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管理论文

时间:2024-06-24 16:33:10 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财务风险管理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1

  一、新形势下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企业的财务活动可归类为三类: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运营,企业财务风险亦由这三类活动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因素构成。新经济形势的最大特征为经济活动以市场为主导、以价格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因此,新经济形势下企业将面临瞬息万变的市场价格、振荡波动的融资成本、投资回报率以及更加复杂的现金流。第一,企业筹资活动中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体现为:筹集资金的短缺、融资成本攀升。受美国次贷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一直处于不景气的状态。经济增速的下滑将导致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进而影响企业的信用评级。经历了金融危机影响的银行体系强调稳健经营、谨慎授信的经营原则,因此企业信用等级的下降将导致企业难以获得银行信贷的支持。

  同时,金融体系经营杠杆率的不断下降,使得社会信用规模的收缩,造成融资成本的高企。第二,企业投资活动中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体现为:贷短投长风险大以及投资回报率难以保证的风险。由于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欠发达,企业债券市场虽然已成立,然而由于债券市场产品种类单一且融资规模受限等导致企业债券市场难以满足企业长期资金的需求。企业不得不融入短期资金进行长期投资活动,而此种做法使得企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同时,由于缺乏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资金的投放难以保证其回报率,造成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第三,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体现为:经营成本高企、企业库存管理不善、销售资金回收不利等造成的资金周转困难。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将影响到资金周转,而资金能否顺利实现周转将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为企业库存管理以及销售资金的回收。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与问题

  经历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后,我国企业开始意识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由于传统经营模式对风险管理的忽略,我国企业普遍存在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投融资活动缺乏科学规划、运营资金管理不善的问题。

  1、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是财务活动不确定性的集中体现。受企业传统经营模式的影响,企业经营管理者普遍缺乏风险管理意识,主要体现为:缺乏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识别、预测、控制与防范;经营过程中单纯追求高回报率而忽略风险的大小;未将风险因素纳入经营绩效的考核。

  2、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企业管理者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尚未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主要体现为:管理人员缺乏风险管理意识、管理知识与技术水平;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缺乏明确的财务管理制度对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约束;企业尚未建立有效的涵盖财务风险识别、评估、控制与防范的风险管理体系。

  3、企业筹资规模不合理且融资渠道单一

  筹资规模不合理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盲目追逐资本额的扩大,由于对资金持有的不合理偏好而忽视了筹资成本的高昂。二是过分倡导无债经营,过分追求风险的最小化导致筹资规模过小无法满足企业规模扩张的需求,阻碍企业的发展。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欠发达,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无法满足企业长期资本的需求,造成企业融资渠道的单一化,增加了企业融资风险。

  4、企业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

  投资决策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果,然而由于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普遍存在用脚投票或人情现象、投资人员缺乏必要的金融业务知识、缺乏风险与收益的有效权衡等,造成投资决策效率的低下。

  5、企业经营资金管理不善,资金周转率低下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一是受外部市场经济环境变化以及企业决策者综合素质的影响,无法对商品需求进行有效评估,造成企业库存的积压、资金的无效率占用。二是销售资金回收率低。由于缺乏对应收账款催收工作的重视,造成部分货款无法收回的现象,给企业带来损失。

  三、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面临新的经济形势,企业要加强自身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文化方面,不断强化员工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制度方面,建立财务监督管理预警机制,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融资方面,加强财务预算控制,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投资方面,优化企业投资决策,建立健全投资效率评价体系;运营资金管理方面,加速企业经营资金的周转,重视企业现金流量管理。

  1、强化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树立企业风险管理文化

  树立现代化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将风险意识渗透到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首先,要求企业管理者具备基本的风险管理理念、知识与技术。构建一支具备相关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这要求在选拔人才时须将风险管理能力作为考核标准。其次,定期对员工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培训,及时更新从业人员的风险管理知识与技术。再次,在全公司范围内倡导风险管理文化,将风险意识灌输到每一位公司员工的头脑中,将风险管理理念渗透到企业活动的各个环节。

  2、建立财务监督管理预警机制,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良好的风险监管预警机制能够有效识别风险因素,并对风险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并做出及时的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要从部门职能划分、风险因素识别、风险评估以及信息反馈四个方面入手。首先,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能够保障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为后续风险的识别与评估提供有利的财务数据支持。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要求明确各部门在财务管理活动中的权利与职能,形成有效的权责分明、相互协调、监督的内部控制机制。

  其次,构建企业风险识别机制。要求财务从业人员能够基于历史经验数据,有效识别造成财务风险的风险因素。基于上文分析,可将该类风险因素大致划分为:融资成本、融资渠道、投资回报率、投资周期、企业库存积压规模、应收账款。有效的企业财务风险识别机制要求能够及时、动态检测该类风险因素的变动,并基于历史经验数据能够定性地判断风险因素的变动对财务风险影响的方向与力度。再次,构建全面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基于财务管理人员的从业经验、同业做法等,以财务报表以及其他相关财务资料为数据基础,采用数学模型构建全面的财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最后,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与策略。

  3、加强财务预算控制,拓展企业融资渠道

  科学有效的财务预算机制能够准确预测在未来一段经营时期内企业的资金需求,对防范融资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构建科学的预算制定体系。财务预算的编制要充分结合各单位在未来一段经营期内的经营目标、经营战略。建立由各部门提出预算请求,由财务部门统一审批的预算编制体系。其次,加强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定期监督。要求各部门定期向财务部门汇报预算执行情况,如发现不合规操作要及时予以纠正。最后,将预算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以激励各部门根据预算进行财务活动的积极性。积极拓展企业融资渠道,防范因融资渠道单一引起的流动性风险。利率市场化的提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政策环境,利率市场化的要求将极大促进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企业应把握金融市场发展的时代趋势,利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有力条件,积极拓展长期融资渠道。

  4、优化企业投资决策,建立健全投资效率评价体系

  企业投资决策的效率将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成果,因此优化企业投资决策具有重大意义。优化企业投资决策要求构建透明、高效的投资管理体系。成立专业投资小组,对企业每一投资项目进行成分的考察、分析与研究,投资小组负责制定科学的投资方案,并按照从优的原则对投资方案尽心选择,从而有效避免了投资过程中存在的人情现象。构建全面的投资效率评价体系。将投资项目的回报率、风险系数等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风险与收益并重的考核体系能够有效防范经营管理人员因追求高回报率而造成的经营风险过高的现象。同时,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能够极大消除因人情关系造成的投资项目效率低下的问题。

  5、加速企业经营资金的周转,重视企业现金流量管理

  加强企业库存管理水平,充分降低因库存积压造成的资金无效占用。首先,构建行之有效的预算管理体系。有效的预算管理体系能够准确预测企业未来的物资需求,从而在采购环节即可避免库存积压的现象。其次,加强与供应商的谈判力度,当出现库存积压时,能够将积压货物及时退回给供应商,实现零库存管理。加大应收账款回收力度,加速企业资金的周转率。充分重视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成立专门的应收账款回收部门,负责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将应收账款的回收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充分调动相关人员回收应收账款的积极性。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2

  水电投资企业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建设性企业,一般以水利、电力及其他基础设施为建设对象。作为以建筑施工项目为主的企业,水电投资企业在运营管理中面临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破产风险等多重风险,而财务风险是水电投资企业需重点关注方面。由于水电投资具有投资周期长、借贷风险高、收益不稳定等特点,决定了水电投资企业面临财务风险管理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而在当前状况下,由于缺乏对水电投资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认知及管控经验,导致水电投资企业面临日益严重的财务风险。因此,积极探究水电投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形式,不仅可以深化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认知,还能够促进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水平的提升、减少企业投资风险。

  一、财务风险管理的特点

  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会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筹资、流转及资金回收等过程中面临的机会损失。财务风险管理具有系统性、动态性、连续性和循环性的特点。系统性是指财务风险管理是事前预防、事中防范和事后管控等系统化统一体,对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也是在系统环境的影响之下;动态性是指财务风险的管理手段需要依据财务风险的种类及其发展性特点,进行动态、灵活地应对;持续性是指财务风险管理涉及筹资、流转及资金回收等多个业务流程,是持续发展,不间断的管理应对体系;循环性则是指财务风险管理并非可以永久消除、一劳永逸,而是循环发展,不断变化的过程。

  二、加强水电投资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提高财务管理的意义

  ( 一) 改变了水电投资企业发展重效

  益、轻管理的格局,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

  水电投资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主要表现在水电施工企业的前期投资大、负债率高及回报周期长等。长期以来,为有效控制水电投资企业的成本,水电投资方一直将利润率作为衡量发展水平及经济效益的有效指标。但只注重利润,而不关注管理,尤其是财务风险管理,一直是水电投资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加强水电投资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可以及时发现投资运营中不利因素,将潜在风险损失降到最低。此外,对其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管控,还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水电投资企业根据投资回报率,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价体系,并将当前收益与未来收益进行对比,从而选择合适的路径将相关的资金流投入到水电投资企业的运营发展中,获得良好收益。

  ( 二) 有效降低了水电投资企业的财务风险,有利于建立完善的财务体系和资金管理机制

  财务风险的管控一直是水电投资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水电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表现在筹资过程中的机会成本、投资兴建过程中的坏账及人为操控及投资活动完成后的利息损失等。加强水电投资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将风险水平控制在预定的范围之内。当然,完善的财务体系不仅包括财务风险管理机制,还应体现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财务风险管控人员等方面。水电投资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对资金,尤其是流动资金的管控,而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营,也会对建立科学合理的资金管理机制产生作用。

  ( 三) 加强水电投资企业财务风险的管控有利于强化对单位收益分配的评价

  水电投资企业的收益分配在我国法律上已有明确的规定,会计法及相关的会计准则也对企业的收益分配进行了有效的限定,如必须在特定年限内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其次计提任意盈余公积,然后再允许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加强水电投资企业财务风险的管控,就是本着谨慎性的原则,在对单位收益进行分配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投资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而不是为了美化财务报表、虚增利润率,向利益相关者进行不合程序的收益分配。加强对单位收益分配的评价客观上会产生两种作用:一是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收益”评价体系,合理评价水电投资企业的投资行为;二是保障水电投资企业的运营发展,科学管控风险,并可以进行有效率的再投资行为。

