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论文

时间:2022-12-01 11:33:35 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资产管理论文

  现如今,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资产管理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资产管理论文

资产管理论文1

  1油公司改革对资产管理的新要求

  油公司是指取得一定采矿权,以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为核心业务,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效益化经营的能源公司。在石油行业内,油公司就是指以上游板块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公司。油公司管理模式实现由产量计划型向经营管理型的重大转变,建立起以效益最大化为核心的勘探开发投资决策管理体系,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要形式的市场化运行体系,以资源资产效率最大化、运行成本最优化为中心的经营管理体系。由此可见,注重质量和效益,加强资产管理是油公司建设的必然选择和基本要求。采油厂固定资产主要包括直接生产原油、天然气的油气设施,油气设施包括油水井、储罐、油气管道等,固定资产占资产比重较大[1]。

  因此,采油厂需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促进效率提高,突出固定资产管理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油田企业核心竞争力。改变传统的粗放式资产管理方式,采油厂在成本和投资已经完全下达和既定的情况下,必须转向内部的挖潜。这就要求采油厂的各级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涵有新的理解和认识,加强增量管理;盘活现有资产,充分发挥资产使用性能,降低固定资产维修费用。资产管理的核心是合理运营资产。在油公司体制下,固定资产管理赋予了新的要求,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必须由单纯的实物与数据管理向信息与核算等全面管理过渡。

  2采油厂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存量固定资产管理有待提高

  1)存量资产基础资料不齐全。采油厂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各下级单位之间固定资产调动实物与卡片转移不同步的问题,往往是固定资产转走了,但是保管卡还留在原处,造成账面虚增资产。2)资产的现场管理不规范。固定资产的现场管理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深入到生产现场,不能准确掌握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维修情况,不能及时把资产的技术状况、使用效率、用途变化的有关信息反馈更新。3)闲置报废资产处置不及时。资产的处置权在收归油田分公司财务资产处后,采油厂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处置报废资产,从上报审批,到评估处置,由于存在时滞,管理和保管跟不上,造成管理上混乱。

  2.2增量固定资产管理不完善

  1)设备购置上,部分设备的购置选型缺乏科学的分析,存在着盲目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选型不合理,造成技术先进的设备用不上,形成积压浪费;不考虑设备维修的难易性,造成故障维修困难,延误生产;不重视节能,造成后期追加投资;不考虑安全环保,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2]。

  2)基建项目上,项目的决策、设计、实施缺乏科学的控制,造成投资失控,三个阶段不能连续的全过程的加以控制,只是间断性地进行某一个阶段的某种形式的控制,缺乏连贯性;在各自的控制阶段抓不住控制的重点,没有侧重,使得控制的效果不显著。

  3)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由于企业内部资产的无偿占有,存在着“重增量投入,轻存量管理”的倾向。企业在争投资,领导在跑计划。投入的资产有的重复,有的利用率不高,没有在盘活存量的高度上考虑增量的投入,从而造成增量资产管理与存量资产管理脱节。

  2.3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任何游离于考核之外的措施都缺乏约束力,资产管理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考核奖惩机制和有效的资产经营机制。缺少对于单位资产保值增值的考评体系,也没有相应的奖惩机制来促使各单位开展闲置资产的调剂和低效、无效资产的处置。考核的激励作用不明显,虽然考核结果与员工的绩效奖金相结合,但效果不显著。

  3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益的相应对策

  3.1完善固定资产基础工作管理

  1)订正数据库基础资料。建立资产管理中心定期资产清查制度,汇报新增、改扩建、调拨、报废、丢失等资产实物各种形式的.变化,彻底摸清资产现状,为以后开展资产经营分析做好准备工作。2)强化资产动态跟踪。实行资产例会报告制度,通过定期组织例会,进行季度总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报考核结果,部署下季度工作安排。3)做好资产人员培训配备,使资产管理工作为采油厂生产的安全平稳生产保驾护航。

  3.2强化固定资产现场控制管理

  首先,在现场管理中,确立目标保证体系,明确责权关系,将各项指标纵向分解到底,横向分解到边,将指标落实到下级单位,资产使用及保养落实到具体岗位,真正做到资产全员管理。其次,加大监查力度,提高现场资产的管理水平。再次,做好信息反馈,实现现场管理的过程控制。严格按照制定的标准,对实际的工作进行衡量,对实际与标准之间的差距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

  3.3实现资产有效运营管理

  1)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将资产管理的权利进行合理划分,对下级授权、分权,规定各级人员处理某些事务的权利。在授权、分权范围内,授权者或分权者有权处理有关事务。未经批准和授权,不得处理有关的经济业务。建立内部资产管理制度时,必须将每个单位或个人按其所授权利或所分权利与应负的责任相联系,制定“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应予履行的任务及其应负的责任,作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从而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控制。

  2)实行固定资产的归口分级管理。归口分级管理就是在厂长(经理)领导下,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由厂部各职能部门负责归口管理;按照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地点,由各级使用单位负责具体管理,并且进一步落实到班组和个人,实行谁用谁管,把固定资产管理纳入岗位责任制。使用单位应对厂部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严格执行各项财产管理制度,搞好日常管理,保证固定资产完整无缺,并充分发挥其效能。

  3)盘活低效资产和无效资产。建立厂级资产调剂中心,实现信息共享,加快盘活速度。采油厂的闲置资产实行集中统一调剂,及时沟通信息,扩宽闲置资产的调剂利用范围,使闲置固定资产重新发挥作用。详细研究,周密部署,拓宽盘活途径,提高盘活效果。如对闲置资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通过市场调研,进行经济技术论证,并花费较少的资金,改造闲置设备,满足生产的需要,达到以少量的增量激活大量存量的目的。制定和完善有关盘活闲置资产的奖励办法,促进该项工作的开展。对于国家政策规定淘汰、强制性报废和确因技术落后或损坏的部分闲置资产设备,在经过有关部门严格鉴定审批后,应坚决予以报废,不再继续使用。

  3.4构建资产管理考核体系

  1)加大定量考核和客观考核的力度。尽量用具体明确的考核指标和考核结果科学准确地评价每一名资产管理者的工作绩效和每一项资产的效益,提高绩效考评的可信度和有效度。

  2)建立资产考核机制。考核指标作用的发挥依赖于多层次,全方位考核压力传递机制。资产管理中心负责制定本单位存量资产的日常管理制度,健全各类固定资产的技术档案,定期清查存量资产,动态掌握资产增减变动情况,并对各归口部门的管理情况进行考核。各归口部门对负责资产的实际使用单位进行考核,各采油管理区和班组要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谁用谁管,要求物物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及时维护检修,提高完好率。通过这样多层次、全方位的考核机制,使考核结果和奖惩挂钩,实现资产管理工作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

  4结语

  对照油公司管理模式,针对采油厂存量固定资产的基础资料不完善、现场管理不规范、报废处置不及时,激励约束不健全的诸多问题,从完善基础工作、强化现场管理、实现运营和构建考核体系入手,多层次、全方位打造油公司体制采油厂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实现归口管理,保全固定资产完整性、盘活低效无效的存量资产,建立资产管理考核机制,从而在思想、组织、制度、信息、激励支持下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益。

资产管理论文2

  摘 要: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普遍存在一种“重投入、轻管理,重货币资产、轻固定资产” 的现象,卫生监督系统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的会计监督相对弱化,这直接影响到卫生监督系统单位执法监督业务的开展、行政运转效率的提高以及国有资产的安全保值等方面。造成这种弱化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目前使用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较为陈旧,不能适应事业单位财务现状发展的需要;二是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积压、盘盈、盘亏处理缺乏实际的解决方案和指导性意见;三是卫生监督单位固定资产专业性强,种类较多,人员调动频繁,固定资产管理专业人员编制不足、人员素质不高,难以应对复杂现状。本文针对卫生监督系统单位为代表的行政事业单位,从审计角度出发,就其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提出在审计过程中应该抓住的几个关节点,并在此基础上建议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应在核算方法、管理机制及人员配备等方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固定资产; 内部审计;行政事业; 卫生监督

  卫生监督系统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直接影响到执法监督业务的开展、行政运转效率的提高以及国有资产的安全保值等方面。然而,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对固定资产管理的会计监督相对弱化,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是在审计工作中需要抓住的关节,也是今后固定资产管理需要逐步解决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作为国家行政执法单位,卫生监督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着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因其固定资产专业性强,人员调动频繁等工作上的特殊性,造成其固定资产管理面临新问题新挑战,在实际业务中主要表现为:

  1、固定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记账、不计提折旧,不能真实反映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和消耗情况,造成固定资产总值虚增

  卫生监督系统单位采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所属固定资产采用历史成本核算、不提折旧,也就是说,卫生监督系统单位账面所反映的固定资产的价值都是购置固定资产时的原始成本,这往往与现实中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相差甚远,不能考虑到各种因素造成的价值减值,导致单位财务状况的严重不实,同时也给固定资产的采购申请造成困难,使工作中的真实需求得不到满足。例如,20__年购置的台式电脑,每台单价6800元,而到20__年,各项配置都更高的电脑需要5800元左右,而在20__—20__年的5年间,旧台式机由于使用磨损、科技更新的影响,会迅速贬值,但由于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没有做进一步规定,在账面上反映的还是6800元的价值,从而造成固定资产价值虚高,并不能体现固定资产本身的价值。这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不符合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要求,进而影响财政资金的准确、及时配置,阻碍单位的健康发展。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的规定,使少计、漏记固定资产成为可能

  固定资产购置仅在支出中反映,并没有计入到固定资产科目,从会计核算上也可以达到试算平衡。例如: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购置时,现行的会计准则要求做如下分录:

  借:事业支出 同时要做分录: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贷:固定基金

  固定资产金额只与固定基金的金额相对应,与银行存款不存在借贷对应关系,这就使得少计、漏记第二笔分录,在会计核算账面中仍然能够保持平衡,特别是在会计人员同时负责固定资产核算时,这种漏记很难被发现,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大多数单位无专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或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卫生监督系统单位执法工作的性质,其人员编制向执法职能科室倾斜,后勤、财务人员相对较少,有的单位甚至不设专职的固定资产管理岗位编制,由财务或是办公室的人员兼职管理。这也造成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时间少,缺乏培训,业务素养不高,有的甚至不能保证每年的定期盘点,使得固定资产混乱无序。

  4、固定资产种类较多、人员调动频繁,增加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困难

  由于卫生监督系统单位开展监督执法业务的特殊性,其固定资产的种类按使用人分,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共用型固定资产,如值班室床柜、会议室桌椅等;二是科室用固定资产,如每科的相机等执法取证设备;三是个人配备的固定资产,如为监督员配备的执法手持机等监督执法设备。固定资产的范围种类较多,日常业务交叉使用频繁。其次,由于监督执法岗位的特殊性,监督人员实行轮岗制,相对其他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流动性较大,这些都给管理增加了难度。

  5、管理流程疏于规范,账实匹配有待加强

  由于卫生监督工作的需要,执法设备专业性较强,在不满足政府采购条件的情况下,都由职能部门自行申报需求,进行分散采购,有时会出现发票对实物的指向性不明确,例如,在相机采购时,发票上仅显示“项目:相机”、“数量:1台”、“金额:20__元”,并无具体的型号及其他参数;或由于某种原因,实物是与发票上所开名目在型号、功能、价格上都相当的另外一款设备,这就使得固定资产的入库登记环节变得更加的重要,若疏忽这一核对入账环节,就会给固定资产管理造成更大的困难。

  6、盘盈盘亏处理困难,造成部分资产账外流转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大多使用财政性资金的特殊性,财政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管,特别是固定资产对采购和报都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在实际业务中,固定资产报时需要提供物品采购年度的购买凭证、报实物、单位申请等材料,申请审批后才能进场报。这大大提高了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了单位在采购、使用、报固定资产时的谨慎性,有效延长了固定资产的服务周期。但这对盘盈固定资产来说,缺少购买凭证,报只能根据具有相应资质的文件进行;而盘亏的固定资产,>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也由于没有实物而只能长期挂账得不到处理。这就增加了盘盈、盘亏固定资产账务上处理的难度,造成部分资产账外流转。>

  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上述问题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目前执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财政部1997年颁布的,对固定资产的核算要求较为简单,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固定资产管理的众多需要。①不提折旧,使得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虚高,单位成立的越久,则与单位固定资产的价值现状相差越大,单位的资产购置的改善性需求就越受到制约;②资产购置仅在事业支出中反映,与银行存款相对,而固定资产的入账需要另外做一笔分录来增加固定基金,在实际操作时很容易忽略,且不易被发现。这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亟待完善与改进的两大弊端;二是财政部门对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管理的重心都放在了取得和报两个源头,只规范了采购和报的方法制度,相对于固定资产的复杂现状来说较为简单,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例如盘盈盘亏的处理,没有可以参照执行的制度规范或是指导意见;三是单位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不尽完善,或是有制度而执行困难,固定资产专业管理人员缺乏,素质不高,无以应对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越来越复杂的固定资产变动现状。

  二、在审计过程中应抓住的几个关节点

  按照卫生部第51号部长令《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的要求以及卫生局东卫审字[20__]62号《20__年内部审计工作要点》的指示,内部审计作为单位自身内部的管理行为,是单位自身建设发展“免疫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为促进单位管理日趋完善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内审工作的监督、评价、控制职能服务于单位经济发展的大局,做好监督的`同时也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固定资产审计是财政收支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以上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容易发生的问题,我们在审计过程中应该抓住以下几个关节点:

  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完善,运转是否合理

  通过查阅相关制度信息,检查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并对其有效性做出评估,领导层及相关的固定资产内部管理部门的职责与任务是否形成有效的分工和制衡机制,并对其执行效果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

