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论文

时间:2024-05-21 15:11:15 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健康管理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健康管理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健康管理论文

健康管理论文1

  摘要:连续两三个月的阴雨天气,让酷爱打乒乓球的男生选择了在雨天打球。教师采用了多种方法均不见成效,最终以“为未来的奥运冠军打伞”这个计策让雨天打球的行为销声匿迹,从中反思做班主任多年所积累的教育智慧。

  关键字:雨天打球为你打伞智慧劝解

  现代的小学生见多识广,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大人的建议,哪怕是合情合理的,也不见得能让他们听进去。但他们毕竟还是自控能力不强的孩子,有些不应该做的事情,还是需要老师通过教育智慧来制止的。班里的男生经常在雨天打球,教师就用教育智慧停止了这项有安全隐患的活动。

  一、雨天打球屡禁不止

  我是五(1)班的班主任,班里有五六个男孩子特别喜欢打乒乓球。可学校的乒乓球台是露天的,下雨天就不能打球。前段时间,连续的阴雨天气让那几个男孩子憋得慌。实在忍不住了,就冒着雨去打乒乓球。这不,上课铃响了,他们急忙冲进教室,一边往抽屉里塞球拍还一边互相看看对方,头发湿漉漉的。我知道,他们是冒雨打乒乓球去了。我轻轻走过去,说:“快用自己的衣服把头发擦干,免得感冒。”他们一个个很顺从,脱下外套就擦。我也帮忙着擦,表达着我的爱意。我告诉他们人运动的时候毛孔是张开的,被雨一淋,是很容易感冒的。我本以为五年级的学生晓得利弊之后,就会控制自己的行为。第二天,他们还是汗淋淋地来到教室,我没收了他们的球拍和乒乓球。不知怎么的,球拍又会“变”出来。我问为什么非要在雨中打乒乓球,他们低着头不说话。我又问那老师为什么不准在雨天打乒乓球,这他们倒是知道,说是雨天打球会感冒。我说打电话给家长,万一感冒了,老师可担当不起。他们都站立不动了,其中一个胆大一点的说,老师,不要告诉我爸爸,我以后不打了。其他的学生也说,老师,我们以后也不打了。我相信了他们。也许老天不开眼,还是不停地下雨。他们实在控制不住自己,又背着我在雨天打球。

  二、搜肠刮肚,终有一招

  学生从早上来到学校,中饭在学校吃,如果早上一来就打乒乓球把头发、衣服、鞋子淋湿了,要到傍晚才能回家换。这一整天,学生的生活就是煎熬。学校又没有室内乒乓球桌,学生的天性又不能被抹杀。为这事,我的心老牵挂着,不知怎么办才好。一个电话让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原来是嫂子打电话给我,说是上初中的侄子半夜烧得厉害。我问好好的怎么会发烧呢?嫂子说,这段时间不是都下雨吗?他在雨天打乒乓球,打得大汗淋漓,等赶到教室时,老师没收了他的乒乓球拍,并让他在教室门口罚站。孩子体质本来就不太好,起先出汗,后来又被凉风一吹,到晚上就发烧了。我明白了,男孩子爱打乒乓球是本性使然,连续的阴雨天气,在雨天打乒乓球是很多男孩子都会做的事情。

  怎么办呢?我在大脑里搜寻者解决事情的办法。告诉他们这件事的利弊让学生们自己去评判,学生说得很好,可没控制住;惩罚学生,让他们罚站或者告知家长,效果也不大;没收他们打球时必须要用的乒乓球拍,可还会再“变”出来;让学生写“说明书”,学生反思得很深刻,但想打乒乓球的欲望总是难以遏制……我想起了第斯多惠说的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想,到底要激励什么才能找到解决这件事情的突破口呢?同时我看到了一本书《中国教师最缺什么》中说到中国教师缺乏服务意识。那在这件事情上我能不能体现自己的服务意识呢?当我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时,我找到解决这个棘手问题的办法。

  当他们再次在雨中打完球,汗淋淋地跑进教室时,我在班里说了这样一番话:我们班的这五六位男生都酷爱打乒乓球,以至于要冒着雨进行训练,很有可能是未来的奥运冠军。(我故意将未来的奥运冠军加重了语气,学生听到这里后就笑了。)大家都知道,打球的时候,人的毛孔是展开的,出了汗以后,被雨淋着是很容易感冒的。现在的问题是我既不想抹杀未来的奥运冠军这个好苗子,又不想让他们因为下雨天打球而感冒。因此,我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说到这里,我故意停顿了一下,好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听我往下说。)我要为未来的奥运冠军打伞。(顿时,全班同学的眼光一齐投向那几个男同学,笑了。)我对那五六个爱打乒乓球的男生说,如果你们想在雨天打乒乓球,请来叫符老师为你打伞,我很愿意为未来的奥运冠军打伞。我又对其他学生说,如果你们看到他们在雨中打乒乓球,请马上来叫我,免得未来的奥运冠军感冒。(等我说完,全班都学都笑成一片了,我自己也差点笑出声来。)

  这一天正下着小雨,我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突然,七八个孩子嬉笑着跑过来,对我说:“符老师,赶快去给未来的奥运冠军打伞。”我立即说:“好的!”撑起雨伞就往乒乓球台跑去,那想要打球的学生早就跑回教室里去了。至今,那几个男孩子再也没有在雨中打过乒乓球。

  三、静下反思,增长智慧

  1、蹲下来看学生的行为。小学生的左脑发育还没完全,明明知道下雨天打球是不适合的,但他们还是会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去打球,他们不会理性地控制自己的行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学生在雨中打乒乓球,跟他们讲道理没用,因为这个道理他本身就已经知道,说了等于没说。老师如果硬性规定不能做,他们就会逆反。虽说不会直接顶撞,但还是会在背地里做。老师容纳了学生这个看似“不敬”的行为,没有抱怨、没有呵斥、没有惩罚,有的只是宽容、理解和关心,至始至终,教师都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试图控制这个不良行为的蔓延。

  2、将教育理论用于实践。每个教育行为的后面都有一个教育理论在支撑。教育理论比较枯燥乏味,学习时比较吃力。作为一线教师更多的是喜欢看一些案例,但是案例有一些不足,就是对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有好的处理办法。这件事以前从未遇到到,更别说有好的处理方法。时代在变,学生在变,况且今年难得的连续阴雨天气也是往年不曾出现的。既然没有现成的做法,只能自己琢磨。我首先放大了学生的打球动机──想成为奥运冠军,让学生觉得不太好意思。本来就是喜欢打打球而已,突然被老师上升到要成为奥运冠军,这可不是小事;再次表达自己想为未来的奥运冠军打伞的意愿,学生会想,一直很受尊敬的老师竟然要为自己撑雨伞,这可怎么担当得起呢?最后老师请他们想在雨中打球时就来叫老师打伞,也让其他同学看到了立即来报告。整个制止雨中打球的行为变成了一种激励和保护,学生从中感受到了教师的真心,也领悟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3、语言的'魅力真是无穷。同样的一个意思,不同的表达方法将产生完全不一样的效果。老师在学生面前的那一番话很有艺术效果:首先,表面上看教师是允许他们雨天打球的,因为老师讲话的时候始终是微笑的,而且老师很愿意为他们撑雨伞。实际上老师是话里有话的,老师的意思是要成为未来的奥运冠军打伞,如果老师真的来打伞了,那他们的将来可一定是要成为奥运冠军的,谁都是爱面子,只有十二三的岁的学生是承受不了这个的;其次,在雨天打球是不好的行为,老师不能任由其发展下去。教师没有“千里眼”,不得不借助于其他学生的眼睛。如果要求另外的学生直接监督,他们会碍于面子或怕影响同学之间的关系而不跟老师说。即使有学生来说,那几个高大的男生也会一起挤兑这个来说的学生。老师不叫另外的同学监督他们打球,而是说免得未来的奥运冠军感冒,来叫老师撑雨伞。这句话,无论对于来报告的学生,还是对于在雨天打球的学生都是可以接受的,避免了个别学生因跟老师打报告而造成同学之间的关系不和。这样做的结果表明能让雨天打球的现象销声匿迹。

  四、不断积累,丰富锦囊

  做班主任很多年了,经常会遇到比较棘手的事情,老师的处理很关键。曾经看到一个成绩很优异的初中生由于一个小小的误会跟老师闹不和,最终离开学校,选择外出打工的悲剧。当时的我刚从学校毕业,没有过多的思考事件背后存在的问题。当我一步步走向成熟,再来思考自己做班主任走过的路,往事历历在目:想起一个学生因为打架打不过别人要去跳塘,我及时追上他,耐心劝他回来,并告诉他怎样才算是真正的男子汉。他毕业多年以后,竟然给我到电台点了一首歌,赠给我真挚的祝福;想起一个高大的男同学在午睡期间压在一个女同学身上,另外的同学硬是说他们谈恋爱,我圆满的化解了他们的谣言,并让大家都把心沉下来读书。期末考试中有一道题是评价自己的语文老师的,那男生用的成语是学识渊博、知书达理、善解人意。有些案例我没有形成文字,也有形成文字未发表,但纵观学生被处理后的反应,还算是比较正常的,没有形成逆反心理,没有破罐子破摔,虽然有暂时的情绪,但总的趋势是一直向前的,学生的脸上越来越阳光,对教师也越来越信赖。学生个个都是有灵性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不可以用雷同的方式来教育。作为教师必须要有一颗善心、爱心纠正暂时偏离正常轨道的学生。做班主任多年,我不断学习,不断经历,不断思考,不断成长,努力探寻教育智慧,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

健康管理论文2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20xx年1月~20xx年12月来本中心进行体检的87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日期尾数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7例。两组患者采取同样的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患者进行体检的过程中加强健康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体重、总胆固醇控制情况。结果通过为期3个月的健康管理,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体重、总胆固醇控制情况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健康管理对2型糖尿病的血糖、体重以及总胆固醇等指标的控制情况更好,能够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提高综合治疗成效。

  【关键词】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应用效果

  2型糖尿病一种与患者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密切相关的终身性慢性疾病[1]。单独依靠药物治疗达不到最佳的效果,需要结合患者的饮食、药物、运动等多种措施,并加强对吸烟、饮酒等多种危险因素的控制,所以,要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患者的自我管理与控制[2]。本文通过分组对照研究,探讨常规护理管理与综合健康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体检中心20xx年1月~20xx年12月接待的87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满足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3],排除妊娠期女性、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恶性肿瘤疾病患者。根据患者的检查日期尾数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7例,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最小为37岁、最大为68岁,平均为(52.31±4.78)岁。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最小为34岁、最大为69岁,平均为(50.58±4.92)岁。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管理;观察组则采取全面的健康管理措施,具体方法为:

