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管理论文

时间:2022-11-19 15:00:09 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车辆管理论文14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车辆管理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车辆管理论文14篇

车辆管理论文1

  为了化解国内成品油价格不断上涨给道路运输业带来的经济压力,国家自 20xx 年开始对城市公交、农村客运车辆、出租车的经营者给予财政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对降低经营者成本,提高其抗风险能力和经济效益,促进客运市场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交通运输局作为营运车辆的主管部门,担负着燃油补贴资金的核算、发放、监管等工作。补助年度终了,交通运输部门对本辖区上年度的城乡道路客运经营者的燃料消耗情况进行统计、整理、汇总,经核实无误后,逐级上报。上级交通运输部门制定出补贴分配方案后,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的方式下达到地方各级财政,然后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程序拨付到交通运输部门。在收到补贴资金后,交通运输部门根据统计的城乡道路客运燃油消耗信息档案进行资金发放,并负责协助有关部门对辖区城乡道路客运经营者领取的补贴资金实施监督检查。鉴于此,如何加强车辆燃油补贴资金的科学化管理,是我们交通运输部门应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阐述资金管理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及提出有关建议和对策。

  一、燃油补贴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无法按实际用油量核算补贴金额,有失补贴公平。

  我国的燃油补贴政策规定,补助用油量由交通运输部门根据客运车辆经营者实际拥有的车辆数量、车型和行驶里程等,计算核定在一个补贴年度内实际营运消耗的成品油数量。事实上,由于受到经营方式以及管理制度等因素的限制,具体执行此政策的交通运输部门很难有效掌握营运车辆的实际用油量数据,往往只能被动的根据车辆的营运类型和营运时间、营运线路来测算,最终导致补贴资金并不是按照实际用油数量核定,而是相同营运类型的车辆按照同一标准计算,城市公交根据规定标准结合标台和营运天数核定,农村客运车辆、出租车根据规定标准结合营业天数核定。

  2. 发放资金时具体的补贴归属不明确,从而导致矛盾的产生。

  这类问题集中体现在承包或挂靠公司管理的车辆上,主要原因是由于部分车主在运营过程中将车辆转让或租让他人,但在转让或租让协议中没有对燃油补贴的归属作出约定。当前燃油补贴领取的通行做法是,承包和挂靠车辆的燃油补贴先由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按标准发放给公司,公司再将燃油补贴发放给与其签订承包或挂靠合同的车主。由于车主与实际运营人对此没有约定或未将该约定通知公司,部分车主将燃油补贴申领后不交给实际运营人,或者公司直接将燃油补贴发放给实际运营人,这样就容易导致车主和实际运营人产生纠纷。

  3. 资金拨付后管理存在缺失,无法体现补贴的惠民利群作用。

  对于承包和挂靠公司的车辆,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将燃油补贴按标准发放给公司后,部分公司并没有直接发放给补贴对象,而是将补贴资金用以抵顶承包和挂靠管理费,这样就无法体现出政策的实际受益人享受过燃油补贴。

  二、加强燃油补贴资金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为了切实加强对补贴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安全,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规范和管理。

  1. 制定合理有效的测算方法,确保资金的公平性。

  城市公交、农村客运班车和出租车经营者应当按照“一车一档”要求,建立健全本企业管理档案和管理制度,完整、准确地记录所属车辆型号、运行班线、行驶里程、用油量等基础信息,每月按燃料种类对每辆车燃料消耗量进行统计、核实,如实填写车辆行驶里程、燃料消耗量月报表,按时报当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年终汇总填写全年车辆燃料消耗量明细表。

  2. 界定享受燃油补贴的主体,确保资金直接到达补贴对象。

  补贴资金应当全额用于补贴实际经营者,不得用于补贴没有支付燃油费用的相关经营者。在发放补贴过程中,应当合理区分不同经营方式的公司 :燃油费用全部由公司统一支付的,公司可以按照享受补贴车辆的标准和数量向交通运输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由交通运输部门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将补贴资金划拨到公司,公司可以将补贴资金直接计入本年的收入科目中 ;燃油费用不是完全由公司支付的,公司应按照自营、承包、挂靠三种类型,分别上报到交通运输部门,承包和挂靠的车辆还要填写由承包人或挂靠人签字确认的实际经营者,并提供实际经营者的开户银行、银行卡号和户名,经审核同意后,交通运输部门将企业自营车辆的补贴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直接拨付给公司,而对于承包、挂靠车辆的实际经营者采取“一卡通”发放管理方式,将补贴资金直接打入受补贴经营者的存折,确保补贴资金直达到户,从源头上制止资金的挪用、截流等问题,确保补贴资金的专款专用。当然实际经营者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经营者变更后,我们还要及时掌握信息,按照合理的标准分配新老实际营运人应当享受的补贴。

  3. 加大补贴发放公示力度,强化违规责任追究。

  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可以考虑将发放燃油补贴车辆的基本信息、营运线路、补贴标准、补贴金额、经营者姓名等信息,通过网络、电视、报纸、专栏等平台长期公示,并设立举报投诉电话,广泛接受群众及相关部门的监督与质询,提高补贴资金发放透明度。对于发放的补贴资金要跟踪检查补贴的去向,加大公司自有车辆的审计力度,定期检查企业账目,看看是否存在补贴资金不入账,用补贴资金抵顶承包和挂靠管理费等问题,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配合好纪检、财政、审计等部门对燃油补贴资金组织的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加强对补贴资金使用全过程监督。对虚报、冒领或截留、挪用燃油补贴资金的行为,及时收回补贴资金,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企业领导的责任,保障政策实施效果和资金使用效益。

  以上是笔者结合近几年来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对补贴资金管理的现状进行的浅略分析,并针对问题的根源,探讨如何有效地加强对车辆燃油补贴资金的监管使用,以期对后续车辆燃油补贴工作有一定指导和实践作用。

车辆管理论文2

  内容摘要

  车辆安全管理工作是车辆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保障能力和管理的重要环节,车辆安全预防预控工作是安全管理的主要途径,预防预控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它是安全驾车的保障,也是企业各级领导不可忽视的重要管理内容。安全意识淡化、制度落实不到为、监督检查不到位、保养维护不到位等是车辆安全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解决办法和对策。

  关键词

  车辆 管理 安全

  车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车辆的安全如何,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车辆安全管理工作是企业所面临最重要也是最棘手的一个问题。为加强企业车辆的科学管理和合理调配,督促驾驶人员认真履行职责,规范车辆运营,提高车辆使用频率,为完成企业的各项任务提供可靠的用车保证,企业必须深刻的认识到车辆所面临及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更好更有效地遏制车辆隐患及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企业正常的运转。

  一、车辆安全运行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车辆安全运行管理在各单位的管理诸事项中占据特殊位置,因为它事关重

  大,往往关系到生命财产安全。就目前,在车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各种安全隐患的直接推手。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的因素

  在道路交通的三要素人、车、道路中,人是关键的因素。因为人是这三要素中唯一有着独立思维的因素,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分析近几年来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因人的不安全行为而造成的事故占96%,尤其是因违章肇事的占67%以上,人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盲目自信。部分年轻司助人员和有经验的驾驶人员,仅凭自己的经验

  和自信心,自以为是,我行我素,他们往往在安全制度面前无所谓,在领导面前不在乎,把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的要求当成耳旁风,把安全监督视为找麻烦,自以为绝对安全,思想麻痹,违章肇事。

  (2)疲劳驾驶。疲劳驾驶是指驾驶员的身体在疲劳状态无法保证安全行车的情况下继续驾驶车辆。疲劳驾驶的主要类型有:精神疲劳、视力疲劳、肌肉疲劳三种。导致驾驶员疲劳驾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任务紧急,驾驶员连续驾驶时间过长;二是环境单调,引起驾驶员视力疲劳;三是休息不充分,睡眠时间不足;四是身体不适。

  (3)车速过快。汽车行驶速度越高,视野越大越不好,会使驾驶员对车速感觉变差,有不自觉提高车速的趋势。一定的视野值对相应的道路和车速是最佳的,但对于其它道路和车速就不一定了,所以要根据不同用途选择车型,驾驶员行驶在不同道路环境时,要尽量调整车速使自己处于较舒适的速度感范围内,以防因精神紧张造成疲劳而影响到行车安全。

  (4)情绪波动。受家庭、工作环境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部分驾驶人员产生烦操情绪,神志不安,思想分散,注意力不集中,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或者高度喜悦、兴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导致不安全行为。

  (5)侥幸心理。这是许多违章驾驶人员存在的一种主要心态。有这种心态的人,往往不遵守交通规则,缺乏安全意识,多数表现为明知故犯,在他们看来,违章不一定出事。例如:行车道转弯处按规定决不允许超车,但存有侥幸心理的人偏不按规定执行,明知故犯,这是典型的习惯性违章。

  (6)无所谓心理。通常表现为遵章或违章对自己无所谓,心不在焉,满不在乎,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存在,对交通安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比起来不要,因为在他们的心里根本就没有交通安全这根弦。因此,在行为上常常表现为频频违章,有这种心理的人常常是事故的多发者。

  (7)私自出车。车辆的调度和使用都必须按一定的计划、办理必要的手续。这是车辆管理制度所明确规定的。凡是未按规定程序私自动用车辆,均为违纪违规行为。实践证明,私自出车很容易发生事故。其原因:一是驾驶员心理负担过重,影响正常的驾驶操作;二是为了缩短在外停留的时间,常常超速行驶。私自出车由于无法在思想和心理状态上给驾驶员提供良好的环境,驾驶员往往是在战

  1、战兢兢、提心吊胆的情况下开车,有时甚至常常是不计后果地开快车,这就难免不发生车辆肇事。所以私自出车是发生车辆安全事故的最大隐患。

  2、湿滑道路

  湿滑道路容易引起制动时间延长,制动跑偏,而在湿滑的路面上,如本来就跑偏的车,再遇上刹车太急,造成前轮抱死,必然会加剧跑偏。车速愈高、刹车愈急跑偏就愈严重。后轮侧滑也是湿滑道路上容易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所在。

  3、雾雪天气

  大雾大雪天给驾驶员带来诸多不便。雾气使行车能见度不同程度的降低。雾天因视距短,能见度低,有时因雾水或结冰造成路面湿滑,制动性能降低,车辆易侧滑,雾雪天中行人的视线也比平时要模糊地多,所以很容易发生碰挂事故。

  4、对车辆的维护、检修不到位 驾驶员对车辆检修和保养的知识掌握程度掺差不齐,大部分驾驶员对车辆保养维护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熟练掌握。另一方面车辆使用频率高,需要经常性、定期性的维修保养,但部分企业由于经费制约,车辆维修投入的不足,久而久之使得车辆磨损严重,严重影响了车辆的使用寿命;遇到问题时自己不能处理,又懒得去修理厂维修,更可能直接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5、安全教育淡化,相关工作落实不到位

  车辆作为一个单位的特殊工具,单位管理层一般比较重视,但由于过于关注短期效益,每每面临车多司机少,车辆无法固定使用,加之,一些司机人员在使用时产生了不良思想,只管使用,不管保养,导致车况欠佳,不但埋下了安全隐患,也使车辆安全管理的要求往往得不到落实,疏于表面、流于形式,部分司机因此放松懈怠,容易导致相关事故的发生。

  二、车辆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1、对车辆安全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够 管理人员和驾驶员对车辆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企业在车辆日常的管理中都会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但实施起来仅仅成了一句口号,驾驶员只管用车,认为只要车辆不出事,

  就说明车没问题,有时车出问题觉得还能跑,也没有对车辆及时进行检修,思想上的麻痹加上疏于管理,这就为车辆安全埋下了重大的隐患。

  2、对车辆管理制度的落实不到位 在车辆管理方面,企业一般都会有专门的部门管理,出台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如车辆的检修、保养、派遣、行车中的注意事项;也会出台一些相关驾驶员的管理,但这些规章制度往往只是发发文,贴在墙上供大家看而已,很难将这些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3、对车辆的监督检查不到位 这个环节是车辆管理过程中最薄弱的一块,车辆派出后管理人员不能实时的掌握车辆和驾驶员的动态。另外,当前分管车辆的领导或车管干部的监督检查职能作用发挥不明显,车管干部大多都是兼职,由于自身工作量比较大,平时仅仅将工作落实到工作簿上,自身对车管知识掌握有限,不能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和有效监督。