  2、固定资产人员岗位设置是否合理,执行是否到位

  固定资产管理要注意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对固定资产的采购、记录、保管、使用、维修、处置等,都应明确划分责任。在检查时应注意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分工是否恰当,不能出现只有控制者或只有控制权力而不受别人控制或是没有控制责任的岗位或人员。就本单位而言,要注意固定资产的采购和处置的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进行分离,责任明确,层次清晰,运转流畅。

  3、固定资产账目建立是否完整,核算是否真实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最基本要求是要建立真实、完整的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在审计过程中,要注意是否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账面反映的固定资产是否真实、完整,避免将固定资产建造和购置长期不转入固定资产,应列支出不列支出,长期挂账往来款项;长期不进行清查盘点,应入账而不入账,应销账而不销账,有账无物或有物无账的情况存在。在实际工作中,主要通过核对法、实际盘点法等审计方法,抽查单位一部分容易出现问题的固定资产,如车辆、电脑、建筑物等资金较大的资产,进行盘点即可,而在年终或年初进行一次整体的清查盘点。

  4、固定资产购置是否合法,处置是否合规

  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和处置,向来都是财政部门监管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审计中,一是要检查固定资产购置手续是否完备,是否遵从政府采购的规定;二是要检查资金来源是否合规,有无挤占、挪用专项资金,有无利用账外资金购置固定资产的行为,有无乱拉赞助或将财政资金应收不收,变相转为固定资产购置资金等问题,审计时特别要关注一些单位账外固定资产且无法说明资金来源的问题;三是要检查固定资产购置中手续合法,实质违法,超标准购置,挥霍浪费国家资财的问题;四是要检查固定资产的核算计价是否准确,对于应计入固定资产账的资产,不能只记支出,忽略入账的重要环节,造成账外资产。固定资产的处置中,应注意报程序是否经过财政或国资部门批准或评估,不能擅自变卖固定资产,随意报固定资产。

  注重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提高资金利用率

  关注固定资产使用的效益性,努力提高财政性资金的利用率。在审计中,一要审查单位固定资产规模是否与本单位的工作量大小相适应;二是要审查固定资产的几个重要比率:固定资产实际使用率、固定资产闲置率、固定资产损毁率、固定资产丢失率、固定资产更新率;三是要审查固定资产维护费用水平是否与固定资产规模相一致,有无损失浪费现象。

  三、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及建议

  固定资产管理作为对财政性资金在实物形态上的管理,直接反映一个单位财务管理的严谨性以及行政管理的效率性,因此,应切实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加大领导重视力度,加强管理,做到权责明确,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及改进措施建议如下:

  改革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方法,从源头理顺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对于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只着重反映体现预算执行情况和结果的资金流入及流出,不反映财政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和权益、固定资产账面不反映固定资产真实价值的问题,可以借鉴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的核算办法,取消“固定基金”科目,增设“累计折旧”科目,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并作为固定资产原值的减项列入资产负债表中。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在计提折旧时,分录为: 借:事业支出—折旧费

  贷:银行存款 贷:累计折旧

  这样对固定资产都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折旧,使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更能反映真实实物价值,报表更具有准确性,对于提供决策的建设性更强。特别是对于价值大、折旧快、普遍使用的资产,如电脑等资产管理的有效性更加突出。同时,还能使固定资产与银行存款科目直接相对应,也避免了固定资产入账时漏记的可能,还可以适当加入成本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增加财政监管力度,制定细致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方案

  完善财政监督制约机制,逐渐做到单位资产管理质量与财政拨款相结合。通过固定资产动态系统对单位的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进行时时监控,并在每年的固定资产清查时,对单位非日常用积压的特定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及时进行回收、入账、报处理。例如,20__年非典时期购置的呼吸机,回收后可向其他需用单位进行调拨使用,使账面资金与实际使用情况相吻合。对于单位确实存在的盘盈、盘亏的状况,各单位应查明原因,再财政进行核实后,组织有关技术鉴定,填报盘盈、盘亏详细材料,并根据财政确认及现行价格作为盘盈、盘亏的入账、销账依据。

  3、建立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实行台账管理

  用制度管人。科学、规范、合理并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成为固定资产管理的可靠指南,包括:固定资产采购与验收制度、登记与审核制度、保管使用及维护保养制度、定期盘点制度、资产变动及调拨制度、财产清查制度、损失赔偿制度、报报损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等。在实际工作中,应保证实物的定期盘点与重点抽查相结合,定期盘点一般应保证一年一次,及时掌握资产的毁损盈余情况;对重点部门及重点资产如金额大、常用资产,进行不定期抽查。严格实行固定资产台账管理,凡是新取得的固定资产,将其名称、品牌、型号、采购日期、存放地点、使用人、责任人等信息一一填写齐全,注重入库、出库的资产核查和登记环节,使实物与账面准确对应,对于金额大,专业性强的仪器设备,可以采用照相管理。

  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注重业务培训

  注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有条件的单位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岗位,明确职责,专人管理。对在职管理人员要按时进行后续教育,提高专业技能,同时加强计算机知识及其他专业知识的更新,真正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从简单的出库入库登记向完善的行政管理工作转变,作为体现财务严谨性以及行政效率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平台,实现动态管理效能最大发挥

  固定资产动态管理系统中的固定资产电子卡片,相当于为每个固定资产加上了一个“电子身份证”,对固定资产的取得、变动、减少等变动情况进行登记,按时、完全的录入动态系统,发挥计算机高效、便捷的网络化管理,有效降低运行成本,准确、及时的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调配等变动情况。今后,应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使用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便于财务核算部门、管理部门、使用者之间的协调与沟通,提高管理质量,并为单位高层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制度讲解[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__。

  [2]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__。

  [3]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中国内部审计规范[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__。

  [4]李书会。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审计[J]。价值工程,20__—21,133。

资产管理论文3

  摘要:本文结合实践中资产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探索确立单位资产管理模式的一般框架以及完善单位资产管理模式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资产管理;内部控制

  一、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高管人员规则意识淡薄、风险意识不足。随着国有企业经营规模小断扩大、多元化结构发展及“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风险也在增加。但是很多国有企业对此认识不足,认为扩大发展规模、拓宽经营渠道就能取得回报,实际经营过程中往往存在投资缺乏有效评估和审批、资产闲置、投资回报率较低甚至亏损等情况,导致巨大的浪费和损失。

  (二)内部控制表象化严重。各级管理人员都认为内控很重要,但只是给予形式上的支持,思想上却不以为然,高级管理人员甚至凌驾于内控之上,使内控更多地体现为形式。其实内控是一个全面覆盖的过程,从有关机构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企业在重大经营决策、招投标、授权审批和资产保护等领域都存在内控缺陷,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管理者不重视内控、甚至躲避内控有效运行和监督考核。”其实国有企业的内控制度设计非常科学,涵盖业绩考核、招投标、投资管理、财务核算、信息化等多方面内容。从审计署发布的报告来分析,虽然内控体系设计合理,但是内控的运行出现了问题。

  (三)受制于人力资源因素。目前国有企业都已经实施了信息化系统,内部控制设计的比较完善,但是再好的系统也是人工设计的,也小能离开人力执行、监督。有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认为经营即使有损失也能够自行消化,不需要国家额外买单;人员能力素质小能适应管理要求,责任心小强、主动性小够,往往满足于形式上完成内控各种表象工作;甚至有各级人员内外勾结,设立“小金库”,还将资产转移出企业,给国家造成了损失。如审计署公告显示中国烟草总公司行业核心业务信息系统存在对卷烟生产环节部分节点控制无效等问题。

  (四)内部监管不到位。国有企业每年都要开展自上而下的内部审计,但受制于内审独立性、人力资源等因素,内部审计多流于形式,重大的问题很少能被发现。即使内部审计发现了问题,出于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导致成果不能得到充分运用,问题也一直未能得到整改,直至性质越来越严重,甚至事态已经不可控制,损失也无法挽回。财务监督作为内控的一种方式,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力度更是有限。财务处于整个业务链的末端,能做到的多是对不合法、不合规业务不予处理,但这样的业务往往形式上是合理合规的,财务地位、监督手段等不足以支持发现重大问题。从审计署发布的公告来看,国有企业的内控管理还存在小小的漏洞,国有企业代表国家管理庞大的资产、涵盖面广、管理层级多、海内外投资项目复杂,有些问题是年年提年年存在,长此以往将给国家带来一定的损失。如何加强内控管理实现依法治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已经成为摆在国资委等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建议

  (一)加强对高管人员的培训,建立规则意识和风险意识。一要建立规则意识。国有企业管理的是国家资产,属于全体人民,管理者只是受托管理资产,必须依法合规经营,按照国家规定办理业务、经营企业。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保证内控的权威性,要讲规矩、有程序、有流程,使内控得到有效实施。二要建立风险意识。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把企业业绩增长点放在高风险高回报的业务上而忽视高风险,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埋下隐患。要通过已经发生的案例进行培训,使其对收益与风险有正确的认识。

  (二)优化强化内部控制。一是优化内部控制的设计。国有企业的内控一般都是由上而下进行,下级单位的内控建设受制于上级单位,上级单位在进行内控体系设计、制定制度时要符合实际情况。而随着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的变化,企业经营的重点、方式等相应变化,内部控制也要与时俱进,要及时修订内控设计,提高实用性。二是强化内控执行的考核。要加大内控执行评价力度,可以通过集团内资源共享等方式进行互查,必要时还可以通过聘请中介机构进行内控自查、审计并考核。加大对员工特别是高级管理层故意违反内控行为的处理,真正做到任何人都小能凌驾于内控之上,树立内控的'权威性。

  (三)加强人力资源和制度管控。一要通过培训提高员工认识。通过培训使员工视野开阔,能够以全局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内控,使内控真正为企业防范经营风险,创造价值。二要建立相应的内控保障制度。建立关键领域关键人员岗位交流制度。通过对高风险岗位人员进行不定期交流来降低内部舞弊风险,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同时要建立配套的内控激励机制。

  (四)加大自身“免疫”。一是强化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企业免疫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国有企业的内审机构设置比较合理,但受独立性的制约,内审的威力还是有限,要加强人力配置和培训,国有企业可以进行集团内交叉审计来减少独立性的限制,可以由总部进行招投标采取业务外包形式进行审计,并由总部进行审计质量评价。二是加强财务监督。提高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的地位,授予财务人员介入经营业务全链条的权力,给予财务人员话语权。在进行对外投资或销售经营活动时要做好预测、分析、后评价等等。

  (五)强化外部监管。在制定、执行、考核、评价等环节都必须加强外部监管。一要加大国家审计的力度。审计署可以通过加大频率的方式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或专项项目审计,还可以利用信息系统对国有企业的一些重要指标、流程或领域进行预警,发现问题后再安排力量进行审计。二是通过招标选定中介机构进行检查。三要加大对违反内控行为的责任追究。不管是否造成损失还是带来盈利,对违反内控的行为都要进行责任追究,有利于树立警示作用,维护内控的权威性。

  三、结束语

  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使大家对国有企业的关注,很大程度的表现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文章中对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论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作为担负国家公共服务职能的国有企业,应对其国有资产的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强化内部控制建设,提升管理水平,重视内部审计,切实提升管理效率,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

  参考文献:

  [1]张玉霞.加强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研究[J].财务与金融,20xx(03).

  [2]夏媛.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探讨[J].中国商界,20xx(9).

资产管理论文4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在新时代环境下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可使单位有效提升资产管理效果,切实发挥资产使用效益,充分发挥资产预算管理的巨大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而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资产及预算融合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难以充分发挥资产预算管理的重要价值。为此,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进行深入探析,为相关管理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结合

  在新时期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加快了改革进程,需要单位及时调整和创新工作模式。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期间,将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有机结合,有助于提升管理效率,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健康有序发展。而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针对资产进行预算管理期间,还未树立正确的结合意识,配合制度也不够完善,管理期间缺乏必要的监管考核,预算编制和执行效果存在偏差,难以充分发挥两者结合的重要价值。因此,有必要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中存在的不足和相关对策进行深入探究。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现存问题

  (一)未树立正确的结合意识。在行政事业单位不断深化改革过程中,单位各部门工作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一定影响,而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有机结合,有助于单位突破改革瓶颈,加快创新与发展步伐。而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还未深刻认识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密切结合的重要价值,在具体工作中缺乏良好的结合意识,不能将二者结合理念渗透到日常决策环节,也不够注重梳理资产和预算两者的关系,不管是工作中还是思想中,都将两者当作独立工作开展,难以促进两项工作的顺利融合。很多单位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中,得不到充足的资产信息支持,导致资产预算目标与实际情况不相吻合,这种预算脱节现象直接制约着资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也不利于合理分配,资产使用效率受到严重影响,同时,资产管理工作中,资产采购、资产使用、资产保管等细节工作都保持相互独立关系,未和预算管理建立密切联系,也不注重为预算编制传递真实、准确的数据,对资产预算管理工作开展造成一定影响[1]。(二)缺乏完善的制度配合。行政事业单位目前对资产和预算实现结合管理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很多工作和内容还未有效落实,同时受到工作人员内在传统工作思维影响,单位内部未建立起完善的资产预算结合管理制度,导致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工作成效的发挥。另外,一些单位未明确内部各部门职能分工,又缺乏相关的规章制度,导致资产预算管理期间存在随意性、重合性等问题,进而导致资产预算管理方法缺乏科学性,整个资产预算在缺乏配套制度约束下存在一定混乱,不利于资产预算管理工作价值的全面发挥。(三)管理中缺乏有效的监管考核。行政事业单位要有效落实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就要对相关结合工作加强监管考核,而现实是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并未针对有关工作开展严格的监管考核。由于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结合工作缺乏足够重视,对两者结合涉及的具体工作缺乏关注度,导致预算和资产结合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结合进程受到制约,整个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难以获得良好的融合效果。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受到传统行政化思维影响,很多部门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还是围绕领导意志进行,而单位既有监管部门长期以来缺乏权威性和独立性,很难落实对各部门尤其是对管理层的监管职责,导致监管过于形式化,难以有力监督和管理资产预算融合工作,进而无法获得理想的融合效果[2]。另外,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未及时地将资产预算相结合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导致对各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约束力,在工作中容易出现怠慢心理,这种消极的工作状态也影响了资产预算结合进度。(四)预算编制与执行效果存在偏差。行政事业单位要有效地将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一个关键步骤就是科学编制并严格执行资产预算。但通过有关调查研究,发现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并未有效地将预算编制和执行建立同步关联,实际预算执行效果和预算编制存在较大差距,进而在预算执行期间无法达到理想的资产管理控制效果,同时也使资产管理及购置环节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过程中,所拥有资产实物量、资产维护及日常消费中存在矛盾,这种情况下不能对各项经费实现合理化安排,而由于单位监管部门未严格监督资产预算具体执行情况,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预算管理严肃性。针对这一情况,单位财务部门要向预算收支活动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并有效收集和科学分析多方面资产信息,为后续相关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提供科学参考,而领导阶层也可根据有关数据制定与单位实际情况相符的决策。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对策