  (1)收集信息:在体检过程中询问患者的基本资料,了解患者的年龄、体重、BMI指数等基本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方法,要求患者严格按照要求开展活动;

  (2)健康教育:采取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向患者讲解2型糖尿病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到健康管理对于控制血糖水平的重要性,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威胁到健康的因素,了解哪些因素是可以控制和预防的。掌握个人代谢紊乱的程度,预测今后发生心脑血管风险的可能性,由此制定综合干预方案[4-5]。

  (3)运动管理:根据患者的体质拟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提倡有氧运动,以步行为主,结合游泳、球类、爬山和骑车等有氧运动,控制强度在3~6迈特,时间保持在6min以上。患者每天对个人的运动量、运动时间以及强度进行监测,判断是否为有效运动。建议患者每天步行30~60min,可以分两次进行,每周的运动天数至少达到5天,餐后1小时开始,重视晚餐之后的运动。但是应避免过量运动或者空腹运动[6]。(4)饮食管理: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活动量等根据平衡要求控制每天摄入的热量,合理对营养素进行分配。要求碳水化合物控制在55%~65%;脂肪在20%~30%;蛋白质15%~20%。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坚持一日三餐、多食用粗粮和新鲜的蔬菜,肉类不要食用过多,严格限制盐分。

  (5)用药管理:根据我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的相关要求,对患者的用药进行指导,不要随意停药、漏药,不要相信电视广告上的骗局任意服药,有减药指征的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减药[7]。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均录入到SPSS18.0软件实施数据处理,患者的各项体检结果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值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3个月的健康管理,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为(6.1±1.2)mmol/L,对照组为(7.3±2.1)mmol/L;观察组患者的BMI指数为(25.1±2.4)kg/m2,对照组为(26.3±2.7)kg/m2;观察组患者的TC水平为(4.56±0.83)mmol/L,对照组为(5.17±0.75)mmol/L;观察组患者的TG水平为(1.76±1.02)mmol/L,对照组为(2.12±1.54)mmol/L。对比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BMI指数以及TC水平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治疗需要结合饮食、药物、运动、心理治疗和病情监测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但是传统门诊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导致糖尿病治疗不规范的现象非常普遍[8-10]。本组中,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健康管理手段,通过饮食管理、药物指导、运动管理、健康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干预,对比单纯使用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患者结果更好,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BMI水平以及TC水改善效果更好,差异显著。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坚持长期的、连续的健康管理。

  参考文献

  [1]孙伟娜,刘春梅,王瑾,等.知己健康管理在社区2型糖尿病综合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xx,14(3):291-293.

  [2]胡丽萍.健康管理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控制中的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xx,24(8):1975-1977.

  [3]彭玉莲,向文菊.健康管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xx(10):139-141.

  [4]朱玉华.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实施与思考[A].//第七届中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论坛论文集[C].上海:中国社区卫生协会,20xx:72-78.

  [5]李枫,张莉,刘畅,等.部队离退休老干部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效果评价[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xx,6(5):615-617.

  [6]吴建,张东霞,李小芳,等.河南省公共卫生服务多项目县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服务实施效果[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xx,47(3):318-321.

  [7]刘东兰,王秋莲.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知己健康管理的效果分析[J].护理学报,20xx,21(11):74-76.

  [8]王红,李明升,张国领,等.规范生活方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xx,6(5):339-340.

  [9]郝秀华,周艳.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xx,6(6):86-87.

  [10]肖巍.社区糖尿病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xx,7(20):212-213.

健康管理论文3

  当代医疗环境下,临床护理人员面临着极高的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长期下去,对于临床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存在极大的威胁,从而影响整个医疗体系的高效运转,针对临床护理人员的健康管理也因此逐渐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一、健康管理的内涵

  从概念上讲,健康管理是指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分析、评估、预测、预防和维护的全过程,是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全面结合,真正体现了三级预防。全面健康管理是由健康管理师利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环境医学、运动医学、中医学、心理学、营养学、保健学以及安全用药等多方面的科学知识,在进行健康信息采集和管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特点,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咨询与健康指导等方式,使被管理者在健康方面达到最佳状态,以达到延缓衰老、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对于临床护理人员的健康管理,主要是基于一些不容忽视的影响临床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社会现状,比如由于长期形成的社会偏见,重医轻护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护理人员在人员不足、待遇较差、地位较低的不利条件下,超负荷地工作,却没有得到社会、医院、患者的理解和尊重,加之诸如评定职称的不合理、报酬分配不公平等因素,使护理人员不能从工作中得到应得的回报,体验不到价值实现的自我满足感,由此必然产生心理失衡、身心疲惫。再比如近年来,根据卫生部门对全国百所医院的抽查显示,护士编制达标率不足10%,可见缺编问题十分普遍而严重。护理队伍人员不足,直接导致护士劳动强度增加、生活紧张、精神压抑等情况发生,大大影响了护士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就影响到工作效率和成果。由此可见,广大临床护理人员需要一套科学健全的健康管理系统,来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从而实现临床护理人员的一些基本的健康保障。

  二、临床护理人员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

  目前针对临床护理人员应用较为普遍的健康管理系统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健康档案管理、保健计划制定和预防干预管理。

  健康档案管理主要是对医院在职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个人健康状况的全面记录,具体包括:临床护理人员的基本信息、健康概况、体检检查档案、门诊档案、住院档案、专病管理、健康咨询、健康跟踪、专病管理等。其中的门诊档案、住院档案可以录入也可以借助现有扫描仪进行扫描存档,而体检档案考虑到录入工作量大可以采用导入、录入及扫描三种方式,对导入进来的体检档案可以进行群体的体检疾病分析,对于个人的历次体检检查项目可以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各项指标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保健计划制定是指根据健康档案的内容和一些实时的问卷调查、健康咨询等得到的专业健康评估而制定出的具有针对性的个人保健方案。保健计划包括针对某种疾病的疾病的概述、诊断、治疗措施、病因、发病机理、病理改变、临床表现、预防及相关的科普知识、现阶段应如何进行保健(可以从饮食安排、体力活动及锻炼、及一些不良行为需要进行怎样改变等给出一系列的相关的建议)。最后形成一份完整精制完美的健康保健的计划书。这份完整的健康保健计划书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保健对象,或打印出来快递给保健对象。对这两种操作都应当做相应的记录,备案以备查询。

  预防干预管理则主要是基于临床护理人员可能存在的健康隐患而给出具体的预防方案,这种预防方案一般是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比如有些护理部门的工作环境较差,经常受到各种辐射和有害气体、液体的影响,有的工作条件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护士们常年处于氧气不足的环境中,由此存在诸多健康隐患,医院对此会作出一系列改善和预防的措施。

  三、加强临床护理人员健康管理的有效方法

  对于临床护理人员的健康管理而言,最重要的'是整个健康管理系统的执行力问题,而医院领导往往是健康管理的组织者或决策者,所以加强临床护理人员健康管理的有效方法,更多地应该从医院领导方面着手。

  首先,各级领导需要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转变重医轻护的观念,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提高护士的医疗保健。在奖金分配、职称评定上给予护理人员和医生平等的待遇,要宣传、奖励、表彰优秀护士,使护土们对自己职业产生自豪感,从而提高对工作的热情和效率。其次,加大医院设备投资,力争保证护士工作环境宽敞明亮、干净舒适,以医院综合手术室为例,在保证手术室无菌条件下,也要考虑护士们在层流设施良好、温度适宜和氧气充足的手术间里工作。另外,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活动,促进护士们对内对外的交流,从而缓解压力,增进健康。护理管理者应多为护土们提供内部沟通和外部联系的机会,比如旅游、会餐、联谊会、座谈会、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通过这些措施和手段,必将增强科室的凝聚力,缓解护士们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四、结语

  最后,值得强调的是,要加强护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业务水平,这样才能赢得医院和患者尊重,增强自信心。护理人员自身需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并加强心理卫生知识学习,注重培养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保持乐观心态,在空闲时间应该经常参加文体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保持身心健康的目的。

健康管理论文4

  摘要:

  珠海高新区金鼎第一小学座落在珠海市东部地区最北边、占地87万平方公里的金鼎区域,位于京珠高速公路珠海终端出口处东北面的工业区与村落之间,是目前珠海市北部最偏远、规模最大的公立农村完全小学。学校围绕着“让生命健康成长”的办学思想,结合孩子校园生活的实际,提出了“生活管理课程化”的工作思路,并适时开设了除选修课之外的校本课程——“生活四课”,将孩子的校园生活实施了合理的课程化管理。

  所谓“生活四课”,具体包括“晨读课”、“午餐课”、“午休课”、“候车课”四门课程。“生活四课”的实施办法是这样运作的:“晨读课”,即每天清晨学校固定租赁本市有资质运输公司的15辆校车,先后分两批次接送偏远孩子上学。当第一批孩子到校园后,学校组织这批学生集中开设半小时的晨读课,由专任教师负责监管辅导。“午餐课”,即学校组织1900多名在校园午餐的孩子有序地分点、分餐、开餐,安排相关专任教师具体组织监督管理。“午休课”,即组织在校园午餐的孩子分班级进行一小时的午休,由学校行政领导配合生活服务教师负责组织监管。“候车课”,即由生活服务教师负责组织引领搭乘第二趟接送车次放学的学生,集中到指定的教室里有序地边自习,边候车。学校开设的“生活四课”课程,怎样去实施具体的操作管理呢?

