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论文

时间:2024-06-06 10:05:50 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班级管理论文【通用1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班级管理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班级管理论文【通用15篇】

班级管理论文1

  一、抓好后进生

  后进生是班级管理的难点,抓紧这些学生是关键。

  1、班干部自主管理

  让班干部及时关注和督促后进生,但叮嘱班干部要注意方式避免矛盾冲突,对同学的管理要以事论事、以理服人,不能大声呵斥更不能带脏话,要强调履行的是班级管理职责。

  2、班主任“话疗”

  我经常和后进生交流沟通,聊人生目标(今后在社会上想干什么),聊学习(在学校学那些事),聊常规管理(学院为什么这样要求),聊交友(应该交什么样的朋友),聊班干部的艰辛(班干部承受了好多同学的不理解和抵触,我们应该体谅他们),聊和谐相处(学会换位思考、学谦让、学包容),聊工作岗位要求(在工作岗位上首先做到服从管理、遵规守纪),聊感恩(父母的期望及努力是为了谁)等,全方位、多角度地与学生谈心,同时发现其闪光点时进行表扬激励。

  3、与家长合作

  经常与后进生的家长沟通学生在校表现,从家长那里了解学生的过去,告诉家长学院的一些管理要求及处罚制度;建议家长要及时掌握孩子的交友及双休日活动情况,多关心学生的在校情况,了解学生的表述是否和班主任说的一致;建议家长让学生双休日回家,不能在校住宿,告诉家长学生双休日在校容易发生的一些隐患,如聚众上网、聚众吃喝、吸烟等;告诉家长学生会出现“双休日反弹症”现象,即无节制疯狂地玩,甚至交往一些不良的朋友,返校后很不适应,出现一些反常现象,传递一些坏习惯,建议家长一定在双休日盯紧孩子,以便家校协作共同管好学生。

  4、隔离管理

  把后进生分插到每个学习小组里、分插到每个宿舍中、分插到每个值日小组里,让他们认真地独立完成值日任务,不能让弱势同学代替干。严格督促学生,不能随意换小组、换宿舍、串宿舍等。

  二、关爱帮扶生

  帮扶生性格内向、懦弱,不会主动惹事,但是,他们的喜怒哀乐都憋在心了,很难沟通,不和人交流,他们的感情得不到释放,在学校没有朋友,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关爱很容易走极端,做好帮扶生工作是关键。

  1、管住后进生

  经常与欺负同学的学生谈心,跟他们交流没有朋友又经常受到排挤和欺负的`感受,让学生换位思考。引导他们珍惜缘分珍惜友谊,互相团结,并明确强调欺负弱小同学的违纪处理规定。

  2、与家长合作

  与帮扶学生的家长经常沟通学生的在校情况,因为这些学生受学生恐吓时都不敢说。然后再及时和欺负同学的学生的家长沟通,与家长合作,教育好学生。

  3、鼓励自信自强

  经常与帮扶生交流沟通如何与同学交往,鼓励其突破自己,主动与同学接触参与各种活动,体验交往快乐;当有同学欺负时要勇敢地讲理、主动找班干部帮忙、勇敢地给班主任说。

  三、结语

  总之,帮扶生是技工院校的弱势群体,是关爱和帮助的重点,要用爱和实际行动去关心和帮助他们、感化他们,让他们自强自立。我们无法改变生源素质,但能转化在校的学生;我们无法改变社会对学院的评价,但会努力改善和提高育人环境来赢得社会的美誉。育人无止境,管理无边际。我愿在班级管理工作岗位上,做一个勤劳智慧的引路人,为学生引领成长的方向,为技工院校的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班级管理论文2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还很不均衡,大力发展农村地区的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首要任务。而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要取得长足的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由于农村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及个性发展等因素,使农村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之中要付出更多时间及精力,那么如何在教育工作实践之中有效开展班主任工作呢?

  一、全面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班级管理中多正面引导和表扬学生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严”字当头,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把握好“严”的尺度,做到宽严相济。对于农村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家长长年在外地打工,使很多学生成了留守儿童,这些学生长年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还有一部分由于家长离异而导致很多学生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这些学生普遍存在对学习缺乏兴趣、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遵守课堂纪律等不良习惯,但是这些学生都非常善良、淳朴,他们虽然学习成绩较差,但在学习与生活中更希望得到关注与认可,他们在很多方面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该让他们都得到更好地发展,要达到这样的教育目标,班主任需要对每一名学生都有一个深入而全面的了解,弄清每位学生个性品质上的特点,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对以后有的放矢地开展班主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每一名学生在班级管理中都有被人关注与认可的心理需求,班主任在工作中应该抓住学生的这样心理,在班及管理的过程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对他们进行表扬与激励,不断激发这些学生的上进心,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善于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同时也让这些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与同学对自己的关爱与关注。

  二、建立以学生为核心的'规章制度,制度面前做到人人平等

  1.班级管理应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班主任在管理中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更全面的了解每一名学生的生活实际与个性特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多看,多问,多听,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掌握学生的特点、心理,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在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与学风,进一步管理好整个班级。

  2.班级管理要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在一个班集体内,班主任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班级管理的核心,建立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班级管理机制,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能够保持持久的发展。

  3.班级管理过程中要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做到制度面前“生生平等”。在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时,教师应该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全体同学共同参与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体现出班级小主人翁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才会自觉遵守自已参与制定的班级管理制度,使每一名学生都能用班级管理制度来约束自己,在学习与生活中真正相互监督,共同遵守班级管理的规章制度。在班级管理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实行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的民主管理方式,在制度面前做到人人平等。班主任的模范行为,是对学生的一种无声的教育,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很多行为习惯与语言都来自于对他人的模仿,而学生生活环境中家长与教师的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三、班级管理中采用赏识教育转化后进生,动员学生集体帮助后进生转化

  后进生往往自尊心强、好胜、有上进心,但意志力薄弱。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以表扬、激励为主,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这就需要采用赏识教育,及时对这些学生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与表扬,使这些学生也能真正感受到学习给自己带来的成功与喜悦,为这些学生重新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如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善于抓住小学生爱表现的心里,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积极开展互帮互学活动,把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与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结成对子,让优秀的学生带动全班同学一起优秀,督促后进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自觉遵守班级纪律,专心听课,学会学习。同学的热心帮助使学困生融入到集体的生活和学习之中,使他们感到班集体大家庭的温暖,逐渐消除自卑心理,重拾自尊、自信,从而端正其纪律、学习态度。

班级管理论文3

  班级作为一个学校的基层组织,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关系到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从管理的价值取向的历史沿革看,班级自主化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新课程标准的推行现状看,班级自主化管理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内在规定。

  在小学怎样实现班级自主化管理呢?我认为班级文化建设是关键。

  因为班级的管理不是程序的管理,依靠的不仅仅是训练几个得力的班干部或者是制定一个完善的班规就能解决的事。它所需要的是每一个孩子都能独立的管理好自己的行为。小学阶段正是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很容易受环境的干扰,正确的导向可以使其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所以班级文化的建设更显其重要价值,良好的班风无疑是给孩子们提供了阳光健康的成长平台。

  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浅述班级文化建设方略。

  一、给自己定位。

  在当班主任之前要给自己定位,想清楚自己为什么当班主任。假如是为了名利的话,那么您要失望了。我们都知道在学校最苦最累最受气的教师就是班主任。那怎样去给自己定位呢?我认为在当班主任之前你得是一个喜欢孩子热爱教育的教师。把教育当作事业而非谋生的职业,有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的目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念。有了信念才会为之努力和坚持。奉献就会变得顺其自然,得不到回报也不会斤斤计较,因为我们有了为之付出的信念。

  二、给班级定位。

  所谓给班级定位,就是给班级制定奋斗目标。它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假如你是一名新教师或是新接一个班级不能明确长期目标的话,我建议从短期目标开始制定,使其慢慢形成班级的自我风格。

  就我班而言,当初刚接手的时候,这个班是全校出名最差班,几乎能称为三不管地带。二年级了学生都还不知道上课的常规,因为男生特别生多女生很少,打架的事时常发生,就寝纪律、就餐纪律、集会纪律、课堂纪律可以用恐怖来形容,全校的教师都害怕进入的危险地带——二(1)班。

  面对这样的班级你给它制定长远目标是行不通的,所以我就给它制定短期目标——“成为全校第一”。不断的刺激他们,根据该班孩子的好斗性格,用激将法刺激他们去比去斗去竞争。果然,通过一年的努力他们成为全校的全能班级。

  第二年,孩子们因为取得了成功都找回了自信,可是有部分孩子开始骄傲和浮躁起来,这时我便给他们制定第二个短期目标——“成为全校最受欢迎的班级”。让他们明白只有我们个个成为最受欢迎的人,我班才能变成最受欢迎的班级。经过之前的努力,孩子们的班级荣誉感很强,他们十分热爱自己的班级,许多调皮的孩子都愿意为班级荣誉去改变自己不合理的做法,就这样短短一年的时间,他们确实让班级成为全校最受欢迎的班级。

