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时间:2024-05-18 12:23:51 化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必备】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化学教学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必备】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

  一、把握考点,有的放矢

  在初中化学中考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物质构成的奥秘与物质的化学变化约占30%,化学计算约占10%,而这两部分内容的得分高低都与化学用语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明确考纲要求,让学生对常考考点加强记忆和理解,不要过多地增加超纲的知识点,否则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比如,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原理、熟石灰与纯碱的反应等这些高频考点就应该加强督促。

  二、由浅入深,逐层渗透

  由于教材安排的化学用语的教学顺序有部分矛盾以及难点比较集中,因此,在教学中要合理安排学生进行记忆,有必要超前布置记忆任务。在学生最初接触到化学这门课时,教师就要慢慢渗透化学用语,比如,讲到简单的化学物质时,就在黑板上写出这种物质的化学式,如,二氧化碳为CO2、水为H2O,从感官上逐渐让学生习惯化学用语。

  三、培养兴趣,竞赛记忆

  化学用语的学习虽然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是通过老师的教学策略的改进依然可以使学生对其很有兴趣。比如,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教学中老师要善于用化学用语去解释身边的物质和变化,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都有化学用语,如,阅读饮料瓶的成分说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原理、化学肥料的使用等。还有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小组竞赛机制,通过听写、默写等方式的得分统计,来对小组的化学用语掌握情况进行评比,使学生积极性提高。

  四、借助口诀,轻松记忆

  在九年级化学用语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俗语、谚语、口诀等对于教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化合价的记忆比较难,我就编了朗朗上口的口诀:钾钠氢银正一价,钙镁钡锌汞正二价……学生在课前一起朗读,很快就记住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再如,古诗《石灰吟》中的诗句都包含着一些化学原理,此诗第一句“千锤万击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轻易,发生的是物理变化;第二句“烈火焚烧若等闲”是指高温煅烧石灰石;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形象地写出了生石灰与水的反应;第四句“要留清白在人间”则说的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的反应。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学生怎么会感觉到学习枯燥呢?

  五、坚持听写,及时巩固

  化学用语的教学与语文、英语一样都属于语言的学习,所以,教学中要经常利用课堂的前五分钟进行听写,测试的内容可根据最近学习的化学用语的掌握情况来定,可以是上节课学习的化学方程式,也可以是学生在作业中出现比较频繁的错误,哪怕是简单的`几个元素符号、几个常见化学式、几个反应现象或几个重要的化学方程式等。养成这样的听写习惯学生就不容易遗忘所学习的化学用语,同时也对学生学习化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六、培养习惯,查漏补缺

  良好的化学成绩往往决定于良好的习惯。在化学用语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如,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规范性,中考评分标准规定若不配平或漏写气标符号、沉淀符号、反应条件都要扣分;还有要培养按要求填空的习惯,化学考试中有些空要求填写化学式,有些要求填写名称或俗称,一定要强调学生仔细读题,规范填空,避免非智力因素失分。总之,对化学用语的教学,教师要把握好考点,教学中要由浅入深,通盘考虑,精心组织教学;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形式激发、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要加强方法的指导和规范化的书写训练,在应用中巩固记忆、提高书写技巧。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知识的过程就是培养习惯、提高能力的过程。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2

  一、发挥教学设备优势,辅助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教学设备是辅助教学重要工具,我们常用到的教学设备包括多媒体器材、教辅材料、实验药品、实验器材、实验室等等,这些教学设备以其自身的外部特征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的行为和心理,也以其自身完善程度影响着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比如,实验室的整洁程度直接影响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和实验效率,药剂的配置和保存是否规范标准影响着实验的准确性,实验现象是否明显影响着实验的最终效果。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发挥教学设备的辅助优势,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此外,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电子设备已经成为承载教学信息的又一载体,其优势也在广泛的实践中得到证实和体现,是信息传递的速率大大提高让课堂教学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实验过程用投影仪投射出来,让坐在后面的学生也能观察清楚。

  例如,在学习金属和酸反应现象的.对比时,为了让学生清晰的看到不同的金属材料与酸反应产生的不同效果可以将实验过程用投影仪全程显示了出来,大大提高了实现的效果。另外,对于一些危险系数较高,不易在课堂演示的实验可以给学生播放实验录像,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就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实际生活与化学教学有机结合,从生活中选材,立足于生活实际进行探究学习。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时候,可以准备了一瓶未拆装的“雪碧”,将瓶盖打开后逸出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然后加入石蕊试液,发现石蕊试液变红,通过这种方法既可以得到预期的实验效果,同时由于是从生活取材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再例如,在学习干燥剂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搜集生活中常见的干燥剂,然后利用学生搜集的干燥剂进行实验,一方面可以鉴别物质的类型,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学生对干燥剂化学成分的记忆。在做这个实验过程中,很多学生反映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保存茶叶所用的铁粉,由于与酸的接触面积大,所以很快就能得到浅绿色溶液,这比之前学习的金属与酸反应效果要明显的多,再加上实验材料都源于生活,所以教学效果要事半功倍。

  三、总结

  总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还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究,以上探索也是经过大胆尝试发现的有效教学策略,不仅可以将学生引入一个微妙化学世界,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我们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探索和进一步的完善,把握教学的“灵魂”,让化学教学的质量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实现质的飞跃。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3

  初中化学是实验科学,需要大大小小的实验来印证化学知识,加深学生印象。然而当前的化学实验教学依然存在种种问题,需要我们改进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效果。具体而言,本文将从利用疑问提高实验效率、实验过程中关注学生主体性、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把控实验过程,注意实验安全几个方面着手探究。

  一、利用疑问提高实验效率

  实验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有些迷茫,不知道如何做,也不知道实验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所以在操作实验时便会茫然无措。为此,教师可以利用疑问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有一个目标和方向,带着问题去具体操作实验,使实验更具目的性和计划性。例如,二氧化碳提取的实验,一般情况下,我们是用石灰石和稀盐酸作为原材料进行实验,在实验开始前,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用石灰石和稀盐酸?难道我们就不能用其他的物质来制作二氧化碳吗?同学们,你们想想,还有别的物质吗?"问题刚刚提出,就有学生开始小声议论,互相探讨,慢慢地,学生会发现,曾经学过碳的燃烧、碳酸钙高温分解等,这时教师再带领学生逐一分析,碳的燃烧不方便收集所产生的气体,而碳酸钙高温分解对温度的要求又很高,经过这样一排除,学生发现,只有石灰石和稀盐酸才能作为最优的实验原材料。

  二、实验过程中关注学生主体性

  虽然化学实验中很多都是演示实验,是由教师操作,但是实验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印象,因此还需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中来,观察实验,操作实验,从机械地看到实际操作,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都能得到快速发展。为此,教师要多为学生创设实验机会,利用学校的实验室使学生切实利用正规的实验仪器设备进行实验,或者布置家庭实验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利用可以找到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真正体会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此外,即便是教师演示实验,也不能只顾着为学生演示,也要多向学生提问,要求学生思考,发现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规律等。这样,学生才能够通过实验而有所得。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

  多媒体技术可以说是现代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它对于教学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而在实验教学中,由于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可以降低实验难度,使实验现象更为明显,并且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需要的.信息收集、选择、处理的能力及人际交往的能力。同时,由于传统的实验教学,遇到一些要求高、难、设备贵重的实验,往往难以进行,多媒体正好可弥补这一缺陷。例如:(1)物质条件受限制的化学实验;(2)爆炸、毒性较大且不易控制的一些危险实验;(3)易出错误的实验,多媒体模拟一些错误的实验,可使学生亲眼感受错误操作的危险性,从而避免错误的发生;(4)微观物质结构及其运动的实验,有时通过语言描述比较困难,结构模型的使用又不方便,而借助多媒体三维图形功能则可以有利于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理解,有利于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应该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演示这些易燃、易爆、易出错、难呈现实验结果的实验,以达到既加深学生印象,又确保实验有效的最终目的。

