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与探索
长期以来,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未能摆脱各级考试指挥棒的束缚,使得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一直存在轻过程、重结论的问题。故验证性实验居多,费时费力的探究性实验少,
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严重。条件差的一些学校,化学老师甚至采取讲实验、背实验的方法完成实验教学,而考试成绩却不一定差。
评价学校及化学教师优劣的标准也主要是考试分数,所以化学实验教学一直处于次要地位,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性较少得到锻炼和培养.
而这种情形显然与我国大力推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背道而驰,更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只有有效的教学才能使学生获得发展。
当课题《提升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BE—08-006)于2008年下半年经省教研室(课题办)评省立项后,我们从实际情况出发对这些研究进行梳理,针对现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调查研究,并就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个人化的意见,希望对本次课题研究能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也可以为教学决策者和中学化学教师提供参考。
一、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1、教师演示实验开出率较齐,学生实验开出率小,实验教学大都停留在“教师演,学生看”的阶段,学生动手机会少。从实验室设备、实验员编制、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等方面分析,各校都配有实验室,但学生实验基本不做,演示实验平均做不到一半,实验员缺乏,化学实验室并不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们可以相信在强调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今天,在高考中化学实验分值已经提高到了30分的今天,如果学生还是连实验室都很少进的话,教师教好化学、学生学好化学都将面临着严峻考验。
2、学生热情不高,参与意识不强。在平日的听课时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形:①、一个班的学生中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发言,而个别学生却发言5次、6次,甚至更多;小组讨论时,有的学生抢着发言,有的学生却一言不发,甚至脸上连一点笑容都没有;有时一个学生发言,其他学生不认真倾听,而是各说各的;②、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依然采用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
这些现象说明,部分教师只满足于学生表面的、形式上的参与,缺乏实质性参与,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学生合作学习的价值也就没有体现出来。
3.实验课的内容与形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最感兴趣的是那些有所了解却又非完全已知、能够引起思考的东西,而现行教材中的实验绝大多数具有已知操作过程、已知实验结果的特点,有些还是教师曾演示过的,很容易流于重复与枯燥。此外,
实验课也大都是“填鸭式”的,即教师与教材设计好了一切,为保证实验正常进行,教师准备得较多较细,学生只管“照方抓药”,根本谈不上独立思考。实验室开放时间有限,实验内容多而时间少,没有给学生留下实验失败后重做的时间。
4、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策略不当,妨碍实验课教学效果。过分强调实验仪器珍贵的做法,会给学生增加心理负担,使不少学生做实验时小心翼翼、缩手缩脚,不敢大胆实验。还有教师过分强调试剂药品的毒害作用,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实验时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
5、探究能力差,实验素质低。许多学生不知如何探究,不知如何选用仪器,如何使用仪器,更不用说创新了。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教师也很少改进或创新实验,实验过程缺乏探究性,学生必然缺乏积极主动性,缺乏过程的情感体验。
所以,教师应该做创新的表率,积极改进原有实验,设计创新性实验;营造全面、民主、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激发学生创新的胆识和志趣。
二、中学化学实验课教学的发展的思考
(一)、提升教师的实验技能和实验素质
我们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加强教师本身的素质建设。
(1)加强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更新知识结构。目的是使教师在传授知识韵同时,注意研究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和随时校正自己的教法,因人、因材施教,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还要追求立足于一较高视点,以化学基础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科研意识。
(2)开展教研活动,重教重研,以研促教教研工作是对教育规律、教法改革、教学效果的检查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对教法、学法进行适应教育发展规律的校正和创·造,而我们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多数教师重教轻研,科研意识、教学目标意识、成果意识淡薄,在教学过程中不善于总结教学成果,不善于研究学生心理,对于教材中比较复杂的实验、难度较大的实验、缺乏某些器材的实验不进行探索改进,更无从谈起对学生实验能力和实验意识的培养。(3)挖掘教师潜力,努力改进,创新实验,提倡教师们在教学的同时,结合实际努力改进实验或自制教学实验仪器,弥补教学中的实验不足。同时,应积极为教师们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激励我区教师能在尽量克服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尽力为改进实验教学工作发挥自己的潜力。
(二)对实验教学目的的重新认识
明确学生实验课的目的是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
实验课已成为各个学校化学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化学是一种实践活动,需要直接与物质、仪器及技术打交道,以发展、探索并修正化学领域内的很多概念。然而,组织学生的实验课学习毕竟不同于实验室搞科研,于是,对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及有关问题,化学教师们进行了质疑,提出了下面的观点:第一,是否对实验强调得太多了,无形中引导学生忽视了解决化学问题还需要用到创造、想象等综合智力。第二,一些教师认为,区分学校中的化学教学与更高一级的科研训练很重要。学生不是科研人员,他们做实验的目的及所期望的收获完全不同。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缺乏科研人员那种经过长期实践而具备的经验及相关技能,学生需要学习。同样,中学化学教师的目的也不是在学校实验室里培训科研人员。化学教育这个概念,不应当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获得实验技能。当代之所以强调让学生自行设计并指导他们进行实验,主要是从教育目标出发,而不是从第六感觉,相信学生能够完全像一个科学家搞科研那样出发。因此,指导一堂化学实验课就是通过精心选择的实验内容并组织好课堂,有关专家认为:"站起来发言只是一种行为的参与,而真正的参与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前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交往的状态,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由此可见,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思维参与"才能使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教学中教师有意识设问,学生为求确解,就会不由自主地介入讨论,参与到求解的行列中来。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也是激活学生思维的一个有效措施。
