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中国古代文学优秀论文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古代文学的优秀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代文学的优秀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代文学的优秀论文1
问题之一:“重史轻文”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
实行学分制之前,古代文学只开设了一门课程,即《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以下简称文学史)和“历代文学作品选读”(以下简称“作品选读”)两大部分。学生手头的教材既有《中国文学史》,又有《历代文学作品选》。这门课的教学目的是既要让学生掌握中国文学发生、发展的过程,了解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熟悉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和文学思潮等;又要培养学生阅读分析鉴赏古典文学作品的能力。但因教学内容太多(从先秦文学一直到近代文学)而课时有限(300个学时左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讲授的主要是《中国文学史》,而《历代文学作品选》讲得很少(只有先秦文学因语言文字古奥难懂,讲读了部分作品)。实际上“作品选读”应单独作为一门课程,与文学史同时开课,有的高校尤其是一些本科院校就是这样做的,但因专科学校学制较短学时较少,还难以将它独立开课,一般都是把它与文学史合并为一门课程。然而仅文学史的内容要在300个左右的学时里讲完,时间就比较紧张,而它又是《中国古代文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不能讲得太简单,更不能不讲,在这种情况下,就只好把“作品选读”舍弃一旁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般只对为讲授文学史的需要而不得不讲的少数作品作简要分析,而更多的作品只能留待学生课后自学,这势必影响学生解读文学作品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素质,同时也使得他们对文学史的理解仅停留在浅层深入不下去。这种“重史(文学史)轻文(文学作品)”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问题,在当时得不到解决。然而,实行学分制后,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中文系最近制定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以下简称《教学计划》)中,除了“专业必修课程”(即原来的专业主干基础课程)之外,还增设了不少“专业选修课程”,古代文学既有必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又设置了《唐诗研究》、《宋词技法研究》、《〈红楼梦〉与中国文化》等几门选修课程。由于增设的“专业选修课程”挤占了大量的学时,使得“专业必修课程”的学时被大大压缩。实行学分制之前,《中国古代文学》有300个左右的学时,现在一下子被锐减为216学时。本来《历代文学作品选》就没法安排课时去讲,学时减少后就更没时间了。新开设的选修课程都是研究性课程,也不可能大量讲读作品,而且只有很少的3门,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另外,学生学习研究性课程既需要有比较全面的文学史知识,又需要有较大的作品阅读量和较强的作品解读能力,所以这个依然存在的“轻文”问题,如果还不解决,也必然妨碍新开设的选修课程的教学,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问题之二:怎样合理调整文学史的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学时减少后,教师不仅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引导学生阅读鉴赏作品,而且连讲授文学史的课时也变得紧张起来,这样就需要压缩调整文学史的教学内容,使其既能让教师在规定的学时里讲完,又能让学生全面系统而又有重点地掌握。如果不调整,教师仍然按过去的内容、步骤、节奏授课,只能是讲一半丢一半,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这必然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降低教学质量。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文学教研室在20xx级学生开课之前形成了一个初步意见,即将文学史重新分段,以便更加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课时。过去我们是把文学史分为四段,即先秦文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每段用一个学期来上。很明显,后三段每一段的内容都比第一段多,因此先秦文学单独作为一段似乎不太合理,所占课时似乎多了。重新分段后我们把整个文学史分成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宋元文学、明清文学四段,还是一学期上一段,四学期上完。与以前相比最大的变化是第一段的时间跨度增大了,而第二、三、四段的时间跨度减小了。这主要是考虑到先秦两汉是中国文学的自发时期,而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刚刚进入自觉的时代,从整体上来说,六朝之前的文学其文学性不及唐以后的文学,故分配的学时少一些,以便将更多的学时放在唐以后,将有限的学时用在更需要的地方。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这种分段方法不利于学生的学习。问题首先出在第一段,第一段从先秦至六朝,历时太长内容丰富复杂,虽然对授课教师来说,要把原本丰富复杂的教学内容重新调整精简再系统化,并在一学期内的48学时(16周每周期3学时)讲完,问题也许不大,但对学生来说,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系统地掌握这么多的内容,却非易事。这是因为:一方面,这一段的内容一般是放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来上,接受对象是刚刚走进大学校门的新生,他们还没有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还没有完全从中学那种围绕高考稳扎稳打的`学习方法中转变过来,一下子还不适应这样快节奏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因受学时限制,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讲文学史很少导读作品(过去在讲先秦文学时还选读少量的作品,现在基本上不讲),然而,不读懂作品,学生对文学史也只能是一知半解无法深入下去,这样,他们就需要利用足够的课外时间来阅读理解作品,帮助消化吸收课堂上所学的内容,但实际上留给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太少。以《诗经》为例,实行学分制之前,我们要用十几个课时来讲这一章的内容,历时3—4周,学生可以利用这几周的时间慢慢消化吸收课堂上所学的内容,甚至自学一些课堂上没有讲到的东西。