  如今到了第三年,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好的发展,我决定让我班成为——“最具特色的班级”。想成为具有特色的班级,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实实在在的去做,第一步就得与孩子沟通,从孩子自身出发,让每一个孩子都彰显个性,使班级出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竞争景象。

  通过一个个短期目标的实现,串联起来就是一个长期的目标的实现。

  三、让学生与自己充满自信与激情。

  想让学生充满自信和激情,除了引导和表扬外,更多的得用自身的行为去感染他们。只有充满自信的教师才能教的出自信的学生,只有充满激情的教师,他的学生才会拥有激情。教师的自信从哪儿来呢?最快的莫过于阅读,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增长见识,提升气质,拥有内涵,变得博学多才。在与学生打交道时更加应对自如,就算对其进行批评,也能随手引用典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典故里明白做人道理。除了阅读就是提升自己的专业。不断的向专家型教师靠拢。不断的研究与写作,当你的论文获奖了,记得跟班上的孩子一起分享喜悦,给他们读一读你用心写的写作。这一切做了就得让孩子知道,孩子是很善于模仿的,当你这样做了,又宣扬了这种做法,孩子们都会跟着学,久而久之他们想不自信都难。激情是一种情绪,人们创造美好事物时,必不可少的催化剂。怎样才能富有激情呢?让自己永远保持年轻和热情,永远把自己当作新教师。当面对班上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时,告诉自己每天都是第一天,每次都是第一次。所以每次都得用心并且认真的去对待。把这份认真和热情传递给孩子,那么孩子自然就拥有了激情。

  四、给自己和学生一个真正民主的交流平台。

  什么样的交流平台才是真正民主的呢?我是这样认为的,在班上遇到事时,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要与孩子们商量,在商量的过程中要么把他们当大人看,要么就把自己当小孩看,反正得和学生站在同一水平线上讨论和思考问题。我有这样一个习惯,每次学校开完教师会我都会把孩子们集中起来,传达会议内容,告诉他们开会的一些事情,包括班级被表扬,或是被批评。让他们自己去分析当中的原因,总结出经验,进行商讨后达成共识。同样,我也要求班上的班干部参加大队部会议后马上传达会议内容,及时进行全体商讨,人人参与议论,不分干部与群众,老师与学生,大家都是一样的。达成协议后人人自觉遵守,班级群众作顾问,由班委会及班主任共同监督。

  五、用心对待和培养每一位孩子,同他们一起找到自己的发光点。

  班级自主化管理的核心就是“教育、管理、教育”,就像我们喊“一、二、一”口号那样,是一种前进的步伐规律。当中管理只是配合,而教育才是主体,教育是面向每一位学生的`,如何做到真正的教育呢?

  我认为班级的自主化管理应当是人人的自主化管理,民主似的自主化管理,而不是某部分优等生的自主化管理。现在都提倡以人为本,我们作为教师更应该如此。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给每一个孩子留有展示的机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赏识教育提出,任何孩子都是好孩子,任何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可是这些闪光点在应试教育下已经被遮挡的所剩无几了。出错的不是考试本身,而是参与考试的人,这些人不只是学生还有我们的教师。在中国很多不懂教育的人时常单纯的从分数去评价、判断学生和教师是否优秀。在这样武断的评价下,教师很难拥有平常心去对待孩子,学生更加无法拥有平常心去对待考试。所以我告知自己和学生,中国自古就有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在中国考试是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假如学习成绩不好,不会考试并不能代表你这个人差,只能证明自己这一项技能没有掌握好。当没有了考试压力,我的“眼睛”也明亮了许多,总能看到他们身上的优点。就像我班的张丽,数学成绩一塌糊涂,可是办起事来绝不含糊,一手钢笔字写的是一级棒,早已超过我这个数学老师了。班上的大事小事都离不开她,慢慢的越来越自信。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缠着我找数学的学习方法,一点一点把不爱动脑,爱抄作业的坏毛病改掉了。黄兴楠,这个在老师家长面前超级“窝囊”的学生。上美术课特长课连作业都不能按时上交的孩子。我看到了他观察事物的认真,学习美术的天分。偶然的机会我偷偷的把贴在班上墙后的画纸戳破,硬是从他那里抢了一幅还没完全画好的作品贴了上去。然后在班上大肆表扬那画画得多么多么有水准,只是少了点什么好像没画完。同学们也配合着一起高呼好看。这时黄兴楠的脸红了,但是我发现他偷偷的笑了。之后美术作业慢慢的不欠了,放学时还能主动与我打招呼。最让人感动的是,在课堂上有学生插嘴,他能举手经过老师的同意表达出对插嘴同学的不满,他是这样说的“你不应该随意插嘴,应该等别人都说完了,再发表意见。”这个刚刚上四年级的孩子,他已经懂得了聆听。只有用心去做,才能把事情办好,只有用心去教,才能把孩子教好。

  通过以上五点的浅述,我想提醒大家,班级自主化的管理是人性化的管理,人性化的管理就离不开人,而人不是少数人,是众人。只要是班级里的一份子他就有参与管理和被管理的权利,只要他是孩子他就有享受教育的权利。用文化去感染他们,让大家成为一个志同道合的理想团队。何为文化?文化就是一种优良传统,文化就是一种好习惯。让你的班级拥有自己的优良传统,让你的孩子都拥有一种好习惯,那样班级文化就自然而然的建立起来了。

班级管理论文4

  [摘要]成人高等教育是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其发展也面临着来自体制内外的挑战。新时期普通高校做好成人高等教育的班级管理工作,对促进成人高等教育良好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班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做好普通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班级管理工作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班级管理;管理措施

  一、引言

  “成人高等教育”是指对符合规定标准的在业或非在业成年人素质提高的学历教育,属于继续教育(含职业培训)性质。它既可以满足成年人提高自身素质或适应职业要求的需要,也可以扩大高等教育机会,培养专门人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成人高等教育的服务对象不断延伸、教育层次不断提高、教育内容不断丰富,同时其办学方式也日益趋向开放、办学主体趋向多元、教育渠道趋向沟通,并且成人高等教育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学科建设也已启动。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空间不断扩展,其主要阵地是专门的成人高校和普通高校,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普通高校中的成人高等教育。班级是普通高校开展各种活动的基本单位。良好的班风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并以此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特质,成人高等教育也是如此。因此,针对成人学员的自身特点,制定适用于成人学员的班级管理方法,做好成人高等教育的班级管理,对提高成人学员的专业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班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成人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制度,完成了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过渡,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输出人才。然而随着教育大众化目标的实现,普通高校开展成人教育的一些问题也开始显现,如定位存在偏差,具体表现为把成人教育仅仅当作创收的手段,从而忽略了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和班级管理,也忽视了其自身人力资源的培养。

  (一)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实施保障

  首先,相关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普通高校中的'成人高等教育的班级管理缺乏可遵循的总体规范。现存的成人教育法律法规大多以政策、条例等形式出现,多分散在各种教育法律法规和相关条例之中,且过于抽象,缺乏系统性、具体性和针对性,难以对新时期的成人高等教育起到应有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其次,缺乏明确的实施保障单位,其中众多教育主管部门对成人教育的多头管理,使成人教育陷入了“都管都不管也管不了”的尴尬局面。正因此,地方一些培训机构开始在成人教育行业变相捞钱,甚至喊出“只要有钱,一切都好办”。最后,班级等基层单位难以贯彻方针。由于成人教育的对象较为广泛,且层次多样,缺乏固定的基层管理组织。仅靠教师一人,难以实现有效的管理。

  (二)班级管理者专业化水平不高

  我国目前的成人教育管理者通常都没有经过系统化和专业化的训练,而是依据自身多年的普通高校教育管理经验来进行管理,这自然会引起管理方式与管理对象的不匹配。我国目前普通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的班级管理者通常由其他从事普通高等教育的辅导员兼任,但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对象在年龄、职业经历、社会阅历等方面均存在区别,若将两者等同,便会导致成人高等教育体系的僵化,不利于成人的素质发展,与其最初的目的相背离。其次,社会上也缺乏相应的专业训练机构来对成人教育管理者进行培训,政府和相关高校对成立相关培训机构缺乏构想和资金投入。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班级管理者通常要利用假期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热情不足,容易产生倦怠感,也会导致管理工作不到位。

  (三)班级管理手段缺乏针对性,师生沟通渠道匮乏

  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班级管理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班级往往是一个形式上的教学单位,而没有成为真正的集体,凝聚力较低。大部分成人高等教育班级的学员通常都是上课或考试时才聚到一起,师生之间沟通的渠道较为匮乏。这就导致了班级管理者无法真正了解班级成员的具体情况,从而也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并使班级凝聚力日益降低。因此,师生之间的沟通亟待加强,使班级管理者更好地开展工作。

  三、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班级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细化学员常规管理

  1.制定健全规章制度,确保管理制度的可行性

  在班级管理制度方面,规章制度制定者应该针对成人学员的具体特点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具体做法为:第一,重新组建一个独立的管理系统,明确总负责人和各项工作负责人,避免多头管理;第二,以学校客观条件为依据,从而确保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了保证这一点,在制定规章制度前,可以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成人学员以及成人高等教育一线教育工作者进行调查,并以此为规章制度的制定提供依据;同时可以抽取有代表性的学员样本进行制度的试实施,对规章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