  (一)、制定“生活四课”课程常规,强化校园生活课程意识。

  为强化学生校园生活意识,促进学生校园生活规范化管理,学校分别制定出了“晨读”、“午餐”、“午休”、“候车”四项校园生活课程的基本措施要求。譬如,针对午休课课程化管理,学校制定出《午休质量评比工作细则》,对班级学生午休入睡的姿势、速度、纪律、质量等方面有着明确的规定要求以及评价操作办法,为学生午休效果提供了管理的基本保障。又如针对“候车课”课程化管理,学校制定了相应的《学生候车课行为规范》、《学生候车课指导与评价办法》、《乘车纪律评比细则》、《候车值日教师工作职责》、《校车接送学生安全管理制度》、《车管员工作规程与职责要求》等规章,有效地实施了校园生活相应课程规范要求管理监督机制。为校园“生活四课”拟定基本的制度常规,最终为孩子校园生活的课程化系统管理形成常规,能够强化师生们校园生活相应课程教育与受教育的意识,能够提高对孩子校园生活的管理效益。

  (二)、实施校园“生活四课”课程评价管理,把孩子生活管理列入班级管理评比之中。

  为真正落实学生校园生活课程化管理,有效地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将学生的“晨读课”、“午餐课”、“午休课”、“候车课”四项管理,列入到了平时班级管理评价之中。下面就以“午餐课”管理为例吧,学校的大致做法是这样的:由于午餐学生有1900名之多,学校在安排好学生分批分点就餐的前提下,一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午餐由各班值日生轮流跟班监管班级纪律,对学生排队分餐、按号入座、文明就餐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班级自主评价;二是各班值日师生负责分头组织、评价与报告;三是学校行政人员对各年级每天午餐的情况进行综合性集中评比,每天午餐各年级评定出一个“最优班”,对严重违规的班级给予“亮黄牌警告”。这样操作,能够明显有利于孩子良好用餐的行为习惯形成,也是有利促进了班级自主管理的。

  (三)、“生活四课”课程管理全员化,提高学生校园生活管理的实效。

  对孩子校园生活实施课程化管理,不仅学校师生参加,凡与学生生活管理相关的人员都组织参与。譬如“候车课”,在接送学生整个过程的管理中,学校始终以安全为核心,除了学校行政人员、班主任、教师、生活服务人员参与管理外,学校还建立了接送人员工作档案,把车管员和司机的每月评比资料和司机与他“座驾”的合影资料存入工作档案,学校还每月通过召开司机、车管员、居委会相关人员联席会议,向他们了解并征求反馈孩子们乘车的纪律情况,在他们之间开展月考评工作,使校园生活的课程化管理延伸到校外,顺利地促进了学生相关校园生活管理课程化的实施,提高了学生校园生活管理的实效。

  (四)、“生活四课”课程化管理以指导与监管为一体,促进孩子自律、自爱、自我发展。

  在校园生活实现课程化的管理中,学校对孩子的管理十分注意以监督引导并重的办法来调控,如此做法能易于体现出了孩子校园生活的课程化管理效益。诸如,“晨读课”、“候车课”之前,由专任教师要组织孩子快速进教室,维持好纪律;“晨读课”、“候车课”进行时,则由轮值的专任教师指导朗读或书写练习,督导孩子在上学与放学前后学会自我管理的基础上,学会利用非正常课时间,为孩子提供创造养成自爱、自律、自我提高发展的空间,师生与学生家长对此举反映良好。

  (五)、“生活四课”课程化以评价管理为手段,以规范管理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为目的。

  虽然学校开设的“生活四课”并非孩子的选修课程,但大体上是按照以教学的分工与教学的基本形式进行操作管理的,这点尤其类似于日常教学的分工与基本形式的评价管理的操作。就拿学校“午餐课”评价的做法吧,为了规范孩子用餐的行为习惯,增强孩子们用餐文明、节约、卫生的意识,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学校向孩子们规定用餐要“有序”、“节约”、“卫生”、“安静”四方面的基本要求。

  几年来,正由于学校把学生的校园生活——“生活四课”当做了课程化来管理,明显促进了学生校园生活管理规范化发展,丰富了孩子的.校园课外生活,规范了孩子校园生活的秩序,活跃了孩子校园生活的氛围,提高了对孩子校园生活管理的操作效益,并明显促进了学校整体管理工作的提升。如今,学校的孩子们,坏习惯少了,好习惯明显多了;他们待人礼貌,文明卫生,自信、自尊、自强。家长由原来的担心,逐渐变成如今的放心、开心,家长们也逐渐将孩子家庭生活的管理重视起来了。这些年来,学校违法、犯罪、安全事故率,始终保持着“零”的记录,校园内从未发生过,学校先后被评估为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市一级学校、市文明单位、市交通安全学校、市巾帼文明岗,市、区两级“办学行为办学效益评估”连续被评为优秀等次,学校还曾荣获教育部关工委誉为了小学生学习新规范活动优秀奖,还成为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合理安排孩子校园日常生活,规范孩子的校园活动,整合校园课余时间的教育资源,把孩子的校园生活课看作孩子“选修课”一样来重视,把孩子的校园生活放到了课程管理的高度来看待,多渠道教育人、发展人、完善人,形成生活与教育融合的规范系统且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校园生活课程,看来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做法,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十分有益的,应该值得我们教育管理者去探索和尝试的。

健康管理论文5

  一、在小学管理中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可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2)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为教学工作做铺垫,让学生在健康的心理的支撑下,全身心、高效率地投入到学习中,提升小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成才,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是学生今后发展进步的基石和保障。

  二、在小学管理中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

  在小学管理过程中,定期举办一些有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讲座,对于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非常有效果的。在心理健康讲座中,可以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或者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人员到现场进行讲座,将通俗易懂的道理与一些能够吸引小学生、引导小学生的生动事例相结合,让小学生对心理健康有一个简单的、正确的认识,并学会如何面对困难、挫折,如何处理生活中的一些心理难题,如何与人交流相处等,让小学生通过心理健康讲座,能够对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一个简单的认知,了解到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是不好的,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是健康的,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会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讲座,一定要注意语言的通俗性、生动性,要多结合相关故事、事例,要注意通过适当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由于讲座的枯燥、难懂造成学生的反感。

  2.观察学生的心理状况

  在小学管理中,和学生接触最多的是教师,因此,教师最可能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况,最可能发现心理不够健康的学生。教师对于班级内学生的心理状况的观察,对于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观察,教师应当做到这几点:

  (1)及时发现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在必要的时候和学生家长交流,告知家长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2)在平时的生活和授课过程中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采取特殊的、有针对性的方式进行相处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班集体和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产生自信心,通过健康、积极的环境影响,让学生的心理逐渐回到正轨。

  3.制订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目标

  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显著的教育效果,因此,在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前,首先应当制订一套详尽、科学的计划,包含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内容、流程、参与人员、意外情况处理等,并为心理健康教育制订阶段性的目标,如此,方能有效避免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空洞化的情况发生。另外,不同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计划和目标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相关的小学管理工作者应当根据学校自身的学生人数、经费、课程安排等,灵活制订心理健康教育的计划和目标,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学工作不冲突的前提下,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阶段性目标的制订和严格实施,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率。

  三、结语

  当前小学管理中,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问题越来越重视,这是我国小学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也是未来小学教育和管理的发展趋势。因此,相关小学管理者和小学教师都应当深刻认识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实现小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提升。

健康管理论文6

  社区健康档案当中记录了人民群众一生当中医疗、健康以及疾病的相关信息,能够为各种医疗工作提供良好的档案依据,使得医疗工作能够有效掌握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情况以及疾病的发生趋势,制定对应的医疗应对措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健康教育、康复、保健、预防以及医疗等各种医疗卫生服务。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居民健康档案已经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然而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有效推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高效、有序地发展,这是当前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

  (一)信息化水平不均衡。我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因人力、空间、物力、资源、资金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现阶段仍旧无法为每一个居民都构建相应的健康档案,即便是当前已经成功构建的一些居民健康档案当中,也难以进行全面的信息化管理,许多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仍旧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这就导致各个区域极度不均衡,实现信息化管理的起点差异较为明显。

  (二)缺乏统一的标准。只有标准统一才能够保障整个居民健康档案进行有效共享。然而,当前关于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对应标准明显无法满足其发展的相关需求。各卫生服务机构所应用的软件来自不同的软件企业,因为各个软件缺乏统一的准则,并且不同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服务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这就导致居民健康档案形成了信息孤岛,信息共享极为困难。

  (三)健康档案采集的难度大。社区卫生院是社区居民健康档案采集的主体。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水平持怀疑态度。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施陈旧、服务质量难以保障。有些居民对信息收集认识不足,戒备心理强,不愿意告知自己的真实病情,给健康档案的完整性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软件利用率偏低。通常来说,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软件都是动态管理的模式,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及时将各种随访、追踪的信息录入到系统当中,然而因为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较为繁杂,遗忘或者不能及时录入的情况难以避免。此外,因为专业问题,许多医务人员都存在不会使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自然也就不能利用软件去进行诊断,导致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利用率不高。

  二、加强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在台州新闻频道,老百姓都关注的栏目中,开设5分钟的健康知识,宣传健康档案的重要性;在每年的结核病、艾滋病等防治日中,发放宣传资料。

  (二)加强硬件建设。物质条件是进行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先决条件,这就需要从硬件与数据库着手,在采购的时候必须要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不仅要保障硬件的先进性,同时也要尽量避免浪费。卫生局信息中心统一购入健康档案硬件设备,全区医院进行联网,这样病人无论在哪个医院,医生都能看到完整的个人信息,为诊治提供方便。

  (三)培养引进专业的信息化人才。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发展需要一批专业技术过硬、综合素质强的人才队伍,这个队伍应当具备专业的信息技术及一定程度的医学知识。由于社区服务中心人手少,既要调查,又要档案录入,这就需要积极培养或者引进对应的人才,同时加大在职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针对全科医生而言,应当构建一个注重实效、多模式、分类型、多层次的信息化人力资源培养体系,尤其是对一些年龄较大的全科医生来说,应当进行重点的培训教育,保障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可以操作对应的系统,从而有效提升居民健康档案系统的利用率。(四)建立健全信息化标准规范。一套统一的标准规范是推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保障。健康档案成为基层全科医疗服务领域内重要的医疗法律文书。早在20xx年的5月,我国卫生部就颁布了《健康档案基本构架与数据标准(试行)》,针对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问题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标准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总而言之,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属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健康档案规范化管理,为推动健康档案动态管理与信息互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为医疗卫生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这就需要广大医疗卫生机构把握这个机会,针对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应对的措施,通过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以及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不断的努力,从而有效推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健康管理论文7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xx年从江苏省根据经济水平高、中、低选取三个区市(县级市),每个区市再根据经济水平较好、较差各抽取2个乡镇,以健康管理团队成员作为调查对象,共收回调查问卷546份,有效调查问卷535份,有效率为97.99%。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以及对培训的意愿和需求等。

  1.2分析方法

  采用EpiData3.1软件进行双录入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团队成员的培训需求和意愿及其影响因素,α=0.05。

  2结果

  2.1被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健康管理团队成员535人,其中乡镇卫生院成员385人,村卫生室成员150人,平均年龄为41岁。性别构成:男性占42.62%,女性占57.38%,男:女为1:1.35。学历:初中及以下占10.84%,高中或中专占34.02%,大专占29.35%,本科及以上占25.79%;在职称:高级、中级、初级和无职称人员所占比例分别为7.85%、27.66%、39.07%和25.42%。被调查农村健康管理团队成员总体素质偏低。

