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论文

时间:2024-09-16 10:33:42 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安全管理论文15篇[实用]

  在各领域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安全管理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安全管理论文15篇[实用]

安全管理论文1

  摘 要 通过深圳地铁运营企业的成功经验,详细阐述一个设备系统多、运作复杂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安全体系,包括构建方式、方法、内容及达到的效果。

  关键词 深圳地铁 运营安全 管理体系 构建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已于20xx年12月28日如期开通了,且基本实现了深圳市委市政府要求的“高质量、高水平、一次性全面开通”。在运营初期,经受了人员新、设备新、工期紧、任务重、设备安装调试时间短的考验,实现了安全运营100天,这是深圳地铁人几年来辛勤努力的结晶,同时也是运营分公司构筑运营安全体系、实施有效安全管理的成果之一。

  地铁运营是一个复杂联动系统的统一运作,所涉及的专业多,自动化程度高,运营安全可靠度要求高,要想实现安全可靠运营,提供快捷、舒适、正点、大客运量服务,安全是基础、是保证。

  作为一个新建的提供客运服务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及安全管理起点的高低,是运营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最直接体现。由于与公众、员工的人身安全悠关,又是一个资产密集型企业,构建运营安全体系、提高运营安全水平,是运营筹备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深圳地铁运营筹备期内,分公司领导始终把安全当作重中之重,未雨绸缪,加快构建运营安全管理体系,使运营一开始就实现了安全管理体系的成熟运作,确保了地铁运营安全。

  1 构建管理机构,提供组织保障

  根据运营分公司整体运作的模式,结合“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安全管理原则,设立了专门的以预防、监督、检查、落实为责任主体的安全归口管理部门,成立了以分公司领导、各部门经理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为管理主体的分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同时成立了以各部门专(兼)职安全员、各专业技术骨干为核心力量的安全管理工作网络,各部门也分别成立了部门安全工作小组,为运营安全管理的有序进行,提供了组织保障。

  2 确定安全理念,制定安全管理总目标

  运营分公司成立以来,安全管理筹备工作就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同时,运营分公司领导极力倡导“安全是运营的生命线”、“运营安全无小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地铁你我他,安全靠大家”等理念,让“安全第一”的思想植根于每一个运营人的心中,并提炼出“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处处讲安全、人人讲安全”的运营分公司安全工作理念,制订了“以高水平的管理、合理的成本投入,实现安全、正点、可靠运行,完成各项服务指标”的安全总目标,确立了全员、全过程参与安全的文化基调。

  3 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运营筹备期内,运营分公司就按国家安全生产法要求和国际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标准(OHSAS18000)要求,制定了以安全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管理制度共28个,其中包括安全责任的划分、安全培训教育的内容及要求、安全检查制度、安全例会制度、消防安全管理、承办商安全管理、风险源的识别与评价、安全事故管理等内容,使公司各项活动的安全管理,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运营安全提供了制度保障。

  4 加强培训,提高全员安全防范能力

  为规范安全培训工作,安全主管部门,首先制定了《运营分公司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了作为一个新建企业的各级、各岗位工作人员应该进行的安全教育种类、内容、方式、方法及应达到的水平和效果等,特别突出了安全专兼职人员及特殊工种人员的安全培训要求。确立了以分公司、车间、班组为主的三级安全教育模式;同时,按岗位分工不同,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送香港地铁、广州地铁、上海地铁的学习,参加有关设备厂商举办的培训;开展分公司内部培训及班组内师带徒培训。多种培训使员工提高了安全操作技能、安全管理水平及安全防范意识。对特殊工种人员还进行专门的培训,所有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这种舍得花费巨资用于培训员工的运营筹备教育模式,是实现安全运营的基础和条件,是安全运营的成功经验之一。

  5 健全责任体系,确立安全考核指标

  通过制定运营安全管理责任制,把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各岗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安全重担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的`管理责任落实机制。每年分公司总经理与各部门领导签订安全责任状,把安全指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把安全指标作为否决性指标,并与部门绩效直接挂钩,形成管理上的约束机制,使员工始终注意把安全摆在第一位。

  6 引进先进管理思想,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在运营筹备期内,提前引进OHSAS18000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标准,真正实现事后管理变事前预防。通过培训,让安全骨干人员和安全专兼职人员了解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安全控制模式;通过制定分公司危险源分析与控制程序,确定了运营分公司危险源的识别和风险评价方式。开通前组织对运营活动的场所、设备及各个管理环节上潜在的危险源进行了识别,识别出20xx多个危险源,进行了初步的风险评价,并制订了防范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安全隐患。

  7 强化消防安全管理,减少火灾隐患

  火灾隐患是地铁安全防范的重点,为此,运营分公司特别设立了消防安全工程师岗位,主管分公司消防管理,并编写了《运营分公司消防安全管理办法》,规范了管理;按消防管理要求,成立了多个分公司义务消防队,并对其队员进行了多次手提式灭火器的消防实操培训,全部取得安全上岗合格证。

  8 建立突发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响应能力

  在运营筹备阶段,安全技术部组织分公司生产部门编写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及供电、机电、通信、信号、车辆、轨道、隧道及特种设备的应急抢修预案,并根据预案进行了近80次的演练,以此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通过演练对预案进行了多次的完善、修改,形成了地铁运营的系统预案。通过预案的制订和演练大大提高了分公司各级员工参与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为降低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做好了准备。

  9 坚持例会制度,确保及时解决问题

  运营分公司在开通前一年,已经实行安全检查和安全例会制度。采用定期检查及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安全制度,坚持每月、每季进行安全自查和地毯式排查的检查制度,并适时召开月度、季度安全例会,分享安全管理成果和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确定下一步工作重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使安全隐患得到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及时落实,并不断完善制度。

  10 通过“6S”管理,减少安全隐患

  地铁开通前5个月,在运营分公司管理范围内,及时开展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的“6S”活动,通过这项活动,对现场进行全面的规范和排查,从“人、机、料、法、环”各个方面深入查找不安全的活动场所、设备和不安全环节,对于与安全悠关的操作、作业场所、作业过程进行必要的目视化提示与警示,对重要的操作进行现场目视化指引,通过划分管理区域和确定管理责任人等措施,让员工一开始就养成事事“讲究”的习惯,减少了因现场混乱或误操作造成的不安全故障或事故。

  11 从技术上下功夫,以技术保安全

  为保证安全生产,运营分公司按ISO9000标准要求,组织编写了20多个设备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维护规章和维护作业指导书共180多份,通过编写,不仅提高了编写人员对设备系统的认识和对设备的驾驭能力,同时作为其他员工的岗位培训教材,让其他员工学习掌握,并从一开始,就按标准规范进行操作,为安全运营提供了技术保证。

  12 开展安全推广活动,培育安全文化

  分公司定期组织安全文化活动,如进行“安全月”和“安全百日”宣传活动、定期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安全“金点子”征集、举办安全专刊和板报、安全案例分析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全员参与意识和安全意识,让员工认同运营安全文化,让安全深入人心,让员工自觉主动地去发现身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不合理,并主动去改善,进而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重视安全、人人促安全的安全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闪淳昌.卢齐忠,等.现代安全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xx.

  [2]李泰国.安全工程技术与管理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

  [3]汪元辉.安全系统工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4]崔艳萍,唐祯敏,武旭.地铁行车安全保障系统的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xx,17(3):811.

  [5]张殿业,金健,杨京帅.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研究体系[J]都市快轨交通,20xx,17(4):13.

  [6]崔艳萍,唐祯敏,李毅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体系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xx,18(3):1114.

安全管理论文2

  1目前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方面

  近年来,我国政府增加了对工程建设管理的监督,这对企业的安全管理非常有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但是,施工企业对项目的安全管理意识只在政府突击检查时才会有所提高,在日常的施工过程中监督管理仍然是企业施工的薄弱环节。安全管理具有法规性、复杂性、流动性和渐进性等特点。监管力度薄弱,监管体系脆弱,资金落实不到位等,导致企业在实际中实施规范的安全管理比较困难。此外,企业在安全管理中存在蛮干抢工和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等问题,过于重视经济利益,经常出现不按照安全规章制度施工的情况,所以建设施工的安全问题频出。

  1.2人员素质方面

  由于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大多的劳动力来自于农村,他们接受的文化教育程度较低,对于安生施工的专业知识不够了解,因此,他们的安全素质普遍较低。此外,在项目安全管理过程中,项目的安全管理人员人数偏少,尤其是一些有经验的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更是偏少,导致在安全管理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企业在今后要加强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1.3安全技术方面

  近年来,施工项目的难度不断加大,给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难题。在项目建设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安全技术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对于施工过程中的重大危险源的识别、控制力度不够;施工员的安全防护装备配置不足,使用不当,质量不合格,安全事故的预防水平较低;安全救助措施和管理不到位,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得不到及时的救助,造成人员伤亡,企业的损失较大;项目分包作业多,不同施工队伍之间的安全文化背景不同,较难实现统一的`安全管理,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业主和建筑各方的关系。除了上述的几方面问题,施工作业非标准化、作业强度大、作业环境条件差、高处作业、交叉作业也非常容易造成项目安全问题。

  (1)施工作业非标准化。工人散布在工地上工作,作业环境变化很大,难以规范全部操作行为,标准作业技术难以制定,提高了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检查的难度,易发生安全事故。

  (2)作业强度大。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大部分为手工作业,湿作业多,如浇筑砼,劳动强度大,施工人员容易疏忽,造成安全事故。

  (3)作业环境条件差。工程项目施工80%以上为室外作业,工作条件很差,甚至在夜间和雨雪天也会进行施工,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4)交叉作业、高处作业。高处作业,一般指施工高度距离地面两米以上的作业,而现在建筑高度最高的多达几百米,所以,工程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多都是高处作业,比如建筑物内外装修施工作业、管道施工、基坑施工、模板施工。除了高处作业之外,还存在着地下工程作业,最深的离地面有几十米的距离,并且存在着同一施工部分,多个班组和工种同时施工的现象,这种交叉作业危险性大。

  2提高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对策措施

  2.1制定对策措施的指导思想

  一定要制定安全对策的指导思想,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其指导思想包括以下几方面:①贯彻“安全生产”及“以人为本”的理念。②贯彻“两个责任”和“两个主体”的基本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如果想要项目工作管理人员尽职尽责,落实好各项安全管理要素及生产制度,就必须责任到人。这样,才能在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除了企业落实好主体安全责任之外,相关的政府部门也要落实监管责任。企业为生产主体,政府为监督主体。在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要正确把握“两个主体”的地位,相互促进。③项目工程的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的要素较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如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具有动态性、相对性、综合性及整体性的特点,并涉及到政府监管、业主、社会组织等,关系十分复杂。因此,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时,一定要从各方面综合考虑。