  四、把控实验过程,注意实验安全

  化学实验都是化学物质的反应,稍有不注意,就可能会导致生成有害物质,或者释放有毒气体,甚至操作不当会发生爆炸等危险事故,虽然概率比较低,但是只要发生就会对师生的身心健康产生重大影响,使其受到威胁。因此实验安全事故也是我们不得不预防的。为此,教师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应该严格把控实验过程,确保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把环境污染降到最低。再以"硫燃烧"实验为例,硫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硫,它是一种有毒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会形成酸雨。所以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可以用一张在碳酸钠中浸泡过的纸片来代替放在集气瓶口的玻璃片,这样二氧化硫就会与碳酸钠反应进而被吸收,避免了排放到大气中产生污染。

  当然,在很多实验中,看起来是比较安全的,学生也经常不注意规范操作,教师还需多提点学生,多指导他们规范操作步骤,保障实验安全。

  五、结语

  以上,我们从利用疑问提高实验效率、实验过程中关注学生主体性、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把控实验过程,注意实验安全这四个方面对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性的提高进行了论述。化学实验是比较复杂的教学内容,教师只有充分考虑学生身心特点,考虑化学教学特点,凸显实验效果,注重安全问题,才能算保障了实验的有效性。而更多的问题还留待我们研究,在实验教学的路上,希望诸位同仁能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雷宇,张文华,彭慧。"中学化学实验研究"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渗透微格教学原理的探究教学模式[J].化学教育,20xx(7)。

  [2]杨明生,关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的现状分析报告[J].化学教育,20xx(1)。

  [3]秦成翠,熊言林。安徽省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化学教育,20xx(12)。

  [4]李淑丽。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及思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1)。

  [5]罗成。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xx.

  [6]李欣荣。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xx.

  [7]赵良彦。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D].陕西师范大学,20xx.

  [8]费明军。农村教学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xx.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4

  “翻转课堂”又称为“颠倒课堂”,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所谓翻转,是指重新构建学生的学习流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每天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回家完成相应作业;在翻转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首先通过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进行自学,回到课堂上师生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完成作业并展开讨论,做一些实践性的练习,并利用学到的知识进一步解决问题。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赋予了学生更多的自由,它把简单的记忆、理解、运用放在课下,而高层次的综合运用和创新则可以在课上发生,这样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就有了更多的沟通和交流。可以预见,“翻转课堂”将会给现行的中学教育教学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它的引入、应用和普及,对中学课堂教学现存问题的解决有着积极的意义,也可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把钥匙。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翻转课堂”在实验课时不变的情况下,提升学习效果

  对于大多数中学来说,学生的实验课时相对较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沪教版)中只包含了8个基础学生实验,共8课时。对于学生基础实验技能的训练相对较少,相应的拓展探究则更少,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而“翻转课堂”将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课外,通过预习时间最大化完成了对教与学时间的延长,能够在实验课时相对不变的情况下,提升学习效果。例如,在“基础实验6:粗盐的初步提纯”中,教师先把实验中涉及到的几个基本操作——称量固体、量取液体、研磨、溶解、过滤、蒸发等制作成相应的教学视频,学生在家观看视频自学,掌握操作要点,回到课堂上练习实验操作时,可以大大缩短实验的时间,提高实验的成效率和成功率,进而有多余的时间来完成一系列拓展性的探究,如在称量、量取后,增加一个拓展活动,设计实验并验证如何测量一滴水的体积。

  二、“翻转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是北宋欧阳修的话,用读书来修身,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要在有限的精力中学习别人的经验方法,读书就是行之有效的途径。目前我国的教育中存在着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繁重的课业负担使得学生无暇他顾,学生主动涉猎的书籍太少。将“翻转课堂”应用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希望能努力改变这一现状,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未知领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从而形成主动学习和阅读资料的习惯,真正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这种境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翻转课堂”全面提升课堂互动、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翻转课堂”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实验演示者、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这让我们有时间与学生交流、回答学生在视频学习时的各种问题,参与到各个学习小组的讨论中去,对学生实验探究进行个别指导。在学生的讨论中,我们会注意到一部分学生会为相同的问题所困扰,那么我们就要及时给予指导。同样我们也有机会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互动协作,在教室内巡视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发展起了他们自己的协作学习小组,在实验探究活动中不断产生疑问、大胆质疑、设计验证进而解决问题。“翻转课堂”为学生自主学习后的质疑和探究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可能,教师不再是发布指令的人,而是学习的指导者。

  四、“翻转课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

  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都不尽相同,因此个性化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问题我们很早就认识到了,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之间原有的基础差距,使得教师往往无法兼顾到每一名学生,比较常见的做法是照顾大多数同学,制定相应的学习进度。这种做法不可避免地使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感觉上课无聊,没有收获,而那些学习缺乏热情,同时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会跟不上老师的节奏。统一的课堂授课无法真正做到分层教学,而“翻转课堂”弥补了这一缺点,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接受能力来调整学习的速度,学习速度快的学生可以进行拓展实验的探究,学习速度慢的学生则可以多次观看视频反复学习,寻求教师的指导,牢固掌握操作要点,这让他们后续的知识学习不会遇到阻挠,从而使学生的成绩得到大幅度提升。经改良,现在的“翻转课堂”中,教师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能力安排进度和完成与之匹配的作业,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录制的视频可以分为基础模块、延伸模块两部分,基础模块就是本实验的演示,要求学生通过这组视频学习掌握基础知识、操作要点,延伸模块是指与本实验相关的一些拓展研究、前沿介绍、趣味实验等。教师设计作业时同样分为基础题、应用题、挑战题,基础部分训练基础知识要点,应用题是所学基础内容的学以致用,挑战题是指相关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学有余力或者有这方面学习兴趣的同学可以完成,这样就能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要求,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

  实验教学是学校培养探究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理论教学效果得到保证和深化的核心环节。在线学习(E—learning)日益盛行的今天,“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引入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教师的个性化辅导成为可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与学效率,减轻了教师授课负担,降低了教学成本,提高了教学效益。“翻转课堂”是未来学校的发展趋势,但一定要注意,它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所有的学科、所有的知识内容都适用这种模式,重要的是其代表的教学思想。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5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育技术与化学教学充分结合和巧妙运用,不仅可以优化我们的课堂结构,还可以优化教学信息的传递途径。可以将化学实验比较直观地展示在大屏幕上,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化学教学更有声有色,让学生更热爱化学。因此,作为初中化学老师,我们要肯动脑筋,积极参加多媒体教育技术方面的培训,提高自己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努力奋斗。

  一、多媒体教育技术应用到化学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我们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参考开展教学,有些时候,我们往往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分数,甚至会把学生困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他们与丰富的学习资源、现实相隔离,致使学生的学习化学兴趣渐渐衰减。我们应当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育技术融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教学内容集于光、声、形、色于一体,能动会变,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比如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这一课的时候,新知识讲授前我用课件放了氧化实验,立刻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对氧气的探索热情。后在介绍氧气对环境的影响时,又利用多媒体的技术进行全方位的图像讲解,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空气中氧气对我们赖以生存环境的重要性,从而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觉到其重要性。通过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把我们的教学内容变得非常直观形象,从而可以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激起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化学教学中,有利于学生观察化学现象