  2.2对培训的认知与评价

  2.2.1对培训的认知根据调查显示,在调查前一年内有383人接受过培训,培训比例为71.59%。其中,乡镇卫生院成员接受培训的比例为67.53%,而村卫生室成员中82.00%参加了培训。应用卡方检验统计分析,2=11.108,P=0.001,显示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成员接受培训的比例具有显著性差异。从团队成员参加培训的原因来看,工作需要占63.45%,自我提高占31.85%,领导要求占4.70%。应用卡方检验统计分析,2=48.817,P<0.001,显示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成员在参加培训的原因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乡镇卫生院成员参加培训的主要原因是工作需要和自我提高,村卫生室成员更多是由于工作需要而参加培训。

  2.2.2对培训的评价从培训结果来看,97.65%的参训成员认为接受培训后业务水平有所提高,19.06%的参训成员认为业务水平有明显提高。其中,乡镇卫生院成员对于培训后业务水平选择无变化、有一定提高、明显提高的比例分别为1.92%、74.23%和23.85%,村卫生室成员以上三个比例分别为3.25%、87.81%和8.94%。应用卡方检验统计分析,2=12.315,P=0.002,显示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成员对于培训结果的评价存在显著性差异,乡镇卫生院成员认为参训后业务水平有明显提高的比例更高一些。对于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参训成员中有357人作了回答。调查结果显示,参训成员认为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时间太短、缺乏实践、培训速度过快、针对性不强和重视程度不够等。

  2.3培训意愿与需求

  2.3.1培训意愿根据调查显示,91.21%的被调查团队成员表示愿意参加培训,8.79%的成员不愿意参加培训。进一步调查原因显示,影响工作占17.95%,地点不方便占25.64%,培训意义不大占25.64%,培训费用高占20.51%,其他原因占10.26%。应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团队成员参加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将是否愿意参加培训作为因变量,自变量引入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从事专业、所在卫生机构和调查前一年是否接受培训。统计结果显示,性别、学历、调查前一年是否接受培训对团队成员的培训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中,与男性相比,女性成员更愿意参加培训;不同学历比较,大专学历的成员参加培训的意愿最强;与未接受培训的人员相比,调查前一年接受过培训的人员选择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相对更高。

  2.3.2培训内容需求对于希望参加的培训内容,被调查团队成员中有495人作了明确回答。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乡镇卫生院成员选择临床技能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医学心理学和人际沟通,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位居第三位;村卫生室成员中,超过80%的人员选择临床技能和慢病管理,同时传染病防治、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的选择比例也比较高,均在60%以上。

  2.3.3培训方式需求对于最希望参加的培训方式,被调查团队成员中有522人作了回答。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乡镇卫生院成员最希望采用的培训方式是集中授课,其次为上级医生指导,会议讲座和临床进修位居第三位;村卫生室成员最希望的培训方式分别为集中授课、上级医生指导和会议讲座,选择临床进修的.比例相对低一些。

  3讨论

  3.1团队成员的培训力度有待加强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团队成员学历为大专及以上比例仅占55.14%,职称主要集中于初级和中级,无职称人员所占比例高达25.42%。显然,团队成员的整体素质亟需提高,而培训是提高人员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绝大部分成员也表示参加培训的主要原因是工作需要和自我提高。但从实际来看,团队成员中仍有28.41%的人员在调查前一年内未接受任何培训,其中乡镇卫生院成员的这一比例达到32.47%。团队成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团队卫生服务开展的质量和效果,各级领导必须重视对团队成员的培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配套措施的完善,合理制定团队成员培养、考核与激励等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团队成员培训工作持续有序的开展。

  3.2团队成员参加培训的意愿受多种因素影响

  在所调查团队成员中,91.21%的人员明确表示愿意参加培训,对团队成员的培训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有性别、学历、调查前一年是否接受培训。其中,女性成员培训意愿高于男性,原因主要在于大部分男性成员承担的工作量较重,工学矛盾比较突出;不同学历成员的培训意愿呈现出“橄榄形”特征,这与其他学者针对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培训需求的调查结果相似;调查前一年接受过培训的人员参加培训的意愿明显强于未参加者,这主要与他们参训后感觉自身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有很大关系。对于不愿意参加培训的原因,成员认为影响工作、地点不方便、培训费用高和培训意义不大是其主要阻碍。为调动团队成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应进一步提高对基层卫生人员培训的财政经费投入,由各级财政、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培训费用;在培训地点上尽量采用就近原则,以乡镇卫生院为主。同时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让团队成员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

  3.3团队成员的培训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根据已接受培训的团队成员调查,目前培训存在较多问题,首先是培训时间太短,由于团队成员日常工作任务繁重,通常培训时间比较集中,但培训内容较多,导致参训人员感觉培训速度比较快,难以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和技能。此外,还有培训内容缺乏实践、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为提高培训效果,必须充分考虑团队成员的实际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岗位人员制定不同培训计划。首先,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培训时间,灵活采取多种培训方式,除了集中授课外,还可结合会议讲座、上级医生现场指导、远程教育和网络视频教学等;其次,培训内容以需求为导向,并及时根据学员反馈调整培训的重点,对于团队成员特别需要的临床技能方面,以常见病和多发病为主,主要培训诊疗思路、诊断流程以及规范化管理等内容;再者,加强培训实践环节的设置,可采用案例分析法、示范教学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促使团队成员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学以致用。

健康管理论文8

  【摘要】目的:通过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更好地完善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模式。方法:在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中,以老年人为重点签约对象,通过不断完善老年人健康档案信息化建设,奠定家庭医生有的放矢地开展老年健康保健管理的基础,并按照老年人的健康需要,进行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分类管理服务。结果:家庭医生签约率为27.73%,其中老年人签约率近70.00%,老年人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0.00%以上,为50.00%的老年人进行了健康体检,为近50.00%的老年人进行了肺炎疫苗的接种和结直肠癌筛查,为5.00%的老年人进行了中医体质辨识服务。结论:家庭医生在促进老年人健康管理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家庭医生 老年人 健康管理

  上海市长宁区的区域面积为37.19 km2,管辖区内有9个街道和1个镇,户籍人口62.65万人,60岁以上人口为15.78万人,占全区户籍人口的25.2%,平均期望寿命83.56岁,是一个老年化的城区。随着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老年性疾病日益突出,为老年人开展健康保健服务是社区卫生的重要内容。长宁区政府大力支持老年健康保健工作,历年来加大投入,政府各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形成了很好的机制体制。2009年,长宁区率先在全市探索全科服务团队下的家庭医生制度,为每个居委会配备了一名家庭医生和助手,以社区老年人为签约服务重点对象,为完善老年人健康档案信息化建设及有的放矢地开展老年健康保健奠定了基础,并按照老年人的健康需要,进行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分类管理服务,为做好老年健康管理提供有效措施。家庭医生通过与老年人建立稳定、有序、连续服务的健康保健关系,对老年人的健康实行全程管理。

  对象与方法

  对象

  长宁区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为15.78万人,截止2013年,60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档案建档率已达90.00%以上。我们以建立健康档案的60岁以上户籍老人为主要研究对象,自2000年开始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特别是以老年人为重点对象,全面掌握居民的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情况,至今全部实行信息化管理。

  方法

  长宁区积极推进家庭医生制度,为社区居民开展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家庭医生在自己管辖的居委,以社区老年人为签约服务重点对象,通过为有需求的老人进行签约开展健康评估,针对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制定健康干预方案,并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分类管理服务。

  提供防治一体化门诊服务

  家庭医生引导签约老人到对接的家庭医生处进行首诊,为他们提供常见病和多发病诊疗、健康生活行为指导及慢性病管理的“防治一体”预约门诊;根据病情需要,家庭医生可以通过工作站的转诊平台实施分诊和逐级转诊。对转诊到上级医疗机构的签约老人,及时跟踪诊疗情况;对其中转诊回社区的签约老人落实出院随访和后续服务,实现签约老人诊疗服务和诊疗信息的连续性[2]。

  提供中医治未病服务

  家庭医生根据老人需要,利用中医防治一体化门诊,开展中医健康状态评估和中医咨询指导。在社区内广泛开展“中医治未病”养生保健知识宣传,积极组织社区老年人学习中华通络操、太极拳、经穴保健操,深受老年人的喜爱。

  开展健康体检工作

  家庭医生根据街道(镇)提供的体检名册做好体检安排,通过预约方式引导65岁以上常住老人进行免费体检工作,并将体检结果及时录入到居民健康档案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完成老年人体检分析与评估报告。对发现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等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对于异常报告,老人可到家庭医生处就诊或转诊,并进行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防跌倒措施等的健康指导。

  提供肺炎疫苗接种

  为本市户籍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肺炎疫苗。全科团队成员在居委的协助下,对辖区内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进行排摸、告知及接种意愿的征询、登记,并由接种人员对符合接种条件且有接种意愿的'老年人预约安排接种,力求实现告知和接种“全覆盖”。

  提供疾病筛查

  全科团队根据管辖居委的情况及时安排进度,为常住人口免费提供大肠癌危险度评估、粪便隐血试验检测和相关防治教育咨询等服务。对结果阳性或有肠道病史者建议到指定医院接受进一步肠镜排查。

  老年人视力障碍是一个常见而又被低估的问题。家庭医生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2年进行一次全面眼科检查,有糖尿病的患者则每年检查一次。对需要手术或者药物治疗的患者,建议到专科进行规范治疗。对70岁以上需进行白内障摘除术的贫困人群,由街道登记核定,全区统一安排时间到指定医院进行免费手术。

  提供居家健康指导

  家庭医生和助手负责百岁老人健康照顾及居家护理项目,并对归侨和独居老人定期上门访视、提供健康服务,同时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家庭病床服务。

  提供养老院医疗保健服务

  家庭医生每周到养老院了解老人的健康需求和身体状况。在老人需要医疗保障时给予送医送药服务,确保老人的身体健康。

  结果

  xx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2009年探索家庭医生工作,截止2013年底,家庭医生签约率为27.73%,其中老年人签约率已近70.00%,老年人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0.00%以上,为50.00%的老年人进行了健康体检、肺炎疫苗接种、大肠癌筛查、中医体质辨识服务。每年为百岁老人、高龄特困老人提供上门照护服务,为归侨和独居老人提供各类保健服务8 000多人次。每年建立家庭病床1 000多张,上门服务40 000多人次,上门护理40 000多人次。为社区老人开展视力普查66 000多人,白内障术后随访2 000多人次。

