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论文

时间:2023-05-22 02:12:16 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质量管理论文15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质量管理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质量管理论文15篇

质量管理论文1

  摘要:

  化工产品能够在市场中立于长足的畅销趋势,主要取决于产品质量的优劣。如何做好产品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是所有化工企业时刻面临的问题。文章主要从生产的过程、设备仪器、工艺方法以及人员意识等方面阐述了化工企业如何控制和管理产品的质量。

  关键词:

  产品质量 过程控制 管理 能力 意识

  目前国内很多中小型化工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还基本处于质量管理的初期阶段,主要工作还局限于质量检验,企业内部的大部分管理人员和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产品质量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对产量的关注远远大于对质量的关注,认为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要能用就行。在质量管理上还未形成一套有效的控制程序和管理办法来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如何做好产品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工作,我认为应主要做好以下六方面的事情:

  一、原材料——源头的控制与管理

  首先要从质量的源头原材料进行控制,与供方协商一致,明确验收标准,也就是在采购合同中明确质量标准,制定原材料质量控制程序和进货检验规程,按照采购合同的质量标准、质量控制程序和检验规程对进厂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格方可放行投入生产,因为投入合格的原材料,才是生产出合格产品的前提保障,不合格的原材料投入使用,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是无法保证的。把握住“合格放行、不合格不用”的原则,这样基本上可以将因源头的质量问题在事前得到有效控制。只有注重事前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二、中间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与管理

  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控制,需要制定生产工艺、质量标准、质量控制程序和检验规程。运行时,生产车间时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规定的规程进行生产,生产出来后由质检部门按照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对中间产品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才投入到下道工序。对于不合格的`中间产品由车间进行返工处理或单独存放并做好标识,总之不能进入下道工序。生产部门、质检部门要严格执行中间产品质量控制程序,车间生产领用中间产品时要注意合格与不合格的标识,质检部门要做好质量判定及标识工作,标明产品的状态并做好记录,预防车间误用。这样,把握住“合格品转入下道工序”的原则,从而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中间产品对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

  三、成品——最终的控制与管理

  不合格成品包括两部分,一是企业自己检验出的不合格品,二是成品交付后客户经检测产生异议而认定的不合格品;对于第一种情况由企业自己出具发案处理,第二种情况应由双方的质检部门进行沟通,共同取样,按双方既定或一致认同的成品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确系质量问题,应为客户提供退货换货事宜,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四、生产设备、监控检测仪器——硬件的保障

  要有完善监测仪器管理制度,对这些监测仪器定期的检查、校验,及时更新,使这些仪器真正起到监测指导生产的作用。检测仪器是检测产品质量时用到的仪器设备,包括色谱仪、光谱仪、质谱仪、分析天平、温度计、高温炉、玻璃仪器等等,产品质量的优劣都是通过这些仪器检测出来的,仪器的灵敏度、准确度、检出限将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监测结果,由于这些仪器监测出的数据代表产品的最终质量情况,对检测仪器的管理至关重要,购买仪器时要从仪器的灵敏度、准确度、检出限能够满足产品质量检测要求上综合考虑,分析人员要按照仪器规定的方法对仪器进行正确的使用、维护和保养,定期进行校准,从而能够真实的反应产品的内在质量,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五、生产工艺、质量检测标准——软件的支持

  生产工艺和质量检测标准是产品质量必要的技术支持。生产工艺是车间生产的指导性文件,是生产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章制定,企业的技术部门、技改部门应通过反复的试验与实践,摸索出合理可行的工艺规程,形成成熟完善的生产工艺,获得必要的作业指导书,并保证成套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和检验文件的正确性,进而既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又保证了产品的产量。质量检测标准包括产品的技术指标、要求、检测方法及产品的储运包装等内容,产品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化工部标准的,直接引用相关标准即可,引用时应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指标、方法进行检测。没有相应标准的,企业应参照同行业、同类别的产品制定本企业产品的企业标准,制定的企业标准既要符合制定标准的规范又要满足产品质量检测的需求。成熟完善的生产工艺和准确适宜的质量检测标准组成产品质量必要的软件。

  六、全员的质量意识、员工的能力、培训与意识——质量保证的关键

  企业领导质量意识和职能的发挥是关键,首先决策层的领导要不断更新经营思想,强化自身的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在企业运行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xx),确定正确的质量方针、目标,并为全体员工所理解和贯彻实施,重视建立质量激励机制,还要有指定的管理者代,表明确其职权,重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增强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其次各层领导要不断更新思想,强化自身的质量意识,通过培训教育来提高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控制技能,重视质量管理基础工作。车间生产操作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培训考核取得上岗资格,应精通工艺规程、具备过硬的过硬的操作技能,工作时还应认真严格执行生产工艺上的操作规程,不懈怠,不擅自违反工艺规程,保证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质检部门人员应具备娴熟的检测技能,正确的使用各种分析仪器,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保证提供准确的产品质量数据。

  总之,企业应该“以人为本”,通过培训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能力和质量意识,从设备仪器的管理、源头的控制、生产过程的控制、工艺方法的完善等方面加综合考虑,加强管理和控制,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

质量管理论文2

  推行党建工作对企业发展意义重大,不仅仅可以为企业注入新的管理理念,也可以为企业内部的老党员注入新思想,贯彻落实新方法,保证企业内部党建工作质量,但当下企业内部在利用质量管理体系推行党建工作时还存在搞不懂,不会做,推行难的现象。

  一、抓住五个关键

  现各大企业正在建立党建工作体系,在制定过程中一要注意结合实际,二要突出特色,三要简单管用,四要抓好支部,五是形成机制。企业内部党建工作力求简单管用,不搞复杂化,以上的五个原则是创建党建工作的最主要的原则,各企业均有自己的特色和特殊性,并且所涉及到的领域不同,如何在党建工作中凸显自我优势和特色,也是企业内部所面临的问题。并且支部是党建工作建设的基础,在企业内部要抓好支部,保证任务及时下达、及时完成,结合现在各大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不可盲目跟风,制定一系列违背本单位和自身实际情况的党建制度。满足这些要求之后,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形成机制,保证在下次使用时有章可循,如果企业不能形成制度,用一次做一次,既浪费时间也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不利于企业的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要想成制度,就要不断地完善与修改,紧跟时代步伐。现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国家所倡导的思想也在谁时代变迁和升华,如果依旧沿用单一的党建制度必然会落后时代要求,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党建制度的建立亦是如此,不能停滞不前,而相应的完善工作需要企业的党支部共同付诸行动和研讨,确保党建工作的质量,同时在建立党建工作时也要遵循八项原则,一是贯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二是贯彻领导作用原则等等,基于原则开展党建工作。

  二、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的措施

  (一)引进高素质人才

  高素质的人才的引进不仅可以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也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思想、理念、知识,及时、高效、准确的开展企业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高素质的人才可以及时的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学习,用自己的学习动力去激励企业内部的员工,他们具有先进的理念与工作方法,工作干劲足,可以及时开展企业内部党建工作,完善党建制度,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科学管理的基础,有效地开展党建工作,利于企业的正常运转,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贯穿于各项的工作之中,如果能够及时的在公司内部开展党建工作,为我们的员工注入党员的思想,则会督促工作人员更好的投入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生产工作,思想先于行动,在思想上充满了干劲,在工作中才能够充满力量。此外,还需要强有力的领导者,领导者在思想上改变了,才会领导员工进行思想建设。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会帮助此项工作正常高效率的进行。人才为公司带来的不仅仅是工作的进步性也是思想的先进性,带来的是对于企业内部员工思想上的影响,这个比工作的先进性更加的重要

  (二)对企业领导开展企业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内部定时的开展企业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并且及时要求员工进行思想汇报,保证企业的思想端正,对企业的领导者也要及时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企业内部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领导的指示,领导在党建工作方面的投入直接影响了员工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领导够重视这件事情,员工才能积极响应领导的号召,及时开展工作,不会马虎。所以,国家应该定期的对于领导者进行思想工作,最后,在对员工进行思想工作。领导是这个企业的重要支柱,也是国家与员工进行沟通的桥梁,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想企业内部有效地开展党建工作,就要对企业领导者进行思想的'教育。企业的领导在思想上如果存在着误区,或者是企业的领导不能够完全的认识这件事情的重要性,那么这件事情就不能够及时的去完成,回来之后不进行传达,员工也认识不到这件事的重要性,所以必须对企业的领导进行思想培训与教育,从根本上入手,解决企业内部弱化党建工作的现象,将加强党建工作提到日程上来。

  (三)完善企业党组织制度

  每个企业都有党组织,党组织的管理制度是否完善也是企业能否更好开展党建思想工作的关键。无规矩不成方圆,企业更是如此,要完善党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保证其顺利进行。首先要对党组织内部的人员进行重新的配置,现在由于企业内部忽视了企业的党建工作,对里面的人员也不是很重视,所以,公司内部应该对党组织内的人员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不通过的人员进行更换,再者要定期的对于党组织进行工作的抽查,检查工作的进展情况,防止他们投机取巧,雖然现在互联网飞速发展,为工作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之处,但是不能照搬照产网上的东西,要加入自己得创新理念,在会上进行报告,并且定期的对员工进行培训工作,这些都是党组织的工作,如果企业的党组织不能及时的高效率的开展这些工作,就对他们进行处罚,实行真正的问责制度,强化员工的责任制,从根本上加强员工的思想工作,加强企业内部的党建工作。

  三、结语

  党建工作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建立党建工作过程中引进质量管理体系对党建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曹晓英.华亭煤矿推行党建工作质量管理体系的探索[J].经营管理者,20xx(14):334.

  [2]张倩.创新企业党建工作推行质量管理体系[J].现代企业,20xx(01):23-24.

质量管理论文3

  摘要:电力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为我国电力事业发展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过程中,自然环境、材料等影响因素的客观存在,影响着工程的建设质量,间接地加大了问题发生率,给后期工程作业计划实施带来了阻碍作用。针对这种不利的发展现状,需要对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关的处理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可靠性,为电力生产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将对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工程论文

  加强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存在问题分析,运用科学的措施进行及时处理,有利于提升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水平,优化管理方式,确保电力工程质量可靠性,各种资源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实践过程中应结合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的实际概况,深入分析其中存在问题,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进行科学处理,降低工程建设成本的同时保持其良好的质量。

  1、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特点分析

  1.1复杂性特点

  作为一项密集型工程,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人力、物力及其它资源依赖程度高,其所面临的施工环境复杂,客观地加大了工程建设质量管理难度,影响着项目施工进度、施工效益及施工质量。因此,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应加强其复杂性特点分析。具体表现在:(1)加强施工环境状况分析,了解施工区域气候特点,确保项目作业计划得以安全实施;(2)结合电力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应不断优化其质量管理流程,落实好相应的工作;(3)加强施工工艺、施工材料等方面的质量管理,处理好复杂的施工问题。

  1.2规范性特点

  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需要管理人员强化规范化管理意识,注重实践过程中管理行为的规范性。在落实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加强其规范性特点分析。具体表现在:(1)项目施工全过程应进行规范化管理;(2)项目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应进行规范化控制;(3)施工人员急管理人员应规范自身的操作行为,了解电力工程项目施工流程,并进行科学分解,实现其规范化管理。

  1.3特殊性特点

  电力工程建设中包含着丰富的施工内容,各施工环节对于施工工艺、设备等有着不同的要求。客观地决定了电力工程质量管理中重视其特殊性特点分析的必要性。具体表现在:(1)根据不同施工计划实施要求,选择有效的施工工艺、设备等;(2)安装环节中了解不同的接口,并在行业技术规范指导下确保安装作业顺利完成;(3)了解不同施工工艺要求,确保项目作业计划实施有效性。

  2、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存在问题分析

  2.1缺乏完善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电力工程建设中注重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资效率,减少施工问题发生。但是,当前部分电力工程建设中由于缺乏完善的项目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导致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水平下降,给工程施工质量带来了潜在威胁。具体表现在:(1)既有的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机制较为落后,与电力工程建设的实际概况不相符,影响着项目作业计划深入推进;(2)项目施工中的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未能及时开展,致使电力工程施工计划实施缺乏科学指导;(3)工程施工中缺乏全过程监督,导致符合电力工程建设所需的质量保证体系并未形成。