  2.细化班级常规管理,保证规章制度实施

  在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后,应敦促教育管理一线人员对规章制度的实施给予切实保证。只有一线教育管理者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的学习活动才能井然有序地进行。在常规管理方面,应明确规定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对于考勤制度、请假制度、奖惩制度和考核制度等规章制度的传达,应该通过宣讲和案例的方式让学员学习并熟知,而不是因怕麻烦避而不谈,或者出了问题才告知对方。除此之外,对于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学员要进行奖励,对于违反规章的学员要进行惩罚,奖励和惩罚可以用学分的方式或其他对学员有一定切实影响的方式来体现。这种榜样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员对于规章制度的重视,保证规章制度的贯彻和实施。

  3.抓好班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学员自我管理能力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为增强机体凝聚力,应该采用民主选举方式组建班干部队伍,并就学业完成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研讨。班级管理者应该充分调动有能力、尽责性强、有奉献意识的学员的工作积极性,协调组建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班干部队伍,明确班干部职责,使信息能够流畅地上传下达,保证班级活动正常运转,深入了解学员的总体情况。同时,班主任要加强班干部队伍的教育,提高班干部自身素质,并进行定期考察,可以实行轮换制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工作。需要注意的是,班级管理者不应过于突出体现班级干部和普通学员的区别,而应逐步实施“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的干部制度,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人人能管事、事事有人管”的良好氛围。以此提高全体学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增强自身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而达到良好的班级氛围。

  (二)提高班级管理者素质,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首先,作为班级管理者应该对自身岗位的重要性和工作的内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全身心投入班级管理工作中去,树立良好形象。班级管理者应该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自己既是班级管理者也是学生的服务者,要以平等的方式对待学员,增进与学生之间的友谊,在管理过程中宽严相济,懂得灵活应变。其次,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多是在职者,他们有自己的工作安排和行为习惯,故班级管理者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学员创造一些符合他们习惯的学习环境,组织一些能够发挥学员长处的课外活动,这将有利于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最后,作为班级管理者,要时刻与时代接轨,不断更新观念,学习和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政府部门或高校应该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健全的专业训练机构对在岗的班级管理者进行定期培训,以满足班级管理者的学习需求。

  (三)增进师生沟通,掌握学员总体情况

  班级管理者与学员之间的有效沟通,能够消除许多在班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信息沟通的手段和渠道日新月异,班级管理者应该与时代接轨,有效运用电话、微信、QQ、微博等各种现代通讯设备进行师生间的沟通,消除与学员之间的隔阂。另外,班级管理者要与学员形成日常性沟通,而不只是有事情的时候才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使班级管理者更加及时有效地了解学员的相关信息,提高应变能力,及时处理问题。除此之外,管理者与学员间的沟通要以平等为原则,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除了学员的日常基本信息外,深入了解成人学员的心理,对班级管理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成人学员学习环境具有相对的局限性,他们的学习情绪和对班级中一些事情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因此,一定要事先深入了解学员的心态,才能更好地应对某些突发问题,达到管理好班级的效果。班级管理者可以通过与学员进行谈心、通过较为熟悉的学员间接了解、定期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来达到这一目的。除此之外,还要充分了解、积极挖掘每个学员的特长、爱好,并充分利用,以推动班级管理的良性发展。另外,成人高等教育班级管理还应该注意到成人教育特有的需求。成人教育注重学习者经验及活动情境的整合。这就要求班级管理工作不仅要注重成人学员的知识学习需求,更要剖析成人学员日常生活经验,提供解决相关问题能力的训练,使其更好地适应班级生活。与此同时,普通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班级管理注重学员自主参与,突出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成人教育中,管理者的角色着重于提供良好的环境与资源,辅助学员更好地进行学习。成人教育不仅以“学生中心”为特色,而且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这些都要求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班级管理者要具有与学员情况相匹配的管理方法以及与自身优势相协调的管理方法。

  四、结语

  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主要为在职人员,这使成人教育班级管理工作具有了特殊性和复杂性,这就要求成人高等教育班级管理要具有与自己特色相适应的班级管理方法。班级管理者应当转变观念,加强与学员之间的沟通联系,构建和谐的班集体。随着成人教育的快速发展,开展成人高等教育的普通高校必须不断提高对班级管理的重视程度,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给成人学员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陈小云,周淑芬.新形势下中国成人教育发展探析[J].教育与职业,20xx,(6):164-165.

  [2]吴晓东,张东红.关于普通高校办成人高等教育的几点思考[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xx,(2):42-44.

  [3]杜秋虹,梁玉晖,孙石煌.试论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地位和现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3-4.

班级管理论文5

  一、小学班级管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但与之相反的是班主任的管理手段却越来越趋于简单化。

  具体的原因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投身于教育的精神不再执着。

  很多班主任其实并不愿意做班主任,而且随着经济大潮的冲击,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并不能全身心投入,“献身于教育”只能成为每年工作总结上的一句口号。

  其二,成为班主任实属无奈。

  很多人不是因为热衷于班主任工作才成为班主任的,更大一部分老师做班主任不是内心的主动行为。

  一部分人是为了满足职称评定的条件,一部分人就是领导强行安排的,他们对于班主任工作基本都是处于应付的状态,不热爱的岗位怎么可能做得出色呢?其三,班主任工作付出与得到的报酬远低于心理的预期。

  再加之班级管理难度的加大,所以很难用经济的杠杆调节教师对班主任这一岗位的积极性。

  二、班级管理精细化的措施

  1、建立精细化的学生跟踪档案

  班主任接手一个班级之初,必须给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份详细的档案。

  档案要包含方方面面的内容:学生的基本信息、家庭信息、自我评价栏、小组评价栏、教师评价栏、每次考试成绩栏、违纪栏、表现突出栏等,要求以一个学年为界,以每一个学期的期中、期末为节点,如实记录学生这一段时间的种种表现。

  这种给班级学生建立详细档案的做法不但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而且可以督促学生自律、自省,有利于教师的班级管理。

  小学生是非常愿意表现的,当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被记录下来的时候,无疑这个档案就变成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星光大道”,这就会形成学生争相表现的局面,这样班级管理起来就轻松多了。

  2、班主任精细化垂范渐染学生

  就班级管理工作而言,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不在于教学成绩的高低,而在于班级班风是否充满正能量,能量是否浓厚。

  有人总结班主任工作就是一个“勤”字,的确不假,班级管理需要班主任嘴勤、眼勤、腿勤、手勤,但是只是“勤”还不够,还需要班主任身体力行。

  小学生容易受到教师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要在细节上做好学生的表率。

  比如每周一升国旗仪式,这是非常严肃的场合,班主任不要站在队伍的后面,可以选择站在队伍的前面面向国旗,立正行注目礼等。

  3、用精细化的观察呵护学生

  对于学生的教育,一次充满爱心的谈话要比十次惩戒更有效果。

  班主任的工作任务之一就是要善于观察,要能够发现学生的变化,并及时与学生交流,这需要教师经常深入班级、深入学生,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还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以及爱心。

  当发现学生作业没有完成或者考试没有考好时,不要立即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或者罚做更多的作业。

  班主任头脑一定要保持足够的清醒,不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先了解情况,调查一下到底背后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要用一颗爱心去督促学生、感化学生,即使爱和惩戒达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班主任也要首先用爱去试一下。

  4、班委会精细化分工做好助手

  班委会选拔是每一位班主任开学伊始必须要做的,笔者认为组建班委会也不能随意,需要注意几个细节。

  首先是注意人选,班主任不要急于做出选择,可以观察一周再组建一个临时班委,随着自己对学生的了解渐深,可以逐渐调整人员,要让他们都能胜任自己的岗位,这样才能起到班主任小助手的作用。

  其次要注意分工细致,甚至每一天的分工都要明确,不能让学生有界限不清的问题。

  其三随着“学讲计划”的推进,班主任要选定学习小组的组长,并明确其职责。

  小组学习方式实施之初,班主任要逐步指导学生,尤其可以专门培训各个学习小组长,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让学生把“学讲方式”这种新的课堂模式逐渐变成课堂的常态。

  当然,班级的管理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精细化,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教师要有一颗本真的心,教育部门要有科学的激励措施,这些精细化的措施必将给这个班级的孩子带来福祉,汇聚起来其实就是整个民族的福祉。

  作者:樊志丽 单位:江苏省新沂市高流小学

班级管理论文6

  【摘要】在大学生三级健康教育网络建设过程中,心理协理员作为最基层的系统,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心理协理员选拔培养过程中却存在一系列问题,制约了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从学校和心理协理员两个层面提出高校心理协理员选拔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心理协理员 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选拔培养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各地各高校积极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心理协理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中最基层的系统,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大学生心理协理员的作用

