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系统论文

时间:2024-07-30 15:38:33 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管理系统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1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21世纪人类社会正在逐步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几乎融入社会活动的所有领域,人类已开始对信息技术产生依赖性。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了智能化、高效化、自动化、无纸化办公,信息管理系统成为了人们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新经济环境下,社会活动中产生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多,传统人工信息管理模式已难以取得预期效果,不仅效率低,有效性差,且易造成信息数据丢失或损坏,将影响信息资源利用率。想要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保障信息安全,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就要进行信息化建设,融入信息技术,应用信息管理系统。本文将针对基于Struts2的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Struts2;信息系统;系统设计;系统实现

  0 引言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谁拥有信息,谁就拥有优势。想要提高信息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发挥信息资源优势,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目标,离不开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信息管理系统是利用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以电子计算机为载体,采用计算机软件和网络通讯技术,对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存储、分析、管理的系统。基于Struts2的信息管理系统结构研究,能够实现信息资源采编、交流、维护、发布、管理等功能的一体化,能够有效提高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准确性,更有利于信息资源管理和开发,目前已广泛应用到了各个领域,研究Struts2的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1 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管理系统是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发展起来的新型产物。通过信息管理系统便能够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传递、储存、共享、利用、交流、管理。以当代处理信息方法为依据,附加进电子计算机技术,来进行进一步的信息分析。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够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获得最大信息资源利用率。该系统涉及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很多学科,具有辅助决策功能。

  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集成中心而存在,它不仅可以提供当前信息的分析与处理,还可以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信息进行合理性预测。这样的系统可以作为企业信息的核心来工作,并在企业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的时代,企业需要这种信息系统来为企业的运行指引方向,同时信息管理系统也可以在企业的竞争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目前在医疗、教育以及企业等方面,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不同类型的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思路不同,系统结构不同,功能不同,特征不同,所以适用范围也不同。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信息管理系统绝大多数是从社会活动需要和将来发展战略角度出发进行设计,以提高系统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如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往往针对企业实际情况而设计,无法应用于医院管理或校园管理当中。信息管理系统可以被看做一种信息集成中心,可以进行所有采集信息的处理与分析一个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将各类数据信息通过计算机准确的进行处理与分析,从不同角度得到不同分析结果,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依据,使信息使用者能够第一时间得到相关信息。并且目前许多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实现网络化,能够根据内部和外部信息的变化,对相关信息内容进行变化和调整,实现动态化信息管理。这种信息管理方式,效率更高,更加灵活,有效节约了管理成本,降低了管理难度。传统纸质信息资源,易丢失、损坏、折皱、受潮,且使用不方便,管理工作量大,不利于使用和归档分析。相比之下,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优势十分明显,积极推广和应用信息管理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 Struts的基本介绍

  Struts框架是一套非常经典,应用广泛,基于JAVA语言开发的框架。最早开发于20xx年5月,20xx年6月发布,参与开发人数上千。目前我们通过改善Strut处理系统信息的`方法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核心,全面改善标签库的研究对象,以此来进行信息系统的长远架构。框架名称的用意是希望人们能记住一切事物都需要基础支撑。这也恰恰解释了Struts在WEB应用开发中的重要地位,就像任何建筑都需要基础一样,同样软件工程师使用Struts为业务应用的每一层提供支持。Struts作为信息管理的中心载体不仅可以控制来访者的访问权限,更是可以将不同国家的处理数据进行规范化的处理。因此我们在设计Struts的时候就会面临更大的难题,诸如该系统的运行环境、处理模式以及结构框架等都是我们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Struts已经十分成熟、稳定、可靠,市场占有率达到20%,已经上工业化标准。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Struts的局限性和不足开始暴露出来。Struts1支持的表层技术过于单一,与JSP/Servlet耦合非常紧密,局限性较大,灵活性较差,并且不可能与视图层模版技术进行整合。与此同时,将Struts1的性能作为研究的主体进行系统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发明了Struts2作为Struts1缺陷的补偿版本。不仅提高了Struts1的各方面功能指标,更是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Struts2虽然是Struts1的衍生版,却有着很大变化,Struts2以WebWork为核心,实质上与Struts1关联较少,整体框架结构已经面目全非,几乎可以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框架。两个框架之所以选用同样名字,是因为开发组织希望推广Struts2,以取代Struts1。Struts2诞生不久就得到了广泛应用,逐渐成为JAVA应用程序开发中广泛使用的主流框架。基于它的信息管理系统,集信息采编、发布、管理、传播等功能为一体,有利于使用者及时、准确的掌握信息资源。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2

  摘要:笔者基于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及B/S、C/S相结合的体系结构,分析WebGIS应用于林权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设计基于WebGIS的集林权宗地数据采集、数据入库、数据编辑、数据应用、林权登记及林权抵押贷款备案登记等内容的林权管理信息系统及功能模块,对提高贵阳市林权经营管理水平、促进林权制度改革、加强林权信息的科学化管理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关键词:林权管理;信息系统;贵阳市

  1概述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均山、均股或均利的形式,将其林权分给农户,调动了广大林农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促进了林业的产业化发展。我国目前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普遍采用以1:1万地形图野外勾绘进行宗地勘测成图的传统技术方法,具有效率低、工作量大、林权证打印及查询统计不方便、更新困难等缺陷,林权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势在必行。在林权信息系统建设方面,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在20xx年首次开发了基于VisualFoxpro的DBF数据库单机版林权证管理软件,实现了林权证信息的录入、审批、发证和简单的查询统计,缺点是只能分乡镇汇总林权证办理情况,而且数据库不稳定[1]。李宏[2]采用基于B/S的三层体系结构,采用。NET技术及SQLServer数据库技术设计与实现了林权信息的高效管理。黄金生等[3]根据林权管理和林权登记换发证工作的需要,采用ArcGIS平台,探讨了GIS技术在林权管理系统研发过程中的应用。刘永川等[4]利用WebGIS技术构建的林权信息管理系统,为资源调查、造林、采伐等工作的开展及构建和谐、公平的林权交易环境提供了保障。

  张春霞等[5]利用分布式WebGIS技术实现了林权信息的在线发布、查询,但对网络中空间数据传输速度和网络时延问题考虑不足。林显志[1]结合WebGIS技术、技术、SQLServer数据库技术和缓存技术,利用AspMap软件为平台,完成了林权抵押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龙植豪[6]从林权信息管理和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出发,结合协同理论,以GIS、组件技术、WebService和数据库技术等技术为手段,以SmartClient架构为支撑研究了基于SmartClient的林权信息管理协同系统。刘鹏举等[7]通过研究数据缓存、离在线编辑、数据同步与系统在线更新等应用技术,构建了基于智能客户端技术的林权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县级部门林权证的实时处理与省数据管理统计分析的协同。以往研究和开发工作,为以后林权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存在技术限制,林权管理系统多集中在林权管理的某一方面,比如林权证管理系统、林权抵押贷款管理系统等。以往系统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先进性与当前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有待进一步更新和重建。本文利用GIS技术、流行的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考虑了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林权管理的主要工作,进一步开发了林权宗地数据采集、数据入库、数据编辑、数据应用、林权登记及林权抵押贷款备案登记等功能,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林权信息化处理平台,对提高贵阳市林权管理水平、加强林权信息的科学化管理发挥了作用。

  2系统的技术架构

  C/S模式与B/S模式是目前流行的两种信息体系结构,其中前者具有速度快,利于大量、复杂数据的处理及安全性好的特点,后者具有开放性好、跨平台性好及易于实现资源共享的优势[8]。因此,本系统采用B/S架构与C/S架构相结合的方式,在B/S情况下客户端只需InternetExplorer6/7/8/9浏览器即可使用系统的绝大部分功能,部分功能需要使用Flash插件,在C/S情况下客户端需要安装框架及本系统的客户端软件。

  3系统功能

  3.1系统功能框架

  林权管理信息系统分数据采集、数据入库、数据分级管理、数据编辑、数据应用及林权流转交易挂牌项目管理六大功能模块,涵盖了林权管理的主要工作。

  3.2林权宗地数据采集

  林权宗地野外调查结束后,将清绘图扫描成栅格位图,根据位图进行矢量化,填写宗地号,生成宗地GIS图形库。属性数据的录入可以通过单个属性数据录入和属性批量关联,从而使宗地GIS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一一关联,形成完整的宗地数据。

  3.3林权宗地数据入库

  该功能包括入库前空间数据拓扑检查、入库前属性数据逻辑检查和数据入库。入库前空间数据拓扑检查是根据空间数据图层、数据要素之间需要满足的拓扑关系及规则对入库前的矢量数据进行检查,并对检查后的结果加以显示,从而及时修改需要更正的信息。入库前属性数据逻辑检查是根据用户提供的林权宗地数据属性数据规则,通过程序开发实现对需要入库的矢量数据进行属性字段及属性信息的自动检查,同样对检查后的结果进行显示,提示操作人员及时修改。林权宗地数据入库是将通过空间拓扑检查和属性逻辑检查的矢量数据,按照对应的数据集,导入相应的空间数据库。

  3.4林权宗地数据分级管理

  林权宗地数据管理采用分级管理的模式,即贵阳市林业信息中心空间数据服务器存储全市林权宗地数据,各县级林业部门存储本区县的林权宗地数据,系统对数据进行更新与维护。乡镇林业站存储本乡镇的林权宗地数据,数据一旦发生变更,及时逐级上报,以保证数据的及时更新与规范化。

  3.5林权宗地数据编辑

  该功能指的'是林权宗地数据的新增编辑和已有林权宗地数据的更新编辑,包括宗地创建、宗地终止、宗地属性变化、宗地分割、宗地简单合并、宗地部分合并、宗地收缩及扩张等,反映了对空间图形的调整和对属性因子数据的修改。将编辑之前的林权宗地数据存为历史版本,编辑之后的林权宗地数据作为系统使用数据,实现林权宗地数据备份、版本控制及空间数据回溯,使系统展现的林权宗地数据保持最新,体现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登记发证是本系统的核心部分。按照林权登记操作规定,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材料,经相关部门受理、审核、勘验、公示、审批后,完成对申请发证的宗地材料数据信息的录入,内容核对无误后完成对申请宗地的林权初始、变更和注销登记,并打印林权证。录入申请发证的宗地材料数据信息时,系统会实时检查系统林权抵押信息,并调用林权宗地数据库的数据信息,检查申请发证的宗地是否存在山林纠纷、抵押登记、划为生态林的宗地或其他禁止事项,自动弹出禁止提示信息,并禁止对不宜登记的宗地进行变更、注销等操作。

  3.6林权宗地数据应用

  林权宗地数据应用是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包含数据查询、数据统计、林权宗地的数据专题图制作及林权IC卡管理等,从而方便管理者掌握本地区的林权宗地情况。

  3.7林权流转交易挂牌项目管理

  林权权利人依据自己的林权证号,在森林资源网站中注册用户,用于发布自己的意欲转让的林权信息;求购方注册用户,用于发布求购信息。双方的注册均由各自的林权管理部门管理员来批准认证。供求双方可根据项目区域、面积、地类、林种、树种、蓄积、龄组等林权因子查询交易信息,从而加快林地的交易。

  4结语

  本文是在对贵阳市林权管理的现状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当前流行技术实现了林权宗地数据采集、数据入库、数据分级管理、数据编辑、数据应用及林权流转交易挂牌项目管理等功能,为贵阳市林权信息的精准化管理提供了保障。林权IC卡管理和森林保险档案管理纳入林权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体现了系统设计的时效性。林权宗地数据库自动备份功能为保证宗地数据安全、实现空间数据的回溯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林显志。基于WebGIS的林权抵押管理系统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xx.

  [2]李宏。基于。NET技术的林权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长沙:中南大学,20xx.

