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策略探讨论文

时间:2024-08-21 11:34:20 化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化学教学策略探讨论文十篇

  第一篇:建构主义协作学习理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践行

初中化学教学策略探讨论文十篇

  一、初中化学课堂实践教学的不足

  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但教师往往出于学时不够、扰乱课堂秩序等考虑,否定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彼此孤立,学习效率不能提高。

  二、用建构主义协作学习理论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1.学生回归到课堂的主体

  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在初中化学的课堂中,应该多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言,也可以选择一些适当的课题,尝试让学生讲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动脑能力,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创设课堂情境

  创设课堂情境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教师可以在讲述知识点的过程中,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传授给学生知识。

  3.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

  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不仅为学生进行学术交流提供了平台,而且可以增进学生间的感情。在具体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采取小组讨论的方法,进行知识的探讨,也可以让学生两两分组,彼此督促学习,检查化学公式的记忆等,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应提倡用建构主义协作学习理论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学生回归到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沉浸在学习化学的快乐中;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第二篇: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以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理化学科的最突出特点是以实验来提高学生的理解性。实验更能使学生增强直观性,提高理解能力,更能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化学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手段。比如,我执教碱金属钠的性质演示实验,如果老师除去外皮让学生看银白色,只有前面的学生能看到,后面的是不能看明白的。因此,我就把这个演示实验同钠受热、钠与水反应等三个演示实验放到一起,让前后桌4人一组进行学生实验。通过这样做,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促进了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轻松地学化学。

  二、让化学走进生活

  化学比较抽象,但它与生活则是十分密切的,我们时时处处都和化学发生着联系。所以,我要率领学生走进生活,让他们知道化学是我们生活的依托就喜欢学习了。如,我教学“氧气”一节时,他们只知道氧气与我们人类密不可分,但是对怎样制作氧气,生活中一些东西和氧气反应都很陌生。我就列举了食物变馊的问题,就是氧气和食物的化学反应。接着又举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学生就自然高兴起来,感到非常有意思。我们要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进行启发,和生活相结合的课堂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增加兴趣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够给学生带来无穷的快乐,更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并能使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比如,办黑板报或办专栏的形式,结合与化学有关联的突发热点新闻,来宣传、研讨、答疑、解惑以增强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还能开展一些趣味化学的小制作,诸如“魔棒点灯”“空杯生烟”“清水写红字”等,这些有趣的活动无疑也会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总之,我们作为广大化学教师,要深入研究新课标,挖掘教材,研究教法,提高教学水平,要研究好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精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逐步认识和感受化学知识对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激发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从而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第三篇: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而信其道”,是说一个学生只有亲近这个老师,在心里接受这个老师了,才能跟老师学习所传授的知识。所以,教师和学生间必须建立起一种融洽、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教师真正走进了学生心里,学生才会亲近你,喜欢你,听从你的教诲,喜欢你教的这门学科,学习成绩肯定会明显高于其它学科,本学科教学质量也会提高。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就会排斥你,无论你课前准备多么充分,教学设计多么完美,学生根本不听你的这一套,那么你付出的一切都是徒劳,你的劳动完全得不到体现,根本谈不上有效教学。作为一名教师,你千万不要用语言暴力讽刺、挖苦、打击学生,而是要热爱,关心、尊重、赞赏、激励、帮助每一位学生,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所以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宽松的教学课堂,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因素。

  二、激发兴趣

  做好化学实验是激发化学兴趣的手段。实验是一种最有效的直观教学方法。有人说,即使讲千遍,也不如做实验。在第一堂化学课学习中,我设计了几个趣味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例如,我事先将一白纱布蘸上酒精,然后在拿到火焰上烧,只见熊熊烈火,而纱布却不燃烧,直至火焰熄灭,纱布完好无损;接着再向一无色溶液中滴加另一无色溶液,混合溶液立刻变成玫红,使学生眼前一亮,然后又蹙起眉头,为什么呢?再找一学生让他向一瓶无色溶液中吹气,无色溶液就变成了“牛奶”;利用这些有趣的实验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欲望。学生上课集中了注意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习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学习沉淀物时,可告诉学生菠菜含有丰富的草酸、草酸钠,而豆腐中含有较多的钙盐,如硫酸钙等成分,二者放在一起炖着吃,就会生成草酸钙沉淀物,常吃会在人体形成结石,而且破坏了两者的营养成分。学习醋酸时可补充做常见菜的烹调作用与杀菌消毒的作用。让学生从生活中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让学生感觉学习化学很有用,激发其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指导学生有效的进行课前预习

