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论文

时间:2024-08-20 15:21:47 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质量管理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质量管理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质量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1

  先进的决策方法和管理工具要与具体的企业实际工作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体现其应用价值,由此培养的学生才成为具有相当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的人才。学生介入到企业管理实践的培养环节,可以对学生某方面实践能力进行强化培养,减少企业未来的人才培养成本学生在实践中也可在了解企业的过程中降低就业风险。学校、学生、企业的合作是帕累托改进过程,各种资源的互动整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配置效率,使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工商管理实践课程的设置和质量管理变得十分重要。运用科学的系统的管理方法,开发和研究以工商管理实践课程质量控制为对象的教学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一、工商管理实践课程的类型

  工商管理课程的实践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该专业的许多课程,诸如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作管理,本身来源于客观的管理实践;第二,配合专业就业实际而设计的课程,强调工商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与实际管理问题的个别性、典型性相结合。

  1.工商管理实践课程的空间分类

  校内实践课程,是指利用校园教师资源和设备资源开设的实验课程。工商管理的校内专业实践课程包括实验、上机、课程实习、课程设计等。主要是指由专业任课老师指导的实验课程、设计课程,比如“电子商务”“管理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等等都有大量结合计算机实验室的实践课程。校外实践课程,是学生利用社会、企业资源完成的实践课程。结合不同学习阶段的整体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物流管理专业设有“市场研究”域市场调研与预测)实践课程,营销专业设有“营销诊断与策划”实践课程。

  所有工商专业修读基础课程后二年级有“认识实习”修读专业基础课程以后三年级有“专业实习”迈入社会前四年级好有“毕业实习”此外另有其他各种类型的校外“社会实践”4个模块。培养总体素质的“社会实践”是结合学生思想教育的社会实践,这种实践虽然没有列入规范的专业课程体系,但在不少高校在课程改革后,已经把它归入学生毕业必须完成的实践环节。

  2.工商管理实践课程的性质分类

  按照不同性质,可把实践课程划归为“基本模块”“拓展模块”和“创新模块”3部分。“基本模块”结合本校现有实验设备,用于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形成基本实践能力。“拓展模块”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设立,主要包括大课堂和校园竞技比赛。为了

  密切高等教育与企业管理实际的关系,举办一些企业家论坛、企业家讲座式,邀请创业者、企业管理者到校园开设大课堂,扩展学生的视野。为了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也为了使不同的专业进行交叉学习,拓展学生的多种能力,举办创业比赛、营销大赛、网页设计大赛、企业资源规划大赛等等。“创新模块”是与社会和企业的共同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的实际的工作能力,从选题选点开始,进行体验、设计,最后提交报告,从未完成课程学习。

  二、工商管理实践课程质量管理的问题

  实践课程有别于传统理论课程,在执行课程教学过程中具有质量管理的特殊性。

  1.质量管理过程的分散性

  工商管理实践课程广泛的内容和分散的执行形式,决定了质量管理过程的分散性。实践课程过程不同于课堂教学,除了一些集中的实验课程,相当部分的实践教学其核心过程由学生个体或者学生小组内部进行,老师不能在同一环境中控制教学质量,而是需要分散进行质量控制,由此增加了质量控制难度。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相同的教学要求下表现出来的课程质量效果也具有个案差异性。实践课程的分散性使教师无法及时地发现个体差异,及时通过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质量控制。在一个由团队进行的完整课程设计中,不同的同学具有不同的优势,动手能力有差异、合作能力有差异,给团队的评价难以体现个体差异,也导致教师难以具体、精确地发现个体同学的问题,及时校正教学误差,提升教学质量。

  2.教学效果反馈的滞后性

  实践课程由于教学过程的分散性,过程跟踪具有很多困难,很多时候教师到了最后一个环节,在评阅学生提交的课程报告时,才了解其课程质量的效果。

  课程设计的教学是拟出其设计计划、任务书、进行方案研究和设计、撰写设计报告;专业实习是选择实习岗位、投入实践工作、撰写实习报告。这些实践过程都以学生为主导,传统的教学效果评估更侧重于学生提交报告后老师给予的评价。因此,有时候出现学生利用广泛的信息途径帮助自己完成报告来获取高分,并未全心投入实践,也未能从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对于教学质量管理而言,教学效果反馈的滞后,使课程进行的中期无法及时掌控教师教学过程的规范性,只能被动接收结果,无法纠错,无法提升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

  3.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的依赖性

  些实践课程需要有良好的空间环境、实验设备,另外一些实践课程需要依赖社会力量,诸如服务单位、企业、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等,企业和实践单位提供实践空间、实践项目、工作岗位,还需要专业人员、校外导师进行辅导和指引,不同的教学环境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优劣。在扩招的背景下,也要考虑要减少大量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企业的干扰,因此学校管理部门和承担课程的教师需要对实践平台和环境进行评估、选择、管理和控制。

  4.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的不稳定性

  在理论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督导听课、现场教学检查、专项检查等形式进行质量监控,教师也可以针对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从课程初始到结束各个阶段的教学质量比较均衡。但相当部分的实践课程必须循序渐进地按照一定的路径推进,其过程无法重复,同时由于对实践平台的依赖性,学生的实践受制与实践对象等实际情况,不同环境条件下学习的收获也有较大的差异性,导致教学质量的不稳定。

  三、工商管理实践课程质量控制的模块化

  在课程性质分类的基础上,明确工商管理实践课程模块,推行模块化管理很有必要。我们把所有的工商管理实践课程归为“基本模块”“创新模块”和“拓展模块”3部分。

  1.基本模块管理

  “基本模块”结合现有实验设备,用于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形成基本实践能力。具体而言,是对工商管理各专业的实验课程内容和校内课程设计,在充分挖掘和整合学院实验设备潜力和资源的基础上,根据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内在关联性与根据实验教学环节的内在关联性,依据系统论思想和方法,统一修正实验教学环节的`实验内容、实验模式、时间配置、教师安扫^并组织完善、修订任务书和实验指导书。同时制订实验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条例及质量保障措施。

  2.拓展模块管理

  “拓展模块”主要包括大课堂和校园竞技活动等,可以作为实习环节的前期教育。按教学计划人才培养要求,组织企业家、职业经理、学生创业者以及专家到校园开设大课堂,举办讲座。为了使不同的专业进行交叉学习,拓展学生的多种能力,举办创业比赛、营销大赛、网页设计大赛、企业资源规划大赛等等。拓展模块可以直接与实习相结合,在一定的拓展积累基础上,到相应的企业做进一步的调研,然后完成实践报告。如果受认识实习条件制约,还可以直接把拓若干次讲座课堂及其他实践活动,申请进入实践实习第二阶段,通过规定的资料搜集完成报告。

  3.创新模块管理

  “创新模块”主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从选题开始,经构建框架、设计、模拟和评价等环节完成。全面、系统地总结、检讨前阶段分散与集中的存在问题,可进入嵌入式专业实习模式。包括两种途径,一是深入、广泛地引导本科生参与教师横向项目作为专业实习、毕业实习,通过教学和科研实践的结合进行创新,可提高教学质量。企业科研成果与教学经验相结合,还可以对课程的某些经典内容加以创新,使之富有新意。二是通过实习基地的建设进行专业实习,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是学校事业发展和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也是学校与社会、企业互动的需要,企业利用实际经营经验对学生进行示范、指导,同是相对稳定的实践环境使教师对学生实践中的问题更为明晰,基地实习对实践课程教学质量控制具有优势。

  管理部门需要建立一套依托学院固定教学实习基地、同时有效利用教师横向课题单位的实习实施措施和规范方法及保障制度,以及制订相配套的实践环节过程管理条例。

  四、工商管理实践课程质量控制的层次化

  1.实践课程质量控制框架

  实践课程质量控制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系统,实行多元控制,主体包括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由于实践课程的分散性特征,尤其是创新模块和拓展模块,比起课堂的理论教学,学生自我管理程度大大提升,而教师的控制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

  基于实践课程的效果反馈的滞后性和质量的不稳定性,需要找出“关键质控点2确定质控反馈支点,实现有效控制。即在不同的阶段安排和设计关键质量控制点,把管理分为计划、过程和成果3个层次,(图1)管理全面和有效地提升课程。

  2.计划的质量控制

  对于学生而言最基本的自我质量控制在于实践课程教学目的的认识,对课程形式和要求等规范的了解。创新和拓展模块,包括科学的任务书的编制,其要素包括目标选题、实践内容、实践路径等内容,这是重要的前馈环节。计划阶段也是团队构建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根据疑问组构团队,也可以根据班团组织管理的便利组构团队。在团队准备时,同学们要以各种形式提出问题,并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设计任务书。

  作为教育主导者的教师,需要课前进行课程教学环节的安排和准备,包括实践指导书的编制和实践课程教学目的设计,比如拟定开放性的设计课题,提出实践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方针和原则。对于团队设计的任务,教师给予的帮助主要是任务的意义和创新度、完成任务的可行性和最佳路径等方面的指导。

  教学管理部门,包括学校教务部门和基层教学管理部门,在计划控制阶段主要承担实践的时间和空间管理,根据实践环境安排工作,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的平台,同时完善和编制课程规则、质量规范,并进行适当的效果评估。具体而言,包括制定实验室工作规则、实习工作细则,对实验教学和器材的使用和维护给予明确规定,使实践教学走上制度化、规范化。

  3.过程的质量控制

  过程控制,是把质量控制的重点放在对教学质量全过程的控制上,对实践教学过程各环节进行严格和科学的质量监控,体现教学质量控制的超前性和主动性。创新模块的实践过程中,学生是重要的主体,其自我质控包括3个关键质控对象,一是执行规范,如果实践过程过于随意,容易导致实践的虚假、空泛和无效;二是工作日志、周记,工作日志或者工作周记记录实践过程,是学生进行内部监控的依据,学生可以随时根据工作记录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及时发现问题和修正问题;三是任务的修正,实践课程具有实践环境的依赖性和实践过程质量的不稳定,学生发现原法进行的时候,需要进行任务某些内容或着路径的修正。

  教师在实践过程中需要进行纪奉活动控制和变更的任务评估。实践i致教师控制的难度,无论是个人实习纪律和规范必须遵循。如果指导书[理规范能够保证正常工作的秩序,教业上的关键因素管理,包括对关键技学生、关键团队的控制,保证学生自兰课题,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学生和事件,对一些学生进行差异化管理,帮助他们对需要修正的任务进行评估和引导。

  管理部门在此环节,承担重要的教学质量纠偏和阶段性关键成果管理。需要畅通各种沟通渠道,并通过质量信息的采集进行质量监控。包括对校内外教师的指导工作、对学生的实践学习情况进行监管,通过重要的规模的变更任务进行控制管理,对代表性的关键成果进行管理,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质量偏差进行有效的纠正。

  实践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执行力,影响到最后完成实践课程的效果,如果过程控制无效或失败,将导致最后课程质量控制的无效或失败。做好过程控制,才能克服教学效果反馈的滞后性,更好地提高实践课程的质量。

  4.成果的质量控制

  实践的成果表现形式是实践报告,包括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结题报告。报告清晰记录实践的结果、结论,将是实践成果的集中体现,报告是质量控制最后一个关键质控点。

  学生在实践工作的后期,逐渐进入成果总结的环节。学生需要利用第二个层次实践过程的记录资料,整理、分析和总结所达成的目标,所完成的任务,按照课程报告的要求,用合适的语言、适当的篇幅对实践的收获进行总结。同时结合初期任务书的内容,指出没有完成的任务或未能解决的问题,指出后续工作需要进一步关注的若干方面。报告的质量是实践课程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报告的重视程度、工作态度直接影响到课程的教学质量。

  在此层次中,教师承担成果验收、评价的角色。教师需要从三个程度进行评估,一是完成任务的程度;二是内容和形式创新的程度,;三是报告质量的层次。基础、拓展和创新三个不同模块的实践课程三者的权重将根据模块的任务要求各有不同。

  对于团队的成果质量控制,还有一种方式是“成果演示”课程设计的团队可以进行成果交流。在成果交流环节中,创新团队把自己的课程报告进行演示、发布,创新团队允许其他团队质疑并保留答辩的权利,在此过程中所有的学生得到一次信息的共享和自我优化的机会。演示答辩后,教师的评述是给学生的肯定和鼓励,对存在问题的揭示,对疑难问题的解答,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管理部门的重点在于对“关键成果”的评估、记录,需要建立优秀课程设计、优秀实习报告、优秀项目结题报告或者创新设计的模范数据库,并据此修正和完善管理规范。另一方面,一些偏离了教学目标的实践设计,也应受到教学管理部门的界定和惩戒。管理部门需要把握成果管理的时机,根据实际环境选择、决策、调节教育质量控制行为。

  工商管理方向的培养目标中,需要未来的管理者具备综合管理素质,在管理实践中表现为管理者在其权限许可范围内,利用各种管理知识,有效整合组织内部与外部资源,因此企业管理实际中需要是综合运用各种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学校的实践课程也需要打破原有恒定的、单一的质量管理方法,引入模块化和层次化管理等方法,有助于对实践课程更为合理的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论文2

  摘 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能使工程质量做到防患于未然,能控制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有利于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本文以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及管理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工程施工;管理;质量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管理与质量控制是建筑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企业管理计划得以实施的保证,是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为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管理的要求,彻底消除工程质量通病和不合格建筑产品,提高企业经营水平,提高建筑工程质量,降低建筑产品的成本,完成建筑工程的生产与交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我国的建筑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正在步入世界先进技术国家行列。但是,由于建筑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一些工程管理人员思维模式相对僵化等原因,导致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缺乏创新性,致使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相比一些发达国家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1.1过分依赖个人经验,缺少对工程管理的重视。有不少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常常忽视对工程的管理,特别是一些基层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三:一是因为基层工程管理人员,他们受传统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影响较大,他们认为工程管理可以凭借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可以完成;二是一些建筑工程现场不具备应有的条件,无法保障对建筑工程的有效管理,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建筑企业中工程管理人员有限,而具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就更加缺乏;三是建筑行业及社会还没有对工程管理形成足够的重视氛围,造成工程管理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化。

