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论治理学研究范式的二重性
【摘 要】范式是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其演进方式,而治理学的研究范式是最高层次的方***。关于治理学的研究范式存在诸多争论,大体上可以分为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前者体现治理学研究范式的社会性,后者体现科学性。实在二者本质上是同一的,同一的基础在于熟悉世界的西方大范式。【关键词】治理学 研究范式 二重性
一、治理学研究范式的含义
范式是托马斯·S·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来的一个术语,指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其演进方式。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赋予这个概念以关键性的作用,他提出科学熟悉不是简单而纯粹的知识积累;对科学理论进行构思、表述和组织的那种方式受到一些条件或预设的指挥和控制。他要探测一种隐蔽在预设或条件之下的、尽对而自明的集体资源。他把这些自明性称作范式。范式的这一定义同时是语义的、逻辑的和观念——逻辑的。就语义而言,范式决定着可理解性,给事物以意义;就逻辑而言,范式决定着最主要的逻辑操纵;就观念——逻辑而言,范式是联合、淘汰、选择的第一原则,决定着观念的组织条件。根据这三个天生的和组织的含义,范式指导、统治、控制着个人推理的组织和那些遵循范式的观念系统的组织。
范式的含义既强烈又模糊,强烈是由于范式具有一种彻底的意义,它是方***的指导、思维的基本图式、预设或起关键作用的信仰,因此它本身带有一种理论统治权。模糊是由于范式摇摆于多种含义之间,终极以含混的方式涵盖了科学家们对一种世界观的集体赞同。范式概念的不充分和不精确不仅揭示了库恩思想的缺陷,也揭示了思考范式概念的困难。一种范式,对于在这种范式控制下进行的所有话语而言,包含着可理解性的基本概念或主要范畴,同时也包含这些概念或范畴之间的吸引/排斥的逻辑关系的类型。一种范式的性质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界定,第一是对主要的可理解性的范畴的推广或选择;第二是对主要的逻辑操纵的规定。
治理学范式是一种世界观,是治理学最高层次的方***。它主要从科学哲学角度探讨与治理学学科体系和基本假设有关的一般原理题目,即指导治理研究的原则、逻辑基础以及学科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法等题目。在既定的范式中,治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务题目的解决往往是沿着既定的路径。按照治理学家的解释,知识的发展一般是遵循一定的路径从而形成一定的理论范式。在治理实践中,一般现存企业是在已有治理知识范式和治理技术的基础上寻求治理变革或改进治理的。而新企业和新技术往往会带来知识跳跃式发展的新范式。假如一种新技术的背后有全新的知识范式作为支撑,那么将对已有的治理理论、技术和能力构成威胁。
按照库恩的标准,治理学范式是划分治理科学共同体的标准,不同的范式决定治理学发展的某一历史时期,而某个特定研究方向或领域内所特有的共同世界观、共叫及基本观点则形成治理学家群体。治理学范式就是治理学家对他们的研究主题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意向和潜伏知识假设。由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不同,所以治理学的研究范式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治理学范式理论包括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本体论视角,二是熟悉论视角,三是方***视角。所以治理学的范式理论是以治理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与治理学之间呈现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治理学研究的科学主义范式
西方的治理思想和学说从产生的时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古典治理理论,主要包括泰罗的科学治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治理理论和韦泊的组织理论等;第二类是行为治理理论,发端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的人际关系学说,而后发展成为行为科学;第三类是当代的各种治理理论,产生和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至今。这三类理论只是产生的时期有先后,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三个阶段。它们相互影响,继续演变,形成各种流派。根据不同的逻辑出发点,治理学的理论研究有两个范式,一个是以组织的效率为出发点,另一个是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前者被称为科学主义范式,后者被称为人本主义范式。科学主义范式是以组织的存在为根本,把人纳进组织,人的存在就是为了进步组织效率;人本主义范式把人的存在和需要作为根本,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来实现组织目标。
治理学的科学主义范式以美国古典治理学家泰罗为代表,通常把科学主义范式称为泰罗范式。该范式的核心是如何使工作更加多产和高效,“科学治理”注重的是如何改进职工的工作表现,演示了工作要素的可辩识性和可重复性,泰罗坚信通过确定出工人完成某项作业的最佳时间,治理者就可能判定工人是否干得出色。通过这种治理方式带来了组织效率的进步。随着治理学的发展,在泰罗范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主义范式以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把人的熟悉局限在人的经验所及的领域,其方***范式深受自然科学方***范式的强烈影响。这种范式以为,组织及其治理现象与自然现象一样,具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治理学的任务就是要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从观察经验事实出发,研究和发展组织及其治理领域内的一般性普遍规律。