  余文森教授说,当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能自己阅读教材和独立思考时,就让学生自己先去预习,自己先去学,然后教师再讲课。这样课堂学习效果会更好。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预习,教师可设计一张预习用的问题导读单,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学生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单上的要求来预习。阅读教材时,要采取“六字诀”方法,即“查、划、记、思、练、写”。查———以前学的知识忘了,一定要动手查一查,把新旧知识衔接上。划———划出化学中的概念、定律,反复理解推敲。如预习““氧化物”时,注意“两种元素”和“氧元素”是这个概念的关键所在。在预习“催化剂”概念时,“本身质量”、“化学性质”、“前后没变化”是关键词语。记———记下自己不懂的疑点难点。思———思考导读单上设计的问题。练———完成导读单上的反馈练习题。写———写感想,自己学会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指导学生有效的进行课前预习,然后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有的放矢,不仅可大大节省时间,学生也轻松接受所学新知,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变

  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必须由教师重教向重视学生学转变。在学习铁生锈的性质时,我不再平铺直叙地向学生讲授,让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提前一周给同学们布置任务,让他们准备三支铁钉,把铁钉分别放在干燥的一个小瓶里、装点水的小瓶里、装满水的小瓶里,让他们每天观察铁钉的变化,然后教师也提前一周做这个实验。到了上这一节课时,先让学生叙述三根铁钉生锈情况,接着再和教师做的这个实验进行对比,学生很容易明白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成铁锈,接着让学生思考:一根铁钉哪一部分最易生锈呢?水面上,还是水面下,还是接触水面的部位?我们得到哪些启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做到防止铁生锈?学生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生活的能力,不仅降低了学习难度,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实现了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要求由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向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学生不能再当学习的容器了,而是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来改变学习过程。在化学教材中,能让学生动手做的实验,我就让学生去做,把前后桌分成一组进行学生实验。实验前,给同学们讲清实验应注意的事项、做好这个实验的要领。老师一边讲,学生一边来操作实验,他们分工合作,配合默契,实验做完了,就得出了结论,实验单也很快就填完了。研究表明,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将取得不同的学习效应值。学生亲自参与学习过程,这样学到的知识不知比听来的知识要深刻多少倍。这种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降低了学习难度,而且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通过兵教兵,逐步缩小了学生学习差异,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心理学研究表明,多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要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例如,视觉与听觉同时感知的信息要比单用视觉更全面、更深刻,也更有利于保持。初中化学教材中,在学习分子、原子及核外电子等微粒运动知识的时候,这样的内容学生看不见,摸不着,比较枯躁、抽象,如果用讲授法就不能形象地展示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而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制成微粒运动的3D动画,模拟微粒结合和分开的过程的话,画面形象逼真,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易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提高。合理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但实现了文字、图形、三维动画、声音、动静态图像等综合效果,实现了多重感官刺激教学,而且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节省了时间,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在新课改理念下,我们提倡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少不了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就需要教师合理分组,每个小组要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最起码能做到兵教兵。其次,需要教师指导小组学会合作学习,给小组定时间,定任务,每人定分工。否则,小组合作学习生成问题质量低,讨论内容简单化,学生不会讨论交流,学习效能就会低下。再次,要使学生对小组学习能够长期保持热情,还要教师建立合作学习机制;组内要有合作学习公约;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基本技能等。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要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思考一个化学问题从哪里入手,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无论是化学现象的描述还是有关化学计算,以及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都要有一定的顺序。在探究化学问题,讨论问题的时候也有一定的顺序,通常是沿着从表到里、由远及近的方式进行思考。通过教师对学生适时地进行化学思维的培养,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化学的方法。课堂上,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时,就会大大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要努力丰富专业知识。灵活把握教材内容,精心备课,备教学目标、备教学内容、备教学方法、备学生。教学设计要最优化,哪个环节需要多少分钟,都需要教师做到心中有数。根据课堂情况,随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争取用最少的时间,做出最有学习效率的事情。教师的这种驾驭把握课堂的能力,需要通过教师平常不断学习、反思来提高自身素质,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课堂效果受多方面的影响。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然还需要我们初中化学教师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中不断摸索、实践、创新,使化学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方法科学化、教学效果最大化,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国民素质。