  [3]黄金生,杜丽华。GIS软件在林权管理系统研建过程中的应用[J].华东森林经理,20xx,22(3):80-82.

  [4]刘永川,林宇洪。基于WebGIS的林权信息管理系统开发[J].森林工程,20xx,24(2):69-72.

  [5]张春霞,郑德祥。分布式WebGIS设计及在林权管理中的实现[J].西南林学院学报,20xx,27(6):21-23.

  [6]龙植豪。基于SmartClient的林权信息管理协同系统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xx.

  [7]刘鹏举,黄颖,许等平,等。基于智能客户端的林权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xx(2):81-89.

  [8]李宏,王果平。基于C/S与B/S的林权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电脑与信息技术,20xx(1):50-53.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3

  0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越来越大、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越来越精细、工程建设项目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随着国家信息化战略的推进,从建筑行业到建筑企业,都迫切地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来推进项目的现代化管理。随着中国加入WTO,现代化、国际化的竞争对施工企业的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将进一步促使管理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1],可以通过建立管理信息系统,规范作业流程、降低管理成本、有效控制质量。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大力加强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但是,由于保障房建设的资金约束性和目标的明确性,通用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并不能有针对性地适用于保障性住房工程项目。因此,针对保障房工程项目设计专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对保障房项目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总体规划并对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了介绍,同时建立系统应用效益评价模型。

  1保障性住房工程项目的特点

  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是主要依靠人工进行管理,不能完全适应信息高速发展时代要求,因此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工程项目进行现代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保障房工程虽不是大型复杂工程,但却关乎着公共利益,工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特点:

  ①建设程序复杂、审批环节多。保障性住房是专门针对中低收入家庭建设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特殊住房,它是由政府拟定计划,筹措资金,并选择施工单位进行建设,最后分配给申请者。因此在保障房建设前期要经过各级政府部门层层审批确定方案。因此,对于保障房的建设周期、成本投入会有影响。

  ②关注度高、期望值高、容忍度低。保障房项目不同于商品房,涉及政府部门、设计方、施工方和购房者等,因此能够吸引更多的关注,同时社会对保障房项目的期望值高,购房者希望能以最低成本价格购得质量有保证的房子,设计者希望能在保证户型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利用空间,施工者希望能有一定的利润,社会希望保障性住房在调节房地产市场上起到应有的效果。所以一旦保障性住房出现资金、质量等问题的时候,社会的容忍度是极低的。

  ③成本控制嚴格,质量要求高。保障房不同于商品房,首先由政府筹资,因此政府对于投资的控制是相当严格的。对于施工企业来说要想获得利润,只能在成本控制上严格;而保障房质量是关乎于群众利益的,所以对项目的质量要求较高。

  ④工程信息流量大,参与方多。随着工程项目的进展,项目信息的数量呈现出加速递增的趋势,完全用手工对工程项目中的海量信息进行管理是十分困难的。保障房建设中所涉及到政府、施工方、建设方、监理方、建设监督部门、供货商等多方,必须协调管理,做到信息共享。

  2保障性住房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规划设计

  2.1保障性住房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保障房建设项目不属于大型项目,也不属于复杂工程项目,因此在保障房项目中很少使用综合型的项目管理软件,更多是分别使用一些计价软件和进度管理软件对项目进行管理。这虽然已能保证项目的正常建设,但是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在信息整合、流通、共享方面是不足的。而国内外大型项目使用的信息系统管理软件,对保障房建设单位来说购买费用较高、功能过于冗余、重点功能不突出,也无法对保障房建设进行有针对性的精细管理。

  2.2管理信息系统规划设计

  2.2.1系统总体规划

  管理信息系统就是使用系统的理论方法建立起来的,由人和计算机组成的对管理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处理和使用的系统,它能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因此,本系统结合保障房项目特点,以信息流为基础,以质量管理、成本管理为核心,结合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涵盖进度管理、安全管理、材料管理、合同管理等的功能集成,使之既服务于决策层、管理层,又满足业务层的应用,为不同层次的参与方提供不同精度的信息,减小由于各个层次不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所导致的影响。

  作为保障房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是关键,如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成本,使企业获得更好的效益,就变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系统的应用以施工企业为中心,延伸至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政府部门、供应商等,形成多方的协同工作,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使项目各相关者得以围绕业务展开全面协作,形成高效的项目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可使计划可执行、可监控,责任可落实、可追溯,全面监控项目执行过程,有效识别和规避项目风险。

  2.2.2主要功能介绍

  ①成本管理系统。

  项目的成本管理系统主要是指承包商在项目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和管理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而进行的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偏差,在完成预定项目目标的.同时把总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这就需要对各种成本数据目标值在开工前编制现金流计划,在项目实施工程中及时编辑实际现金流,对目标值和实际值进行成本偏差分析并得出结论。

  ②质量检测系统。

  主要是对施工现场有关施工质量的数据进行采集和检测,比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对质量指标和数据的信息,包括试验管理、收件管理、质量管理等进行监管,在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方面形成了质量管理的核心。

  ③进度管理系统。

  进度管理系统主要是根据输入的原始数据,进行网络计划的编制,得出最优进度计划方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工程的实际进度进行统计和分析,动态比较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同时通过对网络计划的编制,计算出所需要的资源数量,合理安排施工计划。

  ④协同办公管理系统。

  符合现有办公业务流程,功能齐全,操作简洁,方便各参与方对施工信息进行获取、交换的通用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合同管理、文档管理、常用报表输出、规范查询等。

  ⑤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概念于1999年由EPCGlobal的Auto-ID中心Ashton教授提出,定义为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技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简称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光纤传感器、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2]。将保障房项目信息与质量检测信息利用物联网技术上传到系统,方便了信息的录入,也更易于信息共享。

  3系统经济效益评价

  一个新的信息系统的建立与运行,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必须进行系统评价,并根据检查和评价的结果,找出系统的不足及薄弱环节,为今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提出建议。

  系统评价方法可分为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动态方法与静态方法等。实际常用的信息系统评价方法主要有三种:成本效益分析法、专家意见法和多准则评价法。鉴于本系统的评价是在系统投入使用之前进行的,因此适用于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

  3.1系统成本

  ①硬件成本。硬件成本是指购置计算机系统,包括服务器、通信设备、终端设备等的一次性购置费用或租赁费用。这些设备按固定资产形式管理,以折旧的方式摊入成本[3]。

  ②软件成本。企业购买或者自行开发软件时花费的资金。

  ③维护与运行成本。包括消耗性材料费用、系统投资折旧费、硬件日常维护费以及人员的管理培训费用等为了保证新的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费用。

  3.2系统收益

  管理信息系统能及时反映工程项目实施情况,准确地提供对决策有重要影响的信息,从而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避免不必要的开支。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收益可分为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间接收益主要表现在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的提高等方面,这种效益很难用具体的统计数字进行计算,只能做定性分析。

  ①直接收益主要来源于因使用管理信息系统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所节约的收益,计算公式如下:

  B=Br+Bm+Bj+Bc+Bi(1)

  式中:Br為人工费节省成本;

  Bm为材料费节省成本;

  Bj为机械使用费节省成本;

  Bc为措施费节省成本;

  Bi为间接费节省成本。

  ②间接收益主要是指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后,由于管理技术和手段的不断提高和推陈出新,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生产组织的协调性、科学性而带来的收益。它的主要来源有:管理手段的不断提高所带来的收益;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改进带来的收益;生产组织的科学化、协调化带来的收益;决策的科学化带来的收益[4]。这部分产出没有一定的实物形态可以参照,往往难以用货币直接加以度量。本文仅针对工程项目管理特殊性,单独对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建立评价模型。

  由于使用了管理信息系统,保证工程项目按照进度计划进行施工,能保证工程项目按计划竣工或者提前竣工。那么,项目提前竣工或缩短工期所带来的收益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B=P(1+i*)■(2)

  式中,P为因使用管理信息系统而使项目提前交付所带来的项目收益;

  i*为年益率;

  T1为项目计划工期;

  T2为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后的项目实际工期。

  由于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中含有质量检测系统,这将对工程质量的提高起到监督、推进作用。质量提高所带来的收益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n=■×100%(3)

  式中,F1为使用企业原本的工程质量评估优良率;

  F2为未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后的工程质量评估优良率;

  F0为行业工程质量评估基准优良率。

  这个公式可以反映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后质量提高的水平。

  3.3系统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通过分析使用管理信息系统所需要的支出和获得的收益,可以得到总体评价公式是:

  ■=■(4)

  式中,■为收益成本比;

  Bt为第t年使用系统而产生的收益;

  Ct为第t年使用系统而产生的成本;

  i为基准收益率;

  n为系统使用年限。

  评价标准:■≥1,系统应用效果良好且比值越大越优;■≤1,系统应用效果不理想,投入较大,没产生良好的应用效益。

  如果,■≥1,则还应该计算项目的投资回收期,计算出收回投入成本所需的时间,进一步检测系统经济效益的好坏程度。投资回收期计算公式如下:

  ∑■■(B-C)t(1+i)t=0(5)

  式中,B为使用系统而产生的收益;C为使用系统而产生的成本;i为基准收益率;t为投资回收期。

  评价准则:t越小越好,意味着系统经济效益越好,能较早收回投资成本。

  4结语

  虽然保障房建设项目投资不大,对企业来说利润空间不大,但是它的建设事关民生,在保障房建设中运用好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将会给建设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直接和间接效益。但是,工程项目的信息化是一个长期探索的工程,对于工程管理的很多方面还没办法做到完全信息化,带来的收益也没有做定量分析。这就需要总结以往案例经验,结合工程实际不断改进和完善系统,实现系统应用的目标。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4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企业规模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而在规模加大的同时,人员的数量也随之提升,并因此对实际人事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能够借助先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建立起人事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此系统的建立提升人事管理的水平。

  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人事管理中的应用

  1.人事信息采集

  对于现今企业来说,内部员工的信息是时刻发生变化的,对此,就需要企业的人事管理部门能够对这种信息变化情况进行充分把握,通过及时、有效地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维护来保障企业人事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完整性。而要想良好的完成该项工作,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则是非常有效地一项方式,通过企业专项资金的投入以及领导人员的重视,在借助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对该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建设,则能够帮助企业将人事信息全部的录入到该人事信息平台之中,以此在实现人事信息化的基础上帮助工作人员在需要调查人事信息时仅仅从计算机中调出相关的数据即可,同以往翻阅人事档案的方式相比能够大大提升人事工作开展的效率以及规范性。

  而为了能够降低该项工作开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盲目性以及准确性,就需要企业能够从实际出发,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同时能够完善信息采集制度、信息保密制度以及信息审核制度等,通过这部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最大程度提升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性,保证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人事档案信息化

  对于以往的人事管理工作来说,人事管理档案是该项工作的重要基础,代表着每一个人的人事信息。而在人事信息管理系统中,则能够将这部分档案以信息化的方式记录在数据库之中。通过企业人事工作人员将内部人员数据的传输,则能够将相关数据录入到系统数据库之后更好的实现人事部门的'统一管理、统一规划与组织,对于企业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则能够以分类的方式对其数据档案进行整理与归类,在良好实现自动化管理的同时大大提升数据统计工作所具有的正确性。同时,在该信息库中,也应当能够做好相关信息材料的存储、加工、汇总以及处理工作,以此对企业人事管理模式进行积极的转变。

