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论文

时间:2024-06-04 15:09:12 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安全管理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安全管理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安全管理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1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使我国的民航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目前来看,在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要及时地进行解决,以此来做好民航事业的安全建设管理。基于此本文主要就构建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措施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策略

  目前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民航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发的明显。但是民用航空其特点是风险程度大、系统性强,这导致人们对其安全性的期待非常高。经过长时间的建设发展,我国民航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其中还是会出现一些缺陷。针对这种现象,必须要结合我国民航事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做好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以此来进一步提升民航事业的安全性。

  一、民航安全体系基本属性

  民航事业的基本属性,主要有四点:首先是明确的目的性,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做好安全管理,以此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民航强国的安全保障。并且在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中,相关的子系统、各个要素以及各个环节的工作都要围绕这一目的进行开展。其次就是高度的整体性。民航行业的系统性决定了民航安全管理体系要具备整体性。同时也要求各个系统内的层次、以及子系统的运行必须要服从于系统功能的整体要求。之后就是清晰的层次性,主要强调的是政府以及企业之间的层次性,同时民航安全管理体系能够在政府宏观以及微观层次上进行建设发展。若是过分地重视企业的层次,那么将会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管理体系的整体性实现。而若是过分地重视政府的层面,那么也会导致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无法有效落实。最后就是要富有环境适应力,系统的环境适应性主要是由其他的整体性以及层次性相互决定的民航安全管理体系以及外部的环境之间存在较好的适应性,这样将会促进各个子系统以及不同层次之间的系统性越强,更有助于系统功能的发挥。

  二、民航体系的核心要素

  民航体系的核心要素主要有安全管理的组织体系、法规标准体系以及监督检查体系。首先对于组织体系而言,其是对航空安全进行依法管理的基础所在,同时,健全各级安全管理机构也是民航实施安全管理的基本条件[2]。要想做好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必须要具有合理的功能结构,针对政府以及企业不同的安全管理需要,对各个层面的机构进行设置。同时也要明确工作目标,利用一些优秀的管理团队来进行管理,做好对员工的'培训工作。其次对于法规标准体系而言,其是民航安全管理的法律依据,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行为准则,能够对从业人员的责任以及权益进行明确的规定。安全管理法的规建立必须要根据国家、行业以及企业等层次上的标准进行建设。要能保证其适应民航安全生产以及管理,与国际法规体系相互联系,具有较高的执行效果,企业标准高于行业标准。最后对于监督检查体系而言,其是企业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等执行的保证,同时也是民航系统功能实现的关键性环节。

  三、构建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措施

  1明确民航安全管理水平

  要想构建有效的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必须要明确民航安全管理的水平,做到对症下药,为其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现今来看,很多航空公司的人因数据、培训体制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导致民航企业的发展。但是很多企业在不断研究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只有得到相关的落实,在操作方面得到加强,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

  2实现一体化建设

  目前对于民航安全体系的建设,相关研究人员进行了不断的研究,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安全体系,有安全管理体系、安全健康环保体系以及保安管理体系等,这些管理体系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将会融为一体。并且很多航空企业在进行后期安全体系的建设时,都会采用这些体系进行借鉴。这也充分展现了民航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在不断地发展以及完善,在经过多个体系的不断融合中,逐渐形成自身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必须要结合企业的发展情况,实现多个体系兼容与一体化建设。

  3做好安全文化建设

  现今来看,很多民航企业在进行安全体系的建设中,仅仅是自顾自地进行规章以及相关体系的建设。但是这种建设的方式存在较大的漏洞,无法将所有的问题结合起来,这样就导致安全体系在建设滞后存在较大的滞后性。因此,企业在进行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中必须要充分结合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引进一些具有健全文化的营运人员[4]。同时,企业的领导要加强重视度,能够利用自身的言行来进行企业安全文化的培养,同时能够制定出一个全面的规划,以此来作为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动力。

  4完善法律规定

  安全管理法规是政府对民航安全管理的法律准则,同时也是企业进行安全生产以及管理的重要依据。因此,相关的在职人员必须要明确自身的责任以及权益,在民航生产中按照规定进行工作,最终实现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法规主要是有五个层次,主要是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工作制度。其具体的法规标准体系必须要根据国家、行业以及企业等几个方面进行构建发展,以此来使其适合于民航企业的发展需要,提升民航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结语对于民航企业来说,要想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必须要经过不断的发展以及完善,融合汇总各种管理体系,最终形成安全建设管理体系。同时民航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从而来不断完善自身的安全管理体系。

  作者:关兵 薛燕 单位: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维修部

  参考文献:

  [1]周长春.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人才建设初探[J].中外企业家,20xx(09):15-16.

  [2]霍志勤.提升民航安全生产中的执行力[J].中国民用航空,20xx(12):55-56.

  [3]高扬,刘汉辉.系统科学与民航安全文化建设[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xx(03):30-31.

  [4]王文俊,张向晖,白福利,等.中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xx(11):40-41.

安全管理论文2

  在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的安全管理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虽然公众对个人信息管理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但主动加以保护的意识并不高,有关机构在处理个人信息时,也未能尽职尽责。由于个人信息主体保密意识淡薄,个人信息受到其他主体的过失侵权,甚至受到诈骗和敲诈勒索等恶意侵权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到个人信息的安全。个人信息频频受到侵犯的现象已引起广大民众的极大反感,因此,深入研究个人信息利用的安全管理势在必行。

  一、个人信息概述

  所谓个人信息,“是指自然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时间、像貌特征、身份证号、指纹、婚姻、家庭、住址、学历、职业、职务、职称、健康、病历、财务情况、社会活动及其他足以用来识别该个人的信息总和”[1]。个人基本信息主要有:一是个人的自然情况,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时间、身高、体重、血型、身份证号码、社会保险卡号码、家庭电话号码、医疗记录、财务信息、人事档案、可识别个人的图像或声音等;二是与个人相关的社会背景,包括受教育程度、工作经历、宗教及其他信仰、政治观点和倾向、社会关系等;三是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婚姻状况、配偶、父母、子女等;四是其他,如计算机储存的个人资料等。

  在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利用就是在尊重信息所有人的信息决定权、信息保密权、信息查询权、信息更正权、信息封锁权、信息删除权和报酬请求权的前提下,在信息收集过程中做到限制收集、保持完整正确以及目的明确的限制利用,同时要采用各种措施,在保证个人信息安全这一前提下对个人信息进行充分的利用”[2]。个人信息利用主要涉及到提供、委托、交易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提供。在个人信息提供中,存在三方相互制约的关系,包括个人信息主体、个人信息管理者和第三方个人信息管理者。个人信息提供是个人信息管理者将合法拥有的个人信息主体的个人信息,以各种形式提交、供给第三方使用。个人信息管理者对合法拥有的个人信息主体的个人信息负有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因而,提供第三方使用时,附带相应的责任和义务。②委托。在委托合同关系中,接受委托方称受托方,委托处理事务方称为委托方。在服务外包中,发包方可以称为委托方,承包方可以称为受托方。个人信息管理者在特定、明确、合法的目的范围内,经个人信息主体同意,委托第三方处理、使用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委托包括三种形式:一是委托第三方收集、处理个人信息,二是在委托业务中涉及相关个人信息,三是受托方接受委托后(与个人信息相关)的再委托行为。个人信息委托同样附带相应的责任和义务。③交易。个人信息交易是以个人信息为标的物的交易,交易双方必须存在权利、义务关系,即必须履行个人信息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个人信息交易行为包括:基于某种利益关系的个人信息交换行为和基于某种利益关系的个人信息买卖行为。

  二、个人信息利用的不安全因素

  (一)个人信息主体保密意识淡薄

  存在个人信息主体保密意识淡薄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密码和用户名设置不当。密码给信息提供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保护,但一些网民用自己的生日、电话号码或只用单一的数字等作为密码,这会给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非常不利。除了密码之外,很多人习惯在所有的网站用同一用户名,使得自己在各个网站的信息有了一个紧密的联系,别人可以通过该用户名将这些分散的、零星的信息综合起来,得到原本无法获得的新信息。二是个人信息存储空间选择不当。相对于传统的信息存储载体来说,人们越来越习惯利用网络进行个人信息的管理,但应注意的是,有些网站并不规范、合法,在进行存储空间的选择时应该谨慎,避免进入一些陷阱。例如,一些网站正是通过出售网民的资料获利,他们将网民的资料出售给交友网站、广告公司、中介所等。三是个人信息空间访问权限设置不当。访问权限一般有完全私密、仅对好友公开、对所有人公开等选择,但用户往往忽略该项设置,而默认的情况下一般是对所有人公开。等到信息通过网络传播开来的时候,用户才想起来去更改权限或删除消息,但已是亡羊补牢了。四是对电子邮件来源不加确认。有一种网络诈骗叫“网络钓鱼”,这些通常伪装成金融服务供应商的邮件会让人们更新账户号或密码,甚至是冒充人们的某个朋友要求更新联系方式。绝大多数人往往会直接回复这类邮件,其结果就是邮箱被蜂拥而至的大量广告邮件填满,而重要的邮件却被淹没或覆盖。五是忽略网站的隐私保护条款。网民们常常忽略阅读网站上的一些隐私条款,有些网站会非常坦诚地告诉你,他们会在你默认的情况下与保险公司、旅行社、百货商场共享你的资料,你可以选择不共享或者只与其中的部分机构共享。

  管理视界每个栏目名称贺洪明:基于个人信息利用的安全管理研究(二)个人信息受到其他主体的过失侵权

  相比较个人信息主体自身的疏忽大意来说,其他主体的行为更加难以控制。首先是亲友疏忽大意泄密。以开心网为代表的社交型类网站越来越受到年轻网民的欢迎。可见想要在网络上获取他人的信息并不难,这就意味着信息很容易由于朋友、亲人、同事等关系密切的人的疏于防范而被泄漏出去。其次是相关机构未尽妥善保管义务。很多时候用户在网上发布信息是基于某一目的只向特定的主体发布的,但实际情况往往是,用户在网上发布信息之后,这些信息就处于失控状态,用户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管控它们。如果登录—些招聘、交友、购物等信息类网站,就能看到需求者留下的联系方式,这些网站并不会为你的信息保密,相反,公开用户的这些信息就是他们的活广告。还有政府机关因为工作关系,也经常大量持有人们的个人信息,因为信息社会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离不开各种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这些信息有助于政府了解社会、管理社会和服务社会。但是,目前政府对这些信息的保护还不尽完善,往往没有人告知这些个人信息的留存期限、保护政策、适用范围、如何更新、权利和相关责任人是谁。

  (三)不法分子恶意侵权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管理个人信息的方法越来越多,但也使人们的个人信息变得越来越不安全。网络出现的各种数据窃取恶意型软件让人胆战心惊,它会通过网络入侵个人计算机,不知不觉地窃取他人的隐私信息,如网上银行证书、信用卡号码、社会安全号码、各种密码,然后将这些信息转入地下市场中倒卖,或用于从事其他违法活动。“根据趋势科技Trendlabs的调查数据显示,木马是数据窃取恶意型软件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软件”[3]。木马中的信息反馈机制会将被感染的网络和个人电脑里的'信息通过电子邮件、ICQ等方式告知控制端用户,使人们的个人信息处于不法分子的控制之中。这种侵权行为常常表现为:未经个人信息主体同意或授权,擅自在网上公开、宣扬、散布、泄漏、转让他人的或与他人之间的个人信息;窃取、复制、收集他人传递过程中的电子信息;擅自侵入他人的电子邮箱,发送垃圾邮件、邮件炸弹、恶意病毒等;擅自侵入他人的个人信息系统,收集、破坏、窃取他人的个人信息等。