  (一)对融合工作建立正确认识。行政事业单位要实现预算管理和资金管理的充分融合,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单位要树立正确的融合理念,高度重视二者融合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运行管理过程中,管理层需要积极学习资产预算融合相关知识,掌握有关融合理念,在日常决策中渗透预算资产融合思维,并在以身作则前提下向单位基层传递两者融合理念[3]。行政事业单位可定期针对预算资产融合开展相关培训教育工作,使基层员工构建正确的知识架构,充分认识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互融合在单位日常运营及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二者融合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期间,要基于实际的资产管理情况,确保预算目标符合单位实际状况及发展需求,促进资产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资产价值。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要科学构建资产配置管理系统,高效使用和保管资产,对资产使用年限实现科学的核定。另外,资产管理部门要和预算编制工作紧密结合,针对资产购置活动制定购置时间表,提升资产购置科学性,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资产预算管理的作用,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二)健全有关管理体制。资产管理及预算管理均为财务管理范畴,两项工作本身就具有一定交叉,而要深入实现两项工作的有机结合,还要依靠相关规章制度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在对资产实行预算管理过程中,要针对有关岗位职责,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保证资产预算工作具有规范化的运行程序,合理配置资产,防止资产预算存在随意性问题。资产预算管理期间,要建立统一化运行标准,健全相关审批手续,科学创新管理方法,基于行政事业单位相关财务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资产预算管理模式,在各部门协调配合基础上,提升资产预算管理水平[4]。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涉及较多的资产金额,要求财政部门、监管部门、审计部门等做好协同配合工作,对资产预算管理工作加大检查和监督力度,严禁发生腐败现象,确保资产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同时,资产预算要立足资产管理理念,创新资产预算管理方式,严谨、全面的构建相关管理条例,对行政事业单位涉及的预算资金要实现严格审核,对多报、漏报等不良行为进行严厉惩治,确保预算管理的可靠与准确。(三)完善监管考核机制。行政事业单位要高效促进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就需要健全监管考核机制,为相关管理工作提供重要保障。在实际管理期间,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将单位内部考核管理方法和地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所出台的相关考核管理办法建立密切结合,基于实际情况,健全、科学地构建监管考核机制,对实际工作状况进行动态关注,及时发现资产预算管理期间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针对性的采取必要措施加以解决,以有效提升资产预算管理质量[5]。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要专门的建立监管考核机构,并适度下放权力,提升该机构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为监管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促使相关监管机构更充分的发挥监管工作的约束力,促使资产预算管理工作更顺利、有序地开展。另外,行政事业单位还要针对资产预算管理科学制定配套奖惩机制,将资产预算编制及执行效果和奖金发放、人事调动、绩效考核等挂钩,通过相应的奖惩措施,激发员工内在工作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资产预算管理环节。(四)预算编制和执行效果密切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要及时记录各项支出情况,合理安排各项工作经费,通过合理化措施,确保资产预算优化配置。资产预算编制人员必须要实地考察并全面考量资产管理工作,结合单位实际资产运行情况,合理编制资产预算。单位监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加强关注预算编制及预算执行各环节,通过有效监管,规范管理工作开展,提升资产预算执行效果。

  行政事业单位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能够使资产配置更加科学和合理,提升资产利用率,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为行政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运营管理过程中,要建立正确的资产预算结合理念,健全配套管理制度和监管考核机制,保证资产预算编制和相关执行效能之间的紧密结合,在此基础上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森,荆姗姗.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基于分级财政视角[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xx(11):1–3.

  [2]黄旭.浅谈农业科研院所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J].中国农机化学报,20xx,40(06):227–229+236.

  [3]陈琦,王亚星.谈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机制[J].财经界(学术版),20xx(26):101.

  [4]王少容.试析企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机制构建[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xx(7):74–75.

  [5]赵春鹤.高校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xx,22(14):31–32.

  作者:邓璐璐 单位:常州市儿童福利院

资产管理论文5

  摘要: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劳动资料,占企业总资产的绝大部分,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现阶段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现有固定资产概念和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着手,认真分析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并结合企业现状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日常管理维护、核算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采购;折旧;资产处置

  一、固定资产的概述

  (一)固定资产的定义及特征

  1、固定资产的定义。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从会计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

  2、固定资产的特征。固定资产具有下列特征:

  (1)固定资产是有形资产。固定资产有一个实体存在,这与企业的无形资产、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资产不同。如果固定资产的价值很高,并符合固定资产定义和确认条件的,应当确认为固定资产,如民用航空运输企业持有的高价周转件等。(2)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超过1年。固定资产是企业长期使用的资产,其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固定资产虽然可以长期使用,但实物形态却不会因为使用而发生变化或显著损耗,其账面价值通过计提折旧方式而逐渐减少,这也有别于存货等流动资产。(3)固定资产是指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资产。企业取得各种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

  1.按经济用途分类:

  (1)经营用固定资产。是指直接参加或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的各种固定资产,如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2)非经营固定资产。是指不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的各种固定资产,如用于职工住宅、公共福利设施、文化娱乐、卫生保健等方面的房屋、建筑物、设施和器具等。

  2.按使用情况分类:(1)使用中固定资产。是指企业正在使用的经营用固定资产和非经营用固定资产。如企业的房屋及建筑物是否在实际使用;季节性生产经营或进行修理等原因而暂时停止使用以及固定资产存放在生产车间或经营场所备用、轮换使用等。(2)未使用固定资产。是指已构建完成但尚未交付使用的新增固定资产以及进行改建、扩建等暂时脱离生产经营过程的固定资产。(3)不需用固定资产。是指本企业多余或不适用、待处置的固定资产。在会计实务中,企业为了更好地满足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需要,往往将几种分类标准结合起来,采用综合的标准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

  (三)固定资产的计量

  1、固定资产的计价基础(1)按历史成本计价。采用这种计价方法,主要适用于企业新购建固定资产的计价、确定计提折旧的依据等方面。历史成本计价的优点是:具有客观性、可验证性。(2)按重置完全价值计价。企业采用这种方法仅在确定清查财产中盘盈固定资产的价值时使用,或在对报表进行补充、附注说明时采用。对于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企业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也采用重置完全价值计价。

  2.按净值计价。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计算盘盈、盘亏、毁损固定资产的溢余或损失。

  (四)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企业的固定资产是指为了保证企业能够正常运转而持有的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有形资产,需要经过多个生产经营周期才能够将其价值全部转移的那部分资产。固定资产管理的对象为固定资产,它是企业资产,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金,它是价值层面的企业资产,是企业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强的一种[3]。实施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可以确保固定资产的合理、妥善地使用,从而发挥各项资产应有的作用。并通过科学的管理,对企业闲置的固定资产进行及时处理,从而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保证固定资产的利用率,提高其使用效率。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增加企业产品产量和品种,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而且还可以扩大固定资产规模,为企业获得更多利润,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

  二、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固定资产购置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使用部门对固定资产购置参与度低。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固定资产的采购环节尤为重要。要想保证企业的固定资产得到充分利用,这就需要企业的采购和使用部门相互沟通与协调。但是企业在固定资产购置过程中,使用部门只是根据生产需要,提出设备采购需求,且在设备采购需求中只是对设备名称及基本参数提出要求,没有对设备购置过程进行深度参与,缺乏与设备厂家工程师之间的技术交流,缺少对设备实际使用情况的调研,从而导致新购置的固定资产无法满足生产需要。最终结果要么对新购置固定资产进行技术改造,直接增加购置成本;要么直接导致固定资产闲置;进而导致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的利润下降。

  2、新购固定资产性能与实际需求不符。企业购置固定资产时,采购人员缺乏与使用部门的沟通,缺少统筹规划,反而盲目购买所谓价的高质优产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却与使用部门的要求并不符合,其性能与企业实际的需求相差甚远,极大的造成了资源和财力的浪费。

  3、同类设备重复购置造成固定资产闲置浪费。在实际调研中发现企业同类设备存在重复购置现象,这是因为企业固定资产缺乏统一调配,在购置时往往只注重在某一时期起到了提高产量的作用,对已存在的固定资产没有进行统一管理、资源共享,从而导致无计划购置、重复购置的现象普遍,配置、布局也不尽合理,致使许多固定资产处于闲置、半闲置状态,浪费现象严重。

  4、缺乏固定资产前期调研与技术论证。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存在盲目与急于求成的心态,对市场前景缺乏深入调研,对固定资产投资缺乏科学技术论证,从而导致资源浪费。

  5、固定资产验收资料没有系统整理归档。企业固定资产种类繁多,包括厂房、建筑物、机械设备、生产设备、办公设备、工具、运输工具和电子设备等。因此,企业在验收的过程中,应将图纸、技术资料等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归档,便于以后管理维护的需要。目前企业的固定资产资料分别归属不同部门保管,这样做的弊端一是无法辨别资料是否齐全,其次人员离职或调岗导致资料丢失,从而使房屋、设备在维修时无资料可查,增加维修成本。

  (二)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与维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使用部门与管理部门职责分工不明晰。目前大多数企业固定资产购置与审批权限均在同一部门,缺乏监督和制约;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职能部门分工职责不够明确,管理不够到位,导致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覆盖有遗漏。由于职责不明确,出现问题相互推诿。固定资产管理职能分散,权责分界不清,出现管理上的盲区,造成固定资产购进、领用、使用、保管、盘存、报废等环节脱节。

  2、日常使用与维护保养不当导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降低。固定资产的使用与维护保养可以反映一个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目前企业缺乏标准的固定资产使用规程,没有严密的固定资产维护保养制度,不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而是在固定资产出现问题时找外部单位进行维修,用维修来代替保养,无形中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加速了企业设备的报废速度,导致企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降低。

  3、盘点监督不够存在帐实不符的现象。企业在盘点过程中,监督不完善,导致了账实不相符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一是闲置、损坏、报废和丢失的固定资产长期挂账,无人问津,没有办理相关手续,也没进行账务处理;二是新增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入账,导致账实不符;三是企业使用部门或个人领用、占用的固定资产时并没有办理相关手续,也没有归还,致使固定资产账面混乱,期末账目对不上;四是违反企业固定资产盘点的相关规定,折旧计提不统一,使固定资产账面借贷不平衡,账实不符。但是由于缺乏明确有效的资产实物的日常管理手段,即使单位花大力气进行了资产清查,没多久,账实不符的情况又会重新出现,因此,必须有一套有效的管理手段对实物进行管理。

  4、日常调拨转移手续不健全存放地点混乱。企业没有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一些主管部门领导或经办人员对相关手续并不了解,并没有按企业固定资产调拨程序来办理必要的调拨手续,导致固定资产调拨随意,实物存放地与账面登记地点不符,给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带来困难,从而导致对这部分固定资产管理不善,监督不力。

  5、固定资产管理方式落后信息更新传递不及时。目前企业普遍采用了会计软件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但往往侧重于统计和数据库的管理,从而忽视了对业务流程控制,而每个部门独立管理,自成体系,没有进行系统的管理,尚未实现数据共享,甚至有些基层单位仍然是手工、半手工管理,未使用软件管理。软件只登记了资产卡片信息,并未记录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属于静态的资产财务数据管理软件。然而真正的资产管理还停留在手工阶段,资产的申请、领用、维修、转交、借用、归还、报废等阶段都是通过手工管理来完成的。资产管理员和会计人员只是见到纸质凭证时将其登记在账簿上,仅从财务的角度去管理固定资产,但对账实是否相符,资产是否发生变化、毁损等都了解甚少。资产使用部门没有对资产实物台账,日常维护、修理不到位,资产发生转移、毁损、丢失和报废等情况都不能及时做出反映,容易导致资产管理不善、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出现。

  三、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固定资产购置时的解决对策

  1、提高使用部门对固定资产购置参与度。提高使用部门对固定资产购置的参与度,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1)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根据生产经营发展需要,拟订新增固定资产计划,详细说明设备性能要求、使用材质要求、质量标准要求、依据法规国标要求、仪器仪表要求、电器系统要求、控制系统要求、安全性能要求、技术文件要求、售后及技术支持要求等,报相关部门审批。(2)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技术人员参与采购过程,与设备供应商详细洽谈专业技术方面的要求。(3)选定设备供应商后,应安排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相关人员去该设备实际使用厂家,进行实地走访与查看。

