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时间:2024-07-21 23:08:49 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柔性管理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一、高职院校刚性教学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养目标的实现

柔性管理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一)难以适应生源变化

  1.生源萎缩,质量下降。经历了大规模扩招后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追求质量的时代。作为高考招生最后一批次的高职院校,生源萎缩已是不争的事实,高职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年年下降,更有部分省份的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到了学生只要参加过高考并且愿意来学校学习就能注册入学的情况。生源萎缩导致低门槛或没有门槛的入学,随之而来的一定是生源质量的下降,低质量的生源在进校后的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相对劣势,学籍异动情况频频发生。

  2.盲目报考,缺乏学习兴趣。高职院校的多数学生,是因高考成绩不理想,在没有更好选择余地的情况下怀着不得已的心情进入到了高职院校,在心理上对院校不够热爱,没有归属感。在专业选择等问题上未进行深思熟虑,没有与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一致,更不曾考虑过未来的就业问题,志愿填报带有一定的盲目与无奈。这样的盲目与无奈为接下来进校后的学习埋下了不安定的隐忧,学生对专业学习缺乏兴趣,对就业前景一片茫然,各种消极因素不期而来,厌学情绪极易产生。

  3.基础不一,能力差距大。高职院校的学生除参加过高考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外,还有职高、中专、技校等学校的毕业生,各类型学生在进校前的学习经历中所形成的学习习惯、拥有的学习能力以及已掌握的知识技能水平都有相当大的差距。这样一些基础不一的学生进入到同一专业学习,假如用同样的教学管理方法、同样的教学手段,想要达到同样的培养目标实现起来是有困难的。

  (二)难以进行高质量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1.校企合作一头热,企业缺乏参与热情。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最重要的形式,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在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会从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以保证工学结合的顺利进行,而我国这方面还属空白,是否接收在校生顶岗实习完全由企业决定。从学校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来看,学生只有进入到生产管理一线的企业中去,才有可能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学校务必送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使学生从实际岗位工作中练就真本领,高职院校以极大的热情寻求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推进的顶岗实习中,企业需要花费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应对来自高职院校的学生参与到企业实际岗位工作中去。而作为企业在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他们付出的成本与收益是不对称的,企业很快就会发现能得到的好处有限。

  撇开专业技能只论时间安排,企业对学生的要求是在他们生产销售旺季的时候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去顶岗工作,并如同企业已有员工一样为企业的生产效益贡献正能量。刚性的教学管理,是设定了严格的教学进度安排的,只有在规定顶岗实习时间才能让学生去企业进行实习,这往往导致了学生有空实习而企业没空让学生实习,企业想要学生去提高生产效益的时候学生却因为教学安排只能在校学习。作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只会对在校生的顶岗实习越来越冷,甚至关闭了原本就不是很大校企合作之门。如何能在保证学生完成规定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又能兼顾企业的效益,是教学管理的新难题。

  2.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欠缺,企业不热衷接收顶岗实习。对众多企业来说,顶岗实习学生的专业岗位技能是可以在短期内通过培训达到工作需要的,而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个人修养、礼仪规范却不是企业能在短期内训练得出来的,是学生长年累月养成的习惯。在学生因个人素养问题而影响企业状况时,企业往往无法用员工的标准对学生进行管理与处罚。如何让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前就已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相关知识的储备,让学生在顶岗实习中迅速进入企业员工角色,快速适应岗位要求,是我们教学管理人员应该重视的问题。

  二、柔性教学管理作为刚性教学管理的补充,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

  笔者主张的柔性教学管理,是指在不违反教学规律,能更好地达成培养目标,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顺利开展服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求及时、灵活地调整对学生、教师和教学资源的管理,使管理效率最大化的一种教学管理方式。柔性教学管理是以刚性管理为基础,对刚性管理起补充作用,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的适度调整。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一)改革招生制度

  国家统一招生与学校自主招生相结合,逐步加大学校自主招生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学生盲目填报志愿、选择学校、选择专业的现象,使在进校之前就有明显专业倾向的学生,能凭借自己的特长、爱好等优势进入高职院校对口专业学习,以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为最终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调整学籍管理制度