  2.2加强教育培训,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和班组安全活动

  项目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他们的文化程度较低,安全生产意识淡薄,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基本的安全技能和知识比较缺乏,时常发生“三违”现象。因此,工人进入工地之后,先进行安全知识培训,考核合格之后才可上岗。此外,还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较大,可能同时在几个工地流动作业,这也制约了工人的安全培训。所以,我们要制定严格的安全教育培训措施,做好班组安全活动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

  2.3开展安全检查工作,灵活运用规范标准,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建筑施工现场是一个动态复杂的工作现场。不论项目部对安全多重视,在日常的施工作业当中依然会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所以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十分必要。相关人员必须每天对现场进行细致的检查,发现隐患后应立即“按规定”要求提出整改,整改要求应根据有关规范标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制定,避免出现整改后仍无法满足安全生产的情况出现。

  2.4定期做好现场安全考核工作

  项目部要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考评小组,根据工作人员签订的《安全生产责任书》定期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考评,考评成绩与物质奖励挂钩,以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班组也可进行相应的考核活动,能如实的反映被考核班组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进行相应的奖励和处罚。目的在于对班组管理人员进行激励,增强其安全管理班组作业人员的意识,作业班组整体安全意识,减少“三违”现象发生。

  2.5营造现场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施工现场要搞好安全管理工作,也需要在平时抓好安全生产氛围的建设工作,既要通过安全培训、安全月等形式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安全会议、违章曝光栏及警示牌等多种途径的作用,强化宣传效果,营造出“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现场的作业人员逐步形成“我要安全”的思想。

  3结束语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制定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逐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此外,政府部门还要加大监管力度,督促企业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建设,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

安全管理论文3

  摘要:茶叶最早发现于我国,并成为我国人民的日常饮用品。而茶叶在时代的发展中逐渐形成茶叶产业,其对于调整农村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出口创汇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然而,在当前日益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促进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可以从公共管理的视角之下,对我国农村产业进行质量安全管理,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切实有效的茶叶产业质量安全管理路径,较好地保证社会的健康与稳定发展。

  关键词:公共管理;农村;茶叶产业;安全;质量管理

  中国自古就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说法,可见,茶叶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影响之深,当茶叶普及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时,也显露出与茶叶相关的质量安全问题,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农村茶叶产业质量安全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要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分析和探讨农村茶叶产业质量安全问题,并探索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更好地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接下来将对茶叶质量安全的概念及任何加强安全管理展开阐述。

  1、茶叶质量安全相关概念综述

  茶叶质量安全是极其重要的内容,在茶叶成为人们的日常消费品的状态之下,要从茶叶的外观和内在品质进行认识和理解,这主要是指茶叶商品的自身属性、使用价值、营养成分、颜色、口感、加工及包装等方面的内容。从茶叶的安全危害因素来看,主要是指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融污染对于茶叶生产和加工的危害和影响。从茶叶质量安全的角度来看,可以对安全茶叶进行如下分类:

  (1)无公害茶叶。这主要是依据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的茶叶,在无公害的生产环境之中可以使各种农药残留、重金属及有害微生物控制在标准之内,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2)绿色食品茶。这是由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的绿色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茶叶,并分为A级和AA级的绿色食品茶。

  (3)有机茶。这是指在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产调节剂、添加剂的生产过程中,没有任何污染的茶叶,并由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审查合格的茶叶。

  2、公共管理视角下农村茶叶产业质量安全问题剖析

  2.1农村茶叶产业质量安全问题治理机制不完善

  农村茶叶生产产区是茶叶质量安全事件的源头,由于在部分农村茶叶生产产地之中缺乏严格的质量安全监督和管理,这就使其缺乏应有的质量监督和管理,显示出农村茶叶产业质量安全问题治理机构不够完善的问题。

  2.2环境污染对农村茶叶产业的质量安全影响

  在我国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之中,存在工业废气、废渣、废弃物不合理排放的问题,使农村茶叶产业园遭受严重的污染,加之农用化学物质的施用,导致农村茶叶产业园的茶叶受到各种不良的污染。同时,越来越多的汽车尾气也对农村茶叶生产基地造成了影响,导致农村茶园的土壤含有超标的铅含量,极大地影响了农村茶叶生产的质量和安全。

  2.3农村茶叶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缺失

  部分农村茶叶生产经营者大多仅关注自身的茶叶生产量和销售量,而缺乏茶叶生产经营必备的卫生知识、道德意识,在不具有完善的茶叶生产和加工的前提下,进行茶叶的生产、加工,有的还甚至在茶叶加工中滥用食品级添加剂,导致茶叶生产质量安全存在较大的问题。还有一些农村茶叶生产经营者在茶叶种植的过程中不了解农药化肥的使用标准,致使茶叶产品中出现农药残留超标的现象,加之缺乏科学的茶叶标准化生产知识和检测能力,这就使农村茶叶生产加工过程存在较大的质量安全问题。

  2.4对农村茶叶质量监管存在缺失

  在对农村茶叶生产加工进行监管的过程中,还仍旧采用原有的管理模式和体系,各部门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农业、工商、行政、质监、卫生、环保、外贸等部门处于“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的现象,导致农村茶叶质量监管存在较大的缺失,降低了对农村茶叶质量安全监管的有效性和权威性,无法彻底解决农村茶叶生产加工中的质量安全问题。

  2.5社会民众的参与度不足

  在对茶叶产业进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社会民众缺乏应有的参与意识,没有充分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对于茶叶生产经营加工中出现的违法现象没有充分关注,显现出社会民众的维权意识淡薄的问题。同时,由于茶叶生产基地大多处于相对偏僻的山区之中,农民群众对于茶叶生产加工的'质量安全意识相对淡薄,缺乏对茶叶产品的鉴别能力,这就使部分不法茶商有机可乘,以次充好。同时,社会民众维权成本较高也是影响因素之一,部分民众觉得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维权不值得,因而产生对茶叶生产加工中的质量安全问题熟视无睹的状态。

  3、基于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农村茶叶产业质量安全提升对策

  3.1完善健全农村茶叶质量安全问题治理机制

  要转变之前“品种监管为辅、分段监管为主”的监督管理状态和模式,根据当前农村茶叶生产加工的现实情况,完善和健全农村茶叶质量安全问题治理机制,组建食品统一管理的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探索适宜于当地的农村茶叶质量安全管理机制,要将监管较为薄弱的微小农村茶叶经营户、茶叶电子商务企业作为质量安全问题治理的重点,实现街区与农村茶叶产区政府的联动治理,茶叶行业协会、第三方评审检测机构的协调治理。要加强农村茶叶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相关机制和内容,通过采用理化分析和感官审评两个方面,对农村茶叶生产加工进行检验和检测,准确有效地辨识可能影响茶叶质量安全的农药残留、有害微生物污染、重金属超标等,并对茶叶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等方面开展全面的审评,以较好地保证农村茶叶生产加工的品质和等级。

  3.2做好农村茶叶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管

  要从公共管理的视域,由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对农村茶叶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管,联合工商、税务、卫生、质监等部门,建立无缝的农村茶叶生产经营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确保农村茶叶质量安全。市场要做好农村茶叶生产经营监管的相关消防器材的定期检查工作,并拟定农村茶叶生产经营监管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将茶叶生产经营中的质量安全问题控制在最小的范畴之内。工商、税务等部门要对农村茶叶生产经营流通的环节进行二次把关,确保农村茶叶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和完整性,确保农村茶叶生产企业的合法经营。质监部门也要做好农村茶叶生产经营活动的质量监督和检查工作,维护农村茶叶生产经营活动的良好秩序。卫生防疫部门则要做好对茶叶的包装设备材料的检查,确保茶叶的品质和质量;并要对茶叶生产经营人员进行定期体检,杜绝体检不合格人员进入到茶叶生产经营活动之中。茶叶行业协会要根据茶叶市场的实际情况,辅助茶叶质量安全主管部门实现对茶叶的理化检测和评审,利用茶叶行业协会的专业优势,定期开展茶叶质量安全、茶叶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的交流研讨会,由各茶学专家的行业经验提供指导,提升农村茶叶生产经营的科学现代化、机械化水平。政府则要加大对茶叶行业协会的发展支持,从购买公共服务、委托茶叶质量安全检测等方式,为茶叶行业协会提供更多的资金收入来源,以更好地实现对农村茶叶生产加工的技术指导和辅助。

  3.3提升社会民众参与农村茶叶质量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要充分调动广大的社会民众参与到农村茶叶产业之中,加强对农村茶叶产业质量安全监管的关注度和积极性,具体要从以下方面入手:(1)普及社会民众的茶叶常识。要加强对广大社会民众的茶叶常识宣传教育,通过“茶叶开放评审室”的宣传和推广,使更多的社会民众能够实现对茶叶的品鉴、比较,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增强民众的茶叶质量安全知识体验,进而实现自身的维权。(2)营造茶叶产业安全管理的舆论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力量和渠道,对农村茶叶产业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翔实、客观公正的报道和披露,可以较好地震慑各农村茶叶产业,规范农村茶叶产业企业的茶叶生产经营行为,产生良好的社会监督效应。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不断披露出来的农村茶叶产业质量安全管理问题,我们要从公共管理的视角进行剖析和认识,充分认识到农村茶叶产业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从政府、市场、社会民众等不同层面加强对农村茶叶产业的质量安全管理,形成农村茶叶产业质量安全管理的多元化监管路径,较好地提升农村茶叶产业质量安全监管效果,推动我国茶叶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咏梅.中国不同地区、城乡茶叶消费需求收入弹性比较研究[J].茶叶,2016,42(02):65-72.

  [2]王润龙,刘文武,周浩,刘姝娟.中国农村茶叶市场潜力研究[J].贵州茶叶,2015,43(04):12-15.

  [3]管曦.中国茶叶消费现状及其启示[J].茶世界,2011(07):29-30.

  [4]邱广林,伍锡岳.广东山区农村发展茶叶经济的研究[J].南方农村,2010,26(02):74-76.

  [5]孔玉屏,汤一.我国农村居民茶叶消费特点之实证分析[J].茶叶,2006(04):218-221.

  [6]潘根生.对茶叶市场的战略思考[J].中国茶叶加工,1996(03):9-11.

  [7].提高农村茶叶产质的综合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1996(07):18.