  2、加强固定资产购置前的调研与论证。加强采购前的固定资产调研与分析,首先固定资产采购应实施申购制度。由固定资产需求部门提出申请,并由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召开会议进行认真研究,编写申请报告及可行性论证报告,组织企业有关部门开会讨论,从固定资产的应用、利用率和实用性等方面来论证购买大型设备的实用性、科学性、必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等方面进行充分调研,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设备维护部门、财务部门进行专项讨论论证,应各部门的需求及建议,发现问题所在并及时提出经各部门共同研究处理,杜绝盲目采购。其次,企业采购管理部应根据请购部门的需求,参考市场行情及过去采购记录或厂商提供的资料进行询价。强化固定资产采购,采购部门应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用询比价、竞争性谈判、招投标等方式降低固定资产投资成本[8],同时精选三家以上的供应商比价。请购部门、公司相关管理部门、采购部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与供应商进行技术参数、价格等洽谈确认后,公司副总及负责人会签确认合同方案,履行签批程序。采购部根据签批结果,与供应商签订购销合同,并监督落实合同执行。三是对大型的生产机械设备还要采用采购论证制度,购买前使用部门和采购部门要组织人员对当地市场进行调研,并对此进行分析与比较,并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交与固定资产管理领导部门,因此可以使采购部门有据可依。管理部门应核对好设备的各项技术指标和参数,发现问题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做好固定资产购置中的事中管理控制工作。

  3、制定详细的验收制度建立验收资料归档管理制度。首先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固定资产验收制度,企业要进行固定资产验收必须要严格执行固定资产交付使用验收制度,从而确保数量、质量等符合使用要求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的验收工作由固定资产的采购部门、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实施。外购的固定资产,应当根据合同、供应商发货单等出具验收单或验收报告,对所购固定资产的数量、类型、品种、质量、规格、技术要求及其他内容进行验收。如需安装调试,应由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共同组织,安装调试合格后,方可出具验收单或验收报告,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制度的制定是前提,更重要的.是执行。集团将资产管理对号入座,责任逐项落实,各项资产均有人管,实现资产定好、保管定人、管理定户,来记录全部固定资产保管、使用、调拨信息,使制度执行落到实处。通过定期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奖优惩劣等来促进执行力的提高[4]。企业的固定资产种类多、数量大,所以在验收过程中资料归档并不明确,固定资产分类混乱。企业应制定详细的验收资料归档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档案室,将资料统一归置档案室,设立专人保管。固定资产档案的归档范围应包括:凡是反映与建设项目有关的重要职能活动、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文件。如:项目前期文件包括立项、可行性报告、审批、勘察、设计、财务等文件;设备档案和保证维修的技术资料主要有:设备选型和技术经济论证报告、自制专用设备设计任务书和鉴定书、检验合格证、设备装箱单及设备开箱检验记录(包括随机备件、附件、工具等资料)、安装调试记录和设备验收报告、设备的使用、维修说明书(包括设备精度标准)、设备动力管线系统图;房屋建筑物的技术资料主要有:建筑经济论证资料、报建审批资料、建筑规划设计资料、房屋管线布置系统图、房屋装饰装潢设计资料、房屋竣工验收资料、房地产权属证明资料。

  4、固定资产统一调配使用。对于内部调拨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填制固定资产内部调拨单,明确固定资产调拨时间、调拨地点、编号、名称、规格、型号、调入调出部门等,经有关负责人审批通过后,及时办理调拨手续,通知财务管理部进行账务调整。因此企业的固定资产应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统一调配使用,不得私自调配。企业使用部门应严格按照企业的调配程序对固定资产进行调配使用,并在使用的过程中,严格履行调拨手续,使固定资产有迹可循,帐实相符。

  (二)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与维护的解决对策

  1、明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的职责。企业应明确划分固定资产的职责与权限,遵循不相容岗位职责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的原则,可将相关职责进行如下分工:(1)各车间(部门)等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对固定资产的保管、正确使用、日常维护负有责任与权限,针对生产经营需要定期提出新增固定资产计划、外委维修与养护计划、固定资产报废与处置计划,负责对新增固定资产、外委维修与养护工作进行验收。(2)公司设备运行部负责对构筑物的水塔、地下管网、动力设备、生产设备、检验试验仪器设备进行日常管理与巡检;对上述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进行使用过程监督,会同财务管理部定期组织上述固定资产的盘点;负责编制上述固定资产大修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对上述固定资产新增计划、外委维修与养护计划、报废与处置计划进行审批;负责上述固定资产内部调配。(3)公司行政服务部负责对房屋、构筑物中的围墙、厂区道路、运输设备、办公家具及食堂用具进行监督管理;负责保管与上述固定资产相关的权属证照;对上述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进行使用过程监督,会同财务管理部定期组织上述固定资产的盘点;对上述固定资产新增计划、外委维修与养护计划、报废与处置计划进行审批;负责上述固定资产内部调配。(4)公司信息中心负责对办公用电脑、打印机、复印件、弱电电话、门禁、车间赋码系统等进行监督管理;会同财务管理部定期组织上述固定资产的盘点;对上述固定资产新增计划、外委维修与养护计划、报废与处置计划进行审批;负责上述固定资产内部调配。(5)公司采购管理部负责新增固定资产及外委维修与养护的询价、合同签订等采购相关业务,负责办理固定资产入账手续。除此之外,各车间(部门)应在本车间(部门)指定专人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各级审批人应当根据职责权限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越级审批。经办人在其职权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与固定资产相关的业务。对于审批人越权审批的固定资产业务,经办人员有权拒绝,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保证职权落实到个人。

  2、制定日常使用与维护保养的操作规程。首先,企业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负责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和日常保养;定期提出固定资产全面修理申请,报与相关管理部门审批,及时消除企业机械设备报废的风险。其次,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对使用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协调内部维修人员进行日常维修工作,定期组织固定资产全面修理;组织相关部门确定固定资产的损坏程度进行鉴定,并对维修部门提出申请,审批通过后予以实施。最后,财务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的全面修理和技术改造,应依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3、建立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登记建卡制度。为了企业更好地管理固定资产,单位内部实行固定资产登记建卡制度。建立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的入库验收、保管、调配、检查、核算、维护等制度和办法。通过清查盘点,主管部门要对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状况进行一次综合评审,根据固定资产现状对固定资产采取应有的措施,对固定资产进行处理。同时,单位要对每一件固定资产按照名称、型号、规格、购置调入时间、原值、使用去向等详细内容,建立固定资产卡片,一物一卡、有物必有卡。凭着物卡,建立资产分类明细账。同时依据卡片记录落实到使用人和保管者,如果出现问题,就要追责于他们。使用人和保管者,只有事先取得物卡,才能使用和保管固定资产。通过建卡,发挥卡片的作用,以卡片管理改变账实不相符的现象。切实做到有物必有账、有账必有卡、有卡必有物,达到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物相符的目的。

  4、建立监督考核机制。监督机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科学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是管理好固定资产的必要条件,加强监督管理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因此,企业要想强化监督,健全规章制度,就必须参考外企的经验,并结合本企业的相关情况,建立适用于自己的监督考核机制。完善管理人员和资产使用人员责任制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企业通过签订资产使用管理责任制的方式,明确资产使用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职责,为了确保固定资产完好无损,将固定资产的完好率与资产责任人的工作业绩挂钩。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根据资产使用管理办法的要求,负责本单位各项资产的具体管理工作。对于大型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要按件建立固定资产档案,当固定资产进行调配时,管理人员必须负责向使用人说明有关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加强防范措施,防止资产被非法使用等。同时及时查找固定资产卡片上的使用记录,找到相关负责人,做好相关处理,保证账实相符。

  5、选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许多国家均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总的说来,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就是通过集中固定资产信息,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宏观调控,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化和现代化。固定资产管理软件的目标就是:以规范的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为基础,建立和维护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利用现代化手段,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固定资产类别繁多,分布广泛,这对企业来说也必然是一项情况复杂、工作量庞大的工作。因而在操作上经常出现错误,既浪费了时间,又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对固定资产的盘点和管理。为了及时管理和掌握固定资产的流动,合理调配资源,建立科学有效的网络管理系统,一方面可以及时对采购、使用、调配的固定资产进行登记收录,避免重复购置等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固定资产闲置,充分利用固定资产,加大固定资产的利用率。现代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就必须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企业利润,因而忽视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软件(ERP)就是通过利用现代化手段而建立起来科学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不但可以系统地统计固定资产的数量,而且也可以避免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等问题的出现。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信息化,比手工管理更具优势。例如:查找方便、存储量大、条理清晰、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科学化、正规化的重要条件。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通过采集固定资产日常工作中所产生的各种原始数据,根据资产管理的要求,对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分类、分析,并建立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固定资产软件管理系统。包括了固定资产的一般特性、固定资产状态数据和固定资产能力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地报编制出相关报表,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便利。可以强化和规范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便于企业采购、使用、管理、维护、财务以及审计等部门的介入,形成严格的监督、约束机制和管理流程,促进部门间相互监督,是固定资产得到很好的管理。

  四、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然后根据解决对策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现有的问题进行调整与改进。这样就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瑰姿.浅谈传媒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新闻窗20xx,(5):90

  [2]伍文勇.固定资产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企业导报.20xx,(12):64

  [3]丁雪华.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益阳市人民医院财务科.经营者杂志.20xx(10):64

  [4]陈军.政府机关固定资产管理研究.现代经济信息杂志.20xx,(18):203

  [5]曾成.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代经济信息杂志.20xx,(18):199

  [6]付昌萍.固定资产管理研究.南昌大学软件学院.知识经济.20xx,(21):105

  [7]韩冬青.浅析大型石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代经济信息杂志.20xx,(18):207

  [8]安冉.广电传媒集团固定资产管理新思考.传媒观察.20xx,(10):54

  [9]王霞.固定资产会计处理难点及所得税差异分析[J].财会通讯,20xx,(22)

资产管理论文6

  一、中国银行业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现状

  当前,银行业经营转型,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金融脱媒趋势逐步深化,社会理财需求旺盛,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迅速成为财富管理市场上一直重要力量。20xx年2月,中国光大银行发行了国内首款理财产品———阳光理财外币A计划,历经10多年的高速发展,截至20xx年底,银行理财资金账面余额23.50万亿元,较20xx年底增加8.48万亿元,增幅为56.46%。截至20xx年底,共有15.88万亿元的理财资金投入实体经济,占各类资产余额的67.09%,比20xx年增加5.17万亿元,增长48.27%。主要方式是通过加大购买债券、非标资产和权益类资产的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投向涉及国民经济90多个二级行业,主要有土木工程建筑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房地产业、道路运输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在国内银行资产管理市场中,商业银行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市场占有率90%以上。国家开发银行虽然设立了专业理财事业部从事资产管理业务,但因缺乏私人柜面业务和自身业务性质约束,在资金募集和投资能力方面相对于传统商业银行处于弱势。然而,资产管理业务作为推动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改善金融体系结构的重要手段,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参与具有重要意义。

  二、开发性金融资产管理业务面临的机遇

  (一)传统信贷业务竞争加剧,企业理财作为利润增长新渠道

  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深入,在央行20xx年5次降息的影响下,银行业普遍利差收窄,传统信贷业务利润空间越来越薄。目前,通过降低负债平均期限降低成本,拉长新增资产平均期限提高收益,以“收益覆盖风险”的策略差别化投入,成为银行业应对利差缩窄的常用策略。受此影响,国家开发银行“大额,长期”信贷优势被不断弱化。与此同时,受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双重影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超过2万亿元,不良率突破2%,为平衡风险,稀释不良贷款,商业银行近年来加大了与政府平台类客户的合作力度,大举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等国开行传统优势领域。为深化改革,中央对地方政府类平台采取市场化、透明化的管理方式,国开行持续数年保持高速扩张态势的平台贷款业务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市场环境不断恶化。资产管理作为非利息收入表外业务,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加深,传统优势领域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投贷债租证”全牌照银行,开展理财业务,丰富了非信贷业务融资方式,开辟了表外直接融资渠道,有助于顺应金融改革潮流,发挥综合金融服务优势,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改善盈利结构,培育业务新增长点。

  (二)地方政府融资模式不断创新,PPP项目落地加快

  20xx年3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发挥开发性金融积极作用、推进PPP项目顺利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结合前期《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的相关要求,在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受限的大背景下,如PPP模式下的有限合伙基金等直接融资在地方政府融资结构中已经扮演重要地位。随着中央鼓励政府引导基金的态度明确,各地方政府设立的各类政府基金将迅速增长,社会资金需求量巨大。截至20xx年12月底,国内共成立780支政府引导基金,基金规模达21834.47亿元。财政部20xx年11月12日发布《政府投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办法》鼓励地方财政部门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明确了重点支持创新产业、中小企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四大领域,这与国开行传统支持的“两基一支”和近年来重点支持的产业创新升级领域高度一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受制于流动性风险和客户兑付需求,期限通常在一年以下。由于上述四类领域前期资金投入大,回收期长,在严格限制期限错配的监管要求下,商业银行理财募集资金难以满足客户融资需求。作为开发性金融机构,在传统金融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国开行应发挥自身信用优势,通过发售大额,长期限理财产品募集低成本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到《办法》支持的四大领域,充分利用现有贷款客户资源,发挥银政合作优势,深入挖掘政府和企业类客户理财需求,通过吸纳社会闲散资金注资地方政府投资基金,发挥投融资主力作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虽然以基金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模式的大规模引入对传统信贷业务有一定程度挤出效应,但是基金业务的广泛开展将丰富理财资金端的资金来源和资产端的权益类投资渠道,有利于资产管理业务的开展,提升开行中间业务能力,顺应银行业改革潮流。

