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活论文

时间:2024-06-10 08:37:23 化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热)化学与生活论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化学与生活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热)化学与生活论文

化学与生活论文1

  摘要:在社会发展中,化学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化学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重视对高中生的化学知识教育,引导高中生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容易且深刻,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并做了分析,以期为高中化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

  新课标对高中化学的要求教学更接近生活,注意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化学问题,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有效地将书本理论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并没有认识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而是单纯传授固有的知识。下面对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做探讨。

  1.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建构理论是高中化学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一,主张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将已有知识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基础。新课标强调为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和途径,重视生活与理论的联系,保证化学学习与生活的连续性。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基础与结构的科学,化学内容很多,可分为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等,可见化学与各学科交叉影响,是科学研究的`基础。高中化学教育中,应该重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2.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虽然教师探索怎样将高中化学更加贴近生活来讲授,但是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如大量利用生活情境,播放冗长的视频,企图使学生在图片中找到与化学有关的知识,结果往往事倍功半,浪费了大量课堂时间,使课程内容无法完成。教师如果对知识点的掌控不全面,易出现素材运用不恰当的问题,勉强将课程内容设置为生活化的情境的问题,使课程进行得非常艰难。为了解决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2.1化学实验环境开放化。开放化的实验环境,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教师进行化学实验时,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融入和接受,可以从大家熟知的事物入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克服畏惧心理,大胆进行实验,独立完成任务,从而培养自信心,并且对化学实验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如给学生布置一个回收重金属的实验任务,当学生完成任务时,不仅意识到了重金属对环境的危害,增强了环保意识,而且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2.2化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相融合。生活中存在许多化学元素,要引导学生细心发现,用心思考里面蕴藏的化学知识。在化学概念讲授中,可以先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碰到的化学问题,这样学生才会意识到化学概念的重要性,感受化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避免认知偏差。例如,讲授酸碱理论知识时,可以提出“为什么加了碱水的面团可以发出蓬松的馒头”,让学生带着疑惑与好奇探索这其中的原因,使课堂活跃而高效,最终得出碱的加入可以中和一部分酸,从而使蒸出的馒头松软可口。2.3化学教学与生活现象相融合。教师如果拿生活化化学案例授课,可以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化学原理,可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并可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讲解王水时,为了形象生动地使这一物质被学生接受,可以举一个与生活联系密切的案例,金子在王水中浸泡,质量会减少,得出王水具有腐蚀性,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2.4化学科技制作材料生活化。为了充分利用生活资源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课外实验活动,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所见、所知进行科技创造,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施效果分析

  对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调查发现,经过一学期学习,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改变:由之前的不爱发言,课堂参与率不高,到学习热情高涨,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运用了生活化教学方式后,学生可以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遇到的问题,并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了解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学生通过自觉总结化学知识,科学素养得到了明显提高。从教师角度分析,开展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后,教师的继续学习能力不断加强,因为这样的教学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查阅各种资料,完善自己的备课内容,通过不断督促自己扩充新的教学内容与模式,丰富了教学经验,提升了教学水平,锻炼了创新能力,这种模式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从建构角度分析,通过对事物全方位的理解、把握,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完成任务的意识,提高学习能动性。

  4.结语

  本文分析了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主要从化学知识与生活现象、生活经验、开放化、科技创新四个方面展开,并分析这种教学模式产生的效果。教师通过改变教学方案,加强日常生活与理论知识的紧密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够用心发现生活中存在的化学现象。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实践探索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化学与生活论文2

  摘要:无机化学是高等院校化学、材料、生物和环境专业的主要基础课之一。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后续课程教学,为此,授课教师在教学方法等方面还需要进行认真思考和积极有益的探索。基于大学无机化学课程的重要性、特点和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无机化学的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恰当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借以逐步实现从”知识灌输性“向”知识创造性”等教学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无机化学;教学内容;改革

  化学是一门蕴藏着无数创新机会的学科。它和社会生活及生命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信息社会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对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施变革,注意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导方向。我们结合化学专业的特点和学院的办学定位,从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着手,对无机化学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新思维、新方法和新手段,突出教学主体,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提升教学效率。逐步实现了从”应试型”向”素质型”、从”知识灌输性”向”知识创造性”等教学模式的转变。

  一、教学方法论

  无机化学是四大基础化学之首,是化学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所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后续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其他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如何搞好无机化学教学工作,使无机化学的教与学变得轻松有趣,提高教学效果,积极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以及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工作者们已提出了诸多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诱导式、互动式、提问式等等,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然而,实际工作中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些方法则需要长期的实践积累。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并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特点,将适合于自己课堂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同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从网络中搜寻各种资料,将一些抽象内容以直观、简单、丰富多彩的画面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出来,改变了单调、枯燥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使学生容易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重视绪论:绪论是开宗明义的第一篇,是一门课的导语。绪论教学将会给学生带来先入为主的影响,使学生了解该门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应有的学习方法,可以直接调动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绪论内容整理后,分为三个部分来讲授:一是无机化学的发展史:二是无机化学研究目的及著名化学家:三是无机化学之魅力所在。每个部分都配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并融合科技和生活实例,使学生对无机化学的知识及应用有一个显著的了解和清晰的认知。同时,结合某些章节的授课内容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为后续的授课奠定良好的开端。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反应的科学,它是化学中最古老的分支学科。对于矿物资源的综合利用,近代技术中无机原材料及功能材料的生产和研究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学们在高中学习了部分基础理论知识,相对简单,还不能真正体会化学对我们的生产车活的重要性,以及学好化学基础知识对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揭开《无机化学>课程的序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领引学生步入无机化学知识的海洋,绪论部分的讲授就显得突出的重要。

  (二)突出重点,化解难点:重要知识点的讲解注重大学教材与高中化学内容的衔接,注意吸取中学教学的特点,确定无机化学教学的最佳起点。简化高中化学中已经涉及的知识点,重点讲解高中化学未涉及的宏观化学原理和微观结构构成在基础化学中的'应用,加强基本化学能力的训练,提高基础化学的理论层次,将理论知识溶于社会生产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此外,无机化学内容多、学时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突出重点,强调最基本的原理和内容,特别是对无机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不要求学生记住过多的知识和反应原理,侧重于理解化学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老师课堂讲课要少而精,精而深,戒多戒杂,在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多花时间。比如在讲解”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一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分析实例。在讲解过程中,本人通过概念的分割细化、对比、总结等将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所包括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详细讲解,并例举典型实例,让同学们自己分析、讨论。通过知识点的反复练习帮助同学们理解和记忆知识。每章结束后,上一次习题讨论课,将本章的知识要点,难点融入到试题中讲解。将前面各章的知识串联对比、前后联系、融会贯通、理清脉络,指出难点和重点。

  (三)鼓励学生,主动探求:中学化学以计算,推断和反应方程式为主,基本概念、原理简单;但大学化学注重实验,注重使用学过的理论解决实践问题,概念、原理抽象,要求培养理论思维。大学化学是”不理想的”,很多理论是远远不能认为是完善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渐进地深入思考、鼓励学生提出质疑。鼓励学生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拓展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可以反馈评价,调控教师的教学:也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同时还可帮助教师认真学习和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理论,在处理各种教学问题上做到游刃有余,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四)运用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结合网络资源和教材,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形、声、色、光、电多媒体教学熔为一体,冲破时间、空间、微观和宏观的条件限制,将教学中的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遵循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有的放矢的基本原则,使学生轻松把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同时,电化教学用形声并茂来代替抽象冗长的讲述和烦琐忙碌的板书,节约教学时间,增加单位课时的教学内容和容量。由于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速度快,往往会出现学生跟不上教师讲课速度的现象。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适当控制授课速度以给学生足够的缓冲时间。

  二、培养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无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清楚基本概念与原理的内涵,还需要介绍它们的实际应用情况。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同时,无机化学内容广泛,包括理论部分和元素部分,理论部分涉及到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内容,学生难以理解;元素部分内容多而杂,系统性差,学生难以掌握,这些因素都导致学生学习无机化学的困难加大。因此,在无机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指导学生自学不仅是《无机化学》教学活动的必然手段,而且对学生在大学阶段甚至以后的整个的学习过程中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让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使他们体会到”发现”的快乐,体会到自己比中学时期在学习上质的飞跃。

  化学是一门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科学,当代人们面临许多问题,如:材料、能源、生物和环境等等都需要用化学知识来解决。在《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适当介绍一些材料生产、生活消费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和研究状况,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认知性。如在讲述离子极化对物质性质影响时,让学生讨论几种离子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几种离子化合物颜色深浅?分析是什么原因引起化合物这些性质差异?通过课堂讨论引发学生好奇心,增加了学习乐趣。

  三、注重现场实验教学

  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材料和环境专业的基础实验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无机化学的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习惯,加深对无机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及化合物性质的理解,逐步掌握准确地观察和分析化学反应现象及数据处理方法。实验以其真实性、直观性,给学生第一手感性材料,任何模拟、说明、比喻、描述都必须基于实验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因此,必须重视实验教学实验课与理论课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从思想上明确实验课的重要性,其次可以通过加大实验考核力度引起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为了培养学生的仪器使用技能、实验室工作技能,实验操作技能,独立工作能力,针对当前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上,验证性实验多,研究性实验偏少,单元性操作多综合性实验少,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学生成才创造成才的氛围,让学生在实验室中受到科学熏陶。为此在实验教学中进行了以下的改革尝试:1、学生做实验助理,参与课前实验准备工作和课后的整理工作。学习实验试剂的配制、实验仪器的安装和调试等,培养他们动手能力;2、增加综合性实验,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3、实验操作竞赛,增强学生的参与和竞争意识:4、开放性实验,给学生提供实验操作条件,鼓励学生提高操作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培养。

  综上所述,当前无机化学正处在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许多边缘领域迅速崛起,研究范围不断扩充。无机化学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提高和完善,这还有待于我们积极学习成功的经验,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昊玉兰,无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J].中医教育.20xx,24:57-59.