而现在这一章的内容我们仅安排了3—4个课时,留给学生的课外时间不到两周,虽然教学内容精简了对学生的要求降低了,但要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掌握这一章的内容,确实有难度。当这一章的内容学生还未完全消化吸收时,教师已开始讲新的内容,学生又不得不匆匆忙忙地跟着学习新的内容。所以,这两方面的因素肯定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唐之前的文学虽然其文学性不及唐之后的文学,但它是后来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础,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其内容也不能讲得过于简单。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临时又把第一段的内容作了调整,改为“先秦两汉文学”,而将“魏晋南北朝文学”纳入第二段。尽管如此,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还是不理想。试题的难易程度与以往相当,考试成绩却普遍下降,03级两个班每班都有十几人不及格,这种情况过去从末出现过。所以文学史的教学分段问题,还要进一步讨论,既要符合文学发展的规律,又要便于教学操作,更要利于学生的学习。当然,要科学地精简优化文学史的教学内容,仅靠重新分段是不行的,还要考虑其它的对策。所以怎样合理调整压缩文学史的教学内容,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完全解决。
问题之三:如何合理设置选修课程精简
优化教学内容是解决专业必修课内容多而学时少这一矛盾的一个对策,但它并不能彻底地解决问题,因为那些被砍掉的内容并非不重要,它们也是古代文学知识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只要有可能,我们就应该通过其它形式来补充这些内容,这种可能可以利用选修课程来实现。因为在“专业选修课程”中不仅可以开设一些研究性的对“专业必修课程”具有深化意义的课程,而且可以开设一些基础性的对“专业必修课程”能形成有效补充的课程。不过,限于客观的师资条件,《教学计划》中与古代文学有关的选修课程并不多,只有前面提到的少数几门研究性课程,还没有基础性选修课程。所以,学生在“专业必修课程”中无法学到的有些内容,在“专业选修课程”中仍然得不到补充,这样,怎样合理设置选修课程,使之既能对必修课程具有深化作用又能对之形成有效而全面的补充,也是古代文学课程设置所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学史中的有些内容在必修课程中没时间讲,可以考虑开选修课予以补充,同样,“作品选读”在必修课程中无法开课,也可以考虑开设选修课程。另外,选修课程也要形成一个合理的结构体系,不能东设一门西设一门杂乱无章,《教学计划》中所列的选修课程就有这样的缺陷,比如从文体这方面来讲,有两门是诗词方面的(《唐诗研究》、《宋词技法研究》),一门是小说方面的(《〈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而其它文体如散文、戏曲却一门也没有,所以设置课程时也要考虑到结构的合理性,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全面而合理的课程体系。
问题之四:怎样把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师资队伍的建设结合起来
课程体系的建设还要结合师资力量的实际,如果脱离客观的师资条件去盲目地设置一些课程,那只能是空谈。不过,师资队伍有一个不断建设逐步增强的过程,因此课程的设置要有前瞻性,要把它与师资队伍的建设结合起来,不能停留在现有的师资条件上,也就是说在设计课程体系时既要考虑到在目前的条件下可以开设哪些课程,又要考虑到随着师资力量的增强,在不久的将来,如一、二年或三、五年后,可以开设哪些课程,从而在课程体系中为其留存一定的空间。当然,这并不是说要空着课时等开新课,而是要准备在未来让更有意义的新课程,取代目前在开课的而将来可能会被淘汰的课程。因此,在设置课程时,既要考虑现有的师资条件,又要评估三、五年内师资力量的发展情况,要根据师资力量的发展前景设计课程体系。反过来,课程体系设计好后,我们就要努力为新的课程体系建设好师资队伍。目前我系的古代文学师资力量还不够雄厚,师资结构也不太合理,初、中级职称的青年教师占多数,课程重新设置后,怎样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少走弯路?怎样增强教学队伍提高教学水平?怎样把教学与科研协调起来形成科学建设课程体系的合力?这些问题也都需要认真考虑。
总之,实行学分制后,要想建立一个新的健全的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有诸多因素需要考虑,而上述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旨在引起大家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讨论,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另拟专文,限于篇幅在此不作论述。
古代文学的优秀论文2
摘要 中国古代文论家对汉赋的评价颇不一致。本文试从古代文学审美批评标准入手,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对汉赋应采取的正确评价标准。
关键词 审美标准 汉赋 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 I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489(20xx)06—0070—03
古人对汉赋的评价颇不一致。汉代扬雄斥之为“童子雕虫篆刻”,王充非之为“虚妄之言”,唐柳冕批评汉赋“置其盛明之代,而习亡国之音”;与此相反,汉代班固赞汉赋是“雅颂之亚”,“炳焉与三代同风”。近人王国维更把它奉为“一代之文学”。为什么对同一种文学样式的评价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我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文艺批评标准的不同而造成的。
文艺批评标准的核心是审美标准,文学的审美批评标准是衡量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尺度。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很早就提出了真、善、美的审美批评标准。
在中国古代最早将“美”和“善”分开,并将“美”“善”标准用来评论文学艺术的是孔子,孟子继其后。孟子云:“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心章句下》)这是孟子在评论人格美时说的话,后来移用于文艺。同时,庄子说的“真”和“美”也被移用于文艺。用当今的文艺观点来看,“真”是指作品的真实性,即内容能表现出客观事物自身的规律性;“善”是指作品内容的倾向性,即作品内容能表现出进步的思想倾向、正确的政治伦理观念和美好情操;“美”是指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审美性,包括艺术形象的可感性、情感性、典型性,艺术形式的完整性、多样性、独创性等等。真、善、美三者密切联系而又相互区别。对三者内涵的不同理解,对三者偏重的不同,造成古代文人对汉赋评价的不同。
一、真——作品内容的真实性
