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论文

时间:2024-07-20 10:41:16 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荐)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班级管理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荐)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5篇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

  【摘要】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德育管理是一项内容复杂且不容易完成的教育工作,为了能够将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较好的结合到一起,笔者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德育教育措施,其中包括教育者要做到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起学习榜样、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德育环境,提高班级管理的工作效率以及用心尊重每一位学生,为其健康成长营造鼓励氛围等等,以期能够对我国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带来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低年级;班级管理;德育教育

  前言

  教育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所要学习的内容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一些理论知识,同时还包括基本的生活技能与重要的思想品德。然而,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我控制意识较弱,因此就需要教育者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交给他们为人处事的道理与做人的基本准则,将书本知识、生活经验以及思想品德等内容巧妙的融合到一起,为小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现状

  1.德育教育过于表面化。有部分教育者表示,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大,只需要在课堂中一带而过即可。这些教育者会将绝大多数的精力都投放到培养低年级学生的个人习惯上,认为只要让他们学习好书本知识,就可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在班级中用于宣传思想品德的黑板画与光荣角等反而成为了应付了事的装饰,学生只要根据主题去自由发挥即可,教育者一般不会再根据内容来展开更深层次的讲解。

  2.德育教育模式过于单一化。如今,伴随着新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小学低年级教育者也在紧跟住教育改革的脚步,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与教育理念。然而,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教育者却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德育教育,学生在课堂中只能够被动的接受教育者的引导,经常会出现“教育者在讲台上唾沫横飞,学生在课桌前昏昏欲睡的尴尬局面。”此外,还有一些教育者受到了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推崇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法,只会让学生去机械的复述和背诵课本中的知识,没有教给他们如何将思想品德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法,长此以往会养成学生的惰性心理。

  二、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改进措施

  1.教育者要做到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起学习榜样。在孩子们的心中,老师是他们学习的榜样与进步的目标,他们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都对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处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较强,他们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因此作为同学生朝夕相处的老师来说,他们必须要做到严于律己,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学生面前树立起一个三观正直的学习榜样。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如果老师动不动就发脾气,怎样能够让学生懂得讲礼貌呢?如果老师在吃饭之前都做不到洗手,那么又怎样让学生懂得讲卫生呢?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小学低年级老师需要从如下几点来着手改进:首先,选择干净整洁、大方得体的服装;其次,按时上课,不因个人原因随便迟到;再次,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平等的对待他人;最后,不要随便放大学生的错误,给他们足够多的改正机会。

  2.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德育环境,提高班级管理的工作效率。优秀的道德品质需要在良好的德育环境中养成,教育者应当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让他们懂得怎样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当中来与他人相处,进而达到寓教于境的作用。教育者可以借此主题来设计一个相对真实的活动情境:在课桌到门口之间放置一些障碍物,将学生的眼睛蒙上后,让他们在不依赖任何人的帮助下去走到门口,而后说出自己的真实体验。在整个活动当中,学生可以初步认识到盲人在生活当中的诸多不便,从而培养出他们乐于助人、替被人着想的良好习惯。

  3.用心尊重每一位学生,为其健康成长营造鼓励氛围。爱是学生成长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小学低年级教育者需要给予学生最大的尊重,让他们懂得正自己的错误和过失,才能够同学生之间建立起相互关心的亲密情感,从而获得学生的'爱戴。相较于严厉的批评与一次又一次的说教来看,用感情来营造出来的鼓励氛围,更加有利于学生去懂得德育教育的真正价值。为了能够更好的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教育者需要去不断的提升自我,要将自己同学生置于相同的地位中,深入到学生身边来了解他们的真实状况与学习需求,争取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伙伴关系。首先,教育者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与学生谈心,以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为切入点,同学生之间交流彼此的想法与信息;其次,教育者要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汇总,同时还要理解他们犯错的原因,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接触自己,从而让师生关系变得更加亲密、融洽;最后,教育者还还要多多称赞学生,即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出现了错误,教育者也不应该用过于严厉的语言和态度来批评他们,而是要耐心的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让整个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有趣,为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低年级的德育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教学任务,教育者需要勇于克服教学过程中的诸多困难,积极的创新教育方法,帮助小学生养成健康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王美怀.如何在低年级小学生中开展德育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xx(25):103.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2

  1引言

  学校的教育目标通过班级教学来实现,班级教学活动中教师以自身的言传身教来启迪感染学生,让学生接受自然知识与继承公序良俗,不断充实自身,为未来的生活奠定基础。同时,学校里的班级学习生活也是学生对以后社会生活的提前适应,这一阶段的收获关乎学生对自我、家庭、社会与国家的使命与担当。充满秩序、友爱、包容的班级可以为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和谐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因此,如何提升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能力是教育界经久不衰的话题。

  2当前所存在的问题

  2.1班主任的管理观念过于传统,管理能力较低

  当前的小学教学中,一些班主任的管理观念过于传统,缺乏终身学习的观念,在班级管理观念以及能力上存在一定的不足。这种情况在一些偏远地区尤为明显,有一些教师尤其是老教师没有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对新的班级管理知识进行学习。还有一些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相关知识以及技巧不够了解,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

  2.2班主任没有与家长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当前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一些班主任不重视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以及合作。班主任根据学生的问题,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可以使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班主任和家长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以及进行心理沟通,会使管理工作的开展变得更加顺利。然而,当前一些班主任缺乏这种意识,不喜欢与家长私下联系,限制了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很多班主任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管理好班级以及学生,学生课下的表现和自己没有关系,所以不喜欢占用自己的私人时间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学生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3管理工作的创新以及具体实践策略

  3.1完善制度建设,创建管理环境

  在班级管理中,制度建设应该置于首位,班主任不仅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制度,对其进行优化处理,而且要创建适合的管理环境,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与此同时,班级制度呈现体系性,其中常规制度比较固定和统一,例如: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安全管理等,都归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设定。此外,在班级管理中,还有一些班级设定的制度和规章,也需要完善和制定。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在进行班级制度建设时,需要做好深度的学情调查,这样才能提升制度建设的契合性。同时,学校有相关规定,班级虽可以对学校制度做进一步完善处理,但仍需经过主题班会的集体讨论形成共识。例如:设计考勤制度时,班主任需展开充分的调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制度的设计,并提出一些细节方面的意见,从而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以使学生在执行考勤制度时,没有其他的问题和异议产生,从而保证班级管理进入良性轨道。

  3.2人格养成教育为学生的成长奠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教育生活虽是学生人生的一段旅程,但它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对于学校中获得的知识学生可能会遗忘,但良好的品行会伴随学生一生,成为他们最宝贵的人生财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瞄准学生的未来,一切的教育教学活动都要为学生的未来生活服务,要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宗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独立自主、宽以待人、爱家人、爱祖国的“大写”的人。不过健全人格的培养仅仅靠所谓的说教是无法完成的,直观的体验有时比说教更有影响力。道德是人安身立命之本,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会课是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所以,每一节班会课班主任都要认真对待。例如,要培养学生乐于奉献的品格,可以选取抗击疫情的相关事例,让学生从疫情防控时的行为感受谈起,再对比白衣执甲的“守护天使”,结合相关报道让他们知道什么叫作奉献、为什么要学会奉献。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四位卫国戍边的烈士就是最鲜活的.榜样,他们是祖国的界碑。在视频中学生会深刻感受到我们之所以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是因为一群最勇敢的人保护了我们,爱国可能会伴随鲜血与泪水,但正是由于一代代共产党人的薪火相传,才有了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要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让学生在专题班会课上去调查粮食的生产周期、中国的耕地面积与人口情况、世界上粮食缺乏地区人们的生活状况,最终形成的调查报告单是最具说服力的素材。所以,在每节班会课的组织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必须细致、灵活,选取各类典型、生动的事迹,完成学生全面人格的塑造。自主体验往往比被动听从更深刻,班主任也可以从管理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分工。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学生在学校班级管理工作中习得的经验使他们进入社会生活后会适应各类挑战。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班级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都是为全体学生更好地学习、生活服务的,所以在规章的制订上、组织人员的选用上让学生自主去选择,在自主管理的班级生活中塑造学生独立、明理、包容、团结的品格。

  3.3思辨性思维教育绽放学生的个性光彩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年代,金钱、权势等因素环绕在学生生活周围,学校的教育之功可能抵不过父母、社会“人云亦云”的选择。“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学生的启蒙老师,小学班主任重任在肩,如何为学生奠定人生方向的道路基础,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老子曰:“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几千年前的先贤启示我们掌握学习规律,不是为了被其束缚,所以,学校的教育不仅仅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更应该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让他们的人生之花散发出不一样的芬芳。例如,学习《景阳冈》这篇论文,就如何看待武松打虎这一事例,刚开始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武松很勇敢”,但是通过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武松固执、不听劝告的一面,同时也对类似事件有了更深刻的思考,面临危险,固有的思维理念发生冲突,到底该怎么办?同一文本,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探索,推理论证出自己独有的观点,更有助于他们多元化的发展。学习需要尊师重道,但不可失掉独立之精神。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与学生经过长时间的接触,学生会下意识地模仿班主任的一些行为,每个班学生的身上都能发现一些他们班主任的影子,但是,学生作为独立的人,应具有自我的价值观。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要注意不断厚植学生的个性光辉,不断健全他们的思辨性思维,让学生的人生中少一些“智子疑邻”式的闹剧。如果有学生喊出“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这又何尝不是教育的成功。

