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析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知道贸易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浅析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析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前言
跨国公司是指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等方式,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当地资本合股拥有企业,并在母公司统一决策体系下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公司。目前国际贸易呈现三分天下的格局,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占三分之一,跨国公司之间的贸易占三分之一,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占了剩下的三分之一。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数据,2010年全球商品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约有19亿美元,而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额约为6.3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三分之一。由此可见,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所以,对内部贸易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是指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之间,以及国外子公司与第三国同系子公司之间在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贸易活动。跨国公司为了达到降低交易成本,回避风险,协调公司内部关系等目的,进行内部贸易。在内部交易给跨国公司带来效益的同时,也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影响。
1.内部贸易的正面影响
(1)内部贸易扩大国际分工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依据不同国家地区要素的比较优势,将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这使得生产分工更加精细化,主要体现在某个国家或某个企业只生产某种产品的一个小部件甚至只是该产品的某一生产工序。同时,这种配置扩大了协作在全球的范围。例如,提供苹果公司iPhone的零件供应厂商来自13个国家地区,这13个协作的国家跨越了亚洲、美洲、欧洲、非洲和南美洲。其中供应厂商数目最多的是中国,有349家;位列第二的是日本,139家;而美国厂商排在第三位,只有60家。
跨国公司为了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在全球各个地区设立生产点。无论是垂直型经济分工或水平型经济分工还是混合型经济分工,它们都加快了国际生产的专业化与协作化发展,扩大了国际分工。
(2)内部贸易推动技术贸易
二战以来,跨国公司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全球的新技术、新产品、新生产工艺基本都掌握在跨国公司的手里。为了防止公司的技术产品在公司外部交易时,被竞争对手抄袭而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的发生,贸易内部化就显得很有意义。据统计,发达国家的500家大型跨国公司垄断了工业发达国家生产技术的90%,国际技术贸易的75%,而其中70%-80%属于内部贸易。内部贸易可以让技术贸易发生在公司内部,防止那些优势技术扩散出去,从而获得高于技术本身价值的效益,创造巨额利润,增强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的优势和竞争力。
跨国公司为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中保持技术优势,往往会让新技术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在公司内部流动,产生高收益。这将促使跨国公司不断开发新高技术,推动技术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
(3)内部贸易优化商品结构
内部贸易对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初级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大幅度地下降,从1937年的63.3%降至1960年的45%,再到2003年的20.5%。另一方面,制成品和中间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大幅度地上升,从1937年的36.7%升至1960年的55%,再到2003年的79.5%。东道国为了维护自然资源主权迫使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内容发生改变,退出某些初级产品的生产加工部门,转向劳动、资源密集型的制造部门。而且随着跨国公司生产技术的提高,开发出新型材料来代替初级产品的进出口而在公司内部流动,降低了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同时增加了制成品和中间产品的比重。
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内容的改变及技术的进步减少了初级产品的进出口,增加了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高的制成品和中间产品的生产贸易,从而使得国际贸易商品结构高级化,优化了商品结构。
2.内部贸易的负面影响
(1)内部贸易影响自由竞争
跨国公司为了企业利益,通过内部贸易采取转移价格。当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进行产品、技术、服务等贸易时,有意地调节价格以高于或低于正常交易原则下的市场价格进行交易,以此达到获利的目的。但是,这种行为会对国际市场价格机制造成不小的破坏作用,影响国际市场价格与供求之间的关系。而且,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传统的国际贸易的国别市场界限消失,形成一种封闭的贸易市场,随意定价,排挤竞争对手,造成外部市场扭曲。这些都不利于市场自由竞争。
(2)内部贸易损害东道国利益
跨国公司通过内部贸易采取转移价格避免在商品进出口时遇到关税壁垒以及减少所需上交的税费,这不仅影响了市场自由竞争,也对东道国产生了负面影响。比如,母公司与在东道国的子公司进行贸易时,母公司会对设有高关税国家的子公司以极低的价格发货,减少所需缴纳的关税,降低进口成本,以此来增加子公司的利润,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虽然,转移价格有利于跨国公司获利,但是,这会减少东道国应有的税收收入,不利于东道国的公司经营。
根据相关部门数据显示,中国境内的外资企业亏损比重高达40%以上,有些地区甚至达到75%,因此许多合资企业的中方无利可分,甚至连年亏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内部贸易进行高进低出的转移价格会损害东道国的利益,不利于国际贸易的长期发展。
除此之外,有些跨国公司为了母国的利益,将那些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项目设立在东道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造成了东道国生态破坏及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因此,内部贸易让东道国在制定外贸政策时显得更加左右为难,东道国即希望通过跨国公司带动国内企业的发展,但又不得不面对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转移价格及自然破坏带来的损失,而限制外资投入国内。
三、应对内部贸易负面影响的措施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它既能促进国际贸易发展,也能阻碍国际贸易发展。我们应该扬长避短,放大正面影响,并针对内部贸易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
1.监控跨国公司转移价格
