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论文

时间:2024-09-26 15:33:40 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健康管理论文(必备15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健康管理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健康管理论文(必备15篇)

健康管理论文1

  健康管理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其发展最大的瓶颈就是专业化人才的缺乏。作为教育机构,应积极利用各种方式提供契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化培训,通过实训软件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实训软件也应该能满足区域卫生信息化环境下的数据收集、存储、交换和处理。本文主要对新型健康管理实训软件开发与设计的进行简要分析。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以及人们对保健服务的需求趋向私人化、固定化,今后家庭、医疗卫生部门以及健康管理机构等都需要健康管理师。作为培养未来健康管理师的教育机构,应积极利用各种方式开展贴合社会需求的培训,使学生尽快掌握实际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实训软件可以模拟职场环境,将健康管理专业各专业课程的内容有机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卫生行业已经进入区域信息化阶段,区域健康管理协同模式的建设并不是在一个系统内部实现不同用户角色之间的协同,而是要在区域范围内,不同医疗卫生机构异构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不同业务条线人员之间的协同[1]。目前各类体检中心大都有自己的信息管理软件[2],各种新型健康监测设备、可穿戴式设备也层出不穷,构建适应区域卫生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健康管理实训软件尤为必要。

  一、功能分析

  1.设计目标。该实训软件主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不仅为健康管理专业的学生服务,同时还可以为卫生信息管理、临床医学、护理、康复等多个专业的学生提供教学实践环境,使学生树立起预防、治疗、保健、康复一体化的健康管理理念,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2.设计原则。坚持“对接行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方针,立足学校,联合专业的健康管理企业、服务机构和软件公司,共同开发符合职场环境,适合高职高专学生教学的实训软件,同时还要跟踪卫生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及时进行软件更新,提供“虚实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

  3.功能设计。该软件主要用于模拟健康管理机构对客户进行的个性化健康管理,因此其必须包括建立健康档案、历史档案归并、数据挖掘、风险评估、健康干预等功能。具体功能设计如下:(1)定制接口。该接口的主要功能是与各机构现有的体检系统进行对接,并且支持在线系统数据的导入,方便对用户的健康数据进行管理,提高效率并降低手工录入数据出错的风险。(2)档案归并。对同一个用户的各种渠道来源的健康信息,可根据就诊号、身份证、姓名、性别、年龄、电话、单位等信息进行识别,将其所有相关信息都归并到一个主帐号下。归并后机构和管理对象均可以自由地进行历年数据的对比,生成健康状况变化曲线表,并对生活习惯(膳食、运动、病史)进行评估,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干预。(3)数据挖掘。该功能主要是对现有数据的充分利用,如针对单位和个人的各类分析报告,各种疾病、费用、工作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并据此对服务、设备、人员、配套设施等进行决策调整。(4)风险评估。该系统借鉴了Framingham预测模型、哈佛癌症风险指数的经验,参考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模型,并结合我国各慢性病防治指南的标准建立了评估模型,适合国人的体征和需求。(5)健康干预。软件内集成了健康干预的主要方式与干预计划模版,包括短信、邮件、电话、在线、呼叫中心等,可根据预先设定的条件自动生成回访计划并提醒健康管理师。系统还会自动对跟踪干预的过程进行记录,方便健康管理师和管理对象查询。通过分析干预后的健康变化,动态的调整健康促进方案的计划。

  二、结构分析

  整个系统主要包括健康管理综合平台、个人空间、远程健康监测、移动健康应用等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分别包括若干个功能模块,具体如下。

  1.健康管理综合平台。该平台具有与医疗机构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数据连接的能力;利用慢性病风险评估模型,对收集到的客户数据进行疾病评估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生成个人生活方式疾病风险评估报告,让客户对自身的健康风险状况有一个量化了解,并给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健康行动方案。该平台包括:(1)健康档案系统:除了客户的基本信息外,还包含体检报告、诊疗记录、每日体征检测数据、个人生活方式记录、营养状况、运动状况、工作行为、心理状态等健康数据。(2)健康评估系统:根据健康档案信息,调用系统参数和评估模型,对管理对象目前健康状态进行汇总分析,对未来十年的常见慢性病患病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3)健康促进系统:为每一位参加健康管理的客户提供一份详尽的健康促进方案。通过先进的`信息耦合技术调用健康知识库,展现给客户全面的分析和指导。(4)健康干预系统:支持短信、邮件、电话、在线、呼叫中心等主要干预方式,可根据预先设定的条件自动生成回访计划,并到时自动提醒健康管理师。

  2.个人空间。个人健康管理空间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健康管理网络社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用户与健康管理师、医生以及用户之间的互动式健康主题交流。借助网络和通信技术构建涵盖营养、运动、心理等领域的健康管理综合平台,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用户改善健康状况。具体包括:(1)维护健康档案:支持用户自主上传健康指标数据,完善个人健康档案,与管理端建立健康档案互通共享。(2)评估健康风险:对用户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常见慢性病给予科学评估,提示患病风险。同时评估生活方式、心理状况、中医体质等。(3)明确健康目标:通过对用户日常饮食、运动健身等数据的记录,结合其个体体征,自动生成科学详细的每日饮食摄入量和能量消耗指导方案,同时提供专业的体重管理建议,帮助用户实现健康目标。(4)改善生活方式:展示个人健康任务,提醒用户主动参与健康改善,帮助用户实现健康目标;接受健康管理师的健康监督和干预,促进用户养成良好生活方式。(5)评价管理效果:对比管理前后健康状况的变化,评估阶段健康管理的效果,判断管理对象对健康管理的依从性,为下一步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6)个性化健康宣教:针对用户健康特点,根据其年龄、性别、疾病、季节等要素,定向推送与之相关的健康宣教知识。3.远程健康监测。该功能主要通过各类检测设备采集相关生命体征数据,并传输到健康管理数据中心进行综合分析。健康管理师或医生可实时查看用户的健康状况并进行相应处理。该系统推动了医疗监测方式的飞速进步,进一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实现了健康管理师、医生与监测对象之间进行无障碍的远程健康监测服务。该功能包括:(1)远程无线物联网健康监护。(2)连续监测,实时掌握动态健康状况。(3)医嘱智能核对,异常自动报警。(4)增加就医模式,支持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有序就医。(5)支持医生与病人的远程双向互动,实现实时健康干预。

  4.移动健康应用。该应用主要是通过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上的“掌上健康”来实现对用户的移动健康管理服务。通过手机接收个人健康检测设备的数据并无线实时传输至系统服务器,经系统后台汇总分析后,通过3G、WIFI等无线网络把健康指导反馈到用户设备上;用户还可以通过移动设备随时查看自己的健康档案,与健康管理师交流互动。该功能包括:(1)体检后及时查看体检报告。(2)预约及个性定制体检。(3)支持手机填写调查问卷和自助提交健康数据。(4)同健康管理师在线互动咨询。(5)饮食和运动的记录、分析和指导。(6)投放健康宣教资讯。

  三、运行环境

  在实训系统的总体架构中,软硬件支撑平台及运行环境位于最底部,分别是硬件层、数据层、应用支撑层,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应用层的性能,再而传递到用户层,甚至会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从网络环境上来讲,健康管理综合平台应同时支持内网和外网访问,与外网中的个人空间实现数据同步。外网接入带宽应为光纤,内网需要保证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稳定连接。

  从硬件环境上看,服务器的参考配置为英特尔至强系列CPU(四核或以上)、12G以上内存、500G以上的SAS硬盘(15000rpm);PC机硬件设备为双核CPU以上、内存2G以上、存储空间500G以上、屏幕分辨率1024*768以上;可以选配用于问卷填写的平板电脑,CPU为双核2GHz或以上、内存1G、存储空间8G以上,同时配置无线路由器即可。

  软件环境上服务器推荐使用Windows Server 20xx/2008 32位操作系统,操作计算机推荐使用Windows 7 32位操作系统,平板设备推荐使用Android 4.0以上系统,服务器系统组件安装配置IIS及Office20xx,数据库使用Oracle 10g或SQL 20xx/2008,正版杀毒软件、软件防火墙、数据容灾备份软件等根据需要选配。

  四、结语

  该实训系统能很好的模拟健康管理机构的运行,并实现区域卫生信息化环境下电子健康档案等相关数据的收集、存储、交换和处理。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可以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完成相应的业务流程,通过模拟实训综合利用所学的相关专业知识,不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健康管理论文2

  一、寄宿制高中班级管理中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必要性

  1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部分高中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闲聊、睡觉、听音乐、玩手机者不乏其人;生活中,信息时代娱乐媒体的繁荣使一些学生变得浮躁,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寄宿制高中的学生远离父母亲人,在支配时间、使用金钱和物品等问题上都要学会管理和控制。但是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他们会沉迷于游戏、上网,导致经常发生“经济危机”。这样的问题虽小,但积少成多也会占去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焦虑、紧张、困惑、孤独等心理上的不适应,情感上的挫败、无助以及行为上的错乱和困难。

  2某些学生自闭或存在交往障碍。

  高中生对友情有较强烈的渴望,希望能和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有自己的“铁哥们”,同时寄宿制学校的高中生因为暂时远离了父母亲人,此时更加渴望与同学、老师有很好的沟通,得到理解。但是他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不懂得处理、化解各种矛盾,面对交往困难时又缺乏指导和帮助,使小事被放大、小矛盾被激化,严重者甚至对同学或教师产生仇恨心理。针对寄宿制高中生出现的这些群体心理特征,班主任需要不断学习心理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才能做好寄宿制高中的班主任工作。

  二、寄宿制高中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条件与科任老师和父母相比,寄宿制高中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具有许多有利条件。

  1时间充裕、机会较多。

  科任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只能在自己上课或课后辅导时进行,其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而家长只能到了假期孩子回家时才能对孩子进行教育。但班主任却可以在课堂上、课后辅导时、班会上、查看学生宿舍时等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间较充裕、机会较多。

  2可采用的手段较多。

  与科任老师和父母相比,班主任可以充分地利用班会、班集体生活等机会,采用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掌握信息较充分。

  寄宿制高中的班主任因为有充裕的时间和学生在一起,所以更能具体的掌握学生的一些信息,如学生的情绪情感特征、意志品质、性格特点、各科考试的成绩、合群表现、劳动表现、在宿舍中的生活状况等信息,这非常有利于班主任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活动。

  三、寄宿制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1做一个很好的倾听者。

  倾听是心理健康教育中非常重要而又较容易掌握的技术。对于班主任来说,倾听的习惯和态度比倾听的技术更重要。因为在现实的班级管理中,很多班主任习惯说而不习惯听,甚至不愿意给问题学生以说话的机会,更不用说通过主动倾听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和想法了。倾听能够贴近学生,倾听能够让学生亲师信道,所以,作为班主任要能够给所有的学生以表达和倾诉,甚至为自己辩解的机会。班主任要表现出发自内心的真诚、平等、宽容、诚信和耐心,让学生感觉老师是能够理解他的,在和他共同面对难题和困境,内心自然会生出安全感;学生在倾诉的同时也是其内心各种情感的一个发泄过程,尤其是各种不良情绪通过诉说得到了发泄,就会使学生心理得到放松。认真、耐心地倾听能营造出信任和融洽的心理氛围,也才能使班主任及时捕捉和把握更多更准确的信息,从而找到正确的办法解决问题。寄宿制高中的班主任应多深入学生中间和学生“闲聊”,通过这些看似无用的闲聊,能够拉近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班主任也能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2无条件积极关注。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学生在学习期间所犯下的各种过错都会有其不同的原因,正是因为学生的不完善、不完美,教师的存在才是必要的,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也就不会对有过错的学生大发雷霆或感到很恼火了。因此,班主任面对学生的过错时,不能老以道德、法制的眼光批评学生,而应首先表示理解,才可以继续冷静、客观地教育学生。学生得到老师的理解,才会放松戒备,才能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如果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老师表示很可笑或很愤怒,则会让学生以对抗的形式维护自己的尊严或者面子,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此时的教育定然是无效的。因此不管学生出现怎样严重的心理问题,教师都要无条件积极关注。