  化学是一门以科学实验为主的学科,实验操作特别多,课堂上经常要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以往我们都采用巡回展示实验结果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看清楚。然而,这种巡回展示实验结果的过程,浪费了很多课堂时间。另外,有些化学实验现象在实验中是较短时间内或瞬间产生的,所以如果采用巡回展示的方式的肯定达不到我们想要的结果,甚至还没巡回展示,实验现象就结束了。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完全可以克服这些缺陷,极大地提高化学实验的演示可见度,从而可以强化实验的演示效果。比如在做点燃镁的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把镁的燃烧瞬间拍成视频,然后通过多媒体把镁的燃烧过程投影到大屏幕上,每个学生都可以很清楚地观察到镁的`燃烧的瞬间情况。这样不仅能够方便学生观察化学实验现象,还能鼓励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三、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中,有利于加快教学进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比较单调呆板。一支粉笔、一本书,老师从头讲到尾,满堂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显然,这种教学方式的效率很低,有时甚至会影响教学进度。然而,当我们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把教学内容变得简单化,使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容易化,借助多媒体可以给学生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感知,不仅可以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程,而且缩短了学生对同样内容的接受时间。合理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还可以增加我们的课堂教学容量,可以让我们的学生有比较富余的时间进行练习和检查,可以让我们的教师有更多和学生单独交流的时间辅导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例如播放视频信息的时候,我们可以充分利用PPT中提供的超链接技术,很快地播放视频文件,能够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非常紧凑,从而使整个课件的展示过程是非常生动形象及可以连续演示的,与此同时,会给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节省很多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指导交流并且对整个课堂进行巡视。

  四、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中,有利于减轻教师的“负担”

  在我们上课之前,备课这个环节是肯定少不了的,而且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往往要阅读大量相关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往往会花费很多时间,尽管如此,有些地方还是准备得不尽如人意。然而,自从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以后,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我们准备很多教学资源,为我们的备课工作开辟一条捷径,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就能很快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或资料,极大节省了教师的备课时间,同时可以减少书写板书的过程,很显然就减轻了我们教师的“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总之,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优化了我们的课堂,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我们的传统课堂开出了一片新天地。所以,我们所有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工作的老师,都要不断地学习多媒体技术,不断运用新技术完善我们的教学模式,创设适宜学生特点和教学特色的新的教学模式,让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化学多媒体CAI的应用评价及前景展望》.化学教学.

  [2]《新课程化学教学方式的基本特征与有效设计》.中学化学参考.

  [3]《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育学文摘.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6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已经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和实施,也不断地要求初中化学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初中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激发好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及创造力,也加速提高了教学质量。并且引导学生在化学中“生活”,将生活中遇到的现象运用化学进行解析,发现化学的乐趣。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化学;生活化

  化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然而作为初中的学生却缺少发现的眼睛,再加上刻板的教程,更加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是影响他们化学学习的关键问题。化学生活化将化学与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化学无处不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1从心理上进行疏导,缓解学生的恐惧心理

  作为初三才增加的科目,化学对于学生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因此学生会产生陌生恐惧的心理,不知从何下手,也没有好的学习方法,进而会导致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形成成绩下降的恶性循环。此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对未知的恐惧。教师应采取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念,教学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的过程,更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努力,共同发展的过程。

  2从课堂上进行引导,培养良好的化学素质

  初中的学生心智尚不够成熟,缺乏发现的眼睛。因此他们很难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问题及化学运用。此时就需要化学老师在课堂上授课时加以引导,在化学“生活”中,用化学知识解析一些生活现象。例如,“鬼火”究竟是什么,铁为何生锈等。让学生意识到化学的`奇妙,进而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上与教师的互动之中,也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活力。同时教师也应加强自身的教学能力,将刻板、无趣的化学知识转化为生动、活泼的语言陈述出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及思维能力。

  3从新课程教育背景下,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旧的教学观念及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教学的需求,教师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教师的教学观念、模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应随之发生改变,以适应新的课程标准。第一,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教学结论更注重过程,教学关注学科更要关注人。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关系。但同时学科教学也要以人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是乐在其中还是无动于衷,是积极参与还是躲在旁处,这都需要教师的细心观察,还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因材施教,不能刻板保守。在教好文化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从而增加学生的化学素质。第二,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鼓励课堂教学的生成和开放。互动并不仅仅是回答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发现生活中化学现象时,与老师的讨论、辩解,也可以是科学的争论。让课堂换发生命的活力,不再是老师在上面讲解化学知识,学生盲目的接受而已。而是通过生动的生活语言,将化学知识形象化,同时也加入学生的思考模式,思维方法,将化学生活化。

  4贴近生活,将化学生活化

  第一,收集实验用的素材:化学是生活的归纳和总结,生活丰富多彩,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也是数不胜数,奇妙无穷的。化学用的素材也是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收集一些铜丝、铁钉、石灰、食盐、饮料瓶、注射器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同时也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物品。这样有利于学生走进生活,也为以后教学实验和学生自己实验准备了素材,避免浪费,实现资源再利用。第二,生活例子加强记忆:教师应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提出新奇、发散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举出一些实例,从而加强学生的记忆。例如为什么炒菜失火时用水浇反而火越大呢?泡菜的腌制用了什么化学原理?鸡蛋为什么扔进熟石灰就能煮熟?含工业酒精的假酒为何会使人中毒钨丝变黑?等这写就在我们身边的实例,进行分析、讨论,从而学习到化学知识。这样可以使学生觉得化学生动有趣,无处不在,也会加强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5从环境出发,让化学为环保出力

  随着经济不断地发展和国家GDP的迅速增加,人类对各种能源的透支使用及不注重对环境的影响,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此,在化学课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自己学的化学知识变废为宝,从而使资源再利用,并且不断地学习研究。

  6从科技出发,让化学为科技服务

  化学支撑科技,科技改变生活。在科技的不断发展的作用下,我们可以利用化学知识不断地开发新能源,例如太阳能、沼气等,这样也有利于环境保护。总之,通过化学生活化可以更好的加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也使学生走进生活。因此需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和教育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及化学教学素质。学校也应该参与进来,三方共同努力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化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魏峰.对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几点认识和感悟——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心理辅导[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xx,(26):61,122.

  [2]赵明健.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探索[J].山东教育:中学刊,20xx,(7):50.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7

  一、正确理解分层教学的涵义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就是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特点,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学法指导,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提升,这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

  二、了解学生、科学分层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表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智能特长,要实现化学教学的因材施教,首要前提就是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分层教学的目的就是针对学生在智力、非智力因素、现有基础知识和接受能力中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寻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有的同学采用隐性分层或自主分层,有些同学则更适合显性分层。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通过不同形式的测试、考核,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分层施教、合理推进

  分层课堂教学是根据常规的课堂教学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分层备课授课、设计课堂提问、练习、作业、分层实验、分层教学评价等。整个课堂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

  1、设计分层教学目标。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结合教材与学生学习的可能性,为每层学生设置相应的学习目标。对待后进生采取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优生则允许超大纲、超进度,这样才能较好地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准确把握各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①达标目标:全体学生都可以掌握的“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的部分,属于低层目标。②提高目标: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比较复杂的运用与理解的部分,属于中层目标。③高层目标:指基础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掌握的复杂的分析和综合运用,具有创造性的部分,属于高层目标。

  2、设计分层备课、授课。分层备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教师在透彻理解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把握住哪些是基本要求,是所有学生应掌握的,哪些属较高要求,是中上学生掌握的,然后,设计分层教学的全过程。其中,要特别关注如何解决学习困难学生的困难和特长学生潜能的发展。分层授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中心环节。我根据学生层次的划分把握好授课的起点,处理好知识的衔接过程,减少教学的坡度;教学过程要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宗旨,让所有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保证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

  3、设计分层的课堂提问、练习、作业。课堂提问是对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根据问题的难易、繁简而有的放矢地让不同的层次的学生作答,避免问答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在教学中所提的问题太容易,没有给他们“跳一跳,摘果子”的机会,就不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使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开拓。所提的问题太难,他们会无所适从,从而产生畏惧甚至抗拒的心态。因此,课堂提问,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真正增强学习的信心。

  4、设计分层的实验内容。《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5、设计分层的教学评价。教师要在课堂提问、演板练习、作业练习、课外辅导、考试命题等方面把握好评价分层的标准,同时用“放大镜”看差学生的优点,及时表扬、鼓励,使其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各层学生都有一个恰当的评价平台和发展空间。优生也更能放飞他们的优势,施展学习的才华。科学的教学评价将给教学以正确的方向,老师通过教学评价准确地了解教学效果,了解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可以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学生通过教学评价了解自己的素质特点和学习状况可促使自己扬长避短,有效地进行学习。总之,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立适合农村初中学生特点的课堂,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方法是最佳的切入手段,只有了解了学生,高效地指导课堂教学,学生才能学有所获、全面发展,化学课堂才能富有生机,焕发出新课改的活力。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8