  3.4进行心理干预,打造管理品牌

  心理干预是班级管理最为关键的内容,其中主体教育、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等教育理念,都与学生心理引导有直接关联。为此,班主任要有科学干预的意识,需以更多的实践活动为契机,对学生展开多重心理辅导,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提升自身素质。与此同时,班级管理关涉方方面面,这就需要班主任注意抓主要矛盾,应以学生心理成长为关键展开教育,这不仅能够给班级管理带来正面支持,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意识。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做学生心理工作,需要更多的方法支持,因为学生年龄虽然不大,但其心理却比较敏感,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会引发一些不良后果。首先,班主任要科学安排交流时机,以赢得心理干预的主动权。其次,班主任在做心理辅导时,要准确切入,需找准学生的心理个体差异,分析学生的关注点,直接进入对话核心,准确剖析学生关注的问题。最后,班主任在做心理辅导时,要尊重学生的意见,要多倾听学生的内心,提升心理辅导的预期效果。

  4结语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不仅需要发挥核心作用,还需要做深度思考、有足够的耐心,可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合理进行心理干预等方式形成崭新的管理动力,推动班级管理的正规化运转。

  参考文献

  [1]张艳坤.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45-46.

  [2]王纪锋.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发展与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9(07):49+52.

  [3]谢艳芳.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30+32.

  [4]邰雪梅.中日两国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比较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3

  一、小学班级管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但与之相反的是班主任的管理手段却越来越趋于简单化。

  具体的原因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投身于教育的精神不再执着。

  很多班主任其实并不愿意做班主任,而且随着经济大潮的冲击,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并不能全身心投入,“献身于教育”只能成为每年工作总结上的一句口号。

  其二,成为班主任实属无奈。

  很多人不是因为热衷于班主任工作才成为班主任的,更大一部分老师做班主任不是内心的主动行为。

  一部分人是为了满足职称评定的条件,一部分人就是领导强行安排的,他们对于班主任工作基本都是处于应付的状态,不热爱的岗位怎么可能做得出色呢?其三,班主任工作付出与得到的报酬远低于心理的预期。

  再加之班级管理难度的加大,所以很难用经济的杠杆调节教师对班主任这一岗位的积极性。

  二、班级管理精细化的措施

  1、建立精细化的学生跟踪档案

  班主任接手一个班级之初,必须给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份详细的档案。

  档案要包含方方面面的内容:学生的基本信息、家庭信息、自我评价栏、小组评价栏、教师评价栏、每次考试成绩栏、违纪栏、表现突出栏等,要求以一个学年为界,以每一个学期的期中、期末为节点,如实记录学生这一段时间的`种种表现。

  这种给班级学生建立详细档案的做法不但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而且可以督促学生自律、自省,有利于教师的班级管理。

  小学生是非常愿意表现的,当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被记录下来的时候,无疑这个档案就变成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星光大道”,这就会形成学生争相表现的局面,这样班级管理起来就轻松多了。

  2、班主任精细化垂范渐染学生

  就班级管理工作而言,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不在于教学成绩的高低,而在于班级班风是否充满正能量,能量是否浓厚。

  有人总结班主任工作就是一个“勤”字,的确不假,班级管理需要班主任嘴勤、眼勤、腿勤、手勤,但是只是“勤”还不够,还需要班主任身体力行。

  小学生容易受到教师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要在细节上做好学生的表率。

  比如每周一升国旗仪式,这是非常严肃的场合,班主任不要站在队伍的后面,可以选择站在队伍的前面面向国旗,立正行注目礼等。

  3、用精细化的观察呵护学生

  对于学生的教育,一次充满爱心的谈话要比十次惩戒更有效果。

  班主任的工作任务之一就是要善于观察,要能够发现学生的变化,并及时与学生交流,这需要教师经常深入班级、深入学生,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还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以及爱心。

  当发现学生作业没有完成或者考试没有考好时,不要立即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或者罚做更多的作业。

  班主任头脑一定要保持足够的清醒,不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先了解情况,调查一下到底背后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要用一颗爱心去督促学生、感化学生,即使爱和惩戒达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班主任也要首先用爱去试一下。

  4、班委会精细化分工做好助手

  班委会选拔是每一位班主任开学伊始必须要做的,笔者认为组建班委会也不能随意,需要注意几个细节。

  首先是注意人选,班主任不要急于做出选择,可以观察一周再组建一个临时班委,随着自己对学生的了解渐深,可以逐渐调整人员,要让他们都能胜任自己的岗位,这样才能起到班主任小助手的作用。

  其次要注意分工细致,甚至每一天的分工都要明确,不能让学生有界限不清的问题。

  其三随着“学讲计划”的推进,班主任要选定学习小组的组长,并明确其职责。

  小组学习方式实施之初,班主任要逐步指导学生,尤其可以专门培训各个学习小组长,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让学生把“学讲方式”这种新的课堂模式逐渐变成课堂的常态。

  当然,班级的管理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精细化,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教师要有一颗本真的心,教育部门要有科学的激励措施,这些精细化的措施必将给这个班级的孩子带来福祉,汇聚起来其实就是整个民族的福祉。

  作者:樊志丽 单位:江苏省新沂市高流小学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4

  一、激励机制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及意义

  所谓激励机制,一般来说是管理者为了达到教育目标,在管理生活中运用鼓励和激励手段使人们奋发向上,努力工作。激励是依靠激发人的工作动机,促进人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种心理过程。实际上就是依靠“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由班主任担任班级管理者,运用各种激励人的手段,调动同学的积极性,来对班级进行管理,讓同学在班级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获得成长和进步。而班级管理一般来说是指班主任按照学校的规定以及各班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这个班级的方法来对班级进行管理,但是需要因时制宜,随着时间的变化和情况的不同,随之寻找适合的方法。无论是在哪个国家或者地区,班级管理都是作为一个重点来抓的,以此来培养适合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人才。班级管理激励机制的运用,是为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兴趣,创造一个让孩子发展和成长的空间。我们要学会对症下药,明白中小学生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一般来说现在的孩子们需要的是鼓励、支持、尊重和爱。

  在班级管理中,为了让学生的学习动力得到提高,从而运用激励机制。也就是说,通过各种鼓励、支持的方式来促使学生发挥自主性和创新意识,由此来让学生进步成长,也让班级管理的方式得到优化。

  二、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

  每个班级中都有我们眼中学习不是很好的“差生”,但是他们真的“差”吗?他们“差”在哪里?其实他们都是不“差”的,只是他们并不能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其信心也随之下降。我们这时候就需要通过激励机制提高他们的信心,发现他们自己的闪光点,鼓励他们自主参加班级管理,也自主地去学习提高。

  发现不同同学的不同能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有时候可以把不同的孩子看作不同的动物,有的孩子像鱼,有的孩子像狮子,有的孩子像鸟;你让鱼去飞,它飞得动吗?你让狮子去水里游,它能畅快地行动吗?你让一只麻雀去捉一只兔子是不是同样有点痴心妄想?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同样也有自己不足的地方,身为一个班主任,一个班级管理者,我们需要独具慧眼,需要成为伯乐,通过激励机制让每一匹千里马,在我们这些伯乐的鼓励和支持下,能够日行千里。

  现在的新型班级管理讲究的是师生平等,互帮互助。所以管理对象也应该随之改变,这时候,学生不仅仅是被管理者,更应该是管理者。而身为班主任则需要依靠对学生的了解,发现他们的长处,让那些具有管理才能的人来自主参与班级的管理。让班级成为学生在学校的另一个家,在班级里增长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经验,完善自己的价值观。现在已经是21世纪,如果仍旧依靠老办法——打,是不现实的,是效果不好的,更是违法的。现在的学生虽然还不够成熟,但是也有独立的思想,我个人认为,鼓励永远要比惩罚效果好得多。只要鼓励得当,触碰到学生的内心,相信学生会更加的努力勤奋,让自己无论生活还是学习,都取得非凡的进步。

  三、激励体制的原则

  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个学生才是班级的真正主人,每个班级中的.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应该喧宾夺主,应该让学生充分树立主人翁意识,在班级建设中更加主动地奉献自己的力量。如何树立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呢?首先从课堂上改变,让他们从被动听改变成主动学,激发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老师应当做一个合格的指导者而不是命令者,从侧面指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完成。在课余时间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对学生进行激励和支持,以此来增加学生的自信。

  因材施教。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立的思想。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人更是如此。每个人除了天生的性格,更多的是受家庭以及外界的人和事影响而产生的不同的行事作风。在中小学中,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面对学生的不同风格,不同的教育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孩子成才。

  相对公平。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学生在中小学期间心智还未健全,但是大都对老师极其信任,因此老师的责任更加重大。一碗水端平,这是老师应当做到的,虽然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都不尽相同,但是就需要老师一碗水端平,相对的公平公正才能够形成良好的班级环境。

  四、激励机制的措施

  对于心智还未成熟的中小学生来说,现在的老师对他们的影响是终其一生的。老师们更应该注重自己的这份责任,对于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老师应该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和支持,少一些责备和惩罚,如果出现问题,不应该一味从学生身上找问题的根源,也应该反思一下自身。正面的激励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信,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惩罚无法取得教育效果,所以我们应该慎重。

  激发责任心。每一个学生在班级中发挥的作用不同,担当的责任也不同。老师应当指导学生,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并承担。另外,老师应该树立一个优秀的榜样,让学生产生前进的动力。但是没有一个人是真正完美无缺的,所以就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鼓励良性竞争。竞争是每个地方都存在的,只要老师能够利用好,必定能够开发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动力。

  五、结语

  一个班级的进步很大程度上依靠班级管理,而激励机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身为老师,有更多的社会经验、更完善的心理、更多的权力、更大的责任担子,所以我们更应大胆且细心。

  参考文献

  [1]王桂香.浅析中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运用[ J ].

