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管理论文

时间:2024-09-04 16:51:27 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电力管理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电力管理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电力管理论文

电力管理论文1

  随着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内部营销系统面临着改革。要想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就要对营销部门开展精细化管理,促使电力企业能够真正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1营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现代化的营销已经由传统的出售向更高级的售卖与服务相结合的模式转变。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这就意味着要对营销的渠道进行多元化整合,改变以往单一的销售目标,通过综合运用网络、媒体等多重手段,以达到对分销渠道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目的。精细化管理对电力企业推行的管理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企业实施管理的具体方案设定了更多的指标,使电力企业的运营方案更加详细、运营目标更加明确。

  1.1促进企业稳步发展

  目前,电力企业的销售是在以往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销售渠道,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在整个体系内部,精细化的革新不仅仅能够促进部门之间的统一操作,也能够弥补员工需求与实际人力资本之间不平衡的缺陷。通过对员工开展培训与考评,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进而推动企业稳步发展。

  1.2推动集约化管理

  精细化的管理手段能够规范电力企业的运营方式。在企业的实际运营过程中,集约化管理对降低运营成本具有实际效用。一方面,集约化管理能够推动电力企业提升整体的运营效率,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集约化管理还能够顺应当前市场的改革局势,对传统营销中存在的一些管理缺陷进行一定程度的弥补,从集约化角度合理调配企业内部的多种人才资源,实现综合性改良,最终提升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益。

  2加强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措施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实现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在核对各项销售指标的基础上,对企业量化测算,进而对相关的销售渠道实行统一管理。针对营销渠道中的各个环节,电力企业要通过组织化的改善方案进行有计划的操作,借助严格的监管与适当的控制完善每个营销环节。

  2.1构建精细化的营销体系

  电力企业要想真正从根本上优化营销渠道,就要构建精细化的营销体系。在充分考量各类资源的基础上,电力企业要在信息技术的配合下,科学地设计与构建企业的营销体系。通过搭建可行性较强的数字化模式,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构建信息化销售平台。在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中,考虑到客户群体对销售业绩影响程度的不同,针对不同客户的特点和实际需求,要选择不同的'销售方式;运用多样化的销售管理理念,考量各项用户需求参数指标,及时、准确地了解客户的变化状态,注重维护和保持企业与原有客户之间的沟通,最大限度地挖掘隐藏客户。同时,通过定期定时评价重点客户与次要客户地位变化的情况,合理控制销售管理成本,优化管理质量。此外,还要切实提高企业的销售竞争力,实施客户分类管理与效益评估相结合的策略,对级别较高、业务联系较密切的客户给予适当的优惠,保证此类客户的稳定性。

  2.2完善监管制度

  电力企业在监管方面的改善直接关系到营销平台的稳定运营和企业的整体利益。为了配合每个营销环节的监管,企业要设置一系列考核指标,有力监督各个营销人员的行为。如果营销人员违反了相关规定,就要依据制度予以一定的处罚;同时,对能够很好地遵守电力企业营销条例的人员,要给予适当的奖励。要在企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优化销售人员的构成,发挥重要人员的带动作用,借助灵活、科学的员工配置和组织规划建立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流程和决策方式。另外,要想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价值,就要借助科学的人力开发系统搭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将有待开发的人力资本与即将开发的人力资源相互统一,促进两者之间的有效转化。

  2.3制订销售策略

  由“二八”定律可知,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要控制和优化管理,首先要协调好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客户与销售人员的权利与义务,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销售策略。由于不同产品对企业效益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要在充分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的基础上,制订产品的销售策略。电力企业可以依据各种产品的销售业绩将产品分为三种:①盈利产品。该类产品数量不多,但其销售额占企业销售额的大部分。②次盈利产品。该类产品数量较多,但销售额只占企业销售额的一小部分。③辅助产品。这类产品数量很多,但几乎不赢利或亏损。针对不同的产品和不同的服务类型,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销售策略,优先保证盈利产品的市场开发,以其他类产品为辅助。与此同时,销售策略的制订还需要在合理划分销售岗位职责的前提下,切实考量企业自身的人力、资金及发展水平,实现管理各环节的合理划分,进而保证系统化科学管理的有效运作;以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为根本,建立健全与销售要求相适应的管理体系、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多形式的人员激励制度和系统的管理运作流程,依据企业自身特点制订符合实际的策略,制订合理的发展目标,采取灵活多变、多元化、多渠道的管理措施。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需要实行精细化改良,具体可从各个销售环节出发,统一革新。通过对电力企业的营销环节实施精细化管理,维护电力企业内部运营的有效机制,在准确定位企业的同时,配合富有时效性的操作模式,借此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助力。

电力管理论文2

  【摘要】电力工程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用电需求的满足也是直接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直接挂钩的,因而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用电需求,加强电力工程自动化管理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对加强电力工程自动化管理进行了分析,针对性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期能够不断提升电力工程自动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自动化管理;电力工程;配电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电力工程的发展,也提升了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仅是自动化技术,自动化管理也在广泛应用到电力工程当中,输配电、电力调度中都可以看到自动化管理的身影,可见自动化管理在现代电力工程中的重要性。

  一、电力工程中的自动化管理

  电力工程由于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全面性的特点,使得其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尤其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当中,涉及到的`结构、技术非常多和细致,这就要求电力工程在进行管理时应该运用更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来进行管理,而通过自动化控制管理能够极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电力公司供电可靠性,在近年逐步在电力公司中得到了推广。

  二、推动电力工程自动化措施

  目前我国的电力自动化管理发展还是不完全的,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因而为了提高电力配电系统的效率,有必要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推动电力电力自动化管理发展,不断促进配电管理水平的提高,具体来说在目前电力公司中可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做好整体规划和准备工作

  电力自动化管理的实现是一项长远而复杂的工作,因而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前期规划和准备工作直接关系着电力自动化管理的实现进度,所以电力公司在推行电力自动化管理前应该充分重视电力自动化管理的规划工作,做好电力自动化管理管理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保证电力自动化管理的顺利进行。而在准备工作上,管理人员首先应该对电力自动化管理中所需要的信息技术和实现方式进行明确,掌握配电自动化实现的方法,这样才能保证电力自动化管理的顺利进行。其次,管理人员要注意实施前资金准备和电网准备工作,由于电力自动化管理技术含量较高,实现方式较为复杂,因而其所需要的资金数目也比较大,因而得有强大的资金后盾支持才能实现自动化。再者,自动化系统能够将各地电网系统联系起来,因而在实施自动化前也要做好电网准备工作,采用GIS和GPS技术实现配电各个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从而能够准确对各个地区的配电终端进行定位,提高配电管理的实时性和有效性。最后,管理人员在实施电力自动化管理前还要建立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技术人员是实现电力自动化管理的关键,他们掌握着电力自动化管理的一系列技术,因而在准备工作中建立高水平的技术团队,对于早日实现电力自动化管理来说至关重要。

  (二)积极开发配电高新技术

  电力自动化管理的实现依赖于自动化管理技术的不断提高,只有从技术上不断创新提高,才能保证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一直处在高效率、高水平的层次上。因而在前期的资金、团队等准备工作都完成之后,管理人员的首要任务就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研发相应的技术,不断提升当地电力配电技术水平,以保证电力配电自动化的正常运行。再者,在进行配电自动化技术研发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始终将用电居民的利益放在配电自动化的首位。电力配电自动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用电居民的需求,因而电力配电自动化的进行也要始终围绕着用电居民的利益进行,这样才能保证研发出来的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满足用电居民的要求。在推行配电自动化管理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及时听取用电居民的反馈,对于居民所反映的问题要给予足够重视,及时想办法解决,同时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提前做好预算工作,在有限的预算内为当地用电居民提供最优化的电力配电管理技术。

  (三)自动化设备要具备广泛适用性

  由于各地的电网和配电情况不同,在进行电力配电自动化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在设备选择上也要选择适用性较为广泛的设备,这样才能保证配电设备适应各种环境,在不同情况配电设备都能够正常运行,从而保证整个配电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再者,技术人员在日后运行过程中要及时对设备进行检测更新,及时更换最新技术的配电设备,这样才能保证整个配电系统的技术水平始终处于先进当中,也才能推动电力配电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

  三、结语

  在现代电力工程建设当中,建设方应该加强对自动化管理的重视,从工程建设初始到工程完成运行都要将自动化管理融入进去,不论是自动化管理技术、自动化系统,能够提升电力工程运行管理水平的管理方法都要尝试,这样才能切实提升电力工程的质量,将电力工程做具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完全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张瑛,殷长亚.浅析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创新[J].低碳世界,20xx(12).

  [2]郑玉君.浅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管理与变电站经济运行[J].现代经济信息,20xx(08).

  [3]李文静.浅谈如何加强电气变电运行自动化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20xx(37).

  [4]雷霆.加强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管理问题分析[J].通讯世界(下半月),20xx(12).

电力管理论文3

  摘要:电力计量是电力企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提高电力计量工作效率和技术水平,对于增强客户满意度、维护电力企业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电力计量技术也逐渐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对于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首先概述了电力计量技术的具体应用,随后在分析该技术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进一步有关电力计量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电力计量;应用分析;管理现状;优化对策

  随着电力系统覆盖面积的增加和自动化程度的提升,通过对电力系统的实时和动态监控来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成为了电力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电力计量技术能够收集、分析和处理整个电力系统的计量数据,从而为管理人员开展相关的工作和制定规划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因此,必须要认清现阶段电力计量技术的发展情况和具体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随后通过采取相关措施,确保电力计量技术能够真正为电力事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1、电力计量技术的具体应用

  1.1 电子式电能表的应用

  电子计量工作中比较常见的设备就是电能表,一般的电能表只有计量功能,其抗干扰能力也一般,工作原理是将采样电压电流经过程序转换生成脉冲信号,再脉冲累积形成数字化信息。电子式电能表通过计数器记录电量数据,计量功能精确,抗干扰能力强。与普通的电表相比,电子式电能表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体积减小、抗过载能力强、频率覆盖范围大,加上技术的不断成熟导致其成本降低,因此近年来有了更加广泛的应用。为了实现分时计费电价,具有多重计费功能的电子式复费率电能表很快得到了市场认可。电子电能表将电量和时间相结合,方便实现分时计费模式。

  1.2 电力谐波的应用

  谐波干扰是电力系统中比较常见的故障,其产生来源于硬件,为了实现对谐波的严格控制,需要对技术进行改进。谐波干扰会使电能表功率反应大幅提高。该电能表显示的功率是基波和谐波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即全能量计量方式。再者,电能表的抗干扰能力可以通过过滤和忽视谐波的过程得以实现,电能表只完成对基波功率的测量,这样可以显著提高电能表的工作效率和测量精度,满足了现代电力计量的需求。最后,可以尝试开发电能表对谐波和基波的分段计量功能,也就是谐波测量方式。

  1.3 集中抄表技术

  集中抄表技术的主要功能就是远程自动抄表技术的实现。该系统可自动完成电量数据采集和传输处理,比传统人工抄表效率高得多,是实现电力计量现代化管理的重要途径。集中抄表器、上位机主控室、用户终端是抄表系统的三个部分,组成了通讯网络、中心处理子系统和采集系统。采集系统可完成远程集中抄表和本地自动抄表两种任务,前者具有三层功能,一级脉冲采集器汇总数据、二级集抄器集中抄收记录、上位机中心数据处理系统对整个过程完成统一管理监控。

  2、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现状

  2.1 电力计量设备实现了自动化和信息化

  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成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推动电力计量设备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利用网络技术将电力系统中的各个变电站、电力客户终端进行连接,一方面能够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在电力信息和计量数据的采集、统计、分析等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计量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管理效率。从整体上来看,电力计量设备的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随着电力企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制度也会更加完善,为电力计量设备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2 电力计量装置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在电力计量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相关性基础资料,这些资料中所涉及到的基础信息,往往是对电量、线损等相关经济指标的计算。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由于没有认真做好基础资料的分类和管理,导致其中的部分资料和数据丢失,不能够全面、准确的反映出电力计量的信息,由此计算出来的电量和线损结果也必然会存在较大的误差。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管理人员,由于自身的专业技能不足,或是责任意识不强,在电力计量装置管理中未能落实监督和管理责任,也是现阶段电力计量技术管理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2.3 资源配置和技术推广需要进一步优化