  三、构建水电投资企业财务保障机制,提升水电投资企业风险管控水平的举措

  ( 一) 提高水电投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和完善水电投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当前,水电投资企业要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一是要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具体来说,提高水电投资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就财务管理人员来说,要对水电企业施工产生的财务活动,尤其是资金活动进行合理管控,对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提升应对财务风险的意识;就水电投资企业管理层来说,为降低财务风险,必须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提升财会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并通过企业研讨和管理培训等形式将风险防范有效实施。此外,实现对水电投资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管控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建设。建立和完善水电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就是要将财务管理、风险防范及财务监督等有效结合,通过制度化规定、多元化形式和规范化行为将水电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控制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之上。

  ( 二) 拓展水电投资企业的筹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机制,增加风险管控

  建设支出有效管控水电投资企业的财务风险,其重要体现是优化其筹资方式。水电投资企业的`投资成本一般较大,负债率相对较高,负债水平从20%-80% 不等,且规模越大的水电企业其负债率也往往越高。为获得水电项目投资所需的现金流,水电投资企业经常会发生筹资行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是绝大多数的水电投资企业面临的选择。但从银行等机构取得发展资金具有很大的限制性,且渠道单一,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债券筹资、票据筹和其他形式的筹资方式,以实现水电投资企业筹资方式的丰富多元。当然,还要充分考虑政策的可得性,利用水电企业专用款等积极解决企业的筹资难题。此外,还要注重增加风险管控建设支出,将风险防范成本纳入财务管理的总成本之中,通过建设风控岗和管控准则等对水电投资企业进行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

  ( 三) 深化水电投资企业的财务风险管控观念,并有效规范财务管理活动

  水电投资企业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薄弱,未能对前期筹资、中期运营及后期评价与监督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规范。为此,水电企业管理层要注重深化财会人员的财务风险管理观念,并结合项目的实际发展状况进行理念的转移。为有效规范水电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对于企业发生的前期筹资行为,要注重识别机会,尽可能降低项目成本,并将筹资风险指标纳入到财务评价之中;对于企业发生的中期运营发展流程,要注重对现金流的管控,并根据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合理确定其运营风险等级;对于企业发生的后期评价及监督,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体系,并根据“收益—风险”对等的原则对水电投资企业的项目投资行为进行评定。

  ( 四) 创新水电投资企业财务管理领导体制,引进财务风险管控人才,提升管理专业化水平

  水电投资企业通过设立总会计师职位,实现了财务管理的有效性。为建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制,各水电投资企业应尽快建立总会计师负责制,以制度形式确立总会计师的经济责任。通过这项改革,建立全面的内部管理框架,对水电投资企业建设发展意义重大。此外,水电投资企业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将高素质和专业化的财务风险管控人才投入到水电投资企业的财务管控活动中,如将风险管理与控制方面的专家引入水电投资企业的再投资环节,从事企业收益的界定和战略的规划。

  四、束语

  加强水电投资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是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在探讨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特点及有效财务风险管理意义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系统提出了降低水电投资企业财务风险,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的有效举措,,以期能为水电投资企业实现财务风险的可管、可控提供有益借鉴。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3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随着民办高校的日益发展壮大,资产管理缺失导致财务风险增加的弊端,逐渐成为制约民办高校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转变观念,加强学校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经济效率,有效降低民办高校财务风险,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旨在为规避民办高校的财务风险,加强资产管理、控制财务风险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策略。

  关键词:资产管理;民办高校;财务风险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发布的《20xx—20xx年中国民办教育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与发展规划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xx年我国民办教育市场规模约为7500亿元,到20xx年,我国民办教育市场规模达到9900亿元左右,每年以千亿元的规模增长。据有关统计,目前全国各类民办高校接近800家,近年来高考考生总量不断下降,公办高校以各种方式扩大招生规模,民办高校迎来了考验,招生竞争相当激烈。如何在机遇和风险中寻找平衡点,是每一家民办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1财务管理风险分析

  下面本文主要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剖析民办高校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举措,能够有效地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和预警。最终将风险降低或者控制在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以促进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

  1.1片面化资产管理理念带来的风险

  民办高校除了以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存款形态存在的流动资产外,资产主要为以教室、校舍、场馆以及教学、科研使用的设备、仪器等形态存在的其他非货币形态的实物资产,对这些实物资产在管理上就不如对货币资产那样重视,管理相对粗放,存在着严重的“重钱不重物”的片面化资产管理思想,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导致实物资产存在资产的流失、浪费、减值和低效率利用的现象。对固定的资产管理,只注重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的规划。目前,民办高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民办高校与投资主体之间资产产权的界定日益完善,高校拥有的固定资产规模越来越大,学校的管理人员管理好、利用好这些资产的责任和义务也日益显现,如果还延续粗放的管理方式,将会造成这些资产无形中的损失。这些资产的未来价值以及潜在的收益也是需要专业的手段来进行核算、管理,如果没有高度的管理理念,专业的管理人员专职负责,也会给学校造成损失。对高校实物资产的管理缺乏有效的认识,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将对高校的健康发展带来不确定的风险。

  1.2资产的利用率偏低

  效益观念淡薄导致资产利用率低,只注重资产的数量、规模需求,缺乏有效使用方面的理念。为了满足教学、科研等需要和适应上级进行的各种评审要求,高校每年会投入大量资金添置一定量的实物资产,如教学教研设备、科研仪器等。首先,在采购的环节缺乏整体意识和全局观念,缺少必要的费用与效益控制手段。采购人员在设备仪器等资产选购时,以本部门的需求和意愿出发,就会出现重复构建、购买资产等浪费现象,直接导致投入的资金利用率较低。其次,导致资产的闲置造成资源浪费。研究课题较少、科研的进度跟不上,也会导致科研设备空置。为了高校评估,存在采购的设备不是当前急需的设备,事后对这些设备没有有效利用,也造成资源的浪费。对高校资产的配备以及使用上缺乏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导致资产利用率低,资源浪费成为高校的普遍现象。

  1.3资金风险

  民办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为学费收入、银行贷款以及社会投资,学费收入占比居高不下,而学费收入是与生源直接相关的。如果学费收入占比过大,在当前生源总规模逐年下降的趋势下,极容易造成民办高校的资金链断裂。这种单一的资金来源方式,一直以来都是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瓶颈,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高校的办学要求。银行贷款作为民办高校另外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方式,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学校的资金压力,特别是学校建设初期的基础建设,以及实验室、培训基地等一些大型项目,得益于银行的`贷款支持,可以快速、有效地解决资金需求。但是银行贷款容易受到国家宏观金融政策方面的影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就会使民办高校随时面临资金方面的压力。加之银行贷款均为特定的项目贷款,银行设立专项账户监督使用,专款专用,并不能满足学校日常运行对资金的多方面需求。社会投资的资金都是逐利的,与民办高校社会公益性质的经营理念不符。民办高校发展初期,办学资金都是来源于社会的投资,随着发展进程,资本增值或者盈利回报达不到投资者的预期时,再引入新的资金就会面临困难,甚至会遇到撤资的风险。所以提高学校资产利用率,减小资金需求压力,追求学校自身不断壮大、增强抗风险能力的良性发展,也是民办高校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1.4债权债务风险

  目前民办高校随着对科研项目的大力投入,利用自身技术人才和科研设备、环境等优势,积极开展与事业单位的纵向课题及与企业单位的横向课题研发工作,与企事业单位的经济联系也愈加频繁,与其他单位的经济往来业务也越来越多。如果不做好风险防范,明确各方的债权债务关系,极容易造成自身合法利益的损失。再者民办高校的投资主体,利用民办高校的技术人才和科研设备、环境等优势资源来开拓企业的业务,多数情况都忽视了民办高校应享有的权益,导致民办高校的利益被非法侵占。也有部分民办高校为了筹措资金,将资产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在增大自身财务压力的同时,也使学校正常运营受到威胁,不利于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

  2风险规避措施

  针对以上几点由资产管理不善引发财务风险的分析,下文主要针对这些风险因素,做出合理化建议,力争能够规避这些风险。

  2.1建立高校风险防范机制

  从目前民办高校的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来看,财务风险防范机制,是一个共性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风险问题,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及时防范风险,已经迫在眉睫。民办高校的管理层,应该高度重视起来,建立学校自身风险评估机制和制定风险预警阈值。学校各职能部门、各级责任人要树立整体意识从全局出发,切实执行风险控制制度,将风险控制工作落到实处,共同维护学校的健康发展。财务部门作为财务风险管理的核心部门,需要及时了解国家政策、市场环境,监督好学校重大的经济业务,及时对风险做出评估和预警。

  2.2加强高校内部预算控制,达到风险控制目标

  增强预算管理意识,向全校教职人员宣贯“全面预算、绩效预算、成本预算、系统预算”的理念。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校长负责全面预算,各单位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预算指标内预算管理的运行机制。部门负责人对在规定的审批权限内对经费支出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负责。设置专门的预算机构,制订预算规划、核算预算支出、控制预算指标,制定预算审议流程。监督预算过程执行,将预算指标与高校战略目标结合起来,最终实现风险的控制目标。

  2.3建立完善、有效的高校资产管理机构体系

  各高校应及时建立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的管理人员,负责对资产进行专项管理,尤其是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高校的资产管理机构,依据有关的政策法规,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单位的资产管理的一整套具体办法,对学校的固定资产进行规范化管理。比如对校舍等建筑物以及大型、精密、贵重的仪器设备要安排专人负责,并建立岗位责任制。对于非经营性固定资产转经营性固定资产,如参与对外的合作,必须有高校资产管理机构预先进行科学、严密的可行性论证,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审批。合作的整个过程中,要严格把控,掌握各资产的使用状况和是否按照要求规范操作。把价值管理、实物管理、产权管理、效益管理结合起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2.4拓展资金来源

  近年来国家政策也加大了对民办高校的扶持力度,民办高校要想获取充足的资金去改善教育质量,仅仅依靠国家的支持是不够的。要想实现自身的发展,尤其是融资方面,要尽快摆脱依赖学费收入的困境。可以参考国外的私立高校的经验,设立专门的筹资机构,研究多种融资方式,以及何种融资方式资金风险较低,从而改善民办高校的融资风险。随着改革开放领域的扩大,我国也引进了大量的外资,甚至有大部分资金进入了教育领域,这对民办高校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发展契机。国际上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也非常普遍。采取积极的方式,努力提高高校本身的竞争力,引进外资。一定程度上不仅缓解了资金短缺问题,还能通过合作学习国外高校的管理经验、教学经验等,提高自身的发展。加强高校的教育课题研发,形成一定的社会效益,提升自身的创收能力。顺应市场规律,利用自己在某项方面的专业优势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研发,一方面为高校提供发展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还可以给学子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使高校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何亚坤.高校财务风险的形成及其预警与防范[J].中国市场,20xx(38).