作品内容的真实性是“美”“善”的基础,没有真实也就没有“美”“善”。“真”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常用“诚”、“信”、“实”、“核”来表达,含义很广,包括言辞、事物、景象、感情的真实和艺术真实等等,如“修辞立其诚”(《易·乾·文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八十一章),“情欲信,辞欲巧”(《礼记·表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等。王充作《论衡》,开始在文学上明确使用“真”这个概念,指出“文有真伪,元有故新”,阐明《论衡》的目的是反对“虚妄之语”,“立真伪之不平”,汉赋就是他所认为的“虚妄之语”的代表。但是,他的集焦点在于:文人史家笔下所叙述所描写的是不是符合事实,是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他所说的“真”,强调的是客观事物的“真”,认为只有正确地认识、把握、再现客体的“真”才有主体的“精诚由中”,这大致是对的。但是,他还不能理解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区别。
所谓艺术真实,是指形象地反映了事务本质特征的真实,需要更多的从作品的象征意义和感情体验方面去领会真实,不能拘泥于其所言事物本身是否合乎常理。但直到南朝刘勰作《文心雕龙》才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他在《情采》篇中指出:“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这里所说的“写真”,就是指通过景物的描写来抒发真情实感。当然,汉赋运用了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有诸多不符合生活真实之处,但这正是艺术真实高于生活真实之处。如司马相如《大人赋》为我们创设了一种虚无缥缈、扑朔迷离、若有若无、令人神往的神仙世界;扬雄的《甘泉赋》则提供了高度夸张、生动形象的描绘……而有些文论家,如王充等人,对这些动人的艺术描写不仅不欣赏、不认可,反而痛斥为“非”,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不能接受任何驰骋云天的想象以及与现实不符的描绘,总是以生硬死板的客观真实的标尺来衡量文学作品,对具有象征意义和夸饰性质的文艺持否定态度,结果把汉赋作品中夸张虚构的浪漫主义手法也纳入“虚妄”的范畴。这是对“真”的一种曲解。
二、善——作品内容的倾向性
作品内容的倾向性,与政治功利、道德情操密切相关。“善”是“美”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先秦时往往“美”、“善”不分。在中国美学史上,孔子首先把“善”和“美”区分开来,作为两个不同的标准来使用。如他在评论《韶》和《武》两种乐舞时说:“《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这里,“善”指思想内容而言,“美”指艺术形式而言。就思想内容来说,则有“尽善”与“未尽善”之别。因为,《韶》乐表现的是舜接受尧的“禅让”而继承王位的内容,这符合孔子的“礼让”思想,故称之为“尽善”;《武》乐表现的则是周武王以武力征讨商纣王而取天下的内容,故称之为“未尽善”。从孔子的评论来看,他对“善”的要求是很高的,“尽善尽美”的提法,应该说是美善统一,但实际上,他还是偏重于“善”。这种美善结合、以善为主导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影响深远。“善”这个功利性标准,包含着政治思想、伦理道德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常常通过与“文”相对的“道”来体现,如所谓“明道”、“载道”等,主张一切言谈论说必须合乎“道”、宣扬“道”。“道”泛指作品思想内容。但不同时代不同学派所谓的“道”,其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体现在汉赋评价中,就是强调其讽谏作用。扬雄、班固等对汉赋的评价均受孔子这一美学思想的影响。
扬雄在《法言·吾子》中说到:“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日: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批评汉赋铺陈事物、雕绘辞藻,有如学童雕琢虫书、篆写刻符,是小技末道,壮夫不为。扬雄是从儒家所强调的文学的教化作用的观点出发,认为写赋本来是要对统治者发挥讽谏、批评作用的,但是,汉赋“极丽靡之辞,闳侈巨衍”的艺术形式,使它产生“劝而不止”的作用,甚至已经失去了讽谏作用。但事实上,没其讽谏之义的并不是侈丽闳衍之词,而是当时的帝王及后世的读者。文学作品是需要读者的共鸣及再创造的,如果读者不能与作者、与作品产生共鸣,不能领会其创作意图,那作品也只能被湮没。
班固认为汉赋“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雍容揄扬,著于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又认为汉赋“后大汉之文章,炳焉与三代同风”,极力推崇这种歌功颂德的文体,并要求赋“抒下情以通讽谕”,体现的仍是儒家崇尚实际的功利主义文学观。
可见,儒家以“善”为根本、强调文学的教化作用的'文学观影响着人们对汉赋的评价。
三、美——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审美性
“美”以“善”为基础,又与“善”密不可分,而且在中国古代常常是“美”“善”不分,以“善”代“美”。但是,文学作品都有它自身的特征和符合美的规律,否则它就不成为文学作品了。文学作品体现其自身特征和美的规律的程度,就是判断其艺术性高低的标准。
汉赋之所以被王国维称为“一代之文学”,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它显示了汉王朝的宏大气象和时代精神;二是它代表了汉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三是它是一种具有独立品 格的文学样式,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特征。一般说来,汉赋是具有铺张扬厉、辞藻华丽、描写细致、散韵相杂、结构宏伟等特色的我国特有的文学样式,而其最根本的审美特征是“以大为美”。
关于汉代赋家的以大为美,前人早就注意到了。据《西京杂记》:“司马相如为《上林》、《子虚》赋,……相如日:‘合组以成文,列锦绣以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苞括宇宙”是指在赋家的笔下,时间是无始无终,空间是无边无际的。刘勰在《文心雕龙·通变》中也认为“楚汉侈而艳”,而“侈”有夸大、张大之意。正是由于看出了赋家的以大为美,刘勰才准确把握了《七发》“独拔而伟丽”、《洞箫》“穷变于声貌”、《二京》“宏富”、《甘泉》“深玮”的特点。对这种特点,班固认识的也很清楚。他在《汉书·艺文志》中谈到:“其后宋玉、唐勒、汉兴牧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闽衍之词。”这都充分说明,汉代赋家追求的是“大美”的艺术效果。
汉代赋家的这种追求,后世多受非议,因为很多人忽视了汉赋追求大美的合理性,忘记了汉赋是为了充分适应汉代的社会而产生、而存在的,是为了满足汉代人的审美追求而存在的。
这种追求“大美”的合理性,我们只能从历史发展中去找原因,因为“文变染乎世情,行废系乎时序”,“每一时代的美都是而且也应该是为那一时代而存在的,它毫不破坏和谐,毫不违反那一时代的美的要求。”汉代,作为秦以后又~个大一统的时代,它的疆域比秦时更加广阔,这个大国的统治者,难免要踌躇满志,比如他们建筑上的追求是“无令后世有以加”,追求大的东西,以大为美。同时,“繁荣的经济,强盛的国力和四海一家的政治形势,为文学家提供了优越的创作条件,使之得以用彩绘之笔歌颂帝王物质享受之富庶,描绘苑囿建筑工艺之精细,赞美祖国山河之壮丽,赋予作品伟大的气魄。”另外,疆土的扩展,中外文化的交流,大大开拓了人们的眼界,人们在审视自己面对的世界、面对的生活时,有了极强的开放性、并蓄性、包容性,有了一种傲视天下的豪情,从极度满足之中产生出一种夸诞的心态。在这种心态支配下,赋家自然喜爱用铺张扬厉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生存的环境,正像刘勰说的,在雕画现实时,“莫不因夸而成状,言饰而得奇。”赋家也把自己追求大、描写大、张扬大,认为是极为自然的。只有汉代人才能深刻理解他们生存的时代,才能理解赋家追求大美的合理性。即使像王充那样认为汉赋是“虚妄之语”的文学家,也认同了赋家追求大美的合理性:“汉室治定久矣,土广民众,义兴事起,华叶之言,安得不繁?”(《论衡·定贤》)