  在电力系统投入运行一段时间后,电力计量装置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老化、磨损等问题,如果相关的技术人员没有定期做好维修工作,就会导致电力计量装置的非正常运行。由于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能够提供的更换零件和装置十分有限,即便是发现了电力计量装置存在质量隐患,也往往由于缺乏更换零件而不了了之。计量人员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加强缺乏专门的技术培训机会,因此新的.电力计量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3、提高电力计量技术管理应用的对策

  3.1 建立健全电力计量管理体系

  内容完善、落实到位的电力计量管理体系,能够为电力计量技术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对于提高管理水平也起到了积极作用。电力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尽快建立起一套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体系,并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安排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落实管理和监督责任。同时,开展全体员工的教育培训,密切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积极配合完成电力计量工作。除了明确电力计量管理责任和工作任务外,还要对电力系统中的检修工作、人员配备、电力调度等进行明确规定,通过明确奖惩机制,来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确保管理制度得到贯彻和落实。

  3.2 重视电力计量专业人员培训

  电力计量技术的应用和研发离不开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支持,建立一直专业能力强、综合能力初中的人才队伍显得极为关键。从电力企业角度来说,要主动为电力计量相关人员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并且根据具体岗位的不同,建立短期、中期和长期培训计划,以便于推动电力计量技术的不断更新和优化。同时,建立起与培训活动相配套的考核和奖励机制,对于培训中表现出色的,要给予鼓励;对于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要给予奖励。从个人角度来说,也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利用工作之余时间补充理论知识,并在工作中加以实践和提高,满足岗位工作需求,提高电力计量管理水平。

  3.3 加强相关设备的综合管理

  对电力计量设备的管理也是电力企业工作中的一部分,通过开展综合化的管理,能够及时发现电力计量装置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从而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电力计量装置能够正常使用,延长使用寿命。简单来说,管理工作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建立设备的电子档案,对于电力计量装置的名称、型号、使用情况要做到详细记录和动态更新,以便于通过电子档案及时掌握各种电力计量装置的运行状态,从宏观层面上实现监督和管理。将设备出现的故障原因和维修记录进行详细登记,为今后进行查询提供必要的依据;二是要积极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实现对电力计量装置的自动诊断和自我校正。这样一来,即便是存在安全隐患,也能够及时巡检并发出警报,以便于技术人员快速锁定故障源,并采取修复措施。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是一项动态性的工作,需要电力企业重点关注。

  3.4 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

  电力计量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紧跟市场发展形式,加快技术的创新和产品的研发,使其符合当前电力计量工作的需要。一方面,可以有选择性的借鉴和引进国外的一些先进成果,在短时间内提高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水平和计量工作效率。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不需要进行技术研发投资,但是不利于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从另一方面来说,电力企业也要注重做好技术和产品的自主研发工作。虽然从短期来看,企业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成本,但是这种自主研发模式能够从企业工作需要出发,降低了电力计量技术管理的难度,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协调好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准确分析判断市场形式和工作需要,通过不断的调整管理方向来确保电力计量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4、结束语

  电力计量装置在电力能源资源的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电力计量技术的研发创新和优化管理,不仅是电力企业根据市场变化做出的一种应对策略,也是推动企业自身发展、维护经济效益的必要手段。因此,电力企业应当重视对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并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重视管理人才培训以及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等措施,来推动电力企业电力计量技术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永才,余永忠,翟鸿荣.电力计量自动化海量实时数据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企业技术开发月刊,20xx,32(9):117-118.

  [2]王少锋,伍少成,刘涛,等.基于KNN打分算法的电力计量自动化终端通信故障的检测和预警[J].电气自动化,20xx,38(4):86-89.

  [3]于洋,郇长武.实时数据库在电力计量自动化领域应用架构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xx,25(8):4-5.

  [4]刘卿,张卫欣,李祯祥,等.动态物流联盟视域下电力计量资源省间应急备用调配研究[J].物流技术,20xx,34(4):85-88.

电力管理论文4

  摘 要: 经过60年风雨洗礼,中国经济将步入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这一时期国民经济内外部环境都将发生深刻变化,加强企业培训工作,优化人才队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电力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企业培训;特性;变化;对策;措施

  “十二五”期间,中央企业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加大企业的体制改革.对电力企业而言,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电力企业面临的人力资源总量过剩,人才当量密度低的矛盾更加突出,企业不断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智力资本运作,企业培训工作出现新的变化.

  1 电力企业培训工作将凸显“五性”

  1. 1 全员性

  电力企业培训的内涵持续发展,培训对象从以管理干部为主,发展为企业全体成员,包括生产操作层、专业技术层、管理层和决策层,从高级经营管理者直至生产一线员工.

  1. 2 独特性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电力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无法完全通过社会人才市场进行交流和引进,在职员工从业资格和岗位资格培训不能全部在社会上获得,必须依靠企业自身解决.

  1. 3 拓展性

  随着我国超高压电网的发展和智能电网的建设,传统电力技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汇日趋明显,技能拓展性培训在电力企业培训中将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1. 4 适应性

  电力企业在全员“大培训”中,突出分类分层培训,培训重点逐步从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操作人才向生产一线员工倾斜,从早期单纯的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学历教育、转岗培训等,逐步向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和企业战略性培训发展.

  1. 5 超前性

  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为电力企业体制改革与发展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需要预见性、超前性地开展培训,这正是电力企业实施终身教育培训的实质和根本目的所在.

  2 电力企业培训工作的五大变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力企业要立足、要发展,必须有高素质的员工为依托.企业培训工作的目的由单一演变为多元,企业利润、社会效益、员工个人的发展都需要通过企业培训来实现,培训工作创新势在必行.

  2. 1 培训策略的转变

  现代企业培训策略必须从战术性转向战略性.

  其培训的内容要放眼未来,注重满足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其内容必须具有战略性、长远性、先进性、超前性、预见性的特征.

  2. 2 培训重点的转移

  就现阶段而言,电力员工队伍以技术性员工、学历较低员工为多数,企业培训重点要从管理人员向生产一线员工转移,从通用知识培训向提高员工业务能力与专业技能转变.

  就未来发展而言,电力企业对复合型人才、一专多能人才和国际型人才有迫切需求,企业培训更加注重员工综合技能的提高.

  2. 3 培训对象的深入

  企业教育培训对象从培养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主发展为全员“大教育、大培训”.

  2. 4 培训内容的转化

  过去,电力企业培训内容过于狭窄化、简单化、单一化,现代电力企业培训内容更加广泛,培训越来越注重探究“软”问题,从职业技能培训、技术培训、能力培训、管理职能培训等拓展到诸如工作积极性、安全行为、人际交往、组织发展、压力管理等.特别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成为现代企业培训的重要内容.

  2. 5 培训模式的创新

  现代企业培训创新了诸多新形式、新方法,形成了方式方法灵活多样,手段载体现代化的新局面.出现了在职培训、脱产培训、基层锻炼、挂职锻炼、职务轮换、工作训练指导、模拟演习、研修讨论,以及电化教学、电视教学、网络培训等现代化的方法和手段.

  种种变化促使新时期的电力企业培训工作必须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夯实基础,举措到位.

  3 电力企业培训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3. 1 树立正确的'培训理念

  3.1. 1 有效的企业培训,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培训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主人翁责任感.

  就企业而言,对员工培训的越充分,对员工越具有吸引力,越能发挥人力资源的高增值性,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培训能促进增强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是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对全体职工进行企业意识教育的微观文化体系.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认同企业文化,不仅会自觉学习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而且会增强主人翁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大家的敬业精神、革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培训能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盈利能力.企业竞争说穿了是人才的竞争.明智的企业家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培训是企业发展不可忽视的“人本投资”,是提高企业“造血功能”的根本途径.事实证明,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有了一流的人才,就可以开发一流的产品,创造一流的业绩,企业就可以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1. 2 培训是员工自身的需要 培训对员工而言:(1)有利于增强其竞岗能力.现代电力企业发展日新月异,对员工的要求不断提升,因工作需要的调动频繁出现,这些都依赖于员工自身的素质.培训是企业员工增长自身知识、技能的一条重要途径. (2)有利于实现自我价值.企业员工虽然层次不同、岗位不同,但就其大多数而言,都渴求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这种自尊、自我实现的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将会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工作动力.国内外大量事实证明,安排员工参加培训,是满足员工这种需要的有效措施.

  经过培训,素质、能力得到提高的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更为突出,更有可能受到企业的重视或晋升.

  3. 2 确立系统的培训规划

  企业培训是人力资本开发投资的一种最主要的形式.没有人力资本的有效开发,就没有人力资本开发投资的充分有效运用.只有从企业真正的需求出发去规划并实施培训,才能既保证培训目标的实现,又有利于人力资本充分有效的开发.

  培训规划从期限上可以划分为长期规划(5年以上)、短期计划(1年以内)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中期计划.长期规划要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满足企业的长期人才需求;短期计划要从企业近期生存需要的角度出发,满足企业对适应性人才的需要.按照精细化管理的标准,建立培训机制、健全培训体系、细化培训需求,分别做好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促使企业培训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

  培训需求分析则要求作为培训的组织者,必须深入企业生产现场进行调研,摸清企业对各类人员理论和技能水平的实际需求,结合国家颁布的各项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明确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要求,了解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绩效考核指标,结合公司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及目标,结合生产实际,结合职工的素质需求,分析培训需求,科学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合理编制年度培训计划和月度分解实施计划,合理办班,有效培训.

  3. 3 健全合理的培训组织体系

  在培训组织结构上建立四级培训网,实行国网公司、省公司、分公司、支公司四级培训网络体系管理体制.国家电网公司负责企业培训政策、企业培训规划的制定和特定人员的培训;省公司负责专业能力提高的集中培训;分公司负责专业能力的实用培训;班组级侧重于专业能力的应用培训.实行“分级培训、分级考核、阶梯递升”的原则,提高培训工作的规范性和系统性,加快企业各类人才培养,优化企业人才结构.

  3. 4 建设科学的培训评估体系

  培训评估是培训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企业的培训工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可以促使企业正确认识培训的效益.

  目前电力企业培训工作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评的方法单一,难以确认培训工作给企业带来的实效.因此, (1)加大培训效果的评估投入;

  (2)尽量采用多种测评方法对培训效果进行全面评估,不但要对培训课程中所讲授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而且要深入到受训人员的工作行为、态度的改变、工作绩效的改善、能力的提高和为企业带来的效益上来; (3)对评估纪录进行系统的管理,将每次培训工作的评估情况进行专业管理,充分利用公司开发的培训信息系统,为下一步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的信息保障,保证评估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3. 5 选择适用、实用的培训方式目前,在电力企业培训工作中比较见效的方式有:(1)模拟培训.仿照实际运转的真实设备建设培训系统,使其具备正常运行的监视培训功能、工况调整培训功能、巡视培训功能、正常操作培训功能、事故仿真及处理培训功能.通过模拟系统模拟实际生产的工作状况、运行环境和故障状态,受训人员无论是在知识学习、能力创新,还是在经验积累、技能训练等都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知识学习方面,它可以再现实际生活中无法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事物的变化过程,为受训人员提供生动、逼真的感性学习材料,使抽象的概念、理论直观化、形象化;在能力创新方面,模拟现实技术可以对受训人员在学习过程中所提出的各种假设进行模拟,通过模拟系统直观地观察到这一假设所产生的结果或效果,有利于激发受训人员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在经验积累方面,可以建立各种模拟实验室,探索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与条件变化的规律性,增强感性认识并加以凝炼从而上升到理论认识;在技能训练方面,模拟现实的沉浸性和交互性,使受训人员身临其境,反复练习,得到类似现场的工作经验,提高受训人员的实际工作技能水平,避免运用实际系统时可能带来的危险性及高昂的代价.