  三、加强个人信息安全管理的对策

  (一)坚持个人信息管理安全原则

  个人信息安全意识是个人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人信息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它既包括保护自己不受侵害,也包括让自己不要侵害他人。因此,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应坚持三项原则:①熟悉原则。尽量选择以前用过的比较熟悉的或是很多人都在使用的信息来源。对于那些不熟悉的东西,如邮箱中出现的来历不明的邮件、从某个不知名网站上下载的程序或是别人发给你的陌生网址等,需要提高警惕。建议在确定安全性之前,不要去碰它们。②谨慎原则。对于信息安全问题,没有有效的、通用的解决办法,但个人的信息安全意识和习惯无疑非常重要,而且有些信息安全问题是软件不能解决的,如网上需要你填写个人信息,就需要谨慎。填写之前思考一下,为什么网站需要我的这些信息?与网站为我提供的服务有关系吗?对于可选的项目,尽量选择不填。③保护原则。并不是所有的个人信息都需要小心保护的。对于一些核心的重要信息,如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和密码、手机号码等信息,建议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要轻易透露;对于一些不重要的信息就不需要小心谨慎。

  (二)做到自我保护与技术支撑相结合

  哈佛法学院宪法学教授 Charles Feied 指出,“信息隐私的理念,似乎不应该只局限于不让他人取得人们的个人信息,而是应该扩展到由人们自己来控制个人信息的使用与流向。因此,做好网络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不能依赖于他人的道德或者法律的救济,必须要从源头抓起——要提高网络用户自身的信息保护意识,从日常的个人信息管理习惯着手,控制好个人信息的使用和流向,做好自我保护。”[4]因此,个人信息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自我保护:一是对重要信息加密,不访问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网站;二是不与来历不明的人共享信息,重视网站的隐私保护条款和设置个人信息的访问权限;三是勤于给自己的计算机更新杀毒软件的病毒库和安装系统补丁,防止邮件炸弹或恶意病毒的侵入而使个人信息受到破坏、窃取。在做好自我保护的前提下,建议国家应该支持和鼓励信息技术行业研发出既简单又安全、易操作的大众化软件,在软件的安装方面采用自动化操作;成立公益性的、专门的个人信息安全咨询服务组织,为公众提供技术支持服务。这样就能使众多非计算机专业的用户也能拥有保护网络个人信息的武器,自我保护个人信息才能在广大民众中普遍实现。

  (三)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与行业自律相结合

  目前,在我国个人信息缺乏有效的立法保护的情况下,行业自律自然就成为一种有效的保护模式,行业自律在实现个人信息的保护上,不但比法律来得更为便捷、迅速,而且成本低廉、保护面又广泛。只有在相关行业自律加以救济下,个人信息用户的权利才能全面、及时地得到维护。但是,仅仅靠行业自律加以救济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法律来作保障。笔者建议加快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的进程, 该法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平衡个人信息权与国家利益、行业利益之间的关系,即既要考虑到个人信息安全又要保障信息的正常利用;政府在立法时,不但要制定相关的保证公众知情权的配套法律,还应在司法实践中与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相制衡,逐渐达到一个既不背离原则又不脱离现实的平衡,真正达到个人信息保护法律的不断完善。

  (四)制定个人信息物理安全防护措施

  个人信息安全管理与整体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是密不可分的,在建立整体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时,要从物理、技术、管理等角度采取相应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措施。一是环境安全。在环境安全中不但要加强环境安全设施(如门禁系统、监控系统、消防设施、员工个人工作场所及与之相关的周边环境的物理设施等),还要善于防备环境安全的不利因素(包括防火、防盗及自然灾害、意外事故、人为因素等)。二是与管理措施结合。保证个人信息的物理安全,应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如制定安全策略、安全管理规范、人员约束机制等。三是技术保障。保证个人信息的物理安全,应利用相关的技术保障。物理安全保障需要将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有效衔接,强调人、技术和管理的有机结合。

  (五)建立个人信息安全管理机制

  在制定个人信息物理防护措施的基础上,应从两个方面来建立个人信息安全管理机制。一是完善管理机构。为保证个人信息保护体系的正常运行,约束个人信息管理行为,需要建立相应的个人信息管理机构,赋予相应的职能、所需资源和一定的职权。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应由分管人事机要的领导负责,企业、公司由总经理任命一名副总经理,全面负责个人信息管理机构的工作,包括个人信息保护体系的构建、实施和运行。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必须明确职责,清晰理解并实践所负责的个人信息安全的相关活动,保证个人信息安全相关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二是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注意工作环境内所有与个人信息相关的资料的保护,防止未经授权的、无意的、恶意的使用、泄漏、损毁、丢失;出入工作场所时,对可能通过电子设备、资料文件等电子、纸质文档携带的个人信息,可以采取出入登记制度,并说明保密规定;与个人信息相关的资料的使用、借阅,应采取登记备案制度;对含有个人信息的各类电子、纸质文件及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夹等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在与外部网络、电子邮件等的信息交换过程中,应特别制定强有力安全措施;应明确与个人信息相关人员的权限、责任,加强人员管理,防止未经授权的对个人信息的访问;涉及个人信息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对使用权限、启动设置等使用功能应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安全管理论文3

  摘要:信息科技发源于上个世纪末,在本世纪最初的十多年里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我国近几年来计算机科技上所取得的成就,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网络通讯和信息科技的发展。然而,这巨大的发展背后也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近段时间以来的信息安全问题多发,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引发人们在这方面的讨论,也有诸多的学者投入到这方面的研究当中去。本文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信息安全管理问题,针对其表现出来的特点,提供几点建议。

  关键词:信息安全 管理 现状 改进策略

  虽然国际互联网最早起源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并在90年代末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但由于技术和设备的引入受到美国的限制,导致我国一直到1994年才得以引入。迄今为止的20年间,我国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很大程度的改变了我国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模式,给生产力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信息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以及脆弱性等特点却注定其是一把双刃剑,在产生巨大推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安全问题,造成许多不良的社会影响,甚至是国民经济损失。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在信息技术上的发展时间还不够长,在长足的发展中并没有形成对于信息安全管理的足够认识,在没有足够预警措施的背景下,保护网络信息安全是一项必须尽快施行的重要措施。

  一、我国的信息安全现状

  1.缺少法律体系的约束。

  法律才是保障人民和国家利益的根本所在,才是保障信息安全的基本防线。我国的法律体系主要是由法律、行政法规以及规章等三层面的规定构成,信息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而且其涉及内容、影响范围以及运行模式都在不断的变化和革新,因此我国虽然对信息安全进行相关的立法保护,但是仍有不少法律没有涉及的部分,甚至原有的法律无法对新出现的信息板块进行约束。除此之外,我国的信息安全法律体系还存在一定的内容交叉问题,导致执法困境的现象,最终阻碍了我国法律对于信息安全的保护。

  2.缺少严密的管理措施。

  信息安全的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包括了事前的教育培训和系统评估认证,还有预期懂的安全规划,事中的风险管理和应急措施,以及事后的总结和规划,各个内容之间存在明确的管理和责任。然而我国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进行详细的约定和规范,导致多头管理和权责交叉的现象出现,阻碍的信息安全管理效益,信息安全的保障机制不能高效运行。

  3.缺乏信息安全意识。

  信息安全不仅仅是制度和法律的保障,更多的应当是来自于每一个人在每一个层次上进行安全保护。然而大多数人都没有形成对于信息安全的足够认识,违规操作和风险运行的事件时有发生,极大的危害了信息安全的管理工作。这一方面说明了操作主体缺乏安全意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主体没有受到相关的教育和培训。

  4.忽略了技术和管理的重要性。

  据不规则统计,大多数的安全问题都是由于操作技术和管理模式的缘故。尤其是现阶段,我国的企业发展十分迅速,也对信息部门有了一定的认识,然而却并源于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来保障信息安全,往往会出现安全系统过时、技术人员能力不足或是身兼数职等现象,对信息安全的管理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信息安全的主要特点

  1.趋利性。

  近几年已经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的多发期,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巨大的经济利益和信息网络联系在一起,引起不法分子的主义,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信息安全的威胁主要是利益引发的,因此,这要求我国人民在进行经济利益相关的信息操作时需要更加的小心和细致。

  2.多样性。

  系统安全技术经过多年的病毒洗礼之后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然而,不法分子对于病毒形式也有了更多的研究。各式各样的病毒软件被研发出来,对PC和移动终端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过去常用的电子邮件病毒已经渐渐被遗忘,更多种类的病毒危害着用户的信息安全。

  3.漏洞多发性。

  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虽然有一部分来自于不当操作,但也不排除来自安全漏洞的原因。往往是由于用户没有对系统进行及时的更新,也没有对安全技术懂的革新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漏洞信心安全事故问题居高不下。

  三、防反信息安全风险的策略

  1.构建并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要保障信息的.安全就必须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统一规划和分工,保障各部门、更阶层甚至每个个体都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其次,还需要保障管理的高效性,防止多头控制和协调不力的现象出现,保障权责统一。然后还需要在各省市甚至各县城都建立基层保护体制,维护各地区人民的信息安全利益。建立完善的监管合作机制,将政府、机构甚至个人联合起来,建立内外结合的安全管理体系,将信息安全落到实处。

  2.强化信息安全法律体系的完善工作。

  法律的建立和完善才是信息安全保护机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对我国的法律法规建设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我国政府应该加快对于信息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速度,对于相关的技术人员和执法人员团队的建设应当将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同时纳入考核体系,只有健全职业意识才能在执法过程中实现对于法律的执行,保障人民懂的根本利益。同时,各有关管理机构和部门也应当积极配合,主动协调,在履行自身义务的基础上也要把本职工作做好,对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除此之外,法律的维护和执行需要社会各阶层的自觉维护,不仅仅是政府和机关,更包括各阶层的社会团体和个人,信息网络环境的安全需要大家集体来护卫。

  3.加大信息安全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近年来,在网络违法犯罪的问题上,我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网络信息安全违法的形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这要求,我国执法机关和部门在健全法律执行范围的基础,在打击力度上也要进一步强化,提高对于网络信息犯罪的预防、处理和控制等方面的能力,也要在信息安全的自我保护上多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个体和群体对于信息安全技术和系统的认识和运行能力。最终,实现防治结合。

  4.加大政策扶持,维系良好的信息安全环境。

  首先要加强对于信息安全工作的扶持力度。例如:政府需要建立转型资金付出计划,帮助相关的部门和机关进行公益性和公共性的信息安全系统建设和技术普及工作,联合各相关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技术培训,明确各自对于信息安全的需求和期望,建立适合自身现状和发展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其次是加强对于相关安全技术管理的人才培养。督促相关的教育机构强化对于社会信息安全管理的需求了解工作,切实调整自身的发展步伐,迎合市场需求,发展自身教育计划,建立专门的信息安全学习和进行机制,加快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发挥人才所产生的保护效益。

  四、结语

  信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在推动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方式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人们在享受这种社会科技利益的同时,也要注意使用所引发的信息安全事故。因为,只有在安全条件下的运营才会给人们带来发展和效益增长。虽然现阶段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不仅仅是政府和相关技术人员,更在不少的普通居民心中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只要坚定在党的领导,加强信息安全法律体系的构建,推动信息安全管理机制的建立,进一步强化对于安全信息的认识培训,推动我国信息安全产业的高速发展,我们就一定有信心在我国的网络发展中保障信息安全,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杨珂.浅谈网络信息安全现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xx,02:172.

