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教学中乡土文学的引入

时间:2024-09-25 23:31:46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古代文学教学中乡土文学的引入

  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挖掘传统文化的底蕴,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古代文学教学中乡土文学意义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古代文学教学中乡土文学的引入

  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国家制定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人才培养要向现代化转化,培养模式应与社会的需求契合一致。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对高等教育的层次、课类、布局结构及具体的措施也作出了明确的指示,其中课程改革的战略主题必须以人为本,服务当代。就古代文学的教改而言,也应该突显“当下关怀”中以古揆今的现代课程服务意识。那么,作为传统文学、文化的载体,古代文学的教改如何突破“时代背景、作家生平、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其影响”五大板块固定的编纂叙述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技术等方面挖掘出更多的现代价值,这应该是古代文学课程改革多元拓展的方向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认为,若从地域性考量,增加乡土文学的教学内容不失为教改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地域性教学的时代意义

  因自然及人文地理环境的不同,传统文化多有地域性的色彩,梁启超《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气候山川之特征,影响于住民之性质;性质累代之蓄积发挥,衍为遗传。此特征又影响于对外交通及其他一切物质上生活,物质上生活,还直接间接影响于习惯及思想。故同在一国,同在一时,而文化之度相去悬绝;或其度不甚相远,其质及其类不相蒙,则环境之分限使然也。”

  同样,文学体裁及风格的多样化也与地域的关系密切,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汪国垣《近代诗派与地域》等皆有精辟的阐述。但是,与“地域-文学”研究的累累硕果相比,古代文学的教材诸如游国恩、章培恒及袁行霈等各自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对文学地域性的内容皆无系统的介绍。长期以来,古代文学的教学多侧重于重要作家、经典文本的讲授,注重文学发展的时间元素。这种对古代文学的阐释有时会过于简单程序化而显得单调机械,导致学生在理解与接受的过程中缺乏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所以,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增加地域性的内容,具有一定时代意义。

  首先,引入地方文化资源,增加地域性教学,是大文化背景下多元性教学的需要。地域性文化资源具有“文化-地理”交融的特性,包括山水文化、民俗文化、戏曲文化以家族文化等内容,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将地方优秀的文化资源融汇到纯文学的阐述,这不仅缩短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时空差距,强化了人文底蕴,同时也比较合理地解决了古代文学当下性的问题。教育的当下性关怀,是所有课程改革的重点,强调教育的情感与实践,也即将当代性、现实性的内容与固定的课堂传授模式贯通起来,达到教与学的双向交流。

  其实这也是将书本里积淀的知识“激活”,而地域性教学,因其内容的丰富性、教学的趣味性及实践性,往往能够实现这一教改目标。

  以往古代文学的教材,多以作家、作品论为主,单一性“史”的描述侧重于事实的罗列。虽然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立足于文学本位和史学思维,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关注文学的演进及其雅俗、正变等范畴。但具体到地方高校古代文学的课程讲授,如果能适时增补地域性的文学因素,这不仅丰富古代文学的知识体系,从感性及边缘的角度弥补主流文学过于理性的不足,还实现了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做到主次分明、雅俗共赏。如《中国古代文学》中有关江西诗派黄庭坚生平及其创作道路的章节,教材只是介绍黄庭坚进士及第后,在叶县、太和等地为官,元丰八年参编《神宗实录》,哲宗绍圣后贬居黔州、戎州,后卒于宜州贬所。这种提纲式的描述,皆令教与学略感乏味。如果增加元丰三年黄庭坚道经舒州怀宁(今安徽潜南),游览境内三祖山、三谷寺、石牛洞,爱其林泉之胜,遂自号山谷道人的事迹,肯定更能引起安徽省本地学生的学习兴趣。三祖寺为僧璨驻锡弘法之处,历代高僧云集,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及陆宰等皆游寺题诗,现在寺边的山谷流泉摩崖石刻尚有唐代李翱、李德修、吕渭,宋代李师中、周邦彦、徐俯和范成大及明代刘基等的真迹。将这些山水资源、旅游文化资源与教材结合起来,以今证古,古为今用,极大地丰富原有教材的内容,也拓展学生的视野,所以在课外实践中融入专题学习,远比枯燥乏味的照本宣科更有意义。

  再者,引入地域文化资源,对高校的学科建设及人文底蕴的营造也大有裨益。地域文化除了地域性的特性,还具有传统性及人文性的特点,对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校园文化的营造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地处皖西南的安庆师范学院,就设有皖江文化研究中心、黄梅戏表演基地及陈独秀研究中心。其中皖江文化研究中心,关注皖江地区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对区域的宗教、艺术、民俗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予以大力的研究。黄梅戏表演基地则为安徽本地培养了大批曲艺人才,而陈独秀研究中心也成了早期共产党运动及思想文化研究的重镇。可见,学校学科建设的地域性发展转向,不仅强化了学校的特色专业与人文底蕴,也为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文化指导。反之,区域文化的凸显,也为高校的学科建设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创造了更好的平台。