  3以面质技术代替批评。

  心理辅导中,面质就是让当事人面对自己态度、思想、行为等的矛盾之处。当事人在谈话中不时会暴露出一些不一致或自相矛盾的地方,当事人处在矛盾中又无法意识到自身的矛盾,通过提出让他感到自相矛盾的问题,令其澄清认识、达到对自己思想清晰、透彻的了解,对事件进行梳理和重新思考。班主任面对不断出现问题而又缺乏正确自我认知的同学,可以改变传统的道德说教和简单的批评方式,尝试面质的方法,让其发现和认识自身行为存在的矛盾之处,最终获得对自我的正确认知以改变自身的不良行为,这样可以收到比简单批评要好得多的教育效果。

  4在班级活动中渗透团体心理辅导技术。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设计的`主要原则,是通过活动中的角色扮演、使用心理位移等方式实现对他人情感、态度及对周围事物的正确体验,从而获得正确的感知、认识,以指导学生日常的交往、学习等行动。以这种辅导活动设计的理念进行班级活动的开展时,强调活动要能够调动学生丰富的内心感受,唤起学生的强烈情感体验,更好地理解父母、理解他人、理解社会,同时拉近了师生间、同学间的情感关系,形成一种气氛融洽亲和力强的良好团体氛围,利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如在班会课上,渗透团体辅导的技术,改变以往班主任说教、学生被动听的形式,由学生自己设计和组织班会,班主任进行指导,通过角色扮演(小品)达到对人生的感悟、对家人的理解。

  5以行为矫正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前文提到寄宿制高中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多数学生其实明白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该不该做,但他们明知是错却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从而出现不良行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倡导使用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自我消退法示范法等方式,对个体的不良的行为进行矫正。在寄宿制高中的班级管理中同样可以参照这些方法,教师以自身的行为示范,促使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使用代币奖励法激励学生朝向更高的行为目标不断努力(评选班级之星,包括优秀学生奖、进步奖、爱心奖、优秀班干部等);使用自我消退法让学生认识到自身行为的不足;以强化法使学生改过的积极行为不断得到巩固(对学生表现出的进步进行及时的鼓励)。

  6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指导和帮助。

  当学生向班主任提出自己面对的问题时,班主任应首先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让学生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班主任也可以以建议的口吻向学生提供一些处理问题的意见。因为高中生由于年龄和经验所限,自己较难找出好的解决方法,如果教师没有给出一些中肯的建议,他反而会无所适从,问题分析了一大堆,但他不知该怎么做。

  7与科任老师、家长紧密联系,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形成教育网络,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有效和持久地展开。寄宿制高中班主任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与科任老师和家长建立紧密的联系,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家长,因其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多数都只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成绩高低,而没有意识到孩子可能有心理问题,出现问题也不知如何与孩子沟通、对其进行心理指导。因此班主任要经常与科任老师和家长进行沟通,使其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给科任老师和家长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简单的技巧,从而形成心理健康的教育网络。寄宿制高中的班主任必需充分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学习、研究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才能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温馨的学校大家庭,才会有和谐的寄宿制学校,使学生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成才。

健康管理论文3

  [摘要]

  采用SCL—90量表和梁宝勇编制的《应付方式评定量表》为测量工具,对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企业管理人员应付类型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企业管理人员 应付方式 心理健康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江西省5家企业的168名中层管理人员为对象,其中有效样本为136名。样本分布情况:男性54名,女性82名;30岁以下为73名,30至39岁为49名,40岁以上为14名;大专及以下58名,本科72名,硕士及以上为6名;供职于外资企业70名,股份制企业37名,其他企业29名。

  2.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和梁宝勇编制的《应付方式评定量表》(WCRS)为测量工具。施测方式为个体施测和团体施测相结合,指导语相同,当场填表,独立完成,填写完毕后当场交卷。

  二、结果

  1.企业管理人员应付方式特点

  采用梁宝勇编制的《应付方式评定量表》,对136人进行了测试,经因素分析得出6个主成分或因子,它们分别是:宣泄与接纳(F1),包括量表中的第5、16、17和19项;认知调节与退避(F2),包括第1、2、7和10项;偏向归因(F3),包括第11和18项;第四个因子(F4),包括第3、9和13项;防御策略(F5),包括第4、6和第20项;避免情绪困扰的策略(F6),包括第8、12、14和15项。本研究根据梁宝勇的六因子模式对企业管理人员应付方式特点进行了统计分析,企业管理人员在各因子上的得分分别为F1=10.94±2.86,F2=9.53±2.28,F3=3.90±1.56,F4=7.99±2.27,F5=7.78±2.07,F6=9.33±2.62,其中“宣泄与接纳”因子得分最高,“偏向归因”因子得分最低。

  运用快速聚类法对所有被试在20个项目上的填答内容进行聚类分析,共聚类成两种应付类型:“应付类型1”和“应付类型2”,这两种应付类型的管理人员分别占调查总体的32.6%和67.6%。在应付方式项目的选择上,两类管理人员之间存在显着差异的有第1、3、4、5、7、8、12、13、14、16、19、20项,“应付类型1”的得分均值显着大于“应付类型2”。其中“应付类型1”的企业管理人员得分在3.00以上的应付方式项目(即“总是”、“经常”或“较常”选择该项目)有7项,按照得分高低依次为:第8、3、4、7、19、5、16等项目。

  2.应付类型的差异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对企业管理人员应付方式进行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还对两种应付类型的企业管理人员的SCL—90测查结果的差异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见表。

  两种应付类型的企业管理人员SCL—90总均分及5个因子分均值都有显着差异,即“应付类型1”的SCL—90总均分及5个因子分均值都小于“应付类型2”。可见,不同的应付类型对企业管理人员心理健康有不同的影响,采用“应付类型1”的企业管理人员心理症状检出率低,心理健康水平相对更高一些。

  表 两种应付类型的企业管理人员SCL—90测查结果

  三、讨论

  以SCL—90总均分为因变量,以应付方式6个主成分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系数达显着水平的自变量为第一和第三主成分,由回归方程推测,第一个主成分所包含的应付方式(第5、16、17和19项)组合成的应付型式为积极的,即选择该应付型式的被试SCL—90总均分较低,两者呈负相关。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使用“应付类型1”的企业管理人员SCL—90总均分及多数因子分均值显着低于“应付类型2”,这说明企业管理人员应付类型对心理健康是有一定影响的。

  进一步分析发现,梁宝勇提出的“积极的”应付型式与我们本次研究中得出的`“应付类型1”所包含的应付项目有一致之处,如包括第5、16和19项,这说明某些应付方式可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跨情境的一致性。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两者所包含的应付项目并不完全相同,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被试人群不同,因而应激源也是不同的,企业管理人员的主要应激源来自工作,这与一般人群有很大不同;第二,这种差异可能说明人的应付方式虽具有一定程度的跨情境性,但与人格因素相比,其普遍性可能要低一些。

  我们进一步分析了“应付类型1”与“应付类型2”存在显着差异的13种应付项目的具体内容,发现很难用“积极”或“消极”等词汇来概括出它们的性质,这一结果也进一步证实这样一个观点:大多数应付方式不宜笼统地说成是“积极的”或“消极的”。

  参考文献:

  [1]谢亚宁:简易应付方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2):114-115

  [2]梁宝勇郭倩玉郭良才等: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II应付方式的评定、分类与估价,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7(4):200-203

  [3]汪向东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1-35

健康管理论文4

  引言:教学过程中心理健康是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面对全体同学,面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的问题。所以,在心里健康教育问题上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如今,心理问题时有发生,小学生打人事件、侮辱欺骗他人等社会现象时有发生,所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大家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从娃娃抓起,教师对于班集体的管理,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的重要性

  目前00后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家庭溺爱导致学生的受挫能力比较差,什么事情都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对于是非的明辨比较差,对待事物的态度比较偏激。小学生的不健康心理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其未来的发展,会树立不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心理健康教育正式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健康的心理体系。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2.1 青春期问题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以及慢慢步入青春期,青春期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上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开始注重自己的外贸,对于外在美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这个时期的学生对于自己比较胖、不如其他女孩漂亮,自己不如别人高,穿的不如别人好诸如此类问题都会让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此时很容易很散学生的注意力。

  2.2 不当的家庭教育问题

  家庭原因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小学时期,学生的人生觀、价值观正式形成的好时期,小学生对于对错的分辨能力偏低,家长的错误的教育方式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2.3 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

  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大多从小娇生惯养,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每当遇到苦难的问题就会退缩。

  三、班级管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分析

  3.1 设置适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

  设置适合小学生发展的心理健康平台,可以在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及时雨平台里的教师进行沟通。设置教师和学生二者之间合理交流的平台。接触学生心中疑惑。想要保证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首先要对学生的现状进行详细的了解。让学生可以健康的发展。

  3.2 将品德教育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的融合在一起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需要时刻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将品德教育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的融合在一起。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本来就是相互影响的,在进行品德教育的过程中,适当的对学生赞扬或批评,适当的采用榜样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小学生具有超强的模仿能力,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学生的层长。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做好学生的榜样。

  3.3 在学科教学中渗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是学生心理健康重要的引导者,班主任对于日常的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负责。在此同时,班主任应该和任课教师进行互通交流,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在小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在各个方面都可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良好的校级校风是心理健康工作的前提。在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中班主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4 对于特殊学生采取有效地心理指导

  在小学的教学管理中,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学生的发展,注意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在学校中,总会有一些特殊的学生,当面对特殊学生出现的错误时,不应该直接批评学生,需要对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再教育学生。

  结论: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面对全体同学,面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的问题。所以,在心里健康教育问题上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大家的重视,总之,小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是社会进步的栋梁。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学生日后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应该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有目的引导。

  参考文献:

  [1].靳丽华.谈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xx,34(20):113-115.

  [2].裴春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策略――基于马鞍山市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案研究[D].南京:南京师师范大学,20xx.

  [3].黄怀宁;制定心理健康的可操作标准突破青少年发展的心理瓶颈[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xx)[C];20xx年.

  [4].洪文建;社会转型期青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xx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xx年.