  4、驾驶员自身业务水平不过关 近些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购买车辆的人越来越多,同样会开车的也越来越多,但安全事故并没有随着会开车人越来越多而相应的减少;相反,近几年事故反而频发,其主要原因在于驾驶员的责任,其中有些人是酒驾,有些是自身驾驶水平有限,有些是疲劳驾驶,作为企业,在招聘驾驶员的时候没能考虑到驾驶员自身的条件,只停留在会开车的层面上,这也为车辆安全管理埋下了隐患。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1、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提高驾驶员素质 首先驾驶员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有关管理规则,确立高度的安全责任感。交通法规是机动车驾驶员安全行车的行为规则,必须掌握它、熟悉它、遵守它。同时要求驾驶员,一是思想上要牢记安全这根弦,驾驶时注意力集中,尽量减少行驶时打电话等危险操作;二是严禁酒后驾车和超速行驶;三是出车前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杜绝病车上路;四是严格执行企业的出车审批制度,不出私车、人情车。企业要严格把好驾驶员招聘这个环节,对加入企业的驾驶员要严格审查,对驾驶水平、责任心、相关的车辆知识等方面一定要严格把关。

  安全知识与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安全意识的养成也是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企业相关部门每月定期组织车辆安全生产知识的学习和技能培训,并不定期对学习记录进行检查,对学习效果定期组织测试。同时,利用新闻、电教片或邀请交警大队车管所的警官上门辅导,通报交通安全形势,讲解驾驶员职业道德规范,传授安全行车常识,有针对性地开展警示教育,让其深刻了解行车安全等于尊重生命,并让驾驶员长回顾、长总结、发扬优点杜绝工作中的毛躁和漏洞,养成对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

  2、做好预防预控工作 除了硬性的规章制度,加强思想教育也是有效的途径,教育驾驶员必须确立高度的安全责任感。一个驾驶员,必须真正意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重任,头脑里必须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观念,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第一 谨慎操作”的职业道德要求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并要逐步确立起高度的安全责任感,具有安全责任感的驾驶员会时时刻刻注意安全行车。考虑到车辆管理的特殊性,企业必须成立专门的部门,派专人负责车辆管理。不仅要出台相关的行车用车方面的制度,更应该有驾驶员的一些规章制度,杜绝搞兼职,管理人员必须是专门负责车辆,对于驾驶员的选择和使用更应严格的要求。要求其不仅驾车技能熟练,更要有责任心,懂得车辆的基本维护保养。

  3、以人为本,进行业务培训 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选出驾驶技术能手,及时鼓励和宣传,以点带面,营造驾驶员学技术、练本领的氛围。也可以采用小型化、随时随地的培训方式,如在车队门口悬挂小黑板,写驾驶员培训内容,做到一日一编;做到遇有大雨、大雾、大雪等恶劣天气,坚决不予派车,遇驾驶员心情不好或有病坚决不派车,驾驶员喝酒后不予派车等,尽最大努力减少事故的发生,努力实现安全零事故目标。另外,车辆安全管理不只是车管干部的事情,驾驶员与车辆朝夕相处,更要调动其能动性。

  4、定期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工作 在车辆维修保养方面,贯彻“预防为主、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的原则,严格按照行业要求做好车辆的年检、季检和日常的例行保养维护工作。对车辆定期保养时,应参照各型车辆保养手册

  进行日常保养,结合车辆的自身技术状况和实际使用条件,对保养周期进行适当的调整。每次出车前后应对车辆方向制动、冷却润滑、油气电路、轮胎气压等技术性能进行检查,驾驶员必须加强车辆日常维护,增强责任心,做好出车前、行驶中、收车后的车辆检查工作,提高车辆完好率。同时,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及时修复,确保运行车辆完好率达到100%,坚持杜绝车辆安全事故的发生。

  5、做好车辆调配和跟踪管理 调配工作应做到原则性强,坚持按制度办事,不徇私情、不派感情车,要有科学性,即掌握单位车辆使用的规律和特点;还要加强预见性,做好车辆强度的准备工作,在出车前一定要做到仔细检查,确保车辆处于安全状态。对于派出的车辆要实行跟踪管理,有条件的话车辆加装定位系统,对出差车辆进行遥控管理,及时掌握车辆运行信息。驾驶员要及时和车管干部取得联系,随时随地报告自己的位置及车辆运行状况,以便于企业更好的掌握车辆信息。

  6、建立奖惩机制,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为强化员工遵纪守法和自我约束的意识,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保证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得到执行,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企业需建立有效地奖惩机制。对安全意识强、驾驶技术好、运行记录良好的驾驶员要进行奖励,对出车中发生失误和事故的要严惩。对发生的事故,无论大小,都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原因不清不放过,责任人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接受教训不放过,没有制定预防措施不放过。同时拿出例子分析事态的重要性,吸收他人发生的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是漫长的工作,必须长期坚持,时刻给驾驶员敲响安全警钟。对于个别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的驾驶员,在他们发生事故的时候,就必须加大处罚力度,使其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总之,车辆的安全管理工作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做好,要对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的落实,通过坚持遵守制度才能将安全漏洞堵塞。特别是驾驶员不容易落实的规章制度,更应该经常的反复抓,加强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驾驶员安全素质,加大车辆安全检查力度,确保车辆技术状况完好,做到人

  人抓安全,人人管安全,提前预防行车事故的发生,确保行车安全。车辆的管理是方方面面的,是琐碎的工作,但是车辆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值得重视的,要从细处着手、从实处抓起,这样才能将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做的更好。

车辆管理论文3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在中国已经逐渐进入家庭,出入住宅小区的车辆也逐渐增加,住宅小区的车辆管理问题显然已经是建设和谐城市和社区的首要问题。本文笔者结合实际,认真分析了在小区实现车辆管理智能化的必要性,提出应用现代化的智能管理系统,加强小区车辆管理工作,创建安定和谐的社区。

  关键词:小区车辆;智能化管理;智能化管理系统

  一、 小区实施车辆智能化管理的必要性

  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小区已经成为人们安家置业的首选。因此小区内停放的车辆越来越多。小区原有的人工登记弊端渐渐显现出来:人工登记的安全可靠性达不到要求。不同的值班管理人员在值班室的工作标准有高低之分,每个人各个时间的工作效率和态度也有所不同,故登记的记录很难达到准确客观的标准。人工登记的记录内容有限,而且查找起来比较困难。

  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技术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小区车辆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的效率,也是信息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二、 目前小区车辆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功能

  智能车辆管理系统,它以集成电路卡为载体,以阅读和书写系统,计算机软件,车辆挡车器为终端与其他配套设施相结合,能在局部实现无人化管理,大大降低人员管理成本,提高通行能力;能轻松、自主、灵活地按照人性化设想为管理人员服务,以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其他令人尴尬的争吵事件,能大面积应用与小区其他社会车辆的收费管理自动化,杜绝收费资金流失和霸王车;能自动生成各类数据报表,实现远程管理。 系统中以IC卡为载体,它以CPU,EPEOM,内存为核心的具有强大的智能计算和存储能力,它有超过50万次的使用寿命,将会取代磁卡,成为今后一卡通的绝对主流;它具有磁卡无法比拟的脱机使用功能,不但可以当作小区车辆出入凭证,还可用于小区物业费,消费,门禁,等的一卡通管理。可作为小区出入的凭证,只须一张卡,一个管理中心可以通过小区,不久的将来,它将会风靡社会的各个角落。车辆智能化管理系统,是以IC为载体的其中一个终端设备,以I C卡为载体的智能化管理系统,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前景。

  三、 在小区如何具体实施车辆智能化管理系统

  1、 小区车辆智能化管理系统设计定位

  根据小区的基本条件和管理要求,系统设计可采用整个停车场出入口无人职守的IC卡停车场管理系统,对于社会车辆和小区车辆混合出入的门口,可设计为期刊和临时收费相结合的管理模式;IC卡采用可扩展功能的智能非接触式IC卡,为以后发展的小区一卡通终端设备提供非重复建设的前期设计定位。

  2、 小区车辆智能化管理系统设计时应具备的功能

  (1) 系统可采用期刊管理模式,对小区固定车辆,经管理人员在管理中心授权,给予一定期限内的自由通行权利;数据库可自动记录该期卡车辆的所有进出记录和图像记录;也可采用储值卡管理模式,对临时来小区的车辆,进行临时收费和统计;还可采用储值卡管理模式,对经常来小区的固定车辆,采用自动扣费收费模式,使该类车辆在无人值守的通道自动出入。

  (2) 系统应具备数据远程传输功能和远程控制功能;设计应遵循24小时不间断运行原则;具备电磁干扰防护与静电防护;应选用工业级器件,适应恶劣、复杂的工作环境;结构件结实牢固;防锈、防爆处理完善;通风,散热,抗震,防潮措施严密有效。

  (3) 系统硬件设备模块化设计应采用分布系统,便于以后子系统增加和功能的增加,计算机设备的各种资源保留充分的余量;软件的设计采用子系统和功能的模块化,子系统和功能的增加只是模块的增加;系统的设计保证以后因技术调整和通道口的增加而不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对于所有的数据文件都应有保护措施,对于数据的建立、修改、删除以及查询都应有授权,以防止对数据的非法操作;对于原始数据的修改及删除均有日志文件进行记录以便日后查核。

  (4) 系统应提供各种系统资料以不同的报表形式输出,提供任意形式的查询并以报表形式输出;系统应具备脱机,脱网运行;系统在网络或电脑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正常工作;系统应读卡响应速度快,读卡时间不能大于0.1秒,自动挡车道闸应具有防抬杠、全卸荷、光电控制、带准确平衡系统等功能。

  四、 车辆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前景

  应用该系统可以实现车辆自动识别和信息化管理,提高车辆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并统计车辆出入数据,方便管理人员进行调度,减轻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有效防止收费漏洞。小区车辆智能管理系统将是智能大厦或智能住宅小区正常运营的必要条件,对小区的现代化文明建设,稳定地控制、管理车辆进出,公正严格地进行收费,保证寄存车辆的安全等,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未来的小区车辆管理将更加复杂化、智能化,系统管理也将更开放、更灵活,形成一个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使小区的综合管理得到全面的提高。在信息技术的发达的今天,信息网络技术、控制网络技术、智能卡技术、可视化技术、红外技术等等一切更为高级智能化的技术将会在小区车辆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小区车辆管理更趋于人性化、可视化、和谐化,为小区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支持。

  五、结语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智能化的车辆管理系统应用场景非常好,不仅提高了小区车辆管理的时效性,正确性,提高了车辆的机动性,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为创建和谐社区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伟东。停车场智能化管理的探讨【J】.铁道工程学报,20xx,9(3):122-140

  [2]张深基.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xx.13(2):14-17

  [3]高杰.停车场计算机智能化系统设计【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xx.18(2):88-91

  [4]现代物业小区车辆智能化综合管理系统 作者:彭晓燕,谭鹤良,陈源, 期刊-核心期刊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xx年 第02期

  [5]-基于RFID的车辆出入安全管理系统设计 作者:张素智,史培中,马红, 期刊-核心期刊 微计算机信息20xx年 第14期

  [6]- 车辆智能化管理浅谈 作者:段东立, 期刊 东方企业文化ORIENTAL ENTERPRISE CULTURE 20xx年 第03期

车辆管理论文4

  关键词:油田;车辆;安全

  车辆的管理是油田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对油田企业的安全生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生产过程中,油田的各个产区的距离是比较大的,而且油田企业的市场化程度是非常高的,车辆的型号是不同的,如果道路的等级比较低,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就会发生危险,在对这些不同型号的车辆进行管理中也存在着各类的风险。所以,如何将油田车辆合理的管理,防止事故的发生是极其重要的。

  1油田车辆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运输环境的恶劣

  油田生产区域的环境是比较恶劣的,其运输条件也很恶劣,各类的陡坡和弯急,使得油田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油区的道路大多数是以土路为主的,路基的牢固程度是不够的,在承受较大的压力后就容易发生塌陷,特别是在一些恶劣的天气下,交通的运行更是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在生产运输环节上存在问题。

  1.2油田车辆的型号多,难以管理

  油田生产中,各类型号的车辆具有不同的用途,有用于客运的车辆,有用于特种工程的车辆,也有用于货运的车辆,这些车辆都归属于不同的单位,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存在难度。

  1.3司机驾驶人员的队伍还不够稳定,技术参差不齐

  油田车辆驾驶人员的技术参差不齐,他们的文化程度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很多驾驶人员没有较高的安全意识,而且甚至有一部分驾驶人员的技术水平还达不到标准,出现了违章的行为。驾驶人员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工作的区域也不集中,这就导致了在对这些驾驶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难度,严重影响了驾驶人员的驾驶能力的培养。

  1.4特殊的作业环境,安全风险大

  油田车辆的作业环境是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进行的,而且有时会出现易燃易爆的物品,而且如果加上恶劣的天气,就会导致能见度比较低,如果驾驶人员在驾驶中不能采取应急的措施,可能会出现危险。