  [2]张开仕,应用化学专业无机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宜宾学院学报,20xx,12:109-111.

  [3]沈耀星.谈谈怎样讲好绪论课[J].教学与管理.20xx,4:60-61.

  [4]林晓.改革无机化学教法,强化课堂教学效果【J].高校理科研究.20xx:69-70.

  [5]孙德四,叶姗.余盛禄无机化学教学方法改革实践【J],九江学院学报,20xx,143:102-104.

化学与生活论文3

  摘要:

  文章以人教版《化学与生活》教材中“常见的合金”课题为例,开展学生自主策划学习实践,探讨了学生自主策划学习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关键词:

  自主策划学习;课堂教学;课堂实效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的本质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给予积极的、带有一定目的的影响,使受教育者获得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一定的认识,并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及一定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的体验。我对教育的理解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非常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而且受教育者是学习活动的主宰者;为完成某项任务,师生共同创设一定情境,学生结合自身的已有经验,去分析,去判断,去解决;若学习上存在障碍、存在困难,学生借助团队的力量去寻求帮助,集体讨论、集体策划,最终拿出本团队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仅当一个组织、引导、答疑、质疑、评价等角色。

  许多教育教学理论都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策划学习的思想。例如,建构主义理论要求学生的学习要依据一定的情境,根据学生已有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经验去分析、理解当前的新问题。学生将新旧知识在头脑中进行网络建构;若遇到困难,必然进行积极思考、辨别,甚至寻求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暗示,直到学生在自己头脑中获得满意的清晰知识框架。再如,主体教育理论提出,教师在备课、上课、辅导等任何教育教学环节,都要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思考问题、设计问题。任何活动的开展都应学生是主角,学生是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评判者、研究者。

  但纵观现在的教学,即使有大幅度地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次数也不会多。仍有许多教师(包括笔者自己)常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即一节课多数时间是教师一言堂教学,学生只是抬头听课,埋头记笔记,做练习,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每天机械地重复着课堂教学节奏。许多教师认为这样的教学简单,好操作,教学时间紧凑,自认为课堂教学效率也应该较高。实际上我们静下心来思考,我们这样的教学符合教育的本源吗?这样的课堂有生机吗?这样的课堂学生愉悦吗?这样的课堂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吗?这样的课堂能提升学生哪些方面能力呢?答案已经很明显了,在这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不能再这样教学了,必须要,而且刻不容缓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否则,我们教学的成果仅是一个个储存知识的独立容器,缺乏发现知识、探究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同样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合作意识和自我策划意识,严重影响了一代人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自主策划学习模式的建立

  自主策划学习要求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对本人或自己团队所接受的学习任务进行富有个性化的自我设计。从内容、形式、成果等,都富有未知的、创造性的学习过程。自主策划学习实践性强、体验性强,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和探究的时空,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场生存能力。

  开展自主策划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与课题有关的知识经验,较容易捕捉到相关的资料。开展自主策划学习的内容往往具有知识深度不大,需要与生活实际或生产实际联系密切,学生易实践操作的特点。对于学科系统性较强的理论、较抽象的概念等教学不适合采用学生自主策划学习模式;另一方面,开展自主策划学习,需要花费一定的课堂和课外时间,长时间开展自主策划学习,会略有减慢教学进度现象。虽然该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该模式很适用人教版《化学与生活》模块教学;也适用其他模块中思维深度不大、较为拓展的内容教学。

  课堂学生自主策划学习活动的基本流程如下:成立小组——领取小组任务,小组任务再分配——自主策划学习,小组汇总、讨论、交流——小组展示、提问、求助——总任务网络化——达标检测——反馈评价。

  1. 成立学生学习小组。学生先自由组合,一般4~6人一小组,然后教师根据每组人员组成情况,按性格、基础知识、目前的学习能力,有强中弱层次,需要略做小的调整。每组有一组长、一副组长、一资料汇总员,一~三名记录员。每期学生小组职务安排均由学生通过推荐、选举等自主操作,一般情况下,教师建议组内职务,组内成员轮流担任。

  2. 领取小组学习任务,并开展小组自主策划学习。课前,由每组组长到教师处领取本组承担的学习任务,组长完成本组任务再分配。若本小组承接的任务有较大困难,本组组长可与教师交流,遇到哪些困难?需要老师提供什幺帮助?

  小组成员每人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自己的任务,小组内汇总交流,完成本小组的学习交流材料。课前,组长向教师汇报本组任务准备情况,如需要(只有在很不完善的情况下),教师作适当指导和帮助。

  3. 各小组展示。展示人员一般为本期的各组组长担任。每组将本组学习任务的重难点亮出,并剖析、总结,抛出系列思考题,提问别组同学回答。本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问题提出,寻求别组同学或老师的帮助。下面每组同学做好相关记录,完成该小组承担的学习任务。

  在每小组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及时质疑、使问题深入化,知识清晰化。每小组完成展示后,教师适当点评,再强调重难点知识,需要时,再进行补充、深入、归纳等。

  4. 各小组的自主策划学习汇报完成后,全班同学将每组的学习络化,使之成为整体。

  教师投影几道例题,学习小组讨论,以每小组抢答形式,分析完成例题。

  5. 达标检测。以试卷形式,检测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及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跟踪判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达标检测需当堂反馈,还是课后个别反馈,还是下节课整体反馈。

  6. 小组自主策划学习评价。师生共同设计一评价表,开展各小组自我策划学习成绩评价(小组任务完成的质量,汇报人演讲组织情况,该组抛出问题的次数及质量,本组成员台下互动情况,例题分析过程中,该组抢答成绩如何?该组达标检测成绩如何等);课堂上全班同学选出本期任务自主策划学习的冠军组、亚军组。课后,每个学习小组的组长交给教师本组成员本期学习任务的考核评价表(课前、课中、课后是否都参与,参与人员的积极性,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开展如何?是否按时认真完成自己任务等)。

  学生自主策划学习模式的主要结构为:

  学生活动:领取任务→自主策划学习→开展课堂教学→例题剖析→达标检测→评价

  教师活动:分配任务→指导帮助→补充、完善、深化→质疑释疑→个别指导→评价

  三、研究的实例展示

  以人教版《化学与生活》教材中“常见的合金”课题为例,开展学生自主策划学习实践。

  任务一:铁合金的性能及应用。

  任务二:钢铁的腐蚀及防护。

  任务三:铝合金的性能及应用。

  任务四:铜合金的性能及应用。

  任务五:新型合金的性能及应用。

  多数班级成立了6个学习小组,根据任务的多少,经常出现某一项任务被不同学习小组承担,各自完成所领任务,在课堂展示时,可相互补充;也可以两组再将所领的同一项任务进行分工。现以我校高二(2)班第一组承担任务一《铁合金的性能及应用》和第六组承担的任务二《钢铁的腐蚀及防护》为例,展示两组的课堂自主策划学习过程:

  首先,第一小组经过他们课前自主策划合作学习后,上台开展小老师课堂教学。从生活中常见的铁合金实物、图片导入,提问铁合金的组成成分,过渡到铁合金中含碳量不同及所含成分不同,将铁合金进行分类。此环节中,小老师们请别组同学举出对应种类铁合金的常见例子,以及该铁合金的性能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用途列举几点。例如:合金钢中的不锈钢、锰钢等。对同学们的回答,小老师们都做了正确评价。此环节的学习过程中,真老师没有进行任何的补充,纠错、归纳,因为,小老师和同学们已完成得很好。

化学与生活论文4

  摘要:高中化学教学应使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生活化, 将理论知识融入生活,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接受。通过论述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探究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进一步深化对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学; 生活化; 实践; 探究; 思考;

  一、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一) 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

  高中化学是不少学生眼中较难的学科, 知识点繁杂难懂, 化学方程式变化多样, 难以捉摸, 要背诵要记忆的内容也较多, 题型更是多种多样, 千头万绪, 不知从何下手, 很多学生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却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 不免使他们渐渐对化学学科失去兴趣, 甚至产生畏惧厌学心理, 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1]我们应该努力寻求解决办法, 改变现状,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此时, 生活化教学的产生为我们带来了新思路、新方法。生活化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 将抽象的知识点具象化, 同时广泛运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加以解释说明, 学生只要有相关的生活经验, 在教师的带领下发挥自己联想类比的能力, 便能很好地理解难懂的知识点, 这样一来, 不需要很长时间学生便能重拾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学化学的信心。

  (二) 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讲解知识

  课堂教学是知识传授的过程, 需要教师与学生通力合作, 共同配合才能完成, 如果有一方没有准备充分或者状态不佳, 就无法使课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2]以往教学过程中, 教师过于注重对知识点本身的讲解, 忽略了学生的接受和理解程度, 导致很多情况下教师自认为讲解得很清楚很明白, 也很通俗易懂, 但是学生却没有完全理解, 甚至从一开始就没有跟上教师的节奏。这样的课堂是失败的, 是很难使学生有所收获的。生活化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是全新的教学模式, 同时也是有力的教学武器, 借助这一教学模式, 教师能够将知识具体化, 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能够使课堂气氛活跃和谐, 从而取得最好的课堂效果。