安全管理论文4

  【摘要】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对于教学,人们逐渐提出了新的需求,将课堂内容融入生活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需要进行一定的关注。利用当地资源展开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课堂效果。文章对教学中的方法以及策略展开讨论,使大家对该项教育模式的认识进一步增强。

  【关键词】地理资源;初中;地理;教学

  在进行地理教学过程中,与当地地理资源有效结合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可以使学生的认识更加直观具体,从而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人文本”的新课标理念。

  一、教学方法

  1.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是使学生以一个全新的角度进行思考,换一个身份对问题展开思索可以更加全面地考虑,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采用多种途径进行信息的收集,包括阅读文献资料、实地勘察以及社会访问等。在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之后,就某一项环境问题进行角色扮演,分析出不同的机构在进行问题处理时的责任与意义[1]。例如,在进行“世界的人口”一课的学习时,首先采用多种途径进行信息采集,搜集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以及因为人口的过快或过慢增长造成的各项问题,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这些问题。对“人口过快增长”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一组学生扮演环境保护协会的成员进行分析,一组学生扮演国家福利机构进行分析。两组学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索,认识到该问题对不同方面造成的影响,从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也使学生对课堂有了更多的兴趣,实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2.多媒体展开教学

  在进行地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景观是学生在生活中难以接触到的,对其认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多媒体手段展开教学,可以使学生的认识更加直观。利用多媒体展开教学可以使教学容量增大,将课堂内容现实化、简单化,使学生更加真实的感受课堂所学内容,使其接收信息更加全面,尤其是面对一些自然灾害的讲解时,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环境问题带来的恶劣影响,使课堂达到预期的目标。例如,在进行“中国的河流”的讲解时,讲述黄河部分时,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使学生见识到黄河的气势恢宏,在讲述到“地上河”的问题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们对当地的土层进行观察,认识到该问题的产生原因,然后利用多媒体演示在我国历史上由于该分体产生的危害,使学生对其危害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最后多该项问题的治理进行一定的分析[2]。

  3.辩论教学

  辩论教学法是根据某一项问题,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认识,分析自己的观点对他人见解进行反驳,其目的是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深入,从而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在现代教学中,新课标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该方法展开教学,可以更好地使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在进行学习时,也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主动权。例如,在进行“世界的人口”一课的学习时,教学可以就“人口增长过快及过慢哪一个危害更大?”这一问题让学生展开辩论,勇于阐述自己的见解,使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思维逻辑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培养,同时也使其对人口问题的认识进一步增强。

  二、课堂策略

  1.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进行“乡土地理”的教学模式,从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入手,进行课堂的开展。利用该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对课堂内容更好地把握,使课堂难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发散思维得到培养,利用身边的案例就可以映射出世界地理的大体局势,基于此,在进行地理教学时,对当地的地理资源进行利用,实现地理教学的渗入是一项具有推广意义的教学模式[3]。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将地理学习融入生活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到进行地理学习的意义,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例如,在进行地形的学习时,可以首先带学生去当地的不同地形进行实地考察,对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地形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映射出我国不同的地势条件下不同的地形环境,最好结合教材对映射出的关系进行验证,如果验证不一致,需要再次展开分析,对其不同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分析出其原因。通过该方法,可以使学生对课堂内容认识更加深刻。

  2.把握渗透层次

  在进行渗透的过程中,对于渗透的层次需要进行一定的把握,如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一些概念类的内容时,需要与教材相结合,进行深入的讲解;在进行一些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内容时,需要进行一定的扩展与补充;在面对一些与环境保护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却存在必然联系的问题时,需要与现实环境相结合,对两者联系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使学生对环境的认识进一步加强[4]。新课程标准中,地理教学更加注重与环境的结合,强调了教学需要面向生活,同时也强调了从学生的生活中实现新内容的引入,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对当地的地理资源进行渗透,可以使课堂效率得到提高,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有效发展,具有一定的发展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东.利用地方旅游资源渗透初中地理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xx(19):124-124.

  [2]彭联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xx(Z2):49-50.

  [3]李纯燕.初中地理课堂如何渗透环境教育[J].考试周刊,20xx(61):139-139.

  [4]冯均严.初中地理课堂渗透出的新课程理念[J].考试周刊,20xx(7):124-124.

安全管理论文5

  电力系统自动化主要包括地区调度实时监控、变电站自动化和负荷控制等三个方面,随着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完善,关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1当前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1)设计不合理。设计不合理是目前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首先,我国面积广大、幅员辽阔,这就导致了我国的电网建设的覆盖面相较于大部分国家来说都比较大,如此庞大的电网建设中难免存在着一些设计不合理的现象,这就导致不同地区的电网建设没有得到统一,而且用于电网建设的设备的型号和功能也各不相同,这就给国家电网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也给电力系统的安全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其次,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设计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这样就会使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设计达不到相应的安全、稳定的标准,这样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运行过程中,很容易会发生一些安全问题。

  (2)技术水平低。对比西方发达国家,就会发现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没有解决。首先,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起步较晚,而且我国与其他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导致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没有西方国家那样发展迅速,这就使得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越来越落后,逐渐造成了现在技术水平的状况。其次,近年来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虽然也在不断发展,但是由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我国电力系统的运作负荷较高,为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正常运行增添了不安全的因素。然后,由于我国的一些偏远地区的经济比较落后,有些地区的自然、社会环境也相对比较恶劣,使得这些地区的技术水平相对比较落后,这就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建设和发展,有时还会影响电力资源的正常输送,甚至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

  (3)设备问题。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运行过程中,相关的电力设备起着至关重要的做用,但从我国的目前情况来看,相关的电力设备的问题也是影响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展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的运行状态下,相关的电力设备的老化、损坏等问题时常发生,不仅影响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正常运行,而且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此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的维护和修理不及时,还会导致事件问题的加重。而且在我国还存在着相应的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低的问题,对于一些故障不能做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也会影响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运行和安全管理。

  2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

  (1)合理设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针对当前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运行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面对我国当前设计不合理、设计水平低的状况,我们首先要做到就是要加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合理设计。首先,要在当前我国现有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运行和管理进行合理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运行和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尽最大可能的保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运行安全、稳定。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不同部分拆分开来进行单独的设计,这样就减少了设计过程中的不利因素的干扰。其次,可以加强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和开发。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电网建设的基本情况对相应的技术进行改进、创新,以此来改变我国技术落后的局面,缩小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有技术的改革、创新来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合理设计。从而加强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运行和安全管理。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要想强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相应的电力单位就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出每一个人都职能作用,来保障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运行。首先,可以健全管理制度。各个电力单位可以任用专业的管理人员来进行或指导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而且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个电力单位也可以采用智能化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依托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更加科学、高效,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保障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运行。其次,可以强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化水平。将自动化的信息技术融入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当中去,这样就可以利用智能化的信息技术来完成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的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健全安全管理体系,保障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正常、平稳、安全的运行。

  (3)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各个电力单位要加强对相关的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一方面要加强对这些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这就使他们在日常的检查维护工作中可以及时的发现问题,消除不安全因素,能在很大程度上够保证大部分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运行。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他们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避免在设备维护、修理过程中的一些不安全操作,从而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运行。

  3结束语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运行过程中,加强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必不可少,针对我国目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管理现状,各个单位要积极寻找相应的措施,来加强自身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为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社会的人民提供更稳定、更安全的电力资源,为我国的电力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孙永飞.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20xx(08):182-183.

  [2]黄卫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J].电子测试,20xx(13):134-135.[3]刘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J].装饰装修天地,20xx(14).

安全管理论文6

  摘要: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煤炭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对煤矿的安全性管理及提升企业的事故应对能力有着重要意义。阐述了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意义,并分析了煤矿安全管理系统中计算机技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具体应用。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煤矿;安全管理;应用

  0引言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开始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中,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已成为多数企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煤矿企业的生产难度高、规模与范围广、人员众多,使得管理的实际难度较其他企业更高,因此,为了确保其安全管理与生产,建立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煤炭安全管理系统,实现煤矿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成为必然。

  1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计算机技术能对煤矿生产中产生的数据和安全隐患等因素进行集中收集并细化分析,提升了生产管理中的信息化水平,通过互联网信息传输功能,将所需传递的信息传输至领导层,促进生产中各项问题的及时整改,实现一种生产的循环式闭合管理系统。计算机能及时促进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实现灾害预防与事故预测,通过对因素的细化分析,明确隐患的实际等级,促进安全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另外,计算机还能将生产中“三违”信息标准进行界定和明确,实现班组生产的科学性考核,促进了生产的精细化管理。

  2煤矿安全管理系统中计算机技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1系统构成

  煤矿的安全管理系统主要表现在监控管理中,监控系统的核心结构是分布在煤炭生产各个环节的集散型设备,包括地面中心站、传感器、井下监督控制分站、图形工作站、控制执行器及远程终端等[1]。其中的监控中心站点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监控核心,此设备能有效实现系统任务的协调调度、定义配置、数据处理、设备组态、数据通信及网络信息共享等任务。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对于计算机的应用最主要体现在网络监控这一技术中,通过信息技术,促进生产各个环节的信息化、智能化与自动化,实现良好的生产安全防护。计算机技术在生产安全监控系统中主要体现在智能分站、网络系统、地面中心站、电力监测、传感器、瓦斯抽放器、断电仪器等。其中最为重要的地面中心站,负责对各个矿井分站信息的采集,并在统一的计算机设备中进行处理与应对,实现安全性管理。

  2.2工作原理

  地面中心站是由主体的计算机系统进行统一控制的,其程序为主机—分站点—传感器,中心站点负责对各矿井分站的信息采集,然后在统一的终端设备中进行处理,尤其是在瓦斯保障的监测中使用效果更加明显。系统中的监控管理,主要是通过在各个生产矿井中安装数据测控点来实现,在各个检测点中实现信息数据的交互传输,并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数据终端设备中,然后井上的中心站点会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并设置安全标准线,用以约束数据的参数指标[2],当某一分站所传输的数据超过了这一标注线,那么在终端中将直接作出警示预警,警示灯闪烁,传感器也一同亮起,显示矿井中异常现象的出现。电力检测的子系统主要有中央和采区的变电所两部分,通过电量采集设备将中央与采区变电所中的电压、直流、功率及因数等信息传输至分站设备中,经过分站处理过后再传输至地面的中心站中,实现井下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另外,监控功能系统还具备摄像的功能,实现矿井内生产的实施监控。

  3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在煤矿生产中,灾难的预防、事故预测、人员考核、隐患处理及应急方案的处理等都会影响到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且内容所包含的因素相对繁杂,通过计算机技术对管理信息数据的优化处理,有效增加了煤矿安全信息管理的水平,从而减少了生产中安全事故的产生。

