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论文范例(15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班级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涉及的“理性”问题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涉及老师的“理性”
老师作为一类群体、一类职业,其“理性”因素在学生管理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老师来说,受到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很多规范、规章、制度的约束,因此这就要求老师有“理性”,使各方面达到规范状态,不能超越老师应有底线。同时,老师应不断提升个人教学水平与个人修养,使自身素质有一个更高水准。当小学班级管理中遇到问题时,老师应运用“理性”管理,将各方面问题协调好,保证管理更有艺术和智慧。
(二)小学班级管理中涉及学生的“理性”
小学生正处于特殊阶段,受到年龄影响,这一阶段学生由许多特性。小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在学校他的角色是一名学生,因此学生不仅要有孩子的本性,还要有学生的样子,这是教育的要求。在学校,学生受到学校、老师的规范和约束,应保证行为的合理性、合规性,这就是学生的.“理性”。若一味强调学生的个性,那么就会导致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那么小学生的班级管理就会乱作一团。
二、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绪”与“理性”的转换
小学班级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老师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通过解决问题,做好“情绪”与“理性”的合理转换,是小学班级管理的基础。小学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小学班级管理中,老师既要充满爱心,又要严肃有力,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班级管理良性循环,才能使小学生得到培养。通过情绪化理性和理性化情绪指导,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确保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开展得顺利。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情绪化的理性
在小学班级管理的“理性”方面,若只严格执行规范、条例,缺少弹性空间,就会使学生的活动受到局限,这是管理中的弊病。要是老师一味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就会把学生培养成没有主见、没有观点的“生物”,对小学班级管理来说是悲哀的。因此,小学班级管理中,要在理性基础上进行调试,形成一种情绪化理性管理。在理性管理的指导下,增加一些艺术性和智慧性,对学生进行授权,使学生得到尊重。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调动学生管理班级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选出班干部,发挥班干部班级管理的作用。二是保证每位学生有事干。要求每位学生参与到班级日常管理中,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承担义务。三是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帮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得到锻炼,丰富体验和感受。
(二)小学班级管理中理性化的情绪
小学班级管理中,一味运用情绪进行管理,会使管理走向极端。因此,应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提倡“全员参与”的形式,保证班级宏观调控,形成一套自律管理模式。老师单纯依靠情绪管理,会对学生造成极大危害,小学生自身具备的天性对教育来说是十分可贵的。所以,小学班级管理中,老师应在保持一颗爱心的基础上,采取严格的方式方法,形成理性化情绪,对学生加以约束。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包含管理智慧。小学老师通过对小学生“情绪”与“理性”的把握,不仅增加管理中的艺术,而且提升管理中的温暖,使班级管理中的“情绪”与“管理”得以转换,以此实现教育本质。因此,使小学生学习、老师教育、班级管理到达应有境界。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2
摘要:对赏识教育的理解,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可以说是对行为结果的一种强化,以使之能够在类似的环境中得以重复。应用于班级管理实务中,更是一种对生命予以尊重的教育方法。因此,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得以应用的可行性出发,探讨了当前所处的误区及其优化措施。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班级管理;应用
一、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所谓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同理而言,在班级管理中同样如此。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团体,与幼儿思想不同,他对世界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并且有自己的思想与见解。然而,他又不同于高年级的学生,思想还没有成熟。因此,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其可行性主要表现在:小学生的判断能力有限,赏识教育能够助其强化适当行为而纠正不良行为。小学生的心理还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其认知能力的'有限使其判断能力也处于一个模糊的时期。在某些适当的行为产生时,他并不能理解此行为是否得当,是否可以在以后相类似的环境中予以行为。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及时地予以鼓励,使该行为能够得以强化,相反,在错误行为产生时,教师要及时疏导,并予以纠正。
二、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的应用分析
1.教师与学生多沟通,对学生的细节多多观察,并善于发现问题所在
应用网络中的一句话:你发现或不发现,问题就在那里,不偏不倚。因此,学生的优势或劣势都会在他们的日常行为中显现出来,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坐在办公室的话,那我们就失去了教育学生、管理学生的最好时机,我们应该放下身段,融入学生的生活当中,对学生的细节多多观察,对其中适当的予以鼓励,不良的予以制止。
2.教师应该与家长在赏识教育上形成合力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表现欲,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赏识,同时也希望得到源于家长的赏识。因此,在这一点上,教师与家长应该达成共识,在学校与家庭两个不同的环境中小学生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具有差异性的。在学校,小学生更多的是与同龄人之间的沟通,教师更多的是发现其团结集体、友爱同学等优良行为,而在家中,与其相处的更多的是一些长辈,这时可能表现出来的优良行为就是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等等。虽然赏识教育并不意味着表扬,但是它更多的是关注学生个体,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势,它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沈黎,李树国.浅析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xx(05).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3
一、小学毕业班班级管理措施
1.加强日常教育,制定符合班级情况的管理制度
在一些农村偏远地区,上课条件并不完善,但即便如此,也要制定符合班级情况的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制定好了相应的上课管理制度、作业上交制度,才有助于学生的自我管理以及班级凝聚力的产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集体的重要性。
2.在学习指导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小学升初中的最后一年,学习已经不同于其他年级那般轻松,而且到最后一年,每个学生存在的差异也会逐渐体现出来,这时候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形成优秀学风,均衡每一个学生的各科成绩,需要老师在学习指导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单一地采用一种方式面向多个学生,而是面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疑问,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得到知识并促进学习成绩的提升。
3.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
尽管小升初在所有的升学考试中处在难度不太高的地位,但在很多的农村地区,一些家长对这一个考试也非常关注,认为这是自己孩子改变未来的第一步,这时老师对学生的心理变化的.持续关注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不管什么类型的升学考试,考的其实都是每个学生间心理的较量,因此在毕业班的班级管理中,老师还要对学生加强心理疏导,让他们带着轻松的心情学习,这样常常会让学生在最后的考试中发挥超常水平,取得优秀的成绩。
二、结语
班级的管理建设往往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个人素养,甚至之后的学习生活都会因为毕业班中的环境而发生改变,优秀的毕业班会让学生的心理因素变得优秀,而正确的班级管理会让小学毕业班级加强凝聚力,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好的生活范围。这其中离不开教师的不断总结和不断改进,只有在教育方式上实现真正的改变,才能让毕业班级变得更加富有生机,让学生更加积极向上。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4
摘要:
班级管理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班级管理具有多种功能。为了优化班级管理,文章从三方面探讨了小学班级管理功能的实现,具体包括保护功能的实现、个性化功能的实现、社会化功能的实现。
关键词:
小学班级管理;保护功能;个性化功能;社会化功能
班级是学生健康成长、充分发展个性、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班级管理具备多种功能,其功能的实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实现班级管理的三大功能,以便更好地进行班集体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保护功能的实现
“儿童被看作是一个国家拥有的最珍贵的财富,这种财富如果没有被悉心保护,它将导致国家的衰退并将在与他国的竞争中失去权力和地位。因此,国家不可避免地在儿童问题上涉足越来越深[1]。”小学班级管理应该发挥其对学生的保护功能,但在现实的班级管理中,我们忽略了在外在保护基础之上的对学生隐私的保护。那些懂得秘密和隐私的意义,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后果的父母和教师会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独特的,每个孩子具有不同的忍耐能力,必须给他们创造不同的秘密和隐私空间。[2]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能够获取最多学生隐私的角色。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中,面对学生的问题往往会把它当作一个很好的“警示牌”,在全班学生面前公开教育认为,这样既可以教育犯错学生,又可以对其他学生产生警示作用。这样看似有效合理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学生极大的伤害,是对班级管理保护功能的践踏。当班主任把学生的隐私公之于众时,学生的自尊心会受到挫伤,更会让其他学生对其产生偏见与排斥。这对学生和整个班级都是有害无益的。对个体问题的隐私进行保护,这才真正实现了小学班级管理的保护功能,能够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完整的.人格、健全的心理、自治的能力。
二、个性化功能的实现
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个性化功能的实现体现在个性化班级文化的建构上。新课程改革要求实行新型的班级管理制度,创建有益于学生发展的个性化班级文化。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是指班级成员以个性化的班级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其中,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思想道德素养,从而实现自主创新的班级文化建设目标[3]。在班级管理中要建构个性化班级文化,要求班主任拥有明确、独特且富有艺术性的设计和班级管理能力。同时,班主任需要综合来自学生、家长、班级科任教师的需求,多个主体共同参与,沟通交流,进而量身制定出最符合本班实际情况并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班级目标、发展计划、各类活动及班级规章制度等。个性化班级文化建构要求学生个性化发展。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要树立差异性意识,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他们提出相应的期望,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的个体独立性得以发挥。此外,班主任进行日常班级管理时,要注意树立学生的班级“主人翁”意识,在进行决策时多征求学生的意见与想法,让学生的所思所想能够在班级活动中充分展现,使学生能够在张扬个性、积极向上的环境中成长。
三、社会化功能的实现
儿童心理学研究者认为,社会化发展是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4]。班级管理的终极追求是为了帮助学生真正成长和改变,为其今后步入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使其拥有社会化的人格与品质。无论基于何种理念的班级管理,都是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社会化过程。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前要明确这样一个班级管理价值取向———班级是人际交往的集体。班级应该帮助学生学会“守规矩”,学会做人。班主任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去协调班级中的人际关系、矛盾冲突,帮助学生完成社会化。从一定程度上说,班级管理中的教育是集体的教育,而对学生某一方面的社会化其实是对整个班级的社会化。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还要穿插对遵守规范制度、社会角色与世界观的要求和期望,使学生朝这些目标努力,真正实现班级管理的社会化功能。
四、结语
小学班级管理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班级管理所发挥功能的实现与否对学生具有深远的影响。班主任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对班级管理的功能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真正去保护学生的身心,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帮助学生完成社会化,让学生有尊严、有担当地成长为更好的人。