  第四篇:初中化学作业的分层布置与批改

  一、初中化学作业布置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业对于学生来说,一直是课堂教育的发展与延伸,不仅是教师用来衡量课堂教育效率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用来巩固课本知识,深切理解知识内容的有效方法。所以,在化学作业布置的问题上,如果课堂教学和作业教学不能同步进行,会影响学生在这一学科上的整体发挥,甚至整个化学教育的质量。

  1.提质减负的要求。“提质减负”是现今教育领域中较为广泛的要求与趋势。在化学作业的布置上,应努力遵循新课改的具体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教师要做到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合适的作业任务。同时,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实际,对布置内容进行适当的调节分配,使整个课堂教学内容可以通过作业的形式来反馈出来。

  2.分层辅导模式。由于每个学生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不同,在实践作业的问题上,要求教师在此作业的布置上更要稍加留意,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整体学生学习完的情况下,了解学生的知识理解及掌握情况,当仅有少数学生理解时,教师应帮助学生采取课间“一对一”的辅导模式,分层对待,不漏掉任何一个学生。

  3.作业内容要新颖。在化学作业的布置过程中,教师应对作业内容的选取进行甄别,尽可能选取一些新颖的作业内容来进行布置,使学生在作业练习环节中充满心意,促进他们更加愿意去参与作业的完成。化学又称理科中的文科。因此,许多作业内容可能就会存在千篇一律、过于重复化的状况。新颖别致的作业内容对于促进学生作业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化学作业的批改需要注意的问题

  批改作业是教师布置作业的必经过程,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师检验教学成果、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更是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依据之一。作业的批改对于教师来说也有一定的要求。有效的作业布置,有利于巩固学生课内外的知识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1.教师作业批改要及时。教师要认真查看学生的作业,要尊重学生和对学生负责。减少反馈时间,尽管教师的工作量普遍偏重,但教师应合理安排批改时间,及时解决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的作业正确的得到强化,错误的及时得到改正,不要让作业的批改信息失去价值,最后影响教学质量。

  2.教师要加强校正措施,以学生为本。教师要尽早将学生在学习期间布置的作业进行批改,以免由于学生繁重的课业和又要不断接受其他学科的新型知识导致问题遗留,从而违背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3.教师进行二次作业批改时要多鼓励少责怪。问题遗留是教师作业批改不当的明显体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要求教师进行二次批改,保证问题订正到位,解决问题的遗留。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批语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尽可能指出作业中的主要问题,善于发现作业中的闪光点。对于学生的不足多进行沟通和交流,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4.教师要重视提炼学生中的问题。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善于发现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作业是一个最能直观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途径。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化学方程式的掌握,对于化学元素的认识等等问题都可以通过作业来展示出来。教师要注重提炼这些问题,将其综合起来,从中得到学生学习的反馈,并开展针对性的辅导,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众所周知,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这过程中起着教育学生和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创新下,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推进化学作业的改革,紧跟新型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优化初中化学作业的内容,提升学生对化学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师由主导学生变成引导学生,开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和身份也得到转换,亦师亦友,以良好热情的心态指导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目的。