  (2)实操培训.以“用明天的需求来培训今天的员工”的理念,根据“先进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相统一的原则,按照生产实际运转或即将投入使用的主流设备建设培训场地,让受训人员直接参与设备的运行和维修.研究学者指出,利用工作现场进行训练,在学习的产出上能获得更佳的成果.因为在实操培训中,学习资料和工作现场环环相扣,紧密结合,受训人员的学习资料、培训环境与工作场地紧密互动,由此增强彼此间的成效,增强受训人员的实操能力练习,迅速提高受训人员实际工作能力.

  (3)现场培训(送教到班组).以现场急需的技术、技能为培训点,以移动培训车、培训课件为载体,通过课件讲解理论与培训车进行技能操作相结合,送培训到生产一线,使培训与现场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培训中心的资源优势、专业优势、人才优势送到企业,送到班组、送到受训人员,是缓解工学矛盾,加强班组建设的有效途径.

  (4)远程培训.现代企业是在竞争中发展,但同时并不排斥协作互助.对于企业培训更应该采用资源共享原则,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和培训信息,借助企业内部网络平台,建立并不断完善企业培训网站,加强交流,为受训人员网上学习、网上考试提供支持,在解决工学矛盾的同时更好地满足受训人员的个体需求.

  21世纪,作为迈向市场化和全球化的现代电力企业,只有不断更新培训理念,努力探索培训思路,积极创新培训方法,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为电力企业的健康、持续、高速发展提供坚强有利的人力资源保证.

电力管理论文5

  【摘要】电力企业经营,离不开市场营销。而供电公司经济利益的实现,要求着市场营销,必须综合电网、科技、服务、管理几项指标展开工作,根据市场需求,以及电力市场营销实际等因素,积极制定现代化的市场营销管理理念。管理中积极借鉴国内外营销经验,发展特色服务,结合精细化管理,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继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电力市场营销;优势服务;改进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电力市场空前繁荣,与此同时,市场能源竞争也愈演愈烈。供电公司的可持续,在做到与时俱进的同时,更要注重营销管理理念、模式,以及服务方式与内容的创新,刺激客户电能消费欲望,继而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1优质服务现状

  1.1客户方面

  主要体现在客户信息方面:(1)客户信息掌握、分析不足;客户信息是明确用户需求的关键,而客户需求了解程度,直接关系到服务效果。但实际上,大部分的供电公司,并未意识到以客户为中心的重要性,导致服务不具备针对性、柔性化。(2)电子化服务模式,正处于摸索性阶段,部分供电公司,对营销服务的响应、协同等能力相对薄弱,并不能全部满足客户需求。

  1.2价格调整方面

  价格调整机制,应当是科学化、动态化的,电力是相对特殊的能源,与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联系相对密切,市场价格也直接决定着市场经济,以及自身经济利益的发展。当其市场价格,无法明确权衡收入、利润等方面的关系,会使客户产生质疑,直接降低了满意度。

  1.3服务人员方面

  市场营销服务水平,直接与服务意识有关,但当前的服务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服务工作展开被动性强,不仅对客户要求及时满足,同时也阻碍了优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市场营销服务控制体系,是营销服务工作展开的重要依据,但是当前体系,并没有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预防与监控等工作,导致问题处理能力水平得不到提升。

  2改善策略

  2.1树立公司形象

  能源竞争日益激烈,供电公司市场份额的争取,必须注重市场拓展,而企业形象的树立,有利于现代化市场理念是形成。在其基础上,需重新审视与用户的供电关系,切实做到优质服务。(1)注重电能质量提升:商品质量因素,永远是吸引客户的重中之重,也是树立企业形象、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基础,对此可见,优质服务的改善,电能质量提升必不可少。(2)优化优质服务体系:实际上,优质服务工作,是相对系统的工程,直接关系到电网建设、发展等,任何工作环节,出现质量问题,均牵扯着公司服务质量,对此优化服务体系尤为重要。(3)树立服务形象;作为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首先需具备竞争、服务意识。其次注重便民措施的落实、展开,主动拉近与客户距离,让其感受到人性化服务。最后全方位收集客户信息,掌握客户服务理念,继而针对性的提升服务形象。

  2.2改革价格政策

  电力市场环境是相对稳定的,但电能价格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围绕价格弹性、敏感,以及价格刚性市场,积极制定动态、弹性价格,不仅符合企业发展需求,更能第一时间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同时对不同用电规模的用户,更要灵活运用价格战略,继而拓展营销市场,可见价格政策创新、改革的重要性。如下所示:(1)对大工业用户,合理制定电价,积极落实丰水期富余电量折半,以及超基数电价优惠活动,继而稳定大工业营销市场。(2)注重电价时段调整:市场用电时段不同,电价也应当是随之调节的,为了提升居民用电合理性,可对居民采取时段电价措施,提升居民购电满意度。(3)拓展时段优惠电价影响范围,对空调等蓄能设备,展开时段优惠电价。(4)实现电力市场细分,客户用电量、用电属性不同,电价也应当存在差异,实施细分原则,更便于调控管理。(5)实施同网同价:采取该种方式,职工至农户,占据乡镇电力市场,另外制定农户免费用电基数,以及超基数优惠电价举措。

  2.3拓展用电市场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增强电能利用率:城市化建设不断深入,对环境质量提出了更多要求,供电公司走在社会发展前端,更应当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政府等相关部门支持、合作下,加强宣传电器应用,引导广大居民爱护环境,低碳减排。另外积极落实节电服务方案、节能服务活动,提升电能利用率与有效率。(2)拓展重点市场:按照各个时期电力市场发展需求,加速拓展重点市场,侧重于对居民生活、大型用电企业拓展,引导居民提升电力设备的使用程度,跟踪企业能源消耗情况,并注重农村市场拓展,增加电力营销覆盖范围。

  2.4完善服务体系

  (1)加强售后管理:客户除了注重商品质量,更注重售后服务;优质的售后管理,不仅可提升服务满意度,同时利于企业形象构建。供电公司方面,可通过精细化管理,对售后各项管理制度,加以细化与完善,形成优质服务理念、模式,确保服务水平。与此同时,更要注重电力功能的品质,强化工作作风。在市场营销管理方面,注重数据信息的高效利用,实现静态、动态管理的转变,对电力营销的全过程,积极引导、调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注重管理行为的调整,实现售后服务制度、工作流程的优化。针对于售后管理,不仅要注重责任具体落实,更要提升员工岗位意识,将工作效果与奖惩挂钩,保证售后服务工作的规范性、主动性。(2)加强服务关系调整;现代化的服务关系,应当是和谐与相互的,唯有处理好与客户间,以及与政府间的'关系,才能保证电力市场营销的系统性。加强与政府联系,改善投资氛围,借助政府力量,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另外借助政府效应,展开电能替换活动,借助多元化媒体,加强电能推广,提升电能消费地位。主动与客户沟通,拉近与客户的距离,利用优质服务,打造企业良好形象。2.5实施精细化信息管理电力企业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支柱,更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近年来,电力企业得以飞速发展,与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稳定运行密不可分,信息化的电力营销,是围绕互联网技术展开的,为精细化的管理,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在营销数据提取、客户信息收集方面,借助智能分类等技术,加速了服务创新的实践。供电企业完善营销信息化,首先需整合基础设施、业务以及信息资源,尤其是对潜在、孤立信息资源的聚集,使其产生知识聚合效应。其次优化管理流程,以及对组织机构的整合,利用技术创新,带动机制、文化、管理、服务的创新。最后增值战略资源,加强集团化运作,积极发挥电子商务模式。可见技术、管理服创新,对电力营销管理突破瓶颈的重要性。

  3结语

  电力市场营销以及服务的创新,与政府、企业、客户等因素密不可分,唯有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借助网络等先进技术,以及精细化管理模式,提升优质服务主动性、规范性,才能提升社会、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李孟孟.浅析电力市场营销及电力优质服务在营销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xx(11):197.

  [2]王宇华.浅析电力市场营销中的优质服务[J].现代经济信息,20xx(22):240.

电力管理论文6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应用到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产业中.目前,中国电力事业正在蓬勃发展,如何增强GIS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灵活性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GIS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但提高电力相关系统的灵活性,还为我国电力企业的创新提供了前提,更加利于电力系统的开发和创造.本文就GIS技术的含义和组成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同时也讨论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效益.

  关键词:GIS;电力计算机

  在当下电力系统的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电力计算机管理系统在电力企业管理中逐渐处在越来越关键的地位,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技术,基于电力系统和电力企业的发展情况,对电力系统中的模型进行自主的涉及,同时在管理理念中加入了构架开发和系统集成模块,这些创新将对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同时电力企业管理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关于电力计算机信息系统在日常应用中难点和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因此,解决这些工作难点也迫在眉睫,所以我们将GIS也加入到了这个管理模块中,这样就实现了我国电力企业高效率的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同时它不仅有利于电力企业,也对电力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空间.

  1GIS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概述

  1.1GIS技术的工作内涵

  GIS技术也可以称为地理信息服务技术,这种技术是地理、物理、计算机等学科的综合处理结果,此项技术主要以地理学科为根本,通过地理建模进行分析,及时提供以GIS为基础的相应的空间以及动态的地理位置信息,是一种主要涵盖了地理的研究技术及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GIS技术目前已经具备将地球上发生的时间以及存在的现象进行收集、整理等数据化处理.目前,GIS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同时,因为其自身特有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信息数据分析能力也让人们能跟清晰的了解相关信息,这对改善生活环境,为企事业单位在经济方面的发展和战略方面的规划等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持.

  1.2GIS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

  GIS技术从根源上还是属于计算机信息系统技术,它与GPS、RS被称为“3S”技术,但是GIS是通过其自身运作来完成对相关地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这点不同于其他计算机技术,同时GIS信息作为主要采集信息的主体,它的主要的分析和处理的`数据为地理数字分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目前,GIS由五部分组成,分别是人员、硬件、数据、过程及软件.

  1.3基于GSI的主要组成而采取的措施

  针对上述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使用现在的计算机理念是不够全面的,想要让GIS设备在电力系统的领域的发展更加顺畅,同时也不断的适应现有社会的发展速度,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对各方面总结工作中的不足,同时加大改进力度,这样才能使得应用了GIS的电力系统更加快速的发展与改革.

  1.3.1在人员方面,加大培养计算机人才的力度我们要将培养电力计算机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上日程,同时加大对在岗的计算机人员的判断意识的训练.依据计算机现有的体系,不断为企业培养和提供适应社会的计算机人才,使企业更加容易适应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

  1.3.2在电力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方面基于现在不是很完善的系统,我们要根据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提前做好准备,以便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能及时作出各种应对措施,同时,我们要加强跟踪和监控电力计算机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根据发生的风险等级的不同,及时作出相应的风险管控机制.

  1.3.3在协调外部市场关系这一方面为了加强GIS在电力企业中的发展,就必须做到及时与各学科领域沟通,及时与社会人员沟通,同时要加强和市政部门的联系,通过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各项配合工作,来改善当地的电力环境,构建更加稳定的电网网架,通过GIS将当地的电网网架进行整合,加强对地区供电的可靠性.

  1.3.4在创新服务方面加强服务的创新是电力企业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的关键因素,如何加强服务的创新,将是未来十年内市场中的一个重要发展课题,而计算机技术无疑是能够以最快速度来加强创新服务,作为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的互联网技术,已经从最初的以计算为主发展为现在集合搜索等各项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产物,GIS技术恰恰利用计算机的飞速发展的时期,以加强服务为中心,创新服务为发展契机,大力应用GIS的覆盖面,不断拓展其应用领域,实现电力企业管理更加集约化.

  2GIS在电力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电网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十分多且复杂,如果用人工统计方法,非常容易出现电力设备精准度低,资料不全或缺失等问题.还有,电力信息的台长分别储存于不同的计算机中,导致数据比较分散,使得企业无法明确掌握所有设备,也就无法对其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障,同时也无法满足对资料的精准度的要求,更无法实现数据的自主关联统计.针对对变电站中的设备的时时状态监控系统现在已经初步建立了,但是这些监控系统的状态采集主要靠相关设备厂家来进行的,由于设备厂家与电力企业的子神系统没有有效沟通与互联,导致厂家无法提供设备台账,也无法将设备台账与实时数据结合为一体,无法长期应对和满足电力企业越来越复杂的要求.同时,因为利益等一些原因,大部分设备供货厂商会保密自己的信息,使得相同设备但是来自不同供货厂的设备数据互不兼容,需要认为的进行维护,无法做到整合所有数据.GIS的应用不但解决了相同设备不同出处导致的不兼容的问题,同时也利用其数据分析能力,可以整合电网中各类设备的数据信息,同时利用这些数据信息对现场的相关设备进行优化操作,使得工作人员能在最短时间内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整理、使用.

