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时间:2024-05-18 09:51:51 化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优秀】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化学教学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优秀】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概念教学尤为重要。本文从把握关键字词、正反列举、概念变式、重点剖析等方面阐述了活化化学概念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概念重要活化

  化学概念是用极精辟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相互反应及变化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经过了认真推敲,尤其特定的含义,保证了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基本概念几乎每节都有。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化学的本质,在整个化学学习中起着指导作用。因此,准确的理解化学概念,对于学好化学尤其重要。然而,因为初中生抽象的分析理解能力较差,所以老师讲清概念,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化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通俗语言,掌握概念

  某些概念的表达字数多,不易记忆,对这些概念可通过分析找出它的实质部分,用通俗的语言加以概括理解。使概念形象化、生动化,变难为易。如:“化合反应”用“多变一”概括;“分解反应”用“一变多”概括;催化剂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与表现可概括为“一变二不变”。

  二、关键字词,把握概念

  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单质。(因为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可误将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看成化合物(因为由氮气、氧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不同种元素)。

  又如:酸、碱的概念是建立在电解质的基础上的。“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其中的“全部”就是概念的关键词语了。因为硫酸氢钠电离产生的阳离子有氢离子、钠离子两种,阳离子不是“全部”是氢离子,不符合酸的定义,硫酸氢钠不属于酸,属于酸式盐。因此在讲酸、碱的定义时,均要突出“全部”(指电离产生离子的种类)二字,以区别酸与酸式盐,碱与碱式盐。

  三、重点剖析,理解概念

  对于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重点剖析,深入理解,才能提高学生运用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溶液”概念要抓住“均一”(指溶液各部分性质一样,溶质质量分数一样)。“稳定”(指外界条件不发生变化,就无沉淀出现,溶液也不会分层,即溶质和溶剂不会发生分离)和“混合物”(指组成溶液的`各部分都保持本身的化学性质)三个关键词语才能深入理解,全面掌握。又如:“质量守恒定律”,则要抓住“参加”(指已经发生了反应的部分,未反应的部分如过量的,不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在此例),“化学反应”(指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对象,是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物质,若物质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其质量关系与质量守恒定律无关)。“生成”(指化学反应生成的所有物质)和“质量总和”,几个词语,深入剖析。同时抓住“两个不变”(1)元素(或原子)种类不变,反应前有几种,反应后仍有几种。(2)各原子的数目不变,反应前为多少个,反应后仍为多少个,就能使“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自如了。

  四、正反列举,讲清概念

  有些概念从正面讲完后,再从反面讲,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如在讲“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就叫氧化物”之后,可接着提出一个问题:“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那么含氧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吗?为什么?”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反复推敲,由此可加深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模糊不清。

  五、变式理解,“活化”概念

  抓好概念的变式理解,是指从不同角度对概念加以变式,使概念“活化”,就能使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上升一级台阶。如:“固体溶解度”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变式理解:①在t℃时,A物质在100g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为Sg;②在t℃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A物质的质量为Sg;③在t℃时,有SgA物质要制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为100g;④在t℃时,在100g水里要配制成A物质的饱和溶液,最少需要A物质的质量为Sg等,通过变式使学生既容易理解,又便于掌握。

  总之,在进行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关键词语,及相关特性,因势利导,克服不利因素,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搞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使化学基本概念在初中化学中更好的发挥指导作用,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2

  一、初中化学教师要以合作的精神引领学生学会合作

  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活动里,教师与学生总是处于对立的地位,大多数学生不懂得合作,缺乏团队精神.这与新课程所提倡的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合作能力的目标是不一致的.在本次的新课程改革中,合作意识的培养作为重要内容被提出.在新课程实施中,初中化学教师应当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通,在教师间建立一种交流与合作的关系,摆脱“孤独”的处境,形成一种集体教育的力量;同时教师应该把合作展示给学生,教会学生合作,带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从而使学生渐渐掌握合作的技能,在合作中得到共同的发展.例如,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鲁教版)第一单元“影响蜡烛燃烧的因素”中,教师就可以将合作学习贯穿其中.具体教学过程为:

  (1)教师提出课题,学生设计方案.课前同教研组的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共同讨论在进行“影响蜡烛燃烧的因素”探究活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让学生4人一组设计实验方案,并将方案写出待课堂讨论用.

  (2)师生共同讨论,优化设计方案.探究实验开始前,每组派代表介绍本组的设计思想、实验原理、方案、实验步骤、所选仪器和药品.在代表发言期间,教师要求每一位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其他组指出实验方案的不足之处,如有可能,最好提出改进方案,并可借鉴别人的优点,优化本组设计.教师根据讨论情况,适时提出自己意见,引导学生寻找合理的方案或提出自己的建议.

  (3)分组进行实验,教师解惑答疑.讨论结束之后,各组采用本组认为合理的方案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得出结论.教师帮助有困难的组完成实验.

  (4)报告实验结果,讨论分析评论.待各组实验基本完成之后,教师要求各组学生根据实验事实,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大家评价实验方案,得出最优方案,并对效果最好的小组给予适当奖励.

  二、初中化学教师要挖掘自身的创新潜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适合自己个性特征的教学观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独特结合与表现,它是一名优秀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长期学习和创新的结果.新课程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别化教学,允许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有多元表现;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下了极大的余地,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教师的可支配因素,使教师可以有较大的自主性,能够更为灵活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考试得分点大大减少和淡化,不再起支配作用,教师要花很多时间查找资料、补充教材的内容.这意味着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成为师生共同探讨新知的过程.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将作为课程有机构成部分的主体存在,他不再是一个执行者,而是一个决策者.在这样一种新的课程环境中,教师将可以根据自身不同的潜质、不同的特征,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创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班级气氛,设计出带有自身个性标志的教学活动,表达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以更大的自主性进行教学,使教学取得最大的效益.