  1.1 心理协理员是心理辅导教师和全体同学联系的纽带

  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要把广大学生作为工作对象,而不是只关注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做好接待来访者个别咨询工作的同时,还要根据学生实际,探索更加积极主动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而班级心理协理员的设置建立了学生和辅导教师的沟通渠道,通过向心理健康辅导老师反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便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及时发现特殊学生心理问题并进行危机干预,避免悲剧发生,因此,心理协理员是心理辅导教师与班级全体同学联系的纽带。

  1.2 心理协理员有利于高校心理自助和互助机制的形成[1]

  当今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而高校咨询专职教师人数非常有限,建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心理自助组织,形成一种运行良好的心理自助和互助机制,构建全程全方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监护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心理协理员,在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后,通过开展朋辈咨询活动,可以提高广大学生心理卫生的意识和能力,鼓励或者介绍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到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提高人际沟通、情感交流的能力,学会关心别人、接纳别人,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当自己碰到心理问题时,也可以自己帮助自己,从而达到助人者自助的效果,形成有效的心理互助和自助机制,因此,班级建立心理协理员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1.3 心理协理员有利于和谐班级的建设

  心理协理员在日常工作中可以有很多方式,如在学校心理老师的统一培训与指导下,在班级内部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使广大同学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掌握心理保健方法,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开展个别辅导,为心理有困惑又不愿意向老师倾诉的同学创设一个平等、友好的平台;通过组织心理健康活动,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心理健康教育的真谛,促进班级同学之间的理解与交流,为和谐班级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2]

  2 高校心理协理员选拔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心理协理员选拔机制不健全

  心理协理员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然而,由于心理协理员缺乏健全的选拔机制,有些班级在选拔心理协理员时过于轻率,没有考虑心理协理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从而出现部分心理协理员平日工作不认真,对同学缺乏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观察能力较差,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问题,不能与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及时沟通等现象[3],阻碍了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2.2 心理协理员培养机制不健全

  心理协理员,需要具备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接受基本心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当前高校心理协理员培训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心理协理员职责不明确,自我认知、自我概念、自我价值方面缺乏认识,不能及时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技巧,在工作中往往会走入各种误区,甚至会出现各种失误,最终导致悲剧发生,因此,建立心理协理员培养机制,对心理协理员进行系统培训和管理,使协理员明确工作职责,掌握工作技巧,提高工作能力,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3 对心理协理员选拔培养的建议

  3.1 学校方面

  学校应高度重视心理协理员的作用,制定完整详细的心理协理员培训计划,加强对心理协理员的培养教育工作,提高心理协理员自身心理素质,增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积极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保证心理协理员能够在宽松的环境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3.1.1 加强大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为心理协理员工作创造良好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在于普及与宣传教育,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开展有益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二课堂活动,支持大学生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社团,通过举办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大学生的自觉参与意识,提高广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通过这些活动来提高心理协理员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减少其开展工作的阻力,发挥其最广泛的基层作用。

  3.1.2 制定心理协理员培训计划,对心理协理员进行系统培训,增加其专业知识,提高其专业技能。

  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心理协理员工作的主要制约因素,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必须通过学校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训才能获得,因此学校应该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建立严格的心理协理员培训机制,通过观看电影、开展讲座等方式提高心理协理员知识水平,任命专业教师定期对心理协理员就如何开展工作的问题进行解释和指导,不断提高心理协理员工作技能,使心理协理员能够有效地开展朋辈心理互助活动,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控制心理问题的发展,为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证。[4]

  3.2 心理协理员方面

  对于心理协理员来说,首先应该树立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同时要遵守心理协理员的工作原则。其次,心理协理员应该在学校给予培训的基础上,自学一些关于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以此来扩展自己知识范围,为自己更好的进行工作提供有效的补充。再次,心理协理员应该提高工作主动性,充分发挥朋辈辅导优势,不断增强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在工作中发挥班级干部的带头作用,充分发挥朋辈辅导优势,去观察、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从而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李存峰,王承清.大学生朋辈辅导的实践研究.铜陵学院学报,20xx.6,118-120

  [2] 邵国东?.心理委员在和谐班级建设中的作用.中华心理教育网.

  [3] 胡宇,王兰会.北京高校心理委员现状调查分析.,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20xx>“和谐社会建设与青少年工作创新”征文论文.

  [4] 王猛,周莉等.高校学生班级增设心理协理员的探索与建议.中国地质教育,20xx.3,74-75.

班级管理论文7

  [摘要]新的教育体制下,班级管理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班级管理质量主要取决于班主任的管理模式和治学理念,这就要求班主任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还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学生、引导学生,留给学生充足的发展空间,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导向,研究新形式下的班级管理模式。

  [关键词]班级管理;学生发展;集体精神

  一、当前班级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学压力大,难以兼顾班级管理。当前我国中小学中,受课程改革和师资队伍的影响,教师教学压力普遍较大,班主任除了要进行好教学任务之外,还要做好管理工作,工作压力更是进一步加大。第二,班主任津贴少,管理形式化。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非常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班级管理,而且希望通过提高班主任津贴等措施留下一批优秀的班主任人才,但成效一直不理想,全员育人更容易成为空话。

  二、新常态下班级管理职能

  1.班级管理的组织职能

  班级是学校中的一种社会性组织,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班干部是班级结构和班风建设的骨干,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师生联系的纽带。班干部的模范作用能够对其他同学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在班级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使同学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形成一股集中的力量,促进班级的管理工作。要发挥好班级管理的组织职能,教师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并以其为班级管理的首要目标。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发现时,应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以德服人”,通过言语的教化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尊重其个性发展。

  ②形成科学、民主、宽松的管理体制,实现学生的自由成长。要尊重每一个班级成员的发展。早在1999年成都某学校内就有了班级内部的班干部自荐和选举制度,实现了“圆形”管理,把班级管理的责任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使其在共同的利益目标下不断努力奋斗。正是这样的班级管理模式让同学们学会了创新、发现和行动,懂得了“全局”意识,锻炼了交流能力。

  ③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形成优良的班风。班级内部的舆论能够左右学生之间的正确关系,使他们在互相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提升自我辨识能力,增强与人交流的能力,从而为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做准备。

  ④积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情景教学,增强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变形记》是一档当下热播的电视节目,这档节目通过角色互换的模式向我们充分展现了当代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综合素质能力。针对班里同学有乱花钱、乱上网、和父母顶撞等问题,我们选取了刘珈辰和杨杰互换变形一节。

  本期主人公刘珈辰和杨杰是两位身份截然不同的.学生,刘珈辰是一个家境不错的叛逆少女,杨杰是云南文山一名穷苦女孩。结局中刘珈辰改变了不少,决心不再乱花钱好好读书。学生们很受感动。我们召开了主题班会,班会设计了三个问题,本期哪一个镜头最让你感动?你为什么感动?感动之余,你想到了什么?同学们争先上台,说出自己的真心感受,并满含热泪地用心写下了自己的感受。

  2.班级管理的计划职能

  班级计划的制定关系到未来一段时间内班级管理的走向和教学活动的安排,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发展。班主任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段时间内班主任工作目的和意义,以及班级性活动的时间、地点、人员等情况的落实。它把学生短时期内的活动放在整个生命发展过程中,从多学科的角度审视班级计划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3.班级管理的育人职能

  通过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体质教育、心理教育、社会性教育等方面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日后走向社会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班级就是学生和老师共同的家,怎么用心去经营,则需要我们一天天一年年不间断地维护。新教育告诉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觉管理班级事务的能力,通过班级文化的建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养成爱读书、爱学习的好习惯,进而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成长。

  三、结语

  班级管理工作琐碎并且任务繁重,班主任要认识到班级管理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只要我们爱学生,学生也一定爱我们。我们的爱会唤醒学生的激情,学生的爱会唤醒我们的幸福与快乐。就这样以心换心,以爱博爱,共同享受教育的快乐与幸福。我们要用更宽阔的胸襟、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我们热爱的教育事业中去,为学生的美好未来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赵敏.论班级管理的职能及其意义指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06).

  [2]李涵.班级管理模式创新与新型学习共同体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20xx,(04).

  [3]魏凤春.浅谈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法和重点[J].教育观察(下半月),20xx,(04).