综上所述,古人对汉赋评价不一致的原因主要在于其所采用的文艺批评标准的不同,如从“真”的角度出发(主要是客观真实),汉赋被认为是“虚妄之语”;从“善”的角度出发,汉赋被认为是“雅颂之亚”、“炳焉与三代同风”等等。本人认为,不仅是对汉赋,对任何一种文学样式都要采取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既要重视其功利性,更要重视文学自身独特的艺术特征。汉赋作为汉代成就最高的文学样式,符合文学创作的“美的规律”,是真、善、美的高度统一,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时序》。
[2]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
[3]徐中玉:《秦汉散文发展概况》。
[4]李宝龙:《真与美的悖反统——兼论前人对汉赋的误读》,《东疆学刊》20xx年7月。
[5]张毅:《关于汉赋的“丽以淫”与“丽以则”》,《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年5月。
[6]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第1卷),1984年版。
[7]曹胜高:《汉赋“大美”的构成与渊源》,《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年12月。
[8]踪凡:《试论王充的汉赋观》,《社会科学研究》20xx年2月。
[9]李耀南:《“真美”——王充美学思想述略》,《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年7月。
古代文学的优秀论文3
摘 要:
“点将录”是一种文学批评形式,《乾嘉诗坛点将录》《光宣诗坛点将录》和《当代诗坛点将录》在这种形式的语言风格上具有代表性。语言风格的物质因素有两个系统:风格手段系统和风格表现系统。三种《诗坛点将录》具有内容丰富的风格手段和亦庄亦谐、简约为主的表现风格。 关键词:点将录 汉语 语言风格
一、关于“点将录”与“语言风格”
(一)“点将录”概述
“点将录”最初与文学批评无关。《明史》载:“(王)绍徽仿民间《水浒传》,编东林一百八人为《点将录》,献之,令按名黜汰,以是益为(魏)忠贤所喜。”[1]这便是《东林点将录》,一部当时的政治文件。到了清代乾嘉时期,诗人舒位首次将“点将录”这种形式用于文学批评,写成《乾嘉诗坛点将录》,影响很大。此后类似的作品层出不穷。以“诗坛点将录”为例,就有近代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钱仲联《顺康雍诗坛点将录》《道咸诗坛点将录》,《近百年诗坛点将录》,今人冯永军《当代诗坛点将录》,裴涛《网络诗坛点将录》等,可谓蔚为大观。
(二)“语言风格”界定
在我国,首次提出“语言风格”这一概念的是高名凯。[2]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关于语言风格的定义,王德春、徐通锵、潘允中、宋振华、张静等人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各有其说。黎运汉在总结前人之长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语言风格“是交际参与者在主客观因素制导下运用汉语表达手段的诸特点综合表现出来的气氛和格调”。[3]本文采用黎先生的定义。
“大凡‘点将录’,不论其作者身份为何,在撰作上皆有独立评判的自觉,绝不同于学院派那种貌似客观的思路。”[4]胡文辉先生这句话从文学批评角度揭示了“点将录”的写作思路。本文则从汉语风格学的角度出发,选取《乾嘉诗坛点将录》《光宣诗坛点将录》和《当代诗坛点将录》三种在语言风格上具有代表性的`“点将录”,通过例证的分析与归纳揭示其风格。
二、《乾嘉诗坛点将录》语言风格探析
(一)语料版本说明
《乾嘉诗坛点将录》(以下简称《乾嘉》),通行整理本为《三百年来诗坛人物评点小传汇录》本。周文静的硕士论文《<乾嘉诗坛点将录>研究》[5]提供了一个新校本,系据各种刊本及残本汇校而成,并有校勘记。以下所引原文,即以此本为据。为避开繁琐,偶有异文,择善而从,不再说明。
(二)《乾嘉诗坛点将录》的语音风格手段
“语音系统任何要素的选择、组合、配置、运用都可以成为风格手段,发挥风格作用。”[6]《乾嘉》的语音风格手段,既建立在汉语语音特质的基础上,也建立在近代汉语语音的时代背景中。主要是方式多样的押韵。
押韵是中国古典诗文的传统,是形成语言音乐美的重要风格手段。《乾嘉》的押韵,主要有两种方式。
1.以偶句押韵的一韵式(首句多数亦押韵)为主:
(1)盛名之下,一战而霸,《湖海诗传》,《随园诗话》。(“入云龙 王兰泉”条)
(2)殿前制使,将门子弟,可惜宝刀,用杀牛二。(“青面兽 张船山”条)
2.转韵式使用率次之:
(3)无双国士飞将军,孰为前身孰后身?昨夜弯弓射猛虎,诘朝视之石饮羽。(“小李广 陈云伯”条)
(4)钩镰枪,若是班。连环马,不复还。家藏雁瓴之甲最精妙,窃此者谁?鼓上蚤。(“金枪-手 彭甘亭”条)
二例皆由平声韵转仄声韵。例(3)中,“军”“身”是一韵,“虎”“羽”是另一韵;例(4)中,“班”“还”是一韵,“妙”“蚤”是另一韵。它们使得语句的声调更显起伏变化。
3.交韵式也有一例:
(5)瓦官寺前,少华山上,谁曰翩翩少年,不敌幽燕之老将?(“九纹龙 严丽生”条)
“前”“年”押韵,“上”“将”押韵,两个不同的韵交替出现。
(三)《乾嘉诗坛点将录》的句式风格手段
句式即句子的结构形式。炼句是文学创作的一项重要步骤,也是构成语言风格的重要因素。《乾嘉》的句式风格手段有两种:
1.整散结合
整句指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大体相等,排列整齐的句式,可以起到加强语势的作用。散句指结构不同、长短不齐的句式,其作用是活泼自然、富于变化。结合使用整句和散句,可使语言显得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化。例如:
(6)卫武公,文中子。风雅有篇,隋唐无史。然而筑黄金台以延士者,则必请自隗始也。(“托塔天王 沈归愚”条)
(7)弃尔弓,折尔矢,高固王翦有如此。似我者拙,学我者死,一朝击走十五子。(“没羽箭 舒铁云”条)
例(6)中,前两句为对偶句,是整句;末句为转折复句,是散句。例(7)由两个并列复句构成。一二分句、四五分句是整句,不但字句形式相似,语法结构也相同;第三、第六分句则是散句。这样,整散结合,使赞语尽收顿挫有致之效。
2.多用短句
短句短小精悍,结构简明,节奏紧凑。《乾嘉》因其体例所需,普遍运用短句,表述简练,观点鲜明。例如:
(8)家住浔阳江上。欸乃一声,有时绝唱。(“混江龙 姚姬传”条)
该赞语紧密结合《水浒传》中混江龙李俊的生平而谈,仅用两个短句,就突出了姚鼐诗歌“有时绝唱”的特点。
三、《光宣诗坛点将录》和《当代诗坛点将录》的语言风格探析
(一)语料版本说明
《光宣诗坛点将录》(以下简称《光宣》),有今人王培军笺证本。[7]《当代诗坛点将录》(以下简称《当代》),最初在网络流传,近年已修订出版。[8]以下引文用此二书。
(二)《光宣诗坛点将录》和《当代诗坛点将录》的词语风格手段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语风格手段是形成语言风格的重要表达手段。“我们了解了词在使用上的不同风格,在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时候就可以恰当地选择我们所需要的词。”