  课程教育研究,20xx(20).

  [2] 刘现忠.基于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构建的研究[ J ].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xx(8).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5

  一、前言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主要的人,也是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接触的最多的老师,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在众多的教育教学方法中,情感教育是最为有效、也是最贴近教育本质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热爱教育事业,真诚的关心和爱护学生,通过真诚的情感交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用爱的力量感染学生,真正的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二、深入了解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班级管理中尤其是小学班级的管理中,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班级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进行“真情管理”的关键。目前,很多小学班级管理中都存在一种现象即有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了学生的尊重,但是却缺乏影响力,这就是教师未能够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没有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所致。在教育中缺乏爱,缺乏对学生真正的了解和关心,就不可能真正的发挥教育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细致的了解和研究学生,进而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促进学生健康发展。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个性特长以及兴趣爱好等等。其次,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不能够将自己视为管理的权威,而要在课堂教学或者是课后的交流中与学生平等的交流,用自己的真诚打动学生。师生之间建立起彼此的信任,促进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三,班主任要定期的召开家长会,通过和家长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更进一步的了解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发挥爱的力量,创设温馨的学习环境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热爱教育事业,不热爱学生,就是一个不称职的教师。因此,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为学生创设出良好温馨的学习环境。首先,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要相信爱的力量,相信通过自己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学生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将应有的知识传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通过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关注、被理解,进而积极地投身到学习中;其次,要主动的关心学生。小学阶段的学生独立性不强,在学校中往往依赖教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关心学生。如,有的学生因为家庭或者是生理缺陷等原因,会产生自卑感,上课不敢积极的发言,课后不积极的参与学生们的集体活动。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阻碍作用。这时,教师就要更多的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摆脱心理阴影。可以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在课后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对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的帮相学生申请补贴,帮学生渡过难关,逐渐的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在小学班级的管理中,教师要认真细心地了解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富有个性的发展。首先,教师要注重日常的观察,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如,有的学生比较外向,善于主持或者是辩论。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这一特长,积极地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或者是朗诵比赛等,让学生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展示,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一些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但是文笔较好,善于写作,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作文比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在教学中要鼓励这样的学生积极地发言,让学生能够得到锻炼,通过发言让学生敢于在公众面前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次,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地开展各项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能力,让学生的优势或者是闪光点得到充分的展现。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生活当中,真正的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第三,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的闪光点得到充分的发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树立良好班风,构建和谐班集体

  班级的建设和管理除了要靠一定的制度外,还需要树立良好的班风,让学生在班级的学习中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增强班级的凝聚力。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遵守班级的规章制度,对一些不遵守班级制度的学生要按照相关的制度进行批评教育,进而引导学生在集体中要有团队意识,要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而不是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其次,要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如,可以开展短跑接力赛、拔河比赛或者是开展一些游戏,让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彼此熟悉,并能够团结一致。小学阶段的学生合作意识单薄,这就需要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合作,让学生树立起团队意识,进而教会学生合作学习。学会关心他人,引导学生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无限大;此外,要利用好班级资源,如黑板、墙壁、窗户等,可以定期的办黑板报或者是在墙壁上张贴一些优美的文章,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增强学生的文学和文化意识,进而净化学生的思想和灵魂,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总之,树立良好的班风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构建和谐的班集体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六、结语

  总之,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教师在管理和教育过程中要爱学生,充分的了解和研究学生,用自己的关怀和信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用自己的人格引领学生的人格,充分的发挥教育的力量。

  作者:贾璐源 单位: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武沟乡渠口小学

  参考文献:

  [1]张玉国.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xx(26).

  [2]苟举强.浅谈小学班级目标管理方式的多样化[J].学周刊,20xx(26).

  [3]杨光.针对小学班级管理的相关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xx(37).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6

  担任农村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已两年了。在这两年的工作中,我深刻认识到“育人必须从小抓起”。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纪律意识不强,天性活泼、好动,爱模仿,学校资源、条件、环境等状况又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所以,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对农村小学低年级的班级管理必须从细微处着眼,从一点一滴做起。

  一、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一年级是过渡期,很多农村孩子还没有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钟响,不能按要求坐好;上课时,爱在教室中走动,随意性大。我利用早自习、班会课,有时甚至专门抽出时间以讲故事、树标杆、说案例等容易接受的方法让孩子们明白讲规矩、守纪律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守纪意识、利他及利己观念。上课前提醒学生准备好课本、笔、本子;课堂上提醒学生要做什么,不宜做什么。课后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前期经常提醒、检查,根据学生的表现,树立榜样,及时表扬,做到示范引领、纠偏及时。逐渐养成认真听讲、认真作业、课间不胡闹、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我还将学生在课堂上听讲时精神不集中,注意力易分散的情况,编成儿歌:“小身子,坐端正;小眼睛,仔细看;小耳朵,用心听;小嘴巴,专心读;小脑袋,认真想。好好学习守纪律,争当文明好少年。”让学生牢记心间。这样,久而久之,学生良好的坐姿和学习习惯形成了。

  二、搞好家校联系,做到齐抓共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小学一年级前两三个月是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且不少学生是留守儿童),所以在这段时间,除了在学校对学生严格要求外,我还经常通过电话、短信、QQ或微信与家长沟通或亲自外出家访,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同时让家长反馈学生在家的行为表现、思想动态、家庭作业有关情况,同时以引起家长的重视,做到齐抓共管。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分担家务的习惯、自己的.事情主动做的习惯。针对作业完成不及时等情况,除了每天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自己记在小本子上之外,还针对特殊家庭情况的学生或其他情况特殊的学生,把作业通过电话告诉家长。根据学生家庭区域范围,还设立学习片区小组长,督促、检查同学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以方便他们协助我们的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学生的作业完成率明显提高。

  三、实行“自己当先生”管理,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家陶行知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民主管理的关键是使学生形成主人翁意识,具有责任感。

  1.教师对学生必须一视同仁,使他们产生公平感

  学生中有不少留守儿童,他们的性格、学习成绩、纪律等情况要差于其他学生,无论是学习习惯、态度好的学生,还是学习习惯、方法还没养成的学生,无论是教师子女,还是普通家庭子女和特殊家庭子女都平等对待。要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该鼓励就鼓励,该鞭策就鞭策。教师应关心爱护和亲近每一个学生,不能有丝毫不公平。

  2.和学生交朋友

  课内课外经常跟他们讲故事、做游戏、拉“家常”,满足他们好动、好奇、好交朋友的欲望,接纳他们的种种不足,教师应把学生看作可以交流的朋友,无条件地接纳和理解学生。寓教于乐,平易近人,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信任老师,喜欢老师,乐于向老师表露内心感受,乐于接受指导和帮助,受到正能量的熏陶和影响。

  3.给学生人人以“权利”

  班里可管的东西不少,门窗、桌椅、电视、板报等,如果管理不善,就会经常出现损坏的现象,光靠几个班干部远远不够。因此,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把教室的财物分给每个学生管理,让他们互相监督,相互看管。这样,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原来爱损坏东西的现象没有了。总之,农村小学低年级阶段的班级管理,要求必须做到细心、耐心、平和心、平等心。总之,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农村小学低年级的班级管理,要求必须细致、合理。良好的班级管理,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及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一种动力,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力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和探索。勤思考,多总结,以使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不断提高。

  作者:成如定 单位:湖北省麻城市黄土岗镇长岭岗小学

  参考文献:

  隋丽.浅议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的实践经验[J].教育教学论坛,20xx(12).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7

  一、班长组阁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优势

  班长组阁制是一种民主选举的形式,但是又不同于传统的竞选。这种班级管理制度一方面满足了学生对民主的要求,符合学生在心理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干部在班级管理方面的积极性。小学生在心理发展方面已经趋向了独立,希望能更好地独立自主地管理班级,班长组阁制恰好就符合了学生的`要求,它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行使自身合法权利。班长组阁制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班干部工作中也存在很多辛苦和困难,在今后的班级管理中学生可以换位思考,更加理解和配合班干部的工作,学会合作和体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组织能力、策划能力、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等。这种全面发展的管理制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可以激发学生在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实现班级管理,营造出一个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