  第五篇:初中化学作业批改的有效性

  一、增加学生对教师的尊敬

  教师认真地批改学生的作业是教师的职责,也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一种尊重,因此,教师认真地批阅作业会增加学生对自己的尊敬。如果学生做完作业后教师不认真地对待而是草草了事,一方面,学生会认为老师不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下次学生就不会认真地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另一方面,学生也不能从老师的批改中找到自己的错误,不利于学生的进步和提高。相反,教师认真地对待学生的作业,学生会从每次的批改中看到老师的负责和辛苦,这样很容易就让学生认可老师的工作,在学生的心里会更加尊敬老师。作业是学生和老师的一种交流工具,学生用作业告诉老师自己的弱点,老师用批改作业的方式告诉学生解决的方法,因此,教师一定要认真地对待学生的作业,认真地批改。

  二、帮助学生更快地进步

  作业是学生学习情况的体现,教师批改学生的作业不仅可以帮助老师发现学生的易错点,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薄弱点,有助于学生在作业中找到进步的突破点。在化学的学习中有很多细小的点学生很容易犯错误,例如,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学生自己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但是教师可以通过作业找到学生的错误点,并标注出来引起学生的重视。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会知道这节课哪些是难点、易错点,在下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些让学生重点突破,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总结,将学生的错误进行分类,这样就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同时在批改作业的时候教师要详细地给学生标注这道题具体错在哪里,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和纠错。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错误给学生布置巩固提高的作业,根据学生作业错误的分类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补救,这样学生就会趁热打铁地把知识点再次用作业巩固。

  三、鼓励学生前行

  作业不仅是学生问题的体现,还是学生学习成果的体现,学生通过做作业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可以给学生增加学习的信心和热情。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给学生画上的对号就是对学生学习的肯定,当学生看到这些的时候他们就会为自己感到骄傲,这样学生就会对这一学科更加有信心,在学习的时候愿意为这一学科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热情。同时教师可以在批改作业的时候给学生评定A、B、C、D,学生拿到作业看到自己的评分就会去和别人的比较,这样就在无形中给学生设置了竞争,在竞争的环境下学生会受到激励,努力学习。在社会上竞争意识是不能缺少的,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让学生有了竞争意识,有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当学生走上社会,竞争意识也会帮助学生成功,使学生的发展道路更加通顺。教师在给学生批改作业的时候也要合理地给学生一些鼓励,每个学生都希望可以得到老师的鼓励,所以在作业上给学生鼓励,这样学生就会更加有信心地前行。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学生要掌握很多化学方程和一些化学反应现象,化学成绩的提高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实现,只有多做题,学生才能在作业题中巩固知识,使知识不被忘记;同时通过做题,学生可以在不同的题型中学会举一反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在学生做题的时候老师需要对这些作业进行批改和纠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找出错误,让学生找到学习的目标和方向。作业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的作业质量代表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老师对作业的批改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不仅是一种尽职尽责的体现,还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业不仅是学生的学习工具,还是老师的教学助手,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作业批改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认真对待学生的作业,在作业中发现教学方向,带领学生高效地学习。

  第六篇:提高农村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教育的不和谐,是制约农村初中化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家庭方面

  在当今社会,广大农村家长对教育的观念依然落后。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家长还习惯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标准来衡量教师的教学,给教师施加了很大压力,导致化学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家长外出打工,减少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这不仅表现在对孩子学习的辅导、心理过程的交流,还包括对孩子的关爱、平时学习状况的了解以及对孩子行为的约束,久而久之,诸多因素导致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成绩逐渐下降。另外,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主动沟通。这样致使家长和教师都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导致家庭和学校的鸿沟越来越深,也导致了对一批化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因而丧失了信心,慢慢转化成学困生。

  (二)学校方面

  1.教师素养

  在农村中学,从事化学教学的专业教师较少,加上缺乏专业的教育及培训,教师专业素质得不到提高。另外,由于农村中学班级少,缺少同学科教师间的竞争,致使个别化学教师养成了懒散的习惯,缺乏工作和学习的上进心与积极性;从专业素养上来看,面对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如何高效地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感到束手无策。再者,化学新课程中很多问题的呈现已经多样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再单一,很多答案也是开放性的,这令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把握起来增加了不少难度。有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依赖教材和教参的现象,照本宣科,缺乏对教材进行开发创新的能力,忽视利用身边生动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难以引导学生去感悟化学新课程潜在的内涵,不能把新教材中的新理念有效融入教学过程中。