  2.2项目质量管理意识薄弱,质量管理机制缺乏创新性

  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作业计划的`实施及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需要项目质量管理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职责范围,将各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确保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有效性。但是,当前某些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由于部分人员项目质量管理意识薄弱,实践过程中缺乏责任感,导致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未能及时落实,间接地加大了项目施工风险。同时,由于一些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机制缺乏创新性,未能根据当前的形势变化更新项目质量管理机制,影响着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可靠性,管理工作水平有待提升。

  2.3质量管理中信息技术利用效率低,管理举措不全面

  结合信息化时代的整体形势,可知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有利于提高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效率,并优化其管理方式,提高其质量管理中存在问题处理效率。而目前部分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存在着信息技术利用效率低、管理举措不全面的问题,给工程建设质量管理造成了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1)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不强,对于工程建设管理所需的信息技术掌握不充分,致使其中存在问题未能快速处理;(2)受到信息技术利用效率低的影响,使得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未能应用于实践过程,影响着项目质量管理效果;(3)在制定与实施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举措过程中,实际的考虑不全面,影响着管理举措实际作用发挥。

  3、处理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相关措施

  3.1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质量可靠性

  为了给予电力工程施工质量必要的安全保障,降低施工问题发生率,需要不断完善其质量保证体系。具体表现在:(1)优化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监督及管理机制,实现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严格把控,确保项目施工质量可靠性;(2)根据电力工程建设及行业技术规范的实际要求,结合项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落实好质量管理及监督工作,降低项目施工风险;(3)应对工程建设中各个阶段的施工质量进行科学评估,确保电力工程施工质量可靠性。

  3.2强化项目质量管理意识,创新质量管理机制

  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相关单位及人员应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提高对项目质量管理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并创新项目质量管理机制,确保与之相关的各种工作开展效果良好性。具体表现在:(1)结合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存在问题,开展专业的培训活动,提高项目质量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规范他们实际的操作行为,确保项目质量可靠性,增强项目管理效果;(2)加强电力市场改革过程分析,结合新形势下电力工程建设的实际要求,将创新理念融入到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机制中,突出项目质量管理机制创新性。

  3.3提高项目质量管理中信息技术利用效率,健全管理举措

  为了满足电力工程建设的多样化需求,保持其良好的项目质量管理工作质量及效率,需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优势,提高其利用效率,为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并健全相关的管理举措,确保项目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具体表现在:(1)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相关人员应强化信息化意识,;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并根据工程施工计划要求,在计算机网络的配合作用下,实现项目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构建;(2)制定符合电力工程管理的各项管理举措时,需要从施工环境状况、管理成本经济性等方面考虑,确保工程建设中的管理举措制定与设施更具针对性。

  4、结语

  现代电力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对于工程质量管理的依赖程度很强,需要参与工程建设的各单位能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全面提升电力工程建设水平,消除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因此,未来电力工程建设中需要重视其质量管理问题的分析及处理,并健全相关的管理机制,将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完善电力工程实践应用中服务功能的同时提高现代电力企业长期发展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董浙江.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xx(4):180。

  [2]尹建军.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xx(9):230—231。

  [3]罗沈.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xx(20):199,230。

  [4]高飞.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资讯,20xx(23):150,152。

  [5]唐亮平,宋富勇.电力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江西建材,20xx(24):177,181

质量管理论文4

  摘要: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关键,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建筑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文章结合实际,分析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意义、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建筑物;建筑企业;使用寿命

  建筑业事关国计民生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其质量的好坏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安全密不可分、息息相关。但是近年来,建筑市场管理混乱,屡屡出现一些与设计图纸不符合、施工质量不达标、出现倒塌、开裂等严重的质量情况和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是现阶段刻不容缓的事情,能为后期的工程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意义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进行管理即主要就是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以及管理的职能,来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实施。在施工时,严格依照国家的有关技术的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对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标准、要求,来达到高质量的、全面地完成建设工程施工的目的,使质量与进度、经济与技术、生产与技术达到辩证的、统一的效果。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利用先进的、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方法,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提高施工的效率,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创新施工方法,进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

  2.1缺乏有效的工程质量管理方法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水平仍处于较为落后的局面,缺乏有效、创新的管理方法。如果继续采用计划时期的管理方法,不仅局限了管理的有效范围,而且实施的效率也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将无法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进而为我国经济良好的发展带来严重的阻碍。

  2.2施工企业法律意识淡薄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对建筑企业相关的责任、义务以及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中操作规范、程序等都做出了明确的条文规定,但有些企业在实际的施工中仍旧我行我素的进行违规操作,不按照设计图纸、不按顺序施工、偷工减料等,法律意识非常淡薄,以至于造成严重的质量安全事故频频的发生。还有的建筑企业由于在制度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私下交易、无证施工、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直接致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性无法体现。

  2.3缺乏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制

  我国目前大多数建筑企业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制还是以在原先的旧体制上,通过后期的改进、更新和完善的结果,这样就无法彻底地清除以前计划经济的痕迹,政企不分的情况也得不到有效的改变。在这样的体制环境下,就很难建立严格的、公正的质量监督管理体制,再加上政府执法不力等方面的原因,使得社会和群众也将难以发挥监督的作用。

  3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因素

  3.1外在因素的影响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且流程颇多的系统性建设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范围比较广,在工序上就显得更为繁琐。需要考虑多种综合影响因素,比如狂风暴雨、下雪、冰雹等恶劣天气和复杂的地形条件时,一旦稍有差池,就会对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以及施工进度造成直接影响。

  3.2内在因素的影响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内在因素有很多,比如建筑材料、结构的设计、机械设备、施工技术要求、人员管理等。具体为: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随意施工;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不过关;没有及时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导致施工技术落后;管理人员对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不重视、质量管理水平不高等,都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因此必须要进行全方面的了解和考虑,来有效地加强施工管理措施,为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4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对策

  4.1做好全方面的准备工作是施工质量管理的前提

  必须做到细致和具体化,制定出相应的备选方案来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各种问题。结合整个施工现场的规模和阶段,严格审查施工图纸,及时修正图纸中的一些不符合施工条件的错误问题。对施工现场各个部分质量的检查和检测,要做好每组检查数据的所有记录。清理施工范围内的'场地,接通水电,仔细复查机械设备的各项工作指数正常,组织到达指定地。实行统一领导和任务分工并严格遵守各项工作制度,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确保建筑工程在完工后的质量保证。

  4.2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是施工质量管理的基础

  4.2.1选材。材料的好与坏直接关乎最后工程完工的质量,扎实稳定的专业施工技术、技巧以及保质保量的材料是相辅相成的。施工材料作为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其担任着工程施工的主要职责。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施工材料的采购、部署、调配等方面工作,并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比如在采购施工材料时,由于品质类型的多样化,要对材料的价格、质量、性能等方面详细比对,认准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牌子。如果是通过竞标入选的供应商,一方面要有实力,另一方面公司要具有诚信,才能够保证材料的品质达标,不弄虚作假。

  4.2.2验收。在验收的时候要反复检查是否有以次充好的材料充数,数目比对方面是否无出入,还要查看材料的出厂证明和质量合格证明是否齐全。对于采购人员而言,相对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是很重要的。如今不乏一些施工单位的采购人员,自我意识欠缺,为贪取在采办材料的暴利差价,和材料商同流合污、沆瀣一气,选取一些严重不合格甚至偷工减料的建筑材料,严重影响到施工质量。

  4.2.3机械设备。一台好的设备,取决于它的性能比与建筑工程施工的细节是否能最大程度化对接。对于正在施工现场施工的机械设备,要时常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在施工时能正常运转。它在从根本上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的同时,也影响着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有效发挥,决定建筑工程效益和质量。

  4.2.4施工人员。近年来,建筑工地上的大部分施工人员普遍都是文化不高的农民工,而建筑工程与其他工程有所差异,整体的施工难度比较大,因此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施工单位要给施工人员不定期地进行相关方面专业知识的培训,尤其是对于机械设备方面的各项操作流程和具体规范技巧,让其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施工质量意识。

  4.3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质量管理的保障

  4.3.1加强施工现场防护。在施工现场,要合理划分符合安全性要求的施工区域、生活区域和工作区域,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此外施工现场的管理与文明施工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施工单位应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在施工过程中,应坚持文明施工的原则:为了防止在施工过程中给周围居民带来噪音的影响,尽量在白天进行机械施工,在施工时会产生大量的灰尘、污水、废气、建筑垃圾等,要经常进行洒水作业,避免对人体周围环境空气带来危害和污染,原材料和各类垃圾应摆放到指定的位置,通过每个人自身的行为来约束自己,为保护人们正常有序的生活和环境而努力。

  4.3.2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临时方案。施工单位要把施工现场临时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汇总到施工组织设计中,比如对土方开挖工程、脚手架工程、其中吊装工程、爆破拆除、其他一些危险性比较大的部分等。合理分配、组织施工作业面,防止出现互相影响和干扰,既要合理使用土地面积,又要安全文明施工。

  4.3.3处理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在建筑工程开始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项目负责技术人员要与现场施工人员做好交流、沟通工作,对于相关方面的安全施工要求和技术要向施工方做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并保证施工方能详细了解和理解后双方签字确认,对施工场地一些特殊的位置,比如施工现场入口处、楼梯口、出入通道、隧道口、桥梁口、液体存放处等要设置醒目的、符合国家标准的警告用语或标志。

  4.4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是施工质量管理的关键

  拥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制,明确各自的职能和职责所在,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部分。不管是施工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需要相互配合和协调。部门负责人要经常积极地组织工人沟通交流,以便及时发现在完善各项制度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予以解决。参照完整的制度管理体系,结合施工场地的具体情况加大合理控制,并能严格遵守执行,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人身安全负责,也是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负责。采购部门、设备管理部门、监管部门更应以身作则,不定期地进行更新改进,以利于控制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效率。

  5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的管理是重中之重,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更是建筑企业在当今市场竞争体制下稳定发展和生存的保证和基础。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部分企业因为重视经济效益的追求,而忽视了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使其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建筑企业必须理清工作思路,加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力度,严格把好安全质量关,为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张燕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实践[D].华南理工大学,20xx.

  [2]刘世荣.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改进对策实证研究[D].长安大学,20xx.

  [3]贾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江西建材,20xx,5(24).

  [4]李平.浅议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J].改革与开放,20xx,4(3).

质量管理论文5

  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对水利水电工程作用的发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进行质量管理,除了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还能使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切身利益得到有效保证。目前,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管理还存在较多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一、水利水电工程管理质量管理概述

  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指的是其对水利发电需求的满足程度,而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管理则是指根据质量目标、质量、职责以及质量体系中的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使一切管理职能中的活动都能得到有效实现。水利水电工程中的质量管理,主要指的是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及管理,通过质量管理,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

  二、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1.水利水电企业虽然在内部建立了较好的质量管理制度,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却没有按照相关规程去执行。2.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还不够完善,管理人员没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从而导致管理过程中出现漏洞。

  (二)施工作业人员技术水平较差。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有较大的施工强度,需要大量的施工作业人员,上岗前,企业没有对他们进行技术及专业知识培训,从而使他们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水利水电工程的项目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施工作业人员专业技能及素质较低,从而难以更好地完成施工任务。

  (三)施工过程控制不严。

  基础管理能力薄弱,不能较好地对项目质量进行准确记录,不能对生产性的试验结果进行整合与分析。管理缺乏条理性,施工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不足,常出现质量问题。没有遵循相应的施工章程及计划进行施工,从而对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产生影响。

  三、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领导,把责任落实到个人。

  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而言,领导的重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企业应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及项目成本核算制,让经理在工程的建设中对甲乙方、设计方、监理方、总包与分包等相关部门的关系进行协调与处理,以使工程的建设更加规范、有序。

  (二)对项目施工质量进行前期管理。

  1.工程项目前期的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水平分析、资询评估、市场分析报告、风险预测、经济及社会效益等。

  2.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建立起符合工程实际的前期质量管理体系,充分认识到“质量第一”的重要性,制定项目质量计划,建立起完善的质量责任制及质量评审制度,并根据上述内容及体系对工程进行前期管理。