  二、班长组阁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缺点

  班长组阁制作为一种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很多学生或者家长可能没有听说过,一时之间可能难以理解并接受。而很多班长的身份也仍然是一个执行者而非真正的管理者,他们无法真正独立地进行班级管理,而是依旧听取老师的意见。这样一来,也就根本无法发挥出班长组阁制的优势。对于组阁成员的选择也会出现问题。因为组阁成员是由班长委任而产生的,所以,为了避免班长根据个人情感等选择组阁成员,出现“一言堂”的局面,成员名单则需要首先在班级进行公示并且要通过班主任的审核才能正式生效。

  三、结语

  想要真正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发挥出班长组阁制的优势,首先要选出一个优秀的班长,作为整个队伍的领头人。班长是否德才兼备,是否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优异的工作能力可谓是决定班长组阁制效果的重要因素。在班长组阁制形成之后,就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而班主任则要做到收放自如,让学生可以自主行使他们应有的权利,避免班长组阁制流于形式。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8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在当前素质化教育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德育素养提升,都离不开班主任的科学管理,班主任通过创新管理、多元化实践,能够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另一方面,小学生的心智仍未达到成熟的境界,科学的班级管理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因此,教师应结合当前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通过柔性化教学管理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约束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的方向

  (一)班主任应明确管理目标并不断地学习,提升自我德育素养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小学生的学习任务虽然得到大幅减少,但学生的学习效率、德育素养提升,已成为班级管理的重要课题。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创新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这需要班主任通过不断的学习,逐步掌握新型的管理方式,注重把握学生的情感与情绪。而对于小学生而言,班主任自身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有着十分关键的引导意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所必须遵循的教育理念,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班主任要在这一重要职位上注意自身修养,经常为自己充电,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让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成为学生学习的正面榜样。同时,“双减”政策的落实,有效解放了学生学业的繁重,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以正确的心态看待分数,这有利于学生正确三观的树立,并让其面对父母勤苦的付出,会从内心真正地感恩于父母,并会自信满满地接受生活赠予的美好。这都是班主任在创新管理中要重点改革的内容,让学生能够突破传统学习、生活认识,快速地融入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中。

  (二)强化学生德育综合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公平”的学习环境,并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逐步提高学生敢于质疑、大胆交流的学习习惯。同时,良好的班级环境能够让学生在德育素养提升方面显著提升,比如由学生参与制定的“班级公约”,能够有力约束学生的言行。而班主任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爱好习惯,定期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同样能促使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如教师运用现代化教育方式为学生设计“互动式”“交流式”“体验式”校外活动,注重学生自身对“公序良俗”“权利义务、责任与价值”的系统认知;转变“表面式”学雷锋的校外实践活动教育思维,通过科学的教育理念,让学生主动帮助班级中在学习、生活以及其他方面需要帮助的学生。如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帮助学困生分析其学习难点,自律意识较强的学生主动帮助自制力较差的学生有计划地自我约束。这样才能建立互助互爱、互信互动的良好班级环境,以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三)班主任创新小学班级管理模式应当深入践行生本教育理念

  随着“双减”政策与素质化教学政策在小学的深入实施,班主任应立足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向德育素养提升、文化知识学习两个方面有序推进。即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更注重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意识的激活以及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把学生作为差异化的个体对待。同时,班主任应通过多元化的班级管理政策,引导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科学分析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困惑,做好学生的“心理医生”以及“德育标兵”。比如,针对学生在班级中出现的不良言行,班主任可以采取“表扬优秀、惩罚犯错”的形式对学生的言行进行管束。而惩罚的方式可以是多元化的,如让学生做义务劳动、自我创编并表演活动等形式,以切实帮助学生养成文明有礼、言行得当的生活习惯。同样,教师在制定和调整班级管理制度时,可以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意见,综合考量不同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尽最大可能制定公平公正的班级管理体系。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难点及对策分析

  (一)传统管理方式重成绩与纪律,忽视学生的品质、能力与思维培养

  小学生的可塑性相对而言较强,如果班级管理制度仅仅是为学生的成绩而服务,则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由于每个学生的优缺点、性格习惯与成长环境各不相同,班主任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建档立卡,并采取柔性化的班级管理模式,以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到自身优缺点。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扭转学生“为成绩、唯纪律”式的学习观念,更要与学生家长保持深入、彻底的沟通,摒弃家长“好学生即是成绩好、纪律好”的错误观念。小学教育作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创造思维、互动交流意识以及感恩、懂理的综合素养。因此,班主任在创新班级管理形式时,应抓住管理中的难点,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对症下药,这样才能确保教师的班级管理改革创新更有效果。

  (二)小学生个性化需求、情感诉求长期得不到关注

  小学班级管理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生的情感与情绪影响,这给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创新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一般而言,小学生“被关注、争优秀”的心理十分明显,同时喜欢受表扬、不愿接受批评的表现较为突出。对此,班主任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优点,来采取柔性式、赞扬式的管理模式,让学生在被关注的环境中改正自己缺点,逐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例如,有的小学生由于自身学习成绩较差而被家长忽视、被同学嘲笑,此时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应充分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设计人性化、特别化管理,这样才能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而对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班主任可以通过“心理小组问询”“友情互助帮扶”等方式,让学生通过参与班集体活动来寻找科学的解决途径。同时,班主任应注重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并从班级小事入手,探索如何全面、系统地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情绪。

  (三)班主任班级管理方式融入了较多个人情绪,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以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习惯于采取严厉、激进的措施,这让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了畏惧的心理。这样虽然表面上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起到了效果,但长远来看,学生的抵触心理并没有消除。因此,刚性式小学班级管理方式,不利于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言行存在的问题,导致班级管理效率始终难以得到显著提升。基于此,小学班主任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成长现状,系统反思自己的班级管理理念、措施的合理性。同时,应从班级管理的形式、与学生沟通的语气方面入手,实施柔性式管理模式,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与情绪互动。例如,在学生犯错之后,应尽量避免用激烈的语言与体罚式的教育方法,而应采取互动式、活动参与式管理模式,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针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实施鼓励式管理方式,以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改正态度。

  三、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环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对班主任充满信任,但对于受到批评的学生,心中难免会产生抵触的情绪。对此,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公平的班级管理制度,并细化奖惩措施,帮助学生感受到公平、公正的班级环境。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这样才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体会到班主任的真心关怀。这就需要班主任结合自身的实际管理经验,把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德育素养提升以及心理健康管理融入班级事务管理中。教师应精心设计班集体活动,共建共享良好的班级管理体系。同时,班主任应摒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传统班级管理思维,更应从班级中的小事、细节方面感知学生的心理情况。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分析学生所遇到的生活困惑和学习难点,进而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一些科学的建议,让学生能够跟随班主任的鼓励,及时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的闪光点。这样有助于教师合理优化班级管理措施,激活学生内心自我管理的意识。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案,能够调动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意识,并从学生自我约束与管理层面出发,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兴趣。例如,在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班主任应采取思想教育与校园义务劳动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方式,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教师通过包容、鼓励式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从行为纠正、语言规范的层面科学管理,以避免学生在心灵上受到伤害。

  (二)科学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拓宽师生沟通渠道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与学生、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有了更多的选择。例如,班主任可以借助微信、微博以及抖音等多元化交流APP,建立互动沟通群,以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动态。而班主任在校内外一体化管理的背景下,应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表现创新管理方法,以引导学生家长更好地去理解如何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科学的管理。比如,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时存在拖沓、消极的情况,班主任应科学地引导学生家长通过陪写作业、情感引导以及师生连线互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业效率。而针对学生校内外言行表现不一致、校外不受家长管束的情况,班主任应运用现代化管理平台实施“在线教育、即时管理”式方案。即班主任按照班级管理办法指导学生家长按照鼓励、赞扬式管理理念,耐心地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言行的错误、细心地发现孩子的情绪变化以及心理问题情况。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学会做到校内外表现一致,更有助于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实时共享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从而为班主任科学地调整班级管理、创新实施管理方法奠定基础。因此,班主任应善于运用现代化教育管理体系,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多元化管理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班级生活。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管理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能力

  班主任作为小学班级事务的统筹规划负责人,其除了要对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之外,还有其他纷繁复杂的事情要去处理,这就给班主任有效约束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因此,班主任应转变传统的班级管理思维,坚持“宜疏不宜堵”的思维来设计趣味式的班级主题活动,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认识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重要性。例如,班主任可以设计“假如我是班长”主题演讲活动,让学生开动自己的脑筋,根据班级管理难点思考如何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如学生需要从自身存在的缺点作为落脚点,结合自身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来制定更符合学生喜闻乐见的管理方式。另外,小学生的学习模仿能力较强,其个性较为活泼、开朗,也更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班主任应注重引导学生针对班级管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通过“民主选举、公平竞争”的方式选取班干部,并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班级管理中的公平、公正特点。同样,班主任可以针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实施共性行为培训,为其他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如班主任与学生家长联合开展校内外一体化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评比“父母小帮手”“感恩之星”以及“纪律标兵、学习榜样”等活动,并对评比出的学生进行科学奖励,营造“比、拼、赶、超”式班级竞争环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而言十分重要,而班主任则应以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监督,成立班级“纪律小组、学习小组、清洁小组”等来发挥出学生监督的作用。