  (三)企业投融资能力提高,理财意识增强

  20xx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改善企业投资管理,充分激发社会投资动力和活力。以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为代表的客户群体为控制融资成本,提高投资收益,财务管理能力明显提升。近年来,为降低融资成本,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选择绕开银行在一级市场直接融资。根据央行公布的20xx年金融统计数据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非金融企业境内债券和股票合计融资3.7亿元,比20xx年多8324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比重为24%,较20xx年提高6个百分点,较20xx年上升11.3个百分点。企业又将在资本市场募集的部分资金通过对接银行理财降低融资成本,20xx年A股625家上市公司宣布投资理财产品,共计约5482亿元。在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升级的大背景下,国家开发银行作为国内唯一单边开发性金融机构,如何满足企业客户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投资需求是一项艰巨任务。近年来,商业银行凭借渠道和成本优势,大量吸引优质企业闲置资金,扩充理财资金池。国开行作为开发性金融机构应及时跟进,为客户提供优质理财服务,能够实现客户资产保值增值,引导更多社会资金回流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有利于顺应客户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帮助企业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三、对开发性金融资管业务有关建议

  (一)发挥资本引导作用,积极引入保险资金

  20xx年以来,监管部门推进了一系列市场化改革措施,逐步打破了银行、券商、保险、基金、信托、期货等各类资产管理机构之间的竞争壁垒,形成了相互交叉、跨界竞争、创新合作的发展态势,“大资管时代”正式来临。“大资管时代”在提升资金利用效率,方便资金融通的同时,理财资金与产品不能一一对应,难以分账管理的弊端也日益突出。为引导资本进入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避免资金流入“两高一剩”行业,资产管理业务作为重要表外融资渠道,开发性金融负有引领社会资本的责任。目前,国开行理财资金主要来自传统信贷客户和银行同业,来源相对单一。保监会20xx年下发《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有关金融产品的通知》,准许保险资金投资银行理财产品。保险资金具有负债久期长、成本低、规模大、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等特点,非常适合对接开发银行传统支持的“两基一支”、“产业转型升级”等业务领域。未来,开发银行理财资金可进一步丰富融资渠道,积极吸收保险资金等低成本资金,发挥社会资本引导作用,助力国家经济转型升级。

  (二)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创新驱动

  目前,国开行理财产品主要通过与其全资子公司国开证券合作,将理财资金对接国开证券的资管计划进行资金运作,产品形式较为单一。由于本身不具备理财资金托管资质,委托第三方进行托管和附加的资管计划通道费侵蚀了部分产品实际投资收益,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客户实际理财收益率,造成客户投资意愿不高。20xx年7月,在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后,银监会出台十方面措施,推出银行理财管理计划和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试点,银行发行的资产管理计划可直接投资在银行间定向发行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理财资金可直接为符合条件的企业融资,无需再借助其他金融机构通道。20xx年10月,工商银行率先推出首个银行资管计划,共募资75亿元。此次银行理财资产管理计划的正式发行,对银行理财去通道化、打破隐性担保、降低影子银行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银行理财计划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在运作中给银行理财部门更多主动权,有利于银行理财业务逐步走向真正的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和向综合金融服务转型。作为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开行应顺应市场发展形式,积极创新产品形式,适时推出银行理财资管计划产品,简化交易结构,降低业务运作成本,提高客户收益率。条件成熟时,由目前以固定收益类标准化债券投资产品和类信贷非标准化债权投资产品为主,逐步向净值型产品转型,打破刚性兑付,顺应“买者自负,卖者有责”监管导向。创新负债筹集和匹配方式,积极引入例如“多对多”的资金池模式、“多对一”的定向资管模式和“一对一”定制理财模式。进一步丰富投资标的',适时推出股权投资类产品,为客户提供多样化投资选择,促进开发性金融在中国的长期健康发展。

  (三)增强理财经营能力,提高产品收益率

  现阶段,国开行理财资金投资标的以非标准化信贷资产和标准化债券为主。下一步,可从资产端入手,优化资产结构,提高定价能力。在信贷资产方面,发挥“投贷债租证”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加强与子公司国开证券、国开金融的业务联系,建立有效信息共享机制,促进协同业务发展,进一步推动投贷联动,强化行业配置和风险组合管理。在非信贷标准化资产方面,强调以资产配资金,重点提升理财投资部门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对资本市场的分析预判能力,实现子公司和理财事业部之间的有效协同,提高资产定价能力。另一方面,从负债端入手,降低筹资成本,借助信息科技技术,简化内部审批流程,提升业务效率。将资产管理业务嵌入信贷项目开发评审环节,提高客户经理资产管理营销意识,积极寻找低成本资金。开发方便快捷的资产管理平台和销售平台替代传统一对一式销售渠道,降低人工成本,实现资产快速转让。

  (四)科学设计业务流程,完善风险防控机制

  国家开发银行作为开发性金融机构,在发展资产管理业务,加强产品创新的同时,应坚守依法合规底线,完善风险控制机制。一是要加强流程管理和制度建设。合理设置审批和操作流程,理清总分行责任,明确各部门分工和岗位职责,建立资管业务“前、中、台”分离制度,前台负责开发销售、中台负责风险合规管理、后台负责会计核算和资金划汇,不同业务部门做到职能不交叉,确保意见独立性;加强制度建设,确保业务流程标准化、规范化、透明化。仿照信贷档案管理制度,建立严密的资管业务档案管理,做到业务开展有章可依,有迹可循,有效管控信用和操作风险。二是搭建规范化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防火墙”,确保资产管理业务与表内自营业务之间的风险隔离,杜绝理财产品和自营业务之间交叉销售,捆绑销售。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做到每个产品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建立理财资金投资预警机制,限制保本型理财产品投资高风险资产标的,实现每笔理财产品从资金来源到最终投向的全流程监控。三是加强合作机构的准入管理。“大资管”背景下,不同金融行业相互交叉,混业经营,产品结构复杂,单笔业务交易对手明显增多。应切实做好交易对手的资产管理专业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评估,实行清单制管理,建立合作准入白名单。密切跟踪合作机构的财务情况,确保资产管理载体管理的国开行理财资产和管理人自有资产或其管理的其他资产相隔离,保证国开行理财资金安全,规避操作风险。

  参考文献:

  [1]踏青.央行降息推动利率市场化银行理财转型压力继续上升[J].大众理财,20xx(1)

  [2]周海燕.从利率市场化视角看银行理财产品发展[J].银行家,20xx(4)

  [3]张文海.利率市场化:银行理财业务的新挑战[J].投资北京,20xx(10)

  [4]沈炳熙.大资管格局下的商业银行[J].当代金融家,20xx(8)

资产管理论文7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医院的宗旨早已从传统的服务型转向服务+创收型发展。我们知道基层医疗机构固定资产自医改以来购入的资金大部分是政府拨入,并且金额巨大,同时为了增加竞争力,近几年各个医疗机构的固定资产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数量上都在迅速增加,那么改变过去固定资产管理的框架,创新的管理模式,使集体资产在安全完整的前提下,提高使用效益,最大化发挥其作用,更好地服务于百姓。

  关键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要想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那么资金、技术、设备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对于医院来说,核心的技术人员,先进的医疗设备是医院竞争实力的最佳体现。医院的固定资产,尤其是医院设备占医院资产的70%以上,这些固定资产从最初的计划审批到采购,再到验收入库以及出库使用,乃至最后的报废处置等一系列环节构成了固定资产的生命周期。在这生命周期管理中,如果某个环节管理不当,就会浪费医院的资源,影响医院的良性发展,因此强化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十分必要。

  一、多数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一些不足

  医疗体制的改革让医院竞争愈加激烈,各个医院为了提高自身的实力与魅力,不断地扩建厂房,购进国内外先进设备,这些固定资产的不断增加,给医院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具体如下:

  (一)盲目购置,导致闲置设备增加

  目前许多医院,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实行药品零差价收入,医院为了创收以及提高竞争实力,就不断地购置先进设备。又加上一些医院购入设备的资金来源多数是财政拨入,所以盲目购置现象十分严重。另外各科室为了抢占资源,也不考虑资源配置环节,而是加紧打报告,要求购置设备,这样又产生了重复购置现象。以上这些都导致了设备的闲置,这些不但浪费了资源,还影响了资金的周转。

  (二)记录不当,导致账实不符

  固定资产的核算一级科目在财务科,下设二级科目的明细账在总务科,卡片设置在使用部门。但是有些大型设备进入医院就直接投入到各科室进行使用,所以卡片的登记与账务处理时常脱节。另外使用设备在医院部门的移动时,各科室的明细账没有及时更新,时间久了,固定资产的在医院运行轨迹出现了断层。另外由于管理不严,一些固定资产在入库时,没有将产品的名称、规格、型号写全,在出库时,也没有将领用人、存放科室、责任人写全,这样时间长了,就会导致账实不符。

  (三)使用过程中管理相脱节

  由于医院采购资金大部分来源于政府,医院具有使用权,由于基层医院账务处理不需要计提折旧,无法将折旧计入各科室成本,无法核算使用科室的真实利润,所以使用过程中各个部门就产生了脱节现象。如使用部门不按要求去使用,后期部门缺乏专业保养与维护,财务部门不深入基层,这样各个部门的独立操作导致设备现值与账面不符,虚增固定资产、虚增利润现象出现了。

  (四)忽略了报废处置阶段

  由于上述等原因,医院的许多设备提前进入寿终正寝状态,这些所谓不适用或者待用的设备中,其实可用的设备应该不少。另外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创收能力,而对于所谓的“无法使用的”旧设备却给予忽视,省略了旧设备的盘点与清查,随意的堆放与赠送,因此这阶段管理成了“灯下黑”。

  二、如何加以改进与完善

  (一)完善制度

  人的行为会受到规章制度加以约束。随着医院体制的改革,旧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需求,因此制度必须加以完善。完善制度要从以下几点加以考虑。一是从资源共享考虑,固定资产的配置阶段不能省略,可以各科室内部调剂的就不能另行申请采购。二是将使用部门、管理部门、安监部门、账务处理部门的制度加以有效贯通,使各部门不再会出现“自扫门前雪”现象。三是制度要落实到人,要细化,要有使用性,不能笼统概括,做到制度约束来管理。

  (二)核算固定资产投入与产出的效益

  医院购置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患者,同时为医院创造更多的收入。但是由于固定资产的投入资金一般是财政拨入,所以许多医院没有核算固定资产在整个生命周期里,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只看到为医院创造的效益,其实这是对社会、对国家极不负责的表现,所以我们要从动态上全面分析固定资产给医院、给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状况,之后再确定是否购置,这样才能保障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

  (三)记录清晰,跟踪管理到位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就应该让固定资产从购置到处置这一生命线有个清晰的轨迹,所以对每个固定资产的详细记录是十分重要的,医院要建立现代化数据平台,将全院的每个固定资产增减变化信息与会计电算化管理有机整合,使全院的每名职工都能动态地观察到固定资产的变化。这样即便于管理,也便于监督。另外现代化的管理也少不了人为的监督与跟踪,医院财务部门要每月都与使用部门、管理部门进行核对账务,由一级账目开始,到中间的明细账,乃至最后的备查账都要一一核对,以确保固定资产运行轨迹清晰。最后固定资产的年底清查与盘点是少不了的环节,这个环节要认真、要踏实,不能急于求成。

  (四)强化使用阶段管理,加强责任管理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是使用部门全部承包了一切其他部门加以辅助配合即可。要想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强化固定资产的合理有效使用,将三级责任管理模式层层落实到位十分必要。一是管理中心负责制,这个管理中心包括院长、财务与后期负责人。二是职能部门负责制,严把设备的入库、出库、报废、建卡、维修等记录关。三是使用部门要责任落实到个人。

  (五)追踪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阶段

  医院的固定资产多数都是高科技设备,它周转快、淘汰快,所以这部分资产也占不少的比例,因此我们也要加以关注。对于闲置的固定资产,要及时让其运转或者及时处置,不能闲置浪费;对于报废的固定资产,要统一安放,统一处理,并且手续严格,不能随意丢弃与赠送。

  三、结束语

  上述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固定资产在医院的经营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单纯地从会计信息中掌握固定资产的动态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一定要从医院利益与社会效益双重目的出发,去管理好固定资产,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医院与社会。

  参考文献:

  [1]张国群.谈谈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xx(13).

  [2]包平兰.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xx(68).

  [3]赵春荣.对固定资产加强思考[J].经济师,20xx(10).作者简介:张桃英,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卫生院.