  (三)对项目的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控制和管理。

  建立起完善的现场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现场进行相应的跟踪检查。对施工现场的作业情况进行管理和检查的过程中,质量管理人员应注意多到作业现场进行观察,并做好相应记录,发现问题时,应及时告知施工人员,并最好相应处理,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经济损失。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的过程中,必要时应对某些项目进行随机调查,如检查钢筋的质量及型号是否符合要求、混凝土的配料比例是否达到相关标准等。

  (四)对施工项目的技术进行严格管理。

  1.严格执行技术责任制,对工程项目中每个技术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进行有效明确,让他们对自己的技术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并在工程建设中有效实施。

  2.结合施工现场的情况对设计图纸进行严格审核,以使施工中的错误得到一定减少,且根据图纸的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也能加快施工进度,并使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证。此外,施工过程中,出现错误时,应及时纠正,把相关情况做好相应记录后,把资料保存在技术档案中,以使错误得到有效消除。

  (五)重视并加强科学管理。

  引进并积极培养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方面有一定技术能力且又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此外,还应对水利水电的现有管理者进行专业及技术培训,使项目部管理的整体素质及项目经理的个人素质得到一定提高,以此为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管理提供基础。

  (六)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加强执法监察。

  1.建立完善的举报制度,由纪检监察机关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监督。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对监督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当工程质量出现问题时,通过新闻对事故及质量问题进行相关报道,以使人民群众通过报道对工程质量有进一步认识,从而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

  2.落实责任制,把工程质量及质量管理的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个负责人,以使相关负责人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对工程质量引起重视,当工程质量出现问题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四、结语

  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而言,质量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施工原材料等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工程的实际施工中,相关管理人员应对施工作业人员加强技术指导,并对施工质量加强控制与管理,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证。本文主要从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两方面作了相关分析,以此为相关工程的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质量管理论文6

  关键词:铁路工程;机制砂;质量管理

  引言

  机制砂石是指由原生岩石矿山资源经机械破碎、筛分、整形等工艺加工制成的砂石颗粒,其中粒径小于4.75mm的称为机制砂,也称细骨料[1]。随着天然砂石资源枯竭、生态保护要求提高和建筑工程需求量持续增加,机制砂逐渐替代天然砂弥补市场需求。为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提升优质砂石供给能力,引导机制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20xx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机制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工信部联原[20xx]239号)。为推动机制砂在铁路混凝土工程中应用,确保铁路工程混凝土工程质量,国铁集团也于20xx年9月了《铁路机制砂场建设技术规程》(Q/CR9570-20xx)。

  1铁路工程机制砂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笔者监督区域内应用机制砂作为混凝土细骨料的建设项目主要有4条长大干线,具有使用时间长(自20xx年至今)、使用数量大(已使用机制砂超700万吨)、使用部位广(遍及桥涵、隧道、路基等)、强度跨度大(自C15至C45不等)的特点。主要采用隧道洞渣或路堑石方挖方加工,个别砂场(厂)租用矿山自建生产线;干法和湿法制砂均有,水资源匮乏的地区以干法为主,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以湿法为主。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规范管理,目前监督区域内机制砂在质量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管理体系尚未建立

  1.1.1建设单位方面各建设管理机构目前尚未结合实际出台切实可行的机制砂生产及应用管理办法,从而无法对“机制砂应用范围、建场(厂)标准、验收备案制度、质量监控、参建各方各自职责”等关键环节予以明确。现有的管理办法均过于笼统,总体上是在罗列现行铁路混凝土的相关规范,没有涉及机制砂母材卡控、生产工艺、出入场检验、应用追踪等针对性管理,不具备机制砂管理的实际指导意义。

  1.1.2施工单位方面各施工单位项目部目前在用的管理办法多为应付检查式的简单抄袭,未结合项目标段实际明确砂场(厂)人力资源配置、厂区规划、加工场设备选型、加工工艺流程、质量保证措施等具体内容。

  1.2母材管控过于粗疏

  1.2.1外购料母材无追溯性如某普铁线路无自产机制砂,所使用的311万吨机制砂全部为外购所得,母材来源不稳定、质量及生产工艺等关键环节无法卡控,导致投入使用的机制砂质量无法保证。

  1.2.2母材分拣不到位如某客运专线某工程局的机制砂母材分别采用隧道洞砟及吉首东站路堑开挖石方,两种母材未分类存放,混堆现象普遍存在;喂料前未对母材进行分拣,大量夹带风化石、泥巴、树根等杂物。

  1.2.3母材检测试验不到位如某客运专线某工程局项目部开展的自产骨料全项目指标检测未对母材抗压强度指标进行检测,机制砂全项目指标检测未分别按不同料源开展。

  1.3机具设备参差不齐

  现场机具设备五花八门,新旧混用,标准各异,未遵循“三破、二筛、一整形、一风选(或水洗)”的原则来配备设备类型;也未真正结合施工组织、料源情况、产量及产能匹配等因素来科学合理配置设备并充分利用设备产能。如某客运专线全线的机制砂场(厂)仅局限于生产机制砂,其生产过程是先将母材破碎为碎石,再将碎石加工成砂,未生产其他骨料,造成产能的浪费。

  1.4生产工艺杂乱无章

  1.4.1未因地制宜选择工艺未制定完整的'加工工艺流程,母料筛选、投料、振动喂料、二次破碎、筛分、整形、成品料、成品检测等核心流程缺乏管控。部分采用湿法工艺的生产线未加装循环回收设施,致使机制砂细颗粒流失,从而影响级配。

  1.4.2未按验标要求开展检测试验工作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平行检验未按验标规定的频次开展原材料全项目指标检测;常规试验检测指标不全,如未进行亚甲蓝MB值指标检测等。

  1.4.3未明确出场(厂)检验流程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机制砂出场(厂)检验的“合格证”制度缺失。

  1.5厂区建设标准很低

  与拌和站等大临设施建设标准形成鲜明对比,机制砂厂普遍存在厂区未分区管理(应设取料区、选料区、清洗区、生产区、产品存放区、废料处理区)等;场地未硬化、无棚盖,机制砂从原材料到成品均露天随意存放等;环保设施配备不齐全,厂区生产环境脏乱差等。

  1.6推广应用受到局限

  由于机制砂生产环节未完全成熟,容易导致形成“施工单位随意产、建设单位不敢用”局面。

  1.6.1应用教训触目惊心由于母材质量、生产工艺等关键环节无法卡控,导致投入使用的机制砂质量无法保证。如20xx年对某普铁线路进行监督检测时,该项目桥涵、隧道、路基等工程混凝土抗压强度大面积不合格,使用不合格机制砂为重要原因之一。

  1.6.2砂石供应受制于人尤其是依赖外购机制砂的项目,如某普铁线路所使用机制砂全部为外购所得,无自产机制砂,构成比例极其不合理。外购机制砂深受砂石原材料市场价格、供应波动的影响,难以形成稳定的混凝土生产供应链,无法保证工程进度和成本控制。这方面的被动在20xx、20xx年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此期间多家施工单位均反应“一砂难求”,砂石供应厂家数次哄抬砂价,运输方式和送货日期都是厂家单方面决定。

  1.6.3建设单位保守观望由于工程技术人员对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缺乏认识,没有形成专门的机制砂混凝土配制技术;机制砂行业生产技术水平低下,机制砂质量良莠不齐;对石粉在机制砂混凝土中的作用研究不够,石粉含量争议较多;尤其是铁路耐久性混凝土机制砂运用研究时日尚浅。加之机制砂管理体系未构建,建设单位无验收标准、各施工单位生产工艺、工装配置参差不齐,产品质量无保障,因此各建设单位在机制砂的推广应用方面均持保守观望状态。

  2对铁路工程机制砂质量管理的建议

  随着天然砂石资源约束趋紧和环境保护日益增强,机制砂逐渐成为铁路工程建设用砂的主要来源乃大势所趋。为落实机制砂石“严格质量管控、实施标准引领”的要求,“要省钱就决不能省心,更不能省事”,确保铁路建设工程混凝土质量,根据监督区域内铁路工程机制砂在使用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不足,现对铁路工程机制砂质量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2.1制定落实管理办法,合理配置管理人员

  参建各方要切实加强对机制砂的指导和管理,强化合理规划布局,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并落实自身的管理办法。建设单位统筹引导建立机制砂标准化生产体系,设计单位做好选址规划和勘察测试工作,施工单位做好从场地建设至产品出厂的过程控制,监理单位见证监控场地条件和产品质量。机制砂场(厂)必须由施工单位自主管理,杜绝“以包代管”现象。主要管理人员必须为施工单位正式职工,监理单位配备驻场(厂)试验员1人。具体人员配置可参考《铁路机制砂场建设技术规程》(Q/CR9570-20xx)。

  2.2严控母材质量,严检出场骨料

  母材质量是影响机制砂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要从源头上保证机制砂混凝土实体质量,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2.2.1严格控制母材性能指标机制砂母材宜使用洁净、质地硬质、未风化且性质稳定的石灰岩、白云岩、花岗岩、安山岩、石英岩、辉绿岩、砂岩和玄武岩等,不宜使用泥岩、页岩、板岩等生产机制砂。母材必须按照《铁路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xx)要求做全项目指标检测试验,监理单位按照验标要求对主要指标进行平行、见证试验,特别是加强对母岩抗压强度、云母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碱活性等指标的检测,确保母材不带石膏、蒙脱石或云母等有害成份。当母材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重新取样检验。当采用隧道洞碴或路堑石方作为母材时,除满足质量要求,每半年或当围岩等级发生变化或目测岩性发生变化时,至少需进行一次全项目指标检测试验。

  2.2.2合理规范检验批次连续生产的机制砂每400m3或600t为一批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试验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次数的10%分别进行平行检验和见证检验。连续生产不足400m3或600t的,检验不少于1批次。机制砂场(厂)每生产日至少检验一次MB值、石粉含量、颗粒级配等指标。

  2.3根据场地建设规模,合理配备生产机具

  2.3.1适当提高生产规模机制砂厂(场)建设规模应满足铁路工程建设需求,提高集中度,宜建设中型及以上规模的机制砂厂(场),机制砂加工系统生产规模划分标准可参考《铁路机制砂场建设技术规程》(Q/CR9570-20xx)。

  2.3.2合理配备生产设备⑴生产设备选型应根据生产规模、配合比要求、工期进度等确定,宜遵循“三破、二筛、一整形、一风选(或水洗)”的原则,配齐生产机制砂必备的破碎、整形、除尘和多道筛分等制砂生产和辅助设备。⑵采取全封闭式生产流程,机制砂厂(场)所有钢结构雨棚须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安全检算,满足极端天气风、雨、雪等相关承载力和防倾覆要求。

  2.4因地制宜,选择工艺工法

  2.4.1合理选择工法在水资源匮乏地区,推荐采用干法(风选)制砂;在水资源充裕地区,可以采用湿法(水洗)制砂。料场开采应控制爆破块体尺寸,最终边坡宜采用预裂或光面爆破。爆破时应控制飞石、振动、粉尘、噪声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湿法工艺制砂优点主要是砂子表面清洁,观感性好,质量较好,生产环境没有粉尘污染;缺点主要是粒径小于0.xxmm的颗粒偏少,消耗大量的水资源,排放大量的泥粉污水,设备种类多,生产成本高,干旱少雨地区或寒冷结冰季节不能正常生产等。干法制砂工艺优点主要是有效保留0.3~1.xxmm颗粒,级配较好,寒冷季节不会出现冻结成块的现象,能够全年连续生产,石粉资源可得到高效综合利用,无污水处理装置、所需生产产场地较小、操作管理人员少,易于集中操作控制;缺点主要是料源质量要求较高,机制砂表面感观性差,选粉机价格较贵,生产过程粉尘大。

  2.4.2加强日常检验建立机制砂生产、出厂质量检验室,配齐检测机制砂的试验仪器、设备,对仪器设备按照规范进行周期标定;配齐试验检测人员,确保正常开展试验检测工作。加强机制砂的级配、细度模数、石粉含量、MB值的经常性检测。

  2.4.3严明检验流程机制砂须在场(厂)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拌和站,出场(厂)的骨料必须保证合格,并随车携带出场(厂)检验报告,出场(厂)检验报告内容应含机制砂场(厂)名称、检验结果、车辆牌号等,试验员、质检员必须签字确认,加盖场(厂)印章。机制砂进入拌和站后,严格按验标要求进行进场检验工作,出场(厂)合格证不能替代验标所规定的粗细骨料进场检验的频次和检验报告。所有出场(厂)的机制砂必须建立台账,必须记录发送拌和站的名称及数量(备查)。

  2.4.4建立追踪台账所有使用机制砂的混凝土,按照《铁路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xx)和相关专业验标规定留置试件,按时试验,监理单位按标准见证、平检。拌和站对进场机制砂须进行核对并建立物资进场、检验、消耗台帐,记录每批机制砂使用的具体工程部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DZ/T03xx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xx.