  1.2 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落后。目前在一些地方,建筑工程管理理念还是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仍采取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与现代管理技术出现严重的脱节,这样的管理理念不利于建筑工程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发展,会导致建筑工程管理在多个环节出现问题,极大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效率。

  1.3 管理体制不健全。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建筑业管理技术与水平有了巨大发展,但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不足。比如: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建筑工程相关单位仍缺乏相应完善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一些建筑单位还没有建立相对独立的建筑工程管理机构,即使有的单位建立了管理机构,但其人员在人事关系等方面与其它机构还是存在复杂的关联,影响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工作的独立性。

  二 建筑工程管理进行思维创新的必要性

  2.1 建筑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发展需要建筑业进行管理思维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发展需要管理思维进行相应的创新和变化,任何理论体系的完善,前提都要进行主观意识的创新。因为只有思维模式创新才能促进建筑工程实践的发展,才能将实践经验结合理论知识形成创新性的理论体系。

  2.2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筑业进行管理思维创新。建筑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是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首先要做好各项工程管理工作,以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提高工程管理水平,而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就需要工程管理思维模式进行不断地创新,以思维模式的创新来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三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

  1. 施工过程管理

  (1)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包括施工是否按图施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贯彻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是否遵守操作规程,要求符合图纸规定,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对材料、半成品、生产设备均须由供应单位提出合格证明文件,隐蔽工程要符合质量检查的规定,并做必要的记录。

  (2)保证现场交通道路和排水系统畅通以及文明施工。

  2 .提高工程质量的方法措施

  (1)在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

  (2)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由于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部分一般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他人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够一致。这就需要在图纸会签时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从图纸上加以解决。

  (3)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施工中甲方、项目经理应定期组织举行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

  (4)提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业务水平、综合素质。产品质量的好坏与从业人员的水平素质不可分。每个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应养成不断学习提高的好习惯。应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主动学习法律法规、学习技术标准,学习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地进行知识的更新换代,还应积极参加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的有关建筑工程的科研活动。

  3. 制定和修改施工进度

  (1)制定进度计划。承包商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合同中的工期,编制出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确定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选择施工方法和组织流水作业、协调各个工种在施工中的搭接与配合、安排劳动力和各种施工物资的供应、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目标工期和全部工程的完工时间等。

  (2)组织进度计划的实施。施工进度计划经监理及业主审批后严格执行。承包商要与监理及业主保持密切的沟通,定期向监理及业主报告工程进展情况,对监理和业主提出的变更指令和赶工要求及时做出反应和处理。

  (3)及时检查计划执行的结果和计划的偏差,找出进度计划的影响因素,采取纠正措施。

  4.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必须根据预算和施工进度,月初做出用工、用料以及机械数量,结合市场价格计算出本月控制指标。施工过程中,依据分部分项对每天用量连续记录,完成一个分项后,应同控制指标进行对比、评价,找出存在问题,以便对控制指标加以修正。

  5 组织管理要加强,人际关系要建立

  在管理某一项建筑工地时,要确保这工程能够安全、按质、按量地完成,不但要有一定的技术之长,而且还要有科学的管理。在施工管理上,何为科学管理,就是注重良好集体的建设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集体的凝聚力,这一个集体有没有动力,有没有良好的集体观念。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好比一个施工班,集体的凝聚力越强,班组管理工作的开展就越顺利,越有效果。因此,必须加强集体的管理,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工作,使集体的凝聚力越来越强。一个集体的风气好坏,会影响每一个施工人员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技术发展的积极性。因此,作为一个管理员都必须了解每一个施工班以及施工人员的基本情况,与他们建立良好的班风,使之自觉遵守施工规则和执行安全的规范,并自始至终地遵守这一集体无形的准则。

  结语

  施工项目管理方法要应用成功,必须明确其专业要求和管理方法应用目的调查进行该项目管理所处的环境,以便对选择管理方法提供决策依据选择适用、可行的管理方法对所选方法在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关键,制定保证措施在实施该选用方法的过程中可加强动态管理,使之产生实际意义过程结束之后,进行总结,以提高管理方法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 邱创兴. 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 今日科苑, 20xx, (08) .

  [2] 熊利华,王启根. 谈如何有效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J]. 经营管理者, 20xx, (06) .

  [3] 颜耀武. 浅析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xx, (11) .

  [4] 张锋. 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xx, (09) .

质量管理论文3

  由于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无论建筑如何发展,置于首位的仍然是质量。工程项目的质量,牵涉到百姓的生命以及国家的财产安全,牵涉到我们国家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而造成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水平以及质量水平有了更高的标准。工程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的水平,它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综合效益。一个优质的工程项目,是严格按照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建设过程实施管理的结果。

  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内容

  1.1建筑工程质量计划管理

  质量计划是针对具体产品、项目或合同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它包括项目质量计划和专业质量计划。项目质量计划主要用于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是施工企业质量体系文件之一,是质量手册的重要支持性文件,又是贯穿于质量体系几个层次文件系统的可操作性文件。

  1.2建筑工程质量保障管理

  实行建筑工程质量保证的必要性:建筑工程质量保证是为确保其工程质量,使用户满意并确信之的全部有效手段和活动。建筑施工企业实行质量保证最好的方法,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企业各部门、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开发、设计、生产,提供经济、耐用、让用户喜欢的优良产品(工程),并进行售后(交工后)服务,使用户长期满意。这种质量管理是以改革经营思想、提高企业素质、扩大和发展有效经营为目的,谋求提高、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1.3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质量要求主要表现为工程合同、设计文件、技术规范规定质量标准。因此,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就是为了保证达到合同规定质量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和方法。根据工程质量形成的时间阶段划分,其质量控制相应的`划分为事前、事中及事后控制。根据控制的主体对象不同,又分为对人的控制、施工机械设备的控制、材料的控制、施工方法的控制、施工环境的控制以及施工工序的控制。

  1.4发挥监理职能作用

  工程建设监理是指监理单位受项目法人的委托,依据国家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及其他工程建设合同,对工程建设实施的监督管理。监理单位与承包商之间虽然没有签订任何经济合同,但是监理单位与业主签订有监理合同,依据业主的授权,监理单位就有了监督管理承包商,履行工程建设承发包合同的权利和义务。承包商不再与业主直接交往,而转向与监理单位直接联系,并接受监理单位对自己进行工程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

  2、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

  2.1建立工程管理体系,落实工程责任体系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目标,并以此作为依据进行工程质量管理,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系统化、规范化。此外,还要建立工程质量责任体系,将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各部门、各人,明确其责任,以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可行化。

  2.2对于工种与施工机械的协调要合理

  首先,人是工程的建设者,也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核心,对于人的管理,重点在于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并对其进行质量意识培训,增强其关于工程质量的观念;其次,材料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只有严把材料质量关才能确保工程建设的基础质量,要将材料管理作为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工作;此外,施工设备(施工机械、试验检测仪器、测量工具等)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施工设备的选择要把好关,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设备的搭配协调也是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2.3优化工程施工环境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施工环境对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工程环境包括工程管理环境、工程技术环境及施工劳动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系统等;工程技术环境包括工程地质、气象、水文等外在因素;劳动环境就是施工人员工作场所及劳动组合等。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工程实际特点进行认真分析,对其中造成质量印象的因素,要采取合理、规范的措施进行协调、优化。如保持施工场地的道路畅通,保证材料设备的堆放有序、使用规范,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提倡绿色施工、文明施工等,以上措施的实施,都能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从而提高工程质量。

  3、工程施工质量检查措施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是控制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进行检查,才能确保施工质量符合业主要求及相关规定,从而避免留下质量隐患。因此,质量管理人员要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高度重视,将工作重点放到以下几方面:

  3.1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进行施工

  对于施工设计的每个方案都应该按照提出方案、组织讨论、修改、定稿、编制、上报审核、技术交底、发布实施的程序来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有着科学的施工設计、可行性强的施工方案,以及全面的技术交底,就能够使得整个工程施工过程有序起来。定期检查施工人员对施工方案的执行情况,将能使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变的更加有力。

  3.2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坚持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

  为了充分发挥三检制度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要遵循检查上道工序的完成情况、保障本道工序顺利进行、为下道工序做好基础这一步骤。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一环接一环,紧密相连,从而确保工程质量的达标。

  3.3在建筑工程中,由于各种施工工种的交叉较为频繁,因此,对于半成品和成品的保护要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并安排专人进行保护,以避免因出现二次污染、丢失和损坏而造成的额外费用,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4、结束语

  提高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需要,也是建筑施工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随着建筑市场全面对外开放,具有经济实力和技术、管理实力的国际承包商将大量进入中国,国内企业也面临着走出去的问题,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也成了建筑企业急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要以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为契机,努力营造我国建筑企业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金良.浅谈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意识.中华民居:学术刊.20xx(1)

  [2]吴盛隆.根据实践浅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建材与装饰:上旬.市场营销.20xx(12)

质量管理论文4

  摘要:土木工程本身是一项既重要又复杂的一项工作,在实际的管理工作当中又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仍需我们去积极地探求解决的方法。所以,相关的建设单位应该遵循国家的相关规定,不断地优化自身的管理体系以及开展科学合理的组织项目施工,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提高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本文主要从土木项目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两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管理

  由于土木工程项目管理自身的特殊性以及牵扯到的内容较为广泛,需要对项目管理体系提前进行分析从而达到完善现有管理体系。除此之外,还要运用整体化、科学化、系统化统筹兼顾的管理方案,对于细枝末节的管理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项目当中存在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处理以确保土木工程能够顺利进行,同时,也要做好工程的质量以及进度工作以此来提升施工单位的竞争力,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定义

  对于土木工程而言:指的是特定的建筑群以及建筑区还有一部分独立的单位工程。土木工程的项目管理是以施工的规模和地理位置为依据,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的、科学化的管理。整个土木工程项目的管理核心是对施工的过程和质量的监管,最终的目的是达到施工的质量、进度以及成本的高度统一,土木工程当中的管理者是建筑施工企业,与此同时,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的进度和内容也会随着具体的施工进度变化,在不同的情况下作出相应的调整,倘若想要提升土木工程施工的水平和管理的质量则需要强化各部门的协作工作。

  二、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有效提高土木工程的质量就必须做好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土木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木工程的施工项目管理。土木工程的施工需要具备技术条件与设备,这时就需要土木工程项目管理者推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才能使之运行有效;土木工程当中的类型和项目的样式较多,也就对规模的要求大不相同。并且,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极易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除此之外,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工序搭接较多,以及综合运用多项技术,多项工种的交叉进行施工的特征,因此,在項目施工的过程当中需要加强施工管理。才可以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完成设计初期的工期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工艺新的材料以及新的技术不断涌现,所以土木工程的结构更加的复杂化,并且对应的装备技术也是越来越先进,所以,对于施工管理的要求更加的严格,就需要应用现场跟踪的办法来进行管理,以便于促进土木工程管理又快又好的健康发展。

  三、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进度管理的措施

  顾名思义,土木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指的是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具体的进度要与和合同上所规定的进度保持一致,使用项目当中所需的工期来严格计算,把握好实际的施工时间与合同预期的时间,使得该项工程能够按时完工。在具体的施工管理进度当中的管理措施有以下具体的几项内容:第一点:对于施工过程当中存在对施工进度有影响的潜在因素要及时的发现,并对其进行分析,大多数情况下,土木工程所需的施工工期较长,施工的涉及面较广并且施工的质量要求相对较为严格。面对较大的工程,再加之许多主客观的`因素的影响,对于施工的进度影响是较大的,将这些因素分析过后可总结为两大影响施工进度的主要因素: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是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操作失误问题导致工期延长,再一个就是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与计划的价格不一致导致成本超出预制,工程的款项就会出现拖欠问题,与此同时的工程修改书未能及时传达到施工现场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所以,对于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引导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可以按照计划进行,并且分为阶段性的验收。对于其中的管理人员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的规定,然后采用优化技术的手段,对于整个工程的准备工作进行系统的优化,最后以合同为依据对于施工进度的快慢以及各种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适时的调整。

  四、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措施

  为了健全质量管理控制体系以及提升工程的质量水平,则需要引进先进的设备以及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例如:信息化的技术与方法、网络系统、计算机体系、测评以及监控和预警体系。根据项目管理施工架构与流程的特点,进行科学化的规划,并且针对土木工程项目的现阶段水平来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与控制体系。除此之外,联合承包单位以及监理机构和业主方等对于控管体系的建设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也可对业界内的专家进行咨询,力求其公共参与到控管体系当中,根据施工的地质特点、施工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再进行控管体系方案的制定,力求该方案的可行性与适用性。除此之外,在施工前期的交底阶段,对于施工原料的的采购以及设备的保管养护等进行合理化的安排,使之与土木工程的建设标准相吻合,从而提高整体施工的质量。

  提升施工人员整体的综合素质,土木工程施工[1]人员的整体素质会对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一般的施工人员的素质相对是较低的,前线施工人员的流动性较大,从而难以保证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能够符合相关部门的要求。所以对于前期的招工要严格把关,对于参加土木工程施工人员要进行严格的考察,只有考核合格之后才能上岗。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施工人员的考核制度难以落到实处,因为施工的项目与施工的工艺差距较大,所以对于施工的技术人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在员工培训的工程当中要有针对性的培训以及培训结束后的考核工作。

  做好施工监理的监督工作:建设单位想要提升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就要听取监理部门的报告,严格落实监理的责任制度,以便于及时的纠正不合理的操作。其次要更新施工过程中的设备,监理做好监督工作,对于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确定其是否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最后建设单位要注意的是应为施工现场邀请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做指导与报告,强化建设单位管理者和领导者的法律意识。

  质量管理工作要做到位,在监理工作做好的基础之上还要做好质量的管理工作:首先对于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其次是施工单位要做好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其中包括:施工目标的传达、编写手册以及技术指导等方面。要确保施工现场的每个人对工程的了解是足够的。最后是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施工材料与设备直接影响施工的质量,所以,针对设备和材料也要实行有效的管理,避免设备与材料的腐烂生锈和浪费等问题的出现。土木工程当中的每一个细枝末节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土木工程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增加,对于施工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土木工程项目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和工具对工程的进度实现合理化管理,对施工的质量进行规范化。所以,对于施工方面的工作,土木工程要借鉴先进的手段来实现科学化的管理,从而提升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贾立平.浅谈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管理[J].门窗,20xx(01):170.