  三、结语

  总之,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挑战,为教师职业专业化提供了条件和机会.初中化学教师的工作将变得更加丰富,教师自身将变得更加自主、自信、自尊和自爱.我们应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课程观,努力在新课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3

  一从教学目标出发,整体规划教学内容

  教师应分解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环环相扣、循序渐进,进而系统性地掌握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实施策略是以物质学习为主线,前后呼应,形成螺旋式的前进模式。如在教学“CO2性质”这一内容时,我做了如下规划。首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或课间谈话时,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一些化学物质的名称或一些零散的化学知识,让学生有一个无意识的感知体验。其次,在正式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相关单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一过程中要突出“双基”的学习。如在CO2的学习中要让学生了解其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同时与其他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还要能解释CO2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再次,是知识的内化阶段,这是在单元学习后对教学内容去粗取精的一个过程,通过记忆、复述、举例等形式让学生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紧接着,学生还需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通过知识的循环来巩固知识体系,并积累经验。如在学习“碱与氧化物反应”这一内容时,要对CO2的性质进行复习回顾。当学生对CO2性质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后,后面学习SO2、SiO2与碱的反应时就是举一反三的过程,这也就是知识迁移能力的体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站在更高的角度,对教学内容的实施有一个全局性的规划与掌控。

  二将抽象的物质拟人化,帮助学生理解

  长久以来,教条化的教学思想使西藏地区的初中化学教学也走上了“基础知识+习题”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的知识学习脱离了生活背景,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化学思维与生活中的思维方式相隔离,缺乏知识的体验与感知。生搬硬套的题海战术,使学生缺乏对问题的思考、对原理的理解,导致在解题过程中抓不住问题的本质。对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通过将抽象的物质拟人化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实质。如相同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等质量的且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到了相同质量的H2,问什么一定有剩余,什么一定没有剩余,什么可能有剩余?拿到这样的题目不少老师觉得可以意会却难以言传,而学生更是无从下手。其实,只要我们将其与生活中的实例进行类比,就能很容易理解了。

  三通过知识串联,实现横向迁移

  迁移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知识、技能以及教学方法上进行多方整合才能加以实现,其效果也是通过知识与技能等方式呈现出来。对于入门阶段的化学教学,枯燥的概念及抽象的原理教学不可避免。因此,教师在教学化学概念与原理时,一定要加强和前面知识的横向联系与迁移,将零散的知识逐渐在学生脑海里串成一个整体。如金属活动顺序表是初三化学第二学期的内容,通过学习学生知道越靠前的金属活动性越强,越容易失去电子,与酸反应越强烈。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结合了学生第一学期里学过的.原子与离子之间的转化,以此来帮助学生分析金属与酸、盐等反应的实质。学生容易理解排在氢前面的金属与酸反应时,能失去电子,酸中的氢离子得到电子,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则不能失去电子给氢离子。同理,与盐溶液反应时,排在前面的金属因为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进而被溶解,而排在后面的金属因为得到电子成为原子,进而从溶液中析出。通过以上分析学生对金属与酸和盐的反应有了一个更本质的认识。

  四总结

  总之,初中阶段是学生化学学习的启蒙时期,教师应重视知识的内化与迁移,使知识与经验不断整合、改造,进而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的学习或生活中去,使其成为学生的一种能力,这是迁移教学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4

  摘要:学生初学化学用语时,常会感到困难,部分学生因为没有在化学用语的学习中过关,导致进一步求知探索的兴趣下降,学习遇到障碍,甚至失去了学化学的动力。

  关键词:化学用语教学问题

  化学用语是一种国际性的化学科技语言,是研究化学的工具。化学用语贯穿整个初中化学教材的始终,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化学计算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技能。但学生初学化学用语时,常会感到困难。教学实践中,部分学生因为没有在化学用语的学习中过关,导致进一步求知探索的兴趣下降,学习遇到障碍,甚至失去学习化学的动力。

  如何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接受能力进行化学用语的教学是教师应该探讨的问题,下面谈点浅见。

  一、提早渗透,分散难点。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学不好化学或不愿意学化学往往是从记不住元素符号开始的,元素符号学不好,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也就难以学好,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为解决这一困难,我进行化学用语教学时采取了分散难点、化整为零的方法。

  在学习第一节课时就有意识地给学生补充一些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告诉学生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引导学生提前记忆元素符号,让学生了解元素符号所代表的元素名称,初步会读会写。到学习常见元素符号时,学生学习起来有种“温故而知新”的感觉,掌握就显得驾轻就熟了。由于把元素符号、化学式当作代表某种物质的普通符号陆续出现,学生多看多写,通过反复出现,使记忆自然形成,到讲这些化学用语时,再揭示它们的内涵,学生就较易掌握了。

  二、师生互动、查找内在联系、狠抓书写落实。

  学习了元素符号之后,化学式的书写就又摆在了教师和学生的.面前。在这里学生主要是化学式的角码容易写错。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找内在联系,抓书写落实的方法。

  在学习了原子结构示意图后,要求学生画出1~20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并引导学生对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加以比较、归类,学生总结出了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

  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该元素的化合价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接下来学习物质的化学式时,可让学生分类进行理解和学习。为了帮助学生在记住化合价的基础上能熟练地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以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为依据,依据如下口诀进行书写:一排顺序二标价,绝对价数来交叉,偶数角码要约简,写好式子再检查。

  三、优化配平方法,强化训练。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也是化学用语教学当中的一个难点,其关键是配平学生易犯错误。我在教学时采取了以下方法。

  在学生熟练地书写化学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最优方法。对于一些简单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可引导学生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可引导学生用设“1”配平法进行配平。所谓设“1”配平法中的“1”是指先让反应物或生成物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前的计量数为1,(所谓组成最复杂是指该化学式中包含的元素种类最多,原子个数最多),通过在其它化学式前添加适当的数字来配平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配平之后要引导学生特别注意画等号,并注明相应的反应条件,要求学生能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说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要作阶段性的归纳小结。

  四、以点带面,发散练习。

  化学用语和化学教材的各部分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化学用语的特点是学生容易理解,但又不容易遗忘,因此应将化学用语的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应当要求学生养成使用化学用语解答化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用化学用语解答的问题,如物质及其性质、用途,制取现象的解释,实验结论等,必须用化学用语来解答,经常练习,达到会读、会写、会用,逐步熟练。

  五、注意检查督促,提高记忆与书写效果。

  在每学完一部分化学用语后,教师要不时进行抽查,对元素符号、化学式的读、写,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及其它条件,符号的表示,强调规范化,及时发现、纠正错误,避免扩大或养成不良习惯。

  总之,在学生进行化学用语的学习中,把握好这几方面的教学,就能让学生较轻松地掌握好所学化学用语,同时又发展了他们的记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5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学生活动的保障。而化学实验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日常教学中,化学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开展化学实验,通过实验教学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并在实验过程中体会到化学实验的奇妙,从而增强学习兴趣。例如,在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课时,由于缺乏相关的认识,对与化学知识的学习还是比较拘谨的。这时候,老师良好的课程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程开始之前,老师可以先向学生进行实验展示,例如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倒入二氧化碳,会发现石灰水变浑浊;氢氧化铜溶液遇到硫酸铜溶液之后会生成蓝色沉淀,等等。这些富有变化的实验,完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欲,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认为化学世界的神奇,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化学知识的学习中。而且在向学生展示完实验内容后,还需要向学生提一些与实验内容相关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化学学习就会更加有针对性,学生的记忆也更深刻,更加有利于教学成效的.实现。