  作者:肖飞单位: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质量监督站

质量管理论文7

  【摘要】农村电网工程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其中最关键的内容就是安全质量管理,其质量直接决定整个电网建设质量的好坏。基于此,本文将首先介绍农网工程安全质量管理现状,其次研究农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其中主要包括农网工程施工前、中、后的安全管理措施。最后,研究农网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其中主要包括农网工程的招标工作管理、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以及提升农网工程验收管理工作质量三方面内容。

  【关键词】县公司;农网工程;安全质量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农网工程的建设范围逐渐提升,目前在农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在安全管理以及质量管理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进而影响了农网工程建设质量。因此在实施农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的安全质量管理方式,不断完善其中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对农网工程建设展开全面有效的安全质量管理,进而保证农网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将在县公司的层面上,重点研究农网工程建设安全质量管理措施。

  1农网工程安全质量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在农网工程安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农网工程安全质量管理责任制度没有得到全面落实,目前多数电力企业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将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不重视农网工程安全质量管理。甚至部分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并没有认识到农网工程安全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而影响了最终农网工程安全质量管理的效果。②电力企业的运行环境变化,近几年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逐渐提升,为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带来一定困难。例如台风、强降雨以及冰雹等,都对电力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为农村电网建设造成了巨大损失。③农网工程设备运行质量有待提高,在实际农网工程安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设备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保证设备的运行质量。但是部分农网工程安全质量管理人员为了降低管理成本,使用陈旧的设备,没有执行设备维护检测方案。这种设备管理方式,不仅会影响农网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效果,同时还会提升农网工程设备运行中的安全隐患,进而降低整个农网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水平。

  2农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2.1农网工程建设施工前的安全管理

  在农网工程建设施工之前,要想保证安全管理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根据安全管理规定中的内容,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施工行为,进而提升农网工程建设施工安全性。②检验施工工具以及工具的配备情况,避免出现安全工具缺失或者安全工具不完整的情况,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将会大大提升施工人员的伤亡概率。③对农网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展开全面记录,在此过程中对农网工程建设施工展开全面调查,确定其中的危险点以及安全控制措施,在此基础上安排合理的施工方案。例如,在正式农网工程建设施工之前,与设计人员展开深入交流,确定每个单项工程的施工时间以及施工进度,为农网工程建设施工提供良好条件[1]。

  2.2农网工程建设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在农网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①需要对整个施工过程展开安全管理,对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专业资质展开检查,保证每个施工人员具备相关证件,无证施工人员坚决不允许参加施工。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进行实名挂牌,这种方式有助于施工责任的划分。②使用手机APP“农网工程现场安全监督管控系统监督应用”录入施工作业信息,制定农网工程建设施工安全周报,对农网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违章事例展开通报批评,严重的给予惩罚和开除。③在拆除旧工程的过程中,需要对整个旧工程展开分级管理,不同阶层的管理人员对每个层次的工程展开分级管理,在此过程中严禁出现断线、高空坠物等现象。同时制定工作票双签发制度,避免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中出现擅自更改工作范围的情况,如果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实际施工与施工方案不一致的情况,则需要施工设计部门、监督管理部门现场检测之后,共同决定更改方案。

  2.3农网工程建设施工后的安全管理

  在农网工程建设施工结束之后,施工的负责人员需要对整个施工过程展开全面总结,确定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及安全管理计划,保证能够在下次施工中,遇到同样的问题能够有效解决。由此可以看出,农网工程建设施工后的安全管理工作就是总结经验,找出本次农网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终展开针对性的完善,达到提升农网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的目的,为今后农网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奠定基础。

  3农网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3.1农网工程招标工作管理

  招标是农网工程建设中的重点内容,必须对招标工作展开全面有效的管理。例如,对施工现场展开全面的安全审查、设计,设计单位需要具备较高的水平和资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农网工程建设管理的有效性。另外,设计人员在展开施工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入设计的新思路,保证整个农网工程建设施的创新性。在选择监理单位的过程中,需要选择经验较为丰富的单位,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展开全面监督管理。例如,在对农网工程建设施工隐蔽工程展开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提升管理标准以及管理力度,坚决避免实际施工中出现安全质量管理隐。例如,在对施工单位展开资质审核的过程中,需要对其展开全方面的检查,避免出现挂牌现象出现。在此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具备较为专业的施工技术,同时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只有保证以上两个条件,才能够对该施工单位展开合作。在对农网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物资展开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物资展开统一保管,根据种类展开分类存储,同时安排专业的.物资管理人员管理物资、发放物资。每一次物资发放或者管理的过程中,都需要对物资情况展开记录,在下一次物资发放之前核对物资数据,进而保证最终物资的管理质量,避免出现物资丢失的现象[2]。

  3.2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

  在对农网工程建设展开管理的过程中,如果依旧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将无法满足当今时代对农网工程建设管理的要求,因此需要在原有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对其展开全面有效的管理。例如,工程开工前即编制创优实施细则,细化各工序质量标准,对施工过程控制采取“三阶段”的控制方法,即:事先规划,主要在图纸核对会审、施工物料准备、员工培训、安全技术交底等方面进行控制;事中控制主要为材料、工器具质量控制,分项交底,分部、分项检验测量,三级验评,图纸变更修改,工程薄弱点严格把关等方面进行控制;事后完善主要是验收、质量检验、质监检查、工程验收、竣工移交后,及时获取运行单位的评价反馈意见,总结提高工程建设管理。

  3.3提升农网工程验收管理工作质量

  在农网工程建设结束后,需要对农网工程建设中的资料展开收集、整理,由于农网工程建设工程的规模较小,但是其中涉及的范围较广,因此在实际施工验收的过程中,需要专门的验收机构展开验收,保证每项施工工程都能够符合相应的建设标准。①施工单位展开三级检测,最终检测结果合格之后,对相关的验收部门提交验收申请。验收小组在验收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规范章程、设计标准展开工程验收,确保每项工程项目达到优质工程标准。②在验收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合理安排验收小组的工作,保证每项验收工作的完成质量。例如,在对施工材料、设备、型号展开验收的过程中,需要将实际情况与各项数据相互对比,保证二者之间的一致性。并将验收结果记录下来,为最终的工程结算、财务决算等提供准确数据,保证最终农网工程的建设质量[3]。

  4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农网工程建设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如何保证农网工程建设质量,成为有关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农网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措施发现,对其进行研究,能够大大提升农网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同时还能够保证农网工程建设质量。由此可以看出,研究农网工程建设安全质量管理措施,能够为今后农网工程建设安全质量管理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唐继强.推行“三个项目部”建设全面提升农网工程管理水平[J].信息记录材料,20xx,18(08):59~60.

  [2]陶世明.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安全、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及应对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xx(31):112~113.

  [3]文屹.乐山电业局控股、代管公司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xx(16):234~235.

质量管理论文8

  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在高师美术专业实践教学中占有着重要位置,是考察学生专业综合素质与理论研究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获得学位的重要评审标准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可以认识到高师美术本科学位毕业创作、毕业论文写作这样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从目前实施过程来看,在高师美术毕业创作、毕业论文教学过程和质量管理方面多采用以往的常规做法,只是在教学管理内容上提到了学术规范、发挥督导、论文抽查等措施。值得关注的是,有些高师美术专业有尝试取消或改革本科毕业创作或毕业论文写作的倾向。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的功能和作用,以便澄清观念,彰显毕业创作、毕业论文写作的真正价值和大学生教育的完整性。因此,本文针对影响高师美术毕业创作和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消极因素,汲取国内外本科美术专业毕业创作与论文写作有益的措施,建立健全、合理规范、科学可行的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写作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严格的评价标准,以质量管理为目标,探索以高师美术专业为特点的毕业创作与论文写作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

  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是高师美术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当前高师美术专业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凸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适合以高师美术专业为特点的毕业创作、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体系

  1.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明确的责任意识。高师美术专业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实施过程中,各院校教学管理部门虽然针对学生毕业创作、毕业论文写作制定了管理条例,且总体目标明确、管理严格。但在具体环节实施执行过程中,院系、教研室、教师、学生缺乏明确的责任意识,管理机制不健全,出现了指导不力、管理不严的现象,缺乏严格的管理体系。在常规教学管理方面,虽然各院校教务部门也针对学生的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写作做了整体要求,如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的学术规范,以及指导教师职责,成绩评定等制定了质量管理要求,但未能根据高师美术专业的特点进行管理。如在毕业创作中,指导教师的选定,构思构图,艺术形式,制作技法指导方面,在毕业论文方面的选题、开题,论文的撰写,论文答辩和成绩评价等方面,从局部到整体都表现出了这一缺陷。

  2.缺乏严格有力的质量监控程序和管理过程。由于在毕业创作、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质量监控程序不明确,职责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原因,教学效果和质量要求没有考核标准是普遍的现象。虽然在教务部门关于毕业创作、毕业论文质量管理要求条例中目标是明确的,但在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在制定毕业创作、毕业论文质量监控和管理目标、要求、指导教师的职责,以及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都缺乏严格有力的质量监控程序和管理要求。

  3.缺乏客观的、规范的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标准。由于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的质量监控体系不健全,致使在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中有失客观、规范、公证现象。各指导教师评分标准不统存在着打分不够严格,得过且过,出现了评定成绩与实际水平不符,论文答辩走过场,指导教师护短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对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认识不足

  1.教师方面:由于毕业创作、毕业论文考核标准弹性较大,缺乏严格有效的质量监控程序,导致个别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不能对学生严格要求,未能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指导、监督不到位,从而存在着粗制滥造现象,严重影响了院校教务部门关于毕业创作、毕业论文质量管理要求,这也是毕业创作、毕业论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及质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2.学生方面:学生在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写作实践环节中,思想不够重视,有应付了事的现象,即认为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的质量好坏与就业不能直接挂钩。因此,在创作与写作中过于依赖摄影照片和网络,态度不够端正,不能尽心尽力地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完成毕业创作、毕业论文,有不负责任的消极态度,所以出现了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质量泡沫现象。由于学生的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缺少基本的学术准备,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使题材、选题缺乏应有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意识。这种现象影响了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和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

  3.社会方面:近年来,由于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只侧重考察学生的工作能力,很少考察学生的科研能力。尤其是在中小学美术教师职业招聘考试中也是以笔试为主,而不对学生所学专业技能和学术水平进行考察。因此,导致学生对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写作不够重视,其创作、写作态度不严谨,得过且过,东拼西凑失范现象严重,造成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缺少必要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学术质量低下。

  三、文化修养和专业能力薄弱

  教育学认为,学生素质的高低是能否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因素,而艺术类学生文化课录取分数线与文理科分数线相差甚远。在对专业的选择上,由于学生是理科不好学文科,文科不好学艺术,对美术不是发自内心的喜爱,而是通过考前模式化,概念化的强化训练。入学后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上不但文化课素质差而且专业学习也难以进步,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和不容忽视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提高美术高考的文化分数线,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在专业课程学习中,随课程进度让学生撰写论文,并在专业课实践过程中进行创作构图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作能力,彰显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的真实价值。

  高师美术专业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具有课程管理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特点。因此,加强各管理层的基本职能,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激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毕业创作、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以考察学生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科研能力为目的,建立健全高师美术毕业创作与论文写作多元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亟待重视的问题。