  二、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一) 结合学生生活经验, 从生活现象入手

  化学源自生活, 服务于生活, 很多化学现象可以从生活中得到答案, 同样, 很多生活经验也有化学依据。化学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把相关的、相似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点联系起来, 放大它们之间的共通之处, 以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3]教师应细心观察生活, 留心身边的一切, 留意与化学有关的生活现象, 积极将生活现象带到课堂中,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使他们产生共鸣, 从而能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例如, 在学习混合物的基本分离方法———萃取时, 学生对这一分离方法比较陌生, 难以在短时间内充分体会和了解, 教师不妨在正式讲解之前先引入生活中做西红柿汤的小事例, 作为新课内容的铺垫。做好的'西红柿汤表面有些许油星, 且显红色, 若制作时放更多的油便可看到汤上面漂着一层红油, 这是西红柿中的番茄红素溶于油的结果, 而将表面的油撇去, 下面的汤又没有一点红色, 这是什么原因呢?另外, 还有什么地方也有类似的现象呢?教师可以提出很多相关的问题,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带领他们寻找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提出问题, 引发他们思考。在生活事例的铺垫下再进行萃取相关知识的学习, 学生会更加容易理解, 并且有了具体事例作为载体, 记忆起来也更牢固。[4]相似地, 在学习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时, 教师可以先介绍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我们会发现二者相互转化时吸收或者放出的能量相差不多, 那么为什么石墨那么廉价而金刚石却那么昂贵呢?教师适时提出问题, 让大家思考讨论, 进而进行正式的学习。相信这个有着浓厚生活气息的例子会让学生记忆深刻, 在整个章节的学习中都会时不时想起, 对后面相关课程的学习具有指导意义。

  (二) 将化学原理与生活常识联系

  化学反应是化学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 高中化学课本中也涉及了很多, 而化学反应是微观粒子拆分、重组的过程, 正常情况下无法用肉眼观察到, 需要依靠自己的想象去体会微观世界, 理解化学反应。因此, 化学学科给人的感觉难免是抽象难懂的, 这也是课堂授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做到使化学知识点具体易懂, 让学生更好接受, 成了教师们需要突破的难题。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能够使化学与生活常识联系, 通过类比的方式, 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点与简单的生活常识对比记忆, 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 在学习核外电子排布时, 教师应意识到这是一个微观的结构, 仅仅通过口头表达不足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和理解, 因此应将知识点与生活相结合。[5]教师不妨在讲解完相关原理之后, 针对其中“离原子核越远的电子具有越高的能量”这个小知识点进行生活化教学, 将我们每个人比作原子核外面的电子, 将原子核比作我们的家。生活常识告诉我们, 当一个人成长到足够强大时, 他便会离开家, 靠自己的能力打拼, 不再依靠父母;相反, 当一个人离家较远时, 他必然拥有很强的能力。这个生活现象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似, 电子的能量越高便会离原子核越远。通过这番讲解, 相信学生会对这个知识点有更加感性的认识, 学习起来便不是难事。

  (三) 将化学知识点记忆与常用熟语结合

  许多化合物除了有系统命名法下的名称之外, 还拥有自己的俗名, 例如“氯化钠”就是我们日常食用的“盐”, “碳酸氢钠”就是常见的“小苏打”, “碳酸钠”就是“苏打”等, 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 也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物质, 它们的俗名记忆起来自然容易, 但很多物质的俗名记忆起来就有困难了。例如, “生石膏”的化学式是“CaSO4·2H2O”, 含两个结晶水, 而“熟石膏”的化学式是“2CaSO4·H2O”, 只含一个结晶水, 二者化学式相似, 俗名也相似, 很多学生无法准确分辨, 给化学学习带来困扰。教师可带领学生仔细观察二者的区别, 结合熟语“一回生二回熟”, 帮助记忆。其实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 化合物的俗语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并不是凭空而来, 因此只要用心揣摩, 便会发现其中的奥秘, 再与生活相结合, 便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6]

  (四) 将化学原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让学生体会化学的实用性

  化学是有用的学科, 是实用的学科, 学好化学知识可以指导生活, 避免生活中的危险。例如, 洁厕灵和84消毒液都是家中常备的清洁物品, 但是二者不可以一起使用, 因为洁厕灵含有盐酸, 而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 这两种化合物相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 产生有剧毒的氯气, 危及生命。如果学了化学, 便会知道这一点, 有时可以避免一场灾难。这便是化学原理在生活中运用的实际例子, 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 生活化教学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运用于生活, 让学生体会化学的实用性, 从而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激发学习的热情。

  (五) 颠覆传统教学模式,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传统教学模式中, 以教师讲课为主, 学生做好聆听者的角色即可, 课堂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舞台, 学生难以真正参与到课堂中, 课堂气氛沉闷, 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7]生活化教学不仅体现在课堂内容的呈现上, 还体现在教学方式的改变上。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糟粕成分, 保留精华部分, 勇于转变思想, 突破思维的局限, 大胆创新, 营造一个高效的课堂。

  总之, 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能力, 使知识运用于生活, 改善生活, 我们不能单纯地将知识当作考试的工具, 当作检测能力的手段, 而应尽力使知识融入生活, 使二者融为一体, 互不分离。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 老师通过结合学生生活经验, 从生活现象入手、将化学原理与生活常识联系、将化学知识点记忆与常用熟语结合、将化学原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让学生体会化学的实用性以及颠覆传统教学模式,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等方式, 有效使教学方式生活化, 使课堂生活化, 使学生在享受课堂的同时对课程充满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福玲。浅谈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读写算 (教育教学研究) , 20xx (36) :113。

  [2]程亚丽, 胡凤荣。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 (下旬) , 20xx (12) :196—197。

  [3]姚少祥。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 (下旬) , 20xx (04) :181。

  [4]黄亚伟。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化学教与学, 20xx (01) :50。

  [5]翟玉龙。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J]。理化生教学与研究, 20xx (58) :134。

  [6]宋伟。高中化学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少年, 20xx (23) :110。

  [7]宁伟红。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学园, 20xx (03) :82—83。

化学与生活论文5

  摘要:化学工程是以多学科交叉进行的技术研究,但由于其与社会经济生产生活各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积极的影响,因此成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关键性产业。化学工程具有复杂性研究方法和对象的特征,也有多样化应用领域的特点,也许普通人对于化学工程这个名词的认识还具有陌生感,但是我们每个人却生活在充满化学工程技术的环境中。本文从化学工程的涵义和特点着手开展研究,结合化学工程的应用领域,发现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和环境有关的化学工程技术,将高端技术日常化和生活化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和认识化学工程和化学工程技术。

  关键词:化学工程;日常生活;化学工程技术;污染;联系

  1、概况

  我国的化学工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后得到了经济、资源、人才的各方面政府性支持,从而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逐渐的对我国的能源产业、人民生活的“衣”、“食”、“住”、“行”和环境保护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就会遇到很多有关化学工程技术的问题。首先,能够解决资源浪费问题;其次,是指导各类化学实验的基本和需要,任何实验都依赖于坚实的化学工程技术作为理论支持和指导;最后,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能够有效的改善我国能源供给不足的问题,多种新能源的出现能够保障我国的能源供应量,以维护社会经济的发展。

  2、化学工程的涵义和特点

  2.1、化学工程的涵义

  化学工程生产过程中包括化学工程和物理工程[1]。化学工程是以多学科交又进行的技术研究,但由于其与社会经济生产生活各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积极的影响,因此成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关键性产业。

  2.2、化学工程的特点

  复杂性是化学工程最为显着的特点。化学工程作为一个学科,其辅助性学科是多样化的;作为一项研究,其研究对象是复杂的;作为一种应用型的技术,其涉及到的社会生活领域是广泛的.。复杂性是化学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过程中的能够体现其特征的关键词,研究过程自身具有复杂性、物系对象具有复杂性、流动边界具有复杂性等等。

  3、渗透到生活各领域的化学工程技术

  生活领域中的化学工程技术是十分基础并且广泛的,涉及到“衣”、“食”、“住”、“行”和环境保护的方方面面。化学工程作为一种现代学科,在研究其应用领域的时候,只需要对比如今的生活与古人生活的不同之处便可以一目了然。

  3.1、衣—多样化的服装材料化学工程技术在日常生活的“衣”方面的体现,主要贡献就是合成纤维。合成纤维不仅可以用于生产服装、渔网、绳索等生活用品,还可以生产工业用织物、隔音、隔热、电气绝缘材料等,医疗用布等医疗用品口,。古人在穿着方面多使用棉、麻、丝、绸、皮革等制品,在颜色、功能和韧上难以与如今的纺织用品相比较,这多亏了现代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如今,以化学工程技术为技术支持的合成材料已经在诸多领域代替了天然纤维,其地位也已经早期超越了天然纤维,市场占有度远远大于棉麻等天然纤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3.2、食—便捷、美味的食物人类对于美食的追求是自古便有的,但是古人多是把关注点放置在珍贵的食材和烹调技艺之上。现代的人类通过化学工程技术的支持,人工性的合成了多种调味品为烹调增加口感,同时研发出的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在保证食品色泽和口感的基础上,还将食物的保鲜期大大的增长了,研发出的例如方便面一类的方便食品为现代人类的快节奏生活提供了食物保障。结合了生物工程的化学工程技术,提高了水稻和小麦等粮食作物的产量,解决了地球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饮食问题,同时将外来植物种类进行改良以适应本地的气候条件。人们能够吃到来自地球另一边的食材也有着化学工程的贡献。