  [2]曾银娥,张娥.高校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市场,20xx(14).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4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已经逐步在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得到广泛应用,会计电算化在实现了工资管理、往来账目等日常会计工作自动化的同时,不仅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降低了部分人为工作的不确定性,而且能够实现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增强了对财务工作的监控能力。

  因此,我国越来越多的行政事业单位开始展开会计电算化项目。然而,一个项目的顺利实施不仅仅要看到其所带来的效益,还应该在项目实施之初考虑项目可能产生的风险,并通过对项目风险的把控,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作为还未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事业单位,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展,在开展中需要遵从什么样的管理步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避免什么样的风险才能保证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顺利实施则是财务管理人员所必须了解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项目风险是在项目管理活动或事件中消极的、项目管理人员不希望的后果发生的潜在可能性。由于项目的一次性、创新性和独特性等特性,任何一个项目都是有风险。

  目前,通用的项目风险管理系统模型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即风险规划、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

  (一)风险规划

   风险规划主要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管理工作的整体计划和安排,是后续工作的基础。

  (二)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即通过风险识别找出影响项目质量、进度、费用等目标顺利实现的主要风险,然后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产生的影响进行估算,最后对风险度进行评价、排序。通过风险分析可以确定项目的关键风险、主要风险,以便项目管理者能够集中精力和资金对项目的风险进行应对。

  (三)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是指项目管理者采用多种措施和方法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少风险发生后造成的损失。目前,传统的风险应对的措施和方法包括: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自留等。

  (四)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是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可能出现风险的监视,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包括重新规划、在此分析等。项目的风险管理不是一次性工作,通过风险监控将风险管理构成了闭环控制,更满足项目的实际实施环境。

  以上四个部分中,风险的分析与应对是项目风险管理系统的核心。因此,本文就以风险分析与应对为基础对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风险管理框架进行探讨。

  二、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风险管理框架

  (一)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风险分析

  1、风险识别

   找到风险是风险分析和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风险识别虽然多采用定性分析,但却尤为重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项目中的风险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种类:

  会计电算化实施中制度不健全的风险。制度建设是任何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保证。如果内控制度薄弱,普通操作人员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就能对财务数据进行篡改,则必然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不仅使会计电算化不能得到高效、有序的使用,而且还可能导致作假舞弊等更大的潜在风险,给单位和个人造成巨大的损失。

  会计电算化实施中软、硬件配置不当的风险。由于自主开发的成本过高,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各自从市场上购买会计软件并配置相应的硬件设备。这样,可能产生由于过分追求低成本,或项目组成员考虑问题不周全而购买了质量和后续服务都较弱的软、硬件产品,而造成很多重要财务功能无法实现,电算化目标无法达到等风险的发生;相反,如果忽视单位自身需求,而盲目追求软硬件产品的新、贵、全,则会导致购买的`产品很多功能没有必要,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2、风险估计与评价

  目前,传统的风险估计的方法包括:主观评分法、决策树法(Decision Tree Analysis)、层次分析法AHP (the Analytiwal Hierarchy Process)、模糊风险综合评价(Fuss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故障树分析法FTA(Fault Tree Analysis)和蒙托卡罗模拟法(Monte Carlo Simulation)等,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对开展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

  (二)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风险应对

  根据项目风险分析的结果,本文提出了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风险应对措施。

  健全会计电算化的各项制度。包括资料管理制度,强调专人专管,确保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顺利开展;安全管理规范,确定不同使用人员的权限,避免财务数据的不正常浏览和篡改;

  培训会计电算化的重要人才。包括本单位相关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的普及型培训;包括对电算化项目使用人员的专业化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人员电算化的意识、态度和实际操作技能。

  合理配置会计电算化的软硬件环境。全面分析本单位的业务流程和发展的趋势,广泛调研省市内相关单位会计电算化使用情况,结合未来几年计算机及软件发展的可能,采取内部邀请招标的方式配置单位的会计电算化的软硬件环境。

  三、总结

  项目的风险管理是项目成功实施的重要保证。通过对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风险管理框架的探析,能够为准备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成功实施并完成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5

  摘要:近年来,我国保险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据相关数据调查,我国保险费年均收入增长超过20%,且业务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国有、外资及民营等多元结构。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保险行业尚处于发展阶段,盈利能力、业务规模等方面均存在一定滞后性。尤其表现在财务管理方面,由于保险公司发展涉及集资、投资等多个环节,其中存在诸多风险,不利于保险公司持续发展,如何实现对风险的高效防范成为保险公司发展的关键。文章将结合财务管理风险概念,对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成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财务管理风险有效对策,希望为我国保险行业持续性发展提供更多参考。

  关键词: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分析;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保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保险公司的发展将会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但面临现代经济环境,无论是管理方法还是人员,保险公司发展面临的风险始终存在。其中财务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贯穿于整个保险公司发展全过程,如果该环节出现问题,将会产生连锁反应。因此加强对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的分析,找到风险产生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对策已成为保险公司的当务之急。

  一、财务管理风险概念

  所谓财务管理风险,是企业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中开展各项财务活动,无法对活动进行预料及控制,使得企业最终财务成果与预期目标出现偏差,企业会蒙受经济损失、甚至破产。由于财务活动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各项活动均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如果对筹措资金、分配利润等环节处理不当,都将产生一定风险。二、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成因分析所有保险公司都一样,面临着复杂的财务管理风险,不利于保险公司健康发展。产生财务管理风险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少自有资金,风险管控意识薄弱

  我国保险企业数量与日俱增,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保险公司自身具有非常雄厚的资金实力,能够确保公司稳定、可靠运行。但还有很多保险公司自身资金能力较为薄弱,对外筹资有限,加之自身风险管控意识较为薄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保险公司健康发展[1]。此外,保险公司在发展中存在虚报资产等现象,可见,国家监管力度远远不够。

  (二)责任准备金不足,资本结构不合理

  所谓责任准备金,是指保险公司为了承担未到期责任等提前准备的资金。按照相关制度规定,责任准备金不能够作为公司营业所得,随时会进行赔付。一旦出现赔付情况,企业将无力赔付。此外,现有资本结构不够合理,对于各部分资金的分配存在很多问题,一旦出现问题,保险公司无法第一时间做出响应,给公司带来了经济损失。

  (三)投资收益偏低,内控力度不到位

  一般来说,保险公司将产品销售给保户,并收取了大量保费。保费作为保险公司的主要收益。为了满足公司发展需求,保险公司会将保费投资到其他项目当中。但当前国内市场具有复杂性、多变性特点,存在较大的金融风险,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公司造成一定经济损失[2]。随着资本市场不断发展,保险公司可投资领域、渠道呈现多元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加了投资风险。但是保险公司并未构建风险预警机制,审计工作落实不到位,使得保险公司始终处于危机当中。除此之外,应收账款过多、收益分配及灾害等也会给保险公司带来一定风险。

  二、防范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的有效对策

  (一)树立财务风险管控意识

  保险公司出现财务管理风险的关键原因是管理层防范意识薄弱所致。企业内部缺少高效的管控体系。因此防范财务管理风险的首要前提是管理者要树立风险管控意识,明确责任划分、细化分工,逐步将风险管控工作落实到实处,最大限度上防范财务风险发生可能性[3]。在保险公司内部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基层员工也能够认识风险控制的重要意义,并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时发现风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新形势下,保险公司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缺少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保险公司的竞争实力。因此保险公司领导要认识当前发展现状,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制定企业财务战略与计划。如财务约束机制,可以从内部与外部两个层面入手,前者主要是财务预算管理,如各层次权利与责任分配,而后者则强调的是市场“无形的手”的管理和控制。强化预算管理,及时分析和研究,针对预算实施的情况出现的偏差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以此来提高预算管理工作质量及效率。通过内外有机整合,能够加强对企业的内部监督和管理。不仅如此,在风险管理机制的指导下,还能够发现企业其他方面的问题,使得保险公司日渐完善。信息时代背景下,保险公司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海量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从中提炼出对公司有利与不利的信息。一般来说,风险具有不可控性特点,我们不能够消除风险,但是能够提前做好准备,根据本公司的特点及实际情况,从而制定切实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

  (二)优化公司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作为企业各种资本的价值构成及其对应比例关系。现阶段,针对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现状,应积极构建多元资本结构。多元资本结构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保险公司对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对现有资金资源的合理处理,减少意外情况对企业造成损失。如调整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或者争取筹资方式多样化,增加负债资本的同时降低权益资本,实现对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和调整,顺应宏观经济发展趋势,从而为企业持续发展能提供坚实的资金基础,更好地应对日后潜在的风险。

  (三)积极构建风险预警体系

  经济发展新形势下,保险公司开始朝着现代化、信息化方向革新,对财务管理风险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因此构建风险预警体系成为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4]。在实践中,我们能够对财务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及时的预警,从多个角度综合了解并掌握企业整体财务现状,甚至能够对财务指标进行观察、识别等处理,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为保险公司提供科学依据,减少风险防范盲目性现象的出现。在风险防范中,我们能够及时意识到潜在的风险,并将风险扼杀在摇篮中,将会为企业节省更多资源,最大限度上减少损失。与其他行业不同,保险行业是以资金为核心的'经济实体。因此加大对资金的处理力度非常关键。而内控能够对公司内部子系统之间的资金管理、资金利用等进行协调,确保公司投资更加科学、合理。保险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实施内控与审计,设置专门的审计部门,从制度层面上强调设计部门的独立性,减少人为因素对审计结果产生的影响,在企业内部进行定期审计,根据审计结果追究内部审计机制中审计人员责任,以此来保证内部审计活动公平、客观性,从而更加全面地反映公司财务情况,且能够警示保险公司内部成员,实现双重目标。新时期下,保险公司还可以积极构建高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内部员工积极性,能够将隐藏的风险及时发现并汇报给管理层[5]。