参考文献:
[1]CUNNINGHAMH。Childrenandchildhoodinwesternsocietysince1500[J]。HistoryTeacher,20xx,102(1):226。
[2]马克斯范梅南,巴斯莱维林,范梅南,等。儿童的秘密:秘密、隐私和自我的重新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xx:191。
[3]于合乐。开放式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xx。
[4]王振宇。儿童心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xx:198。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5
【摘要】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德育管理是一项内容复杂且不容易完成的教育工作,为了能够将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较好的结合到一起,笔者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德育教育措施,其中包括教育者要做到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起学习榜样、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德育环境,提高班级管理的工作效率以及用心尊重每一位学生,为其健康成长营造鼓励氛围等等,以期能够对我国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带来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低年级;班级管理;德育教育
前言
教育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所要学习的内容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一些理论知识,同时还包括基本的生活技能与重要的思想品德。然而,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我控制意识较弱,因此就需要教育者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交给他们为人处事的道理与做人的基本准则,将书本知识、生活经验以及思想品德等内容巧妙的融合到一起,为小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现状
1.德育教育过于表面化。有部分教育者表示,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大,只需要在课堂中一带而过即可。这些教育者会将绝大多数的精力都投放到培养低年级学生的个人习惯上,认为只要让他们学习好书本知识,就可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在班级中用于宣传思想品德的黑板画与光荣角等反而成为了应付了事的装饰,学生只要根据主题去自由发挥即可,教育者一般不会再根据内容来展开更深层次的讲解。
2.德育教育模式过于单一化。如今,伴随着新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小学低年级教育者也在紧跟住教育改革的脚步,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与教育理念。然而,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教育者却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德育教育,学生在课堂中只能够被动的接受教育者的引导,经常会出现“教育者在讲台上唾沫横飞,学生在课桌前昏昏欲睡的.尴尬局面。”此外,还有一些教育者受到了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推崇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法,只会让学生去机械的复述和背诵课本中的知识,没有教给他们如何将思想品德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法,长此以往会养成学生的惰性心理。
二、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改进措施
1.教育者要做到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起学习榜样。在孩子们的心中,老师是他们学习的榜样与进步的目标,他们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都对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处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较强,他们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因此作为同学生朝夕相处的老师来说,他们必须要做到严于律己,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学生面前树立起一个三观正直的学习榜样。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如果老师动不动就发脾气,怎样能够让学生懂得讲礼貌呢?如果老师在吃饭之前都做不到洗手,那么又怎样让学生懂得讲卫生呢?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小学低年级老师需要从如下几点来着手改进:首先,选择干净整洁、大方得体的服装;其次,按时上课,不因个人原因随便迟到;再次,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平等的对待他人;最后,不要随便放大学生的错误,给他们足够多的改正机会。
2.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德育环境,提高班级管理的工作效率。优秀的道德品质需要在良好的德育环境中养成,教育者应当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让他们懂得怎样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当中来与他人相处,进而达到寓教于境的作用。教育者可以借此主题来设计一个相对真实的活动情境:在课桌到门口之间放置一些障碍物,将学生的眼睛蒙上后,让他们在不依赖任何人的帮助下去走到门口,而后说出自己的真实体验。在整个活动当中,学生可以初步认识到盲人在生活当中的诸多不便,从而培养出他们乐于助人、替被人着想的良好习惯。
3.用心尊重每一位学生,为其健康成长营造鼓励氛围。爱是学生成长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小学低年级教育者需要给予学生最大的尊重,让他们懂得正自己的错误和过失,才能够同学生之间建立起相互关心的亲密情感,从而获得学生的爱戴。相较于严厉的批评与一次又一次的说教来看,用感情来营造出来的鼓励氛围,更加有利于学生去懂得德育教育的真正价值。为了能够更好的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教育者需要去不断的提升自我,要将自己同学生置于相同的地位中,深入到学生身边来了解他们的真实状况与学习需求,争取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伙伴关系。首先,教育者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与学生谈心,以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为切入点,同学生之间交流彼此的想法与信息;其次,教育者要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汇总,同时还要理解他们犯错的原因,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接触自己,从而让师生关系变得更加亲密、融洽;最后,教育者还还要多多称赞学生,即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出现了错误,教育者也不应该用过于严厉的语言和态度来批评他们,而是要耐心的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让整个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有趣,为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低年级的德育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教学任务,教育者需要勇于克服教学过程中的诸多困难,积极的创新教育方法,帮助小学生养成健康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王美怀.如何在低年级小学生中开展德育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xx(25):103.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6
小学作为学生正式接触学校的地方,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学生们没有任何的社会经历与学习经历,教师的每一个举动对于他们而言都是从来没有过的。因此小学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今后初中高中乃至今后的生活学习都会造成重大的影响。每个孩子的兴趣具有差异,个性也不尽相同,因而在管理教育的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情况,不能以一概全。在对学生进行统一的管理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班主任对于班级有效管理的措施如下:
(一)管理模式要放松自由
由于小学生们年纪较小,较为严厉的管理方式虽然听起来能够对于学生们进行有效的管理,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思想天真、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因此,班主任的管理方式也要与学生的性格相结合,通过较为宽松的教学方式,并且在班级的管理上相对的放宽,给学生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通过这种管理方式,学生们会更加积极的投入学习与生活中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以往的班级管理中,学生无论是课上的学习还是课后的活动都严格的受着班主任的控制,学生无法较好的支配自己的在校课后时间,在事事被班主任都安排好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很难被激发起来,因此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很难营造起来。因此站在轻松融洽的氛围内,学生的积极性被有效的激发起来,积极投入到班级的建设与日常的学习中。比如班主任可以在设立班委的方面,采取民主投票的方式,让学生们自主推选自己喜欢的人,同时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能够自主的争取当班干部的机会,从而让学生们有着班级是我家创建靠大家的意识,让学生在班级建设的同时,加强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
(二)加强同班主任的交流
班主任既是班级的管理者,又是班级这个大家庭里的一份子。班主任对于学生而言,也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因此要改变学生对于班主任的传统看法,加强与于学生的交流十分的重要。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能够减少师生之间的偏见,在交流的同时,更加地了解彼此,同时让学生的集体意识变得更强。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也能够了解班里每一个学生的性格,从而根据学生的性格和习惯进而制定更加符合学生们的管理制度。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中,能够了解教师,明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计划的'意义,从而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老师的行动。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教师总是机械的给学生们立规矩进行约束,或是下达指令让学生们进行总结,在低年级中,此种管理方式或许会产生较好的作用,然而随着学生年纪的增长,学生会逐渐产生逆反心理,这种教学方式会越来越不适应学生,有可能会刻意的去违抗教师的命令或者违法课堂纪律,因此产生的效果却适得其反。班主任可以定期的在班级里举行班会,让班干部们来总结班级的日常情况,并且对于日常情况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班主任再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校的要求对于今后班级的发展方向与管理方式进行调整。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定期的在班级里开展一些交流会,教师暂时的忘记自己的班主任身份,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们进行交流谈心,对于班级里的不好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对于学生们做得好的地方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和学生们关于学习和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指引,帮助学生们走出生活中遇到的困境,从而更好的学习与生活。
(三)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
教育的目标是发现学生的兴趣,努力加强学生的特长培养。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应当注重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小学生们年纪较小,性格更加的活泼好动,对于一切的事情充满好奇心。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十分乐意于向大家展现自己的特长与优势。但是在传统的教学管理中,教师忽视了对于学生个性化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们的积极性也在传统的教学中被消磨殆尽,对于新鲜事物失去了兴趣,对于自己的特长优势也羞于表现出来。最终也失去了对于教师的信任。在新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该抛弃传统的教学思想,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教师应当给学生们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在自我的展示与他人的肯定中,逐渐加强自己的自信心,并且为自己的兴趣发展提供动力。最终在不断的鼓励下,促使学生不断地提升自我。班级管理也会有显著的成效。
结 语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里的中心人物,对于班级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班级的管理中,教师应当注意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管理方案的制定与实行。在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逐渐的指导养成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的发展也进行指导。在班级的计划实施中,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些班级里较为积极的学生们协助自己进行措施的推行。同时注重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能在班级活动与班级事务中发挥自己的特长,让每个人都能够积极的参与班级的管理与建设。使小学生们在小学生活中能够快乐生活、高效学习、健康发展。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7