  [2]薛鹏.信息安全的发展综述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S1:180-184.

  [3]王世伟.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J].中国图书馆学报,20xx,02:72-84.

  [4]华贤平.电子信息安全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xx,15:211.

  [5]杨洁1张程1董会2.浅析通信计算机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xx,20:236.

安全管理论文4

  1何为安全生产投入

  1.1单位的安全生产投入是说在单位开展生产以及后续的销售工作的总体步骤。该项投入活动还涵盖很多的保证活动,例如在对生产时期的危险要素监控,对潜在的隐患分析,对工作者的安全监控,对资源的使用数监控等等。

  1.2单位是我们国家的经济进步和经济活动的关键依托体,同时还是消费品制作的组织者。因此,怎样发展单位,怎样在其发展时期对其设置综合化的管控体系,是当前相关工作者要积极分析并且论述的事项。当单位开展该项投入活动的时候,怎样才可以确保该项活动为单位带来丰厚的利润,此时就要分析该项处理活动的具体内容。

  1.3单位在开展该项投入工作的时候,它规定的最终意义是确保生产活动有序,确保销售工作顺畅,确保有关的工作者和技术者的生命以及财产等不受影响。因此单位的该项投入活动是一项要持续发展并且积极创新的活动。

  2关于会计处理活动的措施和作用

  2.1该项处理活动的客体是我们国家的各个单位中的资金管控以及运作等步骤,在具体的活动里,因为资金流通通常都是以实物为关键客体的,因此该项处理活动是确保实物流通工作开展顺畅的方式,最关键的是对我们国家的各类单位在开展安全等投入工作的精准体现。

  2.2该项活动不单能将一个单位在开展投入活动是使用的资源和人力投入等需要的资金开展综合化的测评,而且还能够对投入时期的一些不利现象有效的监管。因为该项投入活动在单位的发展时期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其在开展时期和之后获取的成就的优劣挂糊到单位的发展,因此通过这个要素我们可以知道该项投入的完整性等对单位来讲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要想积极的开展好该项投入活动,就要对处理活动积极的分析。所以,投入活动和会计处理活动之间是有效联系的,必须将该项活动开展好,才可以保证投入活动能够顺畅的开展。

  2.3当单位开展投入活动的时候,对会计处理活动来讲,可以使用不一样的措施来开展。首先,由于处理活动的独特意义,在开展该项处理活动的时候,在一定的层次上来讲,它有着优秀的预测意义。通过预测性不但能够结合有观点信息对资金的变动特点开展预算等,而且还可以对单位的'资金流动性和发展方向开展综合化的预估。其次,如果一个单位在开展该项投入活动的时候碰到很一些严重的不利现象的话,就可以通过会计决策的措施来处理。经由这个措施能够拟定两类或是多类的方法对出现的不利现象进行论证,进而从此类措施中获取最为优秀的来落实。其中,结合决策用时,可以将该措施区分成短时间的以及长时间的。

  3投入的管控措施和处理工作间的关联

  3.1单位在开展该项投入活动的时候要积极的分析资源投入的运算等,此时单位在开展该项总结活动的时候,要按照最低的费用来开展前期的预算工作,同时还要考虑到在生产中所能发生的一系列事故所带来的损失赔偿。当开展后续活动的时候,要对账目等积极的分析,进而确保损失最下,获取最高的利润。

  3.2当单位开展该项投入活动的时候,不但要分析资源投入和降低风险等的方法,而且还应该分析有关的活动设备和活动氛围的整治等工作。其中,在企业对其固有仪器以及新进仪器进行养护及管理等工作时,应该经由会计部门进行严格的核算,将安全生产投入的前期与生产中期的一系列投入总和与仪器设备的养护管理所投入的资金综合给予一定的计算分析,从而将差价降低到最小,进而让企业在进行安全生产投入工作时能够以最小的利润支出来获取最大的收益额度。

  4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工作中的会计处理工作的研究

  4.1通过对我国相关企业制度与会计

  处理研究政策的结合与探析,我们可以得知在进行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工作时,对于其投入或提取的相关资源与资金的规定有着一定的明确说法,特别是对于一些工矿企业而言,在进行资金提取及运用时,需要相关部门给予严格的施工风险检测,然后通过安全检查与资金评估等方式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投入工作进行整体的支出与收益评估。而这期间,则需要企业中的会计处理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中的固有资产和提取资产进行计算与分析,特别是在生产投入中期,会计处理部门对一些资源的开发及浪费也应给予一定的数目评估,然后将这些数据统一起来,并制成相关的数据账单,从而让企业在安全生产投入工作中的一切支出能够做到一目了然。

  4.2根据我国财政部于20xx年颁布的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可知,在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投入工作时,不仅相关的会计处理部门需要进行严谨的数据统计处理,同时还要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等四项原则来办事。其间,在20xx年时的记者招待会就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工作中的一些危险因素向财政部和安全监管总局的相关负责人提出关于企业在进行安全生产工作时的一些高危行为以及在生产资源管理上的问题,会议中,相关负责人指出要以实施安全第一的生产投入工作及经济政策,进一步落实会计处理工作中的安全生产资源提取的合法化、规范化,积极加大生产投入中各部门的监督力度,特别是对于会计处理工作要给予一定的重视;根据我国财政部所颁发的《财政部关于印发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通知中》可以知道,在企业实施会计处理工作时可以从一些问题的根源处着手,比如当企业进行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企业在进行高危行为的生产投入时,其会计处理部门该如何对提取资源进行处理、相关的利润数据表与进度报告信息又该如何拟定,这些都是企业会计处理部门所要面对的重点难题。

  综上所述,在对单位开展该项投入活动的时候,怎样以最低的投入来获取最高的效益,是相关工作者要积极分析并且论述的事项。此时不但牵扯到管控者对于工作人员的关注,而且还牵扯到单位使用的管控理念等,和这个单位对该项处理活动的落实是不是合理。要想将该项处理活动落实到实处,其就要靠着单位的负责人有长远的眼光。身为一个专业性非常高的活动,它对于工作者的重视性是不是合理,对于活动的关键控制点的论述是不是精确,都是单位的负责人要积极分析的事项。而一个企业也只有在对会计处理工作给予完善的充实手段后,这个企业所进行的安全生产投入工作才能够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利益。

安全管理论文5

  摘要: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煤炭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对煤矿的安全性管理及提升企业的事故应对能力有着重要意义。阐述了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意义,并分析了煤矿安全管理系统中计算机技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具体应用。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煤矿;安全管理;应用

  0引言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开始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中,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已成为多数企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煤矿企业的生产难度高、规模与范围广、人员众多,使得管理的实际难度较其他企业更高,因此,为了确保其安全管理与生产,建立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煤炭安全管理系统,实现煤矿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成为必然。

  1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计算机技术能对煤矿生产中产生的数据和安全隐患等因素进行集中收集并细化分析,提升了生产管理中的信息化水平,通过互联网信息传输功能,将所需传递的信息传输至领导层,促进生产中各项问题的及时整改,实现一种生产的循环式闭合管理系统。计算机能及时促进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实现灾害预防与事故预测,通过对因素的细化分析,明确隐患的实际等级,促进安全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另外,计算机还能将生产中“三违”信息标准进行界定和明确,实现班组生产的科学性考核,促进了生产的精细化管理。

  2煤矿安全管理系统中计算机技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1系统构成

  煤矿的安全管理系统主要表现在监控管理中,监控系统的核心结构是分布在煤炭生产各个环节的集散型设备,包括地面中心站、传感器、井下监督控制分站、图形工作站、控制执行器及远程终端等[1]。其中的监控中心站点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监控核心,此设备能有效实现系统任务的协调调度、定义配置、数据处理、设备组态、数据通信及网络信息共享等任务。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对于计算机的应用最主要体现在网络监控这一技术中,通过信息技术,促进生产各个环节的信息化、智能化与自动化,实现良好的生产安全防护。计算机技术在生产安全监控系统中主要体现在智能分站、网络系统、地面中心站、电力监测、传感器、瓦斯抽放器、断电仪器等。其中最为重要的地面中心站,负责对各个矿井分站信息的采集,并在统一的计算机设备中进行处理与应对,实现安全性管理。

  2.2工作原理

  地面中心站是由主体的计算机系统进行统一控制的,其程序为主机—分站点—传感器,中心站点负责对各矿井分站的信息采集,然后在统一的终端设备中进行处理,尤其是在瓦斯保障的监测中使用效果更加明显。系统中的监控管理,主要是通过在各个生产矿井中安装数据测控点来实现,在各个检测点中实现信息数据的交互传输,并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数据终端设备中,然后井上的中心站点会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并设置安全标准线,用以约束数据的参数指标[2],当某一分站所传输的数据超过了这一标注线,那么在终端中将直接作出警示预警,警示灯闪烁,传感器也一同亮起,显示矿井中异常现象的出现。电力检测的子系统主要有中央和采区的变电所两部分,通过电量采集设备将中央与采区变电所中的电压、直流、功率及因数等信息传输至分站设备中,经过分站处理过后再传输至地面的中心站中,实现井下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另外,监控功能系统还具备摄像的功能,实现矿井内生产的实施监控。

  3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在煤矿生产中,灾难的预防、事故预测、人员考核、隐患处理及应急方案的处理等都会影响到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且内容所包含的因素相对繁杂,通过计算机技术对管理信息数据的优化处理,有效增加了煤矿安全信息管理的水平,从而减少了生产中安全事故的产生。

  3.1瓦斯安全监测系统

  瓦斯爆炸事故是矿井安全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而建立瓦斯检测系统能有效实现瓦斯的安全管理,及时了解矿井内瓦斯情况。这一系统主要有地面中心站、传输设备、井下分站、传感器等,其地面中心站由计算机、传输设备及模拟盘等设备组成,能实现矿井内瓦斯数据信息的检测、分析、存储等,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优化处理,对于危险性指标及时警示,为应急处理提供数据参考;传感器有瓦斯、风风速、负压及温湿度等多类型传感器[3],是矿井内安全生产中的重要组成;井下分站的作用是将矿井下的信号和数据信息进行采集,然后将数据汇总并传输至地面中心站中;传输设备主要有调制器、应用电缆等,负责对数字信息的有效传输。

  3.2矿井通风网络监测系统

  矿井下的通风监测系统,由地下分站、传感器、传输设备等部分组成,其核心在于计算机的模拟技术、网络仿真技术等,实现矿井通风情况和方式等因素的'实时监测,并对矿井下的通风安全进行动态性的模拟与评测,并将通风系统中的安全漏洞及时发现,通过这一动态性的监测,将风速、风压等数据进行计算机终端的智能分析[4],对漏洞进行合理处理,实现通风的可靠性,在矿井灾难时为救灾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3.3矿井矿压监测系统

  矿压检测系统由信号转化器、传感信号采集器、地面计算机及传输设备等部分组成,其监测系统与瓦斯系统大致相同,都是对分站的监测数据进行参数数据储存,并对矿压值进行动态性的监督,实现信息数据的获取。传输设备有调制器和通讯电缆等,通过信号媒介的良好传输,实现安全监测。矿压传感器通常使用液压支架信号,利用检测数据信息实现资料汇总,如果数据超过安全值域,那么系统将会转入到紧急警示系统中,并进行自动报警。TinyOS是矿压监测系统的核心组成,主要由主组件、执行组件、应用和传感组件等组成[5],其系统结构较简单,且易操作,内部的模块化、智能化设计,能实现动态的并发操作,系统内部的模块皆有组件,且模块之间存在接口连接,不受到传感器的存储资源限制。系统传感器系统中信息的高度并行通信度使得若使用传统通信形式将难以满足安全管理的需要,因此,使用TinyOS系统,能将主体层的信息给予主动消息协议进行传输,将CPU(中央处理器)的利用率大大提升。