  三、结

  根据上文所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行业迅速发展,在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但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如制度不够完善、投资存在盲目性等,引发财务管理风险。因此保险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管理者要树立正确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的重要意义,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调整和优化,如实施内控与审计,完善财务管理系统,积极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并构建风险预警体系,能够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及风险,不断提高风险处理能力,增强保险公司综合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社会、经济等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黄燕文。保险公司财务管理体系优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xx(04):124—125。

  [2]薛玉梅。保险公司实施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xx(01):254。

  [3]郝帅。基于财务分析视角的保险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以A保险公司为例[J]。中国市场,20xx(22):137—140。

  [4]姜涛。保险公司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会计师,20xx(10):35—37。

  [5]洪巍。探析新时期保险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J]。中国集体经济,20xx(28):139—140。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6

  摘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财务有效的风险管理和企业内部控制。企业的财务在企业的发展中所占据的作用是可想而知的。企业的财务在资金的往来过程中帐的明细清楚之外,还需要有风险预估的能力。在企业的发展资金走向中,要具有分析财务风险的能力。然后通过企业的内部控制,将企业的经营风险降到最低。但是企业的内部控制和财务的风险管理上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是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企业内控问题;研究

  一个企业的财务在这个企业的发展中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企业中的财务不仅是管理着日常的资金走向,货款的往来,同时还承担着预估企业财务风险的职能。在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作用,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说明企业的内部管理和财务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在现代社会经济大发展的大背景下,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每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变得更为激烈,企业的发展显得更为艰难,企业要想经营得当,收获利益,就必须得处理好财务风险管理和企业内控之间的关系。

  一、财务风险管理与企业内控关系概述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如果资金在筹集、使用和回收的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都是属于财务风险中的一种。财产风险和企业的经营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在企业的采购、管理和生产的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会发生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会随着企业财务目标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把握不好风险度的情况下,有可能会严重的阻碍企业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由此可见,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是企业进步发展的前提保证。全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企业的内控管理,要在市场化的大潮中,实现企业的大发展就要做好企业的内控工作,企业在确定好未来发展目标之后,就需要相关人员开展内控工作,这样才能保障企业资产,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在企业内控工作的开展,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要从细节着手,根据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通过自我调整、评价等多种手段,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评价,帮助企业在竞争的热潮中取得优势。

  二、财务风险管理与企业内控管理的情况分析

  (一)相关的制度不健全首先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内控制度的重要性,未能认识到如果企业的内控没有做好可能会给自身的经营活动带来极大的风险,他们只是一味的最大限度的去追求经济效益作为主要的奋斗目标,这就影响到企业内部的整体架构;其次有些企业虽然已经有了相关的内控制度,但是制度的制定并没有以公司经营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既没有合理的规章制度,也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这样就导致制定出来的制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企业的经营活动存在着极大的风险性。(二)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是对整个企业的工作进行帮助和指导的,但是很多的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缺乏风险意识,和企业的负责人一样过于去追求公司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能够直观的展示出企业发展的进展,但其实科学的管理也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只是表现的不够直观,所以很容易被忽视。企业的管理人员只有在上级检查的时候才会开展内控工作,但这种做法都是流于形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这种种错误的`认识,情况严重的情况下,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严重的损失。(三)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一部分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并没有设立相关的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督,所以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都是得过且过,抱着一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种种不顺,大大增加了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的压力。(四)市场主体意识淡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竞争力不断的增强,很多企业都能够对自己传统的经营模式进行调整,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相关产品的生产,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企业不能转变经营理念,不能敏锐的把握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财务部门的市场主体意识淡薄,因为不能正确的估算市场环境给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使得在相关的财务工作中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五)管理手段单一很多企业跟不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步伐,还受到其他的因素的制约,导致这部分企业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模式进行财务管理;另外一部分企业没有将全面核算和质量管理相结合,在成本等方面的控制方式不合理,这些都极大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步伐。

  三、如何做好财务的风险管理工作

  (一)营造良好的经营氛围良好的氛围能够帮助企业进行积极的风险管理,它对企业的内控这块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正确的财务风险管理和良好的企业内控关系的建立是要以良好的经营氛围作为基础的。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做好表率的作用,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制定适合本公司经营需求的政策和制度,另外完善的奖惩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进行各项监督,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二)建立科学的考核与考评制度企业建立公平公正的考核和考评制度对于企业的员工来说是一个积极促进的作用。存在一些公司的很多考评权归属于财务部门,这就使得公司的考评的客观性存在一定的怀疑。因为在企业的发展的整个流程中,财务也属于其中的一个环节,如果财务部门既是制度的考评者又是参与者,这样就没有客观性。不利于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和企业内部控制的协调。所以,考评制度的考核者需要是最上级的领导。

  (三)做好信息监督与沟通工作财务在履行风险管理的职责的时候,就要求企业的各部们直接协同配合。同时也需要企业的各个部门发挥监督的职责,对于企业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及时的发现,提出。企业需要稳定的发展就需要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做好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工作。在企业的各部门之间在交流真实的信息时,对于一些隐藏的问题就可能会被大家所及时的发现。这样就能提早的给出解决方案,提早的预防。

  (四)做好企业财务预算的管理工作1、没有完善的体制就没有办法形成一定的操作规范,因此,企业财务必须建立起完善的财务控制的机制这个制度的建立是针对企业的所有员工。将每个员工的个人职责细化分到位。企业领导层再做出重要投资决策时,要做好决策和成本投入之间的研究工作。使得企业全体上下员工都投入到财务风险管理的工作中去。2、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财务预算管理组织在企业的财务工作职责中,关于企业财务内部的预算工作应该受到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因此,企业领导层应该成立个专门的企业财会研究财务预算组织,将企业的一些专业人员和相关人员临时组织起来成立预算小组,对财务的预算目标和做出的决策给出相应的讨论。这样有利于企业财务预算工作的完成。3、对于企业的财务的预算目标的制定要科学合理从企业额规模和企业的发展角度来看,制定出合理的财务预算目标,对于企业财务的预算目标分化出来成为一个个的小目标到个个部门。再形成一个完整的方案,这样更较有利于财务预算目标的执行的力度。

  四、结束语

  财务风险管理与企业的内部控制都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影响的情况下,这两者之间是不是就出现了不协调的因素。也就是说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上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企业的发展是一个阻碍作用。企业管理层的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及时解决其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也是促进企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策略。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生存,企业发展的每个环节,每一步都需要考虑周到,对于出现的问题必须及时解决,对于存在的风险更加需要及时的提出预防措施。企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企业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发展。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7

  一、引言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是企业在自身经营管理过程中难以预料和控制的因素。由于财务状况存在各类不确定性,因此每家企业都有难以达到预期财务成果和经营目标的可能,甚至还会遭受重大经济损失。财务预警机制的关键因素是数据,通多对财务数据的有效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凭借对历史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的结合分析,找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和漏洞,从而对危机进行预警,实现事前管理,让企业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能够有意识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实现事前管理和防范,尽可能化解风险,将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限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可能面对的财务风险更加多样,强化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管理在促进企业实现科学决策、提高风险防控能力、降低损失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二、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管理的措施

  1.将预警管理目标明确化。

  企业实施预警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适当的目标。已有的实践经验表明,唯有明确的财务预警管理目标才能够指引企业管理者去实施防范措施,从而收获更为丰厚的业绩回报,高水平的财务风险管理同高利润率也有着正相关关系。财务预警目标的设定是一个全方位、全流程的系统化工作,可以将总目标拆分为各个子系统的分目标。通常来说,财务预警总目标可以考虑设定为通过科学、全面的财务预警机制来尽可能规避财务风险,帮助企业远离危机。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分目标主要是为子系统服务的,简单来说就是针对各个子系统的特点,设计一整套财务指标体系,以便判断是否出现异常情况。通过对总目标和分目标的整合,可以在各个子系统之间找到一个标准体系,检验控制结果,以便了解预警系统是否贴近财务预警管理目标,从而真正达到控制目的。

  2.完善财务预警指标,建立财务预警模型。

  完善财务预警指标,建立财务预警模型,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考虑行业、内外部环境、战略、愿景等因素,才能形成能够切实满足企业实际发展需求的财务预警模型,也只有这样的财务预警模型才能够对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进行较为有效和精确的评价。目前,经济环境瞬息万变,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更加复杂,因此,财务预警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需要根据相关理论基础,不断调整和完善,及时更新指标体系,以便能够满足不断变化的客观需求,保持较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需要注意的是,在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设立过程中,定量指标要能够体现出企业的运营效果、投资风险、债务状况、现金流量、盈利水平、发展趋势等情况,并且财务预警体系要能够将实施监控、实施分析、实施测算变成现实。由于定量指标的`灵活性不强,因此一些非财务性质的定性指标也十分必要,比如企业信用政策、营销方案、战略发展等因素。定性指标灵活性较强,是通过长期实践经验总结得出的,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参考性。总体来说,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需要有机结合,才能够全面反映企业各个领域的情况,有助于判断出潜在风险。同时,财务预警系统要想在实际经营运作中体现出更大的作用,还需要将动态监测功能发挥得更加全面。财务预警系统的动态功能,需要做到实时更新,及时调整指标范围,动静结合才能博预警系统长期有效。

  3.提升财务预警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除了建立财务预警指标、完善财务预警体系之外,企业还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财务预警管理人员队伍,这将对财务预警的成败产生直接影响。财务预警管理人员得必备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财务预警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必要的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知识,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写。其次,财务预警管理人员还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够从一些看似表面的问题中发现深层次的规律和征兆,从而在大海捞针般的数据体系里找到关键因素,并进行准确判断,以免被不相关的信息所干扰。最后,财务预警管理人员还需要具备清晰的判断能力和冷静的思维能力。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财务预警人员要能够果断处理、保持相应的独立性,尽可能不受干扰。

  三、结语

  目前,我国经济的国际化、市场化程度已经逐步提升,由此而来的企业财务风险类型也日益增加,由于财务风险而导致经营陷入绝境,乃至于最终破产的企业也有很多,因此,不论是企业管理层还是利益相关者,都十分重视对财务风险的预警工作。企业的风险不仅可能会给外部投资者带来严重损失,更为严峻的是,大量的财务风险突发还可能诱发金融风险。已有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财务风险的形成不是一个短期过程,而是存在一个较长的潜伏期,从乐观角度来看,这样的潜伏期也给我们进行财务风险预警工作创造了条件。面对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财务风险预警工作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需要通过完善预测办法、建立科学预警指标体系,才有可能将风险进行预测和化解。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8