  讨论

  政府支持,各方协作是做好老年健康管理的保障

  长宁区区委区政府坚持“惠民生、促和谐”的投入政策,加强对社会管理创新的财力保障,加大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力度。每年递增财政投入用于老年健康管理,确保社区卫生改革工作,深入推进“幸福养老”建设,促进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健全,积极支持推广家庭医生制服务。

  不断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区域层面建立健康促进委员会、公共卫生工作联席会议,成立社区卫生改革领导小组,建立“双主任”(街镇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例会制度[3],定期调研、专题商议社区卫生改革及老年管理等。各街道(镇)成立由市政管理、组织部门及老龄委等参与的健康促进委员会,通过社区卫生机构与街镇、居委会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有效地推动老年健康管理体系建设。发挥区政府主导下的公共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平台作用,推进和强化区发改委、区财政、区人保、区民政、区残联、区老龄委、区侨办、区侨联等多部门在机制创新、政策突破、经费补偿等方面的合作,为更好发挥老年健康管理服务平台的作用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撑,确保老年健康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掌握信息,统筹管理是做好老年健康管理的基础

  全科医生通过居民的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全面掌握60岁以上老人的基本信息、健康体检、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情况。与社区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进行联系和沟通,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的信息变化[4]。老年人通过各中心和站点的“医健通”或手机APP客户端“信我-健康长宁”[5],都可了解到自身的健康状况。全面掌握健康信息,是做好老年健康管理的基础。

  签约服务,分类管理是做好老年健康管理的手段

  家庭医生通过与老年人建立稳定、有序、连续服务的健康保健关系,对老年人的健康实行综合、全面、全程的健康管理。使老年人从被动治疗转变为主动预防,提高慢性病管理的依从性、管理率和控制率,并进行合理就医的路径引导。开展健康信息管理、健康生活行为指导;及时了解健康档案信息和身体状况,引导老人进行健康自我监测和自我管理。家庭医生按照老年人的健康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管理服务,是做好老年健康管理的有效手段。

  但现阶段家庭医生对老年人进行的健康管理主要在生活方式和疾病防治方面,如何真正做好老年人的健康需求管理、灾难性病伤管理、残疾管理以及综合人群健康管理[6],真正做好疾病一级预防、及时消除健康危险因素、遏制疾病的发生、节约医疗成本和人力资源、发挥健康管理的最佳功效,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积极探索财政、人保、价格联动等多渠道补偿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才能确保老年人健康管理持续有效的开展。

健康管理论文9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许多问题都是基于人本身的范畴,离不开心理视角的审视和探讨。

  关注员工心理健康,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一个迫切需要重视的问题。各级组织不应该忽视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人力资源管理更应该关注员工心理健康,将其纳入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合理的心理学知识疏导,减轻员工精神压力,促进员工身心健康,提高全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一、影响员工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行业发展的因素。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公路工作以知识应用和创新为基础,建、养、征、管各项工作都加大了科技含量,使得公路员工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高级知识分子比例越来越大,公路员工也被新形势从简单的程序化工作中拉出来,置于社会发展、变化所产生的压力与挑战之中。这种情况迫使公路员工转变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以使自己胜任本员工作。这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新形势,这种学习、创新、变化的新需求,必然会对公路员工产生持续的压力,是导致焦虑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社会发展的因素。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一些员工的配偶、子女也被卷入下岗行业的行列,这不但加大了员工家庭的经济压力,也会因不能解决亲人的就业问题,而大大降低员工的自我成就感,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而心生愧疚、焦虑,精神负担加重而影响心理健康。

  (三)行业管理的因素。公路行业担负着建、养、征、管的职能,与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行业管理的举措、力度、效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行业的评价。因此,公路行业多年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构建“和谐公路”、“节约型公路”为目标,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加大管理力度,在劳动、人事、用工、分配制度等工作中推出了很多变革和举措。无庸置疑,这些变革和举措,一方面为员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员工的行业归属感和自豪感也在与日俱增。

  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变革和举措大多是以加强对员工的约束和管制为前提的,如果这种约束和管理力度过大或持续过久,就会对员工产生过重的精神压力,危害员工的身心健康。同时,这种源于外部环境因素的改革措施,可能给员工带来不习惯,还可能触及某些人的既得利益,使得员工的精神压力越来越重,特别是在改革实践中某些探索式的措施、某些不当政策的执行,造成员工心理上的挫折感,更是加重了员工的心理压力。

  (四)员工个体的因素。员工个体在心理素质和人格品质方面的差异,造成在同样外界环境下,个体感受到的心理压力不同及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这是造成影响心理健康的内源性因素。个体差异主要源于个体先天的心理遗传因素以及个体后天学习、修养不同而形成的不同人格品质。

  先天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个体的性格、情绪反应及人际交往方面的差异。后天因素的影响,则表现为有的员工平时不注意思想理论的学习与提高,对改革发展的.形势不适应而产生的不理解。

  二、促进员工心理健康的举措

  广大员工是各条战线上的主力军,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着自身的健康,而且影响着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进而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因此,应从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稳定发展的高度,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减轻他们的精神压力,让他们能以健康的身心工作。

  (一)树立精神保健意识。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树立精神保健意识,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把握区分员工思想问题及心理问题的尺寸,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由于心理现象的复杂性及个体心理的差异性,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的情绪反应不同,对一些人的过激言行,不要轻易从思想认识角度去判断,更不要轻易采取批评、处理手段,而要结合心理学知识,对其精神状态进行分析,对属于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要及时加以治疗。

  (二)加强文化素质修养。重视和加强员工的文化理论学习,寓文化教育于人力资源工作之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将对员工的心理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当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员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员工能自动消除心理紧张、焦虑情绪,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三)注重交流沟通疏导。心理健康问题归根结底起因于沟通中的障碍。因此,及早、及时地把问题搞清楚,就显得尤其重要。要发挥人力资源工作说服教育、宣传沟通的优势,在执行各项管理政策与理顺员工情绪方面,起到桥梁和缓冲器的作用。

  (四)解决员工后顾之忧。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多与员工接触交友,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在工作、生活上的诉求。特别是一些性格比较内向、表达能力欠缺的员工,要抓住他们自尊心强、遇到困难不愿寻求他人帮助的特点,主动热情地做好排忧解难工作,缓解他们的精神压力。

  同时利用好行业资源,在不违背有关政策的前提下,尽可能为员工谋取一定福利,以增强员工的行业归属感和认同感。

  (五)开展心理咨询服务。要通过定期外请专家开办讲座、聘请专家设立等方式,使员工能及时将心中的矛盾、徘徊、彷徨化解,消除焦虑不安的情绪,从员工的心理保健、人格完善、不良情绪疏导等方面,给员工以帮助。

  在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强调“人本管理”,而心理学本身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学科,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懂得心理学。这就使得人的心理活动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密不可分,做好人力资源工作在促进员工的心理健康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而员工的心理健康也越来越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工作实践中,通过人力资源工作与心理健康的相互作用,达到促进员工心理健康、实现行业发展目标的双赢目的,才是我们大家期待看到的结果。

健康管理论文10

  摘要:化工企业是从事化学工业产品生产和开发的企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日常生产和经营中,员工经常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伤害。对员工在生理与心理上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因此,加化工企业强健康管理,有效防治职业病防治,做好职业健康管理,是切实保护员工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以积极的心态对其开展研究工作,在促进化工企业发展的同时,也能保证员工处在一个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之中,进而促进企业实现健康良性的发展。

  关键词:化工企业职业健康健康管理现状措施

  1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健康危害造成的主要健康危害分析

  1.1毒物危害

  化工企业生产和开发的产品,主要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或腐蚀性产品,与其他普通企业相比,对员工的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性。而且,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相比于其他行业,化工行业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性。化工生产工艺复杂多变,原材料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及产品多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或腐蚀性物质。在生产过程中,员工不可避免地要长期接触到这些有毒有害物质,种类繁多的工业化学品,这些工业化学品大多具有有毒有害的特点。极易危害到身体健康。这些生产过程中存在或产生的工业毒物,主要来自原料、中间产物、添加剂、成品、半产品或废弃物等,经常常以气体、蒸汽、烟、尘、雾等形式,出现或停留在化工企业存在于生产环境中,同一毒物在不同行业或生产环节中又有差异,可来自于原料、中间产物、添加剂、成品、半产品或废弃物。工业毒物可,经人体呼吸道、皮肤、消化管进入人体后,就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能够对人体的器官产生破坏作用,有些刺激性的毒素甚至会造成呼吸系统的衰竭。因此,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毒措施,才能将其对人体的伤害降到最低。

  1.2噪声污染危害

  噪声是一种重要的危害源,根据相关调查,目前,我国随着工业的'发展,噪声的危害日趋严重。据统计,我国大约有1000万工人长期在噪声超标环境中作业,大约有10%的工人罹患的环境中作业,其中1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职业性耳聋。噪声污染危害很大,研究表明,人短时间暴露在强烈噪声环境中,就会引起听力系统变化,出现听力下降、听觉疲劳等。噪声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是全身性的,早期可能只会出现生理性病变,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可引起病理性改变,导致听力下降或永久性听力损失,进而引发职业性耳聋。如果员工患有职业性耳聋,将既难以与别人进行沟通交流,也会对迟滞反应报警信号,甚至造成工伤事故等重大人身、财产损害。

  1.3粉尘污染危害

  粉尘污染是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如果生产环境通风状况不佳,性粉尘就有可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吸入粉尘,就会对呼吸系统产生损害,引发上呼吸道炎症、肺炎、肺肉芽肿、肺癌、尘肺等肺部疾病。其中,尘肺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职业病害,主要是因为员工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导致,并病症以肺组织纤维化为典型特征。尘肺在职业病害中,是一种影响面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疾病。目前,我国职业病人群中,有三分之二的人都是,尘肺病例约占我国职业病总人数的2/3以上。

  2化工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有效策略

  2.1根据企业实际健全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化工企业是生产危化品的企业,应结合企业生产特点和产品危害程度,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使企业内部职业健康管理有据可依。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化工企业还要“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对生产操作、流程等进行详细规定和明确,并监督这些制度切实落到实处。