古代文学的优秀论文4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既要强调厚重传统,又要借鉴日新的理论,同时面临课时压缩的现实。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近五年,我尝试在授课中增加学生专题讲解环节:首先,在总体上对学生提出格式要求,进行文献检索和写作方法指导;其次,每次安排任务时再给出若干选题参考。从学生学习成绩和反馈意见来看,效果显着。
关键词:古代文学;自主学习;专题;学科交叉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难度较大,又受到课时压缩、评估考核等限制,难以充分发挥陶冶情操、培育人格的作用。为需求突破,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引入“学生专题讲解”,贯彻自主学习理念。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本文将结合“学生专题讲解”具体操作过程,针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面临的挑战,分析“学生专题讲解”的效果。
一、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面临挑战
20xx年以来,我尝试在我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进行局部变革,具体措施有:每学期为学生开列课程阅读书目;增加论文写作次数,不少于三次;进行课堂专题讨论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专题讲解”,所有同学每学期必须参与一次,分数纳入平时成绩体系。每次两学时的教学单元中,抽出20分钟安排学生做专题讲解,专题从该教学单元内选取,锻炼了学生,又不影响教学进度,可谓带着脚镣跳舞。
二、学生专题讲解的课堂实践
在整个活动开展之前,我在总体上有所指导,主要是如何查阅资料,文章格式要求,以及文章结构例解,提供给学生学习经验,授人以渔。正符合自主学习要求的客观条件,供给学习者自由选择的学习材料、活动场所、学习方式。每次课上布置下次课相关专题若干,指定两名学生分别挑选一个选题,也可在相关章节范围内自行选题,写出格式完整的学术论文。下次课上每人用十分钟时间讲述论文,我再进行点评或展开探讨。
(一)写作方法指导
1、资料查阅
拉尔夫?泰勒提到有效学习的10个条件,“学习者在尝试他所学习的新行为时,应该得到某种指导”,“学习者应该有足够的和适当的从事这项工作的材料”丰富多彩的学习材料是满足个别化学习的前提条件。
(1)资料主要来源
首先是阅读教材等通论性着作,大体明确该专题的背景及脉络,并按图索骥查找提到的`相关文献。每学期,我为学生提供中国古代文学相关断代阅读书目,还有几套丛书。张燕瑾、吕薇芬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系列,北京出版社20xx年出版,共10卷12分册,文献索引较为详备。傅璇琮、蒋寅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xx年5月出版。共七卷,每卷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为文学的基本内容;中编为文学与社会文化;下编为文学的基本文献。着眼于“一代有一代之胜”,力求打通文学与文献、文学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界限,涉及文学与社会政治、宗教、经学、史学、语言文字、学术、门阀、都市、民族、地域文化、科举制度、女性创作的诸多方面,能有效开启学生思路。黄霖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20xx年1月,东方出版中心出版。分《总论卷》、《诗学卷》、《词学卷》、《散文卷》、《小说卷》、《戏曲卷》、《文论卷》七卷,梳理了20世纪中国古代各体文学学术研究的历史轨迹、范式转变和研究实绩,总结了古代文学研究的“基本理路”、“基本方法”,以文体为脉络,揭示一定规律性。此外还有研究性教材,如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导引》,列“乐府与无言”、“唐音宋调”、“小说与戏曲”等专题,多遴选名家文章,并设“延伸阅读”,“研究思考”等模块。断代文学史如中国社科院编写断代系列,郭英德《明清文学史讲演录》等。还有某一文体研究着作:严迪昌《清诗史》,朱则杰《清诗史》。或者具体作家作品研究专着。
其次是研究论文。《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学术刊物是专业内翘楚,且多中国古代文学重点学科和前辈名家介绍,引学生企慕,热爱此学科,甚至终身以之为业。《文史知识》、《古典文学知识》,有“名家治学”,如朱则杰治清诗,“美国学者中国古代诗学研究方法”,都给我们直接启发。他如各高校学报之人文社会科学版,各省市社科院之“社会科学”、“学刊”。
重点应该是原着,也许学生暂时不能充分阅读。具体文献及版本可参照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附录之研修书目。
(2)资料查询途径
首先是利用图书馆藏书及学术期刊。其次是网络电子资源。从校园网图书馆主页,可以查询学校统一付费的镜像资源:中文期刊、学位论文及报纸全文数据库中有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图书全文数据库中有超星数字图书馆、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读秀学术搜索等;甚至还有多媒体数据库和四库全书数据库。网络数据库较之纸质图书,好处在于资源丰富,检索方便,省却爬梳之苦。此外还有互联网网页信息资料,也可甄别采用,如《全唐诗》、《全宋词》都有网络检索版,《全元曲》有箫尧艺文网可全文检索。
2、文稿格式要求
题目要明确;内容摘要的写作就是将文章浓缩为一段话,高度概括全篇,使读者初步判断是否有必要深入阅读全文,作用相当于新闻稿之导语;关键词3-5个,处理思维同于内容摘要;数据库模式下,“关键词”是一个检索项,如何使文章最贴切、最大限度被检索?关键词莫泛化,莫冗长繁难,尽量是“词”;文章“引言”就是要入题文字,“引言”二字可以出现,也可没有;“正文”指文章主体;“结语”即文章基本结论,可以不出现“结语”字样;如有“参考文献”,说明援引文字出处,便于编者、读者查找核对,我为学生提供参考文献格式,包括文献类型标识。
3、文章结构例解
以当前的学术期刊论文为样本讲析。元代部分,也就是第三学期我刚接手课程,常以柴国珍《论元代散曲“陌生化”艺术手法》为例:关键词过多,达到7个。文章首先提出问题。描述散曲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别是一家,艺术韵味“蛤蝲味”,“元代诗人们究竟用了什么样的手段”?主体部分分析问题。归纳为几类手法:第一类非指称性描述,《高祖还乡》,用不识排场的农民眼光评价,将还乡的富丽堂皇汉高祖与心中往日泼皮无赖刘三并置,行文反讽,消解了“天子”身份;第二类采用动物视角,如“牛诉冤”、“羊诉冤”、“代马诉冤”,呈现寓言色彩、童话意味;第三类在曲中镶嵌某类名词,如中草药名、戏曲名,断章取义,新意迭出;第四类将常规事物变形,“大蝴蝶”、“大鱼”,超出人们经验之外,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五类,使用夸张、反复等修辞技巧;还有反弹琵琶,为前朝人事翻案,总之超越常规思维。最后进行理论提升,引入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概念,增强了说服力。
4、鼓励学生深入辩证思考问题