  3用于实现GIS功能应用总体方案

  配电台区的用于维护GIS功能的软件是利用CAD平台进行开发的,使其具有保护图形不受更改,联动和交互相关属性的保持,通过CAD来保存数据结果.工作前期需要通过CAD的文件操作功能,工作人员通过对设备的改装,以简便操作为前提装备了配电模型,这样就达到了电力GIS的功能需求.多功能数据分析功能是所开发的后台处理软件最显著的特点,这个系统不光能够提取CAD格式的配电台数据,还能分析通过GIS解析的数据,最终汇总明细和统计数据台区,还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进行综合性处理,同时为台区供电半径等其他功能提供服务.构架开放是后台的必要因素,这样就可以开发出新的功能,比如发布和查询配电台区数据,同时生成一个具有配变数据统计查询等多功能的综合电力WEB平台,使电力管理系统有统一的入口,也为其他站提供了共享的数据.

  4基于GIS系统应用率的效益分析

  为了加强配电台区的管理,要从从根源处上完善电力企业信息台帐的管理模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配电设备运行管理水平,提升和促进电力企业对于配电台区综合维护管理能力.如此大大缩减了维护关于电力GIS软件相关台区资料的用时;最终便于显示对于现在台区频繁变动的效果.基于此系统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大为降低只要做到将所列的图纸维护好,软件后台系统就会自动识别图纸,同时导出配电数据的明细以及统计数据,由此保证了配电数据的可靠性、正确性以及及时性.通过电力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首先劳动效率得到提高,配电资料的导出速率也得到了加快;其次配电数据的使用率也得到了促进.针对现有的基于电力GIS的计算机集成信息平台,使电力企业有了一套统一的建设电力系统的标准,也使得接入方式得到了全新的创新,通过这套电力信息化应用平台,切实的做到了“一点维护,多点实施”.同时本系统也通过具体业务具体分析,通过不断调整和更新根据企业生产的活动开展情况,GIS系统也不断调整以及更新,这对电力企业的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软件系统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由此也将促进软件技术的进步,同时通过工作人员的进一步使用,电力GIS系统将随之更新换代.

  5GIS的应用前景

  二十一世纪是向着全球网络化、数字化、一体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新世纪.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浪潮,推动全球大部分国家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领域重新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共同面对新的发展机会和挑战.在现在的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中,谁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本身的资源,掌握更全面、准确的导向,更迅速的做出应对变革的反应,甚至创新、变革,谁就能顺应当前的潮流,同时给电力企业带来更高的回报.而GIS作为计算机化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他拥有获得、储存、搜索、解析和相关地理位置定位等整合而成.地理定位信息的主要针对对象是地理位置的实际体现,主要过程就是根据实体的空间位置与空间中的虚拟位置的关系进行的分析的.如果电力企业能够抓住历史赐予的跨越式发展机会,那么从电网规划、电网建设和电网管理水平将极有可能冲进世界先进国家的前列,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6结束语

  在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将GIS技术应用到有效的解决电力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运行过程存在着的问题,这样不仅很大程度的提高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电力应用中的灵活性,同时也大幅度的提高了电力企业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运行的效率与效益,进一步增长了我国国民经济生产总产值.

  参考文献:

  〔1〕钟一俊,周明磊.浙江电力GIS建设[J].电力信息化,20xx(10).

  〔2〕江新清.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电力行业的应用[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01).

电力管理论文7

  【摘要】基于湖南省电力集体企业发展形势,提出这一形势下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举措,以此为人力资源管理真正发挥为企业战略发展提供相适应人才力量的职能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集体企业发展;战略性

  人力资源管理;举措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创建具体的管理措施过程中,从帮助企业获取与战略相符的员工行为与技能出发,即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大方向,对有关人力资源的所有活动及部署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管理。

  1电力集体企业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形势

  从外部因素角度讲,企业经济正面临两种形式:①社会经济形势十分严峻,正向新常态过渡,市政竞争日益加剧,成本刚性激增,产品价格下调在所难免,对于人力资源的成本和质量都提出严格要求;②国有企业改革日益深入,市场构建、产品价格调整、销售侧全面放开等方面涉及的问题仍需进行仔细的探究;在社会与政治方面,按照法律管理企业的要求不断严格,企业监督主体增多。从企业内部角度讲,我国能源格局正出现深刻的变化,推动能源清洁转型迫在眉睫,大容量和远距离电能输送及智能化运行管理正面临更高要求,人才需求力度大幅提升;为适应上述需求,企业制定一系列战略目标,怎样以战略框架为基础,合理利用、高效管理、有效控制、实时监测、动态维护与持续开发企业人力资源,使其创造更大的协同价值,形成与企业战略目标相契合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将成为目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重点方向。

  2新形势下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举措

  2.1提高认知,细化目标,确立发展规划

  (1)注重内部人才培养,推动人才不断成长和发展。企业自身应树立正确的用人理念,不断引进高素质人才,并加大骨干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人才水平。对企业管理层而言,应在战略上把控人力资源的大局,鼓励、支持初级员工,避免高端人才流失,建立企业发展和个人价值的直观联系。

  (2)明确企业当前面临的发展环境,要具备根据内外部环境实际变化对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及模式进行正确调整的意识与能力,以此确保人力资源始终和企业的实际发展相契合。

  (3)组建专业队伍,重点分析目前面临的形势,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确保企业发展和员工自身利益保持高度一致性,是实现企业战略匹配的前提。通过对合理高效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构建,能为企业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2.2管理人员加强自身素质,并转变其职能定位与角色

  (1)在企业中,管理人员是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核心力量,其能力水平、素质高度,将会对管理成效造成直接影响。为此,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总体战略,落实好各项基本工作,包括招聘、培训、薪酬模式设计、激励政策设计与绩效考评等。

  (2)全面提高专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践行者,需不断学习先进管理知识与技能,并对以往的工作经验加以总结,对层级、岗位、履职等重要因素进行统筹分析,通过多角度的交流和学习,达到稳步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目的。

  2.3建立以企业战略为核心的人力资源计划、制度和系统

  (1)对将岗位评估作为基础的人员编制与机构设置进行完善。通过对职务职称体系与岗位说明文件的有效匹配,能为人力资源基本工作提供丰富、准确的资料。基于此,企业必须按相关标准编制岗位说明文件,从而为人才选拔、聘用提供可靠依据。

  (2)加大对用工总量与人工成本总额的管理控制力度。结合不同板块业务特征与用共类型等情况,对企业营业收入、产值、利润、超缺员及人工成本总额进行挂钩。

  (3)薪酬激励体系优化构建,以切实满足多层次的实际需求为目标。员工的薪酬激励应当充分考虑其自身能力水平与素质状况,而激励除了要根据外部市场变化,还要注重和奖金发放与薪酬调整方面的关联。借助不同层次所形成的差异,达到调动员工主动性与积极性的目的。

  (4)构建将结果作为主要导向的员工绩效管理体系。对绩效管理而言,其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和正向激励,以结果为主要导向激励员工,提高高绩效员工福利待遇,考核低绩效员工,并给予适当惩罚。对于连续年度绩效低的且通过相应培训仍低的解除劳动合同,切实落实员工的进出机制。但要注意体系的实施必须透明、公正,所用的考评方式不宜复杂。

  (5)实行员工终身培训,注重教育和培训工作,构建健全的员工培训机制,同时给予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对于核心岗位员工制定三年发展规划,在规划内考取的职称、证书等。并制定对应的培训计划。计划中可以包含多种培训项目,比如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实践交流与专题培训等。

  3结束语

  实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适应电力集体企业发展需要的有效举措,它在为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提供必要人才力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认清企业发展形势,做好人力资源规划,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实现人力资源和企业发展相契合、协同的目标。

电力管理论文8

  摘要:电力营销是电力企业发展和经营的重要方式,良好的电力营销不仅能够实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更能够刺激电力市场竞争与进步。本文分析了目前供电企业中电力营销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提升电力营销工作水平的对策,旨在促进电力行业长远、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对策

  1、前言

  长期以来,我国供电企业处于垄断地位,在市场中既充当管理员又充当服务员,但其服务特色并没有凸显甚至引起消费者的抱怨,如何针对电力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方案,便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对于供电企业而言,强化电力营销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对企业适应市场需求,提高销售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特别是,无论是居民用电还是城镇公共用电、企业用电,都对电力服务有着较为强大的需求,这就更加要求供电企业强化营销管理,提高营销能力和水平。

  2、电力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营销理念滞后,缺乏服务意识

  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要想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必须从服务上做文章,才能获得用户的信任和支持。由于我国电力企业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导致电力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较为薄弱,服务手段比较单一,服务设施还存在一定问题,对于用户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长此以往,会对企业形象和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妨碍企业的长远发展。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电企业要发展、要赢利,就要时刻以用户为中心,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加强服务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2.2电力营销管理体系不健全

  首先,营销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供电企业没有制定完善的营销管理方案,缺乏长远的营销战略,也没有制定完善的营销宣传、营销管理方案,这就使得营销过程中缺乏富有指导性的整体方案,不利于营销活动的开展。再次,营销配套体系不健全,如供电企业营销绩效考核体系尚不健全,营销激励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营销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对农村地区营销人员的管理不到位等。

  2.3电力营销手段滞后

  影响营销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电力营销的手段,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电力系统的营销手段还较为单一,对电力市场的开发也不够完善,用户需求没有被完全的了解,用电潜力分析工作也存在不到位的状况,这些情况都严重影响了供电企业的营销水平。其次,营销过程中信息化手段采用不够,部分供电企业虽然积极推进信息化管理,但这种信息化不彻底,如仍然采用人工抄表的方式计算用电量,部分地区采取要求居民按月到供电所缴纳电费,这种电力消费模式不仅增加了居民购电难度,而且还增加了成本。此外,由于设备较为落后也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服务质量,且电网建设不完善、设备老化以及缺乏电力技术支持等因素也都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营销水平。

  2.4电价提高抑制客户用电需求

  近年来,随着百姓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强,电力企业的电力产品单价也在逐渐提高,甚至出现了不同省份电力价位不同的“价外加价”情况。农村地区的电力价格更是五花八门,当然无论电力价位怎么变化其都具备一个特点,即“高于国家规定的基本电力价格”。许多地区电价偏高,不仅制约了电力销售市场的拓展,而且影响了家电在农村的普及。为此,应坚决取缔“中间层”的“价外加价”,实行“同网同质同价”,这是净化拓展电力销售市场的长远战略。

  2.5电网建设较为滞后

  目前电网建设较为滞后是我国电力市场存在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电网建设的速度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此外,城镇电网的主网络较薄弱、线路老化以及农村电网覆盖面积不大等因素,导致一部分地区的电力送不出去,另一部分地区的电力不能消耗完。因此,一些企业在市场份额占有上存在明显劣势,也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尽管我国目前对农村的电力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但仍然没有彻底改变电网建设薄弱的状况。

  2.6营销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首先,营销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部分供电企业营销人员招聘过于注重关系,营销人员没有接受专门的电力营销教育,也没有进行相关的培训,这就使得其销售过程中过于依靠自身的工作和生活经验,影响了销售效果。其次,营销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电力营销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电力基础知识,如能够为电力消费者提供基本的电力维修等服务,这样才能满足销售需求,但实际上部分营销人员或者这种业务素质不够,后者不愿意为用户提供相关的服务,这也影响企业的销售行为。

  3、提高电力营销水平的有效措施

  3.1树立市场营销理念。

  近年来,随着电力买卖市场的逐渐形成,客户对于电力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电力价格的要求及关注度都有所提高。在这一背景下,电力企业要想实现发展与进步,就必须要树立起全员市场营销理念,使企业当中的每一位工作者都能够具有电力营销意识,并深刻认识到电力营销对于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电力产品供应与出售同时进行的特点,使得电力产品的销售环节需要多个部门配合才能完成,如果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电力产品的销售也都无法完成。为此,电力企业应建立起全员协作的生产与销售理念,使整个企业上下能够拧成一股绳,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努力。