  四、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相结合质量管理程序的理论基础

  近年来,高师美术专业本科学生的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粗制滥造、整体质量下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中毕业创作有的利用现有的摄影照片或从美术作品中东拼西凑“临摹复制”现象严重。在毕业论文写作上有的则是多篇文章的“复制粘贴”甚至抄袭、拼凑也不是个别现象。面对学生毕业创作、毕业论文教学中的消极因素和质量下降问题,指导教师都很无奈,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也找不到很好的应对措施。在研究高师美术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指导的问题上,不少学校教务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也在努力探索如何解决质量管理这一问题的新思路。由于高师美术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撰写具有自身专业的独特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质量管理为目标,进一步提高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已不可避免地摆在我们面前。因此,创新高师美术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写作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无疑是一个解决高师美术专业本科毕业创作、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办法,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在教学中,应从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写作实践环节中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应该体现高师美术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写作意义的真实价值。我在《高师美术毕业创作与论文写作相结合的理论和实验》的研究中提出“关于国外对本科大学生美术毕业创作教学的'研究,所能涉猎的文献资料以及对美国的大学生毕业创作教学的考察来看,美国的大学生不写毕业论文,但是把美术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创作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有四个多月的时间基本上都是指导学生毕业创作的教学过程,而且这种指导在表述的内容上同我们的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毕业创作是毕业论文撰写的前提,毕业论文的撰写是毕业创作的继续和深化,是相辅相成的两个重要实践环节。高师美术“毕业创作主要是一种形象思维,而论文写作属于抽象思维。毕业创作与论文写作相结合,是学生把自己创作的具象思维过程和成果进行理论概括。这种理论概括是学生对自己的毕业创作进行分析和抽象概括”。它包括对创作素材的搜集与整理,构思创意与构图表现,技法语言与材料运用分析,艺术个性、美学思想与文化精神的传达等等,通过论文撰写阐释其审美主张与创作艺术见解在本研究领域的价值和意义。是学生通过毕业创作实践环节对四年所学专业知识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全面总结,是集中体现其综合创作能力、科研水平和审美思想的创作文论,也是呈现毕业创作过程的重要环节和基本训练之一。通过本专业领域特定问题研究呈现学生的专业综合运用能力和创作能力的一种证明。因此,这样也对学生毕业论文抄袭的现象起一定的制约作用。

  五、制定质量监控体系和管理措施、强化过程管理

  高校扩招、毕业生就业方式根本转变,就业压力大是高师美术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原因的一个方面。但是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是学生文化修养薄弱、学风浮躁,创新高师美术毕业创作与毕业文论写作的教学管理模式,构建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体系和管理措施、强化过程管理,提高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质量,扭转高师美术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趋势,是我们研究的主要问题。

  1.建立健全毕业创作、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学实践中各环节的过程管理。对高师美术专业学生的毕业创作与论文写作教学进行质量管理,充分考虑美术专业毕业创作与论文写作的专业特点,在加强毕业创作和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体系中,促进学生在构思、构图,形式法则,技法语言进行探索;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通过指导选题、拟定写作提纲、论文撰写一系列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明确主导作用,确立指导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机制。教师和学生是教学中的基本主体,根据指导教师和学生自身的专业特点,确定毕业创作和毕业论文写作的研究方向。在指导过程的不同阶段,要求指导老师建立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有效指导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通过毕业创作、毕业论文写作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一个教学指导过程和教学管理环节,以及专业教师检测环节。充分调动各个环节的层次关系的积极作用,确立指导教师职责和质量管理目标,切实提高指导教师履行质量管理工作职能和监督作用,加强质量管理,可以较好地避免学生在毕业创作与论文写作中“临摹或复制”的情况出现。

  3.加强质量管理,严格评价标准。在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各个环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监控机制,加强指导教师的职责和学生毕业创作、毕业论文写作的主题作用。具体而言,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是指导学生在研读相关文献资料与搜集创作素材的基础上,切实有效指导学生解决毕业创作创意构思、构图形式以及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进一步确定创作构图小稿和论文写作提纲等方面的指导工作,为提高学生毕业创作、毕业论文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是在确定毕业创作定稿和毕业论文撰写提纲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毕业创作大稿的绘制过程的严格指导。诸如形式美感,造型语言,创新意识,审美特征等。以及对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的指导过程中,要以质量管理为准则,把指导工作抓细抓实。第三是对学生毕业创作正稿的艺术效果以及毕业论文定稿的质量管理,建立严格、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因此,在毕业创作、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质量监控机制和教学管理体系,确保毕业创作、毕业论文质量,彰显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的真实价值。

  4.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本科美术毕业创作教学经验与理论成果“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大学美术教育起步比较早,发展较快,而且毕业创作实践教学比较切合实际,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特别是国外许多大学对本科学生没有论文写作的要求,但却把毕业创作和创作文论的教学实践放在了重要位置。在安排教学时间、教学实践环节、指导过程与方法、评价机制与管理模式等教学环节,特别是毕业创作与文论写作相结合的教学过程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由此可见,完善高师美术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指导教学质量管理机制,构建高师美术毕业创作与论文写作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和管理模式,可以实现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具有积极的意义。

  5.合理安排艺术实践、毕业创作和论文写作时间并有明确的目标。(1)以提高高师美术专业本科生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整体水平为目的,从质量监控的视角透视教学环节和质量管理环节,对美术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知识结构,学习态度等进行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质量管理措施,构建高师美术专业为特点的毕业创作(设计)与毕业论文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2)在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上提前一学期进行安排,周期延长。毕业创作、毕业论文时间提前进行,从原来的第八学期提前到第七学期进行毕业创作和论文写作。(3)在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写作实践环节中,要求学生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写作相结合,毕业创作是论文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论文写作是毕业创作的继续和深化。要求学生根据毕业创作的进度明确毕业论文撰写目标,如毕业创作创意构思、收集素材、构图形式与材料技法分析,绘画思想与艺术精神的表达等。在创作实践过程中,论文撰写做到有感而发、有悟而写,避免了选题的盲目性,创作实践能力与理论研究能力不断提高。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因此,根据高师美术专业毕业创作、毕业论文这一实践环节应有的价值取向,创新高师美术专业为特点的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写作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质量管理模式。在毕业论文写作实践中进行撰写毕业创作文论创意分析,通过毕业论文写作全面总结四年来专业实践和理论学习的研究成果,既是代表其专业创作成果和理论研究水平的毕业论文。它是毕业创作实践环节基本训练之也是质量监控的重要依据一通过本专业特定问题的研究彰显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和素质的一种证明。概言之,在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质量管理过程中,加大改革力度,重视常规教学,强化过程管理,促进以学生为主体的积极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教师、管理者的积极作用。加强教学实践环节,严格质量管理,规范评价标准,积极有效的建立健全高师美术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和质量监控体系,确保学生创作实践能力与理论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提升高师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水平,是当前全球化视野下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

质量管理论文9

  论文摘要:按照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结合我国教育实际、高校实际构建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主要有八个方面,即确立一个中心—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确保两类沟通—高校内部沟通和与服务对象的沟通;建立三道保障机制—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和认证评审;加强四大过程管理—识别过程、确定过程、控制过程和改进过程;制定五种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构建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六点要求;明确文件控制的七点要求;遵循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育质量;教育质量管理;教育质量管理体系

  按照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结合我国教育实际、高校实际构建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实际上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中国化、教育化和学校化的一个操作指南。建立并运行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教育组织按照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这是对建立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提出的总要求,或者说是建立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总纲。

  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和高校的实际,归纳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八个方面:

  1.确立一个中心。即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一切以服务对象为关注的焦点,这是由教育质量的内涵决定的。教育组织的生存与发展依存于服务对象,如果没有服务对象就根本谈不上生存和发展。教育组织的质量由谁说了算,当然是服务对象。因此,组织应当理解服务对象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并力争超越服务对象的期望。

  2二确保两类沟通。沟通不但是信息的传递,而且是思想的交流。沟通有利于相互理解,充分的理解既是做好工作的重要思想基础,也能使工作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有利于消除因认识不一致而可能造成的工作结果的偏差。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提出要确保两类沟通:第一类沟通为高校内部沟通,它要求在高校内部建立适当的沟通程序,以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为此,高校应明确沟通方式、沟通内容和沟通渠道。第二类沟通为“与服务对象的沟通”,它要求高等学校应就服务信息、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平时表现和考试考评等情况以及具体事项的处理情况等与有关服务对象进行及时沟通,尤其要注重及反馈服务对象投诉的结果。

  3建立三道保障机制。为了保障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三道保障机制,即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和认证评审。

  审核是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审核一般分为第一方审核、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三种。内部审核属于第一方审核,即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所进行的审核,它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外部审核包括通常所说的“第二方审核”或“第三方审核”。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或由其他人以顾客的名义进行审核a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组织进行,这类组织提供符合要求(如GB/T19001和GB/T24001一1996)的认证或注册,也叫认证审核。

  审核过程要求以书面程序加以规定,如“编制内部质量审核程序就是“形成文件的过程”。在审核中按相关准则进行评价时,既要审查是否符合规定,更要重视“有效性”,检查是否达到预定的质量目标。审核中应以有效性为检查重点去发现问题,以便提出的不合格报告有一定深度,能促进组织提高管理水平、改进产品质量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为了能稳定地提供满足服务对象和法规要求的教育教学服务,最终使服务对象满意。究竟是否达到了这一目的,需要进行评价。顾客和第三方认证机构都可以对高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但最重要的是教育组织必须建立自己的评价机制,对所策划的体系、过程及其实施的符合度和有效性进行评价。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是自我评价机制的基础,必须予以充分重视,是寻找改进方向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管理评审,最高领导必须亲自参与,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持续改进。持续改进可以体现在体系的各个环节和任何阶段,PDCA的方法体现了持续改进的思想。持续改进的目的是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各高校可以通过减少、防止错误的发生进行日常改进,以期在稳定的状态下取得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始终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要求。

  管理评审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评价,提出并确定各种改进和变更的需要,进而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实现持续改进。管理评审是定期监视和讨论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战略决策并跟踪其效果的重要活动。第一、二、三方审核的目的虽各有侧重,但也有共同之处,如总体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是三者相同的目的。不过这种评价的最终目的,内外部审核还是不完全一致的。简单的说,第二、第三方审核(外部审核)的目的重在评定受审方的质量管理体系,评定合格则予以认可,签订供货合同(第二方审核)或认证及注册(第三方审核);而第一方审核的目的重在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以期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教育服务质量,它不存在认可或认证的问题。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审核是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在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基础上进行的审核。从教育组织的角度考虑,主要有准备、迎接、接受认证审核和对审核结论进行处理等几个方面的工作。教育认证审核必须遵守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一般要求。

  4.加强四大过程管理。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是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包括与管理活动、资源管理、产品实现和测量分析改进有关的过程。由于一切工作都是通过过程完成的,因而高校的质量管理就应当通过对高校内各种过程进行管理来实现。过程管理主要包括对识别过程、确定过程、控制过程和改进过的管理,即过程是否已被识别并适当规定;职责是否已被分配;程序是否得到实施和保持;过程在实现所要求的结果方面是否有效。

  既然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以过程为基础,因此对每个过程以及整个体系都可以使用过程方法,即PDCA方法。组织在建立、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时,要求将质量管理体系作为完整过程的闭环管理。这种模式紧密结合了组织管理的实际活动,便于检查过程运行的结果,使质量管理体系得以有效实施。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的过程中,能否自觉运用过程方法,是衡量组织是否掌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精髓的一个重要方面。图1是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四大过程管理要点图。

  5.五个层次的文件和制定教育质量方针的五点原则。五个层次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形成文件的教育质量方针和教育质量目标;教育质量管理手册;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组织为确保教育教学过程的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要的管理制度、操作指南等文件;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质量记录。这是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层次与内容。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是以“法治”代替“人治”的一种管理模式,必要的管理文件及其管理文件的层次都是非常明确的。

  制定教育质量方针的五点原则,即与教育组织的宗旨相适应;包括对满足质量要求和持续改进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提供制定和评审教育质量目标的框架;在教育组织内部得到沟通和理解;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教育质量方针是由教育组织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质量宗旨和方向,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6.构建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六点要求。科学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必须明确以下要求:一是识别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教育组织中的应用。二是确定教育教学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三是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四是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教育教学过程的运行和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监视。五是监视、测量和分析教育教学过程。六是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教育教学过程策划的结果进行持续改进。