  3.4井下安全考勤系统

  井下的考勤管理系统较简单,由入井口的考勤机、计算机和通讯线所组成,将井下出勤的实际人数与时间、工作实际情况等及时掌握。一般情况下,井下考勤系统包括矿灯打卡和金属卡打卡两种形式,在工作人员违规入井和出井操作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领导者可根据信息进行及时反馈,实现人员的安全管理,避免安全事故的突发。在矿井事故救援工作中,人数的确定是一个难题,导致救援过程中依然要靠管理者手动清点人数并上报,导致救援实时机延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依然是人员监管过程中的不完善,因此,在矿井生产中必须要将安全视为第一位要素,通过井下安全的智能清点设备,进行人数的明确化。在井上有计算机终端并连接至井下,人员进入矿井之后,系统自动识别具体人数并进行显示。在系统的总操作室安装人数监控设备,为事故救援和人员逃生提供保障。

  3.5信息文档处理系统

  煤矿生产中的信息文档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安全检查系统、事故分析、安全调度等功能,煤矿企业中的计算机、传真机、打印机等被广泛应用到系统中,实现了信息资源的科学处理。

  3.6系统用户层的结构与功能

  系统用户这一层直接面对生产管理层与技术层,技术层主要负责对煤矿的日常管理数据进行上报,并对不良处理方式进行指导等;管理层是企业内领导层人员进行的生产统筹管理。技术层主要负责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管理提供相关数据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而管理层则是利用技术层所上报的信息与数据,对生产过程和现状进行分析与处理,并基于此做出管理方面的决策。

  4结语

  煤矿安全管理是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武器,因此,应将计算机技术视为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切入点,加强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建设,实现煤矿生产的精细化、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张秀凯,张冬辉.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J].煤炭技术,20xx,3(2):112-114.

  [2]司文建,朱永杰.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煤炭技术,20xx,8(15):138-140.

  [3]李巍,侯燕.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xx,8(4):142-144.

  [4]王用鑫,陈鸿.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实践及应用[J].煤炭技术,20xx,7(3):268-270.

  [5]牟剑伟.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xx,7(7):87-89.

安全管理论文6

  摘要:结合当前化工企业的发展情况,在分析化工企业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从多角度探讨了化工企业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中的问题,结合实践经验,提出加强化工企业技术管理和安全生产措施,希望对于今后的化工企业发展具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化工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安全生产;解决对策

  当前,化工企业的生产直接影响每个人的生活,化工产品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随着化工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越来越关注化工企业生产中的安全问题。化工安全生产存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中,应该从技术和管理的角度来分析化工企业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结合实际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并突出解决措施,从而更好保证化工生产的安全性[1,2]。化工企业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间的关系:第一,具体的化工产品生产中,任何环节都不能脱离化工生产技术管理工作。撇开技术来谈化工生产是不现实的,但实际生产中不可避免存在诸多问题。为了进一步控制对社会的不好影响,应充分重视生产中的安全相关问题,重视化工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由此可见,化工安全生产和化工企业技术管理具有紧密联系。第二,在化工企业生产管理中,应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满足化工产品的安全生产需求,通过应用正确的技术管理,有效地降低存在的化工产品安全性的问题,促进化工产品的安全生产。大量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性的药品在化工生产中出现,再加上高温、高压等工况的存在,很多药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问题[3]。为了进一步保障人们的人身安全,应该充分发挥化工生产技术管理的作用,重视化工生产的安全管理工作。所以,技术管理对于控制和降低安全问题非常重要。

  1化工企业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安全管理制度没有有效贯彻落实。大量药品存在于化工产品中,具体的生产环节中,应该严格遵照相关部门的安全规定进行处理操作。根据相应大部分化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大部分没有落实国家的政策规定以及规章制度,经常会造成很多问题出现,导致违法事件的发生。比如,由于工作人员疏忽大意,造成未经允许的外来人员进入,他们不具备化工生产的专业知识,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奖惩模式,全方面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不能仅仅将其作为摆设而不赋予其约束力。第二,部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能力较低。为了保障化工生产安全,则应该重视努力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避免由于工作人员的操作不规范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部分企业并不重视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不重视培训工作,再加上工作人员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容易造成操作中各种问题出现,不能全面正确使用各项设备,对于出现问题的设备,也就随易修理,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第三,操作方面存在问题。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到非常复杂的步骤,原料也种类繁多,具有较高的危险系数。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操作中应该具备小心谨慎的态度,避免因为自身的失误而造成不必要损失。当前,大部分事故都是由于工作人员疏忽所致[4]。这就要求企业应该重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知识能力以及责任心方面的培养,对于化工生产的安全问题严加重视,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第四,安全意识方面存在问题。大部分化工企业的工作人员都有着安全意识方面的问题,难以具备较高的责任心,并重视细节问题。仅仅简单化处理问题,并不从根本上追本溯源,经过一段时间的影响,又会导致更加严重问题的'产生。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化工生产中,并没实现员工考评与安全制度相互结合;二是,监督工作人员环节的缺失。应重视合理将安全管理部门设置在化工企业中,开展必要的监督工作,通过安全培训活动来加强安全意识的提升,了解学习紧急避免的常识。第五,违规操作以及设备原因。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失误会造成事故产生,考虑到大部分涉及到都是化学药品,具有较强的危险性。因此,在应用过程中,一定要格外注意,严格遵照规定执行,切记偷工减料,避免错误操作。

  2加强技术管理和安全生产措施

  第一,保障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化工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相应的安全制度,结合自身实际并不断完善,从而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安全管理制度。对于操作中每个细节进行充分考虑,保障从每个环节中对于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化工企业应该从各个细节落实好安全管理制度,并结合违反规定行为进行必要的警示或者处罚,并积极开展相应的安全教育,将安全意识贯彻落实在每位员工心中,保证应用正确生产技术来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第二,加强安全意识的提升。化工企业应从各方面来重视如何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养,积极开展安全知识相关方面的培训教育工作,不断利用多种形式增强安全意识,可采用小视频、宣传页来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在进行员工的教育活动中,结合真实事例情况,不断告诫员工,安全第一的原则。第三,重视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不能对于现实状况进行完全改变,具体操作中,每一环节都涉及到工作人员。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业务能力以及安全施工规范的要求,化工企业则应该经常性要求专家学者为工作人员进行授课,提升专业业务知识以及技能水平,还应定期组织参观学习活动,利用实践环节促进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使其具备较高的工作水平。第四,对于设备检修工作进一步完善。在进行设备购买过程中,应符合实际工况要求,选择抗腐蚀抗高温的设备,并进行专业化操作培训,保证员工能有效正确使用设备,避免因为操作设备失误而造成的安全事故问题。

  3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结合化工生产过程的特点以及发展情况,化工安全生产和技术管理相互间具有相互影响、密切结合的联系,因此,应该结合化工企业的实际情况,严格遵照相应规章制度来生产,保证化工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化工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制定好相应的应急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也有利于实现化工产品的长期稳定发展,有利于化工企业的科学持续化前进。

  参考文献:

  [1]崔学忠.标准化作业在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中的运用[J].科技展望,20xx(10).

  [2]陈宾雁.浅析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问题及对策[J].中国外资,20xx(4).

  [3]关允峰.影响当代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因素及管理对策探究[J].化工管理,20xx(12).

  [4]刘伟.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路径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xx(22).

安全管理论文7

  [摘要]煤矿作为一种建设成本较低的矿业生产形式,就当前的发展形式来看,中小型煤矿已经成为我国部分小型县城的经济发展支柱之一。但是,中小型煤矿的安全设施建设不完善,在开采和生产中极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本文结合中小煤矿的经营发展实际情况,分析了其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研究了其在生产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可以为中小煤矿的经营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中小煤矿;安全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提升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质量是保证安全生产过程的根本方法,也是控制煤矿生产风险、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在煤矿经营过程中提升安全管理措施的严密性,并针对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优化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煤矿开采安全生产的目的。当前部分中小型煤矿在生产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问题,影响了生产安全建设工作的进行,管理人员应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

  1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人员技术素养偏低

  在中小型煤矿中,其安全管理人员与开采工作人员的技术素养偏低,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大多为中学水平,部分高学历管理人员也并不具备煤矿开发方面的专业知识,影响了煤矿开发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在当前的中小企业经营过程中,其安全管理人员大多是根据工作经验进行管理,经验管理方式使得安全问题频发,且开采人员并未经过安全培训,使得出现安全问题的可能性升高。

  1.2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一般是根据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来进行管理,根据制度中对安全生产要求的规定来规范生产规程和排查安全隐患。但是,在实际管理中,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忽视了安全管理制度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使得制度长期不完善。除此之外,在生产中部分工作人员忽视安全管理制度,在生产中不照章执行,其生产随意性较强,增大了出现安全问题的可能性。

  1.3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在中小型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企业管理人员未能做到对安全生产要求的重视,其未能将维护职工生产安全作为管理工作的第一位,在实际生产中,部分企业管理人员重视经济利益,实行超过生产安全保护能力的生产。除了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之外,其生产人员也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意识,导致在煤矿生产中安全事故频发。

  1.4行业安全管理弱化

  在当前我国的煤炭生产行业中并没有一个对生产过程进行统一管理的部门,且生产管理人员存在劳动力缺乏、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使得煤炭生产中出现管理不足、安全监管质量不佳等问题,影响了煤炭行业的全面发展和开采过程的安全进行。尽管频发的安全事故引起了社会的重视,但是行业管理工作进行质量并未得到提升。

  1.5安全投入不足

  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中小煤矿发展经营的政策支持,有效推进了中小型煤矿企业的发展。但是,在这样的形势之下,部分管理人员为了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并未在生产员工的安全投入上进行花费,工作人员缺乏安全防护设备,极易发生安全事故。除此之外,小型煤矿开发属于短期经营行为,企业管理人员常为了降低支出忽视安全管理投入,使得国家的安全管理制度难以得到高质量的实施。

  2针对安全管理问题的优化措施

  2.1建立安全培训制度

  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知识素养的不足限制了中小型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质量,因此,要想避免生产安全问题的出现,企业应当重视对职工安全素质的提升,将安全培训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把安全制度和安全生产措施作为重点,制订企业安全培训计划。在实际生产之前用多种形势来开展职工安全思维的培训,普及安全知识,提升其对安全生产的重视性。同时,严禁未经过安全生产培训的工作人员进行开采作业,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进行培训之外,企业管理人员也应当自觉提升自身的安全生产素质,保证管理工作的进行质量。

  2.2完善生产安全管理机制

  首先,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职工意外伤害保障制度,使职工在发生安全事故后可以得到及时的处理,降低安全事故对职工生活的影响。其次,煤矿企业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企业的管理人员要针对存在的安全问题不断完善制度项目,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机制,督促生产责任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在生产中实现制度化的严格管理,促进安全生产。

  2.3提升生产安全意识

  除了对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以及完善管理制度之外,提高煤矿生产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也是提升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质量的措施之一。企业应当经常性地进行安全生产宣传和教育活动,将煤矿生产安全意识的宣传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就安全生产、生产培训以及现场管理等多个方面对生产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来提升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在安全教育中要宣传国家对煤炭生产的管理法规,增强企业生产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推进依法生产的意识。企业应当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力度,针对影响安全生产质量,违反安全生产法规的行为进行严格的处理。

  3结语

  中小型煤矿是部分小型县城的经济支柱之一,但是其安全事故的频发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在未来的建设中,企业要加强对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生产安全意识的教育,并在生产中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以此来避免生产中不良行为的出现。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更新生产设备,优化生产环境,通过提升生产技术能力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斐文龙.中小煤矿加强安全管理探究[J].科技与企业.20xx(13).