  一、想象力在化学学科中的表现

  1.微观化学世界的想象能力

  化学学科的研究方向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学习化学知识时,学生不但要从宏观变化方面进行学习,还要结合物质的微观变化来进行理解和掌握,将宏观变化和微观变化结合起来才能发现事物变化的本质规律。通常来说,微观范围内的化学是摸不到、看不见的。比如分子式等,这需要学生具备足够的想象力,依据文字及图画所传达的信息,在联想的作用下,才能在大脑中实现概念的具化。想象力在微观化学中的作用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于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学生需要借助想象力来展现其形状、变化、组成、相互作用力等。第二,物质的物理变化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包括三态变化、溶解、电离等,这种变化是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因此学习物质的物理变化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第三,与物理变化相同,对物质化学变化的教学同样需要学生具备想象力才能进行。

  2.化学学科中的创造想象

  化学教学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是学生主动认识化学学科、提出化学问题、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阶段。初中化学的.相关实践活动主要集中在基础知识层面上,因此当学生面对一个新的化学问题时,必须要结合所学的基础知识,自主地提出猜想与假设,分析问题可能得出的答案;之后在有限的条件下,再充分发挥想象与联想,依靠自己的能力进行验证,并在试验过程中进一步提出新的想法和观点。这样整个求证过程都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了锻炼。

  二、培养中学生化学学科想象力的教学建议

  1.提高学生想象力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有助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常用的提高学生想象力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型启发法,即根据自然界中事物特点、规律、变化等,通过联想创造出具有相似性质的事物的新形象;拟人法,即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将抽象的、微观的事物想象成人,通过对人的具象认识来理解抽象和微观的事物;假设法,对现有的事物进行未来假设,然后验证。此外还有夸张法、联想法等。

  2.注重“三重表征”教学,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方式

  化学教学中的“三重表征”是指化学事物宏观、微观及符号的表达。学生在进行化学学习时要能够分别从微观、宏观及符号三个事物表征上进行理解,并能够在三者之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在发现事物进行宏观变化时,学生要能够进行微观想象,并进而运用数学符号表达出来。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引导学生形成“三重表征”意识以及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模式。对于抽象性较强的微观化学,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模型、图画、多媒体等手段来向学生展现相关知识,将物质的微观变化通过各种工具及手段实质性地表现出来,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实践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观察自然现象,多注意身边的事物,使学生获得足够的表象积累。

  3.以教学环境为依托,通过讨论合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无论何时,一个人的想象都是有限的。因此,教师要创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积极的合作平台,让学生在共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出更多的灵感,做到互相借鉴,共同进步。在课堂讲授知识的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实践的运用,将身边的事物变化引入课堂,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环境中发现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交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和支持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合作、思考和交流。

  4.发挥网络多媒体的作用,激发学生想象

  微观世界的变化是人的肉眼所看不到的,必须借助足够的想象力,使这些微观事物在大脑中形成一定的形状,才能更好地理解微观事物的发展特点及规律。但是由于个体间差异性的存在,不同学生的想象力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运用多媒体工具,以具体的形象呈现到学生面前,辅助他们进行抽象化的想象或在大脑中成像。多媒体工具具有直观性和灵活性的优点,能以直观的形式冲击学生的感官,将微观过程宏观化,将抽象过程形象化,从而促进学生化学微观想象力的形成。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9

  摘要:伴随新课改的逐渐深入,老师也在不断尝试进行教学创新,以期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就将结合农村初中化学教学,分析目前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及原因,探究如何对农村初中化学教学进行创新与改进。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教学;农村教育

  一、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分析

  1.部分农村初中化学老师教学质量不高。伴随着现代社会互联网技术及各类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很多新兴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工具已经涌现。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中,由于教师和学生日常生活中对互联网接触并不多,因此教学多采用书本、板书的教学方式,并且教学理念也偏向保守和传统,但是由于大环境的原因学生普遍都能接受这种教学方式。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学生日常生活中每天面对的都是电子设备及各类移动端,他们也习惯了便捷、高效的生活节奏。这样一来,在新时代背景下部分学生面对老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时会很不适应,对初中化学课程甚至老师产生抗拒心理,这样对他们的学习非常不利,这一问题亟待解决,老师要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2.农村初中化学两极分化严重。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的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学生的个人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导致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产生差异,可能某些学生认为很简单的知识或者技巧其他学生就是掌握不了,这样的差异在教学中是普遍存在的。由于学校的课程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老师不便于在课堂上对知识进行重复讲解,这样不仅会拖慢教学进度,也不利于解决学生各自难点的差异性。这样也导致了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二、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原因分析

  1.部分学生对初中化学学习失去兴趣。结合笔者上文所述内容,新时代下学生的心理特征也发生了变化,但是很多老师并没能很好地去了解和感知,仍然沿用陈旧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对化学课程学习失去兴趣。在现代社会这个宏观环境下,互联网成为了人人知晓、人人都需要掌握的一门学问,学生也不例外,并且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悟性都极强,因此他们的互联网感知度往往也很强。从小接触互联网、从小从互联网上接收各类信息导致现代学生的心理偏向成熟,并且对新鲜事物更感兴趣,而老师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与这会产生强烈的冲突,学生可能会觉得老师老土、跟不上时代,这样一来自然对初中化学课程不感兴趣,逐渐产生厌学心理。

  2.老师的教学仍停留在“师本”模式。我国传统教学一直处于“教师本位”模式,但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各专家和学者对“学本课堂”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生本课堂”将学习者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强调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知识点,更要教会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思考逻辑。但是就笔者了解到的情况,目前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仍然普遍处于主体地位,作为知识接受者的学生在学习中则较为被动,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持久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老师仍然用“师本”思维去设计教学、管理学生,并没能考虑作为知识接受者的学生,他们希望老师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对知识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无疑会加重学生对学习和老师的抗拒性,并不利于老师开展实验教学。

  3.城市化进程导致生源的缺乏。伴随着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部分农村家长会选择带着孩子外出生活,有一部分会在县城买房生活,导致农村学生的总体数量急剧减少,优秀农村学生的数量更是屈指可数。另一部分留在农村生活的家长,很多为了家庭生计会选择经营小本生意,心思大多放在赚钱养家,常常忽略对农村孩子的关心,也不太重视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家长对学生学习的不重视和农村优质生源的锐减,都导致了农村化学教学陷入困境。

  三、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1.老师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化学教学水平。老师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通过学习新兴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并将理念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匹配,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除了常见的教学方式,老师还可以多学习,如实验教学、德育教育、对话教育、互动教学等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素质与水平,为化学实验教学有质量地开展提供保障。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用学习到的知识去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来带领他们体会化学学习的重要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有趣的图片、动画甚至小故事,这些小互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加认真地观看和学习,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化学实验学习效果。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度,主动去探究学生在生活中所关注的热点、学生生活中喜欢的事物、学生向往的未来生活,这样一来有利于老师加深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也有利于老师将学生在生活中的关注点融入教学,有利于进一步开展教学,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

  2.老师要为学生创设“生本课堂”氛围。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越来越多的老师意识到了课堂教学应该从“老师本位”转变为“学生本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生本课堂”强调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自主地去探索知识,并能将课堂所学知识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伟大大脑研究学家赞博曾经在《启动大脑》一书中指出“当我们的大脑处于紧张状态时,其对外界的信息会更不易吸收,当我们的大脑处于放松状态时,我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是无穷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很大,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能够加速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和理解。因此,在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老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开放式课堂氛围。例如,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每节课开始时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新闻上阅读到的有趣化学小知识、小现象;老师也可以在课堂组织学生对当下的热点事件进行化学维度的分析,让课堂教学有趣味性。