  二、地域性教学的策略

  文学即人学,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挖掘传统文化的底蕴,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既能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也增强了他们的爱国情怀。而地域文化的引入,一方面深化了教学改革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另则也培养了学生的乡土意识,为地方文化的弘扬作出积极的贡献。下面我们以安徽文化为例,谈谈古代文学地域性教学中的一些具体策略。

  首先,地域文化“小传统”氛围的营造。安徽文化历史悠久,具有延续性、交融性及多样性的特征。从夏商周一直到民国时期,皖地文化在哲学、史学、文学以及其他艺术领域皆是环环相扣、阶段相接,形成完整的文化链。在南北的文化交融中,安徽文化处于南北过渡地带呈现出多元开放的特点,具有一种通变的精神。在古代文学的教与学的环节中,既要从宏观整体的层面把握皖地文化发展的阶段性,又不宜面面俱到,过于庞杂。应有所侧重,以点带面,通过专题的形式了解地域文化的发展过程及其体系。如对明清文学的讲授可以适时增加桐城文化及徽文化的相关内容,将《桐城文学渊源考》《桐城耆旧传》《新安文献志》《新安名族志》等书籍介绍给学生,这既深化了教学内容,也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对徽皖文化作全面地了解。

  其次,充分利用地域文献,重点介绍皖地文学家及其作品。明清时期,安徽经济发达,文化鼎盛一时,乡邦文献非常丰富,我们可以通过对相关典籍的整理学习作为了解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如清代安徽地域诗歌集就有《龙眠风雅》

  《皖雅初集》《枞阳诗选》《合肥三家诗录》《皖江三家诗钞》等。这些诗集,在选录标准上,以诗存人,以人存诗,保留了大量的诗歌文本,其中陈诗《皖雅初集》起顺治迄宣统,共一千二百余家,分为四十卷,又近人诗二卷,名宦诗二卷。这些诗歌文本为我们全面地梳理、分析明清时期皖地诗歌发展状况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料。另外,有的诗歌选本往往通过序跋、评点和诗话的形式,展现皖地的文学传统,并形成批评的价值尺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的创作风气和审美趣味。如光绪年间谭献《合肥三家诗录》评徐子苓曰:“学太白骨干甚坚”;评戴家麟曰“脱胎韦、柳,取材鲍、谢,名家品味,高步跻矣”;评王尚辰曰“又似坡公,贤者固不可测”,“沉郁源于杜陵”等.这些评点言简意赅,诗学祈向折中唐宋,与晚清诗学潮流相吻合。如果能引导学生接触皖地诗学,将边缘的文学现象纳入主流的发展,并展现地域性的诗学传统与特色,这不仅是教学相长,对明清诗文的地域研究也是一种促进。另外,地域文献中尚有大量的方志与家谱,在这些乡邦文献中往往能钩稽出皖地或宦游皖地文学家的生平事迹及其创作情况。对原始文史资料的发掘利用,一方面可培养学生的学术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为皖地传统文化的弘扬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再者,地域文化内容复杂,覆盖面广,如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组织好地域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这涉及教学方法与途径的改善。总体来看,学生知识面较单薄,问题意识不强,学习兴趣的侧重点因人而异,所以,教师在课堂的讲授过程中,应区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古代文学的必修课,重点在于文学本位的研究,文学创作是文学史的主体,同时也兼及文学批评、鉴赏等内容。在保证全面地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之余,教师可以适当增补地域文学知识,而在专题选修课程的设置时,则可实现地域文学多元化的拓展,如桐城派专题研究分为桐城文化渊源论、桐城派诗歌研究、桐城派与中国近代文学关系探略以及方苞、姚鼐等著名文学家的专题研究等。这些课程的教学,既补充了文学史的内容,又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整合学术资源,促进了学校的学科建设。当然,地域文学的教学属于拓展性的方向,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实践性,所以课外的实践考察及读书兴趣小组的成立是非常有必要的。如讲授《孔雀东南飞》时,可以组织学生前往潜山县焦家畈考察孔雀台、焦家园以孔雀坟等遗址,并进一步了解当地民俗文化中的爱情内涵等。讲授近代文学中《桐城派的新趋向》的相关内容时,也可带领同学参观考察桐城六尺巷、方以智故居、姚莹故居等。

  这些地方文化的遗址,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及学习的热情。除了实地考察外,教师也有必要带领读书兴趣小组的成员前往安庆图书馆、桐城市图书馆查阅本地文学家的诗歌集或书信手札及家谱等文献资料,并对其作初步的整理,这种学术锻炼,加深了学生对本地传统文化的认知,也大大地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