健康管理论文5

  市场营销主要通过制定产品推广方案同时结合适当宣传手段,提升企业市场占有率,从而实现销售利润增长。市场营销活动必然产生成本投入,并且该项投入是在未能保证收益利率大于投入利率的情况下进行的,本质上说只有市场营销利润率高于营销成本投入率时营销活动才能算是成功。而财务管理的核心目标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在市场营销过程中适当加入财务手段能够充分保障营销效果,促进企业经济收益。

  一、市场营销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财务支持是决定市场营销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同时又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加强财务管理是企业运营资金充足的重要保障,如果缺乏充足资金则市场营销不具备开展的.条件,反之如市场营销缺乏资金保障则直接影响企业商品销售,企业没有销售量意味着没有资金收入,从而导致企业管理活动无法进行。两者互相保障、互相制约,期间出现的问题可通过互相转化解决,通过互相作用、互相合作促进公司利益增长。其中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了解公司运营状态的有效途径,加强业绩监管并及时向管理者反馈财务信息能够为其相关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同时财务管理加强与市场部的沟通交流能够为营销提供有效数据支持,促使财务管理充分融入市场营销。

  二、市场营销健康发展中财务管理的作用

  (一)扩展融资渠道、保障营销投入

  在市场营销筹资或融资阶段,可通过合理的财务管理方式保证融资方案的可靠性,对此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财务管理,从而保证最大限度的发挥财务管理在市场营销健康发展中的作用。其一,合理计划市场营销融资时机与额度,严格控制资金数量,根据资金使用时段性进行阶段性筹资。财务部门可根据市场营销规模准确测算筹资数量与时间;其二,合理规划市场营销融资渠道,企业融资方式主要分为债券与股权,其中股权分离无须偿还债务,但影响了企业原有人对企业的掌握程度,风险较高。债券方式的融资属于借贷的一种,当企业资金使用利率超过借贷利率则具备借贷条件,但负债风险较高,极易造成企业损失。对此,财务杠杆作用能够有效控制负债比,其中预收货款方式成本较低,是企业具备足够信誉的最佳渠道。

  (二)规范财务管理、保障营销收益

  规范财务管理,发挥财务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保证企业所有经营活动均在财务管理体系的范围内,其中包括原材料采购、产生、销售、市场营销等关系企业利益的项目。企业经营的核心目标是在市场中投入并销售企业商品获取利益,而市场营销的核心目标是提升企业经济利润,加强财务预算管理能够全面体现企业运营成效,根据反馈信息开展市场营销活动,通过预算管理明确营销效益目标,制定配套机制,从而促进企业实现利润增收;二是加强财务数据管理、保障营销策略。财务数据是反应市场营销效果的有效途径,为影响营销价格策略的重要因素。利用财务数据对销售成本、利润以及商品数量进行全面核算与分析,得出企业亏盈数据,为市场营销中商品低价出售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有效控制企业商品定价。对此,应深化财务数据分析,对相关销售成本、利润以及数量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根据不同区域市场分布制定合理开发计划和营销活动,最大限度实现企业增收。同时,运用财务技术规避相应税费开支,保证营销效果。

  三、市场营销与财务管理健康发展策略

  首先,财务管理者向公司内部人员讲解相关流程,让内部员工对规范的财务流程全面了解,避免由于缺乏制度意识出现违规操作,保证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其次,加强部门沟通,尤其是市场部与财务部,促进两部门之间的相互了解,财务部通过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变化,升级财务手段,同时为市场营销提供风险预警,避免造成企业经济损失;最后,财务部门积极参与市场营销,在营销方案运行过程中发挥参谋作用,提出基于数据分析的建设性意见,增强团队合作力与凝聚力。财务管理是加强企业市场营销的辅助手段,加强明确财务人员责任和部门定位能够有效保证营销效果,并成为市场营销的后备力量。

  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对市场营销有积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充分利用财务手段加强市场营销活动预算能够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企业可根据营销项目特色、产品营销目的选择合理的财务管理手段,实现产品准确定位,正确进行成本/收益评估,从而为企业利益提供可靠保障。

健康管理论文6

  骨折患者肢体活动受限,肿胀、疼痛,生活质量降低等诸多因素会使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而骨折患者恢复期间需行肌肉、关节锻炼,此时护理人员需积极给予健康教育,以免出现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因此加强骨折患者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康复则显得十分重要。现笔者以49例患者为例,于健康教育中采取健康教育管理单,其应用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98例骨折患者于20xx年8月~20xx年6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男61例,女37例;年龄20~65岁,平均(35.7±3.7)岁;上肢骨折54例,下肢骨折44例;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可进行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与初入院患者积极沟通交流,向患者告知医院规章制度、注意事项等各种宣传教育,于康复阶段对患者肢体功能实施示范指导,发放健康宣传册子,开展健康宣传讲座,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利用健康教育管理单,每位患者由一名主管护士负责,结合骨折医疗要求,制定健康教育管理单。于管理单内填写患者评估情况、护理重点、功能锻炼等,并记录评价结果,对结果予以缺陷补偿教育。以A4纸填写健康教育管理单,悬挂在病床床头,其内容包括:

  (1)患者姓名、联系电话、床号、住院号、住院时间;

  (2)患者诊断情况、既往史、皮肤情况、治疗情况以及实验室相关指标

  (;3)住院须知、围术期配合、注意事项、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固定支具注意事项、体位要求、引流管、功能锻炼、并发症预防护理、护理重点等。护士长和质控员应定期对患者健康要求予以评价,并记录患者出院时间、复查时间、随访时间,并详细记录患者随访情况及功能康复情况。

  1.3评价指标

  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焦虑、抑郁情况予以评估,分数超过52分则存在焦虑和抑郁,分数越高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以无记名方式调查出院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包括:住院制度、护理人员、相关设备、治疗时间、用药情况、饮食情况、注意事项、睡眠质量、康复指导、运动情况等,以百分制计算,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越全面。

  1.4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检验为t,计数资料检验为2,P<0.05时表示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理情绪变化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较护理前显著降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对比

  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88.6±6.4)分,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67.4±8.9)分,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比,差异显著(P<0.05)。

  2.3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对比

  观察组遵医率95.9%(47/49),对照组遵医率73.5%(36/49),两组对比(P<0.05)。

  3讨论

  骨折患者多数存在肢体活动受限,病变处通常有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甚至畸形等,因此必须加强骨折患者的教育指导,使患者能够掌握骨折康复知识,从而促进患者更好康复。健康教育管理单是结合护理活动和护理研究的有效护理工具,将其用于健康教育具有整体化、个性化特点,通常根据健康教育管理单,可为患者实施计划性、动态性、连续性、科学性以及规范性健康教育,从而使患者能够尽可能掌握骨折基本知识以及康复锻炼知识,以此促进患者更好康复。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较对照组低,健康知识掌握评分、遵医率较对照组高(P<0.05)。由结果可以看出,患者经健康教育管理单实施健康教育,焦虑、抑郁情绪均可得到明显缓解,同时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遵医率均可得到显著提高,这对于患者康复十分有利。在健康教育中利用健康教育管理单,由责任护士对照管理单内容了解健康教育内容,根据患者病情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护士长、质控护士需定时评价患者功能锻炼,可有效促进患者功能康复。另外于健康教育中利用健康教育管理单,护理人员需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详细记录病情评估结果,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利于护理人员了解患者健康教育内容,并积极给予功能锻炼指导,利于患者能够得到更好康复,效果显著。

健康管理论文7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许多问题都是基于人本身的范畴,离不开心理视角的审视和探讨。

  关注员工心理健康,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一个迫切需要重视的问题。各级组织不应该忽视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人力资源管理更应该关注员工心理健康,将其纳入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合理的心理学知识疏导,减轻员工精神压力,促进员工身心健康,提高全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一、影响员工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行业发展的因素。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公路工作以知识应用和创新为基础,建、养、征、管各项工作都加大了科技含量,使得公路员工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高级知识分子比例越来越大,公路员工也被新形势从简单的程序化工作中拉出来,置于社会发展、变化所产生的压力与挑战之中。这种情况迫使公路员工转变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以使自己胜任本员工作。这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新形势,这种学习、创新、变化的新需求,必然会对公路员工产生持续的压力,是导致焦虑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社会发展的因素。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一些员工的配偶、子女也被卷入下岗行业的行列,这不但加大了员工家庭的经济压力,也会因不能解决亲人的就业问题,而大大降低员工的自我成就感,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而心生愧疚、焦虑,精神负担加重而影响心理健康。

  (三)行业管理的因素。公路行业担负着建、养、征、管的职能,与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行业管理的举措、力度、效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行业的评价。因此,公路行业多年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构建“和谐公路”、“节约型公路”为目标,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加大管理力度,在劳动、人事、用工、分配制度等工作中推出了很多变革和举措。无庸置疑,这些变革和举措,一方面为员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员工的行业归属感和自豪感也在与日俱增。

  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变革和举措大多是以加强对员工的约束和管制为前提的,如果这种约束和管理力度过大或持续过久,就会对员工产生过重的精神压力,危害员工的身心健康。同时,这种源于外部环境因素的改革措施,可能给员工带来不习惯,还可能触及某些人的既得利益,使得员工的精神压力越来越重,特别是在改革实践中某些探索式的措施、某些不当政策的执行,造成员工心理上的挫折感,更是加重了员工的心理压力。

  (四)员工个体的因素。员工个体在心理素质和人格品质方面的差异,造成在同样外界环境下,个体感受到的心理压力不同及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这是造成影响心理健康的内源性因素。个体差异主要源于个体先天的心理遗传因素以及个体后天学习、修养不同而形成的不同人格品质。

  先天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个体的性格、情绪反应及人际交往方面的差异。后天因素的影响,则表现为有的员工平时不注意思想理论的学习与提高,对改革发展的形势不适应而产生的不理解。

  二、促进员工心理健康的举措

  广大员工是各条战线上的主力军,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着自身的健康,而且影响着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进而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因此,应从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稳定发展的高度,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减轻他们的精神压力,让他们能以健康的身心工作。

  (一)树立精神保健意识。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树立精神保健意识,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把握区分员工思想问题及心理问题的尺寸,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由于心理现象的复杂性及个体心理的差异性,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的情绪反应不同,对一些人的过激言行,不要轻易从思想认识角度去判断,更不要轻易采取批评、处理手段,而要结合心理学知识,对其精神状态进行分析,对属于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要及时加以治疗。

  (二)加强文化素质修养。重视和加强员工的文化理论学习,寓文化教育于人力资源工作之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将对员工的`心理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当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员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员工能自动消除心理紧张、焦虑情绪,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三)注重交流沟通疏导。心理健康问题归根结底起因于沟通中的障碍。因此,及早、及时地把问题搞清楚,就显得尤其重要。要发挥人力资源工作说服教育、宣传沟通的优势,在执行各项管理政策与理顺员工情绪方面,起到桥梁和缓冲器的作用。

  (四)解决员工后顾之忧。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多与员工接触交友,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在工作、生活上的诉求。特别是一些性格比较内向、表达能力欠缺的员工,要抓住他们自尊心强、遇到困难不愿寻求他人帮助的特点,主动热情地做好排忧解难工作,缓解他们的精神压力。

  同时利用好行业资源,在不违背有关政策的前提下,尽可能为员工谋取一定福利,以增强员工的行业归属感和认同感。

  (五)开展心理咨询服务。要通过定期外请专家开办讲座、聘请专家设立等方式,使员工能及时将心中的矛盾、徘徊、彷徨化解,消除焦虑不安的情绪,从员工的心理保健、人格完善、不良情绪疏导等方面,给员工以帮助。

  在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强调“人本管理”,而心理学本身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学科,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懂得心理学。这就使得人的心理活动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密不可分,做好人力资源工作在促进员工的心理健康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而员工的心理健康也越来越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工作实践中,通过人力资源工作与心理健康的相互作用,达到促进员工心理健康、实现行业发展目标的双赢目的,才是我们大家期待看到的结果。

健康管理论文8

  【摘要】 在了解国内外健康管理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医药在健康管理中的特色和优势,提出了构建以“治未病”工程为框架、以信息资源管理及共享平台为依托、以多种预防保健工程为补充的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体系的构想。

  【关键词】 健康管理体系;治未病;中医药特色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生命数量和生命质量的提高,健康管理(health management)理念亦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活理念之中,已成为备受关注的保健新课题。健康管理主要包含健康调查、健康评估、健康干预3个方面。中医药在几千年的实践中以其显著的疗效、浓郁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诊疗方法、系统的理论体系,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如今,“治未病”工程已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治未病”工程属公共卫生范畴,与国外健康管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比国外健康管理体系更具中国特色。中医“治未病”在健康干预方面充分发挥了中医健康保健及诊疗技术的特色和优势,特别是在饮食保健、运动、针灸推拿、心理等非药物自然疗法上有着多种简便廉验的干预措施。