  1.5油田车辆的维修得不到保障

  车辆的型号越来越多,很多新型的技术也在投入使用,这就对车辆的维修提出了新的要求,很多油田车辆的维修人员在培训的过程中不能将新的技术落实,而且不能进行科学的监测,不能够及时的分析出车辆存在的问题,在检查过程中存在漏检的问题。

  2强化油田企业车辆安全管理的措

  2.1强化驾驶人员队伍的管理

  应该将驾驶人员的准入制度加以完善,确保驾驶人员具有娴熟的技术和经验,提高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驾驶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因此,在驾驶人员进入单位后,应该对驾驶人员的驾龄、驾驶证的类型、从业的经验等进行审核,将审核通过的驾驶人员进行实地的考核,确保驾驶人员在实际的操作中能够表现出娴熟的驾驶技巧,对于那些能力不够的驾驶人员是不能录用的。在油田企业中,应该强化对驾驶人员的宣传教育,通过结合油田安全生产工作的实践经验,对驾驶人员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在对驾驶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中,应该在分析驾驶人员性格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合理的方式,通过分析案例,让驾驶人员提高驾驶安全意识,通过对一些基本故障的识别,进行提示性的教育,使驾驶人员在这些案例中能够吸取教训,在驾驶只能够提高排除故障的能力,从而提高驾驶人员的综合素养,将安全意识牢记于心。要对驾驶人员的驾驶技能进行定期的培训,在培训中也要得当,做到有的放矢,可以通过驾驶人员之间沟通交流的方式,进行人性化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应该了解驾驶人员的心理状况等,建立考核激励制度,带动驾驶人员的积极性。

  2.2完善车辆安全管理制度

  在油田企业内完善车辆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车辆管理部门应该根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管理的特征,制定个性化的制度,确保驾驶人员在驾驶中能够遵守规章制度,确保车辆行驶记录都能够备案,并且制定车辆使用制度。制定道路交通有关的安全法规,能够确保油田企业的各类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得到渗透,使油田车辆的管理能够按照统一的制度来执行。

  2.3完善车辆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定期对车辆进行监测,强化在车辆出行前后的监测,如果发现了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应该立即停止车辆的运行,将这些安全隐患排除后在行驶。在车辆驾驶完成后,应该对车辆进行后期的检查,做好车辆的验收工作,确保车辆在再次使用中不会出现问题。可以采用宣传教育的方式,让驾驶人员树立车辆保养的意识,在车辆行驶中应该注意保护车辆,防止车辆因为人为的因素产生故障。

  2.4运用现代化的车辆的管理方法

  在车辆上可以通过安装全球定位系统,实现对车辆运行的监控,确保车辆在正常的速度下行驶,一旦车辆出现超速,立即可以报警。实现全程监控,将交通事故扼杀在摇篮中,能够对天气和路况信息进行分析,确保驾驶人员对天气有基本的了解,采取相应的措施。

  2.5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

  各级要加强对车辆安全防事故工作的领导,实行首长负责制,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建章立制,严格落实车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各级部门要坚持把车辆安全防事故工作纳入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把预防车辆事故作为**安全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确定专人负责,定期召开车辆安全防事故工作汇报总结会,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对策。

  3结语

  油田企业的车辆在运行中存在着很多的隐患,造成这些隐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驾驶人员的因素,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并且还存在着客观因素,如天气因素和道路因素。所以,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强化驾驶人员队伍的管理,完善车辆安全管理制度,完善车辆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运用现代化的车辆的管理方法,确保油田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车辆管理论文5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交通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公务车辆的安全管理是牵涉各界群众和机关单位的敏感问题,必须引起各行政机关的高度重视。根据公安部交管局接报统计,近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发生车辆交通事故20多万起,死亡人数6万多人,受伤人数2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多亿元。交通事故中人为过失造成的占90%左右,交通事故的发生与驾驶人本身职业道德、素质及技能有关,只有全面提高驾驶人的职业素质水平,交通安全才能得到保障。各级机关车队是机关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职责是为本机关执行公务和重要活动提供安全、及时高效的用车服务保障。由于机关车队的服务保障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时间和服务质量的要求都很高,注重和把握时效,是车队完成各项工作保障任务的前提和保证,这不仅关系到一个机关正常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机关的形象。为了进一步提高机关车队的服务保障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机关工作,笔者结合江苏省机关事业单位汽车调度管理高级技师培训班课程学习内容,在对本单位车辆调度与管理工作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强化机关公务车辆管理的几点对策。

  1、工作单位的基本状况

  我局干部职工500人,离退休干部1000余人,14个处室,单位进行公车改革后,现有9辆公务用车和9名驾驶人。车队日常管理工作以局办公室负责管理为主,采取统一定点加油、统一定点维修、统一年检和保险及对机动车实行统一派车。对车辆驾驶人主要采取统一安全教育、统一考核标准、统一奖惩标准、统一福利待遇(工资以外)。但由于每辆车的工作任务有所不同,定车服务对象不统一,工作任务不统一,有相对固定用车和机动用车之分,车辆也有大小和新旧之分,成本难以统一控制,因此也就很难制定统一合理的工作任务考核标准和费用消耗考核标准,这是机关车队管理工作的难点。自2016年以来,车队累计安全行驶数十万千米无事故,为机关提供了优质安全的交通服务保障,同时,车管工作受到了局级机关管理局、市交管部门的肯定和表彰,涌现出一批优秀和先进驾驶人。

  2、存在不足和原因

  目前,管理局现有9辆车,车况也比较差,工作人员有500余人。我们工作的对象主要是面向郊区,有的路途比较远,往返要200多km,所以车辆管理是个大问题。车辆的老旧就意味着费用的增加,而财政拨付费用是按车给付,而不按车辆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要保证行车安全又要不能超支,我们局车队就在管理工作上下功夫,制定了有相应的规章制度,驾驶人的服务意识也较强,但与新形势下机关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人员编制不同。管理局9名驾驶人,其中行政编制人员7名,借调和合同制人员2名。因编制不同,身份不同,导致福利待遇也不尽相同(年收入最高相差50%),但是他们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又是一致的。二是机动车辆较少。工作职能涵盖景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工作任务不断增加,保障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机关和离退休老同志各项活动、重要接待任务和一般各地来宾接待任务等都在逐年增加。由于工作任务较多,外出频繁,公务用车不够使用,有时不得不临时租用社会车辆,来满足用车保障任务的需要。三是保障区域扩大。近年来,离开市区到郊县,或到外市的活动用车保障任务不断增加,对安全行车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局车队不仅要始终保证所属车辆应当具备的完整性能指标,还必须建立一支高技能、高素质的驾驶人员队伍。四是公车私用较难把握。机关车队车辆中领导用车和处室用车较多,这是机关车队的主要特点之一。领导用车有时使用是不需要经过办公室调度的,这已经成为惯例,而机动车出车任务虽经调度安排,多数任务时间也很难准确把握。长此以往,多数车辆为方便执行任务和领导用车而在住处就近停放。因此,在公务工作任务之外,对公车私用监督管理带来困难。

  3、做好公务车辆管理的思考与对策

  虽然我局在工作性质上、车辆状况上、维修费用上与其他单位相比都存在特殊性,我们还是想法设法地克服重重困难,合理协调,一人不派车,两个处室去一个地方不派两辆车,在市里办事尽量采取公交车和自行车的办法,管理好加油、过路过桥费(一卡通),车辆少跑空车等措施,将车辆2020年的维修和其他费用开支控制在了20.76万元。为了更好地使机关车队的服务保障工作做到领导满意、机关满意、干部职工满意、老同志满意,笔者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3.1坚持狠抓队伍建设这个根本

  坚持用高尚追求引导人,养成教育塑造人,规章制度约束人,良好风气影响人,集体荣誉带动人,努力建设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局机关车队新形象。一是注重道德教育。通过教育使每一位同志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爱岗敬业、勤于奉献、服从领导、团结协作、遵章守纪、文明礼貌、安全行车、爱车节约等内容,充分明白自己的职业岗位对机关、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二是注重职责教育。职责教育包括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知识,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努力完成车勤保障任务,自觉遵守各项规章,严守保密制度,坚持平时养好车,开好安全车,做到方向在手中,安全在心中,把安全行车作为第一追求,把服务对象满意作为第一目标,既要热爱岗位,更要热爱工作;既要服务到位,更要热情周到。通过教育使车队的每一位同志都能知道自己作为一名驾驶人应尽的职责是什么。三是注重安全教育。按照安全工作内容和目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积极有效的措施,常抓不懈。对查出的各类事故隐患及违章苗头,应及时召开全车队驾驶人会议,举一反三,奖优罚劣,以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除对违章、事故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外,还可以创新形式,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比如春节前把驾驶人家属请进来,召开家属座谈会、联谊会,发动家属们对交通安全工作建言献策,多吹交通安全“枕边风”,还可以把职工家属们提出的警句格言汇编成小册子发给每位驾驶人作为自己安全行车的指南。通过教育使每一位同志都能明白,作为一名驾驶人切实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3.2坚持狠抓制度建设这个核心

  加强制度建设,结合机关车队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建立健全各类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实现机关车队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提高综合管理能力。一是要抓好车辆日常维护信息管理制度建设。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公开的车辆日常维护信息系统,该系统能记录车辆基本档案、年检记录、保险记录、维修记录、保养记录、加油记录、每月平均油耗、出车记录、里程管理等,并提供到期年检提醒、保险到期提醒、保养提醒等智能预警功能,可全方位管理单位每辆车使用及费用情况,每月将信息制成图表,上墙张贴,便于相互监督,达到统计、分析、控制的管理作用。二是要实行绩效工资制。不分所有制,对驾驶人员除基本工资以外的一切待遇,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实行绩效挂钩考核,按里程计发出车安全补贴,不搞平均主义。三是要健全责任制。要把责任落实到人,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目标、措施与手段。对违章罚款,驾驶人不仅自行承担相关费用,还要向机关缴纳一定数额的车辆违章暂扣款,对车辆违章记录实行月通报制和扣款制,发生交通责任事故的,除保险公司理赔外,个人须按责任比例承担相应费用。年终,在全年行车无责任事故的前提下,拿出部分资金作为安全奖兑现给驾驶人。同时根据节油量乘以市场油价,折算成金额作为节油奖兑现给驾驶人。实行责任制,可以使驾驶人队伍建设更好地落在实处。

  4、坚持狠抓科学调度这个关键

  坚持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的原则,充分考虑车少、人多、工作量大、供求矛盾突出的实际,最大限度提高车辆利用效率。一是车辆统一调度。在保证专车专用的基础上,对处室专车本着综合利用的原则列入统一调度范围,确保工作用车,使车辆管理逐步走上集约化、精细化运作的道路。在省内出差,尽量坐高铁,减少出车成本。二是里程统一核定。根据处室工作用车的实际需要,核定年度用车里程。每次用车后,由用车人按里程表在“派车单”上填写起止里程,结算运行里程,经分管领导确认。对驾驶人车辆检修、洗车等必要的用车,也实行里程包干,便于加强车辆使用的预算管理,也有利于强化使用人的责任意识、节约意识。三是费用统一核算。车辆油耗按里程结算。耗油定额根据车型、季节及实际测算的油耗情况确定。加油实行统一采购,持卡加油,驾驶人不直接经手现金、报销油票;车辆保险根据政府协议价,由办公室统一到中标的保险公司办理;维修、洗车均由办公室统一定点、统一结算;过路过桥费、车辆停靠费由驾驶人垫付,一月一结账。车辆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我们持续不断的进行研究和探讨,以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对车辆服务保障工作的新要求,助推服务型政府建设,让政府满意、让机关满意、让人民满意。

车辆管理论文6

  摘 要:企业车辆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对企业车辆进行派发、调度、检测、维修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企业车辆管理不但影响着企业业务的开展,也关系着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所以做好企业车辆管理是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但是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车辆管理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从企业车辆管理的概念和意义出发,阐述一些企业在车辆管理中的问题,并谈谈如何进行车辆管理,最后做出总结。

  企业车辆管理系统毕业论文内容

  关键词:企业 车辆管理 调度

  在很多企业进行车辆外派业务的时候,发生交通事故,对于事故的原因一般都是驾驶员疲劳驾驶、违章驾驶、道路状况不好、醉驾以及车辆控制系统失灵等,这对于企业在经济上和人力资源上的损失是巨大的。因此,做好企业车辆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一、企业车辆管理的概念

  企业车辆管理是指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的车辆和驾驶员进行技术监督以及安全管理。一般包括车辆的日常管理调度以及保养、维修和驾驶员的培训。企业对车辆的管理目的在于提高企业车辆运输的效率,保证企业车辆运输的安全,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