  3.3、住—提高居住质量的材料从现存的古代建筑就能够知道,在没有化学工程技术下的居住空间的建造,多用自然中能够取得的材料,木材、石材、泥土、海草、竹子等。这些自然材料建造的建筑,由于技术条件限制,高层建筑很少,建筑的抗震性和耐用度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越是坚固的建筑,其建造周期都长。在化学工程技术支持下,现代建筑有水泥、混凝土、钢筋等等一系列的现代化建筑材料,在保证建筑质量的情况下,能够快速的建盖起高层建筑,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能够有效的提高土地利用率。

  3.4、行—改善交通设施使用性交通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古人使用的交通工具都是人力或者畜力为动力,而现代交通工具是以石油为原料,通过化学工程技术开发出各类供机械运转的燃料,在舒适性、运载能力、速度等各方面远远优于古代交通工具。以石油为原料还生产出了能够铺路的沥青,以橡胶为原料生产出了轮胎。在化学工程技术的帮助之下,现代社会的交通方式呈现多样化、立体化、网络式的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的距离感,加快了人们的生活速度和办事效率。

  3.5、绿色化学避免环境污染

  传统能源不仅对环境危害力量极大,并且面临着枯竭的危险,因此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3]。现代化学工程的发展方向就是在改良现有技术的同时,不断的与新型技术结合,研发新型能源。新型能源的出现,不仅仅是能够填补传统能源的供应缺口,还能够有效的避免能源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4、结语

  化学工程对于社会的贡献是巨大的,对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化学工程以其多学科交又的研究方式,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逐渐的改善人们的“衣”、“食”、“住”、“行”的质量,同时为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略)

化学与生活论文6

  摘要: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它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到处可见。有的是天然存在的,如水、空气;有的是由天然物质改造而成的,如我们吃的酱油、喝的酒,是由粮食加工和经过化学处理得到的。更多的物质不是天然生成的、塑料,而是用化学方法由人工合成的,如化肥、农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它们形形色色、无所不在,使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放眼四顾,我们都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五光十色的化学现象。可见,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的。

  关键词:生活中的化学小窍门生活中的化学常识

  1、生活中的化学小窍门

  1.1饮食方面

  吃了海鲜就不要吃含丰富维C的水果。虾等海鲜食物含有浓度较高的五钾砷化合物,与水果中的“维生素C”反应,转变为有毒的三钾砷,这就是人们俗称的砒霜!砒霜能麻痹毛细血管,抑制巯基酶的活性,并使心、肝、肾、肠充血,上皮细胞坏死,毛细血管扩张。为慎重起见,吃完海鲜后,应当忌吃含丰富“维生素C”的水果。

  加碘食盐的使用。碘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长期缺碘可导致碘缺乏症,食用加碘食盐是消除碘缺乏症的最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人体中需要的碘就是碘酸钾提供的,而碘酸钾受热、光照时不稳定易分解,从而影响人体对碘的摄入,所以炒菜时要注意:加盐应等快出锅时,且勿长时间炖炒。

  青菜中的荠菜、灰菜等野菜都含有大量亚硝酸盐。如果人体摄入过量亚硝酸盐,可将人体内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此外,亚硝酸盐还可阻止氧合血红蛋白释放氧,从而引起组织机体缺氧,使人发生中毒。所以要食用新鲜菜,煮熟的菜不宜久闷存放,腌菜应在腌制一个月以后洗涤后才可食用。

  1.2医药方面

  服药通常是用温开水送服的,而不能够用茶水。因为茶水中含鞣酸,它会和药物中的多种成分发生作用,从而使药效降低以至失效,如贫血病人服用铁剂会同鞣酸反应生成难以被人体吸收的鞣酸铁。

  抗菌素类的药物宜在饭后服用。抗菌素药类大部分是胺类化合物,人空腹服用后药物易被胃中胃酸分解,既降低药效,又对胃壁产生较大的刺激作用。而饭后服用药物,由于胃酸被食物冲淡,药物就不会被胃酸分解,因此抗菌素药物一般在饭后服用。

  1.3其他方面

  若有小面积皮肤损伤或烧伤、烫伤,抹上少许牙膏,可立即止血止痛,也可防止感染,疗效颇佳。

  将残茶叶浸入水中数天后,浇在植物根部,可促进植物生长;把残茶叶晒干,放到厕所或沟渠里燃熏,可消除恶臭,具有驱除蚊蝇的功能。

  可将洗衣粉、吸烟剩下的烟头一起放在水里,待溶解后,拿来擦玻璃窗、纱窗,效果均不错。

  2、生活中的化学常识

  2.1水果解酒

  水果为什么可以解酒,这是因为,水果里含有机酸,例如,苹果里含有苹果酸,柑橘里含有柠檬酸,葡萄里含有酒石酸等,而酒里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有机酸能与乙醇相互作用而形成酯类物质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同样道理,食醋也能解酒是因为食醋里含有3--5%的乙酸,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既然水果能解酒,那么以后喝酒后吃点水果是一个很好的解酒方式。

  2.2水垢的形成

  水中溶解有碳酸氢钙,一点也看不出来。但当把含有碳酸氢钙的水放到锅中烧时,碳酸氢钙在受热后,逐淅分解,又转变为原来的二氧化碳、水以及碳酸钙。这些含有碳酸钙的开水到在茶壶或者热水瓶内,碳酸钙就逐渐深入瓶底或附结在内壁上,时间一长,碳酸钙结起,就成了“茶垢”.

  那么,为什么盐酸能除掉碳酸钙呢这又是一个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叫做氯化钙的新物质。氯化钙能够溶解在水中,所以只要用水一洗就没有了。这样一来,“茶垢”就除掉了。用盐酸除“茶垢”.可得注意:首先,不要直接用手去抹,最好用根铜丝缠着布条来擦洗,其次,盐酸要配得稀一点,不能太浓,而且还不能太多,因为盐酸有腐蚀性。除掉“茶垢”后,要用水认认真真地冲洗几遍,才能把盐酸除去;或者在茶壶里盛些水,放上几只铁钉,过几天,那些残存的盐酸就没有了;亦或者,我们可以改用食醋--以醋酸这种弱酸为主要成分,降低腐蚀性且为厨房必备品,取料方便。

  2.3使运动员很快消除疼痛的医药

  在观看足球赛时,有时会看到绿茵场上,正在拼抢中的足球运动员,由于受伤突然摔倒,有时还抱着大腿痛得翻滚。为了让他能继续拼搏,医生跑过去,拿着一个小喷壶,向受伤部位喷射一种药,再用药棉不断地揉搓、按摩,稍待片刻,受伤的运动员重新站立起来,又投入了比赛。

  医生用什么药使运动员很快消除疼痛呢原来喷壶里装的.是氯乙烷(C2H5Cl),这是一种没有颜色、极易挥发(沸点13.l℃)的液体。当把它喷到受伤部位时,立即挥发。在挥发时要吸收热量,从而使皮肤表面温度骤然降低,使感觉变得迟钝,因而起到了镇痛和局部麻醉的作用。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冷冻麻醉”疗法。

  2.4食盐的潮解

  食盐为什么会潮解如何使其不潮解于食盐中常含有氯化镁。氯化镁在空气中有潮解现象。为了防止食盐的潮解一般可将食盐放在锅中干炒。由于氯化镁在高温下水解完全生成氧化镁(MgO),失去潮解性。或将食盐进行提纯,纯的氯化钠在空气中没有潮解现象。

  2.5酒越陈越香

  为什么酒越陈越香一般普通的酒,为什么埋藏了几年就变为美酒呢?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把酒埋在地下,保存好,放置几年后,乙醇就和白酒中较少的成份乙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CH3COOC2H5(乙酸乙酯)具有果香味。上述反应虽为可逆反应,反应速度较慢,但时间越长,也就有越多的乙酸乙酯生成,因此酒越陈越香。

  3.心得体会

  化学与日常生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能用来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满足社会的需要,对人类社会做出贡献。生活中我们有很多不能通过物理途径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化学的途径来解决。例如清洗血迹,去除水垢等。这些只不过是化学在生活中的冰山一角。在食物的搭配上,如果搭配的不好,或者不懂的搭配,有可能会使自己中毒,严重的可能会威胁自己的生命。有一些食物是不能搭配着来吃的,因为有可能搭配起来的食物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有毒的物质,从而威胁生命。所以化学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非常重要,可以说离开了化学人类就不能生存。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多学习一下化学知识,使自己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化学与生活论文7

  生活离不开化学,遍观周围,几乎每件事物都与化学有关,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自有人类以来就开始了对化学的探索,因为有了人类就有了对化学的需求。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国著名滑雪前辈杨石先生说:“农、轻、重、吃、穿、用,样样都离不开化学。”没有化学创造的物质文明,就没有人类的现代生活。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因此可以从人与化学的关系去探讨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化学作为一门庞大的知识体系,能用来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满足社的需要,对人类社会做出贡献。它的成就已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发展,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人的生存,而人的生存离不开化学。社会的一切发展,生命是基础。一切生命的起源离不开化学变化,一切生命的延续同样离不开化学变化。恩格斯说:“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过化学的途径实现的。”没有化学的变化,就没有地球上的生命,也就更不会有人类。是化学创造了人类,创造了美丽的地球。

  就化学对人类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来说,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首先,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一不用到化学制品。

  “民以食为天”,我们吃的粮食离不开化肥、农药这些化学制品。1909年哈伯发明的合成氨技术使世界粮食翻倍,如果没有他发明的这个化学技术,那么世界上就有一半的人得不到温饱,那么世界上就多了一半的人的生命面临危机了。加工制造色香味俱佳的食品就更离不开各种食品添加剂,如甜味剂、防腐剂、香料、味精、色素等等,多是用化学合成方法或化学分离方法制成的。

