内的各类高校在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问题上肩负重任。学校以怎样态度面对工商管理人才培育,采取怎样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手法展开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直接决定了学生今后的职业表现。当前,很多院校的工商管理的教学模式及手法并不成熟,课程教学改革也大多不够理想,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手段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

  一、工商管理教学及其改革中的主要问题

  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院校的工商管理教学及其改革会表现出不同的具体问题,但仍有一些严重的问题广泛地存在于各个地区的工商管理教学中。第一,很多院校缺少明确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只是宽泛地试图把学生培养成企事业单位中从事中高层管理的综合管理人才。但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需要进入工作单位的某一具体部门或岗位,承担具体职责,负责具体工作,而且大多数学生都必须从低层管理岗位做起。这就是说,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针对某一具体职业的工商管理知识。但在实际情况中,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的管理知识都过于宽泛,不够深入,他们学习的知识适用于很多岗位,但却都并不精深,最终都只能业绩平平,很难做到出色和优秀。第二,国内的工商管理教育正在飞速发展,学生数量与市场需求间的关系已经由原本的供不应求发展为供远大于求,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全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院校一味想培养高级管理人才,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都需要从基层做起,院校的培养策略显然不符合现实。还有很多院校,其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缺少特色,学生缺乏创造力,很多人的思维方式、做事方式如出一辙,表现中庸,毫无个人优势可言。长此以往,必然会引发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困境。

  二、工商管理教学手段改革与模式创新的意义与必要

  面对各类工商管理教学问题,必须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手段。第一,教学手段与模式的革新有利于院校自身的发展。受教育制度和教育环境的影响,很多院校的整体办学水平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它们在教育市场中正面临各种艰巨的挑战。如果不革新教学手段与模式,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建设将始终无法深入,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更不要说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了。第二,院校与社会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深化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手段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将有利于院校向社会输送符合其需求的高素质管理人才。第三,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革新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当前,国内的企业正在与世界接轨,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职业要求越来越高。不改进教学手段和创新模式就无法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就难以保证他们在管理岗位上发挥正面作用,就不可能把他们培养成能够与时俱进、受到企业认可与尊重的管理人才。

  三、工商管理教学手段改革注意要点

  (一)多媒体教学方面

  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较高,这要求学生们具备扎实的工商管理基础和尽量宽广的学习、工作视野,以其适应未来不同单位、不同岗位的工作需要。院校应着重发展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要注重培养其实践运用能力。教师们要积极创新教学手法,在合理沿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灵活使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理念提出多年,也得到了较普遍的运用,但这些运用多停留在浅层,仍有很大的深入运用空间。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可以丰富学生对工商管理的认识,提升教学效率。当下,很多院校都缩减了工商管理课程教学时间,传统的板书式教学已经很难适应课程时间与培养目标间的矛盾。这种情况下,多媒体教学可以为教师们提供更为充裕的课堂讲解和教学研究时间,避免课时的浪费。工商管理课程内容的更新变化速度很快,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们得以及时最新教学理论与实例,保证课程的时效性。

  (二)双语教学方面

  双语教学是工商管教学手段改革的重要方面。国家的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现代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双语教学已经成为很多院校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常见教学手段。工商管理专业是受世界经济一体化影响最为深刻的专业之一,进行双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工商管理教学及改革经验相对欠缺,国内很多院校的工商管理课程及其教学方法是来自对国外经验的借鉴。为了保证借鉴的质量与批判性,应当尽量与国际轨道,积极在工商管理专业中开展双语教学。教师们需要特别注意,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应当随各专业课程具体特征的`变化而变化,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教师们要视班级的整体英语水平确定使用英语进行教学的比例,对初入门者耐心引导,对水平较高者严格要求,做到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效来制定动态的教学计划,随着学生年级的提升内容的困难程度,积极创新教学方法,逐渐加大英语在教学中的比例,做到稳扎稳打、不骄不躁。

  四、工商管理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课程本身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不论是教学模式的创新还是培养模式的改革,都要以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前提。教育要立足社会需求,工商管理专业更是如此。各院校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

  择最适合学校、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当前,工商管理专业被广泛地设立于各个院校,学生间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人才市场上脱颖而出,就必须强调人才的特色与特长。同时,各院校还需要重点根据所在区域不同企事业单位的划分,针对某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或企业来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切实提升他们在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拓展学生的素质与技能。同时,各学校要立足市场,调整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在课程整体中的比例。在公共课中,要向学生们提供一些素质教育和人生规划方面参考意见,提升其整体就业素养。专业课方面,应当给予一定的空间自由来选择市场、人力资源等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课程,巩固他们在某一具体方向上的专业技能。此外,院校可适当增设一些先进的工商管理理论课程和实际作战课程,并邀请一些专业人士、研究学者或者企业高层管理者到院校来开设讲座,增强学生对自身所在专业的理解和认识。

  (二)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当前,国内的工商管理教学过于强调学生的共性,致使其个性发展相对不足,很多学生看待问题的方式极为相似,缺少创新性和实用性。各院校校亟需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引导其正确应对就业压力。受职业性质的影响,市场对工商管理人才有诸多方面的要求,需要他们不断提升自身在职业、体能、心理、思想道德和法律法规方面的素质。而这些素质当中,以职业素质最为重要且最欠缺应有的重视。教学模式的创新首先要突出学生的职业规划,完善相关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全面、长远地看待自己的就业计划。第一步,要帮助学生明确自身职业目标,并以此为导向制定具体计划;第二步,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展开分析,理清自己想要从事的工作,积极参与相关课程和资格考试;第三步,要引导学生正确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技能谋求与目标企业的合作机会,让自己的专业素质能够与所在职位相匹配。其次,院校应尽量为学生提供好的实习的平台,不断探索和更新实践教学模式。院校需要与相关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们争取更多实习的平台和更好的实习机会,让他们正面体验基础工作以外的重要工作内容。院校是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工商管理专业本身的热度也经久不衰,只是很多院校在工商管理教学中难免暴露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并影响到教学质量,必须在教学手法与模式上作出改变。

  参考文献:

  [1]陆利军。“渐进式”双语教学模式在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xx(7):90-91.

  [2]王国保。工商管理专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创新思路———基于培养要求的视角[J]。管理工程师,20xx(5):67-70.