(1)提高理论水平,用好文学理论武器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纷至沓来,心理分析,直觉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解释学,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文化研究。通读几种教材,钻研自己感兴趣的一种或几种,深入理论原着,达到深刻理解、熟练运用程度。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简洁易懂,是我们采用的教材;王岳川着《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匠心独具、同时也是美文;朱刚编着《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采用“理论综述”加原着选读模式,有助我们读解经典;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将各流派纳入“作者系统”、“作品系统”、“读者系统”、“文化——社会系统”和“后现代系统”等五大系统,初步厘定相关流派之间的关系。
批评实践方面。邱运华主编《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王一川主编《文学批评教程》,以及傅道彬着《晚唐钟声:中国文学的原型批评》,王立着《文人审美心态与中国文学十大主题》,都是很好的读本。
(2)坚持辩证思维
世事常是悖论、吊诡的,注意在普遍看法中披沙拣金,探寻特殊的个例、细节。八股文,历来多抨击、诋毁: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甚于焚书”(《日知录?拟题》);八股文不实用,重复圣贤之言,常常远离现实;八股文过于形式主义;命题无新意,断章取义是折腾。但八股文亦有妙处:它是标准化试卷,便于考核;八股文张义理、强调逻辑思维,文坛高手也常写得好八股,并不十分矛盾,汤显祖、归有光皆是八股高手;八股还促进了楹联发展。
坚持辩证思维,须勇于批判。屈原爱国思想千百年来是爱国人士的精神支柱,但其中也有不合理成分。屈原国家观念狭义,楚国是屈、景、昭三大姓氏的楚国。屈原出自宗族感情,站在维护楚国的立场,没有看到天下统一大势。
坚持辩证思维,须弘扬人本思想,人性化看待人,承认其矛盾性。陶渊明思想静穆,鲁迅说陶渊明并非浑身静穆,所以他伟大。《乞食》、《责子》诗里充满着陶渊明的幽默、诙谐,他并非浑身静穆。《桃花扇》中杨龙友,既投机官场,也悠游士林,既谗侍奸佞,又暗助忠贞。该当何言?权作文学形象,保持审美距离吧。阮大铖人品与文学成就相左,不符合“文学即人学”之说,让我们通力剖析这个个案。
(二)选题方向启发
1、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要从五个层面着眼
我沿用武汉大学尚永亮教授的分类,教学生从这五个层面着眼:第一、文献学层面的研究;第二、文艺学层面的研究,包括文体学、文论学;第三、文化学层面的研究,即把文学与历史、哲学、宗教、社会、政治、教育、民俗、地域乃至音乐、绘画等文化领域关联起来,借他山之石以攻玉;第四、人本学层面的研究,“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第五、哲学层面的研究,深层内蕴的发掘。这其中,文献学研究要求有丰富的馆藏文献,对于古代文学来说,除了大部头丛书如《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续编》、《丛书集成》、《丛书集成续编》,以及《四部备要》等,还需有大量古籍珍本善本,一般高校没有条件开展,本科生教学更是不易着手;人本和哲学研究须有扎实、高深的理论水平;所以较宜采用的是文艺学和文化学研究。
2、选题价值判断
以我在中国知网检索信息提醒大家,关注一些次级的作家作品,他们身上往往留有更大研究空间。我对清代有关小说研究论文,按“题名”检索,检索库包括:期刊、硕士、年鉴、会议、报纸,时间是1979年至20xx年,信息与学生共享。
3、按文体总体指导
我在实际的授课中,打破教材内完全的时间顺序。在一个朝代内,按照文体模块展开,一般按诗、文、词、小说、戏曲等顺序。每一种文体的开始,我会在总体指引学生思考的方向,选题都是我平素阅读思考的累积,是我的兴趣所在。选题基本上都有深入研究价值,学生采用,能增加创新性,也对我有启发。
4、同一文体注重突出时代特点
明代诗歌,前期提示注意文学史分期与朝代关系,如宋濂、刘基文学创作成就朝代归属;朝代初期台阁体现象,由明代可上溯到宋代、唐代。中期强调文学流派,像前七子、唐宋派、后七子等,交错更迭;还有以吴中四才子为代表的文学地域性研究。晚明诗歌,侧重思想性:王阳明心学左派,狂禅,情本思想,推荐李贽、公安派和竟陵派。关于明代散文,前期中期文学成就不大,建议赏析具体作品,如《中山狼传》、《报刘一丈书》和《项脊轩志》等;晚明小品文标举性灵,引导学生进行人本思考,主要围绕徐渭、袁宏道、张岱等作家展开。
(三)学生讲解点评
我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点评:第一,选题是否新颖,或者有亮点,读书思考超出教材。第二,文章内容是否独到、深刻,或者有部分论述深入,对教材形成补充。能否出入历史文化,关涉社会现实;是否运用了理论武器,提升文章高度。第三,文章结构、层次评价。结构是否完整、均衡,层次是否清晰、严谨,环环相扣,浑融一体。第四,语言功力深浅。表述是否准确有力,韵味、生动性如何?第五,相关话题延伸,谈谈我的见解,适当引导学生探讨。首先当然是肯定其优点,进行赏识教育,“学习经验使学生由于实践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而获得满足感。”[1]也适当指出其不足,提出的要求适合于学生目前的成就水平和心理倾向,以学生的现状为出发点。点评是评分,更是为以后登场学生进行的一次例解。
三、学生专题讲解活动的效果
几年来,通过专题讲解环节的锻炼,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了,深入、全面思考的能力,乃至语言表达能力都有突破。同时加强了师生间课程、专业乃至人生话题的沟通,基本建构了一种教与学并重、突出学生接受过程中的主体性的教学模式。
(一)凸显学生思想趣向,拉近师生心理距离
从学生专题选择和观点陈述中,我体察学生思想趣向,微调我的授课重点,有针对性地贴近学生所关注。清中期诗坛,两位同学分别选择了袁枚和郑板桥作为话题。看得出,学生认同陈腐时代的非主流诗人,肯定其重民生、抒性灵倾向。《聊斋志异》一课,学生分析了青年女性:婴宁之笑柔曼、优雅、单纯,有山林气;小翠之笑复杂、火爆、狡黠,有市井气。教师需要关注学生言说,“转益多师”,不耻下问。
(二)学生积极思考,专题讲解精彩
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体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以规定的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创制新的教学环境,学生独立尝试,教师适当引导鼓励,可以看出学生逐步摆脱了基础不扎实、知识贫乏、破碎、原则混乱等问题的牵绊,在专题讲解中展示出的令人赞叹的知识和能力,即纽曼所说心智扩展,“是一种立即就能把许许多多零零星星的事情作为一个总体来观照的能力,是把握这些事情各自的价值并决定相互之间依存关系的能力。”
(三)师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学习、教学
图书馆藏书不丰,我更多使用网络数据库等资源学习提高、检索查询,也在学生中广泛推荐,介绍使用方法。如怀特海所表述,“大学之所以存在不在于其传授给学生知识,也不在于其提供给教师研究机会,而在于其在‘富于想象’地探讨学问中把年轻人和老一辈联合起来,由积极的想象所产生的激动气氛转化为知识。”近两年采用多媒体授课,我也鼓励学生将专题做成多媒体,相当一部分学生实践了,技术上于我算得上青出于蓝。
(四)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水平显着提高