  7.确立教育管理文件拉制的七点要求。教育质量管理和控制的依据是《高校教育质量管理手册》,根据教育质量管理的要求,在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运行中必须遵守以下规定:①文件发放前得到批准,以确保这些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②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③确保文件的更改与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④确保在使用处可得到适用文件的现行有效版本。⑤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⑥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⑦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文件时,应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

  8.遵循教育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在实施教育质量管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服务对象为关注的焦点。教育组织的生存与发展依存于服务对象,因此,高校应当理解服务对象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服务对象的当前要求并争取超越服务对象的期望。二是强调领导作用。领导者确定高校统一的宗旨和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教职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高校目标的内部环境。三是全员参与。全体教职员工是高校发展的根本只有他们充分参与,才能为高等学校带来收益。四是实施过程管理,将教育活动和相关资源作为过程来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五是采用系统管理的方法,将相互关联的教育教学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高校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这是系统论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六是持续改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高等学校必须把持续改进总体业绩作为高校的一个永恒目标。七是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决策应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这是实事求是思想在高校管理过程中的运用,这里要强调的是必须加强数据和各种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决策。八是与合作方形成互利的关系。高校不能够生活在真空中,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必须依靠多方合作,因此,高校应当与合作方建立相互依存、互利互惠的关系,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这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在吸收戴明、朱兰等质量大师的质量管理思想和世界上众多优秀组织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并参考质量管理的先进标准和优秀管理模式后,总结提炼出来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其他内容还有很多,以上仅仅是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限于篇幅,在此不详细展开。

质量管理论文10

  质量管理论文范文:论烟草经营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与促进行业发展的关系

  摘要:质量代表着效用和效率;质量是关于产品的信用承诺;质量是一种不断创新的过程;质量彰显产品的个性与特色。当前导致烟行业企业质量问题的成因主要有:缺乏现代质量意识;“寻租”行为;从业人员自身素质的缺陷。因此,烟草行业员工应树立现代质量观念:提高产品、服务质量,树立自己的品牌,树立企业形象;提高行业员工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烟草;质量;企业发展

  一、如何正确认识质量的含义

  关于“质量”这一概念,世界著名的质量专家,美国的J.M朱兰博士指出,“20世纪是生产力世纪,21世纪是质量世纪”。21世纪的“质量”内涵,应包括以产品质量为基本元素的生产、生活、环境的优化。因此,质量将不仅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同时还将作为一种文化理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质量是工作效率和效用的外在表现。当今社会消费者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烟草生产、经营企业必须适应消费者的需求才能获得经济效益。因此,“质量”是企业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2.质量是企业对于社会的信用承诺。企业的市场魅力和社会

  影响力在于它的社会信誉,而这种信誉不是靠企业的自我表白,而是企业通过高质量的产品对消费者的承诺获得的。同仁堂的信誉就来自于能坚持三百年的古训“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烦必不敢省人工”。消费者对卷烟产品的需求,不是直接凭感觉判断产品的优劣,而是根据品牌产品信誉,如中华、苏烟之所以能够畅销大江南北,就是因为其优良的质量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享有盛誉。

  3.质量是不断创新的过程。我国一些产品曾经备受消费者欢迎,但由于缺乏不断创新的意识,很快便成为明日黄花。如华生电扇、海鸥照相机、凤凰牌自行车等都曾是高质量的象征,是当时市场的抢手货,可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加剧很快失去了竞争力。可见品牌是创出来的,不是保出来的。

  4.质量也是产品个性与特色的体现。产品的竞争力在于它特有的.品质和个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具有与其他同类产品不同的外观特征;二是有比同类产品过硬的质量,这是彰显个性与特色的关键因素。

  二、烟草经营企业目前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成因

  1.缺乏现代质量意识,带来低质产品。一些烟草经营企业由于缺乏现代质量意识,注重利润销量忽视质量,部分产品低质廉价,把过多精力专注于推销。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投资太少,过低的成本当然出不了好商品。殊不知,在这个追求质量的时代,如果商品的质量太差,完全靠推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如“水货、山寨”手机,永远无法替代苹果、三星等品牌。

  2.信息的不对称带来低质产品。烟草经营企业大多具有一定的资本实力,但在生产要素分配上,把财力过多地用于促销宣传,而用于提高产品质量上的却太少。但现实中往往是这种情况,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大多停留在产品的外观和用途上,至于产品的制作材料、结构、技术含量都不甚了解,因此只有听任营销人员宣传,达到售低质商品的目的。

  3.企业员工自身素质的缺陷造成质量观念淡薄。首先,专业素质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只会凭经验开展工作,缺乏自身的创新。他们还没有深刻地认识到,当今世界市场以质量为支撑的品牌竞争已成为企业竞争的热点。品牌产品是高质量、高信任度、高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的集中表现。如海尔、长虹电器等无一不是以高品质著称,它们不仅在市场上拥有很高的占有率,而且畅销不衰,誉满全球,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其次,文化素质的缺陷主要体现在经营人员作为商品的供应方或服务方,缺乏“以人为本”的观念,不懂得商品和服务质量隐含着深刻的文化理念。看不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变迁,人们生活理念的改变对商品和服务需求变化的内在联系。说到底,就是不会研究“人”。

  三、树立现代质量观念,推动卷烟经营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1.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自己的品牌。

  第一,要加强企业领导层的质量意识。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

  明指出:“企业的高层领导是质量的第一责任人,94%的质量问题不是工人造成的,而是制度,也就是管理造成的。”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必须持之以恒地用自己正确的质量意识及人格化的楷模导向作用影响全体职工,培养企业员工的敬业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使企业内部形成“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良好风气。松下辛之助对于松下电器,盛田昭夫对于索尼都是极好例证。海尔集团的“砸冰箱事件”众口皆碑。这个事件虽然给公司造成一定的损失,但因此收到了对内教育职工、对外树立海尔质量信誉的双重效果,最终使海尔以“零次品”响誉国内外。

  第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强化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首先,要强化一线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是保证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因此,对一些在操作技术上没过关的人员一定要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获得技术上岗证,凭证上岗,决不能在一线工作岗位上出现“南郭先生”。其次,企业的质量检验部门应严把质量关,充分发挥其质量监督作用,确保投入市场的产品达到“零次品”,维护企业产品的声誉。

  第三,推行ISO质量认证制度。质量认证应由国家质量监督权威机构认可的、具备条件的产品认证部门和质量体系认证部门进行,对认证合格的产品或企业授予合格标志,颁发认证合格证书,通过ISO质量认证,推动和促进企业质量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正常化。

  2.提高服务质量,树立企业形象。

  (1)要树立系统观念。运用精良的技术,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固然重要,但这只是生产出有形产品,单靠企业的有形产品是很难提升企业品质,树立企业形象的。因此,要根据消费者的需要确定服务项目,制定服务工作方案和相关制度,健全服务体系。如现在手机、空调等产品的销售都有售后服务,包括换货(在规定期限内发现产品有大的质量问题)、退货(在规定期限内发现产品大的质量问题而又无法更换)、保修(有偿和无偿)等服务项目。要仔细地考虑每一个环节的服务是否符合人性化要求,即是否让顾客感到方便,收费合理等。

  (2)要有固定的服务地点。

  (3)要有专门的设施。

  (4)要有专业的人员。

  3.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人,既是能动的生产力,又是企业的活广告。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对提升企业品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样非常重要。优秀的员工队伍对内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率,对外是企业形象的标志。他们的一言一行表现出来的素质代表着企业的品质。因此,一是合理招聘人才。所谓“合理”,就是要针对企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和企业岗位的需要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才。应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用人战略,包括专业方向、技术开发、工资水平等问题。二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在西方早已提出并付诸实施。运用“人本主义”来管理企业,就是要发掘人,尊重人,科学用人;重视人,关爱人,塑造人。员工为企业劳动,企业应为员工提供发展的空间,让员工实现自身的价值。

  4. 在企业员工中大力倡导开展QC小组活动。QC小组是指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而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QC小组是企业中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的有效组织形式,是职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经验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产物。

  古人云:“如欲取之,必先予之”。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更大的经济利益是烟草经营企业争取的目标。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味的唯利益论,不顾市场形式无原则的扩大经济利益,无异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这就需要我们正确的处理“取”和“予”的关系。取是目的,予是手段,也就是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取予过程中使企业和消费者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只有这样,烟草经营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更稳,即使离开相关政策的保护,也能继续健康发展。

质量管理论文11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相应地对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状况而言,虽然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教师队伍和教学设施却不能满足学生数量增加的要求。显然,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存在着学生量的增加与教学质的提高不相适应的矛盾。因此,探讨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构问题,对于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理念滞后,造成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监督和激励机制,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重课堂、轻检查“的现象。与此同时,受评职称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严重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教学质量管理理念滞后,影响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教学质量管理需要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只有更新教学质量管理理念,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而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理念滞后,所制定的管理制度有些笼统含糊,有些缺乏可操作性,满足不了体育教学的实际要求,影响了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制约了体育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体育教学思想不明确,导致对体育课程定位不合理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单方面追求学生在校期间的运动素质发展的短期行为,主要表现有两种:一种是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多方面知识的要求,另一种是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不相符合。这两种表现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最终导致学生降低体育兴趣,甚至对体育产生冷淡与不满情绪。

  (三)缺乏教学质量监控手段,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一是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在课堂上将教学课目和内容教授给学生,而不负责管理和监督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到的知识,缺乏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信息反馈和监控,这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有些体育教师缺少实事求是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考核成绩不能据实统计。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有了不合格的成绩就相当于企业生产了不合格产品。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中对学生的成绩合格率要规定一个控制指标。

  二、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

  高等院校作为一种教育机构,具有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服务三项功能,其中,服务是指为社会服务,为学生服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都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学生服务,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工作的。高校体育教学服务功能尤为重要,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之基础,要发挥体育教学服务功能,需要四大要素支持:发挥管理职责的领导作用、合理进行资源管理、加快服务实现进程、优化测试分析与改革机制。这四大要素都必须以满足学生需求为核心,以学生为焦点,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为社会输送优质的毕业生。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必须以学生这一主体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基本原则,促进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技巧和一定的体育知识。只有使这四种要素紧密联系、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才能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进而提高学生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满意度。针对高校体育教学服务的要求,其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应建构框架。

  (一)发挥担负管理职责的领导作用

  1.教学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方针是体育教学组织全体成员参与各项体育活动的质量准则。从事体育教学活动,首先要明确体育教学质量方针,并对质量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其次要保证教学质量方针的稳定性、适宜性。质量目标即该组织为实现方针而制定的目标,必须依据国家、社会、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高校自身的特点制定质量目标。

  2.教学质量管理机构

  高校体育教学必须有其管理机构。

  3.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包括评审输入和评审输出。

  (一)对体育教学资源的管理

  高校体育教学资源是教学质量管理的基础,主要包括师资、管理者、学生、教材和信息、教学设施、教育经费、教学环境七个方面。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管理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对教师的管理包括:教师招聘和晋级、教师进修和培训、教师绩效评价等。

  (二)加快服务实现的过程

  加快服务实现的过程是指体育教学实施的过程,是提高体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核心内容。服务实现的过程包括制订教学计划、选课与分班、选择教材、教务管理、课程开发、教育研究、教学结果考核等。在服务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需求,依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为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体育知识的掌握与技能的增强,积极开展各种体育竞技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三、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构的要求

  根据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构的基本要素,并结合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为了保障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能够高效运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建立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要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必须建立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这是高校教学主管部门进行体育教学质量管理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教书育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亘古不变的主题。高校要积极探索自我完善、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监控评估体制,保证体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建立体育教学质量管理反馈体系

  高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建立教学质量管理反馈体系,可以帮助高校了解教师上课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建立“教学信息员队伍、教学督导员队伍以便掌握教师工作情况,组织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引导学生进行网上评教等,都是很好的教学质量管理反馈形式。总之,要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就离不开教学质量管理反馈系统。

  (三)制定可行的教学质量管理目标

  制定教学质量管理目标要结合高校的具体情况,目标要包含体育教学的所有内容,使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并针对每一项内容制定适合的具体目标,使教学质量管理具有可操作性。