  [3]刘春霞,孙慧,孙传远。案例教学法在开放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基于上海开放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相关调查[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xx(5):3-8.

  [4]王怡,林向义,胡文博。基于胜任特征和反馈控制模型的运筹学课程教学体系研究———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价值工程,20xx(22):251-253.

工商管理的论文8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模式的不断变迁,传统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创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当前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都是比较传统的,因此探索新型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刻不容缓。

  二、我国当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不合理

  人才培养的关键主要是专业课程的设置。当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都是沿用传统的培养模式,采用在不同年级开设专业方向课、必修课、选修课的形式。不同年级不同课程间的设计没有什么必然联系,整体的课程设计显得十分的凌乱。课堂上老师主要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理论知识的灌输,并不能使得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中获得较为突出的优势。因此当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是不合理的。

  2.国内大部分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都过于趋同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的运营与发展机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当前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创新、技能掌握、知识维度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均与企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存在这较大的差距。国内采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在职业专业素养、技能训练以及职业道德培养等方面都和现代企业发展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轨。各高校急需创新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是如此。

  3.是当前各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在实习实践环节相对较薄弱

  纵观国内各高校各专业的实习实践教学环节,都是处于比较不被重视的地位,其中工商管理专业尤为明显。工商管理专业的知识更新得很快,对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工商管理专业的相关工作岗位对于人才都是有着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要高,信息技能也要精通。一般来说,学生在校学习可以获得工商管理专业理论上的知识,也能够获得专业技能的提升,但是国内各高校普遍存在着实习实践性较为薄弱的问题。由于学校对学生实习实践能力的不重视导致很多工商管理专业的老师对学生的实习实践也没有太高的要求,因此在设计相关教学课程时显得较为散乱,不具有针对性与整体性。再加上学生在实践环节缺乏专业老师的辅导,也就使得最终的实习实践效果并不理想。这种情况势必会造成学校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三、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1.要强化学生的的.实习实践训练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单靠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是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立足。因此当务之急就要提高学生的实习实践能力。国内各高校当前就应该提高对实习实践环节的重视,并积极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实践机会。同时还应该积极的和现代企业互动,建立起学生的校外实习基地,并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从而让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的适应真实的工作环境并具有较强的职场竞争力。

  2.要革新传统的课程设置体系

  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因此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做好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强化课程设置的应用性与科学性。比如说在新生入学的时候先开设专业必修课与基础课,在低年级的时候着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在高年级的时候则根据当前社会以及企业的人才需求方向,做好职业技能课的培训并开设不同就业方向的任选课,从而在顺应学生自身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更好的与未来的就业相衔接。

  3.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校在实际的人才培养中要强化与企业间的联系,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实习实践与技能提升平台。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要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学校还可以通过与社会各方的合作,创造更多的在校实习实践机会,从而全方面的提高学校本身的教育水平与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可知,当前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说实践环节设置相对较少,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目标不明确等。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很有必要在今后的人才培养中强化实践环节的设置,重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并明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而为社会发展输送所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祥筝. 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 商业文化月刊 , 20xx (30) :81-81

  [2]苗大威.探索工商管理專业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J].中国商论,20xx(28):188-189.

  [3]李田华.浅析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河北企业,20xx(01):75-76.

  [4]柴东.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分析[J].经营管理者,20xx(11):391.

工商管理的论文9

  信息化技术的全面普及使得企业经历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技術上的支持。这对于企业日后的发展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工商管理培训工作中加入了信息技术,使得培训工作的开展得到了有效的保障。这也让企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得到了相应的提升,虽然这些技术与管理内容的应用可以让企业的发展得到很多的助推力。但是企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依然会存在很多的细节问题,企业发展的速度跟不上时代进步的脚步,是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如果让企业的管理培训水平能够得到跨越性的提升,寻找科学有效的提升途径,是每个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加强工商管理培训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的主体作用

  工商管理培训的内容包罗万象,全面涉及到金融营销管理、财务资源管理、社会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学科知识。有利于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自己负责的岗位上,灵活地将这些学科知识水平发挥得淋漓尽致。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实质上就是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管理水平的竞争主要是体现在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竞争方面。管理人员拥有全面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以上的说法都离不开工商管理培训项目的开展。在建设我国的市场经济进程中,工商管理培训的作用不可磨灭。工商管理培训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体现在提高企业干部素质与管理能力等方面。调查表明,我国企业管理人员的学历整体上都不高,没有形成专业的管理知识和精湛的业务技巧。通过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才可以快速帮助他们形成体系全面的理论知识,在他们的工作中起到指导性的作用,促使他们形成突出的管理能力,拓展创新管理的渠道。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企业发展中的机遇和风险并存。为了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经济市场中立于长久的不败之地,只能不断地加强工商管理培训,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才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当今时代工商管理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忽略了工商管理培训项目的开展,认为工商管理培训是无关重要的。有些领导总是为自己不参与培训而找理由和借口。

  (2)没有合理开发和利用培训的教师资源,师资相对很匮乏。培训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过低,导致培训的效果不尽人意。在当今时代工商管理培训中的师资基础非常不扎实,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学历文凭不高、综合素质低、工作水平低方面。

  (3)培训方式比较落后、内容结构不够丰富。工商管理培训普遍都是应用满堂灌的方式,不管是在形式结构,还是内容主题方面都已经被社会所淘汰,所以不能为培训的成功进展提供充足的保障。

  三、加强管理人员的工商管理培训的有效途径

  (1)坚持与时俱进的工作理念,加大工商管理培训的范围

  为了提高工商管理培训的水平,首先是要从领导抓起。改变领导和员工对待工商管理培训的心态,提高他们的参与度。通过培训,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使他们明确培训的目的,端正工作态度。从而使培训工作在企业的最大范围内展开。比如:一些领导可以定期举行讲座和交流会的活动,通过理论上的指导,使员工更明确工商管理培训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不管是领导还是普通的工作人员,都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工作理念。

  (2)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工作水平

  增强师资队伍建设实际上就是改善工商管理培训质量的前提有效途径。使工商管理教师资格的认证体系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使教师在工作开展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必依。在申请工商管理教师资格验证过程,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对教师的考查评估方面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体现在思想政治、综合素质、管理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考核。针对于已经获取资格认证的培训教师,也需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学习工作。另外,要坚持开拓商管理培训工作的新思路和教师的来源渠道。