  [2]刘小庆,陈攀锋,李锡平.土木工程的施工进度管理及质量管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xx(22).

质量管理论文5

  第一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

  1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流程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主要可分为两个环节,一是施工前结合既往经验与工程实际需求做出的详细质量策划,二是施工过程中严格的质量控制过程,前者为后者提供依据,后者是前者转变为现实的保障,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1.1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策划

  严密合理的施工质量策划是施工过程顺利进行的前提,包括总体策划与细节策划两个层面。

  (1)施工质量总体策划

  总体策划是工程开始后的重要事项,一般需多个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与这一过程,而其所需完成的策划工作也涵盖了多个方面:首先,确定项目经理与总工程师,一般选择资历较深、工程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担任,而依据具体工程的规模与技术特点、所要克服的主要问题等因素,合理配置其他工程师与辅助人员,既要避免出现超编现象,也要避免过度压缩带来了运转不灵问题;而后确定项目总体质量目标与进度目标,这是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需要以合同条款为依据,综合企业已有经验制定,若一个项目被分为几个工程承包给不同企业,则应考虑企业之间的进度对接与质量标准统一性问题;接下来需要确定项目目标成本,对于项目涉及的各项子任务进行科学预算,考虑人工费、管理费与一定比例的不可预见费用,做好项目整体核算工作,确定目标成本;最后需要考虑物资供应问题与施工场地临时建设问题,将工程实际所需的材料种类列出,一一确定是由业主提供还是自行采购,而对于获得的物资,根据其性能不同应采取相应的检验方法,保证其质量安全,现场设施建设则应兼顾实用性与经济性,实现整齐有序建设,消除施工安全隐患,保障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2)施工质量细节策划

  在总体策划中任命的项目经理与总工程师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调研,分析实际工程条件与设计图纸,组织各种物资采购工作与临时设施建设,集合所有项目参与人员在总体策划的基础上,对工程微观层面上进行细节策划。首先是项目子工程的划分工作,按照有关施工标准,将工程分解为多个子项目,方便后续进度设置与成本核算等工作的进行;其次,应详细规定项目质量与进度目标的控制方法,在整体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细化,不仅需要明确关键过程,对于某些特殊施工环节的检验与试验计划也要做出科学分析,综合确定施工顺序,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资源;最后,应注意技术标准、质量体系等文件的准备工作,以过往工程经验与技术标准作为参考,根据工程实际需求对技术规范进行补充,详细阐述管理条例。

  1.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不同于一般工业产品,房屋建筑工程具有复杂性与易变性,需要管理部门把握控制阶段,明确质量控制重点,合理运用各种控制手段促进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

  (1)对相关技术文件进行审核这是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包括技术文件、报告、报表等多种形式,具体如下:①开工报告,需要经过现场勘查核实后方可通过审核;

  ②施工方案,需经过综合对比考量;

  ③材料质量检验报告,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

  ④审核设计变更与修改,以及质量问题的相关处理报告;

  ⑤新工艺、材料的技术鉴定书等。

  (2)进行现场质量检查现场质量检查包括开工前、工序交接、隐蔽工程检查与停工复检和成品保护检查,每一个环节都影响着工程质量,每一个步骤都应秉承高度的质量意识与安全意识,监督部门需深入现场,采用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工程进行质量控制,可采用的主要方法如下:

  ①观察法,观察法主要是综合运用人的各种感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借助简单工具进行检查,如目测检查墙纸裱糊是否平整、清水墙面是否洁净,手感检查水刷石牢固程度、油漆光滑程度,敲击检查石料贴面是否存在底层空鼓现象等;

  ②测量法,将深入施工现场测得的第一手数据与质量标准规范及设计图纸标准进行对比,测量法常用于检查平面如墙面、地面等的平整度、垂直度,断面尺寸、轴线,阴阳角的方正等项目;

  ③试验检查,这种检查方式相对较复杂,一般针对于建筑主体结构或衔接处,例如对桩基进行静载试验以确定其承载力,对钢结构进行稳定性试验等等。

  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存问题

  发展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已经有了一定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2.1原材料质量问题

  如前文所述,原材料质量是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石,“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原材料不合施工规范,建筑物的质量自然难以得到标准。而与其他产品不同的是,房屋建筑工程的原材料品种繁多、数量差异大,且工程自身持续时间长,给原材料质量控制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而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加速,相关行业也飞速壮大起来,一些假冒伪劣产品也渐渐浮出水面,若房建企业仍采用传统的质量检测方法会防不胜防,从而给房屋建筑埋下质量隐患。

  2.2质量意识仍有不足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参与者便是工作人员,而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是房屋建筑质量管理顺利进行的前提。但在实际情况中,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往往对质量管理重视程度不足,未能阻止相关人员进行严密的质量策划工作,质量控制自然也难以按照标准进行;而高层管理者的不重视也给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带来了消极影响,加之其自身技能不熟练,对相关质量条例不明确的因素,致使整个施工过程中操作散漫、随意性较大,质量管理被抛至身后。

  2.3操作人员专业素质不强

  近些年,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欣欣向荣,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但大多数从业人员自身综合素质较低,并未接受过专业培训,兼具技术能力与管理意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而企业又不够重视技术与质量管理培训工作,导致施工过程易出现差错,而又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埋下质量风险。

  3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可行策略

  3.1注重原材料的质量监控

  原材料的质量监控工作重要性无需多言,其具体工作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增强采购员责任意识,对其进行材料质量相关培训工作,提高其对材料质量的辨别能力,促使其以高度的责任感,严格把好质量关;

  (2)针对于原材料的采购厂家,房间企业应尽量选择信誉良好或具有合作关系的厂家,要求其提供产品许可证与说明书,确保材料质量,对于一些重要性材料,应采取多家供应商对比的方式,优化选择;

  (3)原材料投入使用前需经过严格的质量试验,确保其符合施工规范。

  3.2增强质量管理意识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若没有质量意识,质量管理工作就无从谈起,因此,需要加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质量意识的树立,使其认知到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而采取积极措施创设施工质量管理环境。例如设立专门的质量监管小组,对重要工程进行跟踪检查等,通过质量意识与企业文化的交融,营造良好的施工质量管理氛围,进而促进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3.3提高施工人员专业素质

  企业应注重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工作,增强其质量意识,促使其树立质量第一,为用户服务的观念,同时,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工作,使其明确技术标准,规范其施工行为,从意识与行为两个层面上为提高工程质量奠定基础。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综合把握,以高度的责任感与质量意识为指导,认真落实质量控制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分析

  1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

  1.1方法因素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

  施工的方法是否正确,直接的影响了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正确的、科学的施工方法是确保工程能够按期保质保量完成的前提。例如,对于铝合金门窗的安装,墙体与门窗框接缝处要按照规范要求嵌填弹性材料,最外面5mm的厚度中要注入密封胶,然而现在许多建筑工程都没有按照规范的要求做,仅仅在接缝嵌填了水泥砂浆。没有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一定会造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下降。

  1.2施工组织因素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

  施工组织设计是对建筑工程项目整个的施工过程进行构思设想以及具体安排,是施工组织管理工作的核心和灵魂。建筑工程的施工非常复杂,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施工以及项目建设的重要文件,是施工能够高质量、低成本、高速度、少消耗来完成建筑工程项目的有效保证措施,还是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正确处理原料、机器、施工中人员、方法、设备及工艺,土建和安装协作,供应与消耗与,生产与管理等各种矛盾,合理科学地、计划有序、均衡组织工程项目进行施工生产的一个重要保障。

  2建筑工程中如何有效控制施工质量

  2.1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的策略

  建筑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的时候,一定要经过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认可以后,才能够在使用。及时检验原则与质量标准原则是检验质量时必须要遵循的原则。材料质量的标准要直接按照工程合同中的规定。通常来讲,承包商与业主所签的工程合同中已经对建筑材料质量的标准进行了具体的规定。材料员要按照工程合同中的要求采购需要的材料。假如合同中没有具体规定材料质量,那么就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整体的质量目标,采用相关的技术规范或者规定对其进行处理。材料的质量标准是衡量材料质量好坏的尺度,也是检验、验收、材料质量的重要依据。及时检验材料是为防止出现停工待料,从而减少由此导致延误工期造成损失。材料员把工程项目所需要的材料严格按照合同的要求采购回来,质量工程师要通过相关的检验方法,及时的发现材料(构配件、半成品)质量是不是可靠,有没有满足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如果不能满足要马上更换、重新购买,以便确保购买的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的质量。

  2.2对人员进行控制

  任何设备和材料都需要由人员进行操控,领导层的素质,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在选择建筑工程项目的承建单位的时候,对总工程师、项目经理、财务、计划、试验、质量、机械等相关的主要的管理人员的能力以及个人经历都要进行考查从而提高领导者管理水平与素质。项目施工的管理人员,班组长以及操作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要满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对人员的.素质要求。从事关键工序和特殊工种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持证上岗。此外还要引入竞争机制,从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以及技术水平,心理行为、生理缺陷,错误行为,违纪违章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严把用人质量关,能够做到全面的控制人员的流动。靠人才去达到施工质量的目标。

  2.3施工方案的质量控制

  施工方案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个建设工期内所采用的工艺流程、技术方案、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措施等的控制。特别是施工方案是否正确,则直接的影响了工程项目施工的投资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三大目标是能够顺利的实现。通常因为施工方案的考虑不周到而导致工期拖延,影响了施工质量,增加了投资。一次,监理工程师们在制定与审核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的过程中,一定要与工程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管理、组织、技术、操作、工艺、经济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考虑、全面分析,使方案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技术可行、操作方便、经济合理,从而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加快进度。在选择施工方案的时候,一定要确保技术可行。例如,对于液压滑模法施工,就要求模板内部混凝土自重一定要大于模板与混凝土间的摩阻力;否则,如果混凝土的自重不能够克服摩阻力,混凝土就会随着模板的上升被拉裂、拉断。因此,当筒体结构、剪力墙结构的墙壁比较薄,框架结构的柱断面比较小的时候,都不适合采去液压滑模法施工。

  2.4强化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工序的质量

  施工现场是工程项目建筑产品最终要形成的场所,对其进行管理也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质量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系统的核心。以“建筑产品质量管理”主线,将施工现场的管理系统过程中的每个子系统串联起来。采取深入展开文明标准化施工现场达标活动,给创建优质建筑工程项目提供条件和必要保证。这是加强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的理念。达标和创优,虽然是两个不同概念,但却密不可分。建筑工程的施工要建立严格的质量责任制和质量保证体系,明确责任。在施工整个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各分项、分部工程都要实施全面到位的管理。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施工团队自身情况以及工程特点与质量通病,来确定工程质量的目标与攻关内容。再根据攻关内容和质量目标制定施工组织设计,编写具体的攻关措施和质量保证计划,从而明确实施方法、内容与效果。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管理的主体是人员,机械、材料、方法是完成建筑工程施工不可缺少的因素,哪一项都不能够有质量隐患。质量管理的方向要因地制宜进行相关调整。工程质量是建筑单位的生命。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质量决定了工程的成败,因此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一定要对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加强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树立良好的信誉,进而获得良好的效益。

  第三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研究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1.1其重要的意义

  施工现场是专指经过相关批准的一些场地,用来从事工程施工活动,其不但包括建筑用地和施工用地,还包括临时施工用地。施工现场的管理主要是指如何高效利用设施和场地,协调各方面资源,从而达到合理科学的施工的目的。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劣最直接体现在施工活动能否正常进行,能否按时按量合格的完成合同任务上。施工现场是施工的中枢,涉及到各种物资的运输以及各部门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协作。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劣对施工活动的影响是最明显的,同时也是施工企业的自照,是施工单位的精神面貌以及能力的反映。因此,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必须是科学文明执法,坚决贯彻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到有法可依并执法必严。

  1.2其主要的任务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具体任务是指全面合格的完成合同内的任务,如产量,工期,质量等合同内的硬性指标;采用新兴的科技以提高施工进度,达到为企业盈利的目的;更新软指标,即不但要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更要提高其思想觉悟和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规定每个人员的具体任务和工作量,减少重复劳动,使施工成本得到明显减少;完善专业的管理保证体系,如设备,计划调度等,从而达到减少投入,增大产出的效果;实行标准化管理措施,使得所有的检查和考核都有标准可供考核;加大施工现场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力度,尽量做到绿色施工,少污染或者不污染,为安全性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基础。