这几年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质量普遍很好,从选题就可见一斑。如中国古代文学方向,我所指导的学生,20xx届几位学生选题分别为:《红楼梦》人名文化研究、《红楼梦》石头意象、唐前诗歌中采桑女形象、中国古代文学中梅花意象以及西游故事的演变;20xx届几个选题:柳宗元诗歌与贬谪心态、明清小说石头意象、晏几道与纳兰性德词比较;20xx届毕业论文,现已确定选题:元代戏剧鬼魂形象、唐代诗歌时空意识、《红楼梦》“梦”意象的心理分析和汉乐府诗女性形象。体现了敏锐的问题意识,能从小处着手,运用适当的理论方法深入分析。
我相信:教师和学生应处于一个平等地位,教学双方均可自由地思索。尤其是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理论流派王旗变幻,教材、专着林林总总,教学要强调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今后,我将适当减少课堂教学时间,增加自主学习时间,使学生更加充分参与教学。同时,完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力求全面准确体现自主学习的实际效果。学习内容方面,督促、引导学生多读原着,尽量不要出现简单沿用外围资料的情况,原着读得不够,就会套用既有观点和结构,硬塞材料,很难出新。
古代文学的优秀论文5
摘 要:文化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其核心应指原则性的思想和一种特殊的精神,即人类认识自己和世界的方式。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成果和载体,中国文化的复兴是时代的需要。挖掘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普适价值,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使命。在“文化大发展”的新形势下,古代文学工作需要进行理念转换、回归元典、强化基础等,才能真正解决现代人教育经历的缺陷和传统文化与现代性价值的相悖,服务于当代文化的重塑。
关键词:中国文化 价值认同 古代文学
当下中国,文化是传播频率最高的热词之一。然而,在文化意识不断升温的同时,文化概念的内涵却显得模糊和泛化。文化的成果之一是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又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正期盼着现代人去重新认识。
一、文化的概念与中国古代文学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文化一词最早见于《周易贲卦》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是阴阳二气的交错氤氲,反映的是季候变化;人文与天文相对应,是天道运化在人身上的显现,也是人依照天道进行教化的社会规则,即礼乐制度。在《周易》中,文明与文化并无本质区别,指的是“文”所显现的内容或变化的结果,既包括精神层面,也包括制度层面和器物层面。
严格来说,文化与文明是有区别的。在西方语境中,文化一词最初由“培养,自然的成长”类推为人类训练的过程。这种含义与中国《周易》中的文化有些相似。工业革命兴起,文化的意蕴发生了变化。英国文化学者雷蒙德威廉斯在其著作《文化与社会》中将西方的“文化”概念界定在精神方面,特指语言、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哲学思想等,而文明则往往指物质成就,诸如科学技术成果、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各种物质建设。中国当代学者张汝伦先生将文化解释为“我们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方式”,其核心是“原创性的思想和一些特殊的精神”。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国传统精神的产品形式之一,是中华民族思想情感和道德标准的重要载体,学习、鉴赏古代文学作品,就是接近、探寻古代文化的过程。因而,古代文学教学不仅要重视文学特性的分析,更要透过文学本身,肩负起传承文化的重任。就像曾经有位学者说的:“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文学性,我们将不会找到民族诗性的生产轨迹,而一个民族失去了文化血缘,它就不会再有未来的出路。”然而,时代一去不复返,在当下“信息海洋”的潮水和“文化大发展”的浮光掠影中,中国古代文学在高校教学中也已显得尴尬和悖论。
二、中国文化的命运与古代文学教学的困境
古代文学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与中国文化的命运息息相关。古代文学在当代文化重塑上的困境恰恰是文化危机的表征。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学”为中心,注重激发受体的兴趣。然而,兴趣的培养不能只靠“戏说”形式的铺染,而是要建立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现代中国的年轻人与传统文化之间,缺少的正是这种价值认同。中国文化经历了漫长历史长河的积淀,形成了自己根深蒂固的特性。外来文化常常被消化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正如佛教被内化为禅宗。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无处不在,一部分人甚至认为中国最终的'出路在于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复制。在这种意识形态下,西方近现代的的文化价值全面取代了中国原有文化的精神内涵。再加上改革开放后一次次商业文化的侵蚀和冲击,中国文化已如奄奄一息的老人。当代年轻人,基本是在现代性的文化条件下长大,天然地容易倾向现代性的逻辑,会觉得与传统中国文化精神格格不入,再加上深入中国人心的社会进化论的集体无意识,人们很容易用现代性的逻辑去改造和包装中国文化。于是“反英雄主义”的思潮兴起,颠覆权威、亵渎神圣的“轼父”情结猖獗。同时,大众文化又为这种潮流推波助澜,颠覆快感与世俗趣味、感官刺激、享乐主义相映成趣。经典被解构,圣贤被搞笑,真理不复存在,有的只是任意与狂放。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似乎成了“对牛弹琴”,或者说是一种不求深刻、只讲形式的哗众取宠。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包括高校学生在内的大众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培养及至人格境界的塑造,或只是一句空谈。
三、中国文化的重塑与古代文学
张汝伦先生在《当代中国的文化命运》一文中,称当下复兴中国文化是天命。人类需要中国文化,是因为中国文化具有普适价值,张汝伦先生说这种普适性在“德性”,在“克己复礼的人生态度、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生活原则和思想原则、义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与己达达人的淑世情怀、四海一家与天下太平的世界图景”。这种“德性”便是责任,要担当起这份责任,需要立足当代重新解读和建构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也需要借助新型媒介再造传统文化的开发和传播人才,这是时代赋予中国古代文学工作者的使命。因此,古代文学服务于当代文化重塑,必须从学习到传播再到服务运用走出困境,进行标本兼治。