资产管理论文8

  1资产管理的意义

  1.1节约企业成本

  企业成本是任何企业进行生产运行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关系到企业的健康运行及长期生存能力。油田资产管理行为可以对油田资产进行合理处理,实时监控资产运行状态,发现异常可及时有效维护,降低事故风险,减少因设备损坏等事故带来的资产流失和成本损耗。在老旧设备更新换代工程中,资产管理可通过对油田资产进行合理评估和分析后,寻找到一个使老旧设备发挥最大功效的一个极限节点,当到达节点后对老旧设备进行及时更换,使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老旧设备的更新换代也带来了更高的生产效率,尤其是自动化设备的引入,既能有效保障施工质量,又能节约人力资源,间接为油田节约了大量资产。

  1.2资产有效配置

  资产的流入、检修、更新换代、报废、流出等是油田资产的重要流动形式,资产管理人员通过对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可确保资产流动的每一个过程严格、规范,保障油田资产的完备。同时,资产的有效管理可以使油田管理人员及时、有效、全面地掌握油田资产设备情况,对于超负荷运转的设备及时补充完善,对于闲置的设备有效地加以利用或变卖处理,避免产能不足和产能浪费,将所有的资产设备都充分利用起来,使其得到有效配置,为油田高效生产提供保障。

  1.3降低企业风险

  通过油田资产的有效管理,做到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合理配置资源,既提高了企业的运行效率,又降低了企业的运行费用和财务赤字,从而最大限度的规避企业运行风险。同时,资产有效管理可以让油田经营者全面了解自身经营情况,对于油田运行中不合理的计划、规范及时调整,对于油田现有资产做出全面合理的分析评估,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状况和问题做出有效的预期和应对手段,降低企业运行风险。

  2资产管理中的.问题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石油企业作为国有大型企业,担负着保障国家能源稳定和安全供应的重大责任。我国的绝大多数油田都积极、有效、圆满的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任务,但是,石油企业资产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越来越大的生产任务和市场竞争等压力下,油田资产管理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2.1片面追求规模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我国油田的经营管理方式是经营承包的责任制度。因此,油田资产设备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无偿性,加之个别管理人员过分关心自己的个人政绩,这就导致了油田在资产投资问题上一味追求规模,试图通过大摊子掩盖生产管理上的短板。对于油田生产规模的片面增大,不仅造成了资产不能有效分配,油田无法高效运行,而且可能会导致投资大于产出的严重后果。此外,有的管理者盲目听信、追求高科技,以科技的名义频繁更新换代资产设备,使本来未达到换代临界点、不需要马上更换的设备过早失去作用,不仅是资源的浪费,而且频繁的技术更新会打乱油田正常的生产节奏,使油田运行成本增加,效率降低。

  2.2资产日常管理欠缺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形势日新月异,油田也迎来大发展时期。随着国内油田的发展,我们的生产管理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一些细节还有待加强。油田资产日常管理制度的欠缺导致油田管理者不能及时获得油田生产信息,无法准确掌握油田动态。信息的阻滞不仅会造成经营管理者的盲目,而且会使管理者进行一些无意义的劳动,加大管理者的工作量。同时,日常上报制度的不完善还会造成老旧设备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反馈和解决,导致额外事故成本。

  2.3资产转移漏洞

  松懈的油田资产管理工作容易导致资产转移过程中出现漏登漏报等问题。油田资产转移过程中,若资产管理人员工作不严谨,则不能及时记录和上报资产流动情况,导致资产整个转移过程中去向不明,不能实时跟踪资产设备的流动状况,极易出现账目和资产设备不相符、死账坏账问题,给后续的资产转移清查工作带来极大的麻烦和不确定性。同时,资产转移工作中的漏洞还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私自对公共财产处理变卖,谋取私利,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2.4员工素质不高

  油田资产管理工作交其他行业资产管理工作有一定的特异性,资产管理人员不仅要对油田生产现场具有丰富的勘察经验,而且需要具有十分专业的资产管理技能,并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灵活油田资产管理中的各种问题。但由于资产管理单位与资产占用单位不对等的利益关系,往往使资产管理者失去对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工作消极懈怠,敷衍了事,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粗犷不细致,不能准确及时地获得油田生产现场的第一手信息,无法全面掌握资产设备状况,容易造成资产的浪费和流失,降低油田的生产管理效率。

  3资产管理策略

  针对油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以下管理策略。

  3.1加强协调沟通

  油田资产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离不开企业各个部门间的紧密、高效合作。资产占用单位离不开资产管理单位为他们统筹配置资产设备,资产管理单位也离不开资产占用单位对其工作的帮助与支持。企业应强化油田内部各部门、单位间的协调合作,建立长效机制和规则,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违规必究,将资产管理工作制度化、规则化、常态化。

  3.2细化资产管理规范

  油田运营倚重技术,更倚重管理,细化油田资产管理规范是重中之重。按照资产设备的分布和流动实际,由资产管理部门根据资产所处的不同环境特点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分为不同的小组去处理应对环境中的资产管理问题。由面到线、由线到点,最后将资产管理工作精确到每一个节点上,做到有的放矢。

  3.3提高员工素质

  建立资产管理工作奖惩机制和约束机制。对于管理工作中严谨细致、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贡献的工作人员,按照制度积极奖励;对于消极怠工,懒散敷衍的工作人员,及时惩罚教育。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培训会议,加强资产管理理论的学习,提升管理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同时,在培训中可以将油田资产管理实际中遇到的问题集中反馈和讨论,使管理人员之间相互学习,促进提高。

  4结论

  油田资产是油田企业运行的基本保障,加强油田资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油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它们已经开始影响油田的生产效率和经济利益,必须引起油田经营者的高度重视。针对资产管理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提出三点管理策略,以期为油田资产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保障油田企业的长期健康运行。

资产管理论文9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公立医院也逐渐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资产也开始不断积累,有关资产管理的问题也引起了管理者的注意和思考,所以在公立医院开始建立相关的内部控制体制对医院的固定资产、货币资金、库存物资进行有效的管理,运用相对有效的措施与方法运用于医院的管理之中,从实处开始完善医院的资产管理,才能真正起到预防和降低风险的作用,使得公立医院的管理系统更加标准化和完善,继而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接下来本文将对基于内部控制的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与研究。

  1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说,在我国的公立医院中引起管理者较为重视的问题就是医院内部的资产资金安全,他们不断采取措施进行管理,但从目前的具体状况来说那些措施成效不大,并没有真正地能取得一个让管理者满意的结果。医院目前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监督不到位;经常出现资产管理混乱、资产分配不均衡、资产利用率不高等的现象;账目不明,没有完善的固定资产明细账;还有内部控制环境急需完善、风险意识过低、控制力度不足、信息交流沟通不畅等问题[1],这些问题都对医院的资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造成了医院资金流失以及浪费的现象。

  2公立医院资产管理不善的原因分析

  关于公立医院出现以上众多问题的原因的分析如下:首先是由于医院没有建立完善、细化的资产管理处理规章制度,公立医院在进行资产处理时没有做到公开透明化,并且他们并没有为此制定科学有效的制度流程,只是根据上级命令以及经验来处理资产,所以不难发生资产处理不当的情况,而且极有可能地出现因为互相勾结而造成国有资产无谓损失及浪费的情况。其次,公立医院在资产管理方面没有真正处理好其关键的关节工作,公立医院由于种种原因极容易忽略资产管理工作的关键关节,使得资产的分配及管理上没有明确的界限,难以清晰地发现错误,从而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再者,国家行政干预过多,医院缺乏管理意识,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情况———公立医院的财政管理方式单一,而且主要靠国家的财政补助,所以不少公立医院在管理上责任不明、措施不当,医院为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提高医院的知名度,会不按实际购置大量不必要的设备,造成医院的资源浪费。[2]另外,公立医院的信息沟通不足,医院内的各个部门之间没有充足的交流与沟通,相互之间的交集较少,难以达到很好的交流沟通,所以在预算、实物、价值等方面的管理过程中较少甚至没有进行统一的交流,因而出现资源的无谓损失和出现配置效率低的情况,造成资金浪费。还有公立医院内部的监督机制不健全,没有相关的监督问责机制,没有人对资产管理不善、资金流失负责,所以出现资产清查不全面、随意处理资产的情况。

  3内部控制理论基础的简要分析

  内部控制是一系列能使企业或单位能进行安全有效、合法合规经营的措施与方法。它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内部环境———企业或单位现存阶段的内部控制的主要情况,这是进行内部控制的前提;二是风险评估,这有利于管理者及时地发现并处理各种风险,对企业或单位未来的发展战略的制定与执行有重要影响;三是控制活动,能有效地应对各式各样的财务及战略风险;四是信息与沟通,这是一个贯穿整个内部控制过程的重要方面;五是内部监督,内部监督为保证内部控制的执行有效通过内部的监督来控制内部控制。对于公立医院来说,进行内部控制是医院保证资金资产安全的有效手段,而以上的五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内部控制的作用,而对与医院企图通过内部控制进行资产管理来说,它们更是不可忽略的五个要素,它们将直接地对医院管理资产的工作产生其独有且不可忽视的作用。

  4公立医院在资产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4.1建立完善的资产资金管理制度。从上述的原因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医院出现资金浪费、无谓损失的很大部分的原因是缺乏健全的资产资金管理制度,所以医院为保证资产资金的安全务必健全资产资金管理制度,可以实施在统一的领导下进行分级管理的制度,落实每个环节的工作,明确每个人的具体责任,并且应该在资产资金清算方面实行定时或突击的检查,每个季度、年终前都进行适当的清算盘点以加强资产资金管理的内部审计工作。

  4.2考虑资产、资金分配的合理性以及购置设备的可行性及经济效益。医院需要不断地对资产资金等进行分配以及不断引进先进设备,改善医疗环境,提高医疗水平,但医院在进行这些工作前需要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重视分析资产、资金分配的合理性以及设备购置的可行性以及带来的经济效益,避免造成分配不均衡、资源浪费、得不偿失的情况,而要认真落实这一点可以通过收集数据采取科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预测医院的发展及资金价值等的措施来实施,同时还要明确不同部门责任,在购置设备时尤其要“量力而行”、根据实际需要购买而杜绝盲目采购,避免造成浪费。

  4.3完善会计核算工作。医院在进行资产管理时需要完善会计核算工作,及时地进行相关的会计核算,确保各项数据真实有效。医院应完善物资、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流程,建立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把各科室的终端连接起来,可以通过身份式的.条码标识管理,建立永久电子档案,将资产的采购、入库、领用、调用、维修保养、处置等信息记录于系统中。信息化管理平台与医院其他信息系统建立连接,满足相关人员查询、统计、决策、管理的需求,对资产进行全信息、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监控,充分利用医院现有网络技术力量,全面整合资源,将医院资产管理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不断完善会计核算工作对于医院来说不仅大大地方便自身在资产、资金方面的管理,还可以将账目公开透明化,使得各方的责任更加明确。

  4.4提高医院内部人员的个人素质,增强他们的责任心。要做好资产、资金的管理,必不可少的要素就是素质高的管理人员,所以需要通过职业培训等方式提高医院内部人员的素质,强化内部人员的责任意识,通过培训、讲座、实践等方式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医院资产管理工作服务。

  4.5加强医院内部无形资产的管理。对于公立医院来说,除了保证有形的资产资金安全外,还要对医院内的无形资产进行管理,医院的无形资产包括医院内的高素质的人才、医院的口碑名誉、服务态度等。公立医院在保证医疗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还要加大对医院的专科、专家等的宣传,并且坚持“顾客为向导”的经营理念,不断提高服务态度,增强服务意识,做到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以增强医院在业内的竞争力。另外,医院还要“留住”人才、引进人才,这样才有利于医院的稳步发展。

  总的来说,目前公立医院在资产、资金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医院需要基于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分析资产、资金分配的合理性以及设备购置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完善会计核算工作、提高医院内部人员的素质及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重视医院内部无形资产的管理才有利于公立医院在业内得到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琼.内部控制机制在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20xx(7):220-222.

  [2]李翠霞.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运行模式探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xx(1):157-162.

资产管理论文10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职业教育事业得到了大力推进和快速发展,其招生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对固定资产的投入力度也将逐步加大,但是,大多中职院校对自己的固定资产的管理还停留在以前的传统模式,存在管理薄弱、管理制度不完善、相关人员职责不清晰、会计核算不准确等各种问题。中职学校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将有利于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促进学校合理、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分析加强对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出发,提出目前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后提出对策,以解决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中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

  一、对固定资产的认识

  固定资产的定义:在中国的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和工具等。固定资产的特征: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固定资产是有形资产。

  二、加强中职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中央和地方对职业学校的教育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以改善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固定资产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中职学校的重要经济资源.固定资产在中职学校的资产结构中占得比例是相当大的,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是职业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物质条件,更是为了能满足职业学校履行其职能的需要和不断促进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许多职业学校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措施还不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局面相对比较混乱,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系统化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益,已成为中职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加强中职院校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具有十分的重要的意义。

  三、中职学校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监督机制不完善

  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只顾盲目投入,忽视管理固定资产的风气,一部分中职院校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必要管理意识,思想仍停留在传统的.“经费”观念上,只关注教学计划是否完成,只注重教学、政治等方面的制度的建设,从而忽视了保管和监督的管理制度,根本没有重视资产的效益性。由于中职院校的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又造成了资金使用的随意性。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在固定资产管理没有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专门的管理部门,使用单位、财务部门的职责分工制度和管理岗位责任制,管理意识严重缺乏,加上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单位和财务部门配合不够,造成固定资产管理严重滞后。同时,在资产的占用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价方面还没有一个系统、没有建立一个健全的监督、考核机制.缺乏必要的考核评价制度,造成日常管理的随意性较大:购置环节也缺乏必要的购前分析评价制度,审批的部门又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对购置的必需程度难以管到实处;对设备的配备没有统一的标准,对资金的节约没有相应的鼓励政策,也是形成管理混乱,造成严重的浪费。

  2.忽视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没有进行定期清查盘点

  大部分的中职学校都缺乏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而管理人员多数由财务人员兼任,并且人员不稳定,调整频繁。资产转交缺少交接手续,资产借用归还手续不完备。缺少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制度,长期不对账、不清点,账面反映的固定资产与实物严重不符,导致固定资产存量不清,“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现象是中职学校固定资产账务管理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在固定资产进入、使用和退出的各个环节没有置于有效的财务监督之下,有的先交付使用.办理入账手续滞后:有的已报废,未及时销账。例如:学生在课室内把设备弄坏、弄丢失了,却没有办理相关手续,最后就根本不会知道是谁所为:在物料领发室领用物件,若没有作登记.就会出现“一去不回头”的现象;有的教学设备已经报废,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没有及时销账。 3.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具体表现在:第一、固定资产购置缺乏计划性、目的性。重复购置资产,固定资产浪费严重。例如:由于固定资产的购置经费大部分来自上级的财政拨款,实行无偿使用制,而学校大多.数部门不讲效益,盲目采购教学设备。第二、固定资产购置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例如:在固定资产购置时,没有人验收或者没有办理财产入库手续。第三、固定资产购置管理制度不健全,严重损害学校利益。例如:学校有的部门为了自身利益,盲目购置、重复购置,导致固定资产闲置,缺乏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