班级管理论文8

  摘要:对于学校而言,好的班集体是整个学校校风发展的基石,是让学生家长能够放心将学生交给学校的保障,是每位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和健康成长的乐园,在一个班集体中,班主任是整个班级的管理者和领导者,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整个班级的班风,对于班级而言处于重要地位。班主任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呢?结合自身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得出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智慧

  一、作为班主任,最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将学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作为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学生,在这个时候更需要教师的帮助,在面对各种困难时教师能够给予学生帮助,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

  1.多多关注有个性的学生

  在每一个班级中,总会有学生是非常有个性的,这类学生往往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在思想上有些许的偏激,班主任应该及时了解这类学生的家庭情况,针对不同的家庭情况及时分析学生存在的潜在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帮助学生快速走出思想的误区。通常可以采用暗中观察的方式,在众多学生中寻找有个性的目标,再通过平时的交流深入了解情况,最后进行面对面的沟通,采用鼓励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疏导,保持平和的心态对其进行沟通,劝导学生努力学习,改变现有阶段存在的问题。

  2.将学生的事看成是自己的事

  作为班主任,学生发生的任何小事都要努力处理好,无论是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同学之间的交往上,只要学生在这些方面有疑惑和问题,班主任都应该尽力与他们沟通,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气氛下,学生在学习中和生活中都没有未完成的问题,可以专心致志地学习,同时对于老师的`尊敬也会“更上一层楼”。

  二、与同学们做朋友,让学生不再觉得老师很远,而是值得信赖的

  1.塑造多方面的形象,利用自身技能吸引学生

  作为班主任,除了教好自己所授课的学科之外,还需要对班风进行整顿,带领学生走向学习的大道,向学生传授技能,除了学科中的,还有生活中的,为学生塑造良好的榜样;除此以外,还需要加强自身的知识技能培养,提高自身的修养。班主任应在教学之余多多学习课外知识,注重技能的累积,博览群书,这样在授课中能够很好地运用各种案例,为学生讲解知识,利用知识技能吸引学生和感染学生。

  2.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将自己的人生感悟与学生交流分享

  善于倾听学生心里的声音,让同学们谈谈理想和抱负,对于他们的一些困惑及时排解,对于有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沟通、谈心,重新认识他们,并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心理有障碍的同学及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减少学生的抑郁情绪,让他们能够愉快地学习。班主任的人生经历比较多,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阶段,各方面的知识可能不太了解,班主任要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手段,对其进行教导,将自己的人生感悟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快乐地成长。

  三、狠抓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

  为了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此班主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多开班会

  开班会是一个了解学生的好机会,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让同学们踊跃发言,在不同的阶段确立不同的班会主题。班主任要做到灵活地选取主题,同时在班会的形式上可以较为开放,让学生放开自我,积极踊跃地参与到班会中。除此以外,多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对公共财产要做到爱护,呼吁同学们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责任感。

  2.通过讲解名人故事和名言警句等进行道德熏陶

  班主任要善于利用各种名人故事陶冶学生的情操,再利用各种格言和警句鼓励学生学习,从课外阅读中寻找精美的文章进行赏析。可以要求同学在书桌上贴一条名言警句,在日常的学习中鼓励自己奋发上进,多向伟人学习。

  四、对日常的班级管理进行总结,提升管理水平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会发生各种现象,班主任在工作中应该总结经验,通过不断的累积来丰富自己的管理经验。再者,班主任日常的事情较多,如果不及时地记录会遗忘,在工作簿中记载各种案例,掌握学生信息的一手资料,方便在日后的管理中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同时,还能起到调节同学关系的作用,在不断地积累中提高自己,在多种案例中积累经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方法。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实施者,是班级管理形象的象征,这就需要我们各位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中多多关注,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个同学,让他们感受到我们无私的爱,同时将自己的满腔热血奉献给每一位学生,创造班级的辉煌。

  参考文献:

  黄志平.论新时期班主任的道德修养[J].甘肃教育督导,20xx.

班级管理论文9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荣誉送给老师,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期待。它既强调教师在工作中对学生精神的塑造和智力的开发,也肯定了教师在教书育人活动中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维护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之自尊火花,真实地发挥教师的职责性能,帮助他们学会自尊,使他们在生活和生产中逐步做到自强、自爱、自律,教师正确地培养孩子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是教育的核心。

  一、赏识学生扬长避短增强凝聚力

  教师所教育的对象是具有心灵思想的人,他们也是具有个性特点的,在日常工作中,让每个学生充分感受到尊重,对学生赋予期待,让每个学生体验满足和成功的喜悦。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尊重,关心,爱护等情感,使他们团结在教师周围,统一的集体中,长此以往,这种凝聚力逐步形成学生学习生活上的需要,同时,他们的自尊心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形成。

  二、心理暗示语言富于变化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在工作中,教师熟练掌握不同年龄的孩子特有的心理反应,善于运用应变的语言艺术,暗示学生,小心翼翼地维护学生稚嫩的自尊心。学生都是好奇的,易出错的,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大多数教师会失望,采取责问、训斥的方法强制学生“必须这样,那样就错”,尤其碰到调皮的学生违反纪律时,更是大动肝火,怒斥一通,这样的结果使得学生不再犯错,可能会改正缺点,但是小学生并不成熟的自尊心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条件反射式的排斥心理使他们干脆对任何事任何人保持冷漠。冷漠是带着面具的愤怒,常常是经验和学习的结果”因此讲究语言表达艺术,必须是教师熟练运用的技术手段。小心的运用语言变化,换一种口气,换一种角度,换一种场合,将学生幼小的心灵之花在教师的尊重中得到呵护,扶助孩子们以正面学习,形成自尊心。

  三、教师的教育艺术要注意积累,不断提高运用水平

  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勤于思考,勤于分析,及时扑捉教育新理念,新信息,对问题做出正确的抉择。教师的教育艺术,尤其是教师的语言表达艺术更为重要,时刻应具有精心操作的技术意识,技术手段和技术标准。讲出充满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的语言,卓有成效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小心谨慎地对待小学生童稚的心灵,教师的长期的耐心,崇高的爱心。为他们走上健康的心理素质之路而捧出“尊重的火花”点亮学生人格之殿堂。

  讲究艺术、维护自尊,是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完善学生人格的重要的一环,如何进行培养,就在课堂上下切夫。

  四、日常教学过程是建立完善人格的主要阵地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三维目标的完成,在此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中树立学生人格,无不是在每一节课上完成的。二十一世纪教育所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我们教育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三维目标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三维目标的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其意义也是深远的——旨在建立完善的人格。作为教师,我们在转变自己教学观念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主动去探究学习,促进认识、情感、个性、行为全方位发展与提高,形成学生的主体意识与价值观,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和创造性,形成学生的独立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谈几点体会:

  1、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不应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更重要的是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的.关系,转变观念,调正位置,做好教师角色的转换,即:学生的严师、朋友、组织者、伙伴(参与者)、引导者、与学生一同建立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创设良好的条件,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机会,在生活中体验、激发促成学生情感、行为的转变,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主动参与,在交流研讨中参与学习过程和提高分辨能力,转换角色、培养学生主动采纳于的兴趣,在求变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合作中使学生知道同伴之间的互动能提高学生成绩和社交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人格。

  3、拓展教学内容,延伸参与的空间,重视引导学生对周围的环境、人、事进行不同方位的观察,拓展学生获得理解和认识的渠道,拓展实践活动的内容,延伸参与的空间,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4、持之以恒,紧抓细节,形成习惯,在教与学的习惯中教师“以奉献的精神塑造人,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高雅的气质影响人”,以文明滋养文明,以和谐繁衍和谐。将学生的人格教育作为教师职业的终极目标,擦亮学生的每一点火花,点亮学生人格之殿堂。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荣誉送给老师,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期待。它既强调教师在工作中对学生精神的塑造和智力的开发,也肯定了教师在教书育人活动中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维护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之自尊火花,真实地发挥教师的职责性能,帮助他们学会自尊,使他们在生活和生产中逐步做到自强、自爱、自律,教师正确地培养孩子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是教育的核心。

班级管理论文10

  摘要:结合班级具体实施情况,谈了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及一些思考,并就班级情况作出调整。

  关键词:小组合作;班级管理;受益者

  在几年的推广中,小组合作学习在全校已初具成效,一些学生、一些班级成为小组合作的受益者,这进一步验证了小组合作的科学性、有效性。今天,我想结合我班的具体实施情况,谈谈其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及一些思考。

  从初一开始,我班实施了小组合作制。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以及对任课老师的调查,将全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组5名同学。将班委、学困生平均分到每个小组,确保每组人员平均,这是小组合作的基本前提。8位成绩优秀,能力、责任心强的学生成为组长。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如何让我的工作更加轻松?吸取过去过分依赖老师的教训,学习优秀班主任的经验,我想方设法除了在课堂使用小组合作之外,把这种方式应用于班级管理。

  周一早晨,交作业交不齐,课代表查来查去,浪费了时间,耽误了老师批作业、同学上早读的时间。八位组长一起开会,小组内讨论,最终我们确立了这样的方案:一个组五名学生分别为第一至第五组长,第一组长收语文作业,第二组长收数学作业,第三组长收英语作业,第四组长收地理、历史作业,第五组长收生物、政治作业。结合本班班规,早晨到校第一件事是交作业,轻轻地放在相关组长的桌子上并整理好,而组长将没交的'名单交给课代表;第二件事是打扫卫生,从此以后,班级中收作业的时间大大缩短了。

  周二,班会课,班长根据上周每个小组的课上表现,总结各个小组的得分,评选最佳小组,最佳组员。同时每个组的成员就自己的工作对组员提出的要求写在纸上。希望同学们下周改正。每个学生问题明确,下周努力目标一目了然。