  (3)丰富培训内容与改善培训方式

  工商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工商管理工作在管理层次上的内容也异常重要,如果得不到相应的保障,就会直接导致企业在开展培训上的内容时遇到很多突发性的问题。尽管如此,企业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依然要将工商管理培训上的内容进行有效的丰富与改善。大多数企业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会企业的管理培训内容进行现代化的`改革。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加强培训方式上的多样化,积极适应时代在信息化水平上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的大跨度发展,让人们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取多样化的信息资源,为了让培训工作更加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模式与水平,企业应该积极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开展工商管理上的培训内容。也要积极丰富教学上的培训方式,可以采用的方法包括案例展示教学方法、讨论合作教学方法等,或是在企业内部中开展讲座与交流会等形式的教学工作,多组合多层次的培训内容更加有利于领导与干部整理出系统且全面的工商管理理论知识体系。

  工商管理上的培训内容虽然具有很多理论知识上的优势,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理论培训知识与实际工作业务的衔接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因为在理论知识的培训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多为平面的上的体系构造,将培训内容上的重点难点进行PPT上的展示。这就使得参与培训的工作人员很难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为了让这个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培训上的讲师也应该积极探索新方法,让理论知识可以与实际工作进行良好的衔接。

  (4)综合开展工商管理培训与持证上岗的工作

  培训人员在进行工商管理培训内容上的教学时,必须践行持证上岗的要求,也就是说需要持有国家劳动部门会是集团公司认可的培训资格证书才可以对公司中的内部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这项制度的有效施行,可以让培训工作更具稳定性地展开,与此同时,工商管理培训内容也是中层干部持证上岗的必要条件,在企业的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对各级管理阶层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要求,并根据制度上的管理内容,对各个阶层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手段上的培训。实现培训工作的公平化、合理化。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知道,提高工商管理培训上的水平不仅可以让企业中的管理人才队伍总体综合素质水平得到大跨度的提升,还能让企业的未来发展得到有效的保障,只有这样,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徐凤君.开展工商管理培训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25)

  [2]高逢宣.试论如何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J].商业文化(下半月).20xx(09)

工商管理的论文10

  引言:企业为了在当今的经济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就离不开一批专业素质扎实而又富有创新精神的工商管理人才,同时也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国传统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又集中体现在书本外的各种技能、能力和隐性知识的获取和提升上。因此,分析研究我国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思路与具体措施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国内外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国内高校现有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我们可以从国内外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别上清晰了解到国内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

  (一)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空泛且缺乏针对性。

  西方高校的工商管理培养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时刻根据社会的需求调整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旨在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专门性人才。相比而言,国内现有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从21世纪初到现在一直没有什么变化,并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培养目标比较空泛,可操作性不强。同时,国内的工商管理专业缺乏针对性,对不同类型的高校、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方案并没有明显差异,没有与学生的知识结构、高校办学特色及高校文化有效结合起来。

  (二)学生在课程选择上没有自主性和灵活性。

  西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课程选择上有很强的自主性,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层面、兴趣爱好和实际能力选择课程。而国内高校的学生在进入学校时就已经被确定了专业课程,完全被忽略了兴趣爱好和个性差异,毫无自主性。另外,学生在选修课程上的'选择也是很少,灵活性很低。这些都导致学生在学习上缺少积极性和自主性。

  (三)教学形式比较单一。

  国内高校工商管理教学基本上是老师的课堂讲授,基本上没有研讨类教学、实验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学生被灌输的是与社会实践脱节的空洞的理论知识。西方高校的教学则是带有思考、研究和创新意识的教学,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密切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思考,在实践中创新。

  (四)课程内容没有与时俱进。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不断探索前进的学科,并且工商管理课程也应该是随着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的变化而变化。但目前,国内高校工商管理课程中相当大一部分已经开设了七、八年,教材内容也是一成不变,很少有补充更新。而西方高校则会在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的前提下定期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和完善,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更有价值的知识。

  (五)缺乏对学生的综合培养。

  国内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以国家规定的大纲为基准,主要开设理论性主干课程,但是缺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相比之下,西方高校则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二、中国大学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一)合理设立工商管理课程模块

  根据课程的选择性可以将工商管理课程划分为必修课程模块和特长课程模块。其中必修课程模块内容包括自然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的课程,还包括与工商管理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及核心课程;,特长课程模块则由选修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组成。特长模块的设立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公共课程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某些课程进行深入学习,这克服了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不专和专业纵深方向知识钻研不够深入的缺陷,使学生既有较为宽厚的基础和较全面的管理视野,又具有在工商管理某些领域较为深厚的造诣。

  (二)加快建设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和特色课程

  工商管理是一级学科,涵盖丰富内容。但是目前国内不同高校间工商管理的下属专业的设置没有多大差异性,这导致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没有什么特色。为了打破这种现状,高校需要结合学校自身的特色和社会各行各业的需求开设特色专业和特色课程。

  (三)实行“校企合作式”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多边合作的产教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积极为工商管理人才创建专业实际环境,帮助其全面理解和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把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立足点放在学校与社会的结合上。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可以置身现代企业,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并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迅速提高自身素质,迅速适应社会要求。

  (四)开展多样化教学

  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应该多样化,包括课堂理论讲授、案例教学、校内校外的专业讲座、实验、实践等。高校之间可以形成一种相互学习的模式,即允许并提倡学生到其它高校学习工商管理知识,学习不同学校的教学模式,学习思考问题的方法。同时,高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尽量多的开设实验课程,因为实验课程能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比如生产质量管理、沙盘模拟实验等等。

  (五)突出重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说到底是为了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工商管理人才,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抓住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变能力、适应能力、人际沟通、协调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才干。

  结束语:现有模式下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已经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具备实践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多样化教学方式、“校企合作式”培养以及结合行业开展特色人才的培养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也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工商管理个性化人才、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应该在结合自身情况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实践和探索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工商管理的论文11

  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明确规定: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课题比例不低于40%”。但是,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下,60%的理论教学和40%的实践教学在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往往是分离的,实践教学环节通常采用集中参观、分散实习的方式进行,这实际上割裂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在联系。课程实践教学应在确定实践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以“课业”形式来实现。课程教学活动实际上以“课业”为主线展开,“课业”分解和落实课程目标,“课业”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课业”教学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