  作为一个品牌影响比较大的企业,其内部运转系统和外部交流环境都比较复杂,例如,需要在产品资源以及与产业链上下游间良好的业务合作、通过自建和并购等多种方式大范围积极扩大零售网点规模,构建比较完善的售后服务维修体系、形成近百个维修网点等等,这些复杂的领域涉及和工作开展的顺利进行,无疑离不开企业的内控管理。如何在企业的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之间建立妥善的联系,值得探究。

  一、企业情况概述

  中邮普泰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邮普泰")总部设在北京,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辽宁等省市设有数十家分、子公司,拥有多家控股子公司、参股公司。在线下通信终端产品分销方面成立分销事业部,市场份额多年持续上升并始终保持第一,公司采用直控分销和联合分销的形式,逐步建成了多元化、分层次和广覆盖的渠道网络体系,直控分销网络包括了 64 家分、子公司,联合分销网络包括 5000 多家社会分销商,并覆盖了超过 5 万家零售门店。在线上通信终端销售方面成立电子消费事业部,目前京东、国美在线、苏宁易购等多家网络销售平台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并且在自营了普泰商城线上销售平台,20xx 年度线上销售额超过 100 亿元。

  二 . 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1. 财务风险意识不强,内控管理体系不全。意识不加强,职业道德不高,原则不被坚守,这会使整个公司的整体运行情况都被危害。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企业为了达到良好的内控效果,便需从制度入手,经过科学严密的内控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来优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团队结构,减少在前期设想和方案拟定工程中的失误和不科学之处。

  2. 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内控管理执行力差。人员是机构的活的灵魂,只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工作人员才能促进系统的高速运转,可是,并不是所有公司都能在招聘和后期培训管理环节重视这个问题。除了已经谈到的某些企业的内控管理没有严格科学的体系加以规范外,还有企业即使已经建构了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也不能完美地加以执行。

  3. 内部沟通交流不畅,信息反馈有待加强。沟通信息便如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企业与外部社会环境之间的粘合剂,有利于企业高速运转。由于某些企业在内部组织结构上,层次多、纵向延伸长,导致企业的上层领导机构距离其下级工作人员甚远,领导人员不能对下级实时进行严格和全方面的监督,使某些错误和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指出和正确指导。

  三、加强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

  1. 增强财务风险管理观念,健全内部管理和控制体系。公司必须提高员工财务风险意识,可以通过不断的宣传进程和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来展开。宣传常用的方式便是会议、制作和发散宣传单页。建立原始记录制度,这项规则可以减少原始记录不准确的毛病发生,严格按照内部管理的要求,使公司的原始记录制度不断被完善才是上策。建立实行内部牵制制度,这一点要求财务人员之间具有紧密联系和高度协调配合能力和默契,同时相互审核、监督和制约杜绝失误或者舞弊等不堪不良行为影响工作质量。建立在制定和修订方案时,提供资料是基础工作,可靠的资料促进财务风险管理的正常开展。

  2.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强化内控管理执行和监督。一个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才队伍便如一支强大有力、所向披靡的军队,也是企业成功的必须条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竞争本就是不可避免的,何况压力产生动力,通过适当的激励的手段,奖励表现好的员工,惩罚那些工作严重失误的行为,也不失为一剂保证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提升效率的良药。

  3. 加强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首先必须实现企业的扁平化设计,这有利于上下级、同级不同部门快速传达信息,建立精简有效的内控管理机构,才能发挥机构的整体合力,杜绝不良因素从内部爆发,以防使所有的员工不能各司其职,从而提高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当然,信息化建设可分为设计和运行两个基本的阶段。在企业单位这个系统里,内控管理的成功与失败主要是由内控的设计决定的。加强对信息化模式的设计,可以理清企业内部诸多复杂的结构,从而职能更好地履行。在内控管理的运行工作中,必须防止"一支笔"风气的滋生和蔓延,甚至对整个企业内部都造成污染,要在各单位的领导之间形成一种可以相互有效制衡监督的体系和格局。

  四、结语

  要想做好企业内控管理的补充和升华,使这两个词语不再是空洞的说教,必须增强财务风险管理观念,健全内部管理和控制体系,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强化内控管理执行和监督,加强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此外,是注重思想教育,中国传统曾因为思想的力量,才能传承千年而泱泱不灭,现代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财富。

  参考文献:

  [1] 王薇 .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xx(3)。

  [2] 朱旭 .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 会计师 ,20xx(2)。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9

  摘要:我国处在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做好创投项目财务风险控制,认真分析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推动创业投资项目财务预算控制制度建设工作,建立分层级创业投资项目风险管控系统,完善创业投资项目风险预警控制机制,做好财务管理风险控制,保障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防范各种风险,推动创投项目顺利实施。

  关键词:创业投资;财务管理;风险控制;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创业投资发展环境越来越完善,更多的人选择创业,更多企业支持内部创业。国家也积极扶植民间创业,给予信贷、政策等方面的扶植,并且兴起了为之提供各种风险资金的投资工资,一些资本也纷纷成立风投资本,比较有名的红杉资本、天使基金、云峰基金等等。创业投资项目需要做好财务管理风险控制,为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防范各种风险,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一、创业投资项目财务管理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已经形成了浓厚的创业氛围,也培育出了相对成熟的创业市场,更多个人和企业都在选择适宜的投资项目,并募集了相应的资金。作为企业或者个人,不仅要有更具创新和市场开发空间的创业项目,还必须具有充足的风险意识,认真分析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降低各种财务风险。

  (一)指标设计需要进一步完善

  创业主体也都重视创业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很多筹划实施的创业投资项目也制定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指标。但是,由于我国的创投很多都是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甚至评价指标也都是直接照搬西方国家。不少创业项目的主要负责人都是海归人员,他们的项目是在西方国家酝酿的,风险指标也是直接照搬发达国家,不能准确对接我国现在的发展环境,不能正视我国与西方国家在风险控制方面的差距。这就给创业投资项目财务风险控制埋下了诸多隐患。

  (二)创业项目评估不严密

  创业投资不是一时头脑发热,不能拍脑袋决定。创业投资项目选择、确定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细致、精密的评估工作,确保项目的可行性、项目资金的充足性、风险的可控性。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给创业投资项目带来极大的风险,影响项目投资顺利开展,甚至造成投资创业失败。很多国内创业投资项目评估的操作性不强,简单复制西方发达国家的.各种指标和操作模式,很容易造成水土不服,造成评估不准确,决策不科学。

  二、新时期进一步优化我国创业投资项目财务管理风险的措施分析

  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是我国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也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积极推动创业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创业投资项目财务风险控制,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一)推动创业投资项目财务预算控制制度建设工作

  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投资发展,引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力量是创业投资项目,积极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必须建立并不断完善创业投资项目财务预算控制制度,确保每个创业者或者创业项目都能有可以依据的制度,有更好的控制财务风险的管理制度。企业推动内部创业项目孵化更应注重财务预算管理,制定详细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对预算进行更加合理的规划,设计出更加透明、易于监督的财务管理台账。对于创业投资项目的所有资金都要明确其使用情况,确保所有的财务资金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建立分层级创业投资项目风险管控系统

  新时期的创业投资项目很多都是股份合作,有专业的风投机构,也有一些企业投资。财务管理需要对所有的投资方负责,需要构建更加合理的财务风险管理控制系统,确保财务更加公开透明,财务资金使用更加科学合理,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实现风险的最小化,效益的最大化。依照股权结构构件分层次监管和制衡机制,创业项目发起人、投资方、董事会成员等构成分层次管理机制,保障创业项目顺利实施,还要保护投资者的各种权益,降低财务管理风险。总之,我国处在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也是我国创业投资追赶的重要时期,创业投资成为很多企业转型发展或者业务多元化的重要方式,做好创投项目财务风险控制,保障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更能够促进创业投资获得更大的成功和收益。

  参考文献

  [1]李骏.创业投资的风险成因分析及管理对策[J].企业导报,20xx(17).

  [2]王明燕.创业风险的影响因素——创业者财务管理微探[J].现代商业,20xx.08.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10

  摘要:

  企业只有在良好的风险预防和应对能力保障下,才能促进企业长久健康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从自身入手,分析清楚企业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完善和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加强内部控制,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风险。

  关键词:

  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21世纪以来,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和危险,在这之中暴露出企业在风险管理上的很多问题,要想积极应对风险,做好风险预防和风险控制,一定离不开企业内部控制这个手段。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内部控制应当结合企业风险管理,积极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并且保障在风险突发时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应对执行力。应用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实施策略,协同配合,保障企业利益。

  1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概要

  1.1企业风险管理的内容及影响因素

  风险原是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阻碍目标实现或者影响目标进程的危险。企业风险管理指的是企业对企业内部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的预测、识别、判断、分析等,并对不同的风险进行合理预防和科学应对的管理体系,旨在尽最大可能地降低风险出现的概率以及减小遭遇风险时的各项损失。企业风险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潜在风险的前期预测,在企业正常运行过程中对风险进行防范,在风险出现时有科学而迅速的应对措施。对企业风险管理具有较大影响的因素有风险管理策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风险管理策略实施的执行力等。

  1.2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及目的

  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为了有效而持续地获得利润,而企业的内部控制则是针对企业内部运营的各项事宜的规划与管理,从而达到对内部运营、企业发展的相对控制。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企业操作程序和操作手段合法性的监督,对企业生产流程的合理性的规划,对企业运行高效化的引导和促进,对企业财务可靠性的确保等等。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以决策层、领导层以及其他人员以实现企业经营目的为目标,在企业的正常运转中实施确保目标实现的策略和措施,确保企业具有合法而有效的运营程序。

  1.3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企业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都是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而存在的,两者既有共同的领域与目标,又有各自的职责所在。近年来,随着全面风险管理的行业标准的推进和实施,两者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然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仍然存在许多的不同之处,对于风险管理来说,在实行全面风险管理之后,其主要包含了风险对策、事件识别、目标设定、过程监督、信息沟通、控制活动、风险评估、环境控制这八个方面[1],风险管理内容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来说,内部控制同样也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其采取措施和应用策略的主要依据来自于企业的风险管理,但内部控制不仅仅针对于企业风险,涉及方面还包括企业所能把握的机会。