(2)、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还给学生探究的自由
课堂教学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每一分一秒都十分宝贵。有的老师为了赶进度,快节奏的提出问题,没等学生反应过来就指名回答,有时学生回答不出或答错了,急忙把结论交代给学生,用老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剥夺了学生探究的时间。
作为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学习知识。教学中,教师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不能硬将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轨道,而是千方百计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动手操作、推理想象、创造应用等,使学生能够大胆怀疑,大胆猜测,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师生间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才能形成融洽、和谐的氛围。在和谐的师生情感中,学生大都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教师在教学时若绷着面孔,不苟言笑,或者是高高在上,摆出一副真理化身的模样,教室的气氛则必然会趋向紧张,师生之间就容易产生一种压抑感,学生必然不敢也不想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教学时态度应和蔼可亲,注意微笑面对学生,保持适度幽默。
(3)、教给学生参与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教学活动是一种有序活动,为保证其有序发展,学生参与其中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比如如何与教师的引导辅导配合好,如何表达自己的看法,如何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如何在合作学习中与组内同学沟通、交流,如何倾听别的同学的发言,如何抓住其发言要点,明了其见解,发现其不当之处,如何使自己动口、动手、动眼、动脑协调起来等等。学生的参与能力一方面通过学生的参与活动来形成,另一方面教师要教给学生参与的方法,要注意的问题,使学生会参与、善于参与、人人参与,在参与中体验到成功。如学具制作,可以发动学生参与进来,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让学生自己独立制作,让学生相互协助共同制作,教师边示范边指导学生制作,由家长帮助选材制作。教给学生制作学具的方法,他们就会兴趣盎然参与其中。又如学生动手操作时,教师要借助教具渗透操作的方法,启发引导学生操作时要充分展开,层次分明,要点突出,表象清晰。如在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动手摆小棒,说组成,使学生清晰准确地观察到部分数与总数以及变化的关系。教给了学生参与的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以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优化实验教学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实验教学中引入科学探究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达到提高全体公民整体素质的目的。在进行科学探究实验时,一定要正确处理探究学习与落实双基的关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选择核心实验进行探究。
科学学习强调亲身体验、在“做中学”,但由于时间和学生知识基础的限制,不可能把课本上所涉及的所有知识的产生过程都模拟科学史重复一遍。
那么只有选择那些最有探究价值而且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能够探究的内容进行探究,这些内容应该是本模块的主干知识。
(2).科学探究要面向全体学生。科学探究实验要求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量大,跳跃性强,具有很强的挑战性,特别有利于尖子生的发挥,但对于基础知识不太牢固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探究活动中如果教师把握不好就容易成为少数学生的“表演”,长久以往,大部份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学中首先注意探究实验的设计要有梯度,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真正参与探究。探究实验中的“度”往往很难把握,这需要老师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其次,留给学生探究思考的时间要充分,交流展示的范围要广。探究时间的确定要以大多数学生完成探究任务为原则,
这样才会使人人有内容可交流,交流时教师要根据自己的观察让不同观点的学生发表意见,形成讨论的氛围,在讨论和辨析中得出结论。结论可以不唯一,但必须要有结论。
(3)、根据实际情况,使学生实验微型化。微型化实验(MicroscopicChemicalExperiment或 MicroscopicLaboratory,缩写为M.L.)是国内外近20年进展较快的一种新的化学实验形式,体现了化学实验微型化的趋势。
(五)激发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恩格斯说:“单凭观察所得的实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要跳出单纯的经验的圈子,要勇于提出有科学根据的假设,并通过实验加以检验。这使学生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境中,培养学生大胆丰富的想象力,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比如硫酸根离子的检验,结合所学知识和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教师可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可能会产生以下几种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检验,学生评价上述各种方案是否严密,最后得出方案2是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正确方法。
(六)、考试正确地测出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学生考试分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查实验教学质量,研究和改进实验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化学教学中,测验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方法是很独特的。化学教师们将一个完整的实验计划分为4个过程:计划、实验、解释和交流。每一过程都与许多技能相联系,分别加以考评。如下表所示:
过程
技能
计划
实验
解释
交流
陈述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制定实验步骤
操作,观察,数据的收集
处理数据,假设,解释,推论,评价
报告,获取信息
为了在每次教学活动中融入上述技能训练,
他们将某种技能进一步分解为更细的“亚技能”或“具体任务过程”。例如,精确地读取量筒或温度计的数值。但是这种做法是有争议的。因为费用昂贵,过于强调考试,并且害怕会因此而减少课时。因此,针对这种情况,人们试图寻找一种不把能力孤立地分为几个小点而是可以测验综合能力的更合理的考试方法。但由于人们一方面既强调技能以及与之相应的教与学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又强调考试,因此目前很难达到二者间的协调平衡。
【浅谈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与探索】相关文章:
浅谈医学院校实验教学安排的改革与探索03-01
浅谈对科室发展护理文化的探索12-05
浅谈化学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05-13
浅谈德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渗透论文01-19
浅谈幼儿园舞蹈教学研究的论文12-02
基础化学实验开放教学的探索03-11
中学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研究03-07
中学化学四种实验教法的论文11-30
物理实验教学浅谈11-23
浅谈浅谈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