  二、企业车辆管理的意义

  在现代企业中,尤其是运输企业,车辆就是企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工具,是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保障。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客户对于运输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不仅要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而且还要确保车辆运行的安全。因此,企业加强车辆管理,既能够提高企业车辆的运输质量,也能够确保车辆性能的安全可靠。

  三、企业车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的很多企业中,对车辆的管理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成本问题

  在一些实力比较弱的企业中,在车辆的资金投入比较少,无法配备一些先进的现代化设备,使得车队的调度人员无法及时快速地了解车辆的具体位置和运输状况,也无法在进行车辆调度的时候选择出最优的运输方案,从而降低了车辆的使用率,增加了企业性车辆的运输成本[1]。由于无法第一时间了解到车辆的运输状况,一些燃油费等附加费很难核查,有些司机则从中谎报车辆的行驶路线而骗取企业的报销费。车辆上没有安装GPS导航系统,使得一些司机无法及时找到准确的运输路线,造成迂回运输,浪费了车辆的燃油,延长了运输时间,也增加了运输成本。

  2.管理问题

  公车私用的现象不但在我国的政府机关有,企业也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无法对车辆进行跟踪监控,一些司机就谎报运输情况,谎称车辆需要维修,将公车拿去私自使用,严重影响了企业车辆的正常运营。有些司机也经常因为休息时间过长而导致无法按时运输。还有一些车辆私自以企业的名义为他人运输,严重违反了企业的相关规定,但由于无法对车辆进行监控,使得公车私用现象越累越严重。

  3.安全问题

  由于无法及时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控,无法了解车辆的运输状况,当车辆发生意外情况的时候,无法确定车辆的具体位置。通过电话和驾驶员进行联系,给驾驶员的驾驶安全带来了隐患。有时无法联系到驾驶员,就会给整个车辆的安全管理和有效调度带来极大的不便。这些情况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都是难以估量的。

  4.服务问题

  因为无法对车辆进行监控,企业就无法第一时间了解到车辆的运输状况,也就无法及时地为客户提供有效的车辆运输信息,从而无法及时地满足客户需求,影响到企业的形象和声誉[2]。

  四 、如何进行企业车辆管理

  1.加大资金投入,购置现代化装备的车辆

  企业要使用全新装备的车辆进行运输,这样可以使企业及时地对车辆进行监控,了解车辆的运输状况,利用信息化平台对车辆运输进行管理调度,为客户提供优质的运输服务信息[3]。

  2.健全车辆管理制度

  一套健全的、完善的、规范的、科学的车辆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车辆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及车辆的运行特点来制定合适的管理、调度、运行、保养、维修以及驾驶员培训等方面的制度,可以使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更加自觉地遵守落实,从而降低车辆的故障率和维修率,提高车辆的使用率[4]。

  3.对车辆的关键部位进行定期的保养和检查

  企业必须定期地对车辆进行保养和检查。要对车辆的转向系、传动系、刹车、照明、信号装置等进行及时保养,也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有损坏或者有老化的现象,应立即进行维修更新,避免一切潜在的安全隐患,保证驾驶员的人身安全和车辆财产的安全。

  4.加强对车辆的科学评估

  企业需要加强对延审延报车辆的科学技术评估。车辆行驶时间越长,行驶里程越多,关键部件的长期损耗,会对车辆的安全造成隐患。而且对于那些延审延报的车辆通常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不能从直观的车容车貌和维护保养上进行评估,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企业应当建立一套严格科学可行的车辆安全性能评估表,以保证正确掌握车辆的安全性能,为车辆的审检提供依据。

  5.加强对驾驶员的素质培训

  企业在进行驾驶员招聘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招聘要求进行招聘。在培训的时候,要加强驾驶员的临时应变能力,提高驾驶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此外还要对驾驶员进行定期考核,设定绩效考核薪酬等级制,将驾驶员的工资和绩效挂钩。阶段性地对驾驶员实行考核,采用多方位的综合测评机制,对不同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进行统一规划安排,还要有奖惩制度,在驾驶员队伍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

  五、结语

  企业对车辆进行管理主要是需要通过车队队长的良好管理以及整个车队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为车辆管理做出自己的贡献。企业要想做好车辆的管理,就必须加强对车辆的控制,在制度上和技术上都需要进行全程控制。信息化时代中,必须利用高科技网络技术来进行管理,投入新设备、新技术、新制度,不断学习和进步,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车辆管理水平。

  企业车辆管理系统毕业论文文献

  [1]熊永超,张维东. 浅谈企业车辆管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16:136.

  [2]朱小社. GPS定位技术在物流企业车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02:58-62.

  [3]刘佳,宋铁成,高飞,李慧斌,李光宏. 无线车辆管理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电子工程师,20xx,04:74-77.

  [4]封小红. 国有企业车辆管理的有效途径[J]. 企业研究,20xx,16:126-127.

车辆管理论文7

  【摘 要】优化后的车辆运输管理系统实现采用结构化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技术,采用B/S结构形式,便于主机厂及供应商使用。服务器硬件结合了单板机廉价、稳定的优点和PC机大容量、高速度的特点,降低硬件投入成本。

  车辆管理系统毕业论文内容

  【关键词】SAP(Systems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DMS(Dealer Management System);车辆运输管理

  前言

  20xx年,我国汽车市场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平均每月产销突破150万辆,全年汽车销售超过1850万辆,再次刷新全球历史纪录。其中,乘用车销量为1447.24万辆,同比增长5.2%。面对突飞猛进的销售势头,整车汽车厂商的车辆运输管理浮出水面。

  一、问题提出

  整车汽车厂家一般都使用国际较为先进SAP系统,在4S店管理使用DMS系统。支持的业务范围包括经销商整车采购、搭配发货、整车仓库存储、经销商进销存管理等。而车辆运输管理系统正是填补了车辆运输过程中的管理。

  商品车运输供应商管理、商品车配货、发货后在途信息、到货回单、运费结算、质量控制等业务等大量人工操作,难免操作失误,工作效率很低,数据信息难以统计。

  二、车辆运输管理系统建设的意义

  1、通过车辆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满足商品车承运供应商管理及商品车发运配货业务要求,通过系统为每台车辆建立运输信息档案(包括:购货经销商、VIN码、购货时间、发货时间、发运时间、承运供应商、板车号、板车信息、行驶信息等),对待发货商品车进行分配承运供应商,安排发运,减少人工调配的出错率,提高发运配板的准确度与及时性,同时降低由于人工失误造成的发运成本。

  2、车辆运输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先进的GPS卫星定位跟踪,对供应商发货后的在途信息进行采集,有效的管理供应商发货在途的真实情况及运输路途中的意外事故,对事故车车辆进行跟踪处理,保证经销商权益及利益,提高经销商的满意度及市场需求。

  3、车辆运输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运输过程的实时监控,有效的控制及降低整车企业运输成本。杜绝供应商跑私、干私事等额外增加整车企业运营成本的不良行为。

  4、经销商通过车辆信息系统采集定位信息,经销商能够得知订购车辆的准确的到货时间,并及时与主机厂反馈车辆在运输过程的质量问题,从而,提高供应商的管理考核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提升整车企业对供应商的管理。

  5、车辆运输系统、SAP、DMS系统将进行三点集成,实现经销商在DMS系统中可以跟踪预定车辆在途情况。车辆到达经销商手中,在DMS系统中出具PDI检收合格证明,同时触发SAP车辆到货状态信息,进行财务结算。车辆运输管理系统建立后能为经销商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商品车运输和交付信息,实现无纸化办公。与此同时,提升财务部门对整车承运费用的管控,有效降低整车运输成本。

  三、车辆运输管理系统在汽车厂销售系统中的规划设计

  目前汽车厂均采用先进的SAP系统管理主机厂供应链业务,汽车4S店采用DMS管理整车的销售与售后服务业务。车辆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作为独立的系统

  与SAP系统、DMS系统进行数据接口对接,为SAP系统、DMS系统提供车辆配板、车辆行驶等重要数据信息,为主机厂与经销商建立车辆运输情况信息桥梁,满足经销商及终端客户查询的要求,同时提升汽车厂营销服务质量。参见规划设计图一。

  四、系统架构设计及设备选取

  1、系统架构

  系统实现采用结构化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技术,采用B/S结构形式,便于主机厂及供应商使用。服务器硬件结合了单板机廉价、稳定的优点和PC机大容量、高速度的特点,降低硬件投入成本。

  数据库与程序分别存储在二台计算机中,提高系统访问与读写速度,弥补低价硬件设备的不足。另外系统采用结构化设计,自顶向下逐步分解精化而成,结构层次分明、严谨,极易于维护、使用及功能扩展。为企业信息化建设降低投入成本。

  2、接口交互

  在与SAP、DMS系统交互上,采用独立程序处理数据传接,不影响SAP、DMS系统的运行速度。例如车辆运输系统与SAP交互使用SAP .NET CONNECTOR编写独立程序进行系统外数据交互与处理。

  3、GPS设备选取

  选取与国际前沿的Telematics技术同步GPS定位设备, 具有车辆定位、轨迹查询、超速提示、报警提醒、物流调度和管理等功能,能够有效帮助企业对车辆进行跟踪与监控。

  设备参数见表一。

  表一

  外型尺寸:103x104x28mm 重量:220g

  正常电流范围:60mA~400mA 正常电压范围:兼容12V~24V

  工作温度:—20℃~60℃ 工作湿度:10%~95%

  功能参数如下:

  1、位置查询:全国范围内位置实时查询,定位精度5—15米。

  2、主机工作状态:终端接收到参数状态查询指令后,返回车辆的当前状态信息。状态信息主要包括:位置信息、车辆状态、终端状态、设置参数,里程数等。

  五、系统功能描述

  车辆装运板车管理 ,掌握运力情况,便于调度。

  与供应商办公管理软件的接口或WEB访问窗口。

  与DMS系统的接口

  车辆定位详细信息查询

  DMS车辆到货确认与车辆运输系统集成、与SAP

  集成便于财务对运费的管控。

  车辆到货满意度调查,提升供应商考核管理。

  物流统计报表

  GPS平台地图查询

  SAP车辆传入车辆运输系统接口

  板车与设备绑定管理

  车辆管理系统毕业论文文献

  [1] 彭俊松. 汽车行业客户关系管理. 电子工业出版社.

  [2] (美)哈格,(美)卡明斯 . 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 机械工业出版社.

  [3] 冯径,马玮骏. 信息系统集成方法与技术. 气象出版社.

车辆管理论文8

  一、前言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进度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在快速提升,汽车方面的消费程度也有所改变,真正的开始走入了家庭生活之中。但是由于我国在汽车管理方面的建设还不够完善,涉及到车辆的资料和来源都比较多,而且存放散乱比较难控制。由此可见车辆识别和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对于汽车消费的渗透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有效建设车辆识别和车辆信息管理系统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

  从本质上分析,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基础主要是与车辆的数据信息相关,实现这个系统建设的模式一般体现为以下方式:企业车队车辆管理信息系统模式。各企业车队等车辆信息的提供方将反映车辆状况的资料提取上送到该区域的车辆管理信息系统,由该系统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类整理。各区域车辆管理信息系统之间可实现信息互访。

  车辆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依据企业车队来独立建设,依照企业车队的主要原因是以下几点:a、企业车队车辆信息管理系统对数据有拥有权,由于车辆信息来源非常广泛,所以数据的可信度是相对较高的,而且数据库的独立建立对于车辆信息的服务更加的便捷。b、企业车队的车辆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提供经过加工处理的综合信息,方便政府部门对经济的把控。c、在企业车队的范围内管理,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统计,从实际出发提高管理系统的运营收益。

  二、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结构

  1、在企业的车辆信息管理总构架中体现了典型的层次型分层结构,根据系统的支撑及开发环境,其实用型系统体现在最顶端,包括车辆基本信息管理、故障维护管理、车材管理、车辆驾驶员综合信息管理以及信息查询管理等组成;然后,第二层是企业单位车辆的应用系统管理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实现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与管理;第三层是网络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支撑。

  2、车辆信息管理系统主要通过企业车队的系统建设来负责接受各个车辆所提供上传的数据,以此来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理以及格式转换,并由此来建设一个非常全面的车辆信息资料库。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对车辆数据进行相关的分类统计和整理归类,方便快捷地为企业的车辆使用提供有偿的服务功能,从根本上体现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分析价值和结果。

  3、车辆数据的提供方需要按照企业车队的车辆信息管理系统要求选取出有效数据进行上传,将数据有效的存储到区域车辆信息管理系统中。车辆数据的提供方从根本来说指企业车队以及各个保险公司等,其中企业车队负责的是身份证以及法人身份证明来识别车辆信息,而保险公司则是负责提供保险信息来识别车辆的保险数据和资料。