  2.学校管理

  由于当前社会对初中学校的评价仅在于中考成绩,而不关心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和发展、学生是否具有发展的潜能等。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大大降低了农村化学老师的积极性。

  (三)社会方面

  目前,在农村重教氛围不够浓厚,青少年活动场所设备不够完善。由于各自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因而使青少年身上存在着身心素质差、自理能力弱、性观念薄弱、享受意识强、迷网废学、诚信失缺、漠视纪律等种种与社会和谐发展要求不和谐的缺憾。农村初中没有比较完整的实验室及实验药品,大部分农村学校的化学实验是老师讲实验而不是做实验,更谈不上学生动手做实验。同时,不同地区的教育经费有所不同,导致城乡教师的福利待遇差距交大,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导致农村化学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二、解决方法

  要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认清当前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现状,结合其教学特点,总结、提出解决方法。

  (一)教师的自我完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着深远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拥有自身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掌握一定的教学艺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轻松易学的方式将知识授予学生,使学生能较为轻松地掌握应有的知识与技能。教师还要完善自身的教学技能,旁听其他学校优秀教师的教课过程,学习、总结,形成符合自己特征与该学科特征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课堂具有感染力,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供一切可利用资源

  农村初中虽然缺乏实验用品,要改变学校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现状。一方面,在农村,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教师应利用这一优势,先深入探索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现象,然后与所要学习的课本知识相结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现象,深入研究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进而掌握使该现象发生的化学原理及化学知识。另一方面,学校与教师都要积极设法创造条件完成实验,可以对实验装置、实验药品、实验步骤加以改进。除了从实际生活中寻找必要的实验用品,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化学生活,在生活中应用化学。通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了解化学、掌握化学,提高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初中学生在九年级第一次接触化学,由于一门新学科的出现和其贴近生活的特征,会使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兴趣。但是,长时间的学习,出现各种概念、原理、符号,种类的繁多、内容的琐碎,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打击的积极性。这就使得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传道解惑的主体,要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兴趣,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学习过程联系实际生产生活,知识与技能同步提高,使初中化学教学有效落实。

  (四)家校联合,共同教育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教育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良家庭的影响制约着学生的成长进步。学校、老师如果能够经常与家长沟通,耐心指导家长教育感化学生,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会起到很大作用。总之,在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想办法克服种种困难,才能使我们农村初中的化学教育教学水平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第七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初探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氛围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包括教师课堂教学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外探究活动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成绩考核中兴趣的培养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成功的协同作用,使学生在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都保持着饱满的激情,这是化学教学取得成功的基础。

  1、在课堂教学中巧设悬念。在化学教学中要开展生活情境创设,通过对悬念进行巧妙的设置,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这个时候会产生很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化学实验,在实验现象中让学生有着很直观的视觉冲击力,学生有很深刻的学习印象,求知欲望就能激发,如镁带燃烧、妙笔生花、魔棒点灯、冰棒点香烟等,来进行问题的预设,学生可以感受化学学习中的很多新奇的现象,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向往,学习兴趣也会提高。

  2、诱导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老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要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科学的实验、细心的观察、合理的设计、严密的推理、热烈的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老师通过教学方法的引导,让学生的思维成为学习的主线,学生在动口、动手以及动脑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探究兴趣加大。比如在学习铁的性质的时候,学生想要了解铁能够生锈的原因,老师可以先启发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开展思考,让学生了解一下铁能够生锈有几种情况。让他们在相互讨论中寻找问题的答案。然后追问为什么铝的活动性比铁强,可是铁却比铝更容易锈蚀呢?通过比较来激发学生对于两种金属物质的探究兴趣,让学生有科学的探究方法。