  (四)建立互信、互动班级管理体系,营造学生自我管理的良好环境

  班级环境对小学生的言行举止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班主任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构建互动、互信式的班级管理体系。并针对小学生在实际生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班主任应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实施多元化、创新式管理。例如,班主任在给学生讲述“感恩、明礼”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感动中国的》《弟子规》中的故事,并适时给予学生详细的讲解,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感恩与明礼的重要性。与此同时,班主任也可以把小学生的文化学习与班级管理环境相融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心理、德育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比如,教师结合学生在学习、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利用班级互帮互助小组,来鼓励学生更好地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同时,班主任也应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遵循学生个体差异化,采取个性化管理方案,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如针对纪律意识较差的学生,班主任应分析该学生纪律差的原因。如果是学生由于成绩差而产生消极情绪,教师则要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而若是学生性格原因,班主任则要采取不同的方式。

  四、结语

  总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是小学素质化教育的重要路径。班主任应本着个性化教育、感性化教育原则,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环境。并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这样才能有效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9

  班级管理,就是以学生的年龄、认识水平和所学新知识的内容和办班人数的标准为依据,把他们分成不同的班级自成一体,并对各个班级的学生进行知识讲授,生活、学习、劳动等方面在各自班级中进行的集体管理、培训的形式。班级作为一个教学单位在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工作的基本阵地,也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基本环境和场所。由此可见,组建和培养一个优秀的班级对于学生学习活动的进行,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整个学校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那么,如何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对班级进行科学、有效的建设和管理,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我们认为:班级管理具有较强的技巧性,班级的管理不仅是一门学问,还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快乐。许多人说:班主任工作是辛苦的,又是甜蜜的。确实,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在从事教学工作之余,每天置身于学生之间,忙忙碌碌,凡事亲历亲为,大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卫生,小到穿衣、吃饭、睡觉、生病等等有忙不完的事,谈不完的话,问题依旧不断,效果不佳。我们从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体会到:如果我们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和技巧,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便能得心应手,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应从这些烦琐的日常工作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成为班级的主人。我们认为教师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选拔和培养得力的班干部。

  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一个班级教育管理的好坏,特别是到了中、高年级,往往与班干部力量的强弱、发挥作用的大小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是否有得力的班干部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班级管理工作的成与败。在选用班干部时,应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通过多方面的考察了解,挑选出那些关心集体、团结同学、积极热情、办事认真、愿意为同学服务,又有一定组织能力和特长的同学担任办干部。第二、班干部选定后,要注意对他们的培养。首先,要根据每个班干部的特点和实际,分配他们的.工作;其次,要努力培养班干部的责任心,让他们确实负起责任来,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不能身在其位不谋其职。第三,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大胆工作的能力。由于小学生年龄偏低,各方面的能力还很有限,往往凡事都要问老师,这时,教师应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鼓励他们大胆工作,独立解决一些问题。第四,要培养班干部的榜样意识,不仅要制止班干部的优越性和骄傲自满心理的产生,而且使他们意识到,越是班干部越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总之,一个班级拥有一支强干的班干部队伍,才会更有利于教师管理工作的展开和班级的健康发展。

  二、严格要求学生,使之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同时也要注意做好后进生的工作。

  小学阶段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内,既可以奠定下成功的基础,也可以埋下失败的祸根,关键在于养成了怎样的学习、生活习惯。一个集体的成败更取决于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只有每个学生的素质都提高了,才会有整个班级的进步。一个班集体就如一台机器,而每位学生则是组成这台机器的各个部分,只有机器的每个部位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机器才能正常运转。抓好后进生工作,是整个班级进步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要对每个学生,都要从各个方面进行严格要求,使之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学习上的仔细、认真,勤于思考,勤学好问等;生活上的乐于助人、宽以待人、团结同学、懂理貌、讲文明、爱劳动等。在这项工作中,教师尤其不能忽视对后进生的关心和培养,不能放松对这部分学生的要求。教师要具体分析这些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对症下药,帮助这些学生弥补不足,争取尽快赶上甚至超过班上好的同学,使他们由后进变先进。

  三、创设班内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班内良好的集体氛围,是教师顺利开展工作和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重要保证。班内要创设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要努力在班集体里形成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和同学之间交往的心理氛围。既能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又能处处给学生热情的关怀和鼓励。只有学生感到老师的平易近人,可亲可敬,才会更乐于接受老师提出的要求,使班上每一个成员都心情舒畅、轻松愉快。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同时,班主任要努力倡导同学之间建立一种团结友爱的关系。为此,教师要善于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密切同学之间关系。比如,组织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为学生创造交往的机会,从而使同学之间加深了解,增进友谊,进而在班内形成一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氛围。让学生感到班集体的力量、快乐和温暖。

  (1)班主任要多启发、引导好学生。

  除了抓好班干部队伍这个领导班子外,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共同管理,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让学生出谋划策,可以班会、座谈会的形式,也可以设立意见箱。如在班上搞变废为宝的活动,把每天的废纸,饮料瓶收集起来,装在袋子里,满了就放在班上的工具室里面,积少成多,再拿去卖钱。这样,不但保持了学校环境卫生,而且卖得的钱还可以作为班上活动的开支。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激发了,学生之间有了交流的机会,有了参与班级管理的主人翁意识,识让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力量,同学之间团结合作的愉悦。

  (2)多与学生交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学生毕竟还小,难免会犯错误。作为班主任老师要经常与学生交流,和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交朋友。通过相互交流,相互了解,引导学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醒学生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一方面,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并及时给与表扬和鼓励;另一方面,要尽早发现那些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对错事、坏事及时进行批评教育,使不良言行尽快改正。同时,利用班会、周会课向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思想品德教育。用发生在学校身边的先进事迹教育他们,引导他们,用英雄的典型事例感染他们。

  四、要把握好与学生家长的情感性,和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和谐关系。

  和谐的社会、社会的和谐,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新课程的实施,“以人为本”之新教育目标,是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全体努力奋斗才能实现的。培养新型的实用优秀人才,是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来教育和管理的。家长评论学校往往从班主任开始,因为班主任与他接触最多。家长的评价认可程度,对学校对班级对教师的影响都很大。他认可你、反感你,他都会到处替你宣传。所以,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至关重要。为更好的做好老师与家长的联系工作,我们经常在下班以后进行家访交流沟通,也经常打电话与家长取得联系,向家长回报子弟在学校的情况,向家长汇报班级工作。如此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能督促学生的学习、生活、遵守纪律等,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家长的欢迎,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人与人的交往,总是伴着情感的交流。交往必须强化角色知觉,树立良好形象,理智把握情感、自尊自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平等、纯洁的关系。同时,班主任在学生家长面前要举止端庄文雅,不卑不亢,实事求是地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并且一定要做到:讲优点不阿谀,讲缺点不带气,遇到问题心平气和,家长高言,我不高语。但又必须心里明白,这不等于低人三分,应有自己的尊严。与此同时,班主任还应该更多地给学生家庭带去快乐,成为他们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帮手,而不应为了自己在与学生交往中的无能,去通过家长寻找惩治的手段。至于谈话的内容、形式、语气和方法等方面,班主任首先应注意教育的形象,弘扬开拓创新精神,与时俱进,确保思想上的针对性、内容上的兴趣性和准确性,形式上的多样性,语气上的温柔性,教育上的一致性。为引导、教育学生和搞好班级集体建设铺路搭桥,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断地促进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促进班主任、家长、学生相互协调、和谐的合力效应,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班主任也应该注意自身形象,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以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渊博的学识来引响学生,陶冶学生,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和维护。提倡民主管理,科学管理,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必须从班主任做起。班主任处理任何问题都要公正、无私,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同时,教师和班主任要大度,允许学生向自己指出缺点和错误,虚心接受并加以改正。给学生自主权,公开班级所有事物,不搞一言谈。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0

  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为建立良好班级、实现共同目标而不断进行协调的综合性活动”[1]。小学班级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然而,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对学生进行权威管理,忽略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发展。这是受“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处于班级管理的核心地位,学生是教师教学意愿和教学计划的顺从者与执行者。这种忽视学生情感体验和心理活动的管理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都是不利的。二是在班级管理中重视成绩,忽视学生的品德发展。三是在小學班级管理中,一些教师对学生存在偏爱与偏见,不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这种偏爱会造成学生心理不平衡,加剧师生、生生之间的矛盾,影响班级管理的效果。四是班级管理模式单一。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积极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