  2现阶段我国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2.1企业管理与控制策略缺乏创新性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内企业的经营市场不再仅仅局限于本国内部,而是获得了更多走进国际市场的机会,同时受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我国企业在走出国门的同时,更多的外资企业入驻中国。我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更为复杂危险的风险因素,而企业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方面却仍然处于较为传统的落后状态,改革进程也并不十分理想,应对风险的能力较差。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局势,企业管理与控制策略缺乏能够有效突破的创新,对风险的应对方式显得过于保守,这对于把握时代机遇来说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对企业良好快速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2.2企业在相关制度体系方面不完善

  企业的制度决定着相关政策的执行标准,在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中,虽然在行业内部已经出台了相关的行业标准,但就具体的企业来说,企业在相关制度体系方面的建设还并不完善。企业所实施的内部控制策略的科学依据有待考究,风险评估标准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有待提高。企业在正常运营过程中,对风险评估体系的不完善,将会导致企业遭遇风险的几率增加,在面对风险时的机动应对流程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制定,将会造成企业在遭遇风险时的损失增加,因此,尽快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对企业风险的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2.3企业机构设置不能满足相关策略的实施要求

  企业策略的应用与实施,离不开具体机构的执行。在我国企业的`机构设置中,对于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相关的机构设置不能充分发挥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作用。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决定着企业的发展甚至存亡,决策权往往在决策管理层,有些企业在全力制衡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导致决策权力失衡,有关政策的实施无法得到保障,即使再科学合理的措施策略也无法发挥其作用,这对于企业发展将造成极大的阻碍。

  3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实施策略应用

  3.1提高管理团队的认识和创新意识

  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市场,我国企业的管理团队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也应当最大可能地把握住机遇。在以往所爆发的全球化的经济危机中,暴露出了很多企业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也督促着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应当提高自身对于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认识。企业应当加强管理团队的建设,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为团队带来新的管理思路,同时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学习工作,提升团队整体的专业素质以及对风险准确而敏感的认识,提高管理方面在实施策略上的创新突破,努力构建一个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完善合理的内部控制程序,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

  3.2建立完善合理的管理控制机制

  合理完善的管理控制体系应当包括企业在日常运转中对风险的科学评估,以风险评估为依据,在内部控制程序中对内部生产、财务等方面的运行方式进行调整,尽量规避风险发生的可能。在企业不幸遭遇风险时,有科学的应对预案,有优良的管理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补救方案,企业从决策层、管理层,到基层员工,都能做到有章法可依,有序应对风险,控制风险危害的扩散,尽量挽回企业损失。

  3.3完善企业机构设置促进相关策略的实施和应用

  完善的企业机构设置是相关制度和策略执行力的保障。企业的机构设置在上市企业应当以董事会为核心,在一般企业应当以决策层为核心,来进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战略部署,并且设置具有一定权利的企业机构来保障相关政策和策略的实施。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点,应当设置专门机构来承担这项任务,专业业务也应交于专业团队来进行。对于内部控制对风险管理结果的反馈,也应由专门的机构在做企业运行方案的调整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尽量保证不同职能部门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4结语

  企业只有在良好的风险预防和应对能力保障下,才能促进企业长久健康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从自身入手,分析清楚企业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完善和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加强内部控制,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风险。针对现阶段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上的疏漏和问题,制定并应用切实可行的填补策略是十分紧迫并且必要的。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11

  摘要:当前,我国企业在进行会计管理的过程中,会计管理模式非常的重要,不仅关系到整个企业会计管理效率,而且能够有效地规避财务会计风险。本文通过了解当前我国现代企业的会计管理模式,然后对我国现代企业会计管理中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了风险,提出了规避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会计管理模式;财务风险;现代化企业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提高自身企业的经营效率,企业需要在实践中确定适合企业的会计管理模式,这样才能够提高会计管理效率,有利于企业对资金运营情况的掌握。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必须不断建立健全会计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的会计管理,有效地规避风险。

  1现代企业会计管理模式

  我国的会计管理模式是随着我国企业制度的发展而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的,会计管理模式是指企业对会计人员和会计业务进行组织管理的一种方式,保证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够有序地运行,会计管理模式不仅能够规范会计工作行为,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整个企业的资金管理效率。当前,企业的会计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分散型管理模式、统一型管理模式和交叉型管理模式。分散型管理模式主要是指在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中,企业领导直接对会计人员和会计业务进行管理,领导和会计人员能够通过分散型的管理模式快速准确地掌握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这样非常有利于会计人员参与到企业管理之中。由于会计业务和会计人员被责任单位所控制,会计人员在进行核算的时候,很容易按照责任单位的意图行事,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影响整体的工作效率。交叉型管理模式是指会计人员和会计业务进行分开管理,其中会计人员由责任单位领导进行管理,而会计业务由企业会计部门进行管理,这样有利于提高业务水平和会计工作的效率,但是这种交叉型管理职责划分不具体,容易在工作的过程中造成矛盾。统一型管理模式是指会计业务和会计工作人员统一由企业会计部门进行管理,这种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保证会计工作的有效性,克服了分散型和交叉模式的不足,所以这种模式在现代企业会计管理中应用最为广泛,这种模式的管理更有利于企业实现终极目标,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2现代企业会计管理中财务风险存在的原因

  2.1财务风险管理缺乏适应性

  在会计管理中对财务风险管理还不能够适应企业实际的经营环境,在会计管理中所构建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对于企业的风险进行测量的时候,选取评价指标不能够对企业的风险进行一个有效的评估,在构建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每一个过程中,不能够脱离企业的实际问题。当前我国大多数的企业在进行财务风险评价的时候都采取的是单一的变量,有的时候仅仅是通过财务比率指标来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单一的变量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局限性,遗漏了很多重要的变量,财务风险评价得出来的结果也没有那么准确,由于信息损失得比较多,不利于会计的核算,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不能够很好地应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这就会导致在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决策的时候,决策就没有那么合理准确。

  2.2管理者的风险意识淡薄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企业还在运行就必然会存在风险,在实际的经营管理中,许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管理和防范的意识非常的薄弱,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财务风险的产生。在进行相关的决策的时候,由于没有财务风险的管理和防范意识,导致最终的决策失误。这一方面是企业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企业会计账目不清楚,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比较混乱,另一方面是由于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对于财务风险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不强,企业对于管理人员的培养与现实需求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在进行会计管理的过程中就会存在潜在的财务风险。

  2.3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不健全

  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不健全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不健全,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会由于财务信息不完全或者是失真,最终导致决策不正确,在会计管理过程中出现财务风险,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3加强会计管理中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3.1完善企业控制环境

  在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企业都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的最终目标,首先得控制好企业经营的成本,让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能够对经营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估,让企业能够在一个高效的环境中运行,能够实现最快最高效的发展。在企业进行评估风险的过程中,企业要考虑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考虑到各种相关要素的成本和对效益的影响,在进行风险评估的时候企业的领导人、企业自身的文化、企业的激励机制和企业的文化等企业内部环境都对企业风险评估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企业应该建立非常好的控制环境,企业才能够安全快速地运营,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环境,不断激发企业员工的热情,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对企业高级管理层进行很好地控制和防范,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2加强风险评估和控制,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督制度

  为了能够让企业做出正确的风险评估,企业应该要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认真分析在风险评估中的影响因素,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特色,在进行风险评估的时候要考虑多种因素对企业的影响,比如法律因素、政治因素和产业政策等因素,通过建立一整套相关的机制,预测并且计算出相关的指标,通过不断地比较分析,这样就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决,能够正确对企业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和评估,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规避企业财务会计的风险,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的内在要求,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一方面不断增强企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和内部控制的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企业在进行会计管理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加强对会计的管理,更有效地规避企业财务风险,就要不断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合适的会计管理模式,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资金运营的效率。对于会计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地监督,不断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管理监督制度,通过不断规范会计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而提高企业的会计管理效率,有效地规避会计管理中的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3明确企业各个部门的职责

  为了规范有效的进行会计核算,企业要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各个部门之间信息要共享,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核算过程中的失误。例如采购部和销售部在传送业务报表的时候,两个部门要认真负责的填写相关数据,会计人员通过采购部和销售部相关数据的关联性,分析数据是否合理,以免出现少登记和多登记的情况。企业通过各个部门分工合作,加强各个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实现高效运转,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企业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4结语

  为了能够加强对会计管理的财务风险管理,企业应该不断完善企业控制环境,加强风险评估和控制,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督制度,明确企业各个部门的职责,这样不仅仅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经营管理,让企业的管理人员做出正确的决策,让企业能够获取最大的利益,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防范了财务风险的发生,让企业有效规避风险,更好地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金花.浅淡当今市场经济下的会计管理状况[J].财经界,(学术版),20xx(02).

  [2]李朦.浅析现代企业会计管理技术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xx(09).

  [3]潜嘉敏.现代企业中战略管理会计的价值分析[J].市场研究,20xx(06).

  [4]王琪.论现代企业会计管理技术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xx(03).

  [5]董国政.企业会计管理方式分析[J].商场现代化,20xx(02).