摘要:低段学生由于刚刚从幼儿园过度过来,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自主行为习惯等方面相对来说都比较欠缺,小学低段时期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力促学生形成健康人格性格的关键时期。本文结合低年级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站在班主任的角度,从多个方面开展有效班级管理:实施人性管理;力促时间管理;实施情绪管理;形成学习管理。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结合我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的经验来说,我认为低年级时期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健康人格品性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学生开展有效的管理,引导其形成扎实的习惯和向上的品格,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等多个方面来说,都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以下是笔者关于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的几点探索:
一、实施人性管理
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刚刚从幼儿园过度过来,之前在幼儿园阶段的学习经历,以及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学生很可能形成比较自由、散漫的行为习惯,甚至由于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当下的孩子始终是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的自主行为习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此时如果班主任仅仅用一些规章制度来加以约束,可能难以产生预期的成效,我认为班主任可以实施人性管理,结合人性管理的方式来实施管理,力促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传统的班主任教学管理给我们的印象是“班主任总是一副凶脸孔,任课教师也没有好生气”,对于低段孩子来说,班主任不必采用凶冷的.一板一眼的姿态来对待学生,而是完全可以以亲和的、人性化的管理来实施教学。比如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交流、交谈时,始终采用一种亲和的姿态,与学生之间保持平等的交流与对话,与学生之间保持推心置腹的交流,与学生之间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
二、力促时间管理
对于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要引导他们形成一定的时间管理意识。多数学生都是靠别人的监督、约束来完成时间管理,在学校需要教师耳提面命、三令五申,才能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在家中需要依赖家长的监督甚至“陪读”才能完成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一旦缺乏别人的引导和监管,学生的时间观念可能就会很差。在教学中力促学生形成自我时间管理,才能构建更为有效的教学实践模式。在时间管理方面,我引导学生对自我时间进行约束和整理,每天都给自己列好一份时间管理表格,什么时间段完成哪些事,什么时间段完成什么目标。结合时间管理,引导学生构建更为有效、合理的自我管理模式。与此同时,我还将时间管理的理念渗透到家校合作中,通过短信平台、微信平台,引导家长也充分重视对学生的时间管理,在家中也可以与学生一起制定学习时间表格,将学习模块进行管理和设计,充分认识到,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中,时间管理是基本的保障。
三、实施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历来是家长、教师所忽视的。对于情绪管理来说,教师和家长都应该充分重视起来,低段孩子也有了自我内心世界,每一个孩子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所谓“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性格、喜好、脾气、秉性,所以在低段的教学管理中,教师也要意识到对学生情绪管理,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正能量,形成自我情绪约束管理。学生的情绪是多样化的,有的学生会因为自己一时的成绩下滑而形成自卑的情绪,学习态度变得消极,而有的学生会因为自己一时考得好或者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而沾沾自喜,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情绪状态,进行积极有效的调整,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比如在教学管理中渗透正确看待各种失败、成功的态度等,通过这些加以科学引导,帮助学生学会管理自我情绪。
四、形成学习管理
在低段学生的学习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不少学生没有学习计划,对自主学习缺乏一定的自我管理,学习管理方面非常欠缺,不少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散漫,也有一些学生由于受到家长的影响,自我学习管理由于被家长施加了太大的压力,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给自我施加太大的压力。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我认为最好的学习形式肯定是学生在一种愉快的、向上的状态下开展学习。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的学习模式对学生形成学习管理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管理,通过有效的教学实践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力促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有效提升。
作者:陈亚亚 单位:南通市通州区东社学校
参考文献:
[1]王莹莹.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绪”与“理性”[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4(02).
[2]张昌龄.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03).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8
一、前言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主要的人,也是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接触的最多的老师,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在众多的教育教学方法中,情感教育是最为有效、也是最贴近教育本质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热爱教育事业,真诚的关心和爱护学生,通过真诚的情感交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用爱的力量感染学生,真正的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二、深入了解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班级管理中尤其是小学班级的管理中,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班级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进行“真情管理”的关键。目前,很多小学班级管理中都存在一种现象即有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了学生的尊重,但是却缺乏影响力,这就是教师未能够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没有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所致。在教育中缺乏爱,缺乏对学生真正的了解和关心,就不可能真正的发挥教育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细致的了解和研究学生,进而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促进学生健康发展。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个性特长以及兴趣爱好等等。其次,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不能够将自己视为管理的权威,而要在课堂教学或者是课后的交流中与学生平等的交流,用自己的真诚打动学生。师生之间建立起彼此的信任,促进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三,班主任要定期的召开家长会,通过和家长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更进一步的了解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发挥爱的力量,创设温馨的学习环境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热爱教育事业,不热爱学生,就是一个不称职的教师。因此,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为学生创设出良好温馨的学习环境。首先,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要相信爱的力量,相信通过自己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学生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将应有的知识传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通过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关注、被理解,进而积极地投身到学习中;其次,要主动的关心学生。小学阶段的学生独立性不强,在学校中往往依赖教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关心学生。如,有的学生因为家庭或者是生理缺陷等原因,会产生自卑感,上课不敢积极的发言,课后不积极的参与学生们的集体活动。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阻碍作用。这时,教师就要更多的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摆脱心理阴影。可以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在课后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对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的帮相学生申请补贴,帮学生渡过难关,逐渐的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在小学班级的管理中,教师要认真细心地了解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富有个性的发展。首先,教师要注重日常的观察,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如,有的学生比较外向,善于主持或者是辩论。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这一特长,积极地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或者是朗诵比赛等,让学生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展示,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一些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但是文笔较好,善于写作,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作文比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在教学中要鼓励这样的学生积极地发言,让学生能够得到锻炼,通过发言让学生敢于在公众面前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次,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地开展各项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能力,让学生的优势或者是闪光点得到充分的展现。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生活当中,真正的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第三,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的闪光点得到充分的发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树立良好班风,构建和谐班集体
班级的建设和管理除了要靠一定的制度外,还需要树立良好的班风,让学生在班级的学习中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增强班级的凝聚力。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遵守班级的规章制度,对一些不遵守班级制度的学生要按照相关的制度进行批评教育,进而引导学生在集体中要有团队意识,要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而不是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其次,要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如,可以开展短跑接力赛、拔河比赛或者是开展一些游戏,让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彼此熟悉,并能够团结一致。小学阶段的学生合作意识单薄,这就需要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合作,让学生树立起团队意识,进而教会学生合作学习。学会关心他人,引导学生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无限大;此外,要利用好班级资源,如黑板、墙壁、窗户等,可以定期的办黑板报或者是在墙壁上张贴一些优美的文章,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增强学生的文学和文化意识,进而净化学生的思想和灵魂,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总之,树立良好的班风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构建和谐的班集体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六、结语
总之,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教师在管理和教育过程中要爱学生,充分的了解和研究学生,用自己的关怀和信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用自己的人格引领学生的人格,充分的发挥教育的力量。
作者:贾璐源 单位: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武沟乡渠口小学
参考文献:
[1]张玉国.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xx(26).