  积极情绪体验是指与个体需要的满足相联系的、伴随愉悦主观体验的情绪。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它积极关注人们的情绪体验,强调人们在生活中能够获得幸福感。“扩展—构建”理论认为,一些分散的积极情绪都具有扩展人们善于感知观察和积极实践创新的能力,并且还能够构建和增强人的主观幸福感。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学生获得快乐、满意、喜爱和幸福等积极情绪体验时,能够提高班级的管理水平。因此,小学班主任应关注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同时,针对学生的消极情绪体验,应该予以控制与纠正,使其转化为积极的情绪体验。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帮学生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一是班主任要用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学生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在平常的管理中,班主任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爱会让学生感受到幸福、满足和爱的情绪体验。二是班主任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在班级管理中,要和后进生进行交流谈心,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要,帮助他们找准在班级中的位置,融入班集体。三是引导学生进行情绪表达。学生的情绪表达将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积极的情绪表达可以增加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形成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循环,消极的情绪表达也有利于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四是鼓励学生参加休闲活动。休闲活动是培养积极情绪体验的重要途径之一。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之余,可以举办一些适合小学生的休闲类活动,通过这些休闲性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快乐、满足、自信、尊重等积极情绪体验,还能锻炼学生的体魄,增强学生的幸福感。

  二、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积极暗示学生完善自我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对学生的积极心理暗示将有助于提升班级管理的水平。

  在教学中,对后进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会促进后进生重新找到自己的闪光点,重拾自信心。后进生就是那些学习能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违反纪律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中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后进生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缺乏自信,他们对自己没有太大的期望,认为自己在许多方面都不如同学,于是整天浑浑噩噩地虚度校园的时光,这在他们的大脑潜意识中已经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因此,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积极关注后进生,倾听他们的心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寻找时机,让他们的闪光点得到发展,激发他们内心的自豪感,从而重拾信心,更加积极快乐地学习。

  三、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运用积极文化,营造和谐融洽的教育氛围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格心理、生命状态主要是在人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复杂的因果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内在因素、外部行为和社会文化环境三者是交互作用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组织系统的建立要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2]。

  1.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树立正确的班级舆论

  在班级中占上风的并被多数人所拥护和赞同的言论和价值倾向就是班级舆论。班级舆论有正确舆论和消极舆论之分,正确的班级舆论有助于良好班风的建设,反之,则对班级建设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应该重视班级舆论的导向与建设。

  (1)学习班级校规,为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奠定基础。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班集体活动,促成正确班级舆论的形成。

  (3)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成长与发展的班级环境。

  2.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发挥榜样作用

  榜样会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在班集体中选择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榜样,这对于形成班级积极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我们可以在每周的主题班会上选择本周在学习和纪律方面进步比较明显的学生作为本周的学习榜样。通过这一方式,学生们就会以榜样作为标准要求自己,这对于促进班级的积极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当一个人给你正面评价时,你对他的印象也是积极乐观的,这就是积极心理学在交往过程中的影响。新课程强调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和心理相融的。罗杰斯说明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改善师生关系的关键。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和理解学生的需要,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同时,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期望,当教师对学生有积极的期望时,学生就能按照积极的方向发展,反之,则会产生消极颓废等不良情绪。所以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进步,并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同时,班主任还应该树立学生主体的观念,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主观能动性,从而为建立积极健康的新型师生关系添砖加瓦。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它为班级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视角。它对于转变传统单一的班级管理模式、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相信,随着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将会在教育教学中更加绽放光彩。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1

  摘要: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方式。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通过赏识教育创设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发现自身闪光点,让家长也参与其中,从而将更多赏识教育的艺术性发挥出来,促进了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赏识教育;艺术性;积极向上

  赏识教育是承认每个人之间存在区别,允许学生尝试任何事物的过程之中的失败和发现学生优点的一种教育方式。这种教学符合学生们内心所渴望的认同、关爱和表扬。正所谓人无完人,身为教师理应报以平等之心与学生相处,给学生挖掘出自身不知的潜能或者是亮点,真心理解学生,用心欣赏学生,适时表扬学生,精心引导学生,这样学生们才能积极向上,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有不断进取的动力。

  一、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赏识教育要遵循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提醒原则,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做到承认差异性,身为教师我们不能只是单纯的教学,还要时常关心和帮助学生,给他们力量去克服自卑和面对怯懦,让学生增强自信心,还维护学生自尊心,使得学生学会自爱。科学家爱因斯坦在他小时被老师认为是智障儿童,老师想尽办法让其退学,而爱因斯坦母亲却没有放弃他,她坚信自己的儿子不是智障儿童,并鼓励爱因斯坦,给他自信,从而让他走向成功。这是因为赏识教育不但只是锦上添花,它还有让所谓的“差生”凤凰涅盘浴火重生,焕发出学生们的潜力,做到人尽其才,在尊重学生差异性上,给每个学生正确的指导使学生发展出各自不同的个性化的特色。当学生一遇到困难时候,先让学生再努力一下并给上鼓励,让学生独自从困难中走出来。面对学生失败时,不要一味的责怪,打击他的自尊和自信,身为教师要做的是给学生面对失败的力量,让他们理解保持自信能够更加容易获得成功的道理,这样才能培育学生更强的抗挫能力。

  二、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进行赏识教育的措施

  (一)抓住关键,赏识学生要有一定的艺术性

  赏识教育的关键在于对学生的赏识具有一定艺术性。教师与学生在相处之中,教师们理应对学生报以积极的挖掘学生潜能和鼓励学生勇于实践不怕失败的态度教育学生们,对学生的成长或者是创新都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赞扬;对于学生的做错了什么,要抓住重点和富有启发性,与之保持平等的态度说明问题,切忌大声喝斥,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又能保护学生脆肉的自尊心,如此常期相处学生才能从教师身上感受到对他们的爱和信任,从而学生会越发努力刻苦学习,为了不辜负教师对他们的一片苦心和期望。

  (二)多方引导,培养学生的自赏能力?

  赏识教育不但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挖掘和激发,还要对学生进行自赏培养,这样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特色个性和增强自信心的基础;在培养学生的自赏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在实际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组织一些交互性强的团体小游戏,让学生们一同参与其中互相帮助学习,在活动期间,教师们从中细心引导他们关于自赏方面的问题的思考,使得学生们从实践中能更快吸收自赏能力。

  (三)营造氛围,创设群体赏识情境

  不能否认,班级里面既有性格外向开朗的学生,也有性格内向孤僻或自卑的学生,而后者更是渴望能感受到赏识,但是后者却很容易被忽略,从而得不到内心所渴望的关系和赏识。面对这种类型的学生的时候,单单要求教师去一个一个的进行培养很难,这时身为教师我们就需要以自身为主导,带动性格外向开朗的学生,逐渐营造好的氛围,创建赏识群体环境,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来带动其他学生,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从班级管理实际来看,利用群体赏识取得良好班级管理实效性的例子比较多,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参与各种活动提供良好的舞台,让学生在群体赏识中体验成功创造条件,都是能让学生产生自信的重要源泉。

  (四)父母参与赏识教育过程中

  赏识教育不单单只是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可以运用的一种教育形式,每位学生的父母都可以参与到赏识教育之中,这也成为父母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家长为学生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让学生舒展心灵、尽展潜能地生活。值得注意的是,父母们先要明白过分溺爱、娇宠对孩子造成的只会使之形成怯懦、任性的性格,所以,父母们需要认识教育得当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并且教导孩子感兴趣的技能和鼓励孩子自立自强,才能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三、总结

  总之,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和允许失败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优秀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能帮助学生挖掘闪光点和激发潜能,从而让学生从中增长对自我的价值感,增强自信心,发展个性特长,培养不断进取的精神和敢于面对失败的勇气,这是让学生们培养出积极向上的精神,少走弯路的途径。我们要从学生的各种行为和表现来深入了解学生,保持平常心的心态与之交谈和充分培养每个学生的个性特色,那么学生们将会自由快乐的成长起来。

  参考文献:

  [1]齐静.小学班级管理中赏识教育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xx/34

  [2]雷秀峰.小学班级管理中赏识教育的应用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xx/10

  [3]王海燕.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xx/S1.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2

  【摘要】在人才强国战略意识逐步加深的今天,教学工作者不再将工作内容局限于保障日常的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其教学的范围逐渐的扩展到了心理教育、素质教育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上。大量的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运用对于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以下本文就小学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及内容进行简要的分析,重点就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级管理;作用;应用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科学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确保各项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是班级管理的初级阶段,班主任则需要在此基础上适当的进行延伸,管理不是重心,班级管理的重心应该在学生身上,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与人相处等。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下,教师可以通过观察,站在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于部分出现不合群、性情急躁、悲观等不良心态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2.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受成长环境的影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日常的学习及生活中出现摩擦、争执等现象无法避免,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协调,帮助学生明白争执并不能解决问题,可以通过教师协调或者沟通来进行问题的处理。教师自身也要做好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的进行引导,这样就可以将问题扼杀在萌芽阶段。

  3.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客观的进行问题的分析,这对于发育中的小学生非常重要。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下,学生可以明确地了解自身的问题与优势,教师也可以更加科学的进行班级的管理,通过细节的处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自信、乐观、诚实的优良品德。同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也会有意识的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回馈社会储备力量。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下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观,从而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2.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健康的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差异化的生活背景下,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通过观察逐步的强化学生的心理控制及自我管理能力,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强化学生的适应能力、受挫能力及控制力,这些对于学生后期的学习、工作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3.帮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与人沟通。任何人在社会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人们需要面对的群体也各不相同。现阶段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因而家庭的溺爱会让学生非常的自我、自私,这些性格极易给孩子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限制。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掌握沟通、相处的技巧,更好地融入到班级这个大家庭中。