  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想

  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应该是在确定实践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课业”,通过课业布置、课业操作、课业评价三个阶段同时完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全过程,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由一个质量控制体系进行评价和反馈。

  (1)课程实践教学目标的确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这就决定了工商管理类专业总体目标要以专业岗位(群)核心能力要求为基础,依据从业人员的行业标准或规范来确定。课程实践教学目标是专业教学目标的分目标,各项能力培养目标都要进一步分解落到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之中,课程大纲的目标设计分为课程目标和单元目标两个层次,每个层次都应包括专业技能培养和通用能力培养两大方面内容。

  (2)课程实践教学过程的实施。课程实践教学实施的一个核心载体是“课业”,其基本教学过程可概括为课业布置、课业操作、课业评价三个阶段。

  课业布置是实践课程教学的重要开端,教师介绍课程内容框架和教学目标,同时布置该课程总的课业任务。进入每个单元学习时,布置每个单元的课业任务。有的课业要求在单元学习中完成,有的课业可以跨单元学习完成。布置课业在先,讲课在后,是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特点。课业操作是课程实践教学的主要阶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帮助下具体制定和实施课业计划直至形成课业成果的过程。

  这一阶段的教学可能大量在课堂之外,深入到企业和社会进行。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课业操作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课业评价是对学生提交的课业成果,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进行评价,并将课业成果的各方评价综合后构成课程成绩,课业评价是课程实践教学的最后阶段。

  (3)课程实践教学过程的质量控制。实践型课程教学质量的保障,重点可以放在教学过程的质量控制上,主要包括预防性质量控制和反馈性质量控制两个方面。

  预防性质量控制是在制定专业培养计划、确定课业目标和评价标准环节时就进行质量评价,实施质量监督。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要经过学院教学质量监督机构的论证。从课程实践教学的角度看,课程实施前重要的环节是“课业”设计和评价标准的制定。这两个环节在课程实施之前,它是一种预防性的质量控制。反馈性质量控制是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阶段,教师与学生进行双向的信息传递,学生不仅向教师反馈自己“学的怎么样”,而且有机会向教师反馈“教的怎么样”的意见,这种信息回路反馈,是教学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二、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

  根据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想,以某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共设12门专业课程,其中有工作分析与人员素质测评、员工关系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员工培训与实务、劳动组织与劳动定额管理、劳动安全与卫生管理等专业主干课程。我们选择“薪酬管理”课程为实践教学改革的对象,进行课程实践教学目标的设计,课程实践教学过程的实施,并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一)《薪酬管理》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

  经过近五年的市场调研,我们分析总结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在企业所从事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主要有:人事主管、工作分析专员、员工招聘专员、员工培训专员、绩效专员、薪酬专员以及劳动争议与保险专员。《薪酬管理》课程教学目标是在对薪酬专员岗位典型工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薪酬专员岗位所需核心能力要求来设计。

  (二)《薪酬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过程的实施

  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施就是通过“课业”设计,将课程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薪酬管理》课程共设计5个单元,15个课业,教学基本过程主要包括课业布置、课业操作、课业评价三个阶段。

  (1)课业布置。课业布置是教学的引子,其实质是架起了课程学习与工作实践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一开始就了解学习的意义所在。课业布置以教师讲解为主,主要讲清课业目标及任务、课业背景知识、课业实施形式和课业评价标准四个方面。以《薪酬管理》课程中“薪酬制度诊断”的课业布置为例,教师主要讲解的内容有4点:第一,课业目标是通过对企业薪酬制度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薪酬管理问题的能力。具体操作是由教师提供企业背景,学生进行企业薪酬制度调查,并对企业薪酬制度进行诊断,课业成果形式是提交分析报告;第二,课业背景知识主要阐释完成课业所必要的知识框架,包括薪酬制度相关的理论观点、工作流程、关键问题等各种背景情况;第三,课业实施形式是针对课业操作提出的`具体要求,课业“薪酬制度诊断”的类型为跨单元的团队课业,课题小组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合作完成;第四,课业评价标准是教师在课业布置时就预先告知学生,《薪酬管理》课程的课业评价标准都以“课业评价表”的形式编入“课程实训教材”,教师可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注意把握,并针对学生的疑问,做出解释。

  (2)课业操作。课业操作是课程实践教学的主要阶段,“薪酬制度诊断”课题组首先要制定团队课业计划,推选课题组负责人,教师要联系好实习企业,落实好现场指导教师。然后让学生大胆实践,了解工作岗位流程,掌握专业技能,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为完成课业提供积累。教师在这一环节只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薪酬制度诊断”课业任务较重,完成时间较长,在学生对企业薪酬制度进行初步了解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一次阶段性交流,通过交流发现课业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答疑,以便对实践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最后,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薪酬制度诊断”报告,其报告必须建立在实践活动及其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

  (3)课业评价。课程实践教学的学习成绩是以课业评价为基础,学生的课业成果可以提交学生实践单位指导‘师傅”,也可以提交教师,还可以公开发表和展示。“薪酬制度诊断’报告先提交学生课业操作单位的“师傅”,由他们审阅评价,给出评价意见和分数,然后再提交教师进行评价,然后将两方面的评价综合后给出学生成绩。“薪酬制度诊断’报告及评价结果公开在教学网络平台,学生可以浏览和交流,学生如果对评价有意见也可以反映,教师应对学生意见要进行应答。《薪酬管理》课程的所有课业完成后,其课程教学也就结束。学生的课程成绩由所有课业的评价综合而成。

  (三)《薪酬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的控制

  《薪酬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主要注重教学过程的质量控制,可分为预防性质量控制和反馈性质量控制两个阶段。预防性质量控制主要是对课程实施计划和课业设计的控制实施课程教学是从编写授课计划开始织等职业素质的培养。反馈性质量控制是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的反馈,反馈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师应在每一个教学单元结束后都进行意见的收集,对学生意见进行再反馈,并根据正确意见调整授课计划。

  三、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分析

  (一)实现了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一

  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就是以“课业”形式来覆盖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围绕课业组织教学,在给学生专业知识体系框架的基础上,突出基本观点和工具的应用。教师指导课业、学生动手做课业,成为课程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在完成课业的过程中,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能够借此获得“工作过程知识”,锻练了专业技能,实现了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一。