  [6]唐紫涵.用“财务对标”提升会计管理水平[J].时代金融,20xx(26).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12

  摘要: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不确定因素引起的不能偿还到期的债务给企业造成灾难性的风险。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要求企业经营者进行经常性财务分析,建立预警机制,采取切实可行的财务风险策略,防范财务危机。

  关键词:财务风险 财务分析 预警机制 风险管理

  财务风险就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不确定因素而引起的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风险。财务风险防范要求企业必须时刻关注企业的到期债权、债务,储备必要的现金,以应对不能偿付的风险。现实中很多经营形势好的企业被迫关闭或破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其现金短缺不能及时支付到期债务,发生资金链断裂。因此,要求企业经营者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机制。

  一、建立现金流预算管理机制

  企业经营能否维持,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要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虽然企业界目前对全面预算管理有不同见解,但世界500强企业中有90%的企业都建立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的核心就是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防范措施。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同时,对未来现金收支以周、月、季、半年或一年为预测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并把握影响企业现金流量的关键因素,如销售款项的回笼、应收账款的回收、投资金额及投资时间等,运用敏感性分析法,编制动态的现金流量预算方案,以应对变化的市场需求。

  二、建立财务预警机制

  企业财务风险在财务上的表现主要有:现金流量不足,企业不能及时偿还到期债务;现金大幅度下降而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一些比率出现异常,如资产周转率大幅度下降,资产负债率大幅度上升等。通过财务指标的.分析,如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的分析,可以判断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大小。

  长期偿债能力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特别是有形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等。

  有形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有形资产总额,该比率越小,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反映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越低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该指标反映获利能力对债务偿付的保证程度,通常情况下已获利息倍数越高,表明企业对债务偿付的保障程度越高。

  盈利能力指标主要包括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主营业务利润率表示代表企业的主业的利润与主业收入间的变化指标,反映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的增长情况,是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益净额,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主营业务的市场竞争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

  成本费用利润率表示利润总额与企业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表明企业为赚取利润而付出的代价,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代价越小,企业获利能力越强。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净资产收益率,反映自有资金投资收益水平的指标,该指标是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的核心。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比率越高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的保障程度越高。

  三、建立严格的月度分析制度

  在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企业应随时对不利的指标信息进行监测,建立严格的月度分析制度,将实际情况与预算进行对比分析,如出现现金循环不顺、应收账款增大、流动性变差、存货周转率降低、融资出现困难等,需及时分析其形成原因及过程,采取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如缩短信用期、采取现金折扣、鼓励客户提前付款、制定奖励性的收款制度,积极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联系力争获得一定的授信额度。

  四、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筹资活动的风险管理。企业筹集资金渠道有两大类:一是所有者投资,二是借入资金。对于所有者投资而言,其风险只存在于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上。而对于借入资金而言,企业在取得财务杆杠利益时,也给企业带来偿债能力降低的可能和收益的不确定性。企业经营投资的类型有三种:一是投资资本性项目,如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新增项目等;二是弥补流动资金不足用于购买生产材料等;三是用于证券及商贸活动。然而,投资的风险性有可能增加引起企业盈利能力降低和偿债能力变弱的不确定性,如出现投资项目未能按期投产取得收益,或虽投产但前期经营有可能出现亏损,导致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下降。在进行风险投资决策时,其重要原则是既要敢于进行风险投资,以获取超额利润,又要克服盲目乐观和主观冒险,尽可能避免或降低投资风险。

  其次是资金回收,应收账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应收账款对企业而言是有成本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损失成本。对于应收账款管理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强化: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主要在信用标准(企业同意授予顾客所要求的最低标准)、信用期限(企业允许顾客从购货到付款的时间);建立合理的收账政策,即企业催讨已过期的应收账款所采取的措施,包括法律手段;

  企业应确定应收账款占销售收入的警戒线比例。

  收益分配是企业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两方面,留存收益是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主要资金来源,对企业而言无疑资金成本最低的,同时又要满足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要求;分配红利是股东对其投资回报的最高要求。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如果企业的规模扩展速度快,生产与销售增长速度极快,需要添置大量设备,外部筹资成本较高且有一定难度,这种情况下有可能税后利润大部分留用。但如果股东红利分配低于相当水平,就可能影响股东的积极性,由此形成了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

  综上所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加强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的风险管理,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13

  摘要:风险管理在企业财务会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认识到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的意义,重点分析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的表现形式及产生的原因。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本文更全面的让企业掌握财务会计风险的基本情况,也为以后更好的优化会计风险管理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财务会计;风险管理;优化

  现代企业发展对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在企业管理中财务会计风险管理非常为重要。财务会计风险有不同的形式和原因,一旦出现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将会导致企业经营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加强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的意识,只有人人关心风险,才能使企业高速发展,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相关人员必须了解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的含义和主要形式以及原因,然后提出了合理优化财务会计风险管理措施,减少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财务会计全面风险管理的现状

  (一)风险的意识淡薄

  近年来,不少企业缺乏风险意识,不重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风险管理工作滞后。企业风险存在着随机性、瞬间性,容易被企业忽视,当风险发生时,惊惶失措,难于应对。企业应当定期对风险评估,识别、衡量、防范和控制企业各种因素产生的风险,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由于忽略某些不确定因素,很可能给企业带来潜在风险,如不提前管控风险,将会使企业陷于困窘,甚至处于危险的边缘。

  (二)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由于财务会计风险管理没有引起领导层足够重视以及不完善的组织体系是目前风险管理缺失的主要问题,在风险来临时,企业全然不知,更不知风险产生的原因,只能被动应付,对风险的“破坏力”难于承受,即使采用了对策,也是亡羊补牢,各部门之间相互扯皮更加深了风险对企业的伤害,使企业遍体鳞伤。因此,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从容应对风险袭击,化危为安,甚至将危险转为难得的机遇。

  (三)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

  有的企业,未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没有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形成一套全面系统、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甚至有的只是简单的条条框框,流于形式,难于落实,何谈风险管理系统和制度的执行力。(四)风险管理手段落后还有的企业对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的'框架和概念不清楚、不熟悉,导致了对风险辨别、评估、管控、应对方法单一性、局限性、随意性、主观性,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工作思路和方法。

  二、财务会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一)提高财会人员的风险意识

  风险意识是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必须加强对财务会计人员风险意识教育,让他们真正明白风险的内涵,对风险全面、完整、系统把握,在风险发生时坦诚应对。风险,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可能发生的危险,还包括可能取得利益的机会,是危险和机会并存。从谨慎性原则来看,讨论风险,应多思考危险,多分析危险原因,多预防危险发生,让事件向取得收益的机会发展。因此要树立正确的风险观,防止“谈虎色变”,产生恐慌情绪,影响企业风险有效管理。比如企业负债经营,它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同时也会带来杠杆效应,如果息税前资金利润率大于借入资金利息率,负债经营可取,反之企业为银行打工,不可取。企业要生产经营,必然要付出代价,问题是什么代价,代价多大,代价是否可以弥补,如果收益大于代价,就能够为企业创造财富。只有对风险有了深刻认识,才能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为企业风险经营创造更大的财富。

  (二)完善风险考核评价机制

  企业必须提高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管理意识,找出和衡量风险因素、建立风险管理策略、方法和企业内部各级风险管理体系。不少企业风险评估简单落后,必须完善风险评估机制,确保企业风险经营有效运行。组织开展风险管理评比,使风险管理处于常态化,提高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使企业在风险中茁壮成长。

  (三)衡量风险的大小

  衡量风险,是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的技术环节,也是企业从容应对财务会计风险的前提。从财务管理角度看,风险与收益相关。对于单项资产,可以用方差、标准差和变化系数等方法衡量风险。比如企业有两个互斥投资方案,假定它们的期望投资收益率相同,可以计算它们的标准差大小,标准差越大则风险越大,标准差越小则风险越小。如果它们的期望收益率不同,可以计算它们的变化系数大小,变化系数越大则风险越大,变化系数越小则风险越小。对于投资组合的风险,可以采用资产组合标准差等方法衡量。风险可以分为公司风险和市场风险。公司风险,是个别公司特有事件产生的风险,可以通过投资组合分散风险,公司风险又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是由生产经营原因引起的风险,而财务风险是借款引起的风险,可以通过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分别衡量它们风险大小,总杠杆系数可以衡量公司整体风险。市场风险,是那些影响所有公司因素引起的风险,虽然不能通过投资组合分散市场风险,但承受市场风险也会得到市场补偿,市场风险对有的资产影响大,对有的资产影响小,可以用β系数衡量单项资产和投资组合的市场风险大小。企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多种经济指标和管理者的职业判断等综合估算风险的大小。由此可见,通过对风险定量分析,企业可以分散风险,将风险在可控范围内,获得承担风险的额外收益。

  (四)提出风险应对策

  根据不同类型的风险,可以选择相应的对策。风险对策一般包括规避风险、减少风险、转移风险、接受风险。对于难以承担垫资的投资项目,支出大于收益的研发项目等,企业可以采用规避风险策略。企业多种经营、组合投资等属于减少风险策略,企业购买的财产保险、发行债券等属于转移风险策略,企业将资产损失计入成本费用、资产减值计提准备金等属于接受风险策略。企业究竟采取何种策略管理风险,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一成不变方法可循,需要全程监控风险,掌握风险产生、变化的规律,采取行之有效又恰到好处的对策。因此,企业有效管控风险,主要是避免高风险事件发生,将风险限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持续不断地降低风险,接受风险需要得到补偿。

  三、优化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应当加强对会计人员综合知识培训,提高综合运用能力,驾驭复杂事情和大数据能力,剖解各种难题。其次,加强对会计人员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让财务会计员以法核算、以法监督,以德修身,以德工作,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从容地管理企业风险,做好预算、控制、评价、考核等财务基础工作,提升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水平。

  (二)落实财务预算管理的使命

  财务预算是企业财务工作的奋斗目标,协调企业财务资源的工具,控制财务支出的标准和考核财务支出的依据,在财务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企业会计人员要落实使命,做好财务预算的前期准备工作,运用现代财务预算方法,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财务预算,作为企业财务行为指南,完成企业财务目标。

  (三)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工作效率,落实会计工作责任,企业应当建立和健全会计岗位责任制。有了会计岗位责任制,才能使会计人员以法办事,以德办事,执行企业内控制度,规避财务会计风险,完成财务目标。

  (四)建立奖惩机制

  奖惩机制是抑恶扬善的重要手段,对会计人员起着引导或威慑作用,促使会计人员自觉地做好工作。对遵循工作规范的会计人员褒奖,对违反工作规范的会计人员惩罚,体现了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关系,从而形成讲先进、学先进、做先进的良好工作风尚。

  四、结束语

  企业管理的发展,财务会计工作的各种风险与企业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会计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篇文章中,各种措施可以有效地优化风险管理,提高风险管理的影响,保证企业的经济利益。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14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税收政策不断得到改善,企业逐渐认识到税务风险控制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降低税务风险成了每家企业业务管理的重点。本文通过介绍税务风险指标配比分析,提醒企业进行自查,并针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务风险提出一些规避措施。

  关键词:税务风险;指标配比分析;措施

  税务风险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还会影响企业的纳税等级。纳税等级低的企业会收到税务局的重视,不定时地接到税务局检查的通知,这就会打乱企业的经营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给企业造成损失,由此可见税务风险的重要性。因此,降低税务风险,能给企业带来利益,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其必然成为财务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一、税务风险的含义