  2实现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具体的措施

  2.1优化其技术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是施工企业现场管理工作的首要面对的问题,对建筑施工能否高效有利的进行,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前期需要对施工地区具体的自然条件进行调查,如气温,雨雪等情况,了解主要施工器械的使用情况。同时需要强化工序过程控制,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建筑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需要按照合同内的建造参数的要求,对参数予以实时控制,并对其进行严格监督。通过对现场技术管理工作的合格控制,使得实时的进度得到有效监督,从而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合理有效的确定施工方法以及充分利用有限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和充分提高参与工作人员的人员分工主观能动性,提倡各种创新巨举措,从而提升建筑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达到优化的目的。

  2.2优化其质量管理

  质量是建筑施工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是施工企业得以立身的根本,也是企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主要着手点。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的各个因素必须严格控制,必须建立并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体系。建筑材料是建筑现场的物质基础,是施工质量的基础保。因此,对施工材料的选取,考察,检验和核查需要通过多人单独考察来确定供货方,从而保证施工建材的'质量。同时,合理利用材料,减少浪费现象,加强运输以及相关的仓库管理工作,健全材料的管理制度。与此同时,施工机械的选取和管理也与现场施工质量密切相关。首先,需强化施工机械的养护以及存放管理工作,降低由于设备本身的损坏而影响的施工质量的可能性。并且确立严格的操作人员操作机械的制度,严禁非技术人员操作施工机械,加强施工机械的管理力度,从而避免由于非专业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为了优化建筑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现场施工单位须做好监督工作,严格要求技术人员的操作,及时发现并制止违反规定的操作,使得规范操作深入人心;严格执行现场施工记录,做到责任到人,严禁过后补填、补签情况的发生,为以后分析相关问题提供现场资料支持。

  2.3优化其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一切施工现场的重中之重,也是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重点,其和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直接相关,和正常安全使用施工设备也有重要关系。施工企业在安全方面的投资应不可或缺,可以通过健全安全防护设施来保障参与工作的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在维护了企业声誉与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权益的同时,也减少了安全事故成本,间接的为企业赢得了效益。在施工现场,需要避免传统的施工事故的发生,做到在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的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不离身,使得在建工程的在的防护变的更加严密。而且,施工现场的周围要有围栏设施,其相关设立需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在施工现场的入口处,施工企业应设立其施工的平面布局图,确立的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现场的卫生管理制度,施工现场实行的消防管理制度。同时,施工现场要有防盗,防火,防洪措施,保证道路的平整安全,减少运输车辆出事的可能性,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电力严格控制,施工机械的防护网检查,以减少由于管理疏忽而造成的安全事故。施工材料以及废料的堆放和后处理应做到不撒,不多,不弃以及及时有效的处理废料,严格执行材料登记和使用制度以及废料处理制度,实现优化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目的。

  3结论

  总而言之,优化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事情,是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和提高的关键,促进了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技术手段的完善和改进,工作人员人身权益得到保证,从而使企业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只有持续不断地进行,才能符合越来越竞争激烈的市场的要求,更加合理的对施工现场进行的控制,从而在不断地竞争改善中实现优化的目的,在不断激烈的大环境,顶住压力,抓住机遇,使得建筑施工行业得到长远健康的发展。

质量管理论文6

  摘要:随着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预拌混凝土的质量与产量也在逐渐上升,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预拌混凝土质量依然得不到保证,经常发生强度检测不合格的情况,不仅影响到建筑使用年限,更会威胁到人们生命安全,因此,做好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就成为现阶段最重要的研究课题。要做好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管理,就要从用水量管理入手,只有这样才能强化预拌混凝土质量,减少强度不足的情况。本文将从配合比设计中的用水量控制入手,结合生产、运输以及现场等多方面对混凝土用水量控制进行研究,以便提出合理有效解决措施,提高预拌混凝土强度与质量。

  关键词: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用水量管理

  通过长期实践工作得知,之所以预拌混凝土会出现质量问题,强度较差,主要在于质量管理不严格,导致很多人随意增加混凝土用水量,降低了混凝土强度,所以一定要做好质量管理,但这也是搅拌技术人员最难处理的工作。尽管对于预拌混凝土来说,技术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莫过于管理,尤其是用水量的管理对预拌混凝土质量有很大影响。

  1配合比设计中的用水量控制

  在混凝土配合比中的设计,不仅要重视混凝土强度,还要重视和易性与耐久性,更要关注成本的降低,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很多人认为,在混凝土配制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只有降低用水量和所需要的胶凝材料数量,才可以将降低了混凝土成本,因此,不少企业管理者为了获取更多利润,就要求预拌混凝土技术部门缩减用水量和胶凝材料,并提倡多加减水剂和掺合料,然而,这种的做法是不正确的[1]。要满足企业管理者低投入、高回报的要求,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其实并不是难事,如果是在配合比设计与试配中,这一目标很容易实现,但在实际生产却有一定困难,这主要与我国在混凝土原材料控制能力差有一定关系。通过长期实践工作发现,在预拌混凝土中,混凝土原材料的来源并不确定,材料质量也难以统一,对于混凝土搅拌中所需要的砂石也经常被随意堆放,致使含水量不断变化,这些都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2]。为提高预拌混凝土质量,在配比设计中应联系公司实际情况,安排合适的技术人员,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要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就就保证预拌混凝土质量,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在设计好的统计周期以内计算出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并根据这些标准差设计出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第二,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计算出最佳用水量,为生产控制奠定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更会提升企业在社会上的地位。

  2生产过程中的用水量控制

  2.1做好操作员的技术培训

  操作人员技术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预拌混凝土质量,但不少预拌混凝土操作人员并没有接触过坍落度,而坍落度又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应做好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让他们了解生产用水量与预拌混凝土质量之间的关系。首先,在操作人员进入工作岗位以前,就要让其掌握基本技术。其次,在应用新材料时,与操作人员做好技术交底。最后,明确提出生产中应坚持的原则,做到宁干勿稀,以便随时应对各种情况,这些都是对操作人员所提出的基本要求。

  2.2砂石含水率的控制

  众所周知,预拌混凝土的强度受水胶比影响很大,如果砂石含水量发生了变化,如果没有及时调整含水率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通过长期实践工作得知,相同时间使用相同的原材料,生产相同配比的混凝土,但砂石含水量不同,也将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由此可见,砂石含水率是否准确对混凝土质量有很大影响。为控制好砂石含水率,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保证砂石含水率的稳定性,要实现这一目标,应保证所使用的砂石来源于相同产地、属于同一类别,以便确保砂石含水量稳定。第二,选择含水量小的砂石,经过实践研究得知,砂石含水量越低,变化就越小,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应避免使用含水量较大的砂石,而是要在砂石完全脱水以后再使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区分开新旧材料,采用先进先出,后进后出的应用方式。第三,在骨料堆放期间,应避免风吹日晒,只有这样才能控制好整砂石含水率稳定性,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降低砂石温度,防止因高温而导致过度吸水。第四,做好砂石含水率控制工作。砂石含水率不可能不会发生变化,在保存过程中应尽量将砂石含水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且定期测量砂石含水率。通常情况下,砂石含水率会受堆放深度和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导致含水率发生变化,所以就要经常测量砂石含水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也是生产中做好用水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2.3关注粉煤灰对用水量的影响,做好出厂检验与信息反馈

  在预拌混凝土的原材料中,粉煤灰质量对用水量影响很大,这也是需要注意的要点。因此,当粉煤灰运到以后,应先进行检验,保证合格以后才能进入,在使用前应确定粉煤灰用水量才能使用,如果在使用中发生变化,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好外加剂用量,也可以适当的增加粉煤灰用量,但要保证混凝土水灰比例一致,避免随意增加或减少用水量。在预拌混凝土出厂以前,还要做好检验工作,这也是生产控制中最重要的环节,检验人员要全面检测混凝土坍落度与和易性,以便了解混凝土控制情况,这也是控制好生产配比的有效手段,如果在检测中发现有异常情况,就要多次检验,找出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做好指导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质量[3]。

  3运输与现场的用水控制

  3.1运输中的用水量控制

  运输中的用水量控制,主要是加强对装料前以及运输中的控制,在搅拌车进入到搅拌地点以后,应迅速反转罐体,将罐中的水分倒出,在运输中也要避免加水。由于很多搅拌站都在运输车上安装了卫星定位仪,可以实时了解运输情况,这也是做好运输中用水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3.2施工中的用水量控制

  施工中的用水量控制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很多工人为了方便,快速完工,经常私自向混凝土加水,这样不仅会扩大混凝土水胶比,还会破坏混凝土原有性能,进而降低混凝土强度。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搅拌站做好工地监督工作,安排技术人员参与到施工中,并指出搅拌运输司机应承担的质量责任:第一,在出车以前务必带上减水剂,以便必要时使用;第二,如果发现工人向混凝土中加入,应立即制止并向相关管理人员回报,最好拍照记录,避免企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第三,在施工中发现混凝土坍落度过小,不能正常施工,应适当的增加稀释剂;第四,如果卸料时间与公司规定不符,就要向公司汇报,相关技术人员也要详细记录原因,减少责任。这些都是施工中用注意问题,通过这样的控制措施也可以减少不良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司机在运输及施工中一定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发现上述行为的任何一种都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不要将自己只看做是一个材料运输者,企业的利益也关系到自己的利益,只有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减少损失,自己才能从中获得,因此,作为预拌混凝土运输司机应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

  4结论

  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十分重要,将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如果混凝土质量不合格,强度不达标将威胁到大众生命与财产安全。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引起混凝土质量发生变化的因素有很多,从设计到施工任何一个环节都会使其质量发生变化。因此,预拌混凝土企业一定要加强用水量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与社会财产不受损失,这也是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苏岳涛.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之我见[J].江西建材,2014(06):272.

  [2]陈宪清,赵日煦,刘离.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探讨[J].商品混凝土,2014(09):10-11.

  [3]赵慧.预拌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管理[J].江西建材,2013(03):293-294.

质量管理论文7

  摘要:建筑工程当前建筑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固然有不少是由于技术水平所限制出来的,普遍的问题则是由于缺乏科学的、严格的、合乎实际而又有效的管理所造成的。工程质量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工作成果最终体现在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中,因此,工作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和保证,而工程质量是各方面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为提高全面质量,必须推行全面工程项目管理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 质量管理 项目管理

  一、当前工程质量管理突显的几个问题

  1、参与建设的各方未能真正认识或履行建设工程质量的责任主体职责,参与建设的各方在履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所规定的各方质量责任和义务上存在有意规避各自责任现象。各方只管自己,对他人违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行为不制止、不举报,未能形成参建各方相互监督制约机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责。此规定不但未得到很好地理解,有的甚至还错误地认为建设工程质量是由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

  2、在工程质量验收工作中,参建各方履行质量验收责任不到位参建各方在参与建设单位组织的单位工程验收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质量验收的责任主体,没有按照相应的验收标准要求参与和进行验收,而是等待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派出的质量监督人员来发现问题。

  3、受地方保护影响,质量状况信息不畅通,违法行为难查处,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委托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均建立了工程质量定期监督检查制度,并按时组织了监督检查,也确实发现和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事实上,有的地方为了本地区的政绩和荣誉,有意隐瞒质量状况,使检查难以获得垒面、客观、真实的质量状况信息。有的地方甚至出于本地区的发展需要,对出现的各种各样的违法行为视而不见,或出台地方政策给予保护,使问题无法得到查处和解决。

  4、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不到位

  由于建设工程建设周期长、环节多、点多面广,政府部门没有足够的人力进行日常检查工作,一般委托由政府认可的第三方,即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来代行工程质量监督职能。而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承担监督职能时,又或多或少地受《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颁布之前的工程质量监管方式的影响,将工作重心放在监督检查上,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而在对违法查处方面力度明显不够,甚至还等待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对违法行为查处,客观上造成知情者不查处(有的'地方也存在未办委托,不能行使查处职能),而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对违法情况掌握不多,不能有效地行使监督管理的职责。

  二、针对上述问题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内容

  1、工程质量管理的思想理论基础是管理思想理论对质量管理起决定性作用。质量意识应是许多单位工作的灵魂,是竞争的实力,是效益的主链,是企业形象和信誉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合同,以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合同条款以及强制性标准为工作准绳,明确责任制和奖惩办法,建立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以试验室为主要质量检验和控制手段,服从监理制度,才能将全面质量管理落到实处。

  2、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在建筑工程中推行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必须具备自身的条件、手段及完备的制度,它是由大量基础工作有机结合而成的。具体如下:职工的普及教育:须对全体职工人员进行工程质量管理知识教育及有关数理统计方法的学习培训。标准化:这项工作始于标准,终于标准,是质量管理的评判依据和基础,据此指挥实施方案,应始终放在应用的高度上。要根据有关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结合工程特点,拟定施工管理细则(如材料、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结构、屋面防漏、装饰及电路等)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后,组织各施工队的承包人、技术负责人、质检人员和工班长分别进行学习和考试,以达到标准化的目的。

  3、检测计量: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和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用先进可靠的检测方法检验产品,经检验合格才能计入完成的工程量。具体实施中,各施工队配有测量组和工地试验室,以便及时提供准确的试验数据,承担每道施工工序的检验任务,并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抽检和验收,每道工序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三、项目管理措施

  项目管理者要统一想,各参与方的管理目标应该保持统一。在实目标的过程中应采取动态控制并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安排、计划、控制好工作面。除在计划中详细安排外,还要作短期协调。

  (二)材料、机械设备供应要及时,提前报计划,按时进场。

  (三)要及时检查工序质量,搞好工序交接检查,及时验收,并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

  (四)成品保护。对已完工的成品、半成品要有保护措施,同时也要注意保护他人的成品。成品被破坏是后期施工的常见现象。一定要加强检查,责任到人。

  (五)处理好交叉施工的安全防护,处理好脚手架的占用。后期施工,一个垂直工作面上可能有两个或三个单位同时施工,立体交叉的防护工作是后期施工管理中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要全面采取措施,既要保护自身,也不能伤及他人。