安全管理论文8

  一、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管理中的安全隐患分析

  1.安全培训不够到位。虽然,学院组织过多次消防安全和生物安全知识讲座,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也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水平,但所具备的安全知识还不全面,在实验课的具体授课过程中难免发生一些纰漏。同时,因招生规模的扩大、专业的增加以及任课教师不足等原因,各学系常常安排研究生代上实验课,而大部分研究生只接受过一次针对科研实验开展的安全培训,在实验授课过程中容易忽视各种安全隐患。

  2.未对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实地演练。预防医学实验中心在成立伊始就已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事故应急预案,但并未根据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实地演练。虽然实验教师都了解在事故发生情况下自己的职责和行动步骤,但缺乏事故应急预案的实地演练无疑是纸上谈兵。

  3.实验室安全监管制度不严、执行力度不强。大部分高校实验室缺乏污染物处理设施,缺少专业部门对废液进行统一回收、管理和后续处理。未经严格处理的成分复杂、毒性较大的废液,如果直接排放或只简单稀释后就直接排入下水管道,毒性物质会逐渐累积,造成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教学实验时还存在本科生未将解剖完的小白鼠尸体与脏器放入指定的垃圾桶进行统一处理,而直接丢入普通垃圾桶的现象,这种不规范随意丢弃生物源废弃物的行为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二、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通过分析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笔者拟结合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管理过程中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具体改进措施,以期提高和完善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尽可能地降低安全风险。

  (一)加强化学试剂、生物样品和废弃物的安全管理

  预防医学教学实验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试剂、实验动物和微生物,其中包括各种强腐蚀性、易燃、易制毒化学危险品,因此化学试剂、生物样品和实验废弃物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1.化学试剂和生物样品的贮存。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安装通风系统。对于化学品储存应依照各种化学品的种类、性能分开存放,对化学性质相抵触的化学试剂要严格分类贮存,各种腐蚀性化学试剂应存放在试剂架的最底层。试剂储存室必须指定专人专管,确保储藏室入门钥匙双人双锁并妥善保管,储存室要根据条件安装防盗监控和火灾报警系统,配备相应的消防灭火设备。

  2.化学试剂的安全使用。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应清楚地了解实验课所涉及的所有化学试剂的化学特性和防范措施,并悉心指导实验人员。易燃、易爆和易挥发的化学品应在有安全防护的通风橱中使用,并采取必要的劳动保护和安全防护用具,以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实验准备室内仅允许存放少量无毒或低毒的化学试剂和有机溶剂,任何化学试剂均应严格按实验室的规定,两名管理人员同时在场方可领取,并做好出入库登记和详细的领用记录(领用时间、领用剂量、使用方向、领用人、剩余试剂去处等)。对于易燃、易爆、易制毒和腐蚀性的化学危险品应现用现领,使用剩余部分禁止随意存放,必须及时登记与退还试剂储备室,妥善保管安置。

  3.化学废弃物与生物源废弃物的处理。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应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对于剧毒化学危险品的残余物必须作无害化处理,并由专人负责监督和管理。废弃化学危险物品的处置和销毁应上报并征得学校实验室管理部门同意后,请具备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动物尸体和脏器等生物源废弃物应统一放入指定的冷冻设备中等待下一步的统一处理,而微生物类废弃物应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处理。

  (二)加强实验仪器使用培训和管理

  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仪器种类繁多,涉及环境卫生、劳动卫生、毒理学、营养卫生学等等,需要实验管理人员加强仪器的管理,保证实验人员正确并安全地使用仪器。

  1.编写培训讲义。实验教师应结合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编写各种仪器的培训讲义,具体内容应包括仪器原理、仪器应用范围、仪器基本结构、仪器操作参数设置、仪器使用操作具体步骤、仪器使用注意事项等等。

  2.仪器操作培训。全体实验人员在使用仪器前必须由任课教师统一进行仪器使用培训,实验课任课教师应详尽地讲解仪器的基本原理,具体功能、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要求每位同学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

  3.仪器的日常维护。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和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是实验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不仅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更是实验室安全运行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要做好实验仪器的日常维护工作,除了定期校准外还应时常除尘保养,并做好水、电和燃气管路的定期检查,发现松脱、老化以及损坏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三)利用现代科技改善实验室安全管理

  实验室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安全状况的实时监控。当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时,需要有先进的技术手段(安装热感应探头和烟雾报警系统)及时发现事故并发出警报。此外,开放性实验室的'建立意味着本科生在实验室内进行创新实验的时间增加,而实验室不可能一直有人在现场照看。因此,应采用网络摄像监控的形式对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安全状况和实验过程进行实时动态监控。

  (四)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落实责任

  实验室的安全运行必须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予以保障。例如:实验教学的防火和安全检查、危险化学试剂的安全使用、大型精密仪器安全使用与管理、仪器设备的损坏赔偿、废弃物的安全排放、气瓶的安全管理等,都需要制定合理和规范的规章制度为本科教学实验的安全运行提供制度保障。除了制度保障外,还应建立和健全以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为基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机制,制定实验室安全操作指南和实验人员在实验室的行为准则,并明确安全第一责任人。

  (五)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进行应急预案的实地演练

  要做好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努力提升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促使实验室管理专业化和规范化。

  1.提高安全意识,深化安全教育。科研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安全教育培训。对于实验课任课教师、实验教师以及学生来说,只有不断地强调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进一步普及安全防护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安全技能水平,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因此安全培训是实验室安全管理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2.进行事故应急实地演练。预防医学实验中心应每年定期举办一次全员参加的消防应急逃生演练。实验课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要熟悉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应具备一定的初期灭火指挥和应急疏散能力,提高灾害性事故发生时紧急应变能力。火场危机常给实验人员带来震撼性、突发性和危险性,不仅干扰实验人员的正常思维,还可能干扰实验人员正常的行为,因此在事故应急演练中应理论结合实际,对实验人员进行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

  (六)定期检查维护,消除安全隐患

  实验室应每日安排值班人员,坚持日常安全检查和检查登记制度,对实验室的安全情况进行定期的巡查,实验室负责人应不定期地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安全状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各类危险化学试剂、高压气体钢瓶等重点防范对象的管理要指定专人专管,及时发现和排除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将可能出现的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到实处。

安全管理论文9

  1 铁路工务线路设备管理对安全生产方面的作用

  1.1 铁路工务线路设备管理的特点

  由于铁路运输的路程、耗时比较长,工作量也比较大,涉及的范围比较广,而且人员流动性比较强,因此,铁路工务线路设备管理与其他工程施工的特点不同。铁路工务线路设备管理工作需要严格细致,尤其在线路的运输管理方面要非常得负责,如果在线路设备方面出现问题,将会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1.2 工务设备检查的监测制度

  随着我国铁路行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地铁路工务设备监测制度,进一步推动了铁路工务设备检查工作效率的提升。在铁路工务设备检查中,我国主要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动态的检查主要指通过添乘仪、轨检车等方法对铁路线路设备进行检查;静态的检查主要指通过对铁路轨道、路基和桥梁等方面的检查和养护,它主要是日常检测。在检测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要对铁路设备中的薄弱环节进行仔细检查,同时还要定期进行专项检查,以此确保铁路工务线路设备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也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性。

  1.3 作业与安全管理制度

  铁路工务设备方面的检测和维修工作与铁路运营的安全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为了确保工作人员在作业中能够按照要求作业,在工务设备中要严格遵守安全维修养护工作的规则,根据操作规则进行作业,然后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如果发现数据有差异,应该与相关部门联系,让相关部门进行分析判断,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

  铁路工务线路设备的管理与安全管理紧密相连,在安全管理中,主要分为人身安全和行车安全两方面。在行车安全中,需要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为了确保我国铁路运营的安全性,在铁路全线设置了高端的测量技术,主要有对跨桥异物的防侵害系统技术,同时也有对自然环境现象(风雨雪)的检测系统,同时还在关键地点安装了视频检测系统。对工作人员实施了作业登记制度以及责任明确到人的管理办法,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也确保了铁路设施的安全运营。

  2 提高铁路工务线路设备管理的措施

  2.1 提高线路设备的质量

  对于铁路运营线路的设备,需要对质量具有严格的要求,主要对设备进行科学化地管理,并对其进行科学养护。对于设备病害的整修和检修工作要不间断地实施,确保铁路工务线路设备作业的质量达到优良标准,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强化铁路轨道的稳定性。在工务线路设备检测结束后,可以根据检测的结果制定修整计划,从基础上保证线路设备的质量。

  2.2 加强制度的落实工作,并不断地完善

  在任何行业,都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以此确保行业发展的顺利进行,而在铁路运营中,作为国家的运营机构,为了确保运营的安全性,也应有它的制度,需要工作人员和乘车人员去严格遵守。铁路运营制度是由它的特殊性决定的,为了让管理制度能够落实到位,需要铁路运营部门提出相关的落实办法。首先,让铁路运营工作人员参加“讲纪律、守规矩”的活动,铁路运营企业的相关部门制定为期一个月的“自觉管理”活动,让全体工作人员都参与到这个活动中,同时安排一部分监督考核人员,对每个员工进行全面的监督观察,进而确保员工在工作中都能够自觉遵守规则。每天及时填写上班记录,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并对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然后找到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通过监督考核,对于表现相当出色的人员给予丰厚的奖励,以此激励更多的员工。

  对于设备的管理制度,更需要严格落实,因为设备与铁路运输的安全紧密联系,设备的'安全性能够促进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在设备维修部门的管理中,要建立工作考核机制,对于每天负责检修人员的工作时间、地点、负责的项目进行详细地记录,以便出现问题可以直接寻找第一负责人,同时也能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此外,还要在设备检修工作中提供相应的操作工具,为了减少对操作工具的浪费,也要提倡工作人员要节俭,培养工作人员节俭的意识。

  2.3 提高养修工作的效率

  由于铁路运输线路的跨度比较长,运输量比较大,在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各种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为了增加铁路运输设备的使用寿命,需要工作人员采取合理有效的养修技术和操作手法。同时,还需要在速度方面进一步提高,如果发现线路设备出现了问题,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去维修,防止受损部分因长时间得不到解决而引发其他的问题。在有效的养修工作中,需要坚持落实各种检修的操作规则,让检修操作规范化,提高检修的效率。

  2.4 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由于我国铁路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快,开通的运输线路也越来越多,那么,就会出现工作人员不足的情况,为了满足工作的需要,在人员比较短缺的情况下,招收工作人员时,限制条件就会比较宽松,这就使得招收的工作人员在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他们在作业检修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技术操作问题。由于铁路线路设备的管理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对于一些室外作业的工作,要靠工作人员的自觉性,但是,部分工作人员在作业的过程中自我管理意识不强,因而工作的质量无法保障。

  为了提高铁路线路设备管理的有效性,需要铁路运营相关部门对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加强训练。铁路运营单位可以与铁路专业对口的高校合作,高校为铁路运营单位提供学习的环境,铁路运营单位定期输送人员去学校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学习与铁路线路设备管理有关的新的知识,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让员工“走出去”,在开拓思维眼界的同时,还要将先进的技术与理念“引进来”,从而全面促进铁路运营线路设备管理的发展。