1.校正教育理念:由兴趣到意志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习者要积极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和课本传递给他们的信息。因此,学习者的兴趣和意志力很重要。其中,兴趣关联娱乐,而意志指向勤奋。目前的教育理念强调兴趣,为引起观众、听众、读者、学生的兴趣,不惜花大力气追求漂亮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主旨内容。在实际上,包括在校的本科学生在内的成年人,意志力的培养仍至关重要。从价值角度告知他们所学习、传播内容的重要性,然后依靠自身的意志力去接受,去刻苦,应该是当下教育理念调整的方向。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共存共荣,价值比兴趣更重要。
2.精选学习内容:回归元典 传统文化中,对社会和人类具有普适意义的精华部分,需要继承,对由于时代变迁变得腐朽的部分,必须摒弃。只有这样,社会和人类才能不断完善。立足当代对精华和糟粕进行甄别,重塑中国文化的形象,是增强中国文化感召力的重要工作。当下信息泛滥,鱼目混珠,网络、影视,甚至主流媒体,歪曲元典思想的现象时有发生。
重塑传统,挖掘中国文化的普适价值,必须回归元典。正如袁行霈先生在《中国文学史》总绪论中强调的那样:“文学史著就应立足于文学本身……文学创作才是文学史的根本,文学理论、文学鉴赏,批评是文学史的辅助方面,文学传媒是文学史的另一辅助面。文学本位就是指强调文学创作的中心位置和紧抓另外辅助的两个方面。”以文学为本位,就要以经典作品为本位。借助网络资源提供的线索,顺藤摸瓜,查阅元典,是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的良方。
3.立足传播基础:注重语言分析 针对由于古文功底薄弱造成阅读、传播困难的情况,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时候,应该把汉语语言学与文学鉴赏相结合,增加语言分析的力度。一方面扫清阅读障碍,另一方面又使文学风格、情感意蕴找到依托。例如,骈文中起伏跌宕的情感如何通过句式和语音来表现;《左传》描写战争前的游说所体现的礼乐思想;用典对诗文典雅、简约之风的作用;诗歌意象间的意脉逻辑与哲理及诗风的关联,等等。相对枯燥的语言与相对空泛的文学、文化互相补充,相长相生。另外,“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古训是万万不可废的,配合元典阅读,强化背诵名篇、名段,加强写作训练,也是提高民族的文化综合水平,促使当代中国文化重塑的良策。
4.重视服务实践:加速成果转化 在古代文学服务于当代文化重塑中,现代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合理地运用,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价值。首先,要坚持把影视、网络、多媒体作为传播的辅助设施的原则,切不可抛开主旨内容而片面强调形式,造成喧宾夺主。其次,针对不同的接受对象要区别对待。对社会大众,在娱乐过程中要正确解读历史文化,切不可一味“戏说”或讲“野史”。在高校中,对理工学科可充分借助多媒体文学进行素质教育;对中文、新闻等人文学科来说,应强化分析、读写等基本能力的训练,必要时辅以多媒体;对理论性较强的人文学科,鼓励将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及时创作出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适应社会需要,这也是人文学科服务社会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我们要充分利用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成果,促进其在大众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中国当代文化的重塑。
参考文献:
[1] 张汝伦.中国文化的命运[N].上海:文汇报,20xx-08-28.
[2] 高方.双重文化视阈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xx,(11).
[3] 帅泽兵.论“80后”文学的当代资源与精神传统[J].山西大学学报(社科版),20xx,(01).
[4]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09):3-4.省略
古代文学的优秀论文6
1、试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2、试论《诗经》中的战争徭役诗
3、试论《诗经》中的政治讽刺诗
4、《诗经》宴飨诗与礼乐文化精神研究
5、《诗经》意象论
6、《诗经》抒情手段论
7、论楚辞的来源及其文体特征
8、试论《离骚》抒情主人公形象
9、试论屈原香草美人似的比兴手法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0、论喊人评屈
11、论班固评屈
12、论刘勰评屈
13、两汉骚体文学创作略论
14、魏晋南北朝骚体文学创作略论
15、论《左传》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影响
16、《左传》行人辞令研究
17、《左传》、《战国策》行人辞令比较研究
18、论《庄子》中的.畸人形象的描写及其思想蕴涵
19、《庄子》寓言探略
20、汉楚歌略论
21、汉魏六朝书信体散文研究
22、汉初政论散文研究
23、梁园文人群体的辞赋创作考论
24、汉武帝时期辞赋考论
25、论司马相如赋的现实政治企向
26、论《史记》中下层人物的描写
27、论《史记》的叙事艺术
28、论汉乐府诗的艺术成就
29、南北朝乐府民歌艺术风格比较
30、论《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思考和抒情技巧
31、论邺下文人的游宴活动与游宴诗创作
32、论曹植诗歌的整体风格
33、正始文学与建安文学异同论
34、论魏晋隐逸之风与魏晋文学
35、阮籍咏怀诗略论
36、左思咏史诗略论
37、试论陶渊明的人格和诗风
38、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比较研究
39、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
40、浅谈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
41、试论陶渊明诗歌中的鸟、酒和菊等意象
42、谢灵运山水诗略论
43、南朝宫体诗略论
44、试论《世说新语》刻画人物
45、唐前女性作家诗文创作论略
46、略论《诗经》中的民俗描写
47、“风”“雅”“颂”研究综述
48、孔子“删诗”说检讨
49、《论语》文学性检讨
50、“女娲”故事流变探略
51、中国洪水神话考论
51、试论《山海经》的文学特色
52、浅论《史记》的游侠精神
53、论乌江流域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
54、论乌江流域竹枝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
55、论乌江流域古代贬谪文人的诗歌创作
56、论乌江流域民间故事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
57、乌江流域历代碑刻文学艺术价值略论
58、论王维山水诗田园的诗情与画意的交融
59、论李白诗歌与道家精神的关系
60、杜甫夔州行迹及诗歌创作考论
【古代文学的优秀论文】相关文章:
探究中国古代文学优秀论文(通用7篇)07-26
古代文学史料与古代文学思考12-12
古代文学论文11-21
音乐优秀论文11-30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11-02
护理专业优秀论文11-17
数学建模A优秀论文02-19
优秀论文致谢词模板03-22
优秀论文的写作方法11-22
古代文学硕士论文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