  四、结语

  高校体育教学作为一项服务,必须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核心。只有更新体育教学观念和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厘清教学质量管理思路,完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才能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质量管理论文12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现代测绘技术也有了更为突出的展现,诸多新工艺、新设备在测绘领域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在工程行业中,测绘属于工程建设获取基础数据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了建设工程的最终成本、质量以及工期管理的效果。在这样的社会背景模式下,现阶段对于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初探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及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初探测绘工程;工程质量;质量管理;必要性;措施

  1前言

  测绘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提升工程测绘结果准确性以及可靠性的保障,这样的测绘结果能够在最终的工程竣工中展现出该工程最为真实的情况,同样,测绘工程也能够为建设工程提供必要的资料以及基础数据,提升该企业在市场经济模式下的整体实力,保证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有不可代替的位置。

  2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要素

  就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要素来说,可以分成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2.1测绘人员的质量管理

  在测绘质量管理中,测绘人员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是整个测绘质量管理的核心。对于测绘人员质量管理来说,首先应该按照测绘的具体要求进行人员的合理分配,明确人员各自的分工以及人物,在人员分配的过程中,应该将人员的配置进行最大程度的优化,让人员的优势能够得到最大范围的展现,将人员与岗位之间的磨合期进行进一步的降低,以方便相关人员能够更为快速的进行工作的进行。然后,还应该按照最终的质量管理内容进行基础经济责任体系的建立,这种体系的建立应该将各个部门的责任进行细致性的划分,并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按照严格的考核制度对最终的质量以及工作内容进行全面性的落实,保证测绘工作能够有更为细致的推进。最后,还应该将绩效考核的内容融合到测绘工作人员的质量管理中,并按照实际情况尝试多种绩效管理模式,对质量管理的体系运行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最终能够达到工程的质量标准。

  2.2测绘设备质量的管理

  测绘设备的质量管理是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必备条件,对于测绘人员来说,测绘设备就是他们进行工作的必备武器,通常情况下,测绘工程系项目属于户外作业,这样的前提条件导致使得在进行测绘的过程中受到外界干扰的情况十分众多,所以,更应该提升测绘设备的质量要求,保证能够在测绘人员使用的过程中,测绘设备发挥出应有的效果,提升测绘的成果。对于测绘设备的质量管理来说,首先应该按照合理经济的原则进行测绘设备的选择,购买正规的测绘仪器,保证设备能够在出厂过程中的质量情况;然后,还应该对设备进行定期护理,在作业前期,按照送到相关部门进行鉴定与校正,保证设备测绘出的最终数据具有准确性的内容;最后,还应该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小心轻放,避免强烈的震动与撞击,检测的设备还应该有专业人员进行保管,并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以此保证设备的使用年限。

  2.3测绘文件的质量管理

  测绘工程质量中测绘文件就是质量的最终保证,对测绘文件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融合,并按照最终的测绘文件进行严格的执行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内容,在执行的过程中还应该按照现场的情况进行细节方面的改进与完善。识别质量体系中的内容需要有多方面的共同支持,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以及相互作用的内容,以方便最终能够有相关资源以及信息的获取,按照这样的信息资源获取进行有效动作的进行,针对该过程的监控、测量达到分析最终测绘的执行情况。

  3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措施

  测绘质量在整个工程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属于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质量工程的最终目标就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质量监督机制,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下对测绘的质量实施有效地监督管理,加强质量的`控制内容,保证测绘最终的质量情况,为测绘工程进行进一步的推动。

  3.1建立测绘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想要将测绘工程质量进行进一步的保证,就必须将质量控制的工作放在整个工作的关键位置,将所有的质量资料进行整理,保证最终的可靠性与完整性,认真检查并对相关测绘工程进行记录的整合,在测绘项目完成之后,由相关的质量检查单位进行专项的内容验收,就比较复杂的内容以及区域进行检查力度的加强,针对性的问题应该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解决与完善,做到认真整改的最终要求。

  3.2增强领导与员工的质量意识

  产业的质量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发展,想要将测绘工程的质量进行进一步的提升,首先应该从领导做起,领导层面的关注将提升企业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还应该落实以人为本的具体方针政策,只有将员工放在质量的首要位置,才能保证员工心里有质量的意识,在该基础上,还应该对员工的质量监控意识进行进一步的强化与内容性的学习,不断夯实员工的思想认识基础。因此,企业应该定期进行管理者与基层员工的质量意识培训,按照多种多样的业务交流形式,逐步对员工的质量意识以及爱岗敬业精神进行进一步的树立,从而提升测绘的整体水平。

  3.3布控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点

  在人员、设备以及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应该按照现实情况对工程的质量管理点进行进一步的测绘与设计,通常情况下,人员的质量管理点就是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的及中展现,并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保证测绘工作人员能够有一定的职称基础。设备的质量管理点就是指该设备能否正常的进行年检的审核,在该基础上保证设备在测绘过程中的正常运转情况。在质量管理点的布控上,在测绘工程中相关的管理条例中也应该有所涉及,以此来督促相关测绘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能够按照自身的职务情况对测绘工程的质量进行进一步的推动,给今后测绘工程质量效果进行进一步的细节完善,保证测绘工程能够有进一步的内容推进。

  4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内容不断细化,测绘工作也变得更为细致与规范,测绘工作的质量管理落实将是整个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内容,有效地质量管理将是保证工程数据准确的关键,对于工程建设的最终完成情况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因素,鉴于此,加强测绘工程管理工作,完善测绘过程中的各项质量管理措施,提升整体测绘水平,能够整体性的提升工程的质量情况,为最终的工程质量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保证。

  参考文献:

  [1]刘锦荣.关于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必要性及措施[J].经营管理者,20xx(28):309.

  [2]刘英.基于价值工程的测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D].广西大学,20xx.

质量管理论文13

  近年来,受益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进步,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和建筑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房屋建筑产品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增高。而当前在建筑企业的工程质量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了建筑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还对社会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影响。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简要论述了建筑企业如何做好工程项目的全面质量管理计划工作,以供探讨,不足之处以求指正。

  一、全面质量管理概述

  所谓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以产品质量为核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综合运用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成果,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体系,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全过程和各因素,经济地研制生产和提供用户满意的产品的系统管理活动。具体到建筑行业,建筑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计划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全体人员,对建筑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以数理统计方法为基础,把有关建筑施工企业的行政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技术管理等密切结合起来,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用科学的方法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以生产出满足用户需求的建筑产品。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一)全程性

  是指建筑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对象,是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具体是指建筑企业对每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应该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即从投标准备阶段到投标阶段,从施工准备阶段到施工、竣工阶段,再到交付使用、完成保修的整个过程。

  (二)全员性

  建筑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必须依靠全体职工,建筑企业应该组织各建筑工程项目的全体人员积极参加企业内部《质量保证手册》和《全面质量管理程序文件》的学习培训,要求企业全体人员必须认真按照相关文件的规定来运行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使质量保证措施落实到基层,质量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只有企业全员参与,才能实现全面质量管理计划的既定目标。

  (三)前瞻性

  建筑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应具有高度的预防性,通过采用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将质量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

  (四)科学性

  建筑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尊重科学,只有充分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才能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计划分析

  (一)树立正确的全面质量观念

  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建筑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全面质量观念,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坚持实行全企业、全过程、全员管理的观念,为顾客服务的观念,以预防为主、用数据说话的观念。

  建筑企业管理层要着眼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质量信誉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不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获取更多利润,而不是以牺牲工程质量来压缩成本。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操作性强、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建筑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任务。质量管理体系是指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建筑企业必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的规定,通过分析质量环节、研究具体组织结构、形成文件、全员培训、质量体系审核、质量体系复审等几个步骤保证质量体系建立过程的完善。此外,建筑企业要抓住质量体系的特征,保证质量体系设立的合理性,使全面质量管理有效的发挥作用,并要保证质量体系在实际生产中得到有效的实施。

  (三)做好企业员工的质量管理培训工作

  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质量意识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知识应满足建筑工程质量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建筑企业必须注重加强对施工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使其牢固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从基层管理与施工人员的工作出发,做好施工管理人员上岗前的岗位培训,保证掌握施工工艺,操作考核合格,持有上岗证后方可上岗。还要加强施工人员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质量意识和综合素质,并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人员的责任感,使施工人员时刻遵守质量第一的原则,为有效避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发生奠定基础。

  (四)制定详细的全面质量管理计划

  建筑企业对建筑产品的质量管理目标,必须制定出详细的质量管理计划,并进行明确的质量责任划分制度。按照从上到下的原则,把质量管理目标切实落实到每一个工程人员的具体工作中,形成从上至下的目标管理体系。根据各个层次的目标要求,组织工作计划,建立有效的执行纲领,明确各项工作目标的主要控制点,然后严格依照质量保证计划认真进行组织实施。此外,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方法,对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制定奖罚条例和措施,根据考核结果,严格执行奖罚条例。

  (五)完善建筑质量监督机制

  完善建筑质量监督机构,广泛深入地开展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规章、制度是开展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依据和基础。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坚持对每个工程项目配备专门的质监人员,认真落实质量监管责任,始终严抓质量监督工作。建立起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以确保工程质量的全过程受控。定期开展质量检查和不定期抽查质量管理工作相结合,检查各个工程项目在各施工阶段的质量是否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是否严格依据质量保证计划实施等,使涉及到工程的每一位员工对质量工作不存侥幸心理,从而确保建筑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质量零缺陷。

  (六)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建筑企业质检人员要严把建筑材料关,对于工程使用的材料全面监督检查,杜绝使用规格、型号、质量不合要求的建筑材料。要搞好材料的检测和施工试验,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性,对某些重要部位进行重点抽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施工项目选择的主材必须经过专业审核,材料要配备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对进场材料需经过多方检测、鉴定。

  (七)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

  1、优化施工方案的编制

  优化施工方法施工方案的制定、论证选择,其前提要满足技术的可行性,目的是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要优中选择建筑工程技术方案,要大胆采用先进、实用、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通过不断提升建筑施工的科技含量和整体效益,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对工程中工程质量影响较大的重要部位、关键部位,施工技术复杂的分部分项工程,要求对施工方法详细而具体。

  2、严格控制工序质量

  工序质量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工序质量。要遵守施工顺序,科学合理的施工顺序能够在时间上、空间上优化施工过程。设置质量控制点,是对质量进行预控的有效措施。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尽量做到施工的连续性、紧凑性、均衡性以控制工序质量。

  3、严格控制工程测量质量

  建筑施工过程中对红线桩、水准点、工程测量控制桩等采取妥善保护,严禁擅自移动。建筑物轴线、标高及关键部位应由专业测量人员测量、质检员检查、技术负责人复核,填报测量记录及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并由监理工程师签认,确保测量质量。

  总结: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现代建筑的类型和样式已经趋于多元化,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出现,使施工难度有所增加,施工过程中的多种施工技术、工艺的交叉使用,又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筑企业必须完善全面质量管理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质量管理论文14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质量 IS09001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论文摘要:伴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教育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高等职业教育引入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提升高职教育服务管理质量、实现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本文从高等职业教育特点探讨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管理认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世纪是质量世纪,在21世纪的经济大战中质量将成为占领市场的最有力武器,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面对经济全球化,各国政府和企业都注意到,要想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和取得领先地位,必须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质量达到和保持世界级的先进水平,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是贯彻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高等职业教育引人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或通过由第三方审核的质量管理体系,公开向社会和学生承诺教育教学质量,以满足社会对学校的需要以及学校自身管理的需要是必要和可行的。

  一、高等职业教育质,管理体系认证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现有的资金投人、基本设施条件、教学管理方式等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学生需要,教育质量问题已经非常突出,按照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适合高职教育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成为高职教育管理的重要途径。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它的基本原则强调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强调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采取过程方法,持续改进。这种全面、全员、全程的管理,用过程控制、保证产品质量,能确保质量目标、质量方针的实现,体现了质量管理的基本规律。

  1.高等职业教育引入IS09001标准,有利于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观念。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对学校而言,就是必须强化服务观念,将学生、家长、社会的需求作为学校开展工作、谋求发展的重心与焦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过程方法”指学校所有教育服务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只有保证过程的有效控制,才能有效地保证教育结果的质量。教育工作者要从根本上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树立全过程管理的观念。它的“全员参与”的原则促使学校的每位教职工都明确自己的职责,都能参与到质量管理的全过程中,并体会到自己的每一项工作都关系到学校整体教育质量,大大增强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它的“持续改进”的原则,促使学校的每项工作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得到改进,确保学校的工作始终充满活力和朝气。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它有客观实际的操作程序,使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职责分明,从而确保了每个教育环节的质量和效益。