  二、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事实依据

  化学属于偏理科的学科,包含许多专业理论和概念,对初中生的理解掌握来说具有一定难度,比如酸碱中和反应只能是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才能被表现出来被学生所认知。也就是说学生只有通过实际的化学实验,看到物质发生的变化,才能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理解相关概念。

  三、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创造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造能力,而化学实验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化学实验是一个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包括发现问题、搜集事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对结论进行交流与反思。例如,在教授制氧气有关催化剂的相关知识时,教材向学生介绍各种催化剂的性质。那么,老师就可以提出砖粉、水泥块或者氧化铁粉末是不是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探究性学习,设定实验方案。如设计将水泥块放到过氧化氢溶液中观察是否加快分解,以判断水泥块是否可以作为催化剂。观察实验前后水泥块的质量、化学性质有没有发生改变,可以以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展开探讨,以不断地完善实验。另外,由于初中生的化学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对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还不够娴熟,老师就应该注意实验探究的内容要尽量简单有针对性,并适当对学生进行帮助。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学生不仅直观的了解和掌握了相关的化学知识,自身的科学思维和创造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激发和锻炼。

  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价值观

  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化学实验资源还可以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价值观起到一定的帮助。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更直接的接触到实验现实,树立科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并在合作实验中培养起互帮互助、团结共享的精神以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意识。另外,在实验中还会产生一些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通过老师向学生讲授的这些污染物质的处理方法,可以让学生树立起环保意识,并提高环保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更科学的治学态度。例如,在讲解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模拟酸雨对环境的影响实验,让学生通过石灰石、树叶等物质被酸性溶液腐蚀的现象了解到酸雨的危害,从而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增强环保意识。总之,化学实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思维能力的培养、科学价值观的树立以及化学学科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应成为所有初中学校的教育重点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6

  摘要: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方法,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主要包括重视程度不够、实验资源配备不足、教师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针对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提高重视程度,完善实验考核机制、增大投入力度,确保实验资源充足、提高教师素质,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等对策,以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问题及对策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时期,初中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亲自认知和探索物质世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1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和学时的设置来看,化学实验教学占有重要的位置,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与标准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1重视程度不够。一方面是学校重视程度不够,虽然素质教育实行了很多年,新课程改革也贯穿着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实践中,分数仍然是考核学生的主要方式,很多学校仍唯分数至上,而实验技能的考核并没有纳入中考的范围,导致学校片面追求分数,忽视了化学实验的教学;另一方面是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在追求升学率的背景下,教师往往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往往为了完成课程要求,到了实验课时准备实验,为了尽快完成实验课,有些实验课变成了老师的演示实验,然后将操作要点教给学生,要求学生背下来,以应付考试,这种为了实验而实验的教学方式,起不到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效果,甚至扼杀了学生的探索热情。学校和老师对化学实验教学缺少足够的认识,是导致初中化学实验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

  1.2实验教学资源配备不足。化学实验属于消耗性实验,并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实验药品、实验器材、实验场所等具有较高的要求。按照化学课程的要求,目前,大多数学校都有化学实验室,但实验室的利用率并不高,闲置情况较为严重。有些学校由于缺少化学实验专项经费,实验药品和实验器具无法满足所有学生都能亲自完成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只能成为演示实验或者模拟实验了。化学实验教学资源配备不足,是导致初中化学实验存在问题的直接原因。

  1.3教师实验教学水平需进一步提高。化学实验是对化学世界的探索过程,实验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化学实验课质量。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对实验教学的价值认识不足,在他们看来,只要能把实验过程和原理讲清楚,学生能够记住相关的实验现象[1],在考试中能够回答相关问题,就完成了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这样的教师,本身就对化学这门学科缺少足够的认识,自身水平尚且如此,如何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呢?还有的教师,未经过专门的化学实验学习或者培训,自身实验技能较差,缺乏创造性开展化学实验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照本宣科,难以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引导,导致实验效果大打折扣。同时,有些学校缺少专职的实验员,由化学教师兼职实验员,在教学和实验双重压力下,也导致化学实验效果大大消弱。因此,实验教师的水平较差,是导致初中化学实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水平的对策

  2.1提高重视程度,完善实验考核机制:首先,提高学校领导的重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化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实验更是化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2],因此,化学实验教育水平直接决定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能否实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特别是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将化学实验教育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其次,教师要提高对化学实验的重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能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能提高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又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最后,改革化学实验考核评价机制。在实践中,一方面可将化学实验考核列入学生的日常考核中,作为学生评优选先的重要评价指标,另一方面,在中考中加大化学实验所占的比重,提高试题的可操作性,使日常实验成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同时,将化学实验教学水平考核作为学校和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使学校和教师从根本上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2.2增大投入力度,确保实验资源充足:各级教育部门应该将化学实验教学经费列入专项开支,学校应该加强对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提供足够的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亲自完成化学实验。对于自身实验条件无法开展化学实验的学校,可以与少年宫、质检所等相关校外机构开展合作,共同开展学生化学实验。

  2.3提高教师素质,保证实验教学质量:教师水平直接决定了化学实验的效果。作为化学教师,要改变观念,重视化学实验,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实验,仔细观察实验步骤和化学反应现象,能够科学的描述化学变化过程,从小培养科学实验素质。同时,学校应组织相关的培训,提高化学实验教师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实验操作技能,有条件的学校,应该设置专门的实验员,使化学教师与实验教师分离,相互独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化学的教学任务,全面提升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3结论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化学教师是引导学生进入认识化学世界的领路人,作为从事化学教育的一线教师,要充分重视化学实验,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实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合理、高效的完成化学实验,使学生真正用科学的方法认识化学世界,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耿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29):50-52

  [2]龚龙生.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及其反思[J].化学教育,2005,(11):50-51,64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7

  摘要:分层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违背课程标准的情况下,对班级内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来学习能力基础上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分层教学;学生差异

  教学质量决定教学效果,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对教师的课堂设计、组织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重点等一切教学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实施分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而达到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得到乐趣,对学习的兴趣倍增,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前分层制定教学目标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行“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导致优等生在学习过程中“吃不饱”,得不到更高的提升;班级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吃撑着”,对教学内容理解困难,使得学生都不能得到合理的发展,甚至会有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厌学、弃学.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在符合教材和教学课标的前提下制定与不同学生相对应的教学目标.在这一目标制定之前,教师要对不同学生进行分析和了解,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制定教学目标.对在班级内学习成绩及理解知识能力较高的学生制定要求较高的教学目标,对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理解知识能力不强的学生制定要求较低的教学目标,从而一步步使优等生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有一定的提高,增强其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二、课堂教学过程分层

  课堂教学属于教学过程中最为主要的一部分,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根本途径.对课堂进行教学过程分层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1.课堂提问分层

  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的作为基本的形式,也是一项不可缺少的环节.作为课堂提问,它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还能够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快速思考,对于在课堂上容易精神溜号的学生起到一个制约的作用.教师在对课堂问题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提问难度不同的问题.设计的问题要根据不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而定,注意掌握问题不能太难亦不能太简单,问题如果设计的太过简单,学生在回答的时候不必过多的思考,那么这个问题就失去了意义,如果问题过难,学生难以得出正确答案,就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原有的兴趣.因此,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问题的分层设计.