  如果没有合成纤维的化学技术,那世界上大多数人就要挨冻了,因为有限的天然纤维根本就不够用。我国1995年的化学纤维产量为330万吨,其中90%是合成纤维。 何况纯棉纯毛等天然纤维也是棉花、羊毛经化学处理制成的。再有就是合成橡胶,少了合成橡胶,世界上60亿人口又有多少亿人要穿草鞋过冬啊?合成染料更使世界多了一道多彩缤纷的亮丽风景线。所谓“丰衣足食”,是生命得以延续的保证。没有了化学,就没了保证。

  再看我们住的`房子,石灰、水泥、钢筋,窗户上的铝合金、玻璃、塑料等材料,哪件不是化学制品?离得了铝合金的木制的窗户,也离不开化学制品油漆;就算不用玻璃吧,像一些贫穷人家用的尼龙布甚或用的报纸,不是化学制品又是什么?还有我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如牙刷、牙膏、香皂、化妆品、清洁用品等等无一不跟化学沾边,都是化学制剂。

  出了门,我们踏在水泥铺成的街道上,看到的是钢筋水泥做的高楼大厦,用以代步的是各种塑料、橡胶、玻璃以及各种合金做的交通工具。这些交通工具还离不开汽油、柴油,各种汽油添加剂、防冻剂和各种润滑油。如此种种,都是化学制品。现代人类根本无法离开人造化学品,我们每天24小时都被人造化学品所包围着。

  其次,我们的健康长寿也与化学息息相关。体内某些化学元素平衡失调时,就会导致某些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1965年和1981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蛋白质和核糖的形成是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转折点。自此我们人类对自身的了解有了新的突破,为我们人类对生命和健康的研究打下了基础。正是有了合成各种抗生素和大量新药物的技术,人类才能控制传染病,才能缓解心脑血管病,使人类的寿命延长25年。人类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各种营养品和药品。如果没有这些化学药品,世上不知有多少人要受病魔的折磨,不知有多少人会被病魔夺去生命。

  生命体中支撑着生命的是无数的有机化合物,重要的有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肽键、酶、核酸等。

  糖是自然界存在的一大类具有生物功能的有机化合物。它主要是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它由C、H、O所组成,化学式为Cn(H2O)n,又叫碳水化合物。糖类包括单糖、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生物界对能量的需要和利用均离不开糖类。糖类物质的主要生物功能就是通过生物氧化而提供能量,以满足生命活动的能量需要。生物界对太阳能的利用归根到底始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CO2的固定,与这两种现象密切相关的都是糖类的合成。光合作用是自然界将光能转化变为化学能的主要途径。糖类不仅是生物体的能量来源,而且在生物体内发挥其它作用,它对各类生物体的结构也起着支持和保护的作用,有时还起到解毒的作用等。总之,糖类是生命体维持生命所不可或缺的。· 蛋白质亦然。所有蛋白质都含C,N,O,H元素,大多含S或P,有的还含其它元素。蛋白质是氨基酸聚合物,水解时产生的单体叫氨基酸。蛋白质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它的广泛而多变的功能决定了它们在生理上的重要性。有的蛋白质起运输作用,有的起调节或防御作用。酶也是蛋白质,起催化作用,对生命体的新陈代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核酸是由核苷酸组成。核酸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两大类。DNA是生物遗传物质,它们都是控制遗传的关键,其中DNA的重组技术是遗传工程研究的主导技术。遗传工程的研究的发展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食品与营养、健康与环境、资源与能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开辟新途径,也具有极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如果采用DN重组及细胞融合等技术改造苏氨酸、色氨酸、赖氨酸等氨基酸的生产菌,氨基酸的含量就能提高几十倍,生产成本就大大降低。这些氨基酸产品广泛用于营养食品、助鲜及饲料添加剂等生,从而部分代替了粮食产品。如果生物固氮的遗传工程能培养出自行供氮的作物,使一切植物如小麦、水稻、玉米等都像豆科植物一样能自行固定分子态氮并转化成能被植物吸收的状态,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增加作物的蛋白质含量,还能大大节省化肥,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环境污染。

  总之,现代生活与化学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不管是生命本身作为一个过程,还是生命得以维持所必须依赖的外在物质条件,都离不开化学。没有生命还有化学,没有了化学就绝对不会再有生命存在。化学是生命存在的支柱,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支柱和动力。

化学与生活论文8

  摘要:本文着重探讨了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如何突破课堂教学的封闭性,积极开发挖掘生活中丰富的教育素材,并将其有效地组织呈现,构建化学与日常生活、社会实际的广泛联系,使学生走进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生活化学,课堂教学,渗透

  一、挖掘生活素材,注重生动形象教学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课堂。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特别符合初学化学的学生的认知特点,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到新的知识,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这些素材可以来自:

  1.化学史实、故事、新闻报道

  化学史实记载了化学发展过程中科学家的探索历程,它不仅揭示了知识本身,还渗透着科学的思想、科学的方法以及科学家勇于探索的精神,因而是很好的教育素材。课堂上一个动人故事、一个美妙的传说,都会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将注意力转移到本学科的情境之中。例如当讲到《生活中常见的盐》时,引入了中国化工实业家侯德榜博士的事迹和《三国演义》中哑泉和药泉的故事;学习了燃烧的条件后,教师可引入1854年英国战舰“欧罗巴”号失火事件。

  而新闻报道直接来自现实生活,更赋有时代气息和挑战性,一些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突发的事件都可以成为很好的素材。如xxx年12月2日成都新闻报道:四川屏山县三名村民烤火取暖意外中毒死亡,经检验为一氧化碳中毒死亡。从而引出完全燃烧的意义和措施。这些真实的事件可以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化学,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对学生进行过程与方法教育,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同时又增进了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2.实物、图片、影视、录像等资料

  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实物、图片,可以将化学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如在“化学与材料”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寻找身边的这些材料,比较各种材料的性能,进而了解它们的用途。利用高强度陶瓷可制成航天飞机的防热瓦、钛合金材料可用于制造航天航空器等内容的图片,可以让学生了解材料科学,一下子缩短了高科技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在“水的组成”中,放映四川汶川大地震有关资料。在遇难同胞中,有很多人不是被石块压死,而是在废墟里漫长的等待中严重脱水而死,说明了水对于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如此的重要。另外,一些影视作品、科教片也可以提供更生动形象的素材,并且具有探索、发现意义,如中央电视台第10套中的《探索发现》、《走进科学》等节目。

  3.自然现象、生活、生产实际、现代科学技术新发展

  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生活小常识,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也是学生迫切想知道的内容。例如在讲到空气污染时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探究,还可以提供一定的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譬如酸雨现象、厄尔尼诺现象等。。在学习“酸碱盐”时,可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小窍门创设教学情境,如,“如何除去鱼胆的苦味”、“为什么有的馒头松而多孔”等。在讲授“白色污染”时,可根据生活中事例引入,如从xxx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强制执行“限塑令”等。

  在教学中插人学生熟悉的、渴望解决而又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样做不但没有增加学习难度,反而扩大了学生知识面,让学生用书本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慢慢的也就会主动地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同时他们也逐步将化学知识与最新科技相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关注生活,用科学理论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开展生活实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形式。将实验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更能发挥实验的作用,体现实验的魅力。通过实验内容的生活化和实验用品的生活化来把实验和生活很好地联系起来。如演示蔗糖遇浓硫酸的黑面包的实验;点燃浸有酒精和水的棉手帕却烧不着的实验,学生非常喜欢上有实验的课,他们必然很兴奋,学习积极性也高。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多地补充实验,增加实验量,尤其要设计一些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实验,不要仅限于教材上给出的实验。我们教师可以随机根据教学内容增设一些教材中没有的家庭小实验。如在讲燃烧条件时,可设置一个“点不着的纸”的小实验;在讲完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后,就可做白纸显字的实验;在讲生石灰、熟石灰的性质用途时,可利用生石灰加热罐头、自制暖水袋、防潮剂等,来烘托课堂气氛。

  在实验中还应尽量使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物质进行实验。如在做空气成分含量时,在做好课本实验的基础上,补充用玻璃杯、饭碗和蜡烛这些生活化的用品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学习酸的性质后,采用白醋做酸性质的验证实验;在蛋白质的教学中,使用牛奶、蛋清等家庭厨房食用的食品等。这些生活化的实验用品,使得学生从新的角度去认识生活中的物质,也使得课堂更贴近生活,增加了课堂的生活化和生动化。这样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路,发挥其想象力,激发其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生活化练习,开拓学生思路

  化学课堂上,适时、适量选择和设计生活的试题情境,进行生活化的“包装”,让学生在具体、有趣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体悟到化学的真实。在学习“化学与材料”后,做课堂练习,如北京奥运会游泳馆“水立方”内部材料主要由钢铁构成,属于 材料,外部材料聚氟乙烯属于 材料。再如学习了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可设计练习:从“南海Ⅰ号”沉船打捞出的文物中发现,金器保存完好,铜器表面有锈迹,而铁器则锈迹斑斑。这说明金、铜、铁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这样,把对知识的训练巧妙地设计为解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备感亲切、有趣,会积极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思考,真正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四、利用课本知识,重视实际应用结合