  三、地域性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校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引入地域性的乡土知识,具有一定的引领文化的功能,也是实施多元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利于增强古代文学当下性的人文关怀。但在具体的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大文化与小传统的辩证统一。如果说文学史中大文化的背景侧重于整体或宏观的考量,以经典的作家及文本形成的精英文学为其典型,那么,地域性的小传统则多表现为乡土化。仅就古代文学的教学而言,国家课程的设置注重主流知识传承的体系,而地方性的乡土文学多反映区域文学的发展嬗变,两者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因此,教师在讲授乡土文学的时候,不能以偏概全,过于强调或热爱“局部”的内容,忽略了整体框架的完整性与多样性,甚至顾此失彼,将两者割裂开来。如明清时期,桐城派古文影响甚巨,但桐城诗学,虽以流派称之,但若以“海峰出而大振,惜抱起而继之,然后诗道大昌,盖汉魏六朝三唐两宋以及元明诸大家之美无一不备”,而认为“桐城诗派所取得的成就和所产生的影响是超过桐城文派的”.这是值得商榷的。另外,地域乡土知识与主流文学是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我们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传承地域知识,保护传统文化,但也要将其融入国家课程体系中来,在价值观与审美情趣方面与国家主体精神保持一致。

  第二,客观性与层次性的结合。地域文学的教与学,必须重视对原始文献资料的整理与解读,特别是对一些方志、族谱、舆图、地方诗文集等乡邦文献的考订与分析,能将底层文学创作的生态真实地展现出来,这也往往会涉及评价的客观性等问题。一些著述基于对乡贤的尊崇而标榜文化的渊源,有时会失之公允。如王昶《湖海诗传》论芜湖韦谦恒诗云:“皖桐诗派,前推圣俞,后数愚山,以啴缓和平为主。约轩承其乡先生之学,故不以驰骋见长。六一居士序《宛陵集》谓‘古雅纯粹',汪尧峰序愚山诗谓’简切淡远‘,举似约轩,可谓得其法乳者。”细读韦谦恒诗作,与梅尧臣、施闰章相异甚远。又李绂推崇傅占衡的古文为海内第一,这种过于褒扬的态度应源自乡曲之私。

  另虞山二冯对钱谦益的失节之愆的回避辨析,则有为尊者讳的道德渊源。总体而言,通过对传统的体认提升乡邦文化在主流文化圈的地位,其情可以理解,但我们在整理乡邦文献时,对一些文学现象应予以客观的、真实的辨析,对他们的价值判断也应该有更为理性的认知。

  层次性是指对地域文学雅、俗不同层面的考察,其中雅文学多以士大夫、文人的创作为代表,反映的是地方精英阶层的文化需求与审美情趣。

  而俗文学则集中地体现为民间歌谣、曲艺表演等方面,这些底层的群体创作虽然“鄙俗浅近”,但发之于性情,真实地展现了市井风情。以明清时期皖地文学为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指引学生关注复社、几社中方以智、钱澄之及桐城诸大家的创作,也应留意桐城歌、黄梅戏、文南词和岳西高腔等内容。前者体现了皖地诗文对主流文学的引导与附和,后者则侧重于底层民众的文化消费与艺术取向,所以,如果要全方位、多层次地了解皖地文学的多样性,这两者皆应予以更多的关注。

  第三,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完善。一般而言,地域乡土性的教学多以课堂专题讲授和课外实践为主,其中课堂专题有必修与选修之分,而课外实践则以兴趣小组为基础,内容丰富,教与学的形式更为自由。当然,这种兴趣小组,可视为提升学生科研能力的一个切入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建立地方文化资源专题库,对原始的地域文化资料进行积累,并分成年谱传记类、舆地方志类、诗文词集类等类型。对这些资料的汇编整理,其意义无疑是巨大的。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拓展途径,实行多元化教学,如教学模式中图文声像的互补,地域文化有自然的因素,也受人文传统的制约,一些图表、舆志版图及节日风俗的绘画,皆能予以学生更直观的印象,介绍民间曲艺的时候,也可以运用一些戏剧表演的影视资料来展现生、旦、净、丑的角色形象以及剧情的发展变化。这既丰富了人物形象,又加深了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另外,地域乡土知识的普及,课堂讲授之余,也可以通过画报、宣传栏及主题沙龙的形式定期宣传地域文化,展现了家乡的人文风景,这不仅丰富大学校园的精神资源,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也为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古代文学的教学,是教师、学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对乡土知识的讲授,既丰富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也能激发学生的乡贤崇拜与地域自豪感。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引入地方文化资源,也同样具有当下关怀的时代意义,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指导。因此,古代文学教学的地域性策略,不仅是课程改革的新途径,也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需求。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4259.

  [2]谭献.合肥三家诗录[O].光绪十二年刊本。

  [3]刘世南.清诗流派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古代文学教学中乡土文学的引入】相关文章: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引入03-16

IMS中引入Service Broker的研究03-30

初中政治课堂中时政教学的引入分析05-08

浅论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学习03-18

探析古代文学教学之法12-01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思路11-17

急诊护理管理中引入团队管理的探究11-17

体育教学毕业论文引入实验03-14

古代文学实践性教学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