  4.帮助学生学会表达情感、宣泄情感。虽然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认知能力上稍显不足,但是基础性的感恩教育是学生必须学会的。心理健康教育下,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包容、接受、领悟社会、家庭、学校给予自己的历练和爱护。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1.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形式

  一般来讲,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单独教育和集体教育两组形式来进行。单独教育可以按照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科学的引导,如学生在出现较大心理问题的时候,单独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学生的隐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集体教育则可极大的减少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在班级范围内营造良好的氛围。这两种方法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都运用的较为普遍,教师可以依据班级管理的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2.具体的实施方法

  (1)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多方面进行引导。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及领悟水平,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同时,按照学龄段的不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填充,以此来提高心理教育的预见性。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必须予以重视,适时的帮助学生减压可以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明确作为一个学生应尽的义务与责任,有目的的进行个人能力的提升。

  (2)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在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互渗透的,德育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目标,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内容和措施落实奠定基础,二者是互补的,德育过程中,采用榜样示范,典型引路、批评和表扬有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的各种有趣的活动有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在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的管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个班要形成良好的班纪班风,需要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个班的小学班主任,至少担任着这个班的一门学科的教学工作,那么就需要教师充分挖取学科知识结构中有利于小学生健康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4)建立心理健康驿站。心理驿站中受教育的学生是学生自己感到有心理困惑、心理压力时主动寻找教师,希望得到帮助。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个平台,不仅有助于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合理布置工作,也帮助了由心理压力和心理困惑的学生,使他们走出不良心理的阴影,在集体中快乐地成长。

  (5)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人的主观意识都会通过行为表达出来,小学生更是如此,教师需要时时留意,对于一些表现较为特立独行的学生必须予以关注和引导,让其步入正轨。在日常班级的管理中,给予学生充分的锻炼机会,如“一周值日生”“小助手”等活动都非常可行,学生在体验过班级管理的角色之后会一改之前的不足,学会为他人着想,并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

  四、总结

  对于班主任而言,除了需要教好专业课程之外,还需要通过科学的班级管理确保所在班级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班级管理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是必须在遵循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抓住核心,并围绕这一核心进行现有方法的科学运用。班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从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非常有限,且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学生接触到的信息非常的繁杂,因此,必须对心理健康教育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郭强.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严与爱[J].中国校外教育,20xx,(04).

  [2]沈清峰.管理有方法,真情最为佳———谈谈我眼中的小学班级管理[J].学周刊,20xx,(15).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3

  一、爱心是搞好班级管理的情感基础

  爱是教育之魂、师德之魂。

  作为一名班主任,不要玷污了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要用爱心对待学生,用诚心打动学生,用热心去帮助学生,用微笑去面对学生,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学生。

  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坚持三多三少“,三多”是指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引导、多掌握一些教育方法。

  “三少”是指少一些急躁、少一些批评、少一些空洞说教。

  三多三少的核心是爱。

  爱是生命世界得以存在的基础,是人与人交往中,心灵沟通的纽带,这是搞好班级管理的情感基础。

  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现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班主任崇高的威望。

  班主任要充满关爱地看待每一位学生,从关爱与理解出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每一位学生,不能抱着与学生斗的心理,要有健康的心态对待学生,班主任不能过分自尊,要适时放下架子,要以平等心对待学生,要走近学生的心灵,与学生交朋友,要能将心比心,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

  班主任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他们感到班主任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从而消除他们对你的戒备心理,消除心理上的隔阂。

  这样,他们才会对我们敢说,敢于表达真实感受,遇到问题时才会及时向你汇报。

  只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学生就会感受到关心,从而增强对班主任的信任感,班主任讲道理学生就容易接受。

  如我班宋鹏翔同学学习成绩不好,可是我从来没歧视他,主动去发现他的进步,帮他查漏补缺,鼓励他上进。

  因此他很努力,想提高学习成绩。

  所以班主任必须对学生产生爱,热爱自己的班级,热爱自己的学生;没有管不好的班级,只有忽视班级管理的教师。

  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只有从教师人格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是班集体乃至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楷模。

  为了更科学、有效地管理班级,少犯错误,我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注重自身良好品德的形成,以身作则,一视同仁,让学生信服,努力增强亲和力,使自己的非权力性影响持久而深远。

  思想端正,生活习惯良好,仪表端庄、朴素大方,真正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要求。

  如果每个班主任有一股让全班学生向我看齐的勇气,那么“身正为范”就真正得以体现了。

  在班级工作中,我遇到偶发事件总认真对待,谨慎处理。

  工作中多一些亲自动手,少一些指手画脚;多一些实际行动,少一些批评指责;用实际行动去教育学生,要求学生做到时,我总是要求自己首先做到。

  如发现地上有纸片,自己弯下腰去捡起来;清洁工具摆放不整齐,自己动手摆放整齐;讲台上作业本乱扔,自己整理整齐。

  诸如此类的事情,发现不足亲自去做好。

  老师的这些细致的动作,学生看了会很快意识到自己工作的失误。

  渐渐地这些小事不用老师操心,他们就可以自己做到了,使我感到榜样作用的无穷魅力。

  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崇高的威信。

  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

  班主任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以主人翁的姿态学习、生活。

  班里的活动老师不包办不代替,让学生自己组织安排,具体谋划,老师只作为旁观者略加评点和指导。

  积极参与,共同管理的实施,使学生形成了视校为家的思想境界和行为意识。

  为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我采用了如下的方法:将学生分成9个组,每组选出两名组长,各个小组之间在学习、卫生、纪律、作业、积极回答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赛,将比赛结果进行分数量化,由前一天执勤的班委反映给班主任,与各科老师反映的情况相结合,及时将前一天的分数公布在墙上的表格中。

  天天一小结,周周一总结,月月一评比,因为管理规范,达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目的。

  在实践中师生不断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所有的事情,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当班主任好比做父母,如果什么都是包办代替,那是培养不出成才的子女的,应该在平等对待他们的同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

  通过这项活动,提高了学生自律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合作精神,增加了学生的危机感,并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了保障,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

  四、区别对待,对症下药

  当今社会,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

  由于受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生理发展,思想、行为、价值观会受到冲击,一些不良的现象会侵蚀。

  有的勤学守纪、有的厌学做坏事,思想偏激的学生越来越多,性格古怪的学生越来越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责任越来越重。

  作为老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深入学生,与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区别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做思想政治工作,对于“问题学生”要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对他们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1、对学困生要有耐心。

  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学困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为他们创造能取得成功的情境及自我表现机会,设置一些适合他们个性、长处的岗位或职务,利用其长处,发挥其潜能,抓住契机,多给予肯定,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给予实实在在的帮助,如学业上的辅导、行为上的定期表扬、生活上的帮助和关心。

  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体会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在班上有一席之地。

  大胆吸收这些学困生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

  他们每天上学,即使什么都听不懂,还能坚持在椅子上一天天坐着,这是何等的毅力?他们参加考试屡考屡败,这是何等顽强的抗挫折能力?我想,如果我们每位班主任每位教师都能意识到这点,给点关怀、希望,适时进行表扬和鼓励,不就能点燃他们自信的火种吗?

  2、对犯错误的学生要冷静处理。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

  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己的道德标准。

  我在处理学生问题时,经常注意换位思考。

  学生犯错心情沮丧时,拍拍他的肩膀,这些无声的肢体语言有时候可能要比批评的话语更能催人改正,激人奋进。

  学生思想出轨时,我基本上予以正确的引导,而不是劈头盖脸、不分青红皂白乱批一通,更不会有过激的行为。

  这样,我带的学生,都能做到主动承认错误,积极改正错误,并能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我觉得,当学生犯了小错误时,我们一定要冷静处理;对于大错,我们一定要以学校的规章制度为依据,先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从而达到学校、家庭齐抓共管的目的。

  现在的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独立意识非常强。

  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内心是非常矛盾的,第一,想对老师说实话,但又怕挨批评。

  第二,他们渴望被原谅、被理解。

  如果对学生大发雷霆,狂轰滥炸,势必会增加学生的恐惧感和抵触情绪,不但问题得不到解决,师生间的关系也会变得紧张,长时间下去还会导致学生厌恶集体、厌恶班主任,同时,班里的其他学生对班主任也会有一些看法,长此下去,会给班主任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作为教师,我觉得我们在教书育人时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位学生,应该树立允许学生犯错误的教育观念。

  但是宽容并不是纵容放任自流,并不是缺乏必要的批评和指导。

  3、关注思想偏激、性格古怪的学生。

  因为现在的独生子女比较多,家长忙于工作对孩子的关爱少,还有离婚率的上升等使得一些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4

  摘要: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智力发育状况,兴趣、爱好、价值观都不一样,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必须要有效地区分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这种差异,因材施教。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细心;爱心;耐心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育要“为了一切学生。”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生是祖国的花朵,“花儿”的成长离不开“土壤”———班级。要让班级里的每一朵“花儿”抬起头挺起腰,张开笑脸迎接太阳,这就必须要求老师关心爱护每一朵“花儿”。

  1细心呵护“学霸花”