  3.人事信息共享

  我们现今所处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而这也为现今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源与资产。对此,就需要我国企业人事工作在人事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的同时能够在完善内部资源的基础上向企业内部人员适当开放,以此实现企业人事相关信息的资源共享,而要想实现该项工作目的,就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完善系统数据库。在数据库建设方面,需要根据我国统一信息标准以及代码进行建设,并在建设的同时能够对本单位特征进行良好的体现、提升信息所具有的可靠性;其次,要对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做好维护以及更新工作,保证对数据库人事信息以及内容等进行定期的整理与完善;再次,要做好人事信息动态管理方面的工作,在对国内人事政策变化进行积极关注的情况下加强本单位人事信息开发力度,进一步提升相关信息的资源应用效率;最后,要想对企业人事信息资源的效率与作用进行最大程度的发挥,也可以在基础人事动态信息发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信息咨询以及数据查询等服务,以此更好的体现企业人事工作的服务性以及工作效率。

  4.管理队伍建设

  对于企业人事信息管理系统来说,其在企业的人事工作中仅仅会起到一个辅助与管理的作用,如果企业内部没有形成一支高水平的人事管理队伍,那么就很难对该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良好的建设与应用。对此,就需要企业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积极引入具有高素质的人员负责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并保证其能够具有良好的计算机水平以及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以此保障人事工作的管理水平。此外,企业也应当在引入高素质人员的同时在内部定期开展相关的信息系统技术培训工作,通过不断的学习、充电保障企业人事工作人员的素质都能够工作满足要求。

  5.网络安全问题

  在企业人事管理系统中,不仅具有企业员工的调动、晋升等信息,也具有工资收入以及家庭情况等相对隐私的数据,对此,就需要企业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使用的同时也能够对安全问题引起充分的重视,通过良好安全工作的开展避免出现数据篡改以及保密信息泄露等情况:首先,要做好病毒的预防工作。在现今网络环境中,病毒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如果信息管理系统沾染上病毒,往往会造成难以预计的损失。对此,就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对系统服务器安装防病毒软件以及系统补丁的安装工作,时刻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其次,也应当做好人事数据的定期备份工作,通过光盘备份、异地备份以及磁盘镜像备份等方式降低风险损失程度;最后,也需要加强建设计算机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人事部门计算机安全管理条例的制定,明确人事工作人员可以享有的操作范围及应负担的法律责任,进一步增强工作中的安全意识。

  三、结束语

  在上文中,我们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人事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实际人事工作开展过程中,也需要相关人员能够把握重点,通过对该系统的良好应用进一步提升企业人事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丽,高达。浅谈如何利用计算机搞好单位人事工作[J].中国外资,20xx(,19):77-78.

  [2] 欧四萍。浅议高校人事信息管理[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xx(,3):99-100.

  [3] 宋莹,蒋曙光,肖鹏。计算机在人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20xx,(6):12.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5

  摘要:建构建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旨在为历史建筑资源建立规范的信息化档案,掌握历史建筑第一手的基础资料,使之成为历史建筑价值评估与保护再利用设计的基本依据,从而指导历史建筑保护和开发利用,完善历史建筑保护管理机制。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包括“信息管理系统构架研究与设计”、“信息采集、录入与管理”和“信息扩充与维护”三个主要阶段。通过对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架构设计和数据需求分析两方面内容的展开,详细介绍了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的意义、原则、内容与过程。

  关键词:历史建筑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属性数据;空间数据;系统建设

  1历史建筑保护信息化研究现状与发展

  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是对历史建筑资源进行整合管理的一种系统与量化的技术手段,其核心在于历史建筑资源的数字化与信息化。关于数字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的应用,国外这方面研究起步较早,目前在这一领域已经拥有相当成熟的理论与技术支持。西方发达国家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历史建筑数字化研究的课题,并着手将数字技术应用到历史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过程中,历史建筑数字化便是其基本内容之一,不久,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即成为空间数据获取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并在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率先得以应用。到21世纪初,三维建模技术、信息建模技术已被用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之中,运用数字技术对历史建筑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建构较为复杂的数字模型,同时注重研究历史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模式。目前,历史建筑数字化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技成果,诸如VR虚拟现实场景漫游、三维测绘等等,这标志着建筑遗产数字化进入到了全方位的虚拟空间研究阶段。信息化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历史建筑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我国较早进行的建筑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是始于上世纪末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化工程,首次将数字技术应用到数据采集、模型构建、信息库建设和虚拟展示等环节中,并建立数字故宫博物馆项目,为我国建筑遗产数字化探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从本世纪初引入我国至今已取得一定进展与成果。近年来,青岛国棉六厂改造、首钢厂区改造、上海世博会宝钢大舞台等项目充分利用信息建模及分析技术,标志着以BIM技术为核心的数字信息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领域中的应用提升到新的高度。除历史建筑单体外,对区域历史建筑资源的整体信息化管理也在同步发展。从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各省市优秀历史建筑的登录到工业遗产的普查等,都以数据库的形式对相关历史建筑资源进行了信息整合,如文物局主持的文物普查工作、工业遗产调研工作、上海市房管局历史建筑保护事务中心目前正在进行中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一幢一册普查与保护指南编制”工作等。对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研究与应用也随着技术的进步得到普及,自国家“七五”计划以来,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作为政府行为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各个部门都先后展开了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20xx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了建立文物GIS系统,20xx年,上海市文管委开发了基于GIS技术的建筑文物保护信息系统[3]。从国内外的信息库发展现状来看,建立区域范围而非仅仅单体的建筑群体信息管理系统,并采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录入、检索、排列、分析等工作,尤其是将区域地图用可视化的GIS系统方式进行统计、展示和管理,并使信息库得以动态更新,是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的主流发展模式。

  2构建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意义

  建筑“建立户口”,使每处历史建筑资源“有案可查”。建立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掌握第一手的基础信息资料,使之成为历史建筑价值评估与保护再利用设计的基本依据,从而指导历史建筑保护和开发利用,完善历史建筑保护管理机制。采用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新型数据库方式的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将具有丰富的数据检索路径和表达维度。根据管理部门实际使用需要,信息库可以位置坐标、建筑类型、建成年代、建筑高度、外观特色、建筑师信息、建筑规模等等多个维度的信息为检索和分类的路径,此外,通过关键词的检索,甚或依靠大数据进行关键信息的排序、整理,管理者和查询者可以宏观且直观地掌握历史建筑信息资料和特点。同时,信息库是动态的和逐步完善发展的。在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基本框架后,随着城市发展和历史建筑资源本身的保护利用等变化,信息库也将随之进行动态更新,且对每次更新进行记录和迭代,从而确保系统信息可以较准确反应建筑的当前状态,同时保留的原信息也作为信息比较的依据,便于管理部门的监管,提高管理实施效率和水平。

  3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是个庞大而需要一定周期的工作,包括“信息管理系统构架研究与设计”、“信息采集、录入与管理”和“信息扩充与维护”三个主要阶段。

  3.1信息管理系统构架研究与设计

  信息管理系统构架研究与设计是信息库建设的基础,具体由数据需求分析、数据库架构及功能模块设计等研究内容构成,这部分内容是本文论述重点,将在后文详细展开。

  3.2信息采集、录入与管理

  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第二阶段为信息采集、录入与管理。通过反复论证和试样调整,从而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基本构架后,在主管部门领导下组织技术人员对历史建筑资源基本信息进行全面采集。信息的采集与录入是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最重要的基础环节,而普查与调研的方法及调查表的设计与填写又是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调查开始前,首先应制定调查方案,调查方案包括调查目标的设定、调查范围和内容的确定、调查工作组织、计划与进度安排、调查技术路线及技术手段的确定等等,最重要的是制定规范与技术标准,从操作和成果两方面进行质量控制,并及时进行数据化归档管理,使其调查成果最大限度得到利用。调查表格的设计从两方面出发,既要满足调查和研究的规范化要求,又要充分考虑后续保护与再利用价值评估的需求。信息录入后,管理者便可根据使用需要,从不同路径对信息进行检索、排序、调阅,从而实现信息库的管理和使用。

  3.3信息扩充与维护

  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第三阶段为信息扩充与维护。城市的发展和建筑物本身的生命周期变化都要求信息库必须是动态更新和发展的。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在信息录入后,也为日后建筑信息变化保留了更新路径,根据历史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自然变化及人为干预两种变化模式,具体分为以定期普查为依据以及以项目开发为情由的两种更新情况。第一种情况针对前一次信息采集录入迄今未经项目开发的历史建筑资源,要求定期开展普查工作,对历史建筑资源的自然变化情况进行记录和比对,及时发现问题,以便更好地对历史建筑资源进行保护和再利用规划;第二种情况针对经过再利用开发的历史建筑资源,这种情况要求建筑开发利用的建设单位在项目竣工后,根据信息库数据采集要求,如实上报相关的更新信息,进行信息录入,实现信息库的更新,根据管理需要,甚至可以将信息库更新信息的上报通过管理规程的方式,作为建设单位项目竣工验收归档的必要条件,从而使信息库的更新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强制性,推动信息库动态持续地发展下去。信息库的更新机制并非通过抹去之前的记录的方式,而是在更新的同时,保留之前的建筑信息,信息库将为每个时期的历史建筑保留所有掌握的信息,使管理部门可以进行新旧比较,从而通过信息库更新来实现对历史建筑的监管。

  4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架构设计

  4.1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构成

  数据库是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数据库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一个高质量的数据库有利于将来系统的扩展。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将采用GIS系统,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以数字化的形式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历史建筑的地理空间及其他基础信息,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架构主要由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两大部分组成。空间数据库是指存储实体空间信息的数据库。空间信息是用来描述实体的空间位置特征的信息,以一定的空间坐标系为参考,并以矢量数据表示。处理实体的空间是GIS的最大特点,是区别于其他信息系统的标志。属性数据库是指定义实体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数据库。属性数据包括具有规则属性的结构型数据和不具备规则属性的非结构性数据。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共同描述一个空间实体,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一个关系数据库,将对历史建筑的空间数据和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属性数据进行关联和统一管理。

  4.2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整个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数据的采集与处理;设计数据库的概念模型设计;数据库的逻辑设计、优化设计;数据库的物理设计;物理数据库的建立、试运行、评价等。物理数据层是信息管理系统中基本数据的存储形式,即以历史建筑单体或群落为单位的信息表,是信息库的基础。逻辑数据层即信息检索的分类法,根据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为建筑类型、保护级别、始建年代、群落规模、建筑高度、建筑面积、结构形式等大类。物理数据层中的每条数据均设定了“信息属性”一栏,并为其赋值,以建立科学的检索规则。逻辑数据层直接面向用户。概念数据层是研究过程中的组织框架和信息管理系统后台的管理框架,直接面向维护和管理人员,按历史建筑资源所属地域划分区块,分区操作、管理与维护。此外,信息管理系统还包括系统结构与功能设计,具体结构由检索查询、统计分析、打印输出、系统维护等几大功能模块组成,实现数据录入、数据查询与统计、数据内容输出等功能。

  5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需求分析

  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搜集旨在为管理层面提供全面视野,在关键性基础信息方面要求简洁而明确,突出重点,房测、现状完损情况等具体深入的调研及人文历史等辅助信息留待下步工作层级展开。通过参照《上海市文物保护条例》、《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并借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中国工业建筑遗产调查记录与索引》,可以总结出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需求。具体可分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大类型。

  5.1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是指用来表示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诸多方面信息的数据,它可以用来描述来自现实世界的目标,它具有定位、定性、时间和空间关系等特性。空间数据以点、线、面以及实体等基本空间数据结构为形式。图层是空间数据组织的基本单位,空间数据的分布性是通过图层的分布来体现的。图层是一定空间范围内具有相同属性要素的同类地理空间实体的有机集合,即在某种特殊应用领域下相互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的地理空间实体的组合。因此,图层具有专题和空间范围两个基本要素,不同专题和空间范围的图层根据一定规则进行组合便可形成内涵丰富的地图[1]。