  4.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不准确、不及时

  中职学校固定资产核算账目不全.没有按资产类别设立固定资产明细账,缺少登记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增加时,财务部门在会计处理中只做事业支出,没有做固定资产登记;固定资产减少时,如:固定资产报废、丢失或者管理使用部门没有及时办理相关手续,这样财务部门就不能及时记账.因此。很难做到“账实”相符。

  四、解决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1.增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优化资产配置

  中职学校的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资产是培养优秀人才,促进学科建设的物质基础,克服“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不良倾向,彻底摆脱传统的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思想,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同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体师生的资产意识;在购置各项固定资产时,应该充分结合学科的发展趋势,根据现代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去配置固定资产,保证“物尽其用”,以防盲目购置固定资产;职业学校的专业多,资产类型复杂.在制定资产配置标准时应该按照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类型来填制。

  2.完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

  为加强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维护好学校的固定资产.应该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加强对使用固定资产的监督。首先,要建立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健全固定资产购置审批,验收管理,保管使用制度,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的出、入库度和“一l帐一卡”制度。管理部门根据购置合同逐项对照资产,进行验收,保证使用过程的资产各项指标符合要求;根据“出入库”登记三级账户,进行账账核对,保证账账、账实相符:同时,把固定资产管理作为组织部门考核学校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内容,以明确责任。

  3.加大对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力度

  各部门主管人员应该根据自己所保管的财产物资的管理工作,登记并保管好本部门账册,做好财产物资的正常申请领取、报废工作,定期与总财产管理员核对,做到账账相符;会计人员应该做好固定资产的总账和总分类账,并定期核对,做到账实相符;师生代表也可以对固定资产使用的日常监督。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都应该设立卡片,有条件的单位,应尽量选用合适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用电脑来管理固定资产数据。要及时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清理,查错防漏。

  五、结束语

  总之,固定资产作为中职学校教学与科研活动实施的物质基础.对中职学校发展至关重要。中职学校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把分级管理与部门管理相结合,充分调动领导、资产管理员、财务人员及广大师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切实管理好学校的固定资产,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节约办学成本,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进而存进教育事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资产管理论文11

  [摘要]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正常业务工作的物质基础,但行政事业单位多注重业务工作的开展,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疏于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长期存在,这样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文章重点阐述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制;管理对策

  1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

  1.1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不规范,固定资产没有固定的盘点时间,不能做到账实完全相符。一是购买货物记入固定资产方面,会计核算中固定资产科目记载的固定资产数值不能完整及时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购买、报废状况,往往是固定资产购买人、使用人、入账人沟通不畅,有账无物或有物无账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账目无法与实际固定资产数量、金额相符;二是自行建造的房屋记入固定资产方面,由于财务竣工决算滞后或数据不准确,造成固定资产长期挂在“在建工程”和往来账户中,或录入信息不准确;三是其他单位调拨的货物记入固定资产方面,由于调拨手续不健全,无法记入固定资产,造成账外资产长期存在。第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制度限制多,使固定资产价值长期虚高,法律规定行政事业不提折旧,固定资产按照原值记入固定资产,每年不能按照其正常的资产净值计提累计折旧,不能真实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价值的实际变化情况,无法真实的体现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状况,无法正确判断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价值,固定资产价值虚高的情况长期存在,无法正确估计单位实际资产价值,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按时报废造成不利影响。第三,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不正规,处置不规范。首先,固定资产的重建和维修工程界限不清,为了规避增加固定资产,一些大型的资产主体重建改造分多形式进行,将大的工程项目分解成小的,视同维修工程,不做资产的增加。其次,有些行政事业单位不按照规定程序向上级主管部门履行固定资产的盘亏、报废程序,擅自出售、转让、变卖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脱节,导致了部分固定资产流失。第四,一些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购买和修建没有预算和计划性,固定资产重复购置,分配不合理的现象众多。使得一些单位固定资产大量闲置,造成了固定资产的大量浪费,降低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使单位资金也造成支出压力。

  1.2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第一,一些行政事业单位领导重业务轻管理,认为财务工作主要是财务收支制度是重要的,固定资产可管可不管,固定资产购置回来放在单位,不丢失就算管理,“重财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长期存在,对资产的管理没有形成严格的监督约束机制。第二,没有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由使用部门和办公室、财务管理等部门进行相互配合完成的,业务科室是固定资产的使用者,办公室是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者,财务部门是固定资产数量、金额的掌控者,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配合和相互的制约与监督,造成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缺乏制约系统和监督管理机制。业务科室使用固定资产不细心,丢失、损坏、管理人员更换不通知办公室,办公室不能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状态,无法将盘亏、报废的固定资产数量、金额告知财务,固定资产的管理就将陷入管理混乱的状态。第三,行政事业单位无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多为兼职,人员还不能固定,缺乏相关的业务知识培训,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心,没有绩效考核的要求,所以对固定资产工作不重视,无法做到真正对固定资产认真负责的管理。

  2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原因

  2.1忽视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多是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公益性的单位,固定资产有很多是上级部门无偿调拨的,上下级固定资产调拨手续不能及时履行,上级单位认为固定资产调拨下去任务就结束,下级单位认为固定资产是上级单位调拨的,我们没有投入资金,只是使用,不用对固定资产管理投入过多精力。致使这部分固定资产长期处于有人用,无人管理的状态,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2.2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

  行政事业单位应该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指定专门的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严格执行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中,常是办公室或财务科设置“兼职”人员管理着固定资产。很难明确各个部门职责权限,造成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2.3管理执法不够严格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擅自出售、转让、变卖固定资产的,数量金额不够《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国有资产流失罪包含的罪名的,没有明确的处罚规定,现实中也很少有人受到处罚。没有起到预期的警示作用,应该加强法制宣传力度。

  2.4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管理不够重视,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也不够完善,不能将管理制度纳入年末绩效考核中去,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2.5会计账目与固定资产实物管理脱轨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只记载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无明细实物数量、规格型号、使用部门、使用年限等详细信息,固定资产却由单位业务部门购置、使用和保管。由于固定资产使用部门与核算部门不一致,相互沟通衔接不够通畅,导致固定资产的使用不规范、保管不妥当、清查不及时,报废程序不合法,账实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

  3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法

  3.1完善资产管理机制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制定适应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并严格执行本单位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规定,同时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定,明确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责任,认真做到“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遵守固定资产分级管理的规定、做到“责任到人、物尽其用”。有明确的资产使用人、管理人、监督人,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各尽其责,互相监督、互相配合,做到资产使用回复,保管得当,清查及时,报废合法。努力构建一个职责明晰的管理责任制,这样有利于资产的使用管理。

  3.2落实资产管理制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固定资产的种类也日益增加,固定资产的保管方法和保管期限也各有不同,事业单位要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并要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努力纠正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不严、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要用健全的制度管理固定资产。

  3.3固定资产盘亏、报废制度要规范

  固定资产到达使用年限或未到达使用年限存在损失或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要安装上级单位正常的盘亏、报废程序处理固定资产。不能私自处理、变卖固定资产。对于安装正常程序处理后的固定资产存在残值的,要及时上缴财政,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随着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新时代,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固定资产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管理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但是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繁杂、琐碎的工作,单位容易忽略其重要性,只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单位领导重视起来,齐抓共管,才能让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化、正规化,国有资产才能得到安全的保障,国有资产才不会流失,只要上抓下管,齐抓共管,固定资产管理会早日步入正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EB/OL].(20xx-05-30).

  [2]20xx年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全文[EB/OL].(20xx-04-27).

资产管理论文12

  一、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性质和定位

  结合前面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性质分析,可以看出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是充当代理人的角色,其主要的任务有以下几点:第一,管理好学校的经营性资产以及学校对外投资的股权,确保高校经营性资产保值和增值;第二,促进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孵化科技企业,创办文化教育特色和智力资源优势的企业;第三,加速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进度。资产经营公司要不断开发学校的包括校产业、物业、土地、教育在内的资源,充分挖掘后勤产业资源,进一步吸纳银行资本和社会资源为高校服务,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二、现阶段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主要财务管理模式及面临的问题

  (一)现有的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理模式

  本文介绍现有的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的两种模式,分别是分散型财务管理模式和集中型财务管理模式。所谓分散型的财务管理模式是指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对其子公司的控制较弱,子公司也是独立的法人,有充分的财务自由,进行独立的核算。该模式下母公司仅仅对子公司实施间接的管理。管理的措施往往是向子公司是委派财务人员,实现母子公司的财务交流。该模式的优点在于赋予了子公司较多的权利,有利于提升子公司的经营积极性,同时减少母公司因为不了解实际情况而做出错误决策的影响;缺点是是如果子公司管理层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很可能损害母公司的利益。所谓集中的财务管理模式是指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的整合,对子公司实施有效的监督,具体来讲该模式特点有以下几点:第一,母子公司在会计核算方面设立统一的会计账簿和会计科目,同时规范会计核算流程,实现财务核算的统一;第二,关于对子公司的监督方面,将子公司高管的任免权放在母公司,这样就从源头上实现了对子公司的监督,此外,关于子公司的重大财务决策,要交由母公司进行审核,实现对子公司的财务监督。综上,该模式的特点就是强调母公司的绝对地位,限制了子公司的财务自由。

  (二)当前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理方面所面临的困境

  前面提到,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财务管理模式要么集中、要么分散,由于人们对高校资产管理公司的性质和目标定位认识不够,在其财务管理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1)产权和经营权难以分离

  结合前面提到的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性质,公司的资产所有权应该是属于高校,高校和资产经营公司是委托代理关系,高校是委托方,资产经营公司是代理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应该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但是现实中却不是这样,高校往往参与到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经营管理中,资产经营公司的财务独立性遭到很大的破坏,不利于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独立经营,严重影响其向现代企业的转型和自身目标的实现。

  (2)资产经营公司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财务管理混乱

  由于对资产经营公司的定位不清,高校对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财务管理总是存在着过多的干预,突出表现在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很多财务人员主要来自于高校的委派。但是,我们知道,高校的会计是事业会计,会计核算的内容与流程等和企业会计是不一样的,而且他们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意识也不强,这样就会导致资产公司财务管理混乱,比如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在使用高校的燃料、设备时没有计入费用,造成公司利润虚高等等。

  (3)资金运营及投资不合理,缺乏资金全面预算管理

  资金的运营和投资是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但是在这个方面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存在严重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资金周转慢,闲置资金没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目前的定位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因此较少涉及大额的'投资,因此闲置资金较多,对于闲置的资金公司却没有好好的利用,造成资金不能参与到生产周转中去,难以实现价值的增值;第二,由于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多是学校发起成立的,资金规模有限,再加上其资产是国有资产的属性,公司以稳健经营为主,较少涉及有战略性地进行长期的投资,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也放弃了巨大的收益,不利于国有资产增至目标的实现。

  三、关于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路

  结合前面的分析,笔者认为要实现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关键是要建立产权明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由传统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化,实现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经营目标。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产权与经营权分离

  目前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的问题就是产权不明晰,高校过多地参与公司的管理,为此需要明确相关权利的划分。对于一些重大的财产权诸如资产处置权、投资权以及收益分配权等应该归属于由高校或者由高校后勤人员组成的董事会,而对于一些日常的财务管理实务则应该发挥经营者的作用,比如资金的调配、财务人员的录用和罢免等。只有做到权利分配明晰,才能使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成为真正独立的法人,才能为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二)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所在,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由于其自身的特点,需要制定全面的资金预算政策,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第一,建立健全、合理的预算制度。公司应该制定最佳的现金留存标准,保证资金的充分利用,防止资金的无端闲置和浪费;第二,要实时地做到风险控制,防止资金断裂,企业如果涉及到应收账款,还要建立应收账款准备金制度,防止坏账的发生对现金流的影响。

  (三)提升公司投资决策科学性,防范投资风险

  我们知道,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经营的最大目标就是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随着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应该抓住当下的机遇,集中财力选择符合自身优势的项目进行投资,在控制财务风险的同时实现效益最大化。笔者认为,对于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而言,其优势在于平台下的高校拥有大量的知识产权、非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为此公司应该主要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在投资中要综合考虑项目的长短,既要考虑见效快的项目,也要考虑能提高长期竞争力和有增长潜力的项目,此外,在追求高收益率的同时也要注意降低风险,科学作出决策,提升企业价值。

  (四)提升财务人员素质

  前面提到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提升公司财务人员的素质才是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的前提。为此,公司应该对财务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拓展知识面和知识结构,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就财务人员自身而言,要转变观念,跳出算账管账的思维框架,增强风险经营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管理作用。

资产管理论文13

  一、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1.建筑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有很大的盲目性在购买固定资产时,往往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行性研究不足,部分施工项目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可能会盲目购置、重复建设,从而导致企业大量的资源被浪费。此外,仍旧存在固定资产非正常报废的情况,造成企业资源的流失。

  2.建筑企业固定资产利用率偏低,流失严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没有对固定资产实施统一集中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有些经营设备在购置时未列入固定资产管理而一次性进入成本摊销,这些固定资产往往在管理中被忽视,疏于监管,容易在使用过程中丢失、毁损,形成资产流失。

  3.建筑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我国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都存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符合实际需要,甚至产生很多的账实不符现象,财务报告很难保证自身的真实性以及无法反映建筑企业的实际财务情况。还有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因为不具备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处置方法,造成长期的闲置废弃的固定资产,导致企业的固定资产资源大量流失。

  4.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重复工作或工作难度较大的现象为做好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做好设备的流通和折旧情况等信息,但由于建筑企业施工过程中设备流通率大,使得工作人员在信息采集工作过程中难度系数较大。另外,在对信息进行整理和核对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同时还无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这都是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过程中亟需改进的地方。