  3.1瓦斯安全监测系统

  瓦斯爆炸事故是矿井安全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而建立瓦斯检测系统能有效实现瓦斯的安全管理,及时了解矿井内瓦斯情况。这一系统主要有地面中心站、传输设备、井下分站、传感器等,其地面中心站由计算机、传输设备及模拟盘等设备组成,能实现矿井内瓦斯数据信息的检测、分析、存储等,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优化处理,对于危险性指标及时警示,为应急处理提供数据参考;传感器有瓦斯、风风速、负压及温湿度等多类型传感器[3],是矿井内安全生产中的'重要组成;井下分站的作用是将矿井下的信号和数据信息进行采集,然后将数据汇总并传输至地面中心站中;传输设备主要有调制器、应用电缆等,负责对数字信息的有效传输。

  3.2矿井通风网络监测系统

  矿井下的通风监测系统,由地下分站、传感器、传输设备等部分组成,其核心在于计算机的模拟技术、网络仿真技术等,实现矿井通风情况和方式等因素的实时监测,并对矿井下的通风安全进行动态性的模拟与评测,并将通风系统中的安全漏洞及时发现,通过这一动态性的监测,将风速、风压等数据进行计算机终端的智能分析[4],对漏洞进行合理处理,实现通风的可靠性,在矿井灾难时为救灾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3.3矿井矿压监测系统

  矿压检测系统由信号转化器、传感信号采集器、地面计算机及传输设备等部分组成,其监测系统与瓦斯系统大致相同,都是对分站的监测数据进行参数数据储存,并对矿压值进行动态性的监督,实现信息数据的获取。传输设备有调制器和通讯电缆等,通过信号媒介的良好传输,实现安全监测。矿压传感器通常使用液压支架信号,利用检测数据信息实现资料汇总,如果数据超过安全值域,那么系统将会转入到紧急警示系统中,并进行自动报警。TinyOS是矿压监测系统的核心组成,主要由主组件、执行组件、应用和传感组件等组成[5],其系统结构较简单,且易操作,内部的模块化、智能化设计,能实现动态的并发操作,系统内部的模块皆有组件,且模块之间存在接口连接,不受到传感器的存储资源限制。系统传感器系统中信息的高度并行通信度使得若使用传统通信形式将难以满足安全管理的需要,因此,使用TinyOS系统,能将主体层的信息给予主动消息协议进行传输,将CPU(中央处理器)的利用率大大提升。

  3.4井下安全考勤系统

  井下的考勤管理系统较简单,由入井口的考勤机、计算机和通讯线所组成,将井下出勤的实际人数与时间、工作实际情况等及时掌握。一般情况下,井下考勤系统包括矿灯打卡和金属卡打卡两种形式,在工作人员违规入井和出井操作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领导者可根据信息进行及时反馈,实现人员的安全管理,避免安全事故的突发。在矿井事故救援工作中,人数的确定是一个难题,导致救援过程中依然要靠管理者手动清点人数并上报,导致救援实时机延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依然是人员监管过程中的不完善,因此,在矿井生产中必须要将安全视为第一位要素,通过井下安全的智能清点设备,进行人数的明确化。在井上有计算机终端并连接至井下,人员进入矿井之后,系统自动识别具体人数并进行显示。在系统的总操作室安装人数监控设备,为事故救援和人员逃生提供保障。

  3.5信息文档处理系统

  煤矿生产中的信息文档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安全检查系统、事故分析、安全调度等功能,煤矿企业中的计算机、传真机、打印机等被广泛应用到系统中,实现了信息资源的科学处理。

  3.6系统用户层的结构与功能

  系统用户这一层直接面对生产管理层与技术层,技术层主要负责对煤矿的日常管理数据进行上报,并对不良处理方式进行指导等;管理层是企业内领导层人员进行的生产统筹管理。技术层主要负责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管理提供相关数据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而管理层则是利用技术层所上报的信息与数据,对生产过程和现状进行分析与处理,并基于此做出管理方面的决策。

  4结语

  煤矿安全管理是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武器,因此,应将计算机技术视为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切入点,加强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建设,实现煤矿生产的精细化、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张秀凯,张冬辉.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J].煤炭技术,20xx,3(2):112-114.

  [2]司文建,朱永杰.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煤炭技术,20xx,8(15):138-140.

  [3]李巍,侯燕.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xx,8(4):142-144.

  [4]王用鑫,陈鸿.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实践及应用[J].煤炭技术,20xx,7(3):268-270.

  [5]牟剑伟.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xx,7(7):87-89.

安全管理论文7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段增强,网络通信活动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关系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关系着人们日常的沟通交流,因此通信设备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而通信工程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则是通信工程能够安全使用的基本前提。因此,笔者就通信工程安全管理的概念、内容、措施进行了论述,以期对当前的通信工程安全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通信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通信工程安全管理是指在通信建设过程中,对所涉及到的安全问题进行管理。包括的主要内容有通信工程建设单位的安全施工管理,通信施工建设活动主体的企业管理和通信工程安全生产监理单位的管理。作为整个通信工程管理的核心所在,同时还是通信工程顺利使用的重要保障,因而在整个通信工程管理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通信工程安全管理简介

  (一)通信工程安全管理的概念

  通信工程安全管理是指在通信工程建设中对生产安全问题进行的管理,包括的主要活动主题和活动内容有工程设计部门对生产安全的管理,工程施工单位对工程建设过程的安全管理,以及生产建设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因为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不仅涉及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还涉及到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的正常运作。因此,通信工程安全管理对保证整个通信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二)通信工程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1.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政策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通信安全的法律法规政策是保证通信工程安全的前提,因此,要加强现场的监督管理力度,一直将工程的安全问题放在整个工程的首位,要定时或不定时的对通信工程安全进行检查,以确保各项相关政策的落实到位,检查的主要内容有检查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消防管理措施和施工人员的文明施工程度和是否按照相应的施工规章制度进行施工等等。

  2.构建安全的生产管理模式

  落实施工现场的保护措施和安全管理责任制,是贯彻施工现场的保护措施,施工管理人员应始终将通信工程的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加强员工的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认真編写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另外,要严格制定的各种施工合同。,在进行施工时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身份核对工作,做好安全施工现场的检查工作,以保证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另外,对施工现场的检查包括的主要内容有:1.是否正确悬挂安全生产标志物。2.员工是否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3.在设计到其他部门的工作时,要及时通报相关主管部门,在办理好各项手续后,在进行实施。4.电源配置是否科学合理,一般情况要采用三级配电结构,从而保证用电安全。

  二、加强通信工程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加强通信工程安全管理,不仅能从根本上保障通信工程的顺利使用,同时还能保障人们的根本利益。因而在其实施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其加强完善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强化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在严格落实国建有关通信工程安全生产建设的一些基本措施之后,还要加强通信安全生产管理的`制度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因此,通信工程负责人要根据通信工程的工程施工、管理状况和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制定出适应于当前实际情况的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体制,并在日常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常抓不懈,落实到施工的各个环节之中,签订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有关书面协定,严格划分出相应的责任制度,缴纳安全生产保证金,以免在今后出现问题时,管理人员间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层层落实安全通信管理责任和义务。通过落实通信工程管理责任制,使得工作人员在通信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从各个方面加强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是他们能够从根本上认识到自身工作岗位的重要性,进而积极的投入到繁忙的日常工作中去。

  (二)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以及规程,提高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技术

  在不同的通信工程项目中,特别是涉及铁路安全的通信工程,要制定不同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及时分析出可能影响行车的危险源以及严重危险源,从而找出解决和控制措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事故的隐患。同时,制定完备的安全管理奖惩制度,做到奖罚分明。通信工程的负责人要认真对待施工方案,不断查找存在的事故隐患,设定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随时对工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安全关键部位是检查防护的重点。

  (三)重视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技术水平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教育培训,把通信工程安全管理的内容作为员工培训的重点,以提高员工安全生产的素质。当然,培训要特别注意细节,而不能走过场和形式,要坚持不懈。在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培训时,安全生产必须放在首位。

  (四)有效实施通信工程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

  目前很多施工单位不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资金投入不足。而安全控制的基础便是安全资金和安全设施的有效投入和使用。即使施工单位在合同中并没有将安全生产费用单独列出,任何单位也不能减少或消除安全生产费用在施工中的投入,必须充分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保护设施,保证齐全的安全防护用品和投入资金的有效运用。

  综合来看,通信工程的生产必须依靠安全管理,而安全管理又会促进其生产。通信工程应加大力度弘扬和提倡安全管理,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实施体系,切实落实安全管理的责任,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从而有效推动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彦秋,王志波.强化通信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xx(2)

  〔2〕孙军利.建设通信工程莫忘安全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和科技,20xx(15)

  〔3〕曹剑州.通信施工和维护安全管理概论[J].硅谷,20xx(12)

安全管理论文8

  本文是一篇项目管理论文,本文以YD信息安全公司项目管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胜任力要素的筛选和选择。因此,本文胜任力模型适用于YD信息安全公司项目管理人员。该模型是否适合用于YD信息安全公司其他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是否适合用于其他信息网络公司项目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21世纪是充满竞争与变革的时代,随着技术型产业的晒起,信息安全变得越发重要,行业的蓬勃发展使得企业间的竞争加剧,这使得YD信息安全公司必须通过调整自身现有资源来提高经营水平以应对这种复杂的经营环境。对于企业来说,主要优势的获得,在不断获得技术突破的同时,人起到的作用也不能忽视。目前YD公司的组织架构基本是扁平的,其中包含部门有科技服务事业部、行政人事部、财务中心 、营销事业部、研发事业部、工控检测与安全服务事业部、互联网事业部和经营物采部。该企业拥有数百名从业人员,平均年齡约30岁,为一支充满年轻力的团队。管理人员比例为17.67%;技术开发人员比例为49.03%;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人员12.7%;生产人员比例为13.7%;销售人员比例为6.9%。该企业技术人员占比很大,技术人员和研发项目对于信息网络企业来说便是主要优势,因此就该公司来说,对技术人员和项目的充分合理地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实质上就需要项目主管的个人技能到达很高的等级。项目管理人员作为联系技术人贯和企业高层的纽带,其领导能力和任务完成能力是关键。项目负责人拥有知识、技能、素质对项目是否成功有关键性的作用,他们能够确定公司在市场上可以达到的高度。对人才的把握,在21世纪的今天关乎企业的生存,只有有效、长久的留住优秀人才,才能较为有效的减少公司的损失。