  5.2属性数据

  属性数据可分为具有规则性的结构型和不具规则性的文档型两类数据类型。结构型数据指的是具有规则属性的表格型数据。在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中需要建筑编号、名称、地址、始建年代、建筑类型、保护级别、群落规模、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结构形式、完损状况等结构型数据。文档型数据指的是在存储、显示过程中只能以整个文件的方式进行的数据,不具有结构性。文档型数据包括文本文档、图像数据、图形数据等类型。文本文档指的是以文字为主,结合表格、插图等描述各阶段成果的文档型数据,包括word文档和txt文档等。在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中需要总体风貌与风格特征、人文历史、周边环境与景观等,可以附加但不必需各种勘察报告、专题研究报告等;图像数据指的是各种扫描、拍摄或其他途径获得的栅格文件,主要包括jpg、bmp、tif等文件格式。在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中需要历史建筑各立面外观及室内重要空间照片;图形数据指的是区别于图像文件的矢量文件,主要包括dwg、dxf、ai、pdf等文件格式。在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中需要历史建筑总平面图、各立面图、各层平面图等。

  6结语

  构建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旨在为历史建筑资源建立规范的信息化档案,应遵循经济高效性原则,对历史建筑管理所需的各类信息进行数字化存储,实现信息整合与重复利用,提高管理效率;同时,还需遵循标准化与可扩展性原则,对所需信息按管理需求及存储方式进行分类,有序适用,形成模块化标准,具有可扩展性,利于主管部门对历史建筑资源信息共享、协同共建。引入GIS系统的目的在于将属性数据与空间图形进行整合,通过专业组织模式的设计,利用其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为大量多源数据的深入研究分析与图形表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使其成为历史建筑价值评估以及保护再利用设计的基本依据,从而为历史建筑资源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和保护与再利用开发奠定基础。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6

  摘要:近年来教育部门对高校网络教育体制改革给予高度重视,对网络教育课程教学方案进行优化是教师的重点工作。远程教育已经被教育部门称为“网络教育”,这是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趋势的变革措施,也是国家教育部门倡导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实践证明,大力发展网络教育可以推动成人教育事业发展,同时对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深化改革具有先进性意义。当前,高校网络教育课程教学面临诸多难点,学生普遍反映课程知识学习难度大,教师与学生缺少必要的在线沟通条件,通过远程在线教学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并且获得与题目相关知识的学习机会。因此,教师需综合利用网络在线教育平台,引导学生共同参与网络教学活动。“远程教育”是高校信息化发展必然趋势。未来,网络教育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高校需实时调整原有的可控制平台,设计符合师生共同需求的教育信息管理系统,满足现代化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运行要求。

  关键词:网络教育;信息管理;应用

  引言

  当前,高校网络教育课程教学面临诸多难点,学生普遍反映课程知识学习难度大,教师与学生缺少必要的在线沟通条件,阻碍了实际教学方案的有序执行。远程教育是学生接触专业课程知识资源的科技化方式,通过远程在线教学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并且获得与题目相关知识的'学习机会。因此,教师需综合利用网络在线教育平台,引导学生共同参与网络教学活动。“远程教育”是高校信息化发展必然趋势。

  一、远程教育信息系统的隐患

  专家的预测,未来4G技术将大范围取代3G科技,成为通信服务行业科技的新潮流。无论是3G或4G技术,移动互联网在两大技术交接中军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了过去网络运行模式的不足。其中,移动互联网作为3G、4G的信号交接平台,完善了通信用户数据传输的工作平台,广泛服务于各类通信传输用户。但是,移动互联网应用于3G、4G平台,其本身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安全隐患。1.网络方面。网络教育使用户彻底摆脱终端设备的束缚、实现完整的个人移动性、可靠的传输手段和接续方式,拓宽了网络教育平台。但移动互联网最大特点表现为“可移动性”,在实际应用功能方面并没有实现快速飞跃,这大大降低了移动互联网的实际应用价值。要实现4G通信的下载速度还面临着一系列技术问题,互联网服务器数据处理功能有限,无法满足超荷载信息流量的工作要求,这也是互联网面临的安全隐患之一。2.操作方面。移动设备用户的隐私性远高于PC端用户的要求,身份认证不足影响了移动网的安全性。3G与4G交接时代下,需要考虑通讯运营商与设备商在安全技术方面的改进,为用户提供专项认证技术作为操作保护层。但是由于移动网操控认证技术条件有限,约束了网络信息安全传输水平,使用户移动数据处理呈现异常状态,特别是身份认证缺失而影响信息防护系统的作用。安全问题是虚拟网络普遍存在的隐患,3G与4G时代下网络安保系数偏低,影响了移动网的工作效率。3.监测方面。3G与4G时代交接下,移动网络检查技术落后而降低了网络安全系数,一些重要数据丢失、窃取等,损坏了用户的安全利益。科学技术是不断交替发展的,任何一个行业技术都会在实践与研究中升级改造,这些都标志着新通信科技的应用特点。

  二、提高计算机远程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议

  随着高校教学体系不断完善,教师对在线教学培养也有了多方面认识,逐渐扩大了学生网络教育在线教学培养范围,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知识学习观念。由于网络教育课程的特殊性,学生在线教学过程中依旧面临许多问题,不仅降低了网络教育执行效率,也阻碍了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1.转变观念网络教育在线教学是一个复杂过程,必须按照课程标准解答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当前,网络教育依旧存在着观念上的错误,单一认为只要在线教学思路正确,则能得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众所周知,高校网络教育难度大,实际在线教学与理论要求存在误差,学生必须灵活调整在线教学方式才能得到最终的结果,否则习题解答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教师和学生必须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充分认识到网络教育的便捷性,逐渐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2.鼓励教学我国教育部门已经把远程教育视为“网络教育”,适用于高校开展成人教育工作,或者从事专业课程网络教学方面工作。学生在网络教育方面缺乏实践经验,除了课本教材内容外,并没有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在线教学方式。为了适应网络教育事业发展趋势,高校要鼓励教师采用计算机平台完成教学活动,并且利用网络与学生展开广泛地沟通交流,这样才能激发师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引导网络教育平台朝着最优化方向发展。3.功能开发除了具备网络教学条件外,学生还需足够的在线学习技术,才能在短时间内处理好专业知识,从而提高各种题目的解答效率。从课堂教学来看,学生在线教学技巧掌握不足,降低了专业学习质量水平,限制了其网络教育思维的灵活应用。例如,专业课程学习中缺少信息技术应用,一些网络教育系统模块功能无法充分体现。因此,基于计算机远程教育平台需开发出更多的个性化模块,满足不同专业生对信息资源的使用需求,更好地完成专业知识学习。

  参考文献:

  [1]高羽.探讨计算机远程教育如何实施交互性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xx,12(31):236-237.

  [2]高昆.浅析计算机在高校远程教育中的优势与对策[J].新西部:理论版,20xx(13):126-127.

  [3]滕士涛.高校计算机远程教育的应用及其改革[J].江苏高教,20xx(6):90-92.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7

  一、建立一套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制度

  要搞好企业MIS开发,企业领导要高瞻远瞩,必须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知识,着于建立起体系保证制度,把握住正确的投资方向。

  (一)建立科学的组织机构。首先应成立在厂长直接领导下的信息中心,逐步建立、健全“中心”的组织机构。这些机构成立的优先顺序就是:信息标准室,密码组、网络组、应用开发室,设备维修室和决策研究室。

  (二)进行严密科学的工作分工(1)建立信息中心。首先要建好一个强有力的信息标准室,它是企业的立法机构,又是开展科学应用计算机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信息要、标准室至少应包括:系统分析,标准编码,数字库维护和档案管理几部分工作。(2)信息中心的应用开发室是企业运用MIS的具体效益所在。主要任务应是负责管理和指导企业各部门的应用开发。它既要执行专业的技术管理,又要担当信息标准室与基层部门联系的桥梁。同时本部门也应配备部分应用软件开发人员,研制并推进企业MIS向更深层次的开发应用工作。(3)信息中心设备维修室的主要任务是保证企业现有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设备有效管理。(4)信息中心研究至的密码组织和网络组应与信息室同时成立,决策研究成立前应由信息标准室直接研究。

  (三)执行严格的严密科学的工作分工,也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这里首先应制订信息中心各部门的管理制度,以确保MIS的正常运行,不因人为因素而影响工作,其次还必须制订对企业各有关部门的信息管理制度。

  二、具有针对性的软件开发方法

  具有传统分:(一)从问题域中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来构造软系统。用对象作为这些。并以此作为系统的基本构成单位。(二)事物的静态特性用对象的属性来表示,事物的动态特性用对象的方法来表示(三)对象的属性与方法结合为一体,成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对外屏蔽其内部细节。(四)事物进行分类:将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作为一类,特殊的类可以从一般的类继承属性玫方法。(五)对象之间通过消息进行沟通,可实现对象之间的动态联系。

  按照上述思想,可将面向对象开发工作分为四个阶段。(1)系统调查和需求分析。对系统将要面临的具体管理问题以及用户对系统的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即先弄清楚要解决何种问题。(2)分析问题的性质和求解问题。在复杂的问题域中抽象地识别出对象及其行为,结构,属性和方法等,并用一套符号来描述,建立起面向对象的系统模型。(3)整理问题。即对分析的结果作进一步的抽象,归类和整理。并最终以规范的形式将它确定下来,设计者需要完成系统各部分的设计,实际问题,人-机交互界面,任务管理和数据管理部分等。(4)程序实现。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将上一部整理的范式转变成应用程序。

  三、生产管理系统的对象设计

  应用面向对象的技术,运用统一建模语言,建立生产管理系统的主要对象。

  在该系统中,就企业需求而言对象就集中在合同,主生产计划,车间计划,能力,车间反馈等方面,分析阶段应该全面,系统地分析各方面的关系,以便定位和限定即将着手实施的项目问题域和涉及的数据信息主要有产品结构清单,工艺信息和库存信息等。这些数据反映MRPII内在的组成结构与联系。又是MRPII中比较稳定的成分,为此,MRPII对象的建模是以表示MRPII系统中的数据信息及其之间的关系为原则(图1)。

  四、供电企业生产信息

  供电企业生产信息包括生产计划信息,生产运行信息,生产技术信息,生产安全信息,生产设备信息和工程管理信息等。

  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面相对象建模是一种根据实际应用概念建立模型的方法。它以对象为基本结构,将实体的数据结构和行为特性结合在一起。由于面向对象建模方法与人的认识模式相一致,方便了不同开发人员之间和开发人员与用户间的交流,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因而在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诸多领域得以应用,进而推之,该方法也为不同软件系统间的“交流”提供了可能。

  谓词的关系存储结构。在供电企业生产信息中,存在大量的事务性信息。这些事务性信息通常是由判断名描述的,从语义角度分析,反映判断的句子由主谓两部分组成。主语是独立的客体,谓词用于刻画主语的.性质或关系。

  五、软件系统的技术实现

  (一)工作流管理。工作流,即工作对象的状态变化过程,用于研究如何用计算机实现过程自动化,主要涉及动态过程的表示与驱动,工作流程模是业务过程的计算机化的形式表示。它定义的是过程运行中会涉及到的各种参数,如业务过程的开始和终止条件,各个工作环节及相互蝗控制流动与数据流动关系等。

  (二)OLE技术的应用。OLE是对象链接和嵌入的缩略语。它提供了一种机制,可以把一个应用文档插入到另一个应用程序的文档中,并能使用服务器程序对插入到包容器程序中的文档进行操作和管理。