  3.2建立营销管理体系

  电力产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其营销途径比较单一和死板,如何在单一的营销条件下,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使电力产品能够得到客户的认可,就成为了电力营销当中的重要目标。想要实现电力产品的有效营销,就必须要建立起以实际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营销管理体系。该营销管理体系当中的主要目标就是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经济的电力和快捷、方便、高效的服务,其职能相应转变到市场策划与开发、需求预测与管理、业务发展与决策、客户服务与支持、电力销售与合理管理、公共关系与用电咨询、抄表收费与电费电价等方面,全面开展电力的售前、售中、售后的一条龙销售,对每个环节都力求作到完善得体,环环紧扣,只有这样,才能使电力营销体系得到最佳组合。

  3.3整合营销渠道提高营销能力

  整合营销模式即要充分利用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相结合,首先,要大力推广、应用网络营销,鼓励电力消费者利用互联网、拉卡拉移动设备等方式购买电力服务,供电企业营销过程中要加强对其官方**、各种网络销售渠道的宣传,消除消费者对网络消费的恐惧心理,促进网络销售。在服务过程中,供电企业可以利用手机信息等方式将电力消费者的消费信息如用电量、当前电表数,以及消费者个人信息如在用电编号(ID号)及时传递给消费者,为消费者利用网络消费提供基础信息和信心。其次,要积极提升传统电力销售渠道,供电企业营销过程中要进一步改进现场服务,如投入资金建设购电消费者等候休息场所等,为消费者现场购电等提供便利,以提升电力企业形象,提高消费者对电力企业的认同度,以此促进电力销售活动。

  3.4培养新用电增长点

  扩宽电力企业的发展范围,培养新用电增长点,一直是电力企业所探索的重要发展途径。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新用电增长点的培养不仅能够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更能够为电力市场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也就是说新用电增长点开启的是电力市场发展的新浪潮,而培养新用电增长点的电力企业,就成为了“弄潮人”。尽管,目前我国处于电力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但其只是我国经济发展环境下电力产品发展的过渡阶段。随着经济、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电力产品必然会与其他产品一样走向买方市场,如果到那时电力企业再想改变,那就晚了。所以,供电企业不能有“等”的思想,为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必须积极培育和扩展电力市场,及时调整电力市场结构,积极培育新的用电增长点。

  3.5加强电力电网的建设

  供电企业要加强电力电网的建设工作,提升规划建设电力电网的水平,并与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保证电力电网的建设与此区域的经济建设步伐相一致。逐步完善电网结构,提升电网的供电质量和能力,保证10千伏线路建设、35千伏变电站等改造工程建设的发展进度,要实现电力电网建设与经济建设相适应或快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提升电力营销水平。此外,还应重视完善农村的电力营销,加快农村电网建设,不断推进农村电气化的步伐,努力做好农村的电网建设工作,提升农村地区的电力营销工作水平。

  3.6提升电力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

  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人员要具备专业的营销知识和良好的营销素质。首先要加强电力营销人员的培训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为电力营销工作人员提供学习专业营销的知识和技能,培养电力营销人员良好的专业素养,从而提升电力营销的工作水平。此外,还可以引入一些具有丰富电力营销经验的人员加入到营销队伍中来,可以提高、促进电力营销的工作水平,带动整体电力营销人员素质的提高,也能够壮大、完善已有的营销队伍。

  结束语

  总之,电力营销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力营销策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长远发展和电力工作服务质量的提高。作为电力营销人员,也要时刻存在危机感,不断提升自身的营销技能,为用户提供最优质的营销服务,树立供电企业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汪银芳,胡有年.中小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问题及对策[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xx(12)

  [2]梁凤云.试析营销稽查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33)

  [3]葛群英.加强营销管理是电力企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J].科技信息.20xx(21)

电力管理论文9

  【论文关键词】 继电保护 故障处理方法 微机化管理 技术监督职能

  【论文摘要】 继电保护装置是一种自动装置,在电力系统中主要负责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这是它的主要职责也是任务,它可以随时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同时及时发现问题,从而通过选择合适的断路器切断问题部分。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个人建议及有效措施,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进行论述。

  引言

  当系统出现意外情况时,继电保护装置会自动发射信号通知工作人员,有关工作人员就能及时处理故障,解决问题,恢复系统的安全运行,同时,这种装置还可以和其他设备相协调配合,自动消除短暂的故障。因此,加强继电保护管理是供电系统安全运行的可靠保障。

  一、继电保护管理的重要性及任务

  1、重要性。继电保护工作作为电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责任大、技术性强、任务繁重。继电保护工作人员每天面对诸如电网结构、保护配置、设备投退、运行方式变化及故障情况等各种信息,对它们进行正确的分析、处理和统计,工作十分繁重,并且上下级局之间、局与各厂站之间存在着许多重复性数据录入及维护工作。为了减轻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开发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电网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

  2、主要任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对继电保护所涉及的数据、图形、表格、文件等进行输入、查询、修改、删除、浏览。由于管理对象层次多、结构复杂、涉及几乎所有一、二次设备参数、运行状态、统计分析、图档管理甚至人事信息等事务管理,各层保护专业分工较细,这使得数据库、表种类很多,利用管理系统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使用的准确性。

  在电力系统中,存在如保护装置软件设计不完善、二次回路设计不合理、参数配合不好、元器件质量差、设备老化、二次标识不正确、未执行反措等诸多原因,导致运行的继电保护设备存有或出现故障,轻则影响设备运行,重则危及电网的安全稳定,为此,必须高度重视继电保护故障排除,认真、持久地开展好继电保护信息管理工作。

  二、继电保护管理中的不足

  纵观目前电力系统各发、供电单位的继电保护管理情况,会发现各单位继电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形式多样、记录内容不尽相同、记录格式各异、填写也很不规范; 另外,几乎所有单位对管理漏洞的发现和处理往往只是做记录,存在的`故障消除后也没有再进行更深层次分析和研究。更严重的是个别单位甚至对故障不做任何记录,出现管理上的不足后往往只是安排人员解决后就算完事。由于各单位对管理程度不同程度的重视,最终造成运行维护效果也很不相同: 有的单位出现故障,可能一次就根除,设备及电网安全基础牢固; 而有的单位出现同样的故障,可能多次处理还不能完全消除,费时费力又耗材,而且严重影响设备及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甚至有些故障出现时,因为专业班组人员紧张,不能立即消除,再加上对故障又不做相应记录,从而导致小故障因搁浅而变成大损失。针对此种现象,为了减少重复消缺工作,不断增强继电保护人员处理故障的能力和积累经验,提高继电保护动作指标,确保电力设备健康运行以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切实将故障排除管理工作做好,并通过科学管理来指导安全运行维护工作。必须对故障及漏洞要实行微机化管理,借助微机强大的功能,对出现的故障存贮统计、汇总、分类,并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寻找设备运行规律,更好地让故障管理应用、服务于运行维护与安全生产。

  三、排除故障的措施

  1、对继电保护故障按独立的装置类型进行统计。对目前系统运行的各种线路保护装置、变压器保护装置、母差保护装置、电抗器保护装置、电容器保护装置、重合闸装置或继电器、备用电源自投切装置、开关操作箱、电压切换箱,以及其他保护或安全自动装置等,将其故障按照装置类型在微机中进行统计,而不采用罗列记录或按站统计等方式。

  2、对继电保护故障分类。除了按故障对设备或电网运行的影响程度分为一般、严重、危急3 类外,还可按照故障产生的直接原因,将故障分为设计不合理( 包括二次回路与装置原理) 、反措未执行、元器件质量不良( 包括产品本身质量就差与产品运行久后老化) 、工作人员失误( 包括错误接线、设置错误或调试不当、标识错误、验收不到位) 4 个方面。对故障这样统计后,一方面可以根据故障危害程度,分轻重缓急安排消缺;另一方面,便于对故障进行责任归类及针对性整改,从根本上解决故障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也确保了排除故障处理的效果。

  3、明确继电保护缺陷登录的渠道或制度。为了逐步掌握设备运行规律,并不断提高继电保护人员的运行维护水平,就必须对继电保护设备出现的各种故障进行及时、全面的统计,除了继电保护人员自己发现的故障应及时统计外,还必须及时统计变电站运行值班人员发现的故障,而要做到后者,往往较困难。为此,必须对运行部门(人员) 明确继电保护故障上报渠道、制度,通过制度的规定,明确故障汇报渠道、故障处理的分界、延误故障处理造成后果的责任归属等,确保做到每一次故障都能及时统计,为通过缺陷管理寻找设备运行规律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继电保护故障管理的对策

  1、跟踪继电保护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合理安排消缺。通过故障管理,可以随时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哪些设备无故障,可以让人放心,哪些设备还存在故障,故障是否影响设备安全运行,并对存在故障的设备,按照故障性质,分轻重缓急,立刻安排解决或逐步纳入月度生产检修计划进行设备消缺或结合继电保护定期检验、交接性校验、状态检修进行设备消缺,以确保设备尽可能地健康稳定运行。

  2、超前预防,安全生产。通过故障管理,对掌握的故障数据,在其未酿成事故之前,就要及时分析,制定对策。对能立刻消除的故障,立刻组织安排人员消缺; 对不能立刻消除的故障,进行再次分析,制定补救措施,并认真做好事故预想。

  3、及时、准确地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定级统计。要真正做到把每台继电保护设备定级到位,就必须做到时刻全面地掌握每台继电保护设备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合理化管理,进而对设备定级实现动态的科学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杨东山.中国电力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民营科技,20xx-08-20.

电力管理论文10

  摘要: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绩效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战略落地的工具,是企业战略执行的核心手段。企业战略需要以绩效管理为依托,实现目标的层层传递,将目标转化为组织内员工的绩效责任,指导员工的日常行动,最终提升企业战略管理能力与执行力,形成高绩效的企业文化。文章分析了电力企业在实施绩效考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效措施,以期达到发挥绩效考核的效力,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绩效考核

  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人的管理,如何对企业员工的贡献进行客观的测评,如何更为有效地激励员工,企业必须建立一套高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并最终为企业战略竞争优势的形成和保持提供服务。因此,对员工进行有效的绩效考核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亟待解决的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关于绩效管理的概述。

  (一)绩效管理的含义。

  所谓绩效管理,是指企业中的各级管理者与基层员工为了实现组织目标,面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其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

  (二)绩效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绩效管理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应用的作用包括:一是绩效管理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企业与员工的绩效;二是绩效管理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三是绩效管理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管理流程与业务流程的优化。

  二、电力企业绩效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考核指标未能与岗位职责有效挂钩。

  产生这一问题有三点原因:

  一是因为部分领导对下属的岗位职责本身就不清楚,如何评价员工就无从谈起。

  二是有些虽然对员工进行了定岗,岗位也有明确的职责要求,但对员工的绩效要求却大大超出其职责范围,这样,员工同样会觉得不公平。

  三是绩效要求虽然明确,但工作实施过程中需协调很多其他的工作环节,且这些协调工作不是靠一个人的能力能完成好的,如果考核的时候只看他的最终结果不问过程,这显然也有失公平。

  (二)员工不能理解和参与绩效考核。

  一是一些员工对绩效考核的意义不甚了解。很多管理者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虽然对绩效管理的理念与意义都很我解,但基层员工对绩效管理的内容与意义不甚了解,很多员工认为绩效考核无非是要发现其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其进行严厉的惩罚。

  二是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员工未参与,指标的实施过程中考核者也不能对员工进行有效的绩效辅导。员工不知道企业内部的绩效考核是怎样进行的,也不知道其中的考核指标与考核结果是如何得出的,还有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着什么问题,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可以避免等等。

  (三)绩效管理的实施中不能做到客观公正。

  在企业中实行绩效考核的目的是真实、客观、公正地评估员工与部门的工作成绩,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绩效考核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比如说,有些部门的管理人员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很容易被“人情分”或者“世故分”所左右;绩效结果较差,对自己部门内绩效不佳的员工也在绩效考核中给予肯定;绩效考核中存在平均主义,员工轮流坐庄绩效“优秀”,打击了部门中真正优秀员工的积极性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所完成的考核结果与预期有着很大程度上的背离,容易使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工作热情减退。