  4、在企业单位的车辆信息管理系统中,要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车辆的配置,并同时配备RFID无线射频技术的相关设备,这种无线的技术设备可以有效地对车辆的具体信息进行标签化存储,用读取的电子信息实施实时在线传递,再由管理部门对车辆的综合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详细具体地掌握单位车辆的.运行状态。

  三、车辆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软件以及建设

  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类似于我们熟悉的条形码,它通过磁场和频率的作用对单位的每一台车辆进行实时跟踪管理,它的不同频率可以用于对单位的车辆进行定位掌控,用远程传递数据的方式,实时地在线传输车辆相关信息,达到减少单位车辆运营成本,堵塞车辆管理漏洞的有效性目的。从使用运营和维护保养的角度来考虑,车辆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模块的软件开发应用:

  1、单位的车辆购置模块。车辆的购置管理中,由于不同车辆的基本信息不同,车辆购置子系统要首先进行车辆购置的权限审批程序,必须在符合购置条件的前提下,得到相关领导的同意和审批,才能进行购置。同时,要用系统进行购置设备记录,变更车辆的RFID标签,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更改。

  2、单位车辆的经费管理模块。车辆变化情况必须与经费管理相对应,其日常的燃油、维护保养经费和车辆保险费用都要纳入控制范畴,纳入RFID标签的信息数据库当中。

  3、单位车辆的调度管理模块。车辆的运营必须在规范化的管理之下有序进行,首先要依流程进行领导部门的严格审批,得到使用审批权限后才能投入使用,车辆的调度管理者可以通过对信息子系统的数据调用、查看和记录,对单位运营的车辆进行合理调配,进行有序化管理。

  4、单位车辆的报废管理模块。车辆在长年的运营使用中,必然产生磨损、消耗、折旧等状况,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到达之时,车辆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对应该报废的车辆进行提示并记载,同时注销该车辆的RFID标签。

  5、单位车辆的查询统计模块。这个模块可以全面地掌握单位车辆的运营状况,根据车辆的标签和导航数据的查询,可以得到全部的数据资料,这一模块实施在车辆管理过程中的统计和查询功能,进行全部的数据链接,全面地进行车辆相关数据统计。

  6、单位车辆信息系统的后台管理。这个系统软件的后台管理,为所有的车辆信息提供基础平台和技术支撑,它通过对系统管理员的权限界定功能,保护系统管理员的专用权限,可以为车辆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提供保障。同时,考虑到各种不可知因素对车辆信息系统的破坏性影响,系统后台还为车辆的基本数据进行了备份管理和修复功能。

  四、车辆识别管理软件的系统构成

  由于完整的车辆信息管理需要与许多单位之间进行信息业务上的往来,所以在应用软件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有效考虑到软件设计的重点以及方向,同时为软件的设计留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满足目前的业务需求和不断发展的变化要求。由此来考虑从车辆识别管理软件的系统构成,可以细化为以下几个内容:

  1、车辆信息数据的采集子系统

  车辆完整的信息数据采集系统的子系统主要是用来接收各个单位所提供的信息资料,并且有效设立相关模块来保证认证的安全以及格式的有效转换。

  2、通讯功能的子系统

  通讯功能的子系统是为了实现跨区域的车辆信息管理系统获取车辆资料信息的机制,通讯功能的子系统细分的话可以依照发送和接收两个部分来划分。

  3、信息综合处理的子系统

  信息综台处理子系统或称之为预处理子系统,是指车辆管理资料原始数据送达区域车辆管理系统后,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抽样、预测,建立数据仓库进行存储。

  五、总结

  我国的汽车消费市场还在不断的发展,有效的建立起完善的车辆管理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国的未来发展以及汽车消费市场的改革都还有很大的空间,让整个汽车消费环节都进入良性循环。只有有效的完善车辆识别和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途径研究才能真正的实现车辆信息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胥立.车辆调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xx

  2、周亚琴.现代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xx

  3、张旭.企业车辆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xx

  4、杜宇.某医院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实施[D].北京邮电大学,20xx

  5、高广旭.部队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昆明理工大学,20xx

车辆管理论文9

  一、引言

  一直以来,运输企业中车辆技术管理都是一个专业性及系统性较强的工作,主要确保优质、高效、低耗及及时的运输能力,确保车辆的运行安全和使用的良性循环,从而获取最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但是从现状来看,运输企业的车辆技术管理和时代所需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分析技术管理中各种问题为现实所需。

  二、车辆技术管理概述

  所谓车辆技术管理就是处理道路运输的事情,也就是从选购一直到报废整个过程。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也就是对车辆进行规划、选配、检测、改装、维护、更新和报废整个过程进行综合性管理。其中属于前期管理的是车辆规划,选配、新车接收;而中期管理属于使用车辆、检测、维护剂修理等;后期管理属于车辆的改装、更新、改造及报废等。在整个过程中车辆技术装备、车辆技术档案、车辆技术状况等级的鉴定等各种管理均属于车辆技术管理范畴。车辆技术管理主要目的是确保运输的安全性、优质性、高效、及时、低耗及舒适度,确保车辆在使用过程中进行良性循环、保障车辆的运行安全,确保车辆更好运输生产及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三、运输企业的车辆技术管理问题以及对策探究

  1.技术管理问题。

  虽然运输企业中车辆技术管理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依然还存在各种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领导不太重视维修工作;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一些企业领导一味追求企业经济效益,根本不重视营运车辆的维护工作,不重视车辆技术的管理工作,不重视教育驾乘人员对车辆的日常维护,导致一些驾乘人员对车辆根本不进行日常维护,甚至一些人还不了解车辆维护中基本要求与主要的作业项目,连基本的清洁,紧固及润滑都不做,致使车辆的技术状况降低,在行驶过程及时发生故障,存在交通事故隐患,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

  1.2维护车辆的意识较为淡薄;从运输企业来看,现在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就是重使用轻维护。为了节约成本,大多是等车辆出现了问题后才去维修,以修理替代维护。尤其是现在许多运输企业在经营墨模式上都采用多样化,企业内部的车辆也是承包或租赁给经营个人,企业对车辆日常管理不到位,加上承包者一味注重经济效益,并且在认识车辆管理,使用维护及修理等各方面差异性大,根本没有全面了解相关管理规定,乃至一无所知,难以落到实处,从而影响了车辆的正常维护。

  1.3没有严格执行二级维护作业;事实上,运输管理部门详细规定了车辆二级维护项目,对每个项目具体内容及技术要求都做了要求,而维修企业在维护过程中必须要按照项目严格实施。但是许多维护厂的基础管理不到位,员工整体服务意识比较差,检修维修设备落后,根本无法落实三检制度,也无法严格执行维修标准,致使车辆维护中出现漏项、缺项、敷衍及应付等各种现象,根本无法满足作业规范要求。

  1.4维修人员素质不高;随着车辆不断增多,车辆上广泛应用新技术新产品,特别是电子技术更为普遍,因此需要维护人员具有较高素质,但是运输企业内部维修人员逐渐老龄化,虽然对某车型具有丰富的维修经验,但是无法满足现实所需。加之不重视人才,许多运输企业投入到维修人员培训中是少之又少,导致新增或者储备的维修人才极少。因此维修队伍的维修人员主要是老年人,文化修养与技术素质都不高,也不了解车辆结构与性能,不掌握维修技术,加之缺少必要的诊断和检测设备,即便有相关设备也无法熟练使用,诊断车辆故障上依然还是依靠手摸,眼看及耳听等各种传统方法,所以极难诊断车辆故障的原因,尤其是一些疑难杂症,根本无法确保车辆维修品质。

  1.5忽视了车辆技术档案管理:事实上,车辆从购置一直到报废整个技术管理中,应该系统性的记录车辆技术档案,时刻掌握车辆技术状况,正确使用车辆,增强车辆维修的品质。但是一些运输企业不重视建立车辆技术档案,甚至根本没有技术档案,即便有了车辆技术档案,也是应付了事,缺乏车辆检测与维护的记录,甚至一些运输企业为了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所以编写一些检测与维修记录,导致车辆技术档案缺乏了真实性,致使企业无法掌握使用车辆技术状况及维修情况。

  2.解决技术管理问题的对策。

  从上面的分析情况来看,运输企业车辆技术管理中还存在各种问题,就需要针对运输企业自身特征采取合理的改进措施。

  2.1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律法规角度来看,和车辆技术管理相关的已经存在一些,但是总体而言缺乏可操作性,细化程度也不高,一旦遇到特殊情况是无法适用。所以要加强车辆技术管理,必须要修改和增加一些法律法规,确保和技术管理相关的法规更具备权威性与系统性,具备可操作性。

  2.2构建完善的奖惩机制;在技术管理中应该采用奖惩落实责任制,这种措施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实施方法。要确保奖惩合理合情、有据可依,就一定要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明确各项经济指标、技术指标的定额及管理所需,及时考核和评比,发挥鼓励与吸取教训作用,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相关人员的责任心,提高学习操作技能自觉性。

  2.3加大驾驶人员的宣传教育;因为企业的内部经营成份比较复杂,就必须要加大宣传车辆技术管理的相关规定,让相关人员能够充分了解维护车辆的必要性,再通过一些实例教育不按期维护可能造成的一些不良后果。要加大宣传二级维护相关的政策法规的力度,强制进行,年审时要先审验维护情况,如果没有按期进行维护车辆要给予处罚。

  2.4加强技术管理教育培训,做好技术方案的管理和记录;随着汽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汽车维护人员必须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要与时俱进提高相关人员自身素质。当然教育和培训要具备针对性,不同类型的维护人员以及不同层次,所采用内容不相同。车辆档案记载了车辆的基本情况,以及车辆的主要性能、使用运行情况等,这项工作是车辆技术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管理工作。

  四、结语

  对于运输企业的车辆技术管理,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正常使用和驾乘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必须要分析车辆技术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有针对性采取改进和完善措施,才能够真正实现车辆技术管理目标,确保车辆正常使用。

车辆管理论文10

  论文关键词:车辆技术管理 降本增效

  论文摘 要:加强车辆技术管理工作,降低运输成本,是当今道路运输企业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如何做好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运输企业的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其目的在于为运输生产提供安全、优质、高效、低耗、及时的运输力,保证车辆运行安全,确保车辆在使用中的良性循环,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道路运输的发展空间大大提高,但是有些道路运输企业只注重车辆的更新,轻视车辆技术管理工作;只注重眼前的营运收入,轻视运输成本的核算;只注重新型车辆的使用,轻视车辆维修技术人员的培养;这些传统的运输组织方式和管理方法必须从根本上加以改变,否则就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1 车辆技术管理是降低运输成本的重要途径

  在道路运输企业运输成本中,运行材料(燃油、润滑材料、轮胎)的消耗占很大比重,在实行了费税改革后,汽车运行消耗费用占汽车运输成本40%左右,其中燃料费在运输成本中约占25%~30%,润滑材料的消耗费用占汽车运输成本1%~3%,轮胎消耗约占10%~15%。车辆技术管理工作在降低燃润料、轮胎等运输材料费成本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视。

  (1)汽车的性能和汽车的使用是影响燃料消耗的两大因素。汽车的技术状况是节油的技术基础,只有在良好的技术状况下,才能充分发挥汽车的燃料经济性。因此,在使用中应特别重视汽车技术状况的检查与调整,使其处于最佳状态。

  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是节约燃油的根本。无论是节能方针、政策的贯彻,还是节油技术、设备的改进和节油方法的落实,最终都要通过驾驶和改善管理工作来实现。

  (2)合理使用润滑材料,不仅可以降低润滑材料本身的消耗,而且还可以提高机件的润滑条件,减少摩擦和磨损,从而减少功率消耗,降低燃料消耗,延长机件使用寿命。

  (3)轮胎的管理工作是汽车运输企业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合理使用轮胎,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对降低运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保持轮胎良好的技术状况对确保行车安全,降低行驶阻力,减少油耗也有较大的影响。运输企业应配备专门的轮胎管理技术人员,负责轮胎的全面管理;建立轮胎技术记录卡片,考核轮胎实际行驶里程和使用情况。

  2 汽车维修技术管理工作不容忽视

  我国交通部所颁布的《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中规定“车辆维护应贯彻预防为主,强制维护的原则”及“车辆修理应贯彻视情修理的原则”。

  所谓“视情修理”就是根据车辆检测诊断和技术鉴定的结果,视情按不同作业范围和深度进行的修理。其目的在于防止拖延修理造成车况恶化,又防止提前修理造成浪费。为此,运输企业应积极创造车辆检测诊断和技术鉴定的条件。

  在车辆维护和修理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维修标准,把好检验质量关,提高汽车的维修质量;同时,要不断地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维修质量好,车辆的技术状况好,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燃料的消耗,还可以减少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时间,减少维修费用。