  (六)使用垂直运输机械,要有统一安排,不能发生强占使用纠纷。结构封顶之后,还有许多材料和设备要进到室内,可通过塔吊(设受料平台)、施工电梯或龙门井架运输。施工电梯,既载人又运物,十分繁忙。在上下班高峰期间,我们安排五层以下作业工人,使用楼梯;六层以上隔层停靠以缩短电梯运行时间。对于大宗材料或多台设备,我们采取夜间运输的办法,加强协调,确保垂直运输设备忙而不乱。

  (七)文明施工问题是后期施工管理的难点。室外场地要堆材料、脚手架及设备,楼层要清理,垃圾要运走。有时工期紧,室外工程又要开工,大型施工设备要拆除,室外作业人多等等,都须统筹安排。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划分平面,设专人作动态管理,如材料设备堆放有专人负责,楼上隔层设临时小便桶,每日有专人清洗等。加强现场文明施工教育,对违纪者当场警告、记录,并交其班组长处理。

  (八)禁止用未竣工楼层作临时设施。经验告诉我们,占用楼层作仓库、办公室,甚至作宿舍、食堂的,该楼层往往形成进度障碍;同时,也加大了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力度,违反了国家的《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因此,要禁止这种情况发生。

  (九)临时用水、用电及接水接电要有统一安排和有控制,不能任意接驳,以免造成浪费或带来安全隐患。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四、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建筑工程人员自身有较强管理意识,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采取科学的方法提高施工管理素质。

  参考文献:

  [2]周直.工程项目管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

质量管理论文8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应用于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取得的效果。方法20xx年本院以各质控组为单位组圈,按品管圈步骤实施各项活动,每组依PDCA循环进行工作;评价各项目应用效果及护理人员知晓率、参与率、达标率和成果应用率;与本院20xx年护理质控情况作比较。结果应用品管圈后,20xx年本院优质护理合格率、护理技术合格率、护理文书合格率和健康教育合格率均明显优于20xx年,20xx年护理安全差错显著低于20xx年,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0xx年护理人员知晓率、参与率、达标率和成果应用率均高于20xx年(P<0.05)。结论品管圈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效果显著,有效提升了本院护理质量管理意识和水平,提高护理人员的管理制度执行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保证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关键词]质量保证,卫生保健;质量控制

  护理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是由相同或相近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织数人一圈的小组,为了解决问题,圈员团结合作,应用品管的各种统计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管理、文化等方面的问题,以达到业绩改善的目标[1]。而将品管圈有效的用于护理质量的管理中,促进了护理人员参加的主动性,带动更多的护理人员加入到护理质量管理的队伍中。

  20xx年品管圈活动在本院优质护理、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书、健康教育和护理安全等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将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xx年1月—20xx年12月本院护理部以各质控组为单位组圈,以品管圈步骤实施各项活动,每组依PDCA循环进行工作。通过开题报告、中期评估和结果发表等形式评价品管圈在优质护理、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书、健康教育、护理安全等方面的应用效果;统计护理人员品管圈管理的知晓率、参与率、达标率和成果应用率,并与20xx年本院护理质控结果进行比较。

  1.2方法

  1.2.1组圈并确定圈名每个圈代表不同的质控组,每圈都由3~4名护士长和3~4名科室的质控护士组成,圈长由各质控组长担任(一般要求为护士长),护理部3名主任分别参加到不同的圈中。圈名以各质控组名来命名,分别分为优质护理、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书、护理安全和健康教育等。

  1.2.2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每季度各圈开展1次全院性督查。督查前各圈长召开圈员座谈会,对照质量检查标准结合上季度临床科室存在的主要问题拟定本季度的护理质量核查表。各圈利用1周左右的时间对全院各科室进行全面的督查。督查后由圈员汇报现阶段全院各科室在相关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各质控组讨论确定问题、讨论,确定以“如何解决当下主要问题,如何提高护理质量”为主题,应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分析原因,进行评估、培训、追踪、讨论,并制定整改措施与下一步的考核方法。讨论解决的方法和预期达到的目标。

  1.2.3设定目标按照本院护理部20xx年护理工作计划的目标进行工作,各圈每季度检查的结果与20xx年同期督查结果进行比较。要比20xx年同期增长4%。

  1.2.4拟定对策并实施

  ⑴由各圈长通过OA或微信等方式通知各科室护士长现存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整改措施引起关注。

  ⑵各科室护士长利用护办会或晨交班会上传达护理部各质控组下达的本科室的整改重点问题。

  ⑶科室加强低年资护士的专科理论和操作培训,提高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⑷对于责任心不强、常常出现同一问题的科室,护理部主任及圈长可采取当面谈话。必要时,科室护士长跟班培训、检查,采取适当奖惩措施。

  1.2.5效果确认与评价统计20xx年与20xx年同期护理质量各项指标的合格率及护理安全差错例数。并动员全部圈员主动参与,按照PDCA循环程序,循环加以改进,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改进。

  1.3观察指标

  1.3.1各项目合格率统计分析品管圈组中全员基础护理、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书和健康教育合格例数以及护理安全差错发生例数及其占比。

  1.3.2品管圈管理效果统计护理人员品管圈管理知晓率、参与率、品管圈目标达标率以及临床成果应用率。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2014年与20xx年各质控指标合格率分析比较情况20xx年各项护理质控指标合格率明显高于20xx年同期的,护理安全差错显著低于20xx年,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2014年与20xx年品管圈应用效果比较20xx年品管圈应用效果显著优于20xx年,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讨论

  3.1品管圈与护理质量管理品管圈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QCC的特点是参加人员强调圈长和圈员的结合。护理质量管理,是指按照护理质量的形成过程和规律,对构成护理质量的各个要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保证护理服务达到规定的标准和满足服务对象需要的活动过程[2]。护理质量是衡量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其直接影响着医院的临床医疗质量、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等。对于医院竞争日益激烈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如何把握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确保护理质量的稳步提升以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护理管理者的中心任务,也是医院护理工作的主要目标[3]。随着品管圈的逐渐广泛开展,其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也逐渐得到广泛的'认可。

  3.2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达到符合性技术标准就是高质量,过分强调护理人员文化水平和劳动力素质对质量的影响”,这种传统质量管理已经逐渐被现代质量管理所替代[4]。而现代的QCC管理内容和目标突破了原有的质量管理范围,使护理质量管理向着更高的技术、工艺、管理方面扩展。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更能尊重人性,激发护理潜能,增加科室及医院效益,保证护理质量提高并持续改进[5]。在开展品管圈活动中,利用PDCA(计划、执行、确认、处理)循环,其中“计划”包括组圈、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把握现状、设定目标、拟定对策,“执行”指实施对策;“确认”指效果确认,“处理”包括效果评价与改进。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针对问题,常采用柏拉图分析,其原因及措施可选用鱼骨头和(或)冰山图体现,从而使得问题更加清晰,更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品管圈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的效果品管圈的应用,使我院的护使理工作流程更加规范化,大大减少护理工作中遗漏和不足现象。对于基础护理组的成效,是基础护理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合格率有90.0%提高到97.0%。护理技术组,如穿刺技术、护患沟通技术等不断改善,其合格率由91.0%提高到96.0%。护理文书组,护理病历书写完整性、规范性和严谨性均得到提高,其合格率由90.0%上升到94.0%。健康教育组,明显增加患者疾病相关知识、饮食知识、运动知识等,合格率由89.0%提高到93.0%。在研究中,护理质量管理中开展品管圈后,科室20xx年基础护理、护理技术、护理文书和健康教育等合格率明显高于20xx年,其护理安全差显著下降,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护理人员对品管圈管理的知晓率、参与率显著上升,品管圈的目标达标率和临床成果应用率也得到提高,明显优于20xx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是有效可行的,明显提高品管圈中各组项目合格率,有助于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同时也营造了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的良好氛围,也促进大家灵活运用各种质量管理工具有效解决临床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提高护理质量与护士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陈蜜蜂.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xx,7(10):246.

  [2]曹敏,蒋莲萍,徐小燕,等.品管圈在推进急诊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xx,20(18):4104-4105.

  [3]赵君,周洁贞.(品管圈)活动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对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患者实施健康宣教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xx,7(15):72-73.

  [4]蔡学联,郑芝芬,唐晓英,等.运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xx,11(12):59-61.

  [5]陈淑珍,毛丽洁,郑秀云,等.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呼吸内科患者痰培养标本及时送检率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xx,19(9A):42-44.

质量管理论文9

  摘要:随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我们依靠着本身的劳动力优势和资源优势,推动了机械工业的发展,但目前我国整体的机械工业的质量仍然不是很高,功能布局不合理,而且中国制造在国际上没有很好的质量和很好的价格优势。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传统制造业的结构调整需要进一步优化,现代企业制度需要不断完善,积极推进内部管理,实行精益求精的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我们的质量问题才会越来越少,才能以质取胜,才能将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而本文试图从机械工业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问题本身,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对策,让企业能够更好的推进质量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力,有效降低成本,更好的地促进我们机械工业的发展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管理;机械制造;质量管理

  1机械工业制造业质量的问题

  1.1质量意识不够明确

  目前,我国的机械工业企业更多的是把资金投入到自己的销售环节和企业市场拓展环节,很多企业对技术投入和质量管理投入却很少的,这说明我国企业特别是机械工业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认识不够,质量意识不强,很多企业没有在自己的'生产整个过程和企业内部管理的过程中把质量内容纳入有效的企业发展战略中,也缺乏对机械工业企业质量问题的认识和了解,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1.2质量管理效益不够高

  我国的机械工业企业质量管理的效果不明显,效率不够高,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机械工业制造业不能仅仅依靠一些非常传统的制作方式,必须谋求新的转型发展之策,这需要极大地提升产品的质量,而实行有效的质量战略却是我国机械工业企业的一个难题,很多的企业进行了一定的质量管理,但是效果不是很理念,也缺乏一套形之有效的管理体制,以此导致我国的机械工业企业的质量管理效率和效益都比较低下,很难有真正的质量管理成就。

  1.3质量管理体制不健全

  机械工业企业如果想有效的进行质量管理和监管,必须明确一定的工作机制,而我们的机械工业企业的质量管理体制不完善,谁管理、怎么管、管什么的问题突出,各个部门之间的不协调性十分突出,有效应对质量问题的体制不健全,没有一套完善的监督管理工作机制。比如:在工艺定型阶段,对一些质量特性的影响因素并未完全识别,工业化生产暴露出来;质量标准不明确导致生产各环节包括售后对质量问题判断标准不统一。这些导致质量问题的因素要在机制上进行完善,对企业内部来说的,还应做好质量管理的整体架构设计。

  2现场质量管理是机械工业企业质量管理的中心环节

  现场质量管理的落脚点是生产现场,主力军是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管理的主体是人员的思想教育、物资准备、设备、环境、执行工艺、半成品与成品检查(或者简称人、机、料、法、环、测六要素);从查找质量事故的危害、原因分析、解决措施的制订到保证产品的一次合格率和综合合格率,最终实现对生产全过程进行科学地控制,从而不断提升现场质量管理的能力。

  3实施有效的机械工业企业质量管理策略

  3.1从管理源头追求精益求精

  我们都知道“管理改善是最有必要的改善”,因此在机械制造企业中管理工作做到位,对精益化生产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要深入推行工作标准化,由员工行为规范、现场管理向设备管理、技术质量、生产安全等各个方面逐渐延伸,推行员工行为标准化,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管理标准化,设备管理标准化五大系列工作准则和标准化图识。实施精益化管理对工业企业和服务型企业都很有必要。

  3.2机械工业企业应该实施质量管理环节

  (1)提高管理者认识。机械工业企业各级管理者的重视与责任是推进精益化管理的关键,必须明确管理责任、以身作则,坚持“消除浪费、提高效率”理念,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企业管理遵循精益化思路开展工作,精益化管理工作才能稳步推进。(2)因地制宜,找准精益化切入点。实施精益化管理是渐进的过程,以消除工作流程中的浪费为例,首先需要系统梳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识别各种浪费;其次要围绕资源浪费、管理不畅的流程节点进行系统分析,制订整改措施;再次要明确责任人,确定阶段性工作目标、落实整改。1)机械工业企业在制造上普遍用到机床切削加工。刀具选择、进给量、进给转速、装夹及机床本身的精度和稳定性决定了工件的加工质量。应先做好工艺试验和调试工作,设计及工艺定型阶段要广泛论证;质量问题的解决要有设计和工艺人员共同参加;对质量问题的措施要标准化,文字化;定期培训相关人员,尤其是新员工和转岗员工。待质量稳定后及时总结每个细节并进行工艺固化,以确保零件加工质量稳定。2)严格控制装配质量。装配质量直接关系到机械设备功能的有效实现,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影响很大。装配质量主要体现在装配精度上,装配精度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相互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相互配合精度。对于轮、轴类的最后装配的质量,一个重要方面是要看其精度,所以为了加强装配质量控制,可以制订严格的装配检验标准并据此把关检验。3)多方法解决质量问题。在控制过程中要对质量问题进行识别,采用项目管理,组成跨管理部门的质量问题解决小组。同时采用先进质量方法和工具,例如六西格玛,QC等方法分析和解决质量问题。4)及时兑现质量绩效。对质量监控和管理要全过程地精益化管理,对异常的质量问题一定要刨根问底,找出解决办法,并追究责任,兑现质量绩效。

  4结束语

  中国必须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断增强我国制造业的质量和水平,而机械制造业作为重要的门类,必须进一步的增强质量管理能力,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增强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企业必须在精益求精的指导思想下推进质量工作,确保自己的产出效率和企业效益得到提升,必须进一步增强资源节约能力,建立健全产品实现过程,更快更高效地满足顾客的需求,追求质量效益最大化;实现“质量强国”的梦想。

  参考文献:

  [1]郭寒辉.天津起重设备有限公司过程质量改进研究[D].天津大学,20xx.