  3.老师可以尝试采用探究互动式学习方式。笔者建议,初中化学老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来设计不同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合理地进行探究互动式学习。例如,在老师对某专题内容进行实验教学讲解时,可以将学生分为5~6人小组,并在组内做好分工,告知哪些同学负责课外资料搜集、哪些同学负责动手实验、哪些同学负责实验报告的撰写,将学生合理分工,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书本上的具体内容,探究并总结所学知识的特点,最后尝试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创新展示和比拼;在平时的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组织类似辩论赛的思辨型比赛,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类似“化学实验中的小细节可以忽略吗”“我们现在学习的化学知识将来有用吗”的辩题自主选择持方,将学生分为两个大组进行辩论和学习;除了以上举例,老师还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对自身的实验教学形式不断进行更新和优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教学中融入实践,让书本更加贴近生活。学生从小接受教育是为了让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同样的道理,化学课程的学习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也给初中化学老师带来教学启发: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用学习到的知识去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带领他们体会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化学老师可以多鼓励学生动手做实验,自行验证实验结果,并将其应用于自己的生活中。同样,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的结果往往会印象深刻,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加深,在生活中遇到相关问题的时候可以很迅速产生联想并作出反应。老师将实验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切身体会,让他们自发将知识用于指导自己的生活,让书本更加贴近生活。化学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对学生后期的学习影响深远,因此学校和老师要给予关注和思考,对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施海健.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文理导航(中旬),20xx(02):55.

  [2]李昌安.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考试周刊,20xx(06):149.

  [3]覃春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策略[J].考试周刊,20xx(05):160.

  [4]罗妍.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改进的探索[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xx(02):63-64.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0

  一、初中化学实验准备

  化学教师是实验的主要引导者,在实验的准备阶段必须先了解实验内容,根据实验过程和实验目的列出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药品。在部分实验过程中,为了达到完美的实验效果,药品用量大,危害较大,所以在实验的准备阶段不仅要考虑到实验的成功与否,还要考虑到对室内环境造成的影响,倡导绿色实验。在一般的化学实验过程中,仪器应以小型的为主,把药品的用量控制到最少量,在选择设备的时候除了关注实验的趣味性外,还要考虑余液的处理和实验安全。例如,在《金属与矿物》和《应用广泛的酸、碱、盐》中,实验过程可能用到铁、铝、铜、盐酸和硫酸等,在实验准备阶段要将这几种金属片裁成一厘米宽,十厘米长的金属条以供使用,试管选用小型试管,将金属片置于酸中观察反应现象,实验结束后拿出金属条清洗干净以供下一次实验使用,这样的实验过程简洁、高效,在药品用量最少的情况下达到了实验效果。初中教材中也有制取氧气的实验,在制取的过程中一般选择的是高锰酸钾,主要是考虑到实验的安全性。使用高锰酸钾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初中生刚刚接触化学实验,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在取用药品时要当心不要洒落在桌上。教师在实验准备阶段就要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棉花要放在试管口两厘米的位置,这样做能防止高锰酸钾被气流引到水中,实验结束后要将小型试管和药品一起回收,试管要用双氧水清洁。在学习酸碱指示剂这一知识点时,也需要用实验进行辅助教学,在实验的准备阶段,教师要准备一些花瓣、白菜和胡萝卜。在实验开始前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每组选用一种物品进行实验,各小组在结束后可相互交流。在课堂上研碎胡萝卜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所以在实验准备阶段就要研碎好,这样既节约时间,又节省药品。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

  实验内容在化学授课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它不仅能教授给学生一些常用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实验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考试过程中,实验题也占有一定的比重,所以,教师要认真组织开展实验教学课程。

  (一)要提前演示现象

  在实验准备阶段的基础上,在课堂上教师要对实验的过程进行演示,在演示前要说明实验的目的,实验的注意事项,然后再开始操作。比如,在讲解氢气时,由于氢气不纯时会发生爆炸,为了收集到较为纯净的氢气,也为了实验的安全性,要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仔细观察,使学生掌握氢气的制作方法和检验方法。实验课的开展不仅包括实验操作,还包括实验结束后的实验报告。在完成每一次实验后,教师都要进行实验报告总结,在实验小组长的监督和教师的精心指导下,最后选择比较出色的给予表扬。

  (二)实验要具有代表性

  教师要组织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实验进行演示,从而让学生了解此类化学物质间的反应。同类型的反应一般都具有相同的规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各种反应的概念,教师要安排一系列有关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从中总结出规律。例如,教师可以准备木炭、硫粉、铝丝和磷粉,做不同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这些物质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金属物质,一种是非金属物质。通过这一类型物质的'化学反应,可以引导学生概括化合反应的概念。同理,在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的概念总结上,也都是通过观察这种经典化学实验现象总结的。在学生归纳这种反应概念时,教师需要组织一系列富有内涵且直观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挖掘感官的知识,提炼出化学概念。例如,在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这个实验结束以后,学生会有以下错误的想法:但凡是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考虑生成一种物质和生成两种物质的区别在哪?为什么有这种区别?这样对比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概念。

  (三)实验要具有说服力

  现象明显的化学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理论非常重要。由于化学理论比较抽象,初中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教师要设计一些有说服力的实验,使学生在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抽象的概念。例如,在讲解电离的概念时,可以通过液体导电的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进而促进学生理解电离的概念。另外,在初中实验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也要考虑到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一些化学物质具有毒性,教师一定要告诫学生按实验步骤和实验规则进行实验。总之,在初中化学实验的准备和开展过程中,师生要时刻总结经验教训,摸索实验技巧和实验方法。同时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要认真摸索,刻苦钻研,争取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有新的突破。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1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了兴趣,什么事情都会取得成功。初中化学对于刚刚进入中学的学生是一门比较抽象而且生疏的学科。他们学习起来会有难度,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那么,如何能够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呢?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个问题的一些做法和尝试,以供大家参考。

  一、以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理化学科的最突出特点是以实验来提高学生的理解性。实验更能使学生增强直观性,提高理解能力,更能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化学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手段。比如,我执教碱金属钠的性质演示实验,如果老师除去外皮让学生看银白色,只有前面的学生能看到,后面的是不能看明白的。因此,我就把这个演示实验同钠受热、钠与水反应等三个演示实验放到一起,让前后桌4人一组进行学生实验。通过这样做,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促进了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轻松地学化学。

  二、让化学走进生活

  化学比较抽象,但它与生活则是十分密切的,我们时时处处都和化学发生着联系。所以,我要率领学生走进生活,让他们知道化学是我们生活的依托就喜欢学习了。如,我教学“氧气”一节时,他们只知道氧气与我们人类密不可分,但是对怎样制作氧气,生活中一些东西和氧气反应都很陌生。我就列举了食物变馊的问题,就是氧气和食物的化学反应。接着又举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学生就自然高兴起来,感到非常有意思。我们要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进行启发,和生活相结合的课堂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增加兴趣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够给学生带来无穷的快乐,更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并能使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比如,办黑板报或办专栏的形式,结合与化学有关联的突发热点新闻,来宣传、研讨、答疑、解惑以增强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还能开展一些趣味化学的小制作,诸如“魔棒点灯”“空杯生烟”“清水写红字”等,这些有趣的活动无疑也会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总之,我们作为广大化学教师,要深入研究新课标,挖掘教材,研究教法,提高教学水平,要研究好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精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逐步认识和感受化学知识对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激发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从而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2

  摘要:九年级是化学基础教育的启蒙阶段,讲故事———讲与化学相关的故事———已成为化学课堂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学生兴趣的重要方式,也是让学生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方式。“水的净化”教学以故事为线索,着重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建构真实课堂。在教学片段点评的基础上,就故事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从设计教学境脉、构建“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微视频的使用等方面进行反思。