  周三,某某同学本周第三次楼内扣分,同学们七嘴八舌,对此我也常感无能为力,谈话谈的多了,学生不理,自己也疲惫。对了,交给小组解决,“你们组这个学生又给你们扣分了,请组内解决!”一个中午之后,同组学生来汇报,我们找他谈话了,他是由于上楼小跑扣的分,我们罚他上下楼20趟,一个周之内想要外出必须经过组长的同意。果然这位学生一周没扣分。

  周四作文课,交流组记。一周五天,每天一人,记录本班或本组同学的表现,第二天的同学对前一位同学进行点评。自从期中考试评选出林泽起组为最佳小组后,其他小组都分析自己的问题所在,体现最好的地方就是组记。姜甜甜小组最不服气,像值日班长一样严格要求每位组员,三位女生表现得不错,分析长处之后,对两位男生提出要求,尽量按照高标准要求他们,两位男生互相鼓励,甚至互相挑刺。但林泽起小组明显的学生成绩更有优势,因为他们组的成员纪律已经非常好,在学习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周五自习课上,每个组长都安心地管理着本组的同学,课上只有刷刷的写字声;课间,为了杜绝周五综合征,每位组长都在课间严密地看管着本组成员的纪律。

  小组合作不仅仅可以应用于课堂,在班级管理中也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班级管理论文11

  摘要:

  班主任对于班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对于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要对班级管理进行有效研究,掌握相应的管理方法,注重爱与严并存,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情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为学生构建和谐的班集体;并且注重运用激励的教学方法,鼓励学困生进行有效学习,促进班级学生共同发展。

  关键词:

  新课标;高中;班级管理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引导者对于班级管理有着重要作用,班主任要注重吸收他人的管理经验,强化对班集体的管理,运用正确的管理方法,提升班级管理水平,促进班集体的共同发展。笔者依据实际管理经验,对于班级管理的方法进行简略分析。

  一、爱与严并存,进行有效管理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做到关爱与严厉相结合,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用心进行管理,促进学生的发展。陶行知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教育不好学生。”爱心是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的首要前提,班主任只有以诚待人,以心教育,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信服与欣赏,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帮助班主任融入班集体,了解每位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状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因此,班主任要经常与班级中的学生进行谈心,关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感受到学生的快乐与痛苦,从而进行疏导,从生活中的小事中加深师生间的感情。教师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关爱外,还要注重以严格的态度对待班级管理。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严格对待自己的工作,促进班级的正常运行。在班级日常工作中,要将班级工作细化、量化,对其进行有效监督,从身边的小事抓起,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自我约束力的提升。也使学生形成责任意识,明确自身的责任与权力,班主任要注重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监督与纠正,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做到爱与严并驾同行。

  二、平等对待,构建和谐班集体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班主任的管理是民主的管理、平等的管理,在管理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学生在愉悦的体验中进行知识的学习。在现代教育中,教师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育与管理,不能优待学习好的学生,歧视学习差的学生。教师要使每位学生都感受到班主任的关爱,提升班主任的管理技能。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不能只对学习好的学生进行鼓励,经常性的鼓励会使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使学生自视过高,不将其他学生放在眼里,容易形成学生间的矛盾,不利于和谐班集体的构建。再者,会使学习差的学生形成自卑心理,容易造成心理上的扭曲,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发现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每位学生都能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进行自我潜力的挖掘,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构建和谐的班集体。

  三、利用激励教学,关注学困生,促进共同发展

  在高中班集体中,每位学生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与赞许,从而使自己感受到自身的闪光点,并将其发言光大,从而获取更多的关注与表扬。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注重采取激励的方式关注学生的优点,对其进行鼓励,促进学生的发展。学困生对于自己的学习具有严重的自卑心理,并且对于他人的态度极度敏锐,非常抗拒他人的歧视,尤其是班主任,这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使他们对于学生形成来自内心的抗拒,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注重对学困生进行深入地观察,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或者擅长音乐,或许擅长体育、美术、善于助人为乐等。从而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引导,使学生对于自己产生自信心,改善自己的错误,对学生产生兴趣。例如,在教学中,学生陈某纪律散漫,上课睡觉、讲话,不尊重教师等,对于教师的教导不走心。班主任就可以对其进行深入了解与分析,从而发现其很讲义气,对于班级其他学生的事情乐于帮助,有一颗火热的.心。这时班主任可以找陈同学进行谈话,消除陈学生的抵触心理,让他从心里接受班主任,之后,班主任可以对他委以重任,让他成为班干部,对班级中的大事小情进行管理。

  四、开好家长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的成长与教育,不仅只在学校,家庭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极为重大。因此,班主任要认识到班会的重要性,开好班会,与家长保持沟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所受教育都有所差异,造成了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性格都具有极大的差异。所以,班主任要经常召开家长会,从学生家长的口中对学生形成全面的了解与认识,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班级管理。家长会的开展,很好的使家长与班主任进行沟通,针对学生近期的表现进行交流,并且使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使家长重视对学生的家庭教育,使学生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品质,生活以及学习习惯,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转变家长的观念,使家长不仅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当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对学生形成精神上指引,进行人格的塑造,心理的疏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形成有效地联手,使学生“学知识,学做事,学做人,学生活”,成长为社会的合格人才。班主任应当经常召开家长会,可以全体也可以针对部分学生家长进行,依据现实的教学情况而定。在此,班主任需要注意,家长会的召开,不是对学生不良现象的诉控,而是与学生家长进行的交流。班主任要重视家长会的召开,对于每次家长会的召开设定不同的主题,使家长会的召开具有新颖性,使家长乐于参与,从而提升家长会召开的意义与价值,使班主任与家长联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总之,班主任要切实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在进行班级管理中,发挥自身的价值与作用。在班级管理中积极探究有效地管理方法,促进班级中每位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以广阔的胸襟包容学生的错误,悉心教导学生发现自身的错误,并进行改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甄丽欣.探究高中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赤子(中旬),20xx,(18).

  [2]韩贵平.关于我国高中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性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xx,(17).

  [3]谢南晋.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做好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J].教育教学论坛,20xx,(20).

班级管理论文12

  摘要:近年来, 我国有许多孩子因为心里障碍患有自闭症和抑郁症, 大多都是小学生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所以, 小学教育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细心呵护和关爱学生, 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校园管理; 班级管理策略;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学校不要单一地只注重学生课堂上文化知识的学习, 更加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身心健康综合素质的发展, 才是学校主要教育理念。所以,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 有益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

  小学生时期是心理发育重要阶段,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让学生熟悉和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教师全面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渗透, 及时让学生了解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会促进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有效成长。

  (二) 有益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健康的心理教育对学生学习效率和就业方向起重要作用, 学生在各个方面技能的发挥离不开健康的心态和心理。心理健康的人是每天都会学习热情、工作积极乐观, 做事效率自然就高。心理不健康的人总会多愁善感、心神恍惚、胡思乱想, 课堂学习不认真和消极的工作态度, 进而影响个人日常生活效率。

  (三) 有益于预防心理疾病

  防止和抑制心理疾病的`产生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大多数人心理疾病都是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社会因素引起心灵创伤, 长期积累产生的。教师或者家长在学生身边察觉学生日常生活语言行为表现异常的时候, 就要及时采取适当措施, 使心理病变有苗头的时候得到抑制和消除, 如果发现学生不愿意说话, 不愿意与伙伴玩耍, 而喜欢一个人待在角落, 家长不要忽视, 而要及时带学生让心理健康咨询师进行治疗, 让学生轻松、欢快地成长。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 学校班级教育和制度管理

  部分民办学校由于经济条件问题还未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 学生不了解心理健康的与身体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学校传统的教学观念依然重视课堂说教的教学方式, 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 教育做人思想道德方面欠缺, 使部分学生心理扭曲, 不想成为班级或学校知识的佼佼者, 却想着成为班级甚至学校打架的称霸者, 很多学校忽略其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打架斗殴等现象发生频繁发生。甚至有很多高校学生校外打架, 新闻已报道其事件致使有人受伤甚至死亡, 以至于几个家庭失去了孩子, 学校教育和管理制度方面有一定责任, 这些学生就是小学心理健康未及时教育, 致使做事不理智, 酿成恶果, 如果不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对社会未来发展有一定负面影响。

  (二) 家长疏忽教育指导

  学生家长由于工作忙疏于和学生的沟通和教导, 通常情况都是学生的爷爷奶奶接送学生上下学, 学生的爷爷奶奶由于年纪大传统教育观念思想较重, 不了解社会发展现状, 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有些家长认为, 学生在学校里就是单纯学习知识长, 学生在家长身边就不必重视教育。其实不然, 家长才是学生的最重要的启蒙老师, 学生都会以家长为榜样作为学习对象, 甚至有些学生家长只顾及自己享乐, 把学生丢在家里不管不顾, 或者家长因为感情纠纷, 夫妻之间经常吵架甚至离婚, 给学生造成许多负面影响, 这些都是造成学生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因素。

  三、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 学校班级开展专业心理健康教育课

  小学阶段开始设置多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而且需聘用专业心理健康咨询师对小学教师集体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 尤其是学生的班主任, 学生班主任陪伴在学生身边时间较长, 每天每次课堂上教师都对学生心理健康细心的教导和鼓励, 积极主动对性格差异的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和渗透, 学生用心地吸取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素质。

  (二) 家长细心沟通和教导

  像学生放学、周末节假日休息、寒暑假期在家里的时间段, 家长要用心对待学生心理思想方面遇到的问题, 如学生看书、做作业、游玩时遇到疑难困惑等问题, 家长要细心分析和指导;如果学生犯错误, 家长一定不要对他指责和谩骂, 更要耐心告诉学生问题的关键性, 错误的原因和后果, 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成长。

  四、结论

  学校要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 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改善和创新, 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观察和指导, 家长对学生用心呵护和鼓励, 进而使学生身心健康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所以,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陈秀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探析[J].新教育时代, 20xx, (6) :29.