  2.2立足生产环节强化工艺技术管理

  化工企业的工业毒物危害是可以进行预防的,只要从生产环节进行防控,并加强个人防护,就可以有效避免员工发生职业健康危害。化工企业要从生产环节,加强生产工艺、设备设施和操作技术的维护与创新,配备现代先进的净化、回收设施,最大程度地降低生产环境的各类污染和危害。对容易发生问题的设备、管线、阀门等,应当安排专人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及时处置其中存在的问题,杜绝或减少跑、冒、滴、漏。如果在密闭或者半密闭生产环境中,突然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或物质逸出、泄露等,要立即有序撤离现场人员,并进行应急处置。在有毒作业车间,应确保报警装置、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都完善、齐备,同时,以醒目的颜色和字体明确、清楚地标明。对于噪声污染比较大的设备,应将其单独设置在独立厂房内,加强隔音防噪处理,例如,墙体应用吸音的新型环保材料,在设备底部增加减振设施,在放空口位置安置消音器等。生产所用的机泵设备等,要安排专人进行定期润滑和维护。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噪声污染问题。如果作业环境中,粉尘污染比较严重,需要设置喷淋除尘装置,保持良好的通风,利用喷雾洒水、通风和负压吸尘等方法,大幅降低粉尘浓度,以减少对员工身体的危害。如果因特殊原因,不能进行湿式作业,还可采取密闭抽风除尘方式,将粉尘空气抽到除尘处理设备中,经过无害处理后,再排入自然环境中。对作业环境的地面和墙壁,应定期进行冲洗和清扫,避免发生粉尘二次污染。

  2.3全面做好员工个体防护工作

  化工企业应通过培训和案例教育,增强员工个体防护意识,并检查、监督员工个体防护情况,使全员都形成主动、严格的防护理念。建立健全防护用品采购、验收、发放、使用和检查制度,并将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纳入到绩效考核中。采购防护用品的时候,要通过正规渠道,采购具有资质的、合格的防护产品,避免使用劣质防护产品。对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环境工作的员工,要指导和监督员工正确、规范地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正确佩戴防毒面罩、空气呼吸器、全封闭式化学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鞋等;对在噪声污染较大环境中工作的员工,要指导和监督正确佩戴防噪耳塞或耳罩;对在粉尘污染较大环境中工作的员工,要确保其一定正确佩戴防尘面罩。

  2.4加强员工职业健康培训教育

  职业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与能力,化工企业应严格执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培训和健康教育,使员工自觉遵守企业制度和法规,以及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工艺进行生产作业,同时,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开展职业健康培训教育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工种及风险的种类,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创新引入培训讲解、现场模拟演习等多元教育手法,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风险能力,帮助员工正确地、规范地掌握应急事件处置与逃生方法,杜绝职业病的发生。

  2.5定期检测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

  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对生产作业环境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全面了解工业毒物的污染状况和污染程度,及时采取防毒措施。在实施防毒措施之后,还要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并将检测结果公开,保障员工知情权。如果经过整治之后,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水平仍达不到国家和行业标准,必须要停工进行进一步整改,确保其符合职业健康环境和条件标准。

  2.6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化工企业在制定年度生产经营规划时,应将员工职业健康体检纳入到规划中,定期组织员工到具有职业病体检资质的机构,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检查。在员工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都要按照规定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以书面文字的形式,详细告知检查结果。在具体管理中,化工企业应建立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引进信息化管理技术,对员工职业健康进行动态管理。对发生健康损害的员工,要及时安排进行医学观察、诊断、治疗,并调换工作岗位。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员工职业健康管理不仅关乎到员工的个体利益,也关乎到企业健康、良性的发展。化工企业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饿原则,加强员工职业健康管理,确保员工身心健康,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增强员工向心力、凝聚力,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最终推动企业健康、良性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帆.某化工企业2014年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51).

  [2]潘南燕,王莎莎,李明.某市化学原料及化工制造业职业卫生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3,(12).

健康管理论文11

  血脂异常(Dyslipidemia)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是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病危险因素[1],血脂异常的早期综合防治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饮食习惯与运动方式的不合理,血脂异常人群呈逐年增长趋势,随之而来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我国居民对血脂异常的重视度还远远不够,多数确诊患者的血脂控制并不理想[2]。随着健康管理在我国的开展,对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的健康管理干预研究成为关注热点。本研究以20xx年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706例行政管理人员为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对该人群血脂异常流行病学状况及其伴发疾病的调查,分析探讨血脂异常的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模式的可行性与实践应用,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干预提供实践基础。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模断面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xx-2010年在我院体检中心参加体检的行政管理人员数据完整者共5706人,其中男性4062人,女性1644人,年龄最大89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44.8±13.1岁,其中男性平均年龄为44.49±13.04岁,女性平均年龄为45.48±13.22岁。

  1.2研究方法检查项目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

  1.3诊断标准

  1.3.1血脂异常判定标准依据20xx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3],分类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TG血症、低HDL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TC与TG水平均增高)。1.3.2高血压诊断标准SBP≥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DBP≥90mmHg,或近2周内未服用降压药物[4]。

  1.3.3高血糖按照20xx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5],FPG受损:6.1mmol/L≤FPG<7.0mmol/L;糖尿病(DM):FPGr≥7.0mmol/L和/或既往有糖尿病病史,以上两种情况统称为高血糖。1.4统计学方法将研究对象按年龄、性别、血脂异常类型进行分组,应用SAS9.2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体检资料齐全者共5706人,血脂异常共检出1633人,患病率为28.62%。年龄最大86岁,最小24岁。平均47.30±12.30岁,其中男性平均年龄为45.91±11.82岁,女性平均年龄53.82±12.42岁。男女比例为10.22。

  2.2不同年龄和性别人群血脂患病率情况共检出血脂异常者1633例,其中男性1346人,患病率为33.14%;女性287人,患病率为17.58%。年龄分布以50-69岁为主。60-69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大,占总例数36.34%;其次为50-59岁年龄组,占34.47%。表1结果显示,按年龄、性别分层后,血脂异常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其中男性在40-49岁年龄组最高,患病率为39.71%,女性在70岁以上年龄组最高,患病率为35.42%。男性组高脂血症患病率在30-39岁组开始明显增高,到40-49岁组达高峰;而女性组于50-59岁组开始明显增多,直到70岁后仍保持较高的检出率。各年龄组比较,男性高脂血症患病率除70岁以上年龄组外均高于女性,除60岁以上年龄组外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各组分高脂血症患病率比较血脂异常分类情况及不同类型高脂血症高BMI、高血压、高血糖发生情况见表2。由表2可见高TC血症共405人,高TG血症共534人,低HDL血症共401人,混合型血脂异常共293人,其中高TG血症发病人数最多。3种类型的血脂异常都有非常高的BMI,其中以混合型血脂异常者高BMI率最高。高TG血症中高BMI患病率较高,混合型血脂异常者中高BMI、高DBP、高FPG患病率较高。

  3讨论

  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居死亡原因的第一位[6],因此积极对血脂异常早期的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行政管理人员人群血脂异常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了血脂异常的发病情况。

  3.1北京市行政管理人员人群血脂异常流行病学状况分析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5706例参加体检行政管理人员人群中,血脂异常共检出1633人,患病率为28.62%。接近20xx年卫生局发布的北京市18至79岁常住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的34.7%。这与行政管理人员人群以静坐为主要工作方式、缺乏运动、饮食、起居不规律等生活方式关系密切。表1显示北京市行政管理人员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呈上升的趋势。30岁以下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14.10%,男性在40-49岁年段血脂异常患病率最高,高达39.71%,提示血脂异常有年轻化趋势,应该重视早期干预,以有效干预而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其中男性血脂异常患病率普遍较女性患病率高,这与男性吸烟、饮酒过量、工作压力、社会压力较大等危险因素较女性多有关。而女性在50-59岁年段血脂异常患病率开始增高,主要与绝经期后激素水平下降有关系。研究结果提示男性在40岁以上年龄段更容易发生血脂异常,女性在绝经期后血脂异常发生率较高,对血脂异常的早期干预是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方法。

  3.2血脂异常分类与高BMI、高血压、高血糖分布情况血脂异常分类显示,北京市行政管理人员人群中主要以高TG血症为主,这与饮酒及行政管理人员工作性质有一定关系,血脂异常患者通常都伴有高BMI,其中以混合型血脂异常者高BMI率最高,高达79.18%,且多同时伴发有高血压、高血糖。在对北京市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健康管理过程中,对高BMI、空腹血糖升高、高血压、30岁以上男性行政管理人员群体应加强对血脂的监测,及早发现、及早实行健康干预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3血脂异常早期健康管理干预的问题与现状健康管理是指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它是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健康管理,达到节约医疗费用、维护健康的目的,帮助、指导人们成功有效地把握与维护自身的健康。国内外已先后开展了心血管病及血脂异常防治的健康管理干预研究。美国在过去20年利用健康管理的办法使冠心病死亡率降低了2/3[7]。因此对高脂血症的干预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重要因素。我国也先后开展了对心血管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的健康管理干预研究。有研究对休养员血脂异常健康管理疗效分析显示:健康管理2个月后试验组的血脂达标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管理对血脂异常的'有效率达到96.15%,从而降低血脂异常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8]。目前,尽管血脂异常早期干预做了大量研究,并证实强化生活方式为有效手段,但许多患者不能长期遵从标准的强化饮食运动方案,依从性差。且降脂药物治疗不但副作用大、不能长期服用,且费用较高,停药后复发率高。其次,由于血脂异常多无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对血脂异常的危险性没有足够的重视,往往等发生了心血管疾病才开始干预治疗。因此,对血脂异常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相关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3.4行政管理人员人群血脂异常早期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模式应用血脂异常的早期干预是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方法,当前我国健康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问题,如服务形式单一、手段落后、缺乏针对不同群体的健康管理服务系统和运营模式等。我院经过多年健康管理经验的积累,逐渐形成了对血脂异常等慢病独有的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模式,采用饮食、运动干预结合中医体质干预的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方案进行早期干预治疗,为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供了实践基础。

  我院作为国内最早开展健康疗养、健康体检、健康管理的专职机构,作为第一批健康管理示范基地,积累了丰富的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经验。我院健康管理中心年体检量3万余人次,自20xx开展中医体质评估的中医体检项目以来,共进行4895人次中医体质评估与体质干预工作。并对其中30例血脂异常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血脂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现我院已成功开发中医体质评估、慢病中医健康管理的相关软件,针对血脂异常建立了个体化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模式。主要由健康体检、体检报告分析结合中医体质评估指导,给予饮食、运动处方、药膳处方、中医24节气养生调理处方等模块组成,实现了健康管理与个体化中医体质调养的有效结合,有效提高了健康管理的效果,形成了对血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的科学的综合干预方案,以达到有效预防血脂异常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