  关键词::故事教学;初中化学;反思;水的净化

  1问题提出

  九年级是化学基础教育的启蒙阶段,是“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的重要阶段,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化学思维、将学生引入化学殿堂的重要阶段。然而,一方面由于长期应试教育模式的传统习惯,教师往往片面强调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另一方面由于应对升学考试的需求,知识内容的掌握依然是课堂教学中主要的目标追求。教师为了实现大容量、高效的课堂,有意割裂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得学生被束缚在抽象的符号世界中。这样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对化学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畏难情绪日益滋生。因此,我们教学中的当务之急是,实现化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融通,体现化学的学科价值,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尝试在“水的净化”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引用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风靡全球的真人秀节目“荒野求生”。本文在教学片段点评的基础上,就故事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反思。

  2教学思路与流程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见图1。我们试图打破新授课的常规模式,充分挖掘贝尔格里尔斯(下称“贝尔”)“荒野求生”的视频资源,精心设计情境。围绕水的净化,组织了贝尔野外生存中净水的几个微视频素材,将教师的主导意识(问题线)和学生的认知途径(活动线)巧妙地串联起来,一方面,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把课堂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把学生由课本知识引向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创设系列“水”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健康的生活观念,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同时,通过合理地选择净水方法,理解水的不同需要,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资源开发意识与科学耗能观念,提升核心素养。

  3教学片断实录

  3.1片段一:新课导入

  师:今天,我和大家来一次说走就走的野外旅行,学习一种野外求生的基本技能———水的净化。有请我们今天的野外旅行向导。播放微视频1:(写实电视节目《荒野求生》的片头)一组蒙太奇镜头展现野外生存第一人———英国探险家贝尔格里尔斯在沙漠、沼泽、森林、峡谷等危险的野外境地施展野外生存绝技的画面。师:下面让我们跟随贝尔去寻找水源并获得饮用水。播放微视频2:(《荒野求生》片段)贝尔蹲在山涧旁捧起溪水:“因为现在正值雨季,有很多水从山上流下,你可以看到水很浑浊,里面有很多沙子,还有很多淤泥……”。师:从山上流下的这杯泥沙水,一般情况下可以直接饮用吗?生:不能。师:让我们与贝尔一起来想想办法吧!点评:《荒野求生》是中学生喜闻乐见的一档节目,用其作为课堂教学引入,新奇感、震撼力都相当惊人。水是野外生存必需的基本保障,因此情境引入也与教学内容高度地契合。这样创设情境,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出发,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思考。

  3.2片段二: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

  3.2.1明矾净水———吸附沉淀法师:静置一段时间的泥沙水,是不是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澄清呢?以前,在没有自来水的农村,暴雨过后的河水很浑浊,而人们又急需饮用水,怎么办呢?播放微视频3:(《荒野求生》片段)水缸内盛有浑浊的河水,村民用一块明矾在水缸内壁摩擦几圈,水中形成胶状物,再把干净长木棍放入其中沿一个方向搅动几下,水逐渐变得清澈透底。师:搅拌时,在水中看到了什么?生:胶状物。师:这种胶状物就是明矾溶到水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吸附功能的物质,它吸附了水中小颗粒,使其形成大颗粒而沉降,这种净水方法称为吸附沉降。

  3.2.2过滤分离法师:刚才我们通过沉降的方法将浑浊的泥沙水进行了净化,那贝尔又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净化的呢?播放微视频4:(《荒野求生》片段)贝尔使用帆布包内袋制作过滤装置除去水中的泥沙。师:贝尔是怎么净化的?生:过滤。师:他用什么过滤的?生:布袋。师:布袋的作用是什么?生:分离泥沙与水。生:过滤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师:日常生活中的过滤器有哪些?生:筛子、渔网、纱布、茶叶漏、漏勺、淘娄等等。点评:在明矾净水的教学中,视频使用别出心裁,可以直接明了地让学生了解明矾净水的全过程,能够清楚地比较明矾净水前后的差异,效果显著。过滤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者通过贝尔用布袋净水视频引出过滤概念,从而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的过滤操作。

  3.3片段三:除去水中的色素、气味等可溶性杂质———活性炭吸附法

  师:(展示过滤的水)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而颜色、气味却没有除去,为什么?生:它们含有的都是可溶的物质。师:贝尔在野外生存时,也经常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处理的?播放微视频5:(《荒野求生》片段)贝尔将烤焦的木片敲碎,放入水中。师:颜色和气味真的能除去吗?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参与演示实验,将有颜色、有气味的水倒入事先准备的装有黑色物质的注射器中,并将水挤压到小烧杯内。师:(学生代表)观察处理过的水的颜色、闻一闻它的气味。生:没有颜色、没有气味了。师:注射器中预先放的是黑色的木炭。木炭疏松多孔,表面积大,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常用来除去色素和异味等。而防毒面具、净水器中用的则是吸附效果更好的活性炭。投影:电子显微镜下活性炭内部细微密集的孔隙结构。点评:教师通过视频“贝尔利用木炭去除颜色”引入吸附净水法,继而利用注射器设计了一套简易活性炭净水装置,具有现象明显、便于控制、时间短等优点。

  3.4片段四:海水的淡化———蒸馏法

  师:前面,贝尔为我们找到的都是淡水,如果野外生存是在一个孤僻的海岛上,又如何得到饮用的淡水呢?生:蒸发海水、雨水、露水……。师:我们来看贝尔是怎么做的。播放微视频6:(《荒野求生》片段)贝尔模仿大自然造雨的方法得到淡水。师:贝尔得到淡水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原理?生:学生叙述,得出蒸馏的原理。师:你还有什么方法得到淡水?视频中贝尔的蒸馏器是仿造什么来制作的?生:大自然造雨。点评:实验室的蒸馏操作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用的很少,更很少演示,教师还是通过视频展示贝尔得到淡水方法,让学生从中感悟蒸馏的原理。

  4对教学实践的反思

  著名作家王开岭曾经指出,故事是吸引受众、传递价值理念唯一有效方式。中央电视台的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每件美食都与人物的故事结合,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化学的课堂一定也是充满着故事的课堂,每个知识的起源与发现背后都有一段绮丽、美妙的故事;每个知识的应用也会产生吸引学生的故事,因此每个教师都应是位讲故事的高手。

  4.1运用故事设计教学境脉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社会情境在学生的认知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是儿童认知与发展的重要源泉,学习高度依赖于产生它的情境。而所谓情境学习,即指在所学知识的真实的、应用的环境中,通过目标定向的活动而进行的学习[1]。化学课堂中表现为“将化学问题或事实镶嵌在一种模仿或真实的环境中,呈现给学生,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习者寻求问题解决,以达到认知和谐”[2]。这种“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化学场景”,并利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联接教学内容,称之为教学境脉[3]。千百年来,在这奇妙的世界上酿出的与化学知识相关的故事,真是浩如烟海,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故事创设教学境脉,并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形成具有驱动性的问题系列。本节课即以“贝尔野外求生”的活动故事为境脉,以获取干净的饮用水为目标,不断地产生问题驱动学生基于已知的经验去思考、去学习,从而串联起水的一系列净化方法教学。这种教学设计将学生的学习与故事的进程交织起来,学生的情感融入了事件发展的进程。学生跟随着事件的发展,体会着化学的至真、至善、至美。这种浸润式的教育方式,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改变着学生的观念,从而落实了知识的教育价值[4]。