  所谓的“学霸花”就是班里的优等生,他们往往会因为从小成绩好,常受到父母和老师的表扬,从而自以为是,骄傲自满,瞧不起比他差的学生。本学期刚接到六(8)班,本班班长经常自恃着成绩好,出口讽刺成绩较差的学生。我意识到了,不能再让班长目中无人,唯他独尊了。利用课余时间,我把班长叫到办公室了解情况后,并没有严厉批评他,而是让他换位思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对待“学霸花”上,过分严厉的批评,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但一味的迁就,又会助长他们的不良习性。所以老师一定要辩证地看待“学霸花”,有艺术地批评与表扬他们,细心地呵护他们,让他们在阳光下开得更灿烂。

  2爱心浇灌

  “无名花”在班级里,总有一群学生,他们总是默默无闻,没有一鸣惊人的成绩,也不会调皮捣蛋,他们往往会被老师放置到“安全岛”上,成为“无名花”。这些“无名花”的数量不少,是老师不容忽视的一大主体。对这些“花儿”,我们要用爱心浇灌,让他们向“学霸花”看齐。班里的青青胆小怕事,平时各方面都没有太突出的表现。但我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他很讲卫生。于是,我采用了以表扬为主的攻略,在每周的文明卫生检查中都表扬他。一段时间过后,他成为了班里讲卫生的标兵,也有了自己的“小粉丝”,他的自信心逐渐增强了。不久,这朵“无名花”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渐渐在班上冒尖了。看来,“无名花”不是天生无名的.,只要我们老师用爱心浇灌他们,从感情上亲近他们,在兴趣上引导他们,学习上启发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他们也能在班上争奇斗艳。

  3耐心帮扶“学困花”

  每个班总会存在品行或学习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我称之为“学困花”。他们人数虽然少,但能量却不小,常常会拖班级的后退。我班里有三个男生,他们的行为纪律差、学习差、思想落后,人称“3大金刚”。刚接班时,我发现他们学习懒惰,作业不完成,学习成绩差。对于他们的种种劣迹,我苦口婆心地对他们进行教育,但过不多久,他们又故病重犯。为了转化他们,我像慈母一样,把全身心用在了他们身上。

  3.1谈心感化

  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找他们拉家常、谈心,了解他们的需求。我还安排了他们做我的小助手,帮我搬作业本,擦黑板,也许是他们感受到了老师的爱,渐渐地,他们放下了戒备心,能接受我的教育了。

  3.2激趣指导

  “学困花”本来就对学习不感兴趣,为改变他们上课精神不集中的状态,课堂上,我特别留心关注他们,设计难度较低的问题预留给他们,鼓励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对他们进行多样评价,让他们及时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3.3帮扶前进

  我采用了“一帮一”的方法,让成绩好的学生在课堂上带一带,在课后帮一帮、督一督,减小他们与大家成绩的差距。

  3.4分层作业

  在课堂练习时,只要他们做对了一题或一部分,我便对他们进行表扬或奖励,再鼓励他们做下一题。在课后,我也经常会留分层作业,对于太难的题目容许他们偷一下懒,只完成一些基础的题。

  3.5家校合力

  要转化一个学生,单靠老师一个人是很难达到的,家校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于是,我争取做到“勤观察、勤交流、勤电访”,及时把孩子的表现向家长汇报,让家长配合学校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要求,我发现“3大金刚”的课堂纪律好转了,作业也能完成一部分了。虽然他们的进步不太快,但我及时抓住了他们纪律好转的这一闪光点,在班会课隆重地表扬奖励了他们。虽然后来又出现了一些反复,但我知道,这是转化“学困花”过程中的一个特点。只要我们老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持之以恒地、耐心地引导、帮扶他们,假以时日,这些“学困花”也能够达到正常水平,如期开放。“世界上没有两朵完全相同的花儿”,学生也是一样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所以,在班级这块“土壤”中,我们要关注每一朵“花儿”,认识各种“花”的特点,尊重各种“花”的差异,因“花”施教,让朵朵花儿向阳开!

  参考文献:

  [1]刘玉娟.小学班级管理方法与途径[D].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20xx.

  [2]魏巧玉.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胜有声———谈谈班级管理中的情感艺术[D].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20xx.

  [3]王赵军.利用多媒体在班级管理中的反思[J].学周刊,20xx.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5

  1完善规章制度,谨防第一个破窗

  小学新生只有6、7岁,对学校、对老师、对同学、对学习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很难立即适应小学学习对他们的各种行为规范,违规违纪的情况时有发生。作为班主任切不可等事情发生后才来做大文章,事实上,这样一方面既伤害了学生,另一方面也使班级工作显得相当的被动。因此,平时的预防才是最为根本的。新生年龄幼小,还没有形成健全的道德评价体系,很多行为都需要老师和学校的指导和规范。所以首先应该让孩子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时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合理安排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形式,切不可让学生囫囵吞枣。当孩子逐渐适应了小学的生活之后,就应该在班级中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如班风建设、学风要求、卫生管理、值日管理、班级常规、班干部职责等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班主任在制定班级规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可行性、操作性,进行量化管理。应该在班级中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通过让学生自己出谋划策,共同参与制定规章,达成一致的认可,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让学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关注细节小事,修复第一个破窗

  “破窗理论”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管理必须从小事抓起,从琐事做起;必须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破的窗户玻璃”,防微杜渐,以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所以,任何一件有碍于班级整体发展的事情,即使只是小事,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处理,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一方面,犯错误的人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罚,容易使其更加有恃无恐,今后其行为将更加难以控制。另一方面,错误的行为没有得到纠正,其他学生就把这种错误理所当然地接受了,久而久之,学生的.是非分辨能力下降。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始终遵循“教育无小事”的原则,并及时有效地让一切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在修复“破窗”时,要艺术地处理。现代社会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生活往往以孩子为中心,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受挫能力很弱,自尊心很强,总是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因此,对过错学生的惩罚措施,应体现教育性、关怀性及可弥补性。对学生初犯错与屡犯错所得到的惩罚应有严厉程度上的不同。惩罚是为了完善其人格,对其今后发展有益。批评应以爱心为原则,始终以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

  3加强宣传教育,利用第一个破窗

  对犯错的行为并非处理完了就万事大吉,如果没能够及时在其他学生中利用这一契机进行宣传教育的话,下一个同样的事情可能还会发生。不及时的教育就像隔夜的炒饭,一旦错过了学生认识的兴奋点,就很难再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不能切入要害的说教,就如隔靴搔痒,说多了反而会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为今后的教育设置路障。不彻底的教育则容易留下后患,而且由于班主任误以为任务完成放松了警惕,反而为新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错误的发生提供了沃土。因此,事后的宣传也是尤为重要。宣传教育时也要根据学生错误的严重程度、普遍程度和影响程度而采取不同的措施。当然更多时候应该进行正面宣扬。班级管理中对过错学生的教育不仅是告诉他错在哪里,而且要告诉他什么是正确的以及该怎样做,所以品学兼优学生的示范作用就非常重要。通过对比一下,过错学生就可以发现自己不足,也能找到自身的亮点。抓住了这个点,就找到了该生进步的动力并将之大力发扬,班级管理也就及时修补了一扇破窗,避免了不良影响。利用好亮点逐步推进,创造和谐团结、昂扬上进的班风。

  4因势利导,用好破窗效应的逆应用

  破窗效应告诉我们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所以环境是育人的隐形课堂。散漫的习惯,粗陋的言行会让人“近墨者黑”,甚至“破罐破摔”,那么高雅的举止,文明的言行又是否能让人“近朱者赤”,积极向善呢?的确如此。越是幼小的孩子,越是没有成熟的道德评判标准,他们对是非善恶的判断还有赖于成人的指导。破窗理论的应用,只能告诉孩子们不能做什么,却未能告诉他们该做什么。所以我们还要在班级之中树立榜样人物、榜样行为,才能从正面鼓励指导学生的言行。老师表扬了一个主动捡垃圾的学生,那么就会有更多主动捡垃圾的学生出现;老师肯定了孩子乐于助人的言行,那么班级就会逐渐形成团结友爱的良好班风。这既是榜样的力量,也是良好环境对人的塑造。所以在我们一方面时刻提防学生违纪的同时,也应该花更多的精力找出学生的闪光点、班级的闪光点。通过树立正面形象,营造“窗明几净”的良好氛围,来导人向善,这就是“破窗户”理论的正面运用。总之,“破窗理论”在学校的班级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细细观察学生的行为,在教育中要始终以使学生健康发展为原则,要始终给予学生一种春天般的人文关怀,一切以学生为本。既要及时修理“第一块被打碎的窗玻璃”,更要大力肯定“主动修理破窗的行为”。长期巩固学生的良好表现和维护集体的良好行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就会很快形成,班级的管理工作也会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作者:李敏 张成全 单位:重庆市荣昌区玉屏实验小学 拓新校区重庆市荣昌区荣隆镇初级中学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07-23

小学班级管理优化策略论文12-02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经典15篇)06-11

班级的管理论文11-12

班级管理论文02-21

班级管理论文05-27

(实用)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5篇07-24

【荐】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5篇06-12

班级管理的重要性论文02-16

班级管理论文(优选)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