  [2]毕启亮.大重集团减速机厂质童控制模式研究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xx.

质量管理论文10

  摘要: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的施工技术包括土方工程、桩基工程、砌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防水工程。土木工程的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生产活动,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是关乎整个建设项目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现代化的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应该严格施工管理规范施工进度,立具有专业管理能力的质量管理队伍,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进行管理以促进施工工期和工程质量的协调。

  关键字:土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一.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对于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1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土木工程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装备需要土木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用高水平的管理,才能使它们有效的运行。

  1.2工程项目的类型和样式比较多,规模要求也各不相同,而且施工作业受天气的影响也比较大,另外,土木工程施工还存在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多项技术综合应用和工序搭接多的特点,以上这些都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才能保证土木工程施工的正常有序进行,以便满足工程的工期、质量和成本方面的目标。

  1.3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装备不断出现,同时承担的新工程可能结构更加复杂,功能更加特殊,装修要求更高更新颖,而且技术装备越先进、技术管理要求越高,就更要求施工管理更加严格,必须采取合适的现场管理办法,才能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

  二、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措施

  1、健全质量管理控制体系,提升工程质量水平

  为优化提升土木工程施工建设质量水平,我们应科学引入信息化、现代化技术手段,借助计算机、网络系统工具,健全质量管理控制、监控、测评、预警体系。应依据管理施工工程架构、流程特征实施科学规划,针对工程项目水平状况完善质量管控体系建设。同时应联合施工、建设、承包单位、监理机构、业主方进行体系建设的深入探讨。聘请行业专家共同参与体系方案规划,针对地质条件特征、施工环境特点,体现体系方案的切实可行性、良好适用性。另外在施工前期交底阶段中,应针对施工机械的养护保管、材料采购储存、维护操作等实施优化安排,进而符合土木工程建设标准,为优化整体工程质量水平打下良好基础。

  2、 加强人才的培养

  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应该加强工程施工企业人才管理同培训对于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以及管理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当前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应该不断强化对于自身人才的培训以及管理工作,注重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以及人员管理的能力,做好企业现代化质量控制工作,将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可以通过科学的质量控制以及管理确保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使企业可以获得较高的竞争力,为今后企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当前土木施工技术发展以及应用具体的情况,施工企业应该加强施工人员、管理人员以及质量控制人员在工程之中使用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培训工作,让施工人员可以掌握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技术要点,确保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

  3、对工程设计的质量管理。

  重点工作是对设计单位可否严格依照使用单位的具体要求来进行设计,应该检查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设计意图同附近的地理环境和本地的人文环境之间的协调,在技术以及经费预算上的可行性,工艺上的先进,结构的可靠性,对于施工单位有没有适合的技术要求。

  4、土木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1)建筑材料

  第一在采购上,业主、施工人员、设计人员同监理人员都应该参与到材料采供工作之纵,在协商一致之后才可以确定材料样板。第二、应该做好跟踪采购的工作,保证材料同样板之间的质量是相同,谨防以次充好现象的出现。第三,验收。业主、施工人员、设计人员同监理人员应该对材料进行验收,保证无误之后,才可以进入工地之中。对于不符合要的材料不能投入到施工之中。

  (2)施工进度

  首先、应该制定出较为合理的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表。计划表应该是以施工现场具体的环境条件、合同工期和施工方案当做依据,最为重要的内容应该包括有施工方法选择、工种调换、施工设备使用等等。第二、经业主审批并通过后的施工进度计划表,即可进行施工。在执行过程中,应加强对于资金成本、人力以及物力等等的调配工作的质量管理。一旦施工进度同计划背离的话。就应该对与之相关的因素来做出进一步的分析,同时应该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在一定的情况之下,重新制定进度表,确保施工进度可以正常发展。第三,应该加强对各分包施工企业施工进度的监督。土木工程的周期偏长,工作量较大,在施工过程之中,会出现实际的施工进度同计划的进度之间出现一定的差距,所以,应该对各分包施工企业进行监督和协调。第四,在施工的过程之中,因为自然灾害或者是比较重大变故没有办法依照进度进行施工之时,应该及时上报,同业主做好沟通工作。

  (3)施工安全

  在土木工程的施工之中,安全管理比较重要,这不仅仅同施工企业的形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同参与施工的全部人员的生命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对于施工安全的质量管理,可以有效将不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变低,进而确保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首先,必须坚持安全施工管理的原则,应时刻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时刻紧抓安全工作,这样才能确保建设及安全的同步进行。其次,应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策略。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建设中的各类安全隐患加以严格控制,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言而总之,应该依照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的特点,使用相关的措施来进行责任管理。

  5、土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

  工程的竣工验收不仅仅只是土木工程施工的最后时期,同时也是工程质量管理的最后工作。工程竣工意味着建设投资的成果准备转入使用,则是综合考核检验设计和投资效益、施工质量等等最为重要的工作,所以必须加强工程竣工验收的质量管理。首先,对于工程的种种建设环节情况进行及时的审核。其次,将各个参建单位的工作报告及时审阅。第三,认真检查工程项目竣工的有关档案资料。

  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核心关键就是工程质量的管理与保证,但现实中,往往有很多施工人员不注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忽略微小的施工细节,导致不同程度的工程质量问题不断涌现。因此,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加强对项目的质量管理意识的培养,对每个施工环节都进行严格的管理与质量监测,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必须及时纠正,待问题完全解决,无后顾之忧,方可继续进行下一环节的施工,避免“小失误”酿成“大问题”。这就要求施工人员、施工单位必须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对人们安全、社会稳定承担责任。唯有如此,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才能得到逐步提高。另外,质量管理必须统筹兼顾、全盘考虑,运用系统化、整体化的管理观念与管理技术,将质量管理落实到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

  参考文献:

  [1]袁益光.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措施[J].价值工程,20xx,21:54.

  [2]王明,邓冬冬.探讨提升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对策[J].门窗,20xx,01:227+229.

  [3]张晓峰.浅谈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措施[J].门窗,20xx,05:301+303.

  [4]陈立祥.探讨提升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对策[J].才智,20xx,17:278.

质量管理论文11

  当前地质调查项目质量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项目质量监管责任落实有难度,项目考核质量指标权重小,个别局属单位超能力承担项目,项目质量存在薄弱环节,项目设置碎片化,部分项目野外工作不够规范。建议:

  (1)明确项目办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派出机构,承担地质调查项目监管职责;

  (2)修改完善项目(负责人)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

  (3)局组织对各直属单位承担项目能力评估;强化业务推进体系质量管理责任;

  (4)严格合理进行项目任务分解;进一步修订完善技术标准。

  质量是地质调查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全面提升地质调查项目质量,是深化地质调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人才评价标准树立正确价值导向、以目标责任为抓手落实各项决策部署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但在全面提升地质调查项目质量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本文针对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全面提升项目质量的对策建议。

  1、全面提升地质调查项目质量面临新机遇

  1.1质量提升行动是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发〔20xx〕2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发布,标志着质量提升行动成为国家战略。《指导意见》发布后,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积极开始行动,一场全国性的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攻坚战已经启动[1]。

  1.2“质量提升年”是自然资源系统的积极响应

  20xx年原国土资源部确定在全系统开展“质量提升年”活动。在20xx年度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上,原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孙绍骋要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地质工作规律,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理念,落实“质量提升年”要求[2]。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钟自然提出要推进地质调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副局长王研强调要加强地质调查管理,着力提高地质调查工作质量和效率。

  1.3质量提升是地质调查工作再上新台阶的迫切需要

  20xx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以目标、需求和问题为导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坚持“五问”“五不唯”的成果及人才评价标准,树立正确价值导向;以目标责任为抓手落实各项决策部署,改革成效显著[3]。但在全面提升地质调查项目质量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需要顺势而为,利用“质量提升年”的契机,促进地质调查项目质量再上新台阶。

  2、地质调查项目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实施地质调查项目质量提升具有良好的基础

  经过几年的改革探索,中国地质调查局基本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主体框架,为全面提升地质调查项目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2.1.1基本构建项目质量目标责任管理机制。一是项目管理质量责任体系,按照“地调局—大区项目办—项目承担单位”三级管理分解落实;二是项目业务推进责任体系,按照“计划协调人—工程首席专家—项目负责人”三级推进分解落实[4]。2.1.2基本形成全方位地质调查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已形成项目负责人质量保证、项目承担单位质量管理、大区项目办质量监管、地调局质量监督、质量事故处理、奖惩六个方面的体系[5]。2.1.3基本建立全过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广义上讲包括“地调局—大区项目办—承担单位”三级项目管理体系、“计划—工程—项目”三级业务推进体系以及“地调局—局属单位”两级预算财务管理体系[6];狭义上包括项目立项论证、组织实施、项目监管、评审验收、成果管理五个环节的具体管理。

  2.2项目质量管理关键环节问题分析

  尽管目前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基本健全,但在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体系和业务推进体系两大体系关键环节仍存在可待提升的空间。通过对这两个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开展调研与讨论,梳理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2.2.1项目质量监管责任落实有难度。主要是监管机制存在缺陷:项目办主任一般由大区中心主任兼任,内部人事安排也由单位掌控,因此项目办对大区中心自身承担的项目质量监管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2.2.2目标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对项目(负责人)考核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目标任务、主要实物工作量、经费使用及预算执行、解决资源环境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促进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促进人才成长和团队建设以及下一年度工作部署等完成情况,缺少质量指标,仅在等级的`说明条件中有一条“质量检查等级为合格及以上”,弱化了质量监管。2.2.3个别局属单位超能力承担项目。承担单位出于增加绩效工资来源或巩固扩大工作领域等目的,在单位项目负责人和业务团队条件不足的情况下超能力承担项目[7],导致预算执行难,外协比例大,质量保障难等问题。2.2.4业务推进体系中项目质量管理存在薄弱环节。一是计划协调人、工程首席专家在项目质量管理方面责任不明晰;二是外协项目监管薄弱,部分外协工作不能支撑完成项目、质量不过关。2.2.5项目设置碎片化。部分项目设置时,未按照“计划—工程—项目”层级进行目标任务分解,仍然存在打包现象,尤其是部分项目规模过小,导致项目不整装。2.2.6部分项目野外工作不够规范。有些科研人员不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如部分项目钻井工程的井位部署依据不充分,缺乏有效论证;野外填图、剖面测量等工作过于简单,尚停留在岩性描述阶段;物探采集方法不规范,处理解释不细致,造成结果不够精准。

  3、提升地质调查项目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针对质量管理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项目管理体系和业务推进体系,在强化项目质量管理方面采取措施,保障项目质量和成果水平提升。

  3.1明确项目办为地调局派出机构,承担地质调查项目监管职责

  项目办主任的任命与工作考核由局承担,对项目质量存在的问题等监管结果直接报总工室。也可采用大区项目办质量监管回避制或质量监管过程专家匿名制来对各大区承担的项目进行监管。

  3.2修改完善项目(负责人)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

  在考核指标中增加质量指标,并给予足够权重。加大质量抽查力度,对检查和考核质量不合格的实行一票否决制。

  3.3局组织对各直属单位承担项目能力评估

  能力评估因素包括以往年度单位项目经费总量和预算执行率情况,单位人员规模、业务人员结构、质量检查记录、设备和资产情况等,根据评估结果合理分配任务和项目。

  3.4强化业务推进体系质量管理责任

  进一步明确计划协调人、工程首席专家在质量管理方面的职责,并纳入考核体系中。加强对外协项目的监管。

  3.5严格合理进行项目任务分解

  各计划、工程要严格按照目标任务进行分解,确保设置的二级项目符合计划(一级项目)绩效目标的要求。

  3.6进一步修订完善技术标准

  将甲类项目、乙类项目按照不同质量准则进行管理:甲类项目强化标准应用与野外验收,确保项目组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开展地质调查工作;乙类项目则强化成果转化应用及满足用户需求等。

  参考文献

  [1]刘玉霞,葛佐,路玉林.建立地质调查项目承担单位质量管理考评指标的探讨[J].中国矿业,20xx,25(S2):46-49.

  [2]佟方.对新财政体制下地质调查项目预算管理工作的探讨[J].中国矿业,20xx,25(S2):43-45.

  [3]黄金国.地质调查项目委托业务管理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xx,29(10):65-69.

  [4]魏铁军.描绘中国地质调查事业的法治蓝图[J].国土资源情报,20xx(9):9-15.

  [5]黄育群.中国地质调查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xx.

  [6]刘忠业,王红星.地质调查项目预算与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基于行业地勘单位实际需要[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xx,28(4):70-72.

  [7]张恒,罗晓玲,程波.加强地质调查项目预算管理的对策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xx,28(3):66-69,12.