  3 结语

  社会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的形式也发生了改变,人们关注的重点也有了很大变化。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对于铁路工务安全生产管理而言,是一次发展革新的好机遇。在国家注重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各种新的技术不断运用在各个行业的领域,在铁路工务线路设备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中,铁路工务部门面对的既是机遇,同时又是挑战,需要铁路工务部门在运用先进技术的同时,在安全管理水平方面不断提升,同时还要优化铁路工务部门的组织结构,从而降低铁路工务线路设备检修管理的成本。

安全管理论文10

  1医院机电设备管理的特点

  1.1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一个舒适安全的看病就诊医疗环境,是医院对患者和医务工作者负责任的体现,也是医院一贯秉持的宗旨。医院应该保证消防报警设施和电梯运行,空调设备、照明系统等设备的安全和应急性,确保其能正常运行。所以,后勤保障人员应该本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其正常使用做出充分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1.2与医院的经济效益相关联

  医院对于人们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而为了促使医院内部能安全高效率的开展工作,这需要先进医疗机电设备的支持。然而,投资这种高技术的医疗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设备的成本和维护开销也是巨大的。所以,完善其设备的管理工作,能够保障医院展示出一个优秀的医疗环境。

  1.3医疗设备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综合性

  医院的后勤保障工作繁杂,医疗机电设备种类多,如何能够有效管理,这并非易事。要保障其正常运行,管理者要有着相应的知识及其操作技术,而且与不同岗位间能进行高效良性的沟通,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机电设施上出现的维护或使用问题。所以对于机电设施的管理工作,需要管理者有着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岗位素养。

  2加强医院机电设备日常运行与安全管理的探讨

  2.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实现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首先必须提高机电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大力开展亲情化、人性化的宣传教育活动,采取以情感人、以情服人、以情育人的安全教育方式,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教育网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职工切实认识到加强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是对自己的负责,对医院的负责,更是对患者的负责。在宣传教育中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新的安全价值理念,营造人人“珍爱生命、关注安全、关爱患者”的浓厚氛围。

  2.2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到位

  认识到人员存在思想上麻痹大意的可能性,以及所面临的医院机电设备复杂性,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包括建立一套设备的安装、更换、调试、日常维护管理制度,以及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巡视、记录、抽检等制度,还需要建立健全一套应急处理机制制度。让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让每一项操作都形成标准化的模式,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避免设备运行事故的发生,提高医院运行的安全性。同时,也要设立一定的岗位学习制度。面对日益复杂的机电设备系统,对员工个人知识体系的更新和全面性要求更高。要使他们获得更好的服务技能,需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必要的培训学习,特别是对于刚上岗位的新员工,本身缺乏相关工作经验,更加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培训制度和体系。让他们尽快的熟悉业务,达到维护过程当中不出错,解决效率高的`目的。在日常运行当中也要做到当班有专人巡视,重点部位定点巡视记录等。对各大块系统和关键设备落实到责任人,确保医院机电设备正常且安全运行。

  2.3更新维护观念、构建科学维护体系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机电设备日益走向智能化、集成化。日常维护的观念需要随着设备管理的要求进行更新,通过引入一些现代科学的管理经验和思想对医院的机电设备进行日常的管理和维护。这样,一方面确保了医院后勤机电设备在运行中的安全,另一方面也解放了生产力,不再让员工每天都忙碌在各个设备处,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我们要更加注重经济利益这笔账的计算,毕竟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维持医院这个“大机器”的运转需要考虑综合经济效益。以往的机电设备维护只注重技术的管理和提升,忽视了人员冗余,工作效率不高,所投入的财力大等问题。同时,现在医院设备众多,分散于每个科室。相对以前更加难于管理,仅仅依靠以前后勤保障处的几个机电维护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树立人人都是机电设备维护的责任者这种观念,让设备始终随时随地都处在监控当中,将静态单点式的管理变成动态、全面的管理。这样,大大减少了专职人员的繁杂的工作,将主要的精力用到复杂而关键的设备当中,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减少一定得人员配比,使得综合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而这些收益又会实实在在的体现到每一个医院员工身上。

  2.4提高专职运行管理人员技术水平

  思想上重视了,观念上更新了,制度健全后,关键就是切实提高专职运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医院机电设备趋向大型化后,系统更加复杂,需要的专业知识就更多。而且现在的机电设备,对于机械和电气甚至液压方面的知识都需要一定得了解,我们目前的高校培养体系或多或少又是注重其中一方面,或者缺乏实践经验。因此,要求日常运行维护的人员在设备选型、安装、调试以及试运行当中都需要对设备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培训等要安排相应的人员去学习和掌握。从上来看,针对目前年轻员工的特点,在选拔和培养运行管理人员方面,一开始就要充分了解其兴趣爱好,对那些热爱机电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的员工要重点培养,对于那些对设备管理兴趣不大的,作合理的引导和必要转岗,确保运行管理人员队伍更加专业化,技能水平不断提高,主动适用设备运行维护的需要。

  2.5构建合理的设备管理体系

  在维护制度方面,确保做到维护周期合理,维护措施到位,维护责任明确等。同时要对大型关键设备准备必要的备件,在采购合同当中和供应商明确相适应的售后服务和定期专业化维修检查等。同时,也可以考虑对有关设备委托专业化的公司进行定期维护与管理,利用在线诊断、检测和给出处理意见等,特别是对于那些进口设备,完全由供方负责运行成本很大,但是借助专业的维护管理机构相对成本降低很多。健全各关键设备的运行档案,将检查和维护记录做好纸质和电子档案,以便于后期的巡视和维护。全面掌握各关键设备的运行动态,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对于一些可能出现问题的设备提前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零故障运行。

  2.6安全应急管理

  成立安全应急小组,确保应急反应迅速,有序。日常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进行触电安全救护措施、漏电溢水应急措施、安全知识交流和宣讲。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任重而道远,方案的设计不是静态的,而要随着发展进行动态跟踪,不断进行改进,从而达到机电设备安全运行,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医院秩序良好的目的。经过对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的具体了解,我们不难发现,要想实现医院生产稳定、健康发展,医院就必须要从最基本做起--确保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的实施。不管是从机电设备的改革换代,还是从员工责任的切实承担,各个服务业有理由相信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会为企业本身带来不可估计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李木均.机电设备运行安全与防护措施研究[J].科学之友,20xx.

  [2]黄立业.医院机电设备日常运行与安全管理探讨[J].科技风,20xx,10.

  [3]岳祺钧.关于医院后勤机电设备管理的研究与探讨[J].企业导报,20xx,1.

  [4]安培.关于医院后勤机电设备管理的论述分析[J].科技与创新,20xx,5.收稿日期:20xx-1-9

安全管理论文11

  摘要:目的对安全文化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系统探讨。方法从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我院手术室随机选择1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为10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管理,研究组开展基于安全文化理念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满意度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等。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差错发生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开展安全文化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和提升护理质量,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减少护理差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安全文化;手术室;护理管理

  安全文化在医院管理中有着重要,是保证医疗管理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1]。手术室护理工作繁重,患者病情复杂多变,风险系数大,是发生医疗纠纷较多科室。所以,为改善和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开展安全文化理念护理管理极有必要。本文通分析100例手术室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情况,探讨安全文化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效用,报道正文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以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我院手术室随机选择的1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23~61岁,平均年龄(45.1±3.2)岁;内科手术34例,外科手术66例。该院手术室护士共24人,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25.7±2.4)岁;护士12人,护师7人,主管护师4人,副主任护师1人。两组患者一般体征、手术方式、治疗等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该组采取一般护理管理,未对科室护理人员开展系统的安全管理教育,只在护理中出现差错或护理操作不到位时进行指导,未实施系统安全护理培训,未制定具体安全管理办法。

  1.2.2研究组:该组开展安全文化护理管理,具体措施有:①安全培训:科室护士长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全面的安全培训,以树立基于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形成质量即生命,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系统学习医院及手术科室管理的规章制度,尤其是对刚参加工作时间较多的护理人员,不但要强化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更应重视并不断强化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让其认识到手术室护理中常见风险,掌握相应预防及处理措施,懂得如何保护患者安全及自身安全。②制定安全制度:副主任护师或护士长应积极和科室护理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发现科室管理制度中的不足及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科室护理管理规章制度,并要有效落实到个人,以使护理人员能够明确自身职责,实现上、下级的有效监督,严格落实责任制。每周定期开展一次晨会,对护理中出现的安全情况进行交流和讨论,并根据安全制度进行相关提问,及时给予解答。③风险评估: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对其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估,再采取针对性、有效性的`预防措施。科室内的毒、麻类药物及手术器械必需专柜专用,专区摆放,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做好每天早晚班的交接。在公共场所设置安全标示,给予患者及护理人员警示。对于风险易出现时间段(尤其是节假日),应实施灵活性排班,在保证护理质量基础上,确保科室护理人员得到有效休息,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④安全监督:应建立并严格执行上下级安全监督机制,并建立健全科室安全监管制度,科室护士长应组织全科室护理人员每月开展一次护理工作总结及评价活动,分析该月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找出原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或预防,确保科室护理的安全性。同时,要对护理人员日常安全护理工作进行考核,如出现护理差错或不当应及时处理,并给予警示,以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观念。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差错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情况,护理的差错发生率由护士长独立统计,主要有仪器操作不当、物品准备问题、物品清点问题、无菌物品问题等。护理质量则为每季度考核一次,满分100分,包括基础护理、无菌操作、工作态度、护理表格填写、手术配合等方面。通过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在患者出院时进行调查统计,由科室护理人员负责完成。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2.0软件对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x-±s)表示统计数据,并应用χ2对数据进行检验,P<0.05表示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研究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及差错发生率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护理具有一定特殊性,通常患者对手术的心理承受力相对不强,对护理安全要求较高[2-3]。本研究中,根据手术室护理的特点,开展安全文化护理管理,先组织科室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以提升护理人员护理安全意识。同时,建立健全科室安全管理制度,使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护理操作,实现标准化管理。另外,强化患者风险评估,进而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给予针对性指导,以减少护理安全事件发生,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此外,安全监督必须开展,及时发现和处理护理风险。在护理质量、护理差错率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研究组要优于对照组,可以看出,在手术室开展安全文化,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患者护理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谭新姣,杨智慧.安全文化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xx,14(7):27-29.

  [2]高霞,李德霞,孙霞.讨论分析在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应用安全文化理念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外医疗,20xx,34(8):2253-2254.

  [3]邓少葵.安全文化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xx,11(5):130-131.