  从我国国情、医疗模式、饮食健康文化的角度来看,“治未病”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体系理念。笔者认为建设有中医药特色的健康管理体系,可以“治未病”工程为框架、以信息资源管理及共享平台为依托,以多种中医药预防保健工程为补充,充分调动和利用社会各种健康管理资源,在借鉴国外健康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健康管理工程,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符合我国实际、顺应健康理念发展趋势的健康管理体系。

  1.国内外健康管理概况

  1.1国外健康管理模式

  美国健康管理模式 [1] :虽然美国有记录的健康管理理论研究只有20多年的历史,但是健康管理思路的实践却可追溯到70多年前。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医疗技术的推广和发展、人口老龄化及慢性病的发生率大幅度增长,美国医疗费用随之迅速上涨。健康管理理念应需而生,健康管理策略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管理、需求管理、疾病管理、灾难性病伤管理、残疾管理以及综合人群健康管理6种 [2] 。在美国,健康管理服务是区别于保险和医疗之外的一项服务,由拥有网络专业人才的专业服务公司提供 [3] 。

  芬兰健康管理模式:芬兰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探索并形成了以社区卫生服务为重点而开展和实施健康管理的健康管理模式,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赞赏,并建议向世界各国推广。芬兰健康管理模式的成功有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构建一个适当的流行病学和行为研究框架;(2)与社区紧密合作,强调改变环境和生活习惯;(3)项目干预采取多种战略,如充分发挥媒体宣传和交流活动的作用,发动基本医疗服务人员系统性参与,开展与国家健康政策相呼应的健康活动;(4)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等。[4]

  1.2国内健康管理概况

  我国的医疗实践自古以来就蕴含着积极的健康管理思想。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难经》拓展了治未病的概念:“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所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唐代孙思邈亦提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的理论。

  20xx年第27卷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随着医学沟通平台的多元化发展,20xx年健康管理作为专有名词引入我国,并成立了首家健康管理公司。20xx年8月,华南地区首家健康管理中心——广军广州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开始营业。20xx年,国家正式公布健康管理师这个职业。截止20xx年底,已有1 000多人获得国家健康管理师证书。到20xx年上半年,全国健康管理机构达到5 744家 [5] 。自20xx年1月,首届“治未病”高峰论坛暨“治未病”健康工程启动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成功举办3届,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xx年7月,全国“中医健康管理工程”作为“中医中药中国行”的配套工程正式启动。本次工程通过整合我国高端中医资源,聘请国内中医名家组成专家团队,发掘专家智慧和最新研究成果,借助独具特色的“名医名方”,让百姓真切感受中医就在身边,并开展网络中医培训,建设覆盖全国的中医健康管理网络 [6] 。20xx年3月,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医药文化中国行,‘家庭过期药品回收’进社区——白云山和黄中药‘六位一体’首次为社区提供立体式升级服务”活动正式启动,将“健康管理”理念引入并服务于社区居民。

  在近10年的发展中,健康管理已在我国形成一定规模,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科理论、实践技术研究和管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缺乏专业人才,健康信息系统仍处于区域范围内运作,且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健康管理市场缺乏规划管理等[7]。

  2.中医药在健康管理中的特色和优势

  2.1中医药健康管理的特色

  2.1.1中医健康管理理念特色中医药素来注重养生保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体现了人与疾病的辩证关系和“预防为主”的重要思想。中医在健康管理、保健养生等方面,在重视中药治疗的同时,更加重视防微杜渐,调整“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简单来说,中医健康管理有以下几个特点:(1)顺应自然,天人合一;(2)形神合一,心神双修;(3)调和阴阳,以平为期;(4)药食并用,扶正纠偏;(5)动静结合,持之以恒[8]。

  2.1.2中医药健康管理实践服务特色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点惠及了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健康管理、预防保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一,中医药具有形式多样、无创伤的多种保健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按摩、食疗、药浴体疗、中药精油芳香疗法等;第二,给药途径多样化,口服有煎剂、片剂、丸剂、散剂等,穴位熨帖有膏剂等,孔窍给药有洗剂、冲剂、栓剂等;第三,中医根据“人法于天地”的基本原理,按季节、产地、类别等选用药物,药材源于自然,副作用相对较小。第四,养生文化蕴含于治疗保健服务之中,在服务的同时传播健康生活的理念和知识。第五,疗效得到患者的认可。在历来的临床实践中,中医药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2.2“治未病”工程的.健康管理功能

  目前,较多学者结合我国《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关于健康管理师的职业定义,将健康管理定义为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9]。健康管理的宗旨是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10] 。这与中医“治未病”的健康管理理念是一致的。

  20xx年,国务院开创性地提出了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的要求,并就建立完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做出了重要指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并在全国展开治未病工作,在运行机制、预防保健服务提供、服务技术(产品)和服务支持、服务模式、服务内容和方法、技术方案及流程、评价体系等5个方面制定了工程目标,明确了组织主体和实施载体,对组织管理作了进一步说明,并积极倡导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新型健康保障服务模式。

  3.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体系的构建

  3.1以“治未病”工程为框架,构建健康管理体系规划

  健康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核心是促进人们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康管理大致包括收集个人健康信息、评估健康状况、制定健康促进计划,其基本模式为“个人健康信息管理—个人健康与慢性病危险性评价—个人健康计划及改善的指导” [11] 。中医药在多年的实践积累中已经完善了该理论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疾病预防及养生保健的经验,这是我国在健康管理方面有着其他国家不能比拟的优势。我国在结合时代转变带来新的健康管理理念、知识及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开展的“治未病”工程已充分将健康管理的各个要素融入到整个工程建设之中,且具有中国特色,更容易被国民接受,更容易服务于大众。因此,我国的健康管理体系建设及战略规划可以“治未病”工程为框架,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健康管理体系。

  3.2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依托,推进健康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20xx年4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医疗信息化的改革方向。当前我国卫生系统卫生信息化存在着系统分割、相互独立、业务流程不统一、信息标准研究起步晚等诸多问题。健康管理服务与其他服务最明显的区别是,它对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依赖度极高,甚至可以说若无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作为其基本的运行支持平台,就无法实现市场化、规模化的健康管理 [12] 。健康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可以采取多种渠道,充分调动市场优势技术资源,采取广泛合作共建的形式,由政府部门进行统筹监管。因此,建立起运行有效的健康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搭建起政府、医疗机构、社区、健康管理公司、个人等可相互查阅联系的桥梁是十分必要的。

  3.3以多种形式的预防保健工程为补充,巩固和扩大健康管理工作成效

  “治未病”工程的开展给中医药健康管理带来了新局面,对实践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理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国家和各省市地区均结合实际工作开展了一些中西医结合、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预防保健活动,有力地巩固和扩大了健康管理的工作成效。如20xx年实施的“三名三进”中医工程(培养名医、创建名科、建设名院和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白云山和黄中药启动的全国首个“个人健康服务工程”等,有效地促进了具有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健康管理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中医“治未病”体现了在依据我国国情、文化和社会发展趋势基础上所构建的中国特色健康管理体系的理念。我们应充分发挥中医药健康管理特色资源和优势,不断完善以“治未病”工程为框架、以信息资源管理及共享平台为依托、以多种预防保健工程为补充的中国特色健康管理体系,为保障人民健康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建始.美国的健康管理:源自无法遏制的医疗费用增长[J].中华医学杂志,20xx,86:1011.

  [2] 张瑞利.健康管理产业的供给现状及趋势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xx(4):50.

  [3] 马丽斌.借鉴美国经验发展我国的健康管理事业[J].中国药业,20xx,16(8):15.

  [4] 金彩红.芬兰健康管理模式的经验[J].中国卫生资源,20xx,10(6):312.

  [5] 赵红征.“健康管理”必要性和可行性[J].卫生经济研究,20xx(8):52.

  [6]新华网.全国“中医健康管理工程”正式启动[EB/OL]. http://newssohucom/20090727/n265525195shtml.20xx-07-27.

  [7] 宋艳丽,解颖.健康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 20xx,23(4):43.

  [8] 彭锦.中医健康管理的五项原则[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xx,2(4):248.

  [9] 黄建始,陈君石.健康管理在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挑战[J].中国全科医师杂志, 20xx, 6(1):45.

  [10] 陈君石,黄建始.健康管理概论(卫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xx:35-80.

  [11] 马丽斌,马爱霞.对发展我国健康管理产业的探讨[J].上海医药, 20xx,28(1):12.

  [12] 黄喜顺,邱耀辉,苏洪,等.对当前健康管理产业的现状分析和发展方向的探索[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20xx,7

健康管理论文9

  由于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无论建筑如何发展,置于首位的仍然是质量。工程项目的质量,牵涉到百姓的生命以及国家的财产安全,牵涉到我们国家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而造成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水平以及质量水平有了更高的标准。工程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的水平,它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综合效益。一个优质的工程项目,是严格按照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建设过程实施管理的结果。

  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内容

  1.1建筑工程质量计划管理

  质量计划是针对具体产品、项目或合同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它包括项目质量计划和专业质量计划。项目质量计划主要用于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是施工企业质量体系文件之一,是质量手册的重要支持性文件,又是贯穿于质量体系几个层次文件系统的可操作性文件。

  1.2建筑工程质量保障管理

  实行建筑工程质量保证的必要性:建筑工程质量保证是为确保其工程质量,使用户满意并确信之的全部有效手段和活动。建筑施工企业实行质量保证最好的方法,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企业各部门、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开发、设计、生产,提供经济、耐用、让用户喜欢的优良产品(工程),并进行售后(交工后)服务,使用户长期满意。这种质量管理是以改革经营思想、提高企业素质、扩大和发展有效经营为目的,谋求提高、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1.3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质量要求主要表现为工程合同、设计文件、技术规范规定质量标准。因此,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就是为了保证达到合同规定质量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和方法。根据工程质量形成的时间阶段划分,其质量控制相应的划分为事前、事中及事后控制。根据控制的主体对象不同,又分为对人的控制、施工机械设备的控制、材料的控制、施工方法的控制、施工环境的控制以及施工工序的控制。

  1.4发挥监理职能作用

  工程建设监理是指监理单位受项目法人的委托,依据国家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及其他工程建设合同,对工程建设实施的监督管理。监理单位与承包商之间虽然没有签订任何经济合同,但是监理单位与业主签订有监理合同,依据业主的授权,监理单位就有了监督管理承包商,履行工程建设承发包合同的权利和义务。承包商不再与业主直接交往,而转向与监理单位直接联系,并接受监理单位对自己进行工程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

  2、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

  2.1建立工程管理体系,落实工程责任体系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目标,并以此作为依据进行工程质量管理,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系统化、规范化。此外,还要建立工程质量责任体系,将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各部门、各人,明确其责任,以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可行化。

  2.2对于工种与施工机械的协调要合理

  首先,人是工程的建设者,也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核心,对于人的管理,重点在于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并对其进行质量意识培训,增强其关于工程质量的观念;其次,材料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只有严把材料质量关才能确保工程建设的基础质量,要将材料管理作为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工作;此外,施工设备(施工机械、试验检测仪器、测量工具等)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施工设备的选择要把好关,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设备的搭配协调也是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2.3优化工程施工环境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施工环境对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工程环境包括工程管理环境、工程技术环境及施工劳动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系统等;工程技术环境包括工程地质、气象、水文等外在因素;劳动环境就是施工人员工作场所及劳动组合等。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工程实际特点进行认真分析,对其中造成质量印象的因素,要采取合理、规范的措施进行协调、优化。如保持施工场地的道路畅通,保证材料设备的堆放有序、使用规范,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提倡绿色施工、文明施工等,以上措施的实施,都能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从而提高工程质量。

  3、工程施工质量检查措施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是控制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进行检查,才能确保施工质量符合业主要求及相关规定,从而避免留下质量隐患。因此,质量管理人员要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高度重视,将工作重点放到以下几方面:

