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考核方式的改革推动《古代文学》“阅读教学”的实施
汉言语文学专业的根底课《中国古代文学》由于开设较早,教学内容和教学办法都比拟陈旧,与时期的开展不相顺应。固然针对教学,有人提出了“启示式”、“情境教学法”、“演讲争辩法”等变革办法,[1]但归根结底都离不开文本的阅读与剖析,都不过是阅读教学的具化方式而已。阅读教学是以才能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学生、教员、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古代文学》经过阅读教学才干改动教学窘境,阅读教学中,请求教师精心设计和学生积极参与。特别是学生,短少了他们的参与和配合,阅读教学的施行只能是一句空话。如何才干催促学生停止阅读积聚,有效施行《古代文学》的阅读教学?我以为,以变革考核方式促进阅读教学的施行是一个不错的尝试。任何课程的考核固然主要是为了检验教员“教”和学生“学”的效果,但同时它也是推进课堂教学依照教员的设计有效展开的动力。为了促使阅读教学的施行,《古代文学》课的考核方式必需作出如下变革。
一、考试方式的变革:让学生的课外阅读积聚成为可能
《古代文学》课现行的考核方式比拟单一,侧重闭卷笔试,无视平常考核和其他考核方式,常常期末考试一锤定音,学生在考前突击温习,很难养成好的学习习气。
1.加大平常考核力度,敦促学生育成平常阅读和学习的习气。
《古代文学》课平常考核手腕普通是一篇小论文的写作,这关于考核学生查找材料、阅读、评论的才能是很好的检验手腕。但是,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监察手腕,很多学生不愿意主动阅读文本,为了完成作业,他们常常随意在网上搜索几篇论文拼拼凑凑糊弄了事,而有的教师为了省事,常常睁只眼闭只眼。这样的结果是,平常小论文的考核流于方式,不能有效催促学生的课外阅读,关于养成平常学习的习气极为不利。在教学中,我尝试对平常考核停止了变革。在第一节课上明白通知学生,要增强平常考核的力度,变小论文考核为读书(文)报告+课堂讨论、发问+课程小论文等多种考核款式,分数占总成果的30%—40%。在以后的课程中,每次课完毕前会给学生布置任务,比方:《诗经》第一次课后,课外阅读篇目布置了《采薇》《东山》,请求自学处理字词难点,查找相关材料,分离材料,考虑诗歌的反战主题是怎样经过一个战士的思乡之情巧妙传达的,同时比拟两首诗的思乡之情有何区别,等等。这个任务的布置主要是为下次课的课堂讨论做准备的。另外,针对《诗经》弃妇诗《氓》、《谷风》等与中学时学过的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停止比拟,讨论两个时期婚姻和社会制度的差别。这个任务请求学生查找学术材料,以报告的方式分离PPT在下一次课的前十到十五分钟内向同窗宣讲。这两个任务作为平常成果当堂给发言的学生评说并打分。课程小论文普通布置在课程停止的中后期,在前期阅读和报告的根底上,学生有了一局部的文本阅读积聚,同时也根本控制了查找材料论证观念的办法,写小论文时就比拟得心应手。总之,增强平常考核的力度,以不同的方式促使学生停止阅读,这关于施行《古代文学》阅读教学协助很大。
2.期末考“口试+笔试”方式,有效检查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
《古代文学》的期末考试只要一次闭卷考试。受试卷篇幅、教学大纲、课堂教学内容等限制,期末的闭卷考试考核课外阅读情况的试题比例普通较小,这样很难检查学生平常课外阅读的状况。在上完《古代文学》(先秦到六朝文学)后,我在期末闭卷考试之前,增加了一次口试,主要盘绕《诗经》、《左传》、《战国策》、《史记》、《古诗十九首》中请求课外阅读的作品停止考察。期末试卷主要考核课堂上学习的作品和文学史学问,而口试主要考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口试加笔试”的期末考核方式有效检查了学生课内外阅读文本的状况,也对《古代文学》阅读教学的施行起到了一定的协助作用。
二、考试内容的变革:让文本阅读和剖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1.期末试卷减少理论题、客观题,增加阅读剖析题、赏析评论题。
《古代文学》课的教材很多,但总体上不过是“社会、历史背景+作家传记+思想内容+艺术成就评述”的形式,内容陈旧,教员讲述的方式也是学术气十足:从作家生平到思想内容再到艺术特性,千篇一概,令人乏味。课堂上教员主要讲授“文学史”、“文艺理论”等比拟笼统空泛的理论学问,因而,《古代文学》的期末试卷常常以理论题、客观题为主。其实,文学课的教学是要表现优秀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和文化性的,“丧失文学性,我们将无法寻觅一个民族充溢诗性的生成轨迹;而丧失文化血缘,一个民族就会缺失肉体的补给”。[2]假如我们考核的主要内容是笼统理论,那么学生所学的也必然只是笼统空泛的学问,想到达好的教学目的是很艰难的。我曾对《古代文学》(先秦到六朝文学)的期末试卷内容停止了革新。