  在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必须注意到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应尽量例举既容易理解,又新颖贴切的实例。如在讲盐酸与碳酸盐的反应后,我布置了一道思考题:热水瓶底的水垢如何去除?学生利用已学知识,知道水垢的主要成分含碳酸钙,而碳酸钙可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物质而被去除。在家里用什么来代替盐酸?因为食醋中含有醋酸,醋酸也是一种酸,所以家里可用食醋代替盐酸除去。学习了金属活动顺序后,提出“如何揭穿一些不法分子以铜锌合金假冒黄金诈骗行为”。通过教材第九章“化学与材料”的学习,学生走进服装商场就知道怎样鉴别“真丝”与“人造丝”,不同衣料的优缺点、洗涤和熨烫注意问题;再如第七章酸、碱、盐的应用中有一段文字:有人把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误作食盐用于烹调,多次发生中毒事件。这样将化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地联系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对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勇于创新的精神起到积极的作用,也有助于学生重视科学技术和开阔眼界。

  五、布置生活化作业,体验学习的乐趣

  学生学习化学就是要应用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因此,课外作业不应是为了做题而做题。学生作业应该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同合作”,应该具有个性化、活动化、生活化,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与价值,增强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的信心与动力。

  例如,在学习糖类、油脂、蛋白质之后,可布置学生把自己经常食用的食品进行归类,让学生收集有关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为自己或家人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如果家里有肥胖者,在平时饮食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如果家里有糖尿病的病人,他的饮食要注意哪些?家里有脂肪肝的人,其饮食又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还比如为了检验浓硫酸的吸水性,我在课后布置了作业,先让学生设计一套实验装置,想办法达到实验目的,然后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让他们自己动手检验它。有学生想到把一块桔子皮封在装有浓硫酸的锥形瓶里,过一段时间观察桔子皮的变化情况等家庭作业。这样通过实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和创造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乃至对整个科学的热爱。

  总之,生活化学源于生活,发生在身边,又可从所学知识中得到诠释,更能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生活化学引入化学教学必将给化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使课堂教学魅力无穷,精彩叠出。是教学改革中开辟出来的一片广阔天地,更是全面推及素质教育生动而具体的举措。

  参考文献:

  (略)

化学与生活论文9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化学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不断冲击我们的思想。在初中阶段进行绿色化学理念的教育,是培养具有绿色意识和环保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根本途径,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绿色化学教育已经成为初中化学教育的趋势,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育绿色化学化学实验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它的主要特点是: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消纳,实现“零排放”;

  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基础教育,在初中阶段进行绿色化学教育,把绿色化学基础知识融入化学教育中,使其成为素质教育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充实教学内容,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及环保意识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一、增强教师的绿色意识

  化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观念更新,具备绿色意识才会产生积极的行为效果。因而教师应该努力做到:收集环境信息,增强自身环境意识;注意收集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信息,以及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污染问题。

  二、渗透绿色化学思想

  教师在全面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扩充绿色化学内容,如原子经济论、绿色反应、绿色能源等,引导学生建立绿色化学思想,用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思维方式考虑和解决实际问题。化学教材中有许多涉及化工生产和实际生活的问题,是进行绿色意识渗透的好素材。采取实例讲解、对比实验和工业流程模拟的方法进行渗透行之有效。例如在讲“氮气的用途”时,介绍三种途径:(1)人工化学固氮;(2)雷雨闪电固氮;(3)豆科植物根瘤菌的固氮。人工化学固氮能耗高且工艺复杂,生产过程中易产生大量“三废”而严重污染环境;雷雨闪电固氮在实践上不便于控制和掌握,对环境也很不友善,固氮量有限且易流失;而植物根瘤菌,既不消耗能源,又不需要大量厂房和机械设备,对环境无污染的生物固氮是化学家不懈追求的目标。再如:在做CO还原Fe■O■的`实验时,引导学生改进对尾气的处理,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由此激发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尾气、废液等的处理问题的探究;倡导回收旧电池,减少污染,等等。要求学生在课外多关心生活中的化学,鼓励他们多运用绿色化学知识思考,关心环保问题。

  三、实施绿色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绿色化学实验是在绿色化学的思想指导下,用预防化学污染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对常规实验进行改革而形成的化学实验的新方法。实践证明,绿色化学实验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树立环保观念方面有其独特地位与功效。

  1.推广微型实验是实现绿色化的重要途径。微型化学实验是指以微小量的试剂,在微型化的仪器装置中进行的化学实验。微型实验所用试剂量一般为常规量的十分之一至千分之一,它具有现象明显、操作简单快捷、节省经费、减少污染、安全、便于携带等优点。在微型化带来实验现象不明显时,可借助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把实验结果放大。比如,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把硫粉从常规用量的0.5克减少为0.02克,生成二氧化硫的量从1克减少为0.04克,排污量大大降低。微型实验仪器可以利用废弃物代替。像注射器既能充当滴管、做反应容器,又能制取和收集气体;青霉素药瓶可做试剂瓶、集气瓶,一次性输液器可做导气管、多用滴管等。

  2.改进实验是实验绿色化的有效手段。很多化学实验是沿用多年的设计方案,污染环境且成本高,长期以来一直危害师生的身心健康,因此需要加以改进,以达到安全可靠、快捷方便、现象明显、可控制排污量的效果。比如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在注射器A中吸入一定体积空气,C的活塞推至底部,在一段细玻璃管中放入适量铜粉,用乳胶管和注射器连接起来。实验时,用酒精灯加热处铜粉慢慢地推入A的活塞,空气通过热的铜粉发生反应后进入C中使C的活塞外移。再推入C的活塞使气体经过热铜粉进入A内,如此反复2―3次,空气中的氧气全部被消耗掉。再冷却至室温,把剩余气体全部推入A内,观察减小的体积,约合五分之一,准确度很高。该实验与在钟罩内点燃红磷测定含氧量的实验相比,没有毒性物质生成,安全可靠,且新颖别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验废物处理回收是实验绿色化的有力措施。保护环境应从教室、学实验室做起,从我们身边做起。在化学实验中产生大量“三废”,如何处理废物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的难得机会。如把用过的酸碱盐等各种废物分别放入回收容器内,采用中和、吸收、回收循环利用等方法处理;对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在通风橱内完成,并将尾气集中收集处理;对重金属离子一般采用沉淀回收方法进行处理;有机溶剂经处理后再循环利用。这样对实验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又使学生学到了实际应用技术,同时节约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教师作为教育实体,不仅担负着普及宣传化学知识的使命,而且应该进行教学科研,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方法提出思考,进行改革,使化学教育能够得到发展。

  绿色化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一种战略、一种方针、一种指导思想、一种研究策。21世纪是绿色化学时代,学生应该从教材中学到绿色化学的知识和实验技能。传统知识体系(包括实验系统)的教材应当而且完全可能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著名的“耗散结构理论”使我们坚信,化学实验作为一个开放体系,一定能在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和能量过程中,从混乱无序走向有序。我们的教育教学,就是要使学生树立牢固的绿色化学理念和环保意识,使他们成为未来自觉的“绿色化学家”,为绿色化学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化学与生活论文10

  摘 要:文章从环境保护出发,介绍了环境污染的现状及防治方法,分析了化学与环境的密切关系,以及利用化学方法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紧迫和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环境污染 环境治理 绿色化学

  我由一份报告了解到:“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不适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五大类。”一个个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它们像恶魔般无情地吞噬人类生命。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体健康,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让人类陷入了困境。对此我的看法是:“只要我们——人类有时刻不忘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依法治理环境的意识,地球村将成为美好的乐园。”未来的天空一定是碧蓝的,水是清澈的,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类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幸福。

  一

  人类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进程中,特别是20世纪,随着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石油、天然气生产的急剧增长,使化工污染越来越突出,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不可否认,化学科学的研究成果和化学知识的应用为推动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化学及其制品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但是,随着化学品的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给人类本来绿色平和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黑色的污水,黄色的烟尘,五颜六色的废渣和看不见的无色毒物。

  环境污染威胁人们健康,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如何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全面地开展了对各主要元素,尤其是生命必需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各主要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类活动对这些循环产生的干扰和影响,以及对这些循环有重大影响的种种因素的研究;重视化学品安全性评价;开展了全球变化研究,涉及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同时扩大了污染控制化学的研究范围。

  环境污染,通常是指由工业废气、废水、废渣、汽车排气引起的大气污染、水质污染、食品污染和土壤污染,以及噪声、恶臭、垃圾和地面下沉等问题。在农村,则主要是指森林植被的破坏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以及由化肥、农药特别是剧毒高残留农药的施用过量和使用不当造成的大气及水源、作物果实污染、土壤盐渍化等问题。

  大气污染,是指煤烟粉尘污染、二氧化硫污染和光化学烟雾污染等。如烧1吨煤,一般就有6公斤烟粒升入空中。这种飘浮空中的烟粒与燃烧煤放出的二氧化硫气体混合水质污染,便可形成煤粉尘烟雾。

  水污染,主要是指厂矿污水及有害有毒物质污染,城市粪便、垃圾污染、内河航船污染物污染,等等。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情况尤为严重。据报道,西方国家由于大量排放污水,造成境内河流水色“五彩缤纷”,“要什么颜色就有什么颜色”。

  对于我国在环保方面的发展动向、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情况,每个月我都利用网络、报纸,查找一些最新的不同的专题和板块“环保资讯”告诉大家;并定期制作一些宣传板宣传环保知识和生活中的环保常识。提高了大家的环保意识,号召同学们从不同方面关爱自己的家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周围的环境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

  随着国家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和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跨世纪的环境化学任重道远。无论是控制或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还是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体健康、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等各个方面,环境化学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环境监测,大气复合污染的化学机制、污染评价与防止对策,水体中复合污染及土壤多介质污染机制研究,生态效应及危险性评价,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筛选,污染控制原理,环境修复技术等诸多领域,环境分析化学,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化学,污染生态化学,污染控制化学等分支学科都面临挑战和良好的发展机遇。