  (四)考核者与员工就绩效考核结果缺乏有效沟通。

  反馈沟通是绩效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保障和提升绩效管理效果的重要纽带与策略,但偏偏在目前许多部门的绩效考核中被淡化了,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反馈沟通。一方面部门或单位的绩效考核人员未经过有效培训,沟通时不注意技巧把握,泛泛而谈,缺乏对员工工作的辅导和帮助,沟通反而引起了下属的不满;另一方面,部分管理者把更多的工作精力放在了对员工业绩结果的事后奖惩考核上,更多的放在讨论员工薪酬奖惩方案的多样化和合理化上,忽略了管理者自身的事前任务计划和任务分配工作,从心里没有认识到绩效沟通的重要性。

  三、绩效管理考核的有效实施。

  绩效考核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好可使组织形成一种良好的竞争氛围,充分发挥职工的发展潜力,最终实现员工与组织的共同发展。运用不好则会导致重重矛盾。要使绩效考核做到公平、公正,应从以下方面矛以改进。

  (一)设置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

  要科学地设置绩效管理的指标,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企业内部的各级管理者要明确自身绩效管理的责任,提升管理人员对绩效考核工作的责任意识。

  二是根据考核目的,对被考核对象的岗位的工作内容、性质以及完成这些工作所具备的条件等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了解被考核者在该岗位工作所应达到的目标,初步确定绩效考核的各项要素。

  三是根据被考核对象在流程中扮演的角色、责任以及同上游、下游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其衡量工作的绩效指标。

  (二)搭建畅通的`沟通渠道。

  一方面,在制定绩效责任书时,为有效地完成单位年度工作目标,单位应以《年度业绩考核责任书》的方式将企业年度战略目标逐级分解到部门,部门再以《员工绩效考核责任书》的形式将年度重点工作逐级分解到每个岗位和个人。在这一过程中,部门要让员工充分参与到责任书的制度过程中,强化部门绩效考核与员工绩效考核之间的挂钩联系,促使员工了解自身岗位责任并以严肃的态度对待绩效考核。另一方面,在绩效计划的执行过程中,部门主管定期或不定期的与员工进行沟通,加强对绩效考核的过程管控,了解他们对绩效的意见与建议,分析员工没有完成绩效目标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三)确保具体操作公平公正。

  绩效考核确保客观公正有三点措施:一是考核指标要清晰量化。例如生产人员的考核应以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为主要考核内容,管理人员的考核指标更侧重于完成时限、工作质量、服务态度等等。只有考核指标清楚,量化细化,考核时才可以用数据说话,以事实为依据,很大程度上就能降低评价者的主观意识。二是对考核者进行培训,对于绩效考核结果采用强迫选择法,确保结果符合正态分布。三是建立员工申述系统,一方面为员工畅通投诉的渠道,另一方面也监督考核者认真收集客观资料,公正、客观地对被考评者做出评价。

  (四)深化运用考核结果。

  深化运用考核结果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有效的反馈面谈。采用双向倾听式面谈使员工了解自己的业绩状况和考核结果,也使管理者了解下级工作中的问题及意见,创造一个公平、通畅的双向沟通环境,使考评者与被评对象能就考核结果及其原因、成绩与问题及改进的措施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绩效提升计划。第二,有效的结果运用。强化绩效结果与薪酬、培训、人事决策挂钩力度,实行员工年度绩效综合评估结果存入个人绩效档案制度,作为岗位调整、薪资调整、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后备人才库建设等的重要参考依据,提升员工对绩效考核工作的重视。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绩效管理作为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产物,在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与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以及企业的生产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尽管当前少数基层单位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通过不断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流程,不断提升员工绩效管理的意识,绩效管理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方面将产生越来越大的作用。

  总而言之,绩效考核时管理人员要运用新思路、新手段,要针对国有垄断企业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法,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电力企业长远发展做出贡献,要制定符合现实情况的考核评价体系,全面构建新时期国有垄断企业的考核机制。

  参考文献:

  1、杨跃琼,褚景春,吴良器。电力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xx(9)。

  2、赵磊,杨婧。电力企业绩效管理潜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xx(12)。

  3、黄红梅。电力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xx(2)。

电力管理论文11

  摘要:随着供电需求的逐渐提高,电力管理信息系统(MIS)也开始逐渐的升级改造,安全运行备受人们关注。文章从电力管理信息系统的介绍入手,分析电力信息安全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电力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安全性的几点措施,望推动电网更加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电力管理信息系统;安全性;措施

  现代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命脉就是电网,一旦电网调度处理不到位,将出现大范围的停电事件,将给国民经济以及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损失。电网经济调动当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就是电网信息管理和安全运行,搞好电网信息管理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基础。

  1电力管理信息系统

  现代企业当中的电力管理信息系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力作为传统行业,在如今激烈的竞争下,要从企业内部管理开始,建立完善电力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加准确高效的将每天的工作完成,利用实际行动和成绩朝着一流供电企业目标前行。电力管理信息系统将电力企业作为对象,利用国家级管理规范作为基础开发的完整的电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此系统能够极大的将员工工作效率提高,推动电力企业建设文明窗口、实现企业管理规范和现代化。此系统具备显著的两方面特点:首先,网络化,将之前的复杂低效率的纸质、电话作为主要的信息流,改变成电子网络化的信息流,将更好的支撑电厂稳定安全经济高效的运转;其次集成化,创建电力管理信息系统将主题数据库当做主要的数据环境,应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实现采集、处理和传输数据,保证信息安全高效应用。

  2电力信息安全系统存在的问题

  2。1网络技术的控制问题

  目前的网络技术,无法对信息窃取者进行预防,更无法对骇客进行预防,虽然登录网络系统采用了身份验证等一系列的措施,可破解防护措施轻而易举。因而,在电力信息安全系统管理过程中,需要将网络技术的控制当成重点,增强技术手段,避免给骇客以及窃取信息人员提供机会。

  2。2数据储存的容量问题

  传播信息需要依靠数据,庞大的电力信息系统,依靠数据的传播,才可以获得沟通交流。所以,针对数据的储存容量要大,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数据可以获得高效稳定的传输,才可以让电力信息系统获得更好的安全保证。一旦数据存储容量不够,就可能导致数据不能存储,呈现漫游的状态,不但导致信息丢失,而且有可能导致信息被盗。

  3提高电力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安全性的措施

  3。1加强网络技术的控制

  为了预防骇客窃取信息,技术工作人员需要增强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掌控。有关技术的开发就显得更加关键。另外,需要在信息安检上做好工作,及时发现漏洞,才能从预防可能产生的各种威胁。因为电力系统覆盖面非常广泛,涉及高度也非常高。所以要关注防雷,安装防雷装置,避免雷击所带来的'安全威胁。此外,从安全角度来说,可以让防火墙与MIS和SIS网络进行连接,SIS网络限制普通客户端直连。要是想访问SIS数据,一定要经过MIS网络,这些将给电力安全系统管理提供更大的帮助。

  3。2数据安全

  按照统计的国家电力系统故障,给电厂系统带来最大威胁的就是骇客的破坏,并且计算机病毒也同样会导致系统出现问题。网络攻击入侵要具备非常高的专业水平,入侵工作系统性非常强,主要包含分析目标、获得文档、密码破译、登录系统等等。防火墙需要利用独立开放的HTTP端口和比较少的IP/TCP端口,尽量不应用非必要的端口。使用Norton软件杀毒,定期对病毒资料库进行更新,避免新型的病毒入侵到系统当中,加密核心信息,同时利用确定身份、存取授权、数据备份加密等保护手段,将信息约束在工作范围当中,避免出现信息外流的现象。对系统定期进行在线检测,及时将安全威胁消除,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3。3加强安全意识培训,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思想,制定专门的安全职责

  每一个部门的管理人员需要数据管理即责任的态度思想,做好尽职尽责,维持忧患和责任意识,利用严格的手段保证生产安全。合理对各种管理技术手段进行使用,将预防事故出现的关键点放在预先发现,准确判断可能造成事故出现的隐藏因素,做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工作。保证建立起安全管理网,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在各个管理的范围当中,进行危险点研究,贯彻落实安全措施;要善于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及时解决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问题,那么也就无从谈起电网安全。所以将这些内外因素处理好,才可以良好的抑制电网安全威胁,保证电力安全生产工作。公司全员要做好遵守规章制度的工作,一定要从基层开始,层层贯彻落实,保证安全管理者和职工之间实现相互监督的目的。

  3。4加强数据库的安全

  想要更好的增强数据库的安全,一定要做好安全管理、访问和信息控制工作。数据资源安全主要是要确保数据在存储、使用和传输的过程中的完整和机密性,使用PKI平台来确保,同时做好数据备份,保证硬盘容量充足,保证信息可靠和完整的数据,当系统与数据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恢复,将损失降到最小。给SIS数据库服务器和使用服务器配置数据备份设备。有条件的情况下,将异地备份实现,加强SIS的容灾水平。针对新建的电力二次系统一定要在建设当中实现风险评估,同时要按照评估结果将安全策略制定出来;对已经投入运行而且已经建立安全体系的系统定期扫描漏洞。

  4结束语

  总之,电力管理信息系统安全运转工作给整个电力系统运行带来非常大的价值,同样作为电网供电工作的基础。对电力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健全科学的完善的预警方案,尽量降低工作人员早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失误几率,将工作效率有效提高,增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和安全水平,更好的将安全电力管理工作做到位。同时电力管理信息提供控制当中,增强信息化建设,使用最先进的科学设施将日常管理工作效率提高。作为电网供电工作当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力管理信息系统工作,已经变成了供电企业关注的重要部分,一定要确保电力系统可靠稳定运行下去,才可以推动我国经济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兵。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信息化与设备维护[J]。数字通信世界,20xx,(9):170。

  [2]窦建东。地铁电力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与发展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xx,(22):63。

  [3]黄文忠。提高电力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安全性措施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xx,(9):59。

  [4]许行宾,张庚申,武晓红,等。城市人防工程维护管理信息系统的解析[J]。工程技术研究,20xx,(6):178。

电力管理论文12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电子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各个行业的发展都与互联网电子信息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的电力企业也无一不例外。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发展也得到了质的飞越,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的不安全的隐患,例如电力企业的信息安全、骇客入侵等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从加强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入手,其次分析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的现状,最后,针对电力企业信息安全问题提出管理措施,推动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现状分析;管理对策

  一、提升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力企业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得不开始重视自身的信息化建设。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除了企业信息的基本管理和运营之外,还需要将电力系统的生产运行、用户参数、用电情况、物资系统、财务系统等方面纳入到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当前虽然电力企业已经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并构建了网络架构、配备了硬件设施,但是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仍然面临着信息数据统计、系统自动化控制、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1]其中信息安全及信息管理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更是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实现的目标之一。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是电力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的物理基础,除了信息系统结构和应用系统之外,电力企业还面临着用户管理问题、外部病毒或骇客入侵等威胁。一旦信息系统受到攻击或者出现漏洞,那么电力系统可能会出现局部地区断电从而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导致用户的权益受损,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区域的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因而,如何针对内部、外部安全威胁从技术、管理等方面制定合理的策略影响到信息安全目标的实现,更会对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造成影响。

  二、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现状

  (一)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管理面临着互联网入侵的严峻挑战

  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推动着电力企业信息化的步伐,每天有数以万计的电力信息数据需要通过互联网来传递,使得电力企业之间的'往来越来越方便,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互联网信息在给电力企业带来便利的同时企业信息安全问题也随之出现,电力信息数据在通过电子媒介传递时就会在计算机网络上留下痕迹,如果这些数据一旦泄露或者被不法分子篡改的话将会给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电力安全系统带来严重的损失。现阶段由于我国互联网管理制度的不成熟,使得电力企业信息时常面临着网络骇客和不法分子入侵的严峻挑战,阻碍我国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电力企业对信息安全管理防护措施面临很大的困难