  二、探究学习,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就要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必须注重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要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对于自己的观点要有认同、要在认同的过程中想方法证实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不应是“居高临下”的指导者,而应成为一个“平等”的参与者。教师与学生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究,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了解各自的想法,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学习金刚石、石墨、C60等碳的单质的时候,学生们知道金刚石、石墨等单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可是它们的物理性质却有着很大的差异,这是什么原因呢?在此,学生提出很多的见解,也对其作出很多的假设和解释,虽然很大一部分都不是正确和科学的,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极积性,最后在师生们的共同分析下纠正错误的分析,并形成和得到了科学的知识。在问题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里说出自己的看法,对于自己的观点可以运用例子来证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了优化,也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失败与成功,并收获了知识。

  三、设计探究实验,优化教学形式

  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要设计一些学生能够理解的案例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一种熟悉感,感觉知识学习和生活实际有着很大的联系。例如在揭示铁生锈的原因时,课本中设置有几个小实验,教师可适当改进如下,并提前一两周在教室里进行实验:A在干燥洁净的试管中放上一个干净的铁钉,在试管口加胶塞;B把这个铁钉全部浸没在煮沸的水中,上面再加一层植物油;C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有水的试管里面(水是开水,让铁钉露出来一半);D把干净的铁钉放在有盐水的试管里(同上);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在观察中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共同得出结论:铁生锈的原因是铁跟氧气以及水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食盐等物质能加快铁生锈的速度。然后,结合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问题:铝比铁活泼,但生活中铝比铁更耐锈蚀,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所改变。

  四、实际运用中,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化学的知识点和我们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课堂教师开展教学的时候,要让学生多观察生活,看看生活中有哪些化学知识。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时候,为说明加维生素C可抗氧化,让食物保持新鲜,老师可以让学生回家做这样一个实验:用维生素C溶液浸泡一小块去皮的苹果,第二天观察反应,可长时间不变色。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联系被蜜蜂蛰后用肥皂水涂可以减缓疼痛;治疗胃酸过多时可用含Al(OH)3的胃药等。从化学的角度解释个中原理。课程教学强调让学生参与、合作、探究、创新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开展,要对知识获取有一定的重视程度,还要重视学生的获取知识过程,使“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实现有机统一。老师对课堂教学进程开展优化,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也不断提高。

  第八篇:初中化学学习策略研究

  一、初中化学学习策略的应用现状

  在初中化学中,学习策略的应用情况主要分为两方面来阐述。一方面针对教师来讲,新课标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所起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导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对学生起引导作用。对于学习策略的应用,首先教师起着关键作用,教师应在教学中贯彻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就目前来看,虽然教师对学习策略的贯彻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没能够深刻贯彻,在学习策略的应用中没有发挥好主导作用,导致对学习策略的应用尚浅。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也就是说学生要在学习中学会主动性,自觉接受一些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主动在实际学习中依据自身的学习目标培养适合的学习策略。但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学生仍旧缺乏主动性,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导致对学习策略的应用不深,学习策略从而也没有发挥其很好的作用。

  二、初中化学学习策略应用现状的因果

  针对学习策略的应用现状来分析其因果,能够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导致这一应用现状的原因有:一是教师没有发挥好主导作用。由于部分教师缺乏这一理念,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够很好地贯彻相应的学习策略,更不能针对学习目标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策略。二是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仍旧是一味被动接受,缺乏探索的精神,因此也就不能够针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来调整相应的学习策略,导致学习策略应用效率极低。其结果也就显而易见了,简单来讲也就是学习策略不能够真正发挥其有效作用,不能够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与创新性,导致在初中化学中,学生不能够很好、很灵活地调整学习策略。学习策略的应用在初中化学中能够发挥巨大作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知识创新性。但初中化学学习策略的应用现状有待于进一步调整,以便于很好地发挥其作用。