  一项普查资料表明:我国工业污水的排放量每年可达75亿吨。由于大部分污水未加处理就排放,致使许多城市和地区的饮水水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南方一个城市,由于数以百计的工业废水排污口每天排放几十万吨含有酚、氰化物、铬、砷、汞、镉、有机磷等废水,已使河水早就无法饮用。

  在农村,由于大量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大气、土壤污染也十分严重,特别是剧毒高残留农药的长期过量施用,已使不少作物不但品质显著下降,而且在毒性方面也都达到足以危害人畜的地步。据报道,我国华北某省的一个城市每天要排放出65万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这些污水所含毒物严重超标,有的超过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几十以至上百倍。由于一些地区用这些废水灌溉农田,导致土壤大面积被污染。最近有关部门在普查中发现: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清灌区,其中汞高出3~4倍,镉高4~5倍。此种情况,如不及时采取措施,长此下去,终有一天会造成“土壤中毒”,导致土地无法耕种。此外,城市的噪声、垃圾、秽物、恶臭等更使环境污染在一些地区达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

  世界银行的报告说,污染已经严重威胁中国人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另外,中国的水污染也相当严重。如果把污染给中国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折合成美元计算,水污染给中国造成的损失每年至少在50亿美元以上。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加在一起,每年造成的损失就高达600亿美元。这个数字接近199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将环境保护变成世界范围的统一行动。人类对生产的概念要重新诠释,即提倡清洁生产。环境治理要由原来的末端治理转向生产的全过程控制,最终实现零排放。绿色化学、绿色技术是国际前沿,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我国也已加入绿色化学的研究行列。发展绿色化学与技术,消灭和减少环境污染,这是国家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唐星华,等.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江西化工出版社,20xx(2).

  [2]梁英豪著.化学与环境.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10).

化学与生活论文11

  [摘要]生活化探究教学是一种利用充满生活化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学到知识的教学方法,是深受教学领域认可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高中化学较初中化学来说难度更大,利用该方式教学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探究教学;实践

  高中化学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点。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化探究教学是当前化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元素融入教学中,根据生活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生活化探究教学的有效性

  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化学要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化学源于生活,生活化探究教学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利用课本中的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探究教学,将生活化素材引进课堂,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加对生活的探究兴趣,通过这些生活现象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此外,在生活化探究教学中,教师通过引用生活中的`实例,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现实学以致用。

  二、高中化学生活化探究教学的实践

  1.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高中化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来进行讲解。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事物来创造生活化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的生活情境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将抽象的化学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相联系,学生再根据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化学知识进行探究。比如,在讲《氧化还原反应》一课时,教师向学生提问:“我们在吃苹果时吃了一半之后放在桌上,过半个小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得出苹果会在空气中变成黄色。学生对这个问题比较熟悉,因此都踊跃回答问题。教师再提问学生:“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并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所学过的反应中哪些属于氧化反应,哪些属于还原反应,哪些同时属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后,教师就开始讲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知识,再引入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比如铁生锈、面粉发酵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开展此类教学,教师应该多收集一些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例,以便能够有足够的例子来设置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建立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

  2.将生活元素融入教学内容

  高中化学教学如果仅仅是满堂灌,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势必会降低。教师应将生活引进课堂,将课堂知识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教学内容生活化,能够使沉闷的课堂增添更多的活力,带动学习氛围,更能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和生活密切相关,在化学学习中体验生活,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讲课之前,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融入一些生活常识,或者是利用一些生活化的实验,向学生集中注意力,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比如在讲到“基本营养物质”时,教师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的食物,并向学生介绍这些食物中哪些富含蛋白质、糖类和油脂,讲解这些营养物质对于人体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到多吃哪些食物对人体有好处,哪些不宜多吃,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中不仅能够了解到更多的生活常识,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促进对生活的思考,利用课堂中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生活能力。比如在学习完“金属的腐蚀和防护”之后,学生就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来预防菜刀生锈。

  3.联系生活开展趣味实验

  在化学课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学生能够在实验中体会化学的奇妙。教师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要善于将生活中的现象融入实验,让学生在体验实验乐趣的同时对生活进行思考。比如在“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的反应”实验中,事先在疏松的棉花上放入过氧化钠粉末,通过导管向棉花吹气,然后可以看到棉花着火的现象。学生都知道生活中常使用二氧化碳来灭火,而人体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它为什么在实验中却能使棉花燃烧呢?针对这个问题,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思考,联想到氧气能够促进燃烧,然后推断该实验产生了氧气和热量。教师再由此揭露实验的真相,告知棉花中放入了过氧化钠,从而顺利展开教学。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化学。高中化学教师要善于将生活和化学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化学的魅力,从而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在生活化探究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将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过程生活化、化学实验生活化,让学生通过富有生活化气息的教学活动进行自主探究,从而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

化学与生活论文12

  摘 要: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中充满着化学的踪影,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化学可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其他学科,服务于人类自身。具体到教学中,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实践,即生活问题化学化和化学问题生活化,这样才能使化学教学活动真正走进生活。

  关键词:新课程;生活;化学;问题

  化学科学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新课程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联系实际,利用各种实际情境组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充分接触和认识社会,了解化学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密切关系,让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根据教学实践体会,我觉得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实施,即生活问题化学化和化学问题生活化,这样才能使化学教学活动真正走进生活。

  一、生活问题化学化

  化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基本化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说:“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他的生活教育内容博大无比,是动态的,因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因而也是全面的,由此而开展的教育是利于受教育者的终身的。因此,化学教学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化学的大课堂。

  案例1.在日常生活中,饮食上的一些变化现象往往令人匪夷所思。其实,有很多的变化可以从化学的视角分析,从而得到答案。

  探究实验1:苹果汁变色实验

  [实验用品]青苹果、维生素C药片、榨汁机、无色玻璃杯等。

  [实验过程]用榨汁机把青苹果榨成汁,果汁短时间显浅绿色,放置几分钟后,苹果汁很快变成黄色,加入维生素C药片粉末,搅拌溶解,苹果汁很快由黄色变浅或变为原状。

  [教学用途]该实验内含的化学知识包含Fe2+和Fe3+之间的相互转化,即苹果汁中的Fe2+被氧化剂(氧气)氧化为Fe3+,Fe3+被还原剂(维生素C)还原成Fe2+。该实验既适用于铁内容的教学,也适用于氧化还原知识的教学。

  [实验设计的意义]这一实验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从“生活问题”看待化学的视角,而且是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一种“生活的化学化”处理手段,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饮食营养价值相关知识,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化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化学问题生活化

  化学教学应该努力让学生体会化学与自然及社会的联系,了解化学价值,增进对化学的理解和应用化学的信心。化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这是化学学习的归宿。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化学的本领。逐步养成运用化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化学、创造性运用化学知识的积极性。

  案例2.在二氧化硫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用多媒体展示“酸雨”污染的图片,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然后让学生根据所看的图片总结酸雨的危害:使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文物等腐蚀速度加快;使湖泊酸化,致鱼类死亡;使土壤酸化,绿色植物变枯黄、致死;影响人体健康等等。然后通过三个探究实验来探究二氧化硫的危害,在探究中学生自己得出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学生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快乐。

  探究实验2:虫子为什么会死

  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在两个无色的集气瓶中分别放入一只活蹦乱跳的虫子,然后在其中的一个集气瓶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结论:二氧化硫具有毒性)

  探究实验3:酸雨是怎样形成的(首先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探究实验4:花儿为什么会变白

  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把新鲜红花放进充有二氧化硫的锥形瓶中,然后观察实验现象,看到鲜花颜色逐渐变浅,得出结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同时提出一个探究问题:这个现象我们在哪里也看到过?学生回答说在氯气的性质实验中。继续引入探究问题,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与氯气的漂白原理一样吗?学生思考、讨论、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得出结论。这样让学生在探究中创新,在创新中使知识进一步得到巩固,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使化学教学体现出科学性、创造性、灵活性特征。

  总之,化学教学是一种能提供学生生活化视野的载体,生活的多层面提供了多样性的生活化实验的素材,它需要我们去挖掘和开发,教学实验的生活化需要我们去设计和加工。只要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关注实验,有意识地多创造一些让实验在教学中说话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化学实验的魅力,使实验成为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化学兴趣的一条有效途径,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一个生长点,成为学生自主实验活动(如研究性学习、实验探究、家庭小实验等)的一个支点,这样才是真正发挥了化学教学应有的“生活的化学化”和“化学的生活化”教学功能。

  参考文献:

  [1]任志鸿.高中新教材优秀教案·高一:4版.20xx.

