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

时间:2024-10-12 15:53:07 化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

毕业论文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是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它们是1个完整的整体,但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化学活动等不同形式的化学教学活动中,又有所侧重。我结合新教材的使用,在近年的化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1 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开放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1种较为封闭的形式,以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为主。这种模式不利于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而失去了个性的学生渐渐就失去了创造性。这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相背离。因此,我认为课堂教学应创设1种开放的环境。 1.1备课的“开放性” 备课是对课堂教学的构思与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讲,1节课备成什么样就会上成什么样。教师在备课上应该有这样的理念:不是怎样设计才有利于教师教,而应看怎样设计才有利于学生学。这样就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设计具有开放性。要把学生主动参与摆在突出位置,创设1个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我尝试改教师备课为师生共同备课。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推选1位组长,组长与教师1起确定本节要掌握的问题。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节,内容与生活非常贴近,很多现象学生已有了感性的认识。我们提出以下问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料的充分燃烧、家庭燃料的选择等。由组长“指挥”组员作准备。学生积极参与,运用各种手段查阅资料。有的在书本上查找,有的在网上查找,还有的学生到社会上去“查找”。我对学生交来的“教案”进行审批、精选,以备上课之用。备课过程学到的东西,是以往单纯听完1节课无法比拟的。学生们说:“这样,我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了”。 1.2 上课的“开放性” 在课堂上,教师始终要把握自己的角色,要“激流勇退”,不要1不小心又代替了学生的活动。要把“引导”(我认为不应为主导)作为自己的天职。在以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节的教学中,精选出来的“教案”请学生亲自展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提问—讨论—补充。这样学生积极主动,成为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学生反映说:知识靠自己学来而不是老师“灌”进来,不但记忆深刻,学起来也很有趣。课堂上,我们不断思考,不断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分享别人的观点,还可对课本上的结论质疑,对老师的观点反问,与老师1起平等交流,真爽! “氧化还原反应”1节的概念多且枯燥、抽象,课本已画了1些形象生动的插图。学生看了静态的插图,还是不能很好地形成持久的记忆。课堂上我大胆尝试:请学生上台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为题材表演了1个小品。学生的表演幽默有趣,“观众们”兴趣盎然。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以往很容易混淆的概念已被深深地刻在了学生们的脑子里。以后的测验、考试中,这方面的错误很少。 1.3 作业的“开放性” 我改变传统做法,采用有层次的布置方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程度选择完成。对课本上的作业,我还尝试了“先做后讲”(即未讲课之前就完成作业)的方法,效果也不错。针对学过的内容设计1些开放性的题目。如:你对臭氧认识有多少?不要求统1格式,学生可自由发挥,各抒已见。精彩的“作品”让“作者”在课堂上展示,与同学1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我鼓励学生提问,对1些问题,还引导学生课后继续“寻找”答案。这样,作业不再需要催交了,学生们也乐学化学,学活化学了。 2、在实验教学中突出“探究性” 在实验教学中应努力营造探究的氛围。如在“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中,我并没有按常规的做法:“原理—装置—收集—验气—尾气吸收”1条龙,而是设计成探究性问题。1上课,我就提了1个开放性的问题:可用什么方法制取氯气?使学生思维活跃,发散。学生列出了:氯化钠电解,氯化氢分解,浓盐酸与2氧化锰反应等方法。接着进行思维的收敛:若在实验室制取,最好用什么方法呢?引导学生分析选择的依据。接着问:选用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又如何制得氯气呢?这样放飞学生的思维,给他们创设探讨的空间,制造动手设计实验的机会。针对学生的设计,启发讨论: ⑴用分液漏斗还是长颈漏斗? ⑵最好选哪种排气法收集? ⑶用排水法好吗?应如何改进? ⑷要进行尾气处理吗? 同学们热烈讨论,对各种方案进行优化选择。对学生的发言,我总是强调不论对错,鼓励大胆质疑。结果我发现有些学生的想法确实是“异想天开”的。课堂上生动、活泼,意见被采纳的同学更是“洋洋得意”。到此,学生已在轻松的探究氛围中掌握了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我并不满足于此,而是继续引导: ⑴若要制得纯净的氯气,同学们有何高见? ⑵在2氧化锰与浓盐酸的反应中,2氧化锰扮演了1个什么角色?它若“缺席”了,可有谁人能代替? 新1轮的探讨又掀起了,离下课的时间也近了,我就巧妙地把这2个问题延伸到课后……在这以实验探究为主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动手设计实验的能力提高了,思维严谨了,环保的意识也加强了。 3、在化学活动中突出“实践性” 为了有效地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我在任课班上组织了化学课题研究活动,并把活动与教学紧密联系起来。 结合新教材及联系生产、生活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学生1起拟定若干研究题目。如“珠海的赤潮”、“珠海化学污染状况的调查与对策”、“化肥的鉴别”、“家用燃料调查及污染情况分析”、“人体中的元素”、“食用和保存含碘盐要注意的问题”等等。学生可据自己的爱好兴趣,自由组合,自主选题,然后进行调查研究,最后利用所学的电脑知识,制作成各式各样的课件,有word文档,有用Power-point制作的,也有的同学制作成了精美的网页,并在班上交流,让大家分享。如罗维平等同学的“化肥的鉴别”的研究报告,包括了“发现问题”、“我们的猜想”、“设计方案”、“探究过程”、“得出结论”、“活动意义”等方面。又如,在“珠海的赤潮”的研究报告中,介绍了珠海历史上发生赤潮的次数、规模、原因、赤潮造成的经济损失,如何预防赤潮的发生,我们要为保护环境做点什么等问题。 课题研究的过程,是学生以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学以致用的体现。就像学生说的: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学会了与人合作,学会了搜索信息、整理资料,更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生中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我更注重的是:学生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过程;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以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1 234下1页

上1页12 34下1页

上1页123 4下1页

上1页1234

【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相关文章:

传统泼墨技法的实践性研究09-23

古代文学实践性教学05-07

内部审计外包实践性的论文05-30

浅谈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06-14

浅谈化学“探究性学习”教学08-05

探究性初中物理教学论文09-30

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论文10-17

论法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09-10

古代文学实践性教学论文09-30

把握知识点注重实践性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