  信息安全的项目管理有它本身的特点。在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这便要求项目负责人有更好的个人素质达到岗位的要求。对项目管理人员选拔、任用、绩效管理等方面如果仍然是使用之前的规则办法,对于他们在"是否能够胜任本职工作"、"人员与岗位的匹配程度如何"、项目管理人员是否得到有效激励"这些方面不够重视,这不仅会对员工个人绩效水平产生很大的影响,进一步将会使整个组织的绩效水平得不到发展甚至滞后。企业仅拥有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为使整体效益最大化,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资源,企业逐渐将关注点放到了项目管理人员的胜任力上。假如说项目的负责人能够很好接管项目方面的管理任务,便能够预示该项目负责人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很可能产生高绩效水平,使项目得以顺利实施,从而给企业带来效益。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信息安全在如今信息化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信息网络安全企业来说,企业项目的成败会对其效益和社会形象有直接的影响。YD信息安全公司是通过一个个的项目发展起来的,项目对于企业来说尤为重要,任何项目的差错带个企业的损失都是巨大的。项目管理者作为一个项目的关键点,其个人整体素质会影响组织行为及组织的绩效。一个不合格的管理者,不仅对于整个项目组,对于整个企业都将是灾难性的。一个好的项目管理人员,将是企业活力迸发的源泉,公司的高层的理念将通过管理人员传递给基层技术人员。技术人员的好的建议也将通过项目管理人员传递给高层。对于企业与员工来说,项目管理人员的个人能力都至关重要。项目管理人员具有与岗位匹配的胜任要素,可以使其在自身岗位上高效充分发挥经营管理才干,高效完成项目。一名出色的项目主管能给公司带来的回报也是无法被衡量的。所以,研究将以胜任力为出发点,检验项目管理者需要具有的素质特征,挂项特征在之后能够促使项目负责人产出更高的绩效,给公司从业者带来效益,迄给管理该公司的绩效上提供另一种思维方式:将胜任力模型引入企业的人事管理中,用科学的方法,帮助企业完善管理机制,通过正确的用人,来创造企业效益。

  第2章文献综述

  2.1胜任力的概述

  2.1.1胜任力概念的起源

  结合上文中阐释的胜任力的多种解释,国内学者多采用Spencer提出的概念;胜任力能够起着区分的作用,它表现出的'是一个人潜在的个人特质,它包括个体在具体工作中所应该展现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胜任力是能够被认为的度量和考核的。除此之外,也有选择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胜任力较为重要的三个特点:(1)胜任力的特征立足于工作的环境,特定的岗位需要拥有与之相适应的胜任力特征;(2)胜任力相关联与工作的绩效,它是要能够对员工未来的能够达到的绩效水平进行预估的;(3)胜任力应该具有对员工的区分功能,和绩效的管理密切相关。以上胜任力的三个特点同时侧面反映了胜任力含有的本质,很好阐释出胜任力自形成就与工作内容及工作效益相关联,即和工作的内容与效益相关。本文定义的胜任力是立足于工作岗位的内容,员工个人特征下其技能、知识及能力与其所在岗位的相配大小,而这些特征不仅能够区分不同绩效的员工,同时能够促使员工达到高水平的绩效。

  2.1.2胜任力的类型

  外显胜任力和内隐胜任力是胜任力的两种类型。外显胜任力为能够观测到的及度量的个体外在展露,它能够变成准则并通过后天持续学习来获得;内隐胜任力是个体与生俱来的,藏于在其内心深处的特质,它很难被观测到,因此也较难被复制和利用。它通过决定一个人在工作中可能会表现出来的王作行为、工作态度等来决定个体的绩效水平高低。

  2.2胜任力模型概述

  2.2.1胜任力模型的定义

  形成胜任力的模型,为把三个有关胜任力基本元素:名称、名称定义描述、每项要素的所占比重进行合理组合。胜任力模型对特定工作所要求的员工在知识、技术能力、性格等方面的能力进行详细描述,有机组合胜任力的要素,形成从事特定行业、岗位人员所应该具有的特征此说明更好进行本项工作对相应能力、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

  2.2.2胜任力模型的理论基础

  对整个模型的构建立足于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胜任力的基本模型为冰山模型,正如冰山一样,它很好的阐释了胜任力的两种类型,能够被人观察到的漂浮在表面的、可以观察和度量的外在胜任力特征,例如知识、技能等;沉没于水下、不易观测、更多使用归纳方能被认知的内在胜任力表现,比如社会定位、自我表现、人性特征及动机等。洋葱模型也较为形象的对胜任力的两种类型进行了描述,最为表层的知识、技能;内层的诸如动机、个性的核心人格。

  2.2.3胜任力通用模型

  胜任力的通用模型是在经过广泛研究后得出的被理论界和实业界认可接受的模型。通过对大范围、不同工种员工的实证研究,梳理出不同岗位的员工所因具有的胜任力要素,并将这些要素有机的结合起来构建出胜任力的模型,该些模型能够被用在其它岗位。

  第3章YD信息安全公司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3.1YD信息安全公司概况及人员界定

  3.1.1企业概况

  第4章研究设计及数据分析

  4.1访谈设计与资料整理

  4.2问卷设汁与结果分析

  第5章YD信息安全公司项目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的实施建议

  5.1适用范围

  本文以YD信息安全公司项目管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胜任力要素的筛选和选择。因此,本文胜任力模型适用于YD信息安全公司项目管理人员。该模型是否适合用于YD信息安全公司其他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是否适合用于其他信息网络公司项目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

  评价小组成员由两部分组成:专业的人为资源管理者和企业高层领导,设立专门的评价小组的并非只致于胜任力模型的实施,同时致于整个绩效管理的全过程。对于企业界来说,胜任力及其模型还是较为全新的概念,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预见会有相对的障碍。因此,在将这一理念真正推广之前,应该先让员工认同此种观念。这便需要评价小组成员应该首先对员工就相关方面的知识进行培训,让员工相信胜任力的测评能帮助提升绩效水平。在员工理解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再开展相应的工作。

  本文是以网络安全企业项目管理人员为对象进行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他们在项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胜任力模型的适用人群只能为网络安全企业项目管理人员及项目管理上的储备人才,他们能够帮助YD信息安全公司在未来持续获取竞争优势。

  5.2实施流程设

  结论

  本论文从理论角度阐释了胜任力模型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评价理论;以YD信息安全公司的项目管理人员为目标人群进行了实证研究,详尽阐释了如何构建胜任力模型,并提出了胜任力模型的实施建议。相应结论如下:

  1.通过本次研究发现了适用于信息网络安全公司项目管理人员的胜任力模型,但胜任力模型在殖用性上还需要进一步确认,对于具体的企业,应该结合具体的情况建立合适的胜任力模型。

  2.本研究使用了访谈法和调查问卷法,总结出适合YD信息安全项目管理人员的胜任力要素并以此建立了胜任力模型。

  3.以YD信息安全公司项目管理人员为目标群体建立的胜任为模型不是胜任力的通用模型,但是经过具体分析后的一些胜任力要素也是可以运用于同行业内的。

安全管理论文9

  1山西省煤炭产业安全现状分析

  山西省的很多煤矿都是在地下作业,加上地形的影响,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和顶板事故等频发,而且毫无节制的开采导致开采条件更加复杂化,也带来更多的安全问题。山西煤矿生产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a)煤矿周围自然环境差,地质结构复杂,这就容易造成灾害;b)矿井数量很多,但各自开采,导致矿井林立,生产能力分散且低下,对于煤炭资源的浪费严重;c)受山西省经济发展限制,机器比较落后,机械化程度低且安全设施并不合理;d)参与煤矿开采的工人都是一些没有专业知识的劳动者,综合素质差。山西省很多煤矿安全管理工作都是通过工作人员的主观意志和经验进行管理,这种方式很容易受到管理者的自我心理因素的影响,不利于煤炭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1-2]。

  2山西省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煤炭开采是一项高危作业,在煤炭产业的发展中,总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设备落后、地质条件影响等都不利于煤炭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容易引发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2.1煤炭安全管理技术落后

  因为煤矿产业是一个很庞大的产业,但是在山西省的很多地方对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还是停留在20世纪的生产总承包制,没有形成多元的企业结构,没有广泛地使用高新技术,依然保留着传统的、以生产经营成本管理为核心的方式,同时煤炭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形成逐层负责的机制,这就在整体上使山西省的煤矿安全管理技术水平落后。

  2.2开采煤矿存在的安全隐患

  山西省目前煤炭生产方面缺少专业的人员指导,因为山西煤炭资源丰富,但是大多煤矿都是私人产业,由于经营者对于煤炭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很多工人都是外地来的打工者,他们在工作前都没有进行详细的员工培训,这样就很容易导致事故发生。同时,因为煤矿工人的上班时间远远超出了正常的工作时间,平均时间都在10h~14h,在长时间的黑暗中工作并且没有得到足够的休息,极易发生意外事故[3]。

  2.3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管

  中国对煤炭工业安全监管的基本机构是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及以下的各省煤炭安全监察局,但是,各省内的煤炭安全管理监察体系就没有那么详细了。山西省内因为从事煤炭方面的工作者数量很多,并没有全面的煤炭安全管理监察体系,这就导致山西省内的煤炭安全管理监察工作不完善。同时,在山西省很多煤矿企业内部并没有达到国家对煤炭安全管理监察的标准,不能做到对于煤矿危险源的监控动态化、系统化,导致监察工作不能很好的落实。

  2.4灾害的认识及防范措施不足

  近年,国家加大了对煤炭产业的管理和监督力度,注重对煤矿生产和经营者的'安全管理培训,煤矿工作人员及管理者的素质都有了很大提升。由于近年开采煤矿的数量增多,但对地质资料不了解,使得开采难度增大了很多。同时,过分重视生产而忽视安全工作,导致发生地表坍塌、人员伤亡、瓦斯爆炸事故,这些事故都证明了山西省目前煤炭安全管理工作并不健全[4]。

  3对策分析

  3.1建立煤矿生产过程人员管理电子监控系统

  煤矿作业是一个很危险的工作,难免会有意外事故的发生。在一些矿井中,会存在隐瞒不报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煤炭安全管理部门提高现有的技术管理手段,改变传统的监督、监察方法,加强对矿下工作人员的监测,同时重视工作人员的考勤系统,确保能够及时了解矿下工作人员的安全情况。同时,可以安装RFID射频识别系统,加强对人、车、物等信息数据的采集,更好地监测矿井情况,引进新的技术尽可能做到对于矿下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

  3.2引进新技术重视管理

  不论何种行业,安全生产都是第一位,尤其在煤炭开采工作中,更要重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安全观念、最长工作时间、最低薪酬标准等。在矿下工作,要做到人与机器的有效配合才能达到更好的工作效率。要想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实施,就需要加强操作人员作业的可靠性及机器的稳定性。同时,也要做到安全的物流管理,及时传递生产工序中的安全物品,从而降低事故发生频率,更好地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3.3应用信息技术远程实时监测危险源