  [2]陶行知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

化学与生活论文13

  上周,我们已经学完第九单元《溶液》课程的全部内容,在回顾单元知识的过程中,我着重回忆对溶解的加深理解,记得课后还曾经向刘老师求教空气和合金也是溶液,也有溶解度的概念,刘老师还在课上告诉我们一些溶液的形成和物质溶解时伴随着吸热和放热现象等等。为了深入理解溶液溶解度的概念,我和同学利用假日期间,通过做化学小实验来探究物质能不能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某种溶剂中,即溶解度的知识点。

  我们在1月2日中午(室外温度13度左右)的情况下,做有关溶解度实验。

  首先将超市购买的精制250克食用盐均匀分成5份,每份50克;

  其次,将超市购买的550mL的农夫矿泉水缓缓倒入奶锅内,防止水溅出;

  第三步,略微加热装有矿泉水的奶锅,并用筷子搅拌均匀后,用甩至0度的体温计测量奶锅内的矿泉水温度,为19度。随后加入1份50克的食盐,搅拌后全部融化。

  第四步,再加50克的食盐,搅拌后仍能全部融化。 第五步,再加第3份50克的食盐,搅拌后观察,发现锅底有少量食盐未能溶解。

  这时,我们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在20°C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我们计算550毫升的矿泉水约为550克,在20°C时可最多溶解146克的'食盐。 因而,我们分析,此时奶锅里的溶液应为饱和溶液。 第六步,我们将奶锅里的溶液加热,一会儿,发现,沉淀锅底生物少量食盐不见了,因此,判定,此时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说明溶解度与温度相关,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大。 第七步,将热的奶锅放在室外(10度左右)1小时候后,观察,奶锅里又有少量的食盐沉淀物出现,说明溶解度与温度相关,随着温度降低,溶解度变小。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以下几个知识点: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3、将溶液加热(升温)可以使溶液由饱和状态变成不饱和状态,将溶液冷却(降温)可以使溶液由不饱和状态变成饱和状态。

化学与生活论文14

  摘 要:生活中到处都涉及化学,了解化学不仅能帮助我们提高生活质量,而且能提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好地保护好人类生存环境。

  关键词: 化学 生活 化学反应

  毫无疑问因为化学而有了很多物质上的创新。因为化学家们的实验工作,我们才有了塑料、玻璃、药物、火药和电子产品等。这些东西又是怎样研制成的呢? 化学家们先是提出问题再形成假设,假设是任何科学实验的基础,根据假设反复进行科学实验。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同的烹饪牛排的方法和蒸馏上乘的威士忌的方法都是通过实验而得知。化学是我们日常常生活的一部分,不管我们意识到与否,化学渗透到生活的每一方面。烹饪技术高超的家庭主妇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名化学家。怎样将食品中的化学成分调配好是一门艺术。 烧烤完全是化学反应,你烧烤的食物好坏在于化学成分的调配。蔗糖受热熔化会变成焦糖。了解这一点, 就能做出使人食欲顿开的食物。另一方面烧烤用的苏打和食物是化学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典范。我们懂得食用油和酱油会因为氧化反应而变质同时颜色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可以观察颜色而辨别食用油和酱油是否安全食用。 我们用特氟龙锅来油煎食物,用铁锅来做汤,这些全包含化学原理。

  我们都知道水和空气的基本成分,也知道生活中诸多用化学方法制成的产品如食盐,含氢和氯的酸性物质,还有蔗糖。了解这些能帮助我们记住元素周期表上化学元素的缩写。这能帮助我们破解生活中的遇到的许多复杂化学名称。

  了解物质之间的阳性反应。能帮助你处理日常事务,而了解物质间的阴性反应会挽救你的生命,阴性化学反应能造成伤害性的条件,如爆炸、烧伤和有害气体。

  某些化合物放在一起能消除异味。市场上很多产品就是利用这一化学原理来消除异昧的。在医药上, 所有的药物都是通过化学反应制成的。还有采用将物质混合起化学反应来杀菌比药物治疗要有效的多,这也是在利用化学原理。很多软膏和消毒剂还有一些肥皂洗涤剂等都是利用这些化学混合物的作用制成的。另

  外医学上常说的胶化、 胶质和悬胶这些术语都是来自化学。 化妆品都含有化合物, 脱毛剂之所以能脱毛是因为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能释放能量, 由这一原理燃料发动机得以发明创造并工作。

  新的纺织品像尼纶和涤纶完全是从化合物中提炼出来的。还有家用化学杀虫剂的使用,如樟脑丸。

  腌制各种不同的食品是渗透作用的应用。腌制食品和其他防腐方法都是化学原理的应用。家用醋常用来做防腐剂。

  热传导或热传递是热学原理在现实生活的应用。如做饭时要点燃液态天然气提供热能。

  我们知道我们呼吸时吸收的是氧气,将氧气与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分开,人体需要的是氧气,所以当我们看到烟( 烟主要包含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浓度较大的.气体对人体有害,甚至会使人窒息而亡)或闻到臭味的东西时如硫化氢气体,我们会屏住呼吸或者捂住鼻子以防止异味气体进入我们的呼吸系统。

  我们的饮食完全是化学。我们的饮料和食 物之间将有化学反应。唾液会感知到食物的酸甜苦辣。接着饮料和食物将和人体消化器官内的酶发生化学反应以获得卡路里,蛋白质、维他命或者是矿物质,这些都是人体的健康所必需的。了解这些我们就不会吃那些对我们的身体有害的东西。热的食物和饮料不能放在塑料盘子和塑料杯子里。如果放了,塑料物质会溶进饮料和食物当中,而塑料物质对人体是有害的。 .

  我们洗澡时也有化学。肥皂和水混合能除掉人体上的污垢。

  我们在穿衣服时, 看衣服的颜色就知道衣服是否发霉。我们的汗液基本上呈酸性,所以当汗液粘在衣服上如果不及时除掉,衣服会变黄。我们佩戴的饰品、穿的鞋同样也是这样。 所有这些都包含化学原理。

  总而言之,化学在我们身边。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吃的食物,我们人体与物质的科学影响着我们的健康。了解化学就是在了解你身边的世界。了解得越多就越能健康的生活。

化学与生活论文15

  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无处不在

  在进行系统的化学知识学习之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接触了大量的化学知识。例如学生早餐常吃的松软可口的馒头就是面团经过发酵制成的,而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乳酸,为了中和掉乳酸,需要加入一些纯碱与其反应。有些外地转回来的学生,刚开始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其实也和化学有关,这是因为各地水的硬度高低差异较大,高硬度水中的Ca、Mg等金属物质和S、O结合,会扰乱人体的胃肠功能,如果适应不了,就会出现暂时性的腹胀、腹泻等。同时,化学存在于学生的各种活动中,例如有些学生懂得了可以用醋洗去杯底水垢的“生活窍门”,有些学生掌握了用二氧化碳加压溶解制成爽口汽水的“绝活”……所有这些,都是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体现。

  2生活中的化学是课堂情景教学的最佳资源

  由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更多地倾向接受形象生动及宏观的东西,而化学研究的却是抽象且微观的理论知识,因此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就会随着学习的深入而消失殆尽。实践证明,情景教学,也就是通过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导入课堂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需要教会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化学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充实更多容易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资源。例如在进行“置换反应”知识点的学习时,就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碰到的新买的铝壶在烧过开水之后就会出现小黑点这个现象,讲述铝的性质及置换反应的条件等。

  3生活中的化学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导入的重要素材

  日常生活中蕴藏的大量化学现象,无不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通过选用恰当的常见化学现象,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热情。例如在学习“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时,就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导入:博物馆的字画历经千年仍旧完整无损的原因是什么?家里房子粉刷时,墙壁会越来越白,而且还会“出汗”,这与熟石灰的`什么化学性质有关?为什么新装修的房子需要买一些活性炭放在里面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入住?冬天人们用木炭取暖时为什么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这些现象都和碳及碳的氧化物密切相关,教师通过挖掘生活中的这些化学教学素材,并将它们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将原本枯燥无味的化学知识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不但让学生感受到了化学的魅力,而且启发学生形成了善于发现生活现象的本质的能力。

  4利用课上所学解决生活问题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化学作为初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免不了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不仅学校要通过学生的成绩评价老师,学生的成绩也是老师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在这种压力之下,教师就会有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灌输的冲动,课堂教学的内容除了对教材内容的挖掘之外,就是习题的练习,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无趣,这样的课堂教学收效甚微,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不仅是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动脑思考、动手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该通过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将生活问题的解决和化学知识联系在一起进行有效学习。例如一位同学向老师反映说他很喜欢鱼,想在家里养几条,但总也养不成,不知道什么原因。老师就问他:鱼缸里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学生说是接的自家的自来水。在学习“水的净化”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自来水不宜用来养鱼?要进行怎样的处理之后才可以?”这样,学生不仅对未处理的自来水不宜用来养鱼有所了解,而且对以后将要学习的“氯气”的基本特性有了一定的认识,还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化学素质。

  5学生生活实践是初中化学教学的“第二课堂”

  1)化学课堂的实验教学本质是学生生活实践的一部分。整体来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分为两部分,一是化学知识学习,二是化学实验。前者主要是理论的学习,后者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所以,后者在化学学习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化学实验的操作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通过合理、科学及生活化的化学实验教学,能够使得学生充分学习和体验化学现象,并得到相关化学知识的第一手资料。例如在进行碱溶液与酚酞试液反应会变红的实验设计时,就可以联系白纸变红字的魔术表演,通过用酚酞液在白纸写字,晾干后喷上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字,鼓励学生进行类似操作。2)化学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将学习到的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例如在学习了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之后,鼓励学生进行环保实验,分析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学习了关于水的化学知识之后,让学生对雨水的pH值进行测量,对酸雨出现的原因、危害进行分析,等等。任何知识的真正掌握都要经历一个认识、学习、实践、再学习的过程,初中化学课堂是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重要舞台,而学生生活实践则是学生实践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化学问题的“第二课堂”。

【化学与生活论文】相关文章:

化学与生活论文05-15

化学与生活论文07-20

化学与生活论文15篇11-03

化学与生活论文怎么写11-21

2017化学与生活本科毕业论文11-21

绿色化学论文06-07

绿色化学论文07-28

化学实验是否需要研究化学论文12-01

大学化学论文11-02

[优秀]绿色化学论文07-20