  3 落实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不容忽视的工作,是道路运输企业深化管理,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为此要做好以下几项基础工作。

  一是建立激励机制。车辆技术管理工作要严格而规范,实行一车一档的定额管理标准台帐,驾驶员行驶里程与用油指标挂钩,燃油实行百公里油耗定额管理,轮胎按规定的里程使用,节超奖罚分明,公开透明。车辆定期维护保养,人为造成的机械事故按规定处罚。

  二是健全各种台帐,加强成本核算。车辆技术管理是对运输车辆实行择优选配、正确使用、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合理改造、适时更新和报废的全过程综合性管理。要真正做到择优选配,适时更新和报废必须建立在基础资料的完善上。不但要按常规做好车辆技术档案一车一档,另外还可以建立综合性的车辆技术状况台帐,及时反映各车及总成的维修情况、维护频率,便于分析各车型、总成的使用寿命,合理编排车辆的各级维护计划,做到既不提前维护而造成工时材料浪费,又不延误维护使车辆带病行驶,反而造成维修成本增加。

  三是要重视车辆的一级维护。目前汽运企业对车辆的一级维护可有可无,对车辆的二级维护则普遍比较重视,这是因为运管部门抓得较紧。孰不知,一级维护是二级维护的补充,车辆在一个二级维护周期内运行,各机构连接件不可能不磨损,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有些零部件可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能会松脱,润滑部位出现缺油和漏油,影响汽车的操纵安全,所以说,定期进行一级维护是必做的工作。

  四是安全例检不放松。车辆的例检也是车辆各级维护的补充,是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在车辆的各级维护之间的时间间隔里,车辆各安全部件的连接,像横直拉杆球头、传动轴连接螺丝等会产生松动,如不及时进行检查调整,将会引发交通事故。由此,整个安全例检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车辆进站及回场的检查上,让例检人员有充足的时间对汽车的方向、制动、传动、悬架、灯光信号等安全部件进行仔细检查,这不但减轻例检人员对车辆出站检查的压力,一旦发现会影响出车的问题,还可提前作好准备,及时调整车辆。

  五是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实行成本控制。加强对节油的管理,收集和记录汽车燃料消耗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节油制度,并组织实施;同时把好维修配件品质关,建立完善的维修配件进出渠道和台帐管理制度;对报修的车辆要求车辆检验员故障诊断准确,维修技术人员准确确定配件是否更换,汽车维修工准确排除故障,减少返工,节约维修过程用料等成本,将维修的各项成本费用控制指标和责任落实到车间、班组、人和车辆。

  六是培养车辆技术人才。一种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管理者;另一种是维修技术人才,既有丰富的汽车维修理论知识,对现代汽车结构和新技术有一定了解,又有很好的维修实践经验。这些人才是企业的宝贵财富,要加强培养、选拔,人尽其才,防止人才流失。同时注重后续人才的培养,通过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等活动,不断提高专业维修技术人员的综合技能。

  七是提高驾驶员操作技术水平。开展各种培训,提高驾驶员的节能意识,改变不良的操作习惯。推广节油经验,每个驾驶员都要养成正确使用和驾驶车辆的习惯,缓启动、不踩急刹车,练就过硬的“脚下功夫”。做到“中速运行、减速提前、避免刹车、停车熄火”,每天都认真保养车辆,发现问题及时排除,确保车辆处在最佳的节能运行状态。

  降本增效,提高企业竞争力是道路运输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实践证明,车辆技术管理在降低运输成本过程中尤为重要,只有提高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水平才是道路运输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刘锐主编,汤定国主审.《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年9月.

  [2] 吴再加.《车辆技术管理对综合成本的影响》.交通企业管理,20xx年第1期.

车辆管理论文11

  [内容提要]机动车辆保险是我国保险市场上财产保险的主要险种,近年来其保险费收入一直位居财产保险业务的首位。与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相适应,机动车辆保险经营一直执行的是全国统一的条款费率。随着财产保险业务的发展,保险市场的逐步成熟及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费率管制的弊端日益显现。保监会2001年开始对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在广东和深圳试点的基础上,将在全国推行。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将会使我国财产保险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机动车辆保险费率管制的弊端

  我国机动车辆保险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成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恢复国内财产保险业务以来到80年代末,保险市场主要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经营,保险市场是完全垄断的市场,人保本身既是管理者也是经营者,保险公司的总公司制订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分支机构执行费率并可在一定范围内享有费率浮动权。90年代以后,特别是1995年以来,随着保险市场上经营主体的增加,竞争加剧,机动车辆保险市场存在高手续费、高返还、变相退费和中介人炒作保险公司等恶性竞争行为,保险监管部门开始对机车险条款费率的实行严格监管。1995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为保险费率的严格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保险法》第106条规定:“商业保险主要险种的基本保险条款和费率,由金融监管部门制订。保险公司拟订的其他险种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应当报金融监管部门备案。”机动车辆保险作为保险监管部门认定的主要险种,其条款费率由保险监管部门制订,保险公司只能执行。特别是1998年中国保监会成立以后,针对机车险市场的无序竞争局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整顿机动车辆保险市场的规章制度,在除深圳以外的全国范围内统一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费率,监制机动车辆保险单,打击机动车辆保险的违规行为。不可否认,实行这种高度集中的费率管理体制,在保险市场不发达、保险经营主体的内控和自律能力较差、消费者保险意识不强的情况下,便于操作和管理,有利于维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和良好的市场秩序。但随着保险市场的发展,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

  (一)违背了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

  保险费率是保险产品的价格,合理的价格要求既反映价值,又调节供求。统一的保险费率扭曲了价格对保险产品供需的真实反映与调节作用,偏高的费率势必在诱发隐蔽的价格战的同时,抑制了有效的保险需求。一是由于保险费率修订的权利不在保险公司,当市场需求发展变化后,保险人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对费率进行调整,只有等监管部门来调整,使保险费率对市场的反映失灵。二是统一费率是一种政府制订的垄断价格,监管部门在制订费率时,考虑到测算的偏差和费率调整的时滞性,在对未来损失率进行测算时,往往作比较保守的考虑,使费率水平偏高,保险公司在垄断价格的保护下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高手续费、高返还、变相退费等保险市场的恶性竞争行为,这就是这些年来机动车辆保险市场恶性竞争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三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有效供给不足,抑制有效需求。因为保险公司无权调整费率,当某类保险标的的赔付率偏高时,使保险公司不愿承保该类保险标的。如机动车辆保险中的个人营业性货车,在现行费率条件下,很多保险公司往往拒保或附加苛刻的条件限制承保。

  (二)违背了保险费率的公平合理原则

  保险费率计算与征收的公平合理是保险经营的基本原则,该原则要求保险费率一方面要顾及投保人的保险费负担能力;另一方面要真实反映保险标的的损失概率,使依据保险费率所收取的保险费能抵补保险赔付支出。而且应根据保险标的、风险的种类和程度,订立适当的费率标准,使保险费率与保险标的的风险状况相匹配。现有的机动车辆保险包括基本险(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和附加险,条款费率是在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条款费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其保险费率存在体系单一、要素不合理、缺乏个性化等缺陷。具体表现:

  (1)实行全国统一的费率表,使费率体系单一。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地理、气候、道路等风险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全国统一的费率往往使被保险人实际面临的风险与所交付的保险费缺乏对价关系,导致有的地区被保险人应交的保险费过低,有地区被保险人应交的保险费过高,有失公平合理。例如,车辆损失险的风险责任包括除地震外的“一揽子”自然灾害,看似保险公司承保的风险责任面宽,而事实上没有真实的反映风险的地区差异性,使一些根本不会出现“龙卷风”、“海啸”地区的被保险人事实上分摊了该损失的保险费。

  (2)风险要素不合理,缺乏个性化,使费率有失公平合理。现行的费率体系基本上属于“从车费率”,即影响费率的主要因素是机动车辆本身的种类和用途,而对驾驶员、地域范围、保险保障程度、历史损失记录及保险公司经营成本等影响保险经营的其他风险因素基本上未考虑或考虑很少,费率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反映保险标的的风险状况、机动车辆保险业务的经营成果和公司管理成本。

  (三)不利于增强保险公司的竞争能力

  产品是市场竞争的根本,不同的保险消费者面临不同的风险保障需求,但全国机动车辆保险费率统一,消费者别无选择。在此情况下,会使保险公司的工作重点本末倒置,有些公司不愿意花大力气去了解投保人需要什么,只要向监管机关要到优惠的政策就可以高枕无忧。保险公司没有产品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用不着去从事产品开发与产品创新,客观上削弱了保险公司的产品开发能力。同时,统一费率使得国内保险公司在保险费率的精算、核保技术、产品开发技术及统计资料的系统化采集等保险公司的基础运作方面的竞争能力较为落后。此外,统一费率破坏了公平竞争原则,保护了落后公司。在我国机动车辆保险市场有多家市场主体,并已形成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格局的情况下仍采用统一的管制费率,使那些经营管理水平较高和风险控制较好的保险公司不能根据其损失成本而降低费率,这实际上保护了那些经营效益不佳的保险公司,使其在竞争中不会因成本劣势而被淘汰。

  二、实施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的背景

  保险费率市场化简单地说就是由保险市场决定保险费率。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是指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市场产品供需状况、根据对产品损失数据的收集分析、公司资源状况和其经营目标策略,在符合定价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独立的厘定费率。

  在经济全球化和保险市场国际化的背景下,保险市场开放力度的加大和竞争的加剧,使费率市场化成为保险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欧美各国保险业发达国家的车险经营情况看,除了法定责任保险外,其他车险产品的设计和销售大多经历过从无序竞争到严格监管,再到条件成熟时逐步过渡为市场调节的发展过程。过去以保守著称的日本财产保险市场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也不得不改变统一定费的做法,实施费率市场化。我国已经加入WTO,国内保险公司要应对外国保险公司的竞争与挑战,就必须对费率制度进行改革,实施费率市场化,增强民族保险业的竞争能力。因为费率市场化后,保险公司要自己承担经营风险,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不得不设计适销对路的险种,制订科学合理的费率,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提供优质的服务,这样各保险公司必须改善内部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整体的竞争能力。

  机动车辆保险是国内保险市场财产保险的主要险种,多年来其保险费收入一直位居财产保险业务的首位,近几年保险费收入占财产保险业务总保险费收入的比重均在60%以上。同时,该险种也是财产保险领域发展时间较长、种类较全、管理相对规范的险种,因此成为我国保险市场实施费率市场化的试点对象。2001年3月,保监会选择深圳市作为试点城市对机动车辆保险费率结构进行了调整。同年10月1日,保监会在广东省进行机动车辆保险费率改革试点,机动车辆保险费率由保险公司自主制定,监管部门审查备案。具体地说,就是保险公司可以参照监管部门制订的基准费率,依据风险因素、安全记录和自身的管理情况,自主地制订机动车辆保险费率,经试点地区保险监管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后开始实施。2002年3月,保监会下发了《关于改革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费率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规定“保监会不再制订统一的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费率,各保险公司自主制订、修改和调整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费率,经保险监管部门备案后,向全社会公布使用。”此文件的下发,标志着我国保险费率市场化以机动车辆保险为突破口,已跨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但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要实现市场化的目标需要相应的条件和配套措施。

  三、推进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的几点建议

  (一)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的过程

  一般来说,保险费率市场化需要以下条件:一是国家有一套完善的保险监管法律体系,对市场主体的行为、保险业务和保险公司的运作进行规范;二是保险监管部门建立了以偿付能力为核心的保险监管模式;三是市场主体运作规范、市场操作透明,即经营主体的经营活动处于政府和公众的监督之下,它们以利润最大化为基本的经营目标,且使其有一套保持公司正常运营的制约机制。考虑到我国现阶段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市场发育水平和监管水平,为了缓和费率市场化对机动车辆保险市场的冲击,确保机动车辆保险消费者认同费率市场化,对此应分阶段逐步推进。

  1.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应有过渡期,该期间保险公司仍可使用保监会制订的费率或作为参照费率,在此基础上进行费率结构的调整。

  2.在实施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初期,保监会要对机动车辆保险制订、修改和调整条款,费率的监管办法作出较具体的规定,包括保险公司的哪一级公司有制订权、保险监管部门具体的监管程序、保险公司向监管部门备案应提交的具体材料、费率制订和调整的公式、测算数据、方案及调整费率的因素等作出具体的规定。

  3.随着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保险行业自律能力的提高,待条件成熟时,保险监管部门只规定厘定费率的原则和方法,而将费率具体制订和管理交给保险公司和行业协会。