质量管理论文12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房屋建筑工程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是从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来看,受施工技术和人为因素影响影响,导致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较多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了房屋建筑的发展。本文主要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进行研究究,并结合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希望可以给相关人们提供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1前言

  房屋建筑工程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房屋建筑工程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对城市化建设具有很大作用具有很大作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方式工程的方式。目前我国经济化水平不断提升,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居住条件,为了促进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量管理体系,延长建筑使用寿命,进而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

  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意义

  第一第一,提高了房屋整体管理水平。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房屋建筑中较重要的内容量管理是房屋建筑中较重要的内容,只有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管理,才能提高建筑整体管理水平,进而全面了解施工现场状况况,同时还可以及时处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避免了不良施工问题的发生问题的发生,减少了房屋建筑成本,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长期发展具有很大作用期发展具有很大作用。第二,提高房屋建筑经济效益。房屋建筑施工管理的实施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建筑施工管理的实施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同时加强了施工个环节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个环节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减少了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浪费费,节省了大量的施工成本,增加了企业经营效益,提高了企业建筑市场竞争力业建筑市场竞争力。第三,提高了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水平。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具有很大作用用。完善的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不仅可以加强施工技术、施工操作等管理施工操作等管理,还可以满足施工要求,落实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量管理。

  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

  第一第一,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意识状况。近几年,我国房屋建筑发展速度较迅速屋建筑发展速度较迅速,但是施工质量管理意识较薄弱。从当前的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来看当前的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来看,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国际化发展存在很大差距质量管理与国际化发展存在很大差距。经过分析发现可知,目前我国房屋建筑主要采用欧洲国家的管理理念管理目前我国房屋建筑主要采用欧洲国家的管理理念管理,没有建立完善的整体管理意识建立完善的整体管理意识,直接影响了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主要采用全方位管理意识进行材料管理要采用全方位管理意识进行材料管理、设备管理、现场管理和技术管理技术管理。第二第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机构现状。监督机构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很大作用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很大作用,同时也会影响现场施工工作的进展工工作的进展。但是目前受社会主义影响,导致国家监督机构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差差距构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差差距。当前,我国主要采用现场施工监督管理理念实施管理监督管理理念实施管理,主要按照现场施工进度、施工内容与建筑施工特点进行管理建筑施工特点进行管理。例如,加强现场材料样本采集和验收收,完善了工程验收,提高了监督管力度。第三第三,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制度。目前我国主要采用传统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传统管理制度进行管理。此种管理制度是一种从工厂到生产管理所引进的管理制度管理所引进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一般主要由现场施工技术和材料管理制度组成和材料管理制度组成。而且各项管理制度均是根据房屋类型和功能分类的和功能分类的。例如高层房屋与低层房屋建设的建筑技术、材料等管理防范存在较大差异材料等管理防范存在较大差异;工程房屋建筑与民用房屋建筑管理所采用的制度不相同筑管理所采用的制度不相同。

  4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分析发现经过分析发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问题,不仅影响了房屋建筑的发展,还对人们日常的居住造成了巨大影响了巨大影响。

  4.1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意识不足

  施工人员是房屋建筑工程的主要执行者施工人员是房屋建筑工程的主要执行者,因此工作人员质量意识对房屋建筑质量管理工作的进展具有很大影响质量意识对房屋建筑质量管理工作的进展具有很大影响,已经成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顺利进展的前提经成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顺利进展的前提。但是在实际管理中实际管理中,由于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意识不足,不能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质量管理措施情况制定合理的质量管理措施,导致质量控制工作难以按照相关标准实施相关标准实施。此外,由于高层管理没有重视相关技术,导致实际操作技能较成熟实际操作技能较成熟,对房屋质量管理造成了很大影响,进而出现了管理不当等问题出现了管理不当等问题,阻碍了房屋建筑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4.2施工质量管理缺少监督机构

  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来开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来开,受管理机构监督不健全等影响督不健全等影响,对房屋建筑施工造成了很大影响。虽然目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缺少现场监督管理机构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缺少现场监督管理机构。但是管理机构内部监督内容与监督管理机构依然不能满足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要求程质量管理要求。最为重要的是现场施工管理中存在较多问题题,将近6060%以上的管理机构都设置的虚假部门以上的管理机构都设置的虚假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4.3施工质量管理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经过分析发现经过分析发现,目前我国房屋建筑施工主要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度不健全等问题。我国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制度主要从实际生产和管理中引进并改进的产和管理中引进并改进的,虽然可以满足当前快速发展的建筑需求筑需求。但是实际管理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5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为了促进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为了促进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必须认真做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5.1提高质量管理意识

  意识是决定行动的先导意识是决定行动的先导,如果缺少质量管理意识,就会影响质量管理工作的进展响质量管理工作的进展,同时还会对房屋建筑工程的长期发展造成影响展造成影响。因此,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正确的管理意识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影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影响,提高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而合理的采取相关措施改善施工质量环境合理的采取相关措施改善施工质量环境。例如,成立专门的质量监管小组质量监管小组,及时对房屋建筑工程进行跟踪调查,利用质量管理意识加强企业文化交流管理意识加强企业文化交流,营造房屋建筑施工管理氛围,促进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进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

  5.2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约束房屋建筑行为的主要方式管理制度是约束房屋建筑行为的主要方式,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具有很大作用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具有很大作用,因此必须从两方面进行完善完善。一方面,首先,在制度引进和改革中,结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需求程施工质量需求,制定合理的制度内容。另一方面,在构架制度的时候度的时候,还要与我国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相结合,结合我国房屋建筑管理现状国房屋建筑管理现状,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促进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同步发展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同步发展。例如,实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时施工质量管理时,必须根据房屋建筑工程类型、功能与年限制定管理制度定管理制度,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

  6结束语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是一项较复杂的内容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是一项较复杂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各级人员共同配合作中需要各级人员共同配合,实现了施工技术、材料、设备、操作和人力的结合作和人力的结合,因此建筑企业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制度的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健全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体现建筑企业的水平,不断提升房屋建筑工程整体质量质量,促进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策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建材,20132013(4).

质量管理论文13

  【摘要】本文试就高速公路工程实际工作中,如何重视工地试验室建设,重视现场跟踪检查,提高设计质量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道路工程;施工质量

  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和工程质量要求高,必须重视和加强高速公路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问题。从提高全员质量意识、重视工地试验室建设、重视现场跟踪检查、采取有效的质量奖罚措施、提高设计质量等方面较重视高速公路现场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问题。

  1 高速公路工程应把施工质量放在首位

  高速公路建设上,有数量的高速公路,更要有质量的高速公路。公路建设的成败在于质量,没有质量的数量就是失败的数量。因此,在加快公路路网改造建设中,质量是关键,有质量才能产生效益。公路工程质量主要取决于其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是从工程开工到竣工的整个过程对工程质量的控制。质量管理的职能是,根据技术标准、工艺文件的规定、设计要求以及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各种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具体实施控制方案,以确保施工完成的工程符合设计意图和质量规范的要求。加快公路建设必须以保证质量为前提,以科学的态度,求真务实的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抓好工程质量的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才能有效确保公路工程建设质量。

  2 施工测量

  高速公路建设从勘测设计到施工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施工建设是设计意图的体现,施工测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施工测量包括施工前准备阶段、路基和结构物施工阶段、中间交工验收阶段。在施工前的准备阶段需要做如下的功课:认真阅读和理解工程标书,浏览全套施工图,核查图纸是否齐全,熟习工程图纸资料及相关数据资料、进驻施工现场后,由建设方代表,监理工程师,设计方人员和施工单位测量人员组成测量控制成果和测量控制桩交接小组,对测量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实地交接,确认测量控制桩的点位,完好程度及稳定性、确认控制点的精度等级、控制桩的加密、进行路线中桩的检查与恢复并对征地红线进行恢复、进行断面复测。在施工阶段,首先要对桥梁、通道涵等结构物进行检测对放样坐标进行认真仔细的审核计算,把错误杜绝在放样之前,然后采用已签认的导线和水准点成果对其实地位置进行检测,以确定放样是否正确。其次是对路线中桩、坡口、坡脚桩进行测量,高填深堑地段是测量的重点,施工到一定阶段后,应测量其线路中边桩,和路基宽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这一工作施工单位测量人员要经常性地进行。第三,对隐蔽工程和变更工程数量进行测量。这项工作的结果对土方量的影响很大,直接关系工程的造价。

  各项工程的中间交工验收均有相应验收标准执行,对土方路基来说,中线偏位,路基横断面上各点标高及左、右宽度检测的重点,各点标高是否控制得好,误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关系到路面各结构层层厚是否得到保证,标高的检测应认真仔细地进行,凡误差超过规范要求的,应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在申请正式验收前,做为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必须自检合格,并提交相应的自检资料。

  3 试验检测

  参照现行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检测分为: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抽检及监督单位抽检。但是,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存在以下问题,而使得工程质量的'检测深度和检测能力都无法满足预定要求。

  作为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重要环节的公路试验检测工作是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和竣工验收评定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通过试验检测工作可对当地原材料进行充分利用以节约大量的原材料运输成本,并利于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在工程中的推广应用, 可用定量的方法对材料及构件质量进行科学的评定,最终对工程质量做出客观评价, 因而加强公路的试验检测工作对提高公路质量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工程开工时,首先检查钢材、水泥、沥青、生石灰、砂石地材等原材料的质量,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不能进场使用。认真做好路基土工击实试验,做好路面基层、沥青路面面层混合料击实试验,确定混合料的最佳级配和最大干密度,做好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等前期各项工程试验。对各项工程的重点部位、隐蔽工程进行跟班检测,旁站监理。发现不合格部位坚决推倒重来,确保工程质量。作为检测工程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试验检测应予以高度重视。禁止盲目凭经验施工,坚持以试验数据说话,质量监督机构要经常性地开展试验检测数据打假活动;建立完善的公路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和具有一定资质的试验检测机构,是提高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还要有一支较高素质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队伍,实行持证上岗。配置较先进的公路工程检测设备,逐步提高试验检测机构的试验检测能力,使之更好的为工程服务。

  4 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建筑工地因施工人员复杂,工程工期紧,作业环境差,施工过程危险源多,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偏底。那么对施工现场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将势在必行。

  4.1做好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做好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分析、评价未来的风险,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针对重大危险源,通过制定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管理方案和预防措施来消除或降低风险。识别潜在的事件或紧急情况,制定应急计划(或应急预案),预防和减少可能随之引发的伤害和疾病。

  4.2 组建一流的安全生产管理队伍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构建公司安全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督管理网络。运用有效机制,充分发挥专管机构的作用。安全管理机构与群众监督系统相辅相成,围绕公司生产经营方针开展工作。在生产指挥和执行系统按照各自不同的工作职责,分为“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三个不同层次的相互作用的运作机制,形成了政令畅通,运转有序,工作得力的安全生产管理和信息系统。

  4.3建立规范化的工地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工地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安全保证体系十分重要的一环是项目部施工指挥班子,项目负责人必须是施工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坚持谁主管、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各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在组织安排各项工作时,不仅要提出工作的质量和时间要求,还要有保证施工安全的各项安全措施,并对施工安全负责。监督体系主要是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工程师的自查和督办以及群众性的安全监督,再加上政府监督机构、业主单位、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和检查,构成完整的安全监督体系。

  5 计算机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积极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不断进行管理方式的变革。作为公路施工企业的设备管理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已成为提高综合管理水平的必然趋势。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信息网络技术对企业的作用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并且促使公路施工企业经营和管理过程的合理化,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给公路施工管理提供了一个管理信息化和管理变革的机会,也对施工信息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

  5.1 施工信息网的运用

  网络触角扩展到了各个施工单位,提高了整体信息管理水平,并形成自上而下的信息管理的有机整体,使内部各个部门共享最新信息数据,增加相互之间的快速交流,并通过服务器与养护公司、建设公司、材料厂和施工单位实现远程通讯。规划网络管理与控制中心,提供良好的网络管理平台和有效的网络管理系统。

  5.2运用施工管理软件进行施工过程控制

  选用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软件,并为所有分公司都配备一套项目管理软件。各施工单位通过该软件编写工程的施工计划,处逐级汇总,形成施工的整体计划。有了施工的整体计划,管理者之间可以做出有效的沟通。同时各分公司之间的管理者也可以协同工作,使管理者的经验和思想有效地用于指导工程施工中。这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的提高和工程高效率的完成。

  6 结语

  “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 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永恒主题,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更是一个行业的生命。作为一个公路施工企业, 在工程施工中要不断总结经验, 采取各种提高工程质量的措施, 研究并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努力提高工程质量,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侯建生,《公路工程质量监理方法的探讨》,《山西建筑》20xx年5月第34卷第15期

  刘路发,王 磊,《公路工程中的质量管理之我见》,《科技信息》20xx年第35期

质量管理论文14

  摘要:质量管理的完善直接影响环境监测工作质量。但由于人员质量意识薄弱、管理制度不完善或执行力度不够、基层环境监测站各部门间工作衔接脱节等诸多因素,严重影响了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导致质量管理工作存在漏洞和缺陷,进而制约着环境监测工作。本文主要从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样品采集、运输、接收与流转过程、样品分析以及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数据存储、原始记录、监测报告七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质量管理;环境监测工作;质量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在关注物质条件之余,大家也更加关注自身的生活环境,环境保护意识日渐增强。环境保护工作离不开环境监测提供数据支撑,特别是20xx年开展的中央环保督察工作更是把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要求提到了至高的位置。各个基层环境监测站也在不断改进管理模式以满足更高的工作要求。为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多数基层环境监测站根据工作程序或性质的不同成立了许多科室,例如监测室、质量管理室、仪器设备室、业务室、信息综合室、办公室以及应急监测室等,各室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各科室各司其职,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科室的细化也使得各部门之间越来越独立,沟通越来越少,使得很多同时涉及多个科室的工作成了薄弱环节,这种现象对环境监测全流程控制的质量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负担。“质量就是生命”,有效的质量管理对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是不可或缺的[1-2]。质量管理工作贯穿环境监测全过程,覆盖了人员素质、仪器设备、监测分析方法的选定、布点采样方案和措施、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数据处理和监测报告审核等方方面面[2],不仅仅涉及质量管理室,还与其他各科室息息相关,各科室的工作互相渗透,只有各科室间互相沟通、协助才能有效地完成各项质量管理工作,最终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就基层环境监测站而言,普遍存在人员质量意识薄弱以及各科室间信息不互通、工作衔接脱节等现象,导致质量管理工作步履维艰。在此,结合本站实际工作,谈谈目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易被忽视的环节,以期得到广泛关注,找出原因克服困难,让环境监测事业更上一层楼。