  为了更好地达到对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管,就需要合理运用传感器,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及时收集数据信息,通过网络及时传送到煤炭安全管理中心,达到远程监控的目的。同时,也要设计好传感器的灵敏度,做到提前预警,从而减少事故发生的频率[5]。

  3.4加快资源整合

  山西省煤矿众多,这就吸引了很多投资商去开采煤矿,但是为了更好地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对众多小煤矿进行资源整合:清理越层开采的小煤窑,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的小煤矿,大力惩治非法开采者。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整治措施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山西省煤矿资源整合,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做到安全管理。为了实现更快的资源整合、提高煤炭安全管理水平,应该关停不合法的小煤矿,同时加强大煤矿的国有化控制,淘汰落后的生产企业,从根本上提高山西省的煤炭安全生产条件[6]。

  4结语

  煤矿生产是一项复杂而有长久的工程,煤矿安全生产是国家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煤矿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山西省作为中国的煤炭大省,在煤炭生产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要尽可能提高山西省煤炭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论文10

  摘要:电视节目作为广播电视台的主要内容,各大电视台为了增加收视率不断的推出新兴的节目类型,电视台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如何构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管理体系,确保各个电视台的节目顺利的播出,监管节目质量提升观众的观看感受,是各大电视台迫切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广播电视全出播出的管理体系有效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广播电视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电视台中的每一类电视节目、电视剧集、电视新闻以及电视广告,都需要从最基本素材收集、加工制作,到最后的发行播出等诸多环节。保障电视节目制作中每一步的环节顺利的进行,才能让电视节目最终在电视台中播出。由于我国现今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体系还没有完全的健全,使得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影响了电视节目的最终质量。通过将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总结,制定出相应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体系,确保电视节目的顺利制作,提升观众的观影体验度。

  1.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现有的各大电视台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出这些问题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体系中相应的问题如下:

  1.1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还不完善

  一档电视节目制作不仅仅需要影像、音频、字体等软件的应用,还需要相应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技术的支持。由于陷阱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尚未成熟技术仍处于开发阶段,这就使得电视节目的制作质量受到了阻碍。例如:电视节目制作水平与电视台安全播出技术的信号型号不相符合,无法完成音频、影像的完整转化,电视节目播出质量严重下降。节目质量与播出质量严重不符,导致了节目播出时的每一个环节之间不能有效的衔接,导致电视节目真是播出时的质量严重下降。

  1.2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的广播电视总局应对各个电视台制作节目与播出节目不同出台了一些的安全播出管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各大电视的电视制作与播出可以顺利的进行。但是其中也不乏出现没有效果的管理制度,某项制度无法起到实际效应,这将会严重影响广播电视安全管理体系的健全。同时,电视节目制作过程当中,需要涉及的部门十分的广泛,而这些部门通常都比较独立,不与其他部门进行互动联合,而且各部门的工作并没有进行详细的界定,者就导致在工作过程中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让节目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有效的解决,影响节目制作进程与质量。另一方面,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制度不能健全,也将影响到其他广播电视管理制度,造成恶性循环使得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制度完善困难重重。

  1.3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广播电视台作为一个地区、一个群体的电视形象,其投资巨大、影响深远等特殊的特点,也使得其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水平。只有管理人员的道德素养极高,才能确保电视节目的有序的制作与播出。但是如今电台中依然存在一些以个人利益为目标的工作人员,不能规范合理的进行管理工作,这就导致电视节目制作速度缓慢,质量下降,阻碍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体系的健全。

  1.4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中的审查制度有待提高

  各大电视的节目的发行与播出都需要在广电总局进行审查,是电视节目播出的最后一道质量审核。但是一些地区存在,不守规矩的.现象走后门、赛红包等等,使得广播电视台的声誉受损。

  2.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体系构建的建议

  针对前文出现的种种问题,为构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体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健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管理制度

  在健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机制的过程当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部门。让该部门的监管功能贯穿与节目制作的过程与播出当中。安排相应的专业人员对节目制作的每一关节进行分工指导工作,提高节目制作的水平与速度。另一个方面需要构建追责制度,在节目制作与播出过程中出现问题需要追究一定的责任,使制度可以具有实效的实施。

  2.2加强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体系中,管理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水平是健全管理体系的关键。只有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道德素质水平,认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将使管理工作有效的展开。这一过程当中需要将工作人员的观念从工作者转变为电视制作人,让其认识自己的职能,体现自己的职能,通过参加多次培训为电视台提供创新人才。

  2.3提升节目审查制度

  作为电视节目播出的最后一道质量把关阶段,在审查的过程当中对滥制节目毫不留情的剔除,保证每一部电视剧作品对于观众思想有着积极向上的激发作用。例如:最近泛滥的抗日剧,不能因为是抗日爱国题材就对其采用放宽的审查制度,而是更加严格。

  3.总结

  一档优秀的电视节目的播出,需要先进的技术、优秀工作人员的同时,还需要广播电视安全管理体系的监管,确保电视节目的质量,提升观众的观影体验。

  参考文献:

  [1]卢晓健,何向晖.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江西广播电视台做好安全播出经验谈[J].电视技术,20xx,37(6):34-35,37.

  [2]王利.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措施探讨[J].电视技术,20xx,37(6):51-52,62.

  [3]王亚男,李晓鸣,郭沛宇等.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考核评价体系概述[J].广播与电视技术,20xx,40(3):135-140.

  [4]李海平.我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问题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xx,(1):343-343,347.

安全管理论文11

  1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1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进行地址的访问,在信息地址访问的过程当中,信息都是错综复杂的链接的,所以,有些信息不容易被识别,从而使得信息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在进行信息地质访问的过程中,很多信息的流通都是来源于信息的发送者,发送者存储着大量的信息,如果对信息管理和监测的不当,就会出现诸多的问题,但是在面临问题的时候,没有一套完善的解决措施,这浅谈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叶磊天津市红桥区体育场300131就给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带了不便。在进行信息访问的过程中,访问的两个对象之间的联系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实现两者之间的信息监控是非常困难的,用户的背景和信息是不确定而不具体的,只有做到在日常的工作中,多注意信息的保存和管理,才能在面临危险情况的时候冷静处理。

  1.2众所周知,计算机需要系统来运行,然而系统本身也有一些漏洞,而这些系统漏洞是十分致命的,不法分子就是通过系统的漏洞实现信息的窃取工作,不法分子会利用一些毫无用处的信息发送给主机网络当中,只要这一些信息进入到网络地址当中,其他的信息就只能在地址外面“排队等候了”,这样就会造成网络系统的繁忙,使得局域网内部出现混乱,之后就可以发送一些图片还有一些文档,然后这些图片和文档当中就混杂着一些病毒,这些病毒就可以通过系统的漏洞进入到计算当中,并且传播的速度极为快速,在短时间内计算机系统就崩溃,整个计算机内的信息都被窃取了。

  2加强计算机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方法

  2.1要裴炎高素质的计算机网络维护人才,毕竟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对国家和企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就要引进和培养一批懂计算机的专业人才来服务国家和企业,防止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一些邪门歪道来窃取重要的信息。计算机专业人才因为学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他们会熟练的使用计算机管理技术来实现整个局域网的安全,随着计算机不断的发展,专业人才的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他们能掌握计算网络当中一些重要的信息,熟练操作一些重要的软件和数据库,从而让计算机网络平稳的运行。因此,人才的引进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拥有软实力,才能在今后的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2.2要做好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建立起一套安全的网络信息实施计划,并要根据计划一步一步的实施,要给社会营造一种绿色的上网环境,同时要在计划当中增加一些科学的元素,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要构建一个管理模型,要多向先进的管理团队看齐,掌握好计算网络管理的中坚技术,这个时候计算网络信息系统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在面临问题的时候,可以系统中的步骤一步一步的拯救和改善,这样才能合理并安全的实现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相关的技术人员也要认真对待自身的本职工作,只有通过这样将责任个人化,才能使得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得到保障。

  2.3在日常使用计算网络进行工作的时候,为了防止计算机网络出现漏洞,就必须要定期给计算机进行检查,使用一些计算机安全软件实时保护和监视计算机的基本情况,如果计算机出现问题,就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采取一些措施来补救,不能拖延的太久,越拖得久,计算机积累的垃圾也就越多。与此同时,要针对不同的用户制定不一样的登录口令和验证码,避免一些不法分子很轻易的就用一些软件破译计算机的登录密码,做好计算机的网络信息管理工作,要将防范的范围扩大化,重视计算机软硬件之间的结合工作,做好细节的防范工作是保护重要信息不被窃取的重要途径之一。

  2.4要提高计算信息信息管理的水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一些微乎其微的问题也要杜绝,时刻保持安全防范的意识,在工作中多加注意每个小细节,对于一些不良的信息要及时的清理,避免存在一些病毒从而窃取机密信息,企业和各个机关单位也要组建一批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并要培训这些计算机技术人员的计算机安全防范意识和管理能力,让他们从思想上牢固树立计算机安全防范意识,在工作中将这种思想传播给更多的人,毕竟做好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工作是一项相当紧迫的任务,因此,一旦信息系统受到黑的客和病毒的进攻,各种隐私材料将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消失,会给企业和机关单位带来惨重的灾难,因此,提高防范的警惕性是非常重要的。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计算机网络也得到了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人民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对计算机网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计算机网络逐渐渗透到人民的生活中,人民也将一些个人隐私的信息也存入到了计算机当中去,从而导致了计算机网络直接关联着人民的财产安全。因此,社会各个阶层都要认真审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之中起到的作用,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到优化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方法,保障好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确保我国的信息系统平稳向前发展。

安全管理论文12

  结合土木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理论,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从项目方案、施工规范、定位管理、监管制度等方面,介绍了土木项目工程管理体系,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社会的经济利益。

  关键词:

  土木工程,监管力度,施工质量,劳动力

  1土木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现状分析与理论研究

  1.1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土木工程发展的越来越成熟,所以有关土木工程的竞争也越来越强烈,但是土木工程的监督和管理并没有多大的进步,因此在项目中显示出来一些问题,例如建设施工中出现分工不明确,监管力度不大,奖励政策不够完善,外界影响因素等等,这样很容易出现竞争不公平的现象,导致土木工程建设没有规范进行参考,进一步使经济市场缺乏公平,并且也影响着土木工程项目的安全监督和科学管理。一方面,建筑行业越来越离不开科技的使用,科技能够提高工程的效率,但是科技的使用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然而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以及安全培训,容易发生安全问题。在另一个方面,有关的法律政策还不够全面,施工单位对工程监督和管理落实的也不够全面。所以目前急需解决土木建设工程中安全管理问题。