  (三)多层C/S软件体系。多层C/S模式是MIS发展到九十年代的较为先进的结构,有强壮的数据操纵和事务处理能力,并且有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约束功能。这种模式将应用一分为二,服务器负责数据管理,客户机完成与用户的交互任务。通过拓展服务。可以方便的实现系统功能的拓展和工作内容的变更。几年来该模式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系统的开发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四)基于WEB的信息本发布与查询。ASP是服务器的端脚本编写环境,使用它可以创建和运行动态,交互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使用ASP可以组合HTML页,脚本命令和ACTIVEX的组件以创建交互的WEB页和基于WEB的功能强大的应用程序。

  结束语

  供电企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模式与建模方法,并就部分软件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讨论。这些技术与方法在供电公司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管理系统的开发中得到应用,效果良好,受到用户的好评。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8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一大趋势,所谓信息化是指培养和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一系列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使它们能够造福社会、推动社会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也在加快,正在缩小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以物联网和云计算为代表,正在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行业。

  医疗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随着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已经超过了300亿元的规模。医疗信息化建设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实施医院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好地整合医院资源,为医院的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提供更加方便、高效的管理模式,进而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从患者的角度来说,能够更好地方便其就医、看病,有效地提升医院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升医院的社会声誉。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健康意识也越来越强,在医院体检、就医的越来越多。因此,从现实角度来说,如何更好地利用医院的资源,满足患者看病就医的需求就成为很多医院都在探索的方向,加强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建设就成为很多医院都在努力发展的方向。那么,应该如何进行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建设呢?笔者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认识。

  一、重视软硬件设施的建设

  医院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需要一定的硬件设施为保障,因此必须要重视硬件设施的建设。计算机管理系统首先要建立以计算机操控为中心的医院局域网,在此基础上根据医院工作的不同职责,分门别类建立起相应的子管理系统。如一卡通管理系统,实现患者挂号、就诊、取药的信息化;健康体检管理子系统,方便对体检患者进行及时检查,快速地拿到体检的结果;门诊分诊管理系统,科学地做好患者的分流,提升就诊效率;住院收费管理系统,有效地管理资金,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强化医院的财政系统建设。还有像住院护士站管理、医生管理、药品管理等系统的建设和日常的维护。这些是实现医院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是医院日常正常运转的重要条件,否则信息化建设就是一种流于表面化的形式,不仅不能够提升医院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也不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

  二、重视工作人员业务培训

  医院信息化的实施,意味着传统的医院管理体制也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目的是更好地发挥医院自身优势,做好服务社会、服务于患者的职能。信息化意味着传统的以人力为主的工作模式在向以计算机为辅助的现代化的工作方式的转变。因此,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熟悉自己工作岗位的新的工作模式和工作环节是每个医院医护人员、管理人员、后期服务人员都需要完成的新任务。

  据此,医院要结合不同的岗位和职责,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熟悉新技能和操作方法,并且针对学习内容及时做好考核工作,保证每一位工作人员在自己的工岗位上不仅业务能力过关,而且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也要过关。这样才能够保证信息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转,真正发挥信息化的优势。

  三、科学安全地进行系统维护

  医院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转,取决于整个系统的日常维护和制度化的安全管理。因此,科学、安全地进行系统维护是医院科学管理、高效运转的重要保证。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落实常态化的维护检查机制。计算机系统是需要定期维护的,这是系统正常工作的保证,所以要定期检查维护,保证各个部门电脑的安全,对重要数据和资料及时做好存储与备份,防止资料的丢失和泄漏。

  (二)确保专业人员操作管理系统。对于管理系统的核心部位,要确保由专业人员来操作和管理,规范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操作;同时加强其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保障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

  (三)进行制度化安全管理。医院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涉及到医院内部本身的各方面资源,还包含患者的隐私。因此,在做好系统定期维护工作的同时,更应该进行制度化的安全管理,明确规定不得使用医用系统进行私人事务处理,更不允许非系统人员操作和使用,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四、必须要提升服务意识

  医院工作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是治病救人,每一位工作人员还必须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并不意味着人的作用减少了,事实上对于医院工作人员来说,要求更高了。所以,医院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探索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理念、服务理念、管理理念、创新理念,切实树立公共卫生意识、创新意识和信息意识。只有树立公共卫生意识,才能更好地发挥医院的社会职能,有效应对和承担起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任务;只有树立创新意识,才能拓宽发展视野,超前发展,更多更好地引进人才和技术,更快更好地改善医疗条件;只有提升服务意识,才能不断更新管理理念、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使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完善医疗服务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总之,为了促进医院的发展,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作用,并以此技术为基础来建立医院信息化管理平台,为每一位医院工作人员提供及时而准确的信息,为医院决策者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在建立医院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时候,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来执行工作,为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质量提供重要的保障,从而推动医疗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英华,贺大伟.浅谈计算机技术在医院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xx年15期.

  [2]窦建宁.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M].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xx.

  [3]曾一.计算机信息管理基础[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xx.

  [4]萨曼达,希瓦史塔瓦.信息存储与管理:数字信息的管理、存蓄和保护[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9

  [摘要]目的:了解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门诊输液工作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以输液系统实施前同期的护士手工接诊工作为对照组,使用输液系统后同期的护士接诊工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的输液登记核对用时和护士工作量统计用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输液登记、核对用时(4±0.3)min,观察组用时(1.5±0.2)min,观察组用时短于对照组(t=43.07,P<0.05);对照组护士工作量统计用时(15±2.5)min,观察组用时(1±0.2)min,观察组少于对照组(t=36.62,P<0.05)。结论: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优化了输液流程,有利于提升整体医院管理水平,值得推广。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系统;门诊;计算机信息管理

  在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绝大多数医院采用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来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及安全管理水平[1]。山西省人民医院作为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急诊输液量大,患者病种多样,输液医嘱繁多,护士工作量巨大,也存在一定的护理风险。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输液流程,山西省人民医院于2014年底投入使用门诊输液系统,护士接诊工作效率提高,输液工作流程得到优化,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山西省人民医院2014年9~12月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前的门诊输液患者352例为对照组。2015年9~12月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后的门诊输液患者389例为观察组。病例选择为随机选取。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就诊时间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1.2方法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进行输液:患者挂号—到医生处就诊—交费—取药—前往输液室进行排队—护士通过窗口接收和核对患者药物—手填输液袋标签—手工登记患者信息—配液—护士注射时再次核对患者姓名、年龄以及药物—患者呼叫接瓶或拔针—护士再次人工核对接瓶或拔针[2]。观察组的工作流程如下:a)临床医生在开具处方时门诊输液系统同时会显示出该患者输液医嘱;b)患者到药房取药至输液室,护士在输液系统中查找到该患者,打印代表该患者信息的二维码及输液贴;c)护士将病历本与系统中信息核对无误后给与配药输液。

  2结果

  2.1两组输液登记及核对用时比较从护士接诊患者至输液开始用时比较,对照组用时为(4±0.3)min,观察组用时为(1.5±0.2)min,观察组用时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07,P<0.05)。2.2两组护士工作量统计用时比较对1个月平均用时进行统计,输液系统自动生成护士工作量统计报表,护士长可通过输液系统查看护士工作量,用时(1±0.2)min;在输液系统使用之前则是手工统计,用时较长,对照组用时(15±2.5)min,观察组用时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62,P<0.05)。

  3讨论

  门诊输液工作繁忙,琐碎,输液的患者病种多样,药品多样,涉及众多科室。既往工作中,护士的工作在核对药品和患者身份时耗时较长,是输液护理流程中的“瓶颈”,由于医生手写处方存在字迹潦草、字迹不清情况,如果医生姓名无法辨认,则需要和患者核对,患者也存在不清楚医生姓名的情况,则登记本上不能准确体现医生信息,出现问题的话,再去寻找医生费时费力。传统的`手工输液登记需要转抄输液条,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在转抄过程中容易出现笔误、差错,导致不良事件可能发生。输液过程各个核对环节都要靠人工核对,尤其是输液高峰时,护士工作量大,注意力时有不集中,加之患者模糊应答(甚至有同名同姓患者),时常有差错出现,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患者求助呼叫,护士工作忙碌时来不及处理,稍后则容易忘记,使患者需求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患者在漫长的排队等待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不良情绪,非常容易在输液室爆发,导致医患护患冲突。此外手工统计的方法也无法准确考核护士的工作量[3]。每月底护士要统计当月输液工作量,都要用手工算,速度慢,并且要反复算避免算错,护士长统计护士工作量也不准确,因为手工登记本无护士签字。在这种情况下,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对输液工作就能提到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门诊输液系统优势主要体现在运用信息化操作代替了手工操作,处方字迹清晰、格式统一、项目齐全、便于核对,杜绝了护士转抄输液贴过程中出错的现象,本次研究中发现的输液系统组登记、核查时间明显少于手工登记组(P<0.05),充分说明了信息化操作节省了工作时间,使费时费力的人工登记核查变得轻松,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护士通过输液系统查找患者信息与药品信息,准确无误的对应药品,杜绝了找错药的工作隐患。患者也亲身体会到医院在加强安全用药管理方面所采取的科学有效的方法,排队、等待过程缩短,患者满意度有所提升。输液系统中每个执行人均有据可查,输液信息的追溯简单易行,同时可以查到每位患者所输液体,也确保了输液的准确与安全。护士的工作量统计通过输液系统也变得非常方便,信息管理系统自动生成工作量表,护士长可通过输液系统查看护士工作量,本文研究通过输液系统统计护士工作量用时明显少于人工登记组统计用时(P<0.05),也说明了输液系统对于护士工作管理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不仅能够真实的反应护士工作情况,信息的存储在发生问题时也便于追根溯源,而且对于护士工作的客观分析也提供了依据,这对于为合理配置人力、优化排班模式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绩效管理、数据化管理、奖励性绩效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可较好的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同时通过工作量的比较和统计也能反应输液工作的节点,为护理资源合理分配提供基线情况,部门管理清晰流畅,也有效提升了护理管理质量[4,5]。综上所述,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优化了输液流程,为患者就诊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有利于提升整体医院管理水平,值得广大医院进行深入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禾,许庆华.移动信息技术在改进门诊输液管理流程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67?70.

  [2]杨继红,王晓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静脉输液流程[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2):63?64.

  [3]高自娟.门诊无线输液管理系统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5,28(1):26.

  [4]景慎旗,刘云,韩善清,等.无线输液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其在门急诊输液中的应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5):78?80.