  1人员管理方面

  人员是环境监测工作的核心要素,人员操作技能的高低、责任心的强弱、工作态度的好坏将会主观地导致监测结果的准确性[1]。因此,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是非常必要的。各环境基层监测站应高度重视对新进或转岗人员的业务培训,这对其各种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树立质量意识都是至关重要的,不容被忽视。但实际上,多是组织少数人外部培训,内部培训重视不足。而且通常由于各科室间消息不互通、脱节,人员外派培训而其他科室不知情或信息滞后,而导致未能或未及时安排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确认,以及人员外派培训后未能组织内部宣贯学习,使得培训就成了一部分人的培训,没能达到提高全体人员业务素质的效果。此外,目前基层环境监测站人员质量意识比较薄弱,对质量控制不够重视,甚至对质量管理工作的理解出现偏差,认为质量管理就是质量管理室的事情,与己没太大关系,这就使得人员配合质量管理工作时态度消极。质量意识匮乏是质量管理工作难以进行的根本原因,人员整体的质量意识亟待提高。

  2设备管理方面

  仪器设备、试剂及耗材是环境监测的`重中之重,但质量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制约着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此,结合实际工作具体分析如下。

  2.1试剂及耗材管理

  整体而言,大多基层环境监测站虽然对实验室试剂、耗材的管理都制定有比较完善的程序文件,但在实际工作中,实施过程却没有按照体系文件规定执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缺少对合格供应商的评价应对影响监测质量的重要试剂、供应品和消耗材料的供货单位进行评价,以此保证实验用品来源的可靠性,实际工作中却往往忽略了该环节。(2)缺少实验室重要试剂及耗材的质量验收为了确保实验室试剂及耗材性材料的质量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须对其进行质量验收,例如实验用水(包括无氨水和无酚水等)、过硫酸钾、活性炭采样管和滤膜等典型的试剂及耗材[3],而实际工作中很容易忽略该过程。(3)缺少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有证标准物质只须对照证书要求对包装、物理状态、存储条件、有效期等进行期间核查。对于一次性不能使用完的标准物质也必须进行期间核查,要注意其密封状态,以确保其质量。对于无证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通过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核查。但实际中,通常会忽略对一次性不能使用完的以及无证标准物质的核查。

  2.2仪器设备管理

  各基层环境监测站均有与其监测能力相匹配的仪器设备,并且对仪器设备的安全处置、运输、存储、使用、维护等方面有自成一系的管理模式。但是,由于仪器设备的使用等涉及项目广、人员多,日常管理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如:(1)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日常工作中,容易出现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记录不规范或不完整等问题,尤其是涉及多个分析项目和人员的仪器。(2)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为了检验仪器设备在保持检定/校准状态有效期期间指标是否满足要求,须针对其准确度、精密度和稳定性等进行期间核查。通常情况下,在两次检定/校准之间进行一次期间核查即可,但是对于部分性能不太稳定或使用频率较高的仪器[4],如分光光度计等,需要适当的增加期间核查频次,这在实际工作中容易被忽略。(3)仪器设备检定/校准仪器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由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检定/校准后方能投入使用。虽然实际工作中各基层环境监测站对此也非常重视,但往往会忽略对检定/校准结果进行分析和确认,包括检定结果是否合格,是否满足检验检测方法的要求;设备的准确度信息是否满足监测项目、参数的要求;是否有修正信息,仪器是否满足检验检测方法的要求等。

  3样品采集、运输、接收与流转过程

  样品采集是整个环境监测活动的开始,处于基础和核心位置[1-2]。随着环境监测工作日渐被重视,样品采集也越来越规范。但是,样品来源是否可靠,不仅仅取决于样品的采集过程,还取决于样品的运输、接收和流转过程。可靠的样品不仅要求规范的采样,还需要及时、妥善的运输、接收和流转,这点对于那些分析项目时效较短的样品尤为重要,例如粪大肠菌群等项目,这就要求科室间密切配合、无缝衔接。而实际上,普遍存在科室间衔接、配合不够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样品的可靠性。

  4样品分析以及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方面

  样品分析是环境监测数据诞生的关键之处,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各基层环境监测站内已形成了科学、完整、有效的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方法,如盲样、标准物质或质控样品测定、平行双样、加标回收、空白实验、检出限测量、校准曲线的绘制和检验等[5]。虽然监测分析已经比较成熟,但质量监督工作明显不足[6]。应加强质量监督,尤其是对新进和转岗人员的监督,预防因个别人员的业务素质不足而腐蚀整体人员业务水平。除了关注人员初始能力的监督外,还需要加强持续能力的监督,尤其是方法或标准发生变更时,以及特殊任务、关键控制环节和控制点的监督。此外,环境监测任务日益繁重,各基层环境监测站也因工作强度大而开始忽略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等能力比武。能力比武是提高分析人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应予以重视。

  5数据存储方面

  各基层环境监测站均能按要求对纸质原始记录、报告、证书等归档留存,以保证其具有可追溯性,但是大都忽视了对电子数据(包括大型仪器的电子存储数据和电子版原始记录)的存储管理。应加强电子数据的管理,对电子数据的更改应符合要求,要有避免丢失或改动的措施,并加以保护及定期备份。

  6原始记录方面

  记录是追溯当时监测情况的唯一性资料,记录填写的完整性决定了数据的可追溯度。当前各监测机构原始记录的填写虽然大问题没有,小问题却不断。由于原始记录涉及的项目广泛、人员众多,在质量管理落实中存在很大的难题,原始记录中最易出现信息填写不完整,如分析日期、检出限等,数据填写或更改不够规范等问题。归根究底,还是人员的质量意识不足、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造成的。

  7监测报告方面

  各基层环境监测站均能按要求准确、清晰、明确和客观地出具监测报告,但仍存在监测报告信息的完整性、与原始记录一致性不足等现象。此外,实际工作中监测报告的更正或增补过程尚存在不够严谨的问题。当需要对已发出的结果报告作更正或增补时,应按规定的程序执行,详细记录更正或增补的内容,重新编制新的更正或增补后的监测报告,并注以区别于原监测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声明原监测报告作废,原监测报告和新监测报告须一并归档保存。

  8结论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对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目前虽然出台了很多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标准,监测工作也有了一些经验,但在实际监测工作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克服,尤其是需要加强监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综上所述,为了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质量,在此提几点建议:首先,应加强质量管理知识的宣贯,以及通过完善的实验室质控手段从根本上提高人员的质量意识,使人员自发的重视并配合质量管理工作,这是改善质量管理工作现状的关键;其次,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规范各项管理制度,并加强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再次,应高度重视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交流以提高人员的各项基本技能,通过组织持证上岗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通过参加和组织技术比武等形式和途径提高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最后,环境监测工作的每个环节都涉及多个科室,没有一个科室可以独立地完成一项监测任务,因此,为了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应加强各科室间的沟通、交流和互相协助。

  参考文献:

  [1]耿勇超.加强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管理[J].科技信息,20xx,23:414-414.

  [2]吴邦灿,李国刚,刑冠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M].20xx年9月第1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xx.

  [3]唐访良,刘奕梅.环境监测实验室重要试剂及耗材的质量验收方法[J].20xx,26(2):4-6.

  [4]毛雯.期间核查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环境与发展,20xx,(3):234-235.

  [5]宁进.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与质量控制措施[J].环境与发展,20xx,(3):252-253.

  [6]王莹莹.质量监督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J].能源与环境,20xx,1:67.

质量管理论文15

  一、工程档案的价值

  对施工企业而言,各施工单位可以借助过往形成的工程档案,为以后的施工进行良好的准备与学习。对组织内部而言,施工组织也可以通过各时期形成的工程档案,对内作为凭证、参考、沟通和互动的工具;对组织外部而言,工程档案可以说明该组织的施工情况与发展历程,了解其施工效果与效率。事实上,作为信息世界的一份子,工程档案是珍贵的一手施工记录物,其功能包括累积先前的施工经验与知识、证明施工组织的运行效率、促进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与凝聚、以及提供施工权利的合法正当性,同时也是了解和认同组织自身、社会要求的来源,也是传播市场、社会与文化价值的媒介。由此看来,工程档案不仅只是一种传达信息的媒介,更是形塑施工组织资产与先前施工情况的重要材料。因此,若是没有编制并保存完整确实的档案资料,除会造成知识与经验的断裂和证据凭证的消失外,更重要是许多历史发展脉络与事件真相将可能无法原貌在未来无法重现,使得施工组织及其利益相关者的整体记忆与资产丧失其原有的真实与完整性。

  二、工程档案编制质量管理的提升措施

  (一)完善工程档案编制的制度与责任体系

  首先,完善档案编制的相关制度。目前在工程档案的编制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归根结底的原因在于制度方面的不完善,难以做到依法管理、依规编制。因而有必要在制度完善方面下功夫,这需要做好如下几点工作。一是对于编制程序与管理程序进行强化。建设单位在整个建设工程招投标、合同签订等的过程中,应当在标书与合同中添加关于工程档案方面的内容与要求。二是构建档案的临时检查规范。这种制度体系应当由工程建设的主管部门进行领导,进而将档案编制部门、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等的工作融合进来,对于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档案编制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从而及早发现问题所在,并加以改进。三是配备必要的工程档案编制与管理体系。不管是建设单位或是施工单位、管理单位,都应当设置专兼职人员岗位,进行定期的沟通与合作,并向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取得联系,确保落实好档案编制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其次,完善档案编制的责任体系。建设、施工单位及各参建单位应依照法律法规相关规定,自觉履行建立和完善建设工程档案的职责。建设与施工单位对工程档案的重视程度,是建设工程档案归档是否完整、准确的关键因素。建设单位要做好工程前期文件材料的收集,并督促施工单位按期完成竣工档案及竣工图的收集与整理。施工单位要在布置施工任务的同时,安排布置工程竣工文件的收集与编制工作,确保竣工文件的形成与施工进度同步,工程验收交接与建设工程档案同步交接。对于设计修改较多的建设工程,施工单位应及时做好竣工图的修订编制工作。

  (二)强化组织宣传工作

  一是在工程档案编制中加强倡导职能分析。工程档案的编制决策主要是以档案编制者职能为出发点,因此了解档案来源的职能内容与性质成为非常重要的工作,这也即在现行以内容为主、职能为辅的编制方式中,职能分析成为形成档案编制和保存决策的基础,因此档案部门应加强倡导职能分析的作用与功能,让档案编制人员了解其对档案编制与保存的重要性。其次,在实际的档案编制过程中,应当根据工程内容进行分类,并根据工程不同工作的特征来进行分类编制。在这种背景下,工程档案编制过程中,有必要在编制规范中明确工程内容的类别,从而以指导具体编制工作的有针对性。二是强化档案编制部门的主动权。在档案的形成过程中,档案部门扮演重要的角色。除行政程序上的限制外,档案部门的心理因素会影响编制工作的进行。基本来看,档案部门通常会认为自身对具体的施工业务知识与能力有所欠缺,因此无法在档案编制的内容上扮演积极的功能。此外,档案部门也会倾向于将自己定位为只是一个档案保存单位,只要确实保管好业务单位所需的`档案即可。再加上档案部门也普遍认为工程管理人员并不重视他们,在工程组织内部的地位低微,更使得档案人员认为档案部门的角色与功能都不如具体的施工单位重要。尽管外在因素能够限制档案部门的角色与功能,但档案人员也需要不断突破自己的心理因素,积极加强本身在工程档案编制内容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外,还应加强与业务单位人员的合作,多加培养对工程业务专业性的了解,让自己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争取在档案编制内容方面的主动权,这也可以使其在工程组织内部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三)提升档案部门人员的业务水平

  一是协助工程档案人员建立工程内部的职能轮廓。除强调和倡导职能分析的重要性,改变编制标准重点外,档案部门还应制订相关的分析方法或策略,积极协助各施工团体进行本身的职能分析工作,并进而将这一工作与档案编制工作相结合。此外,档案部门还可扮演协调的角色,借助协助各施工单位建立职能轮廓,从宏观或全面的角度提供可能的全面保存建议,让各施工单位除从本身的角度思考档案的编制之外,还应从企业整体的立场着眼,决定其档案编制的优先级。二是推广档案专业培训与教育。普遍说来,工程档案人员的档案编制意识薄弱,并且对工程价值的内涵、形成过程与应用等方面的了解有限,使得他们在工程档案的编制决策上无法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因此,加强工程档案编制人员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使之认识到档案编制与管理工作不仅是为工程提供施工上的参考,更要为日后的相思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建议档案管理部门定期开办相关课程,提供工程档案人员更多进修的机会,来强化他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此外,也建议档案管理部门与大专院校相关科系合作,通过设置学科的方式,在正式教育机构当中培育更多的工程档案编制专业人员。

  (四)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

  在档案编制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的突出体现是充分应用数字技术来对资料进行收集、分类、编码、储藏等工作。这种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档案编制的效率。当然,在使用过程中,也应当注重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数字技术应用的安全性问题,必须做好防火墙技术,避免档案信息资料的外泄;二是提升员工信息化技术的水平,从而能够确保各种较为先进的技术得到有效的利用。

  三、结语

  总体而言,新时期档案工程工作需要我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跳出档案框框看档案。树立为工程建设服务,为城市建设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理念,立足建设工程档案,抓好档案质量。

【质量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项目质量管理的论文11-21

质量管理的论文范文11-24

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12-01

质量管理论文07-15

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质量管理论文12-02

对加强采购质量管理的探讨的质量管理论文05-25

护理质量管理论文11-28

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及优化论文04-26

质量管理的激励机制论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