科学主义范式体现在具有理性约束的个体追求服从技术规律和组织纪律带来的高效率。从人的行为特征来看,“经济人”的行为是理性的,因此,假定每个行为主体的行为都是合乎理性的,治理原理、原则和制度必须以治理主体的个人行为为基础并且可以从社会历史背景中抽象出来。单个行为主体都服从于技术规律,通过期间动作的分析,实现工作方法的标准化、工作条件的标准化和工作时间的标准化。适应这样的行为主体的组织是一个高度结构化、形式化、不受个人支配的集权组织。
三、治理学研究的人本主义范式
治理学范式的第一次变革是由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说完成的,人本主义者指责泰罗的科学治理方法是不道德的,是将工作“非人性化”,并把极具人性色彩的治理变成了简单的效率衡量。他们对科学主义范式提出批评,以为治理的对象不仅是物的治理题目,更重要的是人的治理题目,人是每一个组织中的核心,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应当重视人的积极性对进步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和作用。从人本主义范式的理论主张可以发现,行为治理是为解决效率与人性之间的矛盾而出现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对人性进行深进的研究并采取相应的行为准则,使得治理活动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人和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时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更加符合人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古典治理学的原罪促成了人本主义范式的兴起。人本主义范式以新康德主义、现象学、诠释学等哲学思潮为理论基础,夸大治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以为组织及其关系现象的本质是人的主体精神外化或客体化,是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严格来说,行为科学学派来自于社会学,法国学者涂尔干指出,在任何社会组织中群体总是由建立他们的价值观和规范来控制人们的行为。
人本主义范式夸大应把人放在治理学研究的中心位置,组织中最宝贵的资源不是原材料、资本、机器、土地或能源,而是人。这里所说的“人”,是被看成“生活在社会里的人”,他们是不断地被密如蛛网的人际关系网所包围,而他们自身也是这个关系网的一部分。在人本主义范式中,整个人类的本性是由积极的与消极的、崇高的与卑劣的品质构成,他们反对科学主义范式把人看成仅仅是一味索取的自利主义的“经济人”,夸大利他主义与给予的品质也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同时该范式夸大人的潜质的生长与发展,而且这种潜质的生长始终处于动态过程中,是不断成长和进化的,是随着时间和社会文化场景的变化而变化的。 早在西方科学发展的初期,培根(F.Bacon)就觉察到了对一切熟悉活动产生影响的社会文化束缚,并同时觉察到了摆脱这些束缚的必要性。他在对熟悉的社会——文化规定性进行诊断时指出,熟悉的使命在于把熟悉从社会——文化规定性中解放出来,使熟悉成为科学。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以为,已经获得的公道性会随着促使它形成的那个过程的延续而削弱,公道性的操纵特征会被不公道的社会气力所截取和利用。组织理论学家布赖尔和摩根在《社会学范式与组织分析》一书中隐含地指出,社会科学理论主要有两条轴线,一条代表科学本质属性的连续体,另一条代表社会(组织)本质属性的连续体。科学的本质属性夸大稳定性、可证实性和规定性,而社会的本质属性体现为永恒的变革。
四、结论
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分别是治理理论中注重技术与注重人的两个主要方面,这两种范式的发展构成了早期治理学发展的历史。前者注重的技术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上的,随着生产力发展和技术创新科学主义范式不断变革,所以科学主义范式恰好体现了治理学研究范式的社会性。而人本主义范式注重人的需要,以为人是组织的核心,治理的对象不仅是物,而且是人,这样的观点恰恰体现了治理学研究范式的科学性。人是治理学研究的主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样的研究方法正是辨证的和科学的。组织及其治理的效率不仅是科学主义范式理性创新所产生的效率,也包括人本主义范式对工作认同的诠释所产生的效率。
从本质上分析,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是同一的,同一的基础在于西方大范式。这个大范式是由笛卡尔提出并随着17世纪以来欧洲历史的发展而确立了下来。笛卡尔的范式把主体和客体分离开来,使它们各自拥有自己的领域,一边是科学和客观性研究,一边是哲学和反思性研究。这个范式决定着一种二元世界观,也是同一个世界的二元化:一方面是必须接受观察、实验和操纵的客体的世界,另一方面是对自己提出存在、沟通、意识、命运等题目的主体的世界,客体世界对应着治理学的科学主义范式,而主体世界对应着治理学的人本主义范式。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豪斯曼编,丁建峰译.经济学的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法]挨德加.莫兰著,秦海鹰译.方法:思想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罗珉.治理学:科学主义还是人本主义.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4]李郸.治理学的历史演进:研究范式的角度.财经科学,2005,(5).
[5]罗珉.论治理学范式革命.当代经济治理,2005,(5).
[6]魏文斌.西方治理学范式的三种维度.国外社会科学,2007,(1).
[7]罗珉.论治理学复杂范式.治理科学,2006,(1).
[8]肖海林.企业治理:主题演进与范式流变.经济理论与经济治理,2006,(11).
[9]罗珉.治理学范式理论述评.外国经济与治理,2006,(6).
【论治理学研究范式的二重性】相关文章:
论中国古代文体论研究范式的转换03-20
德鲁克论管理的新范式03-18
试论劳动价值论和劳动二重性方法论研究03-19
论“科学哲学”的思维逻辑与范式03-01
论和谐是孔子法哲学的范式03-25
民事审判哲学范式初论03-22
崩漏的论治及体会03-05
关于“装置范式论”的原创性探析03-07
论应用伦理学研究的重要使命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