  3.1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进行施工

  对于施工设计的每个方案都应该按照提出方案、组织讨论、修改、定稿、编制、上报审核、技术交底、发布实施的程序来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有着科学的`施工設计、可行性强的施工方案,以及全面的技术交底,就能够使得整个工程施工过程有序起来。定期检查施工人员对施工方案的执行情况,将能使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变的更加有力。

  3.2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坚持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

  为了充分发挥三检制度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要遵循检查上道工序的完成情况、保障本道工序顺利进行、为下道工序做好基础这一步骤。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一环接一环,紧密相连,从而确保工程质量的达标。

  3.3在建筑工程中,由于各种施工工种的交叉较为频繁,因此,对于半成品和成品的保护要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并安排专人进行保护,以避免因出现二次污染、丢失和损坏而造成的额外费用,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4、结束语

  提高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需要,也是建筑施工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随着建筑市场全面对外开放,具有经济实力和技术、管理实力的国际承包商将大量进入中国,国内企业也面临着走出去的问题,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也成了建筑企业急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要以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为契机,努力营造我国建筑企业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金良.浅谈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意识.中华民居:学术刊.20xx(1)

  [2]吴盛隆.根据实践浅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建材与装饰:上旬.市场营销.20xx(12)

健康管理论文10

  摘要:近年来,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导致的高校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频发,有的甚至是高智商犯罪行为,其严重情节既损害了当代大学生的形象,也对社会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因此,高校除了肩负起教育教学的职责外,同时也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科学构建高校学生管理机制,及时把握大学生心理动态变化,健全和完善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构建网络化心理咨询平台,及时发现、疏导和调节大学生心理问题,科学保障大学生阳光健康的心理状态,强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促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有效输出.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心理健康

  高校开放性的管理体制决定了学生思想行为的社会化和多样化,而高校学生管理作为科学保障高校教育教学有序有效开展的重要手段,必须紧抓学校制度规章和学生思想素质教育,以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言行,科学的教育思想深化学生的思想内涵.然而,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先进的思想是以健康的心理为基础,才能有效保障高校学生的思想深度和行为高度符合当代大学生的风范[1].所以,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虽然高校都有开设专业的心理教育课程,可是对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状况,也需要辅导员进行系统规范的管理,透过学生细微言行和举止的异常,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手段科学疏导和调节学生的心理问题,预防和杜绝心理疾病,对于紧急的心理危机进行及时的干预治疗,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思想素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高校辅导员需要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科学引导学生的思想思维,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也是高校学生管理的核心环节.所以,高校辅导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效把握大学生心理动态变化过程,积极构建良好的心理调节措施,预防和杜绝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到导致的违法犯罪行为,营造出健康的心理环境,才能有效保障大学生知识技能的科学应用.因此,从大学生入学起,辅导员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出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1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创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高校学生管理需要做到由内到外的层层深化,若是一味的强调和实施强硬的规章制度,反而会触发学生的抵住心理;相反,柔性的管理方式更能受到学生的青睐,所受到的管理也截然不同,原因在于,柔性管理体制实施的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方式,体现的是学生心理变化的结果,学生心理活动也是学生言行举止的直接反映,心理健康问题是诱发学生错误行为的重要原因.因此,时刻关注和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教师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教师也可以组织问题辩论大会,通过学生的活动参与情况以及学生对问题的陈述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由于高校开放性的管理体制,以及便捷的网络环境,导致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和多样化,思维和言行也会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呈现的不断变化的动态形式,而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反应的只是近期的一个心理状况,所以,教师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并对学生的健康状况按照一般常态心理者、轻度失调心理者和严重病态心理者三个水平进行分类存档[2].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轻微的心理障碍都是阶段性的、可调节的,没有必要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只要通过正确的调节方式的可以有效改善的另外,心理健康水平并非有准确的衡量标准,当学生的心理水平处于一个健康与非健康的临界值时,需要教师的密切观察和科学引导,使学生的心理水平向健康方向发展.创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变化过程,并对学生的心理变化过程进行跟踪,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和调节.

  2科学把握大学生心理问题原因,深度剖析行为根源

  高校学生管理的主体对象是学生,而每一个学生都是单一的个体,思维方式和心理活动也各有不同,所以教师需要科学把握影响学生心理活动的主要因素,明确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深度剖析学生的行为根源,才能有效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调节和疏导.教师既要具备细致的观察能力,能敏锐地洞察到学生的心理变化,也要科学把握诱发心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通过学生的言行和举止,深入剖析学生的心理变化,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3],所以,高校辅导员除了具备专业的学生管理技能,还要具备科学的`心理学知识,以便灵活准确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效遏制学生心理疾病的迅速蔓延与恶化.近年来,高校暴力、高校违法犯罪事件频发,如典型的清华学子硫酸泼熊事件、复旦学生投毒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思,高校教育不仅要强化学生的知识技能,也需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教育,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和关注.家庭、社会和学校是诱发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主要因素,当学生在学习、生活、恋爱和就业等方面遭遇到挫折时,不同环境下的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也截然不同.家庭因素造成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当不同家庭背景下的大学生汇聚一堂的时候,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异,学生之间的心理状态也截然不用.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开始追求享乐,穿名牌衣服、使用名牌手机和电脑等,并在同学之间形成攀比心理;而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会产生嫉妒、自卑等心理,当物质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产生郁闷、焦虑等症状,久而久之,在物质欲望的驱使下,做出违法乱纪行为.社会因素造成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高校开放化的管理体制使得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渠道更加便捷,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会对大学生造成错误的引导,导致学生心理失衡,再加上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会被现实的物质、金钱所迷惑,进而不断触碰道德和法律底线.学校因素造成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当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遭遇到挫折时,会采取极端的手段来解决问题.有的是由于在相处过程中,细小的个人矛盾不断被激化成大的校园暴力、校园犯罪案件;有的是由于同学之间的相互竞争而产生的病态心理,通过不良手段打击竞争对手,从而造成恶劣的后果;有的是由于在学校恋爱过程中,遭遇到了挫折;有的是在就业问题上因期望过高而遭遇到了挫折等等.针对以上诸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高校教师要细心观察,主动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通过谈心、倾听等方式缓解学生的精神压力,给学生寻到科学的压力释放渠道.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加强自身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目标理想,科学实现自身价值;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吸取社会上积极健康的正能量,强化个人道德素养;组织性格孤僻的学生多参加团体活动,加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力.

  3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完善应急处理机制

  高校学生管理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提倡以预防为主,借助与专业的心理知识提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杜预防和绝学生的心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但是,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发展为心理危机时,高校要提前预晓,并采取科学的应急处理机制,防止事态的恶化以及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所以,高校要积极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完善应急处理机制.首先,健全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心理干预的前提是知晓,在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监视过程中,一旦临近严重病态边缘,提前发出危机预警,此时,高校学生管理员就应该提高危机意识,采取危机应急处理机制,引入专业心理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心理调解,必要时借助药物的辅助,改善学生的其次,实行责任划分制,对有心理问题出现恶化的学生,按照轻重程度分配给专门的教师进行长期性的心理辅导,实行“一对一”的专业疏导,并实时监控和记录心理健康状况变化[4].最后,科学优化学生管理体制,高校要加强辅导者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其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其在与学生的学生生活中,能凭借其专业的管理技能和坚实的心理健康知识,科学保障学生向德才兼备方向发展.

  4构建大学生网络化咨询平台,便捷疏导干预机制

  心理咨询是调节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环节.不愿意进行心理咨询也是造成很多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认为承认自己患有心理疾病是一件很伤自尊的事情,所以构建大学生网络化咨询平台可以很好应对这一难题.公开化的、匿名性的网络平台可以使学生在患有心理疾病初期就得到很好的调节和疏导,避免心理疾病的恶化,因为网络化咨询平台能有效保护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弥补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碍于和教师直接面对面的表达所思所想的现象[5].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机制建设中,教师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化咨询平台的构建,提供更加便捷的心理疏导渠道,及时干预学生的心理变化.同时,网络咨询平台能提供全天在线的心理咨询服务,以便能及时化解学生的心理障碍,防止心理问题的拖延和恶化.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管理需要从内到外的全面配合,在实施以制度规范学生言行举止的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使能自觉遵规守纪.从“心”出发,将强硬的学生管理机制充分融入人性化的柔性管理理念,充分体现学生管理的本质,有效实现学生管理保障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夏建华,向瑞伦.高校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探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3).

  〔2〕杜晓达,吴云志.高校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4).

  〔3〕吴桂敏.高校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理性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7(03).

  〔4〕谢智勇.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式教学实验探索[J].职业教育,20xx(02).

  〔5〕杨蕾.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特征及健康教育对策[J].陕西教育(高教版),20xx(10).

健康管理论文11

  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设备健康管理(EquipmentHealth Management,EHM),是通过感知并充分使用状态监测信息,融合维修、使用和环境信息,结合规范的设备管理方法和业务流程,对维修活动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优化,对影响设备健康状态和剩余寿命的技术、管理和人为因素进行全过程控制的活动。当前,在技术推动和现代维修理念发展的双重作用下,EHM 的重要性大大增加。有效的设备健康管理不仅仅局限于状态监测和维修的范围,而是深入到设备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智能化管理之中。随着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与管理日益融合,航天发射场如何主动推进更完整的信息获取、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信息应用,关系到航天发射场分布与集中管控设备状态、核心业务、技术以及开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1 基于信息系统的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的需求

  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的管控对象在管理中均以信息来表现。在设备健康管理中,我们通过信息系统来实现设备健康管理闭环的信息处理流程,实现设备信息在管理、检测、控制方面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互动。基于信息系统的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需要智能化的管理手段、专业化的管理队伍、配套化的管理机制和信息化的管理环境作为条件。

  1.1 智能化的管理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维修技术等各种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航天发射场中的广泛应用,测试发射设备的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复杂设备系统的可靠性、维修性、故障预测与诊断及维修保障等问题也日见突出。对于技术含量高、系统集成性强、构造机理复杂、技术标准要求高的设备系统,传统的耳听、手摸、眼看等检查测试、故障诊断方法已不能适应设备维修管理的需要,为了实施更加科学合理的维修保障,我们必须发展并运用智能化的管理手段。这些手段包括:利用在线监测系统或离线检测系统获得的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设备状态做出评估;利用PDA 和剩余寿命预测模型分析设备的性能衰退趋势;利用多媒体显示设备健康评估和分级报警结果及时进行维修决策,等等。

  1.2 专业化的管理队伍

  基于信息系统的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对保障队伍的素质要求,侧重于“知识型”和“专业化”,这将成为航天发射场管理力和保障力新的增长点。实现基于信息系统的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要有一支熟悉信息化条件下设备健康管理特点与规律,通晓设备维修保障,能娴熟运用信息技术、监测技术、故障诊断技术和状态评估技术等进行维修决策、控制与协调的设备管理人员队伍;要有一支文化层次高、业务技能强、专业种类全,能熟练使用智能化设备和设施的设备操作人员队伍;要有一支设备保障理论功底深、实践应用能力强、专业技术水平高,能运用现代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解决一体化综合保障重点、难点问题的设备维修人员队伍。

  1.3 配套化的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本质上是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其运行原理,是决定管理功效的核心问题。配套化的管理机制是航天发射场顺利实施设备健康管理的基础,没有配套完善的机制,一体化综合保障就难以高效运行。

  管理机制主要表现为三大机制:一是严密顺畅的运行机制,这是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基本职能的活动方式、系统功能和运行原理,要与航天测试发射指挥信息运行渠道相一致,要与设备保障物质流运行渠道相一致;二是合理高效的动力机制,这是确保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系统动力产生与运作的机制,要靠管理主体树立全局观念,要大力强化服务意识;三是责权一致的约束机制,必须运用政策、法规、标准等建立约束机制,必须明确相关系统及人员的责任,来限定或修正设备健康管理行为。