[2]苟举强.浅谈小学班级目标管理方式的多样化[J].学周刊,20xx(26).
[3]杨光.针对小学班级管理的相关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xx(37).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9
摘要:相比于高年级的班级管理,小学低年级阶段的班级管理存在着更多的不稳定因素,班级管理难度更大。例如,学生年龄小,难以实现良好的自我控制;遇事易冲动、急躁;集体意识淡薄;对安全隐患认识不足等。结合当前学生实际情况,对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进行探索。
关键词:低年级;班级管理;班风建设
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作为一线班主任,承担着组织、引导、协调、疏导、沟通等日常管理工作,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和谐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通过加强班风建设、打造精细化班级管理平台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增强集体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将班主任从繁重的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
一、加强班风建设
良好班风的形成对于学生的成长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结合以往低年级班级管理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加强班风建设。
(一)制定班规班纪
低年级的学生对于班规班纪没有明确的认识。因此,在班级成立之初,班主任教师应当与学生共同探讨班级的基本规则,如上课期间不能随便讲话,下课不打闹,文明用语等。需要注意的是,班规班纪一定要具体,如将“认真听讲”转变成“眼睛盯着老师”等。班主任教师没有必要一次性明确所有的规则,可以从最基本的要求入手,并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逐渐增加。在班规班纪制定之初,低年级的学生很难完全执行,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每天利用早读时间,帮助学生明确班规班纪。通过每日不间断的引导,一个学期之后,大部分学生对班规班纪都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班会活动
学生是不断成长的个体,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班主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该年龄阶段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班会活动。以笔者所带的班级为例,一年级主要开展了“夸夸我的学校”“我爱我班”“找呀找呀找朋友”“告别幼儿园,我是合格的小学生”等班会活动;二年级主要开展了“学习效率我最高”“课外阅读的奥妙”“文明礼让,我是优秀少先队员”等班会活动;三年级主要开展了“大声说出我的'优点”等班会活动;除此之外,在父亲节、母亲节来临之际,笔者倡议学生与父母互换角色,开展“一日父母”活动。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作用,尽量让学生参与到活动策划和活动组织过程中,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
(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活动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国际学校,每年在学校都会开展四大节日,即读书节、圣诞节、科体节、艺剧节。依据四大节日,每月学校均会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这一有利条件下,笔者鼓励本班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积极参与到学校活动中。通过参与活动,学生的自信心明显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1]。
(四)加强个别学生教育
每个班级都有暂时在行为习惯上或是学业上落后的学生,而这些学生更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注与鼓励。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通过个别交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在较为轻松的交流氛围中,可以有效减少师生矛盾,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二、打造精细化的班级管理平台
目前,很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均提出“班级精细化管理”这一观点[2]。但在执行的过程中,一线教师也遇到了不少问题。笔者认为,班级的精细化管理必不可少,但是在执行过程中需要融入更多的人性化因素。执行班级精细化管理的目的是以制度规范学生行为,从而将班主任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任务中解放出来,而保障这一点最有效的方法是培养得力的班干部。目前,不少一线教师采取民主选举、定时轮岗等方式选拔班干部。通过这一方法,可以规范班干部的行为,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此外,以往量化班级管理是以每个学生为单位进行的考核,根据情况进行加减分,这样容易造成部分落后学生自我放弃,班级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增加[3]。本学年,笔者尝试以小组为单位(笔者班级共31名学生,4~5名学生为一个小组),每小组内部推选出组长。小组成立后,每日根据各成员的各项表现进行量化考核。与以往相比,每个学生都被纳入小组进行管理,既降低了教师管理的难度,还可以避免学生的自我放弃。经过一年的实践,笔者发现,采用这一方式进行班级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结语
班级管理是一把双刃剑,有效的班级管理可以帮助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成长,反之则会导致学生叛逆。作为一线教师,笔者认为,我们应当认识到班级管理的重要作用,要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要有发现学生优点的能力,鼓励学生做最好的自己,为学生的纵向发展搭建展示平台。
作者:马海燕 单位:济宁孔子国际学校
参考文献:
[1]陈凤花.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现状及策略的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xx.
[2]江海.小学“精细化”班级管理实践误区与对策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xx(3):103-105.