  (二)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的培养

  课程实践教学设计的课业,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按课业涉及的知识范围可分为个人完成的小课业,也可分为团队协作完成的跨单元课业;按课业实践强度不同可分为模拟型课业和实战型课业;按实践环境条件可分为校内课业和校外课业。这些课业都有明确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一个需要团队协作完成的跨单元课业,要求运用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多项专业技能,并强化对学生合作、沟通、组课程实践教学模式下每一门课程都有一个以单元课业评价为基础的评价体系,这个体系由反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程度的基本技能评价表,反映学习与工作态度、合作精神、沟通交流等综合素质的通用能力评价表,反映课业水平的‘综合课业评价表”。评价表将专业能力培养目标转化为可测量的评价指标,把评价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不仅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而且还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生理及道德素质。以多个课业成绩取代一张期末考试试卷的评价方式,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的评价落到实处。

  (三)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

  根据教育部高教处[20xx]16号文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课程实践教学的基本程序是‘布置课业一教师指导一学生动手一课业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指导者,强调的是理论知识和工具的运用,专业岗位技能的训练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在动手做课业的过程中,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熟悉专业岗位(群)工作过程,掌握专业岗位(群)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磨练必须的职业素养。课程实践教学的多元化评价方式不仅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更为真实和公正,企业的评价结果还可以帮助学校和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教学更加贴近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因此,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符合人才培养模式对“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

工商管理的论文12

  第2篇:农科类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探究及实践能力培养意见

  根据20xx年的数据统计,在中国高校中20xx年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人数最多的十个本科专业失业人数为10.75万人,占了本科失业量的35.9%,其中有八个专业同时也是20xx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工商管理专业是众多高校近几年热衷于开设的专业之一。但来自教育部门的统计显示,今年,江苏省工商管理类毕业生总量超过6万人,属于严重供大于求的一类。工商管理专业,已经连续两年初次就业率没有超过60%,低于同期平均水平20%至23%。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率相对于其他的管理类专业的就业率是很低的。

  而在农科类高校中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农科类院校的非农专业的就业率一直不高。据最新的江苏省高招办公布的就业信息,非特色专业的就业率与特色专业的就业率相差甚远,例如:某高校的林业工程的就业率为82.9%,而工商管理类学生的就业率仅为54.92%,商管理类,今年毕业生总数为59174人,就业率73.51%;20xx年为47452人,同期就业率为79.40%。这对于农科类院校来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这一方面与农业院校的专注农学特色教育有关,另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农科类管理类院校与其他院校相比没有特色,即农科类院校培养的管理类人才与企业的需求不相符合,其中一大部分就是实践能力的缺失。

  首先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实践能力方面的缺少针对性的培养

  (一)工商管理类专业方向性不明显,复合性强

  与高校所设置的各专业相比,相当部分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觉得大学四年好像学了很多,但好像又什么都没学到。而在校的学生,则对于自己将来能从事什么工作,心里没底。这既说明学生对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完整了解,又说明了学生也不知道通过学习可以掌握哪些技能,可以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

  相比金融投资、财务管理、国际贸易等相近专业,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方向性确实不够鲜明,但作为一个高度综合的专业,具有很强的复合性,该专业主要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作为职业经理人的专业素养,强调各经济管理知识的融合应用和实际操作。

  (二)能力结构上既强调掌握理论,更强调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在能力结构上,本专业要求掌握现代企业管理、营销管理和市场经济理论等基础理论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该专业更强调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地说就是动手、动嘴、动笔等实际操作能力。而理论能力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获得,但是实践能力,单单依靠课堂教学难以奏效,而这类能力是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得以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所学内容“见效慢”

  正是因为以上的两个特点,使得学生学习的效果难以马上体现,往往要在较长的工作中逐渐体会到专业知识的.用处,所学的基本原理和技能也需要在较长的时间中体现出来。同时,管理理论方法不是一对一的解决方式,而是一对多或多对多的解决思路,而且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因此学生是在学习各种先进的思维方式,培养现代的企业经营理念。

  上述工商管理学科的特点导致了目前国内高校在管理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无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计划。长期以来,实践教学一直处于理论教学的附属地位,实践教学安排也只是作为理论教学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仅仅是验证理论教学内容;二是实践教学内容之间缺乏系统性。由于受实践教学地位的制约,实践教学学时被平均分配在四个学年中,导致实践教学内容零碎,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每项教学内容分配学时较少,实践教学存在着过场现象,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用不明显。传统型教学模式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课程体系过于刻板、僵化,教学内容缺乏综合性,教学形式单一,缺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方法,考核形式单一。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和创新训练严重不足,系统研究的训练也不到位,导致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脱节,学生毕业后,要经过2~3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磨合才能承担实质性的工商管理工作。

  其次,现行的工商管理本科阶段培养模式中存在很多的弊端

  现行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现在:①共性趋同。不少高校制订的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从总体上看大致相同,甚至有些高校的培养目标与教育部颁布的专业介绍中的专业培养目标完全一致,缺少个性和专业特色,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差异化的人才需求。教育管理部门在检查教学工作时,对培养目标本身不进行考察与评价。②培养目标定位偏高。现行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大致表述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理论的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工商管理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较高素质的高级工商管理专门人才。“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一本质性内涵几十年来始终没有发生变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转变,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已经得到根本性缓解,毕业生的工作流向更多地转向了公司、企业等单位。从生源素质和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来看,很难定位于“高级专门人才”。③针对性不强。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即中专、专科、本科及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没有多大区别,层次性不明显,从而使毕业生特色不鲜明。④适应能力差。短短几年的理论培养不足以使学生可以很好地适应社会工作。各种调查显示,社会对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满意度普遍偏低,在校大学生对高校现状满意度也偏低,同时,我国高等教育面临普及化、国际化、市场化的挑战,社会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需求趋向多样化。因此,急需我们加快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系统改造,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具有独特技能和优势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提高工商管理本科生的就业情况。

  上述的这些问题在各个农科类院校中又得到不同程度的放大,一味地与其他综合性高校中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趋同,而放弃了农科类院校自身的一些优势导致了学生在就业时出现不伦不类的尴尬局面。