  税收风险是指在征税过程中,由于制度方面的缺陷,政策、管理方面的失误,以及种种不可预知和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税源状况恶化、税收调节功能减弱、税收增长乏力、最终导致税收收入不能满足政府实现职能需要的一种可能性。企业的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的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另一方面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足有关优惠政策,多缴纳了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税收负担。

  二、税务风险指标配比分析

  税务风险检测时,需要用到很多指标进行分析,这些指标可以分为通用指标和特殊指标。通用指标是指各个税种都可以用的指标,利用通用指标进行配比分析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能直接反映问题的方法;特殊指标是指在特定税种或规定行业里才会用到的指标。这里主要介绍指标配比分析法。

  1.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配比分析。一般情况下,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同步增减,两者比值为1。如果两者之间的比值小于1且差异较大且均小于零,则该企业可能会有多列成本、扩大税前扣除的情况;如果该比值大于1且差异较大且均大于零,则该企业可能存在多列成本、扩大税前扣除的情况;若比值小于0且差异较大,而前者大于0且后者小于0,则该企业可能存在多列成本、扩大税前扣除的情况。

  2.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配比分析。一般情况下,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同步增减,两者比值接近于1。如果两者之间的比值小于1且差异较大且均小于零,则该企业可能会有多列成本、扩大税前扣除的情况;如果该比值大于1且差异较大且均大于零,则该企业可能存在多列成本、扩大税前扣除的情况;若比值小于0且差异较大,而前者大于0且后者小于0,则该企业可能存在多列成本、扩大税前扣除的情况。出现上述情况时,就需要特别关注营业收入和负债里的货币情况。

  3.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配比分析。一般情况下,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同步增减,两者比值为1。如果两者之间的比值小于1且差异较大且均小于零,则该企业可能会有多列成本、扩大税前扣除的'情况;如果该比值大于1且差异较大且均大于零,则该企业可能存在多列成本、扩大税前扣除的情况;若比值小于0且差异较大,而前者大于0且后者小于0,则该企业可能存在多列成本、扩大税前扣除的情况。

  4.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与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配比分析。一般情况下,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与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变化一致,如果两者比值大于1且都为正,则企业可能存在多列成本的情况;如果前者大于0而后者小于0,则企业可能存在多列成本、扩大税前扣除的情况。

  5.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配比分析。若资产利润率和销售利润率当期数额小于上一期,而总资产周转率的当期数额大于上一期,则说明该企业资产使用效率高,可能存在隐匿销售收入、多列成本费用的情况;若资产利润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当期数额小于上一期,而销售利润率的当期数额大于上一期,则说明企业资产的使用率低,导致资产利润率降低,并且可能存在隐匿销售收入的情况。根据上述各指标的配比分析,企业可以在纳税申报前进行自查,以降低税务风险。

  三、企业管理中的税务风险

  1.财务人员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不高。税务在企业中一直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由于税法和会计的处理方式不一致,导致财务人员在申报纳税时工作量很大,因此,如果财务人员的知识水平不高、知识结构不完善,在税务处理中就会出现差错,使企业遭受税务上的损失。

  2.企业对税务风险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企业会制定税务风险控制体制,但有时不能与时俱进地完善控制体系,造成在纳税方面出现失误,给企业造成金钱和名誉上的较大损失,由此可见,企业对税务风险控制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状态。

  3.内部管理体系不健全。规则能够帮助人们检验行为是否合理,一家优秀的企业必然拥有健全的制度。假设一家企业连自己内部工作都管理不好,员工只顾忌自己的利益,那这家企业肯定会出现许多财务问题,税务风险也必然存在。税务风险是财务管理中的一部分,如果连基础都不坚固,那各个部分也肯定会出现问题。所以,内部管理体系一定要完善。

  4.政策信息不能及时更新。近年来,税法一直在推行立法制度,税收相关政策频繁变动,如果企业不能及时更新这些政策信息,那在纳税时就会出现纰漏,导致多缴或少缴税款,影响企业的效益。还有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能够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若财务人员不了解与该企业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则企业会遭受较大损失。

  四、降低税务风险的措施

  1.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会计和税法都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改变的,尤其是近年来税法变动频繁,因此为了企业的利益,定期进行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培训要求财务人员熟练掌握当前最新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对申报程序和会计制度要熟记于心,减少程序失误和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损失。

  2.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职工不仅要对业务熟练掌握,还要有道德素养,不能做损害公司利益的事;企业依法合理分配工作任务,财务人员之间互相监督,定期轮换工作;企业内部机构互相监督,形成权利制约,定期或不定期核查账务,加强企业对于发票、账簿等资料的审核与管理。

  3.提高管理层的重视程度。管理层应当提前了解税务风险的后果,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制定税收管理体制并不断完善,还要对管理层进行培训,提高对税务风险的认知程度,加强管理层的税收风险意识,使税务风险控制能够顺利实施。

  4.合理申报纳税。寻求专业技术完善的税务代理,避免因为税务代理方的失误给自己带来的损失;自行申报纳税,提高企业职工的纳税意识和水平,熟悉税收征管条例,完善企业自行申报纳税体系,积极与税务机关沟通,查找企业纳税申报的不足。

  5.定期进行税务检查。企业自身进行税务检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税务风险,而要想做好自查工作,就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监管力度,管理层要不定时查看工作情况,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企业可以设置专门的税务检查岗位,安排专业人员对企业的纳税状况进行检查,还可以寻求税务师事务所的帮助,让他们帮忙检查。虽然定期进行税务检查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但这些相对于出现税务风险后要负担的损失小得多,企业应当有长远目标,不能因小失大。

  参考文献:

  [1]李明.荣安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税务风险管理研究[D].兰州:兰州财经财经大学,2015.

  [2]吴家凤.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风险成本控制建议[J].统计与管理,2015,(12):108~109.

  [3]罗尾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务风险成本控制策略[J].时代金融,2017,(29):210~210.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15

  1选题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和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煤炭经营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也面临着更严峻的国内外挑战。要想面对这些严峻苛刻的挑战,那实行又快又好可持续的经营是同煤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虽然企业可以用各种方式与策略来避免缺陷,扩大优势,但事实上不管用哪一种方式,财务管理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关键所在。在战略层面,财务管理就是绝对的核心。像人们知道的那样,在过去改革开放及以后很长时间里,煤炭企业作为一个比较特殊,传统的行业,为了紧紧跟上国家发展的脚步,所以要不顾一切地、疯狂地来提升煤炭行业的经济利润。同时在煤炭行业,优秀的`文化是建立安全型环境的文化,其实这就是煤炭行业的特殊性的表现。重大安全事故一旦发生,不仅影响煤炭行业的正常经营生产,同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

  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2.1风险的含义

  风险来源于人们对现实世界认识的不足和自身的缺陷,并且风险认识必要性是风险与损失密切联系。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损失,意味着有损失的可能性。另外,风险对于企业来说,就像遭受灾难一样,同时伴随着一定的计划不能实现。风险是企业不愿意看到计划搁浅的不确定因素。有三点含义:①风险的实质是不确定性;②风险具有直接现实性;③企业不愿风险发生。

  2.2风险的特点

  风险的特点是风险发生时,表现出来的形态与状况,具体为:①直接现实性,即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遵循客观规律;②突发性,即就具体事件来说,是偶然的,突发的。只要风险达到发生条件,风险就会发生;③普遍性,是指伴随着事物的普遍运动,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④绝对性,是指对风险进行大量试验后,发现风险发生有其规律性,可预测性,可以对它进行一定的控制。

  2.3风险的概念

  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风险规律性,对风险进行控制。企业各部门对风险分析,预测,决策,评价,使以企业达到最优利润[5]。具体来说:①风险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不单单是管理方法。它是一门很宽泛的边缘学科,关联着自然学和社会学等许多学科。②上述语句说明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过程,方法。其中,核心是选择最优管理技术,并且要在适当的范围内选择。

  3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缺陷

  3.1资金比例失衡

  资金结构指权益与负债的比例。事实上,在我国,大多数企业资金结构都不合理,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75%以上。另外,人为决策的失误等原因,企业也会有很高的资产负债率。

  3.2投资缺乏科学性

  企业投资包括对内投资与对外投资。对于同煤企业,大多为对内投资,进行资产重组,可惜收效甚微,转型失败。

  3.3资金回收不当

  我国市场,其实早已经进入买方市场了。虽然这种形式可以增加企业利润,但大部分企业对客户信息了解太少,形成了太多坏账,无法收回。

  4风险管理的预测和保障措施

  企业活动中,风险有很多种。有的可以预测规避,而有些比较突发,无法预测管理,所以应该根据不同环境,状况来分析建立机制。通过编制现金流量预算来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为能编制现金流量表,同煤应该将各个时间点,各个目标,计划财务状况,经营结果汇总,用数学体系加以整理,编制企业财务预算,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预测企业未来利润。在现金管理部分,同煤应该实行预算控制,建立完善的资本预算体系,测算同煤现金流量情况。资产净利率同时又是一个综合指标[10]。投资人投入或举债形成企业投资,而净利的多少与企业资产负债比例,资产总额和资产结构有关。另外,关于资产负债率方面,如果同煤未来利润不好,调低资产负债率,使风险下降[11]。确立风险机制后,企业就可以监管风险,像成本过高,产品过剩都可以检测,分析原因、过程,制定适当策略,降低损害程度。面对风险,一般有规避风险、分散风险和控制风险。其中,控制风险可细化,可分为预测性控制和压制性控制,前者为对风险进行预测,降低损失。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要想获得高收益,就只有全体人员一起努力。同时在文化方面,加强企业员工风险意识,打破传统的风险思想,健全新的风险观,在工作中时时刻刻发现、处理、评估风险、协调和实现风险控制。

  5结论

  优秀的财务风险管理能够使企业获得巨大的收入。同煤企业的未来不容乐观,要立足市场,进行财务分析,做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化、规范化、科学化。本文通过研究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发现的问题:资金比例失衡、投资缺乏科学性、资金收回不当、财务管理控制存在局限性。文章写了关于同煤企业应对风险的对策,可以借鉴,希望起到积极作用。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07-29

企业财务管理风险论文12-01

企业风险财务管理措施论文02-16

风险管理内部审计论文11-23

风险管理论文06-22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精选15篇)07-20

浅析海外财务管理风险论文10-07

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究论文11-17

浅谈信用风险管理的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