安全管理论文12

  电力企业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离不开的构成元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的实际运营状况将会对系统管理应用产生直接的影响。尤其是面对较为激烈的市场发展环境,要想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能够提升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控制力度,不断提升管理工作质量,从而保证电力行业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对我国现阶段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改进措施,从而保证电力行业实现稳定运行。

  [关键词]电力企业 计算机网络 安全管理 发展措施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影响下,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发展速度也开始不断提升。[1]但是,其安全管理技术和发展现状相比较存在一定的悬殊,这就导致当前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运行面临较大的挑战,其安全性能逐渐下降。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若能够选择有效的管理技术,必然会导致电力企业的发展和运行受到影响。

  一、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应用管理现状分析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力行业运行发展速度,也为电力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在电力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安全影响因素,若不能够及时对其进行排除,将会导致系统受到破坏、瘫痪等现象。例如互联网络中的计算机机在运行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毒的入侵影响,导致计算机硬件资源或者信息系统软件遭到破坏,泄露行业内部发展信息。

  电力行业系统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一些管理工作人员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意义,在进行管理操作时不能够按照具体的规定来实施,导致计算机网络管理工作质量受到影响。[2]整个行业管理技术水平低下, 个别电力企业没有意识到管理工作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不愿意投入较多的技术和资金加以支持,从而影响到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而且,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设备相对落后,导致很多病毒通过邮件实现传播。电力系统管理网络所设置的接口防火墙只是装配包过滤的一种规则,无法满足电力企业计算机安全管理的工作需求,从而导致系统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需求无法实现。

  二、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一)提升网络操作系统发展安全性

  首先,要能够保证网络操作系统安全性得到提升,这样就能够保安证整个网络系统实现安全运行,降低外部不利因素的负面影响。计算机操作系统属于网络体系的核心所在,只有不断提升控制系统访问的安全性,才能够保证操作系统的稳定性不受到影响。[3]在运用操作系统时,管理工作人员要能够对网络环境进行相应的扫描和检测,并对系统运行中存在的补丁和漏洞加以安装,降低系统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从而让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得以提升。

  (二)做好病毒预防工作

  在互联网网络运行过程中,电力系统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诱发计算机出现病毒入侵的现象,因此,做好病毒预防工作显得较为重要,这样不仅能够降低计算机网络系统出现病毒入侵的几率,还能够让店里企业内部网络系统实现安全运行,降低企业系统维护需要投入的成本,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影响下,强化病毒预防工作力度满足电力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所以,电力行业要能够不断提升系统管理运行的安全性,并将网络防毒工作和单机运行有效结合在一起,建立相应的网络防毒体系,避免病毒对系统造成危害。

  (三)做好管理工作人员培训工作

  我国现阶段电力行业系统运行中存在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管理素质相对较低的问题,个别企业在选拔管理人员上面较为随意,从而导致整体管理人员质量较低。例如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不能够按照相关规定来实施,管理工作出现任何问题之后,只是一味地逃避和推卸责任;其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不够熟悉操作程序的运行,导致管理质量受到影响。[4]因此,做好管理工作人员技术培训工作,不断提升他们应对系统故障的综合能力,提升责任意识。在电力企业计算机系统实现升级之后,要能够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的认识力度,并对其技术理论加以培训,通过严密的考核来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针对考核不合格的管理人员强化管理力度,从而保证其今后能够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来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

  结语

  总之,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安全性管理工作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将会对系统运行产生直接的影响。安全科学的/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网络环境能够保证电力企业实现更大的进步,降低企业管理工作存在的压力,从而保证企电力系统能够实现安全运行,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安全管理论文13

  [摘要]我国城市轨道 交通 在快速 发展 的同时,因其发展 历史 较短,经验不足的现实,在安全管理中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 问题 。本文针对这些问通,立足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现阶段加强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七个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安全管理 对策

  我国有20多个城市正在建设或规划建设地铁等轨道交通项目,在建线路总长度超过390公里,有1500公里线路正在规划建设中,同时有10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处于运营或试运营中。长期以来.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问题一直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市民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也是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企业 进行管理的重中之重,安全管理对于轨道交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 影响 。

  1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因其发展历史较短,经验不足的现实,在建设和运营管理中留下了以下七个方面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安全隐患:

  1.1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城市轨道交通要从前期论证、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抓好安全管理工作。 目前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各个环节上相互脱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1.2相关的安全管理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地铁安全管理法规,是实现地铁建设、运营和管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基础,也是实现地铁安全、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建设部已于去年制订颁发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但仅此是不够的,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1.3相关的安全标准规范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地铁行业安全标准的建立,对规范企业的安全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地铁行业安全标准,既要考虑地铁行业可能达到的水平,更要充分考虑乘客和 社会 各界的期望值和认可度。如何制定统一的安全标准,确定事故分类、事故等级及其划分办法,进而形成完整的安全标准体系这都是尚未解决的问题。

  1.4没有形成一种全民的安全意识

  地铁运营安全直接关系到乘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要实现地铁运营安全有序,在加强员工安全 教育 基础上,必须对广大乘客进行宜传教育,要大力向乘客宜传并任促其遵守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全民的安全防范意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形成全面的安全意识方面尚有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1.5地铁事故应急预案不够细化与缺乏演练

  由于地铁运营环境的特点使得事故发生时危险性和紧迫性较高,因此对地铁事故的处理.预先制定各种预案并进行事故应急处理模拟演练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新建成的地铁线路,在投人试运营期间更应该进行起复、救援、抢修、抢险、消防、突发事件等不同类型的演练。目前大多数地铁公司都制定了一些应急预案,但突出的问题在于既不够细化又缺乏定期演练。

  1.6安全评估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开展和推广

  安全评估是保障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手段,贯穿于系统寿命周期的全过程。在轨道交通项目投人运营之前、运营企业必须通过安全监管部门会同消防等部门对系统进行初检和安全评估;进人运营阶段,安全监管部门必须定期对运营企业进行安全检查,还可以指定专业科研或咨询机构对运营企业进行安全评估,责令运营企业对检查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从而保证轨道交通的安全。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在建立 科学 有效的安全评估体系,确定统一、规范的安全评估标准方面还须进一步推广和深人。

  1.7各地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投入不够

  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管理、技术、资金等。安全标准与人、财、物的投人成正比,要实现可控的安全标准,一定要加大投人。我国的轨道交通在安全的投人方面还很不够。

  2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对策

  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涉及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的各个环节及众多部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抓好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生产管理,政府主管部门、企业要从强化安全意识、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等方面人手,从体制、机制上确保安全生产。

  2.1加强城市轨遗 交通 规划、建设、运管管理的协调一致和相互配合

  理顺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体系,加强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协调一致和相互配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提前参与到涉及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施工阶段的安全性论证工作;施工审查部门要加强对有关安全强制性条文的审查力度;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也应将运营安全保障前移,提前参与前期各项安全审查工作。

  2. 2制定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法规

  认真 总结 国内外地铁建设和运营的'安全管理工作经验,针对我国地铁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 问题 ,制定和完善统一的地铁 法律 法规,明确地铁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运营单位的安全职责,依法规范乘客行为,保护地铁安全设施,使地铁建设和运营管理走上依法管理的更高层次,确保地铁系统安全运营。

  2. 3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推进设备技术国产化

  设施设备的可靠性是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重要保障。应通过制定统一、完善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使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各类运营设备符合接口的技术要求,切实满足运营的实际需要,为运营安全创造必要的条件。同时,运营 企业 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加大国产化的推进力度,强化运营设施设备保障,不断提高运营安全质量。

  2. 4完善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体系,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地铁运营安全需要相应的监控和评估体系来保证。应逐步建立起包括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运营安全评估体系及安全控制体系等方面在内的大安全管理体系。同时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责任意识,形成职责清晰、层次分明、衔接紧密、覆盖全面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每一个工作岗位和每一个员工。

  2.5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多种形式的演练,提高应急应变能力

  按地铁运营的具体特点,完善各种事故情况下的应急处理预案,建立与公安、消防、 医院 、公交、供电等单位沟通联系的地铁灾害抢险救援联动机制与指挥体系。通过演练,达到各种设备与各级员工之间的“联调”,提高多工种共同配合抢险作业的能力及地铁运营管理人员紧急应变能力,同时也检验设备维保质量和应急功能状态。

  2. 6加强运营设施保泽,提高运管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一方面 应用 新技术、新设备,采用白动化程度高、安全性能好的系统设备,提高运营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建立维修管理信息化系统,对维修过程中的工时、物料、定额、检修规程等进行全面监控,保证维修计划的落实,全面提升设备设施维修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维修质量,保证设备设施的质量状态。

  2. 7开展公众安全宣传 教育 ,致力于建造“安全型 社会 ”

  大力开展公众安全宣传教育,积极推进建设运营安全文化,努力提高全体地铁员工和全社会的安全意识。通过培养安全型的地铁员工、地铁家庭、地铁乘客,将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中的“全员”概念延伸为“全民、全社会”,致力于建造“安全型的社会”,从而确保地铁运营安全。

  参考文献 :

  [2]谢正光.北京市地铁运营安全管理[R].北京: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研讨会.20xx.7.

  [3]卢光霖.广州市地铁运营安全管理[R].北京: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研讨会.20xx. 7.

  [4]周淮.上海市地铁运营安全管理[R].北京: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研计会.20xx. 7.

安全管理论文14

  近年来,虽然国家从各方面都在加大煤矿安全监管,但煤矿安全事故仍时常不绝于耳,因此,研究煤矿事故发生的机理,最大限度地减小伤亡事故,已经成为煤矿工作者和全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

  职工的不安全行为、设备和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不安全的生产环境是造成我国煤矿事故的直接原因,但管理失误是导致煤矿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由于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管理方面的失误,产生了人员、物质、环境和信息中的一项或数项的缺陷,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在管理过程中人既是被管理者,又是掌握管理手段的管理者,人是煤矿安全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人的违章行为的产生,可以看作是一连串错误的结果,由错误的认识,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并强化了错误的需要,从而导致一个错误的行为。在众多的错误中,作业者的心理作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员工的工作态度、群体的行为准则、人际关系、领导威信等社会心理因素。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与安全生产有十分重要的联系。一方面,人在生产作业中经常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如紧张、疲劳、反抗等直接反映到工作效率与安全生产上;另一方面,生产作业过程中的生产机械、作业环境又对操作者的心理状况发生作用,使人的心理状态发生变化,最终影响到工作效率与安全。要搞好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分析安全管理中的群体社会心理因素,考虑员工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

  一、人性假说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制定煤矿安全管理对策措施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把员工看成唯利是图的“经济人”还是看成社会生产劳动的积极参与者。由于受煤矿职工自身的素质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在煤矿的安全管理过程中,认为人主要是为金钱而工作,为物质生活的享受而生存,只要能满足人对金钱和物质的需要,就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基于这种观点,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就是由管理人员利用职权、发号施令,使被管理者服从,让其满足安全工作的要求,强调严密的组织制度和制定具体的安全规范,职工的主要任务是听从管理者的指挥,至于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制定,只是管理者的事情,与职工无关。在安全奖励制度方面,主要用金钱来刺激职工的安全行为和安全生产积极性,同时对消极对抗、违章违纪者采用严厉的经济惩罚措施,即在安全管理上对职工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这种思想在我国煤炭行业相当普遍,特别是像六枝工矿集团这样一些老矿井,条件差,效益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管理方式的局限性也逐渐地暴露出来,它是以金钱为主的机械的管理模式,用职权严密地控制职工,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对立起来,排斥工人参与管理,否认了工人在安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不可能激发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非正式群体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

  非正式组织是指企业成员之间由于共同的价值标准而自然形成的无固定形式的社会组织。人与人之间具有基于共同的价值标准而产生共同的情感和态度,并且正是这种情感和态度把彼此组合到一起,如师徒、校友、老乡等。在煤矿的正式群体中,不仅存在着非正式群体,而且还对人的行为起着控制作用,影响职工的行为效率。

  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是以相近的心理特征和共同的心理需要为基础,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浓厚的群体意识,成员之间感情密切,利益一致,彼此之间的交往较为频繁,促进了群体间信息的沟通,有较强的自卫性和排外性。另外在每个非正式群体中,非正式组织的领导人物是自发产生的,虽然没有组织赋予的正式职务和权力,但由于其自身具有一些特殊的优越条件,如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善于体贴别人等,因而在成员中有很高的威信,往往比正式组织的领导人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对其他成员拥有精神上的支配权力。