  二、改进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1.从制度和人员建设方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为实现建筑企业固定资产得到合理管理和有效利用,必须依靠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专业化的管理队伍。首先来说,建筑企业应树立正确的固定资产管理理念,积极推进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另外,最好能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的购置、管理、使用和维护,对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能做到及时发现并向领导汇报。其次,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技术和管理理念的培训工作,保证每个参与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人员都能明确自身的责任和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2.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的清查机制,建设定期的清查计划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一个重大难点就是项目施工每个阶段使用的设备并不尽相同,并且会根据施工的需要随时做出调整,很容易造成随用随放,造成设备闲置或遗忘的现象。因此,建筑企业为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必须定期的清查和统计设备的使用状况,详细记录好所有设备的走向和搁置情况以及使用年限等信息。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定期对设备进行盘查、统计,真正对这项工作重视起来以便后续工作的开展。

  3.加强对固定设备的折旧管理,节约企业资源在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和设备盘查过程中,一定会面临设备的折旧问题。对于建筑企业服役期内的设备,要根据设备的购置日期和使用年限核算好设备的折旧情况,这样既能避免设备超期服役的现象出现,还能尽可能的减少企业盲目购置新设备的情况造成的资源浪费现象。固定设备的折旧管理对与建筑企业施工成本的控制还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是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

  4.借助计算机辅助技术,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在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尤其是设备的使用和流通等信息记录和整理的过程中,可以借助计算机等辅助手段进行,实现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这样不仅能提高固定资产信息核对的效率,还能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等手段更好的规划固定资产的使用和购置。另外,在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对于设备的折旧情况更是一目了然。具体的实施环节上,建筑企业可以对所有设备都附上记录其详细信息的卡片,方便进行计算机信息的采集。设备的每一次流通都可以由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拍照或条码扫描等信息的搜集并输入计算机进行统一管理。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能做到设备使用情况和调配的实时跟踪,是实现固定资产合理利用的有效手段。

  三、结束语

  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建筑企业面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更好的实现资源利用并尽可能的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企业必须做好自身的经济尤其是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工作。面对固定资产这一对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着重要影响的管理问题,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并借助计算机等辅助设施尽可能的实现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同时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建筑企业才可能实现对固有资产的最大化利用并降低企业运营的成本,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资产管理论文14

  摘要:基于物联网技术,近年来国网厦门供电公司积极探索利用条形码、RFID、GPS、视频监控等开展电能计量器具仓储管理,建立智能密集柜库房,有效提升计量资产管理水平。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智能化;库房管理;资产管理水平

  1智能化库房管理的优势

  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下,计量资产管理比较粗放且缺乏必要的信息化手段支撑,对电能计量器具出入库、拆回退库、资产盘点等细节琐碎、管理难度大,存在诸多问题。如,资产存在账实不符的情况,资产未按规定流程领用管理;备表工作未遵循先进先出原则;电能表实物出库未采用条码扫描方式;计量资产定期盘点记录不完整等。智能化库房管理采用信息化的资产管理手段,实现自动化存取表,自动盘点及计量资产的定量、定位、运行维护的全方位动态管理;实现设备自动化操作、计量器具智能化管理,达到计量器具的可控、在控;与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生产调度管理平台无缝对接,实现网上实时浏览计量管理信息,达到部门间数据共享,确保运行及库存信息实时在控;采用可自由组合的列式存储结构灵活布局,同时节省仓储面积及多余过道面积,充分利用有限空间。促使计量工作及计量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资源配置更加集约,资产规模效应明显。

  2智能化库房的构成

  厦门供电公司建立的智能密集柜库房,由硬件设备“智能密集柜系统”与软件系统“智能表库管理系统”组成。通过智能表库管理系统与营销业务系统、生产调度管理平台的互联,实现计量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智能密集柜系统由密集柜、双轨数控横梁式机械手、五层智能感应箱柜机、输送系统、RFID扫描器和红外条码扫描器等部分组成。智能表库系统对库内电动密集周转箱、传输装置等设备加装RFID识读设备,实现计量器具信息识别、自动录入功能;再结合设备管理监控平台,实现计量器具信息实时动态更新,能够实时监控计量器具的使用和流动情况;采用传感器技术解决了库房内环境、动力的监控问题,为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环境动力监控系统主要包括库房内温、湿度环境监控系统、门禁系统、柜门开关监测系统、设备运行情况监测系统、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等内容;利用多媒体智能引导,对库房的各种操作进行实时语音播报,实现异常自动告警、信息互动。如在非法出入库时,实现语音报警,当领用超时、库房温度或湿度超出阈值时,自动报警等,从而实现傻瓜式出入库操作与仓储管理;采用精确定位技术,通过集成压力、红外等多种传感设备和运动控制装置完成精确定位表计位置、自动识别表计信息实现表计存取的无人化自动操作。智能表库管理系统分成三层:信息管理层、实时监控及调度层、工控设备层。信息管理层配置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设备,对外提供营销系统、生产调度系统的接口,对内(本地的操作人员)提供WEB交互界面。实时监控及调度层配置前置服务器,一方面监控各设备是否工作正常,发现异常可对外报警,另一方面可接受信息管理层下发的指令,转发给各设备,并负责协调各设备的动作,共同完成特定的任务。实现计量生产调度平台、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交换,实现出入库、数据采集、统计汇总等业务功能。

  3智能化库房的应用

  厦门供电公司建立的智能密集柜库房主要用于计量资产的仓储管理,包括计量资产的出库、入库、库存盘点、配送、库存预警等功能。负责和计量中心生产调度平台、营销系统进行交互,生成出入库任务。库房管理人员登录系统接收到作业指令,控制相应的硬件系统完成计量器具的出入库操作,作业完成后将结果反馈给营销系统。管理系统由控制模块、接口模块以及应用平台组成。目前这套系统与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共支持21种业务,包括:配送出库、配送入库、新装更换出库、领出未装入库、拆回设备入库、检定/检测出库、初始化入库、移表出/入柜、尾箱返柜、临时借调出库、临时借调返回入库等。下面具体举例电能表的入库与库存盘点应用:(1)电能表入库智能表库以周转箱为存储单元,入库流程如下:新表到货后或旧表拆回后人工将周转箱从货车上卸下,人工将确认合格的周转箱放在周转箱传送装置上面,周转箱传送装置将把周转箱传送至多层智能感应箱柜机,多层智能感应箱柜机感应到有周转箱放入,且多层智能感应箱柜机有空位,步进马达将带动上升链条,周转箱上升实现自动周转箱堆垛。如果无空位或者系统通知停止接收新周转箱,多层智能感应箱柜机将发出位满信号,不再接收堆垛周转箱,等待其他部件来获取周转箱直至腾空位置。当周转箱堆垛完成后,系统将通知双轨数控横梁式机械手控制系统将五货叉有轨箱柜机移动至多层智能感应箱柜机,当接受到获取周转箱的指令后,五货叉有轨箱柜机会自动伸出五对机械叉,刚好穿过周转箱的提把手,上提机械叉,提起周转箱,进而收缩机械叉,把周转箱收入五货叉有轨箱柜机的柜内,五货叉有轨箱柜机的扫描系统将对电能表进行扫描,把信息传至智能表库管理信息系统,双轨数控横梁式机械手控制系统会把五货叉有轨箱柜机移动至密集柜指定的储存位置前,五货叉有轨箱柜机伸出机械叉,下放机械叉,把周转箱放置在储存位置上,收缩机械叉完成周转箱的移动。(2)库存盘点智能表库以周转箱为存储单元,盘点流程如下:系统可以定时自动进行库存盘点,也可以手动触发进行盘点,系统收到盘点命令后,双轨数控横梁式机械手控制系统将移动到自动周转箱货柜外,自动周转箱货柜将前后移动,开启第一货柜,双轨数控横梁式机械手控制系统将移动五货叉有轨箱柜机至开启的货柜内,通过控制双轨数控横梁式机械手控制系统的上下左右移动,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获取周转箱到五货叉有轨箱柜机内,通过五货叉有轨箱柜机内的扫描系统将依次扫描表记编号,并与智能表库管理系统内的计量器具信息进行对比,如果出现内容不一致的情况,将记录错误信息,盘点完成后统一通知操作员进行人工确认。

  4结束语

  智能化库房的应用,为厦门供电公司的库存电能计量器具管理提供数据支撑等服务,使计量器具在库房内做到可控在控;机械化、智能化的存取功能,以及与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互联,优化了计量器具发放领用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偏差,达到计量器具的有效可控性。真正实现库存计量器具数据实时更新,做到账、卡、物一致,实现电能计量资产管理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郑智,张胜男,沈修远.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20xx[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xx.

  [2]崔南方,张安.现代企业资产管理-EAM系统的原理与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20xx.

  [3]高伟.数据资产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

  [4]周文泳.现代仓储管理[M].化学工业出版社,20xx.

  [5]唐连生,李滢堂.库存控制与仓储管理[M].中国财富出版社,20xx.

资产管理论文15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医院卫生体制出现了较大改革,在引进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后,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信息技术普及率越来越高,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工作的效率,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医院传统的财务管理系统已经无法适应医院发展的需求,必须对财务资产信息系统进行整合与完善,这样才能实现财务资产信息的现代化管理,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促进医院更好的发展。只有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水平,才能避免出现资源、资产浪费的现象。

  1整合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的作用与意义

  1 .1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整合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是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在整合的过程中,需要对账目进行集中处理,还要对科目进行科学的设置,要加强对财务数据信息的管理,使会计核算、科研经费以及薪金等多项财务资产信息集中在一起进行管理,所以,整合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可以使医院财务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对医院财务资产信息进行系统化、规划化的管理,还需要做好监督与管理工作,还明确工作人员的责任与义务,还要落实到责任与岗位制度中,改变工作人员以往懒散的工作态度,对传统的财务工作模式进行改革,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职能。

  1.2提高了医院内部控制与服务的水平

  医院采用新的财务资产信息系统后,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在细化资产管理的流程后,工作人员责任制度得到了充分的落实,这有助于实现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的共享,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财务资产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后,可以发现传统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可以加强内部控制,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传统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责任不明确的问题,在出现问题后无法追究责任,造成了医院较大的经济损失,使得医院财务管理存在较大的风险,整合财务资产信息系统后,可以保证医院财产的安全,可以实现财务信息的集成,而且可以为医院管理人员做出决策前提供重要的`财务数据参考依据,可以保证医院重大决策的正确性。

  1.3有助于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

  对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后,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还可以提高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可以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工作的强度,与人工操作相比,计算机技术具有高效性,而且在信息数据处理时,准确性较高,不会出现人为操作失误等问题。整合财务资产信息系统,可以将财务管理工作落实到不同的部门中,增强了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也增强了工作人员团结的意识,在实现资源共享后,管理人员可以掌握医院财务资产信息,可以了解医院经营现状,管理者可以根据医院的发展现状,制定出可持续、高效率的发展模式。整合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需要对医院财务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这样可以及时发现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与效率。

  2传统的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中,医院财务通常都有独立的财务网络系统,而医院的收费系统、门诊,以及医院的药品管理系统等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医院信息系统的子系统。与此同时,医院内部的经济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是单独的系统,它们分布在不同的部门,进行单独的计算审核,而且彼此之间互相封闭,缺乏一定的联系。在传统的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中,每一个子系统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互不相连。这样的系统模式不仅会造成数据的重复录人,而且工作效率低,工作量大,几乎无法达到信息化的要求。

  3整合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的措施

  3.1整合原则

  要想将医院信息系统中的相互独立问题解决,就必须要全面考虑医院财务信息来源数据。当前,医院的财务资产信息系统涉及到医院内部非常多的部门,而且整合难度大、时间长。因此,医院在进行财务资产信息系统的整合时,一定要整体规划、一步一步地实施,系统集成工作的完成一定要稳扎稳打,按部就班。

  3.2通过调研,设计需求方案

  要想有效整合医院信息系统,充分的市场调研与科学的需求方案是其整合成功的关键。医院不仅要加强相关医院的调研,而且要对软件公司要有充分的了解,以医院管理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进行不同程度的整合。在进行需要方案的设计时,要根据医院的工作流程进行分类汇总,进而建立健全符合医院实际的财务资产信息系统的需求方案。

  3.3现代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整合的整体需求

  (1)建立一个科学的财务资产信息系统,其不仅要能够实现医院财务数据的共享,而且每一个子系统在各自完成独立的工作时,还能够进行彼此之间的沟通,子系统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牵制。这个财务资产信息系统要能够进行科学的核算、预算、结算,以及各种经费支出的整合和管理等,形成医院财务管理的网络化体系。

  (2)在整个财务资产信息系统中,每一个部分都有其各自的作用与相应的工作。会计核算主要包括账目处理、出纳管理、现金管理、票据管理等;资产管理主要包括对各种合同的管理、对各种资产的管理,以及对库存量的管理等;工资薪金管理主要包括对工作人员工资的查询,以及对各种奖金的申报等;科研经费管理主要包括科研经费的限额、经费使用的实时监控等;成本核算管理主要包括节约能耗,降低成本;全面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的上报、下达等。

  (3)在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中,建立一个工资查询平台也是非常重要的。工资查询平台的建立不仅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实时查询自己的薪金状况,而且能够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够清晰了解医院的奖金分配,科室资金等。

  4结语

  综上所述,整合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而且可以保证医院稳定的经营与发展,只有不断的完善医院财务管理系统,才能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对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医院经营状况,可以实现医院的现代化管理,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做好会计核算、成本核算以及资产管理工作,这样才能提高财务信息整合的力度,医院管理者还要明确财务人员的职责,做好任务分配,使其各尽其责,这样才能提高工作的效率。

【资产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固定资产的管理论文(精选7篇)05-19

如何管理企业的论文11-28

酒店管理论文11-03

关于工商管理的论文11-03

项目管理论文11-06

存货管理毕业论文11-08

投资管理论文11-09

电力管理论文11-17

绩效管理论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