  1.实行弹性学制。让有条件的学生自主实现“工学结合、工学交替”。高职院校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希望在学校学习一个阶段后能进入社会参加历练,然后再回到学校学习,并表示这样的工学交替能使学生更懂得珍惜在校学习机会,更有学生坦言走入到社会后才发现在学校学习是多么的必要,更明白要学习什么,以怎样的状态参加校内学习,消除了原先的厌学情绪。弹性学制因其灵活性,可使学生相对自主的选择在校学习时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于学生明确的学习需求,校内教师会无条件进行知识技能的“自我更新”,只有掌握领先的知识、技能才有可能给学生带去有用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才能使学生满意,形成师生学习的良性循环,提高学生专业水平。

  2.提供学生转专业的机会。部分学生进入到了高职院校学习有各种无奈,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在进校之后对已选专业不热爱,对专业学习无兴趣,终导致成绩差、退学率高等情况就是其一。学校可根据教学资源情况,最大限度地提供学生转专业的机会,以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就业需要、人生追求。

  (三)完善教学安排

  1.灵活的排课管理。高职教育中,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是学生达到高技能水平的最佳培养方式,根据行业不同、产品供需时间差异等情况,企业能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学校在必要的时候需根据企业的需求选送学生参加实习,在教学活动方面做出灵活的安排,教学规律与实习机会兼顾,实行“忙入闲出”,在企业忙时学生是员工,在企业闲时学生在校学习。打破一学期一排课、固定时间段上课、行政班上课等传统课程安排模式,可以是前几周顶岗实习后几周集中在校上课,也可以是上午上课下午实习;可以是同专业部分学生去实习,而部分学生在校学习,轮流实习与上课等形式。尽可能地考虑到与企业的长效合作,与企业需求对接,在时间上保证学生既完成校内教学过程也兼顾企业工作任务。

  2.增加选修课学分、扩展选修课的可选面。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合理配置选修课学分,设置沟通技巧、领导艺术、人际关系、礼仪修养、中国文化、新科技知识等方面的课程,为学生个人素养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适当增设企业文化类课程,使学生了解企业文化,为日后快速融入企业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充分依据社会需要、企业需求、行业差异、个人兴趣和自身条件等自主选择选修课程,使人才培养方案“刚柔相济”,刚性保证基本要求,柔性促进个性发展。

  3.分层、分项教学。因招生地区差异、入学分数差距、学生兴趣等原因,同一专业的学生在部分课程,特别是通识教育类课程的知识储备上存在一定差距。面对大量学生需要学习但知识储备相差过大的课程,可根据学生自身基础以采取分层、分项教学的方法,如英语分层、体育分项等,体现以人为本,实施因材施教,实现不同的学习需求,达到共同的培养目标。

  4.具有反馈机制的考试管理制度。考试的目的是检验教学效果,对学生而言更是了解自己优势与不足的良好途径。不管是何种形式的考试都应具有反馈机制,强化学生已正确掌握的知识技能,还需要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在哪些地方出现了失误或差错,并加以纠正,重新练习,确保学生不将已出现的错误带到企业岗位,在日后的实习、工作中更大程度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三、结束语

  在教学管理中,刚性管理维护教学活动的严肃性,柔性管理是在刚性基础上的补充,刚柔相济,比例适度,相辅相成,统一规范与人化性相结合,共同为高职教育教学服务。对刚性与柔性的把握,是因校情而异的,根据实际情况找到刚柔管理的结合点,以取得良性的管理效果。刚柔结合的教学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却能为更好地达成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贡献力量。

【柔性管理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分析柔性管理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05-11

浅析柔性管理在特殊教育学校管理中的应用论文07-23

浅析柔性管理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07-29

企业经济管理中柔性管理的应用探索06-05

企业经济管理中柔性化管理的应用08-17

论统计应用与教学管理论文10-27

高校教学管理中教学干事研究论文10-17

论文:数字化管理在食堂管理中的应用06-02

浅谈数据处理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09-10

企业行政管理中的应用论文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