  [5]黎小华.电脑信息化技术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体会[J].海峡药学,2010(10):240?242.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10

  现在的旅游信息管理,是需要有管理系统的,这个系统主要是处理旅游信息的系统;首先是把旅游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存储、传输等程序,最后才是旅游者进行信息检索,这些旅游信息供旅游者参考,也可以帮助他们进行旅游线路的决策等。 基于这些要求,就要求旅游信息必须具备时间要及时,有新的消息需要随时更新等。

  1对不同时期的旅游信息进行分析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有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了,在1981年的时候,中国国际旅行社,到美国引进了PRIME550型旅游信息管理系统;在1984年的时候,也去美国引进了关于饭店的计算机管理系统。通过逐步发展,很多行业都是采用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例如航空公司也是采用了这种订票系统,方便了乘客,订票不用去机场,在家里就可以直接定票了。进入21世纪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旅游业和信息技术之间互相结合,对于旅游行业来说,这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早在10年前,国家旅游局在一次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要建设“金旅工程”通过旅游界人士的不断努力下,有了相当大的进步,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例如酒店、旅行社、景点等,可以很容易查到。尽管这些在国内已经是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就显得非常滞后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旅游管理系统系统相当封闭。对于很多旅游信息管理系统,他们之间是无法进行信息的共享,互相之间利用的非常少,显得有点闭关自守。

  (2) 旅游管理系统在开发是没有考虑空间信息。开发者在进行开发时,没有考虑周全,对空间信息忽略了,因此,旅游者在查询时,不能很直观地看到空间信息。

  (3) 旅游管理系统的内容单一。 旅游管理系统,里面的内容多数是静态的,没有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缺乏吸引力。

  针对当前我国旅游管理系统现状,与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结合,设计出分布式信息管理系统。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把旅游管理系统的功能、数据库、输入界面和输出界面等,进行进一步的设计,设计出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本文采用ASP程序,开发出适合的软件,对于一些旅游规划的子系统来说,要考虑到游客的需求,例如旅游时间、费用等这些限制条件,再把这些需求转化为背包,或者不对称的TSP,再运用遗传算法,来进行解释。

  2对WebGIS技术进行分析

  WebGIS 是一种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这种系统必须要在有网络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的一系列存储、处理、分析的计算机系统, 这种技术是和Intemet应用的产物,也是一种互相操作的有效途径。要实现地理信息在网上能够直观的浏览,这和图形是离不开的,但是,现在的浏览器不支持这样的图形。因此要实现这种效果,需要另寻方法,一种是利用客户端解决,另一种是直接利用服务器解决。最常用的方法如下:

  (1) 采用公共网关方式

  这种方式一方面采用的是浏览器和服务器两者之间一个接口;另一方面是采用服务器和服务器软件这两者之间一个接口,这就起到了与客户之间沟通的桥梁作用了。还有种方式是把信息传送到服务器上,再通过服务器把信息传递给程序,程序再传递给服务器,最后服务器再将结果传到客户那里。这种技术有两种,但是因为因为程序相对比较复杂,而且灵活性又非常大,并且这种程序需要单独的运行,这样的网站由于用户都非常多,因此对于服务器来说,负担非常的重,所以运行的效率就很低。

  (2) 采用服务器应用程序

  这种方法是针对公共网关效率低,才研制出来的,因此他的方法和公共网关的原理有些相似;同时,也有他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公共运用程序可以单独的运行,但是对于服务器应用程序,需要在一种特定的服务器上运行,因此他的运行速度非常的快。这种服务器应用程序也有他的缺点,表现在必须依赖服务器和计算机作为平台。虽然这种服务器增强了与客户的端的交互性,也可以获取到更多的空间数据,但是这种信息仍然是属于静态的。用户在操作的时候,不能随意的进行缩小和放大,原因是这种图像是属于实体,在进行放大或者缩小这些操作时,都需要通过服务器才能完成。当网络快时,用的人多,服务器的负担更重,从而导致系统的反应变慢。

  (3) 采用插入法

  这种方法采用的是,在浏览器那端安装插件, 这种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显示图形信息。这种方法是,将部分服务器上的一些功能,转移到客户端上;这种方法克服了系统反应慢,减少了负载。但是,这种方法仍然有他的缺点,要在客户端安装一些控件才能实现。

  (4) 采用Java应用程序法

  Java是一种编程语言。这种语言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能够一次编写 ,什么地方都能够运用,并且和操作平台没有任何关系,这种方法可以直接存取到网络的相关文件,有非常大的灵活性。但是,也有他的缺点就是这种方法在编写程序的时候,工作量非常的大,速度也相对较慢。

  (5) 采用Map API

  在目前的一些互联网地图服务的相关网站上,有一些应用程序接口,进行技术研发,研发者可以利用其中的资源,供第三方运用。这与一些软件的功能有些相似之处,但是二者运用的范围有所不同。表现在传输方式不同,其次是

  但对于地理信息系统开发而言,两者所应用的范围是不同的。首先,传输方式不同。其次是供给专业人士用的。基于这些特点,采用Map API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3对整个信息系统进行分析

  需求分析是为了准确的定义为了系统目标,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用户的需求决定了系统的规模。

  首先通过了解用户的不同需求,再根据这些需求来设计出系统;同时,在这些系统设计完成之后,这些用户的不同需求,成了最后验收的最主要的依据。

  旅客是非常关心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因为这些游客,需要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来了解旅游信息,为整个旅游做好前期的决策或者规划;因此,在出发前,旅游者需要了解到旅游的目的地的相关信息或者服务信息等等。这些信息包括吃、住、行、娱乐等等。假如旅游信息有变动时,这个系统将会随着变动而更新,所以,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查询到相对准确的信息;这样做好前期的'一些准备工作后,为游客的整个旅行做到心里有数,也能让游客更好的选择目的地,安排好行程的时间、地点等,也能满足一些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增强旅游的

  宣传力度,也是为了让旅游信息管理的更好,且更进一步地管理好旅游提供的一些依据。所以说,对于旅游信息能够更科学、准确的管理,还能收集到反馈信息,为旅游分析、预测、决策等,提高科学的可靠性。因此,该系统除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上述需求外,还应该是一个网络系统,游客通过这些互联网,获取到有用信息。这样也能方便旅游管理人员,他们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将准确的信息,进行更新和维护,从而使各种旅游资源的信息能够共同用,因此这个系统的目,依靠网络,为游客或者是旅游管理者,提高。达到旅游资源共享及信息更新的目的。

  因此,本系统应达到目标:依托网络和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信息资源的查询,也是方便旅游管理者能够快速的维护和更新相关信息。

  4对功能需求进行分析

  从旅游信息系统的总体需求来看,这个系统包含有信息的查询、形成规划还有对旅游资源管理的维护和更新等等。

  (1) 对于信息的查询和管理

  旅游景点和一些附属设施,这些都属于是旅游资源。这些都是通过旅游资源信息系统,以及文字、地图、照片、音频、图像等等这些多媒体信息,从而对旅游景点的风貌等进行全方面的介绍。同时,设计的系统可以让游客对相应的旅游景点的各种情况进行打分,并且根据最终的打分情况由高到低的顺序来推荐旅游景点。

  (2) 确定相应的旅游行程

  游客在选择自己预想中的旅游路线的时候,可以依据自己的旅游目的地,自己可以利用的旅游时间,自己预算的游玩费用等等从而预选出相对优秀的旅游行程路线。

  (3) 电子地图功能

  电子地图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借助电子地图控制相应的管理功能。系统在设计的时候,可以让图像放大、缩小以及还原等等这些具体的管理功能;第二,地图查询功能。可以根据游客制定的旅游地点,借助于先进的Map API技术,对周边的相关信息进行自动探测和搜索,系统具备的这个查询功能应该体现出高效、灵活和方便的特性,从而让游客借助这个查询系统能够较好地查询到相关实施的信息;第三,自驾游导航功能。当游客选定相应的旅游目的地之后,在起步开始就将起点和终点输入到系统中去,从而将相应的路程计算出来,通过文字的方式将行走的路线预设出来,同时将具体的路线在电子地图中向游客展示出来,引导游客准确找到旅游目的地;第四,地图输出功能。这个功能主要四实现专题地图的输出。针对的旅游风景区以及祥光的服务实施等方面的信息输出;第五,公交查询功能。对公交线路进行相应的查询,具体需要查询的是公交车的站点,公交车行走的路线以及是否需要换乘的可能性;第六,虚拟的旅游功能。游客在没有对相应的旅游景点进行游玩的时候,可以通过虚拟的旅游模式将相应的情况连接到酒店或者具体的景点,或者制作成为360°全景图的形式让游客从中感受到虚拟的真实旅游。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在获取信息的时候可以借助多种形式进行。而在当前的产业发展之中,旅游业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甚至是当今世界的第一大产业。本系统的出发点主要是放在Map API和虚拟旅游技术方面,在对相应的情况进行了全方面的调查、整理和汇总之后,同时借助于当前先进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优秀资源上,通过可行性的研究,总体设计了相应的系统等等,将旅游管理系统的具体功能同计算机先进技术进行了最大程度的整合利用,从而有效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11

  核产品生产过程极其复杂,加上其所要求的数据量庞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注重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创新设计,加快质量监督和管理。介绍了核产品生产企业系统特点、功能结构设计、关键相关技术解决质量问题方案,并完成了核产品生产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

  在当前对核产品质量要求极具严格的情况下,核产品生产迎来了新的契机与发展机会。对核产品生产质量信息管理创新设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其质量和效率,加快系统统一升级和提高,从而加快对信息的管理,最终实现产品以质取胜。

  一、核产品生产企业系统特点

  核产品生产大都为种类单一,制造工艺过程复杂,生产数据信息庞大,质量信息管理困难的关键产品。从质量方面来看,核产品生产具有以下的特点:

  产品设计部分由用户的需求决定,因此产品的质量信息仅仅包括最终产品的质量信息,并不包括零件的信息。

  核产品生产工艺较为固定,每道工序都环环相扣,其质量要严格把握,通过与产品设计相同步。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生产流程一般被多次得到分解,质量信息得到严格管控。其中流程分解次数越多,对应的质量关系就越发复杂。

  由于核产品其用途比较特殊,因此质量需要严格得到保证,在产品设计质量中要有特殊的考虑:

  1、质量要求要绝对高,可追溯时间长,包含信息量大,其质量信息一般要保持在20年左右的时间内能够被追溯,这其中包括产品设计信息,设备信息,人员信息等产品系列周期信息。成品检查的概率也要能够准确把握,对每一根成品管材都要做好相关记录。并严格保存好。

  2、由于核产品生产的周期较长,过程较为复杂,因此在很多关键工序方面要对其进行特殊处理。在对待各批次炉子中,要记录同批不同炉和同炉不同批的情况,将其清楚做出标记,这样有助于信息的准确掌握和追查。

  二、核产品功能结构设计

  核产品的质量受到市场条件的把握,其质量由设计决定,通过加工,使得产品得以为人类使用。核产品生产涉及到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方面。在核产品中,加快构建CAQ系统,能够有效促进核产品生产质量得到有效的管理,使得产品质量能够在一定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提高。

  三、关键相关技术解决质量问题方案

  将产品质量信息编码和过程质量信息编码结合实现质量可追溯性;设计质量体系信息管理系统支持企业质量体系的运作和完善;运用计算机辅助控制工具实现质量管理控制;产品质量信息记录与产品生产流程同步进行;加快实现安全机制建立,保证数据安全。

  四、核产品生产质量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一)核产品业务规划

  1、产品结构规划。核产品从结构上可以分为管、单元、台等部分,在每个结构中,又存在着一些零部件,用以支持其结构完整性。核产品的原材料种类、零部件种类、焊接顺序、标码等等都可以通过对产品的一系列分析得出来。

  在产品结构规划中,制造商设计制作了一项便于各部分管理的`结构,叫做结构树。它是通过将零部件、操作顺序、材料等一系列相对应起来,方便运用,能够让操作员的工作变得简单化,在查询过程中更加便捷有效。

  2、制造工序规划。核产品的制作工序复杂多变,对核产品的工序充分把握,能够实现制造有序化。

  3、业务流程规划。

  (二)核产品生产质量管理系统信息数据规划

  1、质量信息收集与整理。在核产品的生产质量过程中,对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是必须进行的一步准备工作,信息的统计和核对,是为质量跟踪与管理系统的数据处理对象。对质量信息进行收集,需要按照其工艺和流程,分别对其过程中的总结、情况做出说明和完善。对信息的收集,能够便于人们对动态事物的认识。

  2、业务流程数据规划。业务流程数据规划,是对业务运行过程中其质量和数据做总的规划和设计,通过一定的逻辑关系和数据流将其输入到规划系统。在业务中,一般会配有与数据总体框架和纲要性的数据相关关系图。

  (三)生产质量管理系统设计

  1、系统总体功能设计与规划。系统的实现主要是为人们的使用服务的。通过对一系列的信息进行分析,能够掌握产品结构、业务流程等实际需求。

  2、系统功能的说明:

  (1)物品仓库管理:物品管理主要是针对其仓库建设管理,对物品原材料的出入库进行备案管理,了解物品材料的入库情况,检验情况,进而对其他业务,如原材料放行安全、工作卡领取原材料做相应的备案,方便查询与投入使用。