  电力企业的信息管理包含了对变电设备信息系统、电力调度信息系统、电力传送信息系统和发电厂信息系统等信息管理,其具有分布范围广、层级分明和数据规模庞大等特点,这也是电力企业对于此类信息数据管理困难的原因之一,再加上一些域内和域外网络骇客的攻击,从而使得我国电力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防御系统和防护措施遇到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因此这就需要电力企业系统部门的通力合作,加强对于电力系统各个阶段信息数据的管理工作,如果一旦出现重要电力数据的泄露或者入侵将会给我国电力企业安全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

  (三)电力企业的互联网科技技术支撑与后勤信息保障技术有待加强

  自从改革开放将市场化经济形式引入国内以来,我国的电力企业的到了迅猛发展,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电力企业对于信息数据安全管理越来越重视,一些大型企业也纷纷建立了专门的计算机安全信息管理部门,加强对企业电力数据信息的管理,这也使得市场对于计算机信息安全系统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优化国内市场信息管理人才的分配。但是,与此同时我国电力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还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第一,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管理部门对于后续信息数据的技术深度分析和测评管理存在很大漏洞;第二,电力企业信息安全部门进行专业信息数据分析和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对相关信息数据不能做出及时分析和管理造成大量有效数据的流失;第三,由于信息安全管理队伍人员的流动比较频繁,造成信息安全部门缺乏应有的稳定性,导致后勤信息保障技术跟不上电力信息数据的更新。

  三、加强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的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电力企业内部信息安全管理组织结构的优化

  优化电力企业的内部信息安全数据管理结构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这就要求电力企业要加强对于内部信息数据安全管理结构的建设,合理规划信息安全管理部门的人员分配工作,坚持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做到权责统一。同时也要组织稳定性和专业性强的信息安全队伍,加强对于信息数据系统的安全监测工作,对于不同模块、不同层级的数据信息设立相应的管理组织构架,保障电力企业信息数据通过互联网科技进行安全有效的传输。

  (二)加强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防护预警机制

  为了进一步加强电力企业信息安全数据保护工作,就需要增加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合理利用,开发研制本企业的信息安全传输中预防泄露程序,设计严密的内网信息传输路径,安装隔离强化系统加强对入侵外网信息的监督预警机制,并制定合理的危机解决方案。例如,20xx年榆林地区某电力企业为了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电力信息数据的传输安全,聘用了专业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数据团队作为该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部门,研发和设计了一套强化隔离外网信息入侵的防盗预警程序,防止企业信息的泄露和预防骇客和不明身份人入侵。[2]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现阶段我国电力企业要加强对企业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就需要为信息数据传递建立相对安全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同时也要求企业内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强化信息管理人员的责任于意识,能够对于相关信息数据的修改、变更做出及时的更新管理。[3]设立安全的信息传输密码程序,保障企业信息数据传递的安全性,推动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向着更加科学化、更加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互联网科技时代的到来,需要电力企业在实现数据信息化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信息数据安全管理工作,只有建立安全可靠的数据传播环境,才能更好的预防电力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我国电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军军,赵明清,李辉,冯梅.企业信息安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信息网络安全.20xx(10).

  [2]李文武,游文霞,王先培.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xx,39(10):140-144.

  [3]朱瑜庆,张根保,任显林.标准化的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探索与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xx(02).

电力管理论文13

  1电力企业营销费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信息缺乏准确性、真实性

  由于电力企业的营销费用在各个区域之间的费用水平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虽然地方营销组织对该地区的营销费用掌握的极为全而,然而,对于电力企业营销费用预算管理部门来说,要熟悉各个地区的营销费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很多营销管理人员所掌握的具体信息根本不如当地营销人员掌握的多。而地区的营销人员也会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来对相互之间的差额费用做文章,使得电力企业营销费用预算信息缺乏准确性和真实性

  1.2电力企业营销费用预算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营销费用预算管理将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传统的营销费用预算管理流程己不能满足当今的发展要求,尤其是预算内容以及预算量的不断增加,更加为电力企业营销费用预算管理施加更大的压力,而且,在预算管理考核、监督上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考核、监督的执行力偏低、责任分配不明确、考核制度不完善等。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电力企业营销费用预算管理也应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这样才能保证在市场中有立足之地

  1.3忽视了费用预算的控制点

  控制点对于费用预算来说极其关键,在当今电力企业营销费用预算管理中经常忽视对费用预算控制点的把握,虽然也有着一定的费用预算方式,但是,在实际的预算中,却未能有效发挥出费用发生前的控制作用,而在费用发生之后再对实际的发生费用进行预算检查时,发现有一些己经超出了预算,费用预算的控制点也变得更加被动,不利于电力企业营销费用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

  2完善电力企业营销费用预算管理的思考措施

  2.1完善定单预算

  在电力企业营销费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区域营销费用存在差距,使得营销费用预算信息缺乏一定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而造成这方而的主要原因与定单预算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要不断的完善定单预算,并将其作为电力企业各项电力业务实施费用预算的起点。电力企业定单预算与企业的应收账款预算、存货预算、营销费用预算等都有着直接的联系,确保定单预算的质量,才能保证各项业务各个预算环节的质量。首先,要对电力企业定单预算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找到相关的漏洞并及时进行完善。其次,要对地区的营销费用进行掌握,因为定单预算水平较低的话,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地区之间费用的差距的影响,以及地区营销制度上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定单预算的水平,使电力企业营销费用预算实现更高的质量,不仅让电力企业有着稳定的发展,同时还要让营销人员也获取相应的利益,这样才能保证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2营销费用预算应而向市场

  电力企业营销费用预算管理不能以预算费用的管理而管理,这样就相当于把企业营销费用的预算孤立起来了,不利于电力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要将企业的费用预算而向市场,与市场建立紧密的联系,这样可以提高市场的竞争力,而且,还能不断的开拓市场,提高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能够有效的规避机械式费用预算。在进行费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应不断的深入市场,对市场的情况以及竞争企业的信息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将此作为编制费用预算的重要依据,这样可以使电力企业的营销费用预算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而且,在合理的预算管理之下,企业的预算指标值还具有一定的弹性特征,能够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而进行改变,使得企业的预算目标更加明确。另外,在制定营销费用预算的过程中,要根据营销的价值链以及业务流程作为费用预算的基础,不断的完善营销费用预算制度,不断的完善市场信息,要禁忌闭门造车的现象,要不断的借鉴国内外的企业的先进经验和理念,不断的提高电力企业营销费用预算管理质量

  2.3对营销费用预算进行改进

  电力企业营销费用预算的编制,应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全盘预算编制,在实际中营销费用的全盘预算方法有多种,如果从简单使用上来分析的话,主要可以分为两种预算方法,第一种是自上向下的预算方法,主要是先预算出每年中费用中涉及到的各项费用开销,然后再根据每年的费用预算的目标进行相应的调整;第二种是自下向下的预算方法,具体的实施方式与前一种预算方法的顺序相反,是通过对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级别的各项营销费用进行分析,每年对全部的费用预算数据进行总结,并制定完整的`预算方式。当然,在实践中发现,虽然两种预算方法比较简单使用,但是在应用到电力企业营销费用预算中还存在一定的缺点,而结合这两种全盘预算方法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而推出的零基预算法更有利于电力企业营销费用预算的管理。零基预算法是每年的预算都以零作为预算的起点来对电力企业费用项目的开支额数进行预算,能够确保电力企业每年的营销费用预算费用开支数目的准确性,虽然零基预算法每年从零开始计算需要消耗很多的精力,但是,该种预算方法在实践中确是能够有效保证电力企业营销费用预算准确性的重要手段。而且,通过采用零基预算法能够有效的发挥出营销费用预算控制点的作用,提高电力企业营销费用预算管理质量,促进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

  2.4完善组织结构

  电力企业的预算管理是电力企业发展中的特殊机构,要保证电力企业的预算管理顺利的实施下去,必须要对预算管理的组织结构进行不断的完善,要将政策制定、目标确立、预算管理执行、方案审批、预算、审核等工作一体化,并形成流程体系,而且,建立的机构要对电力企业预算管理有着全权负责的权利和责任,电力企业领导层人员不能单独对电力预算管理执行否决权,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个人偏置意见而导致对电力企业预算管理造成一定的干预,须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领导层人员对方案共同讨论之后再执行确定的预算方案,这样才能进一步保证电力企业营销费用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

  2.5全而提高电力企业营销费用预算管理水平

  首先,要对电力企业营销费用预算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在面临着重重挑战以及当今环境的基础上,要对电力企业营销费用的预算管理模式从传统独立的模式改进成整体预算管理的模式,从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等多方而进行管理,并将财务管理作为营销费用预算管理的核心管理工作。其次,要加强电力企业营销费用预算管理的考核和监督,要确保考核、监督的合理性、科学性,同时,还要将预算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并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执行,确保电力企业的预算管理能够满足当今的发展要求

  3结束语

  通过文章对电力企业营销费用预算管理的分析,将现今电力企业费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详细的道明,并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尤其是与市场的联系非常关键,电力企业营销费用预算管理人员不能坐井观天,应根据社会的进步,市场的发展形势来分析并完善电力企业营销费用核算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保证电力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保证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电力管理论文14

  时代的发展赋予了电力资源管理更深的定义,为了满足当代的电力行业的发展需要,做好信息化管理的相关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利于推动我国电力体制的改革,实现电力市场的不断完善,从而满足当下的市场经济的建设需要。该文就电力系统信息管理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展开分析,实现其新型的管理策略、技术、设备等的应用,保证相关资金的投入,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麻烦,确保电力系统的日常工作质量效率的提升。

  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电力系统的应用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应用问题,通过对该问题的深化,以满足国家建设环境的应用需要,实现其管理自动化建设体系的健全,解决我国电力企业运作过程中的信息资源问题,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建立一系列的新型的信息管理体系,以保证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提升,确保当代的电力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当然,上述工作的开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关于电力系统管理环节的分析

  在我国应用信息系统中,电力系统是一个重要的应用环节,受到我国国情的影响,我国电力行业领域的一些运作模式依旧是不健全的`,但是随着电力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电力应用技术不断得到更新,满足了当代经济对于电力信息化的需要。尤其是这几年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很多区域的信息管理系统日益完善,实现其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更新,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目前来说,该模式在不同地域、不同单位之间发展伤存在着不平衡性。尤其是一些县级电力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在开发和应用上处于相对滞后的位置。主要的问题体现在已经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在投入的资金所得到的回报并不明显。特别突出的问题就是管理规范上比较差,不能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以及领导对信息化工作的不重视、管理方法不合理等。

  目前来说,我国的信息化运作体系依旧是不健全的,其系统运作本身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目前很多电力企业的信息管理体制是计算机应用模式,通过对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进行一系列信息数据的有效管理、收集、传递、加工等,这是现阶段的一种应用比价普遍的系统管理模式,其实现了电力企业的相关信息的有效转换,确保其信息系统的整体构建模式的协调,进行信息的利用效率的提升。该模式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电力企业的信息管理的局限性,进行计算机及其信息网络的最大化应用,确保企业的信息管理综合效益的提升。但是该模式也存在一些缺陷,不能针对现实工作的一些问题,保证MSI技术高效率的应用,由于其MSI技术应用的自身局限性,不适合电力运作大环境应用,特别不适合一些变化比较频繁的的管理环境的应用。基于MIS无法满足人们对于管理信息系统需求的情况下,统便随之研发出来。二者的区别主要是MSI是实现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而DSS更主要的是针对某一类型的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建立模型、挖掘规则等方式,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信息。随着系统的不断运用和相关漏洞的修复,数据仓库的综合决策支持系统最终形成。以至于后期的数据仓库、OLAP、数据挖掘灯相结合起来所形成的综合决策支持系统,远程自动抄表系统、基于抄表数据的综合决策支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管理者理念和对系统的把握,电力系统的信息管理自动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我们看到硬件的不断发展也要看到软件发展的不足,即管理自动化系统的实现途径和策略。