  2.课堂实验练习的分层

  课堂练习及课堂实验室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试验的主要形式,特别是初中化学,需要进行的实验很多,因此教师在组织化学实验练习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层.例如,对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安排其做较为复杂的实验,对于那些对实验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的学生,安排操作简单的实验.在可能的情况下,安排小组实验时,注意学生能力的搭配,这样可以实现学生的共同提高.

  三、设计分层课后作业

  在课堂教学后布置课后作业,能够使学生对课上的问题进行巩固,也是教师检查学生是否掌握课上内容的重要手段,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要根据课前教学目标的分层设计,以及课堂教学内容的分层情况制定相应分层的课后作业.教师可以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听讲程度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根据每组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程度的课后作业内容.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效果,对学生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分层设下要求.例如,教师在讲解关于“常见的酸”这一节知识时,教师可以对学习酸的性质制定出三个层次的要求:(1)初级要求.对酸在通常情况下的物理性质进行了解、知道随着浓度的变化,酸的物理性质的差异、可以与多种不同类别物质如较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及碳酸盐等发生化学反应;学生应该对观察的实验现象充分理解、能够掌握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中级要求.能够归纳出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以及硝酸和浓硫酸的化学性质的特殊之处、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出反应剩余物质中含有的物质.(3)高级要求.能够判断出酸与一些物质反应后的剩余物的成分,并且进行定量的计算、利用酸的性质进行混合物的提纯和分离,真正掌握酸的性质.

  四、结束语

  分层教学方式应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对教学水平的提高产生很大影响.初中化学的分层教学过程中,分为课前的目标分层、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分层以及课后的作业分层.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提升优等生的各项能力,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理解能力不强的学生增强学习信心,提升学习兴趣,从而一步步使其学习成绩提上来.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8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推广,广大一线化学教师总结出许多高效课堂方案,也暴露出不少问题,这就警示教师在探索课改的道路上要遵循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三思而后行,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发散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方式;联系生活;强化实验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广,给初中化学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给了教师新的学习、反思和成长的机会。鉴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我们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改革死角进行反思。

  一、激活兴趣要趁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自主探索和学习的驱动法门。所以兴趣激发要趁早,整体来说,初中阶段是化学学习的肇始阶段,该时期是激活兴趣、奠定自主学习生成高效课堂的关键阶段。

  比如,笔者在化学第一节课就根据初中生猎奇心强等特点借助一些神奇的化学小实验:笔者让任意一位学生用毛笔蘸取酚酞试液在滤纸写字,然后让大家猜,正在学生茫然无解的关键节点,笔者将滤纸放在盛有浓氨水的瓶口上方,字体立刻变红。这个巧读“无字天书”的小实验,就让初识化学的学生倍感神奇,有效激活了学生兴趣。如果我们按传统的照本宣科地开始解说化学的定义、概念、范畴等等,只能让学生感到又多了一门说教课,不足以珍贵,对以后的课程从心理上不重视,我们所追求的高效课堂也就无从谈起了。

  二、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方式是学生认知知识、提升技能的手段和方法,良好的学习方式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好的学习方式无异于与高效课堂南辕北辙,缘木求鱼。关于初中化学的学习方式,长期以来都被“概念理论解说,技能题海战术”方式所统治,这样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的私塾式灌输,只能适应少数学生的成绩发展,而新课改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真分析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发现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让题目感受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更有利于学生内化知识、生成能力。

  毕竟实验是我们探知自然学科的不二法门。于是,我们继演示实验激活学生兴趣之后,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设置探究实验来认知化学生成和发展的过程。

  譬如,学生学习了常规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后,我就要求大家通过所学知识,根据碳酸钙和盐酸的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原理,自己设置一组实验,并能根据收集数据算得牙膏中碳酸钙的含量。学生通过反复设计、讨论和实践,终于设计成功:将一定量牙膏与盐酸反应,通过计算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测算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而算得牙膏中碳酸钙的含量。

  这样设置,是学生通过全局思考和讨论,考虑过实验每一个环节及细节,从需求出发对化学实验和计算原理有了全面的掌握和理解,有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探究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发起更加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联系生活实践

  常言道: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所以我们无论是探索化学知识的本源还是学习化学知识的运用技能都离不开联系生活实践。通俗地讲,我们时时刻刻离不开化学,先不说食物的消化分解、呼吸的技能这些我们不容易感知的化学变化,就连我们洗衣、喝的净化水都离不开化学作用。

  1.掌握日常生活中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可有效规避风险,趋利避害,更好地让它们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例如,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时,我们可以告诉学生灭火器就是利用CO2比空气质量大,不支持燃烧的性质设计而成;利用新闻中人掉进废弃的枯井里“中毒”而亡报道让大家认识到CO2所谓的“中毒”并不是其毒性,而是二氧化碳很容易从肺泡弥散到血液造成呼吸性酸中毒。这些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案例可以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遇到类似事件应该怎样处理的技能。

  2.我们还可以通过生活现象类比,让学生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和现象

  化学学习中难免会遇到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无法形象理解,这就需要我们巧设类比来引导和启发想象。比如学习原子、分子相关知识时,好些学生无法理解化学变化中微观粒子之间的间隔关系,我们就可以通过生活中比较形象的事物来进行类比:比如一碗水和同体积的一碗米,如果我们将水和米倒进同一个容器里(不溢出的话),最终总体积是不是肯定是原来的体积和水的体积的相加呢?根据生活经验我们得知:肯定不是。这样的形象类比很容易让学生悟出“微粒之间有间隔”这一微观原理,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上文是笔者在多年的一线教学中对初中化学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改进意见。总而言之,化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认知出发,教学方式必须契合学生认知与知识内容的交接点,然后我们再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生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障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可持续良性循环,才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向祖升.浅谈初中化学教学反思[J].新课程:教研版,20xx(12).