[3]许晓文.差点教育理念下的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xx(6):96-98.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0
班级管理,就是以学生的年龄、认识水平和所学新知识的内容和办班人数的标准为依据,把他们分成不同的班级自成一体,并对各个班级的学生进行知识讲授,生活、学习、劳动等方面在各自班级中进行的集体管理、培训的形式。班级作为一个教学单位在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工作的基本阵地,也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基本环境和场所。由此可见,组建和培养一个优秀的班级对于学生学习活动的进行,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整个学校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那么,如何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对班级进行科学、有效的建设和管理,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我们认为:班级管理具有较强的技巧性,班级的管理不仅是一门学问,还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快乐。许多人说:班主任工作是辛苦的,又是甜蜜的。确实,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在从事教学工作之余,每天置身于学生之间,忙忙碌碌,凡事亲历亲为,大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卫生,小到穿衣、吃饭、睡觉、生病等等有忙不完的事,谈不完的话,问题依旧不断,效果不佳。我们从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体会到:如果我们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和技巧,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便能得心应手,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应从这些烦琐的日常工作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成为班级的主人。我们认为教师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选拔和培养得力的班干部。
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一个班级教育管理的好坏,特别是到了中、高年级,往往与班干部力量的强弱、发挥作用的大小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是否有得力的班干部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班级管理工作的成与败。在选用班干部时,应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通过多方面的考察了解,挑选出那些关心集体、团结同学、积极热情、办事认真、愿意为同学服务,又有一定组织能力和特长的同学担任办干部。第二、班干部选定后,要注意对他们的培养。首先,要根据每个班干部的特点和实际,分配他们的工作;其次,要努力培养班干部的责任心,让他们确实负起责任来,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不能身在其位不谋其职。第三,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大胆工作的能力。由于小学生年龄偏低,各方面的能力还很有限,往往凡事都要问老师,这时,教师应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鼓励他们大胆工作,独立解决一些问题。第四,要培养班干部的榜样意识,不仅要制止班干部的优越性和骄傲自满心理的产生,而且使他们意识到,越是班干部越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总之,一个班级拥有一支强干的班干部队伍,才会更有利于教师管理工作的展开和班级的健康发展。
二、严格要求学生,使之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同时也要注意做好后进生的工作。
小学阶段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内,既可以奠定下成功的基础,也可以埋下失败的祸根,关键在于养成了怎样的学习、生活习惯。一个集体的成败更取决于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只有每个学生的素质都提高了,才会有整个班级的进步。一个班集体就如一台机器,而每位学生则是组成这台机器的各个部分,只有机器的每个部位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机器才能正常运转。抓好后进生工作,是整个班级进步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要对每个学生,都要从各个方面进行严格要求,使之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学习上的仔细、认真,勤于思考,勤学好问等;生活上的乐于助人、宽以待人、团结同学、懂理貌、讲文明、爱劳动等。在这项工作中,教师尤其不能忽视对后进生的关心和培养,不能放松对这部分学生的要求。教师要具体分析这些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对症下药,帮助这些学生弥补不足,争取尽快赶上甚至超过班上好的同学,使他们由后进变先进。
三、创设班内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班内良好的集体氛围,是教师顺利开展工作和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重要保证。班内要创设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要努力在班集体里形成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和同学之间交往的心理氛围。既能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又能处处给学生热情的关怀和鼓励。只有学生感到老师的平易近人,可亲可敬,才会更乐于接受老师提出的要求,使班上每一个成员都心情舒畅、轻松愉快。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同时,班主任要努力倡导同学之间建立一种团结友爱的关系。为此,教师要善于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密切同学之间关系。比如,组织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为学生创造交往的机会,从而使同学之间加深了解,增进友谊,进而在班内形成一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氛围。让学生感到班集体的力量、快乐和温暖。
(1)班主任要多启发、引导好学生。
除了抓好班干部队伍这个领导班子外,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共同管理,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让学生出谋划策,可以班会、座谈会的形式,也可以设立意见箱。如在班上搞变废为宝的'活动,把每天的废纸,饮料瓶收集起来,装在袋子里,满了就放在班上的工具室里面,积少成多,再拿去卖钱。这样,不但保持了学校环境卫生,而且卖得的钱还可以作为班上活动的开支。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激发了,学生之间有了交流的机会,有了参与班级管理的主人翁意识,识让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力量,同学之间团结合作的愉悦。
(2)多与学生交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学生毕竟还小,难免会犯错误。作为班主任老师要经常与学生交流,和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交朋友。通过相互交流,相互了解,引导学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醒学生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一方面,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并及时给与表扬和鼓励;另一方面,要尽早发现那些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对错事、坏事及时进行批评教育,使不良言行尽快改正。同时,利用班会、周会课向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思想品德教育。用发生在学校身边的先进事迹教育他们,引导他们,用英雄的典型事例感染他们。
四、要把握好与学生家长的情感性,和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和谐关系。
和谐的社会、社会的和谐,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新课程的实施,“以人为本”之新教育目标,是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全体努力奋斗才能实现的。培养新型的实用优秀人才,是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来教育和管理的。家长评论学校往往从班主任开始,因为班主任与他接触最多。家长的评价认可程度,对学校对班级对教师的影响都很大。他认可你、反感你,他都会到处替你宣传。所以,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至关重要。为更好的做好老师与家长的联系工作,我们经常在下班以后进行家访交流沟通,也经常打电话与家长取得联系,向家长回报子弟在学校的情况,向家长汇报班级工作。如此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能督促学生的学习、生活、遵守纪律等,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家长的欢迎,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人与人的交往,总是伴着情感的交流。交往必须强化角色知觉,树立良好形象,理智把握情感、自尊自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平等、纯洁的关系。同时,班主任在学生家长面前要举止端庄文雅,不卑不亢,实事求是地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并且一定要做到:讲优点不阿谀,讲缺点不带气,遇到问题心平气和,家长高言,我不高语。但又必须心里明白,这不等于低人三分,应有自己的尊严。与此同时,班主任还应该更多地给学生家庭带去快乐,成为他们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帮手,而不应为了自己在与学生交往中的无能,去通过家长寻找惩治的手段。至于谈话的内容、形式、语气和方法等方面,班主任首先应注意教育的形象,弘扬开拓创新精神,与时俱进,确保思想上的针对性、内容上的兴趣性和准确性,形式上的多样性,语气上的温柔性,教育上的一致性。为引导、教育学生和搞好班级集体建设铺路搭桥,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断地促进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促进班主任、家长、学生相互协调、和谐的合力效应,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班主任也应该注意自身形象,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以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渊博的学识来引响学生,陶冶学生,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和维护。提倡民主管理,科学管理,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必须从班主任做起。班主任处理任何问题都要公正、无私,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同时,教师和班主任要大度,允许学生向自己指出缺点和错误,虚心接受并加以改正。给学生自主权,公开班级所有事物,不搞一言谈。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1