  二、电力系统信息管理自动化体系的健全

  随着国家电力运作体制的健全,网络应用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完善,为信息管理自动化模式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基础,因此电力系统具备良好的实用性及其管理性。我们进行电力信息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对各个应用信息的收集,确保其整理、抽取及其融合,进而获得良好的信息数据,服务于供电企业的日常工作环节。在信息融合过程中,通过对其工作目标的深化,以更好的为当下电力系统的管理工作做贡献。信息融合的主要目标是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 ,融入先进的系统思想 ,深入配电网管理各个环节 ,构建一体化解决方案 ,实现配电网的数字化运营 ,并将以更加先进、实用、成熟的服务回报广大用户。为此,有效的运用信息管理系统是实现最优化服务的主要手段。那么,如何才能更有效的在电力系统管理中实施信息管理自动化呢,对其途径与策略有如下几点思考。

  在电力系统信息管理过程中,国家要提供良好的建设环境,比如对于国家政策的优化,确保电力系统资金的有效投入,这样就能保证电力系统管理自动化模式的正常开展,管理自动化系统日益复杂的规模,需要其具备良好的电力企业运作模式,需要进行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等的投入,从而确保其电力管理自动化模式的正常开展。这离不开国家的财政政策支持,以此保证电力系统运作环境的稳定。通过全员对其认识上提高以确保实施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好的管理系统需要管理者的接纳,如果管理者对其有抵触情绪,那么你再好的系统也只是一个摆设。所以,加强对其系统的充分认识,了解其对于提升我们工作效率的好处,从认识上使系统工作人员产生重视的态度。这里面尤其要值得一提的就是相关主管部门领导的重视,对系统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在电力系统管理应用中,要针对其工作人员展开知识系统模式的优化,确保其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满足当下的信息管理自动化模式的开展。这对电力管理人员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需要其具备一定的知识及其能力,保证电力信息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对系统的全员进行相关培训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促进系统有效运行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事实已经告诉我们,新时期的电力系统发展更需要对知识的储备和技能的掌握。

  结语

  通过对电力系统信息管理自动化环节的剖析,以更好的服务当下的电力建设应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模式的长远发展提供良好推动力。

电力管理论文15

  0引言当前,随着SG-ERP等信息系统的深化应用,各类信息系统正逐步推动着公司各专业管理工作向规范化、精益化方面发展。如何利用信息系统有效地辅助支撑物资专业管理工作,是进一步提升物资管理水平的重要研究课题。秉持着争创物资集约化管理“排头兵”的理念,常州供电公司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优化完善、强化融合、协同互促、深度拓展”的工作理念,即进一步优化完善物资信息系统现有功能,强化信息化与业务的融合,形成业务与信息化的协同互促机制,深度拓展物资集约化、精益化发展空间。通过信息化支撑,实现物资管理更高效、业务更精益、流程更顺畅、保障更有力。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常州供电公司物资、信息两专业协同策划、积极配合,通过健全全程管控、预约领料、优化库存、完善统计、跟踪管控等技术支撑手段,提升了“规范管理、增效节能、提升效益、提高效率、延伸管理”的综合管理。

  1主要做法及成果

  1.1全程管控,规范管理

  常州供电公司通过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物资全生命周期管理,涵盖物资中标、验收、入库、出库、报废等全部过程管控。首先,利用物资计划管理模块落实物资到货需求,组织物资到货验收、现场服务等工作,系统及时生成物资配送验收单;同时通过系统的跟踪监控功能,及时掌握待交货、未交货、未入库等预警信息,从而及时催交相关物资,办理相关手续;通过履约模块对每月到达交货期的物资联系需求部门和供应商进行确认,对存在问题的物资及时进行协调,确保物资按时交货,物资配送顺利进行。物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物资唯一码及自定义的过滤规则来连接前期数据、计划数据、履约数据、库存数据、出库数据、全过程报表之间的关系;以全过程报表数据为基准,用前期数据、计划数据、履约数据、库存数据、出库数据、全过程数据来更新全过程报表数据;在计划数据、履约数据、库存数据、出库数据、全过程报表数据之间通过物资唯一码及自定义的过滤规则来相互补充数据及完善数据;在后台通过存储过程来处理计划数据、履约数据、库存数据、出库数据及全过程报表数据,最终实现物资全过程查询功能,通过此功能,可以对每一项物资的需求计划状态、物资状态、交货状态、供应商、配送员、招标批次、中标结果等重要信息进行快速准确查询,便于物资人员及时了解各项物资的实时状态和详细信息,有效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全过程管理设计。另外,通过全过程预警功能,可以实现对发货、发货通知、验收等业务环节的待办通知和预警提醒,既便于物资配送人员快速准确接收工作任务,也有利于物资管理人员及时监督管控重要环节执行情况,真正做到“明确任务、便捷操作、及时预警、全程可控”。

  1.2预约领料,增效节能

  针对物资领料工作涉及人员多、工作量大、计划性强的特点,常州供电公司通过优化完善物资信息系统辅助功能,实现预约领料。项目管理单位创建领料申请后,对于实物领用提前在管理系统中进行预约,同时可以查询每日的预约领料情况,合理错开高峰,减少排队等待时间。物资部门则在领用前一天进行物料比对,并完成实物备料,大幅缩短了物资出库时间,提高了领料效率,同时可以确保物资系统出库与实物出库的同步性。在迎峰度夏或集中领料期间,物资部门可以通过系统设置开启绿色通道,调增预约领料限额及增加休息日预约领料功能。物资预约领料流程。预约领料功能的实现对常州供电公司物资专业精益化管理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有效避免了以往物资领料工作中常见的排队等候、杂乱无章的情况,特别是在迎峰度夏期间,抢修工作量大、时间要求紧,通过预约领料进行计划排程,可以有效提升配网抢修工程领料操作效率。

  2)为领料人员和物资仓库保管员提供便捷操作。系统中针对物资的实物属性明确对应的物资保管人员,在预约领料时即可查询到所需领用物资对应的保管人员和地点,便于领料人员第一时间找到领料地点和保管人员,缩短领料操作时间。同时,物资仓库保管员可以根据所负责物资的预约计划,提前准备,合理安排,避免以往领料高峰时间出现的仓促应对情况。

  3)借助预约领料,实现“先入先出、最小规格”的精益化管理。通过预约领料,可以为物资仓库保管员提供充足的领料准备时间,保管员针对计划领料的物资数量和规格要求,进行库存物资调配,按照物资库存精益化管理要求,做到“先入库物资先使用、满足最小规格需求”。特别是“满足最小规格需求”,可以根据领料物资规格及库存物资情况,准备满足计划需求的最小规格物资,从而达到降低物料损耗、减少余料退库、节约生产成本的管理目标。

  1.3优化库存,提升效益

  20xx年,江苏省电力公司提高了对物资精益化管理的要求,常州供电公司实行的库存资源长效管控机制以物资仓储管理为主体,不仅要求保持合理的库系统开发与技术应用存水平、做到账实一致,更要求加快物资周转率,削减高库龄物资,使库存物资始终保持源源不断的活力常州供电公司通过完善系统辅助功能,加强库存物资定额管理、平衡利库、消减高库龄物资等方面的管控手段,为仓储专业管理工作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1)加强库存物资定额管理。通过库存定额统计模块,将省公司要求的库存限额层层分解至公司各单位,明确各项目单位库存物资定额。物资部门以系统预警提示、分部门定额实时统计等手段监督督促各项目单位严格按照设置的库存物资定额表,有计划地控制库存物资金额。

  2)大力开展平衡利库。充分利用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平衡利库模块,全方位开展市县之间、县县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物资调拨。并及时沟通协调各部门信息,拓展利库渠道,大力开展通用物资与项目物资间的平衡利库操作。

  3)及时削减高库龄物资。高库龄物资即为在库物资库龄大于等于6个月的物资,高库龄物资的大量存在不仅占据有效的库存空间,更减缓了库存物资的周转率。为有效解决高库龄物资问题,常州公司开辟库存报表统计模块,各项目单位可通过该模块自行查询高库龄物资清单,物资管理部门通过红、黄、绿3种颜色对超库存定额的项目单位进行预警。对于即将变为高库龄的物资,系统自动发送提醒事宜至具体涉及单位负责人员,并提供详细的物资清单,相关单位对照物资的情况,加快推进工程项目进度,确保物资不产生新的积压情况。除此以外,物资管理部门通过系统中的“物资到货情况统计表”及时通报物资到货情况及下周物资计划到货情况,及时向相关项目单位告知物资条目、种类、金额、数量等信息,督促项目单位配合物资部门做好接收准备,确保物资到货后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出库领用,缩短物资库存时间。同时借助预约领料模块的“先入库先出”的设计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减少了高库龄物资的堆积。

  1.4完善统计,提高效率

  以往的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查询操作较为复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数据报表查询单一筛选条件繁琐、查询时间过长、报表导出速度慢;二是各报表之间不能关联查询,需人工导出各个报表进行比对,大大增加物资人员的工作量。针对以上难点,常州供电公司通过优化完善物资管理信息系统辅助功能,实现了物资数据全自动统计分析功能,涵盖物资计划、配送履约、仓储库存、报废、结算等专业管理环节,物资专业人员只提供所需数据字段,设计报表格式等前期模型,通过对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的维护更新,便可以直接生成工作数据报表,实现快速、便捷的数据查询模式,减少物资人员不必要的比对文件而产生的繁琐工作量。例如结算报表功能,物资人员只需输入项目编码,即可生成该项目工程物资的情况报表,缩短了物资人员的查询时间,既减少了工作量,也保证了数据查询的准确性,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1.5跟踪管控,延伸管理

  常州公供电司通过库区压缩、清仓利库等一系列专项提升工作,物资仓储管理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仍存在一些后续管理的薄弱环节,例如:已办理出库手续的物资存在已到工程现场、项目单位代保管、施工单位待保管、施工现场暂存等多种状态,作为物资管理部门对此类信息掌握不够及时、透明。因此,为加强对退役资产、已出库物资、运维抢修应急保障库存物资的日常管理,遵循“合理储备、加快周转、保质可用、永续盘存”的原则,常州供电公司通过优化完善物资管理信息系统辅助功能,实现了对退役资产的存放登记和统计分析、已出库物资的状态维护和统计分析、运维抢修应急保障库存物资的库存盘点和统计分析等功能,加强了物资后续跟踪管控能力,全面提高物资全过程管理水平,从而保证了对物资状态的可控、在控,实现物资专业化延伸管理。

  2实践效果

  通过信息系统的有力支撑,常州供电公司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物资协同运作管理体系,在物资计划完成率、合同执行率、减少库存积压、保障综合计划完成进度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物资管理同业对标指标大幅提升。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完善为常州供电公司物资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及时性、高效性提供了有效的支撑,20xx年常州供电公司物资管理专业同业对标列居全省第一。

  2)保障物资供应,确保工程有序实施。物资全过程管控功能确保了物资计划按时、按需、准确上报。全过程监控物资供应计划的执行情况,确保物资供应计划及时完成;落实物资到货需求,组织物资到货验收、现场服务等工作,及时掌握待交货、未交货、未入库等预警信息,催交落实相关物资按时到货;物资到货后,及时在系统中办理物资到货登记、物资验收入库手续,保障后续物资领用和物资结算工作顺利进行,确保各项工程的顺利、有序推进,各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物资供应正常,未发生由于物资供应影响工程进度的情况。

  3)有效盘活利库,提升仓储管理水平。盘活利库是20xx年公司提升物资集约化、规范“库存一本账”管理的重要举措。得益于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库存管理应用,高库龄物资被及时消减,常州供电公司圆满完成20xx年“零积压”的目标,并顺利通过上级单位督导组对库存资源盘活利用工作开展情况的检查。同时,常州供电公司库存物资始终保持在库存定额范围内,年库存物资周转率大于4次,库存物资利用率得到极大提升。

  3结语

  借助信息系统流程规范、协同高效的应用特点,常州供电公司建立较为成熟的物资协同运作管理体系,实现了物资管理指标大幅提升、物资供应稳定、库存管理水平提升等专业管理目标,有效满足公司物资精益化管理要求,大力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和综合管理水平。

【电力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创新管理电力工程论文11-30

企业电力管理现状思考论文11-09

电力安全管理论文11-07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几点思考论文11-18

电力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论文03-30

林区电力工程管理技术研究论文11-30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现状及措施的论文11-10

电力工程应用管理论文范本12-12

电力论文提纲格式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