  4.2利用故事为学生构建“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具体的情境是在该社会中活生生地进行活动的实践过程[5]。在此基础上,美国学者L迪芬克明确提出了“教学应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的教学观,并从结果层面强调学习对学生的“影响”和学习所引起的学生的“变化”、以及“影响和变化”是对学生融入社会的终身受益的价值[6]。讲故事———讲与化学相关的故事———已成为化学课堂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学生兴趣的重要方式,也是让学生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方式。为了能让故事有效服务于教学,教师也必须会编故事。而营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的教学故事可以一方面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截取学生“曾经经历”、“正在经历”、“必将经历”三种情况,谁都曾年少过———“曾经经历的生活”帮助学生审视化学在其中的存在;成长的烦恼———“正在经历的生活”引导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我们即将长大———“必将经历的生活”则引领学生成长的品质、体现学习的发展价值,实现课程目标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7]。另一方面,化学史也是教师组织教学情境的重要资源,化学知识发展的历史故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本节课把水的净化知识与贝尔的野外生存故事相联系,将化学知识还原到生活的应用中。故事从寻找水源开始,展开的除去悬浮物、吸附气味与颜色、杀菌消毒、海水淡化等一系列过程真实而自然,让每一个知识内容都鲜活起来,消除了书本知识的“惰性”,同时也帮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情境中建构了净化水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故事,将学生的学习由浅显引向深度,随意而独具匠心、平常而高于生活,为学生构建了一次“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4.3微视频是开展故事教学的有效方式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多种具有强大编辑功能的教学软件的开发,使得微视频故事在化学课堂中广泛地应用成为趋势。我们可以从电视、电影、动画片等视频资料中获得所需要的素材,当然,故事情境不只是为了吸引眼球,更是构成组织课堂教学的线索。另外,这些视频都不会自然符合教学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将视频素材进行精心的剪辑,并充分利用蒙太奇手法进行多种形式的组合,从而形成与教学内容契合的故事链。故事微视频在课堂上不仅可引导学生的学习进程,而且会适时地为学生提供“支架式”的帮助,从而使学生实现情感、知识、方法的有意义的建构。贝尔的《荒野求生》只是一档真人秀节目,其中情节芜杂,不可能直接运用于课堂教学,因此笔者依据教学设计思路和九年级学生心理,兼顾故事的娱乐性和知识性,同时侧重于知识性要求,截取了走进野外、寻找水源、过滤泥沙、吸附颜色、海岛用水等五小段视频,并补充了一段自我录制的明矾净水的视频,然后合理地编辑,前后串联,将故事线、知识线、活动线、价值线等线索暗藏其中,使剪辑后各个看似孤立的六个场景都能密切相关并服务于水的净化主题,以达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也取得显著的效果。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3

  实验教学,对于教师不仅在于完成实验,更重要是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创设直观与趣味的情景,在揭示科学对称、统一、变化与和谐之美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打开科学殿堂的大门,去挖掘改造自然的知识宝藏。

  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为学服务。这就是新课标的理念,是新的教学观。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是实验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应该是出色的导演、激励者,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更不是一个提供现成结论的人。

  一、课堂演示实验的改革

  1.改演示实验为探索性边讲边实验

  据统计,现行人教版中学化学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初中有83个,高中有102个。现在有不少教师把演示实验唱成“独角戏”,老师演、学生看,实验时热热闹闹一阵子,而过后“烟消云散”。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演示实验的难易程度,将没有危险性及学生能做到的演示实验改为探究性边讲边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这样会观察得更直观、更清楚。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又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创新精神。学生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整个教学过程体现“教少学多”,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地进行活动,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

  2.改演示实验为学生演示或师生合作演示实验

  例如,演示氢气吹泡泡时,教师与学生合作演示。利用演示实验,使学生更易掌握氢气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教师可精心设计,增添点燃氢气泡泡的实验,学生看见一个个吹出的泡泡被点燃成一团团火球,既壮观又有趣,学生的情绪被推上了高潮。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上述实验现象,探讨氢气有什么性质?凡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老师决不替代,凡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老师决不讲解。这就是新课标的具体体现。

  二、充分发挥家庭小实验的作用

  家庭实验是学生在家中,从日常生活用品中寻找一些易得的药剂或代用仪器,进行简易的实验。例如“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可布置学生课外在家庭中进行。该实验锈蚀装置需放置数天,每天进行仔细观察,并如实记录实验现象,该实验需要较长时间,实验材料常见易找,最适合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家庭小实验是实验课的向外延伸,它将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利用化学知识解释我们身边的事物,让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逐步认识和感受化学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在学习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中,引导学生体会化学与现代生活、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化学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化学素质,有利于把思想教育渗透到化学教学中去。

  三、开放实验室,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

  “开放实验室”,才能提供更多的时间与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具体做法如下。

  1.时间上的“开放”。除安排实验课外,其他时间只要学生有要求,与实验员预约后都可进入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便利,使实验室成为学生进行实验和研究的基地,成为化学实验的“俱乐部”。

  2.实验活动内容不限。学生可以重做或补做教材中设置的实验,练习操作;也可以选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或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作比较和验证;更可以带着研究课题进行探索性实验研究。如果不做实验,也可以参观一下实验室陈列的各种模型、装置。

  3.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实验仪器和药品。只要学生将自己的设想和所需的仪器、药品清单列出,交给实验员即可。实验室要作好充分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方便,提供条件。甚至实验室没有而实验中又必需的物品,老师也应尽量满足同学要求,特批购买。

  在实验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提供更多的时间与机会,让学生多动手,利用实验的乐趣引导学生探索科学的真理,这才能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发挥化学科的优势,让学生越学越有兴趣,达到“欲罢不能”的境界,怎怕学生学不好?怎怕教学质量不高呢?

  四、正确对待学生在实验中的失误

  在常规实验教学过程中,为了减少学生在实验中出现错误,老师总是强调实验步骤、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希望学生以最简捷、最正确的方法完成实验,但往往事与愿违,实验过程中总会出现较多的失误而导致实验失败。因为老师的强调只停留在口头上,学生印象不深,在实验过程中常常忘得一干二净。

  例如,块状固体取用的基本操作,无论教师强调多少次应如何操作,仍会有学生因竖直试管,加入块状固体而打破试管的。有时看到其他同学的实验错误,也会使他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在日后的学习、操作中减少出错的机会。

  教师应有一颗宽容的心,容许学生在实验中出现错误或失败,实验做多了,自然出错也会增多,学生一出错,老师就批评,这样会使学生对动手做实验产生恐惧,怕再打烂仪器,慢慢会削减少对实验的兴趣。教师应该多一些鼓励,多一点支持。让每一个学生把自己融入到群体之中,体验到一种归属感。

  实验教学中,改变以往的“一言堂”为“多言堂”,从“师本”走向“生本”。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思考,让学生享受实验的乐趣,分享实验成功的喜悦,让我们的化学实验教学落到学生主体上,使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4

  摘要: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随着社会和人类的前进,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培养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传统化学教学方法显然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那么当前的初中的化学教学应该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呢?文章重点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精讲多练;小组探究

  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通过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对化学课程的认识

  在现实的高中化学教学中,笔者通过观察,并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得出结论,由于很多学生对化学这门课程不够了解,认识不足,阻碍了他们的化学学习。有的学生认为化学很深奥,只有进行实验才能涉及到,所以觉得化学很难,产生了抵触心理,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化学知识的学习之中。有鉴于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重要性形成正确认知,而是想此种教学目的的有效方式便是依托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笔者在化学课程授课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践,对现实生活中的相关化学问题进行认真观察和思考,进而依托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实现对此类现实问题的解决,如此一来,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并非空洞的理论知识,而是重要的生活实践技能,从而效度化地提升了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增进了对化学知识的学习热情。比如,课堂上我会提问,为什么很多钢铁都会生锈,什么状态下的钢铁生锈速度更快?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会发现,跟水接触过的钢铁跟空气接触后便会加快生锈。由此,我引出了铁与空气作用会生成氧化铁,在纯氧气中能生成氧化亚铁的课题,再用化学方程式表达出以上过程,学生们便了解了钢铁生锈这一实际生活中时常发生的现象以及发生这种现象的前因后果。