  2,高等职业教育引入IS09001标准,有利于规范教育服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管理是学校永恒的主题,教育服务管理规范才能保证教学秩序稳定和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而IS09001标准正是一个动态的质量管理标准,形成了从计划、实验到检验、改进的闭环管理模式。IS0900I标准又是一种利用内外信息促进自我完善、持续改进、超越现在、达到卓越绩效的管理机制。因此,引人IS09001标准的目标,正是要建立永恒改进的质量管理机制,帮助管理者取得卓越绩效,实现永恒发展的目标。根据IS09001标准要求,结合高职教学实际拟定学校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这将使学校办学方向得到进一步明确。教学管理工作程序文件化,按过程进行控制,明确职责,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教学管理中的随意性、随机性,保障了学校管理工作的计划性、有效性。按IS09001标准编制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一整套文件,使学校日常工作按照文件要求认真执行,并留下可追溯的记录。通过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及管理评审等,使学校整体工作得到持续改进。学校管理逐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内部管理和教学质量可得到质的提高。

  3.高等职业教育引入IS09001标准,有利于规范学校教育质蚤管理评价。

  目前高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评价部门主要是上级行政机关,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的检查与评价的依据主要停留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静态的文本上,其评价主要是以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价为主,所进行的评价也主要代表专家的意见,学校质量管理工作的考核,主要也不是来自服务的对象。而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由国家承认的认证机关.以客观的第三者身份.依据IS09001标准的相关条款,对教育质量管理的各项T作进行规范和评价,确认其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具有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能力,是否有充分依据值得社会和消费者信赖。这里的规范和评价十分强调“所有教育服务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要求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把IS0900】标准的相关条款有机而合理地体现于学校的.各项工作过程之中,确定各个过程的合理接口和职责权限,建立一套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因此,将IS09001标准应用于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管理,实行教育质量管理ISO认证,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管理评价要求。 4.高等职业教育引入IS09001标准,有利于教育与国际接轨,提高市场竟争力。

  21世纪是一个“教育国际化”的世纪,加人WTO更加促进了中国教育与国际接轨。中国加人W1’O后,最直接的影响是我方在初等、中等、高等、成人教育及其他教育服务项目上做出承诺,许可外方为我提供教育服务。在教育服务提供方式上,允许商业存在,即允许中外合作办学;对自然人流动,承诺具有一定资格的境外个人教育服务提供者应中国学校或教育机构聘用或邀请,可以来中国提供教育服务。这些新情况告诉我们,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竟争对手不仅有本国同行,还有国外强大的竞争对手。高等职业学校尤其是那些民办高等职业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面临着如何使国内外顾客承认、接受和信赖,争取到更多生存空间的问题。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应是具有国际开放意识,能够进人世界经济、文化和技术大循环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国应该有一批在国际上具有鲜明品牌形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需要一套各国认可的质量管理保证标准。IS09001标准是发达国家多年来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结晶,具有国际性和先进性。用于高等职业教育可规范学校管理工作,实施系统、透明、文件化、程序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适应教育国际化发展要求。因此,在我国实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国际认证,将促使高等职业学校树立市场竞争意识,提高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能力,从而向国内外社会和受教育者提供充分的信任,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提升国际竟争力。

  二、高等职业教育质.管理体系认证的可行性

  1.TS09001标准的管理原则与方法适合高等职业教育质1管理。

  IS09001标准的管理原则主要体现在“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IS09001标准的管理方法主要体现在“过程方法’,和“PDCA’’循环上。“过程方法”就是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组织中的应用;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确定保证过程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行和对这些过程的监视;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PDCA”循环中P(策划):根据顾客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D(实施):实施过程;C(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认识到,这些管理原则和方法不仅适用于企业质量管理,同样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由教育部颁布的《教学管理要点》指出的教学计划、教学实施、教学检查和反馈处理的关系正是PDCA循环的体现。因此,IS09001标准的管理理念完全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管理。

  2.IS09001标准应用范围包含了教育领城。

  IS09001:20xx标准应用范围祖盖了房地产、信息技术等39个行业,教育列在第37类,并细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技术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及其他教育。可见,IS09001:20xx标准在制定和实施中就已包含了教育领域的应用。

  3.国内外一些学校质童认证成功实践证明高等职业教育质贵认证可行。

  由于IS09001标准在质量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世界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教育管理国际认证。美国在1992年就有220所高等院校采用该标准,北美洲有139所、欧洲有263所、亚洲有123所教育机构通过了国际认证。截止到20xx年底的统计,我国已经有近千所各类学校通过了IS09001质最管理体系认证。通过IS09001质量认证的教育机构主要集中在各类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将IS09001标准应用于高等职业教育与培训,学院管理下作上了新台阶;齐齐哈尔职业技术学院通过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教学管理与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北京市宣武区第二职业学校通过引入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学校各方面得到很大发展,毕业生供不应求。实践证明,将IS09001标准引入高等职业教育,规范了学校管理,提高了教学质量,扩大了社会影响,增强了竞争力。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可行。

质量管理论文15

  园林景观工程包括给排水、园林构筑物、园林道路、水系、假山石、照明、雕塑、植物种植等多项内容。它具有内容多、涉及专业广、体积庞大、生产周期长、施工周期短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各分项工程环环相扣,上个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下个工序质量,以至影响到整个工程的验收、交付。这就要求我们在园林景观工程施工中,树立起质量意思,积极、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管理,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提高园林景观工程的质量和品质,提升园林工程的景观效果。

  1园林景观工程施工前的管理工作

  (1)树立“质量第一”的管理目标。项目部成员应摆正“质量第一”的意思,坚持以“质量第一”的原则去组织和检查工作,正确执行有关规范、标准,加强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保证工程质量。(2)组建一只高素质管理队伍与施工队伍。配备合格管理人员,组建项目管理机构,配齐各专业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要求施工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施工各项管理制度。(3)施工前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把图纸、招标文件、变更通知作为操作标准,落实施工所需设备的进场,落实各专业材料及苗木的看样、定购工作。制定资金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节点完成。(4)做好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工作。园林建设工程涉及专业广,交接口多,工程建设需要多方面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对于施工单位,应提前认真研究设计图纸,研究工序、工艺,研究硬质景观是否满足使用功能,研究植物配置是否符合其生长习性和生态学要求。园林景观工程是建设项目的最后一道工序,需要做大量的收尾工作,在技术交底时要明确交接口处理方案。通过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把发现的'问题及早通过设计单位和监理解决,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返工。施工中主动与业主、设计、监理单位加强沟通并接受监督,从不同角度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

  2园林硬质景观工程质量管理

  施工以图纸、图纸会审纪要为依据,每道工序、工艺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落实。

  2.1材料验收

  材料直接决定工程质量。打造任何优质工程必须从材料抓起。(1)给排水工程所用的管材、管件、配件、器具、线缆及设备必须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材料的规格、型号达到设计及合同要求。(2)铺装材料的材质、规格、颜色、异型材料的切割达到设计及合同要求。所有材料进场需经监理工程师确定验收。

  2.2施工管理

  (1)隐蔽工程在隐蔽前需经验收合格方能隐蔽,再进入下步施工。(2)铺贴是体现园林景观工程品质高低的重要环节,铺贴进行之前需对模数和尺寸规格进行提前排版,保证铺装收边的最佳效果;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所要求的铺贴方法对各部位进行铺贴。(3)对装饰性强的园林构筑物、灯具、雕塑、假山石等按照设计图纸所要求的工序、工艺、效果进行加工、制作,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设计图进行定点放线,随时控制各部分的立面形状及尺寸关系。

  3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

  3.1种植前的苗木管理

  (1)苗木选择。绿化工程用苗应选择规格相符的干形好、项芽饱满、色泽正常、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苗木。苗木在苗圃起苗后,应选择背风、避阴处放置,严禁在大风天、光照强烈时起苗。乔木应选移植苗。根据乔木、亚乔木用途、栽植部位选择不同级别、不同分枝点、不同冠形苗木。(2)起苗质量控制。起苗前5~6d要浇透水,确保苗木根系完整。起苗深度要根据各树种的根系分布规律,确保土球有足够的直径。保证树枝、土球完整,避免撕裂根和树皮。(3)苗木运输质量管理。苗木在装卸时应轻吊轻放,避免损伤树皮。装车时应顺序码放整齐,乔木要包扎树尾。装好苗之后要盖好篷布,无论长距离还是短距离运输,要经常检查包内温度和湿度,若包内温度高,要将包打开通风。(4)苗木到达工地后的质量管理。卸苗时严禁整车倒卸,对于土球小于40cm的苗木可以直接搬下,土球大于80cm的苗木需用吊车吊卸。裸根苗木从起苗开始暴露时间不超过8h,苗木运到现场后应及时栽植,做到“随掘、随运、随栽”。当天不能栽植的苗木,盖好遮盖物。

  3.2施工种植管理

  (1)乔灌木栽植质量控制。场地的排水坡度要合适,提前定点放线。栽植乔木前分析其生态学特性,对不耐积水的乔木做抬高种植、穴内垫沙等技术措施。乔木种植前做必要的修剪,保证树势上下平衡。栽植完后立即浇定根水。胸径大于6cm的树木,应立支柱。对花灌木进行整形修剪。对多干型苗木适当疏枝。绿篱、色块、造型苗木按设计要求修剪,确保达到符合设计要求的景观效果。(2)草坪铺植质量控制。铺植前细整场地,做好土壤改良、撒腐殖土等工作。铺植前1~3d灌足水。铺植草块时,草间距为1cm。铺植后及时浇水压实。

  3.3养护过程的质量管理

  (1)土壤管理。对表土层除草、松土,保证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微生物的活动。(2)施肥管理。针对不同苗木特性、土壤性状采取不同的施肥方法和肥料使用数量;对长势弱、生长不良苗木进行单株重点施肥;确保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由于树木根群分布广,吸收养料和水分全在须根部位,因此,施肥要在根部的四周,不要靠近树干。施肥后必须及时适量灌水,使肥料渗入土内。应选天气晴朗、土壤干燥时施肥。城镇园林绿化地施肥,在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方法时,应考虑到不影响市容卫生,散发臭味的肥料不宜施用。影响施肥的因素还有季节。叶面喷肥要严格掌握浓度,以免烧伤叶片,最好在阴天或上午10时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喷施,以免气温高,溶液很快浓缩,导致药害。(3)水份管理。浇灌应注意浇水时间、浇水量、浇水方法三个方面。夏季避免正午浇水,冬季避免一早一晚浇水。要根据植物品种、气候、天气来确定浇水量和浇水频率。(4)病虫害防治。了解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掌握病虫害的薄弱环节,确定适当的防治时期,清除越冬虫蛹,及时修剪病虫害枯枝,树杆涂白,喷洒化学药剂等。(5)修剪。适时修剪与疏枝,旺长突出部位多剪,弱长凹陷部位少剪,顶部多剪,周围少剪,保证线条流畅,冠形丰满,达到观赏效果。(6)加强养护技术指导。根据不同时间段,科学制定养护措施,加强养护技术指导。结合不同苗木的生长特点及不同季节的生长需求,合理安排施肥,对肥料种类、施肥方法、时间等做出具本要求;夏季是病虫害高发期,制定防治方式,减少大规模病虫害发生;草坪及色块较多的地区,及时清除杂草和修剪,加强精细化管理。

  4结束语

  园林景观工程质量管理包括二个方面:即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后期养护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把科学性、技术性、专业性、艺术性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打造出优质的园林景观作品。在后期养护管理中要讲究科学性,做到精细管理,让园林景观工程充分发挥其观赏效果。

【质量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项目质量管理的论文11-21

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12-01

质量管理论文07-15

质量管理的论文范文11-24

质量管理论文07-14

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质量管理论文12-02

质量管理的激励机制论文12-02

研究海岸资源质量管理的论文12-03

(精品)质量管理论文07-28

护理质量管理论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