  第九篇: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策略的研究

  一、把握考点,有的放矢

  在初中化学中考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物质构成的奥秘与物质的化学变化约占30%,化学计算约占10%,而这两部分内容的得分高低都与化学用语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明确考纲要求,让学生对常考考点加强记忆和理解,不要过多地增加超纲的知识点,否则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比如,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原理、熟石灰与纯碱的反应等这些高频考点就应该加强督促。

  二、由浅入深,逐层渗透

  由于教材安排的化学用语的教学顺序有部分矛盾以及难点比较集中,因此,在教学中要合理安排学生进行记忆,有必要超前布置记忆任务。在学生最初接触到化学这门课时,教师就要慢慢渗透化学用语,比如,讲到简单的化学物质时,就在黑板上写出这种物质的化学式,如,二氧化碳为CO2、水为H2O,从感官上逐渐让学生习惯化学用语。

  三、培养兴趣,竞赛记忆

  化学用语的学习虽然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是通过老师的教学策略的改进依然可以使学生对其很有兴趣。比如,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教学中老师要善于用化学用语去解释身边的物质和变化,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都有化学用语,如,阅读饮料瓶的成分说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原理、化学肥料的使用等。还有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小组竞赛机制,通过听写、默写等方式的得分统计,来对小组的化学用语掌握情况进行评比,使学生积极性提高。

  四、借助口诀,轻松记忆

  在九年级化学用语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俗语、谚语、口诀等对于教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化合价的记忆比较难,我就编了朗朗上口的口诀:钾钠氢银正一价,钙镁钡锌汞正二价……学生在课前一起朗读,很快就记住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再如,古诗《石灰吟》中的诗句都包含着一些化学原理,此诗第一句“千锤万击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轻易,发生的是物理变化;第二句“烈火焚烧若等闲”是指高温煅烧石灰石;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形象地写出了生石灰与水的反应;第四句“要留清白在人间”则说的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的反应。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学生怎么会感觉到学习枯燥呢?

  五、坚持听写,及时巩固

  化学用语的教学与语文、英语一样都属于语言的学习,所以,教学中要经常利用课堂的前五分钟进行听写,测试的内容可根据最近学习的化学用语的掌握情况来定,可以是上节课学习的化学方程式,也可以是学生在作业中出现比较频繁的错误,哪怕是简单的几个元素符号、几个常见化学式、几个反应现象或几个重要的化学方程式等。养成这样的听写习惯学生就不容易遗忘所学习的化学用语,同时也对学生学习化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六、培养习惯,查漏补缺

  良好的化学成绩往往决定于良好的习惯。在化学用语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如,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规范性,中考评分标准规定若不配平或漏写气标符号、沉淀符号、反应条件都要扣分;还有要培养按要求填空的习惯,化学考试中有些空要求填写化学式,有些要求填写名称或俗称,一定要强调学生仔细读题,规范填空,避免非智力因素失分。总之,对化学用语的教学,教师要把握好考点,教学中要由浅入深,通盘考虑,精心组织教学;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形式激发、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要加强方法的指导和规范化的书写训练,在应用中巩固记忆、提高书写技巧。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知识的过程就是培养习惯、提高能力的过程。

  第十篇:初中化学教师教学创意预设与生成

  一、把握知识精髓,深化教材预设

  “预设”就是“事先筹划”,即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预先设计筹划整个教学活动(如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等)。针对于初中化学教学,做好充分的“预设”则主要表现在活动开始前、活动进行时、活动结果上。在活动前,对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整体设计筹划,如对教案、学案等的预设;在活动进行时,根据活动前的设计筹划进行教学活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在预设的基础上按部就班有序地进行;在活动结果上,教师完成了预先的教学活动,学生完成了预设的学习获得知识。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对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等预先设计和筹划,对课本及实验的透彻理解,对教材的研读领悟,是教学预设的关键。结合教材对学情进行分析是预设的前提。如在《化学方程式复习》这一课的实际教学前先进行了课前测试:对以前学过的化学变化要求学生用符号表达式表示,包括部分化学式书写、化合价复习等,结果表明:学生对某些元素、原子团、化合价、物质的化学式书写等还存在一定的错误。纠正这些偏差就成为这节课教学的起点。在教学设计时就考虑到:会有哪些不确定因素,学生可能会出现怎样的错误书写。深入了解学生,尽可能全面地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多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了解学生的心理、情感,依据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需要,进行有效的动态调整。再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知识,结合教学重难点,把教学环节设计成几大板块,预设出有效的教学方案。教师引领课堂,在于把握知识精髓巧妙预设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再适时地点拨和引导,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重视学生发展,强调动态生成