  当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目标一致时,它可以协助正式群体完成工作任务,解决一些正式群体无法解决的问题,作为正式群体的补充,满足成员对信息沟通的需要,也可以满足人们交往、归属、友谊等不同的心理需要。但当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与正式群体目标相抵触时,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影响安全生产。因此,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引导作用,使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目标一致:保持和建立成员的价值观,目标态度等使其行为稳定;可利用组织进行沟通;促进人与人之间建立互敬合作精神;可利用其为人员提供归属需要使其安心工作。

  三、奖惩机制与煤矿安全管理的关系

  人会对去的行为和行为结果的学习来影响将来的行为。行为结果对他有利时,就会趋向于重复这种行为,行为结果对他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趋向于减弱或消失。这种情形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强化”,对个人的行为实施奖励,从而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即正强化。正强化的方法包括奖金、对成绩的认可、表扬、改善工作条件、提升、安排担任挑战性的工作、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等。负强化就是对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实现的行为进行惩罚,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直至消失。

  负强化的方法包括批评、处分、降级等,有时不给予奖励或少给奖励也是一种负强化。负强化作为基本的煤矿安全管理手段之一,它能及时矫正煤矿职工的不安全行为和确保组织安全有效的运行,如果用法不当,非但不能调动煤矿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反而会严重挫伤职工热情,影响安全管理者与职工的沟通,甚至出现极端行为。

  因此,在煤矿中要科学地运用负强化,坚持正强化和负强化相结合的原则。基于强化理论,在煤矿的安全管理过程中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强化措施。

  四、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亲情管理

  人是企业得以存在的根本,对人的亲情关怀,是企业以人为本的最现实的体现。如果管理者对员工能够悉心关照,想员工所想,急员工所急,就会有较大的功效。从人作为感情动物的特性来说,你关注我,我也会想着你,形成员工与公司忧乐与共,共同进退。

  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亲情管理可以是多样化的,例如:煤矿工会定期组织开展“送温暖”活动;邀请部分死亡职工家属为“三违”问题作报告和职工在下井前要面对其全家福进行安全宣誓;作为一个安全管理人员要弄清每个员工的基本家庭情况,在职工最需要的时候,能够给职工送去家庭的温暖和领导的关怀,如资助困难职工的子女读书等。

  只有企业亲情管理员工,员工才会倾情奉献企业;只有企业有了家的温暖、爱的亲情,员工有了归属感、稳定感与成就感,企业才会有凝聚力、向心力和竞争力。

  五、结语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人们的心理活动受人性假说、非正式群体、奖惩机制、亲情管理等观念制度的影响,对煤矿安全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学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一个人的心里活动是其外在行为的内在根据和驱动力;行为则表现了他的内部心理活动,受内部心理所支配,所以人的行为表现必有心理上的原因。如果心理不正常,行为就要出问题,就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研究煤矿职工心理活动的规律和外在因素对职工心理的影响,加强对职工安全心理引导,并找出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海峰.安全管理心理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xx.

  [2]孙健.王玉海,等.安全生产的管理模式[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xx.

  [3]马金华,王春福.企业管理学[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xx.

  [4]吴穹,许开立.安全管理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xx.

  [5]曹阳.让亲情化管理凝聚人心[J].中国职工教育,20xx,49.

安全管理论文15

  经纬度测定仪( 全站仪) 以及水准仪是测量大坝变性监测数据变形点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的,其中水平位移测量的方式包括边角交会,极坐标和前方交会等,垂直位移的测量方法常常包括复合水准路线和闭合路线等。测量所得的数据将会保存在仪器当中,当结束测量后,还需要将仪器和计算机连接,并用专门的软件读取测量所得数据。在读取数据过程中,软件的使用对于保持数据的完整正确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将来探讨一下变性监测数据处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关于改进,应用大坝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措施。

  1 变形测量数据存在的问题。

  1. 1 不能有效地进行数据管理。

  目前许多水电站使用专门的测量软件进行数据的测量计算,专门的软件读取数据,但是每次测量所得的数据都是用文件的形式去保存。这样做的弊端便是很难进行数据的管理,且更新数据的过程较为繁琐。

  众所周知,现代是个信息化爆炸的时代,上一秒的数据和下一秒的数据或许都会不同,测量出的数据如果不能够进行管理,并且得到及时的更新,对于使用者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关乎安全性的数据,更需要及时反馈到管理者的手中,才能帮助其做出正确的决断。因此当前的变形测量数据存在管理方面的问题。

  1. 2 计算结果有偏差。

  在使用测量计算软件的时候,有些软件需要事先计算方向的测回平均值,对边角进行改正计算,然后再将计算测量值输入软件当中进行平差计算,有些测量软件是直接读取原始文件数据,并同时计算测回平均值,边角改正值和平差值。在边角交会值计算过程中,软件系统一般不会提示闭合差的情况,导致粗差分析出现偏颇,如在闭合差最大时最小二乘法平差结果会出现偏差。因而当前的变形测量数据还存在计算结果处理不精准的问题。

  2 大坝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改进设想。

  2. 1 对测量数据管理问题的改进。

  以往的大坝安全信息测量数据都是通过软件读取数据,改进后的大坝安全信息数据是通过专门的测量仪测量数据并采取人工输入的方式处理数据。通过建立专门的安全信息数据库,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存储,在数据库里,所有的原始记录数据都能够得到很好地存放,而计算各类数据的各个参数,例如边长的加常数,乘常数和水准尺的每米直长改正等,以及工作基点的坐标和高程等,也将在数据库得到存放,从而帮助管理人员进行计算。计算得出的变形数据可以同其他的测量数据一样在存储库里进行查询,报表制作,过程线绘测等操作。

  通过对测量数据管理系统的改进,可以避免数据的丢失,重复累赘。而且相对于文件形式的保存管理,改进后的管理系统管理起来更方便,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也较之以往更低,对特定人员的依赖也更小,因此在交接工作的时候可以避免工作连续性中断的问题。再者,对于测量处理的数据有所疑问的时候,运用新的信息存储处理系统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查询,浏览以往的原始数据,并且对测量的过程进行查看,如果发现测量值确实存在偏僻,还可以重新进行计算,并且将改正结果输入数据库进行更正。最后,改进后的测量数据管理系统还可以实现让变形量和其他数据一起在数据库里进行查询,报表制作,过程线测绘的目的,使用者可以根据所绘制的过程线图对数据的变化进行观测,从而对数据的变化情况有一个大体了解。

  2. 2 对测量计算结果处理等的改进设想。

  人工计算测量的原始数据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测量精准度不高,出现错乱,错漏等现象,或是计算用时较长,难以进行验算等。因此要改进测量计算结果,则需要将测量的计算方式由人工计算改为机算,使用机器计算的优势显而易见。首先,测量所得的原始数据和测量方式,所需要参考的参数,计算公式都在计算机里,计算机的运行速率比人高,而且计算机的出错率低,精准度高,最后,计算机可以同时处理大量的数据,大大提高计算的效率。目前,常用的平面监测方法中前方交会法,边角交会法,极坐标法。

  其中极坐标法没有多余的测量值,不存在闭合差,平差,因而不需要再进一步进行计算,大大保证了计算的准确率。边角交会法则有两个多余的测量值,可以直观地按照极坐标法测量位移点的坐标闭合差,同时校核工作基点间的边长变化情况,这样在检测观测精度的同时,可检测工作基点的稳定情况。

  对测量计算结果处理系统进行改进之后,在进行边角交会值的计算时,可以为其提供坐标闭合差的`结果,还可以用工具对基点间的边长和工作基点坐标计算的边长值进行比较,从而计算出坐标的闭合差。而在闭合差趋于极限的时候,运用小二乘法进行平差计算得出的结果会出现偏颇,因此需要在计算之前先进行粗差分析。

  3 大坝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改进应用。

  3. 1 关于数据管理的应用。

  原始数据管理系统是依靠文件进行数据储存,存在着一定的管理问题,比如难以对数据实施管理,很难保证数据的及时更新等,改进之后的数据管理系统增设了变形数据管理模块,从而能够完成从数据入库到计算处理的整个过程,并可以向用户提供更为专业的精度分析,粗差定位分析,通过多种可能组合进行查询统计,使得用户能够变形测量结果进行观测分析。通过改进,数据管理系统中原始数据可以通过人工录入或者是文件导入的方式,录入或者导入库中,并在原始数据库中按照测量线路和测量周期进行数据的保存,从而方便了之后对数据的查阅和更正。

  3. 2 关于数据计算的改进应用。

  传统的数据计算存在着数据计算精准度低,对于一些存在多与测量值计算且该测量值会影响数据准确性的数据来说,该测量值的计算更加重要。比如在闭合差过大的时候,运用小二乘法计算出来的数据就会有所偏颇。对计算机或是其他的计算机器进行初始的配置之后,软件能够对数据进行大量精准计算,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还能够考虑到测量的方方面面,从而确保数据的完整正确性。其中进行测量的数据包括各个测回值的平均值,边长的气象改正值,常数改正值,改平值,投影以及水准尺长改正,边角交会的 X 坐标,Y 坐标,工作基点和三个闭合差等。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所计算处理的数据还能得到改正,使用者也能根据此对数据进行前后对比,对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其中重点数据还能使用不同颜色的方框,数字为使用者进行标注,从而方便其更好地发现数据中存在的差别,并根据此进行误差分析等数据分析。

  3. 3 关于数据查询改进应用。

  由于所有的数据都保存在数据库当中,可以很方便地对数据的历史记录和测量过程等信息进行查阅,追溯以往数据录入记录,可以很方便地对数据的正确性进行检查,并对其进行重新计算。其中查询数据有两种方式,其一是以观测点为主线查询各次的观测值,坐标以及闭合差,其二是以观测的方法为主线查询原始的观测数据。通过对数据查询的改进,数据丢失的问题将能够得到极大的改善,数据的正确性也能够得到保证。

  总而言之,变形测量的特殊性决定了总会有一定比例的数据会超出精准度的要求,导致数据计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出现偏差,因此返回去查询计算是提高数据精准度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坝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改进就是要改进其数据管理储存库,使得数据的保存管理,查询,计算处理等各个环节的方便性,精准度都有所提高。再者,由于变形测量数据的专业性质,软件能够提供更多的专业性的帮助,从而使得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方便地对数据进行测量评估,大大提高了应用效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坝信息安全管理对于维护大坝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改进大坝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完成从数据入库到对数据进行计算统计处理的各个环节。改进要点就是要增设变形数据处理系统,将传统数据的文件储存方式改为文件导入或者人工录入的方式,从而提高对数据录入中更新,改正,查询等各方面管理的效率。再者,还要提高对数据处理改正的效率,提高存储数据的正确性,比如对边角交会值的测定及改正,各类测量方式多余测量值的改正等,从而让数据的使用者用得放心,用得安心。

  参考文献。

  [1]赵斌。 大坝监测数据自动整编模块[J]. 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xx,26( 4) : 45 - 47,51.

  [2]钱小刚,蒋波,陈健等。 大坝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改进与应用[J]. 水力发电,20xx,40( 8):25-27.

【安全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酒店安全管理特点论文12-04

安全管理论文01-03

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论文11-05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07-29

病房安全管理论文12-04

电力安全管理论文11-07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之我见论文12-03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论文05-25

煤矿安全管理下安全目标管理分析论文12-02

脑瘤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分析论文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