  通过两年来结合我院集健康体检、健康疗养、中西医健康管理的资源优势整合,将中医传统医学的养生保健康优势充分融入到慢病健康管理体系中去,形成了独特的针对血脂异常等慢病的个体及群体的分层、个体化中西医健康管理模式。并结合我院独有的自然环境、优质的温泉水疗及药浴、专业药膳餐厅,提供了更利于慢性病健康干预的自然与环境资源。由中西医心血管、内分泌、营养、运动领域专业团队组成的健康管理团队,保证了个体及群体血脂异常人群在按受专业、科学、有效、高质量的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干预措施过程中,不仅有效预防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也在同时达到心理调适的疗养目的,最终获得生理、心理健康的目的。

健康管理论文12

  摘要:近年来, 我国有许多孩子因为心里障碍患有自闭症和抑郁症, 大多都是小学生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所以, 小学教育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细心呵护和关爱学生, 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校园管理; 班级管理策略;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学校不要单一地只注重学生课堂上文化知识的学习, 更加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身心健康综合素质的发展, 才是学校主要教育理念。所以,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 有益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

  小学生时期是心理发育重要阶段,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让学生熟悉和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教师全面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渗透, 及时让学生了解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会促进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有效成长。

  (二) 有益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健康的心理教育对学生学习效率和就业方向起重要作用, 学生在各个方面技能的发挥离不开健康的心态和心理。心理健康的人是每天都会学习热情、工作积极乐观, 做事效率自然就高。心理不健康的人总会多愁善感、心神恍惚、胡思乱想, 课堂学习不认真和消极的工作态度, 进而影响个人日常生活效率。

  (三) 有益于预防心理疾病

  防止和抑制心理疾病的产生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大多数人心理疾病都是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社会因素引起心灵创伤, 长期积累产生的。教师或者家长在学生身边察觉学生日常生活语言行为表现异常的时候, 就要及时采取适当措施, 使心理病变有苗头的时候得到抑制和消除, 如果发现学生不愿意说话, 不愿意与伙伴玩耍, 而喜欢一个人待在角落, 家长不要忽视, 而要及时带学生让心理健康咨询师进行治疗, 让学生轻松、欢快地成长。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 学校班级教育和制度管理

  部分民办学校由于经济条件问题还未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 学生不了解心理健康的与身体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学校传统的教学观念依然重视课堂说教的教学方式, 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 教育做人思想道德方面欠缺, 使部分学生心理扭曲, 不想成为班级或学校知识的佼佼者, 却想着成为班级甚至学校打架的称霸者, 很多学校忽略其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打架斗殴等现象发生频繁发生。甚至有很多高校学生校外打架, 新闻已报道其事件致使有人受伤甚至死亡, 以至于几个家庭失去了孩子, 学校教育和管理制度方面有一定责任, 这些学生就是小学心理健康未及时教育, 致使做事不理智, 酿成恶果, 如果不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对社会未来发展有一定负面影响。

  (二) 家长疏忽教育指导

  学生家长由于工作忙疏于和学生的沟通和教导, 通常情况都是学生的爷爷奶奶接送学生上下学, 学生的爷爷奶奶由于年纪大传统教育观念思想较重, 不了解社会发展现状, 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有些家长认为, 学生在学校里就是单纯学习知识长, 学生在家长身边就不必重视教育。其实不然, 家长才是学生的最重要的启蒙老师, 学生都会以家长为榜样作为学习对象, 甚至有些学生家长只顾及自己享乐, 把学生丢在家里不管不顾, 或者家长因为感情纠纷, 夫妻之间经常吵架甚至离婚, 给学生造成许多负面影响, 这些都是造成学生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因素。

  三、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 学校班级开展专业心理健康教育课

  小学阶段开始设置多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而且需聘用专业心理健康咨询师对小学教师集体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 尤其是学生的班主任, 学生班主任陪伴在学生身边时间较长, 每天每次课堂上教师都对学生心理健康细心的教导和鼓励, 积极主动对性格差异的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和渗透, 学生用心地吸取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素质。

  (二) 家长细心沟通和教导

  像学生放学、周末节假日休息、寒暑假期在家里的时间段, 家长要用心对待学生心理思想方面遇到的问题, 如学生看书、做作业、游玩时遇到疑难困惑等问题, 家长要细心分析和指导;如果学生犯错误, 家长一定不要对他指责和谩骂, 更要耐心告诉学生问题的关键性, 错误的原因和后果, 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成长。

  四、结论

  学校要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 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改善和创新, 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观察和指导, 家长对学生用心呵护和鼓励, 进而使学生身心健康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所以,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陈秀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探析[J].新教育时代, 20xx, (6) :29.

  [2]张晓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探析[J].魅力中国, 20xx, (26) :168.

  [3]李艳辉.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探析[J].青苹果, 20xx, (03) :98.

  [4]李步恩.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探析[J].学周刊, 20xx, (23) :167.

健康管理论文13

  【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根据入院时间将20xx年1月~20xx年9月一年内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两组分别应用传统健康教育与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与血糖控制情况。结果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观察组76.7%(46/60),对照组48.3%(29/60);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开展全程健康教育,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更加全面详细,血糖控制效果理想,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管理;全程健康教育;作用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为高血糖,发病原因为胰岛素分泌异常或者胰岛素作用出现障碍引起的[1]。长时间的代谢紊乱和高血糖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尤其是对心血管系统、眼睛、肾脏、神经系统的伤害更大,若病情严重会造成患者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最终出现高渗昏迷[2]。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为食量大胆消瘦、多饮多尿,在科学的治疗与恰当的护理下,患者的血糖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减轻身心痛苦。我院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的是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囊括并发症的自我检测及管理、相关医学知识的科普、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等,现作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是20xx年1月~20xx年9月一年内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全部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符合WHO(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3]。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男性23例、女性37例;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58.3±2.7)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6.1±0.3)年。观察组60例,男性25例、女性35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57.4±3.3)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5.9±0.5)年。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询问患者对糖尿病有哪些认识,并指出错误之处予以纠正,发放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宣传资料,详细解答患者疑问,并叮嘱其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树立保健、养生意识。观察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①入院时:护理人员一一核对、检查患者的个人资料,分析心理特点、社会需求、病情发展等临床信息后做出综合评估,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向糖尿病患者普及相关的医疗知识,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②饮食健康:向患者讲解饮食搭配的合理与否和糖尿病之间的密切关系,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控制饮食,根据患者的个人口味及身体状况制定科学饮食方案,建议患者尽量食用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等食物以及新鲜的蔬菜瓜果,少吃高糖、高盐食物,提高自律能力,养成健康饮食的生活习惯;③机体锻炼: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发病之前身体肥胖、超重,科学、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控制脂肪增长,维持血糖处于稳定水平。本研究在评估患者个人体质的基础上,为其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在控制体重的同时,让心肺功能得到改善。在锻炼期间,患者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步步增加运动量,以免激烈运动造成低血糖;④用药指导:糖尿病是可伴随患者终身的慢性疾病,患者必须长期、规律地坚持服药,然而治疗期间有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对规律用药不够重视,也没有按照医生的嘱托正确服用药物,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反复强调规律、遵医嘱正确用药对糖尿病临床治疗的意义,纠正患者用药依从低的问题。

  1.3观察评定标准

  ①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判定:应用我院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问卷包括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并发症以及预防保健四项,每项10分,总分40分,>35分为优、25~35分为良、15~34分为中、<15分为差。②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研究获得数据实施综合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使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比较(见表1)

  3讨论

  有调查显示[4],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呈现逐年上升状态,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的疾病。经大量临床研究发现,随着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发展,他们的皮肤、神经系统、心脏等机体各组织器官都会有所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深受影响。临床对糖尿病的治疗,仍以控制血糖水平为最终目的,然而,将患者的血糖水平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依靠的不仅仅是药物治疗以及临床护理,更重要的是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否能够遵医嘱严格用药,且能坚持健康规律的饮食、生活习惯。有研究发现[5],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中渗透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高自律能力。我院对此展开了研究,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76.7%)高于对照组(48.3%),血糖控制情况同样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开展全程健康教育,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更加全面详细,血糖控制效果理想,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闫福玲.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xx,(5):41-42.

  [2]郭祥英.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xx,29(19):193-193.

  [3]瞿娟.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研究[J].现代养生B,20xx,(1):251-252.

  [4]贺三娇.全程健康教育用于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xx,(20):2848-2849.

  [5]陈小燕,吴小燕.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xx,14(29):105-106.

健康管理论文14

  摘要:近年来,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导致的高校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频发,有的甚至是高智商犯罪行为,其严重情节既损害了当代大学生的形象,也对社会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因此,高校除了肩负起教育教学的职责外,同时也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科学构建高校学生管理机制,及时把握大学生心理动态变化,健全和完善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构建网络化心理咨询平台,及时发现、疏导和调节大学生心理问题,科学保障大学生阳光健康的心理状态,强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促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有效输出.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心理健康

  高校开放性的管理体制决定了学生思想行为的社会化和多样化,而高校学生管理作为科学保障高校教育教学有序有效开展的重要手段,必须紧抓学校制度规章和学生思想素质教育,以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言行,科学的教育思想深化学生的思想内涵.然而,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先进的思想是以健康的心理为基础,才能有效保障高校学生的思想深度和行为高度符合当代大学生的风范[1].所以,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虽然高校都有开设专业的心理教育课程,可是对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状况,也需要辅导员进行系统规范的管理,透过学生细微言行和举止的异常,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手段科学疏导和调节学生的心理问题,预防和杜绝心理疾病,对于紧急的心理危机进行及时的干预治疗,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思想素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高校辅导员需要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科学引导学生的思想思维,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也是高校学生管理的核心环节.所以,高校辅导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效把握大学生心理动态变化过程,积极构建良好的心理调节措施,预防和杜绝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到导致的违法犯罪行为,营造出健康的心理环境,才能有效保障大学生知识技能的科学应用.因此,从大学生入学起,辅导员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出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1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创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高校学生管理需要做到由内到外的层层深化,若是一味的强调和实施强硬的规章制度,反而会触发学生的抵住心理;相反,柔性的管理方式更能受到学生的青睐,所受到的管理也截然不同,原因在于,柔性管理体制实施的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方式,体现的是学生心理变化的结果,学生心理活动也是学生言行举止的直接反映,心理健康问题是诱发学生错误行为的重要原因.因此,时刻关注和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教师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教师也可以组织问题辩论大会,通过学生的活动参与情况以及学生对问题的陈述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由于高校开放性的管理体制,以及便捷的网络环境,导致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和多样化,思维和言行也会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呈现的不断变化的动态形式,而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反应的只是近期的一个心理状况,所以,教师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并对学生的健康状况按照一般常态心理者、轻度失调心理者和严重病态心理者三个水平进行分类存档[2].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轻微的心理障碍都是阶段性的、可调节的,没有必要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只要通过正确的调节方式的可以有效改善的.另外,心理健康水平并非有准确的衡量标准,当学生的心理水平处于一个健康与非健康的临界值时,需要教师的密切观察和科学引导,使学生的心理水平向健康方向发展.创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变化过程,并对学生的心理变化过程进行跟踪,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和调节.