  1.2理论研究

  目前已有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政策是深入研究建设土木工程的理论依据,这项政策对发生意外事故原因记录的非常详细。但是和其他的土木工程相比,作为比较复杂的项目工程,引起发生安全的原因是技术和人为方面等等。可以按照布尔代数原则反映上述的因果关系:引发安全事故的原因,这个公式明确提出土木工程项目中管理原因是4大原因中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对别的因素起到制约的作用。

  2土木项目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安全监督管理方案

  2.1监督和管理的项目方案

  结合土木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建设工程只有制定全面和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最大程度避免工人事故的发生,降低我们国家的经济损失,确保项目工程的工期和效率。所以土木项目工程在监督和管理方面有很多特征:第一,承包建设项目工程的施工队伍具有流动性的特点,能够对施工进程以及现场环境产生消极影响,另一方面也影响项目施工的监督管理责任,相关的项目中安全监督和管理也有一定的流动性。第二,我们国家在建筑行业中使用现代化机械较少,因此劳动力比较紧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安全管理的困难。第三,土木工程项目本身具有复杂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和积极参与,所以这个安全方案对项目建设的监督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2.2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负责项目施工的公司如果想要取得较高的安全监督水平应该和公司的经营理念具有共同性,所以在制定施工安全规范时一定要结合公司自身的特征,作为本公司和其他部门在安全和文明以及行为规范等方面。想要做好安全文明施工需要做到4个要点:第一,把安全施工放在首位,提高安全预防,并且坚持以人为本,保护环境的理念,积极落实安全法律规范,公开每个人每个部门的责任。第二,提高团队的责任意识,培养团队工人的价值观念,考虑问题的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司为施工团队打造安全的施工环境和文明施工规范。第三,制定和完善公司建立的安全文明施工规范,做好对施工团队文明施工和安全施工的培训。第四,公司需要建立有关奖励和惩罚的制度,内容必须具有安全施工规范、公司考核制度、公司奖励制度以及行为规范等等。

  2.3完善安全施工中监督和管理的形式———安全定位管理

  定位管理是把详细的资料体系当做人和物能够结合的途径,经过施工现场的调整和监督管理,使资源分配更加公正,一方面能够实现施工现场的科学化管理,提高公司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另一方面,能够更好的解决建设现场中人员、物品以及环境三者之间的协作关系,使科学管理能够更全面对其进行监督。施工现场的安全定位管理重要的环节就是对项目合同、项目设计文件、管理组织机构、实施落实部门及监督检查部门进行讨论和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前提下对项目施工现场进行深层次考察。

  2.4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

  第一,避免工人失误的措施:经过认真仔细设计耐失误措施避免工人发生失误,降低失误产生的损失;运用冗余技术手段增强施工现场的效率性。第二,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的技术手段:利用调整资源的替代产品,或者更换技术,更换工艺技术能够减少施工现场的危险程度;利用专业技术手段把具有危险性的物品安置在规定并且安全的地方;在高空中利用玻璃或者屏蔽方案减少施工现场的危险程度。第三,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技术手段:在土木工程施工现场中,完善监管规范并结合安全可靠的施工以及节省资源的原则制定出安全系统,增强施工现场的安全可靠程度。

  2.5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对策

  一是增强管理部门的管理意识,并且严格监管工程中的原材料质量,提前了解好技术设备。二是结合建设项目的特征和内部条件,采用良好的方式有效控制施工现场影响质量的外界因素,设计出科学的图纸方案,营造安全施工和文明施工的现场环境,确保建筑材料有规律摆放,保证施工道路通顺,为施工安全和质量打造出文明的工作环境。三是在建筑施工中利用对生产原因的掌握,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施工,积极实现安全监管政策,确保建设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四是建立安全监管政策,安全环节是建设施工中关键部分,落实责任管理政策,增强安全意识培训,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五是在建设土木项目中,承包建设公司严格把关材料采购,同时加强买办工人费用以及工程预算的监管工作,增强对建设施工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使成本控制更有效率。六是在建设项目施工中一定要结合公司内部的特点和时间差距,依照先进科技,科学经济管理,文明施工的基本原则建立全面的监管制度。

  3土木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方案改进建议

  按照如今我们国家土木项目监管发展的状况,结合安全监管政策的外界原因,作者从四个角度展开分析并且提出意见,第一,我们国家内的安全监管体制不够完善,国家立法机构应该按照土木项目的现状完善法律法规,使建设土木项目得到制度的保证。第二,监管人员的工作非常重要,一方面要及时支出建设工程中不安全的操作,另一方面还要严格把关原材料质量以及外界不安全原因,进一步增强土木建设施工的工程质量,避免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第三,国家机构要根据相关的政策提高对建设施工的监管力度,增强建设项目公司的监管效率,国家部门应该设立专门人员负责记录项目工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把记录结果和建设公司的信用绑在一起,并且把典型事故作为警戒人们的案例。第四,建设单位要完善施工安全政策,并且积极实践;定期的安全教育大会和考核制度能够提高建设单位的监管力度。

  4结语

  公司在落实安全监督的同时,也为公司带来了良好的经济利益,甚至提高了社会的经济利益。良好的安全监管政策能够降低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地制约经济损失,但是可以利用劳动者权益和经济增长的过程,提高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海涛.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xx.

  [2]杨家荣.土木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J].门窗,20xx(3):276,278.

  [3]刘买成.关于土木工程现场施工的安全控制与管理[J].江西建材,20xx(21):272.

  [4]王明智.西卓子煤矿建设安全管理方案设计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xx.

安全管理论文13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医院信息化方面的建设工作进程不断提高,且采取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成为了必要的发展途径。基于此,文章针对当前医院电子档案管理的实施所要遵循的原则展开研究,以此促进档案信息的更好建设,为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提供有效的保障措施,促进医院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医院建设;电子档案;信息管理;安全保障

  医院建设发展中涉及到了多方面的工作内容,其中为病人的信息建档就包含多样化的信息数据,包括病人的个人信息,病例信息等,为建立互联互通的数据信息库,医院需要加大对电子档案的建设,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采取提高档案信息的建设度,同时需要为档案信息的安全提供保障,以此实现医院信息化建设目标。

  一、医院电子档案信息管理原则

  (一)真实完整性原则

  医院档案管理的完整是指在实施电子档案信息管理中,需要确保所有的信息文件数量,内容及相关文件数据没有损坏,更改,丢失等情况的出现,确保被记录的档案信息是真实且完整的。但是目前医院实施档案管理工作通常是在综合档案室集中进行,电子档案所采取的是全程管理方式,一般情况下,医院各科室在将所有需要整理的信息数据归档之后就会移交给档案室,但通常科室会设立属于自己的档案资料室,便于工作,在病例档案移交中会留存一部分,这种操作模式会对电子档案的信息完整性造成影响。

  (二)全程管理原则

  我国现阶段对电子档案的管理实施以全过程为主,即自电子文件的形成指出,一直到其被销毁或者被永久保存,在整个过程中的所有阶段都需要保证电子档案信息的一致性,不能更改。电子档案在实际的运作中通过展开全过程的管理方式保证电子档案的完整性,但是由于医院档案信息数据量庞大,且来源十分广泛,因此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缺少人力资源的支持,有的档案管理人员能力水平不一,无法为电子档案的全过程管理实施提供保障,导致电子档案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受到影响。

  二、医院电子档案管理与档案信息安全保障对策

  (一)维护安全稳定的数据库环境

  由于电子档案是全部存储于网络之中,且数据量的庞大运行可能会对电子信息的安全造成影响,为此需要对电子信息档案的安全运行环境提供保证。为电子档案信息数据建立独立的运行设施,构建数据库,在运作中确保数据库等设备远离磁场,避免受到磁场干扰。同时,电子档案数据库需要24小时不间断地运行,因此需要对其电源的运行状态加以保护,为数据库的安全运行提供独立电源室,避免由于突然断电造成数据损坏,为数据库的安全运行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二)做好网络上信息技术安全保障

  医院实施电子档案管理模式需要对网络安全加以保障。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首先是对所有电子信息进行备份,通过备份能够确保电子档案即使丢失损坏也可以进行恢复,是电子档案管理中确保信息安全的基础方法。备份主要分为本地与异地两种操作形式,同时还有线备份与离线备份两种方式,现阶段在电子档案管理中由于信息数据量过于庞大,通常是将其存储于磁盘阵列中。其次是加密档案信息,避免计算机被*客或病毒入侵,通过加密能够防止泄密或者信息被篡改。通常所采用的加密方式为:软件加密、硬件加密、混合加密等。就现阶段而言所采取的主要是混合加密,需要用户认证,身份密码以及权限分配等结合对档案实施数据保护。

  (三)制定完善规章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者素质

  人为因素是电子信息档案的数据管理与信息安全的保障工作中最大的影响条件,为此需要对档案人员的管理能力加以提高:首先,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规范行为,根据医院电子档案信息管理要求制定管理工作的规范章程;此外,还需要对档案人员的专业素质加以提高,定期对其专业管理能力展开培训,包括档案管理能力,计算机网络技能,以及相关医疗专业知识。为电子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提供保障,避免人为因素在档案管理中产生破坏影响。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信息技术的不断建设,在医院管理工作的开展中,档案的建设与管理工作需要引入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对其进行更好的创新发展,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同时档案管理人员也要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提高自身管理技能,适应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吴丽霞.医院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J].陕西档案,20xx(06):52-53.

  [2]李爽.浅析医院电子档案管理与档案信息安全[J].管理观察,20xx(31):191-192.