  [2]卢明阳.如何使初中化学的教学更有效[J].学周刊,20xx(19).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9

  一、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不仅可以加深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可以通过具体物质及物质变化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各种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例如:通过水的蒸发和冷却、石蜡的熔化、镁带燃烧等,使学生树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这一观点;通过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溶解和结晶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物质间存在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关系;通过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使学生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以及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通过学习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理解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使学生懂得由量变到质变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现在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娇惯、溺爱,生活环境优越,因此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精神。一项重大成果离不开集体的智慧,需要大家团结合作。合作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如在分组实验中,让小组内学生自己分工,选好操作员、记录员、汇报员。之后共同讨论问题,设计实验,相互配合,观察分析实验现象。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相互影响、相互启发,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又如,在解答开放性习题时,组织学生共同讨论,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相互补充。这样使学生有更多互相交流、互相切磋的机会,并在讨论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认识到与他人合作能使自己思想更开阔、更深刻。再比如进行研究性学习时,让学生自由组合,一起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以上有意识地渗透,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交往中,克服了自私和妒忌,学会了沟通、互助、分享,这样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同时也能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欣赏。

  三、通过环境保护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类对地球的索取也在不断增加,这样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在不断加剧。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每个化学教师的职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重视课本上有关环保知识的教学

  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蕴含大量的环保教育内容,是实施环保教育的重要载体。如在讲空气这一课题时,给出一段资料:据调查表明,世界城市人口中有一半左右生活在二氧化碳超标的大气环境中,每天有800人因呼吸受污染的空气而死亡,另有10亿多人生活在颗粒物超标的环境中。历史上因空气的严重污染造成的灾难不少,且是触目惊心的。然后使学生知道空气污染的成因及危害。又如,在学习爱护水资源时,我给学生讲了“黑龙江”璧南河的污染以及政府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治理污染的措施。也提到了许多地区被迫用污水灌溉农田或作为居民饮用水,对区域居民健康带来危害。然后使学生知道水体污染的原因和危害;我把课本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时再让学生自己讨论出解决措施,教师最后总结。

  2.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实验教学中,也应重视环保教育。可以在每次实验后,告诉学生废弃的物质倒在指定的容器中,可回收的物质尽可能回收利用。如用高锰酸钾制取完氧气后,指导学生回收二氧化锰和锰酸钾,充分利用每一种药品;在做完酸、碱、盐的实验后,指导学生酸性、碱性废液经处理后再排放。这样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3.课外组织必要的环保活动

  如组织学生收集雨水,测定雨水的PH值,从而了解本地空气污染情况;让学生收集废旧电池,防止其对土壤、水体的污染;组织学生出黑板报宣传节约用水、节约用电思想,使更多的人了解节省能源就是保护环境。

  四、结合化学家的成长经历或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思想教育

  初中教材中涉及到的一些化学家,他们的成长经历或事迹是教育的极好素材。例如,发现多种气体的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英国化学家、原子论的创史人道尔顿,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等等,都是自学成才的典范。还有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他虽然出身于贵族家庭,但他从不涉足贵族社会的社交活动,不过腐化堕落的生活,生活简朴,学习刻苦,全身心地投身于化学研究。通过这些名人轶事的介绍,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有益于他们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和训练。

  五、结合我国化学成就和化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在化学上也有巨大的成就。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

  1.古代灿烂的文化。我国“四大发明”、冶金、瓷器、酿酒等化学工艺超前于欧美,开发和利用天然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

  2.我国的地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矿产丰富,铁、锌、钨、锑、铝等金属储量均居世界前列,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3.现代化科技的进步。建国以来,化学的成就辉煌,硕果累累。如纳米碳管的发现以及1993年底至1994年初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用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开展了原子操纵的研究,通过移走硅原子“写”出了最小汉字“中国”。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而且会使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总之,初中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丰富多彩,德育渗透的形式、途径多种多样。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当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捕捉动态生成的教育信息,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达到完美育人的目的。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0

  摘要: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随着社会和人类的前进,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培养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传统化学教学方法显然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那么当前的初中的化学教学应该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呢?文章重点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精讲多练;小组探究

  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通过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对化学课程的认识

  在现实的高中化学教学中,笔者通过观察,并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得出结论,由于很多学生对化学这门课程不够了解,认识不足,阻碍了他们的化学学习。有的学生认为化学很深奥,只有进行实验才能涉及到,所以觉得化学很难,产生了抵触心理,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化学知识的学习之中。有鉴于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重要性形成正确认知,而是想此种教学目的的有效方式便是依托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笔者在化学课程授课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践,对现实生活中的相关化学问题进行认真观察和思考,进而依托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实现对此类现实问题的解决,如此一来,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并非空洞的理论知识,而是重要的生活实践技能,从而效度化地提升了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增进了对化学知识的学习热情。比如,课堂上我会提问,为什么很多钢铁都会生锈,什么状态下的钢铁生锈速度更快?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会发现,跟水接触过的钢铁跟空气接触后便会加快生锈。由此,我引出了铁与空气作用会生成氧化铁,在纯氧气中能生成氧化亚铁的课题,再用化学方程式表达出以上过程,学生们便了解了钢铁生锈这一实际生活中时常发生的现象以及发生这种现象的前因后果。

  二、注重构建化学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创设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对化学知识点的精准理解与应用。结合以往的初中化学课程授课经验能够发现,对于初中年龄段的学生而言,化学知识的学习能够使其养成细致观察、缜密思维以及大胆创新的能力,而欲使学生具备这些能力,则化学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质,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具体而言,教师应当注重对化学知识采取精讲的方法,以便使学生能够掌握重点知识,领会难点知识,同时,教师应当给予学生亲身实践操作的`契机,使学生们亲身体验实践,以此来帮助学生实现对化学知识的习得与内化。如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过碳元素的知识内容后,为学生演示了氧化铜还原实验,在实验中分别应用了氧化碳与碳进行还原,并将二者进行比较,让学生清晰二者之间的区别,以及可燃性和还原性,进而加强了学生对碳元素化学性质的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计算组成了初中的化学知识。比如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面很广,跟几十种元素及化合物以及诸多的化学方程式相关联,根本不可能单独讲授某个知识点,那样的话不仅教师传授不清楚,学生更是学不明白。如果将他们结合起来,找出他们的关联以及差异,而后进行分析比较,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思路清晰,掌握知识更有成效。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对教材进行不断的摸索、创造,将知识点进行总结、补充,对化学实验进行提升、完善,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实验,让学生自主完成,并检验结果。有的课堂实验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让学生对化学有更近距离的认识。由此对学生化学概念的形成有很大帮助,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观察、思维、实验以及自学的能力。大量的实践说明,正确安排知识系统,而后精讲多练,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自觉、主动。并且集中了课堂教学的目标,能够有效找到学习的疑难点,进行突破,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助推作用。

  三、小组探究,有效提高群体的总体学习质量

  (一)分层次分级编组

  要进行分层教学,就一定要摸清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了解他们在课堂提问以及平时测试的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各方面情况汇总,因地制宜。在此基础上,将实验班的学生分成含有好、中、差学生的层次学习小组,为了避免由于分级分组造成学习不良学生受歧视而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采用班级内异质分组做法,这种分组不打破学生座次,不宣布学生等级,只宣布每组学生姓名和对每组人员的分别要求。这样的分组法避免了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让优生没有了骄傲自大的情绪,中间生没有敷衍了事的想法,更不会打击差生,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不仅让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更产生了学习的荣誉感,激励各组之间相互学习和竞争。让学生之间加强学习和沟通,鼓励学习进步的学生,适时调整进步大的学生的学习目标,提升对其要求,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注意力、意志力等。