摘要:连续两三个月的阴雨天气,让酷爱打乒乓球的男生选择了在雨天打球。教师采用了多种方法均不见成效,最终以“为未来的奥运冠军打伞”这个计策让雨天打球的行为销声匿迹,从中反思做班主任多年所积累的教育智慧。
关键字:雨天打球为你打伞智慧劝解
现代的小学生见多识广,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大人的建议,哪怕是合情合理的,也不见得能让他们听进去。但他们毕竟还是自控能力不强的孩子,有些不应该做的事情,还是需要老师通过教育智慧来制止的。班里的男生经常在雨天打球,教师就用教育智慧停止了这项有安全隐患的活动。
一、雨天打球屡禁不止
我是五(1)班的班主任,班里有五六个男孩子特别喜欢打乒乓球。可学校的乒乓球台是露天的,下雨天就不能打球。前段时间,连续的阴雨天气让那几个男孩子憋得慌。实在忍不住了,就冒着雨去打乒乓球。这不,上课铃响了,他们急忙冲进教室,一边往抽屉里塞球拍还一边互相看看对方,头发湿漉漉的。我知道,他们是冒雨打乒乓球去了。我轻轻走过去,说:“快用自己的衣服把头发擦干,免得感冒。”他们一个个很顺从,脱下外套就擦。我也帮忙着擦,表达着我的爱意。我告诉他们人运动的时候毛孔是张开的,被雨一淋,是很容易感冒的。我本以为五年级的学生晓得利弊之后,就会控制自己的行为。第二天,他们还是汗淋淋地来到教室,我没收了他们的球拍和乒乓球。不知怎么的,球拍又会“变”出来。我问为什么非要在雨中打乒乓球,他们低着头不说话。我又问那老师为什么不准在雨天打乒乓球,这他们倒是知道,说是雨天打球会感冒。我说打电话给家长,万一感冒了,老师可担当不起。他们都站立不动了,其中一个胆大一点的说,老师,不要告诉我爸爸,我以后不打了。其他的学生也说,老师,我们以后也不打了。我相信了他们。也许老天不开眼,还是不停地下雨。他们实在控制不住自己,又背着我在雨天打球。
二、搜肠刮肚,终有一招
学生从早上来到学校,中饭在学校吃,如果早上一来就打乒乓球把头发、衣服、鞋子淋湿了,要到傍晚才能回家换。这一整天,学生的生活就是煎熬。学校又没有室内乒乓球桌,学生的天性又不能被抹杀。为这事,我的心老牵挂着,不知怎么办才好。一个电话让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原来是嫂子打电话给我,说是上初中的侄子半夜烧得厉害。我问好好的怎么会发烧呢?嫂子说,这段时间不是都下雨吗?他在雨天打乒乓球,打得大汗淋漓,等赶到教室时,老师没收了他的乒乓球拍,并让他在教室门口罚站。孩子体质本来就不太好,起先出汗,后来又被凉风一吹,到晚上就发烧了。我明白了,男孩子爱打乒乓球是本性使然,连续的阴雨天气,在雨天打乒乓球是很多男孩子都会做的事情。
怎么办呢?我在大脑里搜寻者解决事情的办法。告诉他们这件事的利弊让学生们自己去评判,学生说得很好,可没控制住;惩罚学生,让他们罚站或者告知家长,效果也不大;没收他们打球时必须要用的乒乓球拍,可还会再“变”出来;让学生写“说明书”,学生反思得很深刻,但想打乒乓球的欲望总是难以遏制……我想起了第斯多惠说的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想,到底要激励什么才能找到解决这件事情的突破口呢?同时我看到了一本书《中国教师最缺什么》中说到中国教师缺乏服务意识。那在这件事情上我能不能体现自己的服务意识呢?当我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时,我找到解决这个棘手问题的办法。
当他们再次在雨中打完球,汗淋淋地跑进教室时,我在班里说了这样一番话:我们班的这五六位男生都酷爱打乒乓球,以至于要冒着雨进行训练,很有可能是未来的奥运冠军。(我故意将未来的奥运冠军加重了语气,学生听到这里后就笑了。)大家都知道,打球的时候,人的毛孔是展开的,出了汗以后,被雨淋着是很容易感冒的。现在的问题是我既不想抹杀未来的奥运冠军这个好苗子,又不想让他们因为下雨天打球而感冒。因此,我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说到这里,我故意停顿了一下,好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听我往下说。)我要为未来的奥运冠军打伞。(顿时,全班同学的眼光一齐投向那几个男同学,笑了。)我对那五六个爱打乒乓球的男生说,如果你们想在雨天打乒乓球,请来叫符老师为你打伞,我很愿意为未来的奥运冠军打伞。我又对其他学生说,如果你们看到他们在雨中打乒乓球,请马上来叫我,免得未来的奥运冠军感冒。(等我说完,全班都学都笑成一片了,我自己也差点笑出声来。)
这一天正下着小雨,我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突然,七八个孩子嬉笑着跑过来,对我说:“符老师,赶快去给未来的奥运冠军打伞。”我立即说:“好的!”撑起雨伞就往乒乓球台跑去,那想要打球的学生早就跑回教室里去了。至今,那几个男孩子再也没有在雨中打过乒乓球。
三、静下反思,增长智慧
1、蹲下来看学生的行为。小学生的左脑发育还没完全,明明知道下雨天打球是不适合的,但他们还是会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去打球,他们不会理性地控制自己的行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学生在雨中打乒乓球,跟他们讲道理没用,因为这个道理他本身就已经知道,说了等于没说。老师如果硬性规定不能做,他们就会逆反。虽说不会直接顶撞,但还是会在背地里做。老师容纳了学生这个看似“不敬”的行为,没有抱怨、没有呵斥、没有惩罚,有的只是宽容、理解和关心,至始至终,教师都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试图控制这个不良行为的蔓延。
2、将教育理论用于实践。每个教育行为的后面都有一个教育理论在支撑。教育理论比较枯燥乏味,学习时比较吃力。作为一线教师更多的是喜欢看一些案例,但是案例有一些不足,就是对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有好的处理办法。这件事以前从未遇到到,更别说有好的处理方法。时代在变,学生在变,况且今年难得的连续阴雨天气也是往年不曾出现的。既然没有现成的做法,只能自己琢磨。我首先放大了学生的打球动机──想成为奥运冠军,让学生觉得不太好意思。本来就是喜欢打打球而已,突然被老师上升到要成为奥运冠军,这可不是小事;再次表达自己想为未来的`奥运冠军打伞的意愿,学生会想,一直很受尊敬的老师竟然要为自己撑雨伞,这可怎么担当得起呢?最后老师请他们想在雨中打球时就来叫老师打伞,也让其他同学看到了立即来报告。整个制止雨中打球的行为变成了一种激励和保护,学生从中感受到了教师的真心,也领悟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3、语言的魅力真是无穷。同样的一个意思,不同的表达方法将产生完全不一样的效果。老师在学生面前的那一番话很有艺术效果:首先,表面上看教师是允许他们雨天打球的,因为老师讲话的时候始终是微笑的,而且老师很愿意为他们撑雨伞。实际上老师是话里有话的,老师的意思是要成为未来的奥运冠军打伞,如果老师真的来打伞了,那他们的将来可一定是要成为奥运冠军的,谁都是爱面子,只有十二三的岁的学生是承受不了这个的;其次,在雨天打球是不好的行为,老师不能任由其发展下去。教师没有“千里眼”,不得不借助于其他学生的眼睛。如果要求另外的学生直接监督,他们会碍于面子或怕影响同学之间的关系而不跟老师说。即使有学生来说,那几个高大的男生也会一起挤兑这个来说的学生。老师不叫另外的同学监督他们打球,而是说免得未来的奥运冠军感冒,来叫老师撑雨伞。这句话,无论对于来报告的学生,还是对于在雨天打球的学生都是可以接受的,避免了个别学生因跟老师打报告而造成同学之间的关系不和。这样做的结果表明能让雨天打球的现象销声匿迹。
四、不断积累,丰富锦囊
做班主任很多年了,经常会遇到比较棘手的事情,老师的处理很关键。曾经看到一个成绩很优异的初中生由于一个小小的误会跟老师闹不和,最终离开学校,选择外出打工的悲剧。当时的我刚从学校毕业,没有过多的思考事件背后存在的问题。当我一步步走向成熟,再来思考自己做班主任走过的路,往事历历在目:想起一个学生因为打架打不过别人要去跳塘,我及时追上他,耐心劝他回来,并告诉他怎样才算是真正的男子汉。他毕业多年以后,竟然给我到电台点了一首歌,赠给我真挚的祝福;想起一个高大的男同学在午睡期间压在一个女同学身上,另外的同学硬是说他们谈恋爱,我圆满的化解了他们的谣言,并让大家都把心沉下来读书。期末考试中有一道题是评价自己的语文老师的,那男生用的成语是学识渊博、知书达理、善解人意。有些案例我没有形成文字,也有形成文字未发表,但纵观学生被处理后的反应,还算是比较正常的,没有形成逆反心理,没有破罐子破摔,虽然有暂时的情绪,但总的趋势是一直向前的,学生的脸上越来越阳光,对教师也越来越信赖。学生个个都是有灵性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不可以用雷同的方式来教育。作为教师必须要有一颗善心、爱心纠正暂时偏离正常轨道的学生。做班主任多年,我不断学习,不断经历,不断思考,不断成长,努力探寻教育智慧,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2
1完善规章制度,谨防第一个破窗
小学新生只有6、7岁,对学校、对老师、对同学、对学习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很难立即适应小学学习对他们的各种行为规范,违规违纪的情况时有发生。作为班主任切不可等事情发生后才来做大文章,事实上,这样一方面既伤害了学生,另一方面也使班级工作显得相当的被动。因此,平时的预防才是最为根本的。新生年龄幼小,还没有形成健全的道德评价体系,很多行为都需要老师和学校的指导和规范。所以首先应该让孩子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时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合理安排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形式,切不可让学生囫囵吞枣。当孩子逐渐适应了小学的生活之后,就应该在班级中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如班风建设、学风要求、卫生管理、值日管理、班级常规、班干部职责等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班主任在制定班级规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可行性、操作性,进行量化管理。应该在班级中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通过让学生自己出谋划策,共同参与制定规章,达成一致的认可,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让学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关注细节小事,修复第一个破窗
“破窗理论”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管理必须从小事抓起,从琐事做起;必须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破的窗户玻璃”,防微杜渐,以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所以,任何一件有碍于班级整体发展的事情,即使只是小事,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处理,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一方面,犯错误的人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罚,容易使其更加有恃无恐,今后其行为将更加难以控制。另一方面,错误的行为没有得到纠正,其他学生就把这种错误理所当然地接受了,久而久之,学生的是非分辨能力下降。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始终遵循“教育无小事”的原则,并及时有效地让一切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在修复“破窗”时,要艺术地处理。现代社会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生活往往以孩子为中心,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受挫能力很弱,自尊心很强,总是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因此,对过错学生的惩罚措施,应体现教育性、关怀性及可弥补性。对学生初犯错与屡犯错所得到的惩罚应有严厉程度上的不同。惩罚是为了完善其人格,对其今后发展有益。批评应以爱心为原则,始终以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
3加强宣传教育,利用第一个破窗
对犯错的行为并非处理完了就万事大吉,如果没能够及时在其他学生中利用这一契机进行宣传教育的话,下一个同样的事情可能还会发生。不及时的教育就像隔夜的炒饭,一旦错过了学生认识的兴奋点,就很难再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不能切入要害的说教,就如隔靴搔痒,说多了反而会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为今后的教育设置路障。不彻底的教育则容易留下后患,而且由于班主任误以为任务完成放松了警惕,反而为新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错误的发生提供了沃土。因此,事后的宣传也是尤为重要。宣传教育时也要根据学生错误的严重程度、普遍程度和影响程度而采取不同的措施。当然更多时候应该进行正面宣扬。班级管理中对过错学生的教育不仅是告诉他错在哪里,而且要告诉他什么是正确的以及该怎样做,所以品学兼优学生的示范作用就非常重要。通过对比一下,过错学生就可以发现自己不足,也能找到自身的亮点。抓住了这个点,就找到了该生进步的动力并将之大力发扬,班级管理也就及时修补了一扇破窗,避免了不良影响。利用好亮点逐步推进,创造和谐团结、昂扬上进的班风。