  “生成”是指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获得的课堂体验,是根据实际教学本身的进程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过程,具有丰富性和生成性。在预设的前提下,教学过程的展开由师生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理念。而“发展”就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生成我们预设下的现象及我们不曾预设到的现象性。“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活动的主要特征,要摒弃传统教学中的机械僵化、按部就班,主张新型创意教学。教师在备教学案时往往对题目有一个或几个预先设定的解决方案或答案,在课堂上也以一定的预定格式进行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会发生很多新的问题即生成性问题,遇到学生的回答与事实不符与教师预设的情况不符时,老师往往会不愿打乱原有的设计,排他性的对学生的作答不作认真分析或回避或武断评判。这就违背了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间刻,发现和善待每一个新生成,并及时扩大生成的价值。在实际教学活动精心计划的预设活动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和需要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敏锐地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对学生发展有意义的、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教育目标,重视来自每个学生的信息反馈,从中生成有价值的内容,并将它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信息,再归还给学生。所以,当预设的方案与课堂的生成不符时,应以学生发展为目标,顺应教学的自然发展,重新调整活动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注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者方式要匹配,从而体现教师的引导启发性,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在预设的教学目标下,要遵循学生的认知、思维、情感等因素,随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预设促进生成,生成完善预设

  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活动时,应在预设的教学设计基础上,根据课堂教学过程的生成性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设计,灵活地因材施教,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深化预设,提高生成,达到预设促进生成,生成完善预设,两者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又如涉及进行实验教学,对于某一个实验教学内容,教师在具体上课前,应先回顾自己及其他老师在演示或探究此实验时曾经遇到过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用怎样的方法和策略来解决?解决的效果又如何?又要根据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将有什么新的创举来更好的完成本次实验?在学生探究本实验时,老师有哪些预设?还可能会遇到什么新的问题,可采取什么新的策略?所有这些思考,教师都要在实验课之前的设计、准备和备课中进行预设。例如:在探究碳酸氢铵的性质实验中,教材上用蒸发皿,但对于判断新物质生成来说有局限性,所以改用试管。在以前的实验课上加热试管中的碳酸氢铵时,试管会破裂,那么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如何加以改进?这些以往一系列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教师可以很好的利用,完善在下一次的实验教学预设中。所以在实际教学时,带着这些教师精心预设的问题进行探究。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分析出试管破裂的原因;试管外壁有水、试管口未向下倾斜、试管碰到灯芯、没有预热等等,从而找到解决的策略。既巩固了学生实验基本操作,加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对后面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奠定了基础。在所有实验操作细节正确的前提下,另做实验观察现象:试管口有小水珠,证明有什么新物质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什么新物质?固体减少消失,这些现象证明了碳酸氢铵具有怎样的性质?应如何保存?这些问题学生也就很容易得到答案,知识的掌握也很牢固。正是由于精心的预设,才促进了生成,生成完善了下一次的预设。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增强在教学全过程中的创意意识和创意能力,善于选择并有效应用创意教学方法,形成教学创意策略,构建创意教学课堂;优化学生自主学习、创意学习行为,分享体验创意学习的快乐。

【初中化学教学策略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探讨论文05-05

探讨提升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的论文07-29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思考论文(通用7篇)08-28

探讨初中化学用语有效教学方法论文10-24

探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策略07-27

初中化学课堂中的绿色化学教育探讨论文08-14

初中化学课外作业优化设计探讨论文10-15

探讨幼儿舞蹈创新教学策略06-11

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的探讨09-03

初中化学素质教育探讨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