  (二)实现保险监管模式的转变

  保险费率市场化要求保险监管模式转变来适应这种变化。从世界各国保险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多数国家在实施保险费率市场化的过程中,保险监管的核心已转为对偿付能力的监管。我国目前对保险实行的是严格监管方式,即对保险公司的市场行为监管与偿付能力并重监管。费率市场化要求改变目前对费率的严格管制,而将监管的重心向偿付能力监管为主过渡。因此,保险监管部门应对偿付能力监管的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进行修改和完善,要求各保险公司对最近年度的偿付能力情况进行详细测算,待条件成熟时,把偿付能力作为评价保险公司的重要指标,根据偿付能力状况对保险公司进行分类监管。通过具体的偿付能力指标的监管,可以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跟踪和分析,以保证保险公司的最低偿付能力水平,维护被保险人利益。同时,在条件成熟时,建立保险市场的退出机制。

  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和今后将逐步实施的其他险种的费率市场化,以及保险监管模式的转变,需要法律法规的完善与之配套。因此,应加快修改《保险法》,尽快出台《保险违法行为处理办法》、《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和《再保险管理办法》。

  (三)保险公司内控制度的建立

  要逐步实施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今后监管部门不再制订条款费率,而由保险公司依照一定原则和程序自订条款费率,市场的问题交给市场去解决。过去由监管部门包揽的难题今后交给保险公司自己去解决,这种新情况必然产生怎样通过企业内控来防范和约束经营风险的新问题。从世界其他国家车险费率市场化看,除技术条件和监管条件外,还要求微观经营主体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效益观念对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有硬约束,赔本的买卖不能做;二是大多数公司在竞争中要有理性的思维,不采取不负责任的经营政策,自觉规避风险;三是保险公司内部要实行标准化服务和标准化定价,防止在市场上出现内讧。

  要具备以上条件,保险公司必须建立内控制度。内控制度是保险人对保险经营活动的自我控制和管理,它的目标是防范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如果保险公司不能成为具有利益机制和约束机制的经营主体,费率市场化可能会产生新一轮的恶性竞争,造成保险市场的混乱。要使保险公司真正成为具有利益机制和约束机制的经营主体,关键是要明晰其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只有使市场经营主体企业制度健全,才能使保险市场得以有序发展,保险费率市场化才能顺利的实施。

  (四)加强行业自律,为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

  为顺利实现机动车辆保险费率由严格管制向市场化过渡,应充分发挥保险行业组织对保险市场的协调和管理作用。配合机车险费率市场化的实施,行业组织应作以下工作:

  1.加强宣传和舆论导向,通过媒体向公众宣传车险费率改革意义,讲清保险经营的基本原则和费率厘定的基本原理,澄清业内外对车险费率市场化就等于自由化,就会大幅度降价的错误认识。

  2.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可以操作的机动车辆保险行业自律办法或公约,以维护行业利益和防止新一轮的恶性竞争。

  3.进行本地区机动车辆保险费率水平及浮动合理区间的测算工作,为机动车辆保险经营机构合理确定费率提供参考数据。

  4.积极研究机动车辆保险代理机构的行业自律问题,争取建立机动车辆保险代理机构的行业自律机制和违约违规处理机制,通过整顿和规范中介环节来为保险机构的行业自律与公司内控创造外部的基础条件,真正实现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费率改革的目的。

  (五)建立财产保险精算制度

  保险业务是一种风险管理业务,精算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而风险管理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保险公司的竞争力。因此,各家保险公司要想提高管理水平,保持健康的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就需要切实提高自身的精算水平。保险公司只有具备了足够的精算能力才能够合理地厘定费率,有效地管理风险。保险监管机构放开费率设定,就必须监督保险公司厘定的费率是否充足合理,这需要精算提供保证。同时,偿付能力监管需要根据精算原理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准备金评估标准和法定偿付能力监管体系。

  我国目前已初步构建了寿险精算体系,它包括:精算师考试认可制度、精算报告制度和指定精算师制度。今后保监会应在借鉴寿险精算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建立财产保险和再保险的精算体系,要求各家财产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同步建立非寿险精算制度,为保险费率市场化提供技术保证。

  主要参考文献:

  [1]裴光。中国保险业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张俊才。保险费率市场化与新产品开发[J].保险研究,2002,(3)。

  [3]张响贤等。论汽车保险费率市场化趋势[J].保险研究,2002,(1)。

  [4]兰虹。财产保险[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5]刘子操,陶阳。近期内不宜实行保险费率市场化[J].保险研究,2000,(1)。

  [6]中国金融再线。中国保险网相关资料。

车辆管理论文12

  1辽河油田的现状

  辽河油田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属的骨干企业,全国最大的稠油、高凝油生产基地。总部坐落在辽宁省盘锦市,地跨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的12个市(地)、34个县(旗)。目前年原油生产能力1000万吨,天然气生产能力7亿立方米,形成了油气业务突出,工程技术、工程建设、燃气利用、炼油化工、生产辅助和多种经营等各项业务协调发展的格局。历经分开分立、改制上市、重组整合等多次重大内部改革的阵痛与超越,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持续优化,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有效释放,形成了专业化管理、集约化经营、一体化发展新模式,整体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截至目前,累计生产原油4亿多吨、天然气800多亿立方米,为国家经济建设、能源安全和地方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彰显了国有骨干企业的责任担当和时代价值。在油田的发展中需要我们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注重质量效益,深化改革创新,加强合规管理,着力强化安全环保稳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发挥政治文化优势,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全面提高油田效率和质量。

  2辽河油田车辆数字化管理

  2.1岗位意识

  车辆管理人员的岗位意识包括:工作态度、工作主动性等。还在于该工作人员是否具备企业公民意识。成本控制作为企业提升经济效益的首先前提,应植根于该岗位人员的思想意识之中。主动担负起降低车辆运输成本、提升车辆运输效率的职责。岗位意识的增强除了依靠有关人员的自觉以外,还需要通过企业定期开展岗位培训。在培训的内容设计中,从企业经营发展的角度来进行。车辆管理并不属于企业的核心领域,基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突出车辆管理的成本效应,将有效提升岗位责任感。

  2.2相关制度的确立

  管理制度对人的管理则重于制度约束。从目前企业车辆管理情况来看。针对管理的制度早已形成并较为完善。针对制度约束下的监督机制存在问题。长久以后,便将产生系统性风险。绩效管理包括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其中还存有一系列的考核指标。正如上文指出,这些制度安排在企业车辆管理中早已形成。因此,这里强调切实执行绩效管理中的考核与奖惩要求。针对中国企业内部关系性影响力广泛存在的事实,企业可将额定车辆油耗费用、维护费用,一次性转入车管部门的账户。在年度考核中,结合车辆维护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以部门为单位给出绩效分数,以此作为奖惩的依据。

  2.3先进技术

  利用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和卫星导航等最新技术,初步建成了具有油田车辆导航监控、管网巡线巡检、油井工况监控、油气勘查开采监测、油田数据传输监控、油田生产应急指挥、油田管网风险分析、遥感专题信息提取和北斗授时等9大功能的油田勘探开发生产卫星综合应用服务平台。将北斗卫星技术应用到油田生产管理中,针对性地解决油田生产现场管理难题,即契合国家国民经济重要领域核心技术国产化战略要求,同时也实际提升油田对现场管控能力。车辆恶劣天气运行实行统一指挥调配,由当日中心值班领导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做出决策,根据天气情况确定延迟或停止发车的指令,中心调度和安全部门及时向上级生产和安全部门汇报备案,由生产调度统一下达指令,各单位严格按照中心值班领导的指令落实,如遇生产应急抢险、维稳等必须出车的情况时,必须根据上级生产和安全部门的指令下达任务,落实恶劣天气车辆运行安全措施后方可出车,出车单位根据任务情况指定带车监护人。规定特殊天气出车执行“谁批准,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制度。在特殊天气出车前,各单位要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车辆具备良好的安全技术性能。

  2.4有效监控

  结合实际,这个中心认真落实路单制、车辆归场检查制、信息反馈卡制度、检查评比制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实行车辆晚归汇报制度,明确规定正常工作时间外,车辆不能归场的必须由用车单位给中心干部或调度汇报,执行任务车辆不归队,值班干部不能离队;以及双休日用车申请单制度等一系列安全制度,这些制度的措施,有利的保证了安全生产。继续运行好“车队安全十八法”预警制度。坚持每月底根据驾驶员的思想情况、劳动纪律、违章情况以及用户的反馈意见、车辆技术状况等加以评估,动态分类,提高对每个驾驶员的超前监控措施力度,努力作到人与车的合理搭配,有机配合,掌握安全管理的主动权。

  2.5全过程管理

  坚持“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全天候监督”的管理。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条件、不同人员制订不同的管理方法。例如节假日容易出现私车自由车和酒后驾车现象,该中心就重点加强这方面的监督检查;出车天气可能遇大风和雨雪雾,该中心就制订了特殊天气工作措施;目前是事故的高发期,该中心就结合“反三违”活动要求,大力加强了对违章行为的监控和管理,通过这些制度的落实,有利的保证了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3结语

  综上所述,在车辆管理工作中,石油企业的管理工作更为重要,这就需要综合车辆安全管理制度相关要求,全面提高石油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全方位保障车辆安全管理,为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琳.大型油田车辆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J].微计算机信息,20xx,07:100-101+122.

  [2]胡彬.油田消防系统数字化设计[D].浙江大学,20xx.

  [3]杜凡,安鱼飞,吕军,卫超,花倩.数字油田车辆管理信息系统[J].计算机应用,20xx(S1):291-293.

  [4]辛宁.信息化条件下油田车辆管理的系统设计[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xx,02:17-18.

车辆管理论文13

  生产物流是制造企业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活动环节,是企业实现利润增长的重要“利润源”。所以,如何优化生产物流,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利润是制造企业不容忽视的战略决策。杭州中车车辆有限公司作为轨道交通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充分利用物联网及RFID等信息技术手段打造了地铁车辆组装的数字化生产车间,实施了过程控制、异常触发及作业人员动作追踪等信息化的关键技术,从而实现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异常管理、现场管理、质量管理的自动化与信息化,使得车间的生产物流成本大大降低,年增经济收益达1000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益。

  随着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制造业的生产成本频频上涨,加之消费者对商品多样化与个性化的需求不断增加等因素,制造企业的利润越来越低,如何增加利润成了制造企业最为关心的话题。在工业发展进程中,曾作为“第一利润源”的资源领域与“第二利润源”的人力领域,经过长期的发展与应用后,这两个领域所能创造的利润已所剩无几,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迫在眉睫。1970年,日本西泽修教授在其著作《流通费用——不为人知的第三利润源》中,认为物流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直接或间接的利润。此后,物流领域的潜力越来越受到众多企业管理者的重视。相关研究表明,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加工和制造的时间占比仅为5%~9%,其余90%多的时间都消耗在存储与运输等生产物流环节中,物流费用占到生产总成本的50%[1]。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xx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中显示,20xx年度的物流成本占全国GDP的16%,而同期欧美发达国家的这一数据仅为10%。

  抛开高速收费、税费过高等因素之外,国内企业在物流,尤其是生产物流领域中的技术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制造企业开始重视生产物流,并把生产物流管理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新的着眼点,同时积极采取物流优化策略,来寻找新的利润空间,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梳理文献发现,国外学者在生产物流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主要集中在物料搬运设备的选择[2]、作业排程[3]以及物料搬运设计与设施布局之间的相互影响[4-5]等方面。而国内学者主要从生产物流计划模式[6]、厂内物料配送[7]、供应链环境下的生产物流[8]以及物流技术装备与信息系统的运用[9]等四个方面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地铁车辆是城市交通迈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形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城市的地铁车辆大多融合当地城市特色及相关业主需求,是一种典型的定制化生产产品。地铁车辆制造过程中,零部件众多,结构复杂,工序繁琐,这些特点使得离散定制生产的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针对离散制造企业生产物流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是生产物流系统设计[10~11]、优化[12~13]及发展状况[14]来进行研究的。但是如何利用当今的信息技术来优化生产物流,同时降低成本并将其运用到具体的制造企业中,特别是轨道交通行业的研究则很少。本文将以杭州中车车辆有限公司的地铁车辆总装车间为研究对象来阐述如何利用数字化来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物流成本,并对实施与应用之后的效益进行了分析。