  2科学把握大学生心理问题原因,深度剖析行为根源

  高校学生管理的主体对象是学生,而每一个学生都是单一的个体,思维方式和心理活动也各有不同,所以教师需要科学把握影响学生心理活动的主要因素,明确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深度剖析学生的行为根源,才能有效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调节和疏导.教师既要具备细致的观察能力,能敏锐地洞察到学生的心理变化,也要科学把握诱发心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通过学生的言行和举止,深入剖析学生的心理变化,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3],所以,高校辅导员除了具备专业的学生管理技能,还要具备科学的心理学知识,以便灵活准确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效遏制学生心理疾病的迅速蔓延与恶化.近年来,高校暴力、高校违法犯罪事件频发,如典型的清华学子硫酸泼熊事件、复旦学生投毒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思,高校教育不仅要强化学生的知识技能,也需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教育,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和关注.家庭、社会和学校是诱发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主要因素,当学生在学习、生活、恋爱和就业等方面遭遇到挫折时,不同环境下的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也截然不同.家庭因素造成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当不同家庭背景下的大学生汇聚一堂的时候,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异,学生之间的心理状态也截然不用.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开始追求享乐,穿名牌衣服、使用名牌手机和电脑等,并在同学之间形成攀比心理;而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会产生嫉妒、自卑等心理,当物质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产生郁闷、焦虑等症状,久而久之,在物质欲望的驱使下,做出违法乱纪行为.社会因素造成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高校开放化的管理体制使得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渠道更加便捷,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会对大学生造成错误的引导,导致学生心理失衡,再加上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会被现实的物质、金钱所迷惑,进而不断触碰道德和法律底线.学校因素造成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当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遭遇到挫折时,会采取极端的手段来解决问题.有的是由于在相处过程中,细小的个人矛盾不断被激化成大的校园暴力、校园犯罪案件;有的是由于同学之间的相互竞争而产生的.病态心理,通过不良手段打击竞争对手,从而造成恶劣的后果;有的是由于在学校恋爱过程中,遭遇到了挫折;有的是在就业问题上因期望过高而遭遇到了挫折等等.针对以上诸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高校教师要细心观察,主动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通过谈心、倾听等方式缓解学生的精神压力,给学生寻到科学的压力释放渠道.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加强自身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目标理想,科学实现自身价值;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吸取社会上积极健康的正能量,强化个人道德素养;组织性格孤僻的学生多参加团体活动,加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力.

  3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完善应急处理机制

  高校学生管理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提倡以预防为主,借助与专业的心理知识提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杜预防和绝学生的心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但是,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发展为心理危机时,高校要提前预晓,并采取科学的应急处理机制,防止事态的恶化以及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所以,高校要积极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完善应急处理机制.首先,健全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心理干预的前提是知晓,在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监视过程中,一旦临近严重病态边缘,提前发出危机预警,此时,高校学生管理员就应该提高危机意识,采取危机应急处理机制,引入专业心理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心理调解,必要时借助药物的辅助,改善学生的.其次,实行责任划分制,对有心理问题出现恶化的学生,按照轻重程度分配给专门的教师进行长期性的心理辅导,实行“一对一”的专业疏导,并实时监控和记录心理健康状况变化[4].最后,科学优化学生管理体制,高校要加强辅导者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其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其在与学生的学生生活中,能凭借其专业的管理技能和坚实的心理健康知识,科学保障学生向德才兼备方向发展.

  4构建大学生网络化咨询平台,便捷疏导干预机制

  心理咨询是调节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环节.不愿意进行心理咨询也是造成很多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认为承认自己患有心理疾病是一件很伤自尊的事情,所以构建大学生网络化咨询平台可以很好应对这一难题.公开化的、匿名性的网络平台可以使学生在患有心理疾病初期就得到很好的调节和疏导,避免心理疾病的恶化,因为网络化咨询平台能有效保护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弥补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碍于和教师直接面对面的表达所思所想的现象[5].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机制建设中,教师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化咨询平台的构建,提供更加便捷的心理疏导渠道,及时干预学生的心理变化.同时,网络咨询平台能提供全天在线的心理咨询服务,以便能及时化解学生的心理障碍,防止心理问题的拖延和恶化.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管理需要从内到外的全面配合,在实施以制度规范学生言行举止的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使能自觉遵规守纪.从“心”出发,将强硬的学生管理机制充分融入人性化的柔性管理理念,充分体现学生管理的本质,有效实现学生管理保障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夏建华,向瑞伦.高校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探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3).

  〔2〕杜晓达,吴云志.高校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4).

  〔3〕吴桂敏.高校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理性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7(03).

  〔4〕谢智勇.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式教学实验探索[J].职业教育,20xx(02).

  〔5〕杨蕾.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特征及健康教育对策[J].陕西教育(高教版),20xx(10).

健康管理论文15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生为本逐渐成为班主任各项管理工作开展的基本原则,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班主任管理工作就成为广大教师高度重视的课题。基于此,本研究基于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实际情况与小学生认知能力,提出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因为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暴力、自杀以及他杀的事件越来越多,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处在该种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专家与教授开始进行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并且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小学阶段作为教学的启蒙阶段,小学生能否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关系到其未来的发展[1]。班主任与小学生接触频繁,与学生之间的相处最多,其无疑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人选。所以,如何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就成为广大小学班主任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1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发挥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以及加强班级凝聚力的效果,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传统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主要是以班主任为主体,学生只是听从教师的指令并将其付诸于实践,师生关系处于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尽管传统的师生关系也有一定的优势,然而相应的弊端也是极为显著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倾向于强制,完全忽略了民主,过于重视循规蹈矩,忽略了探索与创新,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发展。基于此,就需要广大班主任积极转变自身的观念,真正将学生作为各项班级活动开展的主体,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应当扮演倾听者、协助者的角色,其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与学,而是以亦师亦友的身份相处[2]。具体来说,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当以朋友的身份来与学生相处,使得学生愿意主动向班主任倾诉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然后班主任基于学生朋友的角度、心态来进行疏导,给予学生贴心的指导。长此以往,师生之间能够逐渐形成和谐、融洽、民主的关系,相互之间的交流、互动也会更为密切,心理健康教育自然能够更好的'开展。众所周知,小学生本身的天性较为活泼,同时家长对于学生往往过于溺爱,再加上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大部分小学生都会存在破坏行为、说谎行为以及攻击行为等,当教师在面临上述情况的时候,并不是急于进行批评,而是应当耐心、冷静、从容的应对,用朋友的身份去进行引导,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而当学生改正以后,教师则应当给予及时的鼓励,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关心,进一步拉近师生关系。

  2隐性渗透

  隐性渗透指的是班主任充分发挥自身的带动示范作用,主动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言行举止以及健康心理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潜移默化的进程中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班主任在与小学生长时间的相处过程中,其自身的心理品质、人格特征必然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心理健康的班主任可以通过自身的言行对学生身心发展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生均具有接近本能的向师性,班主任合理的语言表达、高尚的品德以及得体的行为等,学生均会进行观察与模仿。因此,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应当注重自身的言谈举止,通过以身作则展示良好的人格魅力与健康心理,真正为学生树立模仿的榜样。除此之外,仅仅依靠以身作则是远远不够的,班主任还应当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关注。在一个班集体当中,教师本身的期望效应通常发生在部分表现较为突出的学生中,而作为大部分的普通学生则通常由于不需要特别关注而被忽略[3]。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来看,该种忽略是不允许存在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作为班主任,均需要同等对待,给予每个学生相同的关怀,尽可能让班级中每一个学生体验到班级生活的和谐、融洽、民主,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3显性渗透

  3.1教学活动渗透:班主任不仅需要负责班级管理活动,同时还需要负责授课活动。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不仅需要渗透于班级管理活动,同时还需要渗透于学科活动中。具体来说,班主任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需要综合参考自身所教学科的特征来开展,同时针对教材中蕴藏的心理健康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基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在美的体验和愉悦中净化心灵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同时实现知识传授的目标。上课发言不积极、缺乏自信的学生是每个班级都存在的,而如何对待这些学生,仅仅依靠传统说教方法无法真正改变这些学生。为此,笔者设计了一套自信训练的方法,要求全班学生上课时针对教师的提问按座位逐个回答,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同时,我还专门针对周记进行规定,让学生进行一段夸奖自己的练笔,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练习做出自信的反应,这样就帮助学生克服与防止了自卑感的产生,使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逐步培养了自信心,也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3.2集体活动渗透:通过设计集体活动,并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相关活动过程中,是真正“寓教于乐”的重要体验,同时也是针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途径。对教师来说,在开展集体活动的时候,应当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活动需要依靠学生共同努力、团结协作,通过锲而不舍的精神、运用集体力量与智慧才可以完成最终任务。设计积极、互动的集体活动能够在体育课堂中构建团结、愉快、和谐以及自觉的教学氛围,以此来形成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对小学班主任来说,应当深入挖掘各种体积活动当中蕴藏的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以此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小学生来说,活泼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体育活动一直是学生所热爱的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团队类型的体育活动,如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接力比赛、足球运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心理特征、认知能力,主动向小学生讲解关于心理健康知识、自我心理调节以及自我心理维护的具体方法,让小学生去感受团队运动所带来得的快感,在潜移默化的进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逐渐养成开朗、豁达、乐观的心态。综上所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身是一项系统、复杂、漫长的工程,要想在短时间内获得理想的效果显然是不现实的。对广大小学班主任来说,应当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主动寻找班主任管理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综合参考小学生认知水平、心理实际,真正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以此来为学生营造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贾启锁.试论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加强对学生不良情绪的疏导[J].才智,2015,(17):248-249.

  [2]张建辉.浅谈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才智,2013,(21):116.

  [3]贾志鹏,杨君.浅谈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8):64-65.

【健康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健康管理系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10-18

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研究论文11-20

健康教育管理单用于骨折护理的效果分析论文11-01

绩效管理的论文05-18

薪酬管理的论文05-20

孕产妇健康教育论文12-04

幼儿园安全管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论文11-09

有关项目管理的论文11-28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11-30

与旅游管理有关的论文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