  [2]张晓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探析[J].魅力中国, 20xx, (26) :168.

  [3]李艳辉.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探析[J].青苹果, 20xx, (03) :98.

  [4]李步恩.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探析[J].学周刊, 20xx, (23) :167.

班级管理论文13

  一、礼仪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班级管理中的必要性

  礼仪教育既是文明传承的需要,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班级管理的需要。我国作为文明古国,文明礼仪世代相传,同时随着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人们对尊重、宽容、温馨、真诚、互助、友爱、诚信、和谐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文明礼仪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良好生活环境的形成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是一个人优秀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所在,同时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的基础教育。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班级管理中必须抓好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这不仅是提升学生素质的需要,而且是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风良好的班集体的需要,同时也是保证学生进行正常学习,教师开展正常教学活动的前提。

  二、礼仪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班级管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对学生的管理,只要对学生的管理到了位,班级管理自然而然就达到了标准。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礼仪教育有哪些重要性呢?

  (一)改变幼儿教师观念,增强责任心

  传统观念认为,幼儿教师就是看护孩子的“保姆”,每天的任务就是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带领着孩子玩耍,这种观念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安全看护孩子固然重要,礼仪教育也非常有必要。幼儿是我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国家进步和发展的源泉动力,我国优秀的文明礼仪需要通过教师传授给学生,代代相传,而幼儿时期正是进行礼仪教育的绝佳时期,孩子的内心对外界一切充满着好奇和渴望,而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好行为,好习惯,我们提倡;坏行为,坏习惯,我们禁止。如何防止幼儿教师自身坏习惯,坏行为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呢?这就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认真学习礼仪知识,加强自身的礼仪文化修养,增强责任心,充分意识到新时期礼仪教育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幼儿教育观念,给孩子树立良好的礼仪形象,从而保证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二)提升学生自信,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我国家庭中的“独生子女”现象越来越多,由于从小深受各种溺爱,孩子长大后各方面的能力表现都有所欠缺,动手能力差,合作能力差,好高骛远,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经常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懂尊重别人,礼让别人,缺乏应有的礼仪。还有的学生在家里“称王称霸”“性格活泼”,在学校却是另一种状态,性格孤僻。有的甚至表现出胆小、懦弱的形象,不敢与别人交往,缺乏自信心。如果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以这样的“状态”从事幼儿教学,教育出来的孩子是可想而知的。在我国大力提倡“中国梦”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需要的就是相互尊重,相互宽容,相互理解,自尊,自爱,团结合作的精神,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礼仪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自尊、自爱、独立、礼让、团结合作、以礼待人的优秀品质,使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如何交往等,提升学生的自信,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我们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礼仪修养,也是管理好班级的前提和保障。

  (三)建设文明班集体,促进班级和谐

  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但是只知道学习文化知识,缺乏自身相应的内在礼仪修养做支撑,缺乏最基本的`做人礼仪,就是学问再广博也是徒劳的,缺乏礼仪修养的学生是不会组成文明班集体的,班级的和谐更是无从谈起。教师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情感”教学,关心、爱护、尊重每一个学生,深入学生中间,善于发现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建立起深厚的“情谊”后,能够让学生主动向教师敞开心扉,把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或“烦恼”向教师倾诉,教师成为学生感情上的“大哥哥”“大姐姐”,学习上的“良师益友”,从而培养学生尊重教师,热爱同学,热爱班集体的良好品质,进而达到建设文明班集体,促进班级和谐的目的。同时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每周一班会的开展,关于礼仪如何使班级管理更和谐的主题演讲等,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然后组织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最后教师做总结发言,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礼仪对其自身,对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三、结论

  文明礼仪作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是教师正常开展教学活动的内在需要,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只有学生的礼仪修养提升了,学生的全面素质才会得到提高,文明班集体的建设才会成功,班级和谐管理才能实现。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学前教育专业班级管理过程中开展礼仪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礼仪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这就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敢于探索,勇于实践,从而实现礼仪教育给班级管理带来的新突破。

班级管理论文14

  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为建立良好班级、实现共同目标而不断进行协调的综合性活动”[1]。小学班级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然而,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对学生进行权威管理,忽略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发展。这是受“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处于班级管理的核心地位,学生是教师教学意愿和教学计划的顺从者与执行者。这种忽视学生情感体验和心理活动的管理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都是不利的。二是在班级管理中重视成绩,忽视学生的品德发展。三是在小學班级管理中,一些教师对学生存在偏爱与偏见,不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这种偏爱会造成学生心理不平衡,加剧师生、生生之间的矛盾,影响班级管理的效果。四是班级管理模式单一。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积极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

  积极情绪体验是指与个体需要的满足相联系的、伴随愉悦主观体验的情绪。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它积极关注人们的情绪体验,强调人们在生活中能够获得幸福感。“扩展—构建”理论认为,一些分散的积极情绪都具有扩展人们善于感知观察和积极实践创新的能力,并且还能够构建和增强人的主观幸福感。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学生获得快乐、满意、喜爱和幸福等积极情绪体验时,能够提高班级的管理水平。因此,小学班主任应关注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同时,针对学生的消极情绪体验,应该予以控制与纠正,使其转化为积极的情绪体验。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帮学生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一是班主任要用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学生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在平常的管理中,班主任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爱会让学生感受到幸福、满足和爱的情绪体验。二是班主任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在班级管理中,要和后进生进行交流谈心,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要,帮助他们找准在班级中的位置,融入班集体。三是引导学生进行情绪表达。学生的情绪表达将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积极的情绪表达可以增加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形成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循环,消极的情绪表达也有利于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四是鼓励学生参加休闲活动。休闲活动是培养积极情绪体验的重要途径之一。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之余,可以举办一些适合小学生的休闲类活动,通过这些休闲性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快乐、满足、自信、尊重等积极情绪体验,还能锻炼学生的体魄,增强学生的.幸福感。

  二、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积极暗示学生完善自我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对学生的积极心理暗示将有助于提升班级管理的水平。

  在教学中,对后进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会促进后进生重新找到自己的闪光点,重拾自信心。后进生就是那些学习能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违反纪律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中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后进生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缺乏自信,他们对自己没有太大的期望,认为自己在许多方面都不如同学,于是整天浑浑噩噩地虚度校园的时光,这在他们的大脑潜意识中已经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因此,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积极关注后进生,倾听他们的心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寻找时机,让他们的闪光点得到发展,激发他们内心的自豪感,从而重拾信心,更加积极快乐地学习。

  三、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运用积极文化,营造和谐融洽的教育氛围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格心理、生命状态主要是在人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复杂的因果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内在因素、外部行为和社会文化环境三者是交互作用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组织系统的建立要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2]。

  1.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树立正确的班级舆论

  在班级中占上风的并被多数人所拥护和赞同的言论和价值倾向就是班级舆论。班级舆论有正确舆论和消极舆论之分,正确的班级舆论有助于良好班风的建设,反之,则对班级建设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应该重视班级舆论的导向与建设。

  (1)学习班级校规,为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奠定基础。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班集体活动,促成正确班级舆论的形成。

  (3)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成长与发展的班级环境。

  2.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发挥榜样作用

  榜样会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在班集体中选择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榜样,这对于形成班级积极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我们可以在每周的主题班会上选择本周在学习和纪律方面进步比较明显的学生作为本周的学习榜样。通过这一方式,学生们就会以榜样作为标准要求自己,这对于促进班级的积极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当一个人给你正面评价时,你对他的印象也是积极乐观的,这就是积极心理学在交往过程中的影响。新课程强调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和心理相融的。罗杰斯说明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改善师生关系的关键。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和理解学生的需要,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同时,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期望,当教师对学生有积极的期望时,学生就能按照积极的方向发展,反之,则会产生消极颓废等不良情绪。所以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进步,并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同时,班主任还应该树立学生主体的观念,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主观能动性,从而为建立积极健康的新型师生关系添砖加瓦。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它为班级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视角。它对于转变传统单一的班级管理模式、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相信,随着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将会在教育教学中更加绽放光彩。

班级管理论文15

  论文摘要:创建学习型班级已成为高校教育管理顺应时代的必然要求,愈来愈受到重视。但高校班级的现状不利于学习型班级建设,如班级管理主要以常规纪律管理为主,学生班级意识淡漠,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将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纳入班级管理中,通过知识管理的方式建设学习型班级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即建立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学习型班级。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 高校 学习型班级