4因势利导,用好破窗效应的逆应用
破窗效应告诉我们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所以环境是育人的隐形课堂。散漫的习惯,粗陋的言行会让人“近墨者黑”,甚至“破罐破摔”,那么高雅的举止,文明的言行又是否能让人“近朱者赤”,积极向善呢?的确如此。越是幼小的`孩子,越是没有成熟的道德评判标准,他们对是非善恶的判断还有赖于成人的指导。破窗理论的应用,只能告诉孩子们不能做什么,却未能告诉他们该做什么。所以我们还要在班级之中树立榜样人物、榜样行为,才能从正面鼓励指导学生的言行。老师表扬了一个主动捡垃圾的学生,那么就会有更多主动捡垃圾的学生出现;老师肯定了孩子乐于助人的言行,那么班级就会逐渐形成团结友爱的良好班风。这既是榜样的力量,也是良好环境对人的塑造。所以在我们一方面时刻提防学生违纪的同时,也应该花更多的精力找出学生的闪光点、班级的闪光点。通过树立正面形象,营造“窗明几净”的良好氛围,来导人向善,这就是“破窗户”理论的正面运用。总之,“破窗理论”在学校的班级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细细观察学生的行为,在教育中要始终以使学生健康发展为原则,要始终给予学生一种春天般的人文关怀,一切以学生为本。既要及时修理“第一块被打碎的窗玻璃”,更要大力肯定“主动修理破窗的行为”。长期巩固学生的良好表现和维护集体的良好行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就会很快形成,班级的管理工作也会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作者:李敏 张成全 单位:重庆市荣昌区玉屏实验小学 拓新校区重庆市荣昌区荣隆镇初级中学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3
【摘要】在人才强国战略意识逐步加深的今天,教学工作者不再将工作内容局限于保障日常的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其教学的范围逐渐的扩展到了心理教育、素质教育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上。大量的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运用对于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以下本文就小学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及内容进行简要的分析,重点就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级管理;作用;应用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科学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确保各项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是班级管理的初级阶段,班主任则需要在此基础上适当的进行延伸,管理不是重心,班级管理的重心应该在学生身上,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与人相处等。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下,教师可以通过观察,站在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于部分出现不合群、性情急躁、悲观等不良心态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2.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受成长环境的影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日常的学习及生活中出现摩擦、争执等现象无法避免,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协调,帮助学生明白争执并不能解决问题,可以通过教师协调或者沟通来进行问题的处理。教师自身也要做好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的进行引导,这样就可以将问题扼杀在萌芽阶段。
3.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客观的.进行问题的分析,这对于发育中的小学生非常重要。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下,学生可以明确地了解自身的问题与优势,教师也可以更加科学的进行班级的管理,通过细节的处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自信、乐观、诚实的优良品德。同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也会有意识的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回馈社会储备力量。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下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观,从而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2.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健康的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差异化的生活背景下,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通过观察逐步的强化学生的心理控制及自我管理能力,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强化学生的适应能力、受挫能力及控制力,这些对于学生后期的学习、工作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3.帮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与人沟通。任何人在社会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人们需要面对的群体也各不相同。现阶段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因而家庭的溺爱会让学生非常的自我、自私,这些性格极易给孩子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限制。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掌握沟通、相处的技巧,更好地融入到班级这个大家庭中。
4.帮助学生学会表达情感、宣泄情感。虽然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认知能力上稍显不足,但是基础性的感恩教育是学生必须学会的。心理健康教育下,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包容、接受、领悟社会、家庭、学校给予自己的历练和爱护。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1.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形式
一般来讲,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单独教育和集体教育两组形式来进行。单独教育可以按照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科学的引导,如学生在出现较大心理问题的时候,单独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学生的隐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集体教育则可极大的减少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在班级范围内营造良好的氛围。这两种方法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都运用的较为普遍,教师可以依据班级管理的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2.具体的实施方法
(1)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多方面进行引导。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及领悟水平,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同时,按照学龄段的不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填充,以此来提高心理教育的预见性。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必须予以重视,适时的帮助学生减压可以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明确作为一个学生应尽的义务与责任,有目的的进行个人能力的提升。
(2)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在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互渗透的,德育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目标,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内容和措施落实奠定基础,二者是互补的,德育过程中,采用榜样示范,典型引路、批评和表扬有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的各种有趣的活动有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在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的管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个班要形成良好的班纪班风,需要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个班的小学班主任,至少担任着这个班的一门学科的教学工作,那么就需要教师充分挖取学科知识结构中有利于小学生健康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4)建立心理健康驿站。心理驿站中受教育的学生是学生自己感到有心理困惑、心理压力时主动寻找教师,希望得到帮助。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个平台,不仅有助于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合理布置工作,也帮助了由心理压力和心理困惑的学生,使他们走出不良心理的阴影,在集体中快乐地成长。
(5)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人的主观意识都会通过行为表达出来,小学生更是如此,教师需要时时留意,对于一些表现较为特立独行的学生必须予以关注和引导,让其步入正轨。在日常班级的管理中,给予学生充分的锻炼机会,如“一周值日生”“小助手”等活动都非常可行,学生在体验过班级管理的角色之后会一改之前的不足,学会为他人着想,并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
四、总结
对于班主任而言,除了需要教好专业课程之外,还需要通过科学的班级管理确保所在班级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班级管理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是必须在遵循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抓住核心,并围绕这一核心进行现有方法的科学运用。班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从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非常有限,且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学生接触到的信息非常的繁杂,因此,必须对心理健康教育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郭强.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严与爱[J].中国校外教育,20xx,(04).