  (二)按级定标异步达纲

  教学目标要具有客观性和可测性,教学过程才能更加全面、科学的展开。制定分层目标具有三个必要前提:对教学大纲的深入研究、对教材的透彻分析、对学生的充分了解。要明确好层次目标,从教材内容来看,可以分为记忆性目标、理解性目标以及运用性目标三种。在制定目标时做到保“底”而不封“顶”,保证每位学生的求知需要得到满足,改变过去“一刀切”、“一步到位”的做法,及时掌握好每类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比如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化学底子不好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掌握好几个基本金属如铁、锌、镁的性质,金属的活动顺序要熟记,教材中的化学方程式要能书写下来;对中间生,要求他们能够理解更多的金属与酸、盐、氧气反应的性质,可以进行活泼金属和盐酸作用产生氢气的实验,化学方程式熟练书写;化学学习的优生,不仅要学习好以上知识点,更能经过自身实验,将金属的活动顺序排列出来,如用铁、铜、盐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来检验铁、铜、银的活动顺序。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使得他们可以掌握好自身所能够承受的学习重量,让每个学生学习起来都游刃有余。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的就是良好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让化学教学产生趣味,让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产生兴趣。让多媒体介入化学的教学当中,有的知识就可以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学生就更加理解知识点,掌握知识更加轻松、快速。多媒体还具有娱乐的功能,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使学生的精力更加集中到知识的学习当中。例如,在《自然界的水》中涉及到“水的电解”,在实际进行的电解水的实验中,学生所能了解到的就是水在电解时生成了氢气和氧气两种物质,并不能了解电解时水具体发生的变化。此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了解水在电解时发生的肉眼看不到的变化过程。可见,多媒体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物质的结构以及变化过程,更能让学生集中精力,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更加积极的学习化学。

  参考文献:

  [1]孙燕萍.优化问题链,提高化学教学效率[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xx(11).

  [2]孙信军.浅谈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xx(11).

  [3]高建萍.学到高效课堂——浅谈新课程标准与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xx(6).

  [4]李木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xx(17).

  [5]李灯发.初中化学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试析[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xx(12).

  [6]张瑞科.浅析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xx(3).

  [7]张允岭.激情——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体现[J].理科考试研究,20xx(12).

  [8]温会敏.以问题为导向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J].学园,20xx(7).

  [9]康忠逊.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数理化学习,20xx(8).

  [10]曾琦.学生课堂参与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对学生主体参与观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8).

  [11]徐志强.初中化学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报告[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xx(Z1).

  [1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xx(10).

  [13]蒋超群.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xx.

  [14]秦丽丽.化学课堂教学板块边界划分问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xx.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1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改革进程中,我国中小学的教学情况也得到了改变,教学资源进行优化,生源组成也进行了调控,使各个学校的学生人数也得到了平衡。另外,我国的受教育人口也随着我国的发展稳定降低,入学的人数也逐渐变少。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中小学校的“小班化”情形越来越多。为了让学生都得到最好的教育,教师要及时改进教学策略,以适应小班化的教学状况。要以学生为本体进行教学,关照学生的全方面能力。

  一、“小班化”教学模式释义

  小班化教学,指的是以人数二十人左右的班级为整体进行的教学。我国的传统教学方式是四十人以上的大班化教学,在这种教学中虽然说教学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利用,并且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实际上,大班化教学的沟通差,且教学无针对性,甚至上了一个学期的课,有些学生甚至没有跟老师对过话。与大班化教学相比,小班化教学实际上更能够使每一位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接触每一位学生的时间增加了,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接触时间也增加了,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人际相互关系,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适应能力,同时小班化教学为教师提供了“因材施教”的舞台,使学生能够得到教师的一对一关注。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以学生为本体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小班化教学无疑比起大班化教学更符合要求。

  二、初中化学在“小班化”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初中化学课程作为一门化学知识的启蒙课,对自然界的基本常识进行学习,以及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与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分组合作式学习,锻炼自主能力

  小班化教学背景下,更易进行分组合作式学习。分组合作式学习是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将他们分成几个小组,这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对学习的项目进行探究从而得出答案,几个小组之间可以形成良性竞争,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更有积极性,并且锻炼其自主探究的能力。合作分组在小班化的背景下更易控制,更易取得效果。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课时,教师可以对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小组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本课的主要目的是提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了解化学的基本知识,所以要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究中,逐渐发现随着探究的进程,化学世界展现出多彩的一面,从而对化学产生深厚的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先做几个化学小实验,如酚酞遇碱变色等实验,让学生感到好奇。接着教师提出问题一:化学是什么?小组讨论。教师对小组答案进行点评后,提出第二个问题:化学有什么用?并展示出材料给学生参考,小组讨论得出结果:化学造福于人类的方方面面,并列举出各个方面。教师对之进行解释点评、概括。教师提出第三个问题:化学的.发展进程?根据材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从而得出答案。最终教师对三个小组的学习状态做出评价,并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括。通过这种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要方法的学习过程,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了解学生情况,进行分层教学

  在小班化的形势下,由于学生少,教师分配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就多了,就可以实现“因材施教”的方针了。在平日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兼顾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对教学进行调整。布置作业时,也要进行分层作业,如布置注重拓展的难度较高的拓展题,给那些学习基础较扎实的学生做,而对于学生基础不牢固的学生,让他们做一些基础强化的题目。

  (三)加深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氛围

  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只有沟通才能让学生与老师互相了解,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个性与学习情况,而学生可以通过与教师近距离接触,了解到更多的学习方法等。在师生关系融洽的大环境下,学生学习就会更轻松自在。初中化学的学习能为学生的理科学习打下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锻炼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注重小班化模式下的灵活应变,适当地调整教学方式,把小班化的优点体现出来,发掘每一位学生的潜力。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2