  1.4 信息化的管理环境

  航天发射场对测试发射设备的操作使用、维护保养、故障修理等信息采用人工记录和分散的信息系统管理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航天发射场的维修和管理需求,但也日益暴露出设备管理技术手段相对落后、维修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等问题,难以实现以信息为依据的设备健康管理。

  信息化的管理环境,强调管理单元和要素的高度融合,强调管理体系效能的整体发挥,要求健康管理一体高效、保障力量高度融合、管理内容综合兼容、维修行动实时精确。

  信息化的管理环境是航天发射场信息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与航天发射场信息化建设相一致、相协调、同步发展,在航天发射场信息化建设的大框架内,尽可能优化结构、完善功能,尽力做到:一是网络一体,即不同建制、不同单位、不同层次而又目标相同、功能相似、作用相关的各种维修保障力量和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化网络系统连在一起,形成纵横交错、稳定可靠的一体化保障网络;二是辐射管理,即以信息系统为依托,以网络为骨干,以各个管理站点为触角,分区、成网配置维修力量,建立由点向面、业务衔接、功能互补、富有弹性的管理部署;三是可视可控,就是以设备健康管理需求为牵引,借助可视化的管理调度系统,适时把握各类不同设备的健康状况,合理调度维修资源,以信息流引导物质流,确保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投入适当的维修力量,实现精确、高效的设备健康管理。

  2 基于信息系统的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总体架构

  根据基于信息系统的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的需求分析,论文认为基于信息系统的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架构主要由资源管理架构、业务逻辑架构、应用表现架构和基础设施架构等组成。

  2.1 资源管理架构

  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主要包括两大类资源:一类是有形资源,一类是无形资源。有形资源主要包括各级各类设备管理力量、设备维修力量和设备操作力量,以及检测设备、维修设备、备件等,通常是指具有一定实物、实体形态的资源。无形资源是没有发生损耗的隐性的各类因素,包括知识、经验、标准、方法、技术等等。

  在资源管理架构中,信息系统一方面将有形资源以数据的形式采集、存储到数据库中,另一方面将无形资源转化、存储到模型库、方法库、标准库、知识库中。因此,资源管理架构中主要包括各类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信息,以及实现信息采集、存储、传输、存取和管理的各种资源管理系统,主要有数据库管理系统、目录服务系统、内容管理系统等。从信息的流向看,“外部内向”信息资源是设备管理人员所了解和掌握的,对设备健康管理有用的各种外部环境信息,设备健康管理不仅关注设备及其部件的技术状态,而且还关注环境因素、使用因素等对设备健康状态的影响。“内部外向”信息资源是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的历史、传统、经验做法、案例,等等。

  2.2 业务逻辑架构

  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涉及状态监控、健康评估、维修决策支持、规划及控制等许多业务,这些业务之间又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在状态监控、故障预测基础上的设备健康管理是机内测试和状态监测能力的拓展,是从设备级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到系统级综合诊断与状态管理的转变。

  业务逻辑架构是描述驱动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活动的主要业务架构,由实现设备健康管理各种业务的功能、流程、规则、策略等组成。在信息系统中对应应用业务的.是一组信息处理代码成。业务逻辑架构也包含描述业务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包含这些业务对象在业务流程和业务功能中的使用。业务逻辑架构中的一个基本业务流程。

  2.3 应用表现架构

  应用表现架构是在基础设施架构的支持下,通过人机交互等方式,将业务逻辑架构和资源管理架构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以图形、多媒体等丰富的形式向用户展现信息处理的结果。应用表现架构是航天发射场各项数据、信息流、信息对象以及数据交换界面的综合描述,清楚地表述了在各种应用中的数据以及数据在各应用间的交互。应用表现架构应该能够展现:确定的信息需求、信息的采集与处理、为管理人员提供信息及结果、各种图形的显现。

  2.4 基础设施架构

  基础设施架构主要由支持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硬件、系统软件和网络组成,把在操作层面的IT 管理方面的基础设施要素联系起来。基础设施架构处于支持作用底层,如自动感知技术(传感器、RFID)、监测与控制技术(PLCDCSSCADAD 状态监测)、制造执行技术(MES),直接服务于其它三个架构。基础设施架构为应用表现架构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对象、软件应用系统(如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以及系统和数据的交互界面,还提供辅助决策系统(DSS)、工业控制系统(CCS)以及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知识库和上级机关及外界交换信息的接口。

  3 基于信息系统的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层次架构

  3.1 层次架构划分

  根据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的总体架构,为了实现基于信息系统的设备健康管理,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状态监测技术等,构建有机、集成的设备健康管理体系。该体系可以分层次实施,各个层次可以有机结合,统一规划,分层实施。

  3.2 层次架构描述

  基于信息系统的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强调以规划设计层为指导,以业务系统层为主线,以研发工具层为手段,以导航交互层为表现。

  3.2.1 规划设计层

  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MIS 的开发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在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的规章制度、稳定的工作秩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准确的原始数据的基础上,才能进行MIS 的开发。因此,为适应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MIS 的开发需求,航天发射场设备管理部门必须做好规划、设计工作,做好建造、购置和安装的准备,必须逐步完善以下工作:操作、运行、维护、报废等工作的程序化,各部门都有相应的作业流程;设备健康管理业务标准化,各部门都有相应的作业规范;报表文件的统一化,固定的内容、周期、格式;数据资料的完善化和代码化等。

  3.2.2 业务系统层

  业务系统层包含了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的基本业务体系,主要有设备健康状态评估、设备剩余寿命预测、故障检测与诊断管理、设备操作与运行管理、设备状态维修管理、日常维护保养管理、备件采购与库存管理等。业务系统层还包含了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的各项标准,主要有健康状态等级标准、检测诊断技术标准、规范化管理标准、业务操作标准等。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可以通过MIS 实现业务信息增值,用数学模型统计分析数据,实现辅助决策,反映IT 对业务系统的支持性作用。

  3.2.3 研发工具层

  研发工具层可以构建和使用各类开发平台或开发工具(包括:数据建模工具、流程管理工具、功能开发工具、报表设计工具、网络开发工具、系统集成工具等)。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技术人员通过研发工具层能够轻松维护业务需求变化。研发工具层开发的输入功能决定于系统所要达到的目的及系统的能力和信息环境的许可;存储功能是系统存储各种信息资料和数据的能力;处理功能主要是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联机分析处理(OLAP) 和数据挖掘(DM);控制功能对构成系统的各种信息处理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对整个信息加工、处理、传输、输出等环节通过各种程序进行控制。

  3.2.4 导航交互层

  导航交互层所包含的应用软件系统、信息以及各系统和信息之间的交互界面直接为设备健康管理业务提供了支撑。导航交互层在对业务体系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构建特色应用组件功能,包括设计业务导航舱、展示工作流程、组织设备树结构、图形化工作指引、支持PDA等移动设备使用等。导航交互层设计的中心思想是:以资源管理为中心,以权限控制为手段,以图形界面为交互方式,以定制扩展应对变化。

  4 结束语

  航天发射场实施以信息系统为支撑的设备健康管理,能够借助信息系统加强设备健康管理工作管控,实时掌握设备健康状态,全面跟踪记录设备维护维修过程;能够为设备健康管理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分析;能够利用信息系统实现备件库存预警机制,实现采购——库存——消耗联动,降低备件库存及其备件成本;能够利用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为设备健康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航天发射场对关键设备进行状态监测与健康管理,可以提高设备健康管理水平,对于优化设备维修活动、辅助维修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健康管理论文12

  摘要:通过生态健康理论和森林健康理论,详细论述了林业有害生物管理策略,即营林为主,适当干预,精密监测,精确管理。

  关键词:生态健康;森林健康;林业有害生物;管理策略

  1生态健康

  生态健康与生态系统健康应该是同一个定义: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有机体;生态健康是指生态系统具有稳定和谐的组织结构、较强的活力和恢复力、畅通的生态流,对相邻的系统没有侵害作用。显然,健康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理想状态,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主动介入生态健康管理,就是要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2森林健康

  森林健康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具有稳定和谐的森林结构,较强的抗灾能力,并能为人类提供较多的生态服务功能和森林物质产品。

  2.1森林健康管理

  森林健康管理,就是为了维护、促进或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而采取的措施;森林健康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抗逆能力,增强维持森林系统稳定性与和谐性,除去或避免系统中或系统外危害森林健康的因素,创建有利于森林生态健康的良好环境条件,使森林提供更多的服务功能。

  2.2森林健康管理目标与措施

  森林健康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森林健康管理,让不健康的森林逐步恢复健康,让健康的森林持续健康,让新培育的森林从开始就保持健康。健康的森林应在森林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一些生物和非生物的因素不会威胁和影响到现在或将来森林经营管理的目标。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能够在维持其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又能持续满足人类对森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需求。

  森林健康经营要点是健康经营规划,把健康的思想贯穿到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全过程:火险管理,包括可燃物处理、火险分级、杜绝野火、控制火烧等内容;林业有害生物管理;森林健康系统监测与评价,在全国建立森林健康监测计划,为国家制订政策提供森林状况和变化趋势的信息资料;人为促进的生态系统自然修复方法,即天然林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林以近自然经营为主,注重游憩功能、公众参与和环保意识教育。

  3林业有害生物管理

  有害生物管理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生态健康原理,采用先进的生物管理学手段和有害生物调控技术与策略,对有害生物实施科学控制,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林业有害生物管理是运用森林健康理论,采取先进的生物管理学手段和有害生物调控技术与策略,对林业有害生物实行有效管理,预防森林生物灾害发生,维护生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

  森林健康理论是一种新的森林经营管理理念,它不仅是今后森林经营管理的方向和工作目标,而且对林业有害生物管理工作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传统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理论是把森林病虫草作为工作目标,森林健康理论则是把培育健康的森林作为工作的主要目标。这样,就把森林的病虫草火等灾害的防治上升到森林保健的思想高度,体现了生态学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了森林病虫草火防治的可持续控制问题,使森林病虫草火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向更高的层次转变,使森防工作者一跃成为森林的保健工作者。

  4林业有害生物管理策略

  人类在管理有害生物的漫长过程中,逐渐懂得了有害生物的有害性不是绝对的道理,管理理论由“斗争”逐渐转变为科学管理,管理策略逐步完善,走过一条由有害生物的单一防治到综合防治,由综合防治再到综合治理的发展历程。这个发展历程标志着人类对有害生物的认识和对有害生物防治理论的探索和提高。但是,这些理论都没有突破“被动”防治的框框,局限在“防灾救灾”的范围内。因此,笔者认为,林业有害生物管理应该以森林健康理论为基础,采取“营林为主,适当干预,精密监测,精确管理”的管理策略,对林业有害生物实施有效管理。

  4.1营林为主,培育健康的森林

  将林业有害生物管理工作贯穿于营林工作始终,也就是说,从种苗开始,一直到抚育管理、采伐更新,将培育健康森林作为营林主要目标:科学划分立地类型,实施标准化造林;以地带性植被为主,建立多类型植被;因地制宜,乔灌草结合,合理搭配;加强种子繁育和苗木培育工作,促进遗传多样性;加大现有林扶育力度,及时伐除病弱木,增强森林抗逆能力;提高低产林改造强度,更新老虫源地森林,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活力;改善现有林木采伐方式,禁止皆伐和“拔大毛”式采伐方式;对天然林减少人为干扰,以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为主,保护原生植被;加强检疫执法,防止林业有害生物扩散和外来有害生物入侵。

  4.2以生态调控手段为主,对造成灾害的林业有害生物进行适当干预

  对已经造成灾害的林业有害生物,采取生态学调控手段,进行必要的防治;暴发成灾的,有必要时,选用针对性强的、不伤害非靶标生物的无公害药剂,采取先进的.施药措施,进行人工防治,禁止使用杀虫(菌、草)广的药剂,尽量不要采用全面布撒的施药方式,以免伤害非靶标生物,并造成面源污染;对一些危险性有害生物,加强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及时根除。

  4.3精密监测,精确管理

  精密监测、精确管理的目的就是对生态系统实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非健康生态系统,采取先进的生物管理措施,及时、快速地恢复“患病”生态系统的健康;或者对处在健康、亚健康状态的生态系统,采取一定的、合理的措施,维护生态系统保持在比较稳定的健康状态。也就是说,有害生物的“双精”管理(精密监测,精确管理),不仅仅是要克服被动防治和单种防治带来的弊端,更重要的是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参考文献:

  [1]张国庆.生态健康与有害生物管理[J].中国园艺文摘,20xx(3):40-41.