  (2)生产目标管理:是要求用户能够对核产品的生产目标做出总体的规划和设计,辅助各种生产计划的实施。生产目标主要包括:日生产计划、周生产计划、月生产计划、变更生产计划,总体生产计划等等。在日后的执行中,要充分对每个目标进行监督与目标管理,实现执行效率提高。

  (3)任务单运行。

  (4)工作卡运作:工作卡在核产品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每一工序的过程中,通过对每一步骤阶段的记录,能够实现工作的开展信息,让系统和员工为自身的工作环节保留信息,其中的记录主要包括有:清洗、烘干、检验、组装等记录。

  (5)不合格检测。

  (6)生产信息咨询:在核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实现生产信息便捷化,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查询。在查询中,我们可以直接将产品标号输入,就会生成系列的任务信息,包括:零件合格率、生产时间、任务单查询等。

  (7)数据统计。

  (8)文档管理。

  (9)工具检测管理。

  (四)生产质量管理系统结构

  生产质量管理系统结构由两部分组成,包括软件和硬件。通过将软件功能在服务端实现,响应使用者的操作,实现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功能。

  核产品生产质量信息系统的创新设计,实现了核产品生产过程的全程监督和控制,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高效能性。对核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是我国产业发展的一大进步,能够加快生产信息的质量追踪与监测,提高其生产制造过程信息化管理水平。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12

  1《浑河闸信息管理系统》结构(界面组构形式)

  系统软件采用VB语言,完成数据连接调用及全部执行功能。应用功能强大的SQL数据库,实现数值型数据、图文数据(表)和多媒体文件数据的储存、维护和管理。

  2《浑河闸信息管理系统》内容及功能

  系统主要执行8项窗口菜单任务,每个菜单分别引导系统按用户需要执行其下拉菜单中不同的单项任务。系统窗口主菜单项详细执行内容见表1、表2。

  2.1原始资料

  针对调度资料整编和工程资料整编需要基础资料的要求,在本菜单内将调度资料整编和工程资料整编所需的全部基础原始资料罗列其中。“输入年号”,要求用户针对需要整编资料的年份输入其年份数字代号。年号输入后,调度资料和工程资料整编就对应输入年号的年份进行。一般情况下,用户会将上一年资料整编成果以文件形式另行保存到系统之外的指定位置,系统资料整编主要针对当前年份逐月进行。“原始资料”菜单下的所有分项,都是单一的资料项目,用户可根据数据库字段定义的格式要求,直接以Excel数据表形式在SQL框架内浏览罗列的全部项目的逐年历史资料[2]。“原始资料”实为历史资料的浏览项目,用户无法编辑修改。

  2.2调度资料和工程资料整编

  按表1所示菜单项目内容,根据原始资料菜单项“输入年号”指定年份对当前年份已经录入(或追加)后的资料进行选定下拉菜单项目的整编,生成规范统计(计算)表格(成果),以指定文件名储存到指定硬盘位置。该项目为统计、计算执行菜单项目,用户只需运行一次即可[3]。项目内容见表1。具体表格形式和内容,需根据水文、水工规范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专门设计,供专业开发人员应用。

  2.3成果输出

  系统根据用户在该项下拉菜单的对象中的选择,显示该选择项的当前年资料整编成果表。用户通过对成果表的审查、校核,决定是否输出该成果表。该项实质上具有成果浏览、输出功能。项目内容如表1。

  2.4资料查询

  根据系统原始资料“输入年号”的年份,再“输入月日”,从而确定了查询内容的记录时间(“年月日”),以日为单位,对该项菜单下全部项目有选择地进行查询。如果查询内容不属于当前年号,用户可在原始资料菜单下重新输入年号。项目内容见表2。

  2.5数据维护

  根据管理员授权(输入密码),对各信息数据库(原始资料)进行修改或数据添加、追加,还可以建立新的数据文件,供SQL调用,逐步完善系统窗口界面指定项目的`新功能。该功能可保证用户以非常方便的Excel格式在SQL框架下对原始资料安全地进行全屏幕编辑,具体对象内容详见表2。

  2.6行政管理

  实现图文并茂页面展示的有效的办法是将文本格式统一转换成PDF格式,“VB”可应用PDF播放器直接调用用户在数据库中存储的PDF文件。行政管理菜单项目的内容见表2,根据工作需要,浑河闸管理的组织机构、各项规章制度、规程、职责、历史沿革、工程大事记等,用户可先以非常熟悉的Word格式制成文件,然后按系统数据库格式及文件名等要求转换成PDF格式,添加到指定SQL数据库中,供系统运行调用[4]。

  2.7媒体宣传

  系统可以在SQL数据库中调用pdf、m2p、avi、mpg等多种格式的媒体文件,利用指定播放器播放视频文件,通过信号通信线路,将信号传输至LED屏幕,进行放大传播。

  3系统开发建设原则

  系统开发建设的指导原则是:规范、简捷、实用、操作性强,易于扩展,易于推广。

  4结语

  最大程度整合浑河闸建设与管理的各种信息,在同一应用平台上多方位、多角度共同反应浑河闸工程运行管理的总体实况和历史历程,从而达到内容丰富、资料连续。系统首页界面中心图片为滚动式宣传窗口,通过更新图片库,使宣传内容在窗口定时更新。通过专业性和可观赏性的结合,使系统运行方式新颖,且具有一定的亲和性。然而,系统在调度资料整编中,由于整编内容复杂,其数据库对数据文件的管理手段也非常复杂,文件格式的转换、文件及数据的多重交叉调用、交流和计算给系统软件开发和SQL数据库的应用,制造了极高的难度,要求软件开发人员具备很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进行调度资料和工程观测资料整编,需要具备水文和水利工程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和软件开发人员互相配合才能完成。系统建成初期,投入试运行阶段,在资料整编和信息浏览查询方面将会出现许多问题,需要在运行中不断修改和完善。通过系统运行也会暴露出在设计方面的一些不足,同样需要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逐步完善。系统建成与应用,将使浑河闸工程运行科技管理水平在同行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13

  摘要: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计算机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医院信息系统管理的核心部分,为医院进行信息管理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要想确保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效果的充分发挥,定期进行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与保养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针对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

  医院;信息系统;系统管理

  1引言

  近几年来,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水平日益成熟,信息化在医院日常管理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显著成效。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不仅能够改善医院信息管理的质量,为信息管理工作提供很多的便利,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硬件维护工作

  2.1服务器的维护工作

  服务器是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一旦服务器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任何异常的情况,将会给医院网络数据的安全性造成一定的损害,甚至还会导致整个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陷入瘫痪的情况,从而引发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运行中断、内部信息资料丢失的现象发生。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医院应该定期对服务器进行维护与保养,确保服务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正常运行。而且,医院在安装服务器系统的过程中,就应该选择性能相对比较高的USP电源进行连接,确保服务器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正常运行,同时还要注意配备备用的服务器,这样即使使用中的服务器出现故障,也能够第一时间用备用服务器进行替换,不会影响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另外,还应该充分利用双机热备技术对服务器与服务器之间进行连接,确保能够及时对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信息进行备份。

  2.2网络设备的维护工作

  网络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传输数据信息和接收数据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对网络传输相关设备的维护也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情况下,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网络设备的维护工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网络卡,在使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时候,网络卡自身的兼容性比较差,与主机板之间的连接不是非常到位,经常会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网络的正常使用;

  二是交换机,医院应该定期派维护人员对交换机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测,尤其是针对交换器的使用损耗、使用寿命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观察交换机上指示灯的工作情况,注意进行交换机的防水和除垢等工作;

  三是RJ45头,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RJ45头松动、脱落的情况发生,严重影响了网络连接的效果;

  四是网线和光线电缆,网线和光线电缆是连接网络的关键设备,由于暴露在外部环境中,所以经常会出现压断、扯坏的现象,从而影响网络的正常使用。由此可见,要想确保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信息数据的正常传输,定期进行相关网络设备的维护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3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软件维护工作

  3.1增强维护人员的技术

  要想充分发挥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作用,定期进行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是非常必要的。医院有关部门应该委派专业的.维护人员对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管理,这样就能够及时发现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故障解决措施。而且,还要加强对系统维护人员的培训工作,在完善他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确保维护人员对软件的全面掌控。

  另外,还要积极的向维护人员普及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软件与硬件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掌握系统软件和硬件经常会出现的安全故障,并且根据安全故障的内容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3.2完善相关操作的制度

  医院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操作的规章制度,制定更加健全的维护操作流程,确保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维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在规章制度的约束下进行。同时,还要制定完善的工作站入网操作规程,统一制定编写网络线路结构图,积极落实网络安全保密制度,确保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正常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将医院内部复杂的信息资源利用起来,为医院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3.3加强权限管理的工作

  网络虽然为医院的信息管理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操作人员要加强对终端账户、权限的管理,针对不同级别的工作人员开放不同的权限,做好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密码管理工作,帮助医院工作人员明确自己所处的权限范围,避免出现越级查阅的现象发生。

  同时,医院工作人员也要做好自己账号与密码的管理工作,最好是定期更换密码,丰富密码组合形式,为医院工作人员账号内的信息资料提供安全保障。

  4结束语

  综上分析可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为医院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提供更多的便利,确保各种信息资源的充分使用。但是,在使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时候,也需要定期对其进行维护与保养,及时发现系统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确保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为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基本保障。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14

  0引言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谁拥有信息,谁就拥有优势。想要提高信息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发挥信息资源优势,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目标,离不开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信息管理系统是利用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以电子计算机为载体,采用计算机软件和网络通讯技术,对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存储、分析、管理的系统。基于Stmts2的信息管理系统结构研究,能够实现信息资源采编、交流、维护、发布、管理等功能的一体化,能够有效提高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准确性,更有利于信息资源管理和开发,目前已广泛应用到了各个领域,研究Struts2的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1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管理系统是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发展起来的新型产物。通过信息管理系统便能够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传递、储存、共享、利用、交流、管理。以当代处理信息方法为依据,附加进电子计算机技术,来进行进一步的信息分析。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够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获得最大信息资源利用率。该系统涉及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很多学科,具有辅助决策功能。

  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集成中心而存在,它不仅可以提供当前信息的分析与处理,还可以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信息进行合理性预测。这样的系统可以作为企业信息的核心来工作,并在企业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的时代,企业需要这种信息系统来为企业的运行指引方向,同时信息管理系统也可以在企业的竞争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目前在医疗、教育以及企业等方面,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不同类型的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思路不同,系统结构不同,功能不同,特征不同,所以适用范围也不同。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信息管理系统绝大多数是从社会活动需要和将来发展战略角度出发进行设计,以提高系统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如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往往针对企业实际情况而设计,无法应用于医院管理或校园管理当中。信息管理系统可以被看做一种信息集成中心,可以进行所有采集信息的处理与分析一个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将各类数据信息通过计算机准确的进行处理与分析,从不同角度得到不同分析结果,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依据,使信息使用者能够第一时间得到相关信息。并且目前许多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实现网络化,能够根据内部和外部信息的变化,对相关信息内容进行变化和调整,实现动态化信息管理。这种信息管理方式,效率更高,更加灵活,有效节约了管理成本,降低了管理难度。传统纸质信息资源,易丢失、损坏、折皱、受潮,且使用不方便,管理工作量大,不利于使用和归档分析。相比之下,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优势十分明显,积极推广和应用信息管理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Struts的基本介绍