  一、把握知识精髓,深化教材预设

  “预设”就是“事先筹划”,即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预先设计筹划整个教学活动(如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等)。针对于初中化学教学,做好充分的“预设”则主要表现在活动开始前、活动进行时、活动结果上。在活动前,对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整体设计筹划,如对教案、学案等的预设;在活动进行时,根据活动前的设计筹划进行教学活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在预设的基础上按部就班有序地进行;在活动结果上,教师完成了预先的教学活动,学生完成了预设的学习获得知识。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对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等预先设计和筹划,对课本及实验的透彻理解,对教材的研读领悟,是教学预设的关键。结合教材对学情进行分析是预设的前提。如在《化学方程式复习》这一课的实际教学前先进行了课前测试:对以前学过的化学变化要求学生用符号表达式表示,包括部分化学式书写、化合价复习等,结果表明:学生对某些元素、原子团、化合价、物质的化学式书写等还存在一定的错误。纠正这些偏差就成为这节课教学的起点。在教学设计时就考虑到:会有哪些不确定因素,学生可能会出现怎样的错误书写。深入了解学生,尽可能全面地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多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了解学生的心理、情感,依据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需要,进行有效的动态调整。再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知识,结合教学重难点,把教学环节设计成几大板块,预设出有效的教学方案。教师引领课堂,在于把握知识精髓巧妙预设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再适时地点拨和引导,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重视学生发展,强调动态生成

  “生成”是指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获得的课堂体验,是根据实际教学本身的进程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过程,具有丰富性和生成性。在预设的前提下,教学过程的展开由师生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理念。而“发展”就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生成我们预设下的现象及我们不曾预设到的现象性。“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活动的主要特征,要摒弃传统教学中的机械僵化、按部就班,主张新型创意教学。教师在备教学案时往往对题目有一个或几个预先设定的解决方案或答案,在课堂上也以一定的预定格式进行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会发生很多新的问题即生成性问题,遇到学生的回答与事实不符与教师预设的情况不符时,老师往往会不愿打乱原有的设计,排他性的对学生的作答不作认真分析或回避或武断评判。这就违背了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间刻,发现和善待每一个新生成,并及时扩大生成的价值。在实际教学活动精心计划的预设活动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和需要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敏锐地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对学生发展有意义的、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教育目标,重视来自每个学生的信息反馈,从中生成有价值的内容,并将它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信息,再归还给学生。所以,当预设的方案与课堂的生成不符时,应以学生发展为目标,顺应教学的自然发展,重新调整活动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注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者方式要匹配,从而体现教师的引导启发性,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在预设的教学目标下,要遵循学生的认知、思维、情感等因素,随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预设促进生成,生成完善预设

  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活动时,应在预设的教学设计基础上,根据课堂教学过程的生成性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设计,灵活地因材施教,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深化预设,提高生成,达到预设促进生成,生成完善预设,两者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又如涉及进行实验教学,对于某一个实验教学内容,教师在具体上课前,应先回顾自己及其他老师在演示或探究此实验时曾经遇到过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用怎样的方法和策略来解决?解决的效果又如何?又要根据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将有什么新的创举来更好的完成本次实验?在学生探究本实验时,老师有哪些预设?还可能会遇到什么新的问题,可采取什么新的策略?所有这些思考,教师都要在实验课之前的设计、准备和备课中进行预设。例如:在探究碳酸氢铵的性质实验中,教材上用蒸发皿,但对于判断新物质生成来说有局限性,所以改用试管。在以前的实验课上加热试管中的碳酸氢铵时,试管会破裂,那么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如何加以改进?这些以往一系列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教师可以很好的利用,完善在下一次的实验教学预设中。所以在实际教学时,带着这些教师精心预设的问题进行探究。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分析出试管破裂的原因;试管外壁有水、试管口未向下倾斜、试管碰到灯芯、没有预热等等,从而找到解决的策略。既巩固了学生实验基本操作,加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对后面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奠定了基础。在所有实验操作细节正确的前提下,另做实验观察现象:试管口有小水珠,证明有什么新物质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什么新物质?固体减少消失,这些现象证明了碳酸氢铵具有怎样的性质?应如何保存?这些问题学生也就很容易得到答案,知识的掌握也很牢固。正是由于精心的预设,才促进了生成,生成完善了下一次的预设。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增强在教学全过程中的创意意识和创意能力,善于选择并有效应用创意教学方法,形成教学创意策略,构建创意教学课堂;优化学生自主学习、创意学习行为,分享体验创意学习的快乐。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3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那种依靠增加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显然是违背了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妨碍提高全民族素质这一总目标的实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初探 论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中心。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应该抓好每一个环节。

  一、教学目的、任务明确具体。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有着广泛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组织一堂课,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目的任务是教学的纲,教学目的、任务一要具体明确,二要全面恰当,在知识技能方面明确哪些应该理解,哪些应该掌握。在能力、思想品德方面,通过哪些内容、活动或练习,培养哪些能力和思想品德。一堂课,一方面有主要的一两项目的。如学习新知识,或进行某种技能训练。同时,要全面考虑发展双基和教育的各项任务以及能力的培养,如何贯穿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例如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要求教师不仅做好实验,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就要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相当的技能,化学论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初探 论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以适应实际需要,防止出现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知识教学优化。

  现行的化学教材是面向全国的。它只是根据教学大纲提出一般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传授,是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钻研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理解、领会、还包括对教材的加工处理。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学习新知识时,还要注意为以后学习作好辅垫。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重点概念要使学生透彻理解,重点的技能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要形成一个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前后有序,张驰适宜的`知识结构。

  课堂知识教学是由教师的语言和板书表现出来的。教师能否掌握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语言规范准确能使学生得到严格的训练,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反之,讲课模棱两可,实验结论似是而非,将使知识的本来面目全非。因此教学语言应字斟句酌,完全符合学科知识,不允许有半点疏漏。此外教师语言还要求既精练、丰富、生动活泼,又有幽默感,同时还要速度适中,这样可以增添课堂活跃气氛,减少疲劳,激发兴趣。

  板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好的板书能够帮助教师表达讲课的程序和内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能够体现出讲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好的板书还能弥补教师讲授的不足,起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作用;好的板书便于学生记笔记,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后复习,理解和巩固知识。因此板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定要精心设计,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出最合理的板书,排列出的纲目以及图表等要清楚,字迹要工整,规范。一堂课一般一个板面,并分主、副使用。如一个板面不够,可用投影片或小黑板。

  三、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的一种推动力。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4

  一、增加学生对教师的尊敬

  教师认真地批改学生的作业是教师的职责,也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一种尊重,因此,教师认真地批阅作业会增加学生对自己的尊敬。如果学生做完作业后教师不认真地对待而是草草了事,一方面,学生会认为老师不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下次学生就不会认真地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另一方面,学生也不能从老师的批改中找到自己的错误,不利于学生的进步和提高。相反,教师认真地对待学生的作业,学生会从每次的批改中看到老师的负责和辛苦,这样很容易就让学生认可老师的工作,在学生的心里会更加尊敬老师。作业是学生和老师的一种交流工具,学生用作业告诉老师自己的弱点,老师用批改作业的方式告诉学生解决的方法,因此,教师一定要认真地对待学生的作业,认真地批改。