将变革前试卷(试卷一)和变革后试卷(试卷二)停止比拟。
试卷一(2009—2010学年第1学期《古代文学》(先秦至六朝局部)期末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略)
二、判别(每题1分,共10分)(略)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互见法 2.大赋 3.建安风骨 4.山水诗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诗经》的艺术成就。2.《庄子》寓言中的艺术形象。3.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4.魏晋文学开展概略。
五、阐述题(11分)
阐述《左传》的叙事成就。
六、赏析题(12分)
请赏析汉乐府民歌中的《战城南》,请求中心突出,阐述完好。
试卷二(2010—2011学年第1学期《古代文学》(先秦至六朝局部)期末试卷):
一、阅读剖析(共60分)
依据所提供的资料,答复以下问题:
1.《蒹葭》(原文略)
(1)这首诗见于《》。(1分)
(2)“蒹葭”是,(2分)“苍苍、萋萋、采采”写出了“蒹葭”的。(3分)从这些词语以及“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的句子中能够判别诗歌所描画的是一幅的现象。(3分)
(3)这首诗的兴句是什么?(3分)这些兴句在全诗的作用是什么?(3分)
(4)陈继揆评论这首诗说:“秦川天涯,宛然有三山云气,竹影仙风。”这句话指出了本诗的什么艺术特征?(5分)
2.魏顆敗秦師于輔氏,獲杜回,秦之力人也。初,魏武子有嬖妾,無子。武子疾,命顆曰:「必嫁是。」疾病,則曰:「必以為殉!」及卒,顆嫁之,曰:「疾病則亂,吾從其治也。」及輔氏之役,顆見老人結草以亢杜回。杜回躓而顛,故獲之。夜夢之曰:「餘,而所嫁婦人之父也。爾用祖先之治命,餘是以報。」(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
(1)请翻译这段话。(10分)
(2)这段话中用字(2分)来领起对魏武子生前一段故事的追叙的。
(3)这段话表现了左传叙事的什么特性:(3分)
(4)请评说一下《左传》的这种叙事特性:(5分)
3.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原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乃自刎而死。
(1)以上两段文字出自。(2分)
(2)为了展示项羽的形象,(2分)作者叙写了他终身的四个严重事情:(4分)
(3)在这场战役中项羽从三个方面展现失败的缘由:“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3分)你以为他的说法对吗?简单谈谈你个人的见地:(5分)
(4)“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文中这一笔描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二、分离作家、作品、文学特征等概述魏晋文学不同阶段的开展情况。(20分)
三、赏析题(20分)
请赏析曹植的《吁嗟篇》,请求主题突出,阐述充沛,字数不少于300字。
不难发现,试卷一主要是“填空+选择+简答+阐述+赏析”的考试题型,可看出试卷主要盘绕着文学史学问和文学常识出题,除最后的赏析题,融会贯通的内容较多,客观发挥和灵敏运用学问的内容很少。试卷二为“阅读、剖析、赏析评论作品”题型,从题型上能够明显发现考核的学问应该主要在作品方面,除了二题是文学史开展脉络的概括,其他都是文本阅读、剖析、了解状况的考核,面对这样的试卷学生自但是然会把学习的重心转到了文本上来。
2.恰当超越课堂教案所限定的范围。
以往学期完毕停止考核的时分,教师们总是喜欢给学生圈定一个温习的范围,试卷内容不会超出这个温习范围。用这种办法教师们能够大致控制诗卷成果,学生不会呈现大面积不及格的现象。殊不知,正是如此养成了学生的惰性。学生很少盲目停止文本阅读,这关于施行阅读教学十分不利。其实,不给学生划温习范围,在出卷的时分,内容不只仅局限在课堂讲授的局部,恰当超越教案以至大纲,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会有所改善。《古代文学》考核方式施行变革时,明白通知学生不再划定温习范围,考试题型内容将会有变化,一开端学生手足无措,惶惶不安,但一个学期阅读下来,到了真正考试时,大局部同窗觉得比起以前的试卷,这份试卷比他们想象的要有意义,有很多发挥的余地。
应该说,阅读教学能够改动《古代文学》课程存在的种种积弊,这是教师们的共识。但是,阅读教学要想在课堂上真正贯彻施行还存在很大的艰难,以考核方式的变革促进阅读教学的施行,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在课堂上也获得了一定的效果,希望对今后的《古代文学》课程变革提供一个思绪。
【以考核方式的改革推动《古代文学》“阅读教学”的实施】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