  [2]张国庆.生物灾害管理理论研究[J/OL].科学网,[20xx-04-30].

  [3]张国庆.林业生物灾害防治组织与管理[J/OL].科学网,[20xx-04-15].

  [4]张国庆.论有害生物的“双精”管理[J/OL].科学网,[20xx-08-23].

  [5]张国庆.林产品标识溯源系统框架设计[J/OL].科学网,[20xx-01-09].

  [6]张国庆.和谐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J/OL].科学网,[20xx-12-15].

  [7]张国庆.林业生物灾害防控的法律保障[J/OL].科学网,[20xx-11-02].

  [8]张国庆.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体系研究[J/OL].科学网,[20xx-03-25].

  [9]张国庆.和谐的城市布局[J/OL].科学网,[20xx-01-18].

  [10]张国庆.和谐发展:生态文明之路[J/OL].科学网,[20xx-01-11].

健康管理论文13

  一、当前高校女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一)心理抗压能力较弱

  女青年教师由“70后”、“80后”、“90后”这三个群体组成,由于她们多数为独生子女家庭,成长环境较为稳定和优越,生活无忧无忧虑,形成了较强的依赖性,遇到困难时缺乏敢于担当、勇于解决的能力。同时,生长环境的优越性使其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尤其是步入社会后,难以适应和融入社会,导致了她们心理负荷加重,表现出情绪低落、孤僻、焦虑等心理症状,心理抗压能力与解决矛盾的能力相对较弱。

  (二)心理与生理双重疲惫

  高校女青年教师在步入工作岗位后,担负了学习、教学、科研压力,在学习上要不断进修,提升学历层次,在工作上要更新自我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结合专业开展科学研究与探索,特别是一些女教师步入婚姻,初为人母,还要担负抚育孩子与家庭的压力,这些多重压力导致她们身体呈现“亚健康模式”。受女性特有生理特征的影响,女青年教师在工作繁忙时,容易内分泌紊乱,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和情绪上的各种问题如紧张、激动、多愁善感、敏感等。心理与生理的双重疲惫对女青年教师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影响,必须及时疏导和缓解。

  (三)人际交往能力较弱

  因为高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社交范围多以师生为准,高校排课时间相对分散,院系教师人数繁多,有的教师到教室上完课就走,教师之间除了必要事务外,很少交流;女青年教师多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工作上谨言慎行,说话做事方面过分谨慎,易于产生对自己情绪过分压抑,难以融入集体,人际交往能力较弱。

  二、当前高校女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

  首先,高校女青年教师普遍受过高学历教育,综合素质较强,智力起点较高,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对事业的追求和个人发展规划的期待值较高,面对众多的社会压力和责任时,她们既要强调自我价值的体现,又要在压力与希望中前行。由于两性角色的差异,社会习惯的将女性定位为“相夫教子”,“贤妻良母”。人们愿意接受温柔的女性,而不愿意接受事业型的“女汉子”。女青年教师必须在完成家庭责任的基础上,才能去追求自己的事业,与男教师相比,她们的心理压力较重。其次,由于高校福利分房制度的改革,青年教师与福利分房彻底无缘,女青年教师必须要靠自己的收入来解决住房问题。“房奴”的出现不仅是经济压力,更是心理压力,为了解决生活成本过高问题,很多女青年教师要在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外,到外单位兼职,赚取薪酬,缓解压力,这种高压力的工作对她们的身心健康、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产生了负面影响。再次,社会的急剧发展,信息技术快速进步,教育体制深入改革,促使高校教师要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始终要站立在学科的前沿,这对高校教师产生了危机感和紧迫感。在这种环境中,女青年教师不得不加强学习,提升知识水平,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二)学校原因

  随着高校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与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的、对教师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学历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和教师关系较大的职称评审条件也逐年变化,难度加大。女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的中坚力量,面对职称评审的条件与指标限制、末位淘汰制、竞争上岗、绩效考核等多种竞争制度,大多数都感到压力大。因此,在面临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下,高校教师还要不间断的学习、进修、才能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与业务能力。女青年教师的进取心和事业心较强,这种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势必会影响到她们的心理健康。另外,在高校中,女青年教师多数从事公共基础课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相对来说,科研立项少,项目申请难度大,资助金额少,论文发表周期长,评价机制不均衡,这些状况也会对她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

  (三)家庭原因

  女青年教师步入婚姻殿堂,组成家庭后,不仅要面临职业压力,还要担负起家庭的责任,她们身兼教师、妻子、母亲等多种角色,在工作上,她们想事业有成,在家庭中,她们想孩子培养成功、家庭和睦、美满幸福。工作和家庭的兼顾与平衡,是女青年教师追求的目标,但如果这二者失衡时,她们就会陷入矛盾冲突中,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如“产后抑郁症”等症状,从而导致婚姻不幸福,工作消极,个人情绪更加消沉。更有甚者,出现轻生,伤害他人的事件,如20xx年福建福州市某高校英语老师郭某,其丈夫为在读博士,郭某产后一年由于抑郁症发作,爬上顶楼平台跳楼身亡,留下痛苦的丈夫与刚满周岁的女儿。

  (四)自身原因

  受性别与自身生理状况的影响,女青年教师易于出现情绪波动,同时,她们心理状况也受自身人格特征的影响,表现出心理脆弱、承受力弱、抗挫折能力差等问题;在情感上更为细腻和敏感,对婚姻矛盾和工作、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表现更为敏感,这也是她们在同等的社会环境与竞争压力中,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加强当代高校女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加大社会扶持力度,对女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保障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女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自己教学质量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更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因此要加大社会扶持力度,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对女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保障。第一,全社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获得社会民众支持度。社会中很多人对心理健康问题理解偏差,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针对心理出现严重问题人的心理治疗,没问题就不用接受教育和疏导,有些人还认为这都是个人心理问题,与社会无关。这些都导致了社会民众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社会要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建立健全社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可在社区、网络、媒体上开设心理咨询栏目,多种方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给女青年教师提供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平台,使其在生活与工作中遇到困惑时,能够获得各方的支持与及时的心理疏导。第二,加大社会舆论支持,社会要积极发挥教育和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宣传现代文明,营造男女平等与尊重女性的社会氛围,给女青年教师提供发展的自由空间和职业保障。相关部门要定期开展女青年的教师心理随访、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与疏导等工作,及时掌握她们的心理状况和心理诉求,减少她们在人生观与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冲突,有效疏导和解决她们的心理问题,从而更好的提高她们的工作热情与满意度。

  (二)改革学校管理体制,为女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提供校内保障系统

  学校是女青年教师学习和工作的主要场所,直接影响到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学校要强化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完善女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校内保障系统。第一,加大对女青年教师的关注力度。学校在管理体制上要提倡柔性管理,除了关心女青年教师的教学与科研业绩外,更要以人为本,多关心她们的.生活、福利和心理健康状况。同时学校还要建立适当的鼓励机制,针对女青年教师中不同年龄、学历层次的需求,从解决思想问题、精神困惑、工作困难等方面多和她们沟通,解决她们的实际需要。第二,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学校要为女青年教师创造公平合理的科学评价体系,在制定教学、科研、职称评定等相关评价标准时公开、透明,根据她们的特点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对女青年教师进行客观、规范、合理的评价,帮助她们实现人生的阶段性目标,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第三,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高校设立的心理咨询室一般都是面向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忽视了教职工的心理健康问题。今后,高校可利用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结合女青年教师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开展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定期为女青年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测试等,有效的帮助她们处理好自我管理、人际交往、人格发展、适应环境、情绪调节等方面存在的困惑,舒缓心理压力,预防心理健康问题。

  (三)营造和谐舒适的家庭氛围,切实发挥家庭的支持作用

  家庭是女青年教师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她们的心理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每天工作和学习压力得以放松、宣泄的最佳场所。家庭的和睦不仅有利于女青年教师身心健康,愉悦的身心更有利于她们提高工作质量。因此营造和谐、宽容、轻松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的理解、关怀和支持,可切实有效提升女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一,女青年教师的配偶要理解妻子的工作,真正的关心妻子,尽量减轻妻子的家庭重担。当今社会上,有很多男人受“大男子主义”的影响,不管妻子在外工作的辛苦,到家后还要妻子承担全部家务,对孩子成长不管不问,全部交给妻子;有些男人因为自身社会、经济地位高,在心里漠视妻子,出现了“婚外情”,这些状况易于导致家庭矛盾与争吵,夫妻感情破裂,给女青年教师造成心理伤害。因此,作为高校女青年教师的配偶,要多支持妻子,营造幸福的婚姻生活,减少她们的心理压力。第二,家庭其他成员,如父母、公婆、孩子等,也要充分理解高校女青年教师在工作、学习、生活上的辛苦,互相理解与支持,和睦相处,互相关心,共同分担家庭的责任。“家和万事兴”,家庭的和睦、包容是女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发展、事业进步的重要支柱。

  (四)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虽然影响女青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女青年教师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正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克服自身弱点,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促进自我心理素质的提高。

  1正确认知自我角色

  女青年教师要对自我角色正确认知,对自我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接纳。作为高学历的高校女青年教师,自身评价水平较高,要全面认识到自我的能力和性格,对自我进行客观评价,既不妄自菲薄,又不过度自负,既不对人生茫然无措,又不对人生过度理想化,坦然面对自己和接受自己的不足。同时,女青年教师要快速适应自己的角色变换,从学生到教师,从单身女青年到妻子,从女儿到儿媳,要深刻认识自己的责任,快速认识和适应新角色,加强家庭事务处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从而调整心态,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2提高自我综合素质

  女青年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我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提高个人素养及专业水平,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勇于接受竞争和挑战,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第一,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作为大学生的引导者和教育者,女青年教师要端正自我的价值观,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用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品格、刻苦钻研的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学生。第二,在专业素质上,女青年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知识,有意识的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科学的理论水平。第三,在心理上,提高自我抗挫折的能力。女青年教师每天都会遇到师生矛盾、工作事务、家庭压力、人际交往等各种烦恼,要学会转移压力,学会去排解压力,如参加体育锻炼、娱乐活动等,把压力尽快的释放出来,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生活情趣,摆脱生活困惑。

  3加强自我调节的能力

  高校女青年教师要注重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克服自我不良情绪。第一,要做好情绪调节,遇到问题时,不急不躁,处之泰然,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控制自我情绪,获取较高的心理平衡度。第二,要做好行为调节,在心理压力较大的时候,可以改变行为进行心理调控,放松心情,放慢脚步,可以听听音乐,到户外走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有利于压力的宣泄与释放。第三,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主动和人沟通与交流,增进朋友间的理解,有助于自身烦恼的及时排解,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高校女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学校的重视,家庭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缓解女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能够激发其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与教学科研水平,更能促进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健康管理论文14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较为普遍,网络媒体舆论宣传较多,但是行动力较差,提倡建议较多强制性措施较少,理论研究相对较多具体实施的方法屈指可数,这是存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发展现状以及主要问题。对这种现状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法,首先应逐渐强化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医疗卫生机构应进一步提升对心理健康的研究以及实践研究,与教育机构联合强化心理健康的宣传。该文针对现阶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式。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疾病预防;现状