[2]沈清峰.管理有方法,真情最为佳———谈谈我眼中的小学班级管理[J].学周刊,20xx,(15).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4
摘要:在农村小学中,班主任的地位和形象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小学生步入学校学习的引导者,班主任的角色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与意义。所以说,作为班主任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班级进行管理,需要在管理中运用一些对策与措施对学生进行引导,以培养初入校门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提供基础保障。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小学生
义务教育的实施使得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得到缓解,升学的竞争性已不再是小学生需要面对的问题。但是伴随现代教育的改革,对学生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本文就对农村小学班主任对班级管理中的一些措施进行分析与总结,以给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帮助。
一、当前农村小学生现状分析
当前的农村学校小学生基本都能够遵守学校纪律,能够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具有较强的执行力。但是,因为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受这个因素的影响,在对孩子的辅导环节比较薄弱,加上现在对孩子的过度宠爱,造成部分学生的自理能力较差。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很大比例的家长常年在外打工,小学生与爷爷奶奶生活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就造成一部分孩子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感,缺乏积极的沟通能力与课堂活跃性,严重制约着学习效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有些孩子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极大的挑战。比如说,性格偏激、倔强、孤僻,甚至有些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逃学、旷课、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等。而且隔代溺爱有可能会导致小学生养成“好吃懒做”的习惯,从而在学习中不爱动脑筋、不听教师话等情况发生。这就要求班主任提高责任心,在学习与生活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小学生进行引导、关怀、教育,从而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以及积极的心理来对待学习与生活,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提供必要条件。
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措施与方法
1.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作为班主任,就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首先,要对每位学生进行详细了解,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生活习惯、脾气性格等。只有充分了解了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才能够在学习中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明白学生的生活需求,并及时进行帮助,使每位学生在学校和学习中能够轻装上阵,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在学习中更要对学生的学习难点进行了解,并与学生打成一片,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沟通习惯,在遇到困难时候能够主动进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善于鼓励
对于小学生而言,没有什么比得上得到班主任的表扬与鼓励的事情更高兴的了。班主任要善于利用鼓励的作用,在课堂上要灵活掌握表扬与鼓励的'使用频率,做到恰到好处,使其既能发挥作用又不至于使学生感觉到故意使用,以免使表扬和鼓励变得普通化,失去其原有的作用与效力。班主任不仅要在学习中进行鼓励,对于生活中的细节也要进行积极的引导与鼓励。比如,学生在回到家后主动帮助家长做家务,班主任了解后也要对学生进行表扬,从而起到对其他学生的引导作用。
3.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一般来说,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执行力,特别是在班主任鼓励下,对于班级制度的执行能力是比较高的。作为班主任就要利用好这一优势,制定相关的班级制度对小学生进行约束与引导,对于比较遵守的学生进行公众表扬,树立典范,在约束的环境中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纪律性。同时,班主任可以建立轮流班委会制度,让每位学生都能够体验到管理班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增强小学生的责任心,并提高自主管理班级的意识,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与能力,为以后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4.及时与家长沟通
家长是学生的第二个教师,家长要配合学校的教育,对学生进行教育。作为班主任要定期开展家长会,做到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并督促学生家长对自己孩子进行了解与管理。在家长会上,要对学生的积极表现进行表扬与鼓励,对于学生在学校的缺点和弱点要进行保留,尽量采取私下交流的方式通知家长,以防打消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交流分析,使家长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管理上的不足,及时进行改正,从而能够正确及时地引导家长对孩子的管理,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基本保障。总之,班主任对班集体的管理对于农村小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是和蔼可亲的、责任心非常强的、对学生非常了解的、对学生的要求能够时刻关心的教师。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生在学习生涯中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全面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刘辉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漕河镇前邴小学
参考文献:
[1]丁娟.浅谈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的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xx(S1):129.
[2]方亮,刘银.农村小学“撤点并校”的成效与困境分析[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3):36-41.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5
小学生正处于思想成长关键期,对什么都充满好奇,渴望积极参与探索,其外化表现容易带来自由、散漫、我行我素、不喜欢被约束,这无形中给班级管理带来压力。如果没有严格的制度管理,整个班级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但如果班主任对学生一味强调秩序,势必扼杀学生天性,这也不是明智的做法。如何将学生情绪释放和班级理性管理相互转化,甚至是有机融合,使其成为重要管理资源和管理契机,这是每一个班主任都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一、宽严相济,运用理性化解情绪
小学学生比较好动,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自律性比较差,起哄捣乱、聊天说话、打打闹闹、不听安排、不好好上课,很常见。面对班级秩序乱象,班主任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管理的技巧。首先,要向学生明确传递信息,班级秩序有严格的制度,任何人都不得超越制度管理。其次,执行纪律和制度时,其目的是教育、爱护,而不是整人、制裁。只要班主任合理执行管理制度,一定能够掌控班级管理主动权。学生课下违纪现象比较多,班主任整天有处理不完的“案件”,虽说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对学生来说,如果班主任不能秉公处理,便会造成更多负面影响。为此,班主任让学生民主选举,成立了若干班级纪律管理小组,每一个小组负责一定范围学生的纪律管理,发现违纪现象,要及时加以干预,如果不能化解矛盾,可以交给班主任处理。管理小组有量化积分,如果管理不佳,积分被扣除,定期积分排名就要下降。这个管理新措施执行以来,违纪现象瞬间得到遏制,班主任很难再接到违纪“案件”了。班主任针对学生心理实际,用学生来管理学生,用制度来约束班级,获得了绝佳管理效果。这是典型的理性化解情绪,使班级管理纳入正规。学生过分的亢奋情绪也得到梳理,班级管理气氛趋于和谐。
二、适时发动,利用情绪突破理性
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班级管理也是这样。在班级日常活动开展中,班主任要做好发动工作,用情绪化解理性,提升课堂学习气氛,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特别是班级组织集体活动时,部分学生表现不够主动,这需要引起班主任的高度关注,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充分做好思想工作,激活学生参与积极性,提升整个班级管理效度。班级管理离不开一些实践活动,班主任要设计一些主题活动,学校也会举办一些活动。这是学生自我历练成长的好机会,但学生普遍存在一些心理障碍,遇到这样的活动,常常会选择回避。这个时候,需要班主任给出有效的发动,利用情绪来化解理性了。首先,班主任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心理诉求,掌握第一手学情信息。其次,班主任要推出班级活动设计,发挥班级活跃分子的带头作用,吸引其他学生加入到活动中来。再就是,班主任要身体力行,亲自上阵,为学生做出示范,和学生一起活动,消除学生心理顾虑。经过一番调整,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大大提高。为给学生以更多动力,班主任还专门设立了活动“大奖”,吸引更多学生主动行动起来。班级管理需要理性化解情绪,而班级活动又需要情绪化解理性。这种相互制约关系并不矛盾,关键要看班主任是如何合理操作和设计的。
三、适时调控,促使理性和情绪兼容
班级管理呈现动态特征,作为班主任,不光要有崭新的.管理理念,还要有丰富的管理方法,适时调节班级气氛,促使学生理性和情绪的有机融合。这样能够快速激活班级成长力,学生有个性追求,情绪化特征十分突出。班级管理制度属于理性范畴,在学生情绪和班级管理理性对冲中,班主任需要把握好尺度,促使学生合理释放情绪,正确对待管理。班级管理是一项充满智慧的复杂工程,在情绪和理性相互转换中呈现机遇与挑战。班级管理内容丰富多彩,班主任也应该有多元意识。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关键期,一些时候需要严肃,另一些时候又需要活泼,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这是我们班主任最需要直面的问题。理性和情绪在班级管理中是不可或缺的两极,任何走向极端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兼容、兼顾、融合,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这应该成为班主任班级管理操作的最终追求。上课时,班级需要轻松、活泼的气氛,也需要严肃认真的精神;下课后,班级秩序下的自由活动,也要体现张弛有度,不能出现失控现象。班主任在具体实施管理举措时,需要随时掌握班级管理发展走势,及时调整管理策略,为学生创设适宜学习成长环境,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完善人格。班级管理充满机遇和挑战,班主任管理方式设计合理科学,操作会事半功倍,反之,班主任就是有三头六臂也难以驾驭班级,维护好班级秩序。总之,班主任需要科学利用管理制度,对学生情绪和理性进行转化,为班级管理创造良好的情绪场。情绪和理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需要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对全面提升班级管理质量有重要促进作用。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班级管理的论文07-23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07-23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08-05
班级管理的论文(通用)07-25
班级管理的论文(热门)07-26
小学班级管理优化策略论文12-02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热]09-06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精华】07-20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5篇【经典】09-05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经典15篇)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