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管理教育研究论文
一、以自我意识发展为侧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开掘和弘扬人的精神世界中积极向上的因素,使学生形成崇高丰富的精神世界、健康的道德品德和心理素质,成为全面发展的、充满活力的、努力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强对中职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逐步使中职生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当成是自我终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和愿望,主动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中职学校要根据学生自我管理的现状、特点和需求来安排自我管理的内容和重点。内容应该涵盖中职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学业、生活、人际交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学校自我管理教育的侧重点应放在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上。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体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个体通过自我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境、社会比较等多种途径获得的,是一个完整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正确地认识自我是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前提。因而,必须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客观、准确地评价自我,正确地对待自我,积极悦纳自我,有效地控制自我,努力地完善自我。学生进入中职后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不知道自己的未来目标是什么,对未来的一切都很茫然,这种茫然对学生的发展十分不利。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结合班会、职业生涯规划、德育课程、专门的自我管理培训等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明白自我管理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及人生规划的重要性。在充分认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之后,引导新生明了所学专业的特点、就业方向、就业所需的一些条件及就业形势,使他们提前进行准备,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并将学习计划与自己的职业规划、人生规划结合在一起,以可持续发展的视野来审视自己所学专业与人生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对自己所拥有的各种能力和资源进行评估,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现实条件,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主动采取措施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
二、以文化熏陶为着力点,修炼学生内在素养
良好的文化氛围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德育内涵,陶冶情操,在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上全面发展,形成良好和谐的道德素质。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所创造和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对学生有着不可替代的、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开始注重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但对制度文化的探索仍有所欠缺。没有科学的制度文化,就难以保证德育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中职学校要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规律,积极制定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实施办法,吸纳学生参与相关事务的民主管理。并将各种规章制度等予以公开,确保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除了校纪校规,各班级(专业),则需要制定符合自己班级(专业)情况的学生管理工作体制,并由此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物质文化、班级行为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精神文化。中职生的社会化过程是中职生从一个自然人逐渐向社会人发展、转化的过程,包括其思想、行为、角色等的社会化。因为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较少,所以中职生不了解社会、不了解职业文化。因而,除了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之外,还应该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地方文化、企业文化相结合。把地方文化和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使学生在各种文化活动中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形成技能、发展个性。如2010年我市召开以弘扬客家文化为主旨的“世界第23届客属恳亲大会”,学校选派280余名学生作为志愿者,全程参与了“世客会”的各项文明礼仪、交通劝导、餐饮服务、文艺表演等文化活动。在活动过程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自觉能动性,使得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发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除了地方文化,学校还可以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德育教育中。如建设企业文化长廊、聘请优秀企业管理人才做课外辅导员,通过讲座、访谈等形式与学生交流,使其深切感受到企业对人才质量特别是对人才职业道德品质的要求,从而有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方面修正自己,以取得企业的认同、社会的认可。
三、以社会实践为立足点,提升学生道德素质
大教育家杜威认为,使整个学校生活“社会化”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学校生活应是雏形的、典型的社会的生活。在当今德育“回归生活”的基本价值取向下,道德要落实在生活中,使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正确认识和合理实践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并在生活中得到检验。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本身就是道德实践的过程,学生在道德体验中感受到了快乐、感受到了尊重、感受到了自己的重要性,他们会进一步去追求这样的道德体验,并作为道德体验的主体置身其中,这种参与本身就对行为者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在开展主持人大赛、朗诵比赛、“小交警上路”、“小红帽”公益行动、“小记者团”暑期社会实践等各种各样的校内外活动中,把策划权、主动权、实施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充分获得了自主、自立、自治、自理的机会,明确了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对学生的自我意识的激励,促使自我管理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这种教育的实效性是书本和他人教育难以企及的。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对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自我管理所取得的成绩及时加以发现和肯定,让学生从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荣誉感,进一步激发其自我管理的主体能动性,挖掘其自我管理的潜能,并形成良性循环。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要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入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关心学生的精神世界与发展状态,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与需要。除了校内社会实践,学校还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自我管理引入顶岗实习阶段。顶岗实习阶段实际上是中职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重点引导学生从顶岗实习中主动地挖掘学习资源,熟悉企业发展和企业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企业文化等,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企业(社会)对个人的道德要求。这种“学中做”、“做中学”的方式,能够以学生亲身职业实践体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把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促使他们在活动情境中通过自主认知、体验、反省来提升道德品质,进一步管理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我,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真正成为现代化建设平凡岗位上的高素质劳动者。
四、以评价机制改革为突破点,创新德育管理模式
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指出,“教育评价的功能在于促进,不在于选拔”,传统的德育效果一般通过试卷题目的测验形式来做出评价,这种评价不同于学科知识的考核,因为道德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活动,而人的道德意识是无法量化的。传统意义上的利用试卷来判断德育效果的做法侧重于诊断性功能而忽视发展性功能,换言之,这种做法往往只重视结果而忽视了过程的评价,难以对学生道德的发展起到应有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在评价过程中,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师评价的单一化,弱化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内部评价,这就难以从内心深处引起学生奋发向上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动机,更难以对学生道德水平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方式就势在必行了。评价应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教师的主导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遵循发展性原则,做到评价的民主性、连贯性、经常性、综合性。首先,应当引入多元化的开放性的.评价主体,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共同参与学生的道德评价,尤其要重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自评和互评,通过自评和互评,促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发展,自我管理意识得到加强。在评价过程中,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尊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评价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进校开始,就要关注并将其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各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综合起来,使动态的多维度的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过程。在评价方式上,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采用多样化、生活化的评价,如采取课堂行为评定、家庭生活评定、企业实习鉴定、社会实践鉴定、自我德育成果鉴定等方式,把体现认知内容的知识性考核和实际生活中学生德育成果的过程性考核有机结合,并且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形成全面涵盖学生道德素养的评价结果。需要注意的是,评价结果不是为了给学生“定性”,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养成自我约束、对自身负责的自律观念,自我教育、发展靠自己的成才观念,使他们走上社会以后,真正能从容地面对现实,不断改善心智,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并具有对待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互动的态度。
五、以教师教育科研为发展点,完善职校育人机制
教育科研是中职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中职学校改革和自我完善的关键。中职学校的教师,大部分都是具有丰富班级管理经验的班主任,能够直接掌握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直接感受学生的自我管理状况,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中职学校教师大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少文字记录,德育理论支撑不足,如果每一位教师都把课本作为研究对象,把学生作为实验对象,把校园作为实验室,边教边研,为教而研,以研促教,将在研究过程中获得的最新科研信息及研究成果融入日常教学中,那么,中职的德育教学活动将更具前沿性、动态性和发展性。同时,还可以透过繁复的德育现象,发现和掌握德育规律,改进德育教学工作,提高德育教学质量,深化德育改革成果,促进以学生为本的德育教育模式的建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育人机制。德育科研活动中,学校要注重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不断创新科研工作的组织模式,促进教师科研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打造研究型教学团队。如我校近年来开展了《中职德育生活化》、《“三环”德育模式探析》、《“公民教育”视野下中职法律基础教学实效性研究》等省市级德育课题研究。实践证明,参与课题研究既能开拓教师的视野,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又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效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德育科研工作的推进,学校的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日益增强,德育教学研究的范围得到拓宽,德育科研范围日渐扩大,教师合作与交流的程度逐步深入,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并对我市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研究起到了较大的辐射作用。总之,学校是培养中职生自我管理教育的重要场所,培养和提高中职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对其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它需要一个长远的规划和具体的安排,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德育教育工程,需要所有中等职业教育的同仁们一起努力。
【中职生管理教育研究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