  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知识管理在经济、教育、管理等众多领域中受到关注。随着20世纪90年代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兴起与发展,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组织之间的关系被广泛探讨。高校在班级建设中也引入了学习型班级的理念,针对高校班级的发展现状,创建学习型班级可以与知识管理结合起来。

  1.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班级

  1.1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简单地讲就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知识管理的概念是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对其管理就成为必然。知识管理专家Davenport等人指出[1]:知识管理的目的是组织为了实现自身目标而对组织知识资产的挖掘和发展,所管理的知识既包括显性的、文本的知识,又包括隐性的、主观的知识。知识管理包括对知识进行认定、共享和创造相联系的全部过程。它需要建立一种系统使知识库的持续和更新得以实现,并且培养和促进知识共享与组织学习。成功实施知识管理的组织视知识为资产,并且建立起支持知识创造和共享的组织规范和价值。

  由于知识管理的复杂与多元性,不同的学者对于知识管理的概念界定不一。目前国内比较统一的定义是,知识管理是基于特定组织的职能和工作任务的需要,在组织内部促进各个部门和个人创造、掌握、分享和运用知识,从而提升知识的应用价值,进而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管理活动[2]。在高校班级中实施知识管理,就是要通过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挖掘与共享,促进学生间的知识交流与合作,提高班级成员的创新及应变能力。

  1.2学习型班级。

  学习型班级的概念来源于学习型组织,即学习型组织理论在班级中的应用。圣吉认为,在学习型组织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形成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学习[3]。

  创建学习型班级是在各种学习型组织建立和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新型班级管理模式,是对以往教学班级结构管理理念及其作用的积极反思和创新[4]。学习型班级是崇尚学习、深蕴文化的班级,是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的班级,是共同学习、情感沟通的班级,是自我改变、共同成长的班级[5]。这一班级的主要特点有[4]:班级成员善于学习、勤于学习、创造性学习;班级成员有共同的愿景;班级有浓厚的学习氛围;班级自主管理;班级成员以团队为中心学习。建设学习型班级,就是要使学生学会合作,彼此分享学习资源和学习经验,共同成长与进步,最终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群体。

  1.3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班级建设。

  通过对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组织的探讨,不难发现两者之间有共通之处。知识管理是通过对知识进行管理,以促进组织成员间知识的共享与创造,进而使知识成为资产和价值。学习型组织的目标是营造人人学习、终身学习、团队学习的氛围,从而提升组织绩效、形成组织核心竞争力。而营造全员学习氛围的最佳手段就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则是要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6]

  因此,知识管理是建设学习型班级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知识管理开展学习型班级的建设是切实可行的。将知识管理纳入高校班级管理中,通过知识平台的建立和知识的共享,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使全体成员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最终构建为学习型班级。

  2.高校班级现状不利于学习型班级的建设

  2.1班级管理主要以日常教学和常规管理为主。

  传统的高校班级管理重心主要围绕着日常教学和常规管理,关注的是学生在学校的出勤情况,以及上课纪律等常规性问题,还有一些个别班级事务的管理。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更多地属于由上到下的权威服从关系的管理,在这些管理活动中,学生的自主参与较少,无法发挥潜力[7]。同时,这种管理方式很少涉及知识管理层面,班级内缺乏正式的知识共享平台,班级学习合作活动较少,没有形成共同学习互动的班级氛围。

  2.2学生班级意识淡薄,强调自我中心。

  趋于独立、自我意识较强是大学生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但由于成长环境相对安逸和社会文化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自我意识过强,强调自我中心和个性张扬,在处理问题时只考虑自身利益,不考虑集体利益。这些学生对班级和班级活动不感兴趣,集体意识淡漠。同时,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许多学生“我行我素”,即各自有独立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不习惯于团队学习和合作。再加之高校实行学分制,固定班级动态化和大班教学等情况越来越普遍,使得班级学生间的关系较为松散,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班级意识的淡薄。

  2.3学校课程设置不关注班级学习功能的发挥。

  高校教育主要以班级授课制的形式开展,课程设置、专业门类诸多。但其中,班级往往发挥的是一个教学单位的功能,师生以班级为单位上课听课,学生上课来,下课走,除了课上有某些讨论、合作外,大部分时间班级只是作为一个框架存在,其本身并未发挥学习的功能,即群体学习功能不明显。同时,尽管高校课程丰富,却很少有专门服务于班级学习的课程,在这些课程中,师生共同思考、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挖掘和分享知识,建立知识平台。

  此外,尽管当前教学改革强调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高校的课程依然以理论为主且课时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即便有合作学习的成分,但合作中大多还是以显性知识的交流为主,对隐性知识的关注与挖掘不够,使得班级成员间知识共享不足,班级的学习功能未能很好体现。而学习型班级中最重要的就是形成集体学习的氛围,在集体学习中共享知识资源,从而更好地促进个人及班级的发展。

  3.建立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学习型班级

  3.1转变传统班级管理理念。

  高校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班级的价值,班级不仅仅应作为一个学校的基本单位存在,更应作为学校的一个学习单位存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更多地关注班级的日常教学和常规性事务,班级的存在主要是为教学和管理提供便利。而学习型班级则强调班级的学习功能,要求班级本身也成为一个学习体,在这样的班级中,全体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彼此合作、交流,共享知识和资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从而提升并实现班级的价值。这样的转变就要求在班级管理中重视知识的价值,以及班级的学习功能。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强调知识的挖掘与共享,在组织成员间彼此互通知识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生成与创造。同时,通过知识库的持续与更新不断促进组织成员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最终形成学习型组织。因此,在学习型班级的建设中,学校和师生需要共同树立知识管理的理念,并将其切实贯彻下去。 3.2创建知识管理平台。

  现在的教育强调将学生培养成为会学习、有创造性的人才,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知识管理平台,学生间彼此交流、合作,知识得以不断更新与创造,学生不仅能增强合作意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能成长为会学习、终身学习的人才,这无疑与当代的教育要求是相吻合的。

  知识管理平台的创建主要依赖于现在的信息网络技术。通过建立一个便捷、有效、安全的网络平台,形成一个不断更新的知识共享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班级成员及教师可以方便地查找、获取相关知识和信息,可以彼此交流,共享资源。

  知识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知识库的建立。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在知识库建立之前广泛征询班级学生意见,除了日常的学习知识、专业知识外,还可以把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其他知识纳入其中。然后将这些知识分门别类进行管理。同时,运用“知识地图”等知识索引的设计让师生方便地浏览和检索。班级知识库中的知识多以文字、图形等显性知识为主,而知识的共享不仅有显性知识,还有隐性知识,这也是知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隐性知识的搜集与共享可以采取交流的形式,通过师生间或学生间的深入探讨和经验的分享使隐性知识显性化。

  知识管理平台建好以后,学校和教师可以赋予班级学生管理的权利,通过明确分工和任务的分配,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促进和形成学生的自主管理,加快学习型班级的建设。

  3.3围绕知识管理设置配套机制。

  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工作,除了平台的创建外,还需要设置相关的配套机制,使之成为一项制度,切实达到知识的共享和创造。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可以针对知识管理专门开设相关课程,课程除了让学生意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外,更多的是开展“问题导向”的集体合作活动。例如,以某一研究课题为主题引导班级学生展开探讨,相关教师也参与其中,在彼此的沟通和交流中,不仅实现知识的共享,而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班级的集体智慧。

  同时,为了促进知识管理,还需要完善已有的评价机制。传统的学习评价更重视个体的发展,对集体关注较少。知识管理强调的是通过个体间知识的共享实现整个组织绩效的提高,对此,评价机制应加大对组织绩效的考评,即,在班级管理中,不仅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而且关注整个班级的发展。不同班级针对同一课题得出的不同研究方案,不同的班级知识库的更新情况,等等,只要是与知识管理相关的内容,就可以作为班级性考评的标准。这种以班为单位的评价机制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增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管理的重视,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此外,知识管理平台还可以尝试与外部知识资源对接,例如企事业单位网络,专家网络,其他学校的知识网络,等等。我们应通过不断地交流与合作,及时更新班级知识库,增强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之成为学习型的人才,最终将班级建设为学习型班级。

  参考文献:

  [1]王健.高校学习型班级建设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9):29.

  [2]赵华,杨永坤.知识管理:现代高等教育管理创新之维[J].教育探索,20xx,(7):99-100.

  [3]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三联书店,20xx.

  [4]刘青,周青.高校构建学习型班级思考[J].青年文学家,20xx,(13):44.

  [5]饶红,王莉.学习型班级:理论内涵与构建策略[J].教学与管理,20xx,(18):39-40.

  [6]山巍.以知识管理为抓手创建学习型组织[J].红旗文稿,20xx,(19):28-29.

【班级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班级管理论文02-21

班级管理论文05-27

班级的管理论文11-12

班级管理的重要性论文02-16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07-21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07-23

班级管理论文(实用)05-28

班级管理体会点滴的论文12-07

(优选)班级管理论文06-01

班级管理论文(优选)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