  农科类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设置应该有其独特性或者很强的针对性,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业各种管理中却是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农业正在缓慢地从传统农业向工业农业转变:一、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缺少和工业或者服务业一样有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统筹规划;二、或者虽然有这些管理人员的存在,但是其所学所运用的知识都是以工业和服务业为对象得出的经验,没有很好地结合农业的特点,明显脱离工作实际。而现今农科类院校开始设置工商管理等相关的管理专业正是这一转变的契机,如何让工商管理和农林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培养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我们农科类高校将要面对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虽然农林院校与其他类型的院校相比存在很多的不足,但是相比之下,农林院校也有很多别的类型的院校不具有的特点:

  (1)高等农业院校一般都是根据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建设起来的。

  (2)他们往往是这个区域唯一的高等农业院校。

  (3)高等农业院校非农专业的学科与专业设置往往更倾向于适应地方。

  另一方面,虽然农科类院校在非农专业的办学经验与其他院校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我国也存在很多将农学与其他专业的特殊结合起来:像农林经济管理,就是将农业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学科。但是由于工商管理专业从事的特殊领域一第二产业,使得工商管理在农科类院校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进而影响农科类院校工商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说,农科类院校的工商管理的课程设计基本都是和我国大部分院校一样重视理论而忽视了管理学科的核心一一实践能力,这就导致了:在外部工商管理招聘需求不理想的状态下,使得农科类院校工商管理就业的更加不利。

  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领域一第二产业工业,和农业基本上是没有直接相关因素。唯一的连接点就是农业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农业为工业提供物质保障,这是农科类院校工商管理实践能’力探索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我国的农业发展一直处于较落后的状态,这很大的原因是农业产业化与工业的步伐不一致,导致农业企业发展现状不如预期。而农业产业化与工业的纽带就是半工业的企业也就是农产品加工成工业产品这个产业链。而农业产业的初级联结学科就是农林经济管理。作为农科类院校,拥有丰富的农学知识和学术研究成果,农业企业现在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化的第一步,那么下一个联结点就可以由农科类院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来完成。其特色为:通过将工商管理学科的知识领域中的企业管理知识与半成品农业企业结合起来,相当于做农业企业与工业企业的整合纽带,使得农业企业与工业企业真正的结合起来。而这个纽带所需的知识大部分还是与工商管理专业有关,其主要的能力体现也就是实践能力的体现。

  那么如何提高工商管理专业特别是文中强调的农科类院校中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能力?

  1、明确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要掌握的知识或者学习中需要达到的目标,正如会计或者金融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知道要掌握如何做财务报表和做出投资分析一样,工商管理专业的知识必须落实到各个小目标上,而不是笼统地掌握一个范围的大致内容,具体到农科类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可以设定掌握农林方面的知识,农林企业的特色,农林产品的特征等等,结合管理学的原理总结出一套农科类企业管理的理论。

  2、注重知行结合,学习了理论知识之后更重要的是如何实践,进而进行对比反馈。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能力是重中之重,由于我们学习的知识相对来说比较宽泛,如果没有将所学的知识很好地与实践结合起来那这些知识会随着时间而慢慢地淡忘,最后在就业时会发现我们所学的知识都“不见”了。虽然学校会安排一些暑期的实习,但是这些实习的机会相对来说还是较少,时间有限,而且在实习期间的实践能力培养很有限。所以高校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时间来反思所学习的知识,不间断的实习机会或者长期的在企业中进行实战实习都是很好的选择。

  3、作为农科类院校,我们有自身的一些优势,那就要充分地利用这些优势。产学结合的模式已经在国内外得到的认可,作为学校方,可以寻找相关的农业类企业,发展长期的合作关系,学生学习到的是很有针对性的管理学知识,而企业可以通过这一平台找到需要的人才来补充企业,达到双赢的局面,这种针对性很强的“企业…高校”模式可以同时降低高校培养的费用和企业招募人员的费用。

  总之,现在农业产业化正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如何有力地改革农科类院校工商管理教育教学方式,如何行之有效地提高此类学生的实践能力,都是为农业工业化输送最需要的最有针对性的管理类人才,为其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工商管理的论文13

  1. 论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

  2. 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实践课考核方式探讨

  3.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4. 浅析中美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

  5. 基于职业经理人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6. 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7. 工商管理培训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8. 高职教育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9. 儒学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

  10. 探析工商管理应怎样推动经济的发展

  11. 关于管理沟通课程教学和考试改革的思考

  12.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改革探索与实践

  13. 高职教育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14. 探索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15. 体现文工交融特色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6.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建设研究

  17.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改革思路与建设重点探讨

  18. 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创新路径探析

  19. 管理学学科原理初探

  20. 如何做好副职领导

工商管理的论文14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校开始从国外引进工商管理教育以后,已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输送了大量的管理人才,而且相当一部分管理学子已成为现在中国管理界的精英,其成效是显著的。但是由于近年来,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贱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面临市场化、国际化的严峻挑战。培养具有扎实管理知识和丰富管理经验,熟悉企业市场运作,具有应变能力、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复合型和应用型国际化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向现行的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教育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高等院校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的问题,已成为我国工商管理教育必须尽快解决的任务。本文将对我国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高等教育现状及工商管理教育实贱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贱教学体系,并介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贱教学的经验,旨在对我国的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教育改革起到积极的理论探索与实贱参考作用。

  一、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教育现状分析

  近2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市场对高素质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多,为此全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发展到今天,高校工商管理类本科教育,几乎都偏重于理论教学,在课程设置上,专业理论课的开设越来越多,而传授应用性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实贱教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结果是:毕业的大学生看起来满腹经纶,但做起事来普遍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得用人单位不无感叹。高校自认为已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复合型的高素质管理人才,而用人单位则抱怨在社会上招聘不到他所需要的管理人才。导致此现状的原因在于:

  1.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市场环境诡异多变、日趋复杂,企业要快速地响应市场的需求,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必然对经营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经营管理者不仅具备过硬地管理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一定的行业、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和人文素养,同时还应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在经营管理决策方面有较高的反应能力和判断力、决断力,具有进取精神、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及外语沟通能力。工商管理类本科教育要满足市场需要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上必然会依托越来越多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就不可能少。

  2.随着近年来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不断发展,要求补充相当数量师资力量,但遗憾的是各高校绝大多数的教师都直接来自于象牙塔,没有任何企业或社会的实战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对理论知识不能融会贯通,有的教师对管理知识的理解自身都只是囫囵吞枣,谈不上旁征博引、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更无睱顾及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引导,使得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3.各高校对于实贱教学环节重视不够。在我国重点高校中由于将本科教育定位为精英教育,所以更重视对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而一般院校又由于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及影响力等诸多条件的限制无法有效的开展实贱教学环节,从而弱化了学生实实验和综合实验,但遗憾的是有些高校实验所用的硬件(装备简陋)和软件(设计简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对于实习,大部分院校都包括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两部分。

