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研究的论文
开展科研数据管理与做好其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在e-science环境下的诉求。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应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完善自身的科研数据管理工作。本文将从技术支撑、资源建设、管理模式等角度探讨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工作。
公共图书馆与其它类型的图书馆相比,高校图书馆更容易搜集到各个学科的科研数据,建立起高校科研数据库,并通过共享的数据平台来实现高校科研数据的高效管理和服务,可以更好地为科研人员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国内外已有图书馆实现了科研数据的有效管理,提高了科研数据的利用价值。
1.科研数据与科研数据管理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科研数据一般是指以数字形态生产和传播的在科技活动或通过其他方式所获取的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特征、变化规律等的数据, 它可以是数值性的、描述性或视觉性的;也可以是原始的、或经过分析的,或通过实验或观测获得的,包括实验室笔记、现场笔记、调查问卷、视频、音频、模型、照片、影片、测试反应等。由于数据本身容易丢失、损坏,科研人员难以长期很好地保存科研数据,又有共享其他科研人员数据的需求,因此需要一个部门负责科研数据管理,不仅可以实现数据的保存和共享利用,还能使科学论点多样化、减少科研成本等等。高校图书馆与科研人员联系较紧密,在传统文献信息管理方面又有着丰富的经验,包括收集、分类、组织管理以及元数据著录等,因此高校图书馆开展科研数据管理与服务,既是用户的外在需要,也是高校图书馆的内在需要,是一类跨界服务、嵌入服务、动态服务。
2.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探讨
科研数据管理是一项贯穿于数据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持续性工作,需要图书馆及高校内其它部门的通力协作,如此才能完成科研数据管理寿命周期内的所有工作。依据本馆及其他图书馆的一些经验,本文从技术支撑、资源建设、管理模式等方面,探讨图书馆的科研数据管理工作。
2.1科研数据管理与服务的技术支撑环境
对海量的、复杂的数字化形式的科研数据进行管理与服务,必须由信息技术作为支持手段,也必须有赖于一些基础设施和软件用具。
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图书馆软件系统的载体,也是科研数据保存和服务的设备保障。随着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数量不断地增加,其对所依附的存储设备、服务器等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方面的建设应该适应发展的要求,使其能够满足存储和运行等方面的需求。同时,需加强与校园内外其它机构合作,共同建设相关的基础设施,例如:美国某大学的图书馆就是与该州的信息技术服务处以及基础设施联盟进行合作。
在所有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培训和额外服务的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内容。额外服务项目应覆盖到可能转变为新客户的研究人士、可能规划和利用未来科研数据项目的大学生或研究生。通过高速网络和专业的额外服务,提升基础建设的质量。
软件数据支持。在高校图书馆的科研数据管理和服务中,不同时段需要不同的软件进行支撑,从国内外高校的实施情况来看,图书馆开展的数据管理工作大多选择技术成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开源软件,能够满足图书馆低成本投入、降低自主研发软件的频率。例如DataStaR系统则主要基于开源的Fedora系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购置一些软件使用权,将开源软件和购置的软件进行整合,来提供软件和工具服务。
在加强技术建设的同时,图书馆要将精力放在科研数据管理和服务上。将高校内外的技术设备与用户需求进行结合,打造用户科研数据管理平台,并将其嵌入到客户的科研过程中,并使科研人员能够进行数据交流与共享,使数据得以长时期存储、管理和使用。
2.2科研数据组织
现在的科研数据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只有把这些数据进行合理的收集与组织,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价值,更好地为用户所使用。
建立数据管理政策。许多科研数据来源于不同的部门及院系,产生的科研数据在格式上会呈现出多种形式,为了将科研数据统一描述,加强对数据的有效管理,满足数据的存储和共享需求,相关部门必须尽快建立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政策。从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明确科研数据管理工作的流程等入手,使科研数据管理运行更加规范。例如,各级课题所产生的科学数据汇交到学校科研部门,由科研部门与图书馆一起整理录入数据长期存储库,做好安全保密和备份工作。
对数据资源进行整合。高校图书馆的科研数据一般包括两部分,一种是本校各个院系在科研活动中所产生的数据,经过图书馆加工整理后形成的;另一种是根据本校的教学、科研计划,向一些机构购买的。将自建数据资源与购买的数据资源科学合理地组织起来,构建一个数据管理平台,对其内容进行充分的揭示,提供数据浏览、检索、下载、保存等“一站式”服务,使用户能够更高效地利用科研数据资源。
加强数据门户建设。对于储存在图书馆外的有用户需求的科研数据,高校图书馆应建设成科研数据门户,并提供导航服务。图书馆可以通过链接的形式链接到这些机构的存储中心,建设科研数据组织环境,并进行统一管理与控制。如外国的某大学图书馆建设成了数据仓库,目标是支持客户发现、获得、利用和管理科研数据,使数据可以被用作解析、教学和课程作业。
门户下分四个专题:
第一,发现数据 浏览已有数据,并发现网上的免费数据。
第二,获得数据 取得国家各类科研数据和高校图书馆所藏数据。
第三,利用数据 通过用户指南或在线教学,协助客户利用科研数据。
第四,管理数据 引导客户管理、共享和保管数据。
定期数据资源评估,提升工作质量。目前高校图书馆较为通用的科研数据资源评估办法之一是专家评估法,采取三段式流程,即对待评估数据进行基本评估、同领域评估和同行评估等等。下面笔者将重点介绍领域评审。领域评审即由项目立项机构组织专家(包含同行专家、终端客户专家、经济学家以及管理学家)进行答辩审评,依据领域的发展需要与格局,从项目的关键性、科学性和创新性出发,研究数据的运用价值。
2.3科研数据管理方法
数据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用户使用。
寻求合适的科研数据合作方式。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的合作应从生产科学数据的部门共享作为开头。为规避重复生产,高校图书馆内部和相关单位的科研数据合作,应在不侵犯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努力做到资源共享,这样的模式才是双赢的模式。
邀请用户参与科研数据管理工作,充分了解用户对科研数据管理的需求,找出适合用户的数据管理服务方式。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客户本身的差异性,来决定引导客户的程度。只有让客户也参与到科研数据管理中,才能了解科研数据管理系统的特性以及其强大的数据服务功能;如此才能使客户更科学的使用数据,同时也能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数据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质量。
开发仓储服务。为了有效使用和长期保存科研数据,利用仓储系统管理研究数据是一种比较理想的
方式,不但能保证数据永久、安全的存储,同时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备份功能,也易于研究数据的注册和出版。高校图书馆应根据科研数据管理的需求,以已有的数据库为基础,积极参与数据仓储建设。国外一些大学都有自己的数据仓储,为研究者提供存储、共享及管理的设施。
3.结语
目前,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和服务的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高校图书馆应努力适应自己的新角色,极力发挥图书馆在科研数据管理中的作用。科研数据管理和服务贯穿于整个科研数据管理的全过程。只有不断优化管理模式,才能使科研数据管理和服务工作顺利开展,使高校图书馆的工作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并满足客户的需要,为新的研究模式下的科研活动提供数据支撑。
【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研究的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相关问题研究论文08-10
高校图书馆学术论文发表的比较研究08-30
新通信技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研究论文06-02
科研研究护理论文10-11
研究分析医院图书馆在临床及科研信息服务中的作用论文10-25
高校教学管理研究论文10-08
研究高校实训室安全管理的论文08-15
高校舞蹈教学研究论文07-06
文科研究生的论文写作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