  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在素质教育中占据着较为关键的位置,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社会应将中小学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完善教育与医疗卫生相结合的有效战略研究。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总结出了一些心理教育的实际经验,对心理健康的实际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评估,逐渐研究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有效推动了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发展。

  1、现阶段中小学心理健康管理现状分析

  1.1关于心理健康的舆论宣传过多,行动力较差

  现阶段,从中央的相关机构到地方教育部门,多样化的教育书刊无不在加大力度宣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些中小学也在不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但是,一些中小学在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过程中,特别是一些西北偏远地区,对心理健康的开展往往只注重其形式,不能将之落实,口号大于行动,实效少于虚名。很明显,导致这一现象发生是有很多原因的,既有教育思想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又有医疗卫生行业心理健康的宣传力度以及研究不足,并且具体医疗防控中心的工作相对不够完善,使得教育与医疗之间不能做到有效的融合,进而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得不够完善[1]。

  1.2心理健康理论研究较多,实践方法较少

  现阶段,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咨询已经逐渐成为心理学以及医学的重点内容,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文章以及心理医疗卫生相关书籍不断的涌现出来。但是,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文章相对较多,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方法策略反而相对于较少,使得在读者观看以后常常无从下手,不知道以何种方法解决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存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这是严重制约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因素。例如,一些健康教育的.文章,常常涵盖了呼吸道健康、消化道传染病健康、吸烟问题、免疫预防、艾滋病等与医学有关宣传的健康教育,人们在观看过程中缺失正确的认识,以为心理健康的宣传只要做到位,真正做到与否不重要。在这一层面上,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以及学者应该承担起相应的治疗义务与教育责任。社会以及人们常常对大学机构、医疗防护中心、科研究中心等机构部门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以及学者报以厚望,希望他们能研究出一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心理教育方法,发表一些中小学健康教育发展的创新著作。但是,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疾病预防机构以及教育部门的研究作品与中小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发展现状不相符合,使得可实际操作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相对较少[2]。

  1.3心理健康提倡建议较多,强制实施少

  即使我国的疾病预防机构与教育部门已经联手针对现阶段青少年的实际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有效地强化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进一步强化我国青少年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3]。但是,这些已经颁布的明文制度并没有引起社会关爱中小学生协会的高度重视,其主要原因在于社会教育以及医疗部门对于下发文件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常常不当做是一项必须发展的任务,可以不用做出任何的检查以及监督。因此,社会将更多的注意力仍然放在如何强化中小学生成绩以及发展方面,使得心理健康落实力度不够,教育机构与疾病预防中心的配合也相对减弱。

  2、优化中小学心理健康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强化中小学心理健康重要性的宣传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深入社会与学校的思想教育中,得到社会及家长的广泛关注,但是就宏观的角度来说,不论是疾病控制中心、中小学、家长或者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的认识不够到位,对心理教育认识上的缺失仍然是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重大阻碍。社会上对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起来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心理健康的实施完全只限于一种形式化,对疾病预防控制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仍然不到位。因此,应有效强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以及实施力度,教育部门联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开设健康教育课堂,讲解突发卫生事件及卫生应急处理,进行应急演练、疏导学生恐慌心理等,促进家庭、社会、学校对心理健康开展重要性的认识,进而从自身出发进一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2.2强化对中小学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疾病预防系统中起步相对较晚,一些地方的发展较不完善。但是时代的发展推动社会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步伐。面对这种状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应该进一步得到有效落实[4]。从一个层面而言,在理论上应该与实践进行有效的整合。现阶段,有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书籍以及文章多为理论化,学术性较强。因此,在强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入手,也就是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中得出一些具有科学性、合理的、有价值的理论;从另一个层面而言,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进行有效总结,从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者,应该进一步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活动,鼓励中小学生能够积极的解决一些心理疾病。例如,一些学生患有较为严重的抑郁症,医疗工作人员应该与学生的老师、家长及时的沟通,根据一些心理学的治疗理论并加以落实,逐渐带领学生走出抑郁症的阴霾。总而言之,现阶段的书籍很少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通常情况下都缺少一定的实践性,这样一来就需要广大心理疾病研究学者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以及研究,使得其对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深度剖析以及研究,进而有效的提取出具有实用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5]。

  2.3积极的开展心理讲座课程

  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疾病,疾病控制中心应与教育部门进行联合开展一些心理学的基本课程以及相关的心理讲座,完善建立心理咨询机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的活动教育中,并且创设出较为良好的校园氛围,使得学生能在健康愉快的氛围下将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能够及时提出。强化以及不断调整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内容,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充分了解到心理疾病的严重性,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有效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鼓励学生在疾病的预防控制教育中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从而进一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的排除以及心理疾病的治疗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得中小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心理健康保健系统进一步得到完善[6]。

  3、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采用多元化的治疗手段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合理的监管以及适当的调控,结合了心理学以及疾病预防控制,从卫生医疗管理的角度对中小学心理健康的实际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究。现阶段,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与不足,一些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都需要医疗卫生与教育部门进行解决,心理健康宣传以及心理治疗是相当重要的途径之一。应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国情建立起具有本土元素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而强化我国广大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丹妮,张勤,张玉媛,等.蚌埠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xx,39(2):231-234.

  [2]范婷琳,王子友.椒江区小学生心理健康现况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xx(5):512-513,516.

  [3]王平,于茂河,柳忠泉,等.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者心理健康及其与童年家庭环境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xx,37(4):523-526.

  [4]赵雪,谢华.中小学女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xx(2):37-39.

  [5]王成德,莫兴邦.心理运动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xx,14(2):59-62.

  [6]陈军,丁宁.蚌埠市874名七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xx,24(4下旬刊):1835-1836.

健康管理论文15

  摘 要:目的观察高校高级职称人群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对高校362名高级职称专职教师进行健康管理,对采集的健康资料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分层健康管理。对健康管理前后高级职称人群慢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不良行为改变率、体检指标好转率进行比较。

  关键词:高级职称论文

  目的观察高校高级职称人群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对高校362名高级职称专职教师进行健康管理,对采集的健康资料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分层健康管理。对健康管理前后高级职称人群慢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不良行为改变率、体检指标好转率进行比较。

  高校高级职称教员承当着学校最重要的教学、科研工作,其身体安康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学校工作的展开,且对整个社会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根据西南地域局部高校(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高级职称教员体检结果,从不同维度对高级职称教员的安康情况并对其缘由停止深化的剖析研讨,明白控制高校高级职称教员群体的身体安康情况及影响要素,为停止干预战略提供精确的理论支持。

  一 不同维度下高级职称教员的身体安康情况

  1 高级职称教员身体安康总体情况

  本研讨根据教员体检结果对教员的安康情况停止评价剖析。体检指标主要包括:肝功、肾功(尿酸异常、血糖异常)、血脂(甘油三脂异常和血脂超标)、乙肝表抗、甲胎蛋白、血常规、癌胚抗原、B超(脂肪肝、胆囊息肉、子宫肌瘤、结石等)、心电图、腰椎片。体检一切指标均正常的教员比例为34.6%,肝功用异常者比例为8.3%,肾功用异常者29.2%,血脂异常者、比例为23.3%,有5%比例的教员乙肝外表抗体呈阳性,B超异常者比例为37.5%,血常规异常者为5.8%,心电图异常者的比例为9.6%,而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异常者均仅仅呈现了1例。由此可得,西部高校高级职称教员中有2/3的教员呈现了不同类型身体安康指标异常,其中以肾功用异常、血脂异常和B超异常三项指标表现最为突出。

  2 不同性别职称教员的身体安康情况

  不同性别高级职称教员身体安康指标比例具有不同水平的差别,其中以肾功用、血脂和B超三项指标差距最大,男性高级职称教员三项指标异常比例分别为34.1%、27.3%和41%,而女性教员的比例分别为5.0%、5.2%和2.1%。在一切的指标中女性教员仅在心电图检查异常指标的比例高于男性高级职称教员,女性教员和男性教员心电图检查异常分别为12.5%和9.0%,而在肝功用异常、血常规异常和乙肝指标中两者比例较为接近。

  3 不同岗位高级职称教员的身体安康情况

  本研讨籽高级职称教员分为在行政岗位和教学科研岗位两品种型,数据显现,不同岗位高级职称教员身体安康情况指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详细表如今行政岗位高级职称教员的肾功用异常、血脂异常和B超异常三个指标均远高于教学科研岗位,行政岗位三项指标分别为39.8%、31.7%和43.1%,而教学科研岗位教员这三项指标分别为17.9%、14.5%和31.6%;而在乙肝、心电图异常和血常规异常指标中教学科研岗位教员的比例高于行政岗位教员,行政岗位和教学科研岗位教员两项指标分别为0、4.1%、4.9%和10.2%、15.4%、6.8%。

  二 高级职称教员安康影响要素剖析

  调查显现,高级职称教员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依次是:漫步、网球、健身操、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等,而仅仅有40.5%的教员每周可以停止3次或3次以上的'体育锻炼,但并不可以保证每次停止一定的运动负荷。调查发现,仅仅21.3%的教员对本人的饮食构造有着一定的请求,而有相当一局部高级教员对早餐不够注重,而晚餐又较为注重。由以上剖析可知,生死水平的进步,饮食构造的变化以及膂力活动相对较少是西南地域高级职称教员有较高比例患有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脂肪肝的缘由。

  男性高级职称相比于女性高级职称教员在饮食上无顾忌,营养不平衡,热量过剩,形成瘦削,血脂升高,且局部患者有嗜酒习气,而女性多留意节食减肥。以上缘由是男性高级职称教员在肾功异常、血脂异常和B超异常高于女性的主要缘由。而行政岗位高级职称教员各种各样的应酬要远远多于教学科研岗位教员,外出应酬饮酒多、生活不规律、长时间坐办公室、体育活动少,相对来讲教学科研岗位教员有更多的时间停止体育锻炼,生活相对较为规律,且应酬较少,比拟留意饮食构造,这是为什么行政岗位高级教员在肾功用异常、血脂异常和B超异常三个安康指标方面远远高于教学科研岗位教员的主要缘由。在本次体检中,没有发现行政岗位高级职称教员携带HbsAg,这或许是样本误差所形成的;而教学科研岗位教员的HBsAg携带率为10.2%,与全国城乡居民HBsAg阳性率为10.1%非常接近。

  三 结论

  肾功用异常、血脂异常和B超异常是西南地域高级职称教员最重要的三个安康问题,其中男性教员患者的比例高于女性,行政岗位高级职称教员高于教学科研岗位高级职称教员。在心电图、肝功用异常、HBsAg阳性率指标方面,男性与女性教员不具有显著性差别。在HBsAg阳性率指标中,教学科研岗位教员与行政岗位教员具有显著性差别。研讨发现,饮食构造不合理,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长时间坐办公室等要素是高级职称教员安康问题的主要缘由,特别是男性教员;而外出应酬饮酒多、生活不规律、长时间坐办公室、体育活动少是行政岗位高级职称教员安康问题的主要缘由。

【健康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健康管理论文05-21

健康管理论文【优秀15篇】05-22

健康管理系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10-18

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研究论文11-20

健康教育管理单用于骨折护理的效果分析论文11-01

it项目管理的论文09-04

绩效管理的论文05-18

薪酬管理的论文05-20

项目管理的论文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