  二、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学校已认识到实贱教学是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构建了一定的实贱教学体系,但距离应达到的实贱教学目的还有相当的距离,目前国内高校在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贱教学体系的构建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实贱教学的指导思想不正确,实贱教学内容简单

  长期以来,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实贱教学一直处于理论教学的附属地位,实践教学安排也只是作为理论教学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仅仅只是验证理论教学的内容[3]。而对于学生反应能力、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的目标没有真正落实。在上述思想指导下,其实贱教学内容普遍采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专业基础课程设计、专业课程实验等实贱模式。

  2.实贱教学条件严重不足

  在前面我们谈到学生实习所存在的问题,一些高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基地,或自建实习基地,在实贱教学条件的建设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有些高校建立的企业实习基地实际上只是形式,每年带学生去企业参观,并没有真正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即使有也只是少量的学生,而学校自建的产学研基地,普遍立足于研究生层次,结合本科建立的偏少。各院校实贱教学经费投入普遍不足,导致所建的实验室功能单一,缺少功能完善的实验中心。目前,许多高校还没有形成适应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工作需要的、完备的实贱基地网络[4]。

  3.具有实贱水平的师资不足

  教师的实贱水平和理论水平直接影响着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贱教学的质量。目前,我们的专业教师绝大多数都来自于高校,虽然他们具有较高学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也擅长于理论教学,但由于没有从事过工商管理的实际工作,缺乏管理的实贱经验,必然缺乏进行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贱教学的基础。

  从以上的问题可以看出,各高校要提高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质量,必须改革现行的实贱教学模式,十分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高校应从本校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根本,以面向社会服务为宗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完整的实贱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由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保障体系和管理体系所构成。

  1.实贱教学目标体系

  实贱教学目标体系是实贱教学体系的核心,起引导驱动作用,因而目标的正确性非常重要。我们所确立的目标:通过实贱教学环节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专业的基础知识,掌握工商管理类专业最新实用技能,熟练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实贱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工作作风,使学生的反应能力、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培养,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实贱教学体系。

  2.实贱教学内容体系

  实贱教学内容体系具体包括实贱教学环节以及各个实贱教学环节应如何合理配置。通过多年的观察和思考,笔者认为实贱教学环节应包括:课程设计、实验(课程实验、综合实验、仿真实验)、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创新活动、科技活动、社会实贱等内容;对于实贱教学各个环节的配置应以学生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为主线,按素质教育、专业知识认知、专业技能掌握和应用能力提高四个层次,由验证到认知、由单一到综合、由应用到创新,连惯性由浅入深地安排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实贱教学体系。

  3.实践教学支撑保障体系

  实贱教学支撑保障体系要求具有一定的实贱教学环境和实贱能力的师资队伍。实贱教学环境具体包括实验室的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对学生课余专业实贱活动的支持等。有关实验室的建设应充分考虑本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定位、充分考虑前瞻性和持续性,统筹规划、优化配置,使实验室的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相匹配,保证既能满足于课程教学、专业教学的需要,还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并尽可能使实验室能够承担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发挥其最大效用。为了满足培养人才实践教学条件的需要,弥补校内实贱条件的不足,学校应充分利用资源,本着“双臝”的原则,主动出击,通过学校、学院等不同层面与企业积极探索校企共建、校企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贱教学基地。多层次加强对学生专业实贱活动的支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余专业实贱活动,如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比赛、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宄,支持学生参与专业调研活动,鼓励学生在不影响专业课程学习的前提下到企业做兼职工作,形成重视和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提高自身专业实贱能力的良好氛围。营造一种良好的实贱教学环境,形成一种开放式与社会化的实贱模式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

  4.实贱教学管理体系

  实贱教学灵活多样、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其管理工作难度较理论教学大得多,要确保实贱教学各项措施落实和运行,就必须建立规范化的实贱教学管理体系,保证实贱教学的质量。实贱教学管理体系具体包括:实贱教学组织管理、实贱教学运行管理、实贱教学管理制度和实贱教学质量管理。

  有关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现许多高校存在多头管理,如实习教学归教务处管理,实验教学归实验室管理部门管理,而课外科技活动由学生处负责,各个主管部门又归不同的校领导负责,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使实贱教学的整体计划被分割若干部分,严重影响实贱教学的效果。我们建议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应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总负责,由教务处统一管理(如涉及到学生处、实验室管理部门、校外实习基地,则必须与教务处进行沟通与协商),各个学院具体负责,学院的各系、教研室具体落实,最后由实贱指导教师进行具体的实贱指导、检查、管理和执行功能。为了保证实贱教学的质量,学院教学领导小组总体负责各个实践教学文件的制定和教学环节的落实、组织工作。由各专业负责人及相关教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出完整的实贱教学计划,编写实践教学指导书,规范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学院对实践教学计划、实贱教学大纲、指导教师、经费、场所和考核具体落实;并做好检查环节和结束的成绩评定及总结工作。实贱教学工作涉及面宽,为了保证组织管理工作到位、教学环节合理衔接,学校应建立健全实贱教学管理制度,同时制定完整的、规范的各类实贱教学运行操作规章,建立系统的激励机制和质量监控体系,使实贱教学活动有章可循、教学监督和检查有制度可依,并通过科学的评价和考核,促使实贱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四、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实践——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现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属的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5个本科专业,物流管理、电子商务2个目录外专业,自1985年开始招收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以来,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这就是“良好的思想品德、优秀的专业素养、过硬的外语技能与突出的实贱能力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强化专业特色,突出外语能力,造就高素质的国际通用型经济管理类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军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探求国外市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进一步融合,这促使许多企业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广外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对专业建设进行了大胆改革,积极推进实贱教学。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年的建设,从整体上看,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的实贱教学环境已初具成效,实贱教学经验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建有先进的教学实验室。近年来,广外大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加大力度,目前,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可以利用的实验室包括:ERP沙盘实验室、市场营销实验室、物流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商务谈判全景仿真实习中心、国际贸易仿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金融与证券实验室。共享大学实验室有:语言实验室、计算机中心实验室、宽带多媒体实验室、听力实验室、远程同步交互实验室。特别是一些仿真实验室都实现了交互网络系统连接,能够为学生创造全方位的仿真模拟环境,使学生能够利用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全面、系统、规范地了解经营业务的全过程,进行高度仿真的实际操作,培养了“实战”能力。