  二、帮助学生更快地进步

  作业是学生学习情况的体现,教师批改学生的作业不仅可以帮助老师发现学生的易错点,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薄弱点,有助于学生在作业中找到进步的突破点。在化学的学习中有很多细小的点学生很容易犯错误,例如,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学生自己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但是教师可以通过作业找到学生的错误点,并标注出来引起学生的重视。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会知道这节课哪些是难点、易错点,在下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些让学生重点突破,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总结,将学生的错误进行分类,这样就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同时在批改作业的时候教师要详细地给学生标注这道题具体错在哪里,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和纠错。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错误给学生布置巩固提高的作业,根据学生作业错误的分类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补救,这样学生就会趁热打铁地把知识点再次用作业巩固。

  三、鼓励学生前行

  作业不仅是学生问题的体现,还是学生学习成果的体现,学生通过做作业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可以给学生增加学习的信心和热情。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给学生画上的对号就是对学生学习的肯定,当学生看到这些的时候他们就会为自己感到骄傲,这样学生就会对这一学科更加有信心,在学习的时候愿意为这一学科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热情。同时教师可以在批改作业的时候给学生评定A、B、C、D,学生拿到作业看到自己的评分就会去和别人的比较,这样就在无形中给学生设置了竞争,在竞争的环境下学生会受到激励,努力学习。在社会上竞争意识是不能缺少的,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让学生有了竞争意识,有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当学生走上社会,竞争意识也会帮助学生成功,使学生的发展道路更加通顺。教师在给学生批改作业的时候也要合理地给学生一些鼓励,每个学生都希望可以得到老师的鼓励,所以在作业上给学生鼓励,这样学生就会更加有信心地前行。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学生要掌握很多化学方程和一些化学反应现象,化学成绩的提高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实现,只有多做题,学生才能在作业题中巩固知识,使知识不被忘记;同时通过做题,学生可以在不同的题型中学会举一反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在学生做题的时候老师需要对这些作业进行批改和纠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找出错误,让学生找到学习的目标和方向。作业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的作业质量代表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老师对作业的批改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不仅是一种尽职尽责的体现,还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业不仅是学生的学习工具,还是老师的教学助手,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作业批改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认真对待学生的作业,在作业中发现教学方向,带领学生高效地学习。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5

  摘要:初中化学学科是中考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初中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化学学科在素质教育中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在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这自身的作用。在新世纪及教育改革的新背景下,化学教学发生着默默地变化,面对这些变化我们化学教师该如何处理、面对。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阐述一下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希望能与各位同仁共同交流、提高。

  关键词:新时期;初中化学;教学现状;浅析

  初中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主要研究生活各种化学现象,非常贴近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据此来说初中生对化学学科学习有浓厚学习兴趣才是正常,但是,现状却不容乐观:学生不喜欢化学课,甚至讨厌化学课。面对这一现状再结合新时期时代特点,我们应该积极地去探索期成因以及该如何去解决该问题?

  1新时期化学学科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们的初中化学教育教学也应紧跟时代步伐,甚至是领先时代发展。可是,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去不容乐观。作者根据多方调查并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及经验,认为造成该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1初中化学课堂重理论轻实验:初中化学本来是一门研究以生活实际中化学现象为主要内容的学科,所以,我们教学中要注重化学实验的学习,可是我们初中化学现状却忽略了这一点,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忽略了化学实验的教学,当然我们也不是淡化理论内容的学习。这样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造成理论学习好,而动手能力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化学教师教学侧重点不同;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领会不透彻;化学实验设备不完善等等。

  1.2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单调:初中化学有着自身的学科特点,化学现象千变万化、千差万别。所以,化学学科的教学就应该各种各样,存在着很多的变化,所以教学方法也应该各有特点,形式多样。但现实却是千篇一律:定义的讲解、实验现象的单纯描述、练习题的单一强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教师专业素质欠缺;教师激励制度不完善缺乏专业成长动力;化学教学设备不齐全等等。

  1.3初中化学教学设施陈旧、老化:由于化学是以实验为依托的学科,很多化学反应现象只以语言描述是起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的,还是要依靠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体会化学实验的真谛,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是,由于很多学校教学经费紧张,化学实验设备无法得到及时的更新和补充。化学实验设施陈旧、老化,一些实验无法保证安全性,尤其是耗材类的化学用品不能及时补充。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教育经费紧张;教学经费被挪为他用不能专款专用等等,不能保证化学教学秩序正常进行。

  2结合新时期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应对策略

  在科技发展的当今时代,再加上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我们化学老师要一次为契机,紧跟时代步伐,有效利用现代科技和有利条件为我们的化学教学所服务。

  2.1把握课标,立足教材:我们要想把化学学科教好,首先就要把握课标,立足教材。也就是要以义务教育新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为出发点,在完成教科书上任务之后,再加以知识面和强化练习的拓展。但是,我们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拓展的前提是在吃透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前提下。这样一来的话,不但学生的基础知识得以夯实,还能将拓展知识加以巩固和延伸,自然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2加强教师专业素养培训:有些学校化学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甚至不是化学专业的老师代化学课,这种现象尤其在偏远的农村和山区更为严重,这就会造成化学学科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化学教师是决定化学教学效果的首要因素,是化学教学成败的关键。所以,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加强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关教育部门可以经常筹备、举办各种学科的专业、针对性的专项培训。

  2.3运用先进科技设备为化学教学服务:要想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首先就要配备先进的.设备,政府就要给学校以充分的教育教学经费保障。俗话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所以,要想取得教育教学上的优秀成果,就要加大教育投资。有了教育经费保障,就可以引进先进的教育教学辅助设备。比如:交互式电子白板、电脑互联网设备等,利用这些设备不但可以打造化学高效课堂,还可以变化化学教学形式,还可以演示一些难以进行的化学实验。

  2.4加大实验比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化学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也是一门动手性很强的学科。又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所以,应加大实验教学内容比例,让学生在动手做试验的过程中体验化学反应实际情形,从而能够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另外,实验还可以打破“教师讲、学生听”传统格局,给学生以新颖的教学形式,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总之,虽然目前的初中化学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但是只要作为初中化学教师的我们共同努力,分析造成该现状的原因并对其加以改善,再加上教育主管部门的鼎力支持,那么,我们的初中化学教学定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我国的素质教育贡献化学学科的独有功效。

  参考文献:

  [1]张一峰.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及其对策[J].新课程(中).2015(06).

  [2]王峰.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的实践探索[J].黑河教育,2014年12期.

  [3]伏铃林.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考试周刊,2014年63期.

  [4]王文艳.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4).

  [5]赵秀者.对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及解决策略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26).

  [6]吴俊明主编.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化学课程改革[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梁青.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3.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07-21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07-20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精品)05-17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精选15篇)07-21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5篇(经典)07-21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共15篇05-17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合集【15篇】05-17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常用【15篇】05-17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汇总15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