安全管理论文14

  摘要: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性、中国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及维护工作的措施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对提高改进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维护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煤矿建设的生产需要,煤矿建设过程中应用到了先进机电设备越来越多,现如今机电设备正在不断改变着煤矿的生产方式,煤炭生产变得越来越自动化、智能化,机电设备对于煤矿生产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因此煤矿上必须要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防止因为机电设备问题而影响煤矿的正常生产、运营。

  1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性

  现如今的煤矿生产已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越来越多的机电设备代替了人工劳动,这些机电设备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随着越来越多机电设备的应用,机电设备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与机电设备的正常、高效运行息息相关,因此保证煤矿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变得越来越重要。机电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影响到煤矿的正常生产,这会给煤矿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要做好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日常维护工作,这不仅能提高机电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可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煤矿的生产环境十分恶劣,机电设备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长时间工作极易造成机电设备的损伤,且矿井下条件有限,一旦机电设备出现大的故障,维修起来也是非常不易的。一般机电设备都是持续工作,很少出现间断,生产中机电设备容易存在隐患。煤矿单位在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对机电设备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及时进行保养维护,及时对设备进行检修,防患于未然,提高机电设备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提高煤矿企业的运行效率[1-2]。

  2中国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出现的问题

  2.1煤矿企业管理维护意识薄弱管理机构不健全国家非常重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一直在强调煤矿的安全生产,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国家虽然制定了非常完善的政策、法规,但很多煤矿企业却没有相应的机电设备管理体制,更是没有完善的'体系化管理措施,大多煤矿企业都没有专业的机电设备维护部门,仅有几个或一两个人负责整个煤矿的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面对煤矿如此众多的机电设备,仅有的几个维护人员即使是负责维修正常生产过程中出故障的设备都有点力不从心,更难以应对整个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工作。现如今大多的煤矿企业负责人只重视煤矿生产效率,对于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的意识非常淡薄,没有认识到机电设备管理、维护的重要性,只要设备没有出现问题就不会去安排人维修,只有当设备停止运转影响到使用时才会想到安排人去维修,这样不但会影响到煤矿的正常生产运营,严重时甚至会引起重大安全事故。因此煤矿企业负责人必须要特别重视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提高机电设备的管理、维护意识,建立完善的机电管理机制,设立专业的机电管理与维护部门[3]。2.2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机构职能本末倒置对于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护来说,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方式就是防患于未然,如果机电设备的运作出现了问题很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但很多煤矿企业的相关人员认为,机电设备只要能用就可以了,造成本来设置的机电设备管理机构的功能就只剩下维修的作用,也就是说只有在机电设备故障的情况下管理机构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因而具有很大的滞后性。但要想机电设备的能长时间正常运作,只有做好机电设备的日常安全管理维护工作,着重注重机电设备潜在存在的问题和日常的维护,这样才能保证机电设备的工作从而保证煤矿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效益,也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所带来的危害。2.3管理队伍能力差素质低虽然很多煤矿企业拥有很多先进的机电设备,但形成对比的是管理这些先进机电设备的管理团队并不先进,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和维护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的资源比较匮乏。由于煤矿企业对设备管理团队发挥的作用的不正确认识,使得企业在组建机电设备管理团队时寻找负责人时,并不注重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所以,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团队的能力普遍比较差和专业素质比较低下。由于管理队伍能力的有限性使得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和维护的工作很难进行,导致煤矿企业的生产力低下[4-5]。

  3改进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及维护工作的措施

  3.1加强管理维护意识完善管理制度想要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护工作很好地进行,加强管理维护意识和完善管理制度是基础。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煤矿企业应加强自身的管理维护意识,在这个基础上,对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维护工作的制度加以完善,为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和维护工作的进行提供保障。当然,一定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煤矿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状况来合理并有效地完善机电管理制度。3.2转变管理机构职能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与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基本取决于管理机构职能的全面实行。但如果管理方向出现一定的偏差和错误,即使是机电管理机构具有很好的执行能力,也不会起到很大的成效。管理方向是由管理机构的职能所决定的,所以,要想从根本上做好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和维护的工作就应该从转变管理机构的职能为基础开始着手,也就是转变为以预防维护为主。对于潜在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排查检测的工作和日常保养工作,保证机电设备正常的运作甚至延长机电设备的寿命,进而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降低了煤矿行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6]。3.3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业管理队伍对于中国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和维护工作的现状来看,虽然很对煤矿企业有着非常先进的机电设备,但却没有非常先进的机电管理团队,必须建立一支高技术水平和高专业素质的机电管理团队,要保证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和维护作用的充分发挥,这一做法是十分必要的。首先煤矿区必须正确认识机电管理团队在管理活动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要想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业管理团队,要从聘用高水平高质量的团队负责人开始着手。并鼓励有专业负责人带领的管理团队在工作与技术上的不断创新,攻克技术难题。此外,要严格遵守机电设备的实用操作规范,及时对机电设备进行清理和保养。对表现好的团队人员进行一定的奖励,相反对表现不好的相关人员进行适度惩罚,以这样的方式使得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与维护工作的作用得到发挥[7-8]。

  4结语

  机电设备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与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煤矿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电设备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但煤炭生产是在矿井下进行的,生产环境相当恶劣,对于机电设备的使用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为了能提高机电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必须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但在中国,对于机电设备的高效管理工作起步较晚,所以中国机电设备的管理现状不很理想,煤矿企业负责人的管理维护意识淡薄、管理机构不完、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等因素造成了中国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着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为了保障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必须要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尽可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作者:焦东瑞 单位:霍州煤电集团吕梁山煤电有限公司木瓜煤矿

安全管理论文15

  一、机房环境要求

  1)电气环境方面的要求。防电气干扰和防静电是控制机房电气环境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计算机机房的建设过程中,应当科学的设置接地的抗静电底板,进而保证设备免受静电的影响。与此同时还应当针对机房内壁进行防静电处理,严格避免化纤材质的应用。机房中部分设备需要二十四小时连续运行,这给清理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避免设备因为清理不及时而产生问题,机房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对这些设备进行清理。例如机房内的插电板在灰尘较多的情况下会产生发热的问题,通过彻底清理灰尘就能有效解决。同时应当科学的放置机房内的设备,由于很多设备在运行中会产生电磁辐射,进而会干扰其他设备的运行,最终产生设备相互影响的问题。因此机房设备抗电磁干扰问题是机房建设中应当考虑的重点问题。

  2)湿度、温度方面要求。机房内设备的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房内的温度高低,机房中交换机设备尤甚。这些设备在机房内温度过高的情况下无法进行正常的散热,进而使电路运行稳定性被严重影响,甚至于引导内部元器件损毁。通常情况下计算机机房温度保持19摄氏度至24摄氏度之间,最利于设备的稳定运行。此外机房设备对于环境湿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很多机房设备的裸漏插接件和金属件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会发生生锈,进而产生短路证问题。但是机房湿度过低也会对设备造成影响,在过于干燥的情况下设备会受到静电效应应当出现问题,此时运用加湿器增加湿度。通常情况下具有40%至60%湿度的机房最利于机房设备的运行。

  3)防尘方面要求。机房空气中的很多细微漂浮物都会影响机房内部设备运行,很多电子器件和金属接插件广泛存在于计算机机房内部,当其表面存在灰尘时就会产生接触不良或者绝缘性降低等问题,进而引发短路等严重危害计算机机房安全。落在电路板上的灰尘会带电长时间的累积后,大量带电灰尘就会对设备的使用造成影响。

  二、计算机机房环境保障措施

  1)UPS不间断电源系统。在停电时代替市电持续供给电能的设备就是UPS电源,电池组是电能的主要来源,反映速度快是电池组的重要特点,由于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接替市电供给电放电能,所以人们通常很难察觉电网停电。网络设备和计算机获得的电流是经机房EPS设备传输的变电站工频交流电,由于UPS在计算机机房供给电流过程中具有较大的作用,因此信息系统设备中UPS地位可见一斑。三相输出三相输入和单相输出三相输入两类方式通常应用于计算机机房的大中功率UPS电源。计算机机房建设中应当以负载为依据确定UPS的型号,避免过小或者过大。最后在计算机机房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对UPS电池组进行定期放电,并且将UPS电源环境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1]。

  2)机房专用空调。计算机机房环境与普通的工作生活环境不同,应当运用恒湿、恒温空调。计算机机房设备能耗取决于机房内的主机设备工作状态,并会引发机房内10%至20%的热负荷变化。通过机房空调系统机房内的湿度和温度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让机房内的设备能够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环境下运行,进而为相应设备的有序稳定运行提供保证。若是在计算机机房使用普通空调,空气在机房内难以在有限的风力下产生较大的流速,机房中的尘埃就无法从空气中带到过滤器上,随着时间的延长在计算机机房设备中堆积的尘埃越来越多,进而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性能。专门应用于计算机机房的空调具有较大的风力,能够促进空气的有效流动,加之设置在空调中的空气过滤器更为专业,能够有效过滤掉空气中的灰尘,使得计算机机房具有符合要求的洁净度[2]。

  3)防雷系统。防雷系统能够保证计算机机房在雷雨天气正常运行和不被破坏。通常雷电会从两个方面对计算机机房造成危害:首先是物体遭受雷击,计算机房中正在使用的设备和计算机流入沿着各种设备传入的'雷击电流,进而严重损毁机房设备。其次是发生雷击时物体未被击中,但在相邻导体上产生电磁效应和静电效应,并通过导体非常快的向用电设备传播,进而使得用电设备受到影响。通常情况下应当采用以下措施给予解决:一方面可以在防雷保护区内部建设计算机机房,这样在雷雨多发季节就可以避免直接被雷电击中,另一方面增加防浪涌设备于业务系统的信号和供电连接点,这样能够使因设备启停和感应雷等引起的浪涌危害得到防治。雷雨多发季节机房内系统的安全运行能够通过严格的防雷措施得到避免。

  三、计算机机房的安全管理措施

  (一)消防措施

  建设计算机机房应当选用防火材料和构架,并科学的设置火灾紧急通道。同时还应当在楼道和机房内安装防火报警探头和温度烟雾感应器,保证发生火灾报警的同时启动自动灭火系统,进而及时扑灭火灾。最后对于计算机机房内的灭火器应当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能够正常用于灭火,进而最大限度降低火灾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二)配套电源保障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智能电源设备被用于生产生活中,在建设计算机机房时,应当保证机房内相应设备具有合格的电气隔离性和电磁兼容性,这样才能够保证设备之间不会受到彼此的影响。同时主设备应当满足不间断供电要求,并且动力设备间能够利用通用或兼容的数据进行通信。完整的动力监控网购结构以各种数据协议有效兼容为前提,进而为相互控制提供保障。

  (三)专用地线保障

  视频通话和计算机通信系统对于接地系统具有严格要求,这样才能够保障在雷雨天气的安全运行。防雷地、保护地、工作地是计算机机房使用的三种地线,不同的地线作用不同,机房管理人员应当在综合考虑机房各项面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地线设置。四、结语本文分析了计算机机房的环境要求,并据此探索了保证计算机机房环境条件和安全管理的措施,以求为提升计算机机房管理水平贡献绵力。但本文仍有一定局限,希望机房管理人员加强重视,不断提升计算机机房的环境保障和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酒店安全管理特点论文12-04

安全管理论文01-03

安全管理论文06-04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之我见论文12-03

病房安全管理论文12-04

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论文11-05

电力安全管理论文11-07

煤矿安全管理的创新的论文05-18

企业安全管理论文02-08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