转移价格虽然有利于跨国公司,但是它会破坏市场价格机制,影响自由竞争,损害东道国的利益,因此监控跨国公司转移价格是势在必行的。但是,多数跨国公司属于发达国家,吃亏的东道国为发展中国家,而大多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发展并不久,缺乏相关的信息和经验,因此要管制跨国公司转移价格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当前发展中国家首要任务应该是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跨国公司信息库,开展国际税务合作。有关部门应及时采集、统计、更新境内跨国公司会计信息数据和国际市场行情及相关国家的税率情况,加强对外资企业财务报表的审核。一旦发现问题,便可以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
2.增强本国自身实力
面对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给东道国带来的种种不利,东道国首先应该增强本国自身的实力。一方面,东道国可以加入像WTO这样的国际性贸易组织,或者与有关国家加强合作。以此来提升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增强自身实力。另一方面,东道国应该结合基本国情实施有利于本国企业发展的宏观政策和贸易条件,增加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加强国际立法和提高生产技术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仅是东道国需要关注的,而是全世界都该关心的重要问题。加强国际环境生态保护的立法与执法,明确双方的责任与权利,将国际生态环境危机解决在发生前或者在危机爆发后能及时、合理地化解。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措施应该是提高生产技术,开发清洁能源,净化污染物,减少甚至避免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产生,这样才能在根源解决问题,而且技术的提高还能提升公司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东道国都应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全球经济健康增长。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负面影响与对策
随着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迅速增加,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也越来越多。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估计,目前公司内贸易大约占世界贸易总量的1/3;根据OECD统计,其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有近一半是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会对我国经济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对此应采取一些应对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对我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及其原因
(一)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主要指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商品进出口交易行为,其主要表现为通过转移定价谋取超额利润、垄断先进技术、加深产业结构的低级化、干扰正常的国际贸易活动、冲击国家经济主权等。
(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原因
1、内部贸易是解决跨国公司内部各利益中心之矛盾的产物。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关系一般有股本份额决定,股本份额不同经济利益统一程度往往就不一致。跨国公司通过内部市场机制满足各方的经济利益,以解决内部经济利益的矛盾。
2、绕过外部市场,降低交易成本。企业所处的市场往往是不完全竞争的,为了避免市场经营中的不确定性和弥补交易成本过高的缺陷,跨国公司通常采取内部贸易的方式从而减低交易成本,实现最大利润。
3、谋求转移价格的避税效应。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价格采用转移价格的方式。如在关税方面,高关税国家的子公司从其他子公司进口的价格要压低,而低关税国家的子公司的进口价格可抬高,以减少整个公司缴纳的关税金额。
4、增强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跨国公司通过市场内部化,实行差别性定价战略,充分地掌握市场力量;另外,某些跨国公司具有雄厚综合生产营销实力,可垄断上游产品生产,制定较高内部交易价格,使初级产品的市场价格保持较高水平,提高产品下游阶段的进入壁垒,维护自身在下游产品生产营销中的垄断地位。
5、防止技术优势的扩散,增强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技术垄断地位。若跨国公司的技术产品在公司外部交易有可能被竞争对手模仿而蒙受损失,内部贸易可以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6、保证特定产品的生产,确保供销优势。在跨国公司生产过程中,某些中间投入是高度特定的,他们在质量、性能或规格上都有特殊要求,是外部市场很难提供的,并且在价格和供应量方面有着不确定性,因此只有把它们纳入整个跨国公司生产体系才能确保这种中间产品的提供,保证生产过程的继续。
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一)通过转移价格侵吞我国经济利益。转移价格的定价机制改变了价格作为市场信号的贸易秩序,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国际市场价格与供求关系之间的联系。据国家税务总局估计,跨国公司转移定价使我国每年要少征税约300亿元。
(二)通过对先进技术实施垄断,使我国的技术引进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跨国公司控制着国际技术转让75%的份额和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贸易90%的份额。为防止所拥有的技术被竞争者仿制而使企业蒙受损失,跨国公司技术转让一般都选择内部转让的方式,把技术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即使我们付出了巨额的专利费,它也不会出售最先进的技术,有时甚至转让即将淘汰的技术,这严重阻碍了我国技术的升级换代。
(三)降低了我国引进外资的关联效应。我国大力引进外资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通过跨国公司的投资带动上游产业或下游产业的发展,然而跨国公司从全球战略出发,有时宁可高价进口国外关联公司的原材料、半成品,因而降低了跨国公司在我国直接投资的关联效应。
(四)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跨国公司在我国主要投资初级产品的开发,这不利于我国经济增长的长远目标。即使跨国公司向我国的直接投资用以建立制成品工业,在很大程度上也常常是有意识地利用我国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环境保护法规不健全和谈判地位不利等因素,将耗能大、污染重、效益差的传统工业部门从母国转移到我国,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五)跨国公司将可能程度不同地控制着我国的生产与贸易,冲击我国的经济主权。
【浅析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相关文章:
浅析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2-08
浅析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论文11-16
浅析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03-18
汇率变动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03-19
国际贸易就业结构影响分析03-02
浅析文化差异对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的影响03-24
浅析国际贸易中电子合同的订立12-05
论汇率变动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12-05
浅析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