  2.注重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学院在选择校外实习基地时,一方面结合专业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结合学生就业取向,同时,也考虑实习基地的国际化程度。目前有广东省出口商品交易会、广州岭南会计师事务所、珠海伊斯佳化妆品有限公司、中山恺撒威登食品有限公司等校外实习基地。为培养学生创业能力,鼓励学生在校园周边开展大学生创业活动,如学生自主创办了云山咖啡屋、云山书屋、云山小站和云山网球倶乐部等,这四个休闲场所已成为本校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学生的校内实习基地,除为全校师生服务外,还对社会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重视课程设计。各专业都非常重要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通常要求学生以小组进行,既要求学生通过设计既熟悉专业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及创新能力。

  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学院采取得力有效的措施,着力狠抓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和实贱教学的紧密交叉融合。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实贱性教学体系,在实贱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贯彻和落实,使学生的实际应用和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工商管理的论文15

  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内部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而工商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强化工商管理力度,必然会促进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提升管理人员素质,还能够更能好的协调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往来与交流,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下面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在企业中进行工商管理培训的必要性分析

  促进企业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在企业中开展管理工作,是为了对整个企业进行一个整体的经营管理。在企业的经营方式和发展方向上。都需要一批专业的管理人才来进行谋略,且这些管理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实战经验。其中,管理人员的素质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发挥着主导性地位,指导着企业经营管理的大致方向,因此也急需得到提高。所以企业应努力为管理人员当中开展工商管理培训,以此来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和管理素质,使运营管理工作得到更好的开展。

  为企业带来有力的竞争力。自从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研之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前进步伐也日益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升级到更高的水平。企业若想在这样一个无形的战争中站稳脚,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此来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选择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进行一些合理的培训,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自身修养,才能帮助企业在这种激烈的竞争市场中打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帮助企业了解经营现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日益加速,各个企业之间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力,在这种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必须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寻求更适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方式,以此来更好地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工商管理是企业进行发展方式改变的重要手段,企业员工应积极参与工商管理相关培训,以此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及修养,从而从更正确的角度对企业的发展形势进行有效评价,帮助企业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谀和素质提高了,才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进行工商管理培训的主要问题

  对工商管理工作重视力度不足。我国很多企业对于工商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客观认识当前的管理培训形势,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企业领导往往将注意力放在引入科学技术以及经济效益方面,因此在工商管理培训方面的意识十分淡薄,认为没有必要将钱花在这种地方,也不愿意为了工商管理培训而付出人力和物力,因此目前我国企业的工商管理水平普遍不高。

  培训师资力量不足。既然是培训活动,那么与培训教师之间就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果师资力量雄厚,那么培训效果也有所保障。但是目前企业在工商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缺乏高素质的师资培训力量,因此培训效果也不尽人意。很多企业虽然定期安排一些人员参加工商管理培训活动,但是他们所接受的一般都是初级管理知识,缺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企业在工商培训方面也十分薄弱。很多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只是走走形式,为了减少开销,企业领导往往不会聘用讲师,或者是聘用了能力较低的讲师,导致培训效果不佳。

  管理结构单一,考核形式简单。我国很多企业目前仍然沿用传统的培训模式。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存在很多漏洞,无法满足当今培训需求,培训讲师与工作人员之间沟通少,很多知识无法有效传递给企业职员,另外,企业缺乏科学、完善的考核形式,考核力度不够,培训机构为了获取更多经济效益,提升合格率,考核试题过于简单,考试过程中监考官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凭考核人员相互抄袭,考核不严格是导致企业工商管理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加强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有效策略

  提高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程度。我国企业管理者受到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经营者很难认识到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企业管理者应该制定严格的培训制度,强化培训力度,将工商培训纳入到企业年度工作计划中,在企业中全面普及和宣传工商管理的重要性,要让企业员工认识到工商管理的作用和优势,进而用正确的态度对对待工商管理培训,在企业中不管是领导还是员工,都应该转变过去传统的管理思路,要将工商管理培训落到实处,充分挖掘工商管理培训的作用,增强企业管理人才的工作责任心,最终提升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

  加强讲师队伍建设,提高整体培训水平。对于培训活动来说,师资力量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这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因此对于那些想要成为工商培训讲师的人员,要进行全面考察和认证,主要在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以及职业道德的方面进行考察,针对企业中已经聘用的讲师,要定期进行考核以及培新,帮助他们更新知识体系,不断完善自我,积极引入新的管理理念,确保工商管理培新有效性。只要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升。

  对培训方式和内容进行改革。除了强化培新意识,建立高素质的培训队伍之外,还要不断完善和革新培训内容和方式,企业工商管理的特点就是内容多、任务重、难度大,为了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培训要求,企业管理者应该有意识的引入新型的培训技术,引入信息化管理技术,针对企业当前的发展形势,设计合理的培训方式和内容,比如交流学习、网站建设等等,培训方法要多元化,要能够与时俱进。构建企业工商培新网络系统,不仅能够加强部门之间、企业之间的交流,同时也能够给予工作人员更加宽松的学习环境。培训的时候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巧的结合,企业人才培训还应该做到因材施教,要根据不同员工、不同学习能力,分批、分期进行培训,根据企业不同时期的需求,制定培训内容,选择培训方法,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以创新促发展。

  企业整体发展依赖于内部各部门工作的协调运行,依赖于企业内部每个员工之间的紧密合作,而这一切都需要合理的控制管理来维持,商业管理属于工商管理的一部分,是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发展所必须要重视的,积极进行商业管理培训活动,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本文针对当前存在于企业管理中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的提出了管理措施,希望能够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工商管理的论文】相关文章:

工商管理的论文05-24

关于工商管理的论文11-03

工商管理论文03-07

工商管理改革浅析论文11-05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范文03-25

工商管理教学的实践论文10-08

工商管理位论文致谢范文12-04

关于工商管理的论文15篇11-03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11-04

关于工商管理的论文(15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