  Struts框架是一套非常经典,应用广泛,基于JAVA语言开发的框架。最早开发于20xx年5月,20xx年6月发布,参与开发人数上千。目前我们通过改善Strut处理系统信息的方法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核心,全面改善标签库的研究对象,以此来进行信息系统的长远架构。框架名称的用意是希望人们能记住一切事物都需要基础支撑。这也恰怡解释了Struts在WEB应用开发中的重要地位,就像任何建筑都需要基础一样,同样软件工程师使用Struts为业务应用的每一层提供支持。Struts作为信息管理的中心载体不仅可以控制来访者的访问权限,更是可以将不同国家的处理数据进行规范化的处理。因此我们在设计Struts的时候就会面临更大的难题,诸如该系统的运行环境、处理模式以及结构框架等都是我们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Struts已经十分成熟、稳定、可靠,市场占有率达到20%,已经上工业化标准。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Struts的局限性和不足开始暴露出来。Strutsl支持的表层技术过于单一,与JSP/Servlet耦合非常紧密,局限性较大,灵活性较差,并且不可能与视图层模版技术进行整合。与此同时,将Strutsl的性能作为研究的主体进行系统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发明了Struts2作为Strutsl缺陷的补偿版本。不仅提高了Strutsl的各方面功能指标,更是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Struts2虽然是Struts1的衍生版,却有着很大变化,Struts2以"WebWork为核心,实质上与Struts1关联较少,整体框架结构已经面目全非,几乎可以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框架。两个框架之所以选用同样名字,是因为开发组织希望推广Struts2,以取代Struts1。Struts2诞生不久就得到了广泛应用,逐渐成为JAVA应用程序开发中广泛使用的主流框架。基于它的信息管理系统,集信息采编、发布、管理、传播等功能为一体,有利于使用者及时、准确的掌握信息资源。

  3基于Struts2的信息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中必须要做好总体设计,分析系统功能需求,总体设计质量直接关系着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成功与否,只有正确把握业务逻辑和软件使用者意图,针对使用需求和要求,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真实,避免设计与开发及需求间产生矛盾,避免发生返工现象。通过前文对Struts的分析可以看出,基于Struts2的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是一项具有复杂性和专业性的工作。因此,必须要进行总体设计规划,明确设计思路,确定设计策略,寻找设计方向,为后续详细设计提供依据。基于Struts2的信息管理系统,除了要满足业务需求和使用者要求外,要尽可能做到操作简单,界面简洁大方,能够实现多种用户权限管理模式,实现分角色管理,以便于访问权限限制。首先应该达到能够适应中心板块信息处理、暂时信息处理、日程信息处理、历史工作状态处理以及板块联合处理等条件。在系统的深入工作中可以对于日常信息活动进行管理,并且可以很好的进行日程信息管理与维护,从而提升系统总体的可靠性。前不久Struts2框架的安全漏洞频频爆出,使得基于Struts2的信息管理系统安全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具体开放中应对系统安全问题提高重视,保障系统安全,避免信息泄露。分角色管理设计中应设置角色识别功能,系统中应包括:系统管理员、项目负责人、项目组长、成员、用户等五个角色,不同角色应具备不同权限和职能,信息访问范围也应根据角色不同来区分,这样以来便能够进一步提高信息资源管理水平,避免信息泄漏。只有做好总体设计才能进行详细设计,保障总体设计质量至关重要。

  4基于Struts2的信息管理系统洋细设计与实现

  不同行业或同一行业不同企业,其业务特点和业务处理流程,以及自身实际情况都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量和信息内容差异较大,对信息管理系统功能要求也会有较大出入。想要避免一些具体业务在软件上没有提供相应服务或一些功能不能满足企业业务流程需要,就必须做好系统功能分析,然后结合总体设计目标和设计思路进行设计。所以要先了解项目设计目标,确定信息管理系统适用范围、开发规模、性能要求、使用要求等。下一步就是进行细致的区分。通常我们可以分四个板块,即:中心管理、标的管理、数据库管理与日程管理。通过这几个模块的细致划分达到资源的合理应用。中心管理模块负责个人日常工作中产生的信息交流和记录,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项目管理模块则负责对相关信息资源的创建、维护、删除、查询等操作。管理员模块则能够进行公告维护、会议安排。日报管理模块则能够进行日报添加、审核、统计,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则负责系统基本信息维护和管理,能够对系统功能进行调整。此外,具体管理功能要涉及:后台管理、信息管理、多媒体管理、栏目管理、专题管理、信息采编管理、信息审核流程管理、日志管理等内容。栏目管理中栏目应可排序,能够控制栏目访问权限,可设置显示模块和隐藏模块,可控制信息显示状态和方式,例如,动态显示或静态显示。系统的信息管理应具有可变性,即一方面能够对原有信息进行储存于淘汰,另一方面可以对信息的编辑进行图形化处理。一旦将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图形化处理后,我们就可以清晰的得出各种信息类型与信息数据。信息审核流程管理中,必须有合理、有序、科学的管理机制。信息审核机制要严格完整,遵循二级审核机制,能够明确信息发布人信息,以便于信息审核与提交。信息审核模块要包括具体具体审核流程、审核方式、审核范围、审核人姓名、审核时间、审核状态,若未通过审核应可显示未通过原因。只有保障每一个模块的合理性、科学性、完整性,才能使整个系统安全、稳定、合理.

  5结束语

  21世界人类社会正在逐步进入信息时代,社会活动中产生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多,传统的人工信息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因此,在信息管理工作中应积极融入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信息管理效率,提升信息利用率,发挥信息资源职能。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15

  【摘要】

  本文针对目前学校学生信息管理效率低下的情况,首先对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现行系统的状况,接下来从系统可行性、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在对学生管理系统进行设计过程中,大胆将结构化设计思想和面向对象理论有机地相结合。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功能的实用性和操作的简单性,使用本系统的人上手速度快,也可减少操作失误率。不仅从设计角度对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从国内外发展动态、系统数据分析、系统设计的目标、系统设计的策略、系统设计的方法、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还考虑了系统的安全性,数据的共享性,可移植性,可扩展性等方面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基本实现学生成绩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关键词】

  可移植性;学生信息管理;面向对象设计;JSP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对于学生信息管理中诸如教师特定时间不能上课、场地限制、合班上课、单双周轮流上两门课、两门课程不能安排到同一天等情况,采用开放性程度不高的管理系统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和发展。如何提高学生信息管理的水平,建立适合自己院校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一个性能优越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对于一个学校来说至关重要,以此提高学校对学生的科学化管理。本文采用面向对象设计的方法对系统进行设计和开发,首先对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现行系统的状况,接下来从系统可行性、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并使用大量的流程图、数据字典、结构图和数据表等工具对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进行详细的描述,系统实施时采用安全系数高、可扩展性强的jsp语言进行开发,使用MyEclipse8.5、Tomcat6.0作为开发工具,用MySQL作为后台数据库,编制了一个简捷、实用、可以解决现代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系学生管理当中实际问题的系统。

  1国内外发展动态

  国外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方面走在了前列,国内对管理信息系统作用的认识虽然较晚,但是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国发展还是非常迅速,应用已经非常普遍。管理信息系统自20世纪60年代的层次数据库系统发展到现在的关系数据库系统,中间经历网状数据库系统的发展阶段。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改进。目前中国的大部分大学、高等学院都使用了学生管理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之类系统,而且像学生成绩管理这类系统现在正向下面的技术学院、中学和小学快速挺进,特别是一些地方的`技术学院掀起了引进学生成绩管理这类系统的热潮。

  2系统分析

  面向对象系统开发基本经历两个阶段,其一“WHAT”,即研究问题域;其二“HOW”,即如何实现目标系统。该方法实用且相对简单,模型易构造,但对系统动态特征表述不充分,且发映系统整个功能特征的能力较差。但该方法反映系统结构完成,模型一致性好,易于完成开发系统,因而还不失是一种好用的方法。

  3系统数据分析

  学生信息管理涉及的实体有:(1)学生。它的属性有:姓名、学号、性别、专业、出生日期、备注、照片。(2)课程。它的属性有:课程号、开课学期、学时、学分。(3)成绩。它的属性有:学生号、课程、分数。(4)登入。它的属性有:学号、密码。(5)专业。它的属性有:专业名、辅导员。这些实体之间的关系如下:(1)一门课程可以被多个学生所选择,同时一个学生可以选择多门课程。(2)一门课程类别里包含一门或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必然属于某个特定课程类别。(3)一个专业有一个或多个学生,一个学生必然属于某个特定专业。

  4系统设计

  4.1系统设计的目标本系统设计的目标是在保证实现系统逻辑模型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提高系统的各项功能指标,即系统的运行效率、可修改性、可靠性、灵活性、实用性和通用性。能够更快捷、更准确、更多的提供信息;能够提供更新的信息;能够具有更多、更细的处理功能;能够提供更有效、更科学的管理方法。

  4.2系统设计的策略本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采用把一个大的复杂的系统逐步分解成小的层次化的暗盒模块结构,以变换为中心的设计策略。此外,为了实现数据共享,提高模块的独立性,使系统具有很高的可修改性,提高模块的内聚性,降低模块间的耦合程度。

  4.3系统设计的方法本系统的设计主要是围绕着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编码设计,界面设计等项内容进行,采用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将系统分解为控制层、模型层和表现层[1-2],然后使用结构图来表达这些模块之间的联结关系。

  5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本课题根据学生信息管理综合分析,便出于方便管理考虑,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总结起来,共需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功能:(1)学生信息管理模块。针对职业学校与其他学校的不同,除通常功能外,特别设计职业技能选修功能,学生通过登录本模块可以根据时间条件或者专业老师的条件进行选择,也可根据选修专业的课程名、课程号或者上课时间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的操作。(2)成绩信息管理模块。本模块主要实现了成绩的输入、删除、更新。除了教师可以通过该模块输入成绩外,还设计了平均成绩、单科最高最低成绩、个人成绩等功能。(3)留言板信息管理模块。留言板信息管理是对管理人员和学生的留言信息进行管理。学生可通过登录本模块,可以将自己的意见添加到留言板信息中,也可以查看留言板信息。管理人员的可以进行留言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4)课程信息管理模块:管理人员可通过登录本模块,可以实现添加以及更新课程。解决了学校排课所涉及的教师特定时间不能上课、场地限制、合班上课、单双周轮流上两门课、两门课程不能安排到同一天等情况,增加了调课操作的灵活性和严谨性。可以根据管理人员的修改要求进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的操作。(5)新闻信息管理模块:新闻信息管理是将学校各大新闻进行管理,本模块实现了新闻的输入、删除、更新。该模块把成绩统计这个繁琐的工作简单化,为学校院在发布和管理新闻方面提高工作效率。(6)档案管理可以将学生的成绩、学生信息等档案材料等资料进行系统的管理,通过存档申请、档案电子化、完善确认、审核归档、检索、授权查阅等环节的系统管理,提高学校的档案管理应用效率。具有存档申请、电子档制作、归类存档、授权查阅、统计、封存、密级管理等功能,快捷、全面、准确的规范管理。

  6数据库设计

  首先先创建一个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然后在数据库中创建需要的表和字段,如果需要,还可以设计视图等。在系统分析阶段,我们用E-R图来说明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概念模型。同时,在上面的实体以及实体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形成数据库中的表以及各个表之间的关系。

  7小结

  经过多次单元测试和模块测试、系统测试后,我把做好的系统发给客户并进行了相应的部署。相对其他现有系统,本系统在对学生管理系统进行设计过程中,大胆将结构化设计思想和面向对象理论有机地相结合,在思路上有所创新。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功能的实用性和操作的简单性,使用本系统的人上手速度快,也可减少操作失误率,在管理和操作简单人性化有所创新。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相关文章: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11-22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通用02-14

设备信息管理系统论文11-14

信息管理系统参考文献06-26

信息管理毕业论文12-10

计算机系统分析员论文-企业集团的信息管理系统应用03-18

社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05-08

卫生信息管理论文11-14

采供血信息管理论文12-04

学生信息管理论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