  1 项目背景

  杭州中车车辆有限公司作为轨道交通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的地铁车辆总装集成企业,自20xx年8月建成投产以来,先后承接了杭州地铁1号线、2号线、4号线车辆的生产制造任务。由于地铁整车技术复杂,安全性要求高,交货期紧,而地铁车辆的零部件达数千种之多,物料零散,生产制造车间内部管理非常繁杂。虽然公司已经实施了ERP系统、PLM系统、OA系统等,并对供应链管理也采用了信息化进行管理,但是生产制造的过程仍然出现了很多不利因素。比如,第一,采购到货后待检区物料积压比较多,没有统一管理,经常发生货到不能及时入库影响生产的情况;第二,仓储管理未能实现模拟工位化,从而经常出现物料摆放错误与发放错误;第三,运料工装没有实现套餐化,工作效率不高,物料配送常常脱节;第四,缺件拉动的效应不明显,未能实现联动机制;第五,车间的剩余用料没有建立良好的回收机制,导致出现浪费,造成生产成本上升;第六,工时的管理与质量的管控没有实现数字化、实时化,进而导致成本测算出现偏差;第七,地铁车辆的生产周期长,交货时间紧,生产过程的影响因素众多且不可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打造数字化工厂,提升总装车间的物流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生产系统的平稳运行、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降低物流成本和费用,是摆在生产管理者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实施数字化车间物流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2 项目实施

  2.1关键技术

  本项目采用的互联网、RFID及形码扫描的信息化手段对物流管理流程进行固化,按照工位节拍进行仓储管控,实现对各个工位的配料及送料的信息化动态跟踪。实现实物流与信息流双流同步、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具体技术如下。

  1)过程信息化控制。物流仓储配送全过程实现了条形码管理,货位、物料、物料包、配送车、作业人员、工位现场地面、交接单据都有对应的条形码。指派任务、进车备料、备料完成、扫描检查出库、配送发出、送至车间工位、空车及单据回收等每个步骤都通过扫描条形码触发。实现了配送任务网络管理,工作进度量化管控。

  2)异常自动触发。信息系统会对生产计划进行节拍式管控,任何一个节点没有按照计划执行,屏幕显示会进行颜色变化提醒,同时根据异常等级分别向相关领导及责任人自动触发短信提醒。出现异常的责任人将会纳入工作量化考核,工作状态也可以像10086查话费一样,进行实时查询。

  3)动态的电子任务看板。通过在生产现场布置一些电子任务看板,并与管理信息系统同步实现总体进度跟踪、反向物料跟踪处理、工位配送状态跟踪、套餐式配送状态跟踪等功能。

  4)可实现作业人员动作追踪,随时随地掌握作业人员去向与工作动态。

  5)可实现条形码电子动态盘点,实时掌握帐卡、帐物的准确性。

  6)可实现对各个节拍的工时管理,并能进行质量问题的追踪。

  7)可实现与ERP系统的高度耦合与集成,并确保各信息系统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共享性。

  8)支持多种客户端移动办公。可支持电脑、IPAD、智能手机、车载终端的移动应用,满足人员异地办公、频繁出差的管理需求。

  2.2系统功能

  本项目的数字化车间物流管理系统的功能主要如下:

  1)仓储管理:到货管理、入库管理、出库管理、帐卡物管理、 工位库管理、货位管理。

  2)配送管理:配送计划、配送模型、生产模型、过程控制、信息采集、实时监控、实时统计。

  3)异常管理:管理异常、生产异常、安东灯。

  4)现场管理:工时定额、工时管控、质量跟踪。

  5)短信平台:基本管理、授权管理、信息触发。

  6)质量管理:供应商管理、到货质量管理、过程质量管理、售后质量管理、质量信息统计、供应商评价。

  3 项目效益

  自轨道交通产业数字化车间物流管理系统项目的实施后,实现了企业的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打造了数字化地铁车辆制造车间,实现全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管控,同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益。

  3.1经济效益

  1)采购入库实时化。建立到货三天存货制,并进行表单管理。以三天时间为计划区间,仓库管理部门根据ERP系统里的生产计划,综合考虑仓库的物料存储情况,列出采购清单,拉动采购工作,保证物料及时入库,让待检区井然有序,降低了资金成本,释放了被占用的资金。

  2)仓储管理工位化。根据工位制的要求在仓储库区,推行物料按按项目与工位来进行存储。物料入库之后,货架是按照生产工位划分设置,并建立模拟工位,同时将每个项目的物料存储按照车间对应的工位分区摆放,从而提高拣选效率,减少差错。届时,物料上架和拣选都由同一人负责,职责明确 。

  3)物流配送套餐化。根据物料属性、各工位工艺文件和物料清单及物料形状开展目视化管理,为每一辆转运车制作物料存放平台,并按照工艺文件和车型制作标志进行区分,使物料过目成数;仓储配料过程在自己所管工位区域内完成,每个配送车内都有物料标识,配料时只需要按照标识编号对号入座,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4)缺件拉动规范化。按照生产计划提前72小时循环模拟缺件情况,对采购员实现点对点式的拉动管控。

  5)物料配送精细化。采用条码扫描方式登记拣选的工位物料,并和工位的物料BOM进行比对,交接物料和未交接的物料系统会自动进行筛选,确保送入车间的每个台位物料都是准确与齐全的。

  6)电子看板目视化。生产现场布置一些电子任务看板,可以实现配送总体进度跟踪、反向物料跟踪处理、工位配送状态跟踪、套餐式配送状态跟踪等功能。

  自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一年后,生产车间物流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第一,由于实现了三天存货制,仓库中原料的积压现象明显下降,释放了被占用的资金额高达600多万;第二,生产物料配送错误事件的发生率由原来的30%下降到0.02%,大大提升了设备运转率及员工的工作效率,节省了单列地铁车辆生产制造的工时额到816.33个小时,根据目前规定的时薪是12.25元/小时和年产量300列车来计算,可节省300万元左右(816.33*12.25*300≈300万元);第三,伴随着生产工时的减小,则生产车间的管理费用(包括风、水、气、电等能源及物耗)也大大下降了100余万元。综上所述,该系统的成功实施上线可给企业带来年增经济效益1000万元左右。并且,杭州中车车辆有限公司作为中国中车众多轨道交通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之一,系统的成功实施上线具有典范效应和标杆作用,在条件成熟时把该系统面向中国中车下属各子公司推广,带来的经济效益将在数十亿元,同时还能提升整个轨道交通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的生产组织与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社会效益

  在公司积极实施推进轨道交通产业数字化车间物流管理系统项目的后,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质量管控水平,并在地铁车辆的交货进度及列车运行的安全性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浙江省打造了最便捷的绿色出行交通方式,带来显著的社会效应。

  4 结束语

  生产物流是制造企业实现利润增长的“第三利润源”。伴随着当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优化企业的生产物流,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是制造企业刻不容缓的战略决策。杭州中车车辆有限公司作为轨道交通产业的制造企业正在积极利用并发挥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助推企业生产制造过程的顺利升级,从而实现企业的数字化生产,打造智能化生产模式,从而响应国家智能制造20xx的战略部署,紧跟工业4.0的步伐,全面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车辆管理论文14

  摘要:本文通过对油田车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如行驶环境的问题和管理中的问题以及驾驶员的技术问题,在分析此类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措施,从而能够确保油田车辆的顺利运行,确保油田生产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油田;车辆;安全

  车辆的管理是油田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对油田企业的安全生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生产过程中,油田的各个产区的距离是比较大的,而且油田企业的市场化程度是非常高的,车辆的型号是不同的,如果道路的等级比较低,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就会发生危险,在对这些不同型号的车辆进行管理中也存在着各类的风险。所以,如何将油田车辆合理的管理,防止事故的发生是极其重要的。

  1油田车辆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运输环境的恶劣

  油田生产区域的环境是比较恶劣的,其运输条件也很恶劣,各类的陡坡和弯急,使得油田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油区的道路大多数是以土路为主的,路基的牢固程度是不够的,在承受较大的压力后就容易发生塌陷,特别是在一些恶劣的天气下,交通的运行更是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在生产运输环节上存在问题。

  1.2油田车辆的型号多,难以管理

  油田生产中,各类型号的车辆具有不同的用途,有用于客运的车辆,有用于特种工程的车辆,也有用于货运的车辆,这些车辆都归属于不同的单位,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存在难度。

  1.3司机驾驶员的队伍还不够稳定,技术参差不齐

  油田车辆驾驶人员的技术参差不齐,他们的文化程度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很多驾驶员没有较高的安全意识,而且甚至有一部分驾驶员的技术水平还达不到标准,出现了违章的行为。驾驶员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工作的区域也不集中,这就导致了在对这些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难度,严重影响了驾驶员的驾驶能力的培养。

  1.4特殊的作业环境,安全风险大

  油田车辆的作业环境是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进行的,而且有时会出现易燃易爆的物品,而且如果加上恶劣的天气,就会导致能见度比较低,如果驾驶员在驾驶中不能采取应急的措施,可能会出现危险。

  1.5油田车辆的维修得不到保障

  车辆的型号越来越多,很多新型的技术也在投入使用,这就对车辆的维修提出了新的要求,很多油田车辆的维修人员在培训的过程中不能将新的技术落实,而且不能进行科学的监测,不能够及时的分析出车辆存在的问题,在检查过程中存在漏检的问题。

  2强化油田企业车辆安全管理的措

  2.1强化驾驶员队伍的管理

  应该将驾驶员的准入制度加以完善,确保驾驶员具有娴熟的技术和经验,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提高驾驶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因此,在驾驶员进入单位后,应该对驾驶员的驾龄、驾驶证的类型、从业的经验等进行审核,将审核通过的驾驶员进行实地的考核,确保驾驶员在实际的操作中能够表现出娴熟的驾驶技巧,对于那些能力不够的驾驶员是不能录用的。在油田企业中,应该强化对驾驶员的宣传教育,通过结合油田安全生产工作的实践经验,对驾驶员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在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中,应该在分析驾驶员性格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合理的方式,通过分析案例,让驾驶员提高驾驶安全意识,通过对一些基本故障的识别,进行提示性的教育,使驾驶员在这些案例中能够吸取教训,在驾驶只能够提高排除故障的能力,从而提高驾驶员的综合素养,将安全意识牢记于心。要对驾驶员的驾驶技能进行定期的培训,在培训中也要得当,做到有的放矢,可以通过驾驶员之间沟通交流的方式,进行人性化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应该了解驾驶员的心理状况等,建立考核激励制度,带动驾驶员的积极性。

  2.2完善车辆安全管理制度

  在油田企业内完善车辆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车辆管理部门应该根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管理的特征,制定个性化的制度,确保驾驶人员在驾驶中能够遵守规章制度,确保车辆行驶记录都能够备案,并且制定车辆使用制度。制定道路交通有关的安全法规,能够确保油田企业的各类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得到渗透,使油田车辆的管理能够按照统一的制度来执行。

  2.3完善车辆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定期对车辆进行监测,强化在车辆出行前后的监测,如果发现了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应该立即停止车辆的运行,将这些安全隐患排除后在行驶。在车辆驾驶完成后,应该对车辆进行后期的检查,做好车辆的验收工作,确保车辆在再次使用中不会出现问题。可以采用宣传教育的方式,让驾驶员树立车辆保养的意识,在车辆行驶中应该注意保护车辆,防止车辆因为人为的因素产生故障。

  2.4运用现代化的车辆的管理方法

  在车辆上可以通过安装全球定位系统,实现对车辆运行的监控,确保车辆在正常的速度下行驶,一旦车辆出现超速,立即可以报警。实现全程监控,将交通事故扼杀在摇篮中,能够对天气和路况信息进行分析,确保驾驶员对天气有基本的了解,采取相应的措施。

  2.5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

  各级要加强对车辆安全防事故工作的领导,实行首长负责制,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建章立制,严格落实车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各级部门要坚持把车辆安全防事故工作纳入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把预防车辆事故作为部队安全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确定专人负责,定期召开车辆安全防事故工作汇报总结会,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对策。

  3结语

  油田企业的车辆在运行中存在着很多的隐患,造成这些隐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驾驶员的因素,驾驶员的安全意识不高,并且还存在着客观因素,如天气因素和道路因素。所以,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强化驾驶员队伍的管理,完善车辆安全管理制度,完善车辆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运用现代化的车辆的管理方法,确保油田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作者:吕继平 单位: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特车大队

  参考文献:

  [1]赵连胜.浅谈石油企业中的车辆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xx(12).

  [2]何树林.油田车辆的安全管理策略[J].科技传播,20xx(04).

  [3]侯乾军.论油田施工车辆的安全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20xx(09).

  [4]李胜男.油田车辆使用中的润滑问题探讨[J].科技与企业,20xx(05).

【车辆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车辆安全管理与车辆信息管理研究论文07-27

油田车辆安全管理的论文10-16

车辆管理论文11-18

油田车辆安全管理的优秀论文10-17

企业车辆安全管理论文09-26

车辆到车辆通信技术论文11-28

铁路车辆设备管理探讨论文08-25

车辆毕业论文10-21

运输企业车辆技术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