  二、注重构建化学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创设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对化学知识点的精准理解与应用。结合以往的初中化学课程授课经验能够发现,对于初中年龄段的学生而言,化学知识的学习能够使其养成细致观察、缜密思维以及大胆创新的能力,而欲使学生具备这些能力,则化学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质,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具体而言,教师应当注重对化学知识采取精讲的方法,以便使学生能够掌握重点知识,领会难点知识,同时,教师应当给予学生亲身实践操作的契机,使学生们亲身体验实践,以此来帮助学生实现对化学知识的习得与内化。如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过碳元素的知识内容后,为学生演示了氧化铜还原实验,在实验中分别应用了氧化碳与碳进行还原,并将二者进行比较,让学生清晰二者之间的区别,以及可燃性和还原性,进而加强了学生对碳元素化学性质的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计算组成了初中的化学知识。比如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面很广,跟几十种元素及化合物以及诸多的化学方程式相关联,根本不可能单独讲授某个知识点,那样的话不仅教师传授不清楚,学生更是学不明白。如果将他们结合起来,找出他们的关联以及差异,而后进行分析比较,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思路清晰,掌握知识更有成效。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对教材进行不断的摸索、创造,将知识点进行总结、补充,对化学实验进行提升、完善,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实验,让学生自主完成,并检验结果。有的课堂实验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让学生对化学有更近距离的认识。由此对学生化学概念的形成有很大帮助,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观察、思维、实验以及自学的能力。大量的实践说明,正确安排知识系统,而后精讲多练,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自觉、主动。并且集中了课堂教学的目标,能够有效找到学习的疑难点,进行突破,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助推作用。

  三、小组探究,有效提高群体的`总体学习质量

  (一)分层次分级编组

  要进行分层教学,就一定要摸清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了解他们在课堂提问以及平时测试的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各方面情况汇总,因地制宜。在此基础上,将实验班的学生分成含有好、中、差学生的层次学习小组,为了避免由于分级分组造成学习不良学生受歧视而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采用班级内异质分组做法,这种分组不打破学生座次,不宣布学生等级,只宣布每组学生姓名和对每组人员的分别要求。这样的分组法避免了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让优生没有了骄傲自大的情绪,中间生没有敷衍了事的想法,更不会打击差生,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不仅让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更产生了学习的荣誉感,激励各组之间相互学习和竞争。让学生之间加强学习和沟通,鼓励学习进步的学生,适时调整进步大的学生的学习目标,提升对其要求,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注意力、意志力等。

  (二)按级定标异步达纲

  教学目标要具有客观性和可测性,教学过程才能更加全面、科学的展开。制定分层目标具有三个必要前提:对教学大纲的深入研究、对教材的透彻分析、对学生的充分了解。要明确好层次目标,从教材内容来看,可以分为记忆性目标、理解性目标以及运用性目标三种。在制定目标时做到保“底”而不封“顶”,保证每位学生的求知需要得到满足,改变过去“一刀切”、“一步到位”的做法,及时掌握好每类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比如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化学底子不好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掌握好几个基本金属如铁、锌、镁的性质,金属的活动顺序要熟记,教材中的化学方程式要能书写下来;对中间生,要求他们能够理解更多的金属与酸、盐、氧气反应的性质,可以进行活泼金属和盐酸作用产生氢气的实验,化学方程式熟练书写;化学学习的优生,不仅要学习好以上知识点,更能经过自身实验,将金属的活动顺序排列出来,如用铁、铜、盐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来检验铁、铜、银的活动顺序。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使得他们可以掌握好自身所能够承受的学习重量,让每个学生学习起来都游刃有余。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的就是良好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让化学教学产生趣味,让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产生兴趣。让多媒体介入化学的教学当中,有的知识就可以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学生就更加理解知识点,掌握知识更加轻松、快速。多媒体还具有娱乐的功能,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使学生的精力更加集中到知识的学习当中。例如,在《自然界的水》中涉及到“水的电解”,在实际进行的电解水的实验中,学生所能了解到的就是水在电解时生成了氢气和氧气两种物质,并不能了解电解时水具体发生的变化。此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了解水在电解时发生的肉眼看不到的变化过程。可见,多媒体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物质的结构以及变化过程,更能让学生集中精力,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更加积极的学习化学。

  参考文献:

  [1]孙燕萍.优化问题链,提高化学教学效率[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xx(11).

  [2]孙信军.浅谈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xx(11).

  [3]高建萍.学到高效课堂——浅谈新课程标准与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xx(6).

  [4]李木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xx(17).

  [5]李灯发.初中化学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试析[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xx(12).

  [6]张瑞科.浅析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xx(3).

  [7]张允岭.激情——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体现[J].理科考试研究,20xx(12).

  [8]温会敏.以问题为导向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J].学园,20xx(7).

  [9]康忠逊.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数理化学习,20xx(8).

  [10]曾琦.学生课堂参与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对学生主体参与观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8).

  [11]徐志强.初中化学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报告[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xx(Z1).

  [1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xx(10).

  [13]蒋超群.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xx.

  [14]秦丽丽.化学课堂教学板块边界划分问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xx.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5

  【摘要】导学案教学是一种具有特色的教学手段,它是在教育中探索、发展起来的,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文章对其在初中化学教学的具体应用进行探索。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化学;教学效率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导学案教学备受教师推崇。导学案对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当然,要想导学案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讲方法、讲策略,这样才会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笔者研究发现,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导学案教学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尽快实现教学目标,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一、初中化学课堂使用导学案的理论依据

  导学案教学主要有以下理论依据:①认知心理学理论。有意义的学习最基本的是新的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而且学生能够用新知识联系旧知识。教师设计导学案教学模式时,应该建立在对学生已有经验及知识结构完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复习旧知识,巩固新知识;②建构主义理论。课本知识只是社会现象比较可靠的解释或假设,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必须以经验为背景,这样才能合理地接受、分析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传统方法不太实用,学生可以自己建构知识体系,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知识,才能使知识的构建更加有意义,这是任何人都没有办法代替的;③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发展的前端应该由教师引导,在初中化学课堂上应用导学案教学时,教师应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学生通过最近发展区。在课堂上,作为教师应该用有意义的情境及对话来代替大量的问题,进而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这样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吸收和理解知识。

  二、初中化学课堂使用导学案的教学目标

  在初中化学课堂上应用导学案进行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代替了教师“教”,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总结若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扬,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导学案的引导能够自学,发掘自己的潜在能力,改变了以往教师主导的模式,让学生养成乐意学习的习惯。运用导学案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通过自学大致掌握课本上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师生之间的互动自然也就增多了。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有了透彻的理解之后,省去了消化、吸收的大量时间,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效率。对于学困生而言,还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当然,导学案教学并不意味着对教师备课的要求有所降低,相反,对于教师的备课要求大为增加。通过这种训练,使广大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普遍提升。因此,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要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做到没有准备也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教学,才能做到没有准备也能把教材内容讲解得准确、全面、生动。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教师应加倍努力钻研教材,认真了解学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总而言之,初中化学课堂使用导学案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导学案教学模式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及整体教学质量。对于教师来说,促进了教学行为的转变,把教师教和学生学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三、初中化学课堂使用导学案的具体应用

  导学案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效率,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形成了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导学案教学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了学习信心,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比如,讲解“性质活泼的氧气”时,构建导学案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出课题———自主探究———自主合作———得出结论———归纳总结———自主拓展———自主评价”的教学导学案,使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上课伊始,让学生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需要氧气的例子,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取氧气。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分组讨论制取氧气的步骤,掌握制取氧气的方法。又如,讲解“燃烧与灭火”时,首先结合生活中的燃烧现象,通过图片展示来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其次,通过几个简单的小实验,让学生总结燃烧所需要的条件。然后,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理解必须同时满足条件才能燃烧的原因,将课堂的气氛推到最高潮;再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于燃烧所必需的3个条件进行讨论,并将每个人归纳的燃烧条件准确填写在导学案上,使学生对于这节课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讨论结束后,由教师提出问题:“生活中常用的灭火方法有哪些?”让学生通过讨论,将结果填写在导学案上,并由小组推荐1名代表向教师和同学展示结果;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通过灭火原理及燃烧条件的对比,让学生形象地理解、领会3种灭火原理,及时整理、归纳后准确地写在导学案上,这节课的内容就更容易被学生吸收、理解。导学案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运用导学案是一种适应新课标改革的新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培养有创造力、创新精神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07-20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07-21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精品)05-17

【优秀】初中化学教学论文05-18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精选15篇)07-21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5篇(经典)07-21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汇总15篇)05-17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共15篇05-17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合集【15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